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58.38 KB
- 2021-06-05 发布
- 1、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淘文库整理发布,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请立即联系网站客服。
-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阅读内容确认后进行付费下载。
- 网站客服QQ:403074932
语文试题
一、课内基础知识(1—20 每题 2 分,21—26 每题 1 分。共计 46 分)
1、字形全对的一项是( B )
A. 肴核即尽 山川相嵺(繆) B. 杯盘狼籍 相与枕藉
C. 舞幽壑之潜蛟 泣孤舟之釐(嫠)妇 D. 旌旗敝(蔽)空 酾酒临江
2.对《采薇》的字句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A )
A、“昔我往矣,杨柳依依”,是说出征时是春天。“依依”形容柔弱的柳条随风摇摆不定的样
子,似乎是为送行,又似乎表示挽留。
B、“今我来思,雨雪霏霏。”是说归来时是冬天。“霏霏”是形容雨(雪)下得很大,似乎表
示欢迎,又似乎表示冷漠。
C、“行道迟迟”的意思是在路上走,天色已晚。(道路泥泞,行走艰难)
D、“今我来思”一句中的“思”,“载饥载渴”一句中的“载”,其中一个(两个都是)是语助
词。
3.解释全对的一项是( C )
A.女也不爽 爽:愉快 (过错) 隰则有泮 泮:通“畔”,边岸
B.乘彼垝垣 垣:坍塌 (墙) 士也罔极 极:标准
C.将子无怒 将:愿,请 及尔偕老 及:同
D.静言思之 思:助词,无实义 以我贿迁 贿:贿赂 (财物)
4.下列句子中,两句都与例句句式特点不同的一项是( B )
例:(微斯人),吾谁与归?(宾前)
A.秋以为期(宾前) 以尔车来 B.于嗟鸠兮 女也不爽
C.沛公安在(宾前) 自我徂尔 D.以我贿迁 忌不自信(宾前)
5.词语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D )
A.竞周容以为度 度:法度
B.鸷鸟之不群兮 群:合群
C.苟余情其信芳 信:确实
D.忍尤而攘诟 尤:特别(责骂)
6.“信”解释有误的一项( D )
A.信造化之尤物也 确实
B.低眉信手续续弹 随手
C.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 诚信
D.今行而无信,则秦未可亲也 音信(凭信)
7.《孔雀东南飞》中“相”的用法,与例句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 )
例:会不相从许(动作偏指一方,你)
A.及时相遣归(动作偏指一方,我) B.儿已薄禄相(名词,相貌)
C.叶叶相交通(互相,副词) D.仰头相向鸣(互相,副词)
8.通假字最多的一项( A )
A、冯虚御风(通“凭”,乘) 偭规矩而改错 (通“措”,措施)
B、芳菲菲其弥章(通“彰”,彰显) 忍尤而攘诟
C、忳郁邑(通“悒”,忧愁苦闷)余佗傺兮 其孰能讥之乎
D、进不入以离(通“罹”)尤兮 宁溘死以流亡兮
9.加点词活用情况分类,正确的一项是( C )
①鸷鸟之不群兮 ②羽化而登仙 ③击空明兮溯流光④舞幽壑之潜蛟 ⑤火尚足以明也
⑥朝晖夕阴⑦乌鹊南飞 ⑧顺流而东也 ⑨余虽好修姱以鞿羁兮 ⑩侣鱼虾而友麋鹿 ⑪哀吾生
之须臾 ⑫不知东方之既白
A. ①②⑧⑨/⑥⑦/③/④⑤⑩/⑪⑫
B. ①②⑧⑨/⑥⑦/③/④⑤/⑩/⑪⑫
C. ①⑧⑨(名做动)/②⑥⑦(名做状)/③(形作名)/④(使动)/⑩(名词的意动)
/⑤⑪⑫(形作动)
D. ①⑧⑨/②⑥⑦/③/④⑤⑩/⑪⑫
10.各项两句句式不同的一项是( C )
A. 况吾与子渔樵于江渚之上 徘徊于斗牛之间 (均为介后)
B. 有碑仆道 白露横江(均为省略)
C. 而又何羡乎 相与枕藉乎舟中 (宾前、介后)
D. 而今安在哉 何以解忧(均为宾前)
11.偏义复词最少一项是( C )
A.便可白公姥(偏在姥) 备他盗出入(偏在入)与非常之变故也
B.昼夜勤作息(偏在作) 我有亲父兄(偏在兄)
C.逼迫兼弟兄(偏在兄) 络绎如浮云
D.其日牛马(偏在马)嘶 以先国家(偏在国)之急而后私仇也
12.古今异义词最多的一项是( )
A.可怜(古:可爱)体无比 秋以为(古:把。。。。。。作为)期
B.此所以(古:表原因)学者(古:求学的人)不可以不深思而慎取之也
至于(古:到)顿丘
C.望美人(古:所思慕的人)兮天一方 吾独穷困(古:走投无路)乎此时也
D.固时俗之工巧(古:善于取巧。今:精致巧妙)兮
宁溘死以流亡(古:随流水而消逝)兮
13.“乃”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C )
A.以其乃华山之阳名之也 副词,为,是,表判断
B.家祭无忘告乃翁 代词,你,你的
C.何乃太区区 副词,相当于“就”(应:愚拙)
D.必以长安君为质,兵乃出 副词,相当于“才”
14.“其”解释全对的一项是( B )
A.①而余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活用为第三人称代词,他们
(第一人称代词,自己)
②既其出:助词无实义。
B.①入之愈深,其进愈难:人称代词,相当于“它”,“他”
②其孰能讥之乎:表反诘语气的副词,相当于“难道”
C.①其下平旷:人称代词,表领属关系,“它的”
②以故其后名之曰“褒禅”:指示代词,可译为“时候”(那)
D.①入之甚寒,问其深:代词,那些
①后世之谬其传而莫能名者:代词,代后世的人(代它,碑文)
15.不含古今异义的一项是( D )
A.于是(对于这种情况)余有叹焉 比好游者尚不能十一(十分之一)
长太息以掩涕(眼泪)兮
B.叶叶相交通(交织) 蹑履相逢迎(迎接) 而世之奇伟、瑰怪、非常
(不同寻常的)之观
C.人生几何(多少) 泣涕(眼泪)涟涟 自前世而固然(本来是这样)
D.山下兰芽短浸溪 唯昭质其犹未亏 又申之以揽茝
16.加点的词类活用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D )
A.哀民生之多艰 :多,形容词作动词,有很多。艰,形容词作名词,灾难。
B. 余虽好修姱以鞿羁兮:名词作动词,束缚
C. 伏清白以死直兮:为动用法,为……而死
D.固前圣之所厚:动词用作形容词,推重(形容词用作动词)
17.下列文言句式判断有误的一项是( B )
A. 复以小艇游庙中:省略句 謇朝谇而夕替:被动句
B. 其间一日阻风不行:省略句(被动句,被风阻碍) 狗吠深巷中:省略句、状语后置
C. 鸡鸣桑树颠:省略句、状语后置 有志矣,不随以止也:省略
D. 今所谓慧空禅院者,褒之庐冢也:判断句 泛彭蠡口:省略句
18.加点词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A )
A.君看流水尚能西。 溪水西流。 顺流而东也:均为名作状(名做动)
B.望之如浮水面,亦一奇也。 而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常在于险远:均为形作名
C.岸土赤而壁立。 有俊鹘抟水禽,掠江东南去:均为名作状
D.皆名天下。 以故其后名之曰:均为名作动
19.“见”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C )
A.渐见愁煎迫:副词,被 B.相见常日稀:动词,见面
C.府吏见叮咛:动词,相见(动作偏指一方,我) D.见陵之耻:表被动,被
20.翻译错的共有( B )
①越陌度阡,枉用相存:穿过纵横交错的小路,屈驾来问候我来问候我。
②契阔谈讌,心念旧恩:契阔,聚散,此处有久别重逢之意。谈讌,交谈宴饮。整句话:心
里怀念旧的情谊,久别重逢必将推心置腹。
③暧暧远人村,依依墟里烟:那远远的村庄啊,令人感觉温暖(昏暗、模糊),墟里的炊烟轻
柔而缓慢地飘升。
④青青子衿,悠悠我心:远方的贤才,我内心思念不已。
⑤周公吐哺,天下归心:吐哺,吐出口中所含食物。我要想周公那样殷勤地接纳贤才,使天
下的人才都心悦诚服地归顺。
⑥少无适俗韵,性本爱丘山:我从小不喜欢适合尘俗的音乐(本性),热爱山丘是我的天性。
A.1 项 B.2 项 C. 3 项 D.都对
21.加点成语运用全对的一组( C )
①把老祖宗的旧传统奉为圭臬,不与时俱进,也是不行的。
②新电影上映了,大家趋之若鹜,纷纷称赞这部电影有水平。
③他不仅自己学习勤奋,还好为人师,同学们都很喜欢他。
④有的同学漠不关心时事,一心只读圣贤书,这样难免会固步自封。
⑤经济不景气的时局之下,我们政府通过巧立名目,开发了一些新的项目,有力拉动了地方
经济的增长。
⑥官员们是为人民服务的,要警惕利令智昏,要时刻把国家和人民利益放在心上。
A. ①④ B. ③⑤ C.①⑥ D.⑤⑥
奉为圭臬:圭(guī):测日影的器具。臬(niè):射箭的靶子。
圭臬:比喻事物的准则。比喻把某些言论或事当成自己的准则。
趋之若鹜:像鸭子一样成群地跑过去。比喻争相追逐不正当的事物。
好为人师:喜欢当别人的教师。形容不谦虚,自以为是,爱摆老资格。
漠不关心:不能接宾语。
巧立名目:指变着法地出一些名目来达到某种不正当的目的。
利令智昏:因贪利而失去理智,不顾一切。
22.下列成语运用有误的一组是( A )
①苏轼到任后,无所不为,很快繁荣了当地经济,改善了民生,人民对他赞不绝口。
②战火纷飞的年代,家书抵万金,在外征战的士兵,倘若收到家书,就会视若珍宝,这时的
信,真可谓空谷足音。
③复习时,大家要本着细大不捐的态度,尽量全面的复习,不可目无全牛,只抓难题。
④地铁上,有的农民工自觉衣服脏了,蜷缩在角落里,我们不应该瞧不起下里巴人,应该给
予他们应有的尊重。
⑤我们的爱情无疾而终了,至今想起往事,仍令我愁肠百结。
⑥虽说谣言不可信,但它有积毁销骨的效果,说的人多了,难免不让人起疑,仿佛真有此事。
A. ①③④ B. ①③⑤ C.③④⑥ D.②⑤⑥
无所不为:没有不干的事情,指什么坏事都干或干尽了坏事。
空谷足音:在空旷的山谷里听到的脚步声。比喻极难得的音讯或言论。
目无全牛:眼中没有完整的牛,只有牛的筋骨结构。形容人的技艺高超,得心应
手,已经到达非常纯熟的地步。
下里巴人:原指战国时代楚国民间流行的一种歌曲,今用于比喻通俗的文学艺术。
无疾而终:比喻事情没有什么特别的原因而终止,含有不了了之的意思,也指没
有病而去世,指老年人自然死亡。
积毁销骨:不断的毁谤能使人毁灭。
23.下列成语运用有误的有( )
①“这件事情要解决彻底,就得用这个釜底抽薪的办法,”——他狠狠掐灭了烟头说。
②初到北京,他身无长物,家徒四壁,仅有一把破吉他。
③如今,这个叛徒被缉拿归案,一枪毙命,他死得其所,真是大快人心!
④沧海桑田,世事变迁,若论起她当年对他的情谊,那是真诚的、全心的,但如今,烟消云
散了也是真的。
⑤他不仅聪明,还勤奋,取得的成绩令人望尘莫及。我们难以望其项背。
⑥领导们勤俭为政,上行下效,这个地方的人民也大多简朴,不喜奢华。
A.1 项 B.2 项 C. 3 项 D.4 项
釜底抽薪:把柴火从锅底抽掉,才能使水止沸。比喻从根本上解决问题,也指暗中进行破坏。
身无长物:除自身外再没有多余的东西。
死得其所:死得有价值,有意义。
沧海桑田:大海变成桑田,桑田变成大海。比喻世事变化很大。
望尘莫及:指只望见前面骑马的人走过扬起的尘土而不能赶上。比喻远远落后,常用作谦词。
上行下效:上面的人怎么做,下面的人就学着怎么干。
(注意:属于中性词,第七版词典将其注为贬义词已被更改。)
【举例造句】
1、作为领导一定要严于律己,否则~~,败坏党风,后果不堪设想。
2、领导带头遵纪守法,就会产生~~的积极效果——《现汉第七版》
24.下列文化常识有误的一项是( B )
A.《诗经》是我国最早的诗歌总集,原本只称《诗》,汉代时被尊为经典,始称《诗经》,共
收录从西周初年到春秋中叶的诗歌 305 篇。
B.《楚辞》收录了战国时期楚国屈原、宋玉等人的作品,屈原整理编辑。(刘向辑)这些作品
运用楚地的诗歌形式、方言音韵,描写楚地风土人情,具有浓厚的地方色彩,故名《楚辞》。
C.《诗经》分为“风”“雅”“颂”三大类,“风”有 15 国风,大都是民间歌谣,“雅”分“大雅”“小雅”,
是宫廷乐歌,“颂”分周颂、鲁颂、商颂,是宗庙祭祀的乐歌。《氓》属于“卫风”,《采薇》属于
“小雅”。
D.《离骚》是《楚辞》的代表作,共 373 句,是我国古代最长的抒情诗。“离骚”的含义,有的
说是“离愁”,有的说是“遭忧”,还有的说是楚地的古乐曲名。
25.下列文化常识有误的一项是( D )
A.六合:指结婚选好日子,要年月日的天干,(干,天干。指甲乙丙丁……;支,地支,指
子丑寅卯……;年月日的干支合起来共六个字,例如甲子年,乙丑月,丙寅日) 都很适合,
这叫“六合”
B.“迁”一般指升职;左迁为贬官,右迁为升官。“致仕,”不是表出任官职,指交还官职,即
退休。
C.青衿,是周代读书人的服装,诗中常指代有学识的人。
D.既望,是指农历十六。望,农历十五。朔,阴历每月最后一日;晦,阴历每月第一日。(说
反了)
26.下列文化常识有误的一项是( D )
A.“四书”是指《论语》《孟子》《大学》《中庸》。
《论语》 是记录孔子及弟子言行的一部语录体散文集。
B. 《史记》是西汉著名史学家司马迁撰写的中国历史上第一部纪传体通史。《左传》是编年
体史书。
C.“博士”,古为官名,现为学位名称。秦汉时是掌管书籍文典、通晓史事的官职,后成为学
术上专通一经或精通一艺、从事教授生徒的官职。
D.谥号是对死去的帝妃、诸侯、大臣以及其它地位很高的人,按其生平事迹进行评定后,给
予一个褒义(还有贬义、中性)称号,始于西周。
二、现代文阅读(共计 13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27——29 题。
批 评
(德)丹尼尔·克尔曼
瓦根巴赫慢慢穿过一排排座椅之间的过道,找到自己的座位,从邻座的腿前
挤过去,坐了下来。刚坐下就闭上了眼睛。这是他一向的习惯,这个习惯和半小
时前吞下的镇静剂能帮助他克服恐惧感。
“对不起,”他的邻座放下了报纸,开言道,“您是不是瓦根巴赫呀?”这是
个大胖子,蓄着黑胡子,眼镜片后面的黑眼珠瞪得老大。
“是。”
“啊。”这个男人继续看着自己的报纸。瓦根巴赫向窗外看,明亮的光线让他
不舒服。
“我经常看到您,”邻座说,“在剧场里,还有电视上。那个节目,《音乐时
代》,是您主持的吧?”
“《音乐时刻》。”瓦根巴赫避开他的目光。他不想跟他谈天。他压根儿就不
想说话,更不想跟粉丝说话。
“啊,对,是《音乐时刻》。我太太经常看。两个星期前我们还去看了《谁害
怕弗吉尼亚·伍尔夫》。真巧,是不是?”
“您是,”瓦根巴赫问,“想要签名?”口气很冲,似乎是有意的。他的手自
然而然地伸向外套口袋,去掏签名照片。
“啊不,谢谢。不要。”
瓦根巴赫僵住了。
“您要知道,”那男人说,“我并不是粉丝。”
“请恕我直言,”那男人说,“我觉得您在《谁害怕弗吉尼亚·伍尔夫》里的
表演太表面化了。您根本演不了这个角色,不是吗?有几次您索性演不下去了,
大家都发现了。还有您的手势——干什么要那样胡乱挥舞?对不起!”
他又去看报纸了,舔舔嘴唇,翻看着。瓦根巴赫揉着眼睛,微咳了一声。声
音很奇怪。
那男人抬起头:“对不起!我这样说很没有礼貌!”
“没事。”瓦根巴赫说,“每个人都有——这是他的权利——自己的品位,是
不是?”
那男人耸耸肩膀,又去看报纸。瓦根巴赫闭上了眼睛。他感觉自己闭锁在温
暖的黑暗中。
“太业余了,”那声音又说,“我是说两星期前的《华伦斯坦》。老天,您知道
吗?您把他演成了一个小丑,您是怎么想的呀?还有您的出场……”
“怎么了?”瓦根巴赫喊起来。他睁开了眼睛。那个出场时让他非常得意的,
他排练了很久,也因此而被交口称赞。
“没什么,”那男人说,“没什么。对不起。”他舔舔嘴唇,翻看报纸。
“那个出场是我表现最好的一瞬间!不管您信不信!”
瓦根巴赫闭上了眼睛。他一动也不想动,他要装出睡熟的样子。他并不想跟
人讨论。他并不想与这个人吵架。他只想扛过这次飞行。恐惧感越来越强烈。他
感到头晕。
“您不舒服吗?”
“不……我很好!”瓦根巴赫转头去找空中小姐,想要一杯咖啡或是别的提
神的东西。但是不知怎的空中小姐连个影儿也不见。
“您究竟为什么要主持《音乐时刻》那个节目呢?您挣的钱够多了呀。太多
太多了,是不是?我的意思是,何必如此贪心,以声誉为代价,以……您知道您
在那里面显得多么可笑吗?在那弱智的节目里。”
“嘿!”瓦根巴赫叫道。
空中小姐站住了。
“一杯咖啡!”
“对不起,我们正在降落,我不能给您提供任何东西。”
“拜托,”瓦根巴赫说,“给我一杯咖啡吧!”
“对不起,这是规定。”
“您知道,”瓦根巴赫的声音是沙哑的,“我是谁吗?”
“不知道。”她转身走了。
瓦根巴赫摸索着把安全带扣好。他感觉到飞机在下降,他看到窗下玩具般的
景物越来越接近,房屋在长高,显现出更复杂的形状,发动机的声音似乎更响了,
一架直升机在他们下方飞过,飞机摇摆起来。恐惧感扼住了他的呼吸。飞机停住
了。他知道自己还活着。他解开安全带,猛地站起身来。地面似乎在摇摆。他头
晕得厉害。他的邻座抬头看他:他的胡子闪着湿润的光,他的头发乱糟糟的,他
的眼睛又黑又圆。“请您,”邻座说,“请原谅!”
“什么?”
“您知道吗,”他说,“我是因为害怕。我害怕坐飞机。真可怕。我不知道该
怎么办,我……所以我有时……您能理解吗?其实我觉得您很不错。没那么差劲。
比如在《谁害怕弗吉尼亚·伍尔夫》里面。当然算不上有多好,不过……在第二
幕里您的表演就不是那么讨厌!尽管……”
瓦根巴赫转过身,举起一只手。但是没有出租车停下。他觉得很热,他出了
汗。
一辆出租车停下了。他拉开车门跳上去,说出了酒店的名字。酒店房间太小,
也不舒服。他放下箱子,想了想,拿起了电话听筒。迟疑了几秒,他拨了号,凭
记忆拨的,是他的助理的号码。
“喂,”他说,“是我。我到了。我们的日程是怎样安排的?”
他听了一分钟。对他说话的是一个兴奋的被电流扭曲的声音。
“好的,”他说,“我明白了。有个问题,我们能不能毁约?”
(有删改)
27.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 )(2 分)
A.小说对话形式虽不够简洁直接(对话形式简洁直接),但描写生动传神,凸显人物性
格。这种形式给读者以身临其境的感觉,使读者能够感受到两人当时的口吻、神态
及心理等。
B.“您知道,”瓦根巴赫的声音是沙哑的,“我是谁吗?”
“不知道。”她转身走了。——主人公向空姐要咖啡的语言细节,显示了一位被捧的很高的
名人身上常常会有的倨傲特性,描写人性很真实。
C.结尾处那个“兴奋的被电流扭曲的声音” ,让人感觉别有深意,不只是写实,或许
还有什么也被扭曲了,有引发人思考、暗示主题的作用。
D.小说以“批评”为题,不仅指文中的“男人”对瓦根巴赫的表演艺术与价值追求的评
判,更引发我们对现实生活的思考。
28.瓦根巴赫的邻座男人是一个怎样的人?请结合文本简要概括。(5 分)
①外貌:大胖子,蓄着黑胡子,戴眼镜,黑眼珠。
②不盲目崇拜名流、畏惧权威,有独立见解,自言不是他的粉丝。
③有一定的艺术品位和鉴赏力。虽有一定的对坐飞机的恐惧,但对瓦根巴赫的评
价有很强的客观性。
④耿直,坦率,又喋喋不休,把对瓦根巴赫的意见能直接表达出来。
⑤为人有礼貌。批评中多次对瓦根巴赫说“对不起”,照顾对方感受。
(每点一分,如有其它答案,言之成理,可酌情给分。)
【解析】从外貌描写、语言描写等正面描写和主人公对他批评的反馈等侧面描写中感受人物形象。
29.请分析结尾情节瓦根巴赫问助理“我们能不能解约”的作用。(6 分)
①人物:塑造主人公懂得反省,及时改正的性格。瓦根巴赫最初自负傲慢。别人与
他搭讪,他以为要签名,空姐没给他拿咖啡,他认为报上自己的名字会破例。但
经历了这次航班之后,他反省自己的表演生涯,最终对助理提出“毁约”的问题。
②情节:以瓦根巴赫与助理的对话收束全篇,同时又开放留白,略去了助理的回
答,留有想象空间,引发读者思考,达到言有尽意无穷效果。
③主题:深化主题。这说明巴赫接受了邻座男士的批评,在金钱与名利的穿梭中
内心觉醒了过来。同时,引发人们对金钱与名利方面的思考。
(每点 2 分)
【解析】小说是以刻画人物形象为中心,通过完整的故事情节和环境描写来反映社
会生活的文学体裁。人物、情节、环境是小说的三要素,分析情节的作用,可以
根据文章的主旨,从小说人物形象塑造、情节结构发展、主题表达这几个方面进
行分析。
三、文言文阅读(共 31 分)
(一)、阅读下列文言文,完成 30-33 题。(14 分)
魏公子无忌者,魏昭王少子而魏安釐王异母弟也。昭王薨,安釐王即位,封公子为信陵
君。公子为人仁而下士,士无贤不肖皆谦而礼交之,不敢以其富贵骄士,士以此方数千里争
往归之。致食客三千人当是时,诸侯以公子贤,多客,不敢加兵谋魏十余年。
公子与魏王博,而北境传举烽,言“赵寇至,且入界”。魏王释博,欲召大臣谋。公子止
王曰:“赵王田猎耳,非为寇也。”复博如故。王恐,心不在博。居顷,复从北方来传言曰:
“赵王猎耳,非为寇也。”魏王大惊,曰:“公子何以知之?”公子曰:“臣之客有能深得赵
王阴事者赵王所为客辄以报臣臣以此知之。”是后魏王畏公子之贤能,不敢任公子以国政。
魏安釐王二十年,秦昭王已破赵长平军,又进兵围邯郸。公子姊为赵惠文王弟平原君夫
人,数遗魏王及公子书,请救于魏。魏王使将军晋鄙将十万众救赵。秦王使使者告魏王曰:
“吾攻赵旦暮且下,而诸侯敢救者,已拔赵,必移兵先击之。”魏王恐,使人止晋鄙,留军壁
邺,名为救赵,实持两端以观望。平原君使者冠盖相属于魏,让魏公子曰:“胜所以自附为
婚姻者,以公子之高义,为能急人之困。今邯郸旦暮降秦而魏救不至,安在公子能急人之困
也!且公子纵轻胜,弃之降秦,独不怜公子姊邪?”公子患之,数请魏王,及宾客辩士说王
万端。魏王畏秦,终不听公子。公子自度终不能得之于王,计不独生而令赵亡,乃请宾客,
约车骑百余乘,欲以客往赴秦军,与赵具死。网 Z§
(《史记·公子列传》有删改)
30 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D )(2 分)
A. 臣之客/有能深得赵王阴事者/赵王所为客/辄以报臣/臣以此知之
B. 臣之客有能深得赵王阴事者/赵王所为客/辄以报臣/臣以此知之
C. 臣之客/有能深得赵王阴事者/赵王所为客辄以报/臣臣以此知之
D. 臣之客有能深得赵王阴事者/赵王所为/客辄以报臣/臣以此知之
解析:定语后置不能拆开。“客”应为下一句的主语。
31 本文中加点字意义与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D )(2 分)
A. 公子何以知之(介词,凭) 不敢任公子以国政(介词,把)
B. 安在公子能急人之困也(结构助词,的) 公子患之(代词,这件事)
C. 嬴闻如姬父为(介词,被)人所杀 公子姊为(是,动词)赵惠文王弟平原君夫人
D. 赵寇至,且入界 吾攻赵旦暮且下(均为“将”)
32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D )(2 分)
A.魏公子礼贤下士,宾客众多。诸侯各国因此连续十几年不敢动兵谋犯魏国,魏王也因此不
敢重用魏公子。
B.魏公子贤能沉稳,拥有密探。魏王与公子下棋时,听说赵王将进犯边境,很是惊恐,而信
陵君淡定从容,因为食客中有人能深入底里探到赵王的秘密。
C.魏公子道义高尚,急亲所急。秦兵攻赵,公子的姐姐是赵惠文王弟弟平原君的夫人,多次
给魏王和公子送信来,向魏国请求救兵。公子为此忧虑万分。
D.魏公子待人仁义,不苟活世。公子估计终究不能征得魏王同意出兵了,就决计不能自己活
着而让赵国灭亡,他打算独自赶到战场上去同秦军拼一死命,与赵国人一起死难。
解析:与宾客一起,结尾处。
33 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8 分)
(1)公子为人仁而下士,士无贤不肖皆谦而礼交之,不敢以其富贵骄士,士以此方数千里争
往归之。
(采分点:“以”,因为。“骄”,轻慢。“以此”,因此。句意 2 分)
译:公子的为人仁爱宽厚礼贤下士,士人无论有无才能或才能大小,他都谦恭有礼地同
他们交往,从来不敢因为自己富贵而轻慢士人。因此方圆几千里的士人都争相归附于他。
(2)且公子纵轻胜,弃之降秦,独不怜公子姊邪?”公子患之,数请魏王,及宾客辩士说王
万端。
(采分点:“纵”,即使。“独”,难道。“患之”,以这件事为忧虑)
译:再说公子即使不把我赵胜看在眼里,抛弃我让我投降秦国,难道就不可怜你的姐姐
吗?”公子为这件事忧虑万分,屡次请求魏王赶快出兵,又让宾客辩士们千方百计地劝说魏
王。
参考译文:
魏公子叫无忌,是魏昭王的小儿子、魏安釐王的异母弟弟。昭王去世后,安釐王即位,
封公子为信陵君。公子的为人仁爱宽厚礼贤下士,士人无论有无才能或才能大小,他都谦恭
有礼地同他们交往,从来不敢因为自己富贵而轻慢士人。因此方圆几千里的士人都争相归附
于他,招徕食客三千人。当时,诸侯各国因公子贤德,宾客众多,连续十几年不敢动兵谋犯
魏国。
有一次,公子跟魏王正在下棋,不想北边边境传来警报,说“赵国发兵进犯,将进入边
境。”魏王立即放下棋子,就要召集大臣们商议对策。公子劝阻魏王说:“是赵王打猎罢了,
不是进犯边境。”又接着跟魏王下棋如同没发生什么事一样。可是魏王惊恐,心思全没放在下
棋上。过了一会儿,又从北边传来消息说:“是赵王打猎罢了,不是进犯边境。”魏王听后大
感惊诧,问道:“公子是怎么知道的?”公子回答说:“我的食客中有个人能深入 底里探到
赵王的秘密,赵王有什么行动,他就会立即报告我,我因此知道这件事。”从此以后,魏王畏
惧公子贤能 ,不敢任用公子处理国家大事。
魏安釐王二十年(前 257),秦昭王已经在长平大败赵国军队,接着进兵围攻邯郸。公子
的姐姐是赵惠文王弟弟平原君的夫人,多次给魏王和公子送信来,向魏国请求救兵。魏王派
将军晋鄙带领十万之众的部队去救赵国。秦昭王得知这个消息后就派使臣告诫魏王说:“我
就要攻下赵国了,这只是早晚的事,诸侯中有谁敢救赵国的,拿下赵国后,一定调兵先攻打
它。”魏王很害怕,就派人阻止晋鄙不要再进军了,把军队留在邺城扎营驻守,名义上是救赵
国,实际上是采取两面倒的策略来观望形势的发展。平原君使臣的车子连续不断地到魏国来,
频频告急,责备魏公子说:“我赵胜之所 以自愿依托魏国跟魏国联姻结亲,就是因为公子的
道义高尚,能热心帮助别人摆脱危难。如今邯郸危在旦夕,早晚就要投降秦国,可是魏国救
兵至今不来,公子能帮助别人摆脱危难又表现在哪里!再说公子即使不把我赵胜看在眼里,
抛弃我让我投降秦国,难道就不可怜你的姐姐吗?”公子为这件事忧虑万分,屡次请求魏王
赶快出兵,又让宾客辩士们千方百计地劝说魏王。魏王由于害怕秦国,始终不肯听从公子的
意见。公子估计终究不能征得魏王同意出兵了,就决计不能自己活着而让赵国灭亡,于是请
来宾客,凑集了战车一百多辆,打算带着宾客赶到战场上去同秦军拼一死命,与赵国人一起
死难。
(二)古诗鉴赏(共 7 分)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 34~35 题。
送湖南部曲①
辛弃疾
青衫匹马万人呼,幕府当年急急符②。
愧我明珠成薏苡③,负君赤手缚於菟④。
观书老眼明如镜,论事惊人胆满躯。
万里云霄送君去,不妨风雨破吾庐。
[注] ①部曲:部属,部下。②急急符:紧急命令。③薏苡 yì yǐ:语出《后汉
书·马援传》,马援从交趾还,载一车薏苡,有人告发他私藏一车珍珠。后世用“薏
苡明珠”指被人诬蔑,蒙受冤屈。④於菟(wū)(tú):老虎的别称。楚人“谓虎於
菟”。
34 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 C ) (2 分)
A.阅读诗歌,可联系作者生平,他上过《美芹十论》,就宋金双方和与战的形势作具体
分析,指出对金的斗争应积极争取主动,献过《九议》,指出抗金,是关系国家和生民的大业。
B.诗的开头两句,气势突兀高昂,如疾风破空而来,军府下达了紧急的命令,这位壮士
接下军令,身穿青色制服,跨上骏马,在万众欢呼声中腾跃向前,表现出惊人的勇敢。
C.作者所“愧”的,是自己在政治军事措施上有了差错,部属有功也未能把奖赏落实。第
四句“负君赤手缚於菟”,正是点明了“愧”的原因。
D.诗的结尾两句,着重点明送别之情,第七句重点在被送者,祝愿对方鹏程万里,直上
青云。
解析:作者所“愧”的,是自己部属有功未能把奖赏落实,不是在政治军事措施上有了差错。
35 请结合诗句分析诗中送别部属的抒情主人公的形象。 (5 分)
答:①有不平之气。自己因受诬陷而去职,如马援载回薏米种子,被诬枉成带
回明珠一样。
②自觉有愧部属。有愧于自己部属有功未能把奖赏落实。
③关怀部属而不计较个人荣辱的高尚风格。辜负你赤手缚虎自立战功。
④有知人之明。论事方面,有胆有识,敢于挺身而出,仗义直言,不像他人那样
畏首畏尾,顾虑重重。观书眼虽老犹明知人如镜,论事理有胆有识直言秉公。
⑤先公后私、先人后己,表现一位久经沙场锻炼的大将热爱部属的可贵精神。诗
人祝愿对方鹏程万里,直上青云。只要被送的壮士有广阔前途,能为国家效忠,
即使自己遭受挫折,忍受困厄生活也情愿。
(每点一分,如言之成理,可酌情给分)
解析:白话译文
穿青衫匹马单枪万人欢送,接幕府紧急命令急速启程。
深愧我薏苡明珠遭人诬陷,辜负你赤手缚虎自立战功。
观书眼虽老犹明知人如镜,论事理有胆有识直言秉公。
你去后鹏程万里为国效力,我不妨风雨破庐贫困终生。
创作背景:
宋孝宗淳熙八年(1181 年),辛弃疾被弹劾罢官,退居带湖(今江西省上饶市城外)。数
年之后,他当年任湖南安抚使时创建的飞虎军中的老部下来拜访,作者回忆了当年与部下共
同的经历和壮举,临别时写了这首诗相送。
文学赏析
从诗的内容来看,作者所送的部属,是位勇猛的壮士。诗的开头两句,气势突兀高昂,
如疾风破空而来,军府下达了紧急的命令,这位壮士接下军令,身穿青色制服,跨上骏马,
在万众欢呼声中腾跃向前,表现出惊人的勇敢。首句“青衫匹马万人呼”,化用杜甫《送蔡希曾
都尉还陇右》诗句:“身轻一鸟过,枪急万人呼”而浑然无迹。这位壮士完成了怎样的军务,这
里却含而未发,以便开展下文。
第三四两句:“愧我明珠成薏苡,负君赤手缚於菟”,承前而来,也只从侧面回答。据刘克
庄《后村诗话》记这首诗的本事说:“辛稼轩帅湖南,有小官,山前宣劳,既上功级,未报而
辛去,赏格未下。其人来访,辛有诗别之云云。”联系诗句,原来这位壮士赤手缚虎,立了功
劳,但作者此时却受谗去职,以致没有得到应得的赏赐。
第三句用“薏苡明珠”这个典故,表明自己的去职,是因为遭受别人的诬谤,正像东汉马援
当年南征交趾归来,载回一车薏米种子,被人诬枉成带回一车明珠一样。作者在湖南安抚使
任中,当时只有两年,不仅建成一支湖南飞虎军,成为铁马金甲一应俱全的劲旅;而且还动
用官仓储粮,以工代赈,浚筑陂塘,使农田收到灌溉之利。明明是在推行利国便民的善政,
却因此受到权贵的诬控和排挤,那么“愧”从何来,可见作者所“愧”的,是自己部属有功未能把
奖赏落实,不是在政治军事措施上有了差错。
第四句“负君赤手缚於菟”,正是点明了“愧”的原因。从诗的一“愧”一“负”当中,可以看出作
者关怀部属而不计较个人荣辱的高尚风格。
第五六两句是作者“素负志节”的自白。“观书老眼明如镜,论事惊人胆满躯”,表明自己惯
于观书的老眼,明如宝镜,有知人之明。自己在论事方面,有胆有识,敢于挺身而出,仗义
直言,不像他人那样畏首畏尾,顾虑重重。作者赤心为国,始终抱着恢复中原抗金必胜的信
念,在孝宗乾道元年(1165 年),他上过《美芹十论》,就宋金双方和与战的形势作具体分析,
指出对金的斗争应积极争取主动,不要让“和战之权常出于敌”。他痛斥秦桧媚敌求和所起的摧
抑民心、销沮士气的极坏作用。在乾道六年又对当时较有作为的宰相虞允文献过《九议》,指
出抗击金人恢复国土,是关系国家和生民的大业,不是属于皇帝或宰相的私事。他的议论,
英伟磊落,在当时主和派当权的时代是颇为惊人的。即使在淳熙七年他创建湖南飞虎营的时
候,也曾经受中枢多次的阻挠和指责,甚至诬为“聚敛扰民”,但他敢于顶住这股压力,为了忠
于国家,根本不顾个人的利害。诗中的“胆满躯”三字,正表明他之所以受谗被谤的原因。
诗的结尾两句,着重点明送别之情,第七句重点在被送者,祝愿对方鹏程万里,直上青
云。第八句写自己送人的心情,只要被送的壮士有广阔的前途,到后来能为国家效忠宣劳,
即使自己遭受政治上的挫折,在风雨交加的日子里,忍受“吾庐独破”的困厄生活也心甘情愿。
这句用杜甫诗“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句意,“不妨”两字,展示诗人先公后私、先人后己的优秀
品质,表现一位久经沙场锻炼的大将热爱部属的可贵精神。
全诗脉络井然,中间四句意在笔先,力透纸背,第六句和第三句相应,第五句和第四句
相应。诗中充满豪宕不平之气,显得悲壮而苍凉,雄健而沉郁。
(三)名句名篇默写(10 分)
36.补写出下列句子的空缺部分。
(1)《赤壁赋》以“ , ”凸显出曹操在赤壁大战前的豪爽英姿,令人
如在目前。
(2)《氓》中以水的有界来喻示爱情的终结和痛苦的无边的句子是
“ , 。”
(3)《离骚》中,“ , ”两句表明了屈原即使无人理解也无所谓,只
求自己内心美好的心志。
(4)《送东阳马生序》中,总结宋濂求学生涯的句子是“ 。”
(5)《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中,表现杜甫舍己为人、至死不悔的决心的最后一句是
“ 。”
(6)《蒹葭》中,“ , ”两句交代季节已是深秋,天刚破晓,芦苇叶片
上还存留着夜间露水凝成的霜花。
答案:(1)酾酒临江,横槊赋诗(2)淇则有岸,隰则有泮(3)不吾知其亦已兮,苟余情其
信芳(4)盖余之勤且艰若此(5)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 (6)蒹葭苍苍,白露为霜
四、作文(60 分)
37.有两匹志在四方的骏马,都希望能找到自己的“伯乐”。一匹被卖到一个磨坊拉磨,它
一心拉磨,磨出的粮食很精细,后来,马场里缺马,场长将它挑选到了马场,供骑手们骑行。
这里伙食不好,但它仍每天奔波,没有停下脚步……另一匹马不想被大材小用,也不想吃苦,
它被送到一个皮匠家里,皮匠对它非常好,每天都给它吃最好的食物,而且不让它干任何活。
可不久后的一天晚上,这匹马被杀掉了,皮匠剥了它油光发亮的皮,将其做成了皮衣、皮革,
高价卖给了富人们。
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作
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800 字左右。
参考立意:志存高远令人钦佩,志在屠龙,确为高妙,而无龙可屠,则何异于无米之炊、
无稽之谈,先不要好高骛远,挑三拣四,要脚踏实地。如何切实切身地按部就班、卓有成效
地实践理想、接近梦想,则是所有理想家、思想家、梦想家转变为实干家的华丽蜕变。关键
词:要适应环境,阻止我们实现梦想的往往并不是我们没有梦想,而是我们不适应实现梦想
的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