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55.00 KB
- 2021-06-07 发布
- 1、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淘文库整理发布,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请立即联系网站客服。
-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阅读内容确认后进行付费下载。
- 网站客服QQ:403074932
河南省平顶山市鲁山县第一高级中学 2019-2020 学年高二
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
第 I 卷(阅读题,共 70 分)
一、现代文阅读(36 分)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 3 小题,9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3 小题。
当代文学创作的“轻”与“重”
当代文坛的广阔的研究视域中,通俗文学的创作始终是一块野蛮生长的“文化飞地”,
介于传统的文学话语和当下的商业趣味,不可忽视亦难以言喻,评论界对其关注有加,但仍
旧存在争议性与滞后性。所谓文学的“轻”与“重”,就我国通俗文学与纯文学而言,主要
区别于题材、主题和读者群体三方面。通俗文学题材较为轻逸,突出幻想、情感、科幻等元
素,有阅读的趣味性、商业性;读者群体较为广泛、传播形式渠道多样。而纯文学着重于现
实主义和思想表达,主题较为深刻,同时文学性和思想性较强,发布渠道主要由纯文学期刊
及出版社集册出版。然而“轻”与“重”是否真的难以兼顾,文学的类型究竟又由谁来断言?
事实上,即便通俗文学的畅销书作者们,其创作的目的虽与传统文学追求“经典化”
的标准相距甚远,其文本的碎片化、趣味性和传媒属性也远胜于文学意义上的可读性,但却
引起了读者的广泛共鸣与社会性讨论,其中必然有值得纯文学关注的关键元素。而我国通俗
文学多年来缺乏经典性,也显然急需符合该类型自我突破的要素出现。优秀的文学作品,不
仅是读者手中的读物,更是创造一个时代文化风尚之航标。由此而言,惟有回归作品和读者
本身,才能理解孰轻孰重的本质。突破通俗文学与主流传统文学的创作壁垒,还需反观类型
之“轻”与主题之“重”的讨论,寻求彼此调和与发展的契机。
通俗文学作品受欢迎的原因,显然并非语言上的艺术性和思想上的震撼力,而是真切
地反映了现实生活中的真实情感,把握了具备时代共鸣的犀利具象。通俗文学的创作,对于
时代的痛点和敏感点的捕捉至关重要,正是其“举重若轻”引发读者热捧的核心。如果说
《平凡的世界》是当年“青春文学”的代表,今天一些青年作家笔下的“青春”却是如此模
糊不清。以新生代作家而言,若一味的靠拢精英化的纯文学趣味,脱离对当下时代的心理把
握与世情观察,显然只能模拟复刻出文学化的躯壳,而丧失了时代本真的灵魂。
当代作家对当下社会生活的现场感和敏感性,以及由通俗文学中汲取素材和轻趣味的
能力,在当下的文化环境下尤为重要。青年作家群体的优势,在于对当代生活的文学化捕捉,
兼具了新时代文学趣味和文学传统的平衡意识,现实经验不足调和于新锐的观察视角与澎湃
的表达激情。大众渴望从文字中找寻力量,时代等待被文学激发共鸣,网络时代的科技焦虑、
都市爱情的阶层落差、青春成长的现实困惑,诸多亟待被表现的时代症候等待被更多具备艺
术性的手法开掘演绎。文学不是狭隘的由精英殿堂颁发认可的执照,人人皆可的创作与阅读
需求的时代早已来临。如何将“轻素材”的“段子”和“情节”,提纯出指向文化层面的,
锻造为具备文学性的作品,亦是当代创作者们必须面对的问题。而对于通俗文学的前路,时
间自然会修剪这野蛮生长的枝丫,读者们也将给出最为客观的答案,中国通俗文学的疆界应
看得更远、走得更远。
毫无疑问,优秀的作品是经得起时间的检验,并被大众广泛认同、反复阅读。最终决
定作品是通俗还是精英的选择权,应交还于读者,而非出版商或评论家。事实上,文学自然
没有孰轻孰重、孰优孰劣之分,创作也并非此消彼长、针锋相对的战役,然而文学创作不仅
要注重艺术性和文学性,更要回归对读者的尊重、对文字的敬畏,拒绝读者、不接地气,终
究会丧失了文学最根本的生长土壤与文化价值,所谓“轻”与“重”,归根结底指向的是对
文学本身的反思,对当下时代与当今读者的责任感。
(摘编自《文艺报》)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3 分)
A.作者指出,《平凡的世界》正因为反映了现实生活中的真情实感,是以成为那个时代“青
春文学”的代表;今天的通俗文学创作,要很好地借鉴前人的经验。
B.作者指出,对通俗文学之“轻”与纯文学主题之“重”加以认真讨论,得出正确的观念或
认识,可以从根本上突破通俗文学与主流传统文学(即纯文学)的创作壁垒,调和文学发展。
C.作者指出,“轻”与“重”,是一组对立的概念,它们在题材、主题和读者群三方面都有比
较明显的区别。通俗文学或纯文学在创作过程中如何兼顾它们,是一个值得思考的问题。
D.作者指出,通俗文学创作在有些时候,缺乏文学性与艺术性,是一块“野蛮生长的飞地”,
是等待时间修剪的“野蛮枝丫”,批评其重趣味与迎合市场、轻主题与文化引领的倾向。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3 分)
A.作者认为,文学作品只要遵循文学艺术的创作规律,写出好作品,引领时代风尚,赢得读
者广泛认同,文学的轻、重之分,优、劣之别,自然是不存在的。
B.作者认为,通俗文学创作因善于捕捉时代痛点与敏感点,所以受到读者热捧;倘若一味地
模仿纯文学,就会失去对当下时代的心理把握和世情本真的观察。
C.作者认为,网络时代的科技焦虑、都市爱情的阶层落差、青春成长的现实困惑等时代症候,
需要作家在新时代文学趣味与文学传统中寻找到合理的平衡点。
D.作者认为,就通俗文学而言,一方面引起读者的广泛共鸣与社会性讨论,另一方面因其缺
乏经典的代表作品,因此,创作上还需加倍努力,争取有所突破。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一项是 ( )(3 分)
A.理解本文的疑点:文章标题的两个形容词“轻”与“重”的含义指向不确定,仅一篇之内,
就得根据不同语境,作出不同解释。
B.理解本文的焦点:文学有自身的艺术性,作家必须拿出优秀作品,不仅让读者从中获取力
量,还能最终决定“通俗”或“精英”。
C.理解本文的重点:作者力图表达破除通俗文学与纯文学创作过程中的壁垒,兼顾与平衡某
些重要元素,创作世界性经典的观点。
D.理解本文的难点:对于“通俗文学”与“纯文学”(亦即传统主流文学或精英文学)的判断,
需要阅读大量文学文本以获得感知。
(二)实用类文本阅读(本题共 3 小题,12 分)
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 4~6 题。
材料一:
每年 10 月的诺贝尔奖,都是万众瞩目的存在。斯德哥尔摩当地时间 2019 年 10 月 10
日下午,瑞典学院常任秘书马茨·马尔姆代表诺贝尔文学奖评委会宣布,将 2018 年诺贝尔
文学奖授予波兰作家奥尔加·托卡尔丘克,将 2019 年诺贝尔文学奖授予奥地利作家彼
得·汉德克。
奥尔加·托卡尔丘克的授奖词为:“对于叙事的想象充满百科全书式的热情,象征着一
种跨界的生活形式。”彼得·汉德克的授奖词为:“凭借着具有语言学才能的有影响力的作
品,探索了人类体验的外延和特性。”
发布会上,安德斯·奥尔森向记者介绍了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及其作品,并阐述了委员
会的工作。他讲到,今年的诺贝尔文学奖评选发生了自 1901 年以来最大的变化,负责候选
人预选的评选委员会增加了 5 名外部专家,并在评选过程中拥有发言权和投票权。
据悉,自诺贝尔文学奖颁布以来,瑞典学院有 8 次宣布“保留奖项”,分别在 1915 年、
1919 年、1925 年、1926 年、1927 年、1936 年、1949 年和 2018 年。这其中有 6 次是推迟至
第二年颁奖,推迟的原因都是因为战争或没有合适的候选人。
(摘编自李玫忆等《2018、2019 年诺贝尔文学奖揭晓!》)
材料二:
据最新消息报道,2019 年诺贝尔物理学奖、生理学或医学奖、化学奖等自然科学类奖
项陆续揭晓,引发了公众对诺贝尔奖一年一度的关注。
诺贝尔奖自然科学类奖项的设立旨在表彰某一领域最重要的成就,100 多年来,诺贝尔
奖见证了人类改变世界、改变自身生存和生活状况的努力探索,是对致力科学事业之人的最
高奖赏之一。从获奖成果中,国人可以看到中国在不少领域仍然存在差距。看到差距与不足,
有利于营造一个更加健康的科研环境,推动我国科学技术取得更大进步。
不过,也应看到,70 年来我国科学技术从一个很低的起点,由弱到强、持续进步,取
得了巨大的成就。诺贝尔奖数量的多寡其实很难反映当前我国科学发展现状和总体科技实力。
一方面,诺贝尔奖的评选具有较强时滞效应,不少奖励成果是几十年前取得的,难以反映当
下的研究突破。今年诺贝尔物理学奖得主皮布尔斯是大爆炸宇宙学的奠基人之一,自 1970
年以来,就被广泛认为是世界上领先的理论宇宙学家之一,但迟至今年才获奖。另一方面,
当代中国科学家们获得和平稳定的科研环境不过几十年,近几十年来取得了不少诺贝尔奖级
成果,何时获奖或许只是一个时间问题。国庆前夕,共和国勋章和国家荣誉奖章颁发,共有 11
位科学家入选受表彰,这些科学家所取得的科学成就,其实就是中国科技发展的一个侧面。
这些都是我们不必妄自菲薄的理由,我们有足够的底气,以“水到渠定成”的淡然心态看待
诺贝尔奖得失。 (摘编自中国教育报《2019 年诺贝尔奖引关注》)
材料三:
应该看到,诺贝尔奖带来的热议,绝不是凑热闹、蹭热点。我们之所以要关注诺贝尔奖,
不仅是对获奖者及其科研成果进行科普,更要弘扬诺贝尔奖背后的科学家精神。无数获奖者
数十年如一日潜心研究、不断探索,将享受科学当作追求,他们身上所展现的探求、勇气、
耐心等科学家精神,尤其珍贵。既仰望星空,又脚踏实地;既胸怀世界,又心系祖国,是科
学家精神的重要内涵。
这几天,中国作家残雪也因为在预测赔率榜上名列前茅而广受关注。毫无疑问,一位中
国作家若能得到诺贝尔文学奖的肯定,总是令人感到欣喜。不过,残雪本人的回应也说得很
明白:“很多国内的朋友太重视这个奖了,这只是一个奖。”
没错,这只是一个奖。虽然,诺贝尔奖的权威性应该得到承认,但它并不是反映当前各
国科学和文化最高水平的唯一指标。何况,诺贝尔科学奖的评奖结果也在很大程度上受制于
委员会的主观倾向和评委们的内部斗争……诺贝尔奖的荣誉能给一个国家带来声望,推动经
济发展,鼓励更多青少年投身学术研究和文化创新,但中国人,也能用一种淡定、从容的态
度看待和关注诺贝尔奖。因为,今天的中国人,完全有这份底气。
(摘编自澎湃新闻《今天,我们如何关注诺贝尔奖?》)
材料四:
2019 年的诺贝尔奖早已尘埃落定,但它的影响却依然存在。客观说,不少中国人对诺
贝尔奖总体上仍有崇拜心结,有人号召漠视这个奖项,实际上很难做到。西方仍处在全球软
实力的上游,我们受西方影响经常是情不自禁的。但我们对诺贝尔非自然科学奖的理性认识
也的确在增加,质疑它们已经成为很多人对其态度的一个持久性元素。
允许自己对诺贝尔奖的各种临时性感受自然发生,不纠结于对它形成前后一致的统一态
度,不被它牵着鼻子走,这或许才是中国社会对诺贝尔奖真正的一份“平常心”。
(摘编自环球时报《看淡诺贝尔奖,说来容易其实挺难》)
4.下列对材料一、材料二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3 分)
A.今年诺贝尔文学奖的两位得主,分别是波兰作家奥尔加·托卡尔丘克和奥地利作家彼
得·汉德克。
B.自诺贝尔文学奖颁布以来,瑞典学院有 8 次宣布“保留奖项”,推迟的原因都是因为战争
或没有合适的候选人。
C.近几十年来,当代中国科学家们取得了不少诺贝尔奖级成果,因此我们有足够的底气说,中
国也必将获奖。
D.从诺贝尔奖获奖成果中,我们可以看到中国在很多领域仍与国际存在差距。
5.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 分)
A.诺贝尔奖已经走过了一个多世纪,见证了百年来人类历史的变迁,恐怕哪个国家都不会完
全忽视它的价值和意义。
B.中国作家残雪因在诺贝尔文学奖赔率预测榜上名列前茅而令国人感到欣喜。
C.诺贝尔奖背后的科学家精神比获奖者及其科研成果更有价值。
D.诺贝尔奖的荣誉可以给一个国家带来声望,并有助于推动这个国家经济的发展。
6.随着 2019 年诺贝尔各种奖项的尘埃落定,请你结合上述材料谈一谈,我们今日应如何关
注诺贝尔奖?(6 分)
(三)文学类文本阅读(本题共 3 小题,15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7~9 题。
秋对面的碗
王若冰
坐在餐桌前,面前又是已经盛满米饭的碗。碗面上是一只腾飞的金凤凰,碗的边缘是一
圈金色,与凤凰交相辉映。骨瓷,薄,剔透,泛着凝白的光芒。小路看了好一会儿,她从来
没有见过如此精致的碗。
老人将一块牛肉放到小路的碗里,“你尝尝,这是我小火三个小时炖出来的。”
老人的话听起来漫不经心,似解释,又似自言自语。
小路的眼睛湿润了。她想起已经过世的母亲。
小路与老人相识于偶然。那天,她到这座楼里看房子,因租金太高而放弃。高楼之外的
天空,秋阳飘洒在窗外,落叶纷纷扬扬地在距离有限的楼宇间飘荡。小路想起家与父母,想
到在都市里打拼的艰辛,不由落泪。
老人就是在那个时刻出现的。她身穿圆领黑毛衣,搭一条酒红色披肩,藏蓝色西裤,脚
上是一尘不染的黑皮鞋;戴一副金丝花边眼镜,脸上带着浅浅的笑意。
在听到小路要租房的时候,她笑着说:“要不,你看看我那房子是否满意?”
说罢,老人不等小路回答,径直走向电梯对面的门。那扇深棕色的门一打开,房子内部
就展现在小路的眼里了。她一看,刚迈进的一条腿又缩回来,不好意思地对老人说:“阿姨,
我还是不看了。我,租不起。”老人一把拉住她的胳膊,先进来看看吧。房子是中式风格,
含蓄婉约中透着特有的美感。墙上挂着山水画,客厅的博古架上,摆满了精美的瓷器。美术
系毕业的她,非常喜欢这样的风格与氛围。
可是越看就越觉得是在做梦。老人说:“两个房间,一个朝南,一个向北。你随便选择,
价格都是一个月六百元。”小路有点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这可是黄金地段啊!老人笑着说:
“价格便宜是因为我有要求,你每天下班回来都得帮我带一瓶牛奶。”
小路听后,感激地说了无数声“谢谢阿姨!”
搬入的第二天下班,小路发现老人坐在餐桌前,对面摆放着一只盛满米饭的碗。老人不
经意地说:“我的朋友原本要过来吃饭,结果临时有事来不了。要不,一起吃?”
小路不好推辞。闲聊中,她得知,老人退休前是美术学院教授,老伴早在十多年前就病
逝了。女儿已定居加拿大多年;对儿子,老人却一带而过。此后,小路注意到,每次谈到儿
子,老人的脸上都会掠过一丝不易觉察的复杂表情。
小路不好问,她总是尽力地多做些事。除了每天回来帮老人带牛奶外,还非常勤快地打
扫厨房与客厅的卫生;倒垃圾;入睡前检查家里的门窗与厨房里的水电、煤气等。老人总是
对小路笑笑,很优雅地说着谢谢。
时光如沙,在指间无声地滑落。一晃,小路已经在老人家里租住半年了。
因为忙,她下班的时间并不固定,跟老人的交流也很少。可每次到家,她都会发现老人
坐在餐桌前,就像专门在等她一样。小路注意到自己面前的那只碗,每次都不一样:带凤凰
的,印孔雀的,玫瑰花的,梅花盛开的,水中睡莲的,绿竹的,菊花朵朵的,精致考究,又
颇有情趣。
最近,小路时常出差,她已经很久没有与老人一起晚餐了。这天,她出差回来是下午三
点多。进门后,却听到了老人房间里传出的抽泣声,那声音里夹杂着压抑的悲凉。她一惊,
老人低吟的哭诉声声传来,“老伴啊,你在那边还好吗?要不是等林子出狱,我真想快点去
找你啊!我做梦都怀念一家人在一起吃饭的情景,我每天看着对面那只饭碗,都觉得是你或
者孩子坐在那里跟我一起吃饭……”
小路震惊,她转身悄然退出房门,坐在与老人相遇的楼梯口,心情异常沉重。直到华灯
初上,她才进了门。她发现老人已经坐在餐桌前,表情凄凉。“阿姨,我想跟您商量件事
儿。”老人抬头看着她:“你,要搬走?”
“不是,我很喜欢您做的饭菜,也很喜欢您盛满米饭的那些碗,更享受跟您一起吃饭的
感觉,就像跟妈妈一起一样,温暖、安全。我妈妈已经去世五年了,见到您,我觉得很亲切,
我想像对妈妈那样,陪陪您,和您说说话。不知道您……”
话还没有说完,老人颤抖着站起来,双手把她搂进怀里,泪水长流。
坐在餐桌前,面前又是那盛满了米饭的碗,饭香弥漫;那凝白剔透的碗面之上,红梅怒
放,春意盎然。
(有删改)
7.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3 分)
A.“秋阳飘洒在窗外,落叶纷纷扬扬地在距离有限的楼宇间飘荡”,烘托了在都市里打拼的
女孩因租金太高而无法租房的失落心情。
B.老人低价位出租给女孩位于黄金路段的房子,是因为自己年老行动不便,想让女孩每天帮
自己买牛奶,顺便照顾自己的生活。
C.老人的哭诉伤感动人,小说借此巧妙地交代了老人的家庭情况,展现出了老人的内心世界,
揭开了关于“碗”的故事谜底。
D.小说基调沉郁,情节简单,叙述简约而平实,却又曲折有致;描写温婉而细腻,人物的一
举一动,既精确到位,又克制内敛。
8.请概括小说中老人的形象特征,并结合作品简要分析。(6 分)
9.“碗”在小说中有何作用?请简要说明。(6 分)
二、古代诗文阅读(34 分)
(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 4 小题,19 分)
阅读下面三段文言文,完成 10~13 题。
项脊轩,旧南阁子也。室仅方丈,可容一人居。百年老屋,尘泥渗漉,雨泽下注,每
移案,顾视无可置者。又北向,不能得日,日过午已昏。余稍为修葺,使不上漏。前辟四窗,
垣墙周庭,以当南日;日影反照,室始洞然。又杂植兰桂竹木于庭,旧时栏楯,亦遂增胜。
借书满架,偃仰啸歌,冥然兀坐。万籁有声,而庭阶寂寂,小鸟时来啄食,人至不去。三五
之夜,明月半墙,桂影斑驳。风移影动,珊珊可爱。
然予居于此,多可喜,亦多可悲。先是,庭中通南北为一。迨诸父异爨,内外多置小
门墙,往往而是。东犬西吠,客逾庖而宴,鸡栖于厅。庭中始为篱,已为墙,凡再变矣。家
有老妪,尝居于此。妪,先大母婢也。乳二世,先妣抚之甚厚。室西连于中闺,先妣尝一至,
妪每谓予曰:“某所,而母立于兹。”妪又曰:“汝姊在吾怀,呱呱而泣。娘以指叩门扉曰:
‘儿寒乎?欲食乎?’吾从板外相为应答。”语未毕,余泣,妪也泣。
余自束发读书轩中。一日,大母过余曰:“吾儿,久不见若影,何竟日默默在此,大
类女郎也?”比去,以手阖门,自语曰:“吾家读书久不效,儿之成,则可待乎!”顷之,
持一象笏至,曰:“此吾祖太常公宣德间执此以朝,他日汝当用之!”瞻顾遗迹,如在昨日,
令人长号不自禁。
轩东故尝为厨人往从轩前过余扃牖而居久之能以足音辨人轩凡四遭火得不焚殆有神护
者。
余既为此志,后五年,吾妻来归。时至轩中从余问古事,或凭几学书。吾妻归宁,述
诸小妹语曰:“闻姊家有阁子,且何谓阁子也?”其后六年,吾妻死,室坏不修。其后二年,
余久卧病无聊,乃使人复葺南阁子。其制稍异于前,然自后余多在外,不常居。庭有枇杷树,
吾妻死之年所手植也,今已亭亭如盖矣。 (选自归有光《项脊轩志》)
10.下列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3 分)
A.轩东故尝为厨/人往/从轩前过/余扃牖而居/久之能以足音辨人/轩凡四遭火/得不焚/殆有
神护者。
B.轩东故尝/为厨人往/从轩前过/余扃牖而居久之能/以足音辨人/轩凡四遭火/得不焚/殆有
神护者。
C.轩东故尝/为厨人往/从轩前过/余扃牖而居/久之能以足音辨人/轩凡四遭火/得不焚/殆有
神 者。
D.轩东故尝为厨/人往/从轩前过/余扃牖而居久之能/以足音辨人/轩凡四遭火/得不焚/殆有
神护者。
11.对文章理解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 分)
A.“志”即“记”,是古代一种叙事、抒情的文体,《项脊轩志》就是一篇借记物以叙事抒情
的散文名篇。
B.作者善于撷取生活中的典型细节和场面刻画人物,善于以清淡朴素之笔写身边琐事,亲切
感人。
C.“然予居于此,多可喜,亦多可悲。”是承上启下的转折过渡句,“多可喜”指第一部分悠
然自得的读书生活,以及家庭乐事,这是承上。“亦多可悲”指下文回忆家庭生活中可悲之
事,属启下。
D.作者在回忆祖母往事的时候,于回忆之中隐含着对祖母的怀念之情,也抒发了自己才华横
溢却无处施展的怨愤之情。。
12.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3 分)
A.每移案,顾视无可置者 顾:拜访 B.客逾庖而宴 逾:越过
C.比去,以手阖门 比:等到 D.吾妻死之年所手植也 手:亲手
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 分)
(1)庭中始为篱,已为墙,凡再变矣。(5 分)
(2)吾家读书久不效,儿之成,则可待乎!(5 分)
(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 2 小题,9 分)
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 14~15 题。
葛溪驿
王安石①
缺月昏昏漏②未央③,一灯明灭照秋床。
病身最觉风露早,归梦不知山水长。
坐感岁时歌慷慨,起看天地色凄凉。
鸣蝉更乱行人耳,正抱疏桐叶半黄。
【注】①皇祜二年(1050)秋天,诗人从故乡江西临川赴杭州,途经弋阳葛溪驿,写下这首诗。
②漏:漏壶,古代计时器。③未央:未尽。
14.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 分)
A.首联写驿站月色昏昏、漏声滴答、一灯如豆,景中融情,奠定了全诗的感情基调。
B.“最觉风露早”是羁旅之人身病受困的独特感受,“梦”是渴望得到朝廷的重用。
C.尾联属以景结情写法,所写秋蝉聒噪和疏桐黄叶之景更增添无穷感慨与辛酸。
D.全诗以缺月、孤灯、风露、鸣蝉、疏桐等意象真实表现了诗人羁旅独苦的心境。
15.诗的结尾写蝉声嘈杂,诗人心情烦乱。诗人为什么心“乱”?请结合诗句分析。(6 分)
(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 1 小题,6 分)
16.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6 分)
(1)《出师表》中陈述作者临危受命的千古名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在《劝学》中,荀子用木材经墨线比量而取直和金属制作的刀剑经磨砺而变锋利来设喻,
引出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论断。
(3)李煜的《虞美人》一词中以水喻愁的名句,将抽象的情感形象化的句子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 II 卷(表达题,共 80 分)
三、语言文字的积累与运用(20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面向世界的中国文化的影响,并不是我们的主观愿望制作设计好再端出去的一盘点心,
而是在长期互动过程中,通过相互影响和双向自由选择逐渐形成的。当西方学者吸收中国文
化时,首先不是大量知识的掌握,而是一种灵感的 ,需要从各自的需要和文化处境
出发。我们必须重视长期以来跨文化交流的历史,尊重对方的处境、意愿和兴趣,而不是主
观地强加于人。同时也必须看到,西方人对中国文化的一些认识,虽然本来就是真知与误解
并存,自有其 ,但( )。
在全球化的大潮中,必须看到我们所说的复兴是一个五千年 的伟大文明的复兴,
我们所说的发展是一个“文明型国家”的发展,这种复兴和发展的深度、广度和力度都是人
类历史上前所未见的。我们有能力对世界文明做出原创性的贡献,也有能力 其他文
明的一切长处而不失去自我。这就是我们面对世界文化的根本出发点。
17.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 )(3 分)
A.并不是我们的主观愿望设计制作好再端出去的一盘点心,
B.并不是按我们的主观愿望制作设计好再端出去的一盘点心,
C.并不是一盘我们的主观愿望设计制作好再端出去的点心,
D.并不是按我们的主观愿望设计制作好再端出去的一盘点心,
18.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词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 )(3 分)
A.共鸣 两面性 源源不断 吸取
B.共鸣 片面性 连绵不断 汲取
C.共振 片面性 源源不断 汲取
D.共振 两面性 连绵不断 吸取
19.下列在文中括号内补写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 )(3 分)
A.我们也得以用崭新的异文化视角,大大加深了对自己文化的认识
B.我们也大大加深了对自己文化认识,得到了崭新的异文化视角
C.这些认识也大大加深了我们对自己文化的认识,给我们提供了崭新的异文化视角
D.这些认识也给我们提供了崭新的异文化视角,大大加深了我们对自己文化的认识
20.下面这封书信中,请从格式、语病、用语得体这三个角度,指出五处错误并修改。(5 分)
亲爱的奶奶:
孙女想您了!近来身体好吗?我们好久不见了,我常常想念您做的饭菜。有时候,我恨
不得一下子刹那间就飞到您的身旁,看您做做饭菜,和您唠嗑。奶奶,通过您多年来对我的
谆谆教导,使我明白了自立自强的道理。目前,我在学校很好,请勿挂念。我即将毕业,不
久就要填报升学志愿,我准备报考师范学校。您同意吗?请您务必来信谈谈意见。
顺祝
安康
2020 年 5 月 7 日
孙女 X X X 敬上
① ② ③ ④ ⑤
21.根据下面的新闻材料,拟一条一句话新闻。(不超过 25 字)(6 分)
为大力弘扬雷锋精神、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努力营造友善奉献、和
谐互助的社会风尚,3 月中旬,中央电视台团委、精神文明协调处联合中国邮政集团,向央
视全台和中国邮政员工发起了西藏“爱心棉衣”公益捐助活动,为西藏日喀则市谢通门县的
南木切乡小学募集棉衣和书籍,以实际行动为他们送去温暖。
去年新春,央视西藏站记者走访了日喀则市谢通门县的南木切乡小学,谢通门县位于
日喀则市西北部,平均海拔 4500 米,平均气温 6 摄氏度。记者在采访中发现,西藏偏远地
区的孩子们急需保暖的棉衣和书籍,和团委沟通后,遂发起了这次公益捐赠活动。
四、写作(60 分)
22.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60 分)
疫情爆发后,各地支援湖北,出现了一批批的“90 后”甚至“00 后”白衣天使,他们
担起了疫情的重任。所谓白衣天使,只不过是一群孩子,换了身衣服,学着前辈的样子,和
死神抢人。勇敢奔赴前线,遏制疫情,保护亿万中国人。作为高中生的你,对此有什么看法,
请写一篇文章,题目自拟,题材不限(诗歌除外),不少于 800 字。
【参考答案】
1.C
【解析】A 项,“作者指出,《平凡的世界》正因为反映了现实生活中的真情实感……”错
误,《平凡的世界》成功是因为语言的艺术性与思想的深刻性,告诫今天的作者不要刻意模
仿。
B 项,“可以从根本上突破通俗文学与主流传统文学(即纯文学)的创作壁垒,调和文学发展”
错误,反观“轻”与“重”的讨论,只是文学调和与发展的一个契机,而非从根本上解决。
D 项,“……批评其重趣味与迎合市场、轻主题与文化引领的倾向”错误,原文仅客观分析
通俗文学与纯文学的区别与融合可能以及发展前景,没有褒贬哪一类的意思;且“野蛮”,
在这里是生命力旺盛的意思。故选 C。
2.A
【解析】A 项,“只要……文学的轻、重之分,优、劣之别,自然是不存在的”错误,表示
条件关系,而原文末段为“事实上,文学自然没有孰轻孰重、孰优孰劣之分”。故选 A。
3.B
【解析】B 项,“文学有自身的艺术性……还能最终决定‘通俗’或‘精英’”错误,语意
不明,决定“通俗”或“精英”,是一代又一代的读者,亦即时间。故选 B。
4.D
【解析】A 项,“今年诺贝尔文学奖的两位得主,分别是波兰作家奥尔加·托卡尔丘克和奥
地利作家彼得·汉德克”错误,由材料一第 1 段“将 2018 年诺贝尔文学奖授予波兰作家奥
尔加·托卡尔丘克”可知,波兰作家奥尔加·托卡尔丘克是 2018 年得主。
B 项,“推迟的原因都是因为战争或没有合适的候选人”错误,选项曲解文意,材料一第 4
段说“瑞典学院有 8 次宣布‘保留奖项’,分别在 1915 年、1919 年、1925 年、1926 年、1927
年、1936 年、1949 年和 2018 年。这其中有 6 次是推迟至第二年颁奖,推迟的原因都是因为
战争或没有合适的候选人”,原文说“这其中有 6 次推迟的原因都是因为战争或没有合适的
候选人”。
C 项,“中国也必将获奖”,过于绝对。故选 D。
5.B
【解析】B 项,“因在诺贝尔文学奖赔率预测榜上名列前茅而令国人感到欣喜”错误,因果
关系错误。由原文“中国作家残雪也因为在预测赔率榜上名列前茅而广受关注。毫无疑问,
一位中国作家若能得到诺贝尔文学奖的肯定,总是令人感到欣喜”可知,令人感到欣喜的原
因是“一位中国作家若能得到诺贝尔文学奖的肯定”,而不是“在诺贝尔文学奖赔率预测榜
上名列前茅”。故选 B。
6.由材料一“从获奖成果中,国人可以看到中国在不少领域仍然存在差距。看到差距与不足,
有利于营造一个更加健康的科研环境,推动我国科学技术取得更大进步”可知,中国还需努
力,从而缩小与其它国家的差距;由“当代中国科学家们获得和平稳定的科研环境不过几十
年,近几十年来取得了不少诺贝尔奖级成果,何时获奖或许只是一个时间问题。国庆前夕,
共和国勋章和国家荣誉奖章颁发,共有 11 位科学家入选受表彰,这些科学家所取得的科学
成就,其实就是中国科技发展的一个侧面。这些都是我们不必妄自菲薄的理由,我们有足够
的底气,以‘水到渠定成’的淡然心态看待诺贝尔奖得失”可知,中国应当淡定心态,不必
妄自菲薄;由“诺贝尔奖的荣誉能给一个国家带来声望,推动经济发展,鼓励更多青少年投
身学术研究和文化创新,但中国人,也能用一种淡定、从容的态度看待和关注诺贝尔奖。因
为,今天的中国人,完全有这份底气”“允许自己对诺贝尔奖的各种临时性感受自然发生,
不纠结于对它形成前后一致的统一态度,不被它牵着鼻子走,这或许才是中国社会对诺贝尔
奖真正的一份‘平常心’”可知,中国人应当对诺贝尔奖保持平常心;由“我们之所以要关
注诺贝尔奖,不仅是对获奖者及其科研成果进行科普,更要弘扬诺贝尔奖背后的科学家精神。
无数获奖者数十年如一日潜心研究、不断探索,将享受科学当作追求,他们身上所展现的探
求、勇气、耐心等科学家精神,尤其珍贵。既仰望星空,又脚踏实地;既胸怀世界,又心系
祖国,是科学家精神的重要内涵”可知,中国应当弘扬诺贝尔奖背后的科学家精神。
7.B
8.①生活讲究:老人穿着考究;使用的餐具精美;房子的布置摆设含蓄婉约中透着美感。
②心地善良:低价出租房子给小路,又不伤害小路的自尊心;等待小路吃饭,善待小路。
③温雅内敛:希望让小路陪她吃饭,但又不明说;自己内心痛苦,却不对外人流露;小路帮她
做家务,总是优雅地说谢谢。
9.①“碗”是老人情感的载体,是老人生活中盛饭的碗,更是老人心中渴望盛满亲情的碗。
②“碗”作为线索,贯穿小说始终,是小说情节结构的枢纽,使情节简洁明了。③文中多次
写到精致的“碗”,表现出老人讲究生活品味的特点,有助于塑造人物形象。④小说以“碗”
为中心讲述了老人和小路相互关心帮助的故事,富有生活气息,赞美了人性的美好。⑤对“碗”
的描写,给小说涂上了一层“悬疑”色彩,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
10.A 11.D 12.A
13.(1)庭院中开始用篱笆隔开,以后又砌成了墙,一共变了两次。
(2)我们家的读书人很久没有取得功名了,这孩子将来成功,就可以等待了!
14.B 从对句“归梦不知山水长。”可以看出:“梦”所寄寓的是对家乡的思念。
15.本诗以“乱”为诗眼,情景交融,抒写了诗人的家国之思。首联借残月、滴漏、昏暗的
灯光暗写诗人心烦意乱。颔联直写身体之病、羁旅之困、怀乡之愁,点明“乱”的部分原因,
为进一步写“乱”蓄势。颈联转写忧国之思,以天地凄凉的色彩加以烘托,使烦乱的心情更
推进一层。尾联用衬托手法,借疏桐蝉鸣将诗人的烦乱渲染到极致。
16.(1)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2)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 则知明而行
无过矣 (3)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
17.D
【解析】画线句“并不是我们的主观愿望制作设计好再端出去的一盘点心”有两处语病:成
分残缺,“我们的主观愿望”前缺介词“按”;语序不当,应该先“设计”,再“制作”,改
为“并不是按我们的主观愿望设计制作好再端出去的一盘点心”。故选 D。
18.B
【解析】第一空,共鸣:物体因共振而发声的现象;思想上或感情上的相互感染而产生的情
绪。共振:两个振动频率相同的物体,当一个发生振动时,引起另一个物体振动;能借媒介
交互传达振动的几个物体之间的关系。根据前面的“灵感”可知选“共鸣”。
第二空,两面性:从哲学原理看,“世界上万事万物都是对立统一的”,任何事情都是有两
面性的;片面性:形而上学思想的一个特征。在认识事物时,撇开具体事物,矛盾和必然的
关系,对事物所固有的共性与个性视而不见,孤立地考虑问题。根据前面“西方人对中国的
一些认识”可知,应选“片面性”。
第三空,“连绵不断”是连续不断,指山脉、树林等静的事物,也指雨、革命、运动等动的
事物;“源源不断”是继续不断,如物质的供应、运输,也指人、水等事物不断。根据下文
“伟大文明”可知选“连续不断”。
第四空,“汲取”与“吸取”意思大致相同,但“汲取”,比较文雅庄重,多用于书面语。
而“吸取”较通俗,无论在书中还是口语中都被广泛使用。这里运用“汲取”更合适。
故选 B。
19.D
【解析】根据上文“西方人对中国文化的一些认识”可确定这里句子的主语应是“这些认
识”,排除 A、B 两项;因先有“给我们提供了崭新的异文化视角”,才有“太大加深了我们
对自己文化的认识”,排除 C 项。故选 D。
20.【答案】
答案:
格式修改:1.祝福语“安康”顶格书写。
2.将日期和署名调换顺序。
语病修改:1.“一下子”和“刹那间”重复,删掉其中一个。
2.“通过”和“使”同时使用,使句子缺乏主语,删掉其中一个。
不得体修改:“务必”不得体,删掉。
21.【答案】央视联手中国峠发起西藏“爱心棉衣”公益捐助活动。
试题分析:这是一道新闻消息概括压缩类试题,新闻属叙事类文体,可以要素提取法,就是
将新闻中叙述的各要素(当然有的新闻不一定每个要素都具备)提取出来,然后按“什么人
(或物)于什么时间什么地点做了什么事”的顺序(或适当调整语序)即组成一句话新闻。
22.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