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4.50 KB
- 2021-06-07 发布
- 1、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淘文库整理发布,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请立即联系网站客服。
-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阅读内容确认后进行付费下载。
- 网站客服QQ:403074932
2019届二轮复习 古诗词鉴赏专项突破 作业(全国卷用)
1.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第(1)~(2)题。
赠南岳冯处士二首(其一)
曹 唐
白石溪边自结庐,风泉满院称幽居。
鸟啼深树属刂①灵药,花落闲窗看道书。
烟岚晚过鹿裘湿,水月夜明山舍虚。
支颐②冷笑缘名出,终日王门强曳裾。
注①属刂(zhǔ):砍;斫。②颐:颊;腮。
(1)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诗题中的“处士”指有德才而隐居不愿做官的人,这个称呼表明了主人的身份。
B.首联极力营造隐居的氛围,诗人表示自己要在此构建房屋,过称心如意的生活。
C.“鸟啼深树”“花落闲窗”写环境清幽,“属刂灵药”“看道书”写幽居生活之乐。
D.颈联写晚傍烟岚、宵看水月的景象,展现冯处士脱然无累、恬然自安的心境。
答案B
解析B项,“诗人表示自己要在此构建房屋,过称心如意的生活”这一表述不当,首联写冯处士幽居的环境,表现了冯处士怡然自得、惬意自在之情。
★(2)诗的最后两句有何含意?请简要分析。
参考答案①最后两句意为双手托着脸颊冷笑那些为名利而出山、奔走于王侯门下的人。②表达了对冯处士避世隐居的高逸情怀的钦慕,对趋炎附势、追名逐利者的鄙视。
解析作者嘲笑那些为了名利而终日在王门趋炎附势、阿谀奉承之徒,从句子中的“冷笑”即能看出作者的无奈,也表达了作者对冯处士的仰慕之情,同时也揭示出了作者对追名逐利、趋炎附势、阿谀奉承的社会现象的不满。
2.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第(1)~(2)题。
喜观①即到复题短篇(其一)
杜 甫
巫峡千山暗,终南万里春②。
病中吾见弟,书到汝为人。
意答儿童问,来经战伐③新。
泊船悲喜后,款款话归秦④。
注①观:即作者弟弟杜观,之前他来信说将由长安冒着战乱来到夔州看望杜甫。②终南万里春:杜甫诗《奉赠韦左丞丈二十二韵》中有“尚怜终南山,回首清渭滨”的诗句。③战伐:征战,战争。④秦:代指家乡。
(1)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
A.首联“千山暗”和“万里春”,是诗人借景象表达内心的暗淡和对功名的向往。
B.颈联写孩子们好奇地问叔叔的情况,诗人高兴地一一解答:叔叔将穿越战区而来。
C.尾联“泊船”与“巫峡”呼应,“归秦”与“终南”衔接,首尾照应,堪称天衣无缝。
D.全诗既表达了对弟弟即将远道而来的喜悦,也借此表现了战争给百姓带来的创伤。
答案A
解析A项,“对功名的向往”的说法缺乏根据。终南山代指长安,弟弟杜观在暮春时节不远万里从长安来蜀中,应该是对故居之地的向往。
★(2)本诗尾联表达了作者怎样的复杂情感?请简要分析。
参考答案“泊船”句表达了诗人与弟弟相见,悲喜交加的复杂情感;②“话归秦”表达了诗人想回归故乡的强烈愿望;③归乡要“款款话”,即慢慢商量因为战争还未结束,表达了身不由己的苦衷。
解析“泊船悲喜后,款款话归秦”,意思是“等到弟弟高兴地乘船来到巫峡口岸,哥俩要款叙乡情,话说归秦”,尾联设想兄弟见面之后的情景,表现了诗人渴盼观弟早日到来的急迫心情。“归秦”指回乡,但这一愿望只有等战乱结束才有可能实现,表现了诗人身不由己、力不从心的苦衷。
3.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第(1)~(2)题。
寒食书事
[宋]赵鼎
寂寞柴门村落里,也教插柳记年华。
禁烟不到粤人国,上冢亦携庞老家。
汉寝唐陵无麦饭,山溪野径有梨花。
一樽竟藉青苔卧,莫管城头奏暮笳。
注①赵鼎:南宋贤相,支持岳飞抗金并荐其为统帅,后因与秦桧论议不合而罢相,连续被贬绝食而卒。本诗作于他被贬潮州期间。②庞老:庞德,东汉末年隐士,不肯出山,但清明节携全家上坟祭扫。
(1)下列对诗歌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
A.首联写偏远僻静的村子里,农家门口即便清静冷落,也还插着柳条,标记寒食节到来,与诗歌题目照应。
B.颔联对仗工整,语言朴实,运用庞老的典故,点明广东广西一带虽然不遵循寒食节禁烟的习俗,但也像庞德一样全家扫墓祭祖。
C.“麦饭”指粗糙的祭品。五、六两句寓情于景,运用对比的手法,意在突出宫廷无情、山野有趣,表达诗人对乡野生活的喜爱之情。
D.作者被贬后生活寂寞、无人来访,门前长满青苔,通过喝酒来排遣心中郁结,率性而为,对傍晚城墙上传来的笳声置之不理。
答案C
解析C项,“对乡野生活的喜爱之情”说法错误。汉寝唐陵已无人祭拜,而山溪旁的梨花依旧年年开放,诗人以此说明世事变迁,暗诫宋高宗不要重蹈汉唐灭亡的覆辙。
★(2)本诗通过描绘山野村头的春景,表达了什么样的思想感情?请结合三、四联简要分析。
参考答案①山溪野径梨花淡然开放,岭南民间一派清新的生活景象,衬托出汉寝唐陵的荒凉,寄寓了诗人对南宋投降派的不满。②酒樽青苔相伴,诗人在寂寞中怀念中原,因北方大好河山沦落而痛心忧国。③“莫管”一句看似洒脱,实则逃避痛楚,说明诗人爱国情怀深埋心底,矢志不渝。
解析题干中的关键词有“山野村头的春景”“情感”“结合三、四联”,答题时注意结合诗句、手法,具体分析情感。
4.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第(1)~(2)题。
亭同麻知几赋①
[金]元好问
零落栖迟复此游,一尊聊得散羁愁。
天围平野莽无际,水绕孤城闲不流。
柳意渐回淮浦暖,雁声仍带塞门秋。
登高望远令人起,欲买烟波无钓舟。
注①这首诗是作者避乱河南登封时的作品。麻知几,金代后期文人。
(1)下列对本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
A.从首联中的“复此游”三字可知,这首诗是诗人再次来到亭游览时有所感而作。
B.颔联的“闲”字蕴意丰富,语带双关:既指水流平静之状,也指诗人闲适自在之态。
C.中间两联在写法上由远及近,从视觉、听觉两方面摹写景物,景中有情,情景交融。
D.尾联的“起”字,有心动的意思,此处写诗人登临高处,纵目远望,不由得怦然心动。
答案B
解析B项,“诗人闲适自在”理解有误,此时诗人漂泊异乡,以酒浇愁,不可能“闲适自在”。
★(2)这首诗表达了诗人什么样的思想感情?请结合诗句简要分析。
参考答案从“羁愁”可以看出诗人漂泊异乡的羁旅愁思;“雁声仍带塞门秋”中“塞门”指的是边关,表现了诗人对国事民生的忧虑;“登高望远”“钓舟”表现了诗人登高远望,产生了归隐的想法。
解析诗人到处漂泊,羁旅他乡,再次来到亭,权且借酒浇愁,表达出诗人的“羁愁”;“雁声仍带塞门秋”,暗含边地战争不断之意,表达出诗人对国事民生的忧虑;诗人登高远望,产生了乘舟归隐的想法,表达出了诗人消极隐遁的思想。
5.阅读下面的宋诗,完成第(1)~(2)题。
上韩公①枢密并序
李清照
想见皇华过二京②,壶浆夹道万人迎。
连昌宫里桃应在,华萼楼③头鹊定惊。
但说帝心怜赤子,须知天意念苍生。
圣君大信明如日,长乱何须在屡盟。
注①韩公:南宋绍兴三年,尚书吏部侍郎韩侘胄奉表出使金国。②二京:指北宋时的东京(今河南开封)和南京(今河南商丘),为南宋使者出使金朝的必经之路。③连昌宫:唐宫殿。④花萼楼:唐玄宗时期的花萼相辉楼。
(1)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
A.“皇华”出自《诗经》,意谓极大的光华,后以“皇华”作为使者或出使的典故,在此指“韩公”。
B.在这首赠予韩公的诗里,诗人首先想象了韩公出使金国,受到旧都百姓夹道欢迎的情景。
C.颔联中写连昌宫和宫内桃花,借指北宋宫殿满目荒败及人去楼空、花自开自谢的凄凉景象。
D.颈联写皇帝对百姓的怜悯和上天顾念苍生,意在表明恢复宋朝江山社稷本就是众望所归。
答案C
解析C项,理解错误,此联承上所云使者过二京时,上万人夹道欢迎的情景,进一步拟想旧时宫殿的花木、鸟鹊也将以惊喜的心情迎候使者。
★(2)“花萼楼头鹊定惊”表达了哪些感情?是如何表现的?请加以分析。
参考答案①旧都百姓看见南宋使者时的惊喜之情,诗人久盼南北统一的爱国之情。②诗人将“鹊”比作旧都百姓,写“鹊惊”是用拟人化的手法,表现旧都百姓见到南宋使者出使金国的惊喜之情。③诗人通过想象鸟鹊以惊喜的心情迎候南宋使者的场景,借此表达渴盼收复故土、南北统一的感情。
解析解答此题,首先要准确理解“华萼楼头鹊定惊”表达的是一种“惊喜”之情,连鹊都“渴盼收复故土、南北统一”,可见手法是拟人、想象。
6.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第(1)~(2)题。
重展西湖二首(其一)
宋 庠
绿鸭东陂已可怜,更因云窦注西田。
凿开鱼鸟忘情地,展尽江河极目天。
向夕旧滩都浸月,过寒新树便留烟。
使君直欲称渔叟,愿赐闲州不计年。
注西湖是指河南许昌城里一个占地百余亩的大湖。西湖原分东西两半,中间以横堤相隔。皇祐年间,宋庠贬官知许州,兴工疏浚了西湖,并凿断横堤,使东西相通,连成一片。
(1)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
A.这首诗在艺术上颇有特色。诗人善于寓情于景,通过鲜明生动的意象,表达丰富的感情,自然而含蓄。
B.“更因”承接上文,诗人借用“云窦”比喻从横堤上凿开的孔穴中滚滚流出的湖水。东半湖水深、水位高,水源源不断地流注到西半湖,于是东西两湖连成了一片。
C.第四句中一个“展”字,不但照应了标题中的“重展西湖”,而且也表明了湖面开阔了,诗人极目远望,心胸为之宽广。
D.“都浸月”用得很妙,生动地写出了水波浩渺、水月交辉之状。一个“烟”字,不但描写出了迷蒙的夜色,也表现了诗人被贬后的失意心情。
答案D
解析D项,“表现了诗人被贬后的失意心情”错。“向夕旧滩都浸月,过寒新树便留烟”,意思是说,在朦胧的月色中,经受夜晚寒气的新枝摇曳,就像蒙上了一层薄薄的烟雾。“烟”在古代诗歌中有烟火、水气、雾气、花草树木散发的水气等意思。这里,一个“烟”字,不但描写出了迷蒙的夜色,也表现了诗人追求闲静、恬淡而美好的生活的愿望。
★(2)本诗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请结合全诗简要分析。
参考答案①凿通西湖后的喜悦之情。颔联寓情于景,写出了重展后的西湖胜景。“忘情地”写出了鱼鸟的欢情,以及诗人见此而喜悦的心情。“展尽”一语双关,既写湖面开阔,又写出了诗人极目远眺,胸怀顿觉舒旷。②热爱自然、厌恶官场的感情。尾联即景抒怀。诗人想做一个渔翁,有归隐之意,希望朝廷赐一个闲散的州郡,能恬适清闲地度过一生。“愿”字,不仅表达了诗人热爱自然的情感,也暗示了厌恶官场庸俗的生活。
解析这首诗首联描述凿通西湖时诗人喜悦的心情,颔联写重展后的西湖胜景,颈联写新湖的夜色,尾联即景抒怀:但愿朝廷赐给我一个闲散的州郡,让我在大自然恬适清闲的环境里度过一生。然后结合具体诗句“可怜(可爱)”“忘情地”“展尽”和直接抒情的尾联“使君直欲称渔叟,愿赐闲州不计年”分析,形成答案。
7.阅读下面这两首诗,完成第(1)~(2)题。
题稚川山水
[唐]戴叔伦
松下茅亭五月凉,汀沙云树晚苍苍。
行人无限秋风思①,隔水青山似故乡。
新 凉
[宋]徐玑
水满田畴稻叶齐,日光穿树晓烟低。
黄莺也爱新凉好,飞过青山影里啼。
注①秋风思:晋人张翰被齐王冏辟为大司马东曹掾,因秋风起,思吴中家乡菰菜、鲈鱼,遂命驾而归。
(1)下列对这两首诗内容和手法的理解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 )
A.戴诗前两句写稚川山水给人一种美感,后两句则进一步写出稚川山水给人一种特殊的感受。
B.戴诗写诗人五月暑天向晚憩息于“松下茅亭”,那江中汀洲,与云齐平的树木,色调苍苍,为后文思乡做铺垫。
C.徐诗运用比喻手法,写黄莺也喜欢早晨的清凉时光,在青山的影子里欢快地啼鸣,突出清凉的怡人。
D.“凉”是心理感受,两首诗都通过视觉形象,化无形为有形,构成诗中的“图画”,以渲染凉爽的气氛。
答案C
解析C项,“运用比喻手法”的说法有误,应是“比拟手法”。
★(2)这两首诗的三、四句表达的情感有什么不同?请简要分析。
参考答案①戴诗表达了诗人在宦游途中的思归乡情。羁旅途中的游子本就怀有无限乡思,突然发现隔河相望的青山竟有些像故乡的青山,更牵起无限乡思之情。②徐诗中诗人借黄莺来表达自己对新凉到来的欣喜和惬意。
解析戴诗中的“隔水青山似故乡”表达出的是羁旅乡愁,而徐诗写黄莺更多的是表达随新凉而至的喜悦心情。分析时,要着眼整首诗,从中概括出作者表达的情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