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4.00 KB
  • 2021-06-06 发布

2018届二轮复习文言文阅读训练(浙江)(3)

  • 5页
  • 当前文档由用户上传发布,收益归属用户
  1. 1、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淘文库整理发布,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请立即联系网站客服。
  3.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阅读内容确认后进行付费下载。
  4. 网站客服QQ:403074932
‎2018届二轮复习 文言文阅读 训练(浙江)‎ 一、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第(1)~(5)题。‎ 论蔬食之美者,曰清,曰洁,曰芳馥,曰松脆而已矣。不知其至美所在,能居肉食之上者,只在一字之鲜。《记》曰:“甘受和,白受采。”鲜即甘之所从出也。此种供奉,惟山僧野老躬治园圃者,得以有之,城市之人向卖菜佣求活者,不得与焉。然他种蔬食,不论城市山林,凡宅旁有圃者,旋摘旋烹,亦能时有其乐。‎ 至于笋之一物,则断断宜在山林,城市所产者,任尔芳鲜,终是笋之剩义。此蔬食中第一品也,肥羊嫩豕,何足比肩?但将笋肉齐烹,合盛一簋,人止食笋而遗肉,则肉为鱼而笋为熊掌可知矣。购于市者且然,况山中之旋掘者乎?‎ 食笋之法多端,不能悉纪,请以两言概之,曰:“素宜白水,荤用肥猪。”茹斋者食笋若以他物伴之香油和之则陈味夺鲜而笋之真趣没矣白煮俟熟略加酱油从来至美之物皆利于孤行此类是也。以之伴荤,则牛羊鸡鸭等物皆非所宜,独宜于豕,又独宜于肥。肥非欲其腻也,肉之肥者能甘,甘味入笋,则不见其甘,但觉其鲜之至也。烹之既熟,肥肉尽当去之,即汁亦不宜多存,存其半而益以清汤。调和之物,惟醋与酒。此制荤笋之大凡也。笋之为物,不止孤行并用各见其美,凡食物中无论荤素,皆当用作调和。‎ 菜中之笋与药中之甘草,同是必需之物,有此则诸味皆鲜,但不当用其渣滓,而用其精液。庖人之善治具者,凡有焯笋之汤,悉留不去,每作一馔,必以和之,食者但知他物之鲜,而不知有所以鲜之者在也。《本草》中所载诸食物,益人者不尽可口,可口者未必益人,求能两擅其长者,莫过于此。东坡云:“宁可食无肉,不可居无竹。无肉令人瘦,无竹令人俗。”不知能医俗者,亦能医瘦,但有已成竹未成竹之分耳。‎ ‎(选自李渔《闲情偶记·卷五》)‎ ‎(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此种供奉     供奉:享受。‎ B.终是笋之剩义 剩义:次品。‎ C.此制荤笋之大凡也 大凡:总之。‎ D.益人者不尽可口 益:使……受益。‎ ‎(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  )‎ A.鲜即甘之所从出也 杳不知其所之也 B.何足比肩 其间旦暮闻何物 C.则肉为鱼而笋为熊掌可知矣 于其身也,则耻师焉 D.莫过于此 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与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作者通过比较,认为蔬菜在鲜美上要超过肉类,而生长在山林中的笋是天下所有蔬菜中最美味的,是肥羊乳猪等无法比拟的。‎ B.作者提到笋的食用方法,认为最好是用白水煮熟,略加点酱油即可,也可和肥猪肉一起煮,用醋和酒作调料,这种合煮合吃的方式也让人感受到美味。‎ C.作者认为真正高明的厨师,他会留着煮笋的汤,每做一个菜都拿来调和,味道会更鲜美,但人们又往往不知道是笋的鲜味。‎ D.本文运用了对比、类比、引用等多种手法,既有情趣,又见理性,充分展示了笋的美味特点,提到笋的食用方法时也蕴含很多哲理。‎ ‎(4)用“/”给下面文字断句。‎ 茹斋者食笋若以他物伴之香油和之则陈味夺鲜而笋之真趣没矣白煮俟熟略加酱油从来至美之物皆利于孤行此类是也 ‎(5)把文中画线的句子译成现代汉语。‎ ‎①购于市者且然,况山中之旋掘者乎?‎ ‎②不知能医俗者,亦能医瘦,但有已成竹未成竹之分耳。‎ 答案:‎ ‎(1)C 解析 大凡:大要,概略。‎ ‎(2)D 解析 A项,结构助词/动词,往;B项,疑问副词,哪里、怎么/疑问代词,什么;C项,连词,那么、就/连词,却;D项,介词,表比较。‎ ‎(3)B 解析 作者认为煮熟以后,肥肉都要去掉。‎ ‎(4)茹斋者食笋/若以他物伴之/香油和之/则陈味夺鲜/而笋之真趣没矣/白煮俟熟/略加酱油/从来至美之物/皆利于孤行/此类是也 解析 注意标志性词语,如“若”“之”“矣”“皆”等。‎ ‎(5)参考答案 ①在市场上买的尚且如此,何况山里刚刚挖出来的呢?②(他)却不知道(竹这种)能够医治庸俗的东西,也能够医治瘦弱,只是有已成竹和未成竹的区分罢了。‎ 解析 要注意落实得分点:①要注意“购于市”“然”“况……乎”“旋”;②对“但……耳”的翻译,要把省略的成分补足,做到句子通顺等。‎ 参考译文 要讲到蔬菜的美味,就是清淡、干净、芳香、松脆这几样。人们不知蔬菜的美味是在肉食之上,可以用“鲜”这个字来形容。《礼记》上说:“甘受和,白受采。”鲜是甘美的来源。这种享受,只有山里的和尚、野外的人家和那些亲自种植的人才能够得到,城市里向菜贩子购买蔬菜的人,是享受不到的。但是别的蔬菜,不管是城市还是山林,只要住所旁边有菜圃的人家都可以种,随时摘随时吃,也可以享受这种乐趣。‎ 至于笋这种东西,好的就只能是生长在山林,城市里出产的,再怎么芳香鲜美,都只是笋的次品。这是蔬菜中味道最好的,肥羊乳猪,怎能相比?只要笋和肉同锅煮,合盛在一个盆里,人们都只吃笋而留下肉,从这一点就可以知道笋比肉更可贵。在市场上买的尚且如此,何况山里刚刚挖出来的呢?‎ 吃笋的方法有很多种,不能记录周全,用两句话概括:“素宜白水,荤用肥猪。”吃斋的人如果在煮笋的时候拌上别的东西,再调上香油,那些东西的味道会把笋的鲜味夺走,笋的真正美味就失去了。正确的做法是用白水煮熟,略加点酱油。最美好的东西适宜单独做,笋就是这样。用来和肉食一起煮时,牛羊鸡鸭等都不合适,唯独猪肉合适,还特别适宜和肥肉一起煮。不要肥肉的肥腻,而要肥肉的甘,甘味被笋吸入,而后感觉不到这种甘,只觉得鲜到了极点。快煮熟时,肥肉都要去掉,汤也不要多留,只留下一半,再加上清汤。调味的作料,只用醋和酒。这是烧制荤笋的大致方法。笋这种东西,不管单独吃还是合煮都能表现出美味,而且食物中不论荤的素的,都可以用来作笋的调和物。‎ 蔬菜中的笋就像中药中的甘草一样,都是必需的东西,含有这种东西的食物都会很鲜,只是不用渣滓,而用汁液。会做菜的厨师,只要有煮笋的汤,就留着,每做一个菜都拿来调和,吃的人只是觉得很鲜,而不知道鲜的原因在于笋。《本草》中记载的多种食物,对人有好处的不一定可口,可口的不一定对人有好处,想要两全其美,没有比笋更好的了。苏东坡说:“宁可食无肉,不可居无竹。无肉令人瘦,无竹令人俗。”(他)却不知道(竹这种)能够医治庸俗的东西,也能够医治瘦弱,只是有已成竹和未成竹的区分罢了。‎ 二.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第(1)~(5)题。‎ 幼主德祐中奏(节选)‎ ‎ 文天祥 自古立国,一是以人心为本。齐一日丧七十余城,以人心失也;田单一日复七十余城,以人心固也。元奸①得罪于天下,天下怨愤郁抑,十有五年,遂使诸侯解体,强吾民北面而役之。彼知归怨元奸,未尝归过朝廷也。乃今三百余年,祖宗涵育之遗黎,无辜荼毒于敌人之手,讴吟思汉,日徯王师。所在义民抗敌者,大或数万,小亦数千,此拨乱反正之大机栝也。然人心易得,其失亦易。顷者朝廷弛公田,蠲常赋,宽商禁,起谪籍之淹滞,解科举之靡文,天下诵之,以为快活条贯,人心顿苏,敌势顿沮。我是以有独松关诸屯之捷。通国上下,以为元奸失人心之事已尽洗濯,今日收人心之具已尽举行。而臣恤纬之忠,独以为未也。草间豪杰,方且量朝廷之意向;边头诸将,方且视庙堂之指授;学校之聚议游谈,闾阎之道听涂说,方且劘②执政之然否,追行事之得失。于传有之:得国常于斯,失国常于斯。今上至宫闱与嗣皇起居,下与公卿与百执事,必人人一心,以殄此患为主,则诸将莫不用命,英雄莫不归心。以此众战,孰能御之?以此攻城,何城不克?如大臣有避嫌远疑之迹,而无推车必行之心,群公持便安自营之私,而无同舟共济之志,宫中与府中不相闻,阃内与阃外不相应,赏罚混淆,正邪贸乱,姑息牵制之意多,奋发断制之义少,敌人以此轻中国,奸雄以此觇朝廷,人心之愤悱者日以怠,公论之激昂者日以靡,而我之人民,将有甘心于敌人之庭而不悔者矣。其祸可胜言哉裴度有言承宗敛手削地韩弘舆疾讨贼岂朝廷之力能制其死命哉由处置得宜能服其心耳。‎ 注①元奸:指大奸臣贾似道。②劘(mó):切磋,引申为直言劝谏。‎ ‎(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无辜荼毒于敌人之手     荼毒:毒害,残害。‎ B.顷者朝廷弛公田 弛:放纵。‎ C.以为元奸失人心之事已尽洗濯 濯:洗,洗除。‎ D.以殄此患为主 殄:消灭。‎ ‎(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  )‎ A.齐一日丧七十余城,以人心失也 木直中绳,车柔以为轮 B.元奸得罪于天下 不拘于时 C.草间豪杰,方且量朝廷之意向 且君尝为晋军赐矣 D.如大臣有避嫌远疑之迹,而无推车必行之心 幽于粪土而不辞者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与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文天祥在文中提出自古立国以人心为本的观点,并且强调得人心容易,失人心也容易,值得上至国家,下至部门做管理的人借鉴思考。‎ B.文天祥以事实为依据分析后进言,只要顺应民心,团结抗敌,胜利可待,但同时又建议不可获小胜便以为无忧,而要整顿内弊,处置得宜,征服人心,表现了远见卓识。‎ C.本奏章理足言宜,析形势,论对策,大胆抨击朝廷赏罚混淆、正邪错乱、姑息牵制的弊端,颇显忠臣爱国之心。‎ D.本文的进言技巧值得借鉴,从兴国立意,紧扣皇帝的志趣所在;肯定其曾有的作为,以取悦皇帝之心,为进言奠定基础;以假设指其时弊,不直言说破,便于对方接受。‎ ‎(4)用“/”给下面的文字断句。‎ 其祸可胜言哉裴度有言承宗敛手削地韩弘舆疾讨贼岂朝廷之力能制其死命哉由处置得宜能服其心耳 ‎(5)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起谪籍之淹滞,解科举之靡文。‎ ‎②群公持便安自营之私,而无同舟共济之志。‎ ‎(1)B 解析 弛:放松,放宽。‎ ‎(2)D 解析 A项,连词,因为/介词,把。B项,介词,引进对象/介词,被。C项,副词,将,与“方”连用,表示将要,正将/连词,况且。D项,连词,表转折,但,却。‎ ‎(3)C 解析 “大胆抨击”之说不当。文章用的是假设语气,委婉说法。‎ ‎(4)其祸可胜言哉/裴度有言/承宗敛手削地/韩弘舆疾讨贼/岂朝廷之力能制其死命哉/由处置得宜/能服其心耳 ‎(5)参考答案 ①起用被贬谪抄家后淹埋滞塞(埋没闲置)的人才,废除科举中浮艳的文风。②公卿们怀着偷安自营的私念,却没有同舟共济的志向。‎ 解析 ①注意重点词语“起”“谪”“籍”“淹滞”“解”“靡”,翻译的句子要通顺。②注意重点词语“便安”“自营”“而”。‎ 参考译文 ‎ 自古以来建立国家,完全是把人心作为根本。齐国一天之内丧失七十多座城池,因为人心涣散了;田单一天之内收复七十多座城池,因为人心稳定了。大奸臣贾似道得罪天下之人,导致天下怨恨愤怒,人们郁闷压抑了十五年,因此就使诸将之心涣散解体,强迫我们的人民投降敌人受奴役。人们只知道把怨气发泄在大奸臣身上,并没有把过错归结给朝廷。至今三百年来,列祖列宗涵养哺育的黎民百姓,无辜地落在敌人手中受磨难,讴歌吟咏都在思念大宋王朝,每天都在苦苦等待王朝的大军打过去。各处义民的抗敌武装,大的有几万人,小的也有几千人,这是澄清混乱、恢复正常的关键。然而人心容易得到,也很容易失去。前不久朝廷放宽公田租税,减轻日常赋役,放松商业禁令,起用被贬谪抄家后淹埋滞塞(埋没闲置)的人才,废除科举中浮艳的文风。天下颂扬这些措施,认为是办事果断而有条理,人心马上振奋起来,敌人的进攻立刻遭到失败。我们因而有了独松关诸屯的捷报。全国上下,都以为大奸臣丧失人心的事已被涤荡干净,今天收回人心的措施已经全部施行。然而我忧国忘家的忠心,还认为远远不够。草莽中的英雄豪杰,还正在掂量朝廷的意向;边疆上的诸位将领,还正在观察朝廷的指挥,学校里的聚议游谈,街巷中的道听途说,还正在切磋政治的好坏,追究行事的得失。在经传中有这样的话:得国常取决于人心,失国常取决于人心。今天上自太皇太后陛下的宫闱和新即位的皇帝陛下的起居,下至政府的公卿及各有关臣僚,一定要人人同心协力,以扑灭祸患为主,那么,边疆诸将无不服从命令,草莽间豪杰无不归心朝廷。用这样的人去作战,谁能抵挡?用这样的力量去攻城,哪座城池攻不下?如果大臣有躲避嫌疑的顾虑,没有一定要推车前进的决心,公卿们怀着偷安自营的私念,没有同舟共济的志向,皇宫和相府互不通消息,朝廷内外的行动互不相应,赏赐和惩罚混淆,正直和奸邪混杂,苟且取安互相掣肘的意思多,奋发图强果断决策的意思少,敌人因此而轻视中国,奸雄因此而窥伺朝政大权,人们心中蕴蓄的忧思日益懈怠,公众舆论中慷慨激昂之气日益松弛,甚至我们的民众将会有甘心于受敌人的统治而不后悔的。这些隐患哪里说得完啊!唐朝宰相裴度有过刚烈的誓言,王承宗便赶忙缩手削让土地,韩弘就带着疾病征讨叛贼,难道是朝廷的力量能够彻底扼制他们的命运吗?是因为处置得当,能够收服他们的心啊!‎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