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55.50 KB
  • 2021-06-06 发布

2020届高三二轮专题复习诗歌鉴赏(语言风格)学案

  • 3页
  • 当前文档由用户上传发布,收益归属用户
  1. 1、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淘文库整理发布,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请立即联系网站客服。
  3.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阅读内容确认后进行付费下载。
  4. 网站客服QQ:403074932
易错点2 分析粗疏,语言风格胡乱拼凑 ‎(2019·全国卷Ⅲ)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后面的问题。‎ 插田歌(节选)‎ 刘禹锡 冈头花草齐,燕子东西飞。‎ 田塍望如线,白水光参差。‎ 农妇白纻裙,农父绿蓑衣。‎ 齐唱郢中歌,嘤咛如《竹枝》。‎ 与《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相比,这几句诗的语言风格有什么不同?(6分)‎ ‎[我来答题]                                     ‎ ‎                                    ‎ ‎                                    ‎ ‎1.牢记相关知识 ‎(1)派别:浪漫主义、现实主义、豪放派、婉约派等;(2)诗歌的语言特点:平实、瑰丽、清新、豪迈、明快、含蓄、淡雅和沉郁等;(3)作者的语言特点:白居易的平实通俗、温庭筠的瑰丽香艳、陶渊明的朴素平易、李白的豪迈飘逸、李商隐的绮丽精工、王维的清新淡雅、杜甫的沉郁顿挫等;(4)不同类型的诗歌有不同的风格:宫廷诗的缠绵婉转、田园诗的恬淡宁静、山水诗的清新优美、边塞诗的悲凉慷慨、讽喻诗的沉郁激愤、咏史诗的雄浑壮阔等。‎ ‎2.防止语言风格分析出错注意“3细节”‎ ‎(1)从特殊字词入手,防止分析粗疏 通过字词的属性、色彩、韵律等方面分析语言风格。‎ ‎①诗歌中的名词、动词、形容词是构建诗歌语言风格的主要支撑。‎ ‎②诗歌中的词语描写的事物所具有的色彩等,体现出的语言风格。比如色彩的浓艳体现出诗歌瑰丽的语言风格,而色彩的素净体现出诗歌淡雅的语言风格等。‎ ‎③诗歌中的词语展现出的韵律和节奏体现出的语言风格。比如韵律和谐、节奏感强的诗歌,其语言风格往往是明快的;韵律单一、节奏短促的诗歌,其语言风格往往是沉郁的。‎ ‎(2)从表达技巧入手,防止胡乱拼凑 如常见的修辞手法中,比喻、夸张、比拟、借代、反复、对偶等能够表现出描写对象的形象性、生动性,不同的修辞手法会体现出诗歌不同的语言风格。‎ ‎(3)从典型意象入手,辨析语言风格 不同的意象会体现诗歌不同的语言风格。比如张若虚的《春江花月夜》,从题目涉及的意象来分析,这首诗的语言风格是明丽清新的。‎ ‎[满分示范]‎ 第一步,调动积累,分析《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的语言风格 ‎《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是刘禹锡的一首七律酬赠诗,可从如下角度分析语言风格:‎ ‎(1)从典型意象入手,辨析语言风格。首联“巴山楚水凄凉地,二十三年弃置身”,描写了典型意象“巴山楚水凄凉地”,对自己被贬弃置的境遇表达了无限辛酸和愤慨不平。‎ ‎(2)从表达技巧入手,防止胡乱拼凑。颔联“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借用典故,暗示诗人被贬时间之长,表达了诗人的怅惘;颈联“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对仗工整,富含哲理说明新事物必将取代旧事物;尾联笔锋一转,又相互劝慰,相互鼓励。‎ 整首诗诗情起伏跌宕,语言雅丽工整,沉郁中见豪放,不仅反映了深刻的人生哲理,也具有很强的艺术感染力。‎ 第二步,结合诗句,分析《插田歌(节选)》的语言风格 ‎(1)从典型意象入手,辨析语言风格。作者选取“花草”“燕子”“田塍”“白水”等意象,用清淡的色彩和简洁的线条勾勒插秧时节的大好风光,营造了田野间生机盎然的景象,语言浅近,清新流畅。‎ ‎(2)从表达技巧入手,防止胡乱拼凑。本诗是一首插田歌,采用民歌俚曲的形式和白描手法,渲染出南方水乡浓郁的春天气息。‎ 总体而言,表现出了明快简洁、清新自然而又通俗浅显的语言风格。‎ ‎[尝试写满分答案]                                    ‎ ‎                                    ‎ ‎                                    ‎ ‎[答案] ①《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对仗工稳,用典精当,语言雅丽平整;②这几句诗则采用了民歌俚曲的表现手法描写田野风光和劳动场景,语言通俗浅显,清新流畅。(每点3分)‎ ‎[即时训练]‎ 阅读下面这首词,完成(1)~(2)题。‎ 清平乐 ‎[元]白朴 朱颜渐老,白发添多少。桃李春风浑过了,留得桑榆残照。  江南地迥无尘,老夫一片闲云。恋杀青山不去,青山未必留人。‎ ‎(1)下列对本词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词中“朱颜渐老”“白发添”“浑过了”直接抒发了岁月无情、人生易老的感慨。‎ B.“地迥无尘”“一片闲云”则是通过景物描写直接表达了作者洒脱闲逸、恬淡自在的人生态度。‎ C.“浑过了”中“浑”字用得极好,看似俚俗,实则意蕴甚丰,它既有“等闲”之意,又有“全部”之意,用于句中就把“一切的一切全部白白流走了”的惆怅之情做了确切而完满的表达。‎ D.最后两句是本词的点睛之笔:词人流连忘情于青山,这表现了词人对大自然的无限钟情;然而人的生命毕竟是短暂的,与青山相比,人生不过是流星划过长空的一瞬,因此青山即使有情而欲留人在,也“未必”能把人长留于怀抱之中。‎ B [B项,“直接表达”错,应是“间接表达”;“一片闲云”是比喻,不是“景物描写”。]‎ ‎★(2)这首词在语言风格上有什么特色?试简要分析。(6分)‎ ‎                                    ‎ ‎                                    ‎ ‎                                    ‎ ‎[解析] 诗歌的语言风格,具体表现在所运用的词语上,可通过分析诗歌运用的词语,确定诗歌的语言风格。本词运用了口语化的词语,如“浑过了”“老夫”“恋杀”等,通俗易懂。据此,可以概括本词的语言风格为“朴实无华,平易晓畅”。‎ ‎[答案] 这首词语言朴实无华,平易晓畅。(2分)词中“浑过了”“老夫”“恋杀”“青山未必留人”等词比较口语化,通俗易懂,富有生活气息。(4分)‎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