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4.00 KB
  • 2021-06-06 发布

2018-2019学年黑龙江省齐齐哈尔市第八中学高二11月月考语文试题 Word版

  • 9页
  • 当前文档由用户上传发布,收益归属用户
  1. 1、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淘文库整理发布,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请立即联系网站客服。
  3.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阅读内容确认后进行付费下载。
  4. 网站客服QQ:403074932
‎2018—2019学年度上学期11月月考 高二语文试题 第I卷(阅读题)‎ 一、现代文阅读(26分)‎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宋元山水画经历了北宋(主要是前朝)、南宋、元这样三个里程,呈现出彼此不同的三种面貌和意境。‎ ‎“无我之境”中的“无我”,不是说没有艺术家个人情感思想在其中,而是说这种情感思想没有直接外露,甚至有时艺术家在创作中也并没自觉意识到。它主要通过纯客观地描写对象,传达出作家的思想情感和作品的主题思想。从而这种思想情感和主题思想经常也就更为宽泛、广阔、多义而丰富。陶渊明的“暧暧远人村,依依墟里烟。狗吠深巷中,鸡鸣桑树巅”便是这种优美的“无我之境”。它并没有直接表露或抒发某种情感、思想,却通过对自然景物的客观描写,极为清晰地表达了作家的生活、环境、思想、情感。画的“无我之境”由于根本没有语词,就比上述陶诗还要宽泛。五代和北宋的大量作品,无论是关仝的《大岭晴云》,范宽的《溪山行旅图》,董源的《潇湘图》,还是巨然、燕文贵、许道宁等文人作品,都客观整体地把握和描绘自然,表现出一种并无确定观念、含义和情感,从而具有多义性的无我之境。‎ 如果看一下南宋马远、夏珪等那许许多多的作品:深堂琴趣,柳溪归牧,寒江独钓……我们就会发现细节真实和诗意追求正是它们的美学特色。它不再像前一时期那样宽泛多义,而是要求得更具体和更分化了。尽管标题可以基本相同,由画面展示出来的情调诗意却并不完全一样。应该说,比起北宋那种意境来,题材、对象、场景、画面是小多了,一角山岩,半截树枝都成了重要内容,占据了很大画面;但刻画却精巧细致多了,自觉的抒情诗意也更为浓厚、鲜明了。这是不是“有我之境”呢?是,又不是。相对于第一种意境,可以说是:艺术家的主观情感、观念在这里有更多的直接表露。但相对于下一阶段来说,它又不是:因为无论在对对象的忠实描写上,或抒发主观情感观念上,它仍然保持了比较客观的态度。‎ 上述第二种意境可说是形似与神似、写实与诗意的融合统一。矛盾双方处在和谐状态中。但形与神、对象(境)与主观(意)这对矛盾的继续发展,在元代社会氛围和文人心理的条件下,便使后者绝对压倒前者而直接表露,走到与北宋恰好相反的境地:形似与写实迅速被放在很次要的地位,极力强调的是主观的意趣心绪。自然景物不过是通过笔墨借以表达“不能不尽”的主观心意罢了。“远山一起一伏则有势,疏林或高或下则有情。”这当然是标准的“有我之境”了,它开拓了宋元山水画中的第三种意境。 (摘编自李泽厚《美的历程》)‎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无我之境主要体现在山水画和田园诗歌之中,而小说等则不具备这种艺术境界。‎ B.北宋的大量作品,如关仝的《大岭晴云》,范宽的《溪山行旅图》等都客观地整体地把握和描绘自然。‎ C.北宋山水画具有整体而多义、宽泛而不细致的特点;而南宋山水画注重艺术家主观情感观念的直接表露,不注重客观写实。‎ D.在第二种意境中形似与神似这对矛盾双方处在和谐状态中,但在元代走到与北宋恰好相反的境地。‎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文章第二段通过与诗的“无我之境”作比较,最终论证了北宋山水画的思想情感具有多义而丰富的特点。‎ B.文章分析了南宋山水画既是又不是“有我之境”,是为了论证第二种艺术境界较第一种自觉的抒情诗意更为浓厚、鲜明。‎ C.文章论述了宋元山水画“无我之境”、从“无我之境”逐渐向“有我之境”推移的“细节真实和诗意追求”、“有我之境”这三种面貌和意境。‎ D.作者在论述这三种面貌和意境时,字里行间没有随着自己的兴趣、倾向而偏爱偏好任何一种。‎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无我之境”主要通过纯客观地描写对象,艺术家的情感思想没有直接外露,因而作品的思想情感就更为宽泛、广阔。‎ B.由于引用的陶渊明的这几句话没有直接表露或抒发某种情感、思想,通过自然景物的客观描写,就极为清晰地表达了作家的生活、环境、思想、情感。‎ C.南宋的山水画有的标题可能和北宋的一样,但刻画更为精巧,能表达出某种较为确定的思绪、感受。‎ D.“有我之境”开拓了宋元山水画中的第三种意境,与上述北宋、南宋的两种意境三分鼎足,各擅胜场。‎ (二) 文学类文本阅读(17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4~6题。‎ 忧伤远逝 非鱼 忧伤像一湖清凉的水,她就像一尾喜欢冷水的鱼。‎ 她见过那种小鱼,细长,明黄色,很缓慢地在水里游来游去。她觉得,这鱼肯定是悲伤的、无奈的,早就练就一身刀枪不入的本领,才在这海拔三四千米的高原之上,艰难地存活下来。‎ 从小她就活在两个姐姐的阴影里。两个姐姐像她们的父亲,长得枝叶舒展,而她偏偏像母亲,单眼皮,小眼睛,厚嘴唇,皮肤生了锈般黑黄。她常常怀疑,她根本就不是父母亲生的。‎ 母亲似乎也不怎么待见她,总在抱怨:我怎么生了这么个丑丫头,将来可怎么能嫁出去哦?只有父亲喜欢摸她的头,高兴的时候拍她的小肩膀,夸她聪明、能干。‎ 于是,她唯一的骄傲就是聪明、能干,她只有更加聪明,更加能干。父亲说:要好好学习,将来考一流的大学。她就拼命地学,把所有能拿的奖状都拿回家,贴了满满一墙。‎ 她考上了一流大学。她的丑在那一刻被大家忽视了,包括两个姐姐,都热泪盈眶地祝贺她,说她给家里争了光。‎ 父亲已经退休了,笑呵呵地端起他的小茶壶,歪一歪右嘴角,从小壶嘴吸一口茶水,递给她一个MP3:丫头,奖励你的。母亲也送给她一把黑亮的牛角梳:用脑太多,拿这个多梳梳头有好处。‎ 她觉得,只有在那个夏天,才是她一生中最幸福的时候。可夏天太短暂,匆忙间就过去了。秋天的风,还有雨,长且冷,而且愈来愈冷。‎ 大学里,同学们开始悄悄恋爱,可从没有人约她,她总是孤独地呆在教室,使自己看起来很忙的样子。‎ 四年之后,她比别人多了一张“优秀大学毕业生”证书,也因此第一个被选调到省直机关。看着那些恋爱过的同学凄凄离别,执手相看泪眼,她独自抱着膝盖,坐在她的小床上。她听见心里被某种东西敲击的声音,轰,轰,轰,一下又一下,她突然感觉很疼,哪儿都疼。‎ 她的疼痛持续了很长时间,有四五年吧。她避免一切出头露面的机会,努力把工作干得更好,避免和年轻男同事一起出去,很小心地保护着自己的自尊。‎ 同事也半开玩笑半认真地说要给她介绍对象,都被她婉言回绝了,她不是不想恋爱,她怕失望,更怕伤害。‎ 直到有一天,她独自背了行囊去旅游,看到高原湖水中的鱼,她仿佛看到了自己。这么多年,自己就像小鱼在这冷水中,一直孤独地待在无尽的忧伤里。可人毕竟不是鱼啊,不是。那一刻,她有种欲哭无泪的感觉。‎ 回到家,她去看父亲。此时母亲已经去世了,两个姐姐也已经结婚,过着世俗的幸福生活,父亲独自一人守着家。‎ 父亲还喜欢摸她的头:丫头,该把自己嫁出去了,别总那么高傲。 高傲?父亲,难道你觉得我是高傲?我已经把自己降低到尘埃里了,我从来就没有高傲过,我只有自卑。 但看起来是这样。父亲说。 你不觉得是我长得太丑,没人要? 傻丫头!世上从来就没有丑女人,只有笨女人。再说,你看看你,哪点丑了? 她不相信父亲的话,父亲从来就是爱她的,不会说她丑,可她知道自己很丑,一直都丑,从小到大。 你怎么这么固执?父亲好像有点生气:找个好小伙子去恋爱结婚。‎ 回到单位,她对同事大姐说:帮我介绍个对象吧。她想通了,哪怕为了父亲,就算受伤也得伤一次吧。 同事大姐一脸的惊讶:真的?真的?哎呀,咱单位那么多小伙子等着呢,你总拒人千里,他们都怕了你了。 真的?这回是她惊讶了。她从来没想过会有人喜欢她。 怎么不是真的啊,瞧瞧,气质多好啊,他们都说你像三毛。 刹那间,二十多年积攒起来的忧伤分崩离析。她的心里绽放出一朵灿烂的花,如鱼儿一跃跳出冰凉的水面,拥抱温暖…… ‎ ‎4.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姐姐们的漂亮、大学同学的恋爱,给“她”的生活带来了阴影,让“她”感到痛苦,促使着她”更加努力地学习。 B.高原湖水中的鱼孤独地生活在清凉的水中,“她”觉得自己与它们极为相似,同病相怜中也获得了生活的力量。 C.小说善于运用细节表现人物,父亲摸“她”的头、赠送礼物、催促恋爱结婚等细节,表现了父亲对“她”的关爱。 D.“秋天的风,还有雨,长且冷,而且愈来愈冷”的描写,间接表现了“她”的内心情感,也为后文情节做了铺垫。 5.小说中的女主人公有哪些主要的性格特点?请简要概括。(7分)‎ ‎ 6.小说以“她的心里绽放出一朵灿烂的花,如鱼儿一跃跳出冰凉的水面拥抱温暖”结尾,有何作用?请结合作品简要分析。(7分)‎ ‎ 二、古代诗文阅读(44分)‎ ‎ (一)文言文阅读(21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7~10题。‎ 郑冲,字文和,荥阳开封人也。‎ 起自寒微卓尔立操清恬寡欲耽玩经史遂博究儒术及百家之言有姿望动必循礼任真自守不要乡曲之誉由是州郡久不加礼。及魏文帝为太子,搜扬侧陋①,命冲为文学,累迁尚书郎,出补陈留太守。冲以儒雅为德,莅职无干局之誉,箪食媪袍,不营资产,世以此重之。大将军曹爽引为从事中郎,转散骑常侍、光禄勋。嘉平三年,拜司空。及高贵乡公讲《尚书》,冲执经亲授,与侍中郑小同俱被赏赐。俄转司徒。常道乡公即位,拜太保,位在三司之上,封寿光侯。冲虽位阶台辅,而不预世事。时文帝辅政,平蜀之后,命贾充、羊祜等分定礼仪、律令,皆先谘于冲,然后施行。及魏帝告禅,使冲奉策。武帝践祚,拜太傅,进爵为公。顷之,司隶李憙、中丞侯史光奏冲及何曾、荀顗等各以疾病,俱应免官。帝不许。冲遂不视事,表乞骸骨。优诏不许,遣使申喻。冲固辞,上貂蝉印绶,诏又不许。泰始六年,诏曰:“昔汉祖以如人善任,克平宇宙,推述勋劳,归美三俊。遂与功臣剖符作誓,藏之宗庙,副在有司,所以明德庸②勋,藩翼王室者也。昔我祖考,遭世多难,揽授英俊,与之断金,遂济时务,克定大业。太傅寿光公郑冲、太保郎陵公何曾、太尉临淮公荀顗各尚德依仁,明允笃诚,翼亮先皇,光济帝业。故司空博陵元公王沈、卫将军钜平侯羊祜才兼文武,忠肃居正,朕甚嘉之。”九年,冲又抗表致仕。明年薨。帝于朝堂发哀,追赠太傅,赐秘器,朝服,衣一袭,钱三十万,布百匹。谥曰成。 ‎ ‎【注】①搜:寻找。扬:选拔、举荐。侧:同“仄”。侧陋:隐伏,卑微,引申指地位低微。②庸:古同“佣”,雇佣,任用。‎ ‎7.下列对文中面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起自寒微/卓尔立操/清恬寡欲/耽玩经史/遂博究儒术及百家之言/有姿望动/必循礼任真自守/不要乡曲之誉/由是州郡久不加礼/‎ B.起自寒微/卓尔立操/清恬寡欲耽玩/经史遂博/究儒术及百家之言/有姿望/动必循礼/任真自守/不要乡曲之誉/由是州郡久不加礼/‎ C.起自寒微/卓尔立操/清恬寡欲耽玩/经史遂博/究儒术及百家之言/有姿望动/必循礼任真自守/不要乡曲之誉/由是州郡久不加礼/‎ D.起自寒微/卓尔立操/清恬寡欲/耽玩经史/遂博究儒术及百家之言/有姿望/动必循礼/任真自守/不要乡曲之誉/由是州郡久不加礼/‎ ‎8.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出,指从京城调出,到地方为官。文中郑冲由京官尚书郎补任地方官陈留太守。‎ B.朕,我,我的。秦以前,不论尊卑,皆自称朕;后自秦始皇起,用为皇帝自称。‎ C.致仕,指古代官员自请加职或升职。文中郑冲致仕是想为周家担负更重的责任。‎ D.秘器,指棺木。郑冲去世时,武帝为了表示对郑冲的恩宠,赐给他棺木以安葬。‎ ‎9.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郑冲注重修养,作风朴素。任陈留太守时,他把儒雅作为自己追求的道德境界,任职不求美名,吃蔬食,穿麻絮袍子,不营私产,世人因此看重他。‎ B.郑冲洁身自好,受人尊重,做太保时,级别虽已和宰相相同,但他从来不参与世俗的事务;贾充、羊祜等人制定礼仪、法律制度,都是先求教于他。‎ C.郑冲是武帝的心腹之臣。在李憙、史光等人以疾病为由奏请免去郑冲等人的官职时,武帝依然对郑冲坚信不疑,并一次次地驳回他的辞职申请。‎ D.郑冲受到皇帝的称赞,皇帝通过赞美汉高祖刘邦的知人善任,回顾祖辈君臣的通力协作,进而夸赞了郑冲等人的勋劳,并间接表达了赏识之意。‎ ‎10.把文中面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2分)‎ ‎(1)及高贵乡公讲《尚书》,冲执经亲授,与侍中郑小同俱被赏赐。(6分)‎ ‎(2)昔我祖考,遭世多难,揽授英俊,与之断金,遂济时务,克定大业。(6分)‎ ‎(二)古代诗歌阅读(8分)‎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11~13 题。‎ 被檄夜赴邓州幕府 ‎ 元好问 幕府文书鸟羽轻,敝裘羸马月三更。‎ 未能免俗私自笑,岂不怀归①官有程。‎ 十里陂塘春鸭闹,一川桑柘晚烟平。‎ 此生只合田间老,谁遣春官②识姓名?‎ ‎【注】①“岂不怀归”出自《诗经•小雅•出车》。②春官:指礼部,礼部执掌人才推荐、选拔、考试诸事。‎ ‎11.下列对本诗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首句中“鸟羽轻”一语双关,一指文书传送之快,如同飞鸟一般迅疾;二是指诗人把插有鸟羽的征召文书看得很轻,表现其不在意。‎ B.“敝裘羸马月三更”,紧承首句,紧扣题目中的“夜赴”,具体写出了连夜赶赴邓州的情景。‎ C.第二联中“官有程”三字,直接点明官府征召有期限要求,诗人接到文书后,不得不日夜兼程,向邓州进发。‎ D.第三联描写了一副安宁祥和,极富活力的乡村图画,流露了诗人对田园生活的留恋。‎ E.尾联“谁遣春官识姓名”表明了诗人对自己被征召的无奈。‎ ‎12.本诗主要运用了哪些艺术手法?请简要分析。(5分)‎ ‎(三)名篇名句默写(15分)‎ ‎13.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15分)‎ ‎(1)李白在《蜀道难》一诗中, , , , ‎ ‎ 。为我们渲染了旅愁和蜀道上空寂苍凉的环境气氛,再一次有了地烘托了“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之情状。‎ ‎(2)《秋兴八首》(其一)用双关手法,情景交融,直接抒发作者故园之思的句子: , 。‎ ‎(3)杜甫在《登高》一诗中道出郁积诗人心中的自身之苦和国运之恨,无限悲凉难以排遣的句子是: , 。‎ ‎(4)《咏怀古迹》(其三)借用理性的质问与悲戚的想象,说明昭君的怨恨之情、思乡之情及其人生悲剧根源句子 , 。‎ ‎(5)《锦瑟》一诗中回环曲折地表达了自己的惆怅苦痛,让人为之哀惋不已的句子是: , 。‎ ‎(6) ,在地愿为连理枝。‎ ‎(7) ,长使英雄泪满襟。‎ ‎(8)袅袅兮秋风, 。‎ 三、语言文字运用(20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16题。‎ 荒漠化是全球面临的重火生态题、世界上许多国家的人民都饱受荒漠化之苦,这绝不是 的事情,中国就是世界上漠化面积大、受风沙危害严重的国家之一。全国的荒漠化土地面积为261.16万平方公里,占国土面积的27.2%,荒漠化防治工作 。中国政府历来高度重视荒漠化防治工作,认真履行《联合国治荒漠化公约》,采取了一系列 _________的政策措施,加大荒漠化防治力度,( )受到国际社会的广泛赞誉。‎ 土地荒漠化与贫困 ,我国近35%的贫困县、近30%的贫困人口分市在西北沙区。沙区既是深度贫困地区、又是全国生态脆弱区:既是生态建设主战场,也是脱贫攻坚的重点难点地区 ‎,改善生态与发展经济的任务都十分繁重。打好沙区精准脱贫与生态保护修复两大攻坚战,必须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牢圆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坚持治沙与治穷相结合,实现防沙治沙与精准脱贫互利共赢。‎ ‎14.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成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3分)( )‎ A.骇人听闻 追在眉睫 令行禁止 息息相关 B.耸人听闻 危在旦夕 令行禁止 相辅相成 C.骇人听闻 危在旦夕 行之有效 相辅相成 D.耸人听闻 迫在眉睫 行之有效 息息相关 ‎15.下列在文中括号内补写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 )‎ A.一条生态与经济并重、治沙与治穷共赢的荒漠化防治之路走出来了 B.走出了一条生态与经济并重、治沙与治穷共赢的荒漠化防治之路 C.荒漠化防治之路实现了生态与经济并重、治沙与治穷共赢 D.生态与经济并重、治沙与治穷共赢是我国荒溴化防治的必走之路 ‎16.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 )‎ A.沙区既是生态建设主战场,又是深度贫困地区;既是全国生态脆弱区,也是脱贫攻坚的重点难点地区 B.沙区既是脱贫攻坚的重点难点地区,又是深度贫困地区;既是生态建设主战场,也是全国生态脆弱区 C.沙区既是全国生态脆弱区,又是深度贫困地区;既是生态建设主战场,也是脱贫攻坚的重点难点地区 D.沙区既是深度贫困地区,又是脱贫攻坚的重点难点地区;既是生态建设主战场,也是全国生态脆弱区 ‎17.下面是某投资咨询公司的一则广告,其中有哪些词用得不得体,请你帮助修改。(5分)‎ 贵公司欢迎各界朋友前来请教,我们将不吝赐教,在提供投资策略方面鼎力相助,并惠赠《实用投资指南》一册。‎ ‎(1)将 改为 ‎ ‎(2)将 改为 ‎ ‎(3)将 改为 ‎ ‎(4)将 改为 ‎ ‎(5)将 改为 ‎ ‎18.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5个字。(6分)‎ 考生在高考前积极调试、减轻心理压力是非常必要的。经科学证实,运动过后人体会进入一种身心放松的状态。因此, ① ,以此减轻紧张度。从考生的实际情况看, ② 。为什么这样呢?因为早锻炼虽然空气好一点,有助于大脑充分吸收氧气,但是应看到考生考前大都处于身心疲惫状态,这往往导致早锻炼后, ③ 。而傍晚锻炼因有一个吃饭休息的调试过程,则可避免这种情况的出现。‎ 四、写作(60分)‎ ‎19.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当下,有些90后过上了“佛系生活”:凡事不愿较劲,不想折腾,有也行,没也行,不争不抢,不求输赢。在实际生活中就是“与其说是无欲无求,不如说是吃不到葡萄,我也不说葡萄酸,我不吃就是了”的淡然心态。‎ 面对佛系生活,有人认为我们应该保有一种生活的旷达与平和,也有人说,云淡风轻固然好,但别忘了世上还有长河落日的雄浑壮丽,年轻人还是要有大担当大作为。‎ 对于上述看法,你有怎样的思考?请就此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议论文。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参考答案 ‎1. D A.“小说等则不具备这种艺术境界”属无中生有;B.应是“五代和北宋”;C.“不注重客观写实”表述过于绝对。‎ ‎2.B 论证了南宋的山水画具有与“无我之境”“有我之境”不同风格,应自成一种面貌和意境。‎ ‎3. B 强加因果。‎ ‎4.B “获得了生活的力量”理解错误’‎ ‎5.①自卑自怜 ②自尊心强 ③聪明勤奋 ④孝顺听话 ⑤敏感固执 ‎6.①与前文对比,形象的表达了她走出自卑,远离忧伤,获得自信的喜悦 ②呼应前文,使结构完整 ③运用比喻,具有文采,富有意蕴。‎ ‎7.D 起自寒微,卓尔立操,清恬寡欲,耽玩经史,遂博究儒术及百家之言。有姿望,动必循礼,任真自守,不要乡曲之誉,由是州郡久不加礼。‎ ‎8.C 致仕:古代官员正常退休。‎ ‎9.D“间接表达了赏识之意”错,应是直接表达。‎ ‎10.(1)到高贵乡公讲《尚书》时,郑冲手拿经书亲自讲授,与侍中郑小同一起被赏赐。(“及”“执”“亲”“与……俱”各1分,句意通顺2分)‎ ‎ (2)过去我的祖辈,遇到了世间很多灾难,招揽任用才智出众的人才,与他们同心协力,于是成就了世事,能够奠定国家大业。(“祖考”“揽授”“与之断金”“克”各1分,句意通顺2分)‎ ‎【参考译文】‎ 郑冲,字文和,是荥阳开封人。从寒微的出身起家出仕,操守超群出众,生性恬静清心寡欲,专心研习经史典籍,于是广泛研习儒家及百家学说。有优美的风度,行动一定遵循礼制,任情率真,坚持本性。在乡里不沽名钓誉,因此州郡长官很久都对他不加礼遇。到了魏文帝做太子的时候,寻找和举荐地位低微的贤能之士,任命郑冲为文学侍从,不断升迁做了尚书郎,出京补任陈留太守。郑冲把儒雅作为(自己追求的)道德境界,任职没有办事干练(干局:谓办事的才干器局)的赞誉,吃蔬食,穿麻絮袍子,不营制个人产业,世人因此而看重他。大将军曹爽引荐他为从事中郎,转任散骑常侍、光禄勋。嘉平三年,被授予司空之职。到高贵乡公讲《尚书》时,郑冲手拿经书亲自讲授,与侍中郑小同一起被赏赐。不久转任司徒。常道乡公即位,郑冲被授予太保之职,职位在三司之上,进封寿光侯。郑冲官职的品级虽然达到宰相一级,却不参与尘俗之事(特指社交应酬之事)。当时晋文帝辅佐朝政,平定蜀国之后,命贾充、羊祜等人分别制定礼仪、法律制度,(他们)都先向郑冲咨询,然后再施行。到魏元帝宣告禅让时,派郑冲捧策书。晋武帝登上皇位,任命郑冲做太傅,爵位晋升为公。不久,司隶李患、中丞侯史光上奏书说郑冲和何曾、荀顗等人各自因为疾病,都应该免去官职。皇帝不准许。郑冲于是不再处理政事,上表自请退职。皇帝下诏美言劝阻,又派人申明晓谕。郑冲坚决推辞,交上貂蝉印绶(印绶:旧时称印信和系印的丝带),诏书又不准许。泰始六年,下诏书说:“‎ 过去汉高祖凭借知人善任,因而能平定天下,追述功勋,把美名归于三俊。于是与功臣将符节分拿立下誓言,收藏在宗庙中,副本留在有关部门,以此昭明美德任用勋劳,从而保护辅翼王室。过去我的祖辈(考:本义是老,年纪大),遇到了世间很多灾难,招揽任用才智出众的人才,与他们同心协力,于是成就了世事,能够奠定国家大业。太傅寿光公郑冲、太保郎陵公何曾、太尉临淮公荀顗各自崇尚德行仁义,明智公允忠诚,辅佐先皇,光大帝业。前司空博陵元公王沈、卫将军钜平侯羊祜才能兼及文武,忠诚恭敬正直,朕很赏识他们。”九年,郑冲又向皇帝呈上奏章辞官。第二年去世。皇帝在朝堂致哀,追赠郑冲为太傅,赏赐郑冲贵族用棺材,朝服,一套寿衣,三十万钱,一百匹布。谥号为成。‎ ‎11.A首句中“鸟羽轻”意义双关:征召文书上插有鸟羽,表示紧急;文书传送快,如同飞鸟一般的迅疾。“看得很轻,表现其不在意”有误。‎ ‎12.(1)借景抒情。如:“敝裘羸马月三更”,诗人穿着破裘,骑着瘦马,半夜里在月下赶路。用了三个名词性词组,巧妙地构成了一副清冷而略带凄凉的图画,不仅表现了赶路之早,而且隐含着国家时局的艰难和个人心境的伤感。‎ ‎(2)巧用典故。“岂不怀归”语出《诗经·小雅·出车》,全句意思是说:我并不是不想家,但因为官府征召有期限,不得不这样急急忙忙地赶路。表现了他以国事为重的可贵精神。‎ ‎(3)虚实相生。本诗第一、三联叙事写景,是实写,第二、四联说理抒情是虚写。虚实相生,疏密有致,波澜层出,体现了诗人的艺术匠心。(每答对一点得2分。只有要点没有分析的每一点得1分)‎ ‎13.(1)但见悲鸟号古木,雄飞雌从绕林间。又闻子规啼夜月,愁空山。‎ ‎(2)丛菊两开他日泪,孤舟一系故园心。‎ ‎(3)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 ‎(4)画图省识春风面,环佩空归夜月魂。‎ ‎(5)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 ‎(6)在天愿为比翼鸟 ‎(7)从出师未捷身先死 ‎(8)洞庭波兮木叶下 ‎14.D ‎15.B ‎16.C ‎17.(1)“贵公司”改为“本公司”或“敝公司”(2)“请教”改为“垂询”;(3)“不吝赐教”改为“竭诚为你服务”;(4)“鼎力相助”改为“全力相助或大力相助”;(5)“惠赠”改为“敬赠”。‎ ‎18.①考生应该每天进行适量的体育运动②考生傍晚锻炼比早锻炼好③⑧考生整个上午都精神不振 ‎19.参照高考作文评分标准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