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13.00 KB
- 2021-06-06 发布
- 1、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淘文库整理发布,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请立即联系网站客服。
-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阅读内容确认后进行付费下载。
- 网站客服QQ:403074932
语文试卷
注意事项:
1.答题前,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试卷和答题卡上,并将准考证号条形码粘贴在答题卡上的指定位置。
2.选择题的作答: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写在试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
3.非选择题的作答:用黑色签字笔直接答在答题卡上对应的答题区域内。写在试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
一、现代文阅读
(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第1~3题。
所谓文学,就是以言达意的一种艺术。言所以达意,然而意绝不是完全可以言达的。因为言是固定的,有迹象的;意是瞬息万变、缥缈无踪的。言是散碎的,意是混整的。言是有限的,意是无限的。以言达意,好像用断续的虚线画实物,只能得其近似。文字语言固然不能全部传达情绪意旨,假使能够,也并非文学所应希求的。一切艺术作品都是这样,尽量表现,非惟不能,而也不必。
《论语》中“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几句话绝没完全描写出孔子说这番话时候的心境,而“如斯夫”三字更笼统,没有把当时的流水形容尽致。如果说详细一点,孔子也许这样说:“河水滚滚地流去,日夜都是这样,没有一刻停止。世界上一切事物不都像这流水时常变化不尽吗?过去的事物不就永远过去决不回头吗?我看见这流水心中好不惨伤呀!……”但是纵使这样说去,还没有尽意。而比较起来,“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九个字比这段长而臭的演绎就值得玩味多了!陶渊明在《归园田居(其一)》中,用“方宅十余亩,草屋八九间。榆柳荫后檐,桃李罗堂前。暧暧远人村,依依墟里烟。狗吠深巷中,鸡鸣桑树颠”四十字把乡村风景描写得多么真切!然而仔细观察起来,乡村景物还有多少为陶渊明所未提及。从此可知文学上我们并不以尽量表现为难能可贵。
在音乐里面,我们也有这种感想,凡是唱歌奏乐,音调由洪壮急促而变到低微以至于无声的时候,我们精神上就有一种沉默肃穆、和平愉快的景象。《琵琶行》里形容琵琶声音暂时停顿的情况说,“冰泉冷涩弦凝绝,凝绝不通声暂歇。别有幽愁暗恨生,此时无声胜有声”,这就是形容音乐上无言之美的滋味。英国诗人济慈在《希腊花瓶歌》中也说,“听得见的声调固然幽美,听不见的声调尤其幽美”,也是说同样的道理。
所谓无言,不一定指不说话,是注重在含蓄不露。雕刻以静体传神,有些是流露的,有些是含蓄的。这种分别在眼睛上尤其容易看见。中国有句谚语,“金刚怒目,不如菩萨低眉”,所谓怒目,便是流露;所谓低眉,便是含蓄。凡看低头闭目的神像,所生的印象往往特别深刻。最有趣的就是西洋爱神的雕刻,都是瞎了眼睛。这固然根据希腊的神话,然而实在含有艺术的道理,因为爱情通常都在眉目间流露,而流露爱情的眉目是最难比拟的。所以索性雕成盲目,可以耐人寻思。当初雕刻家原不必有意为此,但这些也许是人类不用意识而自然碰的巧。
以上是各种艺术中的几个实例。把这些个别的实例归纳起来,我们可以得一个公例,就是:艺术表现思想和情感,与其尽量流露,不如稍有含蓄;与其把一切都说出来,不如留一大部分让欣赏者自己去领会。因为在欣赏者的头脑里所生得印象和美感,比尽量流露的还要深刻。换句话说,说出来的越少,留着不说的越多,所引起的美感就越大越深越真切。
流行语中有一句说:“言有尽而意无穷”。无穷之意达之以有尽之言,所以有许多意,尽在不言中。推广地说,艺术作品之所以美,不是只美在已表现的一部分,尤其是美在未表现而含蓄无穷的一大部分,这就是无言之美。
(摘编自朱光潜的《无言之美》,有改动)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3分)
A.文学要以言达意,但文学作品中的具体语言和抽象情感却有很大差别,文学创作者也不追求用文字很好地表情达意。
B.《论语》中的“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没能表达出孔子当时的心境,这个例子证明了文字不能完全地传达情感的道理。
C.《琵琶行》所描写的“别有幽愁暗恨生,此时无声胜有声”,表现了听者沉默肃穆和平愉快的感受,这是音乐的无言之美。
D.欣赏者有低头闭目的神像时,所产生的印象常常特别深刻,这是欣赏者和创作者碰巧所得。并不是创作者刻意为之。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3分)
A.文章从文学不追求用文字语言来全部传达情意拓展开来,论述了一切艺术作品都不需要尽量充分地表达情意的道理。
B.文章在分别举出了文学、音乐、雕像的实例的基础上,总结了艺术创作的共同点,顺勢解释了“无言之美”的内涵。
C.围绕着无言之美这个话题,文章逐层递进地论证了艺术表意时要含蓄或留一部分空白的重要性和可行性。
D.文章运用了举例、对比等论证方法,论述了艺术作品的美更在于含蓄不露的道理,使抽象的美学原理浅显易懂。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3分)
A.要想让欣赏者获得的美感更加丰富深刻,就需要创作者在表现思想情感时,稍微含蓄,甚至留有一些空白。
B.《关雎》用生动的语言描写荇菜之形,用直白的语言抒发思慕之情,做到了语言完全地表达情意,展现了深刻美。
C.《归园田居》写景的精妙之处证明了中国古典诗词蕴含丰富的无言之美,这种美体现在许多优秀的古诗文中。
D.已表现出来的美和无言之美,都属于艺术作品的美,这两种美各有特色,如果能够协调融合,那将更有感染力。
(二)阅读下面文字,完成问题。
材料一(光明):
中国拥有3000多家制笔企业,年产圆珠笔近400亿支,堪称圆珠笔第一大国。但令人尴尬的是,这400亿支圆珠笔笔尖上的球座体,从设备到原材料,都高度依赖进口。明明是制造业大国,为什么连小小的笔尖都无法做到完全自主研发自主生产?时间流转,尴尬的局面终于发生了变化:中国有了属于自己的圆珠笔尖。
圆珠笔笔头分为笔尖上的球珠和球座体。生产一个小小的圆珠笔头需要二十多道工序。笔头里面有不同高度的台阶和五条引导墨水的沟槽,加工精度都要达到千分之一毫米的数量级。而笔头的关键部位更是要细上加细――在笔头最顶端的地方,厚度仅0.3-0.4毫米。极高的加工精度,对不锈钢原材料提出了极高的性能要求,既要容易切削,加工时又不能开裂,小小“笔尖”着实考验着中国制造。
科研人员们不断雕琢,精益求精,向世人展现了大国工匠应有的风采,笔尖钢的元素配比参数终于浮出水面。也正是因为他们贯彻了“工匠精神”,才能够将产品做到极致。一场关于“笔尖工艺”的硬仗,打倒了一批只会粗制滥造的企业,同时也让真正的精英们站在了行业的制高点上。中国是制造业大国,而当下,我们正努力走在成为制造业强国的路上。面对现实的挑战,我国制造业不断寻求转型升级、提质增效之路。而在转型提质的过程中,践行“工匠精神”则显得格外关键。相信在未来,“工匠精神”也定将引领中国制造业走向“以质取胜”的新阵地。
材料二(央视新闻客户端):
一个小小的圆珠笔头,也是中国制造业面临问题的缩影。要实现从制造大国到制造强国的转变,同样任重道远。
中国制笔协会理事长王淑琴说:“制笔行业现阶段与国外的差距,应该说不完全是技术上的。现在主要在心态上、在思维模式上,还在文化和环境上,这些都是有一定差距的。整个中国的制造业都比较浮躁,而且现在这种形势更是如此。”
来自一线的制笔企业负责人陆宪明说,一次去日本制笔企业参观的经历让他难以忘怀:“在一个日本制笔企业,我看到在笔头的生产线上,一个女工,大概40多岁,她从工位里面拿出笔头清洗好,推到边上检验台做记录,这么厚的本子,我一看这个本子她大半本记掉了,这样一本东西要从开始记到现在,没有五年十年是不会有这么厚的,说明他们的员工工作的那种专注仔细。现在中国企业的员工流动比较大,技术含量不够,积累不够,经验不够,这种差距,你就很难培养出那种专心细致的工匠来。所谓工匠精神确实是需要一种耐心的、踏踏实实的精神,心无旁鹜、专心一意把一件事情做好。这是我们目前最差的地方。”
材料三(新浪):
不久前,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太原主持会议时指出,“去年,我们在钢铁产量严重过剩的情况下,仍然进口了一些特殊品类的高质量钢材。我们还不具备生产模具钢的能力,圆珠笔头上的‘圆珠’,目前仍然需要进口。这都需要调整结构。”
事实上,圆珠笔头问题折射出了中国制造业深层的结构性的问题。有专家分析认为,企业创新能力不足,是结构性问题中最为典型的表现。一方面是技术含量低和附加值低的低端产品生产过剩,另一方面是技术含量高和附加值高的高端产品供给不足,这两种现象同时存在。这也正是当下中央提出要进行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原因。而要进行这样的改革,从根本上来说,还是要从理念入手,从人入手。
许多专家一致认为,中国专业技术人才严重紧缺。良好素质的技术工人,不应仅仅是掌握制造技术,而且还应该是有责任心的匠人,是能够对产品终身品质负责的匠人。但是在人才培养和使用上,我们存在很多问题.特别是对技术工人重视不够,导致这部分人才严重缺失。
显然,中国经济要转型升级,要搞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必须要从制造业重塑人力基因入手。企业首先要转变生产经营理念,树立正确的价值取向,建立起一种超越世俗商业利益的成就动机。同时,整个社会要注重人才培养,特别是技术工人的技能培养,畅通其职业发展通道、提高其收入水平、改善其工作环境。
4.下列针对上述材料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3分)
A.材料一报道了中国3000多家制笔企业曾经面临的尴尬局面,同时指出这局面已改变,这些企业已能够自主研发、自主生产笔尖。
B.材料二用日本制笔企业一个女工做记录的事例和中国员工的现状作对比,旨在表明中国企业的员工在工匠精神方面尚有欠缺。
C.材料三引用总理的话,说明了钢铁行业产能过剩以及特殊类高质量钢材仍需进口的问题,突出了中国制造业调整结构的必要性。
D.综合三则材料可以看出,中国制造业正在快速发展,但我国要成为制造业强国还需解决很多问题,其中之一就是践行工匠精神。
5.下列针对上述材料的分析,较为合理的一项是( ) (3分)
A.材料一说我国制笔企业三千余家,我国是制造业大国,又用“小小”修饰笔尖,两相对比,突出了我国制笔业高度依赖进口球座体的尴尬。
B.在制笔协会理事长王淑琴看来,我国现阶段制笔行业与国外的差距,不在技术上, 而是在心态上、在思维模式上,还在文化和环境上。
C.笔头分为球珠和球座体,生产一个圆珠笔需要二十多道工序,对笔尖的加工精度和材料性能要求极高,而此前中国制造达不到这些要求。
D.我国圆珠笔制造业的新突破启示我们,只要科研人员能够不断雕琢,精益求精,努力贯彻“工匠精神”,就一定能够将产品做到极致。
6.请结合三则材料,概括中国制造业面临的问题,并谈一谈发展对策。(6分)
(三).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问题。
明年还种棉花
王生文
连续几个响晴的日子,地里的棉花赶趟儿一般裂开了嘴,炸花天到了。
桂枝有些急了,踮起脚,不时地往村口望,口里还冒出一句:“怎么还不来呢?”
桂枝是在望连婶,一个异乡的老寡妇。这些年,一到炸花天,连婶就赶来给她家摘棉花,前后十来天,桂枝家像添了一口人。连婶除了下地摘棉花,还帮衬她照顾孩子做些家务。桂枝婆婆去世得早,感情上拿连婶当婆婆看。每到棉花摘得差不多了,连婶也就要走了,五角钱一斤,这是外乡客来旱区摘棉花的行市,桂枝会包零不去尾地跟连婶结算。连婶每次接过钱,都会久久地握着桂枝的手说,姑娘,要不是兰兰念书,我哪会要你这些钱。
就因为知道了连婶的家境,桂枝每年就不雇别人了。好多人家抢着雇年轻妇女,而且还一雇几个,赶着太阳好晒棉花。可桂枝不,三十多亩地就交给连婶一人。连婶是指望她家来雇的,能帮她一把就帮一把。连婶心眼好做事实在,几千斤棉花里寻不出半片叶子。
可是,连婶今年怎么还不来呢?有好几批做雇工的都求上门来了,要不是等连婶,她早答应别人了。桂枝一边在心里急,一边又对自己说还等等吧,就当是还帮连婶最后一年,明年说什么也不种棉花了。
其实,自从去年村里有了第一台玉米收割机,桂枝就不想种棉花了。种玉米方便,机械收割,田边过秤,利利索索,不像种棉花那样时间拖得长。那天,跟连婶结过账,照例把连婶送到村口,桂枝想再不说就没有机会了,便鼓起勇气,说,连婶,种棉花可真麻烦,又累人,要不是遇上你,我早就改种玉米了。
谁知连婶说,麻烦什么,不就是摘棉花吗?婶这双手只会摘棉花,就是手脚慢了点,只要姑娘不嫌弃……
哪里的话,这些年多亏了婶。
姑娘,亏不亏的,婶心里有数。明年一进炸花天,婶还来给你家摘棉花。
话说到这个份上,桂枝也不好把话再往回拉,只得顺着说,那好,明年我就还种一年棉花……
到底还是把连婶盼来了。一年不见,桂枝感觉连婶脸上的沟壑比去年细密了些,再有一个变化是连婶用上了手机。不等桂枝开口,连婶连连说来迟了,来迟了,是那种道歉的口气。接下来的几天里,露水还没干连婶就急着下地,而每次回来天都擦黑了,桂枝便劝她慢慢摘不要太累了自己,连婶口里应承,却还是那样早出晚归。每晚收拾完,连婶的手机准会按时响起,她掩上门去接电话,一接就是半天。桂枝看在眼里,笑了,心里说还保密呢。
这天晚上,连婶的手机又响了,也许是疏忽忘了掩上门,让从门前经过的桂枝听了个真真切切——再赶紧也要四天……你不要再催了,说什么也要帮你桂枝姐把今年的棉花摘完……
难怪连婶这么赶紧的,原来是兰兰在催她回家。桂枝等连婶接完电话,走进房间,对她说,婶,家里有事,你怎么不跟我说呢?
连婶没想到桂枝听见了她的电话,见瞒不住了,只好如实说,婶是从城里偷着出来的……
桂枝既惊又喜,婶,你进城了?
可不是,跟兰兰他们住一起了。没曾想,兰兰怀上了,闹什么反应……
婶,照顾兰兰这可是大事,你偷偷跑出来干什么?
去年答应了你的,婶能不来吗?再说,又一年没见你们一家了……
这回,桂枝是酸在眼睛里,泪水差点儿溢了出来。她侧过脸去,抹了一把,不由分说就动手给连婶收拾包裹,她决计明天一早就让连婶回城去。
账,当晚就结算了,这次的零头有些大,连婶要除掉,桂枝却仍要往整里包。连婶认真了,说,兰兰和女婿都有出息,这次就依了你婶吧。
第二天早晨,桂枝送连婶去搭车。快到村口时,连婶站住了,拉过桂枝的手,说,姑娘,明年你家种玉米吧。
可是,婶……
可是什么?
种棉花的收入还是要高些……
连婶呵呵一笑,姑娘,明年一添外孙,婶的手脚就被捆住了,恐怕偷都偷不出来了。
往下桂枝不知再说什么了,但是,一个想法却是那样不可阻挡地冒了出来,那就是明年还种棉花。
(原文有删改)
7.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 (3分)
A.小说开头描写了棉花成熟时裂开的景象,同时细致具体地描写了桂枝的动作和心理,表现了她因担忧和焦急的心情。
B.“明年说什么也不种棉花了”,桂枝这样想的主要原因是种棉花很麻烦,拖的时间也长,而种玉米可用机械收割,方便得很。
C.小说中的补叙占了很大的篇幅,一方面交代了桂枝焦急盼望连婶和明年再也不种棉花的原因,另一方面也表现了桂枝乐于助人的美好品质。
D.小说结尾交代,桂枝决定“明年还种棉花”,主要是因为连婶家境不好,需要帮助;并且桂枝曾顺着连婶的心意答应再种棉花,不能失信。
8.小说中的连婶有哪些性格特点?请简要分析。(6分)
9.小说最初发表时,采用的标题是“桂枝与连婶”,你认为是原来的标题好还是现在的标题好?请谈谈你的观点和具体理由。(6分)
二.古代诗文阅读
(一)文言文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问题。(本题共4小题,19分)
李存勖,李克用长子也。初,克用破孟方立于邢州,还军上党,置酒三垂岗,伶人奏《百年歌》,声甚悲,坐上皆凄怆。时存勖在侧,方五岁,克用慨然捋须,指而笑曰:“吾行老矣,此奇儿也,后二十年,其能代我战于此乎!”存勖年十一,从克用破王行瑜,遣献捷于京师,昭宗异其状貌,赐以翡翠盘,而抚其背曰:“儿有奇表,后当富贵,无忘予家。”及长善骑射胆勇过人稍习《春秋》通大义尤喜音声歌舞俳优之戏。
天祐五年正月,即王位于太原。叔父克宁杀都虞候李存质,幸臣史敬镕告克宁谋叛。二月,执而戕之,且以先王之丧、叔父之难告周德威,德威自乱柳还军太原。梁夹城兵闻晋有大丧,德威军且去,因颇懈。王谓诸将曰:“梁人幸我大丧,谓我少而新立,无能为也,宜乘其怠击之。”乃出兵趋上党,行至三重岗,叹曰:“此先王置酒处也!”会天大雾昼暝,兵行雾中,攻其夹城,破之,梁军大败,凯旋告庙。同光二年,帝御文明殿,以教坊使陈俊为景州刺史,内园使储德源为宪州刺史,皆梁之伶人也。初,帝平梁,俊与德源皆为宠伶周匝所荐,帝因许除郡,郭崇韬以为不可,帝密召崇韬谓之曰:“予已许除郡,经年未行,我惭见二人,卿当屈意行之。”故有是命。
天成元年,郭崇韬、朱友谦皆以谗死,李嗣源以名位高,亦见疑忌。赵在礼反于魏,大臣皆请遣李嗣源讨贼,庄宗不许。群臣屡请,庄宗不得已,遣之。李嗣源至魏,屯御河南,在礼登楼谢罪。军变,李嗣源入于魏,与在礼合,遣石敬瑭将三百骑为先锋。李嗣源反,龙骧指挥军使姚彦温以前锋军叛降于李嗣源,入于汴州。帝自万胜至洛京,从马直指挥使郭从谦反。夏四月丁亥朔,皇帝崩。七月,葬雍陵,追谥为光圣神闵孝皇帝,庙号庄宗。
(节选自《新五代史·唐本纪五、六》《旧五代史·唐书八、十》,有改动)
10.下列对文中画框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及长/善骑射/胆勇过人/稍习《春秋》通大义/尤喜音声歌舞俳优之戏
B.及长善骑射/胆勇过人/稍习《春秋》/通大义/尤喜音声歌舞俳优之戏
C.及长/善骑射/胆勇过人/稍习《春秋》/通大义/尤喜音声歌舞俳优之戏
D.及长善骑射/胆勇过人/稍习《春秋》通大义/尤喜音声歌舞俳优之戏
11.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3分)
A.教坊,是管理宫廷音乐的官署,专管俗乐以外的音乐、歌舞的教习等演出事务。
B.刺史,古代职官,初为监察官,后变成地方军事行政长官,相当于太守、知州等。
C.朔,天文学名词,又称新月,指农历每月初一,引申为"初生""开头"等。
D.庙号,指帝王死后在太庙立室奉祀时特起的名号,以示永远立庙祭祀之意。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3分)
A.李存勖实现父愿。李克用在三垂岗设宴,预言李存勖将完成未竟的功业。后来,初袭王位的李存勖果然在三垂岗大败梁军,奠定了晋国崛起的基础。
B.李存勖勇武善战。他曾在先王之丧、叔父之难等不利的情形下果断出击,雾中进军,攻破梁的夹城,把梁军打得大败,然后凯旋,祭告太庙。
C.李存勖寄信伶宦。后唐灭梁后,李存勖竟然要让梁之优伶陈俊和储德源做刺史,被郭崇韬劝阻,最终他还是履行了对伶人的这个承诺。
D.李存勖疏忌功臣。在位期间,对功臣宿将多有猜忌之心,郭崇韬、朱友谦等都被他诛杀,李嗣源也因位高权重而被疑忌,最终走投无路被逼造反。
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梁人幸我大丧,谓我少而新立,无能为也,宜乘其怠击之。
(2)予已许除郡,经年未行,我惭见二人,卿当屈意行之。
(二)诗歌鉴赏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问题。
登楼
杜甫
花近高楼伤客心,万方多难此登临。
锦江春色来天地,玉垒①浮云变古今。
北极朝廷终不改,西山寇盗②莫相侵。
可怜后主还祠庙,日暮聊为梁甫吟③。
【注】①玉垒:山名。②西山寇盗:指吐蕃。③梁甫吟:《三国志》说诸葛亮躬耕陇亩,好为《梁甫吟》。
14.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 (3分)
A.首联提挈全篇,花伤客心,以哀景写哀情,和"感时花溅泪"(《春望》)一样,同是正衬手法。"登临"二字,则以高屋建瓴之势,领起下面的种种观感。
B.全诗即景抒怀,写山川联系着古往今来社会的变化,谈人事又借助自然界的景物,融自然景象、国家灾难、个人情思为一体,语壮境阔,寄意深远,体现了诗人沉郁顿挫的风格。
C.颈联议论天下大势,北极星居北天正中,这里象征大唐政权。上句说大唐帝国气运久远,下句针对吐蕃的觊觎寄语相告:"莫再徒劳无益地前来侵扰!"
D.尾联运用典故,后主刘禅,宠信宦官,终于亡国,竟然也享受祭祀,在成都锦官门外有后主祠;《梁甫吟》是诸葛亮遇刘备前喜欢诵读的乐府诗篇,用在此有对诸葛亮的仰慕之意。
15.首联诗人写到“花近高楼伤客心”,“伤客心”的原因都有哪些?结合全诗简要分析。(6分)
(三)名篇名句默写(6分)
(1)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中“ , ”两句收束了对赤壁雄奇景物的描写,引起后面对历史的缅怀。
(2)《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作者登高望远,首先想到孙权这位著名的历史人物不禁感叹的两句: , 。
(3)《醉花阴》中“ , ”两句,写重阳佳节的百无聊赖,连香炉也懒得管,任它自行消尽。描绘了一个思妇愁绪满怀的神态。
三、语言文字运用(20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 完成问题。
除了人会为了理想奔波迁徙以外,很多动物也有着自己_________的迁徙盛举。冬季来临,天气寒冷,食物短缺,很多动物选择集体逃离,待到春暖花开、万物复苏再一起回来。动物迁徙是有确定路线的。它们对驻地有着自己的坚守和执着,而不是_________。对于动物究竟如何确定自己的迁徙路线,科学家一直都充满好奇。有科学家认为,迁徙动物都有独特的“助航设施”,它们通过海岸线等作为参照.利用特殊的嗅觉和听觉等获得方向。
也有科学家认为,迁徙动物身体中存在磁受体,可以感应地球磁场,它们有自己的生物指南针。更有趣的是,又有科学家发现即使是室内饲养的、从未接触过其他同伴的年轻乌鸦,也会沿着祖辈飞过的路线进行迁徙,也就是说,( ),它们天生就知道去哪里寻找温暖的地方过冬。到目前为止,关于动物迁徙路线确定的问题,科学家仍在________地进行探究,我们期待着更加_______的故事出现。
17.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成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 ) (3分)
A.波澜壮阔 随波逐流 宵衣旰食 引人入胜
B.波澜壮阔 随遇而安 全力以赴 引人入胜
C.声势浩大 随遇而安 宵衣旰食 娓娓动听
D.声势浩大 随波逐流 全力以赴 娓娓动听
18.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 ) (3分)
A.它们通过海岸线等作为参照,利用特殊的嗅觉和听觉等辨明方向。
B.它们以海岸线等作为参照,利用特殊的嗅觉和听觉等辨别方向。
C.它们以海岸线等作为参照,利用特殊的嗅觉和听觉等辨析方向。
D.它们通过海岸线等作为参照,利用特殊的嗅觉和听觉等辨识方向。
19.下列在文中括号内补写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 ) (3分)
A.迁徒的方向感已经被上一代遗传给它们
B.它们已经从上一代遗传了迁徙的方向感
C.迁徙的方向感已经由上一代遗传给它们
D.上一代已经遗传给了它们迁徙的方向感
20.下面文段有三处推断存在问题,请参照①的方式,说明另外两处问题。(6分)
一个人的生长环境与他的成才与否息息相关。只有逆境才能造就人才,贝多芬双耳失聪,但他凭借坚定的意志,创作出了著名的《第二交响曲》。顺境只会消磨人的意志,刘禅安于享乐,结果意志消沉,乐不思蜀。因此,一个人只有多经历磨难才能成才。
①未必只有逆境才能造就人才。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1. 下面是餐厨垃圾厌氧能源化的流程图,请把这个图转写成一段文字介绍,要求内容完整,表述准确,语言连贯,不超过100个字。(5分)
四、作文
22.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青年人中流行一句话,叫“谁的青春不迷茫”。可是,驻藏战士说:我告别霓虹和繁华,在绿色军营戍守雪域边关,我的青春有担当,我的青春不迷茫;快递小哥说:我告别农村与父母,在城市的街道穿梭往来,我的青春有责任,我的青春不迷茫;青年学生说:我走进学校与课堂,在知识的海洋自由徜徉,我的青春有信仰,我的青春不迷茫。
以上材料引发了你怎样的思考?请写一篇文章,表明你的态度,简述你的看法。
要求综合材料内容及含意,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参考答案
一、现代文阅读
1.答案:1.C; 2.C; 3.B
解析:1.本题考查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的能力。
A项,“具体的语言和抽象的情感有很大差别,文字不能很好地表情达意”错误;
B项,“就没有表达出孔子当时的心境”错误,原文“没完全描写出”;
D项,“这是欣赏者和创作者自然碰的巧,并不是创作者不是刻意为之”错误,原文“当初雕刻家原不必有意为此,但这些也许是”。
2.本题考查考生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分析和归纳概括能力。
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C项“逐层递进”错误,应该是“并列”。
点睛:分析文章的内容比较难,答题时首先浏览选项,通读全文,在文中找到选项对应的区位,然后仔细分析,本题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要仔细分析材料中的论证部分内容。
3.本题考查理解文意,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的能力。
B项,“语言能够完全地表达情意,展现深刻美”歪曲了《关雎》的含蓄美。
4.A; .“这些企业”的说法不准确,文中说“打倒了一批只会粗制滥造的企业”,所以并不是“中国3000多家制笔企业”都具备自主研发、自主生产笔尖的能力。
5A;
B.“不在„„而在”说法绝对;
C.偷换概念,“生产一个小小的圆珠笔头”而非“生产一个小小的圆珠笔”;
D.混淆条件,绝对化,材料一原文“才能够将产品做到极致”,这里误用为充分条件“只要„„ 就”。
6.问题:①技术上有差距
②缺乏工匠精神:心态、思维模式、文化和环境上有差距,整个制造业比较浮躁。
③深层结构不合理:创新力不足。
④专业技术人才严重紧缺。
对策:①搞好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从而实现转型升级、提质增效。
②从人入手,重塑人力基因,注重人才培养;
③从理念入手,企业要转变生产经营理念,树立正确的价值取向,建立超越世俗的成就动机;
④大力倡导“工匠精神”。
小说答案:7.D;
8.①朴实善良,做事实在:连婶除了为雇主摘棉花,还主动帮助照顾孩子做些家务;摘几千斤棉花寻不出半片叶子。
②能吃苦耐劳:连续多年一个人承包三十多亩地棉花的采摘任务,起早贪黑,一连十多天。
③讲诚信,重情义:女儿怀孕有反应需要她照顾,但她为了兑现承诺偷偷跑出来为桂枝家摘棉花。把桂枝当闺女,关心体贴理解有加。
9.观点一:
以“明年还种棉花”为标题更好。
①小说的主要内容围绕桂枝明年还种不种棉花而展开,当然以“明年还种棉花”为标题更加切题。
②“种棉花”贯串全文,是小说的线索,以“明年还种棉花”为标题,能制造悬念,更能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
观点二:
以“桂枝与连婶”为标题更好。
①小说的主要人物是桂枝和连婶,一个是雇主,一个是雇工,故事围绕这两个身份不同的女性展开,因此以“桂枝与连婶”为标题更好。
②桂枝和连婶之间不是冷冰冰的雇与被雇的关系,而是相互帮衬相互信任的关系,以“桂枝与连婶”为标题,可以引发读者对人与人应该如何和谐相处的反思。
解析:1.桂枝知道连婶家情况已有改善,“帮助”不像以往那么迫切;当时对连婶的承诺也只是顺着连婶心意;况且,明年连婶会添外孙,定难再脱身来摘棉花。但她还是决定“明年还种棉花”,突出表现的是她在感情上是将连婶当婆婆、当亲人看,心中有一份难以割舍的深厚感情;同时,如果明年还种棉花,那她就能够以摘棉花的名义再请连婶来家相聚
二、文言文阅读
答案:10.C; 11.A; 12.D;
13.(1)梁兵庆幸我有大丧事,认为我年少新立,无所作为,应该乘他们的懈怠而攻击他们。
(2)我已经答应了授予他俩郡官,很多年没兑现,我不好意思见这两个人,你应该让一下步,将事情付诸实施。
解析:10.比较四个选项,可以看出,问题集中在“及长/善骑射”还是“及长善骑射”与“稍习《春秋》通大义”还是“稍习《春秋》/通大义”上,根据文意可知,应选C项。
11.A项,“专管俗乐以外的音乐”错,应为“专管雅乐以外的音乐”。
12..李嗣源是因“军变”而造反的,不是被李存勖逼得走投无路最终造反。
13.(1) “幸”,庆幸;“谓”认为;“怠”,懈怠;
(2)“除”,授官;“经年”,多年;“惭”,惭愧;“屈意”,委屈心意。
参考译文
李存勖是李克用的长子。起初,李克用在邢州击败孟方立,回师上党,在三垂岗设宴,演戏的人奏《百年歌》,声音很悲哀,弄得满座的人悲伤。当时李存勖在旁边,刚刚五岁,李克用感慨地捋着须,指着李存勖笑着说:“我将老了,这孩子很奇特,二十年后,他能代替我在此地作战吧!”李存勖十一岁时,跟随李克用打败王行瑜,派他献捷报于京城,昭宗对李存勖的相貌感到惊奇,赐给他溪鸟勅鸟卮、翡翠盘,摸着他的背说:“这孩子有奇异的外表,后当富贵,不要忘记国家。”李存勖长大了,擅长骑马射箭,胆量勇气超过一般人,稍学习《春秋》,就能了解《春秋》之大义,尤其喜欢音乐、歌舞和戏剧。
天祐五年正月,李存勖在太原即晋王位。叔父李克宁杀都虞侯李存质,他的宠幸大臣史敬镕告李克宁谋叛。二月,李存勖捉住并杀了李克宁,并将先王之丧、叔父之难告诉周德威,周德威为此从乱柳回师太原。梁在夹城的将士听说晋有大丧事,周德威的军队退走了,就松懈起来。晋王对众将说:“梁兵庆幸我有大丧事,认为我年少新立,无所作为,应该乘他们的懈怠而攻击他们。”于是进兵上党,行至三垂岗,感叹地说:“这是先王摆酒宴的地方啊!”那天雾大得白天像晚上一样,雾中进军,攻破梁的夹城,把梁军打得大败,然后凯旋,祭告太庙。同光二年,皇帝到文明殿,任命教坊使陈俊为景州刺史,内园使储德源为宪州刺史,二人都是梁朝演戏的优伶。起初,皇帝平定梁朝,陈俊与储德源都被宠伶周匝推荐,皇帝因此答应让他们当郡官,郭崇韬认为不可以,皇帝秘密召见郭崇韬对他说:“我已经答应了授予他俩郡官,很多年没兑现,我不好意思见这两个人,你应该让一下步,将事情付诸实施。”所以有这次的任命。
天成元年,郭崇韬、朱友谦都因谗言被害死,李嗣源因为名位高,也被李存勖怀疑猜忌。赵在礼在魏州反叛,大臣都请求让李嗣源讨贼,庄宗不答应。大臣们多次请求,庄宗不得已,才派遣他去。李嗣源到魏州,在河南屯兵抵御,赵在礼登楼谢罪。遇到亲军哗变,李嗣源被胁迫入魏州城,与叛军赵在礼合势,派遣石敬瑭率领三百骑为先锋。李嗣源反叛,龙骧指挥军使姚彦温以前锋军叛降归附李嗣源,李嗣源拥军入汴州。皇帝从万胜镇返回洛京,从马直指挥使郭从谦谋反。四月一日,皇帝驾崩。七月,葬入雍陵,追谥为光圣神闵孝皇帝,庙号庄宗。
三、诗歌鉴赏
.答案:14A; 解析:14.本题考查评价诗歌的思想内容和鉴赏古代诗歌的表达技巧的能力。题中A项首句写繁花靠近高楼,远离家乡的我却触目惊心,乐景写哀情,是反衬;
15(1)诗人登楼观景,近看繁花,满眼繁花反衬满腹愁思,抒发客居他乡的漂泊与伤感; (2)国家万方多难的忧国忧民之愁,吐蕃入侵,战乱频仍,诗人为国家灾难而伤心;
(3)自身理想抱负无法实现之痛,虽仰慕诸葛亮那样的先贤,但难遇明主,为自身怀才不遇而伤心;(4)为君主无道、任用奸佞而伤心。题干问的是“结合全诗谈谈诗中“伤客心”的原因都有哪些?”这是考查诗歌的情感,答题关键词“全诗”“ 原因”。
解答此题,应结合着诗歌注释及写作背景,抓住关键词句分析作答。
四、默写题
16.答案: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
千古江山,英雄无觅孙仲谋处
薄雾浓云愁永昼,瑞脑销金兽
五、语言表达
解析:17.B; 18B 19C
解析:17.波澜壮阔:形容声势雄壮浩大(多用于诗文、群众运动等)。
声势浩大:声威和气势非常大。随波逐流:随着波浪起伏,跟着流水漂浮,比喻自己没有主见,随着潮流走。
随遇而安:能适应各种环境,在任何环境中都能满足。
宵衣旰食:天不亮就穿衣起来,天黑了才吃饭,形容勤于政务。
全力以赴:把全部力量投入进去。
引人入胜:引人进入佳境(指风景或作品等)。
娓娓动听:形容善于讲话,使人爱听。第二空形容动物不会随意选择驻地,应用“随遇时安”;第三空形容科学家的研究,应用“全力以赴”。
由此可以得出答案为B
18画线句的前半句,“它们通过……作为参照”句式杂糅,应该是“以/将/把……作为参照”;后半句“获得方向”搭配不当,应该是“辨别方向”。分析对比四个选项,得出答案为B
19 “更有趣的是……”这句话,通过举“年轻乌鸦”的例子,突出了“迁徙的方向感”这个概念,因此所填语句的主语应为“迁徙的方向感”,排除B、D 两项。
A项为被动句,体现“上一代”乌鸦将“迁徙的方向感”遗传给下一代是有一定主动性和主观性的,这明显不妥,应该排除A项。
20.答案:②顺境未必只会消磨人的意志。
③一个人未必只有多经历磨难才能成才。
21.答案:餐厨垃圾在经固液分离后,按固相和液相分别进行处理; (2分)液相部分进行油水分离,油脂可制成生物柴油,污水再进行污水治理;(2分)固相部分在经挤压过滤、油脂分离后,通过厌氧发酵阶段将产生的沼气用于制压缩天然气,沼渣用于生产有机肥。(2分)
六、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