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72.00 KB
  • 2021-06-07 发布

【语文】北京市西城区北师大附中2019-2020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试题(解析版)

  • 22页
  • 当前文档由用户上传发布,收益归属用户
  1. 1、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淘文库整理发布,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请立即联系网站客服。
  3.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阅读内容确认后进行付费下载。
  4. 网站客服QQ:403074932
北京市西城区北师大附中2019-2020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 考试语文试题 阅读下面材料,完成文后各题。‎ 材料一 科幻小说诞生于19世纪下半叶的欧洲,一般人最早接触到的是儒勒·凡尔纳的作品。他笔下的人物性格鲜明,但十分单纯,像一个个色彩醒目的符号。在凡尔纳的科幻小说中,人类在文学中的主角地位让位于另一个文学史上首次出现的意象——大机器。大机器以“鹦鹉螺号”潜艇、机器岛和登月大炮的形象出现。【甲】像《八十天环游地球》这样没有大机器出现的小说,地球本身作为一个完整的文学形象【乙】取代了人。同时,凡尔纳所代表的新生的科幻文学,把传统主流文学中占统治地位的人与人的关系转换为人与自然的关系,这一转换为文学注入了新鲜的血液和灵魂。‎ 主流文学描写已经创造的世界,科幻文学则创造世界再描写它。科幻小说中的历史来自于作者想象中的世界。有这样一篇名为《奇点焰火》的科幻小说,描写在一群超级意识那里,用大爆炸方式创造宇宙只是他们的一场焰火晚会,一个焰火就是一次创世大爆炸,进而诞生一个宇宙。当我们的宇宙诞生时,有这样的描写:‎ ‎“这颗好!这颗好!”当焰火在虚无中炸开时,主体1欢呼起来。‎ ‎“至少比刚才几颗好,”主体2懒洋洋地说,“暴胀后形成的物理规律分布均匀,从纯能中沉淀出的基本粒子成色也不错。”‎ 焰火熄灭了,灰烬纷纷下落。‎ ‎“耐心点嘛,还有许多有趣的事呢!”主体1对又拿起一颗奇点焰火要点燃的主体2说,他把一架望远镜递给主体2,“你看灰里面,冷下来的物质形成许多有趣的微小低熵聚合。”‎ ‎“嗯,”主体2举着望远镜说,“他们能自我复制。还产生了微小的意识……他们中的一些居然推测出自己来自刚才那颗焰火,有趣……”‎ 短短二百字,却在时空上囊括了我们的宇宙自大爆炸以来150亿年的全部历史,包括生命史和文明史,还展现了我们的宇宙之外的一个超宇宙的图景。又如阿瑟克拉克的《2001,太空奥德赛》,描述了人类从诞生直至与宇宙融为一体的全过程。从百万年前原始人自我意识的觉醒,到人类对近地空间和月球的探索,直到宇航员在土星探险的终点跨超时空之门进入宇宙深处,使文明完成从个体到整体的升华。作者笔端轻摇、纵横十亿年时间和百亿光年的空间,使主流文学所描述的世界和历史瞬间变成了宇宙中一粒微不足道的灰尘。科幻急剧扩大了文学的描写空间,也使得我们有可能从对整个宇宙的描写中更生动也更深刻地表现地球和人类。‎ 科幻文学能使我们从大海见一滴水。‎ ‎(取材于刘慈欣《从大海见一滴水》)‎ 材料二 被誉为“中国科幻第一人”的刘慈欣凭借其科幻小说《三体》获得“雨果奖”最佳长篇小说奖,这是中国科幻第一次获得世界级的认可。小说讲述了人类文明和三体文明的信息交流、生死搏杀及两个文明在宇宙中的兴衰历程。三体问题本来是个古老的物理学问题,牛顿当年在《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第一卷“论物体的运动”中就提到过。刘慈欣充分发挥了他科学上的特长,赋予这个想象中的三体世界以可信的物理特性和演化规律。作品讲述了这个遥远文明二百次毁灭与重生的传奇,并进一步让三体世界、地球、甚至更高级的文明,发生猛烈而意味深长的碰撞。小说在最不可思议的生存景象中蕴含了触手可及的现实性。这部作品既是对人类文明的一种反省,也是一种超越。‎ 德米特里·比伦琴在《幻想作品的现实主义》中认为科幻作品的题材可以表述为:“面对着未来的人及人类,面对着不可思议的、幻想中的、但却可能是隐藏在进步的地平线后或自然界中的未来的人及人类。”文学的关注对象是人,科幻文学关注的是“面对着未来”的人,这是科幻文学与传统文学的最根本的区别。他认为工业革命使得第一批科幻作家的作品集中在技术发展前景上。但是时代在转变,未来世界中人将是什么样子?未来将给人带来什么?在遥远的未来将发生什么和人有关的事情?我们很清楚地感觉到,这种未来很快就要到来。在幻想越来越迅速变成现实的当今,如果不想象未来,连现实本身也将不可理解。科幻作品的“科学——技术”这条线,最终会在它的创作中与一般文学的“社会——心理学和哲学”这条线汇合。‎ ‎(取材于网络《关于我国科幻文学调查研究课题的报告》)‎ 材料三 罗伯特·索耶,这位加拿大“科幻教父”,曾包揽雨果奖、星云奖和坎贝尔奖三大最具影响力的科幻奖项。他出版了22部长篇科幻小说,包括“恐龙三部曲”、《金羊毛》、《计算机中的上帝》。与此同时,这位科幻大师还是政府机构、科研部门甚至跨国公司的座上宾。他常年担任“探索”频道加拿大版的评论员,为《科学》和《自然》杂志撰写专栏,担任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顾问,甚至在谷歌、摩托罗拉等公司担任咨询顾问。‎ 听起来,这些工作都和科幻创作不沾边。有一次,他为加拿大政府做法律方面的顾问,“未来医学可以通过DNA的读取来预测人们可能患上某些疾病,这涉及个人隐私。假如这个隐私触及到有基因疾病的人的丈夫、孩子们的知情权时,哪一方是需要保护的呢?这就是他们邀请我们帮忙解决的问题之一”。在索耶看来,“科幻是现实的镜子”,科幻作家不应只是空想,而应该担负起批判现实的责任。‎ 事实上,这也是科幻界的传统。1818年,英国作家玛丽·雪莱创作了第一部科幻小说《弗兰肯斯坦》。这部关于生物科学的小说,第一次提及生物伦理学。如今,生物伦理学已经是一门成熟的学科,用索耶的话来说,“这个学科就是由科幻小说创造的”。见证科幻作家的远见卓识最终变为现实是一件很有趣的事,这包括凡尔纳描写的月球之旅、潜水艇;英国作家威尔斯描写的立体空战、坦克等。1944年,美国科幻作家卡特·米尔在《生死界线》里逼真地描述了原子弹的技术细节,发表后招致美国联邦调查局的审查,他们以为当时秘密进行多年、连副总统都蒙在鼓里的“曼哈顿工程”泄密。阿瑟克拉克1945年就详细描述了地球同步通信卫星网络,今天卫星所在的轨道因此被称为“克拉克轨道”。还有阿西莫夫经常提及的人形机器人在今天的实验室中越来越常见。‎ 在索耶看来,科幻小说的公共价值主要体现在两方面:一是让公众不被社会阴暗面俘虏,并推动科学技术发展;另一方面,科幻小说培养公众长远的眼光,让人们学会思考未来。科幻不仅预测未来,亦可预防未来。科幻小说不仅关乎科学技术,也关乎理性和价值观。核武器、环境危机等诸多达摩克利斯之剑高悬于人类头顶,许多科幻小说、科幻电影也渲染末日降临的场景,其中的一部分某种程度上甚至已经在我们周围悄然发生……但是,尽管人类在前进过程中有曲折和失误,我们还是希望未来会像威廉福克纳所说的:“人类不仅会生存下去,而且终将获得胜利。”‎ ‎(取材于张渺、张莹《政治家都该读科幻小说》)‎ ‎1.下列对“材料一”中加粗字词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诞生:比喻新事物出现。‎ B.暴胀:胀,zhàng,指体积扩大。‎ C.囊括:囊,22画,形声字,口部。‎ D.微不足道:意思是“不值得称赞的”。‎ ‎2.在“材料一”中【甲】【乙】处依次填入词语,恰当的一项是( )‎ A.因为 就 B.即使 也 C.无论 还 D.于是 就 ‎3.下列对“科幻文学能使我们从大海见一滴水”中“大海”和“一滴水”对应关系的呈现,最准确的一项是( )‎ A.宇宙/人类 B.地球/大机器 C.超级意识/微小意识 D.大爆炸理论/基本粒子 ‎4.根据“材料二”,不属于《三体》获得世界级认可原因的一项是( )‎ A.描述了不可思议的未来生存图景 B.蕴含了触手可及的现实性 C.解决了牛顿提出的三体问题 D.反省并超越了人类文明 ‎5.根据“材料二”内容判断,下列不属于德米特里·比伦琴对科幻作品题材理解的一项是( )‎ A.前沿科技 B.幻想中的自然 C.面对未来的人 D.不可理解的现实 ‎6.根据“材料三”,没有体现罗伯特·索耶“科幻是现实的镜子”这一观点的一项是( )‎ A.罗伯特·索耶通过DNA来预测人类疾病 B.玛丽·雪莱《弗兰肯斯坦》提及生物伦理学 C.卡特·米尔《生死界线》描述原子弹的技术细节 D.阿瑟·克拉克描述地球同步通信卫星网络 ‎7.根据“材料三”,下列对“亦可预防未来”中的“未来”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 ‎①DNA读取技术导致个人隐私泄露 ‎②人形机器人在研究实验中越来越多 ‎③核武战争毁灭地球 ‎④环境危机导致人类末日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8.美国近代著名科幻小说家弗里蒂克·布朗创作了被称为世界上最短的科幻小说,小说只有一句话:“地球上最后一个人独自坐在房间里,这时忽然响起了敲门声……”请在上面三则材料中任选一种对于“科幻小说”特征的理论描述,分析这篇小说被称为“科幻小说”的原因。‎ ‎【答案】1.D 2.B 3.A 4.C 5.D 6.A 7.C ‎ ‎8.‎ 答案示例:①这篇小说是科幻小说,因为它关注了“面对未来”的人。作者想象在遥远的未来,假如地球上只剩下一个人的时候,这个人会做什么?会发生什么故事?关注这最后一人的生存处境②这篇小说是科幻小说,因为它“不仅预测未来,而且预防未来”为什么在遥远的未来,地球上只剩下最后一个人?发生了什么,人类为何走到这一步,我们怎样避免末日危机……通过这篇小说,作者警示人们审视现实,预防悲剧性的未来。③这篇“最短的科幻小说”符合德米特里•比伦琴对科幻小说特征的描述。比伦琴认为科幻小说的题材特征是“面对着不可思议的、幻想中的、但却可能是隐藏在进步的地平线后或自然界中的未来的人及人类”,而这篇“最短的科幻小说”中,首先写“地球上最后一个人”,由于现在的人类数量远未达到只剩最后一个的程度,所以小说写的是“未来的人”;而最后一个人面对着“响起的敲门声”,由于现实中除了人类以外没有其他生物会敲门,所以这里写的是“不可思议的、幻想中的未来”。故这篇小说是一个科幻小说。‎ ‎【解析】‎ ‎【1题详解】‎ 试题分析:D项,“微不足道”从本义来看,微:细,小;足:值得;道:谈起。微小得很,不值得一提,指意义、价值等小得不值得一提。材料一中“主流文学所描述的世界和历史瞬间变成了宇宙中一粒微不足道的灰尘”,意思是说科幻剧《2001,太空奥德赛》扩大了文学的描写空间,相比这下,主流文学所描述的内容就很微小了,由此可知,文中“微不足道”一词用的是本义。‎ ‎【2题详解】‎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正确运用关联词语的能力。解答时首先要确定所给选项中的关联词语的用法,然后分析所给句子之间的关系,然后确定答案。A项,“因为”是表因果关系的关联词语,“因为……就”不是一组关联词语;B项,“即使……也”表让步假设关系的关联词语;C项,“无论”表条件关系;D项,“于是……就”表承接关系。材料一中“像《八十天环游地球》这样没有大机器出现的小说,地球本身作为一个完整的文学形象”“取代了人”,结合上下文来看,是让步假设关系,应选B项。‎ ‎【3题详解】‎ 试题分析:本题要求找出“大海”和“一滴水”的对应关系,考查的是对文中重点句子和词语的理解能力。题干所给句子出现在材料一的结尾处,有总结上文的作用,应结合上文来理解。“大海”和“一滴水”都运用了比喻的手法,结合上文“科幻急剧扩大了文学的描写空间,也使得我们有可能从对整个宇宙的描写中更生动也更深刻地表现地球和人类”就可确定,“大海”和“一滴水”的关系也就是宇宙和人类的关系,故答案应为A项。‎ 点睛:本题理解对画线词语的理解,解答时要将其放置于原文,联系上下文从以下几个角度思考,一该词语中有没有具有象征含义的意象出现;二词语中有没有指代很强的代词出现;三词语中有没有比喻修辞;四有没有言外之意;五是否是一个表意矛盾但又不矛盾的词语。本题所考查“大海”和“一滴水”的对应关系,首先就要结合上文找出“大海”和“一滴水”所指,然后结合选项确定答案。‎ ‎【4题详解】‎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筛选信息的能力。由材料二可知,刘慈欣的科幻小说《三体》获得“雨果奖”最佳长篇小说奖,意味着中国科幻获得世界级的认可,也就是说“世界级认可”认可的是科幻小说作品,而小说中写的是想象的世界,牛顿提出的是科学问题,二者不是同一领域,因此C项不属于《三体》获得世界级认可的原因。‎ ‎【5题详解】‎ 试题分析:由原文中“面对着未来的人及人类……”文“工业革命使得第一批科幻作家的作品集中在技术发展前景上”“未来世界中人将是什么样子”可知ABC三项都是正确的。由原文“在幻想越来越迅速变成现实的当今,如果不想象未来,连现实本身也将不可理解”可知,文章认为只有当人们不关注未来走向时,今天我们所在的现实才会变得不可理解,这不属于德米特里·比伦琴对科幻作品题材理解,因此答案应为D项。‎ ‎【6题详解】‎ 试题分析:题干中“科幻是现实的镜子”意思是科幻应反映现实批判现实,从这一观点出发,BCD三项都是符合要求的。A项,根据原文来看,“未来医学可以通过DNA的读取来预测人们可能患上某些疾病……这涉及个人隐私。……丈夫、孩子们的知情权……需要保护的呢?这就是他们邀请我们帮忙解决的问题之一”,索耶只负责帮助解决知情权或伦理学的问题,并不能预测疾病,故答案就为A项。‎ ‎【7题详解】‎ 试题分析:“亦可预防未来”,预防的应是未来可能会发生的对人类不利的后果,所给句子中,① “隐私泄露”③“毁灭地球”④“人类末日”都是恶果,应该预防;②人形机器人在实验中增多不是恶果。另外,人形机器人在实验中增多已是事实,且使用得当就不会出现恶果。故答案应为C项。‎ ‎【8题详解】‎ 试题分析:“理论表述”指任一来自三则材料的关于科幻小说的特征描述,可以从某一则材料中提取相关理论,也可以将几个理论融合成一个。“分析”作品,指结合这篇小说的内容和自己选定的科幻小说的一个特征来说明它是一篇科幻小说,注意一定要将对这篇小说的分析能与所引述的理论相结合且文字通顺。从材料一来看,科幻小说的特征包括:科幻小说关注人与自然的关系,科幻小说创造世界再描写它,科幻小说中的历史来自于作者的想象,科幻小说扩大了文学的空间,从对整个宇宙的描写中表现地球和人类。从材料二来看,科幻小说的特征有:科幻小说可以在最不可思议的生存景象中蕴含现实性,是对人类文明的反省,也是超越;科幻小说关注“面对着未来”的人;科幻小说中“科学——技术”这条线索会和“社会——心理学和哲学”这条线索汇合。从材料三来看,科幻小说的特征有:科幻小说应该担负起批判现实的责任;科幻小说可以培养公众长远的眼光;科幻小说不仅预测未来,亦可预防未来。考生结合这些特点分析题干所给小说即可。注意表述准确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贾诩 苏辙 曹公入荆州,降刘琮,欲顺江东下,以取孙氏。贾诩言于公曰:“公昔破袁氏,今收汉南,威名远闻,兵势盛矣!若因旧楚之饶,以飨吏士,抚安百姓,江东可以不劳众而定也。”公不用其计,以 兵入吴境,遂败于赤壁。方是时,孙氏之据江东已三世矣。国险而民附,贤才为用,诸葛孔明以为可与为援而不可图。而曹公以刘琮待之,欲一举而下之,难哉!使公诚用诩言,端坐荆州,使辩士持尺书结好于吴,吴知公无并吞之心,虽未即降,而其不以干戈相向者可必也。方是时,刘玄德方以穷客借兵于吴。吴既修好于公,其势必不助刘,而玄德因可蹙矣。惜乎谋之不善,荆州既不能守,而孙、刘皆奋。‎ 其后公既降张鲁,下汉中,刘晔劝公乘胜取蜀,曰:“刘备,人杰也,有度而迟,得蜀日浅,蜀人未附也。今举汉中,蜀人震骇,因其震而压之,无不克也。若少缓之,诸葛亮善治国而为相,关羽、张飞勇冠三军而为将,蜀人既定,冯险守要,不可犯也。”公不从而反,天下皆惜晔计之不用。‎ 春秋之际,楚子重伐郑。晋栾武子救之,遇于绕角。楚师还,晋师遂侵蔡。楚人以申息之师救蔡。晋群帅皆欲战,智庄子、范文子、韩献子谓武子曰:“吾来救郑楚师不战吾遂至于此既迁戮矣戮而不已又怒楚师战必不克虽克不令若不能克为辱已甚不如还也。”遂全师而归。夫兵久于外,狃于一胜而轻与敌遇,我怠彼奋,败常十九。古之习于兵者,盖知之矣。‎ 用兵之难,盖有怵于外而动者矣。力之所及,而义不可,君子不为也;义之所可,而力不及,君子不强也。魏文帝始受汉禅,欲用兵吴、蜀,以问贾诩。诩曰:“吴、蜀虽蕞尔小国,依阻山水。刘备有雄才,诸葛亮善治国,孙权识虚实,陆逊见兵势。据险守要,皆难卒谋也。用兵之道,先胜后战,量敌论将,故举无遗策。臣窃料群臣,无权、备对,虽以天威临之,未见万全之势也。”帝不能用,遂兴江陵之役,士卒多死。是时帝始受禅,欲以武功夸示四方,贪得幸胜,未暇虑兵败势屈之辱也。魏多谋臣,盖必有知之者矣,然皆莫敢言。诩能言之,可谓不怵于外矣。‎ ‎(节选自《栾城后集卷九》)‎ ‎9.下列对句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而玄德因可蹙矣 蹙:窘迫 B.有度而迟 迟:迟钝 C.狃于一胜而轻与敌遇 狃:贪图 D.皆难卒谋也 卒:终于 ‎10.下列各组句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若因旧楚之饶 因事顺心,命篇曰《归去来兮》‎ B.以兵入吴境 木欣欣以向荣 C.虽未即降 虽然,犹有未树也 D.刘玄德方以穷客借兵于吴 遂见用于小邑 ‎11.请用“/”为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断句。‎ ‎12.根据文意,以下人物中不属于“不怵于外”的一个是 A.贾诩 B.刘晔 C.栾武子 D.魏文帝 ‎13.请简述贾诩两次向君主进言的内容,并概括贾诩的用兵之道。‎ ‎【答案】9.D 10.C ‎ ‎11.吾来救郑/楚师不战/吾遂至于此/既迁戮矣/戮而不已/又怒楚师/战必不克/虽克不令/若不能克/为辱已甚/不如还也 12.D ‎ ‎13.第一次进言:分析了当前形势,劝说曹操不要马上攻打东吴,而应以安抚手段达到不战而胜的目的。‎ 第二次进言:分析敌方在“地利”“人和”上的优势以及我方的劣势,劝说魏文帝不可马上攻打吴、蜀。‎ 贾诩用兵之道:知己知彼,扬长避短,不打无把握的仗。‎ ‎【解析】‎ ‎【9题详解】‎ 本题考查常见文言实词的含义。考生需掌握一些常见的文言实词含义,同时要能够结合具体的语境,推断字词的含义。注意一词多义、词类活用、古今异义、通假字等语法现象。‎ A项,蹙:窘迫;“而玄德因可蹙矣”译为:那么刘玄德就应该(陷于)窘迫了。 ‎ B项,迟:迟钝;“有度而迟”译为:有器量却迟钝。 ‎ C项,狃:贪图;“狃于一胜而轻与敌遇”译为:贪图一次胜利就轻率地与敌人交战。 ‎ D项,卒:通“猝”,一下子,突然;“皆难卒谋也”译为:都很难一下子图谋(得手)。‎ 故选D。‎ ‎【10题详解】‎ 本题考查虚词的意义和用法,考生需熟练掌握常见虚词的用法,同时还要结合具体的语境推断,注意有些虚词有时也用作实词。最重要的是加强课内外阅读,培养在语境中推断的能力。‎ A项,凭借,介词,译:如果凭借昔日楚国的富饶;因为,连词,译:因为辞官而顺遂了心愿,写了一篇文章,题目叫《归去来兮》。‎ B项,率领,动词,译:率军进攻吴地;表修饰,连词,译:树木茂盛地生长。‎ C项,均为连词,即使,译:即使不立即投降;即使这样,还是有未能达到的最高境界。‎ D项,向,介词,译:刘玄德正凭穷途末路者的身份向孙吴借兵;介词,引进动作涉及对象,译:我就被委任到小县做官。‎ 故选C。‎ ‎【11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文言断句的能力。给文言文断句时,先了解文章大意,要注意句首发语词、句末语气词,要确定谓语。一般情况下,句首发语词前、句末语气词后要停顿,并列成分之间也要停顿;分析谓语,谓语如果是形容词,谓语后可停顿;如果是动词,宾语后可以停顿;同时还要注意结构上的对称等。‎ 画线句子的大意:我们来救郑国,楚国军队不出战,我们就来到这里(攻打蔡国),已经是转移(进攻目标)而杀戮。攻击没有完成,又激怒楚国军队,开战(的话)一定打不赢,即使打赢了也不光彩,如果不能战胜楚军,就是更大的耻辱,不如回去吧。‎ ‎“楚”是“救”的宾语,其后断;“吾”是“至”的主语,意思是“我们就来到这里”,其前断:“矣”用于句末,表示陈述语气,其后断:“戮而不已”的“不已”指“没有完成”,是其谓语,后无宾语,其后断;“又怒楚师”指“又激怒楚国军队”,“楚师”是“怒”的宾语,其后断;“虽、若”分别用于句首,表示假设,其前断;“不能克”指“不能战胜楚军”,省略宾语“楚军”,其后断;“为辱已甚”指“就是更大的耻辱”,“已甚”是补语,其后断。依据以上分析,画线句子断句为:吾来救郑/楚师不战/吾遂至于此/既迁戮矣/戮而不已/又怒楚师/战必不克/虽克不令/若不能克/为辱已甚/不如还也。‎ ‎【12题详解】‎ 本题考查筛选文中信息的能力。作答时,准确审题,确定筛选标准、范围;还要注意一些语言标志,如表示总结或解说的词语等。作答本题,首先要理解“不怵于外”的含义。然后回归文本,分析所给人物的言行事迹,筛选得出答案。‎ ‎“不怵于外”的意思是不被军情以外的因素影响而去盲目行动,根据“是时帝始受禅,欲以武功夸示四方,贪得幸胜,未暇虑兵败势屈之辱也。魏多谋臣,盖必有知之者矣,然皆莫敢言。魏多谋臣,盖必有知之者矣,然皆莫敢言。诩能言之,可谓不怵于外矣”得出答案。这段话是说此时魏文帝刚接受禅位,想凭借武功向四境炫耀自己的力量,贪图侥幸得到胜利,没有时间考虑打败仗(后)(国家)处于劣势的羞辱。魏国(有)很多谋臣,大概一定有明白这个道理的,可是都不敢进言。贾诩能说出这些话,可以说是没有被(军情)以外的(因素)影响而(盲目)行动了。由此可以看出魏文帝贸然出征,不属于“不怵于外”。‎ 故选D。‎ ‎【13题详解】‎ 本题考查筛选并概括文中信息的能力。筛选答案时,要仔细审题,确定筛选标准、范围;一般来讲,题干所在的位置前后,往往就是答案所在的地方;在筛选的基础上,对主旨或共性的东西加以提炼概括。‎ 根据第一段“贾诩言于公曰:‘公昔破袁氏,今收汉南,威名远闻,兵势盛矣!若因旧楚之饶,以飨吏士,抚安百姓,江东可以不劳众而定也’”,第一次进言:分析了当前形势,劝说曹操不要马上攻打东吴,而应以安抚手段达到不战而胜的目的。‎ 根据最后段“诩曰:‘吴、蜀虽蕞尔小国,依阻山水。刘备有雄才,诸葛亮善治国,孙权识虚实,陆逊见兵势。据险守要,皆难卒谋也。用兵之道,先胜后战,量敌论将,故举无遗策。臣窃料群臣,无权、备对,虽以天威临之,未见万全之势也’”,第二次进言:分析敌方在“地利”“人和”上的优势以及我方的劣势,劝说魏文帝不可马上攻打吴、蜀,由此看出贾诩用兵之道是:知己知彼,扬长避短,不打无把握的仗。‎ ‎【点睛】‎ 阅读一篇文言文,重点把握三点:一是知人,就是要掌握文中所写之人。具体地说,文章主要人物是谁,有哪些性格特征;次要人物有哪些,和主人公之间有什么关系。二是明事;事件是史传文的主体。明事,就是要弄清楚作者围绕主要人物写了几件事。如果只写一件事,就要分析事件的起因、经过和结果。如果是写几件事,就要了解事件的先后顺序,事件之间是什么关系。三是辨理;所谓辨理,就是要分析作者借助所叙之事,对人物作出怎样的评价,说明了什么道理。这其实就是分析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所谓“理”,有的是作者明说的,但更多的却是在叙事之中透露的,这就需要“辨理”。‎ 参考译文:‎ 曹公占据荆州,迫使刘琮投降,想要顺长江东下,来攻打孙权。贾诩对曹公说:“您以前打败了袁氏,现在攻取了汉水以南的地方,威名远扬,军队的声势浩大啊!如果凭借昔日楚国的富饶,来供给官兵,抚慰安顿百姓,(那么)江东可以不须劳师动众就平定了。”曹公没有采纳他的计策,率军进攻吴地,最终在赤壁兵败。正当这时候,孙氏占据江东已经三代了。地势险要并且百姓归附,贤才被任用,诸葛孔明认为可以和(孙权)结盟却不可以图谋(夺取他的地盘)。可是曹公用(对待)刘琮(的办法)对待他,想要一战就攻下孙吴,太难了!假使曹公果真采纳贾诩的建议,稳坐荆州,派能言善辩的使者拿着(曹操的)书信与孙吴建立友好(关系),孙吴了解曹公没有兼并侵吞的心思,即使不立即投降,他也不会刀兵相见,(这)可以说是一定的。正当这时候,刘玄德正凭穷途末路者的身份向孙吴借兵。孙吴(如果)已经与曹公缔结友好(关系),那形势下一定不会帮助刘备,那么刘玄德就应该(陷于)窘迫了。可惜啊谋划得不好,荆州没能守住,而孙权、刘备都很振奋。‎ 那以后曹公迫降了张鲁,夺取了汉中,刘晔劝说曹公趁着胜利的气势夺取蜀汉,说:“刘备是人中豪杰,有器量却迟钝,占据蜀地时间较短,蜀人没有(完全)归附(他)。现在攻占汉中,蜀人震动惊惧,趁着他们惊慌失措而镇压他们,没有不成功的。如果(行动)稍微延缓一些,诸葛亮善于治理国家并且做了丞相,关羽、张飞勇冠三军并且做了将军,蜀人已经安定下来,凭借险要地势守卫要害之地,(就)不可以(再)攻打了。”曹公没有听从(他的建议)就回去了,天下都惋惜刘晔的计谋没有被采纳。‎ 春秋的时候,楚国子重讨伐郑国。晋国栾武子去救郑国,(两军)在绕角相遇。楚国军队退走,晋军就进攻蔡国。楚将率领申、息两地的军队救蔡国。晋国的众位将军都想出战,智庄子、范文子、韩献子对栾武子说:“我们来救郑国,楚国军队不出战,我们就来到这里(攻打蔡国),已经是转移(进攻目标)而杀戮。攻击没有完成,又激怒楚国军队,开战(的话)一定打不赢,即使打赢了也不光彩,如果不能战胜楚军,就是更大的耻辱,不如回去吧。”于是保全军队归国。军队长时间在外(征战),贪图一次胜利就轻率地与敌人交战,我方疲惫敌方士气昂扬,失败常常是十次中有九次。古来熟悉兵法的人,大概(都)明白这一点啊。‎ 用兵的难点,在于被(军情)以外的(因素)影响而(盲目)行动。力量能够达到,可道义不允许,君子不打(这样的仗);道义上可以做,可力量达不到,君子不勉强打(这样的仗)。魏文帝刚接受汉禅位(的时候),想对孙吴、蜀汉用兵,拿这事问贾诩。贾诩说:“吴、蜀虽然都是不起眼的小国,(但都)仗恃地势险阻。刘备有雄才大略,诸葛亮善于治理国家,孙权明白虚实大势,陆逊懂得军事形势。(他们)占据险要地形守卫要害之地,都很难一下子图谋(得手)。用兵的规律,先有胜算再出兵,估量敌人的力量(再)调兵遣将,所以用兵(的时候)不会失算。我私下里忖度群臣,没有人是孙权、刘备的对手,即使借助天子的威势面对敌人,(我也)看不到完全胜利的形势。”魏文帝没有听从(贾诩的话),于是发动江陵之战,士兵死伤很多。此时魏文帝刚接受禅位,想凭借武功向四境炫耀自己的力量,贪图侥幸得到胜利,没有时间考虑打败仗(后)(国家)处于劣势的羞辱。魏国(有)很多谋臣,大概一定有明白这个道理的,可是都不敢进言。贾诩能说出这些话,可以说是不被(军情)以外的(因素)影响而(盲目)行动了。‎ 阅读下面的唐诗,完成下面小题。‎ 开愁歌①‎ 李贺 秋风吹地百草干,华容碧影生晚寒。‎ 我当二十不得意,一心愁谢如枯兰。‎ 衣如飞鹑②马如狗,临歧击剑生铜吼。‎ 旗亭③下马解秋衣,请贳④宜阳一壶酒。‎ 壶中唤天云不开,白昼万里闲凄迷。‎ 主人劝我养心骨,莫受俗物相填豗⑤。‎ ‎【注释】①本诗为作者途经陕西华山时所作。②衣如飞鹑:衣衫褴褛。③旗亭:酒肆。④贳(shì):抵押。⑤豗:冲击。‎ ‎14.下列对本诗的理解与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一、二句写景:秋风萧瑟,百草干枯,华山苍碧的身影在傍晚中寒意愈浓。‎ B.三、四句中,“枯兰”形象写出了人生失意的悲苦,也喻指诗人高洁的品格。‎ C.九、十句乐景写哀情,白昼万里、浮云悠闲,诗人却愁绪满怀、把酒唤天。‎ D.最后两句点题,写酒肆主人劝解诗人应保养身心,不要为世俗之物所困扰。‎ ‎15.“临歧击剑生铜吼”句借“击剑”这一动作抒发情感。下列诗句也运用了这种手法,所抒情感与“临歧”句最接近的一项是 A.一言不合龙额侯,击剑拂衣从此弃。(李颀《别梁锽》)‎ B.从军借问所从谁,击剑酣歌当此时。(高适《送浑将军出塞》)‎ C.尔奋空拳彼击剑,水纵长澜火飞焰。(李咸用《西门行》)‎ D.拔剑舞,击剑歌,青云路遥心奈何。(张咏《淮西有答》)‎ ‎16.本诗七、八两句写到以物换酒,从中可看到诗人的形象。请结合这两句诗,分析诗人的形象。‎ ‎【答案】14.C 15.D ‎ ‎16.是潦倒困顿、借酒浇愁、志不得伸的失意者。‎ ‎【解析】‎ ‎【14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鉴赏诗歌的内容和表达技巧等能力。诗歌鉴赏的选择题一般综合考核诗歌形象、语言、表达技巧和诗歌的思想内容,做题时,注意结合全诗进行分析,一般要考虑意象的含义不对,手法不准确,手法的解说和艺术效果的分析不对,语言方面主要是风格不正确,内容一般为曲解诗意或只答表层含义,或故意拔高等。‎ C项,“壶中唤天云不开,白昼万里闲凄迷”,酒醉中我呼唤老天层云不散,万里白昼顷刻之间一片凄迷,写醉后呼天,天也不应,浮云蔽日,白昼如冥,看不到一点希望的光亮,诗人忧心如焚;此处不是乐景,此处之景是“浮云蔽日,白昼如冥”,而不是“白昼万里、浮云悠闲”。‎ 故选C。‎ ‎【15题详解】‎ 考查学生把握诗句情感的能力。把握诗歌的情感,可从两方面入手,一方面从诗歌本身抓住诗歌标题、意象意境、情感关键词、表达技巧等进行分析;另一方面也可以结合诗人经历、创作心境及创作背景等因素来理解。‎ ‎“临歧击剑生铜吼”中写“击剑”这一行动,重在抒情。击剑不是为了打斗,而是为了发泄心中的怨气;“吼”字是拟物,也是拟人,剑本来是不会“吼”的,这里用猛兽的咆哮声来比拟击剑人心底的“怒吼”;句首的“临歧”二字,含有哭穷途的意思,站在十字路口,不知走哪条路好。事实上眼前没有一条路可以通向理想境界了,这一句抒发了诗人的悲愤之情。‎ A项,“一言不合龙额侯,击剑拂衣从此弃”,写自己因与军帅不合,拂衣弃职而去,表达的是决绝之情。‎ B项,“从军借问所从谁,击剑酣歌当此时”,是说从军应该选谁呢,击响宝剑高声歌唱正在这个时候,表达了作者渴望建功立业的情感。‎ C项,“尔奋空拳彼击剑,水纵长澜火飞焰”,表达是战场激烈的场面。‎ D项,“拔剑舞,击剑歌,青云路遥心奈何”,拔剑而舞,击剑而歌,作者借击剑发泄内心的愤懑;“青云路遥心奈何”,表达作者抱负难以实现无可奈何之情。该诗句的情感与“临歧击剑生铜吼”抒发情感相近。‎ 故选D。‎ ‎【16题详解】‎ 本题考查人物形象的分析概括能力。概括人物形象,根据诗句中描写的人物肖像、语言、动作、心理、神态等描写来揣摩人物性格;其次,依据诗词中的意象、关键词语来把握人物形象。‎ 第一,“旗亭下马解秋衣,请贳宜阳一壶酒”,到酒店下马后脱下秋衣作抵押,请求赊给我这宜阳人一壶美酒。上句写到“临歧击剑”,已是愁苦愤懑已极,要得解脱,唯一的办法只有求救于酒,以酒浇愁。可是诗人身无分文,于是下马脱下“秋衣”,拿到酒店换酒。“解秋衣”“ 贳壶酒”,可以看出诗人穷愁潦倒的生活境况。‎ 第二,秋天的傍晚,寒气侵肤,诗人竟以衣当酒,衣不可脱而非脱不可,酒可不喝而非喝不行,诗人此时内心极度苦闷,很想借酒消愁,再结合前面“我当二十不得意”的诗句,一个借酒浇愁、志不得伸、极度苦闷诗人形象便展现在读者面前。‎ ‎【点睛】对于诗歌情感的把握,可以从题材入手,同一类题材往往都表达这类似的情感;可以从抒情议论的句子入手,这些句子是直接表达思想感情的地方;可以从作者和创作背景入手,做到知人论世;可以从题目入手,题目往往交代了诗歌的主要内容,创作的缘由和主要表现的思想感情;可以从景物形象入手,景物形象衬托或烘托诗人的情感或借景抒情;可以从用典入手,典故是将历史和现实对照,含蓄的表达自己的观点、态度和情感。故考生在答题的时候,应先借助题干明确考查的是哪个方面的内容,有无暗示。‎ ‎17.在横线处填写作品原句。‎ ‎(1)_____________,知来者之可追。‎ ‎(2)引壶觞以自酌,_____________。‎ ‎(3)______________,亦崎岖而经丘。‎ ‎(4)都督阎公之雅望,棨戟遥临;____________,__________。‎ ‎(5)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桂殿兰宫,即冈峦之体势。‎ ‎(6)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邺水朱华,光照临川之笔。‎ ‎(7)水击三千里,________________,去以六月息者也。‎ ‎(8)背负青天,__________________,而后乃今将图南。‎ ‎(9)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时则不至,而控于地而已矣 ‎【答案】 (1)悟已往之不谏 (2)眄庭柯以怡颜 (3)既窈窕以寻壑 (4)宇文新州之懿范 襜帷暂驻 (5)鹤汀凫渚 穷岛屿之萦回 (6)睢园绿竹 气凌彭泽之樽 (7)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 (8)而莫之夭阏者 (9)我决起而飞 抢榆枋而止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默写识记的能力。要求考生课下多读名篇,提高自己的语文素养。解答此类试题时,如果是情境默写,一定仔细斟酌提示语;默写要注意字形,而字形和字义分不开,学生应借助字义来识别字形。注意重点字词:已往,谏,眄,庭柯,怡,窈窕,壑,懿,襜帷,驻,鹤汀凫渚,睢,樽,抟,夭阏,决,抢,榆枋。‎ 阅读下面的作品,完成下面小题。‎ 一股液体流经西海固 ‎①在香港遇见一位老前辈,他说,你怎么跑到西海固去做志愿者了?现在那里的人都吃上饭了吗?以前有人说穷是因为他们不爱劳动,是这样吗?‎ ‎②这恰恰是我最初记住西海固这个名字时对那个地方的全部了解。而现在,我只能回答,一言难尽。‎ ‎③2002年的一天,我强烈地发现,一个人的未来如果都在别人的预言里,将是极大的一桩憾事。“我不是你所想的那个样子”,成为我最后选择去宁夏西海固当一名志愿者的全部理由。原来,我从来对自己的生活状态都是不满的。我常常会把理想中自己的状态想象成液体,尽管是自己本身,但在什么载体中就是什么形态,在上海这个容器里就像上海那样规矩,到了西海固就自然而然变成一个野孩子。‎ ‎④前二十年,我没有在上海以外的地方长时间生活过,和很多西海固的人,和很多大城市里的人其实是一样的。但我的导师张教授说:“一个人在年轻的时候,宽度比深度更重要。”所以我要在期末的时候抛下我深山里的学生,跑到“花花世界”去告诉那些来自各地的中国人,有个地方叫西海固,你们不要只看见北京或上海。所以,即使两三周后就放寒假了,我也要独自一人摸回深山,给我的学生看看记录城市真实面目的照片,叫他们好好学习,不是一切都可望而不可即。‎ ‎⑤西部的贫瘠在想象中似乎应当是一片雪白的盐碱地,寸草不生;人们衣衫褴褛,牛羊瘦骨嶙峋;失学儿童遍地,校舍东倒西歪。这些都是讲“贫困”时必备的要素,缺一即难以达到听众的“期望值”,甚至还可以被称为“那还算可以嘛”。我们在雪地里拍的照片就被一位听众认为,如果是盐碱地就会震撼他的心。我给生活在城市里的朋友看我的学生点着蜡烛在教室里看书的数码照片,因为闪光灯太亮,夸张了蜡烛的效果。他们说:“哇,这蜡烛真厉害,可以点亮一间教室耶,现在已经点得起蜡烛了么?我们在电影里看到的是连蜡也点不起的。”我只能报以一笑。‎ ‎⑥我们有时会不会意识到,我们的心灵已经越来越难以感受震撼?那些为了使自己的心灵达到震撼的幻想,将会把真正生存在这里的农民逼到怎样的困境?贫困县的贫困不是“死去”的标本,它也在发展的,它的人民也有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求,只是它的步伐太慢了,被我们远远地甩在了后面。‎ ‎⑦每登上一个山头我就要心酸,那些关于农民不愿干活的传言真是冤枉。退耕还林除了对生态的维护,还旨在向外输出剩余劳动力。而农民们的观念尚未如此与时俱进,不劳动靠补贴,就会被人说懒,他们就不断开荒,开在陡峭的斜坡上,开在几百米高的山顶上。贫瘠的土地,即使是开荒又能多收成多少呢?而开荒所带来的危害,显然不是普通农民可以预见得到的,土地将更加贫瘠,水土流失将更加严重。山体滑坡,道路塌方,大风扬沙就是随之而来的连锁反应。出校门,我们每走几步就能看到一个深谷,那完全是人力和自然的共同“杰作”。‎ ‎⑧我的同伴小贺在回收自己的农村问题调查问卷时,发现有学生问:“老师,我们这里很贫穷,如果你是政府,你能告诉我们怎么办吗?”焦虑的人有一点点萌动,如果我们给出的答案并不那么容易立竿见影,这种萌动马上就会消失的。我们只能很小心很小心地看住它,再把它交给后来的人。‎ ‎⑨在很多问题上,我们的理想和现实的状况之间相差太大。校长从学校的燃眉之急考虑,安排我们统统去教高中,我们却觉得教小学或者初中,也许对建立一代人的观念来说更有用。当我的学生坚守他们的陋习不改时,我们包含了放弃意思的一句话常常是:“你们老了,改不了啦。”他们会哄笑一阵后依旧我行我素。小学生不会,小学生偏要好好地做给你看。所以我有很多的小学生朋友。我们一起去爬山,他们从不瞻前顾后,也不在意自己的仪态,用尽身体的各个部分奋力前行,很快站到山顶之上,“挑衅”说:“你上来呀!”每当这个时候我都会很感动,他们还都是轻盈温暖的液体,没有沿途积聚的泥沙的负担,也还不会凝结成四季不化的坚冰。‎ ‎⑩每夜面对浩瀚的星空,我就像面对真理,先前那些纷繁的心绪渐渐不再喧嚣;每日看见澄明的蓝天,我就想立刻化为一棵冲天的树或一座山冈,不一定需要生命,只要在这里永恒地与天地交相辉映。我从复杂喧嚣流向简单宁静,却希望我的学生能成功地从简单宁静逃离,他们并没有老,他们应该和我一样不甘心。‎ ‎(取材于徐敏霞的同名散文)‎ ‎18.下列词语在文中的意思,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嶙峋:指人或动物消瘦露骨的样子 B.贫瘠:土地不肥沃,土壤层薄 C.立竿见影:比喻立刻见到功效 D.萌动:开始发芽 ‎19.下列对文意的理解与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西海固在人们心目中是一个非常贫穷的地方,而生活在城市中的人对“贫穷”的想象与现实是有差距的。‎ B.文章第二段的“一言难尽”,表达了作者对西海固人精神状态的失望和对贫困山区未来发展方向的迷茫。‎ C.“我”选择去西海固做一名志愿者的理由是不想让生活完全按照固有的轨道行进,想感受更广阔的世界。‎ D.“我”意识到理想与现实状况之间的巨大差距,觉得作为志愿者应该努力从建立一代人的思想观念做起。‎ ‎20.文章题目叫“一股液体流经西海固”,文中的“液体”有哪些特点?它们有什么象征意义?‎ ‎21.文章第⑥段中说:“我们有时会不会意识到,我们的心灵已经越来越难以感受震撼?”从文章内容来看,作者为什么要这么说?你个人认为当代人的这种状态会造成怎样的后果?‎ ‎22.作者在结尾说“我从复杂喧嚣流向简单宁静,却希望我的学生能成功地从简单宁静逃离”。请根据文意解释这句话的含义,并分析作者所寄托的情感。‎ ‎【答案】18.D 19.B ‎ ‎20.‎ ‎①随圆就方,可塑性强;轻盈温暖,不改清澄又清新向上;②“把我的理想状态想象成液体”,象征着我对待生活生命的参与、接纳与适应,代表着对人生宽度的追求;“小学生还都是轻盈温暖的液体”象征着他们的朝气蓬勃(或“纯洁”),有热情,代表着更好的未来。 ‎ ‎21.①原因:人们对贫困山区的认识停留在很多年前,这种误解在面对现在的贫困山区生活时就会觉得它们稀松平常,而不会再为他们的困境而触动;大城市人常有优越感,“期望”贫困山区以惨状带来震撼,不够困苦则难以被打动。②结果:会让当代人变得越来越麻木、冷漠,同时也无助于那些需要帮助的人或地区的发展,使之无法得到相应的关注和支持,生存环境越来越艰难。 ‎ ‎22.①“从复杂喧嚣流向简单宁静”既是指“我”从熙熙攘攘的大城市上海来到贫穷闭塞的西部支教,也指我真正抛开了到来之前的种种忧虑而回归心灵的质朴与宁静;希望学生“从简单宁静逃离”,是指希望学生们抱有改变生活与命运的愿望,不安于现状,能够从贫困落后闭塞的生活环境中挣脱出来。②作者希望自己的努力能更有效地帮助学生,寄托了对学生们的美好祝福与对他们未来的憧憬。‎ ‎【解析】‎ ‎【18题详解】‎ 本题考查理解文中重要词语含义的能力。测试词语的含义,往往不是词典中所诠释的“规范”意思,而是在文章中的具体的意象,主要考查在上下文语境中词语含义的领悟,即理解词语在文中的字面意义和隐含意义,理解同一词语在文中不同的指代意义等。‎ D项,文中说,“焦虑的人有一点点萌动,如果我们给出的答案并不那么容易立竿见影,这种萌动马上就会消失的”,这里萌动的主体是人,意为萌生希望。‎ 故选D。‎ ‎【19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对文章思想内容的理解。学生首先应对文本的整体内容有所把握;然后结合题目回到文中对具体语句进行具体分析。答题的关键是审读题干,把握命题意图,找出题干所在的具体语段及语句;将选项带入文中比对分析,寻找差别,得出正确结论。‎ B项,文章第二段中令作者一言难尽的并非西海固人精神状态的失望和对贫困山区未来发展方向的迷茫,而是作者在去了西海固之后,发现难以简单回答香港所遇老前辈对西海固人带有偏见的疑问。‎ 故选B。‎ ‎【20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对标题的理解和分析能力。解答时,结合文章的主旨、人物形象以及情节的展开等方面作答,指出词语的特点及象征意义。‎ 文章第③段写到:“原来,我从来对自己的生活状态都是不满的。我常常会把理想中自己的状态想象成液体,尽管是自己本身,但在什么载体中就是什么形态,在上海这个容器里就像上海那样规矩,到了西海固就自然而然变成一个野孩子。”由此可得出文中“液体”的特征为随圆就方,可塑性强;“我”给城市里的人分享西海固的情况,希望他们能够为之震撼、同情并帮助那里的人们,陪伴教育西海固的孩子们,小心守护愿意为贫困而奋斗的人们的希望,由此概括出“液体”的特征为轻盈温暖,不改清澄又清新向上。本文以身边人对西海固人乃至全国其他贫困地区居民的偏见开篇,而“我”却通过支教,参与当地人的生活,理解了当地人贫困与无奈的境地。“我”铭记导师张教授的话“一个人在年轻的时候,宽度比深度更重要”。不满足于“花花世界”里的生活,独自辗转于城市与深山之间。这些行为都是作者以液体自比所进行的,象征着“我”对待生活生命的参与、接纳与适应,代表着对人生宽度的追求。文章第⑨段写“我”的小学生朋友时,表述为“每当这个时候我都会很感动,他们还都是轻盈温暖的液体,没有沿途积聚的泥沙的负担,也还不会凝结成四季不化的坚冰。”象征着他们的朝气蓬勃(或“纯洁”),有热情,代表着更好的未来。‎ ‎【21题详解】‎ 本题考查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和提出自己看法的能力。解答时,在把握文章内容的基础上,注意多角度分析句子的内涵,要根据文章内容分析提出自己的看法。‎ 此句的上文为城市听众对于作者所展示的贫困县境地感到稀松平常,他们不仅不被震撼,而且还嘲弄式地调侃,认为所谓贫困的程度不足以满足他们的期望值,而他们的期望值来源于许多年前的信息。此句的下文说“那些为了使自己的心灵达到震撼的幻想,将会把真正生存在这里的农民逼到怎样的困境?贫困县的贫困不是“死去”的标本,它也在发展的”,从上述内容可以得出“我们的心灵已经越来越难以感受震撼”的原因是人们对贫困山区的认识停留在很多年前,这种误解在面对现在的贫困山区生活时就会觉得它们稀松平常,而不会再为他们的困境而触动;大城市人常有优越感,“期望”贫困山区以惨状带来震撼,不够困苦则难以被打动。‎ 结合文段作者了解农民退耕还林的真正原因以及农民开荒之后所面临的生存困境之后所感到的心酸、城市人因为自身优越感以及不加调查的偏见,而对贫困地区人们的指责、偏见,会让当代人变得越来越麻木、冷漠,同时也无助于那些需要帮助的人或地区的发展,使之无法得到相应的关注和支持,生存环境越来越艰难。‎ ‎【22题详解】‎ 本题考查理解句子含义和作用的能力。理解句子含义,要求考生能够体会重要语句的丰富含义,品味精彩语句的表现力。体会重要语句的丰富含义,即是理解、体会词语,句子的含义;解答时,要注意从多个角度分析句子的含义和作用,结合文章主旨进行阐述。‎ 从本文内容来看,“复杂喧嚣”象征着“我”所处身的繁华的城市生活,“简单宁静”象征着贫困落后闭塞的生活环境。从“我”的角度来谈,“从复杂喧嚣流向简单宁静”既是指“我”从熙熙攘攘的大城市上海来到贫穷闭塞的西部支教,也指我真正抛开了到来之前的种种忧虑而回归心灵的质朴与宁静;从学生角度来谈,希望学生“从简单宁静逃离”,是指希望学生们抱有改变生活与命运的愿望,不安于现状,能够从贫困落后闭塞的生活环境中挣脱出来。结合作者支教尤其喜欢教授未受缚于陋习的小学生,以及贫困地区小学生充满可塑性与活力,从这一点来分析,作者所寄托的情感是:希望自己的努力能更有效地帮助学生,寄托了对学生们的美好祝福与对他们未来的憧憬。‎ ‎23.微写作 从下面两个题目中任选一题,按要求写作。‎ ‎①请从“仁、智、勇”这3个词中任选一个,并结合《三国演义》中的人物(一个或几个,贾诩、刘晔除外)谈谈对所选词汇的认识。要求:中心明确,论述恰当。180字左右。‎ ‎②座右铭是指人们激励、警戒自己,作为行动指南的格言。如果让你从以下三则《论语》中任选一则作为自己的座右铭,你会选哪则?为什么?要求:理由恰当充分,层次清晰。180字左右。‎ 子曰:“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 子曰:“先行其言而后从之。”‎ 子曰:“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答案】1.智是智慧,可以安人,可兴邦;而不是耍小聪明、小心机。人常说,“事后诸葛亮”、“三个臭皮匠,顶个诸葛亮”,可见,在中国老百姓的心目中,诸葛亮是“智慧”的化身。论做人,诸葛亮有做人的技巧;论打仗,他有作战用兵的谋略;论治国,他也有他独特的招数。火烧新野、草船借箭、空城计、舌战群儒、七擒孟获,哪一样不彰显着诸葛亮的智慧?所以,诸葛亮称得上三国中的“智绝”。‎ ‎2.仁,是仁爱,仁爱可以赢得民心,修成伟业。三国中,刘备无疑是最具有仁爱之心的君主,他每次在别人遇到困难的时候总是全力帮忙,对别人总能够以仁义待之。一日,有一个宾客前来刘备府上赴宴,刘备当然是“扫榻相迎”,可谓是礼贤下士、礼数周全,一番交谈后,宾客却向刘备吐露了一个“惊天秘密”,原来他是刘平派来的刺客,是刘备的仁爱感化了刺客,这样的皇叔真可谓“天授”。‎ ‎3.“先行其言而后从之”的意思是先去实践自己想要说的话,等到真的做到了以后才把它说出来,即行在言前。有的人,喜欢“言”在“行”前,豪言壮语,但是往往只听到“雷声”却不见“雨点”,留下笑柄。而“行”在“言”前的人,他们默默无闻,只有孺子牛的干劲。这一类人可谓是实干家,脚踏实地,认真处世,他们的“言”可算是一字千金,货真价实。所以,我选择这句话作为座右铭。‎ ‎4.“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的意思是知道就是知道,不知道就是不知道,这样才是真正的智慧。只有老老实实认清自己学问的人,才是真正的智者,他们能够认清自己,从而不荒唐,不浮躁,不冒进,否则如赵括只会纸上谈兵,害得多少将士失去生命。现在这样的人还很多,他们不仅浅薄,而且也会误人子弟。所以,做人做学会还是认清自己最好,因此我选这句话作为座右铭。‎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的写作表达能力,是一道微作文写作题目。微作文指的是文字较少,但逻辑清晰、结构完整、表达准确的作文,和普通作文一样写,但贵在“精炼”,对用词造句要求更高,一般分为说明类、描写类、赏析评价类。本题属于第三类,作答时,要求观点明确,层次清晰,注意字数。‎ 选做第一题,首先要对“仁、智、勇”有自己的认识,比如,“智是智慧,可以安人,可兴邦;而不是耍小聪明、小心机”“ 仁,是仁爱,仁爱可以赢得民心,修成伟业”等,其次要对三国人物比较熟悉,选出“仁、智、勇”的代表,进行分析论述。比如,说诸葛亮 “智”,可以从他的用兵、为人、处事等方面谈,也可以举一个事例,如草船借箭、火烧新野、七擒孟获等,来证明诸葛亮是一个有“智”之人。示例:智是智慧,可以安人,可兴邦;而不是耍小聪明、小心机。人常说,“事后诸葛亮”、“三个臭皮匠,顶个诸葛亮”,可见,在中国老百姓的心目中,诸葛亮是“智慧”的化身。论做人,诸葛亮有做人的技巧;论打仗,他有作战用兵的谋略;论治国,他也有他独特的招数。火烧新野、草船借箭、空城计、舌战群儒、七擒孟获,哪一样不彰显着诸葛亮的智慧?所以,诸葛亮称得上三国中的“智绝”。‎ 选做第二题,需要理解文言句子的含义。“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汉语词汇,意思是不要担心别人不了解自己,只要担心自己不了解别人;“先行其言而后从之”意思是:先去实践自己想要说的话,等到真的做到了以后才把它说出来;“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的意思是:知道就是知道,不知道就是不知道,这样才是真正的智慧。在理解的基础上,找出自己喜欢的句子作为座右铭,然后回答喜欢的理由,也要注意层次、字数。示例:“先行其言而后从之”的意思是先去实践自己想要说的话,等到真的做到了以后才把它说出来,即行在言前。有的人,喜欢“言”在“行”前,豪言壮语,但是往往只听到“雷声”却不见“雨点”,留下笑柄。而“行”在“言”前的人,他们默默无闻,只有孺子牛的干劲。这一类人可谓是实干家,脚踏实地,认真处世,他们的“言”可算是一字千金,货真价实。所以,我选择这句话作为座右铭。‎ ‎24.作文 近年来,花重金送低龄子女出国留学的家庭越来越多,很多家长希望孩子尽早接受国际化教育,拥有人生的高起点和美好未来。教育人士指出这是一轮新的“望子成龙潮”。‎ ‎2018年,北京老字号鞋店内联升举行了一次“潮鞋快闪”活动,展出了100多双时尚布鞋。内联升的80后副总经理说:“我们希望内联升从百年老店发展为一个百年潮牌”。‎ 据统计,目前生活在北京的韩国人和生活在上海的日本人人数都超过了10万,除北京和上海之外,受外国人欢迎的中国城市还有很多,世界正掀起一股“去中国生活”的热潮。‎ 阅读上述材料,你有怎样的感悟?请以“说‘潮’”为题,写一篇议论文。‎ 要求:观点明确,论据充分,论证合理。‎ ‎【答案】说“潮”‎ 在新时代中,高科技与经济飞速发展,在这期间,各种潮流飞速传播,最终掀起一股社会层面乃至国家、世界层面的热潮,而把控好潮流,让正向潮流带动时代进步尤为重要。‎ 潮流是由众多共同意愿的人所带动形成的,而其特点在于传播之快,流传之广,并且可以带动周围的人,加入潮流,从而形成巨大影响力。‎ 潮流对于时代发展是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与意义的。放眼历史,洋务运动掀起了国内学习西方的潮,为陈旧的中国增添了一抹曙光。而民国时期的留学潮,让中国人放眼世界,建国后的大量科学家都是在当时潮流带动下出国学习。而新文化运动的潮流则带动中国文化的全面发展。放眼现代的改革开放大潮,为中国经济建设奠定了基础。由此观之,自古至今潮流都发挥着巨大的作用,在科技文化、经济领域,潮流象巨流一样,带动了事物的进步,无可阻挡。‎ 潮流的特点在于它可以集中大多数的力量完成转变,就像故宫文创热可以让民众重拾对传统文化的热情,环境保护热让人们放弃自驾选择公共交通。这些转化都是人们在潮流中不知不觉完成的,相比于法律要求的生硬或黑格尔口中“厮杀的战场”一样相互推翻,批判的痛楚,随着潮流而改变成为了让绝大多数人向优秀方面转化的良好途径。‎ 潮流同样可以引发连锁反应,带动社会、国家、世界的发展。正如在中国国内重新掀起文化热潮的同时,文化学习的热潮也远撒海外,全球儒学热潮与去中国生活热潮也带动了中国经济的发展,与全球人口与经济的流通。热潮的连锁效应会随着带动人数的激增而不断扩张,其优秀的效益也将从地区到国家乃至全球。如一点烛光将世界大陆照亮,相连于一起。‎ 潮流凭借其巨大的影响力,推动时代进步,连接地区与世界。但同时一些不佳的潮流也可能会利用媒体与社会交流增大不利影响。如最近在网上流行的“夸夸群”,便利用社交软件带来了浮躁的社会风气,影响了年轻人。因此在顺应潮流时,我们应鉴其是否有益于个人或社会,让有益的潮流带动时代进步,让有害潮流无法流传于世。‎ 潮流就像浪花朵朵,而我们就如同一滴晶莹的水珠,随着磅礴而清澈的浪潮,谱写最美丽的篇章。‎ ‎【解析】审题:‎ 本题考查学生的写作表达能力,是一道给材料式的命题作文题目。命题要求以“说‘潮’”为题,所给材料也分别指向了三个潮流方向:望子成龙潮、潮鞋快闪、“去中国生活”的热潮。考生依据材料,可以从以下角度构思:什么是“潮”?“潮”有哪些作用?我们如何适应“潮”、推动“潮”?论及“潮”的作用时,可以从两个角度分析,从有利的角度看,“潮”有利于社会的发展,好的潮流能推动文化的创新与传承;从不利的角度看,生命个体可能被动地被“潮”裹挟。论及如何适应“潮”、推动“潮”时,可以从“潮”的推动者入手,他们应当明确推动的目的,并持有正确的价值观,对问题有理性的认识,这样才能合理地参与“潮”,而不是被动地被“潮”裹挟。当然,在如今传统文化的潮流当中,我们应当去多了解传统文化,而不光仅仅看一个热闹、了解文化热潮的核心,才能让我们有意义的参与潮流。‎ 立意:‎ ‎1.积极顺应时代潮流 ‎2.做理性的前行者,莫被“潮流”裹挟 ‎3.潮流是一种社会时尚 ‎4.有益的潮流带动时代进步 素材:‎ ‎1.近几年,广场舞成为大众热追的运动,除了因为它是一种能让大众既能健身运动又能放松身心的娱乐项目,它的音乐也是在不断的“进化”。从最初的《好运来》《又见山里红》《阿哥阿妹》到后来的《荷塘月色》《最炫民主风》《小苹果》。就连现在蔡妍的《两个人》《摇摆》也被列为广场舞的热播舞曲之一。很多大妈们甚至说听着年轻人的音乐,跳着欢快的舞蹈,人都变得年轻了不少。而年轻的一辈们说找到了一种能放松自己又能减肥瘦身的运动项目,真好。‎ ‎2.近年来,人类社会快速发展,便捷的交通方式方便了人们的出行,也同时带来了对空气环境的恶化,尤其是,随着近年来全球变暖问题的凸显,人类的出行方式,成为二氧化碳重要的排放方式。从冰川融化到气候变暖,从生物灭绝到空气环境恶化和疾病增多,应该说,非绿色的出行方式,已经成为造成环境恶劣的重要因素。倡导绿色出行,首先要让绿色出行的理念深入人心。当前,大众只图自己出行的便捷,很多时候忘记了兼顾身边他人和子孙后代的发展。绿色出行,是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举动。而要让绿色出行变为行动,人们首先要加强对绿色出行理念的宣传,通过多角度、多渠道开展出行方式宣传,让绿色出行变为一种潮流。‎ ‎3.近日,2019年度“汉语桥”世界大学生中文比赛正在全球各个国家进行中,学习“汉语热潮”继续升温。综合中新社、新华社报道,“各种颜色皮肤各种颜色的头发,嘴里说的念的开始流行中国话”,用这句歌词来形容当下正席卷世界多国的“汉语热”,一点都不过分。目前,除中国之外,全球学习使用汉语的人数,已超过1亿。如今已有60多个国家与地区把中文纳入中小学考试或大学入学考试。在欧洲,英国开设的孔子学院最多。2016年起英国教育部出资1000万英镑启动“中文培优项目”,至2020年将培养5000个汉语达到流利水平的学生,并在5200多所中小学开设汉语课,2020年全英学汉语人数预计达40万人。法国有150余所大学、700多所中小学开设了汉语课程,约5.2万名中小学生学习汉语,法国教育部设立专职的汉语总督学。西班牙学习汉语人数已突破4万,参加汉语鉴定考试人数多年来保持欧洲首位。意大利注册的汉语学员超过3万人,并有40多所大学设有汉语课程与科系。俄罗斯从2019年开始,将汉语纳入了全国高考,有60000多名学生正在努力学习汉语。‎ ‎4.不要在潮流中迷失方向,不要被他人的言论过多影响,为内心守得一方净土。张爱玲在充斥着中山装的中国里感到惊讶,思索过后,坚定地穿着旗袍去往美国,她说:“我不想失去自己。”太多太多人对时代抱着不正确的态度,被潮流冲昏了头脑,渐渐失去自我而湮于茫茫人海,最终沦为时代的牺牲者。因此,无论在什么时候,都不能丧失本心。‎ 结构层次:‎ ‎《说“潮”》是一篇典型的议论文。文章开端提出中心观点:把控好潮流,让正向潮流带动时代进步尤为重要。接下来文章从潮流的作用、特点入手,从不同角度论证了潮流在时代中起到的作用,洋务运动、留学潮、改革开放大潮、传统文化热潮、环境保护热潮、全球儒学热潮,这些事例的运用,丰富了文章的内容,增强了文章的说服力。文章运用辩证的观点,对一些不佳的潮流进行了批评,如“夸夸群”。最后,文章以诗意的语言,呼告“我们”来谱写最美丽的篇章。文章层次清晰,论证充分,是一篇优秀的文章。‎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