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7.50 KB
  • 2021-06-06 发布

2018-2019学年安徽省蚌埠市第一中学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

  • 15页
  • 当前文档由用户上传发布,收益归属用户
  1. 1、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淘文库整理发布,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请立即联系网站客服。
  3.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阅读内容确认后进行付费下载。
  4. 网站客服QQ:403074932
‎2018-2019学年安徽省蚌埠市第一中学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 第I卷 表达题 一、现代文阅读(33分)‎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文化软实力,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基于文化而具有的凝聚力、生命力、创新力、传播力和影响力。“文化软实力”的说法源自约瑟夫·奈的软实力理论。一般来说,软实力是一种隐形的力量,蕴含在文化、政治价值观、外交政策和国际形象四个载体中。在这四个载体中,文化是核心,其他三个组成部分也都深深地烙上了文化的影子。甚至有人直接把软实力解释成文化力。基于此,文化软实力就有了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文化软实力就是指“软实力”;狭义的文化软实力,则是构成软实力的文化要素。文化软实力的形成必须依赖先进的文化,而这种文化只有与时俱进才能更好地服务于相应的时代和社会,才能更好地促进个人全面自由的发展,才能体现出强大的吸引力和感染力。‎ 文化软实力的作用,主要体现在国内和国际两个方面。在国内,它通过文化建设不断增强本国文化的认同感,抵御国外一些敌对文化理念的侵袭,大大增强国内民众的凝聚力。通过吸收国外先进文化元素和不断改造本国文化中落后的成分,使本国文化更加适应当前形势,更好地指导经济建设,更好地彰显本国文化的强劲生命力。在国际政治舞台上,兼容并蓄、富有活力的本国文化必将为国外受众所认可,使本国所奉行的理念得到传播,从而大大提升国家形象和影响力。‎ 文化软实力产生于一定的文化资源。这些资源包括国家价值追求、社会理念、宗教信仰、道德规范,还包括风俗习惯、民族精神、国民素质、文学艺术等,还与教育、科技、文化产业的发展水平密切相关。文化软实力产生的根本是人们对本国核心价值体系的认同和接受。与传统手段相比,非强制手段是文化软实力实现的手段,而国家的综合国力是文化软实力的力量表现形式。‎ 在现实社会中,往往存在重器不重道的现象。它表现在国家综合实力的建设上,就是重视提升硬实力而不重视提升文化软实力。重视提升硬实力是对的,文化软实力也一定要以硬实力为基础。事实上,硬实力的提升会极大地推动文化软实力的提升,但这并不意味着硬实力提升之后,文化软实力就会自然提升。正确的态度是,硬实力与软实力并重,寓软实力于硬实力之中,既见物又见精神。‎ ‎(摘编自舒刚《增强国家文化软实力的研究》)‎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分)‎ A.约瑟夫·奈提出的软实力理论主要由四个部分构成,其中文化是最核心的要素。‎ B.拥有强大的文化软实力既可抵御敌对文化理念的侵袭,又可提升国家的影响力。‎ C.提升国家软实力其实就是要吸收国外的先进文化来改造本国文化中的落后成分。‎ D.硬实力是提升国家软实力的基础,只要打好硬实力基础,就能有效提升软实力。‎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文章分别从概念、作用、产生以及与硬实力的关系四个方面来阐述文化软实力。‎ B.文章深入论述了软实力和硬实力的价值,通过对二者的比较突出了软实力的价值。‎ C.论述文化软实力在国内、国际的作用时,作者对其在国内所产生的作用论述较细。‎ D.文章既从理论上阐释文化软实力,也针对现实中的错误认识指出如何提升软实力。‎ ‎3. 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如果一个国家只知提升硬实力,从不重视软实力,那么它将很难有强大的凝聚力。‎ B.如果一个国家的核心价值体系不能被认同和接受,就很难产生强大的文化软实力。‎ C.一个国家即便有很强的文化软实力,但如果不能与时俱进,也会渐渐丧失其优势。‎ D.大量吸收国外先进文化元素,使本国文化具有多国文化要素,就会得到国际认可。‎ ‎(二)文学类文本阅读(本题共6小题,24分)‎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4~6题。(14分)‎ 养鼠 贾平凹 ‎ ‎ 买了十三楼的一个单元房做书房,以为街道的尘灰不得上来,蚊子不得上来,却没想到上来了老鼠。老鼠是怎么上来的,或许是从楼梯,一层一层跑上来,或许沿着楼外的那些管道,很危险地爬上来。可以肯定的这只是一个老鼠,因为我见过一次,是那天早上一开门,它正立在客厅,‎ 猛地门响,似乎吓了一跳,跌坐在地上,便立即翻起身钻到另一个房间去了。我的朋友来我处借书的时候也见过一次,它站在那个古董架上洗脸,一闪就不见了。它是一拃多长,皮毛淡黄,尖嘴长尾,眼睛漂亮。老鼠之所以叫老鼠,生下来就长胡子,但他仍是个幼年的老鼠。书房里突然有了老鼠,我得赶紧检查房子的漏洞,我是从来不开窗子的,进门也是顺手关门,我发现柜式空调的下水管那儿有个空隙,便把它堵严了。老鼠如同麻雀一样,离不开人,要在屋檐下筑窝,但又不亲近人,人一靠近就飞了。老鼠和我仅打过一次照面,至后再没有见过,而我不愿意它留在书房。要把老鼠捉住或撵走,到处堆满书籍报刊和收集来的古董玩物,清理起来十分困难,这就无法捉住和撵走。也买了鼠药放在墙角,它根本不吃又买了好几块粘鼠板摆在各处,它仍不靠近。反倒是我有一次不经意踩上了一脚,鞋子半天拔不下来。书房唯一出口就是大门,晚上开了门让它走吧。可在城市的公寓楼上,晚上怎敢大门不关呢?何况这还可能有另外的老鼠进来,那怎么办?既然无法捉它和撵它,它又无法自己出去,毕竟是一条生命,那就养吧。一养便养过了四年,我还在养着。‎ 养老鼠其实不费劲,给它提供食物就是。我的书房离我居住的家较远,我是每天早上来到书房,晚上了再回到家去。第一次我在晚上离开书房时,将一块馒头放在一块干净的秦砖上,第二天早上再来时,那馒头就不见了。但当天晚上没有了馒头,把剩下的面条放在那儿放在那儿,早上再来时,面条竟然完好无缺。我以为它是从什么地方出去了,或者是死了,就又在离开时放上馒头,以测试我的猜想。可隔了一夜,却发现馒头又没了。我这才知道它是不吃面条的。以后的日子,我没有给它留剩一个小洞,吃了一点就是了。它还是喜欢吃馒头和锅盔,我就笑了,陕西人爱吃这些,它也真是陕西的老鼠。有时也冒出一个想法,这老鼠咋和我的饮食习惯差不多:不要求多豪华,但一定要讲究,太软的馒头和锅盔不吃,太硬的馒头和锅盔不吃,锅盔不吃边楞儿,馒头不吃皮儿。‎ 我的书房里拥挤不堪,但还乱中有序,除了几十个书架,这儿一摞书籍,那儿一堆报刊;再就是那些偶像,佛教的,道教的,儒教的;更多的是秦汉唐的陶器、木刻、石雕,石雕又是什么动物的人物的都有,我每次进去,肯定要焚香的,让诸神的法力充满;要离开了,就拍着那只大石狮,它是人石狮身的瑞兽,给咱守护好呀!然后再高声对老鼠说:馒头节省着吃,渴了不要喝佛前的净水,给你喝的在盒子里。我到了外边,尤其是晚上,想着那么大的房间里,堆放了那么多东西;那些东西都是不动的,只有老鼠在其中穿行,如同巡夜一般,心里便充满乐意。‎ 但我仍是给老鼠发过两次火。一次我翻捡那些汉唐石碑的拓片,发现有三四张被咬破了。我泼然大怒,常在冰箱里备有二三个馒头。数月后,到了秋天,楼下的馒头店搬走了,没有了馒头,我就放了花生,有生花生和油炸过的花生,但它好像仅吃个二三粒就不吃了。以为松鼠是吃松子的,松鼠和老鼠应该是同一类,我在超市里发现了有卖松子的,买了一包,回书房放了,还说:给你过个生日,可是它也不吃松子。我就有些生气了,什么嘴呀,这么挑食?!朋友请吃饭,剩下的鱼呀,排骨呀,油饼、锅盔和饺子拿回来,全给他放了,它只吃锅盔。馒头和锅盔放的干了硬了,它也不吃。有一次我给我买了晚饭,剩下一根火腿肠,晚上放给它了;那么长的一根火腿肠,它竟吃的一点渣屑都不剩。原来它可以吃肉的,不要带骨头的那种。我每次外出吃饭,便给它带些剩肉,它却又不吃了。丸子不吃,糯米团不吃,方便面不吃,核桃仁葡萄干不吃,豆腐吃过一次,再放就再不吃了。那它还吃什么呢?我想想有一首歌:我爱你,就像老鼠爱大米。抓了一把米放在那里,结果它根本不吃。我看过漫画,老鼠是偷油的,也会抱着拿鸡蛋的,就在碟子里放菜油,它没有吃;放过一颗鸡蛋,他也没有动。而朋友送来的水果,比如梅子、苹果、梨、香蕉、猕猴桃,它只吃香蕉和猕猴桃,但也是在香蕉和猕猴桃上咂出怒,骂道:老鼠,你听着,你竟敢咬我拓片?我警告你,如果再敢咬书咬纸,我彻底清理房间也要把你打死。从此,再没有发现他咬碎过什么。另一次,我在擦拭客房中堂的案桌,案桌上供奉着唐时的一尊铜佛和文殊普贤两位菩萨的石像,竟然有了老鼠的屎粒和尿渍,我再一次火冒三丈,大声警告:你去死吧,老鼠!去死吧!明天我抱一只猫来!但当我去市场买猫的时候,主意又变了,何必要他的性命呢,返回来给佛上了香,又供了水果和鲜花,我听见在什么地方响了一下,我猜想那肯定是老鼠在暗处耍我。我没有回头,只说了一句:你记着!‎ 朋友们知道我在书房里养着老鼠,都取笑我,作贱我。我说:这是一只听话的老鼠,他们说:听话?该不会说这是一只有文化的老鼠吧。我脸上发烧,说:它进来了,不得出去,我能不养吗?或许是一种缘吧。‎ 和老鼠能有什么缘呢?我的小女儿是属老鼠的,我的一些朋友也是属老鼠的;小女儿的到来和朋友的交集,那都是上天的分配,或者说磁铁吸的就是螺丝帽儿和钉子啊。小女儿让我有操不尽的心,朋友中也有帮助过我的也有坑害过我的,但你能刀割水洗了小女儿和朋友吗?世界上有那么多的老鼠,为什么偏就是这一只老鼠进了我的书房?它从地面到13楼,容易吗?它是冲着书籍来的,冲着古董玩物来的?那它真是有文化的老鼠了。如果它没有文化,那四年了,它白天里要看我读书写著,听着我和朋友们说文论艺,晚上又和书籍古玩在一起,它也该有些文化了吧。‎ 所以我觉得我养了老鼠并不丢人,也不是无聊。四年里我没有加害它,也没有让它受饿;我没有奴役他,也没有从它那儿博取什么快活。它好像能知冷知热,我曾见它蜕下的毛,也似乎没生过病。它除了那两次犯错后来再没有咬噬过什么,也不再到有佛像的条案和架子上去。我们互不见面,我就是每天放食或隔空喊话;它在某一处偷偷耍我,偶尔到我梦中。但有一天,我突然担心起来,它是不是太孤单了。我并不知它是公是母,可无论公母它都是单身呀。它得有情欲呀,它得有后代呀。我多么希望它能出了这个房子,到楼下的花园里去寻找它的伙伴,但它就是没有出去。我终于决定了在一个夏夜把大门打开,我就坐在客厅里,拉灭了灯,连烟都不敢吸,让它出门;还在心里念了《大悲咒》,让它离开。到天明了,我只说它是出去了;当天我离开时又放了馒头,要证实它是真出去了。等我再一次回来,一开门就看秦砖上的馒头还在不在。我那时是又盼望馒头还在又盼望馒头不在;要是馒头还在,那它真的是走了,心里还有些不舍。可一看,馒头竟没有了。天呀,它还在。我就笑了,说:那好,那好,行走!我在瞬间里叫它是行走,因为我的书房名是上书房,而古时候上书房是皇帝读书的地方,能自由出入上书房的官就叫上书房行走,我也把我的老鼠叫做了行走。‎ ‎2014年9月24‎ 日下午,我在书房里写小说,到了黄昏,写累了,摘下眼镜凝视对面的佛像。我的写字台安在大房间的南边,北边是两个木架,全摆放着铜的铁的石的木的佛像。我看着佛像祈祷,祈望神灵赐给我智慧的力量,才一低头却看见了老鼠就在那木架前的地板上。四年了,这是我第二次看到它。它还是那么一拃长,皮毛淡黄。它在那里背向着我,突然上半身立起来,两个前爪举着,然后俯下身去;再上半身立起举着前爪,又俯下身去。我一下子惊呆了,也感动不已。我没有弄出声响,就看着它做完三次动作,然后便去了另一个房间。等它走了,我吁了一口气,放下正写的小说,就写下了这篇小文。‎ ‎(选自《游戏人间》)‎ ‎4.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第一段描写了老鼠的动作和外貌,语言简洁,生动传神,文字背后流露出作者对生命的关怀,以及潜意识里对这只老鼠的怜悯与喜爱。‎ B.文中详细地交代了作者为老鼠提供的丰富的食物,一方面描述了喂养老鼠的过程,另一方面交代了老鼠的饮食习惯,语言幽默,富有生活气息。‎ C.最后一段描写老鼠“拜佛”的动作,富有传奇色彩,四年来老鼠在书房里受到了潜移默化的文化熏陶,成为了一只真正有文化的老鼠。‎ D.文章介绍书房的陈设,书籍、报刊、佛像、陶器、木刻、石雕、拓片等杂乱拥挤,却自有条理,营造了浓郁的文化气场,同时也交代了这只老鼠的生活环境。‎ ‎5.“我”对这只老鼠情感态度,前后有怎样的变化,请结合全文进行分析。(6分)‎ ‎6.这篇散文是作者近期得意之作,可读性很强,请从选材的角度进行分析。(6分)‎ ‎ ‎ ‎7.对下面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3分)‎ 偶然 ‎ 徐志摩 我是天空里的一片云,‎ 偶尔投影在你的波心 ‎——你不必讶异,‎ 更无须欢喜 ‎——在转瞬间消灭了踪影。‎ 你我相逢在黑夜的海上,‎ 你有你的,我有我的,‎ 方向;‎ 你记得也好,最好你忘掉,‎ 在这交会时会互放的光亮!‎ A.这首诗把"偶然"这样一个极为抽象的时间副词形象化,充满情趣,富有哲理,不但珠圆玉润,朗朗上口,而且余味无穷,意溢于言外。‎ B.此诗写的是两件比较实在的事情,一是天空里的云偶尔投影在水里的波心,二是"你""我"(都是象征性的意象)相逢在海上。‎ C.如果我们用"我和你""相似"之类的标题,当会更富有诗味。‎ D."云""波""你""我""黑夜的海""互放的光亮"等意象及其之间的关系构成都可以因为读者个人情感阅历的差异及体验强度的深浅而进行不同的理解。‎ ‎8.阅读下面这首诗,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3分)‎ 断章 卞之琳 你站在桥上看风景,‎ 看风景人在楼上看你。‎ 明月装饰了你的窗子,‎ 你装饰了别人的梦。‎ A. 第一节写"你"在桥上看风景,不自觉的成了从楼上看风景的人的一道"风景".‎ B. 第二节写皎洁的月亮成了"你"的窗子的装饰品,而"你"成了别人(楼上的人)的梦境的装饰品。‎ C. 两幅生动优美的画面隐喻、暗示了深刻的哲理:在同一时空中,作为主体的人或物,有可能变成客体。客体有可能变成主体。人们只要不被世俗观念所束缚,不计较一时的得失哀乐,就可以获得精神的自由和超越。‎ D. 作为一首象征诗,这首诗用朴实单纯的语言,展现出一幅明丽的生活画面;语言明白如画,内涵却丰富深邃,达到了明与隐、实与虚、具体与抽象的和谐统一。‎ ‎9.对下面这首诗的解说,不恰当的一项是( )(3分)‎ 天真的预示 ‎[英]布莱克 一颗沙里看出一个世界,‎ 一朵野花里有一座天堂把无限放在你的手掌上,‎ 永恒在一刹那里收藏。‎ A.第一句是说以小见大,"窥一斑而知全豹"。‎ B.第二句是说一个个体生命里藏着偌大的自由与自信。‎ C."无限"与"永恒"在自己的手中创造。‎ D."天真"预示着美好,希望与永恒靠大家努力才能实现。‎ 三、古诗文阅读(30分)‎ ‎(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6小题,22分)‎ 阅读下文,完成10—14题。‎ 于是张良至军门见樊哙。樊哙曰:“今日之事何如?”良曰:“甚急!今者项庄拔剑舞,其意常在沛公也。”哙曰:“此迫矣!臣请入,与之同命。”哙即带剑拥盾入军门。交戟之卫士欲止不内,樊哙侧其盾以撞,卫士仆地,哙遂入,披帷西向立,瞋目视项王,头发上指,目眦尽裂。项王按剑而跽曰:“客何为者?”张良曰:“沛公之参乘樊哙者也。”项王曰:“壮士,赐之卮酒。”则与斗卮酒。哙拜谢,起,立而饮之。项王曰:“赐之彘肩。”则与一生彘肩。樊哙覆其盾于地,加彘肩上,拔剑切而啖之。项王曰:“壮士!能复饮乎?”樊哙曰:“臣死且不避,卮酒安足辞!夫秦王有虎狼之心,杀人如不能举,刑人如恐不胜,天下皆叛之。怀王与诸将约曰:‘先破秦入咸阳者王之。’今沛公先破秦入咸阳,毫毛不敢有所近,封闭宫室,还军霸上,以待大王来。故遣将守关者,备他盗出入与非常也。劳苦而功高如此,未有封侯之赏,而听细说,欲诛有功之人。此亡秦之续耳,窃为大王不取也。项王未有以应,曰:“坐。”樊哙从良坐。坐须臾,沛公起如厕,因招樊哙出。‎ 沛公已出,项王使都尉陈平召沛公。沛公曰:“今者出,未辞也,为之奈何?”樊哙曰:“大行不顾细谨,大礼不辞小让。如今人方为刀俎,我为鱼肉,何辞为?”于是遂去。……‎ ‎10、下列加点词的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3分)‎ A、拔剑切而啖之   啖:吃。 ‎ B、杀人如不能举  举:举起。 ‎ C、窃为大王不取也 窃:私下里。 ‎ D、沛公起如厕   如:往。‎ ‎11.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意义或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3分)‎ A、先破秦入咸阳者王之   臣之壮也,犹不如人 B、起,立而饮之      图穷而匕首见 C、以待大王来       越国以鄙远。‎ D、我为鱼肉,何辞为    若舍郑以为东道主 ‎12、下列句子中和“客何为者”句式相同的一项是( )(3分)‎ A、沛公安在     B、求人可使报秦者 C、佚之狐言于郑伯 D、吾属今为之虏矣 ‎13、下列叙述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3分)‎ A、“按剑而跽”这一微妙的动作,将不可一世的西楚霸王不由自主的震动、惊恐、警戒 泄露出来,寥寥几个字,人物形象就呼之欲出,跃然纸上。‎ B、“哙遂入,披帷西向立,瞋目视项王,头发上指,目眦尽裂。”人物动作神态栩栩如 生,勾勒出一个霸气逼人的怒目金刚形象。‎ C、樊哙闯宴后,形势一触即发,但项羽不怒,稍有缓和。刘邦趁缓和之机,托词离席,‎ 显示了其机敏。‎ D、樊哙指斥项羽,锋芒毕露,使得“项王未有以应”,并赐“坐”。这一软一硬形成了 对比,也显示了项羽“为人不忍”的性格。         ‎ ‎14、翻译下列句子(10分)‎ ‎(1)故遣将守关者,备他盗出入与非常也。(5分)‎ 译文: ‎ (2) 大行不顾细谨,大礼不辞小让。如今人方为刀俎,我为鱼肉,何辞为?(5分)‎ 译文: ‎ (二) 名篇名句默写(8分)‎ ‎15、补写下面句子中空缺部分 ‎(1)又前而为歌曰:“ ,壮士一去兮不复还!”复为慷慨羽声 ,发尽上指冠。‎ ‎(2)微夫人之力不及此。 ,不仁; ,不知;以乱易整,不武。吾其还也。‎ ‎(3) ,大礼不辞小让。 ,我为鱼肉,何辞为?‎ ‎(4) ,鱼翔浅底,万类霜天竞自由。 ,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 第II卷 表达题 三、语言文字运用(27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16-18小题(每小题3分,共9分)‎ 蓝蓝的天空,白云悠悠,草原上各色的野花盛开,牧民 ,载歌载舞……在内蒙古自治区成立70周年之际,人们不难发现,科技在生态文明建设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以乌兰察布市兴和县苏木山人工植树造林为例。苏木山位于内蒙古东南,属阴山山脉,平均海拔2000米以上,最高峰黄石崖为2334.7米。如今,( )‎ ‎,但当年植树造林之路并不顺利。刚开始,当地政府并不知道苏木山上适合种什么树种,尝试过很多种树,种植效果都不好。直到偶然发现苏木山脚下有一棵长势良好的华北落叶松,人们才意识到问题所在。后来,当地政府请来林业专家,在专家的指导下,大家开始学习落叶松栽培技术,这才有了今天苏木山的郁郁葱葱。如今,一千多万株树木迎风而立, 。‎ 而合理利用生态资源更离不开科学技术的支撑。比如商都县光照充足、昼夜温差大,土壤类型以栗钙土为主,对发展冷凉蔬菜有 的自然优势。当地 ,依靠农业栽培技术,大力发展冷凉蔬菜、甜菜等特色富民产叶,实行品牌化营销、集团化运作,走出了一条富民之路。还有,乌兰察布市回收草原上的风力资源和日照资源,打造“清洁能源输出基地”,并在集宁区率先采用清洁能源供暖,完成了630万平方米煤改电清洁能源供暖。‎ ‎16.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成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 A. 衣食无忧 蔚为大观 得天独厚 因势利导 B. 安居乐业 蔚为大观 得天独厚 因地制宜 C. 衣食无忧 声势浩大 天时地利 因地制宜 D. 安居乐业 声势浩大 天时地利 因势利导 ‎17.下列在文中括号内补写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 A. 当地的生态恢复因为这里漫山遍野的松树而起到了重要作用 B. 当地的生态因为这里漫山遍野的松树而恢复了 C. 这里漫山遍野的松树对当地的生态恢复起到了重要作用 D. 这里漫山遍野的松树起到了重要作用,恢复了当地的生态 ‎18.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 A. 乌兰察布市接受草原上的风力资源和日照资源,打造“清洁能源输出基地”,并在集宁区率先采用清洁能源供暖,实施了630万平方米煤改电清洁能源供暖。‎ B. 乌兰察布市接受草原上的风力资源和日照资源,打造“清洁能源输出基地”,并在集宁区率先采用清洁能源供暖,实施了630万平方米煤改电清洁能源供暖工程。‎ C. 乌兰察布市利用草原上的风力资源和日照资源,打造“清洁能源输出基地”,并在集宁区率先采用清洁能源供暖,完成了630万平方米煤改电清洁能源供暖。‎ D. 乌兰察布市利用草原上的风力资源和日照资源,打造“清洁能源输出基地”,并在集宁区率先采用清洁能源供暖,完成了630万平方米煤改电清洁能源供暖工程。‎ ‎19.下列词语中错别字最少的一项是(  )‎ A.峥嵘岁月 挥斥方遒 百舸争流 浪竭飞舟 B.彳亍  颓圮 漫朔 长蒿 C.典压 荆棘 咒骂 扭怩 D.夜坠而出 供其乏困 见凌之耻 戳力攻秦 ‎20.仿照下面例子,从“冰”“书”“竹笋”“燕子”“柳枝”五个词语中任选两个作注释。(8分)‎ 例如:骆驼——眼中的沙漠算不了什么,重要的是心中要有绿洲。‎ 放大镜——在我眼里,芝麻便是西瓜。‎ 枪——正义的保镖,邪恶的帮凶。‎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1.阅读下面的文字,在横线上填上合适的概括性语句。(7分)‎ 父子俩乘着一艘小船行驶在水面上,突然风浪大作,小船就像海面上的一片树叶,眼看就要翻了。儿子惊慌失措,这时,父亲发话了:“快往船舱里灌水。”当船舱里的水位达到一定程度时,奇迹出现了,小船不再摇晃。‎ 某农村妇女在丈夫去世后独自拉扯着几个子女。她吃不饱,穿不暖,睡不好,还必须超负荷干活,虽然人很显老,但身体健康。她没有时间生病,也不能生病。而正是这种负荷让她坚定而健康地活着。‎ 行船如此,生命也如此。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写作(60分)‎ ‎22.请以“肩膀”为话题,写一篇记叙文,要求写出真情实感,题目自拟,字数不少于800字。‎ 蚌埠一中2018-2019年度第一学期期中考试 高一语文参考答案 ‎1.B【解析】A项,文化软实力源于约瑟夫·奈的软实力理论,但这并不能证明约瑟夫·奈的理论就由四个部分构成,也不能表明文化是核心;C项,“吸收国外的先进文化”和“改造本国文化中的落后成分”二者是并列关系,不是目的关系;D项,最末一段指出“不意味着硬实力提升之后,文化软实力就会自然提升”。‎ ‎2.B【解析】文章没有对软实力和硬实力的价值进行比较。‎ ‎3.D【解析】原文强调“兼收并蓄、富有活力的本国文化……”“兼收并蓄”不仅限于吸收国外文化,且吸收国外文化不一定就能得到国际社会的认可。‎ ‎4.C.‎ ‎【命题意图】本题考查对文章相关内容的分析能力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能力。能力层级C。(分析综合)‎ ‎【解题思路】‎ ‎“它在那里背向着我,突然上半身立起来,两个前爪举着,然后俯下身去;再上半身立起举着前爪,又俯下身去。”老鼠的动作在“我”的眼里和人拜佛的动作一样,令“我”‎ 震惊和感动。然而,这只是作者的主观感受,并不能因此理解为老鼠受到文化的熏陶,成为了一直真正有文化的老鼠。注意:这是一篇散文,而不是小说。‎ ‎ 5.①第一次发现老鼠时,我不愿意它留在书房,要把老鼠捉住或撵走;②发现无法捉它和撵它,觉得毕竟是一条生命,就决定养它;③喂养的过程中,“我”心里充满乐意; ④因为老鼠咬坏拓片和在佛像前拉屎拉尿,而对它发火,随后又宽恕了它;⑤觉得老鼠有文化而颇为得意; ⑥觉得老鼠孤单,决定放它离开,却又不舍,后发现它没有离开,又很开心; ⑦目睹老鼠“拜佛”的行为,为之震惊,感动。(每点1分,答出五点得5分)‎ ‎【命题意图】本题考查对文章相关内容的分析能力。能力层级C。(分析综合)‎ ‎【解题思路】‎ 这是情感态度梳理题。本文是一篇叙事散文,因此做这一题,考生需要结合文本的情节加以梳理概括。文章中作者的情感态度或明或暗,隐藏在字里行间,甚至潜伏在文字背后,这就需要考生细心梳理,用心揣摩。情感态度梳理题的解题方法有两种:1、如果有点明情感态度的词语,可以直接摘抄文中的词语;2、如果没有,则需要考生分析情节,揣摩词句,加以概括。‎ ‎ 6.①这篇散文的写作对象是人们普遍讨厌的老鼠,作者竟然把它当宠物养着,选材新颖,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②文章详细地交代了喂养老鼠的各种食物,交代老鼠和自己相近的饮食习惯,“它还是喜欢吃馒头和锅盔,我就笑了,陕西人爱吃这些,它也真是陕西的老鼠。” “不要求多豪华,但一定要讲究”,写鼠也是写人,人鼠合一,富有趣味;③文章着重叙述四年中喂养老鼠的欢乐和烦恼,感情真实,毫无矫揉造作,同时表现了老鼠的顽皮和驯良;④文章结尾部分老鼠“拜佛”的行为颇有传奇色彩,给人心灵的震撼;⑤目睹老鼠只有两次,更多内容是作者的主观感受和情感,以虚写实,既能打动读者,也能引发读者的思考。(每点2分,答出三点得6分)‎ ‎【命题意图】本题考查探究文本中的某些问题,提出自己的见解的能力。能力层级F。(探究)‎ ‎【解题思路】‎ 这是探究题,答好此题,考生首先要仔细审题,看清题目的要求,划出核心词语“可读性很强”,“从选材的角度”,即从选材的角度来分析为什么这篇文章有很强的可读性。对照中小学阶段学习过或课外读过的同类散文进行对比思考,例如老舍的《猫》,邓振铎的《燕子》,冯骥才的《珍珠鸟》等,从而找出本文在选材上的特点。另外,在答题时要兼顾选材和可读性两个方面,不可只分析选材。‎ ‎7.C(若用"我和你""相遇"‎ 之类,谁都能从诗歌中概括出来相当实际的词语作标题,那样使诗中形象与意象之间的张力消失殆尽。)‎ ‎8.B(两个"装饰"均为动词,分别表达"照进"和"进入"的意思。此外,"别人"为"楼上的人"太实,与全诗意境不谐。)‎ ‎9.D(诗中说"把无限放在你的手掌上,永恒在一刹那收藏。"所以"靠大家努力"在诗中未提,诗歌想告诉我们的是:希望与永恒要靠自己努力才能实现。)‎ ‎10.B  11.C   12.A   13.D ‎ ‎14.  派遣将领把守函谷关的原因,是为了防备其他盗贼进来和意外的变故。‎ 做大事不必顾及小节,讲大礼不必计较小的谦让。现在人家正好比是菜刀和砧板,我们则好比是鱼和肉,告辞干什么呢?‎ 15. 略 16. B 试题分析:此题考查理解并辨析成语的能力。此类试题解答时一般应仔细分辨它们的细微差别。首先阅读语境,把握语境含义,然后抓住相异语素,分析其意义差异,同时可联系日常习惯用语,推断词语意义及用法。①衣食无忧:不愁吃穿,形容生活小康,基本生活无忧。②安居乐业:安定地住在一起,愉快地从事自己的职业,形容社会治理得好,生活生产、思想状况安于正常。从语境看这里是全面表现牧民的整体生活状况,可见应该选“安居乐业”。③蔚为大观:形容事物美好繁多,给人一种盛大的印象。④声势浩大:声威和气势非常壮大。从语境“后来,当地政府请来林业专家,在专家的指导下,大家开始学习落叶松栽培技术,这才有了今天苏木山的郁郁葱葱。如今,一千多万株树木迎风而立”可见这里是形容这里的树木数量多,给人一种盛大的印象,没有“声威”可以形容,所以选“蔚为大观”。⑤得天独厚:独具特殊的优越条件,指所处的环境特别好,也指人的天赋、机遇非常好。⑥天时地利:常与“人和”连用,指作战时的自然气候条件、地理环境和人心的向背,引申为成功要具备的条件。从对象看,可见应该选“得天独厚”。⑦因势利导:顺着事情发展的趋势,向有利于实现目的的方向加以引导。⑧因地制宜:根据各地的具体情况,制定适宜的办法。根据后面的内容可见应选“因地制宜”。故选B。‎ 17. C 试题分析:此题考查语言表达简明、连贯、得体的能力。此类试题解答时一般应注意前后文的照应,以及语意的提示。从这段最后一句“如今,一千多万株树木迎风而立,蔚为大观”‎ 和括号后面对植树品种尝试过程中对华北落叶松的发现和栽培,可见此段主要陈述这些松树的栽培过程和对当地生态的影响,所以主语应该是“这里漫山遍野的松树”,排除AB两项,D项说“恢复了当地的生态”说法过于绝对,且开头段“科技在生态文明建设中发挥了重要作用”领起下文,并没有说“恢复了当地的生态”,故选C。‎ 15. D 试题分析:此题考查学生辨析并修改病句的能力。此类试题解答时一般应将病句放入文段中,强调的是分析病句的语境意识。先凭语感,然后抓取主干分析语法,并且注意逻辑有无不合理之处。此题将病句放入文段中。本身降低了辨析、修改的难度,但方法是不变的。A项,“接受草原上的风力资源和日照资源”动宾搭配不当,应该是“利用……资源”,“实施了630万平方米煤改电清洁能源供暖”缺宾语“方案”,或者把“实施”改成“完成”;B项,动宾搭配不当,“接受草原上的风力资源和日照资源”动宾搭配不当,应该是“利用……资源”;C项缺宾语,应该是“完成了630万平方米煤改电清洁能源供暖工程”。故选D。‎ ‎【点睛】‎ 本题考查语言表达的准确、连贯能力。将病句、连贯、成语三大题型放入具体语境中考查,引导考生在理解具体语句的时候,将小的语言单位放在大的语言单位中,结合大的语言单位来理解,降低了答题的难度。做这道题,首先要整体感知文段,在特定的语境下分析词、句的准确表达,做到“字不离词,词不离句,句不离文”,从而避免了脱离文本随意分析的错误方法。‎ ‎19.A 20. ‎ ‎ ‎ 【解析】 解答此题要展开联想,发掘词语的隐含哲理,并运用比喻、拟人之类的修辞手法阐释出来。‎ ‎【答案】 (示例):冰——是我改变了水柔弱的形象。‎ ‎21.‎ ‎【解析】 通读材料,会发现概括的内容应该落实在“生命”话题上。仔细寻找两段材料的共同点(也就是“如此”的含义),我们会知道都是“负荷”创造了奇迹。这样,概括“负荷”怎样创造生命奇迹就可以了。‎ ‎【答案】 示例一:负重的生命或许更有韧性,更为健康 示例二:适当地让生命负重,可使之更顽强,更有活力 ‎22.略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