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51.50 KB
  • 2021-06-06 发布

河北省衡水市枣强中学2018-2019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

  • 26页
  • 当前文档由用户上传发布,收益归属用户
  1. 1、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淘文库整理发布,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请立即联系网站客服。
  3.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阅读内容确认后进行付费下载。
  4. 网站客服QQ:403074932
枣阳中学高二年级第二学期期末考试 语文试题 一、现代文阅读(36分)‎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明代是茶叶生产的重大转型期,明太祖朱元璋推行芽叶茶的政策,对中国古代茶业的发展起着不可估量的促进作用,使茶叶的生产、销售、消费诸经济层面较前朝有相当大的增长。明代前期茶叶贸易实施官统制,官卖官销,垄断经营茶,以达到“以茶治边”的目的。明朝中后期因朝廷经济能力衰退而大量吸收民间资本参与营运。明代茶叶分官茶、商茶、私茶。官茶西北易马。商茶由民间商人经营,领引纳税,准许公开售卖,私茶是未经请引纳税,走私交易。明英宗正统以后,随着边境茶马交易的衰微,民间茶的贸易活动得以迅猛发展。茶业官统制结构向民间商人经营的结构性转化。‎ 从明代正统至清代前期又形成一个茶叶经济兴起的高峰期。明代茶叶贸易大体可划分为边境地区、内陆地区和海外三类市场。由于明朝军队对马匹的需求,茶马交易是明朝茶业经济贸易的主体。凡是朝廷设置茶马司的地方,是官方进行茶马贸易的中心。但是到了明朝中后期,商人资本的大量进入,以致民间茶商取得了支配地位。所以明朝边境地区的茶叶市场,是官、商共同以茶叶与少数民族进行的贸易活动。明朝除边境茶外销严加控制外,内陆地区的茶叶流通只要不违朝廷“茶引”制度,民间茶商是可以进行贩运行销的,采取较开放的自由贸易政策。明朝同海外诸国的经贸往来,是以“朝贡”的形式来维系的,在此基础上生发并扩展了民间的贸易。同时,随着明朝海外移民的增加,茶叶的对外贸易也随之发展起来。同明朝保持良好关系的国家“皆尝来往广东”,因而广东地区在明代兴起了海外贸易。‎ 在明清茶叶贸易发展中,特别是明中期以后,由于茶叶流通范围扩大,商人地位的提高,茶商队伍的扩大和商业竞争的激烈,出现了以地域为中心,以血缘乡谊为纽带,以“乡亲相助”为宗旨,以会馆、公所为联络计议之所的茶叶商帮。他们在长期商贸活动中形成了较为固定的经营区域,进行大规模长途贩运,拓展了市场空间。‎ 清代是中国茶叶对外贸易空前繁荣的时期,又是中国传统茶业经济中心地位逐步丧失的阶段。从18世纪到鸦片战争前夕,是华茶出口贸易的发展期,茶叶成为中国最重要的出口商品,大量茶叶输入欧美国家,使中国外贸有较大顺差。鸦片战争后至19世纪七八十年代,是华茶出口贸易的繁荣时期,国门洞开,列强入侵,刺激了茶业经济的畸形发展,华茶一度独步国际茶市。19世纪80年代后期起,出口之数逐步减少,陷入不可收拾之险境,这是华茶出口贸易的衰落时期。华茶从繁荣到衰落,帝国主义的扼杀是罪魁祸首,小农经济落后的生产技术和经营方式是内在的原因。曾经辉煌一时的中国近代茶业终于走到了尽头。‎ ‎(摘编自陈宗懋、杨亚军主编《中国茶经》)‎ ‎1. 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明太祖朱元璋推行芽叶茶的政策,使茶业经济较前朝有了很大的增长,促进了中国古代茶业的繁荣发展。‎ B. 随着民间茶贸易和边境茶马交易的兴替,明代茶业发生结构性转化,又进入一个高峰期。‎ C. 明朝对边境茶外销严加控制,但随着明朝海外移民的增加,茶叶的对外贸易也随之发展起来。‎ D. 以地域为中心的茶叶商帮不断长途贩运,拓展市场,促进贸易,商人社会地位得以提高。‎ ‎2. 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文章按时间顺序阐述明代至清代的茶业经济,并着重分析了高峰期茶叶贸易的发展情况。‎ B. 文章在阐述明代至清代茶叶经济的发展轨迹时,列举了茶叶的贸易种类和市场类型。‎ C. 最后一段以鸦片战争前后为背景,揭开了清代华茶由繁荣到衰落的真相及原因。‎ D. 文章阐述了明代茶叶对外贸易空前繁荣的状况,分析了它在近代的必然没落。‎ ‎3. 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 A. 明朝中期后,民间茶叶商帮取得支配地位之后,民间茶贸易活动开始迅速发展。‎ B. 只要采取开放的自由贸易政策,鼓励商人贩运行销,就能盘活中国茶叶的国内外市场。‎ C. 鸦片战争前夕,华茶出口贸易繁荣,在国际市场独领风骚,这其实是茶业经济的畸形发展。‎ D. 如果没有帝国主义的入侵,仅因为落后的生产技术和经营方式不会导致中国茶业没落。‎ ‎【答案】1. D 2. D 3. A ‎【解析】‎ ‎【1题详解】‎ 本题考查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做这类题需要具备的能力即考查角度有:提取、筛选、整合信息的能力,需要细心;知识迁移、理解揣悟的能力,需要灵活应变。要了解选项特征,常见选项信息表述类型有(1)正确信息(2)错误或无中生有的信息(3)答非所问或与题干不同类的信息。应对策略有(1)提取信息仔细对照(2)准确理解文段和选项信息的异同(3)审清题干要求。题干要求“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D项,“以地域为中心的茶叶商帮不断长途贩运,,商人社会地位得以提高”理解有误,依据原文第3段文句“茶叶流通范围扩大,商人地位的提高……才出现了以地域为中心的茶叶商帮”可以得知“由于商人社会地位得以提高,以地域为中心的茶叶商帮不断长途贩运,拓展市场,促进贸易”,故此项因果倒置了。‎ 故选D。‎ ‎【2题详解】‎ 此题考核分析论点、论据和论证方法的能力。答题时注意分析文章的思路,中心论点和分论点的关系,论点和论据之间的关系,论证方法的类型,重点考核为论点是否正确,论据证明的是什么观点和论证的方法。题干要求“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D项,“明代茶业对外贸易空前繁荣的状况”理解错误,依据原文第4段首句“清代是中国茶业对外贸易空前繁荣的时期”推断得出,在清代茶业对外贸易空前繁荣的状况,而不是“明代空前繁荣”。‎ 故选D ‎【3题详解】‎ 本题考查归纳文章要点,概括中心意思,并分析作者在文中观点态度的能力。也考查学生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的能力。这类题目首先要速读题干,题干要求,解答时要整体理解文章的内容,准确把握作者的观点态度等内容,尤其是对选文中心句的理解,要将题目材料信息带入选文比对理解,看看有没有偷换概念、范围缩小或扩大、混淆关系、轻重范围失当、因果颠倒等问题。本题中,本题考查这种题目的难度较单纯的信息筛选要大。考生要在通读若干句子或者一两个段落乃至全文后,才能进行判断。题干要求“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B项,“只要……就”表述错误,依据原文“民间茶商是可以进行贩运行销的,采取较开放的自由贸易政策。明朝同海外诸国的经贸往来,是以“朝贡”的形式来维系的,在此基础上生发并扩展了民间的贸易”推断可以得知,“只有……才”原文是表示必要条件,选项改成充足的条件,故此项说法太绝对。‎ C项,“鸦片战争前夕”表述错误。原文第4段的相关表述为“鸦片战争后至19世纪七八十年代,是华茶出口贸易的繁荣时期……19世纪80年代后期起,出口之数逐步减少,陷入不可收拾之险境,这是华茶出口贸易的衰落时期”,故此项偷换时间范围了。‎ D 项,“果没有帝国主义的入侵,仅因为落后的生产技术和经营方式不会导致中国茶业没落”表述有误,依据原文第4段“华茶从繁荣到衰落,帝国主义的扼杀是罪魁祸首,小农经济落后的生产技术和经营方式是内在的原因。曾经辉煌一时的中国近代茶业终于走到了尽头”推断可以得知,落后的生产技术和经营方式是中国茶业衰落的内因,即使没有帝国主义人侵,中国茶业也会因之没落。‎ 故选A。‎ ‎(二)实用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2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网络外卖指以互联网为媒介,以网站,QQ,MSN,网络电话等工具进行线上订餐,不同于传统的电话外卖,网络外卖借助互联网这个巨大的信息平台,以外卖资源整合为核心,以消费者需求为导向,为消费者提供丰富的外卖信息以及便捷的外卖服务,使消费者足不出户就可以享受到美味、健康、快捷的外卖美食;为餐饮从业者提供了新的销售和宣传渠道,能够在已有的营业额基础上实现规模的巨大扩张。‎ 使用方便是用户选择网络外卖服务的首要因素,平台的优惠与商户菜品的丰富程度也是用户考虑的重要因素。工作日及午餐时间外卖订购量最大,餐饮美食是主要订购内容,居住地为主要订购地点,午餐与晚餐是用户的主要订餐需求,值得注意的是,用户对于夜宵与下午茶的需求也保持着相当一部分比例,尤其是有夜宵需求的用户占到总体的三分之一以上。蛋糕生鲜需求也占有相当一部分比例,近三分之一的用户使用网络外卖平台订购过超市商店产品,有五分之一的用户通过网络外卖平台订购过鲜花。‎ ‎(摘编自“中商情报网”)‎ 材料二:‎ 中国在线餐饮外卖市场规模及预测 ‎(摘编自《餐饮界》)‎ 材料三:‎ 防污染,重点在于容器的密封。美团外卖此前表示,将加速推进餐盒、餐袋封条工作。饿了么公关部相关负责人则坦言,在相关环节也进行了一些探索,但在实际推行当中仍存在现实困难,“我们在今年4月份曾经推出过一个易撕贴,配发给商户打包用,商户把餐封好之后,如果封口贴破损的话,消费者可以拒收。现在制约其使用的还是在于商家,商户到了订餐高峰期会忙不过来,所以有时候图省事,就只用订书机订一下。”‎ 德国消费者在送餐抵达时,有验货权,比如披萨要维持在五六十度左右、寿司类可能不得高于五度。消费者拿到送来的食物时,可以先检查其送餐温度是否满足要求,是否还新鲜,其次可以检查披萨是否完整、有没有被偷吃、色香味是否正常,如果以上不满足要求,那么消费者可以当场要求退货。在俄罗斯,无论是外包还是自建,对于运送食物的清洁都非常重视,除了定期对快递设备进行卫生清洁外,对于外卖员还有特殊的培训及审核,甚至要求每一名外卖员都需要获得国家认证的工作健康证明。‎ 在日本,食品安全受到法律和舆论双重严格监督。很多餐饮店都采取开放设计,厨房食物加工全过程都可以看到,既让顾客安心,也迫使店家注意每一个细节。日本有严格的垃圾处理规定,外卖使用的一次性餐具,个人使用后要按照该地区的垃圾处理方法来分类丢弃,因为人们早已习惯垃圾分类,所以并不会感到麻烦,之后地方政府负责回收这些分类好的垃圾。‎ ‎(摘编自“国家应急广播网”‎2017年11月12日)‎ ‎4. 下列关于“网络外卖”相关情况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 消费者要想足不出户就获得丰富的外卖信息以及便捷的外卖服务,都必须借助互联网这个巨大的信息平台。‎ B. 外卖行业为餐饮从业者提供了销售和宣传渠道,已经使他们实现规模的巨大扩张,具有很大的优越性。‎ C. 中国网络餐饮外卖市场规模正稳步增长,随着市场的逐渐成熟,预计到2020年,增长率会降至16%。‎ D. 如果餐饮店采取开放设计,让顾客看到厨房食物加工全过程,将会使店家注意每一个细节。‎ ‎5. 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 午餐与晚餐是用户在网络外卖平台的主要订餐需求,订购夜宵的用户也占到三分之一以上,但是人们不用网络外卖叫早餐。‎ B. 美团外卖将加速推进餐盒、餐袋封条工作,曾经推出易撕贴配发给商户打包用,消费者可以拒收封口贴破损的外卖,但商家因忙碌并未真正使用。‎ C. 主流外卖平台要想开启盈利模式,必须克服各种因素的影响,如切实打消顾客对盛餐容器密封的疑虑,防止食品污染。‎ D. 材料一介绍了网络外卖的含义及其优越性,材料二的图表反映了我国在线外卖市场的发展趋势和阻碍与促进因素,材料三讲了外卖食品安全问题等。‎ ‎6. 怎样才能有效促进我国在线外卖的健康发展?请结合材料简要概括。‎ ‎【答案】4. B 5. C ‎ ‎6. ‎ ‎①外卖平台:不断提升技术,推动外卖送餐系统不断完善,优化配送路径;借鉴外国先进和成熟的方法,提升服务质量,防止食品污染.提高食品安全;加强外卖员的培训及审核,提高他们的自身素质。②政府方面:要加强法律监督,促进平台不断创新,以适应消费者的需求。③消费者:要对平台进行舆论监督,促使其不断提升质量。‎ ‎【解析】‎ ‎【4题详解】‎ 本题考查对文中重要词语或重要概念的理解能力。要做好这种题,首先要审清题干要求,看看选项有无答非所问或题干与选项信息不同类的情形,若是这类问题选项本身一般没有错误,却按照对照原文寻找表述错误或者曲解文意的方法等于缘木求鱼,费力不讨好;题干要求“下列关于‘网络外卖’相关情况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本题四个选项可谓开门见山紧紧扣住题干“网络外卖”情况而言。‎ B项,“已经使他们实现规模的巨大扩张”理解错误,依据材料一第一段文句“……能够在已有的营业额基础上实现规模的巨大扩张”可以得知原文是“能够”,故选项把未然当已然了。‎ 故选B。‎ ‎【5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对文本内容的理解和分析的能力。做这种题,通常是先整体把握文意,获取作者的观点或态度;然后对照选项在文中提取相关信息,加以细致比对后判断正误即可。常见错误点和设题类型做到心中有数,表述不一致的未必就是错的,一定要深入细致分析比较,灵活理解变通思考。总之要静下心来耐心地仔细地推敲和琢磨。题干要求“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项,“但是人们不用网络外卖叫早餐”理解错误,原文没有此意,故此项于文无依据。‎ B项,“团外卖将加速推进餐盒、餐袋封条工作,曾经推出易撕贴配发给商户打包用”表述有误,依据原文“饿了么公关部相关负责人则坦言,在相关环节也进行了一些探索,但在实际推行当中仍存在现实困难,‘我们在今年4月份曾经推出过一个易撕贴,配发给商户打包用,商户把餐封好之后,如果封口贴破损的话,消费者可以拒收……’”推断得知,“曾经推出易撕贴”的是”饿了么公司在相关情节的探索,不是团外卖的行为,故此项张冠李戴了。也即移花接木了。‎ D项,“材料一介绍了网络外卖的含义及其优越性”概括信息不全。阅读材料一可知,材料一除了介绍了网络外卖的含义及其优越性外,还大量篇幅介绍了用户的消费习惯。故此项概括不全。‎ 故选C。‎ ‎【6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提取、筛选、整合、梳理探究作品中重要信息的能力。做这种题,首先要通读全文,全面提取信息,然后快速筛选出相关的段落或文句,根据题干要求进行梳理和探究,接着做出精准地整合;最后用简洁明了的文字进行归纳和概括。题干要求“怎样才能有效促进我国在线外卖的健康发展?请结合材料简要概括”。‎ 具体而言,做此题,可先概括每则材料的内容,第一则材料介绍网络外卖的含义及其优越性以及用户的消费习惯等;材料二的图表反映了我国在线外卖市场的发展趋势和阻碍与促进因素:主流外卖平台要想开启盈利模式,必须克服各种因素的影响,如切实打消顾客对盛餐容器密封的疑虑,防止食品污染。材料三讲了外卖食品安全问题,消费者对平台进行舆论监督等内容,以及政府部门负责回收分类好的垃圾等内容。‎ 故考生可从外卖平台、消费者、政府部门几个角度切入,结合文本分析,言之成理即可。‎ ‎(三)文学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5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三岔口 田洪波 王学在黑暗中提着刀,小心翼翼探摸对手。‎ 京锣鼓点似蜻蜓点水,任堂惠和刘利华闪转腾挪,急欲一刀置对方于死地。‎ 王学是这出《三岔口》戏中的店家刘利华,他轻车熟路多年,个中招式熟稔于心,因此,尽管此刻心事重重,少走了几个步点,依然可以不露破绽。‎ 年初,他和两个好友约定买房。地理位置、价位、楼层、未来增值潜能,均已拿捏到位,只差首付。偏偏这个节骨眼上,受人鼓动,王学突然动了炒股的心思。王学最初的想法其实很简单,就是炒短线,见好就收,及时脱身,以免还贷时过于捉襟见肘。‎ 好友间的约定有了小小缝隙,好在王学做得很隐蔽。他找了个冠冕堂皇的借口,推迟了首付时间,两个好友未发现异常。结果,王学股市初战几个回合,大获全胜。‎ 那时节,王学眼前满满的红,他更加动心了,刹不住车了。‎ 他全秃的脑门越发锃明瓦亮,几可照见人影,演起戏来神采飞扬,状态出奇的好,人都说王学是老树发了新芽。‎ 时光不可能让王学停滞于偷吃独食,很快股市大盘飘绿。这时的王学已欲罢不能了。两个好友也觉出异样,逼问王学意欲何为,有天找他喝酒时差点把桌子掀翻了。王学央求再给他一点时间。可惜大盘一直飘绿,像过山车一样直线下坠。最后,两个好友干脆割袍断义,撇下他买了房,从此三人形同陌路。‎ 刘利华钻到了桌子下,任堂惠则攀上了桌子,王学此时联想到自身处境,感慨何其相似?房价莫名上涨,股票跌至低谷!自己就像一只无头苍蝇,胡撞乱撞,尽管还没有头破血流,却也心力交瘁了,现在是看不得半点大盘消息,听不得半点房价的飙升奇闻。‎ 刘利华已经占了上风,在与任堂惠不期而遇相搏的几个回合中,步步紧逼,意欲把他怀疑加害焦赞的这个房客置于死地。‎ 这节骨眼上,王学饰演的店家刘利华却乱了步点,汗水湿透了衣帽。‎ 下台空隙,王学坐在黑暗中喘气。犹豫半晌,他还是悄悄打开了手机。一片绿色像柄利剑,立时穿透了他的胸膛,以至再站起时眼冒金星。‎ 他慢慢让自己平复下来,他知道,此刻的自己没有退路了。‎ 王学再度上场。这一次他和任堂惠打得难解难分。‎ 迎战中,王学还掂量,怎么和两个好友重修旧好。他们早前已经摆明了态度,王学耍奸在前,不想再与他有任何瓜葛。‎ 焦赞上台了,他的出现,将解开谜团,刘利华夫人已经杀死了两个解差,把他救了出来,让刘利华知道房客任堂惠也是暗中保护焦赞的。‎ 在你来我往的过招中,王学的汗水已经从帽檐下不断渗出,他想,他总是在想,我们三人之间的恩怨何时才能解开呢?‎ 他感觉到心头上的热,他知道他做得不地道,他知道他有愧于他们。‎ 如果不是由于他的自私,他们可能会因房价上涨尝到意想不到的甜头,老婆也不会正眼都不看他一下,甚至威胁要离婚。‎ 在焦赞的解释中,刘利华终于知道任堂惠也是杨延昭派来暗中保护焦赞的,误解尽释,结局皆大欢喜,三人相约店后一叙。‎ 恍惚中的王学突然一阵旋晕。还没走下台,一口鲜血已经喷簿而出,惊煞了台上的任堂惠和焦赞,也惊煞了观众,台下一片尖叫。‎ 大幕急速拉上,兴奋的观众却惊诧莫名。这是新编戏吗?误会既已解除,刘利华为何还会吐血呢?且喷溅得那么夸张?‎ ‎(节选自《时代文学》2017年3期)‎ ‎[注]《三岔口》:戏剧名称,大概情节是:见义勇为的店主人刘利华,为了救护被奸臣迫害而发配的焦赞,与暗地保护焦赞的杨延昭部将任堂惠发生误会,在深夜中搏斗起来。正当难解难分的时候,刘利华的老婆杀死两名解差,把焦赞救出,大家相见,解释误会,同奔三关。‎ ‎7. 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及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 小说开头不仅形象地描写了王学的动作,也细致刻画了人物“小心翼翼”的神态,,渲染了黑暗中的紧张气氛,引起了读者的兴趣。‎ B. 小说运用大量的细节描写来表现人物,如“脑门越发涅明瓦亮,几可照见人影”是王学炒胶获胜后心里高兴的外在表现。‎ C. 作者时而将王学融人戏剧展现紧张情节,时而将其拉回现实刻画特定心理,让两个形象交错展现,虚实相映,显示出高超的笔法。‎ D. 小说标题设置巧妙,“三岔口”既指戏剧的名称,又暗示了王学在人生的“三岔口”,也暗示了王学与两个朋友所走的不同道路。‎ ‎8. 小说中的王学是一个什么样的人?请简要分析。‎ ‎9. 小说构思精巧,独具特色。请概括分析。‎ ‎【答案】7. D 8. ①技艺精湛。王学演戏驾轻就熟,把人物演得活灵活现。②自私贪婪。为了独自得利而舍弃朋友,为了贪得暴利而沉溺于股市。③性情急躁。在台上演到剧中人物误会尽消,结局皆大欢喜时,他想到自己不知何时才能与两位好友重修旧好,因而急火攻心,口吐鲜血。 ‎ ‎9. ①小说运用双线结构推动情节发展。一条是主人公王学扮演刘利华的戏剧《三岔口》剧情的推进:表演驾轻就熟——刘利华钻到桌底——打斗难解难分——焦赞出现,误解尽释。一条是对生活中王学与朋友的关系由好到坏的变化的介绍:相约买房——受人鼓动炒股,炒股失败——割袍断义,形同陌路——遭朋友与妻子的厌弃,愧悔交加;戏剧情节与王学同朋友交情的变化交错呈现。在戏剧的尾声,王学还没走下台,一口鲜血,喷溅而出,上台下惊讶不已,至此,两条线索交织在一起,给小说中的观众,也给读者留下了想象的空间。②巧用对比。戏剧的结局误解尽释,皆大欢喜;在生活中,王学与朋友矛盾依旧,郁闷吐血。通过对比,增强了小说的艺术性,突出了小说主题。‎ ‎【解析】‎ ‎【7题详解】‎ 本题考查欣赏作品的形象,赏析作品的内涵,领悟作品的艺术魅力。小说阅读的选择题往往涉及小说内容(写了什么、为什么这样写)和艺术特色(怎样写的)两个方面。内容方面包括对文本有关内容的理解、对故事情节的分析、对人物性格特点的概括、对主旨的理解等;特色方面主要是解读艺术手法。具有一定的综合性。考生抓住两点(内容+艺术特色)‎ 去读文,速解小说选择题,题干要求选出“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及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做此题,要着重了解选项的常见错误类型和题干中的敏感点,并注意把握二者间的关系。‎ D项,“也暗示了王学与两个朋友所走的不同道路”表述错误,标题以“三岔口”为标题,一则暗示了王学在人生的“三岔口”,二则戏剧情节与王学同朋友交情的变化交错呈现,但并没有暗示王学与两个朋友所走的不同道路。故此项属于无中生有,标题并没有这方面的意思。‎ 故选D。‎ ‎【8题详解】‎ 本题考查欣赏作品形象的能力。考查欣赏作品形象,对人物形象的分析应把握住人物形象的描写方法:肖像描写、语言描写、动作描写、心理描写、神态描写以及细节描写等。人物形象相当于分析概括人物性格,结合文本用两个字的词语或者四字短语概括出来,一般用形容词性。这类题的设题角度一般有两大类,一是简要概括人物性格或人格魅力,这类题只需简要总结性格特点即提炼出关键词句。二是问塑造了什么样的人物形象,并简要分析,这类题做答案时应该包含两方面,首先提炼概括人物性格特点的关键词,然后举出文本中的相关事例来证明。本题属于后者,所以结合文本举例子分析的内容必须有,要结合文本分析人物形象。‎ 具体而言,小说开端时王学以出神入化的武打出场,他“是这出《三岔口》戏中的店家刘利华,他轻车熟路多年,个中招式熟稔于心”,从中可以看出他演艺水平高,对于剧中人物形象能够熟稔于心。小说运用大量的细节描写来表现王学这个人物形象,如“全秃的脑门越发锃明瓦亮,几可照见人影”是王学瞒着两位好友炒股获胜后心里高兴的外在表现,从中可以看出他是个很现实、自私自利的一个人,为了独自得利而和朋友爽约,,且沉溺于股市,对于自己的投机行为沾沾自喜。随着故事情节的推进,王学融入戏剧展现紧张情节,在台上演到剧中人物误会尽消,他想知途迷返时,由于操之过急,急火攻心,在台上大吐鲜血,可见他是个性格急躁的人。‎ ‎【9题详解】‎ 本题考查分析作品结构,概括作品主题的能力。思维角度涉及内容主旨、结构思路、语言修辞等三方面。要求学生能够对文本进行分析,根据文章的写作脉络和材料,弄清作者是如何驾驭材料来表现的。小说的构思一般可从以下个角度考虑:一是从情节位置看(不同位置的情节有不同的特点);二是从情节结构手法看,线索、悬念、铺垫伏笔等;三是从情节叙述手法看,叙述人称、叙述方法、四是从情节安排上,看作者是如何安排开端、发展、高潮和结局的;五是从表达技巧上考虑:对比、渲染等手法。‎ 具体而言,(1)从情节结构手法看:《三岔口》采用双线结构推动故事情节的发展的,作者时而将王学融入戏剧展现紧张情节,时而将其拉回现实刻画特定心理,让两个形象交错展现,虚实相映,显示出高超的笔法。‎ ‎(2)从表达技巧上看:作者巧用对比手法,在戏剧舞台上,让戏剧的结局误解焕然冰释,是个皆大欢喜式的结尾正如文中所言“误解尽释,结局皆大欢喜,三人相约店后一叙”。但是在生活中,王学与朋友矛盾依旧没有化解,王学想到自己不知何时才能与两位好友重修旧好,因而急火攻心,口吐鲜血。文章结尾“大幕急速拉上,兴奋的观众却惊诧莫名。这是新编戏吗?误会既已解除,刘利华为何还会吐血呢?且喷溅得那么夸张?”,这种结尾给读者留下想象的空间,作者运用对比手法,增强了小说的艺术性,突出了小说主题。‎ ‎(3)从标题上:小说标题设置巧妙,“三岔口”既指戏剧名称,又暗示了王学在人生的“三岔口”,可谓一语双关。‎ ‎【点睛】小说文本阅读是文学类文本阅读的一种常考样式。阅读文本时要紧紧围绕“三要素一主旨”进行圈点勾画。通过对标题、开头、结尾、意蕴深刻处以及自己认为重要的段落和语句的圈点勾画,初步把握小说情节,初步认识人物形象,初步概括小说主题,为快速而准确地答题作准备。小说试题的命制往往围绕“三要素一主旨”进行,答题时要弄清各题考查的考点,然后根据考点所指向的小说三要素及主旨答题。‎ 二、古代诗文阅读 ‎(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4小题,19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宇文孝伯宇胡王,其生与武帝同日,文帝甚爱之,养于第内。及长,又与武帝同学。武帝即位,欲引置左右。时政在冢臣①不得专制乃托言少与同业受经思相启发由是护弗之猜得入为右侍上士恒侍读及遭父忧,诏令服中袭爵。‎ 皇太子既无令德,孝伯言于帝曰:“皇太子德声未闻,请妙选正人为其师友,调护圣质,不然,悔无所及。”帝敛容曰:“卿世载鲠正,竭诚所事,观卿此言,有家风矣。”孝伯拜谢曰:“非言之难,受之难也,深愿陛下思之。”帝曰:“正人岂复过君?”于是以尉迟运为右宫正,孝伯仍为左宫正、宗师中大夫。累迁右宫伯。尝因侍坐,帝问:“我儿比进不?”答日:“皇太子比惧天威,更无罪失。”及王轨因内宴捋帝须,言太子之不善。帝罢酒,责孝伯曰:“公常谓我云太子无过,今轨有此言,公为诳矣。”孝伯拜曰:“臣闻父子之际,人所难言,臣知陛下不能割情忍爱,遂尔结舌。”帝知其意,默然久之。‎ 宣帝即位,授小冢宰。帝之西征也,在军有过行,郑译时亦预焉。‎ 军还,孝伯及王轨尽以白武帝。武帝怒,挞帝数十,乃除译名。至是,帝追憾被杖,乃问译:“我脚上杖痕谁所为也?”译日:“事由宇文孝伯及王轨。”译又说轨将帝须事,帝乃诛轨。尉迟运惧,私谓孝伯日:“吾徒必不免祸,奈何?”孝伯日:“今堂上有老母,地下有武帝,为臣为子,知欲何之!且委质事人,本徇名义,谏而不入,将焉逃死?足下若为身计,宜且远之。”于是各行其志。后稽胡反,令孝伯为行军总管,从越王盛讨平之。及军还,帝将杀之,乃托以齐王之事诮之曰:“公知齐王谋反,何以不言?”孝伯对曰:“臣知齐王忠于社稷,为群小媒孽,加之以罪。臣以言必不用,所以不言。且先帝属微臣辅陛下,今谏而不从,实负顾托。以此为罪,是所甘心。”帝大惭,俯首不语。令赐死于家。时年三十六。‎ ‎(节选自《北史·列传四十五》)‎ ‎【注】①冢臣:指宰相宇文所。‎ ‎10. 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 时政在冢臣/不得专制/乃托言少与同业/受经思相启发/由是护弗之猜/得入为右侍上士/恒侍读 B. 时政在冢臣/不得专制/乃托言少与同业受经/思相启发/由是护弗之猜得入为右侍上士/恒侍读 C. 时政在冢臣/不得专制/乃托言少与同业受经/思相启发由/护弗之猜得入/为右侍上士/恒侍读 D. 时政在冢臣/不得专制/乃托言少与同业/受经思相启发由是/护弗之猜得入/为右侍上士/恒侍读 ‎11. 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 武帝,具备刚强正直、能平定祸乱或能以法服民等特点之一的帝王死后获得的谥号。‎ B. 袭爵,指封建时代子孙承袭先代爵位。一般是嫡长子世袭爵位,其他子孙则降级袭爵。‎ C. 小冢宰,大冢宰卿的副职,佐其掌宫廷供奉、侍卫以及全国财政收支、百官俸给等事务。‎ D. 社稷,社为谷神,稷为土神。古时君主祭祀社稷以祈求丰收太平,后用来指代国家。‎ ‎12.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孝伯颇受信任,多次升迁。孝伯常陪武帝读书,其父去世后,朝廷命他在守丧时继承父亲的爵位,后多次升官至右宫伯。‎ B. 孝伯心怀社稷,忧心国本。因皇太子不具备美好品德,孝伯劝皇上应为太子选择正直的老师和朋友,于是武帝命孝伯等人教授太子。‎ C.‎ ‎ 孝伯得罪宣帝,不惧生死。宣帝西征时,在军中犯有过错,孝伯和王轨将此事告知武帝;郑译想劝孝伯躲避,他不惧生死,愿以身殉义。‎ D. 孝伯心怀忠义,甘心赴死。孝伯与越王讨平叛兵回来,宣帝想杀掉他,借口齐王的事情责问,他坦陈心志,并表明有负先帝重托,甘心领罪受死。‎ ‎13. 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军还,孝伯及王轨尽以白武帝。武帝怒,挞帝数十,乃除译名。‎ ‎(2)且先帝属微臣辅陛下,今谏而不从,实负顾托。以此为罪,是所甘心。‎ ‎【答案】10. B 11. D 12. C ‎ ‎13. (1)军队归来后,孝伯和王轨把情况全部奏报给武帝。武帝恼怒,打了宜帝几十杖,又将郑译除名免官。(2)况且先帝嘱托微臣辅助陛下您,现在劝谏您又不听,我实在有负先帝的临终重托。把这个当作罪名,这是我所心甘情愿的。‎ ‎【解析】‎ ‎【10题详解】‎ 本题考查文言断句能力。文言断句的前提是粗通大意,然后利用句中的人名、地名、官职名、文言虚词、句子结构以及语段中动词的宾语或补语等断句。‎ 此句大意:当时,朝廷大权由大臣宇文护掌握,武帝无法独自掌握政权,便假托说孝伯从小与自己一起学习经书,想在一起互相启发。因此,宇文护没有怀疑,孝伯得以入宫,任右侍上士,常常陪武帝读书。‎ 从句法结构和句意上看:“同业受经”指“同师读书”之意,故不可断开,排除AD两项。“由是”意为“因此”,用于后一分句开头引出结果,故其前应断开,可排除CD两项。‎ 故选B。‎ ‎【11题详解】‎ 本题考查了解并掌握常见的古代文化常识的能力。平常的学习中,考生在平时学习中应多多识记积累相关的知识,应有意识的进行分类识记,比如科考类、官职升迁贬谪类、官职名称类等等。‎ D项,“社稷,社为谷神,稷为土神”表述错误。正确的表述应为“社”为土神,“稷”为谷神。‎ 故选D。‎ ‎【12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归纳内容要点,概括文章中心意思,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解答此类题时,阅读一定要细致,要回到原文中逐句比较,依据文意,力求明辨各选项表述的正误。特别要注意其中的细微末节的毛病,例如事件的前后倒置,内容上的归纳不完整,中心概括上的无中生有,片面遗漏,强拉硬连,任意拔高,等等。‎ C项,“郑译想劝孝伯躲避”理解错误。原文文句“尉迟运惧,私谓孝伯日……于是各行其志”的理解“尉迟运害怕想躲避,同孝伯商量……于是各人按自己的想法行事”,故正确的理解应该是尉迟运害怕想躲避,同孝伯商量怎么办。‎ 故选C。‎ ‎【13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的文言文翻译能力,此类试题,看到句子之后,应先回归文本,然后分析句子中是否存在特殊句式和固定句式、短语,然后按照不同的句式进行调、换、删,再采取对译法,逐字进行翻译。‎ ‎(1)采分点:“白”,禀报;“挞”,鞭~;“乃”,又。‎ ‎(2)采分点:“属”,通“嘱”,嘱托;“顾托”,临终重托;“是”,这,此句是一判断句式,译时应体现出来。‎ ‎【点睛】“筛选文中的信息”是高考文言文阅读中“分析综合”能力层级中的一个重要考点。所谓“筛选文中的信息”,就是要求考生在读懂文章的基础上,对文章的内容进行分析和归纳,准确把握文中的信息。综观近几年各地区高考试题可知,文言文阅读题要求筛选的信息主要有两类: (1)传记类文本中表现人物品格、情操和主要事迹的信息,考查重点为文中所写人物的言行主张、性格特点与品德等。 (2)非传记类文本中体现作者观点的信息,包括重要概念或知识的解释、文章的主旨句、作品中议论性或抒情性的观点句等。 考查题型常为客观选择题,具体命题形式有三种:(1)从阅读文段中选取6个句子,任选3句组成一个选项,要求考生选出符合题干要求的一组。(2)从阅读文段中选取8个句子,每两个句子编为一组,要求考生选出符合题干要求的选项。(3)题干对文段中的传主形象或作者观点已做归纳,要求考生找出不正确的一项。一般来说,对于客观题,考生只须明确常见的出题陷阱,将题干信息与原文仔细比对,即可作出准确判断;而主观题除考查以上能力外,还考查语言表达能力,难度会有所增大。二、解题攻略:(一)表现人物品格、情操和主要事迹的信息筛选。1.历年高考试题涉及提取的信息内容:(1)表现人物行为举止特点的信息;(2)体现人物志向和思想主张的信息;(3)反映人物道德情操或聪明才智的信息;(4)展现人物性格和情感的信息。2.传记类文章中筛选信息题的常见设题陷阱 (1)‎ 所给语句不符合题干要求。传记类文章中传主的品格等往往是复杂的、多变的,但题干要求筛选的信息却只是其中的某一方面,而命题者在设置干扰项时,往往把没有体现传主某种品格的语句也夹杂在了选项中,以迷惑考生。‎ 参考译文:‎ 宇文孝伯字胡王。他与周武帝宇文邕同一天出生,周文帝宇文泰很喜欢他,将他抚养在自己家里。长大后,又和武帝同师受业。武帝即位,想将他安置在自己身边。当时,朝廷大权由大臣宇文护掌握,武帝无法独自掌握政权,便假托说孝伯从小与自己一起学习经书,想在一起互相启发。因此,宇文护没有怀疑,孝伯得以入宫,任右侍上士,常常陪武帝读书。孝伯的父亲去世后,朝廷命他在守丧时继承父亲的爵位。‎ 皇太子不具备关好的品德。孝伯对武帝说:“没有听说皇太子有很好的道德声誉,请认真挑选正派的人做他的老师和朋友,以改变他的品质。不然,后悔也来不及。”武帝听后严肃地说:“你家世代刚直,为朝廷尽心效力,听到你这些话,确有家风遗传。”孝伯拜谢道:"说出意见并不难,最难的是接受意见,诚恳地希望陛下您慎重考虑。”武帝说:“教育人谁能赶得.上您呢?”于是,武帝命尉迟运为右宫正,宇文孝伯为左宫正、宗师中大夫。多次升官至右宫伯。一次侍坐武帝身边,武帝问他:“我儿近来有进步没有?”他答道:“皇太子近来畏惧您的威严,没有什么过失。”后来王轨在宫中宴会上捋着武帝的胡须,叙说太子的过失。武帝停止喝酒,指责孝伯说:“你常对我说太子没有过失,现在王轨这样说,是你欺骗了我。”孝伯叩拜,然后说:“微臣听说父子之间,旁人难以说话。我知道陛下您不能割含私情克制父子情爱,就不敢多说话。”武帝明白了他的心意,沉默了许久。‎ 宣帝即位,授他为小冢宰。宣帝曾参与西征,在军中犯有过失,郑译当时也参与了。军队归来后,孝伯和王轨把情况全部奏报给武帝。武帝恼怒,打了宣帝几十杖,又将郑译除名免官。宣帝当皇帝后,追想起这件被打的事,于是问郑译:“我脚上被杖责的伤痕是谁干的?”郑译答:“事情是由宇文孝伯和王轨告发引起的。”郑译又趁机说出王轨捋武帝胡须的事,宣帝便将王轨处死。尉迟运心里害怕,私下里对孝伯说:“我们这些人一定不会免除灾祸,怎么办呢?”孝伯说:“现在堂上有年迈的母亲,地下有刚去世不久的武帝,为人臣又为人子,都应当知道往何处去!况且我们侍奉人君,本来就应为名节大义殉身,劝谏他又不听,将到哪里逃避死亡呢?你如果为了一己的身家性命打算,应该离他远去。”于是各人按自己的想法行事。‎ 后来稽胡造反,宣帝命孝伯为行军总管,跟着越王宇文盛一起将叛兵讨平。大军归来后,宣帝想杀掉他,便假借齐王宇文宪的事责备他说:“你明明知道齐王想谋反,为什么不告发?”孝伯答道:“我知道齐王忠于朝廷,被群小们构陷诬害,横加罪名。我因为说了也必定不被采用,所以不说。况且先帝嘱托微臣辅助陛下您,现在劝谏您又不听,我实在有负先帝的临终重托。把这个当作罪名,这是我所心甘情愿的。”宣帝听后满面惭愧,低头不说话。下令赐他在家中自杀,时年仅36岁。‎ ‎(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 阅读下面这首诗歌,完成下面小题。‎ 题胡逸老致虚庵①‎ 黄庭坚 藏书万卷可教子,遗金满籝②常作灾。‎ 能与贫人共年谷,必有明月③生蚌胎。‎ 山随宴坐④图画出,水作夜窗风雨来。‎ 观水观山皆得妙,更将何物污灵台。‎ ‎[注]①致虚庵:书房名。②籝:竹笼。③明月:指明珠。据《三国志·魏书·荀彧传》裴松之注,孔融赞扬韦端的两个儿子韦康与韦诞为一双明珠。④宴坐:闲坐。‎ ‎14. 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首联发议论,赞美了胡逸老的诗礼传家,显示其品格的清高。令人仰慕。‎ B. 颔联既赞美了庵主的仁爱之心,又肯定了其后代才华绝伦。‎ C. 胡逸老以闲逸之心观山听水,山水的妙境能常现于他心目之前。‎ D. 本诗虽是赞扬书斋的主人,但也表露了诗人高雅的人格,广阔的胸襟。‎ ‎15. 本诗的颈联脍炙人口,被前人评述为“奇语”。你认为“奇”在哪里?‎ ‎【答案】14. B 15. ①化静为动。将致虚庵依山傍水的位置作了动态描写,“出”“来”二字将山水写活。②化实为虚。什么样的“画图”,尽可以让读者去想象;夜来风雨也是隔窗听到水声的想象,并非眼见,也是虚写实事。③情景交融(衬托)。如画的美景,深夜静听若雨的水声,衬托了庵主的闲适从容,突出了庵主高雅的人格,广阔的胸襟。‎ ‎【解析】‎ ‎【14题详解】‎ 本题属于综合考查题,考查学生对诗句的理解能力,同时考查对诗句内容、技巧以及情感的把握能力,采用了客观选择题的形式,各选项内容涉及了对诗歌的手法、形象、主题的鉴赏。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审题,即明确题干的要求,如本题的题干要求选出“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然后要注意了解诗歌的创作背景,逐句翻译诗句,接着把握诗歌的意象,分析诗歌营造了什么样的意境,领悟作者表达了怎么样的思想情感,思考诗歌中运用了哪些表现手法,再对照选项一一确认,得出答案。‎ B项,“又肯定了其后代才华绝伦”理解错误。颔联“能与贫人共年谷,必有明月生蚌胎”的大意是“说他在灾年能拿出粮食与贫人共享,和气必能致祥,后代必得佳子弟”,可见这是祝愿,并非肯定既有事实。‎ 故选B。‎ ‎【15题详解】‎ 本题对诗句的鉴赏能力。本题是对诗歌鉴赏中“诗评题”的考查,“诗评题”选用的“评语”涉及诗歌的结构思路、艺术手法、意象意境、思想情感、语言风格特色等内容。本题涉及鉴赏诗歌思想情感。解答提示诗论评析就是结合诗论具体评析作品,一般是古代名家或近代名家就对某首古人评论的诗发表意见,表示看法或赞,或批,或分析指瑕等。它在题型设计上多采用古评今释方式(即就后人对某首古人评论的诗发表意见,表示看法)来命题。做题时先要初步了解诗论评析句本身的含义,这样才便于对症答题。当然,诗论涵义许多时候只须明白其基本大意,答题时不需在题中答出来。‎ 此题题干内容“本诗颈联脍炙人口,被前人评述为‘奇语’,你认为‘奇’在哪里?”,颈联转到正面写致虚庵。白天闲坐庵中,眼前的山景如一幅幅图画映出;入夜倚于窗前,只觉风雨飒飒而来。这是脍炙人口的名句。诗评家认为这两句“奇”。之所以奇,是因为:第一,化静为动。将致虚庵依山傍水的位置,作了动态描写。“出”、“来”二字,将山水写活。第二,化实为虚。什么样的“画图”,尽可让读者去想象;夜来风雨是隔窗听到,并非眼见,也是虚写实事。第三,情景交融。五句写视觉,六句写听觉,整联都有能视能听的主体存在。宴坐的闲适,听雨的从容,都在不言之中。庵主高雅的人格、广阔的胸襟,与前两联一脉相承。只不过前两联是直叙,这里是衬托。‎ ‎【点睛】古诗词鉴赏常见考查角度有:1、鉴赏作品的形象、语言、表达技巧 2、评价作品的思想内容 鉴赏作品的形象、语言、表达技巧。在命题上可以是综合要求,也可以就某一方面提出问题,也可能和评价作品的思想内容结合起来考查。因此,我们要全面提高鉴赏能力,不能有偏废。无论考查什么都离不开句意及情感主旨等信息,至少占一半分数,所以要做好鉴赏题,能疏通文字障碍,即准确翻译是前提条件,会翻译才能更准确地解读情感把握观点态度。‎ 译文及注释:‎ 译文:‎ 藏书万卷可以用来教子,留金满箱往往成为祸灾。‎ 能与贫人共享年谷,定有明珠生长在蚌胎。‎ 山景随着宴坐如画图呈现,水声透过夜窗像风雨传来。‎ 观山观水都能领略妙趣,还有什么等污染灵台。‎ 注释:‎ 胡逸老:生平不详。致虚庵:胡逸老的书房名。‎ 遗金满籯(yíng):语本《汉书·韦贤传》:“遗子黄金满籯,不如一经。”籯:竹箱。作:兴起,成为。‎ 明月:指珍珠。明珠出于老蚌,比喻佳子弟出于门庭。‎ 宴坐:闲坐。图画:一作“画图”。‎ 观水观山:一作“观山观水”。‎ 灵台:此指心。这里暗用了神秀和慧能两首著名的《菩提偈》诗意。末二句一作“莫将世事侵两鬓,小庵观静锁灵台”。‎ 赏析:‎ 从诗中可知,胡逸老此人为人不慕荣利,雅有山水之趣。黄庭坚在敬慕的同时,也表明了自己的高雅情怀。‎ 诗人先发议论:诗书传家能使后代成才,而遗金满篓往往给子孙招来祸害。这里用了韦贤的典故。据《汉书·韦贤传》,韦贤号称邹鲁大儒,教育了四个儿子,都很有成就。赞美了胡逸老的诗礼传家,显示其品格的清高,令人仰慕。首联二句劈空而来,气势惊挺。‎ 颔联承上,进一步赞美庵主的仁爱之心。说他在灾年能拿出粮食与贫人共享,和气必能致祥,后代必得佳子弟。这里用了韦康、韦诞兄弟的典故。据《三国志·魏书·荀彧传》裴松之注,孔融赞扬韦端的两个儿子韦康与韦诞为一双明珠。诗人意谓,胡逸老必能像韦端那样,明珠出于蚌胎,佳子弟出于门庭。‎ 颈联转到正面写致虚庵。白天闲坐庵中,眼前的山景如一幅幅图画映出;入夜倚于窗前,只觉风雨飒飒而来。这是脍炙人口的名句。诗评家认为这两句“奇”。之所以奇,是因为:第一,化静为动。将致虚庵依山傍水的位置,作了动态描写。“出”、“来”二字,将山水写活。第二,化实为虚。什么样的“画图”,尽可让读者去想象;夜来风雨是隔窗听到,并非眼见,也是虚写实事。第三,情景交融。五句写视觉,六句写听觉,整联都有能视能听的主体存在。宴坐的闲适,听雨的从容,都在不言之中。庵主高雅的人格、广阔的胸襟,与前两联一脉相承。只不过前两联是直叙,这里是衬托。‎ 尾联总收全诗,照应开头。以闲逸之心观山观水,山水的妙境能常现于心目之前。而山水的清淑之气又能涤荡肠胃,使此心澄清无滓,一尘不染。这里一方面说胡逸老,另一方面也披露了诗人自己的胸襟。‎ ‎(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1小题,10分)‎ ‎16.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杜牧的《阿房宫赋》中叠词运用是突出特色之一,如,写渭水和樊川两条河流人阿房宫时写道“________________”;写后宫妃嫔都打开梳妆的镜子时,写道“________________”。‎ ‎(2)李白《蜀道难》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以感叹的方式收束对蜀道凶险的描写,转人后文对人事的关注。‎ ‎(3)杜甫在《登高》中写到他备尝艰难之苦,国难家愁,白发日多,因而感伤“_______________”,再加上因病断酒,悲愁就更难排遣,故而吟叹“_________________”。‎ ‎(4)________________,此时无声胜有声。(白居易《琵琶行》)‎ ‎(5)_________________,蓝天日暖玉生烟。(李商隐《锦瑟》)‎ ‎(6)人生如梦,_____________________。(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 ‎(7)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气吞万里如虎。(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 ‎【答案】 (1). 二川溶溶,明星荧荧 (2). 其险也如此 (3). 嗟尔远道之人 (4). 胡为乎来哉 (5). 艰难苦恨繁霜鬓 (6). 潦倒新停浊酒杯 (7). 别有幽愁暗恨生 (8). 沧海月明珠有泪 (9). 一尊还酹江月 (10). 金戈铁马 ‎【解析】‎ ‎【详解】此题考查学生名句默写的能力。在默写名句名篇时,要做到“三清”“三不”:“三清”就是卷面清洁,字迹清楚,笔画清晰;“三不”就是不添字,不漏字,不误写。高考所选择的名句大多出自课内所学篇目,只有少数来自课外,该如何识记这些课内的名句,需要一定的技巧。高考所考的名句,字不一定有多复杂,但一定很有迷惑性,考生经常在这些“浅水滩”“翻船”,原因是光背不写,光记不辨,不知道联系句意和古文的特性来区分。所以在平时对名句记忆时要立足于对诗句的理解,在理解的基础上记忆既准确还不容易写错字,然后要立足于“写”,不要背下来但得不到分数。此题难写的字和词有:嗟尔、鬓、幽愁、尊、酹等,考生要在理解的基础上背诵。‎ ‎(四)课内知识考查(本题共1小题,5分)‎ ‎17.解释句中加点字的意思 ‎(1)假( )舆马者,非利足也 ‎(2)齐谐者,志( )怪者也 ‎(3)嗟乎!师道( )之不传也久矣 ‎(4)况吾与子渔樵( )于江渚之上 ‎(5)氓之蚩蚩,抱布贸( )丝 ‎【答案】 (1). 假:借助 (2). 志:记,记述,记载 (3). 道:传统风尚 (4). 渔樵:名作动,打鱼砍柴 (5). 贸:交换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和用法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时,考生要有语境意识,要解释实词在文中的语境意,解释时要遵循字不离词,词不离句,句不离篇的原则。考查的范围一般是一词多义,古今异义,词类活用等。‎ ‎(1)“假”,一词多义,在此处“借助”之意。此句翻译:借助车马的人,并不是脚走得快。‎ ‎(2)“志”,一词多义,此处“记述,记载”之意。此句翻译:《齐谐》这本书,是记载奇闻逸事的书。‎ ‎(3)“师”,一词多义,此处“传统风尚”。此句翻译:唉,古代从师学习的风尚不流传已经很久了。‎ ‎(4)“渔樵”,名词用作动词,“打鱼砍柴”。此句翻译:何况我和你在江中的小洲上捕鱼打柴。‎ ‎(5)“贸”,一词多义,此处“交换”之意。此句翻译:那个人老实忠厚,怀抱布匹来换丝。‎ 三、语言文字运用(11分)‎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今天,我们怀着文化自信迈入了新时代。同时,作为电影人,我们也足够幸运能够站在中国电影历史发展的高速公路上,目睹中国电影高歌猛进的震撼图景,切身感受中国电影__________的伟大进程。我们面对的是__________的历史画面:中国电影能够与世界电影的劲旅好莱坞进行正面的市场征战,在本土电影市场上争得了50%以上的市场占有率,这在世界电影史上也是绝无仅有的,可以预测,( )。面对这些辉煌的市场业绩,中央__________,改革了电影管理体制,成立国家电影局。‎ 在我理解,电影强国目标的建立,除了电影市场的繁荣,而且是于光影艺术之中对中国电影熔铸的文化价值体系的表达与建构。‎ 简单地说,中国电影除了在票房市场的辉煌业绩,是否具有一种能够与市场票房成绩__________的关于电影表述的文化审美体系?中国电影是否能够建构属于自己的东方美学风范,屹立在世界电影的历史版图上?这是中国电影界必须思考和给予回答的重大命题。‎ ‎18. 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成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 )‎ A. 空前绝后 蒸蒸日上 明察秋毫 一视同仁 B. 日新月异 前所未有 高瞻远瞩 相提并论 C. 日新月异 蒸蒸日上 高瞻远瞩 一视同仁 D. 空前绝后 前所未有 明察秋毫 相提并论 ‎19. 下列在文中括号内补写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 )‎ A. 在不久的将来,中国电影市场会使自己的黄金时代到来,赶超北美票房 B. 在不久的将来,北美票房会被中国电影市场赶超,迎来自己的黄金时代 C. 在不久的将来,中国电影市场会赶超北美票房,迎来自己的黄金时代 D. 在不久的将来,中国电影市场会赶超北美票房,使自己的黄金时代到来 ‎20. 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 )‎ A. 电影强国目标的确立,除了电影市场的繁荣,更多的是对中国电影熔铸于光影艺术之中的文化价值体系的表达与建构。‎ B. 电影强国目标的建立,除了电影市场的繁荣,更多的是于光影艺术之中对中国电影熔铸的文化价值体系的表达与建构。‎ C. 电影强国目标的建立,除了电影市场的繁荣,而且是对中国电影熔铸于光影艺术之中的文化价值体系的表达与建构。‎ D. 电影强国目标的确立,除了电影市场的繁荣,而且是于光影艺术之中对中国电影熔铸的文化价值体系的表达与建构。‎ ‎【答案】18. B 19. C 20. A ‎【解析】‎ ‎【18题详解】‎ 本题考查正确使用成语的能力。此类题要在理解句意的基础上,结合具体语境及词语的意思从三个方面综合考虑分析,即成语的基本义、感情色彩和语境。需要注意色彩不明、断词取义、对象误用、谦敬错位、功能混乱、不合语境、望文生义等错误使用类型。第一组:空前绝后:从前没有过,今后也不会再有。夸张性地形容独一无二。日新月异:每天都在更新,每月都有变化。指发展或进步迅速,不断出现新事物、新气象。文段中指中国电影的发展,因中国电影发展的未来难以预料,所以“空前绝后”不合语境,此处应选“日新月异”。排除AD两项。第二组:蒸蒸日上:形容事业一天天向上发展。前所未有:从来没有发生过的。此处用来形容“历史画面”,从下文来看,应选“前所未有”。第三组:明察秋毫:原形容人目光敏锐,任何细小的事物都能看得很清楚。后多形容人能洞察事理。高瞻远瞩:站得高,看得远。比喻眼光远大。语境中,这句的主语是“中央”,从下文“改革了电影管理体制,成立国家电影局。”来看,这里应选“高瞻远瞩”。第四组:一视同仁:表示对人同样看待,不分厚薄。相提并论:把不同的人或不同的事放在一起谈论或看待。语境中拿“电影票房”与“关于电影表述的文化审美体系”进行对照,应选“相提并论”。分析可知,B项成语全都恰当。故选B。‎ ‎【19题详解】‎ 此题考查语言表达的连贯准确的能力。此类型题首先要通读语段,了解句意,然后注意句与句的排列组合,注意上下句的衔接、呼应,做到话题统一,句序合理,衔接和呼应自然。要加强对语境的分析与体会。有些题应注意排序句的逻辑顺序和句中关联词语的运用。本题,根据语境,主语应为“中国电影市场”,排除B项。先“赶超北美票房”,然后才能“迎来自己的黄金时代”,排除A项。“使自己的黄金时代到来”不合逻辑,排除D项。故选C。‎ ‎【20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辨析病句的能力。解答本题,先要熟悉常见的病句类型及其特点,要特别注意成分残缺、搭配不当、语序不当、结构混乱的语病;然后采用语感审读、句子紧缩、逻辑分析等方法找到病句的病因;最后“对症下药”,根据语病修改病句,注意不能改变句子的原意。“目标”应与“确立”搭配,不能与“建立”搭配,排除BC两项。“除了”与“而且”不能搭配,应与“更多的”搭配,排除D项。故选A。‎ ‎【点睛】病句辨析的几种方法:‎ ‎①语感检查法,辨析病句,可以依靠预估,一般说来,按习惯的说法觉得别扭的地方,常常是有语病的地方,病句类型中的搭配不当、语序不当、语意重复都可用此法;‎ ‎②主干枝叶法,按照先找句子主干,再看句子枝叶的步骤来确定病句,搭配不当、成分残缺都可用此法;‎ ‎③类比检查法,就是仿造一个结构类似的句子同原句作比较,如果仿写句子有问题则说明原句不正确;‎ ‎④逻辑分析法,就是从事理上分析句子,看概念的使用、判断、推理是否得当,语句的前后顺序、句间关系是否合适,前后语句是否呼应等;‎ ‎⑤寻找标志法,就是抓住病句中一些明显得语音标志。‎ ‎21.‎ 为提高学生社团活动开展能力,某中学学生会计划举办一次G20峰会模拟会议活动,活动安排如下图,请用一段话介绍G20峰会模拟会议活动安排的流程,要求内容完整,表述准确,语言连贯,不超过90个字 ‎【答案】模拟会议活动由筹备、活动和总结三个阶段构成。筹备阶段包括成立各国代表团和选举大会秘书长两项内容;活动阶段安排了经济交流论坛和文化交流论坛;总结阶段则进行最佳代表团评选活动。‎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图文转换的能力。重点考查流程图。答题时,注意题目要求,看清楚流程图陈述的对象;看清箭头指向或事物的发展方向;然后把握各步骤之间的关系,条件、因果或转折等。根据大箭头的方向,此活动安排流程主要有三大步,然后分别又有几个环节,表述时要信息完整,语言通顺。‎ 四、写作(60分)‎ ‎22.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开学第一天,有学生在教室的黑板上看到了这样一些留言:‎ ‎①不奋斗,你的才华如何配上你的任性。‎ ‎②不奋斗,你的脚步如何赶上父母老去的速度。‎ ‎③不奋斗,世界那么大,你靠什么去看看。‎ ‎④一个人老去的时候,最痛苦的事情,不是失败,而是我本可以。‎ ‎⑤每个人心里都有一片海,自己不扬帆,没人帮你启航。‎ ‎⑥只有拼出来的成功,没有等出来的辉煌!‎ 据说,写下这段话的是暑假期间在学校进行维修施工的农民工。读了上面的留言,你有怎样的感触和思考?‎ 请以其中两三句为基础确定立意,并合理引用,写一篇文章。要求自选角度,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少于800字。‎ ‎【答案】奋斗与青春 世界上美丽的东西千千万万,却没有一样比年轻更为美丽;世界上珍贵的东西数也数不清,却没有一样比青春更为宝贵。我们是多么值得骄傲多么让人羡慕啊!而我们若只是挥霍光阴,只是享受,不去奋斗拼搏,那我们真的算拥有青春吗?答案是否定的,我们只有发愤图强,努力耕耘才能做到无愧于青春,无愧于人生,才能拥有一个充实而完美的青春。‎ 奋斗的青春是美好的风景正是那千万颗在青春中奋斗的心,以及那千万双在天空中高飞的振翅,装扮着最美好最美丽最珍贵的人生季节—青春。将青春变成人生最美好生活的出发点。“恰同学少年,风华正茂,书生意气,挥斥方遒。”昭示着一代伟人奋斗的青春。他们的青春因充满奋斗和激情而洋溢着美好,而今,青春正我在我们手中,我们不能容忍青春在我们手中白白流逝,我们不能在叹息声中虚度光阴,我们不能在叹息声中了结生命,那么就让我们在青春时节奋发吧!让青春之花永远绽放在我们心中,书写一卷有声有色的人生。‎ 青春在奋斗中展现美丽,青春的美丽永远展现在她的奋斗拼搏之中。就像雄鹰的美丽是展现在他搏风击雨中,如苍天之魂的翱翔中,正拥有青春的我们,何不以勇锐盖过怯懦,以进取压倒苟安,扬起奋斗的帆吧!在波涛汹涌的大海中不断前行,展示我们子一代人青春的壮美与力量,让我们就像雄鹰一样搏击长空吧!让青春之歌扬出昂扬的旋律,让我们的声明发出耀眼的光芒。‎ 奋斗抒写无悔青春,在漫漫人生道路上,青春虽然只是一小段,但当你白发苍苍回首时,你会发现曾经拥有的青春依然会在记忆中闪烁着动人的光彩。青春无悔该是我们每个人的追求,我们只有把握好青春的每一天,在激流中涌进不断拼搏,我们才可以骄傲地说:“我的青春是无悔的!”‎ 雷锋说:“青春啊,永远是美好的,可是真正的青春只属于那些永远力争上游的人,永远忘我劳动的人,永远谦虚的人!”因此唯有奋斗,为自己的梦想不断前行,朝着我们自己的目标不断迈进,我们才能拥有一个真正而又无悔的青春。‎ 青春的世界里,不需要固结你的思想,只有追寻美好的梦想,人前方荆棘丛生,我们都要持之以恒。让我们像江河一样,向着大海不断奔流吧!在漫漫的人生道路上,谱写青春的音符,留下奋斗的足迹。‎ 用我们的奋斗和梦想扬起青春的船帆,当我们努力拼搏地摇浆时,成功的闸门也会慢慢地再为我们打开,我们将享受一份青春的美好,收获一份成功的喜悦。‎ ‎【解析】‎ 试题分析:这是一道多则材料的作文题目,作文的要求是以六个句子中的两三句为基础确定立意,并合理引用,写一篇文章,考生在写作时应明确每个句子的含义,然后选出两三个在内容上有逻辑关联的句子确定出一个集中立意,展开记叙或议论。第一句的意思是强调奋斗跟施展才华的关系,只有在年轻时奋斗,才能最大可能地展现自己的才华,知识可以改变命运,才能任性地实现自己的理想,否则都是空谈。第二句的意思是,如果不奋斗,你的成长、作为会赶不上父母老去的速度,当你还没有成功时,父母就已经老去,你拿不出什么来孝敬父母,岂不可悲。第三句的意思是,只有奋斗才能有资格实现理想,甚至可以到世界各处去看看。第四句仍然是强调年轻时奋斗的意义,落脚点在于年轻时不努力奋斗,到老了后悔莫及。第五句强调奋斗的意义,奋斗能够使人拥有坚强和自信,拥有向往明天和美好生活的心态,拥有通往成功的动力。第六句的意思是强调奋斗不能等待,应该立刻付诸行动。考生可据此归纳,如①④组合可以围绕努力奋斗,不要给青春留下遗憾来写;③⑤⑥组合可以围绕怎样奋斗来写,人只有自强不息、主动努力才能成功,消极等待只会错失机会等;②③组合可以写奋斗是我们实现理想、孝敬父母的资本。 在具体写作时,应避免抽象的描写,大而无边的空泛议论。选择议论文,应切口小,深入分析;选择记叙文或散文,要做到情感饱满,写得形象,具体,生动,有灵性。‎ ‎ ‎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