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05.28 KB
  • 2021-06-05 发布

吉林省长春市十六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卷 Word版含答案

  • 12页
  • 当前文档由用户上传发布,收益归属用户
  1. 1、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淘文库整理发布,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请立即联系网站客服。
  3.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阅读内容确认后进行付费下载。
  4. 网站客服QQ:403074932
高一语文试题 第 页 共 8 页1 长春市十六中学 2020-2021 学年度(上)期末语文考试试卷 注意事项: 1. 答卷前,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号填写在答题卡规定的位置。 2. 选择题,必须用 2B 铅笔将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 3. 答非选择题时,必须使用 0.5 毫米黑色签字笔。 4. 提醒:简答题注意分点作答。 一、现代文阅读(36 分)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 3 小题,9 分)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 1-3 题。 汉字是世界上起源最早的文字之一,传承数千年,从未中断,为世界各国文化源流所仅见, 见证了中华民族光辉灿烂的文化。以汉字的独特性为基础,在儒释道思想的浸润下,中国书法成 为具有丰富文化含量的独特艺术形式。与中国画相比,书法以汉字为基础,其思想性、抽象性都 让它与中国传统文化有着更为紧密、直接的关系。哲学家、艺术家熊秉明认为,实际上中国书法 处于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部分,因为中国文化的核心在于哲学,而要使哲学精神的抽象落到现实 生活,书法正起了桥梁的作用。书法家沈鹏则强调书法的艺术性,他认为书法作为一门艺术,在 本质上不给人输送知识,因此它在文化中无法担当核心的重负。书法是纯形式的艺术,形式即其 内容。历史地看,书法的发展过程实际上就是书法风格的发展史。近代以来,西方各种文化思潮 的进入,挤压了中国传统文化的生存空间。汉字、书法中的文化精神不断消减,很多书法工作者 丧失了对文化传承的兴趣和能力,这是书法传承和发展面临的最大问题。 书法既是艺术,更是文化,它是一种真正地对人、社会、国家、民族和整个人类有滋养作用 的艺术。这滋养的力量正来源于中国传统文化思想的共同涵养。作为中国传统文化主要源流的儒 释道思想给书法的传承与发展打上了深刻的烙印,儒家给了书法中正平和,道家则让书法飘逸超 迈,佛家赋予它空灵玄远。 无论是书写工具,还是艺术形式,抑或是文化内涵,书法有着悠久的历史传承。要健康有序 地发展,继承和创新之间的关系是它在每一个历史时期都需要处理好的问题。 传承至极是经典,经典至极才是创新。失去传统的参照,创新只能是造作概念,闭门造车。 针对文化传统缺失和盲目创新之风盛行的现实状况,书法当下最切实的做法应该而且必然是回归 传统——回归它文化的传统,艺术的传统。 书法回归文化传统,回到儒释道的文化根源是要获得思想的滋养。如果书法本身没有文化精 神的内蕴,书法工作者不了解它的文化传统,它就会丧失文化上的独特性。书法承载着道,同儒 释道的原典一样,书法既是手段也是目的,而其中博大精深的文化传统是完成这一切的根本。 书法回归艺术传统是为了艺术审美的纯化,这就要在书写性和艺术性上下功夫。既要对历史 的技法层面诸如笔法、墨法、结体和章法等基本要素有全面体会和熟练掌握,具有扎实的基本功, 也要在审美上以古代经典文论、法帖为理想,通过研习、临摹和吸纳,体现对于经典艺术品格的 追求。无论帖学与碑学,它们都在长期的操作实践中确立了书法创作的基本范畴和审美规范。书 法是用其极简略的笔墨、精粹的线条去表现对万物的情思,用线条的起伏、粗细、曲直、干湿、 轻柔、光润的不同变化去传达作者的精神人格。这种审美的纯化有利于书法作者感情的凝结和表 达,塑造自己的风格特色。没有情感的注入,书法只会沦为冰冷的技术,不管是王羲之的《兰亭 序》,还是颜真卿的《祭侄文稿》,抑或苏东坡的《寒食帖》,里面无不灌注了浓烈的情感,当 然也就形成了光耀书法史的个人风格。 (摘编自《科学对待中国书法的文化传统》) 1.下列对原文内容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3 分) A.中国书法在儒释道思想的浸润下,以世界上起源最早的文字之一的汉字的独特性为基础,成为 高一语文试题 第 页 共 8 页2 具有丰富文化含量的独特艺术形式。 B.熊秉明认为,中国文化的核心在于哲学,而书法使哲学精神的抽象落到现实生活,因此,中国 书法处于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部分。 C.汉字、书法中的文化精神不断消减,很多书法工作者丧失了对文化传承的兴趣和能力,所以, 近代以来,西方各种文化思潮进入中国。 D.沈鹏认为,书法作为一门艺术,是纯形式的艺术,形式即其内容,本质上不给人输送知识,因 此,书法不是中国文化的核心。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 分) A.文章第①段是全文的总领段,指出书法艺术传承与发展面临的最大问题。 B.文章认为,书法艺术要健康有序地发展,当下最切实的做法就是回归传统。 C.文章采用并列式结构展开论述,在文章中间部分点明中心论点。 D.文章笫⑥段运用例证法阐述了审美的纯化对书法作者的有利影响。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 分) A.书法回归艺术传统就要在书写性和艺术性上下功夫,只有具备了扎实的基本功,才能在审美上 体现对经典艺术品格的追求。 B.当今社会,造作概念、闭门造车的书法创新,是缺失文化传统的表现,当下最切实的做法应该 而且必然是回归它文化、艺术的传统。 C.线条对于书法极其重要,线条起伏、粗细、曲直、干湿、轻柔、光润的不同变化可以传达书法 作者的精神人格,表现其对万物的情思。 D.王羲之的《兰亭序》、颜真卿的《祭侄文稿》、苏东坡的《寒食帖》,都注入了书法作者浓烈 的情感,形成了光耀书法史的个人风格。 (二)实用类文本阅读(本题共 3 小题,12 分) 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 4-6 题。 材料一: 从 20 世纪 60 年代互联网诞生到 2018 年,人们的生活越来越便利。另一方面,从“无图无 真相”到短视频盛行,互联网“景观”也让越来越多人“沉迷”。网络发展到一定阶段出现与之 相对应的“流行色”,自然是再正常不过的现象。无论是校园学子还是城市打工者,在紧张的学 习、工作、生活之余,手游、短视频等无疑有效弥补了大家娱乐资源不足的短板,给大家提供了 愉悦身心、消遣寂寞的路径,因而短视频的流行本身具有一定的必然性,甚至可以说是一个不可 逆转的现象。 (摘编自《中国经济网》) 材料二: 2018 年 8 月 24 日,抖音创作者大会在上海举办。抖音总裁张楠发表演讲说:“从日活跃用 户总数的增长速度和未来趋势来看,短视频已成为中国移动互联网继微信之后,成长最快的产品。 就在上个月,我们也对外公布了抖音的最新日活跃用户总数超过 3.2 亿。而且我们在后台发现, 这个数据仍然在不停地增长,完全没有减缓的趋势。”基于此,张楠预测到 2020 年,包括抖音、 快手,以及其他短视频产品在内,可能仅仅在中国,整个短视频行业的日活跃用户总数将达到 10 亿。 高一语文试题 第 页 共 8 页3 (摘编自《光明网》) 材料三: 昨天,国家网信办依据《网络安全法》《互联网信息服务管理办法》《互联网直播服务管理 规定》等法律法规,先后对“快手”“火山”进行依法约谈,责令其全面进行整改。要求暂停有 关算法推荐功能,并将部分违规网络主播列入跨平台禁播黑名单。 网信办解释道:“快手”“火山小视频”出于博取眼球、获取流量目的,任由未成年人主播 发布低俗不良信息,突破社会道德底线、违背社会主流价值观,污染网络空间,严重影响青少年 健康成长。下一步,我们将继续会同有关部门加大对网络直播和短视频的监督管理,净化网络环 境,为广大网民特别是青少年营造风清气正的网络空间。 (摘编自《人民日报》) 材料四: 在“流量就是收益”的互联网盈利模式下,视频平台靠增加点击量、拓展传播面来博取眼球、 吸引流量的冲动可以理解,不过不能忽视技术无罪、监管有责的基本原则。任何谋利行为均应遵 守法律底线,不传播、不热捧有违社会伦理的内容。视频平台应积极采取技术手段,删除、封禁 高一语文试题 第 页 共 8 页4 相关视频和账号,不充当滋生和传播不良信息的温床和通道。这才是视频平台的应有担当,也是 其避免重蹈快播案覆辙所必须采取的行动。 (摘编自《法治日报》) 4.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3 分) A.短视频的流行是互联网发展到一定阶段的正常现象,具有一定的必然性,因为它给大家提供了 愉悦身心、消遣寂寞的路径。 B.根据 2018 年调查结果能够看出,“抖音”和“快手”两大热门小视频 APP 用户的主要特征为 年轻化以及文化层次普遍较低。 C.国家网信办及相关部门为净化网络空间,加大了监管力度,先后对“快手”“火山”进行依法 约谈,责令其全面进行整改。 D.涉及视频平台的企业应积极采取技术手段,删除、封禁传播不良信息的视频和账号,担负起理 应承担的监管之责。 5.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 分) A.短视频之所以流行并成为发展最快的产品,与当前人们普遍工作和生活压力太大有关。 B.预计到 2020 年整个短视频行业在中国的日活跃用户总数将达到 10 亿,说明短视频受人喜爱。 C.国家相关管理部门应继续加大对网络直播和短视频的监管力度,力促整个行业健康发展。 D.越来越多的年轻人通过视频平台发布低俗不良信息,这反映出当下年轻人不健康的价值观。 6.你认为当前规范短视频行业应该要做好哪些方面的工作?请根据材料内容谈谈你的建议。(6 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文学类文本阅读(本题共 3 小题,15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7-9 题。 秤 王振东 “师傅,您就按我说的修,我这生意能不能赚钱全仗您修的秤了!”侯三面对修秤师傅,脸笑 成了一朵花, 腰弓成了一架桥。 “我修秤三十多年,还从未修过这样的秤,你这不是为难我吗?”修秤师傅显得很无奈。 “师傅,您如果按我说的修,我再给您加十个钱。”侯三乞求道。 “好吧。”修秤师傅犹豫了一下,最后还是答应了。 侯三在赊店古镇的万成街上开了个油馍铺,生意不错,但他还嫌赚的钱少,就动起了歪脑筋: 如果修一杆一斤短六钱的秤,卖一百斤油馍能多赚四斤油馍钱,自己一天至少卖二百斤油馍,就 能赚八斤油馍钱,一个月就是二百四十斤油馍钱,日积月累,这钱也不是个小数目。于是,他就找 到了修秤师傅,乞求师傅给他修杆一斤短六钱的秤。 三天后,侯三喜滋滋地取回新修的秤,瞒着妻子悄悄地试了试,果真一斤短六钱。侯三窃喜, 就着猪头肉,抿了二两赊店老酒。 说来也怪,侯三用了一斤短六钱的秤,非但没有吓跑食客,还引来相邻几条街上的居民来买 油馍。侯三见状,生意做得越发卖劲,油馍炸得越来越好。一传十,十传百,侯三的油馍铺名声大 噪,吸引了镇上三粉、竹木、骡马等市场上的许多客商来吃油馍。侯三和妻子见食客太多,就扩 大了门面,又雇了三个伙计,生意越做越红火。几年下来,侯三手里攒了一笔数目不小的钱。 也许是劳累过度的缘故,侯三的妻子染上了重病,侯三虽四处寻医问药,但所到之处,大夫都 说他妻子已病入膏肓,无法救治,让他尽早准备后事。妻子从大夫和丈夫的言谈举止和表情上看, 猜到自己将不久于人世,就把侯三叫到床前,缓缓地说:“当家的,我这病恐怕是治不好了,我走 后,你要好好经营咱的油馍铺。这几年,你知道咱这生意为啥恁好吗?” 高一语文试题 第 页 共 8 页5 侯三见妻子病成这样还惦记着生意,十分感动,紧握妻子的手,愧疚就写在了脸上:“老婆,实 在对不住,我原来想着你一个妇道人家,头发长,见识短,说了怕你坏事,有件事就一直瞒着你。 那年,咱不是修了杆秤吗?我叫修秤师傅给咱修的是一斤短六钱的秤,正是用了这杆秤,咱的生 意才越做越红火的。” 妻子听后,并未感到惊讶,相反倒很平静。她摸摸索索地从枕边摸出一个红布包,递给侯三,“你 看看这是啥?” 侯三倒有点儿惊异,不知道妻子这葫芦里卖的啥药,接过红布包,感觉沉甸甸的,心说莫不是 妻子藏的私房钱,这会儿有病快不中了,就拿了出来。侯三急不可待地解开布包,不禁大吃一惊, 包里竟是一个新秤锤。 看到丈夫愣在那儿,妻子提了提气,说道:“有件事我也一直瞒着你,那时给你说,你也听不进去。 这秤锤就是你修的那杆一斤短六钱的秤锤,咱使的那杆秤,是我叫修秤师傅给咱修的一斤涨六 钱的秤...... ” “咋能这样?”侯三惊叫道。 妻子一阵咳嗽,等喘匀了气,接着说:“我了解你的心性,所以当年你修了新秤后,我悄悄嘱托 修秤师傅又修了一个一斤涨六钱的秤锤,为这我还给他加了二十个钱。你验秤时,用的是一斤短 六钱的秤锤,等你不在时,我悄悄地换上了一斤涨六钱的秤锤。这一换,就换到了现在。其实人 人心里都有一杆秤 。正是咱家的油馍秤头儿足,人们才愿意上咱家来买油馍,生意才越做越红 火的呀!” 侯三惊得说不出话,好久,才抱着妻子的头,泪珠子碎在了妻子憔悴的脸上。 妻子过世后,侯三把那个秤锤用新布包好,他要把它当成传家宝,世世代代传下去。 7.下列对这篇小说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一项是 ( ) (3 分) A.小说以“秤”作为标题,一语双关,富于艺术性。作品不仅以此为线索展开情节,塑造人物形象, 而且揭示了主题,耐人寻味,引人深思。 B.小说以侯三央求修秤师傅按自己的要求修假秤锤开头,又以侯三把那个假秤锤包好收藏结尾, 结构严谨,且表明侯三对这个秤锤喜爱有加。 C.小说在塑造人物形象上运用了多种描写手法。有人物肖像描写、语言描写、动作行为描写、心 理描写,还有典型的细节描写和自然环境描写。 D.小说中的三个人物形象虽个性鲜明,但都不诚实。侯三修假秤锤欺骗顾客,妻子换假秤锤欺骗侯 三,修秤师傅两次造假还多赚人家三十个钱。 8.侯三的妻子虽在小说的后半部分才出场,但她却是小说中举足轻重的人物。请结合文章简要分 析概括侯三妻子的形象。(6 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 “其实人人心里都有一杆秤”这句话的意蕴很丰富,给人以很多启迪。请任选一个角度结合文 本和生活实际,谈谈你对这句话的认识。(6 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古诗文阅读(34 分) (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 4 小题,19 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 10-13 题。 (一) 夜缒而出,见秦伯,曰:“秦、晋围郑,郑既知亡矣。若亡郑而有益于君,敢以烦执事。越 国以鄙远,君知其难也。焉用亡郑以陪邻?邻之厚,君之薄也。若舍郑以为东道主,行李之往来, 高一语文试题 第 页 共 8 页6 共其乏困,君亦无所害。且君尝为晋君赐矣,许君焦、瑕,朝济而夕设版焉,君之所知也。夫晋, 何厌之有?既东封郑,又欲肆其西封;若不阙秦,将焉取之?阙秦以利晋,唯君图之。”秦伯说, 与郑人盟。使杞子、逢孙、杨孙戍之,乃还。 子犯请击之,公曰:“不可。微夫人之力不及此。因人之力而敝之,不仁;失其所与,不知;以 乱易整,不武。吾其还也。”亦去之。 (选自《左传·烛之武退秦师》) (二) 四年,晋饥,乞籴于秦。穆公问百里奚,百里奚曰:“天灾流行,国家代有,救灾恤邻,国之道 也。与之。”邳郑子豹曰:“伐之。”穆公曰:“其君是恶,其民何罪!”卒与粟,自雍属绛①。 五年,秦饥,请籴于晋。晋君谋之,庆郑曰:“以秦得立,已而倍其地约。晋饥而秦贷我,今秦 饥请籴,与之何疑?而谋之!”虢射曰:“往年天以晋赐秦,秦弗知取而贷我。今天以秦赐晋, 晋其可以逆天乎?遂伐之。”惠公用虢射谋,不与秦粟,而发兵且伐秦。秦大怒,亦发兵伐晋。 六年春,秦穆公将兵伐晋。晋惠公谓庆郑曰:“秦师深矣,奈何?”郑曰:“秦内君,君倍其赂; 晋饥秦输粟,秦饥而晋倍之,乃欲因其饥伐之,其深不亦宜乎!”晋卜御右,庆郑皆吉。公曰: “郑不孙②。”乃更令步阳御戎,家仆徒为右,进兵。 九月壬戌,秦穆公、晋惠公合战韩原。惠公马騺③不行,秦兵至,公窘,召庆郑为御。郑曰:“不 用卜,败不亦当乎!”遂去。 (选自《史记·晋世家》) 【注释】①雍、绛:都是地名。②孙:通“逊”,谦逊、恭顺。③騺:马难起步貌。 10.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3 分) A、夫晋,何厌之有? 厌:满足 B、因人之力而敝之 敝:损害 C、天灾流行,国家代有 代:世代 D、卒与粟,自雍属绛 卒:终于 11.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的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3 分) A、若亡郑而有益于君 四年,晋饥,乞籴于秦 B、微夫人之力不及此 救灾恤邻,国之道也 C、夜缒而出 秦弗知取而贷我 D、吾其还也 其君是恶,其民何罪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3 分) A、佚之狐的话“师必退”,表现了佚之狐对烛之武的了解与信任,使读者未见其人,先知其才, 从侧面表现了烛之武的才能。 B、晋秦两国先后在发生饥荒时向对方请求购买粮食,面对请求,两国国君都向自己臣子询问该 怎么做。 C、晋国的虢射建议趁机攻打秦国,理由是去年上天把晋国赐给了秦国,它却没夺取晋国,如今 上天把秦国赐给了晋国,不可违背天意,应该攻打秦国。 D、晋国恩将仇报的行为激怒了秦国,秦国进攻晋国,庆郑向晋惠公提出,给秦国加倍提供财物, 给的粮食要比晋国饥荒时从秦得到的还要多。 13.把文中的划线句翻译成现代汉语。(10 分) ⑴越国以鄙远,君知其难也。焉用亡郑以陪邻?(5 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⑵惠公用虢射谋,不与秦粟,而发兵且伐秦。(5 分) 高一语文试题 第 页 共 8 页7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 2 小题,9 分) 阅读下面这首词,完成 14~15 题。 菩萨蛮·大柏地[注] 毛泽东 赤橙黄绿青蓝紫,谁持彩练当空舞?雨后复斜阳,关山阵阵苍。 当年鏖战急,弹洞前村壁。装点此关山,今朝更好看。 [注]大柏地:在江西省瑞金市北部。1929 年 1 月,毛泽东和朱德率领红军从井冈山出发,2 月 10 日,同追来的国民党军在大柏地打了一仗(大柏地战斗),大获全胜。1933 年夏天,毛泽东重新 经过大柏地,触景生情,写了这首词。 14.下列对这首词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 A.本词首句先从夕阳西下的天空入笔,形象传神地展示了一幅斑斓的春日黄昏图。 B.第三句化用花间词派温庭筠的“雨后却斜阳”,并非落入花间派的婉约纤柔中。 C.下半阕起首两句才点出此词追忆的主题,这些弹洞点缀祖国河山,却显得分外美丽。 D.本词通过对大柏地夏天傍晚的山川风景的描绘,表达出词人乐观豪迈的胸襟。 15.本词主要运用了什么艺术手法?请加以赏析。(6 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名句名篇默写(6 分) 16.(1)《沁园春.长沙》中引起诗人对往昔生活回忆的过渡句是:“_______,______。” (2)孔子在《论语.为政》中认为一味读书而不思考,就会失去主见,一味空想而不钻研,则终 究会一无所得的名句是:“_______,______。” (3)《三峡》中郦道元引用渔歌来反衬三峡深秋清幽寂静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 三、语言文字运用(20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7-19 题。 综观近年来国内的影视创作,数量居高不下,质量也日渐提高。然而______中难免出现一些不好 的作品。诸如抗日神剧类,其极端的恶搞和戏谑历史,可谓“罪莫大焉”。毫不隐讳地说,抗日 神剧折射出的就是创作者的“三观”不正,导致其艺术水准的不达标。如此创作,实难引导观众 人心向善、志趣向上、精神向高。创作者自毁“三观”,然后再去毁他人“三观”,不但破坏了 文艺事业的基本功能,更令文艺工作者被损坏了基本操守。 影视作品特别是军事题材创作只有在如何讲好中国故事、传播中国好声音方面实现彻底的突 破,方可赢取可观的成绩。( ),它的压力就在于如何在历史原型与现实艺术表达之间 架起符合观众共同审美的桥梁,如何处理场面、镜头情节、立意和人物等要素之间的关系,从而 带给观众理性价值判断。 影视创作理应在思想性和艺术性、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方面______,理应给观众提供正向引 导和现实教育。因此,做好必修课,练好基本功,多出有实力、见功底的作品,方是正道。一方 面,创作者需要自我修炼,作品也需要反复打磨;另一方面,出版发行部门需要强化审鉴监管, 提高准入门槛,把好出入口关。 静下心来、精益求精搞创作,把最好的精神食粮奉献给人民,在各种类型风云际会、各种作 品______的创作活跃期,做好审美甄别和良莠区分,去芜存精,正向引导,这应是______。 17.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成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 )(3 分) A.光怪陆离 相得益彰 熙熙攘攘 当务之急 B.琳琅满目 相得益彰 纷至沓来 首当其冲 高一语文试题 第 页 共 8 页8 C.光怪陆离 相辅相成 熙熙攘攘 首当其冲 D.琳琅满目 相辅相成 纷至沓来 当务之急 18.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 )(3 分) A.不但令文艺工作者被失却了基本操守,更破坏了文艺事业的基本功能。 B.不但损坏了文艺工作者的基本操守,更破坏了文艺事业的基本功能。 C.不但失却了文艺工作者的基本操守,更破坏了文艺事业的基本功能。 D.不但破坏了文艺事业的基本功能,更失却了文艺工作者的基本操守。 19.下列在文中括号内补写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 )(3 分) A.虽然,创作一部好的军事题材作品是需要压力的 B.当然,创作一部好的军事题材作品也是有压力的 C.当然,压力是创作一部好的军事题材作品所必需的 D.虽然,压力是创作一部好的军事题材作品所必需的 20.下面是一封信的主要内容,其中有五处不得体,请找出并作修改。(5 分) 获悉文学院下周举办活动,隆重庆贺先生教书 50 周年,我因俗务缠身,不能光临,特惠赠 鲜花一束,以表敬意,随信寄去近期出版的拙著一册,还望先生先睹为快。 盛夏快来了,请先生保重身体。 ①将____ 改为____ ; ②将____ 改为____ ;③将____ 改为____ ; ④将____ 改为____ ; ⑤将 ____ 改为 ____ 。 21. 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 处不超过 15 个字。(6 分) 杏林,是中医界的代称。① 。董奉,字君异,三国时闽籍道医,与当时的张仲景、华佗 齐名。据《神仙传》卷十记载:“君异居山间,为人治病,不取钱物,使人重病愈者,使栽杏五株,轻 者一株,如此十年,计得十万余株,郁然成林 ......”根据董奉的传说,② ,同时,医 家也以“杏林中人”自居。后世喜用“杏林春暖”和“誉满杏林”来③ 。 四、写作。(60 分) 22.阅读下面的材料并按要求写作。 “人生如逆旅,我亦是行人”,高中三年,是人生的里程碑,是人生的转折点。这三年中, 我们需要不断审视自我,需要回答“我是怎样的人”、“我想过怎样的生活”、“我能做些什么”、 “如何生活得更有意义”等重要的问题。 对于以上问题,刚刚进入高一的你一定有很多话要说,请你以“致三年后的我”为副标题写一封 信,与大家分享你高中三年后的“自画像”。 要求:结合材料,选好角度,确定立意,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 息;不少于 800 字。 2020-2021 学年度(上)期末语文 参考答案 1. C (3 分) 因果不当,根据文章第①段“近代以来,西方各种文化思潮的进入,挤压了 中国传统文化的生存空间。汉字、书法中的文化精神不断消减,很多书法工作者丧失了对文化传 高一语文试题 第 页 共 8 页9 承的兴趣和能力”可知“西方各种文化思潮的进入”是“汉字、书法中的文化精神不断消减,很 多书法工作者丧失了对文化传承的兴趣和能力”的原因而不是结果。 2. C (3 分) 文章并非采用并列式结构展开论述,而是采用层层深入的递进式结构展开论述。 3. A (3 分) 状态偏差,“只有……才能……”是表示条件关系的关联词,选项将“具备了 扎实的基本功”描述为“在审美上体现对经典艺术品格的追求”的唯一条件,而原文第⑥段“既 要对历史的技法层面……具有扎实的基本功,也要在审美上……体现对于经典艺术品格的追求” 所表述的“具备扎实的基本功”和“体现对于经典艺术品格的追求”之间是并列关系。 4. B (3 分) “‘抖音’和‘快手’两大热门小视频 APP 用户的主要特征为年轻化以及文化 层次普遍较低”错误。根据材料二的图表可知,抖音和快手的用户大多分布于二、三线城市及以 下,但这并不意味着“文化层次普遍较低”。 5. D (3 分) “越来越多的年轻人通过视频平台发布低俗不良信息,这反映出当下年轻人不 健康的价值观”错误。根据材料三第段“任由未成年人主播发布低俗不良信息,突破社会道德底 线、违背社会主流价值观,污染网络空间,严重影响青少年健康成长”可知,材料中并没有说“越 来越多的”年轻人发布低俗不良信息,也并未说明“这反映出当下年轻人不健康的价值观”。 6. (6 分)(1)国家有关部门要进一步加大对网络直播和短视频的监管,严厉打击违规行为。 (2)涉及短视频的相关企业要制定行业规范,遵守法律底线,积极采取技术手段提升管理质量。 (3)要加大宣传力度,让广大用户明白发布不良信息是违法行为,鼓励公众积极维护风清气正 的网络环境。(4)及时弥补娱乐资源不足的短板,给公众提供更多娱乐选择。 【解析】本题考查对文章的阅读理解和归纳概括能力。解答时,结合各则材料反映的问题提出相 应的解决方案。根据材料三第段“国家网信办依据《网络安全法》《互联网信息服务管理办法》 《互联网直播服务管理规定》等法律法规,先后对‘快手’‘火山’进行依法约谈,责令其全面 进行整改”可知,国家应该要进一步加大监管力度,打击违规行为。根据材料四第段“视频平台 应积极采取技术手段,删除、封禁相关视频和账号,不充当滋生和传播不良信息的温床和通道” 可知,视频平台要遵守行业规范,利用技术手段提升管理质量。根据材料四第段“任何谋利行为 均应遵守法律底线,不传播、不热捧有违社会伦理的内容”可知,在宣传方面,应鼓励用户发布 不违背社会主流价值观的内容。根据材料一第段“手游、短视频等无疑有效弥补了大家娱乐资源 不足的短板,给大家提供了愉悦身心、消遣寂寞的路径”可知,我们要及时弥补娱乐资源不足的 短板,给公众提供更多娱乐选择。 7.A (3 分) B 项,“喜爱有加”评价不当,结尾交代侯三的做法表明侯三幡然悔悟,以此为鉴, “传家宝”是反语,作品这样安排情节是为了完成人物形象的塑造,从而揭示主题; C.没有自然 环境描写,肖像描写也不明显,只有一处,“泪珠子碎在了妻子憔悴的脸上”;D.“都不诚实”的 评价,不符合文学鉴赏的审美标准.侯三的“欺骗”无疑是要否定的;侯三妻子的“欺骗”是“美 丽的欺骗”,不能说不诚实;修秤师傅的行为,就生活而言,是不能肯定的,但就艺术而言,是允许 的,且是必要的,所谓“艺术源于生活且高于生活”,再说,作品中的修秤师傅是次要人物,是为完 成主要人物形象服务的。所以选 A 8.(6 分)①善良、讲诚信。当得知丈夫想用不公道的秤赚钱时,就偷偷的更换了秤。②处理问题 高一语文试题 第 页 共 8 页10 有智慧、讲方法。她偷偷地更换秤,做得神不知鬼不觉,从而避免了和丈夫发生正面冲突。 ③ 精明,懂得生意经。她用一斤多六钱的秤做生意,明着是吃亏,实际上是掌握了“薄利多销”的内 涵,是她的精明之处。(每点 2 分) 9.(6 分)①“其实人人心里都有一杆秤”这句话是说公道自在人心,不可用欺骗的手段来蒙蔽他 人。侯三的妻子在临终之前对侯三说这句话,其实是对侯三的委婉的批评。 ②“人人心里都有一杆秤”,谁好谁坏?孰优孰劣?只要经过心中这杆秤,分量就出来了。侯三的生 意之所以火起来,是因为顾客心里明白他们家的秤是足量甚至超量的。 ③“人人心里都应该有一杆秤”,这杆秤不仅要公正的称量别人,更要公正的称量自己.侯三妻子 深知为人要诚信,生意人更是要如此,用欺骗的手段,骗人一次,不能骗人一世。 ④若“人人都能用好自己心中的那杆秤”,这个社会将更加和谐、美好。作品通过侯三夫妻形象 的对比意在弘扬诚信做人的传统美德。(每点 2 分,答出任意三点给 6 分.) 10.C(3 分)(代:交替,轮流) 11. B (3 分) 12.D (3 分) 并没有这样的建议,曲解原文。 13. (1)(5 分)越过晋国把远方的郑国作为秦国的东部边境,您知道是困难的,您何必要灭 掉郑国而增加邻邦晋国的土地呢?(鄙,把……当作边境/边邑;陪,增加) (2)(5 分)惠公便采纳了虢射的计谋,未给秦国粮食,反而派军攻打秦国。(用,采纳;而, 反而,却) 参考译文: 四年(前 647),晋国发生饥荒,向秦乞求购买粮食。穆公问百里奚,百里奚说: “天灾流行,各国都可能发生,救灾助邻是国家的道义。应该帮助晋国。”邳郑的儿 子豹却说:“攻打晋国。”缪公说:“晋君确实有罪,晋国百姓有什么罪!”秦国终 于卖给晋粮食,自雍源源不断运到绛。 五年(前 646),秦又发生饥荒,请求买晋国粮食。晋君与大臣们商量这件事, 庆郑说:“君王凭借秦国力量才即位,后来我们又违背给秦地的约定。晋国发生饥荒, 秦国卖给了我们粮食,今天,秦国饥荒,请求买晋国的粮食,我们给他们,还有什么 疑问的呢?何必还商量呢?”虢射说:“去年上天把晋国赐给了秦国,秦国竟不知道 夺取晋国反而卖给了我们粮食。今天,上天把秦国赐给了晋国,晋难道应该违背天意 吗?应该攻打秦国。”惠公便采纳了虢射的计谋,未给秦国粮食,反而派军攻打秦国。 秦国非常生气,也派军攻打晋国。 六年(前 645)的春天,秦穆公率领军队讨伐晋国。晋惠公对庆郑说:“秦军深 入到我国境内,该怎么办呢?”庆郑说:“秦国护送您回国,您却违背约定不给秦地; 晋国闹饥荒时,秦国立即运来粮食援助我们,秦国闹饥荒,晋国不仅不给予援助,反 而想借机攻打人家,今天秦军深入国境不也应该吗?”晋国对驾车和担任护卫的人进 行了占卜,二者都是庆郑吉。惠公说:“庆郑不驯服。”就改让步阳驾车,家仆徒做 护卫进军秦。九月壬戌日,秦穆公、晋惠公在韩原交战。惠公的车马深陷在泥里跑不 高一语文试题 第 页 共 8 页11 动了,秦军赶来,惠公十分窘迫,叫庆郑驾车。庆郑说:“不照占卜的去做,不也应 该失败吗?”说完,庆郑就走了。 14.A (3 分) 根据注释“1933 年夏天,毛泽东重新经过大柏地,触景生情,写下了这首词”, 选项中“春日黄昏图”应为“夏日黄昏图”。 15.(6 分)虚实结合。上阕实写夏天的景色,彩虹呈现出各种美丽的景色,像一条彩带,是谁挥 动着这样的彩带在天空中翩翩起舞呢?一个奇特而又合理的想象,表现出作者战胜后的欣喜心情。 下阕则写当年的那场战斗,此时不见硝烟弥漫,但能想象出当时烽火四起;不直写战斗的激烈艰 苦,却能轻松幽默调侃“装点此关山” 。 (其他答案,言之成理,酌情给分) 16.(6 分)(1)携来百侣曾游,忆往昔峥嵘岁月稠。 (2)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3)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 17. D (3 分) 光怪陆离:形容奇形怪状,五颜六色,也形容事物离奇多变。 琳琅满目:比喻面前美好的东西很多。 第一个横线处,此句想表达国内影视创作质量日渐提高,但其中难免出现一些不好的作品,故填 入“琳琅满目”恰当。 相得益彰:两者互相配合或映衬,双方的长处和作用更能显示出来。 相辅相成:指两件事物互相补充,互相配合,缺一不可。 第二个横线处,此句想表达影视作品的思想性和艺术性、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应该相互配合,缺 一不可,故填入“相辅相成”恰当。 熙熙攘攘:形容人来人往,非常热闹。 纷至沓来:纷纷到来;连续不断地到来。 第三个横线处,此句想表达各种作品纷纷出现,故填入“纷至沓来”恰当。 当务之急:当前应做的事情中最急需办的事。 首当其冲:处于首先受到攻击或压力的地位。 第四个横线处,此句想表达做好作品的审美甄别和良莠区分,去芜存精,正向引导,这是当前最 急需做的事,故填入“当务之急”恰当。 本题应依次填入“琳琅满目”“相辅相成”“纷至沓来”“当务之急”,与 D 项相符。 18. C (3 分) 原句:句式杂糅,搭配不当,不合逻辑。“令文艺工作者被损坏了基本操守” 中的“令”和“被”杂糅了使动结构和被动结构;“损坏”和“操守”不能搭配;“不但…… 更……”表递进关系,“文艺事业”在前,“文艺工作者”在后的语序不合逻辑。应改为“不但 失却了文艺工作者的基本操守,更破坏了文艺事业的基本功能”。 A 项,句式杂糅,“令文艺工作者被失却了基本操守”中的“令”和“被”杂糅了使动结构和 被动结构。选项修改不恰当。B 项,搭配不当,“损坏”和“操守”不能搭配。选项修改不恰当。 D 项,不合逻辑,“不但……更……”表递进关系,“文艺事业”在前,“文艺工作者”在后的 语序不合逻辑。选项修改不恰当。 19. B (3 分) 根据括号处后句“它的压力就在于如何在历史原型与现实艺术表达之间架起 高一语文试题 第 页 共 8 页12 符合观众共同审美的桥梁”可知,此句是对括号内内容的进一步解释说明,括号内句子与括号后 句子并不构成转折关系,A、D 项中“虽然”表示转折关系,故排除 A、D 项;人称代词“它”指 代括号内句子已经出现的陈述对象,而“它的压力”说明括号内句子的陈述对象不可能是“压 力”,C 项的陈述对象是“压力”,故排除 C 项。与 B 项相符。 20.(5 分)①“教书”改为“从教”; ②“光临”政为“前往”或“参加”; ③“惠赠”改为“奉上”“奉送”或“敬赠”; ④“先睹为快”改为“指正”或“斧正”; ⑤“快来了”改为“将至”或“将临”。 21.(6 分)①这个称呼与董奉的传说有关(或这个称呼源于董奉的传说) ②人们用杏林称代中医 ③称赞医生的医德医术 (每空 2 分) 解析:文段阐述“杏林成为中医界的代称”的由来。第一处空格前是“代称”,后文是“董奉”, 空格处应将二者衔接,故内容应为“代称与董奉有关”。第二处空格是总结句,前文是传说,说明 了“杏林成为中医界的代称”,据后文句式“医家也以‘杏林中人’自居”判断,应填入“人们 用杏林称代中医”。第三处空格据前文“人们用杏林称代中医”、“医家也以‘杏林中人’自居” 及“春暖”、“誉满”语意分析,“杏林春暖”、“誉满杏林”应指医家的医德、医术。 22.作文(60 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