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9.00 KB
  • 2021-06-07 发布

江苏省高邮市2019-2020学年高二上学期语文期中调研试题

  • 29页
  • 当前文档由用户上传发布,收益归属用户
  1. 1、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淘文库整理发布,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请立即联系网站客服。
  3.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阅读内容确认后进行付费下载。
  4. 网站客服QQ:403074932
江苏省高邮市2019-2020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语文试题 一、现代文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筷子文化圈 ‎①对于很多筷子的使用者来说,选用这种亚洲取食工具,不仅为了延续一种悠久的饮食习惯;他们还相信,筷子除了可以用来取食,还有很多其他益处。巴伯贵美子是一位生活在伦敦的日裔英国作家,她在《筷子减肥》一书中表达了这样的观点:日本食物总的来说比西方食物更健康,而健康饮食的关键不仅在于你吃什么,更在于你怎么吃。她声称,使用筷子进食对健康更加有益。她写道:“用筷子吃饭,会让人细嚼慢咽,吃得少点。”而吃少一点,并非仅有的好处,用筷子吃饭,进餐速度还会慢许多。据她计算,每餐会多用十几分钟。“这不仅有利于身体,还有心理效益,”巴伯指出,“这样做会让你去感受食物,并从中得到乐趣。”换句话说,用筷子吃饭,还有助于人珍惜食物,享受美味。‎ ‎②还有一些人指出了使用筷子的更多好处。一色八郎是提出“筷子文化圈”这一概念的日本学者之一。他认为,使用筷子,比使用其他取食工具更需要手脑协调。这不仅提高了人手的灵巧度,而且最终促进了人尤其是儿童的大脑发育。近年来,科学家做过一些有关筷子使用的实验,都得出了肯定的结论。科学研究已证明,使用筷子,可以帮助儿童提高手指的肌肉运动技能。不过也有研究指出,终身使用筷子可能增加老年人手指罹患关节炎的风险。‎ ‎③筷子是何时发明的?它又为何最初在中国逐渐普及,成为主要的进餐工具呢?现有考古材料表明,中国各地新石器时代的遗址中,出土了不少长短不一的棍,往往由动物骨头制成。有的考古学家将这些骨制短棍称为“骨箸”,它很有可能就是筷子的前身。刘云主编的《中国箸文化史》,依据考古学家的发现,指出筷子的原型早在公元前5000年以前就在中国出现了,因此筷子在中国的历史长达7000年以上。‎ ‎④如果这些骨棍确实可以被称为筷子的话,那么当时的人们似乎不只用它们来夹取食物。换句话说,这些原始的筷子,可能具有双重功能:既可以用来烹饪,也可以用来吃饭。有趣的是,许多亚洲家庭至今仍然这样使用筷子,不但用筷子取食,也常常借助筷子来做饭,比如打鸡蛋或搅拌肉馅儿等,又比如,烹煮食物的时候,可以用两根筷子夹起锅里的食物,检查成熟程度,或者品尝味道。这样的使用方法,让筷子完成了从烹饪工具到取食工具的转化。饮食专家们普遍认为,筷子便是这样起源于中国的。‎ ‎⑤不过值得一提的是,历史文献和研究表明,中国古人起初也是用手指取食的,我们至今仍然称拇指和中指之间的手指为食指。而且这一习俗一直延续至公元前5世纪或前4世纪左右,即春秋战国时期。换句话说,孔子及其弟子用餐,很可能主要靠手来取食。不过在河南安阳殷墟的考古发掘中,出土了六支用青铜制成的箸头,可以接柄使用,而在商晚期和周的不少遗址中,也出土了象牙和青铜制成的箸,可见筷子作为一种食具已经在某些社会阶层或宗教祭祀的重大典礼上使用了。我个人的看法,是从战国开始,用餐具(包括筷子)替代手指取食,才逐渐成为多数中国人首选的餐饮习俗。‎ ‎⑥使用筷子的传统让中国人和其他亚洲人向来认为自己的饮食方式要比其他人更文明。但我们今天必须指出的是,无论是用餐具还是用手指取食,都只反映了一种文化的偏好,而不能表明文明程度的高下。事实上,优雅得体的饮食方式,更依赖于如何将食物送进嘴里,而不在于是否使用餐具,或使用什么样的餐具。这也就是说,每种饮食传统里,都有自己优雅的、有别于粗俗的进食方式。是优雅还是粗俗,不同的地方有不同的标准。‎ ‎⑦综上所述,筷子作为严格意义上的进食工具,其发明和使用无法取得明确的定论,它的广泛普及也经历了一个漫长而又曲折的过程,其中既包含了文化的多重因素,也与饮食惯在中国及筷子文化圈内其他各地的变化,产生了密切的联系。‎ ‎(摘自《筷子:饮食与文化》,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19年2月版,有删改)‎ ‎1. 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 日本食物比西方食物更健康,关键不仅在于你吃什么,更在于你怎么吃,使用筷子进食对健康更加有益。‎ B. 相对于使用其他取食工具而言,一色八郎认为使用筷子,不仅提高了人手的灵巧度,而且最终促进了儿童的大脑发育。‎ C. 历史文献和研究表明,中国古人起初也是用手指取食的,孔子及其弟子用餐,很可能主要靠手来取食。‎ D. 从战国开始,筷子作为严格意义上的进食工具,替代了手指取食,才逐渐成为多数中国人首选的餐饮习俗。‎ ‎2. 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第1自然段主要运用例证法和引证法,阐述使用筷子有助于人们珍惜食物,享受美味的观点。‎ B. 第3自然段借助考古材料、学术论著,第4自然段运用假设论证,分别从筷子的前身、筷子角色转化的角度展开论述。‎ C. ‎ 第6自然段运用辩证分析的方法,指出每种饮食传统里进食方式的优雅与粗俗,与不同地方的标准有关联。‎ D. 文章首先分析使用筷子的好处,接着探究筷子如何发明、起源于中国的,最后强调多重文化、饮食习惯等对筷子普及的影响。‎ ‎3. 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科学研究已证明,使用筷子,对儿童提高手指肌肉运动技能有好处,但终身使用对老年人手指罹患关节炎可能增大风险。‎ B. 中国各地新石器时代遗址中出土的由动物骨头制成的长短不一的棍,有可能就是筷子的前身。‎ C. 既可以用来烹饪,也可以用来吃饭,可能是原始筷子具有的双重功能,这在许多使用筷子的亚洲家庭得到了证实。‎ D. 在某些社会阶层或宗教祭祀的重大典礼上使用筷子的主要依据是河南安阳殷墟的考古发掘以及商晚期和周的不少遗址。‎ ‎【答案】1. C 2. A 3. B ‎【解析】‎ ‎【1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认真审题,明确题干的要求,然后浏览选项,再到文中圈出相关的内容,最后进行比对。‎ A项,对照原文第1自然段“日本食物总的来说比西方食物更健康”这句话,漏掉了“总的来说”,表述过于绝对,与原文意思不符。‎ B项,对照原文第2自然段“这不仅提高了人手的灵巧度,而且最终促进了人尤其是儿童的大脑发育”这句话,缩小了范围,与原文意思不符。‎ C项,正确。‎ D项,从“我个人的看法”获悉,这仅仅是作者个人的观点,且与文章最后一个自然段“筷子作为严格意义上的进食工具,其发明和使用无法取得明确的定论”矛盾,与原文意思不符。‎ 故选C。‎ ‎【2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对文章论证的分析能力。答题时注意分析文章的结构思路,中心论点和分论点的关系,论点和论据之间的关系,论证方法的类型,重点考核论点是否正确,论据证明的是什么观点和论证的方法。‎ A项,“阐述使用筷子有助于人们珍惜食物,享受美味的观点”错误,对照原文第2自然段“这不仅提高了人手的灵巧度,而且最终促进了人尤其是儿童的大脑发育”这句话,可以看出,选项缩小了范围,与原文意思不符。‎ 故选A。‎ ‎【3题详解】‎ 本题考查把握文章内容、分析作者观点态度的能力。解答这类题目,应先根据选项确定原文信息所在的位置,然后将选项和原文进行比较,并结合上下文语境进行判断。‎ B项,“有可能就是筷子的前身”错误,对照原文第3自然段“中国各地新石器时代的遗址中,出土的不少长短不一的棍,往往由动物骨头制成。有的考古学家将这些骨制短棍称为‘骨箸’,它很有可能就是筷子的前身”这句话,原文认同意味更重,更认同“骨箸”是筷子的前身。‎ 故选B。‎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10月10日,中国科学院在北京正式发布了由该院近代物理研究所研制的“碳离子治疗系统”。该系统已于9月29日获批第三类医疗器械产品注册。这也预示我国有了自主品牌的碳离子治疗设备,实现了国产重离子治疗设备零的突破。‎ 所谓重离子,是指“原子序数大于2”的原子在失去部分或全部电子后而形成的带电粒子,碳离子就是其中一种。据“碳离子治疗系统”项目负责人、中国科学院近代物理研究所研究员肖国青介绍,重离子束拥有独特的物理和生物学特性,被认为是理想的放疗用射线,其副作用小,疗程短、疗效好,特别适合不宜手术、对常规射线不敏感、常规射线治疗后复发的部分实体肿瘤的治疗。‎ ‎1975年,美国伯克利国家实验室利用其已有的科研加速器装置率先开展重离子治疗肿瘤研究。上世纪90年代,德国和日本相继开展重离子治疗肿瘤技术和临床研究,并逐步推广应用。截至目前,重离子治疗已成为全球放疗领域的前沿和热点,国际上共有11台医用重离子加速器在运营。2008年,我国上海市质子重离子医院(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也引进一台装置,并于2015年投入使用。‎ ‎(摘自《中国青年报》2019年10月10日)‎ 材料二:‎ 据上海市质子重离子医院院长郭小毛教授介绍,截至2019年5月8日,医院共收治患者1945例,覆盖40余种肿瘤疾病。‎ 治疗患者中全部采用重离子或采用重离子联合质子治疗的患者有1818例,单纯采用质子治疗的患者为127例(主要为开业初期收治患者)。‎ 据院方透露,首批临床试验患者5年随访统计结果显示,在安全性评价方面,绝大部分患者的一些轻微不良反应已完全消失;在有效性评价方面,排除非肿瘤原因,临床试验患者总体随访近5年生存率达97.1%,近5年局部肿瘤控制率达81.8%。‎ ‎“医院不仅着力临床治疗,还在这块沃土进行方案优化和自主创新。”院长郭小毛教授说,开业至今,医院放射物理团队自主研发了旋转治疗床、旋转治疗椅及粒子治疗限束设备等粒子系统设备辅助设施。‎ 在粒子系统设备的信息系统更新研发方面,医院自主研发了国内第一套更为适合质子重离子的“中国版”治疗流程管理信息系统,并已正式投入临床使用。该套系统替代了医院原先使用的国外版本,极大提高了与医院粒子系统设备的匹配度。‎ ‎(《晨报》首席记者 杨眉 《晨报》记者 陈里予)‎ 材料三:‎ 为加快推进甘肃省武威碳离子治疗系统注册上市过程,甘肃省药品监管局在国家药监局领导和支持下,认真贯彻落实甘肃省委省政府关于重离子装备及技术运用决策部署,确定甘肃省肿瘤医院牵头作为临床试验第一主体,武威肿瘤医院牵头作为临床试验第二主体,解决临床试验机构及人员资质的合法性问题,对临床试验人员进行全面培训。联合上海市医疗器械审评认证中心组成专家团队,开展并完成注册质量管理体系核查,为开展临床试验工作创造条件。同时,启动重离子治疗系统上市后监管研究,组织甘肃省药品和医疗器械不良反应监测中心开展风险预判,防范控制重离子加速器临床使用风险,保证临床试验者的受试安全与临床试验的顺利进行。‎ 甘肃省药品监管局副局长王宗伟表示,自武威碳离子治疗系统项目启动以来,甘肃省药品监管局将此作为一项重大政治任务扎实推进,围绕项目注册上市全方位开展工作,跟进项目进展,提供配套服务,全力支持重离子治疗系统临床应用和产业化发展。下一步,甘肃省药品监管局将全力优化服务,加强联系沟通,积极邀请相关领导和专家进行现场检查指导,协调开展注册申报资料预审核等工作,积极造福广大癌症患者,为甘肃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支撑。‎ ‎(《我国首台国产医用重离子治疗系统临床试验治疗圆满完成》,选自《中国医药报》)‎ ‎4. 根据三则材料有关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原子序数大于2”的原子在失去部分或者全部电子后而形成的带电粒子就是重离子,碳离子就是重离子的一种。‎ B. 作为理想的放疗用射线,重离子拥有独特的物理和生物学特性,副作用小,疗程短、疗效好,特别适合部分实体肿瘤的治疗。‎ C. 在上海市质子重离子医院治疗的患者中全部采用重离子或采用重离子联合质子治疗的占绝大多数,单纯采用质子治疗的仅占一小部分。‎ D. 解决临床试验机构和人员资质的合法性问题,以及对临床试验人员的全面培训,甘肃省肿瘤医院发挥着主导作用。‎ ‎5. 下列对三则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 A. 截至目前,重离子治疗已成为全球放疗领域的前沿和热点,而率先开展重离子治疗肿瘤研究的是上世纪70年代中期的美国伯克利国家实验室。‎ B. 上海市质子重离子医院院长郭小毛教授认为,在重离子或重离子联合质子临床治疗、方案优化和自主创新等方面,医院更着力临床治疗。‎ C. 在安全性评价方面,上海市质子重离子医院透露,临床试验患者5年随访统计结果表明,绝大部分患者的一些不良反应已完全消失。‎ D. 为全力支持重离子治疗系统临床应用和产业化发展,甘肃省药品监管局开展了诸如邀请相关领导和专家进行现场检查指导等工作。‎ ‎6. 我国在重离子及重离子联合质子治疗、研发等领域取得了哪些方面的成就?请结合三则材料加以概括。‎ ‎【答案】4. B 5. A ‎ ‎6. (1)治疗设备方面:拥有自主品牌的碳离子治疗设备,实现了国产重离子治疗设备零突破,答“自主研发粒子系统设备辅助设施”,或者答“中国科学院近代物理研究所成功研制‘碳离子治疗系统”’。(2)信息系统方面:自主研发国内第一套更适合质子重离子的“中国版”治疗流程管理信息系统,并已正式投入临床使用。(3)临床试验方面:我国首台国产医用重离子治疗系统临床试验治疗在甘肃武威肿瘤医院圆满完成,只答我国首台国产医用重离子治疗系统临床试验治疗圆满完成,不给分。‎ ‎【解析】‎ ‎【4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认真审题,明确题干的要求,然后浏览选项,再到文中圈出相关的内容,最后进行比对。‎ B项,“重离子拥有独特的物理和生物学特性,副作用小,疗程短、疗效好,特别适合部分实体肿瘤的治疗”错误,偷换概念,对照材料一第2自然段可以看出,不是重离子,而是重离子束。‎ 故选B。‎ ‎【5题详解】‎ 本题考查把握文章内容、分析作者观点态度的能力。解答这类题目,应先根据选项确定原文信息所在的位置,然后将选项和原文进行比较,并结合上下文语境进行判断。‎ A项,正确。‎ B项,“医院更着力临床治疗”错误,对照材料二第4自然段,原文用了“不仅……还”表示递进关系的复句,表明临床治疗、方案优化和自主创新都很重要。‎ C项,“临床试验患者5年随访统计结果表明,绝大部分患者的一些不良反应已完全消失”错误,对照材料二第3自然段,有两处不符合原文意思:第一,不是临床试验者,而是“首批”临床试验者;第二,不是绝大部分患者的一些不良反应,而是绝大部分患者的一些“轻微”不良反应,两处都扩大范围。‎ D项,“甘肃省药品监管局开展了诸如邀请相关领导和专家进行现场检查指导等工作”错误,变未然为已然,对照材料三第4自然段,邀请相关领导和专家进行现场检查指导等,只是下一步要开展工作,把将来的事情说成了现实。‎ 故选A。‎ ‎【6题详解】‎ 本题考查筛选整合信息的能力。解答这类题的步骤一般如下:第一,粗读全文,看这篇文章主要谈什么问题,或者说了件什么事。第二,以段(句)为单位仔细审读,然后用一句简明的话把段意标示出来。第三,分析段落(句子)之间的内在联系,划分文章层次。具体做法可找段落中的明显信息,如开头总起句、中心句、结尾总结句、承上启下过渡句等,它们往往就是段意的提示。另外,还有段落的抒情句或议论句等。第四,无明显的信息的段落,应该通读全文(段),找出概括性的语句关键词语,分析合成段意。‎ 本题要求概括“我国在重离子及重离子联合质子治疗、研发等领域取得的成就”。由材料一第1段“中国科学院在北京正式发布了由该院近代物理研究所研制的‘碳离子治疗系统’。该系统已于9月29日获批第三类医疗器械产品注册。这也预示我国有了自主品牌的碳离子治疗设备,实现了国产重离子治疗设备零的突破”可知,我国在该领域医疗设备的研发上取得了较大成就,实现了国产重离子治疗设备零的突破。由材料二第5段“在粒子系统设备的信息系统更新研发方面,医院自主研发了国内第一套更为适合质子重离子的‘中国版’治疗流程管理信息系统,并已正式投入临床使用。该套系统替代了医院原先使用的国外版本,极大提高了与医院粒子系统设备的匹配度”可知,在信息系统更新研发方面,我国已经自助研发更适合质子重离子的“中国版”治疗流程管理信息系统,并已正式投入临床使用。由材料三标题可以概括出“我国首台国产医用重离子治疗系统临床试验治疗圆满完成”,这是我国在临床试验方面取得的成就。‎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画家厨师 胡玲 ‎①经营二百多年的醉翁酒楼,传到老秦这已是第七代了。老秦年迈,希望儿子子墨能接管酒楼生意,可子墨喜舞文弄墨,一心要做个逍遥画家,不愿与锅碗瓢盆打交道。‎ ‎②有一天,子墨离家来到江南桐城,期盼有朝一日能见到他最崇拜的画家陈非凡,聆听他的教诲。两年后的一天,子墨在新闻里看到陈非凡举办“夕阳美”画展的消息,欣喜若狂,奔遂现场。子墨看到所展画作画的均为老人,画中的老人瘦骨嶙峋,满面沧桑,皱纹毕现,视觉冲击力、画面震撼力强大。‎ ‎③画展期间记者问陈先生,这次展出的作品为什么全画老人?陈非凡说,我喜欢画老人,他们的每条皱纹里都饱含着智慧,每根白发里都藏着故事。记者又问,展品里,你最喜欢哪幅?陈非凡说,我最喜欢《父亲》这幅作品。记者要他谈谈《父亲》的创作过程。陈非凡对记者说,父亲离世前,我从未觉得他有多重要,但离开我们后,才发现我这辈子依靠的大山轰然倒塌了。那几天,我什么也没做,就是画我的父亲。每画一幅都是一挥而就,原来父亲的音容笑貌早已深入内心,植入骨髓。从那时起,我开始画老人,画我认识的每一位老人,我要留住他们在世间的模样。又有记者问,能谈谈您的什么创作心得吗?陈非凡说,画画时,心中有温度,画出来的作品必然是鲜活的。‎ ‎④陈非凡的话如同子弹,重重击中子墨的心脏,子墨突然呆住了。这话父亲说过,他太熟悉了。当时子墨对父亲说,做不好菜,无法接管酒楼生意。父亲对他说,做菜时,心中有温度,做出来的菜一定是上乘的。‎ ‎⑤子墨盯着《父亲》中的老人,大脑一片空白。蓦然间,他似乎看到了父亲的影子飞入画中,与画上老人重合为一,慈祥地朝他笑着。子墨想起了父亲。孩童时,父亲做面点时,把面粉涂在他脸上,他顶着一张“花猫脸”在酒楼上蹿下跳,逗得客人哈哈大笑。念书了,冬天从学校回来,冷得浑身发抖,父亲把他拉到后厨的炉火旁,端给他一碗热气腾腾的排骨莲藕汤,他一口气喝了个底朝天,浑身温暖舒坦。读大学初次离家时,父亲打包一盒酒楼的卤鸡爪给他,在火车上吃的时候引得邻坐的小孩直流口水……‎ ‎⑥子墨默默走出展厅,拨通了家里的电话。接电话的是母亲,听到他的声音,母亲泣不成声。他叫父亲接电话时,母亲哭得更厉害了。母亲说,你爹每天关在房间里摆弄他做菜的炊具,一句话也不说……‎ ‎⑦子墨突然有了新的决定。他回到家后,看到醉翁酒楼大门紧闭。母亲说,你爹年事已高,实在无力撑起酒楼,关门了。‎ ‎⑧子墨说,妈,你把钥匙给我。干什么?开门做菜。很快三菜一汤端出来了。子墨拉着摆弄炊具的爹说,爹尝尝我做的菜。老人家每道菜都尝了尝,露出意外的神色问,这是你做的?子墨说,是的,我从小在酒楼长大,耳濡目染,味道差不了。他认真地看着父亲说,爹,从明天起,咱们的酒楼重新开张。父亲问,当真?不做画家了?子墨说,做菜不耽误画画,画画也不误做菜。‎ ‎⑨子墨接过炊具,醉翁酒楼重新营业。‎ ‎⑩子墨潜心钻研厨艺,他发现画画和做菜是相通的,他把画画的技巧运用到厨艺中。画画讲究色彩搭配,菜也要做得好看有菜色。工笔画下笔时讲究细致,不拖泥带水,切菜配菜也要细致利索。画面不能画得太满,留白才有韵味,做菜也一样,无须太多调料,最简单的烹饪手法,才能保留食物的原味。画画崇尚写意,洒脱自由,炒菜也要行云流水,不拘泥于形式……‎ ‎⑪子墨自创了一套做良心菜的方法。食材只取最新鲜的,每天清早赶往乡下,买农民刚从田地里摘来的蔬菜。取消酒楼的点菜环节,他买到什么做什么,食客就吃什么。酒楼每天最多接待五桌客人,客人来吃饭必须提前预定。‎ ‎⑫母亲觉得子墨这样做恐怕要关门。他说,出色的画家惜墨如金,出色的厨师视菜如命,世间之事宁少勿滥,多了肯定要应付。在子墨的打理下,醉翁酒楼名声大震,成为当地最有特色的酒楼。‎ ‎⑬有食客听闻子墨以前是画家,好奇问他,老板,为何不见你画画?子墨一笑说,画在心中,画在菜中,好菜如画。‎ ‎(选自《小说选刊》2019年第4期,有删改)‎ ‎7. 下列对本文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第5自然段,作者运用联想的手法,由实而虚,再现了子墨人生中三次与父亲有关的温馨场面,暗示了老秦是一位出色的厨师。‎ B.‎ ‎ 电话里母亲的哭泣及老秦每日摆弄炊具的沉默,表现了老秦夫妇对儿子一心要做画家的不满和埋怨。‎ C. 文中子墨将画画和做菜进行类比,发现画画和做菜有很多相通之处,这是他精通厨艺的原因,也是他钻研画画的结果。‎ D. 画家陈非凡的创作心得与厨师老秦的做菜心得如出一辙,画展作品《父亲》又让子墨从中看到了自己的父亲,而陈非凡又是子墨最崇拜的人,这些巧合正是本文构思上的独特之处。‎ ‎8. 在陈先生的画展上,记者有多次提问,请结合全文简要分析作者这样安排的用意。‎ ‎9. 请探究小说结尾画线句“画在心中,画在菜中,好菜如画”的表达效果。‎ ‎【答案】7. B 8. (1)照应前文,子墨看到所展画作均为老人时内心受到强烈的震撼,陈非凡的答记者问,进一步使“老人”的形象深入人心,为下文子墨对父亲态度的转变作铺垫;(2)推动情节发展,陈非凡谈及作品《父亲》创作过程及创作心得,使子墨一下子想起了自己的父亲,对后文子墨接管父亲酒楼生意等情节起到了很大的推动作用;(3)有利于小说主旨的表达。画家陈非凡与厨师老秦的创作体会相似,使子墨领悟了画画与做菜的共通之处。 ‎ ‎9. (1)“好菜如画”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生动形象地表现了做菜与画画的相似之处,体现了子墨对做菜的独特感悟;(2)“画在心中,画在菜中”,不管是画画还是做菜,都可以看出子墨是一个心有温度、热爱生活的人;(3)三句话,句式整齐,富有诗意,充满哲理,含蓄隽永,耐人寻味。‎ ‎【解析】‎ ‎【7题详解】‎ 本题考查对文本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能力。这类题考查的角度较多,有内容的理解,主旨的概括,表现手法的分析等。解答这类题目,首先要明确题干的选择要求,然后浏览每个选项,再逐一进行分析。‎ B项,“表现了老秦夫妇对儿子一心要做画家的不满和埋怨”错误,母亲哭泣的原因有两方面,一是几代人经营了二百多年的醉翁楼终究还是关门了,心中有无限的不舍和无奈;二是老秦每天摆弄炊具沉默不语,她看在眼里疼在心里,她能深刻理解老秦心里的苦楚。但老秦夫妇还是选择尊重儿子的理想,所以并没有对儿子的不满与埋怨。‎ 故选B。‎ ‎【8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把握文中重要情节的作用的能力。作用题要从内容和结构两方面思考回答。内容上回答思考的角度:概括主要内容,突出对象(形象)特征,表达情感,揭示、升华主题。结构上回答思考的角度:思考考查的句、段与题目、开头、上文、下文、结尾的关系。‎ 本题中,记者的提问在第③段,分别是“这次展出的作品为什么全画老人?”“展品里,你最喜欢哪幅?”“又有记者问,能谈谈您的什么创作心得吗?”记者三次问话,陈先生三次回答。其中,“陈非凡说,我喜欢画老人,他们的每条皱纹里都饱含着智慧,每根白发里都藏着故事”写出了子墨看到画作、听到陈先生的回答后内心受到的震撼,对老人的理解更加深刻,为下文他态度的转变做铺垫。“父亲离世前,我从未觉得他有多重要,但离开我们后,才发现我这辈子依靠的大山轰然倒塌了。那几天,我什么也没做,就是画我的父亲。每画一幅都是一挥而就,原来父亲的音容笑貌早已深入内心,植入骨髓”让子墨想起了自己的父亲,更深刻地理解对父亲的感情,推动下文改变主意接管酒楼的情节发展;“画画时,心中有温度,画出来的作品必然是鲜活的”与“画画时,心中有温度,画出来的作品必然是鲜活的”语言相似,道理相通,让子墨领悟了画画与做菜的共通之处,也较好地表达了小说的主旨。因此,本题从情节、人物和主旨几个角度作答即可。‎ ‎【9题详解】‎ 此题考查学生鉴赏句子的能力。要解答好此类题,首先要弄清命题的角度,其次要掌握基本答题步骤。常见的命题角度有:①从句式选用的角度,命题多判定文中长短句或整散句的使用情况。②从修辞手法使用的角度,命题先判定文中使用了何种修辞手法,再结合修辞的作用回答。③从语言的整体风格的角度。答题步骤上,第一步,概括语言的特点;第二步,联系原文分析;第三步,指出效果。‎ ‎“画在心中,画在菜中,好菜如画”连用三个四字短句,句式整齐,写出了子墨虽不作画,画却在心中,做菜就是在作画,只要带着温度、带着情感,做菜和作画其实道理一样,让人回味悠长;“好菜如画”将菜比作画,既写出了子墨此时对做菜的深刻领悟,也表现做菜与画画道理相通之处,只有心中有爱,爱生活,爱父母,爱自己的爱好,带着温度和情感,都可以在该方面取得较大成就。该句也刻画出子墨的形象——心有温度、热爱生活。‎ ‎【点睛】鉴赏作品语言是高考阅读题中常见的考点。鉴赏一段文字的语言特色,在基本把握文意的基础上,始终坚持“词不离句,句不离文”的原则,切忌“断章取义”。要解答好此类题,首先要弄清命题的角度,其次要掌握基本答题步骤。常见的命题角度有:①从用词的角度,命题多寻找文段中有无极富表现力的动词、形容词,或一定数量的叠音词、拟声词。如使用较多的叠词(拟声词)可使语句朗朗上口,富于音韵美。 ‎ ‎②从句式选用的角度,命题多判定文中长短句或整散句的使用情况。如短句常使语言简洁明快,富于节奏感;长短句结合,使句子错落有致,节奏富于变化。使用整句容易使语言形式整齐,音节和谐,气势增强;使用整散句结合,能使语句波澜起伏,既整齐和谐,又富于变化,增强语言的灵动性。③从修辞手法使用的角度,先判定文中使用了何种修辞手法,再结合修辞的作用回答。如文中使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使语言生动形象。④从语言的整体风格的角度,如语言朴素自然、清新明快 、典雅华丽、含蓄蕴藉、辛辣尖锐等。⑤从人称使用的角度,如运用了第二人称,使语言亲切自然,富于抒情性。答题步骤上,第一步,概括语言的特点;第二步,联系原文分析;第三步,指出效果。‎ 二、古代诗文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子产者,郑之列大夫也。郑昭君之时,以所爱徐挚为相,国乱,上下不亲,父子不和。大宫子期言之君,以子产为相。为相一年,竖子不戏狎,斑白不提挈,僮子不犁畔。二年,市不豫贾。三年,门不夜关,道不拾遗。四年,田器不归。五年,士无尺籍,丧期不令而治。治郑二十六年而死,丁壮号哭,老人儿啼,曰:“子产去我死乎!民将安归?”‎ 公仪休者,鲁博士也。以高弟为鲁相。奉法循理。无所变更,百官自正。使食禄者不得与下民争利,受大者不得取小。客有遗相鱼者,相不受。客曰:“闻君嗜鱼,遗君鱼,何故不受也?”相曰:“以嗜鱼,故不受也。今为相,能自给鱼;今受鱼而免,谁复给我鱼者?吾故不受也。”食茹而美拔其园葵而弃之见其家织布好而疾出其家妇燔其机云欲令农士工女安所雠其货乎?‎ 石奢者,楚昭王相也。坚直廉正,无所阿避。行县,道有杀人者,相追之,乃其父也。纵其父而还自系焉。使人言之王曰:“杀人者,臣之父也。夫以父立政,不孝也;废法纵罪,非忠也;臣罪当死。”王曰:“追而不及,不当伏罪,子其治事矣。”石奢曰:“不私其父,非孝子也;不奉主法,非忠臣也。王赦其罪,上惠也;伏诛而死,臣职也。”遂不受令,自刎而死。‎ 李离者,晋文公之理也。过听杀人,自拘当死。文公曰:“官有贵贱,罚有轻重。下吏有过,非子之罪也。”李离曰:“臣居官为长,不与吏让位;受禄为多,不与下分利。今过听杀人,傅其罪下吏,非所闻也。”辞不受令。文公曰:“子则自以为有罪,寡人亦有罪邪?”李离曰:“理有法,失刑则刑,失死则死。公以臣能听微决疑,故使为理。今过听杀人,罪当死。”遂不受令,伏剑而死。‎ 太史公曰:子产病死,郑民号哭。公仪子见好布而家妇逐。石奢纵父而死,楚昭名立。李离过杀而伏剑,晋文以正国法。法令所以导民也,刑罚所以禁奸也。文武不备,良民惧然身修者,官未曾乱也。奉职循理,亦可以为治,何必威严哉?‎ ‎(节选自《史记∙循吏列传》,有删改)‎ ‎10. 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 食茹而美拔其园葵/而弃之见其家/织布好而疾出/其家妇燔其机/云/欲令农士工女安所/雠其货乎 B. 食茹而美/拔其园葵而弃之/见其家织布好而疾出/其家妇燔其机/云/欲令农士工女安所/雠其货乎 C. 食茹而美/拔其园葵而弃之/见其家织布好/而疾出其家妇/燔其机/云/欲令农士工女安所雠其货乎 D. 食茹而美拔其园葵/而弃之见其家/织布好而疾出/其家妇燔其机/云/欲令农士工女安所雠其货乎 ‎11. 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尺籍,指书写军令、军功等的簿籍,也可指军籍。按照汉制,简牍常规长度为一尺。军中所用木简也是一尺,故有“尺籍”之称。‎ B. 高弟,谓才优而品第高者。如《史记·礼书》:“自子夏,门人之高弟也。”称赞子夏有才华,学业精湛。‎ C. 晋文公,名重耳,谥号“文”,春秋五霸之一。晋文公在位期间任用管仲、狐偃、先轸等人,使晋国国力大增。‎ D. 寡人,这个称号春秋战国时期常用。古代侯王自谓孤、寡人、不谷,意为少德之人,以示自谦。唐以后唯皇帝自称寡人。‎ ‎12.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 子产为相,用五年的时间就改变了郑国混乱的局面,社会治安良好,民风淳朴,百姓安居乐业。‎ B. 公仪休喜欢吃鱼,却不接受别人馈赠的鱼,从他拒绝的言辞可以看出,他爱惜自己的鲁相名誉,希望用自身清廉的方式来保障官位带来的利益。‎ C. 石奢的父亲杀了人,按照楚国的法律,应当判处死刑。石奢为了尽孝,同时对楚昭王的责备有一个交代,最后选择代父受死。‎ D. 李离过听杀人,判自己死刑。他执意要以死抵罪,是因为良心的谴责使他不忍心把罪过推给官位比他低、俸禄比他少的官员。‎ ‎13. 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文武不备,良民惧然身修者,官未曾乱也。‎ ‎(2)于沛公起,摄衣谢之,延上坐。‎ ‎(3)其存君兴国而欲反覆之,一篇之中三致志焉。‎ ‎【答案】10. C 11. C 12. A ‎ ‎13. (1)文法与刑律不完备时,善良的百姓心存畏惧,自我约束修身,是因为居官者没有违乱纲纪。‎ ‎(2)这时候沛公站起来,整理衣服向郦食其道歉,并把他请到了上座。‎ ‎(3)他思念国君,振兴国家,想要扭转国家的危险局面,全篇之中再三表达这种意愿。‎ ‎【解析】‎ ‎【10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文言断句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应先把句子代入原文,结合语境理解句子的大概意思,然后要注意一些常见的句尾、句首标志性的词语,句子结构的对称,文中词语充当的成分,句子成分的省略,叙事内容的变化等。‎ 划线句子的意思是:公仪休吃了蔬菜感觉味道很好,就把自家园中的冬葵菜都拔下来扔掉。他看见自家织的布好,就立刻把妻子逐出家门,还烧毁了织机。他说:“难道要让农民和织妇无处卖掉他们生产的货物吗?”‎ ‎“美”是“食茹”的结果,是吃蔬菜后的感觉,“而”表承接,句意表述完整,应与后文断开;“而弃之”承接“拔其园葵”,中间不能断开,排除AD项;‎ ‎“其家妇”是“出”的宾语,中间不能断开,排除B项;‎ 故选C。‎ ‎【11题详解】‎ 此题考查对文化常识的识记能力。文化常识知识量大,头绪纷繁。包括传统文化中事关人物称谓、作品命名、古代官职和科举、地理常识、宗法礼俗、服饰和器物、古代音乐和历代刑罚等相关知识。学生平时要按照一定的线索多看多记。解题时须细心比对,防止张冠李戴,防止时代混淆,防止基本情节和人物错乱等。解答时要注意一些细节问题。‎ C项,“晋文公在位期间任用管仲、狐偃、先轸等人”错误,管仲辅佐的君主是春秋时期第一位霸主齐桓公。‎ 故选C。‎ ‎【12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对文本内容的理解和辨析。解答此类题目,考生应先明确题干的要求,即选出“正确”还是“错误”的一项,然后依据人名、地名、官名、时间等提示性信息快速找出选项对应的语句,再与选项进行比较分析。‎ A项,正确。‎ B项,“希望用自身清廉的方式来保障官位带来的利益”错误,公仪休为官清廉,以自身的行为作表率,这是他的执政理念,并不是看重权势为自己的利益着想。‎ C项,“希望用自身清廉的方式来保障官位带来的利益”错误,楚昭王并没有责备石奢,反而想赦免他父亲的罪过。‎ D项,“是因为良心的谴责使他不忍心把罪过推给官位比他低、俸禄比他少的官员”错误,李离坚持以死抵罪,是因为他认为自己是一名法官,犯下“过听”的错误是不可饶恕的,也有负晋文公对他的信任。‎ 故选A。‎ ‎【13题详解】‎ 此题考查学生翻译文言文的能力。翻译句子,第一:理解文句大意,将所要翻译的句子放入原文中,前贯后连,把握大意;第二:确定考查重点,命题者在命题时从文段中选择的句子往往含有某些文言知识点,如词类活用、特殊句式、重点实虚词等,要通过审题抓住命题意图,确定考查点;第三:连缀词义成句,直译求“字字落实”(留、删、换),意译求“文从字顺”(调、补、变);第四:认真审读检查,书写规范清楚。在确定文言句子中的语法现象全部落实到位后,做到书写规范清晰。‎ ‎(1)“文武”,文法与刑律;“惧然”,心存畏惧;“……者……也”,表原因的判断。‎ ‎(2)“摄”,整理;“谢”,道歉;“延”,邀请。(3)中,“存”,思念;“反覆”,扭转、改变;“三”,多次;“致”,表达。‎ ‎【点睛】文言文阅读方法多种多样,现在介绍常见的比较有效的几种。‎ ‎(1)注释研读法.要学会借助注释读懂文言文。有些注释是提示性的,或交代文章出处,或简介作者生平,或提示时间背景,或解释题意、点明主旨;有些注释是诠释性的,对一些实词的本义或引申义、比喻义作交代,对一些虚词的用法作说明。读普及性的文言读物,要养成认真参看注释的习惯。‎ ‎(2)猜读法.有些词或句不易理解,而且注释也没有,一时又找不到详释细译的书,这时需要猜测它的意思。如范仲淹《岳阳楼记》中“而或长烟一空”,有的书只注释“而或”为“或者”,“长烟一空”未注,读者先要“猜”“长烟”是什么,认定系指“大片烟雾”或“大片云烟”;至于“一空”,不是“布满整个天空”,而是“完全消散”。这种方法即称“猜读”。‎ ‎(3)片段或全篇抄读法.在通读后,为帮助理解和记忆,可边读、边抄、边思、边记,摘段录句或照录全文,这也是许多人喜用的一种有效的方法。‎ ‎(4)注译简析抄读法。这是一种费时较多的读法,看上去比较笨,但实际上极有好处。抄原文;给生字注音;给生词释义;有时还可对词性和用法,以及句式做一些说明;然后翻译一遍。一小节或一段结束,对主要内容作一小结。如此坚持不懈,搞它二三十篇,必有助于提高阅读浅近文言文的能力。‎ 参考译文:‎ 子产,是郑国的大夫。郑昭君在位时,曾任用自己宠信的徐挚做国相,国政昏乱,官民不亲和,父子不和睦。大宫子期把这些情况告诉郑昭君,昭君就改任子产为国相。子产执政一年,浪荡子不再轻浮嬉戏,老年人不必手提负重,儿童也不用下田耕种。二年之后,市场上买卖公平,不预定高价了。三年过去,人们夜不闭户,路不拾遗。四年后,农民收工不必把农具带回家。五年后,男子无需服兵役,遇有丧事则自觉敬执丧葬之礼。子产治理郑国二十六年就去世了,青壮年痛哭失声,老人像孩童一样哭泣,说:“子产离开我们死去了啊,老百姓将来依靠谁!”‎ 公仪休,是鲁国的博士。由于才学优异做了鲁国国相。他遵奉法度,按原则行事,丝毫不改变规制,因此百官的品行自然端正。他命令为官者不许和百姓争夺利益,做大官的不许占小便宜。有位客人给国相公仪休送鱼上门,他不肯收纳。客人说:“听说您极爱吃鱼才送鱼来,为什么不接受呢?”公仪休回答说:“正因为很爱吃鱼,才不能接受啊。现在我做国相,自己还买得起鱼吃;如果因为今天收下你的鱼而被免官,今后谁还肯给我送鱼?所以我决不能收下。”公仪休吃了蔬菜感觉味道很好,就把自家园中的冬葵菜都拔下来扔掉。他看见自家织的布好,就立刻把妻子逐出家门,还烧毁了织机。他说:“难道要让农民和织妇无处卖掉他们生产的货物吗?”‎ 石奢,是楚昭王的国相,他为人刚强正直廉洁公正,既不阿谀逢迎,也不胆小避事。一次出行属县,恰逢途中有凶手杀人,他追捕凶犯,竟是自己的父亲。他放走父亲,归来便把自己囚禁起来。他派人告诉昭王说:“杀人凶犯,是为臣的父亲。若以惩治父亲来树立政绩,这是不孝;若废弃法度纵容犯罪,又是不忠;因此我该当死罪。”昭王说:“你追捕凶犯而没抓获,不该论罪伏法,你还是去治理国事吧。”石奢说:“不偏袒自己父亲,不是孝子;不遵守王法,不是忠臣。您赦免我的罪责,是主上的恩惠;服刑而死,则是为臣的职责。”于是石奢不听从楚王的命令,刎颈而死。‎ 李离,是晋文公的法官。他听察案情有误而枉杀人命,发觉后就把自己拘禁起来判以死罪。文公说:“官职贵贱不一,刑罚也轻重有别。这是你手下官吏有过失,不是你的罪责。”李离说:“臣担当的官职是长官,不曾把高位让给下属;我领取的官俸很多,也不曾把好处分给他们。如今我听察案情有误而枉杀人命,却要把罪责推诿于下级,这种道理我没有听过。”他拒绝接受文公的命令。文公说:“你认定自己有罪,那么我也有罪吗?”李离说:“法官断案有法规,错判刑就要亲自受刑,错杀人就要以死偿命。您因为臣能听察细微隐情事理,决断疑难案件,才让我做法官。现在我听察案情有误而枉杀人命,应该判处死罪。”于是不接受晋文公的赦令,伏剑自刎而死。‎ 太史公说:“子产病逝,郑国百姓失声痛哭。公仪休看到妻子织出的布好就把她赶出家门。石奢放走父亲而自杀顶罪,使楚昭王树立了美名。李离错判杀人罪而伏剑身亡,帮助晋文公整肃了国法。法令用以引导民众向善,刑罚用以阻止民众作恶。文法与刑律不完备时,善良的百姓心存畏惧,自我约束修身,是因为居官者没有违乱纲纪。只要官吏奉公尽职按原则行事,就可以用它做榜样治理好天下,为什么非用严刑峻法不可呢?”‎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面小题。‎ 登楼 杜甫 花近高楼伤客心,万方多难此登临。‎ 锦江春色来天地,玉垒①浮云变古今。‎ 北极朝廷终不改,西山寇盗②莫相侵。‎ 可怜后主还祠庙,日暮聊为梁甫吟③。‎ ‎【注】①玉垒:山名。②西山寇盗:指吐蕃。③梁父吟:《三国志》说诸葛亮躬耕陇亩,好为《梁甫吟》。‎ ‎14. 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 A. 首联提挈全篇,花伤客心,和“感时花溅泪”一样,同是以乐景写哀情。“登临”二字,则以高屋建瓴之势,领起下面的种种观感。‎ B. 颔联上句就时间驰骋遐思,下句向空间开拓视野,饱含着诗人对祖国山河的赞美和对民族历史的追怀。‎ C. 颈联议论天下大势,“朝廷”“寇盗”,是诗人登楼所想,针对吐蕃的觊觎,义正辞严,寄语相告:“莫再徒劳无益地前来侵扰!”‎ D. 全诗即景抒怀,融自然景象、国家灾难、个人情思为一体,语壮境阔,寄意深远,体现了诗人沉郁顿挫的艺术风格。‎ ‎15. 同样是登高临远,杜甫的这首诗与他的《登高》抒发的思想情感有何异同?‎ ‎【答案】14. B 15.‎ ‎ 同:(1)抒发了客居他乡、羁旅漂泊的伤感。(2)对时世艰难、国家多难的担忧。‎ 异:《登高》侧重于抒发自己因年老多病而志不得伸的悲苦,本诗侧重于抒发难遇明主,怀才不遇的悲愤,对君主无道、任用奸佞的愤怒。‎ ‎【解析】‎ ‎【14题详解】‎ 本题属于综合考查学生赏析诗歌的能力,考查学生对诗句的理解能力、技巧以及情感的把握能力,各选项内容涉及了对诗歌的手法、形象、主题的鉴赏。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审题,即明确题干的要求,然后要注意了解诗歌的创作背景,逐句翻译诗句,接着把握诗歌的意象,分析诗歌营造了什么样的意境,领悟作者表达了怎么样的思想情感,思考诗歌中运用了哪些表现手法,再对照选项一一确认,得出答案。‎ B项,“颔联上句就时间驰骋遐思,下句向空间开拓视野”错误,“锦江春色来天地,玉垒浮云变古今”意思是“在这战乱时候我登上此楼,世事如玉垒山变幻的浮云”,因此,颔联上句是就空间来写的,下句是就时间来写的。‎ 故选B。‎ ‎【15题详解】‎ 本题考查比较阅读和理解诗歌感情的能力。比较阅读一般涉及形式、内容以及主题,解读时应该结合诗人、背景、诗作,抓住关键点进行答题。本题考查学生对两首诗所抒发感情异同的理解,需要结合两首诗中抒情的句子进行分析。‎ ‎《登楼》中,“花近高楼伤客心,万方多难此登临”写诗人在这样一个万方多难的时候,流离他乡的诗人愁思满腹,登上此楼,虽然繁花触目,诗人却为国家的灾难重重而忧愁,伤感,更加黯然心伤。“北极朝廷终不改,西山寇盗莫相侵”是从前一年吐蕃攻陷京城、代宗不久复辟一事而来,意思是说大唐帝国气运久远;下句“寇盗”“相侵”,进一步说明第二句的“万方多难”,针对吐蕃的觊觎寄语相告:“莫再徒劳无益地前来侵扰!”“可怜后主还祠庙,日暮聊为梁甫吟”咏怀古迹,讽喻当朝昏君,寄托诗人的个人怀抱。诗人生活的时代只有刘后主那样的昏君,却没有诸葛亮那样的贤相。而诗人自己,空怀济世之心,苦无献身之路,万里他乡,高楼落日,忧虑满怀,却只能靠吟诗来聊以自遣。《登高》前四句写景,述登高见闻,紧扣秋天的季节特色,描绘了江边空旷寂寥的景致。首联为局部近景,颔联为整体远景。后四句抒情,写登高所感,围绕作者自己的身世遭遇,抒发了穷困潦倒、年老多病、流寓他乡的悲哀之情。颈联自伤身世,将前四句写景所蕴含的比兴、象征、暗示之意揭出;尾联再作申述,以衰愁病苦的自我形象收束。两首诗都抒发了客居他乡、羁旅漂泊的伤感和对时世艰难、国家多难的担忧。但是《登楼》侧重怀才不遇,《登高》侧重年老多病而志不得伸的悲苦。‎ ‎【点睛】解答诗歌情感的答题方法如下:①从题材入手。同一类题材往往都表达这类似的情感。②从抒情议论的句子入手,这些句子是直接表达思想感情的地方。③从作者和创作背景入手,做到知人论世。④从题目入手,题目往往交代了诗歌的主要内容,创作的缘由和主要表现的思想感情。⑤从景物形象入手,景物形象衬托或烘托诗人的情感或借景抒情。‎ ‎16.补写出下列句子的空缺部分。‎ ‎(1)柳宗元《种树郭橐驼传》中,郭橐驼在介绍种树的经验时说到,为了保全树木的天性,种树人要做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它的习性就得以实现了,这个比喻十分恰当,对育人也颇有启发意义。‎ ‎(2)姚鼐《登泰山记》写作者和子颖观看日出时,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运用拟人的修辞手法,生动传神地描写了日观峰以西的山峰或红或白,颜色错杂的情形。‎ ‎(3)《春江花月夜》中,诗人写落月西斜、海雾涌起、回家的道路无限遥远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 ‎(4)《拟行路难》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写出了社会政治的黑暗,残酷无情的统治窒息着人们的灵魂,已经到了令人敢怒不敢言、徘徊难进的地步。‎ ‎【答案】 (1). 其莳也若子 (2). 其置也若弃 (3). 绛皓驳色 (4). 而皆若偻 (5). 斜月沉沉藏海雾 (6). 碣石潇湘无限路 (7). 心非木石岂无感 (8). 吞声踯躅不敢言 ‎【解析】‎ ‎【详解】此题考查考生对诗文的背诵、理解、默写能力。考查情境默写这种类型,要求考生平时既要注意记忆、积累,同时在此基础上加以理解、应用和赏析。情境默写成为近几年高考默写的一种新方式,考生要注意在平时背诵文章时注意理解文章的大意。注意字形复杂字,要在平时默写时反复写。注意重点字词的写法,如“莳”“绛”“皓”“偻”“碣”“潇湘”“踯躅”等字,默写时要写准确。‎ 三、名著阅读(本题共2小题,7分)‎ ‎17.阅读下面《论语》选段,回答问题。‎ 孔子曰:益者三友,损者三友。友直,友谅,友多闻,益矣。友便辟,友善柔,友便侫,损矣。(《论语·季氏》)。‎ 根据上述文字,孔子认为,结交哪三种朋友是有害的?请用自己的话加以解释。‎ ‎【答案】谄媚逢迎的人;表面奉承而背后诽谤人的人;善于花言巧语的人。‎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言句子含义并筛选信息的能力。需要学生先认真阅读并翻译句子,结合题干筛选有效信息。该句意思为:孔子说:“有益的朋友有三种,有害的朋友有三种。结交正直的朋友,诚信的朋友,知识广博的朋友,是有益的。结交谄媚逢迎的人,结交表面奉承而背后诽谤人的人,结交善于花言巧语的人,是有害的。”“损者三友”即:友便辟,友善柔,友便侫。也就是:谄媚逢迎的人,表面奉承而背后诽谤人的人,善于花言巧语的人。‎ ‎18.《老人与海》的开头和结尾,老人都梦见过狮子,请分别简述这两次梦到狮子的情节,并指出其象征意义。‎ ‎【答案】开头是在老人出海打鱼第八十五天的前夜梦到了“狮子”,象征老人即将迎接考验,需要勇气和力量;结尾是在老人把马林鱼的骨架拖回来,累了睡着了,梦见了“狮子”,象征老人为生活、为理想奋斗的决心不会改变。‎ ‎【解析】‎ ‎【详解】本题主要考察对中外名著的理解。包括:主要人物的性格特点及相关的情节(事件)等。要求学生有一定的名著阅读量;对名著内容有总体的把握能力。回答本题时,先要根据题目的提示在记忆仓库中搜索,叙述时既要注意合乎原著的有关内容、语言要通顺,还应注意须分点陈述。‎ 在这部小说中狮子所占笔墨不多也不在故事的主要线索上,但是圣地亚哥每一个精神的转折点都会出现狮子的描述。 第一次出现狮子是在老人已经八十四天没逮住一条鱼了。在老人和孩子谈论棒球联赛的时候他说:“我象你这样年纪的时候就在一条去非洲的帆船上当普通水手了,我还见过狮子傍晚到海滩上来”。孩子走后,老人便睡了。他梦见小时候见到的非洲梦见海滩 ‎ 上的狮子。它们在容色中象小猫一般嘻要着,他爱它们。”第八十五天出海,老人便逮到了鱼。不只是逮到一条十磅重的长鳍金枪鱼还逮到钓到一条身长十八英尺,体重一千五百磅的大马林鱼。小说结尾对狮子的描述出现在老人返程时遭到鲨鱼的袭击,他的战利品变成了鲨鱼的果腹之物。老人将一副光秃秃巨大的鱼骨架拖回家后,在孩子的照顾下在自己的窝棚里睡着了。“老人正梦见狮子。”老人桑提亚哥不断梦见狮子的心理佳境,暗含了作者对人生奋起的基本要求。海明威认为,一个人对事物的远见是最最重要的,作家对事物的远见是作品的来源,那么,芸芸众生如果对自己所追求所驾驭的事业也有自己的远见,即各人梦中有狮子,那么这份远见或者说这头狮子就会成为牵引人生奋斗的力量。“狮子”作为力与勇的另一称呼,在小说中的不断出现,构成了一种寓意十分明确的象征:象征着老人追求力与勇的搏击精神,这种搏击精神就是“海明威式”的硬汉性格的体现。‎ 四、语言文字运用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媒介形态的演进,为数字经济的发展打开了一扇新的大门。日前发布的《中国互联网发展报告2019》指出,“数字经济的蓬勃发展 了大量新业态、新职业”,网络直播、共享经济等数字经济新模式拉动灵活就业人数快速增加。在这一背景下,许多没有知名度的普通人,靠优质内容创作赢得了关注度。数字经济新趋势,( )。‎ 无论是保护新业态发展还是保护消费者 ,对出现的问题,不能 ,而应在规范的同时加强监管。相较于线下门店,网红直播销售的即时性,无疑大大增加了监管难度。这就要求监管部门进一步畅通投诉渠道,对明确违法的行为做到“重拳出击”、 。从平台监管角度看,一方面要保护广告客户的知情权和公平交易权,帮助其准确知晓相关账号的流量价值,对商业纠纷要建立常态化的处理机制;另一方面,对“买粉”“刷单”“假评论”“卖假货”等行为,也要加大打击力度。比起监管部门,平台凭借数据优势与管理权限,更容易戳穿商业欺诈的面纱,理应参与到互联网发展更深度共治中来。只有用健康可持续的商业模式作为保障,让人们愿消费、敢消费,才能让消费更好地成为经济增长的压舱石。‎ ‎19. 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词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 )‎ A. 发生 权益 听之任之 以毒攻毒 B. 催生 权利 信马由缰 以儆效尤 C. 催生 权益 听之任之 以儆效尤 D. 发生 权利 信马由缰 以毒攻毒 ‎20. 下列填入文中括号内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 A. 改变了传统商业营销格局,让人们看到了社会化营销的新商机。‎ B. 传统商业营销格局得到了改变,人们看到了社会化营销的新商机。‎ C. 改变了传统商业营销格局,让人们看到了营销的社会化新商机。‎ D. 传统商业营销格局得到了改变,人们看到了营销的社会化新商机。‎ ‎21. 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 )‎ A. 比起监管部门,平台凭借数据优势与管理权限,更容易刺破商业欺诈的面纱,理应参与到互联网发展更深度共治中来。‎ B. 比起监管部门,凭借平台数据优势与管理权限,更容易戳穿商业欺诈的面纱,理应更深度参与到互联网发展共治中来。‎ C. 比起监管部门,凭借平台数据优势与管理权限,更容易戳穿商业欺诈的面纱,理应参与到互联网发展更深度共治中来。‎ D. 比起监管部门,平台凭借数据优势与管理权限,更容易刺破商业欺诈的面纱,理应更深度参与到互联网发展共治中来。‎ ‎【答案】19. C 20. A 21. D ‎【解析】‎ ‎【19题详解】‎ 此题考查考生正确辨析和使用成语和词语的能力。此类题一般从三个方面综合考虑分析即成语和词语的基本义、感情色彩和语境。需要注意色彩不明,断词取义,对象误用,谦敬错位,功能混乱,不合语境,望文生义等错误使用类型。‎ 第一空:“发生”,原来没有的事出现了,产生;“催生”,助力,帮着生长。第一空,语境是在“数字经济的蓬勃发展”的带动下,产生了“大量新业态、新职业”,因此用“催生”。排除AD。‎ 第二空:“权益”,指公民受法律保护的权利和利益;“权利”,指法律赋予人实现其利益的一种力量。与义务相对应。根据语境可知应保护权利和利益两个方面,第二空应使用“权益”。排除B。‎ 第三空:“听之任之”,任凭事物存在发展而不去过问;“信马由缰”,比喻无主见,随外力而转移,对象是人。第三空,语境对象是“对出现的问题”,应使用“听之任之”。‎ 第四空:“以毒攻毒”,指利用某一种有坏处的事物来抵制另一种有坏处的事物;“以儆效尤”,指处理一个坏人或一件坏事,用来警告那些学着做坏事的人。第四空,文中“重拳出击”的目的是警告那些学着做坏事的人,应使用“以儆效尤”。‎ 故选C。‎ ‎【20题详解】‎ 本题考查简明、连贯、得体的能力。填写衔接句主要从陈述对象的一致、虚词的运用、句式选用、情感基调、前后的逻辑顺序和音韵和谐的角度选择。本题属于选填衔接句。‎ 从陈述对象的角度看,主语是“数字经济新趋势”,BD项偷换主语,将其换为“传统商业营销格局”,因此,排除BD两项。‎ ‎“社会化”表所属,“营销”是动词短语,按照多项定语语序,“社会化”在前,排除C项。‎ 故选A。‎ ‎【21题详解】‎ 此题考核辨析并修改病句的能力。注意明确病句的类型,以及典型的错例,答题时从结构和内容的角度分析句子,对照错例,找到错误。‎ A项,语序不当,“更深度”是状语,应修饰“参与”。‎ B项,成分残缺,应将“平台”放在“凭借前”,使其做主语。‎ C项,语序不当,“更深度”是状语,应修饰“参与”;成分残缺,应将“平台”放在“凭借前”,使其做主语。‎ D项,修改正确。‎ 故选D。‎ ‎22.下列选项中加点实词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A. 高祖为亭长,素易诸吏 看不起 B. 上官大夫欲夺之,屈平不与 允许,同意 C. 愿足下过太子宫 经过 D. 则文学彬彬稍进 逐渐 ‎【答案】C ‎【解析】‎ ‎【详解】此题考查考生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含义的能力。答题时最重要的方法是要把实词放回到原文中理解,通则对,不通则错。其他方法有分析形旁推求字义、从字音相同推测通假字、通过语法特征推断词性、用互文见义对照解释前后词、用成语比较推导词义等。 ‎ A项,句意为:高祖是亭长,向来看不起那些官吏。易:看不起。正确。‎ B项,句意为:上官大夫见了就想强行更改它(想邀功),屈原不赞同。与:允许,同意。正确。‎ C项,句意为:希望您前往宫中拜访太子。过:拜访。解释有误。‎ D项,句意为:于是品学兼优的文学之士逐渐进用。稍,逐渐。正确。‎ 故选C。‎ ‎23.下列选项中没有古今异义一项是( )‎ A. 始大人常以臣无赖 B. 命诸侯百姓兴人徒以傅土 C. 今天动威以彰周公之德 D. 而卒惶急,无以击轲 ‎【答案】D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的是辨析并理解古今异义词的能力。平时要注意积累。解答时要做到词不离句,看放入句中是否通顺。 ‎ A项,句意为:当初父亲总是认为我不学无术。无赖:古义,没有出息;今义,奸刁、撒泼的坏人。古今意义不相同。‎ B项,句意为:命令诸侯百官发动那些被罚服劳役的罪人分治九州土地。人徒:古义,服徭役的人;今义,民众。古今意义不相同。‎ C项,句意为:现在上天发动大威来彰显周公的德行。今天:古义,现在上天;今义,说话时的这一天。古今意义不相同。‎ D项,句意为:而事出突然群臣仓惶急切,没有用来击打荆轲东西。无以:没有用来……的,没有什么。古今意义相同。‎ 故选D。‎ ‎24.下列选项中与例句句式不同的一项是( )‎ 例:吾尝三仕三见逐于君 A. 内惑于郑袖,外欺于张仪 B. 告成功于天下 C. 父母宗族皆为戮没 D. 信而见疑,忠而被谤 ‎【答案】B ‎【解析】‎ ‎【详解】此题考查把握文言句式的能力。掌握有别于现代汉语的常见文言句式,是文言文阅读所必需的能力。高中阶段主要掌握判断句、被动句、倒装(变式)句、省略句。在平时学习和复习中要注意积累典型例子,总结并掌握各种特殊文言句式的特点。 ‎ 例句:句意为:我曾经三次做官,三次被君王驱逐。被动句。‎ A项,句意为:在内被郑袖所迷惑,在外被张仪欺骗。被动句。‎ B项,句意为:向天下报告成功的消息。状语后置句。与例句不同。‎ C项,句意为:父亲、母亲和同族的人都被杀死或没收入官为奴。被动句。‎ D项,句意为:诚信而被怀疑,忠诚而被毁。被动句。‎ 故选B。‎ 五、写作 ‎25.阅读材料并按要求作文,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 ‎2018年10月23日,港珠澳大桥正式开通。一桥连三地,天堑变通途。近年来,杭州湾跨海大桥、挂壁公路、终南山公路隧道等一个个“中国奇迹”惊艳了世界。这些奇迹工程充分印证了习近平总书记的三句话:“实践告诉我们,伟大事业都始于梦想;实践告诉我们,伟大事业都基于创新;实践告诉我们,伟大事业都成于实干。”‎ 读了以上材料,你有怎样的体验与感悟?请选好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议论文。‎ ‎【答案】【例文】‎ 梦想—创新—实干“三部曲”‎ 梦想是源泉,创新是基础,实干是条件,唱响梦想—创新—实干“三部曲”,成就你我,成就今日之中国。‎ 梦想是激发活力的源泉。中华民族是勇于追梦的民族,中国人民是具有伟大梦想精神的人民。在几千年历史长河中,中国人民始终心怀梦想、不懈追求,女娲补天、夸父追日、精卫填海、愚公移山等我国古代神话深刻反映了中国人民勇于追求和实现梦想的执着精神。从北斗环绕到嫦娥奔月,从神舟起航到天舟穿梭,中华民族的航天梦,承载的是中国人民“敢上九天揽月”的豪情壮志,积蓄的是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磅礴伟力。“我们都在努力奔跑,我们都是追梦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必将在各行各业追梦人的自强不息中变为现实。‎ 创新是成功必经之径。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也是中华民族最深沉的民族禀赋。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惟创新者进,惟创新者强,惟创新者胜。面对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创新是走向更好未来的坚实保证。当前,放眼世界,以人工智能、大数据、云计算、5G通信等为标志的新一轮科技革命方兴未艾,各国都在加紧布局,以期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抢占先机。揆度国内,随着产业结构的转型升级、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深入推进,创新的重要性日益凸显,通过创新补齐短板、实现突破,方能助推经济社会迈向高质量发展阶段。而嫦娥四号任务的成功提醒我们,自主创新要有敢下先手棋、善打主动仗的精神。瞄准科学高峰勇于攀登、找到问题短板持续攻坚、锚定发展目标超前布局,这是实现创新的题中之义。‎ 实干是成功的重要推动力。伟大梦想不是等得来、喊得来的,而是拼出来、干出来的。“道虽迩,不行不至;事虽小,不为不成。”中国人民从来都明白,世界上没有坐享其成的好事,要幸福就要奋斗。有梦只是个美好的开端,追梦才是我们持续不懈的奋斗征途。梦想的实现离不开脚踏实地的奋斗,唯有一个接一个脚印,一棒接一棒,在奋斗中成就梦想。大到国家小到个人皆是如此,如近期在电影市场独占鳌头的《流浪地球》,被翻译成多种语言全球播映,给中国电影史科幻片类添上浓墨重彩的一笔。翻看采访纪实,电影的成功离不开编剧的大胆脑洞、也少不了制作班底的精心打造。‎ 山再高,往上攀,总能登顶;路再长,走下去,定能到达。科学探索永无止境,伟大事业任重道远。在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征途上,每一个行业、每一个人都要心怀梦想、奋勇拼搏,一步一个脚印,一棒接着一棒,在奋力奔跑和接续奋斗中成就梦想。‎ ‎【解析】‎ ‎【详解】此题通过材料考查学生的分析、整合、写作能力。材料作文一方面要求学生整体感知材料,从材料中提炼出主旨;另一方面要求学生根据主旨,自选角度进行写作,切不可偏题。对于名言警句、诗句、歌词等材料,审题时要善于全面准确,提炼观点的原则有两个,一是要做到准确,并力求新颖,离材料中心最近的是最佳观点;二是力争所选观点要有话可说、有例可证、有理可议。‎ ‎【审题】这则材料没有审题难度,材料首先交代我国近代再多个方面取得的成就——港珠澳大桥正式开通,杭州湾跨海大桥、挂壁公路、终南山公路隧道等一个个“中国奇迹”惊艳了世界。然后引用习近平总书记的名言告诉学生这些伟大成就的取得靠的是:梦想、创新和实干。学生围绕这一中心立论即可。‎ ‎【立意】梦想、创新、实干三部曲实现伟大事业;成功需要梦想、创新、实干。‎ ‎【结构】开篇以短句点明论点——唱响梦想—创新—实干“三部曲”,成就你我,成就今日之中国。文章主体部分采用并列式结构分别照应材料中习近平的三句话:梦想是激发活力的源泉;创新是成功必经之径;实干是成功的重要推动力。梦想事例从古至今女娲补天、夸父追日、精卫填海、愚公移山,北斗环绕到嫦娥奔月,从神舟起航到天舟穿梭,气势充沛。创新事例以科技为中心;实干以《流浪地球》为例证。论据详实,材料新颖。结尾呼应开头,句式简短有力,号召力强。‎ ‎【素材】1、梦想事例 一、莱特兄弟的飞翔之梦 一百多年前,一位穷苦的牧羊人带着两个幼小的儿子替别人放羊为生。‎ 有一天,他们赶着羊来到一个山坡上,一群大雁鸣叫着从他们头顶飞过,并很快消失在远方。牧羊人的小儿子问父亲:“大雁要往哪里飞?”牧羊人说:“它们要去一个温暖的地方,在那里安家,度过寒冷的冬天。”大儿子眨着眼睛羡慕地说:“要是我也能像大雁那样飞起来就好了。”小儿子也说:“要是能做一只会飞的大雁该多好啊!”‎ 牧羊人沉默了一会儿,然后对两个儿子说:“只要你们想,你们也能飞起来。”两个儿子试了试,都没能飞起来,他们用怀疑的眼神看着父亲,牧羊人说:“让我飞给你们看。”于是他张开双臂,但也没能飞起来。可是,牧羊人肯定地说:“我因为年纪大了才飞不起来,你们还小,只要不断努力,将来就一定能飞起来,去想去的地方。”‎ 两个儿子牢牢记住了父亲的话,并一直努力着,等他们长大——哥哥36岁,弟弟32岁时——他们果然飞起来了,因为他们发明了飞机。这两个人就是美国的莱特兄弟。‎ 二、海伦·凯勒 海伦·凯勒双目失明、两耳失聪,却努力的从一个让人同情默默无闻的小女孩变成让全世界尊敬的女强人。如果生活真的不公平,那么,生活对她的不公平可谓到了极致。她完全可以放弃她的梦想躲在阴暗的角落里放声痛哭,没有人会责怪她,她也完全可以躺在床上或坐在轮椅上,像一个植物人一样由人服侍。可是这一切,她都没有做,她只是吃力的在老师的帮助下学习盲语,触摸着事物,仅仅凭着她永不言弃的信念和坚持不懈的意志。她把她理想的天空涂上了人生最亮的色彩。‎ 三、英国第一位盲人大臣 有个叫布罗迪的英国教师,在整理阁楼上的旧物时, 发现了一叠练习册,它们是皮特金幼儿园B(2)班31位孩子的春季作文,题目叫:未来我是-------他本以为这些东西,在德军空袭伦敦时在学校里被炸飞了,没想到它们竟安然地躺在自己家里, 并且一躺就是五十年。‎ 布罗迪顺便翻了几本,很快被孩子们千奇百怪的自我设计迷住了,最让人称奇的是一个叫戴维的小盲童,他认为将来他必定是英国的一个内阁大臣。因为在英国还没有一个盲人能进入内阁。总之三十一个孩子都在作文中描绘了自己的未来, 有当驯狗师的; 有当领航员的;有做王妃的,五花八门,应有尽有。‎ 布罗迪读着这些作文,突然有一种冲动,何不把这些本子重新发到同学们手中,让他们看看现在的自己是否实现了50年的梦想。当地一家报纸得知这一想法,为他发了一则启示, 没几天书信向布罗迪飞来,他们中间有商人,学者及政府官员,更多的是没有身份的。‎ 他们都表示很想知道儿时的梦想,并且很想得到那本作文本·布罗迪按地址一一给他们寄去。一年后,身边仅剩下一个作文本没人索要,他想这个叫戴维的人也许死了,毕竟五十年了。五十年间是什么事都会发生的。‎ 就在布罗迪准备把这个本子送给一家私人收藏馆时,他收到内阁教育大臣布伦克特的一封信,他在信中说那个叫戴维的是我,感谢你还为我们保存着儿时的梦想。不过我已经不需要那个本子了, ‎ 因为从那时起我的梦想一直在我的脑子里,我没有一天放弃过,五十年过去了,可以说我已经实现了那个梦想。‎ 奋斗:‎ ‎1.40年来的改革开放波澜壮阔,5年来的砥砺奋进浓墨重彩,“解决了许多长期想解决而没有解决的难题,办成了许多过去想办而没有办成的大事”,党和国家的事业取得了历史性的成就、发生了历史性的变革。‎ 改革开放已到不惑之年,从最初“摸着石头过河”到党的十九大描绘今后30多年国家发展的美好蓝图,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指引下,为人民谋幸福、为民族谋复兴的路径已豁然开朗。历史和未来都会向我们印证:改革的路子越走越宽,开放的大门越开越大,奋进的中国越来越强,奋斗的人民越来越幸福!‎ ‎2.奋斗就是生活,人生只有前进。——巴金 ‎3.必须在奋斗中求生存,求发展。——茅盾 ‎4.无论做什么事情,只要肯努力奋斗,是没有不成功的。——牛顿 ‎5.一个人必须经过一番刻苦奋斗,才会有所成就。——安徒生 ‎ ‎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