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61.03 KB
- 2021-06-06 发布
- 1、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淘文库整理发布,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请立即联系网站客服。
-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阅读内容确认后进行付费下载。
- 网站客服QQ:403074932
河南省驻马店市 2019-2020 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
语文试题
一、现代文阅读(36 分)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 3 小题,9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3 题。
“朴素”一词最早是西方美学家席勒提出的,也称素朴。他认为素朴是“完满的对现实
的摹仿”,重在客观描写,属现实主义。在我国传统的美学思想中朴素美具有十分重要的地
位。其美学思想早在先秦就得到诸子的重视和提倡。《论语·八佾》中有记载“子夏问日:
‘巧笑倩兮,美目盼兮,素以为绚兮。’何谓也?子日:‘绘事后素。””首句论述的是人的美,
这种“美”是不加修饰的自然的美,即“朴素”美。尾句孔子谈到绘画要在白底.上绘,先
有白底子然后画花,即“素以为绚”。这与中国古代用墨在白纸.上绘画,黑白分明、虚实相
间的画法十分相近,使人产生素淡、典雅的审美趣味。朴素美在绘画中显现出独特的风格。
中国画的布局在空间处理.上是十分灵活的。中国山水画的天和水往往不着颜色,画面
上常常留有一块空白,虚实相生,使人产生仍然有水有天之感。中国画的这种画法能使所画
的对象鲜明突出,把所画对象的本质特征、形象神韵真实地表现出来,画面的空白给人一种
“朴素”的美感。中国画的这种以空白表现所画的内容的作法,是朴素美的表现形式之一。
我国绘画艺术中表现朴素美的另一种特殊方法是对墨的运用。在中国画的画家眼里,墨
即是色,绘画要通过墨色的深浅、浓淡使人产生不同色彩的感觉。例如中国画的墨竹,通体
只是墨色,却能令人产生绿竹挺拔、栩栩如生的感觉,形象表达出异常强烈的个性,笔墨情
趣浓烈,生动多姿,朴素洒脱,郑板桥《墨竹图》为其典型代表。此外,中国画中也有以墨
为主,适当运用别的颜色,如画花卉,花朵用红色,而枝叶则用墨来画。花朵突出,整个画
面也十分淡雅。
中国画对墨的运用,是朴素美的重要体现。这种画法是以东晋顾恺之所提出的“以形写
神”的美学理论为基础的。所谓“神”指的是精神状态,如荀子在《荀子·天论》中所云
“形具而神生”。画家不论画人物、山水,还是画花卉、翎毛,都要鲜明地把对象的本质特
征、精神状态表现出来,让它的生动形象跃然纸上,这就是写神。画家在艺术上所苦苦追求
的,就是要突破形似,达到神似。他们在作画时,首先要对所画的对象十分熟悉,然后紧紧
抓住对象特征,因而能使画上的景物生意盎然,气韵生动,收到“以形写神,形神兼备”的
艺术效果。我国早在 4 世纪产生的这种“以形写神”的美学理论颇类似于后来黑格尔美学理
论的“意蕴”说。黑格尔曾说过:“艺术作品应该具有意蕴,它不只是用了某种线条、曲线、
面、齿纹、石头浮雕、颜色、音调,文学乃至于其它媒介,就算尽了它的能事,而是要显现
出一种内在的生气、情感、灵魂、风骨和精神,这就是我们所说的艺术作品的意蕴。”
中国画重视笔墨、善于利用空白,“计白当黑”,以显现画面上的精华部分,使所画的主
要部分突出,从而产生审美趣味。这好比站在齐白石画的虾、吴作人画的金鱼的画幅前,自
己并不觉得是在看画,而是观赏真虾真鱼在水中游动。这时观赏者的灵魂已为画上传神的美
的形象勾引到真实的意境中去了。这正如黑格尔所论述的“灌注生气于外在形状的意蕴”,
也正是中国画的绝妙之处以及朴素美的魅力所在。
(摘编自张朝昌、郑希《论“朴素”》)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3 分)
A.中国画的布局在空间处理上讲究虚实相生,所有画作都要留下一块空白。
B.中国画一般不用其他颜色,只是通过墨的深浅、浓淡表现出画作的意境。
C.中国画对墨的运用手法奠定了东晋顾恺之“以形写神”美学理论的基础。
D.敦煌壁画色彩丰富,人物圆润秀劲,衣料华贵,能展现中国画的朴素美。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 分)
A.文章先从“朴素”一词的由来谈起,后借由孔子和子夏的问答引出了中国画的朴素美。
B.文章采用总分总的论证结构,论证了中国画朴素美的三个表现,这三段形成并列关系。
C.作者引用荀子所云“形具而神生”,证明了中国画对墨的运用是朴素美的重要体现的观点。
D.文章论证时综合运用了多种论证方法,如例证法、引证法等,增强了文章的说服力度。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3 分)
A.从艺术手法上看,中国画运用单一简洁的墨色,空间布局留白的手段,以形写神,形成了
朴素淡远的艺术境界。
B.中国画中,墨即是色,画家一直通过单一的墨色的深浅,表现绚烂斑驳的自然色彩,《墨
竹图》为其典型代表。
C.中国画对墨的运用,就是要抓住对象特征,体现对象的精神实质,达到顾恺之提出的“以
形写神”的艺术境界。
D.黑格尔所说的“意蕴”和我国古代美学提倡的“神”就其所指的内在的生气、灵魂和精神
而言,是有共同性的。
(二)实用类文本阅读(本题共 3 小题,12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4-6 题。
材料一:
《哪吒之魔童降世》成为 2019 年电影市场爆款。
从人物设定来看,经典动画片《哪吒闹海》中的人物放置于今天有着扁平、呆板、脸谱
化的缺陷。经此番改写,哪吒母亲殷夫人变身成了武艺高强、斩妖除魔的职场女性,工作繁
忙却也为如何陪伴哪吒成长耗尽了心力。父亲陈塘关总兵李靖的形象变得柔软,他不善言辞,
总是把爱深藏心底,对儿子有着很高的期待,却最可能暗暗地为儿子牺牲自己。这一版殷夫
人与李靖的形象里暗藏着太多现代父母的影子,让观众无形中觉得可亲、可近。
从故事架构来看,哪吒的故事本质是一个英雄成长的故事。在传统的《哪吒闹海》中,
哪吒反抗的是封建压迫。此时英雄的成长是“被迫”的,外在苦难的刺激,外在的对抗性压
力,成为了英雄觉醒的触发点,“命令”着英雄展现英雄特质拯救苍生。但到《哪吒之魔童
降世》这里,却在尝试英雄故事的另一种演绎模式。英雄成长是一个自我发现、自我救赎的
过程,新版哪吒的成长不再是“被迫”的,而是具有内向性驱动的主动选择,是一场笑泪参
半的自我延展、自我实现。这种颇显孤独与执拗的“选择”才会让那句“我命由我不由天”
直抵人心,引发观众的强烈共鸣。
(摘编自边远《哪吒之魔童降世:打破传统文化现代性改编套路》)
材料二:
据调查,中国公众的文化自信从文化自知、文化自豪、坚定信念、文化传承、文化交流、
文化
材料三:
中国电影与好莱坞电影在制作水准上一直差距较大。值得称赞的是,从《西游记之大圣
归来》到《大鱼海棠》,从《白蛇缘起》到《哪吒之魔童降世》,我们看到了中国动画电影人
的不认命不服输,也见证了国产动画电影在逐渐崛起。一句“孙悟空、二郎神、姜子牙值得
大拍特拍,如果能开启封神宇宙,谁看漫威”是鼓励,是期待,更是对中国故事和中国动画
满满的自信和底气。
当然,真正的自信与底气来自于清醒的自我认知,几部动画电影的成功,不代表中国动
画电影制作水平已经世界顶尖,正如《哪吒之魔童降世》的导演饺子所说,“当大家不说国
漫崛起的时候,它就真崛起了”。《哪吒之魔童降世》的成功背后有无数艰辛,2 年打磨剧本、
3 年制作,60 多家制作团队、1600 多位制作人员参与、仅“江山社稷图中四个人抢笔”的
草图就做了 2 个月等等,这些事实都说明,中国动画电影要成为产业,走向世界,还有很长
的路要走。
曾经,迪士尼制作改编《花木兰》是中国人的痛。今天,随着中国电影产业的不断发展,
越来越多的影视作品走向世界,《流浪地球》被外媒盛赞是改变科幻电影局面的力作,《我不
是药神》获蒙特利尔国际电影节主竞赛单元最佳剧本奖,这些都见证着不同题材的国产电影
与好莱坞制作在不断缩短差距。我们有理由相信,有底蕴深厚的中国神话故事做支撑,有中
国动画电影人不服输的精神,中国动画电影未来可期。也许真的有一天,我们可以开启“封
神宇宙”,媲美梦工厂、皮克斯、迪士尼。
(摘编自筱玮《从“最丑哪吒”开始,期待国产动画开启“封神宇宙”》)
4.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3 分)
A.《哪吒之魔童降世》中的人物形象设置改变了《哪吒闹海》中人物形象的缺陷,塑造出的
人物形象比《哪吒闹海》更经典。
B.《哪吒之魔童降世》中既蕴含着不折服于命运的精神,也体现了对家庭教育的思考。它可
以视为国产动画进阶的一个标杆。
C.中国公众表现出比较积极的文化自信和热情,但对自身文化的由来和发展了解不足,呈现
出“认同高、认知低”的两面性。
D.传统文化题材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资源宝库。很多大获成功的动画电影都是从传统文
化中找灵感、找素材进行改编的。
5.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 分)
A.霍布斯鲍姆有言:“当旧有的社会模式逐渐消解,人们便会选用旧材料、建构新形式文化
来满足新模式的需要。”《哪吒之魔童降世》的火爆正说明这点。B.综观文化自信含义中各维
度得分,中国公众已普遍展现出较高的文化开放意识,后期要学习借鉴外来文化,继续提高
中国文化在国际竞争中的影响力。
C.《哪吒之魔童降世》的火爆,让公众开始向往打造高水准的中国神话传说系列,但这种系
列作品的完备与成熟还需后续作品的高品质与好口碑来维系。
D.逐渐崛起的国产动画电影积极传承并发扬光大了中国文化的特色,缩短了我国与西方电影
在制作上的差距,进一步推动了我国文化软实力的发展进程。
6.结合三则材料,分析《哪吒之魔童降世》成为 2019 年电影市场爆款的原因。(6 分)
(三)文学类文本阅读(本题共 3 小题,15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7-9 题。
苍生守护人
熊育群
①2020 年 1 月 18 日晚,钟南山赶到了人山人海的广州高铁站。正当春运,去武汉的高
铁票早已卖光,事情紧急,颇费周折他才挤,上了 G1102 次车,在餐车找了一个座位。他走
得非常匆忙,羽绒服都没有带,只穿了一件咖啡色格子西装。作为国家卫健委高级别专家组
组长,他知道此行意味着什么,尽管疲惫,他打开电脑,开始研究。
②这一天,武汉不明原因肺炎患者增加到了 59 例。这种原因不明的病出现在新闻中,
给这个漫长的暖冬带来一丝隐忧与不安。钟南山不时看一看手表,实在困了,他在低矮的靠
背上仰头睡一下。这张打盹的照片后来迅速在网上传开。照片里可以看到红色的硬座,乘客
都在低头看手机,他几乎是唯一的老年人。4 个多小时后,他在深夜时分抵达武汉。
③在会议中心住下,钟南山的神经仍是紧绷的。17 年前那场令国人记忆深刻的非典,
钟南山临危受命,担任广东省非典型肺炎医疗救护专家指导小组组长。也是春天,疫情在广
东突然出现。不久,北京等地开始传播。
④疫情最初在河源、中山、佛山发生,患者急急送来广州。病人接触过的人倒下了,医
生护士也不能幸免。患者发烧,面部、颈部充血,接着出现呕吐、干咳,肺部出现白肺,呼
吸开始变得困难,病人多死于呼吸衰竭或多脏器衰竭。⑤一时谣言四起,人们抢购罗红霉素、
板蓝根、醋……这些平素不起眼的东西价格飞涨,板蓝根一包原价 8 元,有的卖到 40 元,
抗病毒口服液原价十几元,有的涨到了 130 元……
⑥抗击非典那年钟南山 67 岁,今年 84 岁,17 年的岁月在他青丝上留痕,秋霜似的白
发笼在他的额头。当年非典过后他就判断非典并没根绝,还有重新出现的可能。武汉出现的
病例让他高度警惕。
⑦国家又一次面临考验,人民又一次受到瘟疫的威胁。钟南山辗转反侧,等来了天亮。
树叶落尽枝丫光秃的冬天景象出现,凛冽的北风刮过街巷。历史似乎在重复,他最不想看到
的一幕又出现了。
⑧当年央视王志的《面对面》新闻节目,面对瞒报疫情和权威部门病因的错误结论,钟
南山面对观众说出了真相。同样是央视,白岩松的《新闻 1+1》节目,他再一次说出了真相,
他郑重公布:“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是肯定的人传人,在广东有 2 个病例,没去过武汉,但家
人去了武汉后染上了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现在可以说,肯定的,有人传人现象。”
⑨此言一出,惊醒了国人。国家进入战时状态。中央沉着指挥。一场只能打贏不能打输
的战争打响,保卫生命必须争分夺秒!
⑩18 日,钟南山到武汉,立即投身战斗。19 日一早,国家卫健委、武汉卫生部门和专
家召开会议,分析疫情,接着去武汉金银潭医院、疾控中心实地考察调查;下午专家研究,5
点钟南山赶去机场,飞抵北京参加当晚国家卫健委召开的会议,子夜一点半散会。这一夜他
只睡了 4 个小时。20 日 6 点起床,研究汇报材料后,赶到国务院,向孙春兰副总理汇报。
午时一点半,国家卫健委召开高级别专家组会议,李克强总理出席,随即新闻发布会召开,
直到 7 点结束。9 点半,钟南山以连线嘉宾身份出现在央视《新闻 1+1》中,公开了重要的
疫情信息。21 日,他又在广东省首场疫情发布会上,介绍广东全面加强疫情防控情况……
忙碌的节奏一直到除夕之夜,作为疫情应急科研攻关组组长的他,大年三十也回不了家。
⑪在抗击非典期间,钟南山带领的呼研所医护人员像一队尖兵,向病魔发起了一次次
冲锋,救治每个重症病人就像战士炸碉堡攻城池,他们前仆后继。先后有 26 位医护人员倒
下了,但全院没有一个人后退。有的治愈后又投入了战斗。当世界卫生组织的人询问钟南山,
你们有没有医生离开,钟南山自豪地告诉对方:“一个也没有!”
⑫这一次同样也是如此,没有一个逃兵。
⑬这一切,对于一位 84 岁的老人意味着什么?他这是在用生命战斗!他把人民的生命看
得比自己的生命更加重要!正是这种科学精神、献身精神,钟南山取得了医学上丰硕的成就。
在抗击非典的生命博弈中,他摸索出了一条行之有效的“三早三合理”治疗办法,这成了广
东抗击非典战役的一个转折点。从此,广东非典疫情的气焰渐渐被压制住了。抗击新冠肺炎
疫情,广东患者死亡率非常低。钟南山率领他的团队投入到病人救治和医药科研攻关上。他
一开始就让中医直接介入,以中医药做基础实验和临床试验,在医疗过程中观察新的治疗办
法。团队结合岭南气候、水土、饮食、人文等特点,针对疫病四诊资料,很快拟定出新冠肺
炎预防凉茶处方,既可为医护人员定期饮用,也适用居家隔离防疫的市民饮用。新型冠状病
毒的气焰开始下挫了,疫情出现了拐点,胜利的曙光已经出现……
⑭中国有一个钟南山,这是我们这个时代的幸运!
(有删改)
7.下列对本文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3 分)
A.“树叶落尽枝丫光秃的冬天景象出现,凛冽的北风刮过街巷”这一句以自然景物描写暗示
严峻的社会形势,也表现了刚人武汉后钟南山内心的沉重。
B.本文详写了钟南山赶赴武汉判定疫情的经历,还插叙了他临危受命抗击“非典”的往事,
略写了他来回奔波防治疫情的相关工作,使文章摇曳多姿。
C.①段以时间为节点,用列举具体数字的方法描写钟南山参加会议、实地考察、接受采访等
事务,表现他工作的繁忙,也真切地展现出了他的精神气度。
D.作者虽然是旁观者的身份,但是并不局限于使用有限视角来讲述与钟南山相关的事迹,有
时还直接表达自己对钟南山的评价,抒发自己的崇敬之情。
8.文章开头的场面描写有什么作用?请结合文本进行分析。(6 分)
9.这篇文章在描写钟南山抗击新冠疫情事件的同时,不断交织穿插 17 年前的非典事件,有
什么用意?请结合文本简要分析。(6 分)
二、古代诗文阅读(34 分)
(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 4 小题,19 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 10-13 题。
赵普字则平,幽州蓟人。周显德初,永兴军节度刘词辟为从事,词卒,遗表荐普于朝。
太祖尝与语,奇之。太祖北征至陈桥,被酒卧帐中,众军推戴,普与太宗排闼入告。太祖欠
伸徐起,而众军擐甲露刃,喧拥麾下。及受禅,以佐命功,授右谏议大夫,充枢密直学士。
既拜相,上视如左右手,事无大小,悉咨决焉。因与普计下太原。普曰:“太原当西北二面,
太原既下,则我独当之,不如姑俟削平诸国,则弹丸黑子之地,将安逃乎?”帝笑曰:“吾意
正如此,特试卿尔。”五年春,加右仆射、昭文馆大学士。俄丁内艰,诏起复视事。遂劝帝
遣使分诣诸道征丁壮籍名送京师以备守卫诸州置通判使主钱谷由是兵甲精锐府为充实普为
政颇专,廷臣多忌之。时官禁私贩秦、陇大木,普尝遣亲吏诣市屋材,联巨筏至京师治第,
吏因之窃货大木,冒称普市货鬻都下。权三司使赵蚍廉得之以闻。太祖大怒,将下制逐普,
赖王溥奏解之。会雷有粼击登闻鼓,讼王洞尝纳赂可度,赵孚授西川官称疾不上,皆普庇之。
太祖怒,下御史府按问,悉抵罪。普恩益替,出为河阳三城节度、检校太傅、同平章事。太
平兴国初入朝,改太子少保,迁太子太保。郑州团练使陈利用骄肆僭侈,大为不法,普廉得
之,尽以条奏,利用坐流商州,普固请诛之。其嫉恶强直皆此类。太宗入弭德超之谗,疑曹
彬有轨,属普再相,为彬辨雪保证,事状明白。太宗叹曰:“朕听断不明,几误国事。”即日
窜逐德超,遇彬如旧。淳化三年春,以老衰久病,凡三上表乞骸骨。拜太师,封魏国公,给
宰相奉料,令养疾,俟损日赴阙。七月卒,年七十一。
(节选自《宋史·赵普传》)
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3 分)
A.遂劝帝遣使分诣/诸道征丁壮籍名送京师/以备守卫/诸州置通判/使主钱谷/由是兵甲精锐/
府为充实
B.遂劝帝遣使分诣诸道/征丁壮籍名送京师/以备守卫/诸州置通判/使主钱谷/由是兵甲精锐/
府为充实
C.遂劝帝遣使分诣诸道/征丁壮籍名送京师/以备守卫诸州/置通判/使主钱谷/由是兵甲精锐/
府为充实
D.遂劝帝遣使分诣/诸道征丁壮籍名送京师/以备守卫诸州/置通判/使主钱谷/由是兵甲精锐
府为充实
11.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3 分)
A.受禅:原指王朝换代,新王朝的皇帝接受禅让的帝位。文中太祖即位,实则是以禅让之名,
行夺权之实。
B.丁内艰:丧制名。凡子遭母丧或承重孙遭祖母丧,称丁内艰。一般来说官员应辞官守孝,
赵普却没守满孝期。
C.登闻鼓:朝廷于朝堂外悬鼓,臣民若有重大冤情或急案可以击鼓直接诉冤于皇帝或钦差大
臣,官府须上奏。
D.太子少保:与太子太保一样,都是东宫官职,是保卫太子安全的,只是太保是少保的副职,
品级上差一级。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 分)
A.赵普效忠太祖,拥护太祖称帝。在陈桥时,他开门进去告诉太祖军队哗变,太祖与他交谈,
觉得他很不寻常。
B.赵普官拜宰相,深受太祖器重。太祖把赵普看作左右手,认为他所说的攻打太原的看法很
合自己心意,后来又加封了他。
C.赵普执政专断,遭到同僚忌恨。他的小厮私下冒名售卖大木,被人告知太祖,触怒了太祖,
从此他渐失太祖的信任。
D.赵普嫉恨坏人,既正直又敢言。对不法官员陈利用,他请求诛杀,态度强硬;对蒙冤的曹
彬,他代为辩白,维护了忠臣。
13.把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 分)
(1)太祖怒,下御史府按问,悉抵罪。(5 分)
(2)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 (《论
语》)(5 分)
(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 2 小题,9 分)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 14-15 题。
安定城楼①
李商隐
迢递高城百尺楼,绿杨枝外尽汀洲。
贾生年少虚垂涕,王粲春来更远游。
永忆江湖归白发,欲回②天地入扁舟。
不知腐鼠成滋味,猜意鹓③竟未休。
【注】①李商隐继进士及第后参加吏部博学鸿词科考试时,因受到朋党势力的排斥而不幸落
选。他回到泾源登上安定城楼写下此诗。②回:扭转。③鹓雏:古代传说中一种像凤凰的鸟。
14.下面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 分)
A.李商隐极善于用典。这首诗虽然篇幅有限,却有效表达了李商隐曲折委婉、不便明言的情
感,内容含量极大。
B.诗人登上泾源最高的安定城楼后,远望绿杨树边的洲渚,触景生情,生发了天地苍茫、自
身无着的无穷感触。
C.“虚”和“更”字表达了作者对贾谊和王粲不受重用、 理想落空的惋惜和同情,寄寓了
诗人怀才不遇的伤感。
D.在现实的打击下,诗人情绪低落,避世心态油然而生。他渴望离开朝廷,归隐江湖,开创
自己人生的新天地。
15.简要分析尾联是如何表达诗人的愤激之情的。(6 分)
(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 1 小题,6 分)
16.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6 分)
(1)庄子在彻底否定了“有所待”的万物和现实中的高人之后,提出自己的观点:“无所凭借”
才是真正的逍遥。他认为要达到真正的逍遥,必须满足两个必要条件:
“ , ”。
(2)《伶官传序》中可以视为格言警句的语句有:“忧劳可以兴国, ”
和 ,而智勇多困于所溺”。
(3)子曰:“无欲速,无见小利。 , ”。
三、语言文字运用(20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7-19 题。
一盏孤灯一刻刀,一柄标尺一把锉,构成一个匠人的全部世界。别人可能觉得他们同世
界脱节,但方寸之间他们实实在在地改变着世界:( )
将一门技术掌握到炉火纯青,这固然是工匠精神,但工匠精神的 又远不限于此。
有人说:“没有一流的心性,就没有一流的技术。”的确,倘若没有发自肺腑、专心如一的热
爱,怎能有 、尽心竭力的付出;没有臻于至善、超今冠古的追求,怎能有出类拔萃、
的卓越;没有冰心一片、 的境界,怎能有雷打不动、脚踏实地的笃实。工匠精神中所
深藏的,有格物致知、正心诚意的生命哲学,也有技进乎道、超然达观的人生信念。从赞叹
工匠精神继而推崇工匠,见证着浮躁风气、短视心态对社会的自我疗治,对美好器物、超凡
品质的主动探寻。我们不必人人成为工匠,却可以人人成为工匠精神的践行者。
17.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词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 )(3 分)
A.内涵 废寝忘食 巧夺天工 物我两忘
B.内涵 废寝忘食 鬼斧神工 心无旁骛
C.内含 宵衣旰食 鬼斧神工 物我两忘
D.内含 宵衣旰食 巧夺天工 心无旁骛
18.下列填入文中括号内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3 分)
A.一方面赋予器物以生命,一方面刷新着社会的审美追求,扩充着人类文明的疆域。
B.一方面赋予器物以生命,一方面扩充着人类文明的疆域,刷新着社会的审美追求。
C.不仅赋予器物以生命,更刷新着社会的审美追求,扩充着人类文明的疆域。
D.不仅赋予器物以生命,更扩充着人类文明的疆域,刷新着社会的审美追求。
19.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 )(3 分)
A.从赞叹工匠精神继而推崇工匠,见证着社会对浮躁风气、短视心态的自我疗治,对美好器
物、超凡品质的主动探寻。
B.从赞叹工匠继而推崇工匠精神,见证着社会对浮躁风气、短视心态的自我疗治,对美好器
物、超凡品质的主动探寻。
C.从赞叹工匠继而推崇工匠精神,见证着浮躁风气、短视心态对社会的自我疗治,对超凡品
质、美好器物的主动探寻。
D.从赞叹工匠精神继而推崇工匠,见证着浮躁风气、短视心态对社会的自我疗治,对超凡品
质、美好器物的主动探寻。
20.根据示例仿写句子,要求恰如其分地表达读书的意义。(6 分)
[示例]坚守工匠精神,不是鼓励离群索居、孤芳自赏,而是为了擦亮爱岗敬业、劳动光荣的
价值原色。
读书不是 ,而是 。
读书不是 ,而是 。
21.阅读下面这幅漫画,结合漫画创作的艺术特色,阐释这则漫画的深意。(5 分)
四、写作(60 分)
22.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60 分)
费孝通先生在《礼治秩序》篇中提出,“礼是按着仪式做的意思”“是主动性的服膺于传
统的习惯”。2004 年始,山东曲阜每年在孔子诞辰日举行祭孔大典,这一具有仪式感的活动
被选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在我们生活中也有很多典礼仪式,比如升旗仪式、成人
仪式等。
请整体理解材料,联系时代,结合个人生活,谈谈你对仪式的看法,写一篇文章。
要求:自拟标题,自选角度,确定立意;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
于 800 字。
【参考答案】
1.B
A 项“所有的画作都要留下一块空白”错误,原文是“画面上常常留有一块空白”;C 项说法
颠倒,应该是“这种画法是以东晋顾恺之所提出的“以形写神”的美学理论为基础的”;D
项曲解文意,根据原文中对朴素美的阐述可知,敦煌壁画不能展现中国画的朴素美。
2.C
引用荀子所云“形具而神生”是为了证明“‘神’指的是精神状态”。
3.B
B 项“画家一直通过单一墨色的深浅”以偏概全。原文是“墨即是色,绘画要通过墨色的深
浅、浓淡使人产生不同色彩的感觉”,注意原文中还有“浓淡”,并非是只有“深浅”。
4.A
A 项“塑造出的人物形象比《哪吒闹海》更经典”无中生有。《哪吒之魔童降世》塑造出的
人物形象彰显了符合现代特质的精神内核,更贴近现实生活,反映的是现代人的审美趣味;
《哪吒闹海》中的人物形象反映的是中国传统审美倾向,两者不能简单比较。
5.B
此选项考查的是文化交流、文化借鉴、文化竞争三个维度,文化交流的得分相对较高,说明
中国公众已普遍展现出较高的文化开放意识。文化借鉴、文化竞争得分低,后期应从现实需
要出发,借鉴外来“先进”文化,努力提高中国文化在国际竞争中的影响力。B 项扩大了范
围。
6.(1)(文化创新角度)《哪吒之魔童降世》对传统的哪吒故事进行了创新,影片反映现实
生活,融入了当代人的价值观与精神属性,公众能够产生共鸣。 (2 分)
(2)(文化认同角度)中国民众对自身优秀文化传统保持着高度的尊敬和强烈的自豪,而
《哪吒之魔童降世》以底蕴深厚的中国神话故事做支撑,公众易于接受。(2 分)
(3)(文学创作角度)《哪吒之魔童降世》历经多年沉淀,对细节精益求精,影片质量极高。
(2 分)
7.D
【解析】作者是站在外部,以旁观者的身份来讲述事件的,但是文中他对钟南山的心理、相
关经历都清清楚楚,可以看出从叙事角度上说这篇文章使用的是全知视角。
8.(1)文章开头描述了钟南山匆忙从广州赶往武汉的情景,展示出一个生动逼真的生活场
面,给人以现场真实感。(3 分)
(2)渲染紧张、匆忙、沉重的气氛,为下文刻画钟南山国难当头挺身而出的英勇形象、表
达文章主题做好了铺垫。(3 分)
9.(1)(从内容层面看)将抗击新冠疫情和抗击非典事件相提并论,突出新冠疫情事件的严
重性;(2 分)
(2)(从刻画人物形象的角度看)将这两场疫情中钟南山的表现进行比较,指出 17 年来钟
南山的科学精神、献身精神始终如一,表现钟南山精神的可贵;(2 分)
(3)(从主题表达层面看)在抗击这两场疫情的战役中,钟南山都起到了关键作用。交织穿
插 17 年前的非典事件能增加文章内涵,说明钟南山是名副其实的苍生守护人。(2 分)
(4)(从艺术效果看)不断交织穿插 17 年前的非典事件,使抗击新冠肺炎与背景材料有机
地融合在一起,寓意更加深刻,行文更加丰富多彩,也能更好地吸引读者。(2 分)
10.B
【解析】遂劝帝遣使分诣诸道,征丁壮籍名送京师,以备守卫;诸州置通判,使主钱谷。由
是兵甲精锐,府为充实。
11.D
“太保是少保的副职,品级上差一级”错误。少保是太保的副职,少保的官职等级低于太保。
12.A
A 项曲解文意。“太祖与他交谈,觉得他很不寻常”是在陈桥兵变前。
13.(1)太祖大怒,交付御史府审查讯问,他们都受到处罚。
(大意 2 分。下,交付;按问,查问、审讯;抵罪,因犯罪而受到相应的处罚。每点 1 分。)
(2)读书人必须抱负远大,意志坚强,因为他责任重大,道路遥远。把在天下实现仁作为
自己必须担当的责任,难道还不重大吗?奋斗终身,死后才停止,难道路程还不遥远吗?
(大意 3 分。弘毅,抱负远大,意志坚强;已,停止。每点 1 分。)
参考译文:
赵普字则平,幽州蓟人。周显德初年,永兴军节度刘词征召他为从事,刘词死后,上遗
表向朝廷推荐赵普。太祖曾经与他交谈,觉得他很不寻常。太祖北征到陈桥,酒后醉卧帐中,
众军推戴他做皇帝,赵普与太宗开门进去告诉他。太祖呵欠着伸展四肢慢慢起床,而众军披
甲带刃,喧哗着拥挤在旗帜下。太祖受禅即位后,因为辅佐有功,赵普被封为右谏议大夫,
充任枢密直学士。赵普任宰相后,皇上把他看作左右手,事情无论大小,都向他咨询以后决
断。于是与赵普商议攻伐太原。赵普说:“太原地当西、北二面,太原如果攻下,则我国须
单独抵挡这两面,不如等削平诸国以后,则太原这一弹丸黑子之地,哪里能够逃得掉呢?”
皇帝笑着说:“我的意思正是这样,特地来试试你罢了。”五年春季,朝廷给赵普加官右仆
射、昭文馆大学士。不久,赵普遭母丧,守丧制未毕,太祖诏令起用赵普处理政事。于是他
劝皇帝派遣使者分赴诸道,征发丁壮编好名册送到京师,以备守卫之兵;各州设置通判一官,
主管钱粮。从此军队和武器都很精锐,府库充实。赵普执政很专断,朝廷大臣多忌恨他。当
时官府禁止私人贩卖秦、陇二地的大树木,赵普曾经派亲近的小吏到市场上购买木材,编大
筏运至京师造住房,小吏于是偷取大木材,冒称赵普在京师附近鬻卖。权三司使赵玭查访知
道告诉皇上。太祖大怒,准备下诏驱逐赵普,幸得王溥上奏解救。正好雷有粼敲响登闻鼓,
告发王洞曾经收受李可度的贿赂,赵孚除授西川官却称病不到任,都受到赵普的庇护。太祖
大怒,交付御史府审查讯问,他们都受到处罚。太祖对赵普的恩宠渐渐疏淡了,不久,把赵
普调出京师任河阳三城节度、检校太傅、同平章事。太平兴国初期赵普进入朝廷,改任太子
少保,迁升为太子太保。郑州团练使陈利用骄纵恣肆过度,很不守法,赵普查访得知,把他
的事详细写出上奏皇上,陈利用因罪流放商州,赵普再三请求诛杀他。赵普嫉恨坏人,刚强
正直达到这样的程度。太宗听信弭德超的谗言,怀疑曹彬有不轨行为,适值赵普再次为相,
赵普替曹彬辩白保证,事情得以澄清。太宗叹道:“朕听断不明,险些误了国事。”当天斥
逐弭德超,对待曹彬像往日一样。淳化三年春天,因年老久病,赵普共三次上表请求罢仕。
皇上任命他为太师,封为魏国公,赐给宰相俸禄,让他养病,等到有一天能到朝廷。赵普七
月去世,终年七十一岁。
14.D
【解析】永忆江湖,即怀淡于名利之心;欲回天地,想扭转乾坤,即抱建立功业之志。颈联
是说,自己早有归隐江湖之志,但要等到回天撼地之日,澄清当前国家的混乱局面之后才功
成身退。这两句诗反映了诗人积极向上的思想和担当事业的志气。
15.(1)诗人自比“鹓雏”,认为自己品行像凤凰一样高洁。(2 分)
(2)化用典故,表明自己并不在意权势利禄,依然怀有高洁的志向,光明磊落、淡泊宁静。
(2 分)
(3)同时正告那些奸佞小人不要妄加猜测,表达了诗人对他们的鄙视和嘲笑。(2 分)
16.(1)(若夫)乘天地之正,而御六气之辩
(2)逸豫可以亡身,(夫)祸患常积于忽微
(3)欲速则不达,见小利则大事不成
17.A
【解析】内涵:逻辑学上指一个概念所反映的事物的本质属性的总和,也就是概念的内容;
内含:内心所具有的的、内部包含的。
废寝忘食:顾不得吃饭和睡觉,形容非常专心努力;
宵衣旰食:天不亮就穿衣起来,天黑了才吃饭,形容勤于政务。
巧夺天工:精巧的人工胜过天然,形容技艺极其精巧;
鬼斧神工:形容建筑、雕塑等技艺的精巧。
物我两忘:指创作时艺术家的主体与创作对象的客体浑然为一而兼忘的境界;
心无旁骛:心思没有另外的追求。形容心思集中、专心致志。
18.C
【解析】“不仅……更……”表达的是递进关系,工匠对于世界的改变最重要的不只是赋予
器物以生命这种物质层面的改变,相对而言,在提升社会的审美追求、扩充人类文明的疆域
这种精神层面的改变上,所起的意义更大。“一方面……一方面……”是一种并列关系,无
法体现重要和更重要。提升社会的审美追求和扩充人类文明的疆域也存在着递进关系,不能
颠倒。
19.B
赞叹工匠是现象,推崇工匠精神是弘扬精神本质,排除 A、D。
“浮躁风气、短视心态对社会的自我疗治”属于主客颠倒。美好器物、超凡品质也存在着从
物质到精神层面的递进关系,排除 C。
20.示例 1:
读书不是要用死板的知识来束缚我们,而是要让我们人生的列车插上飞翔的翅膀。
读书不是要用沉重的任务来要求我们,而是要让我们心灵的花园开满快乐的花朵。
示例 2:
读书不是为了轻信与盲从,而是为了思考和权衡。
读书不是为了功名利禄,而是为了完善个性与人格。
(每句 3 分,共 6 分)
21.(1)该漫画以武汉标志性小吃“热干面”为主要构图要素。热干面在武汉进而在全国的
出现,代表武汉解封,人民的生产生活秩序逐渐恢复正常。(2 分)
(2)该漫画一语双关,也表达了全国人民对武汉市解封、人员可以自由出入武汉、抗疫取
得阶段性胜利的喜悦之情。(3 分)
22.作文
立意指导:
该则材料分三个层次:
层次一,引用名言言简意赅地解释“礼”的含义,引出本次作文的核心词语“仪式”。
层次二,用孔子诞辰日祭礼入选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强调仪式感的影响力,可以
理解为文化通过一定的仪式延续传承的过程。
层次三,通过各种日常化的仪式,来体现仪式的多样化和个性化,引导学生对仪式进行
多层次的思考。
通过梳理归纳,可以看出命题意图紧紧围绕“立德树人”,赋予仪式以时代感,引导学
生科学地传承我国优秀的传统文化,并在生活中贯彻落实合理的生活仪式。
参考立意
1 给仪式一点空间
2 仪式之道 承古萌今
3 让仪式与时代携手同行
4 生活需要仪式感
5 诚于中者 必形于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