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05 MB
  • 2021-06-07 发布

高中语文精品课件语文:6自主赏析

  • 41页
  • 当前文档由用户上传发布,收益归属用户
  1. 1、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淘文库整理发布,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请立即联系网站客服。
  3.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阅读内容确认后进行付费下载。
  4. 网站客服QQ:403074932
单击此处编母版标题样式 • 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文本样式 • 第二级 • 第三级 • 第四级 • 第五级 单击此处编母版标题样式 • 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文本样式 • 第二级 • 第三级 • 第四级 • 第五级 • 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 • —————————————————————————— • □ 《论 语》 单击此处编母版标题样式 • 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文本样式 • 第二级 • 第三级 • 第四级 • 第五级 知识与能 力 理解掌握常见文言词语“方” “ 如”“与”的意义及用法,了解 古汉语中常见的一种特殊文言句 式,对孔子及《论语》再认识 过程与方 法 在反复诵读的前提下,探索文中的 内在线索,从而提高理解能 力 ,提高结合语境准确理解词句及 文章的能力 情感态度 价值观 了解孔子的治国主张及其对后世的 影响 单击此处编母版标题样式 • 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文本样式 • 第二级 • 第三级 • 第四级 • 第五级 单击此处编母版标题样式 • 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文本样式 • 第二级 • 第三级 • 第四级 • 第五级 • 海 棠 • □ 苏 轼 • 东风袅袅泛崇光,香雾空濛月转廊。 • 只恐夜深花睡去,故烧高烛照红妆。 单击此处编母版标题样式 • 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文本样式 • 第二级 • 第三级 • 第四级 • 第五级 • [赏析] 一、二句创造了一个空濛迷幻的意境:月光朦胧,一株海棠光 洁的叶面和花瓣映射着普照大地的月光;微风一吹,花枝摇动,光波四 射,花香四溢,更突出海棠的高洁美丽。三、四句作者赋予花以人的性 情,比拟奇特,联想奇妙,想象海棠花会像人一样深夜睡去,所以点燃 高烛照耀海棠。诗人如痴如醉,爱花之情溢于言表。 单击此处编母版标题样式 • 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文本样式 • 第二级 • 第三级 • 第四级 • 第五级 单击此处编母版标题样式 • 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文本样式 • 第二级 • 第三级 • 第四级 • 第五级 单击此处编母版标题样式 • 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文本样式 • 第二级 • 第三级 • 第四级 • 第五级 • 三、一词多义 单击此处编母版标题样式 • 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文本样式 • 第二级 • 第三级 • 第四级 • 第五级 单击此处编母版标题样式 • 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文本样式 • 第二级 • 第三级 • 第四级 • 第五级 • 五、特殊句式 • (1)①毋吾以也 • ②不吾知也 • ③则何以哉 • 以上句子是________类倒装句。 单击此处编母版标题样式 • 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文本样式 • 第二级 • 第三级 • 第四级 • 第五级 • (2)①加之以师旅,因之以饥馑 • ②异乎三子者之撰 • ③浴乎沂,风乎舞雩 • 以上句子是________类倒装句。 • (3)可使有勇 • 以上句子是________句。 • 【自我校对】 • 一、(1)希 稀 稀疏 (2)莫 暮 晚 • 二、(1)一天、两天,引申为年纪稍长 (2)何妨,意思是有什么关系 (3) 少年,不到20岁的人 单击此处编母版标题样式 • 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文本样式 • 第二级 • 第三级 • 第四级 • 第五级 • 三、(1)如果/至于/或者/到……去,往/依照,遵从/像,如同/及,比得上  (2)方形/计算面积的单位,方圆/道,指是非准则/正,才 (3)给予/赞成/ 和/语气词 (4)代词,你们/代词,你/副词词尾,相当于“地”/助词,放 在象声词或形容词后面 • 四、(1)形容词的使动用法,使……富足 (2)端,名词用作动词,穿着礼 服;章甫,名词作动词,戴着礼帽 (3)名词用作动词,吹风,乘凉 (4) 形容词用作动词,留在后面 • 五、(1)宾语前置 (2)状语后置 (3)省略 单击此处编母版标题样式 • 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文本样式 • 第二级 • 第三级 • 第四级 • 第五级 • 一、作家档案 • 孔子(公元前551~前479),名丘,字仲尼,春秋时期鲁国人。出身没落 的贵族之家,曾在鲁国做官,后又周游许多诸侯国,推行自己的政治主 张 , 却 未 被 采 纳 , 于 是 创 办 私 学 , 致 力 于 教 育 工 作 。 创 造 了 以 “礼”“仁”“中庸”“教”与“学”为主要内容,包括哲学、政治、 伦理、道德、教育等思想在内的完整学说,成为教育事业的第一人。他 高树“学而不厌,诲人不倦”和“有教无类”的旗帜,相传有学生三千, 身通六艺者七十二人。 单击此处编母版标题样式 • 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文本样式 • 第二级 • 第三级 • 第四级 • 第五级 • 晚年整理编写了“六经”(《诗》《书》《礼》《易》《乐》《春秋》)。 是我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儒家学派创始人,世界文化名人之 一。 • 二、背景回放 • 选自《论语集解》。本章属《论语·先进》,标题是编者加的。子路, 姓仲,名由;曾皙,名点;冉有,姓冉,名求,字子有;公西华,姓公 西,名赤,字子华。这四个人都是孔子的弟子。侍坐,陪侍长者闲坐。 单击此处编母版标题样式 • 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文本样式 • 第二级 • 第三级 • 第四级 • 第五级 • 孔子思想的主要内容是提倡礼乐和仁义。礼乐是孔子提出的维护社会秩 序的规范,仁义是他提倡的立身处世的道德标准。“仁”是这一思想体 系的核心。所谓“仁”就是爱人,就是推己及人的同情心。它表现在政 治上就是“为政以德”。孔子的思想与主张主要体现在《论语》中。在 整个封建社会时期,《论语》是读书人必读的经典著作。《论语》的最 后成书,约在战国初年,它是由孔子的弟子和再传弟子编定的。 单击此处编母版标题样式 • 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文本样式 • 第二级 • 第三级 • 第四级 • 第五级 单击此处编母版标题样式 • 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文本样式 • 第二级 • 第三级 • 第四级 • 第五级 • 一、重点突破 • 1.本文语言简洁、生动,内容鲜活,极富表现力。从子路、冉有、公 西华的言谈中,可以看出他们各自的什么性格特点? • 【参考思路】 子路:有抱负,坦诚,性格也比较鲁莽、轻率。孔子问 志,子路首先发言。言谈之中,语气十分肯定。抱负之大可见一斑。但 孔子话音刚落,子路便在没有深思的情况下抢先发言,显出其鲁莽、轻 率的一面。 单击此处编母版标题样式 • 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文本样式 • 第二级 • 第三级 • 第四级 • 第五级 • 冉有:谦虚谨慎,说话很有分寸。冉有在孔子指名发问后才开口。比子 路言称的中等国家,要小得多,先说“方六七十”,又说“如五六十”, 十分谨慎。他认为三年之后,所能取得的政绩仅限于“足民”一点,至 于礼乐教化,则不是自己力所能及的事。 • 公西华:谦恭有礼,娴于辞令。他有志于礼乐教化的事,但因冉有刚刚 说到“如其礼乐,以俟君子”,为避免以君子自居,他先谦虚一番,然 后委婉地说出自己的志向,“愿为小相焉”。简短的言辞中,尤其是两 个“愿”字,一个“学”字,一个“小”字,可见他娴于辞令的特点。 单击此处编母版标题样式 • 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文本样式 • 第二级 • 第三级 • 第四级 • 第五级 • 2.结合课文中的言、行、神态描写,具体分析课文中孔子的形象。 • 【参考思路】 从“侍坐”这一章中对孔子语言、行为、神态的描写, 我们可以看出,作为一个教育家,孔子和他的学生关系十分融洽。他关 心学生、爱护学生,对每一个学生的情况了如指掌。即使在日常谈话中, 也引导学生立志、关心国家大事。他坚持以正面教育为主,取得了良好 的效果。他是一个既热情又严格的老师,是一个有抱负的活生生的形象。 所以课文中的孔子,较之那个挂着“大成至圣文宣王”招牌的孔圣人, 更为动人。 单击此处编母版标题样式 • 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文本样式 • 第二级 • 第三级 • 第四级 • 第五级 • 3.如何理解曾皙的一段话所表达的思想? • 【参考思路】 “莫春”至“咏而归”一段文字有三种解释:一种认为 这是曾皙设想的因施行仁政而出现的太平盛世的图景,是孔子“为国以 礼”的最终目标,因此孔子说“吾与点也”;一种认为这是曾皙所设想 的不问政治、悠闲自在的安适生活,与孔子在政治上失意后的隐退避世 思想相吻合,因此孔子说“吾与点也”;一种认为子路等三人谈出积极 从政的思想后,曾皙却说出与从政不相干的答话,很使孔子失望。这三 种解释,历来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我们认为第一种解释较为合理。在 舞雩台上吹风,思念苍生;归途中再唱起歌,陶冶性情,从而培养起高 尚的情操、高洁的志趣。这也是孔子追求的礼乐社会的图景。 单击此处编母版标题样式 • 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文本样式 • 第二级 • 第三级 • 第四级 • 第五级 • 二、疑难辨析 • 1.用原文说说四个弟子的“志”,即政治理想有何不同? • 【参考思路】 子路——治理“千乘之国”,“可使有勇,且知方也”。 • 冉有——治理“方六七十,如五六十”的小国,“可使足民”,不过“如 其礼乐,以俟君子”。 • 公西华——在“宗庙之事,如会同”时,“愿为小相”。 • 曾皙——“莫春者,春服既成——咏而归”。 单击此处编母版标题样式 • 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文本样式 • 第二级 • 第三级 • 第四级 • 第五级 • 2.孔子为什么要“与点”呢? • 【参考思路】 曾点的“志”从字面上看,不过是和人出去游玩而已, 其他三人都是从如何治理国家的角度来回答,而孔子也正希望弟子们回 答他们的政治理想,所以“与点”是令人费解的。 • 当然,人们已经从积极或消极的角度,对这一问题做过不少分析,这里 姑且不论。让我们先来剖析曾点的回答吧。“莫春”,阴历三月,即阳 历四月,从气候上看,北方(鲁国,现山东境内)的天气还是比较冷,怎 么能沐浴呢?即便能沐浴,到“舞雩”台上吹风、乘凉恐怕难以解释得 通吧?何谓“舞雩”?鲁国的祈雨台! 单击此处编母版标题样式 • 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文本样式 • 第二级 • 第三级 • 第四级 • 第五级 • 是能随便上去的地方吗?王充在《论衡》中解释曾点的所述是一种祭祀 仪式,即舞雩的仪式。《礼记》中有解释:“舞雩,祭水旱也。”可以 基本得出结论,曾点讲的就是,在春天水旱时,率领人们行祈雨礼,以 求得丰年,从而进一步实现他的治国理想。 • 下面结合孔子的思想来分析。孔子政治上主张“礼治”,即以礼治理国 家。 • 针对子路“率尔”答出“可使有勇”,孔子“哂之”理由就是“为国以 礼,其言不让”;针对冉有“如其礼乐,以俟君子”的回答,孔子当时 不语,在回答曾皙的询问时,反问“唯求则非邦也与?安见方六七十, 如五六十而非邦也者?” 单击此处编母版标题样式 • 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文本样式 • 第二级 • 第三级 • 第四级 • 第五级 • 既然是治理国家,礼乐教化之事,怎能非要等到君子去做呢?针对公西 华的观点,孔子的惋惜之情溢于言表——“宗庙会同,非诸侯而何?”既 然也是治国大事,你却只是“愿为小相”,“赤也为之小,孰能为之 大?”因为孔子认为他通晓礼乐,可以大用。 • 看来,只有曾皙真正了解老师的意图,结合“国情”,既陈述了自己的 具体治国措施,又灵活地将老师的“礼治”思想体现出来,这样的弟子, 又怎能不博得老师的赞赏呢? 单击此处编母版标题样式 • 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文本样式 • 第二级 • 第三级 • 第四级 • 第五级 • 一、文脉梳理 单击此处编母版标题样式 • 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文本样式 • 第二级 • 第三级 • 第四级 • 第五级 • 二、意旨探微 • 《侍坐》通过孔子与四弟子以“言志”为中心的一番对话,表现了弟子 们的志趣与性格和孔子循循善诱的大教育家风范,同时反映了以孔子为 代表的儒家“以礼乐治国”的政治主张。 单击此处编母版标题样式 • 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文本样式 • 第二级 • 第三级 • 第四级 • 第五级 • 性格鲜明 跃然纸上 • ——《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人物形象赏析 • 本文成功地运用人物对话和动作来塑造人物形象,五个人的发言都合乎 各自的个性、身份、志趣、修养,显得鲜明而生动。 单击此处编母版标题样式 • 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文本样式 • 第二级 • 第三级 • 第四级 • 第五级 • 1.刻画了一幅孔子弟子的群像 • 同是“言志”,子路、冉有、公西华三个人的言谈各具特点:子路在政 治、军事方面具有才能,但比较轻率、鲁莽、不谦让;冉有既有抱负, 又能谨慎地估计自己的能力,态度谦逊,说话有分寸;公西华谦虚谨慎 且善于辞令;曾皙从容洒脱而又谦恭。 单击此处编母版标题样式 • 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文本样式 • 第二级 • 第三级 • 第四级 • 第五级 • 2.生动地塑造了孔子的形象 • 孔子是一个有理想、有抱负的人。尽管他自己并没有“言其志”,但从 他对弟子们“言志”的态度及评论中可以了解他的志向。孔子赞同曾皙 的说法,是因为曾皙所描绘的太平盛世的景象,集中地体现了他“礼 治”“仁政”“教化”的政治理想,正是他所渴望和追求的。孔子又是 一位可敬、可亲的师长。他提出的话题是关乎人生的重大课题,这是对 学生最大的关心与教育。他对学生既严格要求,又不以尊者自居;既和 蔼可亲,又循循善诱。 • 总之,文章通过孔子师生间的对话,将人物的心情语态、精神气质,都 传神地表现了出来,简练含蓄,生动感人。 单击此处编母版标题样式 • 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文本样式 • 第二级 • 第三级 • 第四级 • 第五级 练规范、练技能、练速度 2021-3-25 31 单击此处编母版标题样式 • 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文本样式 • 第二级 • 第三级 • 第四级 • 第五级 单击此处编母版标题样式 • 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文本样式 • 第二级 • 第三级 • 第四级 • 第五级 • □ 《论语》名句 • 1.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 (《学而》) • 2.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为政》) • 3.朝闻道,夕死可矣。(《里仁》) • 4.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里仁》) • 5.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雍也》) 单击此处编母版标题样式 • 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文本样式 • 第二级 • 第三级 • 第四级 • 第五级 • 6.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 (《述而》) • 7.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泰伯》) • 8.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子罕》) • 9.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恶。(《颜渊》) • 10.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子路》) • 11.人无远虑,必有近忧。(《卫灵公》) • 12.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卫灵公》) 单击此处编母版标题样式 • 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文本样式 • 第二级 • 第三级 • 第四级 • 第五级 • □ 读者评孔子 • 在我的眼中,孔子永远是那个穿着布袍,拄着拐杖,头顶有丘的老头; 永远是那个性格沉稳,天资聪颖,坚强固执的思想家。但是他的灵魂却 穿越了亘古的长空,向我们诉说着“是谓大同”的理念。每次我读到 “是谓大同”,就会想起柏拉图的理想国,但孔子与柏拉图毕竟是不同 的。我想引用于丹的一句话:“孔子没有色彩,只有温度。”没有色彩, 在我看来就是适合一切的色彩。 • 天不生仲尼,万古如长夜。你能够想象没有这位失去色彩的哲人的世界 吗? 单击此处编母版标题样式 • 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文本样式 • 第二级 • 第三级 • 第四级 • 第五级 • □ 关于《论语》 • 《论语》是一部语录体的散文集,它是孔子的门人和再传弟子所辑录的 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录,全面反映了孔子的哲学、政治、文化和教育思 想,是关于儒家思想的最重要著作。宋儒把《论语》《大学》《中庸》 和《孟子》合称为“四书”。 • 《论语》共20篇,每篇又分若干章,不相连属;言简意丰,含蓄凝练, 包含了孔子渊博的学识和丰富的生活经验;在记言的同时,传达了人物 的神情态度;在某些章节的记述中,还生动地反映了人物的性格特点, 其中有不少精辟的言论成为人们习用的格言和成语,对后来的文学语言 有很大影响。 单击此处编母版标题样式 • 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文本样式 • 第二级 • 第三级 • 第四级 • 第五级 • 智者孔子 • 老子骑一头青牛,出函谷关,西去地老天荒处,布道去了。 • 羡慕老子的孔子,也紧随其后,峨冠博带,腰挂长剑,坐着马车,率领 众弟子开始同游列国,宣传他的政治思想和学术主张。 • 老子和孔子都是哲人,都是智者。他们以其睿智的思想、渊博的学识和 对人生、对社会深刻的洞察力走遍天下,开顽启愚,振聋发聩。 单击此处编母版标题样式 • 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文本样式 • 第二级 • 第三级 • 第四级 • 第五级 • 孔子并不富有,虽峨冠博带但不是上乘的布料,腰挂的长剑也不是什么 名牌。但他步伐矫健、精神矍铄、谈吐儒雅,话语不多,但每一句都言 简意赅,韵味深远,让他的学生和普通百姓玩味半天。 • 孔子以“有教无类”作为教育方针,因此学生众多,有三千多人,学有 所成者有七十二人,如颜渊、子路、子贡等。孔子授徒,也收薄薄酬金, 名曰“束脩”。 • “文质彬彬,然后君子”“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益者三友,友直、 友谅、友多闻”……孔子语重心长地向他的弟子讲述为人处世、修身齐 家治国平天下的道理,他的这些说教充满了真知灼见,至今仍闪烁着光 芒,被后人奉作经典。 单击此处编母版标题样式 • 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文本样式 • 第二级 • 第三级 • 第四级 • 第五级 • 但孔子仅是一个智者,一个说客,他没有权势,没有钱财,所以也经常 受到冷遇。孔子在某一个国君的宫殿里,苦口婆心,唇焦舌燥地给那个 国君讲治国的方略,直到深夜。他讲完的时候,却发现那个国君睡着了, 这是孔子最尴尬最苦恼的事情。他对那些刚愎自用、迂腐顽固的国君非 常不满。在孔子周游列国的时候,他经常会遇到这种情形。但孔子并不 轻言放弃,他想做出最大的努力。 单击此处编母版标题样式 • 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文本样式 • 第二级 • 第三级 • 第四级 • 第五级 • 周游列国的途中,孔子常常受到饥饿的威胁。孔子游说到陈国的时候断 了粮,跟随的人都饿病了,不能够站起来。子路很恼怒,来见孔子说: “君子也有穷困的时候吗?”孔子和颜悦色地说:“君子固穷,小人穷 斯滥矣”。“君子固穷”鼓舞了多少人从穷困中站起。 • 晚年的孔子,坐在他简陋的书房里,克服老眼昏花带来的不便,坚持不 懈地编书。他先后编成了《诗》《书》《礼》《乐》《易》《春秋》六 部经典,世称六经。孔子编书的时候,他的众多学生仍在各地宣传着他 的政治思想和学术主张。由是孔子的思想和学术主张如星火燎原,慢慢 地在社会上传播开来,后来终成大一统思想。 单击此处编母版标题样式 • 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文本样式 • 第二级 • 第三级 • 第四级 • 第五级 • 有了孔子,社会变得有秩序,变得规范,从此有了诗书礼乐,人类社会 一步步由蒙昧走向文明。 • “天不生仲尼,万古如长夜。”信哉此言。 • [赏析] “天不生仲尼,万古如长夜”,孔子的历史功绩名垂千秋。孔 子是一个智者。文章紧紧围绕所刻画的“智者孔子”这一形象选材,较 切题;在塑造人物形象上,作者成功地运用了正面、侧面、言谈、行为 等描叙手法,从而使人物形象跃然纸上。 • 本文语言十分精彩,从容自如,叙事娓娓道来,不疾不徐,令人回味无 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