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52.00 KB
- 2021-06-07 发布
- 1、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淘文库整理发布,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请立即联系网站客服。
-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阅读内容确认后进行付费下载。
- 网站客服QQ:403074932
河北省保定市2019-2020学年高二上学期第四次月考
语文试题
一、现代文阅读(36分)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中华文明被称为礼乐文明,是因为礼乐在社会组织和道德教化中发挥了基础作用。中华礼乐的建构从周公制礼作乐开始,到西周中叶,形成了覆盖政治、宗教、社会、人生等各个方面的礼乐文明。
西周所形成的礼乐文明,正是产生儒家学说的母体。春秋时期的礼崩乐坏,促使孔子反思礼乐制度崩解的原因,从理论上总结礼乐文明的精神内核,从而创立了作为中华文化主流的儒家学派。周制是孔子心仪的文明形态,儒学则是孔子对于周礼的思想提炼。数千年的中华历史表明,儒家思想只有根植于礼乐文明的地基之上才能根深叶茂,焕发出勃勃生机。
孔子的儒学思想有两个核心概念,即仁和礼。孔子提倡“仁者爱人”,将仁看作是人与人的相亲相爱之情。至于仁和礼的关系,孔子说:“人而不仁,如礼何?人而不仁,如乐何?”指出礼乐是以人的真诚情感为基础的。没有此种真情,礼乐就会走向形式主义。他同时又强调“克已复礼为仁”,以礼为仁的前提。在孔子那里,仁与礼互为前提。从心性角度而言,仁是礼的精神前提;从实践工夫而言,礼是仁的实践途径。这从逻辑学上看是悖论,但儒学是知行合一的工夫之学,因此仁礼互撮和相互成就,正是儒学作为实践之学的特征。孔子创立儒家学派,并非仅仅满足一种形而上学的理论爱好,而是为了通过揭示礼乐文明的精神,重振礼乐文明的生机。
礼乐文明不仅是儒学产生的母体,而且是接纳和融汇各种外来文化的母体。中华礼乐文明以天为最高神明,其他各种自然与社会要素均被整合到天命和天道信仰之下,这种以儒家的仁义礼智信为内涵的天命和天道,是任何文化与信仰都不能否定且必然包括的。同时,儒家崇尚和而不同,反对单方面的强制,这打开了与各种外来文化沟通融合的大门。
儒家是中华礼乐文明的主要阐释者和代表学派,但近代以来发生了两方面的显著变化:一方面,儒家推行社会教化的礼乐制度,被长期激进的反传统摧毁;另一方面,儒学以重建道德形而上学作为主要目标,努力提高儒家思想的思辨性,使得传统儒学转变为哲学,在大大提升儒学思辨能力的同时,也使它离礼乐教化的社会功能越来越远。这两个方面相互联系,儒家义理的哲学化其实是儒学在社会层面被否定和解构之后的必然选择。而一旦脱离了与生活的联系,丧失了儒学思想借以栖身的礼乐制度,儒家也就从一种以天下体系为特征的文明形态,异变为一种只能满足少数人形而上学思辨兴趣的哲学理论,儒学本身也就丧失了其平治天下的恢宏精神追求,此种追求本来是以孔孟为代表的儒家思想的神魂所在。
在这样的背景下,重建礼乐文明注定是一个漫长艰难的历程。当然,儒家礼乐本身也需要因时通变,向现代转型。在此前提下,儒学能否重返乡村与杜区,成为百姓日用的人伦规范,将成为礼乐文明能否复兴的关键所在。
(摘编自《赵法生《重建礼乐文明需要什么样的儒学》)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形成于西周中叶的礼乐文明孕育了儒家学派,为儒学发展提供了必不可少的社会基础。
B.礼是仁的实践途径,这一思想体现了儒学知行合一的特点,但从逻辑学上看是悖论。
C.孔子创立的儒学,与近代哲学化后的儒学,虽有相似之处,但功能与价值大不相同。
D.儒家的核心思想赋予了中华礼乐文明巨大的包容空间,使它能够涵融各种外来文化。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文章先指出礼乐文明的形成过程,然后论述它对儒学和外来文化的“母体”意义。
B.文章三处引用孔子的言论,简洁精当地揭示了仁和礼之间互为前提、相互成就的关系。
C.文章剖析了儒学作为实践之学的特征,为揭示孔子创立儒学的目的奠定了基础。
D.文章指出近代传统儒学向哲学转化的利弊,并揭示了产生这种转向的社会根源。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如果春秋时期没有出现礼崩乐坏的状况,作为中华文化主流的儒学就不会建立起来。
B.孔子认为礼乐应根植于人的真情,这表明他对周礼中的形式主义弊病持反对态度。
C.如果礼乐制度在近代没有被摧毁,那么儒学平治天下的精神追求就不会丧失。
D.让儒学重新融入社会基层,成为百姓日用人伦规范,是礼乐文明得以复兴的关键。
(二)实用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2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4-6题。
材料一:
经过40年的改革开放,作为最大的发展中国家的中国已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中国通过“一带一路”向中亚、中东和欧洲、东南亚和非洲输出自身的优势产能、优势技术与资金、优势经验与管理模式,最后取得世界市场与国际合作优势,实现全方位的开放。“一带一路”战略吸引了很多战略伙伴的优势资源,为我国健康可持续化快速发展提供沃土。
全球化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全球化”是一把双刃剑,有优势也有劣势。优势是国家与国家之间的联系更为紧密,沟通更为便捷,合作的方式也更加多元化,会带来更多的商机。劣势也相当明显,也会带来外来文化、习俗、宗教信仰的冲击,很容易造成本土文化的没落,原有的经济体系也将受到影响。“一带一路”强调的核心内容之一便是互相信任,尊重并包容文化差异,深入了解其他国家的经济、文化,多形式、多渠道谋求交流合作的机会。“一带一路”涵盖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有助于推动全球化均衡可持续发展。
(摘编自《论中国“一带一路”的战略意义》)
材料二:
“一带一路”建设以其开放、多元、共赢的特质,日渐为世界认同。123个国家和29个国际组织已经与中方签署共建“一带一路”合作文件,“一带一路”朋友圈遍及全球。中国与巴基斯坦成立中巴经济走廊联委会,缅甸成立实施“一带一路”指导委员会,瑞士政府在外交部设立“一带一路”咨询协调办公室……“一带一路”建设得到越来越多国家的重视。花旗银行、汇丰银行、渣打银行以及德国西门子、、美国通用电气、日本通运等跨国公司,正以不同形式参与“一带一路”合作。国际人士普遍认为,“一带一路”倡议是真正具有包容性的全球合作项目,已成为广受欢迎的国际公共产品。
截至2018年底,首届“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的成果落实率达96.4%。5年多来,中国与沿线国家货物贸易总额超过6万亿美元,为当地创造24万多个就业岗位和20多亿美元税收。中欧班列开行1.4万列,到达欧洲15个国家49个城市;中老铁路、中泰铁路、雅万高铁、匈塞铁路等项目扎实推进,柬埔寨额勒赛水电站、巴西美丽山特高压项目等一批惠民工程落地生根;中国港口与20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600多个主要港口建立航线联系……共建“一带一路”的丰硕成果,让沿线国家发展潜力得到释放,人民生活便利了,工作好找了,笑脸也多了,获得感日益增加。
(摘编自《瞩目共建一带一路盛事》)
材料三:
对于“一带一路”倡议,不少美国战略界人士都担心“一带一路”对美国全球影响力构成“一定威胁”。他们多认为:“一带一路”倡议是中国的“马歇尔计划”,中国意欲借此将经济实力转化为地缘政治影响力,控制欧亚大陆,并在国际秩序方面“另起炉灶”。
不过,随着“一带一路”建设不断推进,美国智库和战略界人士对“一带一路”并非一味反对,而是心态更趋复杂。战略与国际问题研究中心高级研究员张克斯等人呼吁,美国不应盲目夸大“一带一路”的地缘政治意涵,需要认真对待这一将深刻影响中国内外政策的重要倡议,应深化对“一带一路”相关进展的分析,寻求更坚实的信息基础和更明智的应对之道。彼得森国际经济研究所所长波森、对外关系委员会东南亚项目主任柯兰奇克称,美国国内有不少人对“一带一路”抱有“等着看它失败”的态度,但是“让中国失败”并不必然发生,也不必然对美国有利,美中在促进地区发展等方面并非“你输我赢”关系,不妨考虑“让中国成功”。曾供职于白宫国家安全委员会的南亚问题专家、进步中心高级研究员维耶拉称,“一带一路”与美国提出的“新丝绸之路”计划有很多共同目标,两者如能实现“串联”,可更好完成相关重大项目。
(摘编自《如何看待“一带一路”建设中的“美国因素”》)
4.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已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的中国,为了赢得世界市场,扩大与他国间的合作,实现全面开放,实施了“一带一路”战略。
B.在全球化可能冲击本土文化、影响本土原有经济体系的背景下,“一带一路”强调互相信任和了解,尊重并包容文化差异。
C.美国战略界人士张克斯反对盲目夸大“一带一路”的地缘政治意涵,同时也对“一带一路”抱有“等着看它失败”的态度。
D.“一带一路”提供了广阔的合作平台,吸引了许多大银行、跨国公司广泛参与,成为真正具有包容性的全球合作项目。
5.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全球化”可以加强国家之间联系、沟通、合作,带来商机,也会给本土的文化、原有经济体系带来不利影响。
B.“一带一路”成果丰硕,贸易总额超过6万亿美元,彻底解决了沿线国家就业困难问题,为当地税收做出了巨大贡献。
C.开放、多元、共赢的“一带一路”,为中国赢得众多国家和国际组织的认可,朋友圈遍及全球,日渐为世界认同。
D.“让中国失败”和“让中国成功”是美国内部对“一带一路”的两种截然相反的态度,体现了美国人对此的矛盾心态。
6.根据上述三则材料,概述各方对“一带一路”的不同看法。(6分)
(三)文学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5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7-9题。
温锅
刘正权
黑王寨的人,不是老门老户的,很少有人知道温锅是咋回事。
老门老户的,年纪四十以下的,知道温锅是咋回事的人,也不多。
陈六是个例外,四十岁以前就晓得温锅是咋回事,还经常温锅来着,不管你是老门老户,还是外地落户到黑王寨的。这跟他的身份有关,他是村主任
谁个起新房,搬新家,会少了他呢,无形中,帮人家给温锅了。
温锅是黑王寨祖上传下的一项习俗,过去人穷,起个新房不把家底折腾个大窟窿的基本没有,眼面上的东西会咬着牙添置,余下的都将就对付着使唤。民以食为天,灶上的东西叫主家作了难,经常有人在起的新房里弄个破炉子破锅煮饭。
左邻右舍见了,心里不落忍,有多余的锅碗瓢盆就会送过来,没有的也不打紧,去集上买一个,挑个好日子送过来。
天长日久,成了习俗,主家自己就挑了好日子,大家都带上厨房的物件,前来捧场,应了那句老话,众人拾柴火焰高。
火焰一高,主家肯定得留饭,衍生出一个温锅的仪式,很形象,也很人情味。
最近的一次温锅,是年前,在捡破烂的老光棍大老吴家。
严格说,那锅温得有点勉强,陈六在那帮忙收拾,顺便吃了顿饭。大老吴的旧房被纳入精准扶贫改造项目,屋顶盖子全换了,墙壁都刷了白,门口还打了水泥场子,从头到脚焕然一新。有点像过年时节的大老吴,帽子是红色的,裤子是红色的,羽绒袄是红色的,只差袖口裤脚没镶白边了,整个一翻版的圣诞老头。
平日里捡破烂,大老吴穿的,都是看不出颜色的深色衣服,八百年不洗一次,用陈六埋汰他的话,他那衣服洗一次可以肥半亩地。
陈六那顿饭吃得并不顺便,出了大力气的。大老吴怕他捡回的破烂被狗半夜撕咬了到处丢,非得搬进新屋里,陈六只好留下帮忙,一帮忙就到了饭点上。
大老吴不准他走,说房子,虽是翻盖的,可也跟新沾了边,得温锅。
陈六说大老吴你会算账啊,我帮你干半天活,还搭上钱给你温锅。
大老吴笑,谁要你搭钱了,这不新家我一人吃没气氛吗,咱们热闹一下。
买锅碗瓢盆来不及了,随点份子钱吧,陈六伸手在口袋里挖,却没挖出一分钱,这才想起,来之前换了下地干活的衣服。
大老吴不在意,今天当打箍,等我买了液化气回来,正式温锅时,你再补上。
打箍和洗厨都是黑王寨风俗,就是做红白喜事前后,请帮忙的人白吃顿饭。
打箍的言下之意,用一顿饭把帮忙的人心给箍住,那样大家才会给你使上劲。洗厨就更形象,事办完了,厨房还有没吃完的好酒好菜,帮老板清洗干净。
说到底,图个热闹。
大老吴的锅温完,赶上过年,陈六忙得脚打屁股,直到正月十六那天碰见大老吴从集上回来,他才冷不丁想起来,还欠大老吴一个人情。
黑王寨人都知道,正月十六,大老吴正式上班捡破烂。
跟以往不一样,大老吴这次依然新衣新帽,抱着一个崭新的包装盒,看陈六骑着摩托车,他老远喊,说正好借你摩托车跑个腿,到寨子下边大老史那帮我把液化气钢瓶拖上来。
大老吴肯定要正式温锅了,陈六摩托车往寨子下边跑时在心里说,好在他今天身上有钱,随个一百两百,没问题。
拖了液化气钢瓶,上了寨子,陈六直奔大老吴家,竟然,没半个鬼毛,这温的什么锅?
陈六有点恼了,摸出手机打大老吴电话说你人呢,请我温锅人却躲着?
大老吴说你还问我,我等半天都不见你人影子。
陈六奇怪了,我这会明明白白在你屋门口啊。
呦,瞧我这慌了魂的!大老吴在那边骂了自己一声,说我在村委会呢,你到这里来。
温锅温到村委会?陈六寻思着,大老吴又想捡什么宝?只要去村委会,大老吴都不会两手空着回去。
大老吴我警告你别跟我耍心眼啊!陈六气咻咻赶到村部,大老吴正把双手拢在袖口,东张西望,那模样,跟圣诞老头还真的有几分相像。
大老吴很神秘,说你把液化气钢瓶卸下来,喏,这儿!
大老吴说的这儿门口正放着他怀里曾经抱着的四四方方的盒子,是一个电子打火灶,陈六这会看清了。
啥意思,这是精准扶贫工作的住房,想人家工作组给你温锅?陈六脸一黑。
瞧你看人觉悟低的,还是村主任?大老吴吸溜一下鼻子,人家工作组在寨子里精准扶贫一年到头,咱们就不能给人家温一回锅?而且啊,这套灶具,我就是专门给他们买的,省得人家拖来拖去麻烦。
专门给他们买的?陈六有点怀疑,这么多年,可是只见你大老吴从这里领东西回去,笫一次看你送东西出来呢。
哪天不住工作组了,我就要回去,可以不?大老吴咧一下嘴巴,牙疼样说。
不住工作组,就意味着黑王寨脱贫了,进入小康了。
陈六心里一热,说大老吴你这锅温得我心里都滚烫了呢。
7.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小说开头对黑王寨祖上传下来的温锅习俗的介绍,既写出了黑王寨邻里和睦的淳朴民风,也展现了中华民族传统习俗中的人情味。
B.“正式温锅时,你再补上”的话和前面“大老吴笑,谁要你搭钱了”的“笑”相呼应,刻画出大老吴占到小便宜时的小农式的狡黠。
C.小说结尾陈六说“心里都滚烫了呢”,写出了以陈六为代表的人民群众对美好前景的期待,拓展了小说的表达空间,使之意蕴深沉。
D.发生在黑王寨的这个关于温锅的故事温馨动人,其中也蕴含着作者触摸时代脉搏的使命感,体现了当下乡村叙事与时代脚步的共振。
8.小说有明暗两条线索,分别是什么?这样处理有什么好处?请简要分析(6分)。
9.这篇小说的语言很有特色,请加以赏析。(6分)
二、古代诗文阅读(34分)
(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4小题,19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的题目。
王存,字正仲,润州丹阳人。幼善读书,年十二,辞亲从师于江西,五年始归。时学者方尚雕篆,独为古文数十篇,乡老先生见之,自以为不及。庆历六年,登进士第,调嘉兴主簿,擢上虞令。豪姓杀人,久莫敢问,存至,按以州吏受赇,豪赂他官变其狱,存反为罢去。久之,除密州推官。修洁自重,为欧阳修、吕公著、赵概所知。存故与王安石厚,安石执政,数引与论事,不合,即谢不往。
尝召见便殿,累上书陈时政,因及大臣,无所附丽,皆时人难言者。元丰元年,神宗察其忠实无党,以为国史编修官、修起居注。五年,迁龙图阁直学士、知开封府。进枢密直学士,改兵部尚书,转户部。神宗崩,哲宗立,永裕陵财费,不逾时告备,宰相乘间复徙之兵部。有建议罢教畿内保甲者,存言:“今京师兵籍益削,又废保甲不教,非国家根本久长之计。且先帝不惮艰难而为之,既已就绪,无故而废之,不可。”门下侍郎韩维罢,存言:“去一正人,天下失望,忠党沮气,谗邪之人争进矣。”又论杜纯不当罢侍御史,王觌不当罢谏官。河决而北几十年,水官议还故道,存争之曰:“故道已高,水性趋下,徒费财力,恐无成功。”卒辍其役。蔡确以诗怨讪,存与范纯仁欲薄其罪,确再贬新州,存亦罢,以端明殿学士知蔡州。始,存之徙兵部,确力也。至是,为确罢,士大夫善其能损怨。岁余,加资政殿学士、知扬州。扬润相去一水用故相例得岁时过家上冢出赐钱给邻里又具酒食召会父老亲与酬酢乡党传为美谈绍圣初,请老,提举崇禧观,迁右正议大夫致仕。建中靖国元年,卒,年七十九。赠左银青光禄大夫。存性宽厚,平居恂恂,不为诡激之行,至其所守,确不可夺。司马光尝曰:“并驰万马中能驻足者其王存乎!”
(选自《宋史·列传第一百》,有删改)
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扬/润相去一水/用故相例/得岁时过家上冢/出赐钱给邻里/又具酒食召会/父老亲与酬酢/乡党传为美谈/
B.扬/润相去一水/用故相例/得岁时过家/上冢出赐钱给邻里/又具酒食召会父老/亲与酬酢/乡党传美谈/
C.扬/润相去一水/用故相例/得岁时过家上冢/出赐钱给邻里/又具酒食召会父老/亲与酬酢/乡党传为美谈/
D.扬/润相去一水/用故相例/得岁时过家/上冢出赐钱给邻里/又具酒食召会/父老亲与酬酢/乡党传为美谈/
11.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古文,文体名,区别于骈体文而言,与韩愈《师说》“好古文”中“古文”的含义相同。
B.主簿,是古代各级主官属下掌管文书的佐吏,属于文官,大致相当于现代的秘书一职。
C.保甲,是宋朝时期开始的带有军事管理的户籍管理制度,十户为“甲”,十甲为“保”。
D.致仕,指古代官员正常退休,一般年龄为七十岁,也称“休致”“致政”“乞骸骨”。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王存不畏豪强,严格执法。有一豪门大户杀人,很久没人过问,王存到任后,严格审查案件,终于查清是州吏收受贿赂,最终罢免了受贿官员。
B.王存为人耿介,敢于直言。他曾被宋神宗在便殿召见,多次上书指陈当时政事,虽涉及一些大臣权贵,但绝不依附,敢说别人难以说出事情。
C.王存独具慧眼,见解独到。有人建议废除京畿内保甲制度,他透彻分析,坚决反对;水官建议恢复黄河旧有的河道,王存据理力争,停止了工役。
D.王存性情宽厚,不计前嫌。当年神宗去世后,因蔡确作梗,王存被移任兵部;后来蔡确获罪,王存却力争为蔡确减罪,自己也因此事被罢免。
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存故与王安石厚,安石执政,数引与论事,不合,即谢不往。
(2)存性宽厚,平居恂恂,不为诡激之行,至其所守,确不可夺。
(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14—15题。
经下邳圯桥怀张子房 李白
子房未虎啸,破产不为家。沧海得壮士,椎秦博浪沙。
报韩虽不成,天地皆振动。潜匿游下邳,岂曰非智勇?
我来圯桥上,怀古钦英风。唯见碧流水,曾无黄石公。
叹息此人去,萧条徐泗空。
【注】张子房,即张良,韩国贵族,秦灭韩后招募壮士复仇未成,逃亡下邳遇黄石公指点,后追随刘邦建功立业,受封留侯。
14.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虎啸”二字,气势非凡,指张良跟随汉高祖刘邦以后运筹帷幄,决胜千里,功劳赫赫。
B.“破产不为家”点出张良毁家纾难的精神,在秦灭韩之后,尽一己之力招募壮士复仇。
C.“岂曰非智勇”不用陈述句,而用反问句,使诗歌跌宕起伏,后人谓之有“飞腾之势”。
D.前八句正面描绘张良的功绩,九、十两句由古至今,抒发感慨,章法严谨,风格飘逸。
15.请结合全诗内容,分析诗人表达的情感。(6分)
(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1小题,6分)
16.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6分)
(1)行走在光阴的轮回中,四季的声色光影,常常会唤起我们对那些美丽诗文的记忆。漫步初春的原野,你会如韩愈一般,发现“草色遥看近却无”的奇妙,清秋时节,登山临水,秋声悲凉、归鸟疾飞,你会顿觉杜甫《登高》中的诗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是何等传神;阴沉的冬日,置身于冰封雪盖的大漠戈壁,你又会不由得惊叹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对雪原的描写何等贴切!
(2)白居易《琵琶行》中,“_______”一句借鸟声描写琵琶声的婉转流利,“_______”一句借泉水描写琵琶声的艰涩低沉。
三、语言文字运用(20分)
2019年1月11日,嫦娥四号着陆器与巡视器上的五星红旗在月球背面 ,太空再次闪耀中国红。
从2004年1月立项到嫦娥四号落月,十五载砥砺奋进,十五载 ,探月工程全线始终保持战略定力,一步一个脚印向着既定目标前进,矢志不移,连战连捷, ,创造了月球探测的中国奇迹。2007年,嫦娥一号绕月探测,实现中华民族千年奔月梦想;2010年,嫦娥二号成功发射,获得国际最高7米分辨率全月影像图,不断刷新中国高度;2013年,嫦娥三号成功落月并开展月面巡视勘察,( ),也把中华民族 的创造力刻在了人类文明发展的光辉史册上;2014年,探月工程三期再入返回飞行试验圆满成功,突破和掌握了航天器以接近第二宇宙速度再入返回关键技术,为我国正在实施的月面采样返回及未来深空探测奠定坚实基础。2019年底嫦娥五号将发射升空,在月面预定区域着陆后,将采集月球样品,经月地转移、再入回收和月面起飞、月球轨道交会对接,最后将它安全送至地面等过程。这有望获得一系列重大原创空间科学成果,大大增进人类对地月系统演化的认知。
17.依次填文中横线上的成语,全部恰当的一项是(3分)
A.相映成趣 披星戴月 高歌猛进 卓尔不凡
B.交相辉映 披荆斩棘 高飞远翔 无出其右
C.相映成趣 披星戴月 高飞远翔 无出其右
D.交相辉映 披荆斩棘 高歌猛进 卓尔不凡
18.下列在文中括号内补写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
A.把玉兔号的足迹刻在了月球上 B.在月球上刻下了玉兔号的足迹
C.玉兔号的足迹被留在了月球上 D.把玉兔号的足迹留在了月球上
19.文中画横线句子有语病,下列的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
A.将采集月球样品,最后将它安全送至地面,经月面起飞、月球轨道交会对接和月地转移、再入回收等过程。
B.经月面起飞、月球轨道交会对接和月地转移再入回收等过程,将采集月球样品, 最后将它安全送至地面。
C.将采集月球样品,经月面起飞,月球轨道交会对接和月地转移、再入回收等环节, 最后将它安全送至地面。
D.经月地转移、再人回收和月面起飞、月球轨道交会对接等环节,将采集月球样品,最后将它安全送至地面。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20—21题。
2019年1月3日10时26分,嫦娥四号探测器成功着陆在月球背面儿东经177.6度、南纬45.5度附近的预选着陆区,并通过“鹊桥”
中继星(嫦娥四号月球探测器的中继卫星,为嫦娥四号的着陆器和月球车提供地月中继通信支持,2018年5月21日发射成功)传回了世界第一张近距离拍摄的月球影像图。此次成功落月是人类探测器首次在月球背面软着陆。嫦娥四号探测器由着陆器和巡视器组成,共配置包括2台国际合作载荷在内的8台有效载荷。其中,着陆器上安装了与德国合作的月表中子及辐射剂量探测仪,巡视器上安装了与瑞典合作的中性原子探测仪。科学家认为,月球背面比正面更为古老,且屏蔽了来自地球的无线电信号干扰,在此开展低频射电天文观测可以填补天文领域在低频观测段的空白,为研究太阳,行星及太阳系外天体提供可能,也将为研究恒星起源和星云演化提供重要资料。
20.根据上述文字,概述嫦娥四号探测器在月背成功着陆的意义,要求内容全面,条理清晰。(5分)
21.嫦娥四号探测器在月被成功着陆之后,有人写了一副对联以表祝贺清,找出其中表达不当的三处,并加以修改。(6分)
上联 宇宙赴征程,迢迢星汉中继凭
下联 嫦娥辞故里,寂静鹊桥通远天
四、写作(60分)
22.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60分)
“夫战,勇气也。” 《曹刿论战》
“人是要有一点精神的。” 毛泽东
“没有一点闯的精神,没有一点“冒”的精神,没有一股气呀、
劲呀,就走不出一条好路,走不出一条新路,就干不出新的事业。”
邓小平同志的南方谈话
“历史只会眷顾坚定者、奋进者、搏击者,而不会等待犹豫者、
懈怠者、畏难者。” 党的十九大报告
作为新时代的新青年,站在人生新起点,你有怎样的体验和思考?请结合上述材料,写一篇文章。
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参考答案】
1.(3分)B(断章取义,曲解文意。根据原文“在孔子那里,仁与礼互为前提。从心性角度而言,仁是礼的精神前提;从实践工夫而言,礼是仁的实践途径。这从逻辑学上看是悖论”可知,可视为逻辑学上悖论的,是“仁与礼互为前提”,而不是“礼是仁的实践途径”。)
2.(3分)B(以偏概全。文章三处引用了孔子的言论,在第三段,其中第一处“仁者爱人”并未揭示“仁和礼之间互为前提、相互成就的关系”。)
3.(3分)C(A.说法绝对。B.无中生有。“周礼中的形式主义弊病”不当,从原文“没有此种真情,礼乐就会走向形式主义”看不出周礼中有“形式主义”。D.信息遗漏。遗漏了原文的“在此前提下”,即“儒家礼乐本身也需要因时通变,向现代转型”。)
4.C
5.B
6.(1)中方:促进我国全方位开放,推动全球化均衡可持续发展。
(2)合作方:欢迎“一带一路”建设,让己方发展潜力得到释放。
(3)美方:先是担心威胁美国全球影响力,后来出现有助本国“新丝绸之路”等观点。
7.B 本题要求选出“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B项,“刻画出大老吴占到小便宜时的小农式的狡黠”曲解文意,从原文“这套灶具,我就是专门给他们买的,省得人家拖来拖去麻烦”,大老吴不是占小便宜的人。故选B。
8.小说的明线是陈六给大老吴温锅事件的经过和大老吴生活情况的变化,暗线是精准扶贫工作组帮扶大老吴等人努力脱贫的经过。好处:①双线结构,将发生在困难群众、基层村干部和精准扶贫工作组之间的故事演绎得温馨动人,生动地塑造出陈六和大老吴的形象。②小说结尾将明暗双线巧妙融合,形成情节逆转,让陈六心头的疑问有了答案,让文章叙事在平实中富有波澜,也使小说情节更为紧凑、集中。③小说中精准扶贫工作组帮扶大老吴等人的暗线,虽然着墨不多,但读者却能够了解到他们的品质和工作成绩,从而把小说主题推向深广的时代背景中,深化了小说的主题。
9.①小说叙述语言具有较强的地域特点,如“温锅”“打箍”“洗厨”等地方习俗鲜明的词语的运用,质朴亲切。②小说叙述语言具有口语化的鲜明特征,如“眼面上的东西会咬着牙添置,余下的都将就对付着使唤”“心里不落忍”“没有的也不打紧”等语句的使用,给小说增添了浓郁的乡土气息。③运用比喻、夸张等修辞手法,增强了口语的魅力。如写大老吴平日里捡破烂穿的衣服“八百年不洗一次”,“洗一次可以肥半亩地”等运用了夸张的手法,幽默诙谐。④小说人物话语简洁明了,而且不用引号,加快了叙事节奏,也显示出较强的地域化和个性化特点,如“我帮你干半天活,还搭上钱给你温锅”,“我等半天都不见你人影子”“瞧我这慌了魂的!”等日常生活语言的大量使用,使人物性格鲜明,形象刻画鲜活真实,读来亲切自然,增强了文章的感染力。
10.C
11.D
12.A
13.(1)王存原来与王安石交情深厚,王安石当权,多次请(王存)和他议论政事,意见不合,(王存)就辞谢不再前去。
(2)王存性情宽厚,平素居处谦恭谨慎,不做欺诈过激的事,至于他所坚守的,则坚定不能强行改变。
参考译文:
王存字正仲,润州丹阳人。从小善于读书,十二岁时,辞别父母在江西拜师,五年才回家。当时读书人正崇尚雕饰文辞,王存惟独写古文几十篇,乡老先生见到这些古文,自认为不如他。庆历六年(1046),考中进士,调任嘉兴主簿,提升为上虞县令。豪门大族杀人,很久没有人敢过问,王存到任,以地方官吏收受贿赂为由查办,豪门大族于是贿赂其他官员变改其狱案,王存反而被免职离去。过了很长时间,王存被授予密州推官。王存洁身自重,被欧阳修、吕公著、赵概所知道。王存原来与王安石交情深厚,王安石当权,多次请(王存)议论政事,意见不合,(王存)就辞谢不再前前去。皇帝曾在便殿召见他,连连上书指陈时政,涉及到大臣时,决不依附,说的都是当时人难以说出的事情。元丰元年,宋神宗了解到王存忠直诚实不参与结党,让他担任国史编修官、修起居注。元丰五年(1082),升任龙图阁直学士、任开封知府。升任枢密直学士,改任兵部尚书,转任户部。神宗去世,哲宗即位,永裕陵财政费用,没有超过时间即宣告备办,宰相乘机又把王存移至兵部任职。有人建议废除京畿内保甲,王存说:“现在京师兵员越来越削弱,又废除保甲不予教练,这不是国家根本长久之计。何况先帝不畏艰难而为之,既然已经就绪,无故而废除它,这不行。”门下侍郎韩维被罢免,王存说:“除去一个正直的人,天下失望,忠臣丧气,谗言邪佞之人将争相进用了。”又论杜纯不应罢免侍御史,王觌不应罢免谏官的职务。黄河决口向北流已几十年,水官建议归回旧有的河道,王存争论说:“原有的河道已经增高,水性趋下,白白浪费财力,恐怕不会成功。”最终停止了这一工役。蔡确以写诗怨恨毁谤获罪,王存与范纯仁想减轻他的罪行,蔡确再贬新州,王存也被罢免,以端明殿学士的身份任蔡州知府。当初,王存移任兵部,是蔡确之力。到这时,因为蔡确而被罢免,士大夫称赞王存能不计前嫌。一年多后,加官资政殿学士、任扬州知府。扬州、润州相距一条河,用以前宰相的旧例,王存得以在逢年过节时回家上坟,拿出皇帝赐给的钱分给邻里,又备办酒食召见父老,亲自与他们互相敬酒,家乡人传为美谈。绍圣初,因年老请求辞官,提举崇禧观,升任右正议大夫后退休。建中靖国元年(1101),王存去世,终年七十九岁。赠左银青光禄大夫。王存性情宽厚,平素居处谦恭谨慎,不做欺诈过激的事,至于他所坚守的,则坚定不能强行改变。司马光曾说:“一同在万马奔驰中能驻足的人,当数王存啊!”
14.D。
15.(1)写张良散尽家财为国复仇,失利后潜伏等待时机,表达了诗人对他志勇的钦佩。
(2)张良功成名就得益于黄石公的指点,而诗人自己却未能遇到这样的人。借此抒发了诗人怀才不遇,壮志难酬的无奈感伤。
16.(6分)(1)风急天高猿啸哀 渚清沙白鸟飞回 瀚海阑干百丈冰 愁云惨淡万里凝.(2)间关莺语花底滑 幽咽泉流冰下难
17.D
18.A
19.C
20.【参考答案】嫦娥四号探测器首次实现了人类探测器月背软着陆,(1分)首次近距离拍摄了月背影像图并传回地面,(1分)书写了国际合作探索宇宙奥秘的新篇章,(1分)填补了射电天文领域在低频观测段的空白,(1分)是我国为人类探索宇宙奥秘做出的卓越贡献。(1分)(若有其他表达,符合语段意思且无语病,亦可酌情给分)
21.【解题思路】解答此题,可结合对联的特点,从对仗等角度分析。“迢迢”与“寂静”、“中继凭”与“通远天”从结构、词性上看不对仗,可将“迢迢”改为“迢远”或将“寂静”改为“寂寂”,“中继凭”改为“凭中继”;“辞”不准确,嫦娥四号在月背登陆,意指“娥”终于可以通过它回归故里了,所以将“辞”改为“归”更贴切。
【答案】(1)“寂静”改为“寂寂”(或“迢迢”改为“迢远”)(2)“中继凭”改为“凭中继”;(3)“辞”改为“归”。(每处错误指出1分,修改1分)
22.【作文立意】人之无勇,行而不成;锐意进取,不负青春;斗志昂扬,梦想乃成:奋斗以成人,坚持以成事;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