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51.50 KB
- 2021-06-06 发布
- 1、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淘文库整理发布,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请立即联系网站客服。
-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阅读内容确认后进行付费下载。
- 网站客服QQ:403074932
内蒙古乌兰察布市集宁一中(西校区)2019-2020 学年高二上
学期第一次月考语文试题
一、现代文阅读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 3 小题,9 分)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①中国先秦历史问题的研究与讨论,远未达到可以脱离历史文本记录而单独构建的水
平。夏时期的研究也是如此。虽然夏王朝未被考古学发掘的同时期文字材料所证实,但也并
非仅是“单线进化论”的阐释预设。既有的历史文本在兹,夏文化的探索,无论证实还是弥
补,无论证伪还是重构,都必然是在先秦史整体研究框架下进行的。
②历史学家与考古学家不应将所有的希望寄托于夏文字的横空出世。一方面,甲骨文是
可遇而不可求的学科发现,是史料获取中的“小概率”事件。陶寺朱书陶文的发现,可以确
信在文献史学编年体系内的夏时期,应当有文字存在,甚至有可能与殷墟甲骨文同属一种书
写体系。但夏时期的文字载体未必契刻于龟骨,而如果书于竹帛的话,在北方保存环境下,
可能早已湮灭于地下。即便未来有幸发现了早于殷墟的文字材料,若没有类似甲骨文的王世
记录,同样无法证明。另一方面,期待发现王陵以证明夏王的存在,以目前考古认知推测也
是强人所难。晚商以前,带墓道的大墓在中原地区高等级贵族墓中并未出现。晚商以前的王
陵,规模可能不大,可能没有墓道等明确标示身份地位的特征。即使发现,也不易辨识,更
不易与具体的王相对应。对于学者们寄予厚望的夏都探索,固然有其合理性,但如何从龙山
晚期出现于中原腹心地带的数十座大小城邑中证明某处遗址是夏代的某处都邑,同样很有难
度。可以说,不具备考古学训练的知识界,都习惯于以殷墟为样板和标准来要求或判断“夏
墟”,这正是当前夏文化探索的论证逻辑悖论。
③其实,无论是历史学家还是考古学家,都认可夏文化探索无法脱离考古材料。这不仅
蕴含着对考古发现的憧憬,也必然寄托着将既有考古发现的诠释转化为历史记载话语系统的
愿望。史料的扩充带来了学科范式的转移,但实现学科范式转移后不同史料与话语系统间的
融合需要艰难探索。夏文化探索,要实现文献研判的范式转移,目前必须依赖于对考古发现
的解释。换言之,先秦史框架体系研究无论离开了考古内证,还是离开了出土文献的话语背
景分析,仅局限于任何一方的讨论,都只会是片面判断。夏文化认知的突破,必然需要二者
的衔接。
④本世纪以来,考古发现一日千里,在改变对夏时期社会发展程度的想象之外,却有意
无意地忽视了对历史文本记载的再认知问题。历史文本不仅是指过去的事实本身,更是指人
们对过去事实有意识、有选择的记录。东周以来对夏时期的文献记载,必有所本,而不能简
单将之视为是周人为了某种政治或理想的伪造。作为东方文明的代表,中国先秦史的框架性
认识,无疑代表着对东方文明演进历程和国家、王朝形成过程的认识。在这个历史认知背景
中,如何看待中原地区龙山文化晚期开始的“以中原为中心”的历史趋势,正是夏文化研究
的关键。中原中心的形成,离不开对社会最上层的国家性质、族群差异和核心制度与政治决
策等问题的捕捉。
⑤作为史学问题存在的夏文化研究,目前主要依赖于考古学的分析,但未来还有更大的
探索空间。诸如早期文字与权力、文明之间的互动关系;人群的流动与婚姻、家族形态;早
期国家区域中心与周边聚落的控制关系、地方行政机构等问题都是当前夏文化研究的薄弱环
节。
(摘编自常怀颖《打开夏文化认知的新视界》,《光明日报》2019 年 3 月 4 日)
1. 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夏时期历史问题的研究与讨论,远未达到可以脱离历史文本记录而单独构建的水平,必
须在先秦史整体研究框架下进行。
B. 鉴于甲骨文是可遇而不可求的“小概率”的学科发现,不具备普遍性,历史学家和考古
学家不能对夏文字的横空出世抱有希望。
C. 夏文化探索无法脱离考古材料,是史学家和考古学家的共识,这既是对考古发现的憧憬,
也是将既有考古发现的诠释转化为历史记载话语系统的愿望。
D. 历史文本是对过去事实有意识、有选择的记录,对东周以来关于夏时期的文献记载不能
简单定为是为了某种政治或理想的伪造。
2. 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文章采用了提出问题、分析问题的方式展开论证,在逻辑层次上逐层递进。
B. 文章第③段论述了历史学家和考古学家对夏文化探索不能脱离考古材料的重要性。
C. 文章第④段强调了对历史文本再认知的问题,并指出夏文化研究的关键所在。
D. 文章对夏文化研究的累累硕果和薄弱问题均有论及,体现出辩证的态度。
3. 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 文章认为,基于陶寺朱书陶文的发现,在文献史学编年体系内的夏时期,必有与殷墟甲
骨文同属一种书写体系的文字存在。
B. 用殷墟做样板和标准,用发现王陵来证明夏王的存在的难度很大,因为晚商前的王陵规
模小,缺少明确标示身份地位的特征。
C. 对于夏文化的认知突破,应该将考古内证与出土文献的话语背景分析相衔接,如果偏离
于一端,则会导致片面判断。
D. 早期文字与权力、文明之间的互动关系,人群的流动与婚姻、家族形态等问题取得突破
性研究之后,才能打开夏文化认知的新视界。
【答案】1. B 2. D 3. C
【解析】
【1 题详解】
此题考查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能力。解答此类题要把握文中的基本概念和重要信息,提取
并整合最能表达作者写作意图或文章主旨的语句,阐释或归纳文中的主要内容。解答是应先
从原文中找到与选项相关的阅读区间,然后与选项的表述仔细比对,看是否一致;同时还要
了解错误表述设置的一般思路,比如张冠李戴、无中生有、混淆时态、以偏概全、曲解文意
等等。
B 项,“历史学家和考古学家不能对夏文字的横空出世抱有希望”分析错误,原文是“历史
学家与考古学家不应将所有的希望寄托于夏文字的横空出世”。
故选 B。
【2 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对文章论证的分析能力。答题时注意分析文章的结构思路,中心论点和分论点
的关系,论点和论据之间的关系,论证方法的类型,重点考核论点是否正确,论据证明的是
什么观点和论证的方法。
D 项,“夏文化研究的累累硕果”分析错误,文中对此未阐述。
故选 D。
【3 题详解】
此题考查筛选整合文中信息和把握文章内容要点、概念含义的能力。此类题要求学生在理解
文章大意的基础上,能快速找出题目各选项在文章中的对应句子并进行比对,得出正确结论。
错误设置一般为答非所问、混淆范围、强拉因果、曲解文意、偷换概念、无中生有等。
A 项,“必有与殷墟甲骨文同属一种书写体系的文字存在”分析错误,原文是“甚至有可
能”。
B 项,“晚商前的王陵规模小,缺少明确标示身份地位的特征”错,原文为“晚商以前的王
陵,规模可能不大,可能没有墓道等明确标示身份地位的特征。”
D 项,“早期文字…之后,才能打开夏文化认知的新视界”错,据原文“主要依赖于考古学
的分析,但未来还有更大的探索空间”,不存在条件关系。
故选 C。
【点睛】论述类文本阅读常见设误类型:
(1)无中生有。把文章里没有的内容加进答案中去。(特别提醒:关注未然与已然、原因与结
果、先与后、夸大与缩小、部分与全体的区别)
(2)主次颠倒。把次要的说成主要的。
(3)以偏概全、张冠李戴。即偷换概念,明明是那件事,答案里却说成是这件事。
(4)因果颠倒。或者把因说成果,或者把果说成因,这一点最具有干扰性,需要认真甄别。
(二)文学类文本阅读(15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一个老百姓
赵 新
村里人把在国家机关正式上班的人叫作公家的人。他就是一个公家的人:市政府上班,
名张亦然,男性,35 岁,举止文雅,某某局办公室主任。
过了中秋节,草木上有了一层霜雪的时候,张亦然到郊县下乡。办完公事开着车往回走,
张亦然看见了大路旁边红了叶子的柿子树,红了叶子的柿子树上挂着密密麻麻的大柿子,那
柿子就像灯笼一样,红得耀眼,红得透明,红得热烈。正是傍晚时刻,夕阳西下,山野苍茫,
那一棵又一棵的柿子树就是一团团烈火,就是一簇簇落霞。
心里一激动,张亦然就把轿车靠路边儿停了下来。张亦然是个喜欢吃柿子的人,张亦然
的夫人是个非常喜欢吃柿子的女人,张亦然 12 岁的女儿是个特别喜欢吃柿子的孩子。他们
一家三口,脾气秉性各不相同,但都喜欢吃硬柿子、脆柿子。
下了车,立在田埂上看了看,前边的村庄炊烟缕缕,朦朦胧胧,有饭香时隐时现地飘过。
张亦然感到很有诗意,也感到很是奇怪:这么繁茂的一大片丰收的柿子树,怎么没有看护人
员呢?
张亦然笑了,抬手在树上摘了三个柿子,心里说:“够了,我们家一人一个,拿回去尝
尝新鲜,意思到就行了,切不可‘人心不足蛇吞象’,摘了一个又一个。”张亦然走了几步
又返了回来,又从树上摘了三个:啊,我反正是来了,反正是摘了,那就好事成双,一个人
吃两个吧!
这一次他拔腿要走时,背后响起一声怒喝:“站住!你为什么偷我的柿子?”
张亦然浑身一颤!回头一看,一位老汉从柿子树后面转了出来。老汉中等个头,黑红面
孔,身板硬朗,60 岁左右。在一片落霞里,手里握着的镰刀寒光闪闪,给人冷飕飕的感觉。
张亦然立在那里,低头说:“大叔,您好。我错了,我不该摘您的柿子。”
老汉走到张亦然跟前:“光天化日,你那是摘吗?你重说!” 张亦然血红了一张脸:
“老人家,是偷,是偷。”
老汉不依不饶:“你说怎么办!”
还能怎么办呢?无非是拿出一些钱,赔偿人家的损失罢了。张亦然很虔诚地问:“大叔,
您说吧,您要多少钱我给您多少钱!”
老汉从头到脚把他大量了一番,然后问他:“你能给多少钱?”
张亦然没有说话,从兜里掏出一张百元大钞,一伸手递到了老汉面前,他想早些回去。
老汉斜斜地看了张亦然一眼,啐了一口唾沫说:“你很有钱是不是?你太小看人了,我
几个柿子能值那么多钱?你这不是侮辱我吗?”
张亦然觉得脸上火辣辣的,赶紧把那张 100 的换成 50 的。
老汉把张亦然的手推回去:“多,多,多!”
张亦然又换成 20 的。
老汉把脚一跺:“多,还是多!”
张亦然真的迷惑了。他说:“大叔,我还急着赶路呢。求求您,您老人家高抬贵手!”
老汉缓和了口气,很认真地问他:“看你也是一个公家的人,你说这世界上只有钱才能
解决问题吗?”
张亦然马上回答:“当然不是。还有政策,还有章程,还有纪律,还有思想觉悟,还有
真诚和友谊,还有人格和品质……”
他把那六个柿子掏出来,整整齐齐地摆放在老汉面前。
老汉说:“还有规矩,还有教训,还有良心!同志,你给我 5 块钱算了,5 块也不少啊!”
张亦然把一张 10 元的钞票塞到老汉手里,说自己身上再也没有比这小的零钱了。
老汉说:“你一位国家干部,为什么要在野地里摘人家的柿子呢?”
张亦然很难堪,很羞臊。他眨了眨眼睛,低下头回答:“大叔,我老娘已经上了年纪,
她非常喜欢吃新鲜柿子,作为她的儿子,我……”
老汉挥了挥手:“明白了,你走吧。同志,我想搭你的车回家,到前边那个村你给我停
一下,行吗?”
张亦然拍手欢迎:“大叔,那太好了,您收拾收拾,就来上车吧。”
想了想,张亦然又问了一句话:“老人家,您挺好,您是村干部吗?”
老汉摇了摇头:“哪呀,我就是一个老百姓,就知道耕种锄耪收获庄稼!”
太阳已经落山了,山野一片烟霭,一片朦胧。老汉坐上张亦然的车之前,张亦然足足等
了他 15 分钟。
第二天张亦然上班时突然发现他的车里有个鼓鼓囊囊的书包,书包里塞满了红得透亮的
柿子。张亦然倒出来数了数,一共 18 个。还倒出来一张 10 元的钞票。
张亦然沉默了,心里却波涛滚滚:这柿子是给老娘吃的吗?可老娘远在乡下,有千里之
遥。这柿子不给老娘吃吗?可那话是他亲口说出来的……
张亦然拿出那张钞票看了又看,倏忽之间,闻到了一股汗腥。
(选自《百花园》,2019 年第 1 期,有删改)
4. 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 标题“一个老百姓”与人物身份“国家干部”暗含比较之意,以一个国家干部的不当行
为,突出一个普通百姓的品质之正。
B. 小说中的张亦然是国家干部,开头对其身份、外貌与举止特点的介绍,为后文他偷柿子
被抓后主动提出赔钱的认错态度及羞愧心理作铺垫。
C. 小说叙述张亦然和他的妻子、女儿、老娘都喜欢吃柿子的内容,说明了张亦然偷摘老百
姓柿子的原因,使情节更加符合情理。
D. 小说多处运用语言和心理描写,其中张亦然与老汉的对话,揭示了两个人的性格特点,
还使故事情节在两人的对话中推进。
5. 结合文本,赏析文中划线句子。
6. 有人认为小说的主人公是张亦然,有人认为是“老汉”,你同意哪一种观点?请结合作
品,谈谈你的看法。
【答案】4. C 5. ①第一处运用比喻和排比的修辞手法,语言整散结合(或:运用叠词),
具有音韵美,突出柿子数量之多,色彩耀眼,渲染了柿子丰收的诱人景象,为张亦然偷柿子
埋下了伏笔。暗示柿子树主人培植看护的辛苦和用心,推动了情节的发展。(意思对即可)
②第二处巧用叠词,描写村庄里的夕照炊烟景象。为下文情节发展作打伏笔——因为“朦朦
胧胧”,所以没有看见人,使情节更合理;同时“有饭香时隐时现地飘过”又暗示附近有人,
为老汉突然出现埋下伏笔。(意思对即可)
6. 示例一:张亦然。①张亦然贯穿小说始终,是小说中着墨最多的人物,整篇小说情节紧
紧围绕张亦然展开。②小说重点刻画了张亦然缺乏严格自律精神的政府公职人员形象,他熟
知政策,了解百姓疾苦,明白道理,但言行不一,缺乏自律意识和担当,欺骗百姓为自己开
脱,具有一定代表性。③小说通过张亦然这一形象,提醒政府公职人员应严于自律、防微杜
渐、诚信待民,深化了主题。
示例二:老汉。①小说标题是“一个老百姓”,小说中老汉说“我就是一个老百姓”,表明
小说主人公是“老汉”。②小说突出了老汉的普通劳动者形象。他善良、勤劳、淳朴、自尊、
通情达理,是老百姓的代表,富有正能量。③小说通过老汉这一形象,深化了主题。赞扬了
以老汉为代表的老百姓身上的传统美德,警示政府公职人员应尊重百姓,诚信待民,接受群
众监督,廉洁自律。
示例三:张亦然和老汉。①小说情节围绕张亦然和老汉二人展开,主要描写了二人之间由偷
摘柿子而引起的故事。②小说重点刻画了张亦然政府公职人员的形象和老汉普通劳动者的形
象,两种形象之间形成对比,个性鲜明。③小说通过张亦然和老汉的形象,表达出对缺乏自
律精神的政府公职人员的批评和对百姓身上传统美德的赞扬之情,警示政府公职人员应尊重
百姓,诚信待民,虚心接受群众监督,廉洁自律。
【解析】
【4 题详解】
本题考查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能力。解答本题,应从语句理解、手法分析、
人物环境情节分析、主题理解等角度分析判断。根据对文本内容的感知与理解,仔细辨识选
项与原文的细微差别,做出判断。
C 项,“小说叙述张亦然和他的妻子、女儿、老娘都喜欢吃柿子的内容”分析错误,文章开
头并没有写他“老娘”喜欢吃柿子。
故选 C。
【5 题详解】
本题考查体会重要语句的丰富含意,品味精彩的语言表达艺术的能力。对于句子的赏析,应
从艺术手法和艺术效果等角度入手。解答本题,既要揭示语句运用的修辞手法,还要分析其
对形象的塑造、情节发展和主旨的揭示起到的具体作用。从手法上来看,“像灯笼一样”“就
是一团团烈火,就是一簇簇落霞”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红得耀眼,红得透明,红得热
烈”运用了排比的修辞手法;“炊烟缕缕,朦朦胧胧”运用了叠音词,描写村庄里的夕照炊
烟景象。语言特点是整散结合和运用叠音词;从内容上来看,写的是柿子丰收的景象;从情
节发展来看,正是因为柿子诱人,才会有张亦然偷柿子的行为,而柿子的丰收也表明柿子树
是有主人的,并且主人对柿子树的培育看护非常用心,因此有人偷柿子,主人必会出现,所
以这段描写推动了情节的发展。
【6 题详解】
本题主要考查对作品进行个性化阅读和有创意的解读的能力。解答此类试题,要点明塑造人
物角色所用到的描写手法(正面、侧面描写,对比、衬托手法等)及其对主人公的作用;要分
析情节怎样围绕主人公展开及其对主人公性格展示所起的作用;要分析小说塑造主人公了怎
样的性格及通过该主人公表现什么主题(谁是小说主题最集中的体现者)。解答本题,需要明
确观点,然后结合小说的情节发展、人物形象塑造、主旨表达等方面分析即可。本题可答张
亦然是主人公,也可答老汉是主人公,还可答二人都是主人公,注意言之成理。
(1)如认为张亦然是主人公。结合全文内容分析可知,整篇小说情节紧紧围绕张亦然展开。
结合“我张亦然是干部是主任切不可‘人心不足蛇吞象’,摘了一个又一个。树的主人非常
辛苦,一年四季披星戴月,忙忙碌碌!”“张亦然很虔诚地问:‘大叔,您说吧您要多少钱
我给您多少钱!”“张亦然马上回答:‘当然不是。还有政策,还有章程,还有纪律,还有
思想觉悟,还有真诚和友谊,还有人格和品质……”张亦然很难堪,很羞臊。他眨了眨眼睛,
低下头回答:“大叔,我老娘已经上了年纪,她非常喜欢吃新鲜柿子,作为她的儿子,
我……”“张亦然沉默了,心里却波涛滚滚……可那话是他亲口说出来的……”等分析可
知,张亦然缺乏严格自律精神的政府公职人员形象,言行不一,欺骗百姓为自己开脱。小说
通过张亦然这一形象,提醒政府公职人员应严于自律、诚信待民等。
(2)如认为老汉是主人公。小说标题是“一个老百姓”。结合“老汉斜斜地看了张亦然一
眼,说:你很有钱是不是?你太小看人了,我几个柿子能值那么多钱?你这不是侮辱我
吗?”“老汉把脚一跺:多,多,多!”“老汉缓和了口气,很认真地问他:同志,看你也是
一个公家的人 ,你说这世界上只有钱才能解决问题吗?”“老汉说:还有教训,还有记性,
还有良心!同志,你给我 5 块钱算了,5 块也不少啊!”“老汉挥挥手:‘明白了,你也是一
片孝心啊。同志,我想搭你的车回家 ,到前边那个村你给我停一下,行吗?’”“第二天张
亦然上班时突然发现他的车里有个鼓鼓囊囊的书包,书包里塞满了红得透亮的柿子。张亦然
倒出来数了数,一共 18 个。还倒出来一张 10 元的钞票”等分析可知,老汉是一个善良、勤
劳、淳朴、自尊、通情达理的普通劳动者形象。这一形象,警示政府公职人员应尊重百姓,
廉洁自律等。也可以认为张亦然和老汉都是主人公。文章大部分内容是围绕二人展开的,结
合两人的对话内容及行为分析,两种形象之间形成对比,个性鲜明。文章批评了缺乏自律精
神的政府公职人员,赞扬了善良、朴实的百姓等。
【点睛】分析人物形象的五种角度:
①从所交代的人物身份、地位、职业、技能、经历、教养、气质,品质等方面。
②从塑造人物形象都的方法即语言描写、动作描写、心理描写、细节描写等方法。
③从情节的发展入手透视人物思想性格。
④从分析环境入手,探究人物的命运及思想性格之所以如此的社会原因。
⑤从作者的议论和评价或作品中其他人物的评价入手。
(三)实用类文本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数字教育资源公共服务是实现基于信息技术的教育教学模式和教育服务的必备条件,是
新时代推进教育现代化的必然要求,是更好解决教育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的现实选择,正
逐步成为教育基本公共服务的重要内容。
到 2020 年,基本建成覆盖全国、互联互通、用户统一、共治共享、协同服务的具有中
国特色的数字教育资源公共服务体系,基本实现“全国一体系、资源体系通、一人一空间、
应用促教学”的目标。全面推进“互联网+教育”,不断提升教育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普
惠化、便捷化水平,努力让每个孩子都能享有公平而有质量的教育,加快教育现代化,办好
人民满意的教育。
(摘编自教育部《教育部关于数字教育资源公共服务体系建设与应用的指导意见》)
材料二:
(摘编自《艾媒报告 2018 中国在线教育行业白皮书》)
材料三:
在线教育行业不仅是极具潜力的领域,也是一个年轻、尚未成熟的行业。在线教育企业
在教育实践中的参与,已经切实显示出其作为教育系统组织形态改变者的潜力。如果将实体
学校作为传统和主流的教育业态,那么在线教育公司在“怎么提供服务”方面与实体学校存
在着显著的差异,也在促使实体学校自身发生改变。实体学校往往有固定的校址、提供综合
性的标准化的课程体系,接受政府规制下的生源分配,按照班级、年级组织学生。而在线教
育企业往往针对特定的教育项目,对于教育过程进行更加精细的拆解和专业化分工。由于这
些企业按照资源、教、学、练、测、评、管理、招生等各个环节进行业务布局,传统的教育
已经被解构,在这个过程中也已经形成了教育产业链。
虽然在线教育类企业已在直接面向学生和家长的领域取得了广泛认可和初步的商业成
功,但在与政府、公立学校、私立学校的合作中步履维艰。从学校角度来看,学校若要成功
与在线教育企业合作,需要具备一些基础性的条件。为了实现对教育信息化产品“从买到
用”的转化,学校应该在教学、管理、资源配置、教师发展和激励方面做出相应调整。
在宏观层面上,上述问题产生的原因之一是体制内教育创新未考虑用户需求,缺乏系统
性的部署。另外,教育产品服务的使用者和购买者相分离,导致购买的产品无法满足需求。
教育信息化产品的购买者往往是政府教育信息中心,而使用者是学校和教师。这种购买者与
使用者的分离导致进入学校的产品往往不是学校和教师希望购买的产品。此外,教育系统不
同学校的需求差异大,很难通过同一款产品或者服务得到满足。这种差异化的需求最好通过
分散决策的方式来解决,而不是政府的统一采购。
(摘编自《报告精读教育蓝皮书:中国教育新业态发展报告(2017)——基础教育》)
7. 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 若想推进教育现代化,更好地解决教育发展不平衡问题,就要大力发展数字教育资源公
共服务,它已成为教育基本公共服务内容。
B. 2018-2021 年,中国在线教育市场规模会稳步增长,2021 年有望达到 4660 亿元;增长率
却逐年下滑,2021 年可能降至 7.6%。
C. 年轻的在线教育行业极具发展潜力,在直接面向学生和家长的领域取得了广泛认可,并
获得了初步的商业成功。
D. 在如何提供服务方面,在线教育企业和实体学校存在显著差异,它能促使实体学校自身
发生改变。
8. 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作为传统和主流的教育业态,实体学校具有其固定性,但实体学校和在线教育企业也存
在着合作的可能,虽然目前二者的合作中充满困难。
B. 在线教育类企业要想和实体学校顺利进行合作,需从宏观层面入手,让学校在教学、管
理、资源配置、教师发展和激励方面做出相应调整。
C. 在线教育信息化产品日渐丰富,但作为教育产品服务的使用者的学校和教师同购买者相
分离,同一款产品很难满足不同学校的需求。
D. 2018 年中国在线教育用户使用在线教育平台最主要的原因是能够随时随地学习,其次是
平台上的教学资源很丰富。
9. “在线教育势必会取代线下实体教育”,这种观点在文中有依据吗?请结合材料,简要分
析。
【答案】7. A 8. B
9. 示例一:我认为有依据。理由:①政策支持。政府认识到“互联网+教育”的重要性,将会
对在线教育给予支持。②自身优势。在线教育灵活便捷、资源丰富,有利于资源共享弥补实
体学校的不足。③受众欢迎。在线教育在直接面向学生和家长的领域已取得了广泛认可,拥
有逐年增多的用户群体。
示例二:我认为没有依据。理由:①体制障碍。在线教育与政府、实体学校的合作步履维艰,
难以动摇线下实体教育的牢固地位。②自身不足。在线教育相对于实体教育,只是针对特定
教育项目,缺乏系统性部署。③受众原因。对有接受长期、系统规范教育需求的广大群体来
说,在线教育的碎片化学习模式难以满足他们的这一需求。
【解析】
【7 题详解】
此题考查对文章内容的理解能力。解答此类题,要在整体感知与理解文本内容的基础上,根
据选项的设置,从内容、观点等角度来分析。根据选项内容,在原文中找到选项对应的信息
源,要把所有的信息源全部找到;其次要把选项与原文材料进行比较,找到两者表达的信息
是否完全一致,核实选项是否完整准确地传达了原文的信息。对于有多个信息源的选项,要
辨别选项是否全部概括了所有信息。
A 项,“若想……就要大力发展数字教育资源公共服务”说法过于绝对,原文内容是这样的
“数字教育资源公共服务……是新时代推进教育现代化的必然要求,是更好解决教育发展不
平衡不充分问题的现实选择”。
故选 A。
【8 题详解】
本题考查对文章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能力。其做法是,全面准确地把握文章的内容,并对
文章中所述的事件或所述道理进行综合性分析、判断,进而推理概括。
B 项,“在线教育类企业要想和实体学校顺利进行合作,需……”因果倒置,原文是“从学
校角度来看,学校若要成功与在线教育企业合作,需要……”,学校是主导者,与在线教育
合作是学校从提高教学实效的目的的举措。
故选 B。
【9 题详解】
此题考查探究文本中的某些问题,提出自己的见解的能力。答题时要结合文中的内容概括要
点,然后整合,提出自己的观点。重点注意专家、学者的观点。本题问的是“在线教育势必
会取代线下实体教育”,这种观点在文中有无依据。考生可答“有依据”,也可答“无依
据”。明确观点之后,再从政策支持情况、在线教育自身情况、受众反映等角度阐述理由。
如答“有依据”,由材料一“全面推进‘互联网+教育’,不断提升教育基本公共服务均等
化、普惠化、便捷化水平, 努力让每个孩子都能享有公平而有质量的教育, 加快教育现代
化,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可以看出政府已经认识到“互联网+教育”的重要性,将会对
在线教育给予支持;由材料二图表可概括出在线教育的自身优势:灵活便捷、资源丰富;由
材料三“在线教育类企业已在直接面向学生和家长的领域取得了广泛认可”可概括出受众
欢迎。如答“无依据”,则需要结合材料,联系现实来阐述理由,由材料三“与政府、公立
学校、私立学校的合作中步履维艰” ,可概括出体制障碍;由材料一“数字教育资源公共
服务是实现基于信息技术的教育教学模式和教育服务的必备条件”,材料三“体制内教育创
新未考虑用户需求,缺乏系统性的部署”可概括出在线主要是技术层面上有所创新,这决定
了它只能起到辅助作用,而不能取代实体教育成为主流;结合材料二图表,再联系现实,可
知,在线教育的学习模式是碎片化的,这种学习模式难以满足有接受长期、系统规范教育需
求的广大群体,由此可得出受众的原因。
【点睛】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是实用类文本阅读的基础,分析综合、鉴赏评价和探究都建
立在这个基础之上。从读物中辨别各种信息的性质,筛选并整合自己所需要的信息,是达到
阅读目的、获取所需信息的重要手段。这里所说的信息,在不同的实用文体中有不同的表现。
在新闻类文体中,信息主要指消息;在人物传记中,信息主要指人物的性格特征和感情、态
度与价值观;在访谈类文体中,信息主要指被访谈人物提及的知识、观点和人生理念;在调
查报告类文体中,信息主要指相关的学科知识和调查获得的事实或结论。把握这些信息,是
解读文本的关键。
二、古诗文阅读(34 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管宁字幼安,北海朱虚人也。年十六丧父,中表愍其孤贫,咸共赠赗,悉辞不受,称财
以送终。长八尺,美须眉。与平原华歆、同县邴原相友,俱游学于异国,并敬善陈仲弓。天
下大乱,闻公孙度令行于海外,遂与原及平原王烈等至于辽东。度虚馆以候之。既往见度,
乃庐于山谷。时避难者多居郡南,而宁居北,示无迁志,后渐来从之。太祖为司空,辟宁,
度子康绝命不宣。 中国少安,客人皆还,唯宁晏然若将终焉。
黄初四年,诏公卿举独行君子,司徒华歆荐宁。文帝即位,征宁,遂将家属浮海还郡,
公孙恭送之南郊,加赠服物。自宁之东也,度、康、恭前后所资遗,皆受而藏诸。既已西渡,
尽封还之。诏以宁为太中大夫,固辞不受。
自黄初至于青龙,征命..相仍,常以八月赐牛酒。诏书问青州刺史程喜:“宁为守节高乎,
审老疾尪顿①邪?”喜上言:“宁有族人管贡为州吏,与宁邻比,臣常使经营消息。贡说:
‘宁常著皂帽、布襦袴、布裙,随时单复,出入闺庭,能自任杖,不须扶持。四时祠祭,辄
自力强,改加衣服,著絮巾、故在辽东所有白布单衣,亲拜馔馈,跪拜成礼。宁少而丧母,
不识形象,常特加觞,泫然流涕。又居宅离水七八十步,夏时诣水中澡洒手足,窥于园圃。’
臣揆宁前后辞让意独自以生长潜逸耆艾智衰是以栖迟每执谦退此宁志行所欲必全不为守
高。”
宁卒,时年八十四。拜子邈郎中,后为博士..。初,宁妻先卒,知故劝更娶,宁曰:“每
省曾子、王骏之言,意常嘉之,岂自遭之而违本心哉?”
(节选自《三国志...·魏书第十一》,有删改)
【注】 ①尪顿:衰病困顿,衰病困顿之身。
10. 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 臣揆宁/前后辞让意/独自以生长潜逸/耆艾智衰/是以栖迟/每执谦退/此宁志行所欲必全
/不为守高。
B. 臣揆宁前后辞让意/独自以生长潜逸/耆艾智衰/是以栖迟/每执谦退/此宁志行所欲必全/
不为守高。
C. 臣揆宁/前后辞让意/独自以生长潜逸/耆艾智衰/是以栖迟/每执谦退/此宁志行/所欲必
全/不为守高。
D. 臣揆宁前后辞让意/独自以生长潜逸/耆艾智衰/是以栖迟/每执谦退/此宁志行/所欲必全
/不为守高。
11. 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征命:指皇帝征召的命令。
B. 耆艾:古以六十岁为耆,五十岁为艾,亦指尊长、师长。文中泛指老年人。
C. 博士:有博今通古、古代学官、对某类人的尊称的含义。文中指古代学官。
D. 文帝:是皇帝刘恒的庙号,是在太庙立室奉祀时特起的名号。
12.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管宁十六岁时父亲去世,他的表兄弟们同情他孤独贫困的处境,送给他治丧的费用,但
他没有接受,而是根据自己的财力为父亲办丧事。
B. 自从管宁东渡,公孙度、公孙康、公孙恭等人前前后后给了他很多的资助馈赠,管宁都
接受后收藏起来,西渡之后,全都封好退还给了公孙氏。
C. 太祖任司空后,任命管宁为太中大夫,公孙度的儿子公孙康截留了任命书,管宁坚决辞
让没有接受。
D. 皇帝曾经下诏书询问青州刺史程喜,管宁不愿做官是守节自高还是因为老病衰弱,程喜
认为管宁不是故意矫情以显示自己的高尚。
13. 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中国少安,客人皆还,唯宁晏然若将终焉。
(2)每省曾子、王骏之言,意常嘉之,岂自遭之而违本心哉?
【答案】10. B 11. D 12. C
13. (1)中原地区稍稍安定后,(逃到辽东)客居的人都返归(家乡),只有管宁安闲自在,
像要在那里终老一样。
(2)每次审读曾子、王骏的话,心里常常表示赞许,哪里能自己遇到了这种事而违反本意
呢?
【解析】
【10 题详解】
本题考查的是考生文言文的断句能力。断句是考查文言文的传统方式,是学习文言文的基本
功。明辨句读,要综合运用古汉语字词句及古代历史文化等方面的常识,因而断句能力高低,
成了阅读文言文能力高低的一个重要标志。对文言文断句,最基本的在于对通篇文章的领会。
所以,断句前首先要把文章通读几遍,以便对全文内容有整体的感知,把能断开的先断开,
然后逐步缩小范围,再集中精力分析难断句,凭借和语境(上下文)的关系,作出相应调整。
切忌一边看一边点,这很可能产生误读、曲解。此外,断句时,还应注意文章体裁、语言风
格等。
本题“臣揆宁前后辞让意”的意思是“臣下揣测管宁前后推辞谦让的意思”,中间不能断
开,故排除 AC 两项;
“此宁志行所欲必全”的意思是“这是管宁志向行事所一定要保全的”,中间不能断开,故
排除 CD 两项。
故选 B。
【11 题详解】
本题考查的是考生对文言文中文学常识的掌握能力。文言文中的文学常识注重平常的积累,
在高中阶段要注意下列六个方面的知识积累:一、与政事相关的常用词;二、官职人物常用
词语;三、值得重视的特殊单音词;四、值得了解的相关复音词;五、相对稳定的通假字;
六、表示时间的词。
本题属于第一类,考查考生对“庙号”和“谥号”的区别。庙号和谥号都是古时候对死者的
一种带有评价性质的称谓,谥号是对死去的帝王、帝妃、诸侯、大臣以及其它地位很高的人,
按其生平事迹进行评定后,给予或褒或贬或同情的称号,帝王的谥号由礼官议上,臣下的谥
号则由朝廷赐予,谥号诞生于西周早期。庙号是中国古代帝王死后在太庙里立宣奉祀时追尊
的名号,庙号常用“祖”字和“宗”字,开国皇帝一般被称为“太祖“或“高祖”,继任的
皇帝一般称为“宗”;自西汉到隋唐的皇帝多称谥号,自唐朝到元朝的皇帝多称庙号,文人
和大臣可以用谥号,但是不能用庙号;帝皇的谥号一般是一个评价性的字加上一个“帝”字。
“文帝”是谥号。
故选 D。
【12 题详解】
本题考查的是考生分析理解及概括文言文内容的能力。高考语文科《考试大纲》与大纲说明
对此考点的要求是:“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和“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
度”这两点均是文言文阅读的重点,同时也是难点。它要求学生全面准确地把握文章的内容,
并对文章中所述的事件或所论述道理进行综合性分析、判断,进而推理概括评价。这种考查
应用性、综合性强。
本题 C 项太祖任司空后征召管宁,没有说具体官职;管宁坚决辞让没有接受的是文帝下诏
任命的太中大夫。所以 C 项错误。
故选 C。
【13 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并翻译文言语句的能力。翻译句子要以直译为主,意译为辅,字字落实,
达到“信、达、雅”的标准。同时要注意实词:一词多义、词类活用、古今异义、通假字的
翻译;还要注意一些虚词的意义;再就是注意一些特殊句式的翻译也要到位。本题在翻译时
要注意下列字词:“中国”是“中原”的意思,“少”是“稍微”的意思,“晏然”是“安
闲自在”的意思;“省”是“审读”的意思,“嘉”是“赞许”的意思,“岂……哉”是“哪
里能……呢”的意思。
【点睛】文言翻译最基本的方法:1、留:留就是保留。凡是古今意义相同的词,以及古代的
人名、地名、物名、书名、官名、国号、年号、度量衡单位、古代专有名词等,翻译时可保
留不变。2、补:补出省略成分。3、删:删去不译的词语。文言中凡是无实在意义,只表语
气、停顿、补足音节和舒缓语气等的虚词,都可略去。4、换:替换。用现代词汇替换相应
的古代词汇。5、调:调整倒装句句序,按现代汉语习惯句式将其调整过来。除了掌握以上
的原则和方法,翻译时还必须有步骤:解词——串意——顺句。注:直译即逐字逐字地译。
意译即译出大意即可。文言文翻译以直译为主,意译为辅。遇到比喻、借代、引申,直译不
通时,用意译。
参考译文:
管宁,字幼安,北海国朱虚县人。十六岁时父亲去世,表兄弟们怜悯他孤独贫困,都送
给他治丧的费用,(管宁)全都推辞没有接受,根据自己的财力为父亲送了终。(管宁)身高
八尺,胡须眉毛长得很美。与平原人华歆、同县人邴原为好友,都到其他郡学习,都敬重亲
善陈仲弓。天下大乱以后,(管宁)听说公孙度在海外推行政令,就与邴原及平原人王烈等
到辽东郡。公孙度空出馆舍等候他们。拜见了公孙度之后,管宁随即就居住在山谷中。当时
渡海避难的人大多住在郡的南部,而管宁却住在郡的北部,表示没有迁徙的意思,后来的人
渐渐都来跟从他。太祖任司空后征召管宁,公孙度的儿子公孙康截留诏命,不对管宁宣布。
中原地区稍稍安定后,(逃到辽东的)客人都返归了,只有管宁安闲自在,就像要在那里终
老一样。
黄初四年,文帝诏令公卿大臣举荐节操高尚的君子,司徒华歆举荐了管宁。文帝即位后
征召管宁,管宁于是带着家眷部属渡海回到北海郡,公孙恭把他送到南郊,加倍赠给他服饰
器物。自从管宁东渡,公孙度、公孙康、公孙恭前后给他的资助馈赠,他都接受后收藏起来。
西渡之后,全都封好退还给了公孙氏。文帝下诏任命管宁为太中大夫,(管宁)坚决辞让没
有接受。
从文帝黄初年间直到明帝青龙年间,征召管宁的命令接连不断,常常在八月赐予牛酒。
明帝又下诏书询问青州刺史程喜:“管宁是守节自高呢,还是老病萎顿呢?”程喜上报说:
“管宁有一个族人叫作管贡,现为州吏,与管宁是邻居,臣下常常让他探听消息。管贡说:
‘管宁常常戴黑色帽子,穿着布衣布裙,随季节不同或单或夹,出入于内室外庭,能凭借手
杖走路,不须扶持。一年四季的祭祀,总是自己强力支撑,改换衣服,穿着粗丝棉巾和过去
在辽东时所有的白布单衣,亲自布置食物供品,跪拜行礼。管宁小时就失去了母亲,不记得
母亲的形象,常常特意加设酒杯,(伤心得)泪流满面。另外他的住宅离水池有七八十步远,
夏天时到水中洗手洗脚,在园圃中观赏。’臣下揣测管宁前后推辞谦让的意思,只在于认为
自己生长在隐居中,年纪老迈,智力衰退,所以安于休息,每次都谦逊退让。这是管宁志向
行事所一定要保全的,不是故意矫情以显示自己的高尚。”
管宁去世,时年八十四岁。任命他的儿子管邈为郎中,后来又为博士。当初,管宁的妻
子先去世了,知心故友劝他再娶,管宁说:“每次阅读曾子、王骏的话,心里常常表示赞许,
哪里能自己遇到了这种事而违反本意呢?”
(二)诗歌鉴赏
阅读下面这一首诗歌,完成下面小题。
忆秦娥注
【唐】李白
箫声咽,秦娥梦断秦楼月。秦楼月,年年柳色,㶚陵伤别。
乐游原上清秋节,咸阳古道音尘绝。音尘绝,西风残照,汉家陵阙。
【注】此词相传为李白所作。
14. 下列对本词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开篇写呜咽的箫声惊醒夜梦人,为全词奠定了凄凉的情感基调。
B. 上片写闺情念远,由月色到柳色,由虚到实,道尽了离别之伤。
C. 下片写秋望伤时,咸阳古道、汉家陵阙勾连古今,抒兴废之悲。
D. 全词意境开阔,既有时序的跳跃,又有场景的转换,开阖有致。
15. 这首词的结尾两句“西风残照,汉家陵阙”有何妙处?结合词句简要分析。
【答案】14. B 15. ①意象叠加(列锦)。这一句将西风、残照、汉家陵阙三个名词性短语
叠加在一起,描绘出在西风落日的映衬下,汉王朝陵墓宫阙凄冷荒凉的景象,营造出古朴苍
凉的意境。②以景结情。“西风残照,汉家陵阙”既是眼前实景,又是历史遗迹,营造出一
种悲壮的历史消亡感,含蓄蕴藉,意境深远,寓深沉的历史浩叹于开阔的景象之中。
【解析】
【14 题详解】
本题考查考生鉴赏诗歌意象和思想情感的能力,解答本题时,需要注意了解诗歌的创作背景,
逐句翻译诗句,接着把握诗歌的意象,分析诗歌营造了什么样的意境,领悟作者表达了怎么
样的思想情感,思考诗歌中运用了哪些表现手法,再对照选项一一确认,得出答案。本题中,
B 项,错在“由虚到实”,由月色到柳色,是由眼前照着楼台的月色回想往年在灞桥折柳,
送别爱人的悲伤情景。应该是由实到虚。故选 B。
【15 题详解】
本题考查鉴赏古代诗歌的形象及表达技巧的能力。答题中指出技巧后要分析诗歌如何运用了
这种技巧,还要结合意境和情感分析技巧的表达效果。本题要求分析“这首词的结尾两句
‘西风残照,汉家陵阙’有何妙处?结合词句简要分析”,“西风残照,汉家陵阙”,将西
风、残照、汉家陵阙三个名词性短语叠加在一起,使用了意象叠加的艺术手法,描绘了从乐
游原上远望咸阳古道的悲凉景象,引出秦娥眼前之所见,只有在肃杀的秋风之中,一轮落日
空照着汉代皇帝陵墓的荒凉图景。这既是眼前实景,又是历史遗迹。诗人以景结情,将秦娥
怀古伤今的弦外之音,表达得淋漓尽致,意境深远。
【点睛】诗歌鉴赏考查范围很广,既有形象的鉴赏,如人物、景物、事物,也有语言的赏析,
如炼字、炼句、诗眼、语言风格,还有表达技巧的鉴赏,如表达方式、表现手法、修辞手法,
也有诗歌内容的理解,如背景、题材、作者等。常见的设题误区主要有一下几个:意象意境
分析不当,基础知识运用错误,词句解说曲解原意,主题情感分析不当,手法分析张冠李戴
等等。解答此类题目,读懂诗歌是关键,要关注标题、作者、注释以及关键词等;审清题目
要求,细读选项划出要点,即切分关键信息,最后正选排除巧妙用。
(三)名篇名句默写
16.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空缺部分。
(1)《劝学》中通过“木”与“金”的变化来进一步说明客观事物经过人工改造可以改变原
来的状况的两句是:_________,_________。
(2)刘禹锡在《陋室铭》中点明陋室不陋的原因,揭示全文主旨的句子是_________,
_________。
(3)《廉颇蔺相如列传》中表现蔺相如把国家安危放在首位,不顾个人恩怨的句子是
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 故木受绳则直 (2). 金就砺则利 (3). 斯是陋室 (4). 惟吾德馨
(5). 吾所以为此者 (6). 以先国家之急而后私仇也
【解析】
【详解】此题考查考生对诗文的背诵、理解、默写能力。本题考查理解性默写这种类型,要
求考生平时既要注意记忆、积累,同时在此基础上加以理解、应用和赏析。注意字形复杂字,
要在平时默写时反复写。本题中词如“砺”“陋”“馨”等字,默写时要注意写准确。
三、语言文字运用(20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2019 年 4 月 11 日上午,来自全球 19 个国家的 400 余名重要政要嘉宾、知名音乐企业
代表和音乐艺术人士 ,第八届音乐之都城市大会在成都正式开幕。“音城会”创始
人沙恩·夏皮罗直言,“成都的城市规划和文化令人 ,相信这届大会将是最棒的!”
如此表达绝不是 ,而是对成都由衷的赞美和期许。
此次大会围绕音乐与旅游为议题展开讨论,为中国音乐产业升级提档聚智聚力,为成都
打造“国际音乐之都”建言献策。本次大会共有 33 家来自海内外的政府、团体及企业就 10
个合作事项达成共识,共 33 家单位完成诸如葫芦童声音乐基地、星球音乐嘉年华、“星立
方”文创园、“古蜀熊猫”音乐产品授权框架协议等项目签约, “音城会”影响
巨大、成果斐然。值得一提的是,( )。成都旨在通过“音城会”与全球 78 座音乐
城市建立连接,并将全球具有重大影响力的音乐资源与本土旅游文化进行嫁接,从而促进音
乐与旅游产业紧密融合。
17. 依次填人文中横线上的词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
A. 济济一堂 目瞪口呆 耸人听闻 可见
B. 群贤毕集 瞠目结舌 骇人听闻 因此
C. 济济一堂 瞠目结舌 耸人听闻 可见
D. 群贤毕集 目瞪口呆 骇人听闻 因此
18. 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
A. 此次大会围绕音乐与旅游为议题展开讨论,为成都打造“国际音乐之都”建言献策,为
中国音乐产业升级提档聚智聚力。
B. 此次大会以音乐与旅游为议题展开讨论,为中国音乐产业升级提档聚智聚力,为成都打
造“国际音乐之都”建言献策。
C. 此次大会围绕音乐与旅游的议题展开讨论,为成都打造“国际音乐之都”建言献策,为
中国音乐产业升级提档聚智聚力。
D. 此次大会围绕音乐与旅游的议题展开讨论,为中国音乐产业升级提档聚智聚力,为成都
打造“国际音乐之都”建言献策。
19. 下列在文中括号内补写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
A. 此次“音城会”不仅是大会创办以来规模最大、国际化程度最高的一次盛会,也是成都
举办的首个世界级音乐产业大会
B. 此次“音城会”不仅是成都举办的首个世界级音乐产业大会,也是大会创办以来规模最
大、国际化程度最高的一次盛会
C. 此次“音城会”与其说是大会创办以来规模最大、国际化程度最高的一次盛会,不如说
是成都举办的首个世界级音乐产业大会
D. 此次“音城会”与其说是成都举办的首个世界级音乐产业大会,不如说是大会创办以来
规模最大、国际化程度最高的一次盛会
【答案】17. C 18. C 19. A
【解析】
【17 题详解】
该题考查学生正确使用词语(包括熟语)的能力。这类题一定从三个方面综合考虑分析,即
词语的基本义、感情色彩和语境意义。需要注意色彩不明,断词取义,对象误用,谦敬错位,
功能混乱,不合语境,望文生义等错误使用类型。
“济济一堂”,形容很多有才能的人聚集在一起;“群贤毕集”,各种贤人聚集在一起;句
中是说“来自全球19个国家的400余名重要政要嘉宾、知名音乐企业代表和音乐艺术人士”
聚集在一起,此处要突出的是“才能”,而非“贤”,故使用“济济一堂”;
“目瞪口呆”,瞪大眼睛说不出话来,形容受惊而愣住的样子;“瞠目结舌”,瞪着眼睛说
不出话来,形容受窘或惊呆的样子;语境是说成都的城市规划和文化令人震惊,应使用“瞠
目结舌”;
“耸人听闻”,夸大事实或说离奇的话,使人听了感到震惊;“骇人听闻”,使人听了非常
吃惊,多指社会上发生的不好的事情;语境是说如此表达绝不是夸大言辞,应使用“耸人听
闻”;
“因此”,因为这个,前后是因果关系;“可见”,可以看出;语境“‘音城会’影响巨大、
成果斐然”是从前面的表现看出来的,应使用“可见”。
故选 C。
【18 题详解】
该题考查学生辨析病句的能力。做病句题首先整体阅读,根据语感可以直接排除个别选项。
其余的,要仔细阅读,划分句子成分,先提取句子的主干,然后再看内部修饰是否恰当。这
样能检测出搭配是否恰当,成分是否残缺,结构是否混乱,句式是否杂糅等问题。最后再看
句中有无一些容易出现病句的标志词,细细推敲。
“此次大会围绕音乐与旅游为议题展开讨论,为中国音乐产业升级提档聚智聚力,为成都打
造‘国际音乐之都’建言献策”,该句有两个问题,一是结构混乱,“围绕音乐与旅游为议
题展开讨论”把“围绕……的议题”和“以……为议题”两句杂糅到一起,二者留一,排除
A 项;
第二个问题是语序不当,“为中国音乐产业升级提档聚智聚力,为成都打造‘国际音乐之
都’建言献策”,应先是“为成都打造‘国际音乐之都’建言献策”,然后才能“为中国音
乐产业升级提档聚智聚力”,应改为“为成都打造‘国际音乐之都’建言献策,为中国音乐
产业升级提档聚智聚力”,排除 BD 两项。
故选 C。
【19 题详解】
该题考查学生语言表达简明、连贯、得体、准确、鲜明、生动的。补写方法:1.阅读全文,
了解文段内容,把握文段层次;2.明确空缺句子所处的位置,判断补写句子与前后句的关系;
3.勾画出能够选用或参照的信息;4.选词造句;5.串读检查。
前面说“本次大会……”,后面说“成都旨在通过‘音城会’……”,由此可知,此处也应
该是围绕“本次大会”即“音城会”展开,且由后文“成都旨在……”可知,后文论述的重
心在“成都”,而前文都是介绍“大会”,所以填写的句子应该是将两处内容连接到一起,
而填写句子的后半部分应该是突出“成都”,这样才能与后文的“成都”衔接,这就排除
BD 两项;
分析 AC 两个选项来看,这两个选项的区别在关联词,A 项,该项的关联词是“不仅是……
也是……”,这是表递进的关联词,突出后者,这与下文“成都”这一重心吻合,恰当;
C 项,该项的关联词是“与其说是……不如说是……”,这一关联词是比较两件事的利害得
失而决定取舍时,表示放弃或不赞成的一面,如果此处使用“与其说是……不如说是……”,
那么就否定了此次“音城会”“大会创办以来规模最大、国际化程度最高”这一特点,这就
与上文不合,故排除 C 项。
故选 A。
20.下面文段有三处推断存在问题,请参照①的方式,说明另外两处问题。
云南的“思茅市”改成“普洱市”,四川的“南坪县”更名为“九寨沟县”后,城市的知名
度都有了很大提高,经济有了较快发展,可见,更名必然带来城市经济的发展。我市的名字不
够响亮,这严重影响了我们的经济发展。如果更名,就一定会带来我市的经济腾飞,因此,更名
的事要尽快提到日程上来。
①更名并不一定能带来城市的发展。
② 。
③ 。
【答案】(2)不响亮的名字,不能严重影响我们的经济发展
(3)更名不一定带来我市的经济腾飞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题目是“下面文段有三处推断存在问题,请参考①的方式,说明另外两处问
题”,是考查学生综合表达语言能力。解答此类题,需啊哟学生准确细致理解题目的基本意
图以及题干表达的具体意思,这是解答本题的关键,文段中“我市的名字不够响亮,这严重
影响了我们的经济发展”“果更名,就一定会带来我市的经济腾飞”推断存在问题,由推断的
调教,并不一定能得出所推断的结果。仿照①的方式——“更名并不一定能带来城市的发
展”把理由表达出来即可。故可以具体表达为“城市名字不够响亮不一定会严重影响经济发
展”“更名不一定带来我市的经济腾飞”。
21.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
密。每处不超过 10 个字。
为了保护自己,变色龙经常换上与环境接近的颜色。人们对此有一种根深蒂固的看法,以为
变色龙①_____,就可以变成什么颜色。其实,②______。蜥蜴类动物的皮肤变色③______,
温度和光线是其决定因素,而且每种蜥蜴能变什么颜色也是固定的。
【答案】 (1). 身处什么颜色的环境 (2). 这是一种错误的认识(不完全是这样) (3).
还受一些条件限制(还受其他因素影响)
【解析】
试题分析:“补写句子”是综合考点和能力的考查,这类题目一般要求“根据材料内容”补
写句子,要求所补写的句子内容贴切、语意连贯、逻辑严密,并且不能照抄材料,另有字数
限制。解答本题的正确步骤应是:①阅读——认真阅读语段,确定文段中心意思;②推导
——将文段划分层次,做到瞻前顾后;③检查——得出答案后应代入原文,最终求得语句连
贯。
四.写作(60 分)
22.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一部以关注地球未来和人类命运为题材的科幻影片《流浪地球》取得了票房口碑双丰收,
引发了大众的热烈讨论。有人说,从“大禹治水”“嫦娥奔月”“后羿射日”这些神话传说
中,可以看出我们的祖先很早就迈开了科幻的脚步,是勇于科学幻想的精神推动着人类的进
步;也有人说,与科技的日新月异相比,人类正面临各种社会问题,在科技空前发达的今天,
人类更应该反思和警醒。
以上材料引发了你怎样的思考?请结合其中观点,写一篇文章。
要求选好角度,明确文体,自拟标题,字数不得少于 800 字。
【答案】【例文】
危难时刻不忘家国情怀
2019 年春节期间,火遍各大影院的电影就是《流浪地球》。《流浪地球》有这样一幕,
深深印在我的脑海:在地球即将撞击木星的危急关头,中国航天员刘培强驾驶载有数十万吨
燃料的空间站主控室撞向木星,从而使地球得以摆脱木星引力而获救。这种为人类命运慷慨
以赴的家国情怀,直击中了人们不抛弃、不放弃的家国同心情怀。
《流浪地球》写出了人对地球的珍爱和不舍,在灾难面前,我们往哪里去?这个问题抓
住了观众的心,拨动了人类内心深处最弱的弦。我们不能放弃,不能放弃对地球的情感,我
觉得这也是这部电影特别打动我的地方。与此同时,我想这部影片还告诉我们中华文化为什
么可以绵延五千年。抵御外敌用长城,贯通水系用运河,中国人一直靠自己的努力去跟大自
然抗争。当毁灭来临时,美国人想的是建造诺亚方舟逃离地球,而我们中国人选择带着地球
去流浪。
原著者大刘说:《流浪地球》有着历史片般的厚重感。这是一部建立在中华文化背景上
的科幻电影。它很好诠释了我们中国人对家园、对土地的情感。这部电影作为中国第一部硬
科幻作品,充满着中国人独有的人文追求,家是最小国,国是千万家。从“家庭“延展到“家
国”再到“家园”,同时又在影片中开拓出了中国式的亲情关系和根植中国人心的“恋土”
情怀。每个人生存生活与家国紧密相连,因此中国人爱国爱家,家国情怀已经积淀为中华民
族深沉的心灵底色。
当前也许在一些领域,标准和前沿乃至话语都掌握在先发达起来的西方人、西方文化手
里。以至于很长时间内,我们以为好的东西就是他们所作书里的那个样子。但是作为新时代
的年轻人,我们一定要有文化的自觉和自信,因为我们中国传统文化的内核里有情义、有情
节、有情怀。从《流浪地球》的热播和好评来看,现在我们的价值观念也正日益成为世界的
主流。譬如影片中最终的任务虽然说是由中国人提出并且来实施和完成,但是整个《流浪地
球》计划是全人类群策群力的结果,也是这个片子的主旨。
习近平总书记在 2019 年春节团拜会上的这句“没有国家繁荣发展,就没有家庭幸福美满。
同样,没有千千万万家庭幸福美满,就没有国家繁荣发展。”点燃了许多人内心的家国情怀。
作为新时代的我们,无论我们走到哪里,都要与家庭、家园、家国融为一体,永远不抛弃、
不放弃。
【解析】
【详解】本篇作文是一则材料作文,作文时考生要仔细阅读所给材料,通过阅读材料,可以
知道由《流浪地球》得出的议论是材料的重点,从而得出本作文的两个立意:一、从神话传
说中可以看出,勇于科学幻想的精神推动着人类的进步;二、在科技日新月异的今天,人类
更应该反思和警醒人类正面临的各种社会问题。考生在写作时可以写创新对社会进步的影
响,也可以写高科技发展所带来的社会问题。
相关素材:
一、1999 年 11 月 20 日至 21 日,中国成功地发射并回收了第一艘“神舟”号无人试验飞船,
标志着中国已突破了载人飞船的基本技术,在载人航天领域迈出了重要步伐。2003 年,乳
白色的神舟五号飞船载着杨利伟在太空环绕地球 14 圈。神舟六号是中国第一艘执行“多人
多天”任务的载人飞船;神舟七号飞行任务,航天员出舱在太空行走。“天宫一号”成功与
神舟九号交会对接;神舟九号飞船,将中国首位女航天员带上太空。神舟十号飞行任务圆满
成功。
二、为了满足人类自己提高生活质量的物质需求,人类“征服大自然”的努力从来就没有停
止过。随着科技的高度发展,随着炸药的怒吼和挖掘机的轰鸣……森林倒下了,农田也不复
存在。
随之而来的是遮天蔽日的沙尘暴,沙漠化了的草原,石漠化了的山丘,森林越来越小的“肺
叶”,干涸的湖泊和湿地,断流的大江大河,汹涌澎湃的洪水,又臭又脏的河水,滚滚而下
的泥石流,“呼吸”困难的城市,耕地越来越小的农村……
铁的发现曾经给人类带来铧犁,但也给人类带来了刀剑;同样,原子弹加速了第二次世
界大战的结束,但后来却给人类带来核战争的恐怖。丘吉尔就怀着复杂的心情这样评价过斯
大林:“当他接过俄国时,俄国只有铧犁,当他撒手人寰时,已经有了核武器。”
行文结构:
本篇作文可以采用并列式结构,即首先提出文章的中心论点,然后从并列的两个或三
个方面加以分析论述;也可以采用递进式结构,即提出中心论点后层层深入说理,总后再总
结中心论点。
【点睛】多角度入手:
1、横向立意:就是在思考问题的过程中,思维顺着原材料所告诉读者的指向去考虑。我们
无论做什么事,都不能脱离实际。这种立意的好处是能紧扣材料的基本倾向、主要观点,因
而不会出现偏题、走题的现象。
2、反向立意:就是把原材料的问题倒过来想想,从相反的角度对原材料提出质疑。
因为越人赤脚、披发,鞋帽就大有市场,就会得出鲁人未必会穷的结论。这就要求鲁人敢于
尝试、敢于冒险、敢于改革。
3、延伸立意:就是在原材料已知内容的基础上,对原材料作合理的联想,进行恰当的推理、
引伸。
“亏本生意做不得”,“无用武之地焉能致富”等观点。
4、类比立意:就是通过联想,把材料的已知内容同材料外的其他内容由此及彼地联系起来
考虑,找出其中的相似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