• 22.00 KB
  • 2021-06-05 发布

2019届一轮复习小说阅读训练(全国)25

  • 6页
  • 当前文档由用户上传发布,收益归属用户
  1. 1、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淘文库整理发布,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请立即联系网站客服。
  3.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阅读内容确认后进行付费下载。
  4. 网站客服QQ:403074932
‎2019届一轮复习 小说阅读 训练(全国)‎ 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打树 许仙 李正第三次被送入市人民医院抢救时,已是奄奄一息,但儿女是极其孝顺的,毫不犹豫地又把他送入市里最好的医院。‎ 李正在高干病房几度昏迷,主治医生是该院副院长,卑微地对李赛白道:“李书记,非常抱歉,能做的我们都做了,您看是不是按老人家的意思回去吧,晚了怕……”昏迷的李正老眼潮湿,枯枝般的手死死抓住老伴不放。‎ 老伴抹着泪,对儿女说:“你爹想回家过年,你们就随他的心愿吧。”‎ 李赛白和李赛红这才送父亲回家。‎ 这天是年廿九,李赛白和李赛红回到老家就奔进奔出的,要给父亲过一个热热闹闹的年。李赛红和母亲把家清扫干净,又准备红包、烟酒茶和糖果;李赛白忙着张灯结彩,门是对联,窗是福字,大红灯笼挂檐下。他们还准备了宝烛、香、鞭炮和烟花。家里亮堂堂的,飘出煮粽子和炒瓜子的香味,乡亲们纷纷前来探望。‎ 李正回家后神志反而清醒了,时不时地睁开眼来。李赛白和李赛红在父亲床前守了一夜,见父亲病情平稳,也松了一口气。‎ 第二天上午,李正忽然有了精神,叫老伴扶他坐起身来,要看一看孙女和外孙子,瞧着孩子们跑进跑出的,枯槁的脸上终于露出久违的笑容。‎ 下午,李赛红和嫂子下厨,准备了一顿丰富的年夜饭;大家把饭桌移到父亲的床前,让李正靠在床上吃饭。见父亲精神好,大家也开心,有说有笑的,一个个向父亲敬酒,祝他长命百岁;李正居然喝了一杯酒,还吃了半碗饭,脸红扑扑的。‎ 吃过年夜饭,饭桌撤走了,老伴和女儿、儿媳妇收拾干净后,再次回到他床前;李正伸出手来,吃力地比划着。‎ 李赛红问母亲,爸爸说什么?“打树。”“打树?”李赛红问父亲,李正点点头。‎ 儿媳妇愣愣的,但李赛红连忙朝父亲说:“好。打树。我们打树。”‎ 打树是李家大年三十必备的传统节目。院子的围墙里种着两棵树,一棵梨树,一棵桃树,分别是李赛白和李赛红出生那天李正种的,如今已有四十岁和三十八岁了,是方圆百里以内两棵顶天立地的大树,令乡亲们羡慕不已。乡亲们但凡教育起后代来,必以李家儿女为榜样。‎ 李赛白和李赛红自有记忆起,每年吃过年夜饭,父亲就操起门闩,李赛白便自觉地躲在自己的梨树后,李赛红也学哥哥样,躲在自己的桃树后。‎ 李正借着几分酒力,先打梨树,边打边问:“来年多开花多结果?”‎ 李赛白就在树后应:“来年多开花多结果。”李正又边打边问:“决不开谎花①?”李赛白又答:“决不开谎花。”轮到桃树,也是这番打问与应答。‎ 后来,李赛白和李赛红都大了,大学毕业,参加工作,回家过年,李正依旧热衷于打树,让两个成年人躲在树后,他边打边问:“来年开红花结红果?”李赛白就问:“我是梨树,怎么开红花结红果呢?”李正醉醺醺地说:“我怎么问你就怎么答!来年开红花结红果?”李赛白就应:“来年开红花结红果。”李正又边打边问:“决不开黑花结黑果?”李赛白又答:“决不开黑花结黑果。”‎ 再后来,李赛白和李赛红升职了,当官了,从商了,发达了,回家过年,李正还是热衷于打树,让两个大人躲在树后,还是边打边问……‎ 孩子们不知道打树是怎么回事?好奇新鲜,吵吵闹闹的,院子可热闹了;李赛红将门闩交给哥哥李赛白,自己拉着侄女躲在梨树后,李赛白边打边问:“来年多开花多结果?”李赛红就教侄女应:“来年多开花多结果。”李赛白又边打边问:“决不开谎花?”她们又答:“决不开谎花。”接着是李赛红打树,李赛白拉着外甥躲在桃树后……卧室里,李正笑微微地望窗外,慢慢地合上老眼;他太累了,去那边休息了。‎ ‎(选自《微型小说选刊》)‎ ‎[注] ①谎花:不结果实的花。‎ ‎1.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小说开头“但儿女是极其孝顺的”一句,为下文写“李赛白和李赛红在父亲床前守护”及“移饭桌”“给父亲敬酒”张本。‎ B.昏迷的李正之所以“老眼潮湿”,是他意识到自己马上要离开亲人,很是舍不得;也为能回家看到自己的孙女和外孙而感到欣喜。‎ C.李赛白忙着张灯结彩,门是对联,窗是福字,大红灯笼挂檐下,还准备了宝烛、香、鞭炮和烟花等,是要给父亲过个热热闹闹的年。‎ D.这篇小说以“父亲”为主要人物,通过语言、动作、神情、心理、场面等描写,使人物性格鲜明,人物形象生动,故事感人。‎ 答案 B 解析 “也为能回家看到自己的孙女和外孙而感到欣喜”牵强附会。‎ ‎2.李正是个怎样的人?请简要分析其性格特点。(5分)‎ 答: ‎ ‎ ‎ 答案 ①坚强执着:弥留之际还要对儿女进行品德教育。②善于创新教育方式:用独创的,特殊的“打树”方法对子女进行教育,收效显著。③淡定乐观:坦然面对自己的病情,重病在身不乏微笑。(一点2分,两点4分,三点5分)‎ 解析 本题考查对人物形象特征概括的能力。解答本题,需要从文章中找出关于李正的描写,然后加以概括。如他在弥留之际对儿女还要进行品德教育,由此可以概括出他坚强执着;他用“打树”这种独创而特殊的方法对子女进行教育,说明他善于创新教育方式;重病在身还不乏微笑,说明他乐观淡定。‎ ‎3.李家的“打树”教育给人以深刻启迪,请结合全文谈谈你的认识。(6分)‎ 答: ‎ ‎ ‎ 答案 ①李正多次对不同年龄、身份的儿女进行“打树”教育,它启发我们:对人的教育不是一朝一夕之事,需要常抓不懈;不管他们年龄多大,地位多高,都要坚持,且出成效。②李正对儿女的“打树”教育,以开花结果为喻,很有深意,它告诉我们:一个人不要华而不实,而是既要开花,更要结果,做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为社会多做贡献;要有一颗红心,做有益于社会的事,不给国家和人民抹黑;有身份、地位后要做廉洁的善人而不做恶毒之人。③李赛白、李赛红分别对子女各自进行“打树”教育,它启迪我们:传统道德教育要后继有人,代代相传,这样,我们的民族才大有希望。(每点2分)‎ 解析 本题考查对作品主题概括的能力。本题有一定的开放性,可以从李正用“打树”这种方式、“打树”的内容及儿女们“打树”谈启示等,概括出对人的教育要常抓不懈;李正的比喻也是有深意的;儿女们对下一代的教育启迪我们教育要代代相传等。‎ 二、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4~6题。‎ 扎西的菜园子 邢庆杰 扎西的菜园子,是来自山东的援藏干部老马帮扶着弄起来的。‎ 扎西本来对种菜不感兴趣,一转眼就要过中秋节了,老马休假回山东。临走,他对扎西详细地交代了管理菜园子的方法。回到家后的第二天中午,饭后,老马正斜歪在沙发上看电视,手机响了。他接起来,就听到扎西急促的声音:“马顾问!马顾问!你快回来吧!出大事了!”‎ 老马的脑袋“嗡”一下就大了!扎西由于激动,有些语无伦次,“毒药,全是毒药,您快来吧!吓死人了!全是红的,您还是快点来吧!我们一家都不敢在菜园边住了。”‎ 老马坐飞机赶到日喀则,又坐车来到扎西所在的牧区时,已经是第二天的下午了。‎ 来到菜园子门口,扎西不敢再往里走了,他指着里边,战战兢兢地对老马说:“那里,就是那里,全红了,像血一样红。”‎ 老马只看了一眼,就有种想哭的感觉。那一片红,是刚刚成熟的西红柿。‎ 想到自己大过节的赶了几千公里路奔到这里,只是因为西红柿成熟了,他就有些生气。但他转念一想,这也不能怪扎西,西藏这个地方,因为自然条件恶劣,扎西从来没有见过成熟的西红柿,这是很正常的。‎ 恐怕,大多数生活在偏远牧区的藏族同胞,都没有见过像西红柿、黄瓜、茄子等内地司空见惯的蔬菜……想到这里,他感觉到鼻子酸酸的,心里沉甸甸的,觉得肩上的担子更重了。‎ 老马摘下一个大大的西红柿,用衣角擦了擦,狠狠地咬了一大口,然后又摘下一个递给扎西,说:“你尝尝。”‎ 扎西看了老马一眼,他相信老马不会骗他的,就学老马的样子,狠狠地咬了一大口!顿时,扎西瞪圆了眼睛,说:“好甜!这是糖菜呀!”‎ 扎西的菜园子丰收了,扎西一家吃不了,就到处送人。‎ 老马知道后,给他打电话说:“扎西!帮你种菜,不是让你送人的,你要去卖。”‎ 扎西惊讶地说:“卖?怎么卖?卖东西多丢人!”‎ 老马知道,传统的藏民,现在还保留着以物易物的习俗,他们还不习惯用人民币来交易。‎ 在老马的说服引导下,扎西终于答应去卖菜了。老马帮着扎西把已经成熟的西红柿、茄子、黄瓜摘下来,放在几只篓子里,然后绑在了两头牦牛的背上。‎ 扎西要出发了,老马问:“你不带秤吗?”扎西一愣,问:“秤?秤是什么东西?”老马笑道:“秤是称分量的,没有秤,你怎么按斤收钱?”扎西摇摇头说:“这个你不用管,我们藏民,良心就是秤。”‎ 扎西骑着马,赶着两头牦牛走了。老马望着他宽厚的背影,心想:这些菜,按斤论价,怎么也得卖个百八十块的,不知道这个憨家伙能不能卖到钱。‎ 老马钻进了菜园子门口的帐篷里,他要等扎西回来。一觉醒来,老马看了看表,已经是下午六点半了。老马走下山,远远的,就看到扎西赶着两头牦牛回来了。‎ 看到老马,扎西忽然兴奋起来,他不管那两头牦牛了,打马快跑着赶到老马面前,身姿矫健地跃下马背,有些激动地说:“马顾问,钱,我卖到钱了。”说着,他从怀里掏出了一把纸币,炫耀般用双手捧到老马面前。‎ 老马一看,这些钱有五十元的、二十元的、十元的、五元的……大约得三百多块。老马迟疑地问:“这都是今天卖的钱?这么多?”扎西拍拍胸脯说:“是的,都是今天卖的!”老马禁不住好奇,小心翼翼地问:“扎西,你没有秤,怎么收钱呀?”‎ 扎西说:“菜就放在地上,谁喜欢哪样菜就拿走,拿多少都行,钱也是随便给,给多少随心……”老马心里一动,茫然地看着扎西问:“这就是你说的,藏民的良心秤?”‎ 扎西重重地点了点头!‎ 老马的眼睛湿润了。‎ ‎4.下列对这篇小说思想内容与艺术特色的分析和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文章第一段虽然字数较少,但信息量很大,交代了故事的主要人物和他们的身份以及小说的主要情节。‎ B.这篇小说把人物对话作为叙事的主要方法,通过扎西和老马的语言描写推动故事情节发展,如小说写菜园子的菜成熟和扎西卖菜。‎ C.扎西卖菜的钱款从老马预算的百八十块到最终的三百多块,说明藏区现在还十分落后,还需要更多的老马和扎西的菜园子。‎ D.文章用“老马的眼睛湿润了”一句作结,表现了老马看到扎西的变化以及扎西有一项家庭副业并能赚到钱后的激动心情,同时也感动于藏民淳朴、善良的品格。‎ 答案 A 解析 “小说的主要情节”错误。‎ ‎5.小说以“扎西的菜园子”为题有什么作用?请结合全文简要分析。(5分)‎ 答: ‎ ‎ ‎ 答案 ①小说以“扎西的菜园子”为题点明了故事的主要人物是“扎西”,故事发生的主要场所是“菜园子”。‎ ‎②文章的标题是全文的线索,文章通过扎西对“菜园子”的态度和看法的变化来推动故事情节的发展。‎ ‎③通过“扎西”与“菜园子”的故事,反映了援藏干部的无私助人,藏区的落后封闭以及藏民的淳朴、善良,从而凸显小说主题。(一点2分,两点4分,三点5分)‎ 解析 ‎ 本题考查对文章标题作用理解的能力。根据标题及文章内容分析可知,解答本题可以着眼以下三个方面:一是“扎西的菜园子”所交代的内容;二是从结构分析,因为全文主要围绕“扎西的菜园子”来写,所以该标题成为全文的线索;三是作品的主题也正是通过这个标题所交代的内容体现出来的。‎ ‎6.小说中“扎西认为成熟的西红柿是毒药”和“卖菜不用秤”两个情节有何深意?请结合文章谈谈你的看法。(6分)‎ 答: ‎ ‎ ‎ 答案 ①从扎西没有见过成熟的西红柿可以看出,藏民的生活水平还需要进一步提高,援藏工作任重而道远,还需要加大力度。②从扎西卖菜不用秤可以看出,藏民还保留着比较原始的生活习惯,虽然体现了他们淳朴的品格,但在现代经济大潮中,藏民也要多与外界接触,与时俱进,不能落后于时代。(每点3分)‎ 解析 本题考查对主题探究的能力。作答时,要紧扣“深意”谈看法。这两个情节表面上写出了藏民地区生活水平低下,但民风淳朴的特点;联系写作背景和当下社会发展,可知我们还应加大对藏区的援助力度,使他们跟上时代发展的步伐。‎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