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75.50 KB
  • 2021-06-07 发布

【语文】新疆哈密第十五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解析版)

  • 11页
  • 当前文档由用户上传发布,收益归属用户
  1. 1、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淘文库整理发布,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请立即联系网站客服。
  3.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阅读内容确认后进行付费下载。
  4. 网站客服QQ:403074932
新疆哈密第十五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 语文试题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共9分,毎小题 3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儒释道互补与心态和合 对于“和合文化”,可以从多角度来解读。有人从中读出一种文化战略,有人从中读出一种社会理想,都讲出了一番道理。我想把“和合文化”解读为一种健全的心态。在我看来,“和合”一词中的“合”,应该是指人的多种精神诉求的集合。道理很简单,只有在具备两个以上要素的情况下,才能谈得上“合”;倘若只是单一要素,根本就谈不上“合”了。多种要素凑在一起,有可能发生冲突,也未必就一定发生冲突。即便发生冲突,也未尝不可以化解。成功地化解冲突,便进入了“和”的状态。所谓“和”,应该是指多样性的统一,是指冲突的化解。显而易见,这种意义上的“和”,有别于“同”,故而孔子力主“和而不同”。要想把人的多方面的精神需求统一起来、协调起来,进入“和”的心态,绝非易事,仅靠一种学说,显然也是不可能做到的,必须综合运用多种学说。在传统文化资源中,对于和合心态的养成,儒释道三家都是不可或缺的元素。三教分别满足中国人精神生活中某方面的需要,帮助人们养成和合的心态。‎ 儒家的精神趣旨,可以概括成三个字,那就是“拿得起”;用两个字来概括,那就是“有为”;用一个字来概括,那就是“张”。儒家主张立德、立功、立言,主张干事,主张积极有为。道家的精神趣旨是“想得开”;用两个字来说,叫作“无为”;用一个字来说,叫作“弛”。道家的趣旨与儒家似乎相反,实际上互为补充。学会紧张,是一门学问;学会放松,同样也是一门学问:对于人来说,都是不可缺少的。佛教精神趣旨是“放得下”。用一个字来说,那就是“空”。用佛教的术语说,“放得下”就是看破红尘,把精神追求的目标定位在彼岸的极乐世界。‎ 儒道两家是中国固有的学问,主要是讲人生哲学。儒家告诉人如何堂堂正正地度过一生,道家则告诉人如何轻轻松松地度过一生,至于人死后怎样,两家都不怎么在意。佛教是从印度引入的学问,主要是讲人死哲学。佛教为人设计了“终极关怀”之所,标示出超越的精神取向,告诉人如何干干净净地辞别尘世。人死哲学与人生哲学似乎相反,惟其如此,才构成互补关系:倘若悟不透死,焉能悟透生?综合运用儒释道三家学问,连生死大关都能看破,还不算是心态和合吗?儒道互补,讲出“张弛和合学”;儒释道互补,进一步讲出“生死和合学”,三教共同培育和合心态。‎ ‎1.关于“和合”文化,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作者把“和合”文化解读为一种健全的心态,认为它涉及人的多种精神诉求。‎ B.多种要素凑合在一起是“合”,只有“合”而不发生冲突才能进入“和”的状态。‎ C.孔子力主“和而不同”,强调的是多样性的统一协调,而不是简单的同化。‎ D.儒讲“拿得起”,道说“想得开”,佛言“放得下”,三者互补,成就和合心态。‎ ‎2.“在传统文化资源中,对于和合心态的养成,儒释道三家都是不可或缺的元素。”下列各项不能作为这一说法依据的是( )‎ A.人的精神需求是多方面的,要把它们统一协调起来,进入“和”的状态,不能仅靠一种学说。‎ B.儒释道三教是中国传统文化资源中很重要的组成部分,能分别满足中国人精神生活中某方面的需要。‎ C.只是单一要素,根本谈不上“合”,所以中国人会同时信奉儒释道三教,借以养成和合心态。‎ D.儒释道三家可以说是各有各的精神趣旨,看上去有很多对立之处,但在精神实质上互为补充。‎ ‎3.下列表述,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人只有一种精神诉求是一种不健全的心态,所以才需要“和合”文化,才需要儒释道三家的互补。‎ B.综合运用儒释道三家的学问,才能讲“张弛”之道,破“生死”玄关,达成心态和合。‎ C.儒释道三家互补,缺一则“互补”之说即无从谈起,当然也就无法达到所谓心态的和合。‎ D.中国固有的学问,向来只是研究“生”,不研究“死”,而佛学的引入则做了必要的补充。‎ 二、古文阅读(共42分)‎ 阅读下面三篇短文,回答后面问题。‎ ‎(一)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4~7题。(13分)‎ 子路从而后,遇丈人,以杖荷蓧。子路问曰:“子见夫子乎?”‎ 丈人曰:“四体不勤,五谷不分,孰为夫子?”植其杖而芸。‎ 子路拱而立。‎ 止子路宿,杀鸡为黍而食之,见其二子焉。‎ 明日,子路行以告。子曰:“隐者也。”使子路反见之。至,则行矣。‎ 子路曰:“不仕无义。长幼之节,不可废也;君臣之义,如之何其废之?欲洁其身,而乱大伦。君子之仕也,行其义也。道之不行,已知之矣!”‎ ‎(《论语·微子》)‎ ‎4.下列句子中,没有通假字的一项是(  )(3分)‎ A.植其杖而芸     B.风吹草低见牛羊 C.使子路反见之 D.欲洁其身,而乱大伦 ‎5.下列对文章的理解与分析,不当的一项是(  )(3分)‎ A.‎ 荷蓧丈人开始对子路很气愤,很傲慢,后来又热情地接待子路,这是因为他想展示宁静、团聚的田园生活给子路看,证明隐居比“知其不可而为之”好。‎ B.子路离开荷蓧丈人后,孔子“使子路反见之”,是要子路去劝说荷蓧丈人,不要隐居,要出来治理天下。‎ C.子路“至,则行矣”,说明荷蓧丈人招待完子路后,接受了的孔子思想,也“知其不可而为之”去了。‎ D.尽管知道这种政治主张不能实现,也不肯洁身自好而放弃责任。孔子这种“知其不可而为之”的态度,比起隐士来是积极的。‎ ‎6.下列对文化常识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六畜,或称“六牲”,是六种家畜的合称,即马、牛、羊、猪、狗、鸡。‎ B.传,替经书作注的著作。一般由他人记述,例如《春秋左氏传》。它属于古籍注释体例之一。‎ C.“儒学六经”,即《诗》《书》《礼》《易》《春秋》《论语》。‎ D.卜筮,古时预测吉凶,用龟甲称“卜”,用蓍草称“筮”,合称“卜筮”。‎ ‎7.把文中画线的句子译成现代汉语。(4分)‎ 不仕无义。长幼之节,不可废也;君臣之义,如之何其废之? ‎ ‎(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8~11题。(13分)‎ ‎“臣请为王言乐:今王鼓乐于此,百姓闻王钟鼓之声、管籥之音,举举首蹙頞而相告曰:‘吾王之好鼓乐,夫何使我至于此极也?父子不相见,兄弟妻子离散。’今王田猎于此,百姓闻王车马之音,见羽旄之美,举举首蹙頞而相告曰:‘吾王之好田猎,夫何使我至于此极也?父子不相见,兄弟妻子离散。’ 此无他,不与民同乐也。今王鼓乐于此,百姓闻王钟鼓之声、管籥之音,举欣欣然有喜色而相告曰:‘吾王庶几无疾病与?何以能鼓乐也?’今王田猎于此,百姓闻王车马之音,见羽旄之美,举欣欣然有喜色而相告曰:‘吾王庶几无疾病与,何以能田猎也?’此无他,与民同乐也。今王与百姓同乐,则王矣。”‎ ‎8.下列句子中,句式与其他三项不相同的一项是(  )(3分)‎ A.何以能田猎也 B.今王鼓乐于此 ‎ C.饰以篆文山龟鸟兽之形 D.故燕王欲结于君 ‎9.下列句子中词的意义与现代汉语相同的一项是(  )(3分)‎ A.其妻曰:“良人者,所仰望而终身也。”‎ B.吾长见笑于大方之家 C.养生丧死无憾 D.无如寡人之用心者 ‎10.下列关于选文内容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 孟子以欣赏音乐和田猎为例,先说不与民同乐会遭百姓厌弃,再谈与民同乐就会得百姓爱戴,形象表达了他与民同乐的“民本”思想。‎ B.孟子善于使用对比手法,把深刻的道理深入浅出地阐发出来,达到了很好的说理效果。‎ C.孟子以对话的形式切入论题,使文章显得生动、活泼,增强了文章的故事性与感染力。‎ D.孟子“与民同乐”是希望统治阶级关心人民疾苦,其根本目的是让老百姓过上幸福的快乐的生活。 ‎ ‎11.把文中画线的句子译成现代汉语。(4分)‎ 吾王之好鼓乐,夫何使我至于此极也?父子不相见,兄弟妻子离散。‎ ‎(三)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2~14题。(16分)‎ 老子者,楚苦县厉乡曲仁里人也,姓李氏,名耳,字聃,周守藏室之史也。‎ 孔子适周,将问礼于老子。老子曰:“子所言者,其人与骨皆已朽矣,独其言在耳。且君子得其时则驾,不得其时则蓬累而行。吾闻之,良贾深藏若虚,君子盛德,容貌若愚。去子之骄气与多欲,态色与淫志,是皆无益于子之身。吾所以告子,若是而已。”‎ 孔子去,谓弟子曰:“鸟,吾知其能飞;鱼,吾知其能游;兽,吾知其能走。走者可以为罔,游者可以为纶,飞者可以为矰。至于龙,吾不能知其乘风云而上天。吾今日见老子,其犹龙邪!”‎ 老子修道德其学以自隐无名为务居周久之见周之衰乃遂去至关关令尹喜曰子将隐矣强为我著书 于是老子乃著书上下篇,言道德之意五千余言而去,莫知其所终。‎ 或曰:老莱子亦楚人也,著书十五篇,言道家之用,与孔子同时云。‎ 盖老子百有六十余岁,或言二百余岁,以其修道而养寿也。‎ 自孔子死之后百二十九年,而史记周太史儋见秦献公曰:“始秦与周合,合五百岁而离,离七十岁而霸王者出焉。”或曰儋即老子,或曰非也,世莫知其然否。老子,隐君子也。‎ 老子之子名宗,宗为魏将,封于段干。宗子注,注子宫,宫玄孙假,假仕于汉孝文帝。而假之子解为胶西王卬太傅,因家于齐焉。‎ 世之学老子者则绌儒学,儒学亦绌老子。“道不同不相为谋”,岂谓是邪?李耳无为自化,清静自正。‎ ‎(选自《史记·老庄申韩列传》)‎ ‎12.对文中画线句子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 )(3分)‎ A.老子修道德其学以自隐无名为务居周久之见周之衰乃遂去至关关令尹喜曰子将隐矣强为我著书 B.老子修道德其学以自隐无名为务居周久之见周之衰乃遂去至关关令尹喜曰子将隐矣强为我著书 C.老子修道德其学以自隐无名为务居周久之见周之衰乃遂去至关关令尹喜曰子将隐矣强为我著书 D.老子修道德其学以自隐无名为务居周久之见周之衰乃遂去至关关令尹喜曰子将隐矣强为我著书 ‎1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论语·长沮、桀溺耦而耕》篇中孔子重视对社会道义的承担、对自身考虑较少的积极入世的思想,与本文中老子对孔子的教导是一致的。‎ B.老子认为真正生意做得好的商人即使家有万贯看上去也好像什么都没有的样子,德行非常高尚的君子,表面上看起来却是十分愚钝。‎ C.孔子在告别老子后,对弟子们说的一番话,彰显了圣人虚怀若谷、温良恭俭,同时也侧面烘托了老子见识远过于常人。‎ D.本文记载当时有三位可能是道家的老子,一是李耳(早于孔子),再是老莱子(与孔子同时),三是太史儋(后于孔子)。‎ ‎1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至于龙,吾不能知其乘风云而上天。吾今日见老子,其犹龙邪!‎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世之学老子者则绌儒学,儒学亦绌老子。“道不同不相为谋”,岂谓是邪?‎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古代诗歌阅读(共9分)‎ 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后面的题目。‎ 古风(其三十九)‎ 李 白 登高望四海,天地何漫漫。‎ 霜被群物秋,风飘大荒寒。‎ 荣华东流水,万事皆波澜。‎ ‎ 白日掩徂辉①,浮云无定端。‎ ‎ 梧桐巢燕雀,枳棘②栖鹓鸾③。‎ ‎ 且复归去来,剑歌《行路难》。‎ ‎【注】①徂辉:落日余晖。②枳棘:枝小刺多的灌木。‎ ‎③“鹓鸾:是古代传说中一种像凤凰的鸟。《庄子·秋水》:“南方有鸟,其名为鹓雏。发于南海而飞于北海,非梧桐不止,非练实不食,非醴泉不饮。”‎ ‎15.下列对本诗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前四句,写诗人登高望远,看到天高地阔、霜染万物的清秋景象,展现了宇宙的广大无边和诗人的博大胸怀,奠定了全诗昂扬激发的基调。‎ B.诗中“荣华东流水”与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中的“古来万事东流水”表达的意思有相似性。‎ C.七、八句借助于描写白日将尽、浮云变幻的景象,形象而含蓄地表达了诗人对世事人生的感受。‎ D.九、十句的意思是鹓鸾栖息于枳棘,燕雀却安然地宿在梧桐之上。诗人用比喻对比的手法反映现实。‎ ‎16.这首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请结合全诗试作简要概括。(6分)‎ 四、古诗文名句名篇默写(共8分,每空0.5分)‎ ‎17.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在“学与思”的关系上,孔子认为“ , 。”‎ 荀子在《劝学》中则认为“ , 。”‎ ‎(2)在《论语》中孔子感叹时间的流逝的两句是: , 。‎ ‎(3)庄子提出了逍遥自由,无所待的最高境界的三种:             ,            ,           ‎ ‎(4)孟子在《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中先强调人要经历各种困苦磨练,后由个人说到国家,提出一旦“         ,       ”,国家就必定灭亡的论断。‎ ‎(5)“ , ”是杜牧在《阿房宫赋》中对秦奢侈靡费而不知怜惜的他人发出的愤激的质问。‎ ‎(6)李煜《虞美人》中开篇一问句“  ”,包含宇宙的永恒和人生的短暂无常之意,也含蓄地表现出作者对人生的绝望。‎ ‎(7)在《赤壁之战》中,曹操写信给孙权说:“今治水军八十万众,方与将军会猎于吴。”《赤壁赋》中描写曹操水军南下的情形是“ , ”。‎ 五、语言文字知识及运用(22分)‎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8-20题。(9分)‎ 当下流行歌坛中国风盛极一时,这些歌曲常常借由歌词和音乐之间的反差,营造特殊的欣赏体验,令歌迷 。此外,歌词文本制造大量的词性活用、句式倒装、非常规词语搭配等语法现象,例如《东风破》。这些语法现象在古今诗词创作中  ,但运用密度如此之强却并不多见,原来受众的阅读习惯被彻底颠覆了,于是形成了新鲜的感觉。 所谓“一花独放不是春”,继周杰伦之后,王力宏、胡彦斌、后弦等一众歌手纷纷 ,形成了当代流行歌坛一股新的时尚潮流——“中国风”。歌坛你行我效,大量作品集中涌入市场,一时蔚为大观,甚至呈现泛滥之势。(  ),而这还仅仅是中国风歌曲中的小部分而已。作品质量 是不可回避的现实,写作后劲不足与创新性的缺乏是中国风歌曲面临的最大挑战。 18.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成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 )(3分) A.耳目一新  屡见不鲜  效尤   ‎ ‎ 良莠不齐 B.耳不旁听 俯拾即是  效仿  良莠不齐 C.耳目一新  屡见不鲜 效仿 参差不齐 D.耳不旁听  俯拾即是 效尤   参差不齐 19.下列在文中括号内补写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 )(3分)‎ A.如网上出现了一首打油诗《蝶恋花·中国疯》,用短短六十字囊括了十八首中国风歌曲和十四位风格不同的歌手 B.如网上出现的一首打油诗《蝶恋花·中国疯》,用短短六十字囊括了十四位风格不同的歌手的十八首中国风歌曲 C.如网上出现的一首打油诗《蝶恋花·中国疯》,十四位风格不同的歌手的十八首中国风歌曲尽收于短短六十字中 D.如网上出现了一首打油诗《蝶恋花·中国疯》,十八首中国风歌曲和十四位风格不同的歌手尽收于短短六十字中 20.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 )(3分) A.但运用密度如此之强却并不多见,受众原有的阅读习惯被彻底颠覆了,于是新鲜的感觉就形成了。 B.但运用密度如此之强却并不多见,它们的存在颠覆了受众原有的阅读习惯,就形成了新鲜的感觉。 C.但运用密度如此之大却并不多见,原来受众的阅读习惯被彻底颠覆了,于是让人有了新鲜的感觉。 D.但运用密度如此之大却并不多见,它们的存在颠覆了受众原有的阅读习惯,让人有了新鲜的感觉。‎ ‎21.从“立春”“惊蛰”“清明”“夏至”“寒露”“霜降”“大雪”这几个节气中挑选两个,写 两则对节气的个人解读。要求字数相等,意蕴贴切,用上一种修辞手法。(4分 )‎ 示例:大暑——骄阳似火,热到极致,繁荫蔽日,蝉歌如雨。‎ ‎ (1) ‎ ‎ (2) ‎ ‎22.法律援助是由政府设立的法律援助机构为经济困难或案件特殊的人提供无偿法律服务的一项法律保障制度。请根据以下法律援助流程图(部分),以援助中心咨询点工作人员的身份,向一位需要申请法律援助的老人解释如何办理申请手续。‎ 要求:流程完整清晰,语言流畅,礼貌得体。(5分)‎ ‎23.用一句话概括下段文字的主要内容(不超过20个字)( 4分 ) ‎ 科学家一再努力揭穿病毒起源的谣言。研究人员指出,如果病毒是基于计算模型而不是自然进化,其中一个指标——影响病毒“刺突蛋白”与人体细胞的结合方式——会出现不同的变异。如果这些结合是经过设计的,它们将被优化,从而以不同的方式进入人体细胞。新型冠状病毒的“刺突蛋白”似乎是在人类或类似人类的血管紧张素转换酶2上选择的结果,它允许出现另一种最佳的结合方案。这是新型冠状病毒不是基因工程产物的有力证据。这种病毒“刺突蛋白”的独特特性,这是以前在“相关的B系beta冠状病毒属”中未曾出现的,这进一步证明这不是实验室产物。 ‎ 六、写作 ‎ ‎24.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60分)‎ 子曰:“举国上下交争利,则国之殆矣。” 子曰:“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 ‎“有义则富,无义则贫。”——墨子 ‎“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史记•货殖列传》‎ 有许多关于“利”与“义”的名言。读了上面几句,你有怎样的感触与思考?请以其为基础确定立意,并合理引用,写一篇议论文。‎ 要求:明确角度,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参考答案】‎ ‎1.B 【解析】原文说,“即便发生冲突,也未尝不可以化解”“成功地化解冲突,便进入了‘和’的状态”。‎ ‎2.C【解析】三教不可或缺,是说接受其文化的渐染而并非一定要信奉。)‎ ‎3.B【解析】A项中,原文无“人只有一种精神诉求是一种不健全的心态”这一说法;C项“缺一则‘互补’之说即无从谈起”错,只儒、道二教即有互补;D项中,“中国固有的学问”是比“儒道两家”大得多的概念,二者不可混淆,且“只是”一词太绝对,原文为“主要是讲人生哲学”。)‎ ‎4.D(A项“芸”通“耘”;B项,“见”通“现”;C项,“反”通“返”)‎ ‎5.C(C项表述不当。荷蓧丈人之所以离开是因为估计孔子会让子路回来劝说他不要隐居,而他又不愿出仕,所以先走了。)‎ ‎6.C【解析】“六经”即《诗》《书》《礼》《易》《乐》《春秋》。‎ ‎7.不出来做官,就违背了臣对君应当秉持的原则,长幼的礼节不可废弃,君臣的义又怎么能废弃呢?‎ ‎8.A (宾语前置句,其余为状语后置句)‎ ‎9.D ‎ ‎10.D(孟子的这种思想有积极意义,但也有局限性,其“与民同乐”的根本目的是“王天下”,维护理想的封建秩序。)‎ ‎11.我们大王喜好奏乐,为什么使我们到了这种地步, 父子不能相见,兄弟妻子儿女东逃西散。 ‎ ‎12.B ‎13.A(老子认为君子遇到时机就出来做官,赶不上时机就隐居起来,老子这个说法与《论语·长 沮、桀溺耦而耕》篇中孔子勇于担当、积极入世的观点是截然相反的。)‎ ‎14.(1)至于龙,我就不知道它能驾着风而飞腾升天。我今天见到的老子,大概就像龙一样吧!‎ ‎ (2)社会上信奉老子学说的人就贬斥儒学,信奉儒家学说的人也贬斥老子学说。“主张不同的人,彼此说不到一块去”,难道就是说的这种情况吗?‎ 参考译文:‎ 老子是楚国苦县厉乡曲仁里人。姓李,名耳,字聃,做过周朝掌管藏书室的史官。   孔子前往周都,想向老子请教礼的学问。老子说:“你所说的礼,倡导它的人和骨头都已经腐烂了,只有他的言论还在。况且君子时运来了就驾着车出去做官,生不逢时,就像蓬草一样随风飘转。我听说,善于经商的人把货物隐藏起来,好像什么东西也没有,君子具有高尚的的品德,他的容貌谦虚得像愚钝的人。抛弃您的骄气和过多的欲望,抛弃您做作的情态神色和过大的志向,这些对于您自身都是没有好处的。我能告诉您的,就这些罢了。”‎ 孔子离去以后,对弟子们说:“鸟,我知道它能飞;鱼,我知道它能游;兽,我知道它能跑。会跑的可以织网捕获它,会游的可制成丝线去钓它,会飞的可以用箭去射它。至于龙,我就不知道它能驾着风而飞腾升天的。我今天见到的老子,大概就像龙一样吧!”   老子研究道德学问,他的学说以隐匿声迹不求闻达为宗旨。他在周都住了很久,见周朝衰微了,于是就离开周都。到了函谷关,关令尹喜对他说:“您就要隐居了,勉力为我们写一本书吧。”于是老子就撰写了本书,分上下两篇,阐述了道德的本意,共五千多字,然后才离去,没有人知道他的下落。   有的人说:老莱子也是楚国人,著书十五篇,阐述的是道家的作用,和孔子是同一时代的人。   据说老子活了一百六十多岁,也有的人说活了二百多岁,这是因为他能修道养心而长寿的啊。   孔子死后一百二十九年,史书记载周太史儋会见秦献公时,曾预言说:“当初秦国与周朝合并在一起,合了五百年而又分开了,分开七十年之后,就会有称霸称王的人出现。”有的人说太史儋就是老子,也有的人说不是,世上没有人知道哪种说法正确。总之,老子是一位隐君子。   老子的儿子叫李宗,做过魏国的将军,封地在段干。李宗的儿子叫李注,李注的儿子叫李宫,李宫的玄孙叫李假,李假在汉文帝时做过官。而李假的儿子李解,担任过胶西王刘昂的太傅,因此,李氏就定居在齐地。   社会上信奉老子学说的人就贬斥儒学,信奉儒家学说的人也贬斥老子学说“主张不同的人,彼此说不到一块去”,难道就是说的这种情况吗?老子认为,无为而治,百姓自然趋于“化”;清静不挠,百姓自然会归于“正”。‎ ‎15.A【解析】“奠定了全诗昂扬激发的基调”错,基调悲凉萧索。‎ ‎16.(1)“荣华东流水”是对荣华易逝、世事多舛的人生境遇的感慨、无奈之情;诗人感慨人生亦如自然万物,荣华易逝,有如东流河水一去不返;万事盛衰不一,有如波澜之起伏无常。‎ ‎(2)“白日掩徂辉,浮云无定端”是对黑白颠倒、小人得志的社会现实的不满之情;‎ ‎(3)“梧桐巢燕雀”以喻贤愚颠倒、是非不分,深刻地揭露了统治者亲信奸佞,而压抑贤才的罪恶。是对怀才不遇、壮志难酬的自身遭遇的激愤之情;‎ ‎(4)“剑歌行路难”是在感叹世道艰难,表达对不公现实的无能为力和感慨自己失意之情。‎ ‎17.“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吾尝终日而思矣   不如须臾之所学也至人无己,神人无功,圣人无名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奈何取之尽锱铢 用之如泥沙?春花秋月何时了?‎ ‎18.C ‎ ‎19.B ‎ ‎20.D ‎21.春——春已归来,收尽余寒,草长莺飞,鸟语似歌。 ‎ 惊蛰——轻雷隐隐,桃李吐蕊,春风送雨,虫蛙欢唱。‎ ‎22.老人家,您可以先领一份申请书,按照上面的要求准备好案件情况说明和家庭收入证明,然后把申请书和证明材料交援助中心核查,如果您的案件情况和经济情况符合援助条件,我们中心就会为您指定援助律师。(流程完整清晰2分,语言流畅2分,礼貌得体2分)‎ ‎23.意思对即可。‎ 科学家指出新型冠状病毒是自然进化的。‎ ‎(科学家指出新型冠状病毒不是基因工程的产物。)‎ ‎(科学家揭穿新型冠状病毒是实验室产物的谣言。)‎ ‎24.作文(参看作文评分标准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