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27.16 KB
  • 2021-06-06 发布

2019届高三一轮复习正确使用词语学案

  • 15页
  • 当前文档由用户上传发布,收益归属用户
  1. 1、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淘文库整理发布,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请立即联系网站客服。
  3.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阅读内容确认后进行付费下载。
  4. 网站客服QQ:403074932
专题一 正确使用词语(包括熟语)‎ ‎                ——眼观六路,规避陷阱 全国卷词语考查重点固定、突出:常见成语的辨析和使用。成语题是必考题目,但从历年高考看,命题人有意变换考查的是形式,但不变的是考点。但2016年增添了对虚词(重点为关联词语)的考查,这一点需要关注。因此在本专题也进行了虚词的复习与训练。‎ 一、正确使用成语 ‎1.(2017·全国卷Ⅰ)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的使用,全都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①比赛过后,教练希望大家重整旗鼓,继续以高昂的士气、振奋的精神、最佳的竞技状态,在下一届赛事中再创佳绩。‎ ‎②今年,公司加大公益广告创新力度,制作出一批画面清晰、意味深长的精品,有效发挥了公益广告引领社会风尚的积极作用。‎ ‎③世界各国正大力研制实用的智能机器人,技术不断升级,创新产品层出不穷,未来有望在多领域、多行业发挥更大的作用。‎ ‎④赵老师学的是冷门专业,当年毕业时,不少同学离开了该领域,而他守正不阿,坚持致力于该专业的教研工作,最后硕果累累。‎ ‎⑤国家“一带一路”战略的实施,给古丝绸之路的沿线城市带来了活力,很多城市对未来踌躇满志,跃跃欲试。‎ ‎⑥目前,快递业已经成为一个不可忽视的行业,快递服务虽不能说万无一失,但的确为百姓生活提供了极大的便利。‎ A.①③⑥ B.①④⑤ C.②③⑤ D.②④⑥‎ 解析 本题考查正确使用词语(包括熟语)的能力。①重整旗鼓:比喻失败或受挫后,整顿力量准备再干。和语境中“继续以……状态”“再创佳绩”矛盾。②意味深长:含意深远,耐人寻味。符合语境。③层出不穷:不断出现,没有穷尽。符合语境。④守正不阿:形容人公正不徇私情。语境说的是赵老师执着于自己所学的专业,强调的是坚守,而“守正不阿”强调的是为人处事公正。⑤踌躇满志:形容心满意足,从容自得。不符合很多城市对未来充满信心的语境。⑥万无一失:形容有绝对把握,绝对不出差错。符合语境。‎ 答案 B ‎2.(2017·全国卷Ⅱ)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的使用,全都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①这是一条经典的旅游路线,既能让你饱览大自然巧夺天工般的美景,又能让你领略多姿多彩的异域风情。‎ ‎②近年来农民收入稳步增长,生活条件大大改善,对商场里琳琅满目的高档电器也不再望尘莫及了。‎ ‎③他在学习上坚持博学审问,对待工作更是兢兢业业,经过长时间的努力,终于取得了突出的成就。‎ ‎④由于过于相信自己的能力和判断,不肯认真调查研究,他对于群众的意见总是充耳不闻,所以常常受到大家的批评。‎ ‎⑤有的同学过去对语文学习不重视,到了高中才发现既要补欠账,又要学新知识,被弄得左支右绌,狼狈得很。‎ ‎⑥央视《中国诗词大会》这个温文尔雅的节目走红,引起社会广泛关注,节目中一举夺冠的小姑娘更是成为谈论的焦点。‎ A.①②⑥ B.①③⑤ C.②③④ D.④⑤⑥‎ 解析 本题考查正确使用词语(包括熟语)的能力。①巧夺天工:人工的精巧胜过天然,形容技艺精巧、绝妙。语境强调大自然的美景,用于此处对象错误。②望尘莫及:远远望见前面人马带起的尘土,觉得自己赶不上,比喻远远落后,赶不上。比较的事物需是同类,用于此处不合语境。③博学审问:广泛地学习,详细地询问,指求学时的态度和应循的途径。用于此处正确。④充耳不闻:形容拒绝听取别人的意见,也形容对某些事漠不关心。用于此处正确。⑤左支右绌:原指射箭时左手撑弓右手拉弦的姿势,后转指应付了左面,右面又感到不够,比喻财力或能力不足,穷于应付。用于此处正确。⑥温文尔雅:举止文雅,态度温和。一般指人。用于此处对象错误。‎ 答案 A ‎3.(2017·全国卷Ⅲ)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的使用,全都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①促进科研成果转移转化是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重要任务,我们应该制订一套行之有效的激励机制和创新协同机制。‎ ‎②小庄从小就对机器人玩具特别感兴趣,上学后喜欢收集机器人模型,通过各种途径得到的模型已经汗牛充栋,整整一间屋都摆满了。‎ ‎③约翰逊的学术方法虽比较新颖,但其学术成果得到学术界公认的却不是很多,再加上其追随者大都等而下之,以致他的学术地位一直不高。‎ ‎④张家界独特的自然景观被列入《世界自然遗产名录》,徜徉其间,峰峦叠嶂,峪壑幽深,溪流澄碧,让人乐不思蜀。‎ ‎⑤近年来,有关部门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强化虚假广告的监管,使得滥竽充数的广告得到了一定程度的遏制。‎ ‎⑥丹·罗斯嘉德发明的“雾霾塔”是一种利用静电吸附尘粒原理的环保装置,脏空气滔滔不绝地从塔顶进入后,能在塔中间得到净化。‎ A.①③⑤ B.①④⑥ C.②③④ D.②⑤⑥‎ 解析 本题考查正确使用词语(包括熟语)的能力。①行之有效:实行起来很有效果,多指已经实施过的方法或措施。使用正确。②汗牛充栋:形容书籍极多。使用对象错误。③等而下之:由这一等再往下,指比这一等差。使用正确。④乐不思蜀:泛指乐而忘返。使用正确。⑤滥竽充数:指没有真正的才干,而混在行家里面充数,或拿不好的东西混在好的里面充数。不合语境。⑥滔滔不绝:形容话很多,连续不断。使用对象错误。‎ 答案 D ‎4.(2016·全国卷Ⅰ)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的使用,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3分)‎ ‎①第二展厅的文物如同一部浓缩的史书,举重若轻地展示了先民们在恶劣的自然条件下顽强抗争、繁衍生息的漫长历史。‎ ‎②这部翻译小说虽然是以家庭生活为题材的,却多侧面、多视角地展现出那个时代光怪陆离的社会生活画卷。‎ ‎③毕业后他的同学大都顺理成章地走上了音乐创作之路,而他却改换门庭,另有所爱,一头扎进中国古代文化研究中。‎ ‎④就对后世的影响来说,我们一致认为《封神演义》虽然比不上《西游记》,但和《聊斋志异》是可以并行不悖的。‎ ‎⑤在那几年的工作学习中,杨老师给了我很大的帮助,他的教导在我听来如同空谷足音,给我启示,带我走出困惑。‎ ‎⑥我国绘画史上有一个时期把王石谷等四人奉为圭臬,凡是学画,都以他们为宗,有的甚至照摹照搬。‎ A.①②④ B.①③⑤ C.②⑤⑥ D.③④⑥‎ 解析 本题考查正确使用成语的能力。要关注语境、使用对象、感情色彩等信息。①举重若轻:比喻能力强,能够轻松地胜任繁重的工作或处理困难的问题。用错对象。②光怪陆离:“光怪”指光彩奇异,“陆离”指色彩繁杂、变化多端的样子;形容形状奇怪,色彩繁杂,中性词(不能用来形容人),也形容事物离奇多变。③改换门庭:比喻另择新主,另找依靠。望文生义。④并行不悖:同时进行,不相冲突。不合语境。⑤空谷足音:在寂静的山谷里听到脚步声,比喻极难得到音信、言论或来访。⑥奉为圭臬:圭臬,比喻事物的准则。比喻把某些言论或事当成自己的准则。‎ 答案 C ‎5.(2016·全国卷Ⅱ)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的使用,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3分)‎ ‎①舞台上的灯光时明时暗,快速变幻的布景令人目不交睫,随着歌手的狂歌劲舞,观众席上也一片沸腾。‎ ‎②有专家指出,石油是不可忽视的战略资源,我们必须厝火积薪,未雨绸缪,进一步健全中国的石油安全体系。‎ ‎③那些航空领域的拓荒者,很多已经离开人世,但他们筚路蓝缕的感人形象一直深深印在人们的记忆中。‎ ‎④这次会谈并没有其他人员参加,他们两个人又都一直讳莫如深,所以会谈内容就成为一个难解之谜。‎ ‎⑤正在悠闲散步的外科主任王教授,突然接到护士电话说有个病人情况危急,他立刻安步当车向医院跑去。‎ ‎⑥从用字之讲究可以看出,这首诗的作者苦心孤诣,要在这有限的篇幅中营造出一种深邃幽远的意境。‎ A.①②⑤ B.①④⑥ C.②③⑤ D.③④⑥‎ 解析 本题较有新意,较以往增加了考查成语的数量。要关注语境、使用对象、感情色彩等信息。①目不交睫:形容夜间不睡觉或睡不着,句中属望文生义。②厝火积薪:把火放到柴堆下面,比喻潜伏着很大危险,不合语境。⑤安步当车:以从容的步行代替乘车,形容轻松缓慢地行走,也指人能够安守贫贱生活,不合语境。‎ 答案 D ‎6.(2016·全国卷Ⅲ)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的使用,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3分)‎ ‎①这块神奇的土地上,既有浩如烟海的传统文化典籍,也有丰富多彩的民俗文化和各种流派的现代艺术,这些都深深吸引着前来参现的外国友人。‎ ‎②‎ 今年的元宵晚会上,著名豫剧演员小香玉将《谁说女子不如男》唱得字正腔圆、声情并茂,令观众刮目相看、赞叹不已。‎ ‎③最近出版的长篇小说《雪莲花开》通过对藏族姑娘卓玛的人生历程的叙述,表现了她鲜明的民族性格和一言九鼎的诚信精神。‎ ‎④经过周密的调查,公安人员终于掌握了在逃人员的行踪,然后兵分三路按图索骥,一举将他们全都缉拿归案。‎ ‎⑤这几幅书法作品笔走龙蛇、流畅飘逸,在本次春季拍卖会上甫一亮相,就引起了国内外藏家的极大兴趣。‎ ‎⑥天寒地冻、滴水成冰的季节终于过去,春天在大家的盼望中姗姗而来,到处都涣然冰释,生机勃勃。‎ A.①②④ B.①④⑤ C.②③⑥ D.③⑤⑥‎ 解析 本题考查正确使用词语(包括熟语)的能力。浩如烟海:形容文献、资料等非常丰富。句①用来形容文化典籍很多,使用正确。刮目相看:用新的眼光来看待。句②中的小香玉已经是“著名豫剧演员”,此处再使用“刮目相看”不合语境。一言九鼎:一句话的分量像九鼎那样重,形容说话分量很重,作用很大。句③用“一言九鼎”来修饰“诚信精神”搭配不当。按图索骥:比喻按照死规矩机械、呆板地做事;也泛指按照线索寻找目标。句④取第二个意思,使用正确。笔走龙蛇:形容书法笔势雄健活泼。句⑤使用正确。涣然冰释:形容嫌隙、疑虑、误会等完全消除。句⑥望文生义。‎ 答案 B 二、正确使用词语(虚词)‎ ‎7.(2016·全国卷Ⅰ)填入下面文段空白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3分)‎ 我们曾说,中学生初学文言文时__①__不要依赖译文。__②__并不是说在整个学习过程中绝对不去参看译文。其实,__③__肯动脑筋,__④__不盲目机械地看待译文,__⑤__,只要译文不是太差,看着译文也无妨。有时候把译文跟注释对照起来揣摩学习,__⑥__不失为一种可行的方法。‎ ‎①‎ ‎②‎ ‎③‎ ‎④‎ ‎⑤‎ ‎⑥‎ A ‎/‎ 这 如果 而且 那么 也 B 最好 当然 一旦 ‎/‎ 而且 就 C 一定 也 如果 并且 因此 ‎/‎ D 尽量 ‎/‎ 因为 进而 所以 仍 解析 本题考查的是考生正确使用词语尤其是关联词语的能力。要抓住话题中心,分析句群的结构类型及其句间关系,还要注意前后关联词的搭配。本句群由四个句子组成,第二句开头应是对前一句内容的指代,故使用指示代词“这”。③④⑤反映的是一个复句内部的关系,假设中带有递进,只有A项符合这一思路。解答这类题目还要善于使用排除法。‎ 答案 A ‎8.(2016·全国卷Ⅱ)填入下面文段空白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3分)‎ 比尔·布莱森在他的《万物简史》里介绍了超级火山的巨大破坏性。以美国为例,__①__境内有一座超级火山喷发,__②__其产生的巨大能量将摧毁数千公里范围内的所有东西,无数人会因此丧命,__③__会导致整个国家被深达6~20米的火山覆盖,随后__④__会出现其他许多可怕后果,__⑤__‎ 目前人类还无法预测美国超级火山会在何时喷发,__⑥__了解了它的杀伤力有利于我们制订各种减损预案。‎ ‎①‎ ‎②‎ ‎③‎ ‎④‎ ‎⑤‎ ‎⑥‎ A 一旦 则 ‎/‎ 也 即使 然而 B 倘若 那么 进而 ‎/‎ 由于 所以 C 假如 则 甚至 更 ‎/‎ 那么 D 只要 ‎/‎ 而且 还 虽然 但 解析 要分析句间的关系和前后关联词的搭配。第一处是表示后面情况发生的条件,应填写“只要”;第二处是结果,无需关联词语;第三处,是表示更进一步,应填写表示递进的关联词语;第四处,紧承上文说还会出现许多后果;‎ 第五处和第六处构成转折关系。‎ 答案 D ‎9.(2016·全国卷Ⅲ)填入下面文段空白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3分)‎ 有的人在填报高考志愿时选报热门专业,理由是能学以致用,__①__是一种误解。学以致用的真正含义是将学到的知识用于实践,__②__不是看什么东西有用才决定去学。屏弃功利性__③__使人抱着乐观的态度去学习;__④__有用才去学习会使人产生心理负担,__⑤__总要担心以后会不会真的有用。抱着功利之心去挑选专业,往往会牺牲自己真正的兴趣,__⑥__毕业后谋到了不错的职位,也不一定就工作得很开心。‎ ‎①‎ ‎②‎ ‎③‎ ‎④‎ ‎⑤‎ ‎⑥‎ A 其实这 而 要 确定 所以 ‎/‎ B 这其实 ‎/‎ 能 认为 因为 即使 C 实际上 却 会 ‎/‎ 可能 就是 D 这 当然 就是 如果 ‎/‎ 虽然 解析 本题从选用词语的角度考查语言的连贯。解答本题要抓住主要信息“高考志愿、热门专业、学以致用”,再考虑句与句之间的逻辑关系。①处用“这”来指代上一句话,用“其实”进行引转。此处用“这其实”“其实这”“实际上”都是可以的。“是将学到的知识用于实践,不是看什么东西有用才决定去学”“是……不是……”为并列关系,②处不需填内容,当然填“而”也不影响这种关系。③处需要一个客观表达“屏弃功利性”作用的词“能”或“会”。至此答案已确定为B,后面可以来验证:④处依旧承接③句客观表达的语气,选“认为”,⑤处解释原因,⑥处和后文的“也”照应。‎ 答案 B 考情考向体验 考查题型 客观选择题 考查重点 成语和虚词辨析 考查特点 成语的望文生义、褒贬误用、用错对象等,虚词的前后连贯和搭配等 突破一 成语致误“类型”‎ 每个成语都有其适用的范围和对象,有些只适用于描述特定的人或事,有特定的指向性。若使用不当,就要出差错。此类型在高考中考查频率较高,无论是在平时积累还是训练中都应特别注意。‎ ‎[即学 即练]‎ 请判断加点成语使用的正误。‎ ‎1.(2016·浙江卷)他爱好广泛,喜欢安静的棋类运动,对热闹的纸牌游戏也来者不拒;欣赏通俗感性的流行歌曲,对庄重恢宏的交响乐也甘之如饴。‎ 答:                                ‎ 解析 甘之如饴:感到像糖那样甜。指为了从事某种工作,甘愿承受艰难、痛苦。用错使用对象。‎ ‎2.相比于持续火爆的住宅市场,多年来,写字楼市场一直处于不瘟不火的状态,与同地段的住宅楼相比,写字楼的销量要小得多。‎ 答:                                ‎ 解析 不瘟不火:指表演既不沉闷也不过火。这里用错语境,应用“不温不火”。不温不火:不冷淡也不火爆,形容平淡适中。可以形容人的性情温和,也可以形容销售行情不火爆。‎ ‎3.在座谈会上,代表们结合实际情况,广开言路,畅所欲言,为本地区的经济发展献计献策。‎ 答:                                ‎ 解析 “广开言路”指尽量给下面创造发表意见的条件,是上级对下级而言。句意是代表们积极发言,应该是会议组织者广开言路,而不是代表们。‎ ‎4.这位姑娘天生就眼睛深凹,鼻梁挺直,头发卷曲,身材苗条,好似芝兰玉树,在黄皮肤黑眼睛的国度里,很容易被人认出。‎ 答:                                ‎ 解析 芝兰玉树:芝和兰是两种香草,玉树是槐树的别名,一说用玉制成的树。比喻优秀子弟或对别人子弟的美称。此处用错对象。‎ ‎5.凌南区虽地域狭窄,物产匮乏,但由于大力开发绿色农业,方寸之地,拓出了发展的大空间。‎ 答:                                ‎ 解析 “方寸之地”是指人的心。此处用于地区不当。‎ 在成语运用上,不理解使用对象易造成张冠李戴的错误,请识记下列成语的使用对象:‎ 不期而遇(认识的人)     汗牛充栋(书籍多)‎ 洗心革面(坏人) 金兰之好(友情)‎ 豆蔻年华(十三四岁的女子) 美轮美奂(房屋建筑)‎ 气(器)宇轩昂(人) 破镜重圆(夫妻)‎ 青云直上(地位) 洛阳纸贵(书畅销)‎ 巧夺天工(人工) 两小无猜(少男少女)‎ 相敬如宾(夫妻) 比翼齐飞(夫妻)‎ 萍水相逢(素不相识之人) 不耻下问(请教)‎ 举案齐眉(夫妻) 楚楚动人(女子)‎ 耳提面命(长辈) 精神矍铄(老人)‎ 妙手回春(医生) 秀外慧中(女子)‎ 振聋发聩(言论) 明日黄花(过时事物)‎ 济济一堂(人才) 炙手可热(权势)‎ 珠圆玉润(歌声、文字) 鼎力相助(敬辞,对方)‎ 倚马可待(写文章文思敏捷) 荡气回肠(乐曲、文辞等婉转动人)‎ 一挥而就(写字、文章、画画等)‎ 望文生义,即只按照字面意思来理解成语的含义,不了解成语的确切含义,仅从字面上去牵强附会,造成不确切的理解,从而做出错误的判断。此类型同张冠李戴致误的类型一样在高考中考查频率较高,无论是在平时积累还是训练中都应特别注意。‎ ‎[即学 即练]‎ 请判断加点成语使用的正误。‎ ‎1.解决问题一般有两种思路:一种是将问题变小,小意味着成本低,好办事;另一种是把问题变大,大而化之,放大了才能解决。‎ 答:                                ‎ 解析 大而化之:原指使美德发扬光大,进入化境,现常用来表示做事疏忽大意,马马虎虎。此处属望文生义。‎ ‎2.家庭条件的优越和父母的溺爱,养成了他傲慢狂妄的个性,不管对谁都侧目而视,一副天不怕地不怕的小霸王样子。‎ 答:                                ‎ 解析 侧目而视:不敢从正面看,斜着眼睛看人,形容畏惧而又愤恨。句意是说其傲慢,显然不当。属望文生义。‎ ‎3.我攀过陡峭的崖壁,历尽艰辛,登上绝顶,放眼望去,天无涯际,顿觉自己渺小,‎ 登高自卑之感油然而生。‎ 答:                                ‎ 解析 登高自卑:登山要从低处开始。比喻做事情要循序渐进,由浅入深。不能误用为看见高山觉得自己很渺小。错在望文生义。‎ ‎4.那位著名学者去年在北京大学所作的关于人与自然相互关系的演讲,观点鲜明,切中时弊,真可谓不刊之论啊!‎ 答:                                ‎ 解析 不刊之论:比喻不能改动或不可磨灭的言论。该成语容易望文生义,用在此语境下是正确的。‎ ‎5.最美的是小镇的春天,草长莺飞,风声鹤唳,走进小镇就如同置身于世外桃源,来此旅游的人一定会被这里的美丽景色深深吸引。‎ 答:                                ‎ 解析 风声鹤唳:把风的响声、鹤的叫声,都当作敌人的叫阵声,疑心是追兵来了。形容人在惊慌时疑神疑鬼。这里属望文生义。‎ 望文生义是对成语关键字词理解不准确造成的,请识记下列成语中关键字词的意思:‎ 春意阑珊(衰落,将尽)    不刊之论(更改)‎ 久假不归(借) 危言危行(正直)‎ 七月流火(火星) 屡试不爽(差错)‎ 一文不名(占有) 哀而不伤(伤害)‎ 不孚众望(令人信服) 犯而不校(计较)‎ 一傅众咻(教导) 差强人意(稍微)‎ 安土重迁(不轻率) 细大不捐(抛弃)‎ 文不加点(涂上一点,表删去、修改)‎ 句子上下文已有与成语相同意思的表述,导致成语语意和上下文语意重复。在辨析成语时,一定要准确把握成语的含义,同时注意观察前后文字,判断是否出现语意重复的错误。‎ ‎[即学 即练]‎ 请判断加点成语使用的正误。‎ ‎1.要解决愈演愈烈的医患矛盾,既需要运用法律武器制止违法行为,更需要从根本上釜底抽薪,进一步推进医药卫生体制改革。‎ 答:                                ‎ 解析 釜底抽薪:比喻从根本上解决问题。和前面的“从根本上”语义重复,应删去“从根本上”。‎ ‎2.在飞驰的高速列车上,人们津津乐道地谈论着乘坐高铁出行带来的快捷与方便。‎ 答:                                ‎ 解析 津津乐道:很有兴趣地说个不停。与后面的“谈论”语义重复,所以不当。‎ ‎3.就别再为难她了,她既然不肯讲,就一定有难言之隐的苦衷。‎ 答:                                ‎ 解析 难言之隐:指难以言说的苦衷。“隐”即“苦衷”,二者重复,应删掉“之隐”或“的苦衷”。‎ ‎4.在李老师耐心教导下,班里许多经历了思想波折的莘莘学子终于找到了前进的方向。‎ 答:                                ‎ 解析 “莘莘学子”是“众多学子”之意,表示群体,不能用“许多”来修饰。‎ ‎5.大熊猫憨态可掬,小猴子顽皮可爱,不仅令孩子笑得前仰后合,还令一向严肃的大人们都忍俊不禁地笑起来。‎ 答:                                ‎ 解析 “忍俊不禁”本身就是“忍不住笑了出来”,所以后面不能再加“地笑起来”。‎ 容易重复赘余的成语(括号内的词赘余,应删除)有:‎ ‎(故意说得)闪烁其词   (人民的生活)安居乐业 ‎(人民)生灵涂炭 (对自己)妄自菲薄 ‎(显得)相形见绌 难言之隐(的苦衷)‎ ‎(感到)习以为常 忍俊不禁(地笑起来)‎ ‎(许多)莘莘学子 (目前的)当务之急 ‎(正)方兴未艾 (难得的)空谷足音 ‎(依然)记忆犹新 (忽然)恍然大悟 ‎(根本上)釜底抽薪 (独自)孑然一身 ‎(一场)南柯一梦 (好像)如芒在背 有些成语与其他成语由于读音、字形相近或具有某些共同的语素,使用时极易混淆。这就需要辨析成语的不同语素,区分意义。如临危受命(接受)/临危授命(交付);一诺千金(诺言)/一掷千金(扔)。不胫而走(范围小,只用于形容消息传播迅速)/不翼而飞(范围大,既比喻物品忽然丢失,也比喻事情传播得很迅速)。‎ ‎[即学 即练]‎ 请判断加点成语使用的正误。‎ ‎1.该产品的试用效果非常好,相信它大量投产后将不孚众望,公司一定会凭借产品的优异品质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取得骄人业绩。‎ 答:                                ‎ 解析 不孚众望:不能使大家信服,未符合大家的期望。孚,信服。与“不负众望”混淆。不负众望:不辜负大家的期望。‎ ‎2.广交会为企业提供了内外贸对接的契机,但这种对接不可能一挥而就,绝大多数出口企业由于不熟悉国内市场,即使有意内销也无从着手。‎ 答:                                ‎ 解析 一挥而就:形容才思敏捷,一动笔就写成。应为“一蹴而就”。‎ ‎3.面对别人的鄙夷或尊崇能够做到宠辱不惊、坦然面对的能有几人?也许很多人是做不到的,但我们至少可以对人生旅途上的有些物质的或精神的东西不以为然。‎ 答:                                ‎ 解析 不以为然:不认为是对的。应为“不以为意”。‎ ‎4.还是在剑波十八岁的时候,要到战斗部队去,姐姐对这将要离开自己的弟弟,照顾得无所不至。‎ 答:                                ‎ 解析 无所不至:没有达不到的地方。也指什么坏事都做绝了。一般用于贬义。应为“无微不至”,意思是没有一处细微的地方不照顾到。形容关怀、照顾得非常细心周到。‎ ‎5.过去的上海滩是鱼目混珠之地,以前人们在那里做事情格外小心。‎ 答:                                ‎ 解析 鱼目混珠:比喻拿假的东西冒充真的东西,一般形容物,不指人。应为“鱼龙混杂”,比喻坏人和好人混在一起。‎ 容易因形近而致误的成语有:‎ 不负众望——不孚众望  不以为然——不以为意 不堪卒读——不忍卒读  无微不至——无所不至 独行其道——独行其是  前仆后继——前赴后继 另眼相看——刮目相看  不胜其烦——不厌其烦 骇人听闻——耸人听闻  纷纷扬扬——沸沸扬扬 鱼目混珠——鱼龙混杂  临危授命——临危受命 不胫而走——不翼而飞  无可厚非——无可非议 不可理喻——不可思议  处心积虑——殚精竭虑 谈笑风生——谈笑自若  望文生义——顾名思义 一文不名——一文不值  高山流水——行云流水 不绝如缕——不绝于耳  侃侃而谈——夸夸其谈 设身处地——身临其境  一挥而就——一蹴而就 成语从感情色彩上可分为褒义、中性和贬义三类。具有褒义色彩的成语,通常表达肯定、赞扬的情感态度;而含贬义色彩的成语,则表达否定与批判的情感态度;介于二者之间的则是中性色彩的成语。在使用过程中,必须辨清褒贬,否则就容易犯褒词贬用或贬词褒用的错误。如“捕风捉影”比喻说话办事没有丝毫根据,含贬义;“雨后春笋”的意思是春天下雨后竹笋长得很多很快,比喻新事物大量出现,一般用于褒义。‎ ‎[即学 即练]‎ 请判断加点成语使用的正误。‎ ‎1.他性格比较内向,平时沉默寡言,但是一到课堂上就变得振振有词 ‎,滔滔不绝,所以他的课很受学生欢迎。‎ 答:                                ‎ 解析 振振有词:形容理由似乎很充分,说个不休。多用于贬义。‎ ‎2.毒胶囊事件是继三聚氰胺事件后又一起惊世骇俗的丑闻,它再次给有关部门敲响了警钟:药品安全大如天,万万不可掉以轻心。‎ 答:                                ‎ 解析 惊世骇俗:因言行异于寻常而使人震惊。多具褒义色彩。本句语境“丑闻”是贬义的,感情色彩不相符。‎ ‎3.上级两袖清风,下级就会廉洁自律;领导带头苦干,群众自会不甘人后。如此上行下效,社会风气就会逐步好转。‎ 答:                                ‎ 解析 上行下效:上面或上辈的人怎么做,下面或下辈的人就学着怎样做(多指不好的事情)。用在句中感情色彩有误。‎ ‎4.侯宝林与马季的相声艺术半斤八两,各有千秋。‎ 答:                                ‎ 解析 “半斤八两”含有蔑视味道,是贬义词。‎ ‎5.这位文学老人被誉为“农民诗人”,他最善于在田间地头和锅台灶边捕风捉影,从普通百姓的日常小事中发现劳动之乐、生活之趣和人性之美。‎ 答:                                ‎ 解析 捕风捉影:比喻说话办事没有丝毫根据。用于贬义。‎ 容易造成色彩误用的成语有:‎ ‎1.褒义成语(易误作贬义)‎ 雨后春笋  蔚然成风  蔚为大观  虚怀若谷 神采奕奕  鞠躬尽瘁  敢作敢为  两袖清风 力挽狂澜  视死如归  高风亮节  从容不迫 殚精竭虑  凤毛麟角  叹为观止  卓尔不群 ‎2.贬义成语(易误作褒义或中性)‎ 无所不为  处心积虑  半斤八两  人云亦云 别有用心  大放厥词  得陇望蜀  上行下效 甚嚣尘上  始作俑者  弹冠相庆  一唱一和 党同伐异  评头论足  长篇累牍  过江之鲫 睚眦必报  改头换面  粉墨登场  忘乎所以 坐而论道  巧立名目  师心自用  擢发难数 倾巢而动  画地为牢  振振有词  推波助澜 成语有其特定的含义,成语的使用恰当与否,关键是看其是否符合语句表意的需要。如果与所在的语境不能谐调,使用就是不恰当的。‎ ‎[即学 即练]‎ 请判断加点成语使用的正误。‎ ‎1.在施工过程中,因疏忽造成的安全事故如期而至,人员伤亡严重,救援队伍很快赶到现场,克服困难抢救危重人员,并对轻伤者进行了处理。‎ 答:                                ‎ 解析 如期而至:事物按约定的时间到达。所指事物是人们所期望的,而安全事故不是人们所期待和约定的,前后自相矛盾。‎ ‎2.虽然已经是晚上了,但候车大厅里依然人来人往,热闹非凡,大喇叭的广播声、商贩的叫卖声、孩子的哭泣声不绝如缕。‎ 答:                                ‎ 解析 不绝如缕:形容声音细微悠长,也形容局势危急。与上文“热闹非凡”的情境不协调,不合语境。‎ ‎3.几年前,我们在清华园相识;今天,我们又在异地萍水相逢。‎ 答:                                ‎ 解析 萍水相逢:像水里浮萍,随水漂泊,聚散无定。比喻向来不认识的人偶然相遇。用在本句中,与前面的“几年前,我们在清华园相识”相矛盾。‎ ‎4.上届冠军挪威队以全胜战绩出线,表现十分出色,其卫冕雄心及雄厚实力令人刮目相看。‎ 答:                                ‎ 解析 刮目相看:用新的眼光来看待人和事。句中说挪威队已经是上届的冠军,表现十分出色,再用“刮目相看”,显然自相矛盾。‎ ‎5.众志成城,因人成事,中国人民靠自己的力量建立了新中国。‎ 答:                                ‎ 解析 因人成事:依赖别人的力量办成事情。与后面的“中国人民靠自己的力量建立了新中国”相矛盾。‎ 由于成语是约定俗成的,某些成语的使用有一定的场合,有的还需要区别尊卑、长幼、主客、男女等。这就要求我们在使用时注意场合,做到自谦敬人,得体合度。如果分辨不清,就会导致谦敬错位。‎ ‎[即学 即练]‎ 请判断加点成语使用的正误。‎ ‎1.小王同学站起来说道:“陈教授刚才那番话抛砖引玉,我下面将要讲的只能算是狗尾续貂。”‎ 答:                                ‎ 解析 抛砖引玉:比喻用粗浅的、不成熟的意见引出别人高明的、成熟的意见。是谦辞,用于“陈教授”显然不当,有失恭敬。‎ ‎2.您刚刚乔迁新居,房间宽敞明亮,只是摆设略显单调,建议您挂幅油画,一定会使居室蓬荜生辉。‎ 答:                                ‎ 解析 “蓬荜”指用草、树枝等做成的门户,形容穷苦人家的简陋房屋。蓬荜生辉:表示由于别人到自己家里来或张挂别人给自己题赠的字画等而使自己非常光荣。是谦辞,只能用于自方。‎ ‎3.一向酷爱篮球的赵嘉一见到美国派出的实力超群的梦八队队员名单,就对表兄说:“表兄,我不耻下问,请教你一个问题,美国篮球技术为什么如此高明呢?”‎ 答:                                ‎ 解析 不耻下问:指不以向学问比自己差或职位比自己低的人请教为耻。用于别人,不用于自己。‎ ‎4.张楠在比赛中失误意外掉杠,比赛结束后潸然泪下,她的队友宽慰她说:“没关系,大家相信你的实力。不管出了什么问题,大家都会鼎力相助的。”‎ 答:                                ‎ 解析 鼎力相助:大力相助。多用于求人相助时的客气话。“鼎力”属敬辞,不能用于自己。‎ ‎5.由于该企业职工不了解相关的政策法规,在经济补偿、养老保险、医疗保险等方面要求过高,拒绝许多不情之请,导致企业的破产清算工作进展缓慢。‎ 答:                                ‎ 解析 “不情之请”是客套话,不合情理的请求,多用于向人求助时称自己的请求,谦辞与敬辞使用错位。‎ 突破二 “方面”辨析虚词 虚词的考查主要涉及关联词、介词和副词在动态语境中使用情况的判断和分析,偶尔也涉及助词的使用。2016题型是根据提供的语境填入虚词,考查考生的分析能力、理解能力和判断能力。‎ 从“3方面”辨析近义虚词 ‎1.词性、表达关系 如“固然”和“诚然”,前者只能作转折连词;后者除作转折连词外,还可以作副词,如“他诚然是一名优秀的小品演员”“诚然,你的意见是对的”。‎ ‎2.使用场合、范围 如介词“对”和“对于”,前者使用范围比后者广,一般而言,用“对于”的地方都能改用“对”,但用“对”的句子有些就不能改用“对于”。(1)表示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只能用“对”。(2)强调动作行为的方向、目标或含有“对待”意味的,只能用“对”。(3)“对”可用在助动词前、副词前或后,也可用在主语前,意思相同;“对于”不能用在助动词和副词之后。‎ ‎3.词语搭配 关联词语在使用中有着固定 的搭配关系,一般不能换用。在辨析虚词时,要结合句中出现的词语,看清是不是成套出现,是否构成了固定搭配关系。一些虚词如有多种搭配关系,就要结合语境来选择。‎ 如:“不但”和“而且”“反而”都能搭配,如果前后分句意思相反,“不但”则只能与“反而”搭配。常用成套关联词语如下:‎ 表并列的 一方面……另一方面…… ‎ 有时……有时……既(又)……又……‎ 表选择的 不是……就是…… 是……还是……‎ 与其……不如…… 宁可……也不……‎ 表递进的 不但……而且…… 尚且……何况……‎ 表转折的 虽然……但是…… 尽管……可是……‎ 表条件的 只要……就…… 只有……才……‎ 无论……都…… 不管……总是……‎ 表假设的 如果……那么…… 即使……也……‎ 表因果的 因为……所以…… 既然……就……‎ ‎[即学 即练]‎ ‎1.填入下面文段空白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 我们应该明白,__①__当前在我们的国有企业中出现的矛盾和问题,__②__有诸多方面的原因,__③__根本原因在于原有体制的弊端还没有消除。__④__,要尽快使国有企业解脱困境,__⑤__通过进一步深化改革,__⑥__能实现。‎ ‎①‎ ‎②‎ ‎③‎ ‎④‎ ‎⑤‎ ‎⑥‎ A 尽管 既然 那么 所以 只有 ‎/‎ B 如果 虽然 ‎/‎ 但是 只要 就 C ‎/‎ 虽然 但是 因此 只有 才 D 虽然 ‎/‎ 那么 因此 只要 就 解析 要分析句间的关系和前后关联词的搭配。第一处不需要关联词语;第二、三处之间构成转折关系;第四处应该用表结论的关联词“因此”;第五、六处之间构成必要条件关系。‎ 答案 C ‎2.填入下面文段空白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 艰苦奋斗__①__是一种进取的积极精神,__②__是人类生存发展的客观需要。__③__一个民族,__④__丧失了艰苦奋斗的精神,__⑤__它暂时也可能很富有,__⑥__是一个没有前途和希望的民族。‎ ‎①‎ ‎②‎ ‎③‎ ‎④‎ ‎⑤‎ ‎⑥‎ A ‎∕‎ 既然 就 只有 即使 也 B 既 也 ‎∕‎ 由于 所以 还 C 或者 或者 除非 ‎∕‎ 虽然 终究 D ‎∕‎ 却 不仅 而且 如果 尽管 解析 解答此题要分析句间的关系和前后关联词语的搭配。第一处和第二处之间构成递进关系;第三处不需要关联词;第四处和第五处之间构成假设关系;第五处和第六处构成转折关系。‎ 答案 D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