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9.50 KB
  • 2021-06-06 发布

2018届二轮复习散文阅读训练(江苏)(1)

  • 5页
  • 当前文档由用户上传发布,收益归属用户
  1. 1、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淘文库整理发布,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请立即联系网站客服。
  3.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阅读内容确认后进行付费下载。
  4. 网站客服QQ:403074932
‎2018届二轮复习 散文阅读 训练(江苏)‎ 一、写景状物散文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文后题目。‎ 西敏大寺(节选)‎ ‎[美]华盛顿·欧文 ‎①时方晚秋,气象肃穆,略带忧郁,早晨的阴影和黄昏的阴影,几乎连接在一起,不可分别。岁云将暮,终日昏暗,我就在这么一天,到西敏大寺去散步了几个钟头。古寺巍巍,森森然似有鬼气,和阴沉沉的季候正好调和;我跨进大门,觉得自己已经置身远古,相忘于古人的鬼影之中了。‎ ‎②我是从西敏学校的内庭走进去的,先走过一条弧顶的矮矮的长廊,墙壁很厚,墙上有圆孔,略有光线透入,廊中幽暗,似在地底行走。黑廊尽头,我远远地可以看见里面的拱廊。我从当年僧院遗址那条路进入古寺,景象分外凄凉,我心也更适宜于往凄凉方面冥想了。拱廊仍旧保留几分当年的幽静出世之慨。灰色的墙壁受霉气所蒸,已经显得斑斑驳驳,年代已久,颓坏之象,也很明显。墙上长了一层白苍苍的苔藓,非但上面的碑文不可读,连骷髅像以及别种丧用标志都模糊不清了。弧顶上布满雕刻花纹,可是斧钻的痕迹,也已模糊;拱心石上面雕有玫瑰花,可是当年枝叶茂美之状,已经不可复见。每样东西都可以看出年久衰败之象,可是即使处在颓朽之中,依然不乏动心悦目之处。‎ ‎③一道带有秋意的黄色阳光,正从拱廊的方场上空倾泻下来,照耀着场中央一块稀疏的草圃,同时把拱廊的一角抹上一层阴郁的光辉。从拱廊之间,向上望去,可以瞥见一抹蓝天,或一朵游云,还有那镀着阳光、伸向碧空的寺顶尖塔,也巍然在目。‎ ‎④我踯躅于拱廊之间,时而默想着这幅辉煌和颓败的景象,时而竭力去辨认那些刻在墓石上的碑文。我脚下的铺道都是墓石砌成,墓石上有三个浮雕像吸引我的注意,雕工很粗陋,经过好几代人的践踏,差不多已磨损殆尽。这是早先三位寺院住持的遗像,他们的墓志铭都已磨光,只剩下三个名字,这三个名字也无疑是后来重刻的。我停留了一会儿,对着古人这些残缺不全的遗迹,不禁幽然沉思。它们就像几艘烂船,被时间的洪流冲到了遥远的此岸:它们并不告诉你什么故事,只表示这几个人曾经活过,现在已经不在。‎ 假如它们含有什么道德方面的教训,那只讽示那种希望死后还能受人尊敬,能借着墓志铭长存下去的骄傲心理,是如何的空虚。再过些时候,连这些残存的记录都会消失,纪念碑也将不成其为一件纪念物了。我正俯视着这几块墓石,耳旁突然传来大寺的钟声,回荡墙壁之间,整个拱廊都响起了回声。墓地里传来的钟声,听起来真叫人有悚然之感,它警告你又是一个钟头过去,时光的消逝,就像一个大浪,在不停地把我们卷向坟墓。我继续前进,来到一扇通往大寺内院的拱门之前。我跨步入内,里面的建筑在拱廊的衬托之下,益显其宏伟,给人深刻的印象。游客抬头一望,看见一根根庞大的圆柱,圆柱上面架着高不可攀的拱梁,不由心惊肉跳;这些建筑也是人类手工所造,但是人在廊柱下面漫游,好像缩小得微不足道了。这座大寺空旷幽暗,使人生出一种深刻而神秘的敬畏之感。‎ ‎⑤现在这些伟人只是横七竖八地挤在泥土之中。他们在世之时,堂堂英国都不足以供他们驰骋,如今在遵照经济的原则下,他们只分得那么小的一块土地,那么贫瘠而黑暗的一个角落。他们曾企图使自己的英名占有世世代代人的思想,获得人人的敬羡,如今他们的坟墓上,却千方百计地雕出种种装饰,只为了吸引游客偶然的一顾,免得在短短的几年之中,就把他们的名字忘怀。看了这些,想到人生的虚空,我又几乎忍不住要惨然一笑了。(有改动)‎ ‎5.第①段用语典雅、情景交融,请结合文章内容具体分析。‎ 答: ‎ ‎6.第③段写了西敏大寺周围色彩明丽的秋景,请分析其作用。‎ 答: ‎ ‎7.解释第④段画线句子的含意。‎ 答: ‎ ‎8.探究作者游览西敏大寺时对历史和人生的感悟。‎ 答: ‎ 答案精析 ‎5.用语典雅:化用文言词汇(时方晚秋、岁云将暮),四字短语凝练紧凑(气象肃穆,略带忧郁),叠词音韵铿锵(巍巍、森森)。情景交融:借晚秋的阴沉肃穆和西敏大寺的森森鬼气,表达自己内心的惝恍迷离和深沉的历史感。(如写“骈散结合的句式”或“对称的句式”亦可,内心感受如写“凄凉”“凄楚”“悲惨”亦可)‎ ‎6.描绘了西敏大寺的外部环境;以明丽的色彩凸显了西敏大寺内部的颓朽(或阴沉昏暗,写形成对比亦可);写秋景,与文章开头交代的时令呼应,为下文的议论做铺垫。‎ ‎7.运用比喻,说明遗迹已经破烂不堪,历经时光的淘洗留存到现在,本身没有什么价值。‎ ‎8.昔日的辉煌,终将变作今日的颓败;历史遗迹的记录功能有限并终将消失;生前辉煌也难免死后被人遗忘;时光无情,人本渺小(或“人生苦短”);人生最终归于虚空。‎ 二、写景状物散文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文后题目。‎ 梨 花 阿 来 ‎①“雨打梨花深闭门”,“寂寞空庭春欲晚,梨花满地不开门”都是吟咏梨花的诗句。循着这些诗句所暗示的情感路径,我自己也来发现梨花的美丽。依我个人的趣味,在同属蔷薇科的春花中,梨花最美。‎ ‎②梨花的白是一种真正的纯净的白。原因在于它有相较其他蔷薇花更厚一些的花瓣。白色花瓣太薄,就会为花萼的颜色所映照,白色中便渗入了别的色光。杏花的花萼是棕红的,花瓣便白中泛红。李花花萼为绿色,白光中便泛出如玉的绿来。梨花被长长的绿色花柄举起来,相较花冠显得狭小的萼片的绿色就无法透过厚实的花瓣。于是,眼前五枚花瓣组成的花冠便只是一片纯净清洁的白色了。这白色还有一个特别之处,就是不像别的白色花那样反射阳光,而是吸引着阳光,使那白色变成了一团凝固的光。‎ 十朵二十朵由长长的绿色花柄托举着,簇拥在枝头。而这如丝如玉的白中,还有非常漂亮的红色点缀。花将开未开之时,花蕾松动开了,就要绽放的花蕾边上晕着一线浅浅的红。花朵盛开了,散发隐隐的香气了,引来蜂蝶了,白色花冠中心簇生的雄蕊上,花丝顶着一点一点的红色花药。古希腊的天神宙斯说过:“只有短暂易逝的,才被我造得如此美轮美奂!”难怪古人写梨花都会有些油然而生的惆怅。面对过于美丽的东西,人很容易会生出对于造物神奇的感叹。‎ ‎③梨树虽是人类成功驯化的植物之一,但还没有驯化成一种仅仅只提供花的观赏性而不结果实的那种纯粹的园林植物。也就是说,梨树在这个世界上,虽也年年开放洁白如云的花朵,但还会结下累累的香甜果实。‎ ‎④在今天,我们的城市中,任何一种结出甜蜜的果实的植物的出现,肯定是对市民道德水准的一个巨大挑战。所以,园丁们只植下那些只开花不结果的树站立在身边。至于那些引诱我们时时想伸手的,又会于伸手的同时自感道德危机的果树就自然只能生长在城外乡下了。梨树虽然花朵胜雪,繁盛时漾在半空如云如雾,更能装点我们的生活,园丁们也不大会给它发放入城证,让其摇着满枝果实让脆弱的人性接受残酷考验。‎ ‎⑤最近在罗马,常见街边树上挂着黄澄澄的柠檬与橙子,觉得也非常好看——挂果的树与开花的树相比,也自有一种特别的美感。我有点遗憾,为什么结果的树就不能站在我们城市的中间,散布比花香更为持久的果香?‎ ‎⑥植物园中有几株苍老的梨树。那天坐在树荫下,望着开花的梨树出神,和蔷薇科的其他春天盛放的品种相比,梨树的枝干又最为虬曲苍老。最显眼的,是梨树厚厚的树皮,黝黑,深深龟裂,主干如此,分枝也如此,更显出枝头花朵娇嫩脆弱的美丽。仿佛是为了增加人的这种感慨,梨树自己也来制造苍老与娇美的强烈对照。‎ ‎⑦一个德国植物学家说过,花是人类情感最古老的信使,让我们在观赏的同时看到自己情感深处的秘密。梨树就是这样,从最显老的枝干上,捧举出最纯净娇美的花朵,让人深味生命的秘密,让人的情感在欣喜的同时又感到悲伤。(选自《草木的理想国》,有删改)‎ ‎5.文章开头作者引用唐宋诗人咏梨花的诗句,有何用意?‎ 答: ‎ ‎6.第②段画线句中,作者是怎样描写梨花的?请简要分析。‎ 答: ‎ ‎7.第⑤段作者写在罗马街边所见的风景有什么作用?‎ 答: ‎ ‎8.请探究文章最后一段画线句的意蕴。‎ 答: ‎ ‎ ‎ 答案精析 ‎5.(1)引出本文的写作对象——梨花;(2)所引用诗句都借梨花传达出无限的愁思;(3)与下文“难怪古人写梨花都会有些油然而生的惆怅”相照应;(4)与“让人的情感在欣喜的同时又感到悲伤”首尾呼应,浑然一体;(5)奠定了全文欣喜而又忧伤的感情基调。‎ ‎6.运用比拟、比喻、衬托的手法,按照花期的时间顺序,从视觉、嗅觉等多个角度描写了梨花的情态、颜色和味道。突出了“梨花的白是一种真正的纯净的白”的特征。‎ ‎7.(1)写罗马街边栽种的果树散布的果香有特殊的美感;(2)与上文国内城市中没有挂果的树形成对比;(3)表达对国内城市缺少摇着满枝果实的树的遗憾之情;(4)对道德水准危机和人性脆弱的担忧之情(或“委婉地表达了对国人道德水准危机、人性脆弱得经不住考验的批评之意”)。‎ ‎8.(1)苍老的枝干能绽放娇美的梨花,让人感叹造物主的神奇;(2)枝干的苍老衬托出梨花的娇美,令人愉悦;(3)娇美的梨花美得脆弱,令人感伤;(4)由花及人,使人联想到生命历经沧桑与艰辛,依然可以绽放出美丽;(5)美好的一切可能脆弱易逝,必须懂得珍惜。‎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