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81.00 KB
- 2021-06-05 发布
- 1、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淘文库整理发布,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请立即联系网站客服。
-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阅读内容确认后进行付费下载。
- 网站客服QQ:403074932
2018-2019学年江苏省无锡市普通高中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解析版)
2019.06
命题单位:宜兴市教师发展中心 制卷单位:江阴市教师发展中心
注意事项及说明:
1.本试卷分试题卷和答题卷两部分,共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2.请将答案写在答题卡相对应的答题区域内,答在其它区域无效。
一、语言文字运用及积累(16分)
1.下面是某位同学在学习苏教版高中语文后的感悟,请按要求完成题目。
①语文学习要能将品味语言与把握形象结合起来。②读《咬文嚼字》,要玩味作者对字词独具匠心的推敲。③品《项脊轩志》,需咂摸出质朴文字背后的“可喜”与“可悲”。④学习这些文字,可以提高和培养我们对语言的感悟与运用能力。⑤鉴赏形象,你会被屈原宁为玉碎不为瓦全的高尚情操所震憾。⑥你会感受到《指南录后序》中有志之士栩栩如生的爱国之情。⑦至于______(国籍)作家高尔斯华绥的小说《品质》,你会赞扬格拉斯这个底层人物身上的人性光辉。⑧而《五人墓碑记》,你会不禁叹惋五义士为正义蹈死不顾的形象。⑨对于选自《______》的《烛之武退秦师》,能言善辩、娴于辞令的爱国者的高尚情怀定会让你仰慕不已。⑩总之,分析这些人物形象,有助于滋养我们的心灵,丰富我们的品格。
(1)上述文字中有一个错别字,一个成语使用错误,请指出并改正。
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
(2)文段第④句表达有误,请加以修改。
______________
(3)将第⑦句中空缺的文学知识补全。
______ _____
【答案】 (1). “震憾”改为“震撼” (2). “栩栩如生”,应改为“忠心耿耿(修饰爱国之情的成语均可)” (3). “提高和培养”改为“培养和提高” (4). 英国 (5). 《左传》
【解析】
【详解】(1)本题考查正确书写字形和正确使用成语的能力。考生解答本题时应认真阅读文段,抓住细节。本题“震憾”书写错误,“震撼”是指土地剧烈摇动、震动;内心受到强烈的冲击或感动,精神或情绪剧烈起伏或波动,摇动人的心灵,此处应将“震憾”改为“震撼”;“栩栩如生”指艺术形象非常逼真,如同活的一样;此处不能修饰“爱国之情”,可改为“忠心耿耿”。
(2)本题考查辨析并修改病句的能力。要结合常见病句类型来分析语句。常见的病句类型有语序不当、搭配不当、成分残缺或赘余、结构混乱、表意不明、不合逻辑。如果遇到难以辨别错误类型的句子,可以按病句类型一一衡量,也可以通过划分句子结构来辨明错误类型,同时结合语感以及一些常见语病的特征进行判断。本题中“提高和培养我们对语言的感悟与运用能力”表述错误,“提高”和“培养”是两个动词,应注意语序问题,应该先“培养”后“提高”,原文语序不当。
(3)本题考查正确识记文学知识的能力。这里主要考查作家作品的相关知识,解答此题,学生要结合平时积累,不要张冠李戴。作家高尔斯华绥是英国人,《烛之武退秦师》选自《左传》。
2.在不改变原意的前提下,把下面两个句子合成一个单句,并分别强调开奖的重要性和开奖时间。
7月10日上午10时将举行开奖仪式。这次开奖仪式在百货大楼举行,将开出金奖。
(1)强调开奖的重要性:______
(2)强调开奖时间:______
【答案】 (1). 7月10日上午10时将在百货大楼举行的开奖仪式开出的是金奖。 (2). 这次在百货大楼举行的将开出金奖的开奖仪式的时间是7月10日上午10时。(将在10月10日上午10时开始)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句式变换的能力。题目要求为“在不改变原意的前提下,把下面两个句子合成一个单句”,即短句变长句,考生应首先找出所给短句中的代词,用代入法把两个短句嫁接在一起,注意要变换成单句的形式,不能遗漏任何信息,修改后的句子字数增多,状语或定语增加,但主语只能有一个,然后再根据题目要求调整语序,把需要强调的内容放在动词“是”后面:如果强调开奖的重要性,应表达成“什么时间什么地点的开奖仪式是怎么样的”; 如果强调开奖时间,可表达成“在某地举行的看什么性质的开奖仪式的时间是什么时候”。
3.下列有关名著的说明不正确的一项是
A. 《家》是巴金的代表作“激流三部曲”的第一部。高觉新是高公馆的长孙,他被剥夺了爱情,在中学毕业那天放弃了自己所爱的梅,和父亲指定的姑娘结了婚。
B. 查理一宣布行期,葛朗台便大忙特忙起来,表现了对侄儿的关怀,而且任何事情都显得特别阔气,还自告奋勇,亲自为查理做了几口很好的箱子。
C. “它们像鞭子一样地打着他的头。他的脸突然发起热来,他感到羞愧。”“羞愧”是鸣凤被妹妹淑华责骂办事拖拉让觉慧感到羞愧。
D. 《欧也妮·葛朗台》中浓墨重彩地描绘了欧也妮生日的场景,通过公证人克罗旭与银行家格拉桑两家的精彩表演,揭露了金钱社会的罪恶,暗示了欧也妮的悲剧命运。
【答案】B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识记文学名著情节并理解作品的能力。考生解答本题时应结合所学名著原文分析,了解人物形象,把握作品的主旨内涵,观察选项时注意细节。
B项,“表现了对侄儿的关怀,而且任何事情都显得特别阔气,还自告奋勇,亲自为查理做了几口很好的箱子”理解错误,根据原文凡是不用花钱的地方他都很阔气,他张罗着去给侄儿找装箱的木工,回来说那人要价太高,还不如自己出力做木箱;于是他找来些旧木板,天一亮就起床,刨木头、拼接、对齐、打钉子,居然做成几只很漂亮的箱子。由此可知,他对侄儿的关心是虚情假意,是做给别人看样子的,他也不是阔气,是典型的吝啬。
故选B。
4.阅读下面《茶馆》选段,回答问题。
松二爷 好像又有事儿?
常四爷 反正打不起来!要真打的话,早到城外头去啦,到茶馆来干吗?
[二德子,一位打手,恰好进来听见了常四爷的话。]
二德子 (凑过去)你这里对谁甩闲话呢?
常四爷 (不肯示弱)你问我哪?花钱喝茶,难道还教谁管着吗?
松二爷 (打量二德子一番)我说这位爷,你是营里当差的吧?来坐下喝一碗,我们也都是外场人。
二德子 你管我当不当差呢!
常四爷 要抖威风,跟洋人干去,洋人厉害!英法联军烧了圆明园,尊家吃着官响,可没见您去冲锋打仗!
二德子 甭说洋人不打,我先管教管教你!(要动手)
这段话体现了三个人各自最主要的性格特征是什么?
常四爷:______,松二爷______,二德子______。
【答案】 (1). 正直(倔强、硬气), (2). 软弱(随和、胆小), (3). 蛮横(霸道、凶狠)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鉴赏名著作品中人物形象的能力。考生应借助作品中对人物的肖像、神态、动作、语言、心理等的刻画,分析人物形象,揣摩人物心理。话剧《茶馆》反映的是戊戌变法失败后,社会动荡不安,洋人横行,国民遭殃的社会现实。材料中面对爱挑起事端的二德子常四爷说的话“你问我哪?花钱喝茶,难道还教谁管着吗?”“要抖威风,跟洋人干去,洋人厉害!英法联军烧了圆明园,尊家吃着官响,可没见您去冲锋打仗!”以及其不甘示弱的表情,足见其倔强、正直,不佩服吃洋饭的。松二爷在这段台词中话不多,当常四爷和二德子
起了矛盾冲突时他出来打圆场,说“我说这位爷,你是营里当差的吧?来坐下喝一碗,我们也都是外场人”,体现其擅长打圆场机敏的一面,但怕得罪二德子之流,也显示了他性格中软弱的一面。二德子是一位打手,“你这里对谁甩闲话呢?”体现其爱惹是生非,蛮横霸道:当松二爷出来打圆场时,他又说“你管我当不当差呢!”,足见其欺软怕硬;最后“甭说洋人不打,我先管教管教你!”,再加上要动手的动作描写,可见其粗鲁,遇事爱动武。
考生可据此分析作答。
【点睛】名著阅读主要根据不同的阅读内容、要求和个人习惯选取不同的阅读方法。指导学生掌握阅读方法,对于提高阅读效益、培养学生用心专注、刻苦钻研、顽强学习的心理品质、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将起重要的作用。具体的方法是:⑴浏览法:⑵跳读法:⑶精读法:⑷猜读法:⑸抄读法:⑹读做法;⑺读用法:⑻指导写读书笔记。写读书笔记是治学科研的基本功,它形式多样,需要根据阅读的目的要求,个人的知识能力和习惯自行选择。
二、文言文阅读(29分)
(一)课内语段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屈原者,名平,楚之同姓也。为楚怀王左徒。博闻强志,明于治乱,娴于辞令。入则与王图议国事,以出号令;出则接遇宾客,应对诸侯。王甚任之。
上官大夫与之同列,争宠而心害其能。怀王使屈原造为宪令,屈平属草稿未定。上官大夫见而欲夺之,屈平不与,因谗之曰:“王使屈平为令,众莫不知,每一令出,平伐其功,以为‘非我莫能为’也。”王怒而疏屈平。
屈平疾王听之不聪也,谗谄之蔽明也,邪曲之害公也,方正之不容也,故忧愁幽思而作《离骚》。离骚者,犹离忧也。夫天者,人之始也;父母者,人之本也。人穷则反本,故劳苦倦极,未尝不呼天也;疾痛惨怛,未尝不呼父母也。屈平正道直行,竭忠尽智以事其君,谗人间之,可谓穷矣。信而见疑,忠而被谤,能无怨乎?屈平之作《离骚》,盖自怨生也。《国风》好色而不淫,《小雅》怨诽而不乱。若《离骚》者,可谓兼之矣。上称帝喾,下道齐桓,中述汤武,以刺世事。明道德之广崇,治乱之务贯,靡不毕见。其文约,其辞微,其志洁,其行廉。其称文小而其指极大,举类迩而见义远。其志洁,故其称物芳。其行廉,故死而不容。自疏濯淖污泥之中,蝉蜕于浊秽,以浮游尘埃之外,不获世之滋垢,皭然泥而不滓者也。推此志也,虽与日月争光可也。
5. 对下列句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 争宠而心害其能 害:忌妒
B. 平伐其功 伐:自夸、炫耀
C. 屈平疾王听之不聪也 疾:恨、痛心
D. 其辞微 微:微小细微
6. 下列句子中“而”字的意义与用法与其它不同的一项是
A. 故忧愁幽思而作《离骚》
B. 信而见疑
C. 《国风》好色而不淫
D. 皭然泥而不滓者也
7.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上官大夫与屈原的官位相当,因想争得楚王的宠信而嫉妒屈原的才能。
B. 屈原见闻广博,善于交际,深受信任,常与楚王商议国事,应酬诸侯。
C. 屈原草拟好宪令后,上官大夫想夺过去据为己有,屈原不给遭到诬陷。
D. 文段最后一句说屈原的志趣可以和日月争光辉,是对屈原的高度褒奖。
8. 把文段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明道德之广崇,治乱之条贯,靡不毕见。
【答案】5. D 6. A 7. C
8. 阐明真理和道德的广大崇高,国家安定动荡的规律,无不完全显露出来。
【解析】
【5题详解】
本题考查理解文言文实词含义的能力。解答本题时考生应先看清题目要求,然后找到各选项在文中的位置,结合上下文语境进行分析。
D项,“其辞微”中“微:微小细微”,解释错,在这句话中“辞”指的是“言辞”,“言辞微小细微”搭配不当,原文“其文约,其辞微”大意是“他的文笔简约,词意精微”,“微”在这里是形容词,应该解释为“精微,微妙”。
故选D。
【6题详解】
本题考查理解文言文虚词意义及作用的能力。解答本题时考生应先看清题目要求,然后找到各选项在文中的位置,结合上下文语境进行分析。
A项,“故忧愁幽思而作《离骚》”中“而”表承接关系;这句话的意思是“因此忧愁伤感写下了《离骚》”;
B项,“信而见疑”中“而”表转折,解释为“却”,这句话的意思是“忠信却被怀疑”;
C项,“《国风》好色而不淫” 中“而”表转折,解释为“却”,这句话的意思是“《国风》虽然多写男女爱情,但不过分而失当”;
D项,“皭然泥而不滓者也” 中“而”表转折,解释为“却”,这句话的意思是“保持皎洁的品质,出污泥而不染”。
故选A
【7题详解】
本题考查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的能力。解答理解文言文内容的题型,要基本了解文言文的大意,然后根据选项,在文中找到相关语句,分析选项是否概括全面,翻译是否正确。本类题型设陷阱方式一般有故意拔高、信息错位、语句翻译错误等。做题时要回归语境,理解翻译选项涉及的相关句子,然后将原文内容和选项加以对比,即能发现问题。
C项,“屈原草拟好宪令后,上官大夫想夺过去据为己有”表述错误,根据原文“怀王使屈原造为宪令,屈平属草稿未定。上官大夫见而欲夺之,屈平不与,因谗之”,可见并非“拟好宪令后”,原文是“屈平属草稿未定”,即“屈原起草尚未定稿”,选项时态错误。
故选C。
【8题详解】
本题考查理解并翻译文中句子的能力。翻译时以直译为主,意译为辅,把句子中的每一个字都要落到实处,注意重点实词、虚词、词类活用和特殊句子的翻译,不能翻译的助词等删掉,省略的内容根据上下文补充,平时训练时注意自己确定句子的赋分点,翻译时保证赋分点的落实。明:阐明。广崇:广大崇高。治乱:安定动荡。靡:无。见:通“现”,显现。
【点睛】文言文语句翻译,首先要找出专有名词,即人名、地名、官职等;然后再看有否特殊句式,最后再确定关键字进行翻译,一般为直译。文言文的翻译,最基本的方法就是替换、组词、保留、省略。对古今异义的词语要“替换”,翻译为没有查处;对古今词义大体一致的词语则“组词”;对特殊的地名、人名等要“保留”;对古汉语中的同义反复的词语可以“省略”其中一个,有些虚词不必要或难于恰当翻译出来的也可以“省略”。
参考译文:
屈原,名字叫平,是楚王的同姓。做楚怀王的左徒。(他)知识广博,记忆力很强,明了国家治乱的道理,擅长外交辞令。对内,同楚王谋划商讨国家大事,颁发号令;对外,接待宾客,应酬答对各国诸侯。楚王很信任他。
上官大夫和他同在朝列,想争得怀王的宠幸,心里嫉妒屈原的才能。怀王让屈原制订法令,屈原起草尚未定稿,上官大夫见了就想强行更改它(想邀功),屈原不赞同,他就在怀王面前诋毁屈原说:“大王叫屈原制订法令,大家没有不知道的,每一项法令发出,屈原就夸耀自己的功劳说:除了我,没有人能做的。”怀王很生气,就疏远了屈原。
屈原痛心怀王惑于小人之言,不能明辨是非,小人混淆黑白,使怀王看不明白,邪恶的小人妨碍国家,端方正直的君子则不为朝廷所容,所以忧愁苦闷,写下了《离骚》。“离骚”,就是遭到忧愁的意思。天是人类的原始,父母是人的根本。人处于困境就会追念本源,所以到了极其劳苦疲倦的时候,没有不叫天的;遇到病痛或忧伤的时候,没有不叫父母的。屈原行为正直,竭尽自己的忠诚和智慧来辅助君主,谗邪的小人来离间他,可以说到了困境了。诚信却被怀疑,忠实却被诽谤,能够没有怨恨吗?屈原之所以写《离骚》,其原因大概是从怨愤引起的。《国风》虽然多写男女爱情,但不过分而失当。《小雅》虽然多讥讽指责,但并不宣扬作乱。像《离骚》,可以说是兼有二者的特点了。它对远古上溯到帝喾,近世称述齐桓公,中古称述商汤和周武王,用来讽刺当时的政事。阐明道德的广阔崇高,国家治乱兴亡的道理,无不完全表现出来。他的文笔简约,词意精微,他的志趣高洁,行为廉正。就其文字描写来看,不过寻常事物,但它的旨趣是极大的(因为关系到国家的治乱),举的是近事,而表达的意思却十分深远。由于志趣高洁,所以文章中称述的事物也是透散着芬芳的,由于行为廉正,所以到死也不为奸邪势力所容。他独自远离污泥浊水之中,像蝉脱壳一样摆脱浊秽,浮游在尘世之外,不受浊世的玷辱,保持皎洁的品质,出污泥而不染。可以推断,屈原的志向,即使和日月争辉,也是可以的。
(二)课外语段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陈祐,一名天祐,字庆甫,赵州宁晋人,世业农。祖忠,博究经史,乡党皆尊而师之。祐少好学,家贫,母张氏尝剪发易书使读之,长遂博通经史。时诸王得自辟官属,岁癸丑,穆王府署祐为其府尚书,赐其父母银十铤、锦衣一袭。王既分土于陕、洛,表祐为河南府总管。下车之日,首礼金[注]季名士李国维、杨果,咨访治道,商议古今,奏免征西军数百家诸税,又上便民二十余事,朝廷皆从之。
世祖即位,分陕、洛为河南西路。中统元年,除祐为总管。时州县官以未給俸,多贪暴。祐独以清慎见称,在官八年如始至之日。至元二年,调官法行改南京路治中。适东方大蝗,徐、邳尤甚,责捕至急。祐部民丁数万人至其地,谓左右曰:“捕蝗虑其伤稼也,今煌虽盛,而谷巳熟,不如令早刈之,庶力省而有得。”或以事涉专擅,不可,祐曰:“救民获罪,亦所甘心。”即谕之使散去,两州之民皆赖焉。
三年,朝廷以祐降官无名,乃赐虎符,授嘉议大夫、卫辉路总管。卫当四方之冲,号为难治,祐申明法令,创立孔子庙,修比干墓,且请于朝著于祀典。及去官,民为立碑颂德。
六年,置提刑按察司,首以祐为山东东西道提刑按察使。朝廷大举伐宋,遣祐签军,山东民多逃匿,闻祐来,皆曰:“陈按察来,必无私。”遂皆出,应期而办。十三年,授南京总管,兼开封府尹。吏多震慑失措,祐因谓曰:“何必若是!前为盗跖,今为颜子,吾以颜子待之;前为颜子,今为盗跖,吾以盗跖待之。"由是吏知修饬,不敢弄法。十四年,迁渐东道宣慰使。时江南初附,军士俘虏温、台民男女数千口,祐悉夺还之。未几,行省榷民商酒税,祐请曰:“兵火之余,伤残之民,宜从宽恤。”不报。
遣祐检覆庆元、台州民田。及还至新昌,值玉山乡盗,仓猝不及为备,逐遇害,年五十六。谥号忠定。父老请留葬会稽,不得,乃立祠祀之。祐能诗文,有《节斋集》。
(节选自《元史》卷一百六十八,有删改)
【注】金,朝代名,曾建都汴京。
9. 对下列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 母张氏尝剪发易书使读之 易:换取
B. 祐部民丁数万人至其地 部:部下
C. 行省榷民商酒税 榷:征收
D. 不报 报:回复
10. 下列对文中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 下车:即“下车伊始”之简略说法,指古代指官员刚到一个地方任职。
B. 金季:指金朝末年,借用伯、仲、叔、季的排行的次序,季是最小、最末的。
C. 盗跖、颜子:盗跖,孔子时代的山大王,颜子,孔子的学生颜回;文中指坏人与好人。
D. 谥号,古代帝王、大臣等死后依其生前行迹而为之所立的称号,只褒奖不批评。
11.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陈祐受祖父的熏陶和母亲的激励,加上自身的勤奋,学有所成,为朝廷所用,父母也因此受到恩赐。
B. 陈祐被推荐为河南总管,他向前辈虚心请教治理政事的方法,体现了他谦逊好学、礼贤下士的品格。
C. 卫辉路是有名的难于治理的地方,陈祐到那里后,申明法令,注重教化百姓,所以深得百姓爱戴。
D. 陈祐为官,无论是请求朝廷减免赋税,还是释放温、台两地被俘虏的百姓,总是尽力为百姓着想。
12. 把文段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不如令早刈之,庶力省而有得。
(2)父老请留葬会稽,不得,乃立祠祀之。
【答案】9. B 10. D 11. A
12. (1)不如让(百姓)早点收割庄稼,也许可以省些气力并且有收成。
(2)(江浙的)父老乡亲请求把他葬在会稽,但未获批准,便立祠纪念他。
【解析】
【9题详解】
本题考查理解文言文实词含义的能力。解答本题时考生应先看清题目要求,然后找到各选项在文中的位置,结合上下文语境进行分析。
B项,“祐部民丁数万人至其地 ”中“部:部下”解释错误,在这句话中“祐”是人名,名词,“民丁”为名词,“部”用在两个名词之间,判断其词性应为动词,“部”在这里应解释为“部署,安排”。
故选B。
【10题详解】
本题考查识记古代文化常识的能力。古代文化常识考查包括人的称谓、古代职官、天文历法、古代地理、科举制度、风俗礼仪、饮食器用、音乐文娱、文史典籍等方面。解答本题时考生应先明确题目要求,然后根据已学知识,联系课本内容,对选项做出判断。
D项,“谥号只褒奖不批评”表述错误,“谥号”是对死去的帝妃、诸侯、大臣以及其它地位很高的人,按其生平事迹进行评定后,给予或褒或贬或同情的称号,始于西周,并非“只褒奖不批评”,选项理解错误。
故选D。
【11题详解】
本题考查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的能力。解答理解文言文内容的题型,要基本了解文言文的大意,然后根据选项,在文中找到相关语句,分析选项是否概括全面,翻译是否正确。本类题型设陷阱方式一般有故意拔高、信息错位、语句翻译错误等。做题时要回归语境,理解翻译选项涉及的相关句子,然后将原文内容和选项加以对比,即能发现问题。
A项,“为朝廷所用,父母也因此受到恩赐”不合文意,根据原文“时诸王得自辟官属,岁癸丑,穆王府署祐为其府尚书,赐其父母银十铤、锦衣一袭”可知,陈祐父母受到恩赐,并非“为朝廷所用”之时,而是被“穆王”征召为官属时,为张冠李戴。
故选A。
【12题详解】
本题考查理解并翻译文中句子的能力。翻译时以直译为主,意译为辅,把句子中的每一个字都要落到实处,注意重点实词、虚词、词类活用和特殊句子的翻译,不能翻译的助词等删掉,省略的内容根据上下文补充,平时训练时注意自己确定句子的赋分点,翻译时保证赋分点的落实。(1)刈:收割。庶:或许。力省:宾语前置,节省力气。得:收获。
(2)父老请留葬会稽:省略句, 留葬(于)会稽;乃:于是,就;祀:祭祀,纪念。
【点睛】文言文翻译:
陈祐,又名天祐,字庆甫,赵州宁晋人,其家世代以农为业。祖父陈忠,精通经史,乡里皆尊他为师。陈祐自幼好学,家里贫困,母亲张氏曾剪发换书让他读,他长大后博通经史。当时诸王可自己征召官属,宪宗三年,穆王府任命陈祐为该府尚书,赐给他父母十铤银、一套锦衣。穆王的封地在陕、洛,上表推荐陈祐为河南总管。到任那天,(陈祐)首先拜会金末名士李国维、杨杲,(向他们)咨询访求治理政事的方法(请教治世之道),研究议论古今得失,上书请求免去征西军几百家的各种赋税,提出二十余件有利于人民的事,请朝廷施行,都得到朝廷的采纳。
世祖即位,将陕、洛地区划为河南西路。中统元年,任命陈祐为河南西路总管。当时州县官吏因为未给俸禄,大多贪婪暴虐,而唯有陈祐以清廉谨慎著称,在此为官八年,始终如一。至元二年,选调官员,推行法令,调任南京路治中。恰逢河南东部发生蝗灾,徐州、邳州尤为严重,官府急切令百姓捕捉。陈祐部署几万民丁来到那里,对左右官员说:“捕捉蝗虫是担心蝗虫会损伤庄稼,如今蝗虫虽多,但谷物已经成熟,不如让(百姓)早点收割庄稼,也许可以省力而有收成。”有人认为不经上级批准而擅自行动,不能(这样)做。陈祐说:“为救民而获罪,我也甘心。”当即命令捕蝗的人回去收割,两地百姓都依赖他而受益。
至元三年,朝廷因为给陈祐降职没有理由,就赐给陈祐虎符,授嘉议大夫、卫辉路总管。卫辉是四方交通必经之地,一向号称难以统治。陈祐到任后,申明法令,建立孔子庙,修比干墓,而且请求朝廷列入典章中记录。等到他离任后,这里的百姓为他立碑以歌颂他的德行。
至元六年,设置提刑按察司,首先任命陈祐为山东东西道提刑按察使。朝廷大举伐宋,派陈祐征调军队,山东百姓多逃避,听说陈祐来,都说:“陈按察来到这里,一定不徇私情。”百姓都出来应征,征调如期完成。十三年,授陈祐为南京总管兼开封府尹。官吏多惊慌失措,陈祐于是对他们说:“何必如此惊慌!你们以前是盗跖,而今做颜渊一样的人,我就把你们当颜渊对待;若以前为颜渊,而今做盗跖,我就会把你们当盗跖对待。”于是这些官吏安分守己,谨言慎行,不敢违法。十四年,调浙东道宣慰使。当时江南刚刚平定,元军俘虏温州、台州百姓男女数千口为奴,陈祐全都强行释放归家。不久,行省征收百姓和商人的酒税,陈祐提出:“战争之后,对于遭受兵力之苦的百姓,应宽大怜恤。”朝廷未回复。
朝廷派陈祐去查核庆元、台州的民田。回来行至新昌,遇到玉山乡盗贼,他猝不及防,被杀害,享年五十六岁。朝廷赐给他“忠定”的谥号。江浙父老请求葬他于会稽,未获批准,便立祠纪念。陈祐能诗能文,著有《节斋集》。
三、古诗词鉴赏(9分)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面小题。
怀钟陵①旧游
杜牧
滕阁中春绮席开,柘枝②蛮鼓殷晴雷。
垂楼万幕青云合,破浪千帆阵马来。
未掘双龙牛斗气,高悬一榻③栋梁材。
连巴控越知何有?珠翠沉檀处处堆。
注:①钟陵,今南昌。②柘枝:柘枝舞的简称。③高悬一榻:东汉陈善为太守,重徐稚才,平常不接宾客,唯稚来特设一榻,去则悬之。
13. 这首诗的首联、颔联中所描写的景物有哪些特点?请简要概括。
14. 颈联运用了哪种表现手法?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情感?
【答案】13. 筵席盛大美丽;歌舞喧天如雷;楼阁高耸入云;船只众多壮观
14.
运用了典故,写出了钟陵人才辈出的情形,也流露出人才得不到重用的伤感,表达了希望得到赏识的愿望。
【解析】
【13题详解】
本题考查赏析诗歌重要句子,把握形象特点的能力。考生解答本题时应首先看清题目要求,然后找准答题区间,从相关诗句中找出主要意象,抓住关键词语理解诗句内容,概括画面特点。本诗首联和颔联诗句为“滕阁中春绮席开,柘枝蛮鼓殷晴雷。垂楼万幕青云合,破浪千帆阵马来”,首联“滕阁中春绮席开,柘枝蛮鼓殷晴雷”写的是滕王阁宴会的情景,时间中春,“绮席开”是说筵席盛大,正值花团锦簇的美好时节,歌舞一片,鼓声震天。颔联“垂楼万幕青云合,破浪千帆阵马来”是写站在楼阁之上看到的景,“垂楼万幕青云合”是用夸张手法写楼阁之高,“破浪千帆阵马来”运用了夸张和比喻的修辞,写出了倚楼俯视,江上船只众多。
考生据此分析作答即可。
【14题详解】
本题考查赏析诗歌艺术手法和思想感情的能力。考生解答本题时应首先看清题目要求,找准答题区间,从诗歌语言特色、修辞方法等写作技巧等角度考虑分析。赏析诗歌情感应结合全诗内容和背景注释。本诗颈联为“未掘双龙牛斗气,高悬一榻栋梁材”,根据诗歌注释中“高悬一榻:东汉陈善为太守,重徐稚才,平常不接宾客,唯稚来特设一榻,去则悬之”可知,本联运用了典故。本诗标题为“怀钟陵旧游”,金陵为钟灵毓秀、人才辈出之地,“未掘双龙”比喻人才被埋没,流露出人才得不到重用的伤感,作者杜牧借古人典故,既表达对太守陈蕃和徐稚的敬佩,也表达了自己怀才不遇的感伤,表达了希望得到统治者赏识的想法。
【点睛】“典故”是历代诗人常用的表现手法。凡诗文中引用过去有关人、地、事、物之史实,或有来历有出处的词语、佳句,来表达诗人的某种愿望或情感,而增加词句之形象、含蓄与典雅,或意境的内涵与深度,即称“用典。”用典也是诗歌的一种修辞手法,可避免一览无余的直白,还可给读者在诗行间留下联想和思索的余地。的确,用典用得巧妙、恰当,可以使诗词意蕴丰富、简洁含蓄、庄重典雅,使表达更加生动形象,诗句更凝练,言近而旨远,含蓄而婉转,从而提高作品的表现力和感染力,达到古诗人常说的:力透纸背,掷地有声!“典故”的作用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
一、品评历史,借古论今。
二、抒情言志,表明心迹。
三、引发联想,创新意境。
四、简洁精练,内涵丰富。
四、名句名篇默写(6分)
15.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
(1)王安石《桂枝香·金陵怀古》中的“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运用比喻手法,描写了江与山清澈灵动、苍翠高耸的形态。
(2)苏轼在《念奴娇·赤壁怀古》中,用“__________,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三句,塑造了周瑜儒将形象。
(3)屈原在《离骚》中,用“汩余若将不及兮,__________”两句表达了对时光飞逝的感慨。
(4)白居易的《琵琶行)用“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写昔日的琵琶女身价很高,引来了众多纨绔子弟的追捧。
【答案】 (1). 千里澄江如练 (2). 翠峰如簇 (3). 羽扇纶巾 (4). 恐年岁之不吾与 (5). 五陵年少争缠头 (6). 一曲红绡不知数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对诗文的背诵、理解、默写能力。考查分直接性默写和理解性默写两种类型。解答此类题,要求学生平时既要注意记忆、积累,同时在此基础上加以理解、应用和赏析。答题时看清题目要求,本题属于理解性默写。写错字或漏字、添字均不能得分。此题默写时需注意以下字词书写:(1)澄、练 、簇 (2)纶(3)不吾与(4)缠、绡。
【点睛】此题考查学生名句默写的能力。在默写名句名篇时,要做到“三清”“三不”:“三清”就是卷面清洁,字迹清楚,笔画清晰;“三不”就是不添字,不漏字,不误写。高考所选择的名句大多出自课内所学篇目,只有少数来自课外,该如何识记这些课内的名句,需要一定的技巧。高考所考的名句,字不一定有多复杂,但一定很有迷惑性,考生经常在这些“浅水滩”“翻船”,原因是光背不写,光记不辨,不知道联系句意和古文的特性来区分。所以在平时对名句记忆时要立足于对诗句的理解,在理解的基础上记忆既准确还不容易写错字,然后要立足于“写”,不要背下来但得不到分数。
五、现代文阅读(30分)
(一)文学类文本
阅读下面的作品,完成下面小题。
我的老师沈从文(节选)
汪曾祺
①一九三七年,江南失陷,我不能回校读书,在家闲居两年。两年中,我反反复复地看的两本书,就是屠格涅夫的《猎人日记》和《沈从文小说选》。
②我反复地看,一是因为没有别的好书看,二是这两本某些地方很相似的书,也和我的气质比较接近。这两本书甚至形成了我对文学、对小说的概念。我在中学时并未有志于文学。在昆明参加大学联合招生,在报名书上填写“志愿”时,提笔写下了“西南联大中国文学系”。当时许多学生报考西南联大都是慕名而来。这里有朱自清、闻一多、沈从文。
③沈先生在联大开过三门课:“各体文习作”、“创作实习”和“中国小说史”。“各体文习作”就是教学生习作各体文章。他有时也出题目,曾出过“我的小庭院有什么”这样的题目,要求学生写景物兼及人事。有几位老同学用这题目写出了清丽的散文,在报刊上发表了,我都读过。也曾给我的下几班同学出过一个题目,要求他们写一间屋子里的空气。为什么出这样的一些题目呢?沈先生说:先得学会做部件,然后才谈得上组装。大部分时候,是不出题目的,由学生自由选择,想写什么就写什么。这课每周一次。学生在下面把车好、刨好的文字的零件交上去。下一周,沈先生就拿这些作业来讲课。
④说实在话,沈先生真不大会讲课。他不像闻先生那样,长髯垂胸,双目炯炯,富于表情,语言的节奏性很强,有很大的感染力;也不像朱先生那样,讲解很系统,要求很严格,上课带着卡片,语言朴素无华,然而扎扎实实。沈先生讲课可以说是毫无系统,因为就学生的文章来谈问题,也很难有系统,大都是随意而谈,声音不大,也不好懂。不好懂,是因为他的湘西口音一直没变,仍然是凤凰话;也因为他的讲话内容不好捉摸。沈先生是个思想很流动跳动的人,常常是才说东,忽而又说西。他的思想的跳动,给他的小说带来了文体上的灵活,对讲课可不利。沈先生真不是个长于逻辑思维的人,他从来不讲什么理论。他讲的都是自己从刻苦的实践中摸索出来的经验之谈,没有一句从书本上抄来的话。这些经验之谈,如果理解了,是会终身受益的。遗憾的是,很不好理解。如,他曾经批评过我的一篇小说,说:“你这是两个聪明脑袋在打架!”让第三个人听,“这是什么意思?”我是明白的。我这篇小说用了大量的对话,我尽量想把对话写得深一点,美一点,有诗意,有哲理。沈先生自己小说里的对话,大都是平平常常的话,但是一样还是使人感到人物,觉得美。从此,我就尽量把对话写得朴素一点,真切一点。
⑤沈先生用笔写下的东西比用口语讲出的要清楚得多,也深刻得多。使学生受惠的,不是他的讲话,而是他在学生文章后面所写的评语。沈先生对学生的文章也会作修改,但改得不多,评语却写得很长,有时会比本文还长。这些评语有的是就那篇习作来谈的,也有的是由此说开去,谈到创作上的某个问题,往往有独到的见解,文笔也很讲究。
⑥除了评语,沈先生还就学生这篇习作,与之相近的作品,他自己的别人的,中国的外国的,带来给学生看,因此,他来上课时都抱了一大堆书,让学生比较吸收,收效很好。他把自己的小说总集叫做《沈从文小说习作选》,这都是为了给上创作课的学生示范,有意地试验各种方法而写的,这是实情,并非故示谦虚。
⑦读他的小说,觉得他是把生活里的人都当成一个作品中的人物去看的。他用一种含蓄的热情对人,用一种欣赏的、抒情的眼睛看一切人。对前辈、朋友、学生、家人,都是这样。他津津乐道的熟人的一些细节,都是小说化了的细节。大概他的熟人也都感觉到这一点,他们在先生的客座(有时是一张破椅子,一个小板凳)上,也就不会谈出过于庸俗无聊的话,大都是上下古今,天南地北地闲谈一阵,喝一盏清茶,借几本书或资料,就走了。客人一走,沈先生就坐到桌子跟前拿起笔来了。
⑧我曾问过先生:“你的思想到底是什么?属于什么体系?”他微笑。我说:“你是一个标准的人文主义者。”沈先生微笑着,没有否认。
一九八一年一月十四日
16. 第③段画线句子在文中有什么含义?
17. 沈从文究竟会不会讲课?请结合④⑤⑥三小节的内容加以评析。
18. 请探究文末“一个标准的人文主义者”的深刻意蕴。
【答案】16. 这是沈从文教学生写作方法的形象说法;学习写作,先要进行专项(单页、基础)练习,然后才能进行整篇文章的写作实践。
17. 表面上,沈从文的课堂谈学生文章问题,内容不定无系统,有方言口音不好懂。实际上,讲课内容是个人的经验之谈,评语独特深刻有针对性,能让学生终身受益;精选类文,让学生比较吸收,效果实在。
18. 沈从文在写作教学中,为学生撰写评语、比较示范,把经验无私奉献,体现人文关怀:用自己的小说引导人以欣赏的眼光看待人和生活;他的人文精神能潜移默化地净化人的庸俗无聊的念想;表达了作者对老师沈从文为师之道的高度赞扬。
【解析】
【16题详解】
本题考查理解文中重要句子含义的能力。考生解答本题时应首先找出句子中的关键词语,分析其是否运用了修辞手法,然后结合上下文语境分析该词的语境义。本题的画线句子为“先得学会做部件,然后才谈得上组装”。这是沈先生教学生习作的时候提到的观点。本句话的关键词是“部件”“组装”,这是一种形象化的比喻,把一篇文章比作一台机器,“部件”即指写出来的片段,或专项训练,“组装”就是把这些写好的一个个部分连缀到一起,使其成为结构完整的一篇文章。
【17题详解】
本题考查筛选文中重要信息和理解文本的能力。考生应首先看清题目要求,找准答题区间,认真阅读文本,找出关键词句,然后整理作答。本题要求为“沈从文究竟会不会讲课?请结合④⑤⑥三小节的内容加以评析”,第④段开头作者首先明确了自己的观点“说实在话,沈先生真不大会讲课”,接着将沈先生与闻先生、朱先生进行对比,从讲课内容、讲课口音、以及讲课思维方式等方面进行了客观的评价;但文章似贬实褒,第④段后半部分又提到“他讲的都是自己从刻苦的实践中摸索出来的经验之谈,没有一句从书本上抄来的话。这些经验之谈,如果理解了,是会终身受益的”,第⑤段介绍的是沈先生对学生习作的批语,“这些评语有的是就那篇习作来谈的,也有的是由此说开去,谈到创作上的某个问题,往往有独到的见解,文笔也很讲究”,批语是课堂的外延,这是对沈先生的高度认可。第⑥段“他来上课时都抱了一大堆书,让学生比较吸收,收效很好”也证实了沈先生课堂的魅力与独特之处。
考生可据此分析作答。
【18题详解】
本题考查对文本的探究思考能力。考生解答本题是应首先看清题目要求,然后仔细阅读文章,找出与问题相关的段落,再结合自己的认知分析评价。文末“一个标准的人文主义者”是对沈先生中肯的评价。这里“人文主义者”是理解的关键,“人文”即以人为本,尊重人,有关爱之心;文本中第④段“沈先生把自己从刻苦的实践中摸索出来的经验之谈传授给学生并耐心教导学生把对话写得朴素一点,真切一点”体现他平易近人,无私奉献的特点,这体现了人文关怀的一面;第⑦段“他用一种含蓄的热情对人,用一种欣赏的、抒情的眼睛看一切人。对前辈、朋友、学生、家人,都是这样。他津津乐道的熟人的一些细节,都是小说化了的细节。大概他的熟人也都感觉到这一点,他们在先生的客座(有时是一张破椅子,一个小板凳)上,也就不会谈出过于庸俗无聊的话,大都是上下古今,天南地北地闲谈一阵,喝一盏清茶,借几本书或资料,就走了”可见沈先生用自己的作品引导读者用欣赏的眼光看待人和事,这是一种不事声张的潜移默化的影响,这正是沈先生作为人文主义者含蓄内敛、言传身教的体现。本文标题为“我的老师沈从文”,这是一篇回忆性叙事三文,全文表达了对沈从文先生的敬佩和感激之情,散文的特点是卒章显志,结尾部分升华了文章的主旨,使情感的表达更加酣畅淋漓。“标准的人文主义者”这是对沈先生为师之道的高度赞美和敬佩。
【点睛】解答句子含义题的思路:找准两个方向,分三步走。
两个方向是要回答句子的本义和深层意,要准确答出这两层意思,需要分三步思考。
第一步从句子本身出发,找出和解释关键字词,进而答出句子的本义,即表层含义。这里需要注意两点:一是遇到名词或者代词,要明确的回答出实际指代的内容,答题要明确;二是对于一些处于特殊位置的句子,比如开头的总领句,结尾的总结句,以及中间的过渡句,要将总领、总结以及承上启下的具体内容概括答出,要求答题完整。
第二步要联系上下文,仔细阅读文章,分析句子与所在自然段,以及所在段落的关系,解答句子的深层含义。特别需要注意的是,此时的分析要结合具体事件或者具体的人物细节描写分析得出。
第三步要联系文章的主旨,这是解答和分析句子深层含义的一部分。就句子而言,出现在文章开头、结尾、中间过渡的句子,以及文章中的抒情句和议论句,多需要联系主旨回答深层含义。就题型而言,要求理解句子含义,或者就某句话谈体会等题型,多需要联系文章主旨作答。
(二)论述类文本
阅读下面的作品,完成下面小题。
地名的意义
冯骥才
一些城市的历史街区在“旧城改造”中被荡涤一平之后,留下的只有一个地名。这地名有名无实,空泛无用,改掉便了。于是,许多地名正在成批地被从地图上抹去。我们对自己的“革命”总是这样干净彻底。
有名无实的地名这样毫无意义吗?
近日读了李辉和袁鹰二位先生由于襄阳与徽州易名而发表的真知灼见,更引起了我对地名本身的深思。
首先,地名决不仅仅是一个称呼,一个特定地域的名称。
城市是有生命的。地名便有了生命的意义,也就是有着和生命一样丰富和深刻的含义。如果这地方有其独有的历史与命运,地名便是这历史命运的容器,比如唐山与大地震的灾难,平型关与平型关大捷,罗马与罗马史。如果此地有个性而非凡的文化这地名便是对这文化的命名。
比如扬州和扬州画派,苏州和苏州园林,上海与海派文化,法兰克福与法兰克福学派,佛罗伦萨与整个文艺复兴运动。城市成了一种文化的属性。如果这些城市随随便便换去了名字,你说它失去的是什么?
一个地方自有地名才算是真正的诞生。此前只是人的一种自然和原始的聚落。地名是城市生命的起点。此后,这些城市发生了一切一切,包括它的成败荣辱和曲折坎坷,全都无形地积淀在这看似只有几个字的地名里。
这一切一切,还渐渐地在这地名里形成它独具的历史文化。只要走出这地名一步,就不再属于独特的历史文化了。如果说地名是一个城市的文化代号,那么这城市的生命密码就在其中。
如果你崇敬这地方的文化,这地名就是一种尊称;如果你对这地方有情感,这地名就是一种深挚的爱称。比如故乡的地名。
地名中又潜在一种凝聚力,亲和力,还有复杂的情感。
当然,历史上地名的更换也是很多。但这些地名的改变,大多由于政治变迁,改朝换代。更改地名,总是为了表明“改天换地”,绝非从文化考虑。然而,正是出于这种无意中的惯性——这个非文化的传统,使得我们对地名的文化价值与精神价值缺乏认识,以致出现袁鹰先生所指出的将徽州易名为黄山这样令人遗憾的范例。徽州乃是令人神往的韵味幽雅的古城,一改为黄山市,就像变作一个新兴的都市,文脉中断,魅力不在,优势全无。
地名是一个地域文化的载体,一种特定文化的象征,一种牵动乡土情怀的称谓。故而改名易名当慎,切勿轻率待之。无论是城名,还是街名,特别是在当今“城改”狂潮中,历史街区大片铲去,地名便成了一息尚存的历史。倘再将地名删去,历史便会彻底荡然一空。我们早晚会感到这种文化的失落,我们已经感到这种失落和茫然了!
那么,谁来守住这个至关重要的历史文化?
(《人民日报》2001.11.13第12版)
19. 下列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 李辉和袁鹰两人的文章,使作者开始对地名及其文化内涵、价值进行了思考。
B. 作者认为徽州易名为黄山,是因为我们对地名的文化价值与精神价值缺乏认识所致。
C. 文章多处运用举例论证、引用论证的方法,阐述了地名在当下仍有其文化价值,增强了文章的说服力。
D. 作者列举佛罗伦萨与文艺复兴运动,罗马与罗马史,苏州与苏州园林,是为了说明地名承载着城市的文化属性。
20. 结合全文简要分析作者说“改名易名当慎,切勿轻率待之”的原因。
21. 面对城市改名狂潮,我们怎样才能守住至关重要的历史文化?
【答案】19. B 20. 地名是地域文化的载体,是特定文化的象征,轻易更改会导致文化失落;地名里有城市荣辱和曲折坎坷的历史积淀,轻易改名会导致历史的缺失;地名中有潜在的凝聚力和亲和力,可以牵动乡土情怀等复杂情感,轻易更改会使人的情感茫然。
21. 在城市改名中,保留历史街区;城市改名,要多从文化历史角度考虑,而非经济角度;大力弘场城市的历史文化,让更多的人崇尚历史文化、崇尚地名。
【解析】
【19题详解】
本题考查理解文本内容及赏析艺术手法的能力。题干问的是“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这属于综合题,既考查对作品内容的理解,又考查手法的赏析,考生应认真比对。
A项,“使作者开始对地名及其文化内涵、价值进行了思考”不合文意,原文相关表述为“近日读了李辉和袁鹰二位先生由于襄阳与徽州易名而发表的真知灼见,更引起了我对地名本身的深思”,文中用的是“更引起了”而不是“开始引起了”,选项曲解文意;
C项,“文章多处运用举例论证、引用论证的方法”表述错误,文中“比如唐山与大地震的灾难,平型关与平型关大捷,罗马与罗马史”“袁鹰先生所指出的将徽州易名为黄山这样令人遗憾的范例。徽州乃是令人神往的韵味幽雅的古城,一改为黄山市,就像变作一个新兴的都市,文脉中断,魅力不在,优势全无”等为例证法,文中并无引证法。
D项,“作者列举佛罗伦萨与文艺复兴运动,罗马与罗马史,苏州与苏州园林,是为了说明地名承载着城市的文化属性”不合文意,文中列举罗马与罗马史是用来说明地名有生命的意义,也就是有着和生命一样丰富和深刻的含义,地名是这历史命运的容器;列举佛罗伦萨与文艺复兴运动,苏州与苏州园林,是为了说明地名承载着城市的文化属性。选项混淆了二者的概念与界限。
故选B。
20题详解】
本题考查筛选和理解文本信息的能力。考生解答本题是应首先看清题目要求,然后找准对应答答题区间,勾画出重要词句,整合答案。本题要求为“结合全文简要分析作者说‘改名易名当慎,切勿轻率待之’的原因”,根据文本倒数第二段“地名是一个地域文化的载体,一种特定文化的象征,一种牵动乡土情怀的称谓。故而改名易名当慎,切勿轻率待之”中“故而”,可知,“地名是一个地域文化的载体,一种特定文化的象征,一种牵动乡土情怀的称谓”是原因之一;根据第七段“一个地方自有地名才算是真正的诞生。此前只是人的一种自然和原始的聚落。地名是城市生命的起点。此后,这些城市发生了一切一切,包括它的成败荣辱和曲折坎坷,全都无形地积淀在这看似只有几个字的地名里”可概括出地名里承载着成败荣辱和曲折坎坷,是历史的积淀,轻易改名会导致历史缺失;根据第九、十段“如果你崇敬这地方的文化,这地名就是一种尊称;如果你对这地方有情感,这地名就是一种深挚的爱称。比如故乡的地名。地名中又潜在一种凝聚力,亲和力,还有复杂的情感”可概括出地名承载人类深挚的情感,轻易改名会让情感无处寄托。考生可根据以上分析,分点作答。
【21题详解】
本题考查对文本的筛选与概括能力。考生解答本题时,应首先看清题目要求,然后认真阅读全文,筛选重要信息,整合内容分点作答。答题时从客观和主观两大方面分析。本题要求为“面对城市改名狂潮,我们怎样才能守住至关重要的历史文化?”,根据文本“在当今‘城改’狂潮中,历史街区大片铲去,地名便成了一息尚存的历史。倘再将地名删去,历史便会彻底荡然一空”可得出启示,在城市改名中,要保留历史街区;根据文本“历史上地名的更换也是很多。但这些地名的改变,大多由于政治变迁,改朝换代。更改地名,总是为了表明‘改天换地’,绝非从文化考虑。然而,正是出于这种无意中的惯性——这个非文化的传统,使得我们对地名的文化价值与精神价值缺乏认识”可概括出城市改名,也要从文化角度考虑;根据文本“地名是历史命运的容器”“地名里形成它独具的历史文化。只要走出这地名一步,就不再属于独特的历史文化了。如果说地名是一个城市的文化代号,那么这城市的生命密码就在其中”可概括出要大力弘扬城市的历史文化,然更多的人认识到地名文化内涵的重要性。
六、作文(60分)
22.请以“那天,我就在现场”为题写一篇记叙文。
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不少于800字。
【答案】那天,我就在现场
世界上那么多精彩的瞬间,在眼前流逝,在耳边划过,我们能做的只是瞬间把它们遗忘罢了。可是,那天,那声音,那情景,却凝固在眼前,回响在耳边,铭记在心里。那天,我就在现场。
“放学喽”同学们欢呼着,等老师布置完回家周作业,同学们一窝蜂地冲出教室向公交车站出发。
在公交车站牌等车时,一个小伙子特别显眼,穿着一身黑,还带着一个黑墨镜,看上去有点像“黑社会”。“嘟,嘟”五路车来了,大家都跟着车子跑,等我挤上去以后,左看右看都没有空位,只有最后一排中间还剩下一个空位。我便一个箭步冲了上去,坐到位子上。过了一会儿,那位小伙子也上来了,他挤到最拥挤的车中间站在一位老奶奶身旁。
“嘟,嘟……”公交车开了,由于我的位置是“居高临下”,对下面的人看得一清二楚,我饶有兴趣的打量起乘客,却发现刚上车的那位小伙子手指间一小片亮晶晶的东西,仔细一看,原来是夹着一把小刀片,我心里一惊“难道他是小偷”?我将信将疑,眼神怔住了。小伙子趁老奶奶不注意,在她的布袋上划了一个口子,只见他一只手伸进了老奶奶的布袋里,不一会就摸出一个香囊似的东西,钱包!我正想大喊,那小伙子已经看到了我,他狠狠地瞪了我一眼,分明是警告我少管闲事,我一下子慌了神,我不敢正视他,把目光移向窗外,“万一小偷记恨我,他会不会报复我啊?还是少管闲事吧”我心里嘀咕着,“可是要是不喊的话,老奶奶的钱就没了呀……”
我左思右想,摇摆不定的时候,听到一声大喊,“住手!把钱包还给老太太!”生硬的普通话,语调却无比坚硬。那是一位农民工打扮的中年人,个头不高,黑黑瘦瘦的。小伙子拼命地往车门口挤,趁机想溜。中年人也跟着往前挤,并一把抓住小伙子的衣角,小伙子被惹怒了,他朝着中年人挥手就是一拳,手里还拿着那个“亮晶晶”的东西,车上一片慌乱,几名乘客路见不平出手相助,制服了小伙子。不知是谁报了警,车刚进站,小伙子就被警察 “接”走了。
老奶奶不住地道谢,腰鞠成了90度,车上的人也纷纷投来赞许的目光,中年人似乎有些不好意思,一个劲儿拱手,“大娘,别见外,这是我应该做的”,瞬时,我感到羞愧无比,与中年人相比,我是多么自私,渺小。
那天,我就在现场,我本可以大喊一下,可我退缩了,事后我后悔。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语言表达能力。这是一则命题作文,考生首先要看清题目要求,“以……为题”就是“以……为题目”,考生不可随意改变,此外题目中明确要求“写一篇记叙文”,已限制了文体,考生写作时要遵守这两项特殊要求。
审题:“那天,我就在现场”,考生要写这篇作文时应先找出题目中的关键信息,“那天”不同于“今天”“明天”,从时态上写过去;“那天”,强调时间的特殊性,这不是普普通通的一天,选择的事件一定是典型、有重大意义、留给“我”深刻印象的。“我”,提示考生应该用第一人称来写,写自己亲身经历的,写出自己的切身感受。“就”,副词,加重语气,烘托情感,表示激动欣喜或懊悔不已等。“在现场”要写出“我”目睹了什么,听到了什么,得到了什么启示等。文体为“记叙文”,要想内容充实,考生应记叙详细的情节,运用环境描写、语言、动作、神态、心理等描写手法,刻画细节,力求内容丰富。
立意:考生可从生活实际出发,写日常生活中发生的事,用以小见大的手法,褒扬生活中的真善美,批评假恶丑,通过文章传递正能量。回忆性叙事可写看到车祸现场无名英雄救人后默默离开的情景,表达对无名英雄的敬佩与赞美之情;可写看到募捐现场衣衫褴褛的老人捐出大量钞票的情景,“我”受到感染;还可以写看到公交车上小偷偷别人钱包,“我”无动于衷,眼睁睁看其得手,事后“我”后悔万分……
不管是正面事例,还是反面事例,都可以作为写作的素材,只要是表达向充满正能量的人学习看齐,不断反省自身错误,提升自己的观点均可。
行文结构:
写一个语言精彩的或有哲理意味的开头,引出“那天,我就在现场。那声音,那情景,难以忘怀”。
下文转入回忆性叙事,“我”放学等公交车,发现人群中有一个打扮异常小伙子,为下文做铺垫。
公交车上,“我”发现小伙子偷一位老奶奶的钱包,“我”不敢声张,内心又无比矛盾;中年农民工挺身而出,小偷被制服。
事后“我”敬佩农民工,在良心上谴责自己。
结尾照应标题开头,表达自己的后悔之情。
【点睛】记叙文,要有一个比较完整的“小故事”,故事中有一两个比较鲜活的人物形象,集中笔墨推出一两个有内在联系的生活画面。记叙切忌直白枯燥,只有细节才能打动人心。学生写作时加些细节描写会使文章更真实生动。要想中心集中,文章细致,细节描写必不可少。人物语言、神态、动作描写突出人物性格,一定要真实,富有生活气息。如果感觉直接描写所占篇幅较小,可用一些修辞方法写景状物,使事物形象更生动鲜明,使文章更有文学色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