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44.50 KB
- 2021-06-07 发布
- 1、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淘文库整理发布,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请立即联系网站客服。
-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阅读内容确认后进行付费下载。
- 网站客服QQ:403074932
2019届一轮复习 文言文阅读 训练(全国)
一、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各题。
刘敞字原父。举庆历进士,廷试第一。编排官王尧臣,其内兄也,以亲嫌自列,乃以为第二。通判蔡州,直集贤院,判尚书考功。
奉使契丹,素习知山川道径;契丹导之行,自古北口至柳河,回屈殆千里,欲夸示险远。敞质译人曰:“自松亭趋柳河,甚径且易,不数日可抵中京,何为故道此?”译人相顾骇愧曰: “实然。但通好以来,置驿如是,不敢变也。” 顺州山中有异兽,如马而食虎豹,契丹不能识,问敞。敞曰:“此所谓駁也。” 为说其音声形状,且诵《山海经》《管子》书晓之,契丹益叹服。 使还,求知扬州。
扬之雷塘,汉雷陂也,旧为民田。其后官取潴①水而不偿以它田,主皆失业。然塘亦破决不可漕,州复用为田。敞据唐旧券,悉用还民,发运使争之,敞卒以予民。天长县鞫王甲杀人,既具狱,敞见而察其冤,甲畏吏,不敢自直。敞以委户曹杜诱,诱不能有所平反,而傅致②益牢。将论囚,敞曰:“冤也。”亲按问之。甲知能为己直,乃敢告,盖杀人者,富人陈氏也。相传以为神明。
敞以识论与众忤,求知永兴军,拜翰林侍读学士。大姓范伟为奸利,冒同姓户籍五十年,持府县短长,数犯法。敞穷治其事,伟伏罪。未及受刑,敞召还,判三班院,伟即变前狱,至于四五,卒之付御史决。
敞侍英宗讲读,每指事据经,因以讽谏。时两宫方有小人间言,谏者或讦而过直。敞进读《史记》,至尧授舜以天下,拱而言曰:“舜至侧微也,尧禅之以位天地享之百姓戴之非有他道惟孝友之德光于上下耳。”帝竦体改容,知其以义理讽也。皇太后闻之,亦大喜。
积苦眩瞀,屡予告。疾少间,复求外,以为汝州,旋改集贤院学士,判南京御史台。熙宁元年,卒,年五十。
(节选自《宋史•刘敞传》)
[注]①潴:蓄积。②傅致:罗织。
49.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
A. 尧禅之/以位天地/享之百姓/戴之非有他道/惟孝友之德/光于上下耳
B. 尧禅之/以位天地/享之百姓/戴之非有他道/惟孝友之/德光于上下耳
C. 尧禅之以位/天地享之/百姓戴之/非有他道/惟孝友之德/光于上下耳
D. 尧禅之以位/天地享之/百姓戴之/非有他道/惟孝友之/德光于上下耳
50.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 廷试是科举制度中的最高一级考试,由皇帝在殿廷上亲发策问考试,故又称殿试、御试,廷试第一按惯例应被点为状元。
B. 驿是古代接待传递公文的差役和来访官员途中休息、换马的处所,后也有为普通人传递信件和物资的功能,多临交通要道而建。
C. 《山海经》是我国古代最早的地理著作,书中也记载一些奇禽异兽。因书中一些内容出自神话传说,故其记载未可全信。
D. 两宫在封建朝代多指皇帝和皇太后,也有指皇帝和皇太子或东西二宫皇太后的,在本文此处应该指皇帝和皇太后。
51.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 刘敞学识渊博。他不但熟知契丹的山川道路,而且对顺州山中一种形状像马却能猎食虎豹的异兽,也能随口说出其名称,并引用古书详细解说。
B. 刘敞体恤民情。雷塘曾是民田,后被官府征去蓄水,田主未得田地补偿,都失去了谋生之业,刘敞根据旧的田契,最终还田于民。
C. 刘敞尽职尽责。知扬州时,他为王甲平冤昭雪;知永兴军时,他不畏豪强,极力惩治以奸诈手段获取利益的范伟,使范伟认罪伏法。
D. 刘敞善于进谏。他为英宗讲读《史记》时,用史书中包含的义理来劝谏皇帝,使英宗明晓他的用意,太后对此也非常欣赏。
52.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既具狱,敞见而察其冤,甲畏吏,不敢自直。
(2)敞侍英宗讲读,每指事据经,因以讽谏。
【答案】
49.C
50.B
51.C
52.(1)已经定案,刘敞看案卷觉察到他的冤情,王甲害怕狱吏,不敢为自己申辩。(“既”,“具狱”,“ 察”,“自直”)
(2)刘敞陪侍英宗讲习诵读,常常依据经典阐明事理,趁机用这些事来讽谏。(“侍”,“ 指事”,“ 因”,“讽谏”)
【解析】
49.试题分析:断句前首先要把文章通读几遍,以便对全文内容有整体的感知,把能断开的先断开,然后逐步缩小范围,再集中精力分析难断句,凭借和语境(上下文)的关系,作出相应调整。找虚词、察对话、依总分、据修辞 、对称 、反复、辨句式。“尧禅之以位”为状语后置句,故在“以位”后断开;文言虚词“之”做宾语,同时,“天地享之/百姓戴之”是对称句,故“之”后断开。故答案为C项。本题标点如下:尧禅之以位,天地享之,百姓戴之,非有他道,惟孝友之德,光于上下耳。
50.试题分析:B项,“后也有为普通人传递信件和物资的功能”
不正确。驿站专供官府使用,不为普
点睛:本题考查归纳文章内容要点,把握作者观点态度的能力。重点在文意的理解,一般没有赏析的内容。解答时要找出文段中与选项解释相对应语句,一一对应。选项的叙述或分析的错误一般只在某一小点,主要有:个别实(虚)词故意译错;人物的事迹张冠李戴;事件发生的时间和地点错位;人物性格陈述不恰当;凭空添加,无中生有;强加因果关系。答题时注意“人物”“事件”“时间”“地点”的差别和重点词语的翻译,还要注意上下文之间的关系。一般文言中经常省略主语,所以注意辨析省略主语,区分“人物”,总体关照段首的“时间”、“地点”,区分“事件”表述是否错误等。
52.试题分析:此题考查对文言文的理解能力及筛选信息的能力。此题要在准确把握文意的基础上,直译为主,意译为辅,理解文中某些关键性语句,如重点实词、虚词意义、判断句、被动句、宾语前置、成分省略和词类活用等,用规范的现代汉语把它表达出来。此题翻译时需要注意的关键词句有:(1)“既”,已经;“具狱”,结案,定案;“察”,觉察;“自直”,为自己申辩。(2)“侍”,陪侍;“指事”,阐明事理;“因”,趁机;“讽谏”,用委婉的方式进谏。
文参考译文
刘敞的表字叫原父。庆历年间考中进士,在廷试中排第一。负责誊写校勘的官员是王尧臣,他是刘敞妻子的哥哥,因为有亲属之嫌报名应试,于是就判定他为第二。刘敞先做了蔡州通判,又入职集贤苑,任尚书考功一职。
刘敞奉皇帝之命出使契丹,刘敞向来就通晓山道水路,但仍让契丹人带领着他前行,从古北口到柳河,迂回曲折几乎有一千里路程,契丹人想要夸大道路险阻遥远。刘敞质问契丹翻译官说:从松亭往柳河方向走,非常直接又不费力气,不需要多天就可以到达中京,为什么故意取道这里?契丹翻译官回头看着刘敞既惊骇又羞愧地说:“确实这样。只是自与大宋通好以来,设置驿站的路线就是这样,不敢变更。”顺州的山里面有怪异的野兽,长得像马却吃老虎豹子,契丹人不能认识这种动物,就来问刘敞。刘敞回答:“这就是人们说的‘駁’”给他们描述駁的声音外形,并背诵《山海经》《管子》的部分内容使契丹人了解这种动物,契丹人更加的感叹佩服。刘敞出使契丹国回来,请求治理扬州。
扬州的雷塘,是汉代的雷陂。以前是农民的田地。汉之后官府征地蓄水但是没有拿别的田地来偿还百姓,农田的主人都失去了产业。然而雷塘也决堤残损无法蓄水漕运,扬州官员又把它们重新用作农田。刘敞根据唐朝原来的契据,全部偿还给百姓。发运使为此争论不同意,但是刘敞最终还是将田地给了农民。天长县审问王甲的杀人案,已经定案,刘敞看案卷觉察到他的冤情,王甲害怕狱吏,不敢为自己申辩。刘敞就将此案交给户曹杜诱,杜诱不能查实平反,而罗织的罪名更加牢固。将要批决定罪,刘敞说:“这是冤案。”亲自审讯王甲。王甲知道刘敞能为自己伸冤,才敢说出真相。杀人的人原来是富人陈氏。此事在百姓中传颂,把刘敞视为神明。
刘敞因为议论政事与众人意见违背,请求任永兴知军,被授为翰林侍读学士。世家大族范伟非法谋取利益,假冒同姓户籍五十年,挟持当地官员的弊端,多次违反法令。刘敞彻底地惩办范伟的违法之事,范伟承认了自己所犯的罪行,但是没有等到判刑受处,刘敞被皇帝召回朝廷,被任命为三班院,范伟立刻使以前定的罪案改变,甚至改掉了十之四五,最终这案子交由御史来判决。
刘敞陪侍英宗讲习诵读,常常依据经典阐明事理,趁机用这些故事来讽谏。当时两宫正好有小人说挑拨离间的话,谏官有时指责得过于直接了当,(效果不甚明显)。刘敞奉上《史记》给英宗看,到了尧把天下禅让给舜那一节时,拱手对英宗说:“舜这个人身份非常卑贱,尧把尊位禅让给他,天和地顺应尧,老百姓拥戴尧,没有什么别的原因,只是孝顺父母、敬爱兄弟的品德,光照天地之间罢了。”英宗站直身子改变容态,知道刘敞是在用经义名理来暗示劝告他。皇太后听说这件事后,也非常高兴。
刘敞积劳成疾头晕眼花,多次准予告假。病稍好一点的时候,又请求离开朝廷到地方去做官,被任命为汝州长官。不久改任集贤院学士、南京御史台,熙宁元年,刘敞去世,享年五十岁。
二、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
穆之字宪祖,小字武生,名犯王靖后讳,故行字,后又以桓温母名宪,乃更称小字。穆之果毅有父风,安西将军庾翼以为参军。袭爵州陵侯,翼等专威陕西,以子方之为建武将军,守襄阳。方之年少,翼选武将可信杖者为辅弼,乃以穆之为建武司马。俄而翼薨,大将干瓒、戴羲等作乱,穆之与安西长史江虨、司马朱焘等共平之。桓温代翼,复取为参军。从温平蜀。寻除扬威将军、颍川太守,随温平洛,入关。温将旋师,以谢尚未至,留穆之以二千人卫山陵。升平初,迁督宁州诸军事、扬威将军、宁州刺史。以桓温封南郡,徙穆之为建安侯,复为温太尉参军。加冠军将军,以所募兵配之。温伐慕容暐,使穆之监凿钜野百余里,引汶会于济川。及温焚舟步归使穆之督东燕四郡军事袁真以寿阳叛温将征之穆之以冠军领淮南太守守历阳真平余党分散
。俄而徙督扬州之义成荆州五郡雍州之兆军事、襄阳义成河南三郡太守。顷之,以疾解职,诏以冠军征还。苻坚别将寇彭城,复以将军假节、监江北军事,镇广陵。穆之以为戍在近畿,无复军警,不宜加节,上疏辞让,许之。苻坚别将围襄阳,诏穆之就上明受桓冲节度。冲使穆之游军沔中。穆之始至,而朱序陷没,引军还郡。坚众又寇蜀汉,梁州刺史杨亮、益州刺史周仲孙奔退,冲使穆之督梁州之三郡军事、右将军、西蛮校尉、益州刺史、领建平太守、假节,戍巴郡。以子球为梓潼太守。穆之与球伐坚,至于巴西郡,以粮运乏少,退屯巴东,病卒。追赠中军将军,谥曰烈。
(节选自《晋书·毛穆之传》)
53.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 及温焚舟/步归使穆之/督东燕四郡军事/袁真以寿阳叛/温将征之/穆之以冠军领淮南太守/守历阳真平/余党分散
B. 及温焚舟步归/使穆之督东燕/四郡军事袁真以寿阳叛/温将征之/穆之以冠军领淮南太守守历阳/真平/余党分散
C. 及温焚舟/步归使/穆之督东燕四郡军事/袁真以寿阳叛温将/征之/穆之以冠军/领淮南太守/守历阳/真平余党分散
D. 及温焚舟步归/使穆之督东燕四郡军事/袁真以寿阳叛/温将征之/穆之以冠军领淮南太守/守历阳/真平/余党分散
54.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 讳,在这里是避讳的意思,避讳的范围并无统一的规定,总的原则是“为尊者讳,为亲者讳,为贤者讳”。
B. 升平,皇帝的年号,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年号出现在汉武帝时期;祈求江山永固的年号有开元、太始等。
C. 刺史,“刺”是栓核问事的意思,即监察之职,“史”为“御史”之意;刺史制度的每次变化均有特定原因。
D. 谥,即谥号,是人死之后,后人给予评价性的文字,其长短字数不一,或一两个字,也可能有二十多个字。
55.下列对原文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A. 毛穆之尽心尽力,辅助庾翼父子。他果敢勇毅,有其父亲的风范,承袭州陵侯爵位,除了辅佐庾翼本人外,还尽心辅助庾翼的儿子庾方之。
B. 毛穆之审时度势,凸显品德高尚。他在抗击进犯彭城的苻坚军队后,认为广陵靠近京都不再有军事警报,因此请求将符节上交,朝廷同意。
C. 毛穆之深得重用,担任多个官职。他除了两次担任参军一职外,还担任了建武司马、扬威将军、颍川太守、宁州刺史和梓潼太守等多个职位。
D. 毛穆之多次作战,可谓战功显赫。他跟随桓温平定蜀地之乱,又到洛阳平叛;后来还跟随桓温监督开凿钜野渠一百多里,引汶水汇到济川。
56.把文中划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方之年少,翼选武将可信杖者为辅弼,乃以穆之为建武司马。
(2)穆之与球伐坚,至于巴西郡,以粮运乏少,退屯巴东,病卒。
【答案】
53.D
54.B
55.C
56.(1)庾方之年轻,瘐翼挑选可以信赖的武将辅佐他,就任命毛穆之担任建武司马。(2)毛穆之与毛球讨伐苻坚,到了巴西郡,因缺乏粮草,退守巴东,因病去世。
【解析】
点睛: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的题目是文言文必考的题目,错误选项的设置多以人物、事件、时间、地点的错位为重点,有时会在一些词语的翻译上命题,因对词语翻译错误而出现误判,有时还涉及到文章写作手法的分析。内容的角度答题时注意分析选项涉及到的上下文,注意核实这些情节,手法上注意手法是否正确,效果分析是否合理,此题C项官职和人物错位。
56.试题分析:注意(1)句“武将可信杖者”为定语后置句,“辅弼”译为“辅佐”,“以……为”译为“让某人担任某官职”, “至于”译为“到”、“退屯”译为“退守”。
参考译文:
毛穆之,字宪祖,小名叫武生,他的名字犯了哀靖皇后王穆之的讳,所以用字来称呼,后来又因为桓温的母亲名宪,就改用小名。毛穆之果敢坚毅,有父亲的风范,安西将军庾翼任命他为参军,他承袭州陵侯爵位。庾翼等在陕西独擅威势,任命其儿子庾方之为建武将军,镇守襄阳。庾方之年轻,瘐翼挑选可以信赖的武将辅佐他,就任命毛穆之担任建武司马。不久庾翼去世,大将干瓒、载羲等作乱,毛穆之与安西长史江虨、司马朱焘等一同平定叛乱。桓温代替庾翼,又任命毛穆之为参军。毛穆之跟随桓温平定蜀地之乱。不久毛穆之担任扬威将军、颍川太守,跟随桓温到洛阳平叛,入关。桓温将要回师,因谢尚还没到,留下毛穆之率二千人守卫陵墓。升平初年,担任督宁州诸军事、扬威将军、宁州刺史。因桓温封在南郡,改封毛穆之为建安侯,又任桓温的太尉参军。加冠军将军,把招募的士兵配给他。桓温讨伐慕容暐,派毛穆之监督开凿钜野渠一百多里,引汶水汇到济州。等到桓温烧船从陆路而回时,派遣毛穆之监管东燕四郡军事。袁真在寿阳叛乱,桓温将要去征讨。毛穆之以冠军将军身份领淮南太守,镇守历阳。袁真被平定后,余党逃散。不久调任督扬州之义成荆州五郡雍州之兆军事,襄阳、义成、河南三郡太守。不久,因病辞职,诏书以冠军将军身份召地回京。苻坚的军中别部统领进犯彭城,毛穆之又以将军假节、监江北军事,镇守广陵。毛穆之认为驻防地靠近京都,不再有军事警报,不应当加节,上疏辞让,朝廷同意了。苻坚偏师围攻襄阳,诏书令毛穆之到上明接受桓冲节度。桓冲派毛穆之在沔水中游流动作战。毛穆之刚到,但朱序已经被俘了,于是就率军队回郡了。苻坚军又进犯蜀、汉,梁州刺史杨亮、益州刺史周仲孙退逃,桓冲派毛穆之任督梁督梁州之三郡军事、右将军、西蛮校尉、益州刺史,领建平太守、假节,戌守巴郡。任命其子毛球为梓潼太守。毛穆之与毛球讨伐苻坚,到了巴西郡,因缺乏粮草,退守巴东,因病去世。追赠中军将军,谥号叫烈。
三、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
萧劢字文约,喜愠不形于色。位太子洗马,母忧去职,殆不胜丧。每一思至,必徒步之墓。或遇风雨,仆卧中路,坐地号恸,起而复前,家人不能禁。景特所钟爱,曰:“吾百年后,其无此子乎。”使左右节哭。服阕,除太子中舍人。景薨于郢镇,或以路远,秘其凶问,以疾渐为辞。劢乃奔波,届于江夏,不进水浆者七日。庐于墓所,亲友隔绝。会叔父昙下诏狱,劢乃率昆弟群从同诣大理,虽门生故吏,莫能识之。
除淮南太守,以善政称。迁宣城内史,郡多猛兽,常为人患,及劢在任,兽暴为息。又迁豫章内史,道不拾遗,男女异路。徙广州刺史,去郡之日,吏人悲泣,数百里中,舟乘填塞,各赍酒肴以送劢,劢皆为纳受,随以钱帛与之。至新淦县岓山村,有一老姥以盘擎鳅鱼,自送舟侧奉上之,童儿数十人入水扳舟,或歌或泣。
广州边海,旧饶,外国舶至,多为刺史所侵,每年舶至不过三数。及劢至,纤豪不犯,岁十余至。俚人不宾,多为海暴,劢征讨所获生口宝物,军赏之外,悉送还台。前后刺史皆营私蓄,方物之贡,少登天府。自劢在州,岁中数献,军国所须,相继不绝。武帝叹曰:“朝廷便是更有广州。”有诏以本号还朝,而西江俚帅陈文彻出寇高要,又诏劢重申蕃任。未几,文彻降附。劢以南江危险,宜立重镇,乃表台于高凉郡立州。敕仍以为高州,以西江督护孙固为刺史。征为太子左卫率。
劢性率俭而器度宽裕左右尝将羹至胸前翻之颜色不异徐呼更衣。聚书至三万卷,披玩不倦,尤好《东观汉记》,略皆诵忆。刘显执卷策劢,酬应如流,乃至卷次行数亦不差失。少交结,唯与河东裴子野、范阳张缵善。卒于道,赠侍中,谥曰光侯。
(选自《南史·萧劢传》,有删改)
57.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 劢性率俭而器/度宽裕/左右尝将羹至胸前/翻之/颜色不异/徐呼更衣
B. 劢性率俭/而器度宽裕/左右尝将羹至胸前翻之/颜色不异/徐呼更衣
C. 劢性率俭而器/度宽裕左右/尝将羹至胸前翻之颜色不异/徐呼更衣
D. 劢性率俭/而器度宽裕左右/尝将羹至胸前/翻之/颜色不异/徐呼更衣
58.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服阕,守丧期满除去丧服。在古代,为官者为父母守孝一般要解除官职,“服阕”意味着守丧完毕,可以重新任职。
B. 诏狱,由刑部掌管的监狱。此监狱里的罪犯都是由皇帝亲自下诏书定罪。如明代的锦衣卫就是诏狱的一种。
C. 敕,指帝王的诏书、命令。在古代,“敕”字通常与皇权联系在一起,如“敕符”指的是书有皇帝命令的凭证。
D. 迁,泛指官职的升降和调动。通常“转迁”“迁调”表示调职,“右迁”“迁除”表示升职,“左迁”“超迁”表示贬官。
59.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与分析,不正确的—项是( )
A. 萧劢为子至孝。为母亲守孝时他悲伤过度几乎不能操办丧事,常到母亲墓前表达哀思;父亲去世后,他在墓旁结庐而居,断绝亲友往来。
B. 萧劢为政有方。他因善于治政而被称颂,其治所豫章郡民风淳朴,路不拾遗,男女守礼;赴广州任职之时,无论老少皆至情相送。
C. 萧劢为官清廉。他到广州任职后,革除此前官员的贪婪积弊,不侵扰盘剥外国商船,外国商船多次向朝廷进奉,供给国家军政所需。
D. 萧劢大度博学。随从不慎将菜汤洒到他身上,他并未怪罪;他治学勤奋,刘显曾拿书问他,他对答如流,甚至卷次和行数都不出错误。
60.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景薨于郢镇,或以路远,秘其凶问,以疾渐为辞。
(2)广州边海,旧饶,外国舶至,多为刺史所侵,每年舶至不过三数。
【答案】
57.B
58.B
59.C
60.(1)萧景在郢州去世,有人因为路远,就对他隐瞒了凶讯,而用病重作为托词(2)广州地处沿海,向来是富庶地区,外国商船到此,多被当地刺史盘剥侵夺,所以每年来船不过三几次。
【解析】
57.试题分析:“器度”一个词语不要断开,“颜色不异”的主语不是“左右”是“劢”前面断开。
点睛:文言断句的题目,首先注意一些常见的标志性的虚词,注意结构的对称,这是基础,其次注意断句题大多集中在对人称的转换和在句中充当的成分的考核,还要注意一个事件不要强行断开,不然句子就会支离破碎,相反两个事件句子再短,也要断开。选择题答题时注意选项的对比,然后结合文意进行分析。此题“器度”一个词语不要断开,“颜色不异”
的主语不是“左右”是“劢”前面断开。
“渐”译为“加重”,同时注意(2)句中被动句的翻译。
参考译文:
萧劢字文约,喜怒不形于色。位居太子洗马时,因母去世而辞官,由于悲痛伤身几乎难以操办丧事。每当想到母亲,必定要徒步到墓上去。有时遇到风雨,摔倒在半路上,便坐在地上痛哭,然后起来再往前走,家里人也阻拦不住。他父亲萧景特别喜爱他,曾说:“我 百年之后,怎能少了这样的儿子呢。”吩咐左右人关照他节哀。服丧期满后,被任为太子中舍人。萧景在郢州去世,有人因为路远,就对他隐瞒了凶讯,而用病重作为托词。萧劢于是奔波前往,赶到江夏,已是七天水米未进。埋葬父亲后,他在墓旁结庐而眠,断绝亲友往来。正逢他叔父萧昙被朝廷逮捕下狱,他带领家中兄弟们一起赶到大理寺上诉,即使是他家的门生故吏也没有人认出他来。
作淮南太守时,因治理有方而被称颂。后改任宣城内史,境内多猛兽,经常危害人民,萧劢到任后,野兽的危害得到治理。又改任豫章内史,结果境内路不拾遗,男女有别而道不同行。后调任广州刺史,当离开豫章郡时,官吏百姓都悲痛落泪,沿途几百里舟车堵塞,人们都各自带着酒食来给他送行。萧劢都接收下来,但随后又给予他们钱财。走到新淦县岓山村时,有一位老太太用盘子托着泥鳅,从送行的船侧奉献上来,又有几十名少年跳进水里给他拉船,又是唱歌,又是流泪。
广州靠近大海,向来是富庶地区,外国商船到此,多被当地刺史盘剥侵夺,所以每年来船不过几次。自萧劢到此,对他们秋毫无犯,于是一年就有十几趟商船到来。当地的俚族人不顺服,多数做了海盗(经常在海上行凶抢劫),萧劢对他们进行讨伐,俘获的人口财物,除犒赏军队外,全部送交朝廷。他以前的刺史们都营私中饱,当地的土产贡品多被私吞,很少能进入朝廷仓库。自从萧劢到任,一年里向朝廷进奉数次,国家军政所需的资财,源源不断地输送。梁武帝感叹道:“朝廷算是又添了一个广州。”有诏令让他以原来的官号还朝,这时西江的俚人头领陈文彻进犯高要,于是又下诏让萧劢再任原职。不久,陈文彻投降归附。萧劢认为南江地方险要,应该设立重镇,于是上表朝廷,建议在高凉郡设州。朝廷下令改为高州,命西江督护孙固为刺史。征召萧劢回朝任太子左卫率。
萧劢生性率直有节制,而且气量宽宏。一次手下人曾把一碗菜汤不慎打翻在他胸前,他脸色不变,慢声叫人给他换衣服。他收藏图书多达三万卷,披阅观览而不知疲倦,尤其爱读《东观汉记》,大部分都能背诵下来。刘显曾经拿着书考问他,他对答如流,甚至卷次和行数都不出错误。他很少结交朋友,只和河东裴子野、范阳张缵关系密切。在回京路上去世,追赠侍中,谥号光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