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664.00 KB
- 2021-06-06 发布
- 1、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淘文库整理发布,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请立即联系网站客服。
-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阅读内容确认后进行付费下载。
- 网站客服QQ:403074932
第
1
课 窦娥冤
关汉卿
关汉卿
,
号已斋叟
,
金末元初大都
(
今北京
)
人
,
元杂剧的代表作家
,
也是我国戏剧史上最早、最伟大的戏剧作家。他与郑光祖、白朴、马致远齐名
,
被称为“元曲四大家”。生卒年不详。他一生“不屑仕进”
,
生活在底层人民中间。他是当时杂剧界的领袖人物
,
他一生主要从事戏剧活动
,
不仅写剧本
,
而且登台演唱
,
借助元杂剧来揭露现实黑暗
,
寄托自己的情感和愿望。关汉卿剧作具有深刻的社会内容。他同情弱小
,
憎恶强
走近作者
权。他的剧作既深刻地反映了现实
,
又放射着理想的光辉
,
深受人民喜爱。他善于塑造典型人物形象
,
刻画人物深邃复杂的内心世界。他的戏剧语言不事雕琢镂饰
,
呈其朴实自然的本色
,
又有艺术韵味
,
因此他被历代评论家评为本色派之首。他比英国戏剧大师莎士比亚出生早三个多世纪
,
一生创作的杂剧有
60
多部
,
现仅存
15
部。
《
窦娥冤
》《
救风尘
》《
单刀会
》
等流传很广。其中
《
窦娥冤
》
是我国十大古典悲剧之一。
1956
年
,
他的名字被列入世界文化名人之列。
写作背景
元朝统治者入主中原以后
,
为了巩固其统治
,
在政治上实行民族压迫和民族分化政策
,
吏治腐败
,
社会混乱
,
民不聊生。下层人民经常受到高利贷的盘剥
,
地痞无赖的敲诈
,
过着啼饥号寒、卖儿鬻女的生活
,
社会矛盾尖锐复杂。而吏治昏聩
,
法度不公
,
恶人横行
,
百姓无处申冤则是那个社会的写照。
《
窦娥冤
》
的故事源于
《
列女传
》
中的
《
东海孝妇
》
。作者并没有局限在传统故事里
,
而是紧扣当时的社会现实
,
真实而深刻地反映了社会极端黑暗、极端残酷、极端混乱的悲剧时代真实面目。
元杂剧是在金代剧本以及诸宫调的影响下发展起来的用北曲
(
北方的曲调
)
演唱的一种戏曲形式。作为一种新型的完整的戏剧形式
,
元杂剧既有自身的特点
,
又有严格的体制。将歌唱、说白、舞蹈等有机结合
,
并且产生了韵文和散文相结合、结构完整的文学剧本。
元杂剧
①结构
:
元杂剧一般是一本四折一楔子
,
演一个完整的故事
,
个别的是五折、六折或多本连演。折是故事情节发展的自然段落
,
它不受时间、地点的限制
,
每一折大都包括较多的场次
,
类似于现代戏剧的“幕”
,
是一个音乐组织的单元。每折限用同一宫调的曲牌组成一套曲子。楔子
,
四折以外所增加的独立段落
,
篇幅短小。一般放在剧首
,
类似现代戏曲中的序幕
;
有时也用在两折之间
,
衔接剧情
,
类似现代戏曲中的过场戏。
②
角色
:
末、旦、净、丑。
末、旦
:
元杂剧每本戏只有一个主角
,
男主角称正末
,
女主角称正旦。男配角有副末
(
次主角
)
、外末
(
老年男子
)
、小末
(
少年
)
等
,
女配角有外旦、小旦等。
净
:
俗称“大花脸”
,
大都扮演性格刚烈或粗暴的男子。
丑
:
俗称“小花脸”
,
大多扮演男次要人物。
③剧本的构成
:
剧本由唱、科、白三部分唱词是按一定的宫调、曲牌写成的韵文。元杂剧规定
,
每一折戏唱同一宫调的一套曲子
,
其宫调和每套曲子的先后顺序都有惯例规定。
科是戏剧动作的总称
,
包括舞台的程式、武打和舞蹈。
白是“宾白”
,
是剧中人物的说白部分。宾白又分以下四种
:
对白
,
人物对话
;
独白
,
人物自叙
;
旁白
,
戏剧角色背着台上其他剧中人对观众说的话
;
带白
,
唱词中的插话。宾白是元杂剧中重要的有机组成部分构成。
(2)“
苌弘化碧”“六月飞雪”“东海孝妇”典故的出处
①“苌弘化碧”出自
《
庄子
·
外物
》:
人主莫不欲其臣之忠
,
而忠未必信
,
故伍员沉于江
,
苌弘死于蜀
,
藏其血三年
,
化而为碧。
②“六月飞雪”化自“六月飞霜”。“六月飞霜”出自
《
太平御览
》:
邹衍事燕惠王尽忠
,
左右谮之王
,
王系之狱。仰天哭
,
夏五月为之下霜。
③“东海孝妇”出自
《
汉书
·
于定国传
》:
东海有孝妇
,
少寡
,
亡子
,
养姑甚谨。姑欲嫁之
,
终不肯。姑谓邻人曰
:“
孝妇事我勤苦
,
哀其亡子守寡。我老
,
久累丁壮
,
奈何
?”
其后
,
姑自经死。姑女告吏
:“
妇杀我母。”吏捕孝妇。孝妇辞不杀姑
,
吏验治
,
孝妇自诬服。具狱上府
,
于公以为此妇养姑十余年
,
以孝闻
,
必不杀也。太守不听
,
于公争之
,
弗能得。乃抱其具狱
,
哭于府上
,
因辞疾去。太守竟论杀孝妇
,
郡中枯旱三年。
十大古典悲剧
:
马致远
《
汉宫秋
》
、纪君祥
《
赵氏孤儿
》
、高则诚
《
琵琶记
》
、冯梦龙
《
精忠旗
》
、孟称舜
《
娇红记
》
、李玉
《
精忠谱
》
、洪升
《
长生殿
》
、孔尚任
《
桃花扇
》
、方成培
《
雷峰塔
》
、关汉卿
《
窦娥冤
》
。
中国古代十大悲、喜剧
十大古典喜剧
:
关汉卿
《
救风尘
》
、王实甫
《
西厢记
》
、白朴
《
墙头马上
》
、康进之
《
李逵负荆
》
、郑廷玉
《
看钱奴
》
、施君美
《
连闺记
》
、康海
《
中山狼
》
、吴炳
《
绿牡丹
》
、高濂
《
玉簪记
》
、李渔
《
风筝误
》
。
元杂剧四大悲剧及四大爱情剧
四大悲剧
:
关汉卿的
《
窦娥冤
》
、马致远的
《
汉宫秋
》
、白朴的
《
梧桐雨
》
、纪君祥的
《
赵氏孤儿
》
。
四大爱情剧
:
关汉卿的
《
拜月亭
》
、王实甫的
《
西厢记
》
、白朴的
《
墙头马上
》
、郑光祖的
《
倩女离魂
》
。
(1)
嫡
:
封建宗法制度下家庭的正支
(
跟“庶”相对
)
。
(2)
秀才
:
秀才是中国古代选拔官吏的科目之一。亦曾作为学校生员的专称。东汉因避光武帝名讳
,
遂改称茂才。隋代始行科举制
,
设秀才科。明清时期
,
秀才亦专用以称府、州、县学生员。
(3)
筹
:
古时计数和占卜用的工具。
文化积累
(4)
袛候
:
职官名。宋代祗候分置于东、西上阁门
,
祗候分佐舍人。元代各省、路、州、县分别设祗候若干名
,
为供奔走驱使的衙役。元明亦指官府衙役
,
势家仆从头目。
(5)
三伏
:
是初伏、中伏和末伏的统称
,
是一年中最热的时节。每年出现在阳历
7
月中旬到
8
月中旬。
结构图解
1.
窦娥是被当时昏聩的官吏屈判的
,
为何要在
【
滚绣球
】
一曲中指责天地日月鬼神呢
?
参考答案
:
在封建社会里
,
人民不仅受到封建政权的迫害
,
而且受到神权的严重束缚。按世俗的观念
,
天地鬼神应明察世上是非
,
主持人间公道。封建官吏为了愚弄人民
,
也每每以青天自称。窦娥起初也受到神权思想的严重影响
,
相信“青天大老爷”能主持正义
,
赏善罚恶。然而在残酷的现实面前
,
她逐渐觉醒过来
,
重点突破
终于看清了“衙门自古向南开
,
就中无个不冤哉”的社会真面目。在
【
滚绣球
】
一曲中
,
她猛烈地指责天地鬼神不分清浊
,
混淆是非
,
致使恶人得以横行
,
善良的人横遭杀戮。窦娥对神权的大胆谴责
,
实际上也就是对封建统治的强烈控诉和根本否定
,
表现了窦娥初步而朴素的觉醒意识和反抗精神
,
也折射出广大人民对封建统治的不满和反抗。
2.
窦娥与现实生活有哪些矛盾冲突
?
这些矛盾冲突反映了什么
?
参考答案
:
矛盾冲突
表现内容
张驴儿误把自己的父亲毒死
,
却诬陷清白的窦娥
反映当时社会强欺弱、恶欺善的现实
窦娥本想依靠衙门洗清自己的冤屈
,
反而被判以死罪
反映当时吏治的黑暗
,
官吏的昏聩
,
贪赃枉法
窦娥渴望清清白白地活着
,
却怕连累婆婆
,
自己心甘情愿担当死罪
表现了窦娥的孝顺和善良
3.
戏剧与小说一样
,
是以塑造人物形象为中心的
,
试结合课文内容分析
,
窦娥是一个怎样的人物形象
?
具有怎样的性格
?
参考答案
:
窦娥是一个勤劳善良、坚强刚烈、富有反抗精神、具有封建贞节观念的古代年轻妇女的典型形象。
坚贞的窦娥
:
窦娥一生命苦
,
三岁丧母
,
七岁父亲离去
,
十七岁成婚
,
不久丧夫
,
但她坚决不改嫁
,
对婆婆的同意改嫁很是不满
,
对张驴儿父子的逼迫更是深恶痛绝
,
表现出无比的坚贞。
反抗的窦娥
:
誓死不放过张驴儿
,
对天地鬼神的指责、亢旱三年
,
都是反抗精神的表现
,
而窦娥对神权的大胆谴责
,
实质上是对封建统治的强烈控诉和根本否定
,
反映了她的觉醒意识和反抗精神
,
也折射出当时广大人民的反抗精神。
善良的窦娥
:
在押赴刑场时
,
窦娥要求走后街。自己已走在通向死亡的路上
,
想到的还是如何不使年迈孤寂的婆婆伤心
,
这是何等的善良啊
!
不屈的窦娥
:
窦娥在刑场发的三桩誓愿
,
是她宁折不弯、刚强不屈性格的体现
,
显示了正义抗争的强大力量。
参考答案
:
(1)
人物与环境的对比
人物生活在一定的环境中
,
环境制约着人物的命运
,
但人物对环境也有一定影响。
《
窦娥冤
》
充分利用人和环境的对比
,
揭露了社会的无比黑暗。强大的法律武器和弱小无助的女子
,
杀气腾腾的场面与呼告无门的死囚
,
这些力量悬殊的对比
,
预示了一场弱肉强食的惨剧即将发生。而三伏天的酷热与三伏天下雪的对比又表现了窦娥之冤感天动地。
4.
本剧充分调动各方面的对比来塑造人物
,
突出主题
,
取得了震撼人心的效果
,
试作赏析。
(2)
人物自身性格的对比
面对冤情
,
窦娥以誓愿抗争
,
要以自己的冤情昭示于众
;
她还以“楚州亢旱三年”来报复
,
集中体现了她的反抗精神。面对年迈的婆婆
,
窦娥宁愿牺牲自己
,
虽衔冤即将被处斩
,
却仍然挂念婆婆
,
充分展现了窦娥性格的刚强不屈、温柔善良。
(3)
情节上虚与实的对比
在情节上
,
人物的生活经历
,
社会的黑暗
,
官吏的昏聩
,
窦娥的冤情
,
这是实写。而“三桩誓愿”的应验
,
则是采用浪漫主义的手法
,
进行了大胆的艺术夸张
,
以突出窦娥的冤情
,
这是虚写。誓愿应验这一浪漫主义情节正是依托前面对当时黑暗社会的描写
,
才有可能“合情合理”
,
收到感人的艺术效果。
窦娥是一个淳朴、善良、坚强、孝顺的女子
,
但最终却落了个身首异处的悲惨结局
,
造成窦娥悲惨结局的原因究竟是什么
?
观点争鸣
思路提示一
:
高利贷的压迫。这是窦娥悲惨结局的远因。窦娥的父亲窦天章因上京取应
,
借了蔡婆二十两银子
,
第二年本利一共要偿还四十两
,
窦天章无奈之下只好将七岁的女儿窦娥卖与蔡婆做了童养媳。元朝的高利贷十分厉害
,
有一种叫“羊羔利”的高利贷
,
羊产羔时本
利对收
,
本利每年倍增。窦天章借的就是这种“羊羔利”
,
借了一年债
,
第二年就得把女儿卖出去才能还清。这就真实揭露了元代高利贷的残酷
,
又为窦娥后来的不幸命运作了铺垫。
思路提示二
:
流氓地痞的压迫。这是窦娥悲惨结局的近因。流氓横行是法制松弛、社会黑暗的一种体现。在光天化日之下
,
窦娥婆媳遭到流氓张驴儿父子无端的骚扰与迫害
,
尊严和合法权益被随意践踏。剧作通过窦娥的结局
,
把批判的矛头引向物欲横流的元代黑暗的社会现实。
1.
生动的人物对白
,
舒缓有度的戏剧冲突
关汉卿驾驭语言的能力是惊人的
,
他可以根据生活本身所提供的语言来反映现实
,
让语言充分为剧情和人物性格服务。如窦娥对婆婆的一段说白
,
出自这个封建社会小媳妇之口是那样的贴切
,
表现得是那么自然、生动。
随着戏剧冲突由急转缓
,
由怯转伤
,
抒情气氛加浓
,
窦娥的性格更加完美。一个完美的善良的妇女
,
竟然惨遭如此的冤屈
,
被诬陷为杀人凶手
,
足见当时的社会是何等的黑暗。这不仅使人物形象更加丰满
,
还为悲剧的产生蓄足了势
,
起到了深刻批判封建社会的作用。
写法借鉴
2.
丰富的想象
,
大胆的夸张
作品运用丰富的想象和大胆的夸张
,
设计了三桩誓愿应验的超现实情节
,
反映了人们伸张正义、惩治邪恶的愿望
,
它使悲剧气氛更浓烈
,
人物形象更突出
,
故事情节更生动
,
主题思想更深刻
,
充满奇异的浪漫色彩
,
具有震撼人心的艺术力量。
3.
多曲连用
,
铺陈渲染
元杂剧中的曲词普遍具有抒情性强的特点
,
并且对人物的感情反复铺陈渲染
,
务尽务透。如本剧第一折里的“点绛唇”“混江龙”“油葫芦”“天下乐”等几段曲词
,
是表现窦娥对自己的命运的悲叹的。她先说自己“满腹闲愁”
,
老天知道了都会伤感
;
再尽情倾诉自己愁苦的情状
;
接着她感叹自己的愁苦没有尽头
,
随即简略回顾了她不幸的人生遭遇
;
最后她无可奈何地宽慰
自己
,
把自己的不幸命运归因于前世注定
,
为了来世的幸福
,
此生她要好好积德。这几段曲词将窦娥内心的痛苦、愁闷表现得淋漓尽致
,
扣人心弦。
相关文档
- 高中语文第1课窦娥冤学案3 人教版2021-06-067页
- 高中语文第1课窦娥冤课时作业2含解2021-06-065页
- 语文新课标人教版必修4 1-1《窦娥2021-06-054页
- 语文新课标人教版必修4 1-1《窦娥2021-06-054页
- 高二语文导学案:11《窦娥冤》1(新人2021-06-054页
- 新教材2020-2021学年语文部编版必2021-06-0514页
- 高中语文第1课窦娥冤教案3 人教版2021-06-055页
- 语文新课标人教版必修4 1-1《窦娥2021-06-054页
- 高中语文第1课窦娥冤课时作业4含解2021-06-056页
- 2019-2020学年高中语文课后作业1窦2021-06-049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