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89.50 KB
- 2021-06-07 发布
- 1、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淘文库整理发布,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请立即联系网站客服。
-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阅读内容确认后进行付费下载。
- 网站客服QQ:403074932
湖南省株洲市茶陵三中2019-2020学年高一下学期入学考试语文试题
一、现代文阅读(36分)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如何以普遍的规范来协调个体之利与整体之利?这一问题在传统文化中便展开为义利之辨。
辨析义利,是儒家的重要特点,而儒家对义利关系的看法,又对中国传统价值观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根据儒家的观点,义作为当然之则,本身便有至上的性质:“君子义以为上。”这里确认的首先是义的内在价值。后来的宋明理学进一步通过义与天理的沟通,对义的内在价值作了论证:“义者,天理之所宜。”“理”具有普遍必然的品格,义所以具有至上性,即在于它体现了“理”的要求。
义一旦被赋予内在价值,便同时成为评判行为的主要准则。如果行为本身合乎义,则即使它不能达到实际的功效,也同样可以具有善的价值,所谓“惟义所在”,便表明了这一点。事实上,儒家往往将义(当然之则)理解为一种无条件的道德命令,并把履行道德规范(行义)本身当作行为的目的。这种看法带有明显的抽象道义论的性质。不过,“义以为上”的观念在培养崇高的道德节操等方面,也有不可否认的意义。中国历史上,“惟义所在”的律令,往往具体化为“富贵不能淫,威武不能屈”的道德追求,并出现了不少舍生取义的志士仁人。就此而言,道义的原则确实可以给人以正面的价值导向。
肯定“义”的内在价值,当然并不意味着完全否定“利”在社会生活中的意义。事实上,儒家并不绝对弃绝功利。孔子到卫国,并非仅仅关心那里的道德风尚如何,相反,倒是开口便盛赞该地人口众多。当他的学生问他“既庶矣,又何加焉”时,孔子明确回答:“富之。”“庶”(人口众多)和“富”在广义上均属于利的范畴。按儒家之见,利并不是一种绝对的恶,从社会范围来看是如此,就个人而言也是这样。“富而可求,虽执鞭之士,吾亦为之。”即使圣人,也不能完全不讲利:“圣人于利,不能全不较论。”不过,利固然不可一概排斥,但利的追求始终必须处于义的制约之下。正是在这个意义上,儒家一再强调要“见利思义”,如果不合乎义,则虽有利亦不足取:“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相对于义,利始终处于从属的地位。
一般来说,利首先与个人或特殊集团相联系,而个人(或特殊集团)之利往往并不彼此一致,因此,如果片面地以利作为行为的唯一准则,就不可避免地将导致社会成员在利益关系上的冲突,“若切于好利,蔽于自私,求自益以报人,则人亦与之力争,故莫肯益之,而有击夺之者矣”,与利不同,“义”超越了个人的特殊利益,具有普遍性的品格,唯其如此,故能对特殊的利益关系起某种调节作用。历史地看,儒家突出“义”的普遍制约,反对唯利是求,这对于避免利益冲突的激化,维护社会的稳定,确实具有积极意义。
然而,“以义制利”的要求与“义以为上”的观念相结合,往往又导致了对功利意识的过度压抑。功利意识的过分压抑,则常常容易弱化社会的激活力量。从这方面看,儒家以道义原则抑制功利原则,又明显地有负面的导向作用。
(摘编自张岱年《中国文化概论》)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义因为具有至上性,所以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理”的要求。
B.“惟义所在”,说明合乎义的行为,即使没有实际结果,也可以具有善的价值。
C.孔子在卫国,开口便盛赞人口众多,表明他关心那里的利。
D.儒家对“义”的推崇,一定程度上有利于避免利益冲突的激化,维护社会稳定。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文章使用了总分的结构,先提出问题,然后按照义利的先后顺序分别展开议论。
B.文章在论证义的价值时,先论证义的内在价值的合理性,后论证义的社会价值。
C.文章在论证利的价值时,使用了说理论证、举例论证引用论证的论证方法。
D.文章在讨论义利之选时,先论证选择“义”的价值,再论证片面选择利的不足。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 )
A.现代人在思考如何协调个人与集体之利的问题时,并不受“义利之辨”的困扰。
B.“见利思义”“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是强调人们对利的追求必须始终处于义的制约之下。
C.“义利之辨”超越了个人的特殊利益,具有普遍性的品格,所以能对特殊的利益关系起某种调节作用。
D.对功利意识的压抑,容易弱化社会的激活力量。这使得儒家对“义”的推崇明显地有负面的导向作用。
(二)文学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5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太阳土
宁新路
每当我离家远去,母亲最担心我水土不服。
我的肠胃有敏感症,只认老家的水,挪个地方就水土不适闹肚子。母亲说拉肚子是肠胃在“换水土”。这次去离家很远的地方,一去要好几年不能回来,肠胃肯定得大“换”水土,定会拉得爬不起来。母亲很担心,就给我备了包东西,临上路的那天,她装在我衣兜里,嘱我每天喝它几次。
我知道那是一包土,是那晒了很多年太阳的土,叫“太阳土”,也叫“老土”,是那细如面粉的绵土。这是我每次出门,母亲都会让我带的东西。我带着它上路,母亲添了些安慰,我也少了些惧怕。
“太阳土”是老墙下的土,是太阳晒落墙上的灰土。“老土”收藏了太阳多年的炽热和光色,比寻常黄土更黄亮、暖融融。土被晒成了纯粹的土面,老人不把它看作是土,看作是太阳身上的灰,说它干净得很,灵气得很。在那缺医少药的年代,老人偏爱这土,喝它暖肠胃,出远门带上调理水土不服。
“太阳土”的名字好听,水却难以下咽,有苦酸辣涩麻咸等说不上来的味,入口喉咙发呕。母亲说常喝就不难喝了,喝惯就好了。这样的东西能喝习惯吗?我喝一次它难咽一次,从来没喝习惯过。虽难喝,我却是权把它当作母亲的爱心,才喝它的。想到喝土水的怪味,就想到土里什么都会有,土脏。想到土里的脏来,就想吐。可母亲和老人把它说得很神奇。老土难道真有神力?这让我注意起这老墙的土来。
老土里除苦酸辣涩麻咸外,那说不清的味究竟是什么?深想,一撮土还真不简单。一撮土来自一片土地,一撮土里有世代村人。土里,包含着这世上所有消亡的东西,也包括老祖宗的气息等一切。越想这土的生成,越觉得它复杂。
这墙的土坯是哪里来的?老人懒得回答我这问题。我怀疑这“太阳土”的墙,是来自村西荒地。那里有人常年打土坯,打的土坯不是村里打墙用,就是盖了房子。荒地虽是花草遍地的树林,当年却是坟地,挖出过秦汉唐的古董,也挖出过元明清的钱币和陶瓷,当然还有棺材的朽木、人骨和兽骨。这其中或许也有我的祖先。村人会用这土打墙。这老墙的土,虽被太阳晒成黄亮的尘埃,但它有祖宗的痕迹、遗留,有太多消亡生命的秘密。难怪这土的水,有神秘的气味,有说不清的味道。
这土的水,是真能疗愈肠胃,还是祖辈乡土情结的狭隘偏执?我无法判断。可它确有安抚肠胃的功效,它被我的祖辈确认,也被我的肠胃证明过。我之所以认可它的作用,是因每到异地水土不服时,喝这“太阳土”
水,就像母亲抚摸了我肚子,肠胃会舒服起来。我便有点信了老人对它迷恋的说法,也不好再置疑母亲对它的偏爱。
来村的异地人也同样,初喝村里的水,大多水土不服,村人就让喝碗“太阳土”水,不适便缓解。这“太阳土”似乎有安抚人肠胃不适的功效。
是肠胃只认熟悉的乡土,还是乡土里有令肠胃熟悉的、源自母土的神秘元素?想来乡土里有“地气”,有母亲的“气血”,有出生在这块地上的生命的根。一撮“太阳土”就是乡土的根。这也许是这“太阳土”或“老土”的密码吧。乡土是生命的根,乡土里有灵气。乡土与生命的链接就是“太阳土”的神奇内涵。
水土的根里是祖先,每一粒土里都有祖先。大地上的生命倒下,也包括我的祖先,一切都入土,化作养育万物的圣洁的泥土,化作了水、草、树、麦、禽、布等供人吃穿用的物质。也在阳光、空气、水的烘烤、氧化、洗涤下,腐朽的物质变成了有魂的净土、“太阳土”。泥土变得纯洁而神圣,我不再嫌它脏。老墙的土被太阳晒“香”,“太阳土”是香土。
我一路上惦记着到异地的那杯水,也提醒自己离家时母亲反复叮嘱的,喝水时不要忘了放点“太阳土”。
我被拉到了大山里的哨所,风是咸的,水也是咸的,这里的水土我的肚子哪会“服”?我把几撮“太阳土”搅到水里,一口气喝下了,但还是拉了肚子。想必这水土对我肚子太“生分”,我喝它喝得太少了。我就连喝“太阳土”水,当然也吃了连队卫生员给的药片,肚子才安稳下来。“太阳土”喝完了,我的肠胃也终于适应了哨所的水土。是“太阳土”起了作用,还是卫生员的药片起了作用?我一厢情愿地相信是“太阳土”的功效。
习惯了异地的水土,从异地再到异地,仍是水土不服,仍会肠胃难受,就想老家墙上的“太阳土”。想起那黄亮的土,顿感肠胃舒服了起来。
(选自《文苑<经典美文>》,2018年4月期,有删改)
4.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 )(3分)
A.文章开篇写“每当我离家远去,母亲最担心我水土不服”,读者由这一点出发会感爱到“太阳土”里所包含的浓浓母爱。
B.第三段有承上启下的作用,不但解释了上文母亲给我包的东西,也引出了下文对太阳土的介绍,使文章由叙事转入抒情。
C.“太阳土”水有说不清的味道,是因为太阳土的生成非常复杂,既挖出过秦汉唐的古董,也挖出过元明清民的钱币和陶瓷。
D.作者由离家远去不服水土写起,赋予太阳土神奇的内涵,即乡土与生命的链接,表现出他对乡土的根的深沉的思索。
5.请简要概括本文描写的“太阳土”有哪些特点? (6分)
6.在对“太阳土”的介绍和回忆中,寄托了什么样的感情?请简要分析。(6分)
(三)实用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共12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材料一
2018年4月2日,教育部制定印发《高等学校人工智能创新行动计划》,其中提到发展目标:
到2020年,基本完成适应新一代人工智能发展的高校科技创新体系和学科体系的优化布局,高校在新一代人工智能基础理论和关键技术研究等方面取得新突破,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的优势进一步提升,并推动人工智能技术广泛应用。
到2025年,高校在新一代人工智能领域科技创新能力和人才培养质量显著提升,取得一批具有国际重要影响的原创成果,部分理论研究、创新技术与应用示范达到世界领先水平,有效支撑我国产业升级、经济转型和智能社会建设。
到2030年,高校成为建设世界主要人工智能创新中心的核心力量和引领新一代人工智能发展的人才高地,为我国跻身创新型国家前列提供科技支撑和人才保障。
——摘编自教育部《高等学校人工智能创新行动计划》
材料二
2018年6月8日,教育部相关负责人召开新闻发布会解读《高等学校人工智能创新行动计划》,在回答“《行动计划》在人工智能领域人才培养方面有何举措”的问题时,相关负责人说:支持高校在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科设置人工智能学科方向,深入论证并确定人工智能学科内涵,完善人工智能的学科体系,推动人工智能领域一级学科建设。支持高校自主设置相关二级学科或交叉学科。加快实施“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2.0版),积极开展“新工科”研究与实践,重视人工智能与计算机、控制、数学、统计学、物理学、生物学、心理学、社会学、法学等学科专业教育的交叉融合,探索“人工智能+X”
的人才培养模式。鼓励高校对照国家和区域产业需求布点人工智能相关专业。加快人工智能领域科技成果和资源向教育教学转化,推动人工智能重要方向的教材和在线开放课程建设,推动编写一批具有国际一流水平的本科生、研究生教材和国家级精品在线开放课程;将人工智能纳入大学计算机基础教学内容。引导高校完善人工智能领域多主体协同育人机制,并通过增量支持和存量调整,稳步增加相关学科专业招生规模、合理确定层次结构,加大人工智能领域人才培养力度。此外,还要努力构建多层次教育体系。在中小学阶段引入人工智能普及教育;不断优化完善专业学科建设,构建人工智能专业教育、职业教育和大学基础教育于一体的高校教育体系;鼓励、支持高校相关教学、科研资源对外开放,建立面向青少年和社会公众的人工智能科普公共服务平台,积极参与科普工作。
——摘编自中国政府网
材料三
6月10日,在江汉大学举行的高校招生咨询会上,人工智能成为了家长和考生最关注的专业之一,多数家长们看好它的就业和薪资前景。
长江日报记者发现,大数据、机器人工程成高校爆款专业,教育部在汉高校在设置此类专业时非常积极主动。在湖北今年新增“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专业的高校里,除武汉大学和华中科技大学,中国地质大学(武汉)、武汉理工大学、华中农业大学、华中师范大学、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双一流高校全部“集体上线”。
省属高校中,湖北大学、湖北工业大学、武汉轻工大学今年新增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专业,武汉科技大学、湖北工业大学新增机器人工程专业。
作为市属高校的江汉大学围绕武汉市经济社会发展需求和双一流高校建设需要,增加了大数据、智能制造专业方向;武汉商学院去年成立了湖北省首个机器人工程本科专业。
部分民办高校也十分敏感,武昌理工学院、武汉工程科技学院新增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专业,武昌首义学院、湖北工业大学工程技术学院新增机器人工程专业。
那么,如何培养人工智能人才?中南财经政法大学统计与数学学院院长张虎认为,人工智能人才一定是交叉学科人才,培养人工智能人才时一定要打牢基础。江汉大学数学与计算机科学学院执行院长程辉也持同一观点。他认为低年级的大学生首先要学好数学、计算机这些基础学科知识,到高年级再进行大数据挖掘分析实践。湖北大学计算机与信息工程学院副院长杨维明认为,人工智能人才可以结合项目进行培养。
——摘编自2018年6月12号《长江日报》
7.对材料一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2020年时,适应新一代人工智能发展的高校科技创新体系和学科体系的优化布局基本完成,人工智能技术已经得到广泛应用。
B.2025年,高校在新一代人工智能领域科技创新和人才培养质量方面成效显著,并在我国经济发展和社会建设方面发挥重要作用。
C.2030年,中国要建设世界主要人工智能创新中心,要跻身创新型国家前列,高校在技术和人才方面,要发挥核心力量作用。
D.该目标从人工智能领域的科技创新和人才培养两个方面提出,具有很强的指导意义,同时也凸显了人工智能发展的前景。
8.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如果计划得以顺利实施,那么,2030年,高校将成为引领新一代人工智能发展的人才高地,我国也因此而走在了创新型国家的前列。
B.高校要努力构建多层次教育体系,开放人工智能教学、科研资源,积极参与人工智能科普工作。
C.大数据、机器人工程成高校爆款专业,与人工智能本身的发展前景有关,同时,跟教育部出台的《高等学校人工智能创新行动计划》有关。
D.培养人工智能人才一定要打牢基础,所以,专家们并不建议在大学低年级就学习人工智能的相关知识。
9.教育部在高校人工智能领域人才培养方面有哪些举措?请结合材料二简要概括。(6分)
二、古诗文阅读(34分)
(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4小题,19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各题。
卢柔字子刚。少孤,为叔母所养,抚视甚于其子。柔尽心温清,亦同己亲。宗族叹重之。性聪敏,好学,未弱冠,解属文。司徒、临淮王见而器之,以女妻焉。
及魏孝武与齐神武有隙,诏贺拔胜出牧荆州,柔谓因此可著功绩,遂从胜之荆州。以柔为大行台郎中,掌书记。军中机务,柔多预之。及胜为太保,以柔为掾,加冠军将军。孝武后召胜引兵赴洛,胜以问柔,曰:“高欢托晋阳之甲,意实难知。公宜席卷赴都,与决胜负,存没以之,此忠之上策也。若北阻鲁阳,南并旧楚,东连衮、豫,西接关中,带甲十万,观衅而动,亦中策也。举三荆之地,通款梁国,可以身免,功名去矣,策之下者。”胜轻柔年少,笑而不应,及孝武西迁,东魏遣侯景袭穰,胜败,遂南奔梁,柔亦从之。胜频表梁求归,武帝览表,嘉其辞彩。既知柔所制,因遣舍人劳问,并遗缣锦。后与胜俱还,行至襄阳,齐神武惧胜西入,遣侯景以轻骑邀之。胜及柔惧,乃弃船山行。赢粮冒险,经数百里。时属秋霖,士卒冻馁,死者太半。至丰阳界,柔迷失道,独宿僵木之下,寒雨衣湿,殆至于死。
大统二年,至长安。
封容城县男邑二百户太祖重其才引为行台郎中加平东将军除从事中郎与苏绰对掌机密时沙苑之后大军屡捷汝颍之间多举义来附。书翰往反,日百余牒。柔随机报答,皆合事宜。进爵为子,增邑三百户,除中书舍人。迁司农少卿,转郎,兼著作,撰起居注。后拜黄门侍郎。文帝知其贫,解衣赐之。魏废帝元年,加车骑大将军、仪同三司、散骑常侍、中书监。
孝闵帝践阼,拜小内史,迁内史大夫,进位开府。卒于位。所作诗颂碑铭檄表启行于世者数十篇。
(选自《周书·卢柔传》)
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封容城县男/邑二百户/太祖重其才/引为行台郎中/加平东将军/除从事中郎/与苏绰对掌机密/时沙苑之后/大军屡捷/汝/颍之间/多举义来附
B.封容城县男/邑二百户/太祖重其才/引为行台郎中/加平东将军/除从事中郎/与苏绰对掌机密时/沙苑之后/大军屡捷/汝/颍之间/多举义来附
C.封容城县/男邑二百户/太祖重其才/引为行台郎中/加平东将军/除从事中郎/与苏绰对掌机密/时沙苑之后/大军屡捷/汝/颍之间/多举义来附
D.封容城县/男邑二百户/太祖重其才/引为行台郎中/加平东将军/除从事中郎/与苏绰对掌机密时/沙苑之后/大军屡捷/汝/颍之间/多举义来附
11.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邑,又称食邑,是古代君主赏赐给臣子的封地,以此地的租税作为其俸禄。
B.古人到了二十岁,即戴上表示已成人的帽子,以示成年,但体犹未壮,故称“弱冠”。
C.起居注,是我国古代对帝王言行的记录,多由专人负责,是撰修国史的基本材料之一。
D.践阼,指封建帝王登阼阶以主持祭祀,指帝位,后多指皇帝即位(登基)。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卢柔文笔出众。他不到二十岁时就懂得写文章,替贺拔胜写的奏表得到武帝的赞美,他有几十篇诗颂碑铭檄表启流传世间。
B.卢柔为人孝顺。他幼年被叔母收养,叔母待他超过自己的孩子,他也将叔母视为自己的母亲,尽心孝顺,因此被宗族看重。
C.卢柔善于出谋划策。他给贺拔胜提供了对付高欢的上、中、下三种策略。贺拔胜因为年纪轻,脾性软,没有听从卢柔的建议。
D.卢柔忠于职守。他冒险跟随大军艰难行军,后来迷失道路险些被冻死。在沙苑之战后,他每天处理百余件文书。
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及魏孝武与齐神武有隙,诏贺拔胜出牧荆州,柔谓因此可著功绩,遂从胜之荆州。
(2)赢粮冒险,经数百里。时属秋霖,士卒冻馁,死者太半。
(二)诗歌鉴赏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列小题。
出关①
吴兆骞
边楼回首削嶙峋, 筚篥②喧喧驿骑尘。 敢望余生还故国, 独怜多难累衰亲。
云阴不散黄龙③雪, 柳色初开紫塞④春。 姜女石⑤前频驻马, 傍关犹是汉家人。
【注】①诗人流放宁古塔县途经山海关时所作,②筚篥(bì lì):军中乐器。③黄龙:边塞名,措指宁古塔。④紫塞:此指山海关。⑤姜女石:清·高士奇《扈从东巡日录》:“出关数里有姜女祠,祠前土丘为姜女坟,望夫石在其侧。”
14.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 (3分)
A.“山海关”自古是兵家必争之地,作者行至此处回望,表现出对故土的眷恋。
B.首联中的“边楼”“嶙峋”“筚篥”就写出了山海关祟山峻岭,有戍边的将士把守的情况。
C.第二句写出了边塞军乐喧闹,驿马奔驰,飞尘四起,一片热闹繁忙的关外景象
D.第四句写作者因对连累双亲而自责,抒发了不忍离开故土,挂念衰亲的情感。
15.诗歌后两联是如何表达诗人情感的,请结合诗句分析。 (6分)
(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3小题,6分,每空1分)
16.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琵琶行》中既交待秋天的背景又蕴含离别之意的句子是: , 。
(2)《师说》一文通过“古之圣人”与“今之众人”对比,批判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错误态度。
(3)《念奴娇 赤壁怀古》中,诗人凭吊英雄人物,抒发自己壮志难酬的苦闷心情,只好以一杯清酒祭月的语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语言运用(本题共5小题,20分)
17.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的使用,全都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①目前私家车越来越多,而停车位却很有限,于是很多车主停车时只得见缝插针,有时甚至占用人行道,否则很难为爱车找到一箭之地。
②演讲是一种艺术。演讲中势如破竹的滔滔雄辩,侃侃而谈,未必能赢得高明的听众。
③一味喜欢萌萌哒的事物无可厚非,偶尔卖卖萌也无伤大雅,但如果逃遁在萌文化空间里,与世隔绝、拒绝成长,这就是一种“文明病”了。
④党代会上,赵书记关于“三农”问题的提案,事实依据丰富、充足,反映了广大农民朋友的呼声,如水投石,引发了代表们的热烈讨论。
⑤中国和老挝两国领导人互访频繁,两国人民友好往来,增进了互信,中老两国形成了颠扑不破的命运共同体。
⑥著名作家王家的最新力作《得民心得天下》,对儒家经典《孟子》进行了睿智深刻的解读,再现了《孟子》的微言大义,尽展大师风采。
⑦南朝宋国的谢灵运怀瑾握瑜,是我国古代著名的山水诗作家。他的诗善于刻画自然景物,开创了文学史上的山水诗一派。
A.①③④ B.①④⑤ C.②③⑤ D.④⑥⑦
18.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3分)
A.为了更好地提高服务质量,我们必须坚持以人为本,最大限度地为旅客创造和谐的候车环境、快乐的人性化服务。
B.川剧是流行于西南地区的表演艺术,它的审美情趣和艺术品位,是巴蜀文化的形象代言之一,其中变脸在中国艺术界的地位显著。
C.微信启动页面的地球背景图发生了变化,之前的名为“蓝色弹珠”的摄影图,被中国卫星“风云四号”拍摄的地球图像取代。
D.在传统文化偏见的引导下,我们对于文化的认同常常局限于文化名人、文化习作,而忽略了我们自己本身其实也无时无地处身于文化之中。
19.使用“题辞”,必须考量相应的社交场合。如①,适用于新婚,以表达道贺之意;②,适用于长辈寿庆,以表达庆贺之意;③适用于教育机构开办,以表达祝贺之意。
上文①、②、③中,依序填入最为得体的选项是( )(3分)
A.五世其昌 齿德俱尊 启迪有方 B.宜尔室家 椿萱并茂 杏林春暖
C.珠联璧合 福寿全归 英才渊薮 D.琴瑟重调 松鹤延龄 时雨春风
20.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 (6分,每处2分)
“不忘初心,方得始终”是《华严经》中的名句。意思是只有坚守本心信条,才能德行满。但事实上,①_______________,因为“善始者实繁,克终者盖寡”,人们自然难得始终,纪伯伦说:“我们走得太远,以至忘记了为什么而出发。”其实,忘记初心,②______________,而是因为走的那个人再也不是当初的那个人了。正因为这样,不管他走的路程是远是近,他都把初心丢掉了。初心因为遗忘,也是因为对生活的妥协。但也正因为难得,③_______________。
21.下面是一份有关背诵材料时,尝试回忆效果的实验结果数据资料。试根据这个数据完成后面两题:
(1) 从表中数据的纵向对比过程中,我们可以发现一条带有普遍意义的识记规律(字数不超过25个字)。(2分)
(2) 按照“不能……,而应该……”的句式,写出这份实验材料给我们的启示(字数不超过40个字)。(3分)
四、写作(60分)
22.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2018年夏天,某单位组织了一次慰问留守儿童的活动,当志愿者们把准备的书本和文具交到孩子们手中时,却意外收到了一张用稚嫩笔迹写下的纸条。纸条上写着下面的话——叔叔,我不喜欢你们带来的东西,我想要一个可以打王者荣耀的手机,或者以后你们给我钱,我们自己买喜欢的东西,你们带来的书和文具,我们不喜欢,谢谢。
读了这段话,你有什么思考?请结合材料内容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义范围作文,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参考答案】
1.【答案】A
【解析】A项,“义因为具有至上性,所以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理’的要求”因果颠倒,原文说“义所以具有至上性,即在于它体现了‘理’的要求”。故选A。
2.【答案】D
【解析】D项,“先论证选择‘义’的价值,再论证片面选择利的不足”错误,文章先论证片面地以利作为行为的唯一准则的缺陷,再论证推崇“义”的价值。故选D。
3.【答案】B
【解析】A项“并不受‘义利之辨’的困扰”错,文章开头就说“如何以普遍的规范来协调个体之利与整体之利?这一问题在传统文化中便展开为义利之辨”,所以现代人在思考如何协调个人与集体之利的问题时,也受“义利之辨”的困扰。C项“义利之辨”错,应该把它改为“义”。原文说“与利不同,‘义’超越了个人的特殊利益,具有普遍性的品格,唯其如此,故能对特殊的利益关系起某种调节作用”。D项,“对功利意识的压抑”错,原文说“功利意识的过分压抑,则常常容易弱化社会的激活力量”。所以只有对功利意识的过分压抑,才容易弱化社会的激活力量。故选B。
4.【答案】C
【解析】C项,选项对“太阳土水有说不清的味道”的原因,解释有误。文中说这土“收藏了太阳多年的炽热和光色”,“我却是权把它当作母亲的爱心”,“土里,包含着这世上所有消亡的东西,也包括老祖宗的气息等一切”,“水土的根里是祖先,每粒十里都有祖先”而不止是因为“既挖出过秦汉唐的古董,也挖出过元明清民的钱币和陶瓷”。故选C项。
5.【答案】(1)太阳土是神秘的复杂的。太阳土是晒了很多年的老土,包含着太多消亡生命的秘密,它的生成是复杂的。(2)太阳土是神奇的有灵性的。太阳土能安慰肠胃,是乡上的根,是乡土与生命的链接。(3)太阳土是纯洁的神圣的。太阳土是腐朽的物质变成了有魂的净上,是水土里积淀的祖先的根。
【解析】该题要求概括“太阳土”的特点。第四节“太阳土是老墙下的土,是太阳晒落墙上的灰土”,第六节“但它有祖宗的痕迹、遗留,有太多消亡生命的秘密。难怪这土的水,有神秘的气味,有说不清的味道”表明“太阳土”是神秘的、复杂的。文中说“水土的根里是祖先,每一粒士里都有祖先”,“乡土是生命的根,乡土里有灵气。乡土与生命的链接就是“太阳土”的神奇内涵表明太阳土是有灵性的。“腐朽的物质变成了有魂的净土、‘太阳土’。泥土变得纯洁而神圣表明太阳土是纯洁的神圣的。
6.【答案】(1)对母亲殷殷关爱的感恩(2)对乡土的深沉的依恋(3)对乡土里所包含的根文化的追寻与反思。
7.【答案】A
【解析】A项,“人工智能技术已经得到广泛应用”错误,材料一第一段说的是“到2020年,基本完成适应新一代人工智能发展的高校科技创新体系和学科体系的优化布局,高校在新一代人工智能基础理论和关键技术研究等方面取得新突破,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的优势进一步提升,并推动人工智能技术广泛应用”,文中说的是“并推动人工智能技术广泛应用”,注意“推动”二字,选项把未然变成已然。故选A项。
8.【答案】C
【解析】A项,“我国也因此而走在了创新型国家的前列”错误,文中说的是“为我国跻身创新型国家前列提供科技支撑和人才保障”,文中说的是“提供……保障”。B项,“高校要努力构建多层次教育体系”错误,这一说法张冠李戴,从材料二来看,不是“高校”努力构建,构建的主体是“教育部”。D项,“专家并不建议在大学低年级就学习人工智能的相关知识”错误,这一说法于文中无据。故选C项。
9.【答案】①学科建设方面:支持推动高校人工智能领域学科建设;②专业建设方面:研究探索“人工智能+X”的人才培养模式;③教材建设方面:推动加快人工智能领域科技成果和资源向教育教学的转化;④人才培养力度方面:引导高校完善人工智能领域多主体协同育人机制;⑤努力构建多层次教育体系。
10.【答案】A
【解析】本题中,官职特别多,可首先找出名词性的官职,如“容城县男、行台郎中、平东将军、从事中郎”都是官职,所以排除CD。根据句意,“对掌机密”应该搭配正确,结合前面的句意可知,主语都是“卢柔”,所以“与苏绰对掌机密”是作他的谓语和宾语,“时”应该放后一句。故选A。
11.【答案】B
【解析】B句中“古人到了二十岁”中对于古人的范围分析有误。男子20岁称弱冠。后世泛指男子二十左右的年纪,不能用于女子。故选B。
12.【答案】C
【解析】A项对应原文“未弱冠,解属文”“武帝览表,嘉其辞彩”“所作诗颂碑铭檄表启行于世者数十篇”,分析正确。B项对应原文“为叔母所养,抚视甚于其子。柔尽心温清,亦同己亲。”分析正确。C项“贺拔胜因为年纪轻,脾性软,没有听从卢柔的建议”
错。根据原文“胜轻柔年少,笑而不应”可知,贺拔胜没有听从卢柔的建议不是因为自己年纪轻,脾性软,而是因为轻视卢柔年轻。D项对应原文“赢粮冒险,经数百里……柔迷失道,独宿僵木之下,寒雨衣湿,殆至于死”“时沙苑之后……日百余牒”,分析正确。故选C。
13.【答案】(1)等到魏孝武与齐神武有嫌怨(隔阂),下诏书命令贺拔胜出京管理荆州,卢柔认为可以趁此(借此)建立功业,于是跟随贺拔胜到了荆州。
(2)(他们)背着(担着)干粮,冒着危险,行走数百里。当时恰逢秋雨连绵,同行的人又冻又饿,死了一大半。
【解析】第(1)句中“隙”“出”“牧”“因”“之”各1分。
第(2)句中补主语,“赢”,“秋霖”“冻馁”,“太半”各1分。
参考译文:
卢柔,字子刚。幼年时父母去世,被叔母收养,叔母抚养看待他比对亲生儿子还好。卢柔尽心孝养叔母,也同对待自己的母亲一样对待叔母。宗族的人都感叹并且看重他。他性格聪明机敏,喜爱学习,不到二十岁,就懂得撰写文章。司徒、临淮王见到他并且器重他,把女儿嫁给了他。
等到魏孝武与齐神武有嫌隙,下诏令贺拔胜调出朝廷管理荆州,卢柔认为可趁此建立功业,于是跟随贺拔胜到了荆州。贺拔胜让卢柔担任大行台郎中、掌书记。军中机密事务,卢柔很多都参与了。等到贺拔胜任太保,他让卢柔担任属官,加授冠军将军。孝武帝后来召贺拔胜领兵赴洛,贺拔胜询问卢柔的意见。卢柔说:“高欢依托晋阳的军队,心思实在难以知道。你应该席卷军力奔赴京都,与他一决胜负,不顾存亡,这是忠的上策。如果北面阻挡鲁阳,南面并吞旧时楚地,东面连接衮、豫,西面连接关中,率领士兵十万,伺机而动,也是中策。拿三荆的土地,与梁国通好,可以使自身免于祸难,但是功名就不存在了。这是下策。”贺拔胜轻视卢柔年轻,笑着不回答他。到了孝武帝往西迁移,东魏派遣侯景袭击穰城时,贺拔胜被打败了,就往南投奔梁。卢柔也跟随他。贺拔胜多次上表请求回去,梁武帝看了奏表,称赞他的言辞文采。武帝后来知道是卢柔所撰写,就派遣舍人慰问,并送给他丝绸锦缎。后来卢柔与贺拔胜一起返回,走到襄阳,齐神武帝害怕贺拔胜从西边进入,派遣侯景率领轻锐的骑兵拦截他。贺拔胜和卢柔很恐惧,就舍弃船只爬山而走,背着干粮,冒着危险,行走数百里。当时恰逢秋雨连绵,同行的人又冻又饿,死了一大半。到了丰阳地界,卢柔迷失了道路,独自在枯树下过夜,寒雨打湿了衣服,他几乎要冻死。
大统二年,他到了长安。他被封为容城县男,食邑二百户(二百户人家的租税作为其俸禄)。太祖重视他的才能,推举他为行台郎中,加授平东将军,任从事中郎,与苏绰一起掌管机密事务。当时沙苑之战后,大军多次传来捷报,汝、颍之间,很多人起义来归附。文书往返,每日有一百多件。卢柔根据具体情况答复,都符合事宜。他被晋升为子爵,增加食邑三百户,被授任中书舍人。他升为司农少卿,转为郎,兼任著作,修撰国君的言行录。后来担任黄门侍郎。文帝知道他很贫困,脱下外衣赏赐给他。魏废帝元年,他被加授车骑大将军、仪同三司、散骑常侍、中书监。
孝闵帝登位,他担任小内史,升任内史大夫,进位开府。他在官位上去世。他所作的在世间流传的诗颂碑铭檄表启有几十篇。
14.【答案】CD
【解析】C项,“热闹繁忙”错。“筚篥喧喧驿骑尘”,“筚篥喧喧”这是写军中军乐喧闹,这是以声衬寂,“驿骑尘”是写塞外驿马奔驰,飞尘四起,凸显关外悲凉冷落的景象。C项,“但一定能在有生之年回到故乡”错误。从“独怜多难累衰亲”可知,“敢望余生还故国”,意思是不敢奢望能回到故乡。
15.【答案】①对比:将边塞云色浓黑,白雪覆盖的阴寒与山海关柳叶繁茂的春意对比,突出了边塞的苦寒,表达了诗人流放边塞的苦闷之情。(虚实:虚写边塞云色浓黑,白雪覆盖的阴寒,实写山海关柳叶繁茂的春意,两相对比,突出了边塞的苦寒,表达了诗人流放边塞的苦闷之情。仅答出情景关系,酌情给分)②用典:通过写只有“傍关”的百姓是“汉家人”,表达了作者对故乡的留恋之情和因发配边塞而产生的孤独、失落之感。
16.【答案】(1)浔阳江头夜送客,枫叶荻花秋瑟瑟。 (2)今之众人,其下圣人也亦远矣 ,而耻学于师 (3)人生如梦,一尊还酹江月。
17.【答案】B
【解析】①一箭之地:相当于一箭射程的距离,比喻相距不远,不合语境。②“势如破竹”,比喻节节胜利,毫无阻碍。使用恰当。③无可厚非:意为没有什么可以过分指责的。句中与“一味”“无伤大雅”相照应,合乎语境。④如水投石:像水泼向石头,丝毫不入,比喻听而不闻或言无效果。不合语境。⑤颠扑不破:无论怎样摔打都不会破裂,比喻永远不会被推翻(多指理论、道理)。不合语境。应改为“牢不可破”。牢不可破:坚固得不可摧毁(多用于抽象事物)。⑥微言大义:含蓄微妙的言语,精深切要的义理;包含在精微语言里的深刻的道理。运用正确。⑦(不合语境)怀瑾握瑜:瑾;瑜:美玉。比喻人具有纯洁而美好的品德。
18.【答案】C
【解析】选项A,搭配不当,“创造”和“快乐的人性化服务”不搭配,可在“
快乐的人性化服务”前加“提供”。选项B,结构混乱,中途易辙,前句主语是“川剧”,后面的主语成了“审美情趣和艺术品位”。选项D,否定不当,应在“处身”前加上“不”。故选C。
19.【答案】A
【解析】本题①处,“五世其昌”、“宜尔室家”、“珠联璧合”皆是贺人新婚。“琴瑟重调”指夫妻复婚,不适合新婚的语境,排除D项。②处,“齿德俱尊”、“松鹤延龄”贺男寿。“椿萱并茂”贺双寿。“福寿全归”是对年高而有福者死亡的题辞。排除C项。③处,“启迪有方”、“英才渊薮”、“时雨春风”是贺校庆。“杏林春暖”称颂医生的仁心仁术,如春日的温煦,适用于医馆,不适合教育机构,排除B项。故选A。
20.【答案】①人们很难不忘初心 (2).②不是因为走的路程太远 (3).③人们才应该不忘初心
【解析】第①处,结合“但事实上”“人们自然难得始终”等分析可知,此处主要讲人很难不忘初心;第②处,结合“我们走得太远,以至忘记了为什么而出发”“而是因为走的那个人再也不是当初的那个人了”分析,从后面“而是”分析可知,此处应该用关联词“不是”,不是因为走的路太远;第③处,结合“正因为难得”分析,此处强调初心的重要性,我们应该不忘初心。
21.【答案】(1)用于尝试回忆的时间越多,背诵效果就越好。
(2)背诵材料不能死记硬背,而应该分配更多的时间用于尝试回忆,以提高背诵效果。
【解析】第一问是要求将表中数据进行纵向的比较,从而得出答案。从表中来看,四组数据都是逐渐增大,其最左边一栏,是用于尝试回忆的时间越来越多,右边两栏是记忆效果,从纵向数据来看,越来越大,这也就表明记忆的效果越来越好。因此就可以得到一条带有普遍意义的识记规律:用于尝试回忆的时间越多,背诵效果就越好。第二问,应着眼于表外,但要立足于表格内容。可从背诵方式,背诵时间,背诵效果之间的关系分析即可。但要按照“不能……,而应该……”的句式来写。
22.【答案】 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