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5.93 KB
- 2021-06-07 发布
- 1、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淘文库整理发布,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请立即联系网站客服。
-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阅读内容确认后进行付费下载。
- 网站客服QQ:403074932
文言文解题方法与技巧
常见文言实词是指考查范围,包括通假字、异读字、古今异义、一词多义和词类活用等。新大纲中列出了120个重点实词,原语文课本中共列了340个,根据十年的高考统计,在所考查的50多个实词中,有40多个是上述词语表中所列,特别是一词多义和古今异义更是考试的重中之重。复习时应注意两点:一是结合教材和查阅古汉语词典,弄清所列每个实词的基本含义,并对多义词进行归纳整理,要特别留心与现代汉语不同的义项,避免形成思维定势,望文生义,如爱,古代多指吝惜,坐古代有两个含义与今不同,停车坐爱枫林晚中的坐作因为解;何坐?坐盗中的坐当犯……罪解,也可以引申为治……罪、触犯等。二是根据上下文,即词的语言环境和语言结构确定词义,要掌握词不离句,句不离篇的原则。
推断文言实词的一些基本方法
一、联想推断
试卷上常出现一些难理解的文言实词,我们可以联想课文有关语句中的用法,相互比照,辨其异同,然后初步确定文中实词的含义
二、语言结构推断
有些文言文句子结构整齐,讲求对仗,常常采用互文的修辞格,我们可以利用这一结构特点推知词义。
三、辨析词性推断
根据词语在文言句子中的位置,推知它的词性,根据词性进而推知它的实词词义。
四、语法分析推断
根据汉语语法知识,主语、宾语大多是由名词、代词充当,谓语大多是由形容词、动词充当,定语是由名词、代词充当,状语是由副词充当。根据它们所处的语法位置,推知它的词性,进而推知它的意义。
五、语境分析推断
1、语境可分为句子内部语境和外部语境,所谓内部语境指的是句子本身的语言环境,所谓外部语境就是针对整段文字、整篇文章而言的大语境,即上下文的语言环境。有些句子中的实词义我们可以借助句子内部语境来推断。
2、理解常见文言虚词在文中的用法
所谓用法,包括弄清(1)虚词的词性,(2)语法作用,(3)与现代汉语的对应关系。考纲中列出了18个虚词,一定要个个落实,结合教材,认真归纳其各种义项和用法,从常用义和非常用义方面进行比较区别,掌握常用义,照顾特殊义。
二、文言文翻译的原则:
字字落实,直译为主,意译为辅直译为主,意译为辅
直译,指译文要与原文保持对应关系,重要的词语要相应的落实,要尽力保持原文遣词造句的特点和相近的表达方式,力求语言风格也和原文一致。
意译,指着眼于表达原句的意思,在忠于原意的前提下,灵活翻译原文的词语,灵活处理原文的句子结构。
两者的关系是,只有在直译表达不了原文意旨的情况下,才在相关部分辅之以意译。
三、文言句子翻译的方法:留、换、删、补、调等。
1.保留法
保留古今意义完全相同的一些词,如国号、年号、帝号、官名、地名、人名、器物名、书名、度量衡单位等。
2.替换法
有些词语意义已经发展,用法已经变化,语法已经不用,在译文中,应换这些古语为今语。
3.删削法
文言中有些虚词的用法,在现代汉语里没有相应的词替代,如果硬译反而别扭或累赘,译文时可删削。这些词包括:发语词、凑足音节的助词、结构倒装的标志、句中停顿的词、个别连词及偏义复词中虚设成分等。
4.增补法
原句中有省略或古今用词不同的地方,可根据现代汉语语法增加或补充一些成分,使译文显豁通顺。包括:
.移位法
由于古今语法的演变,有的句型表达方式有所不同,译文时,应按现代汉语的语法习惯及时调整。包括:主谓倒装、宾语前置、定语后置和介词短语后置等。
6.意译,既是一种翻译的方式,也是一种翻译的方法。
7.补充要点
掌握并使用这些方法,不一定就能达到信达雅的标准,还要贯彻词不离句,句不离篇的阅读精神,联系大小语境进行考察,使句意与文意贴切。
诗歌鉴赏
一、注意诗的题目。
首先是要想一想这首诗写的是什么?不要急于作答,看看诗题,也许就有意想不到的收获。
杜甫的《月夜》诗题告诉我们写作的背景;李商隐的《夜雨寄北》诗作内容没有离开夜,而且这是一个雨夜,滂沱大雨也好,绵绵细雨也罢,这一夜诗人无法入眠要给远方的亲人或是友人寄去绵绵情思;孟浩然的《临洞庭上张丞相》势必要描述洞庭风光,而题目还告诉我们这首诗要呈给张丞相,一个上字,又向我们透露出张丞相的身份、地
位显然是高于孟浩然的;元稹是白居易的好朋友,仕途不顺被贬到通州得了一场大病,险些要了他的命,这时《闻乐天授江州司马》,他的心灵会受到怎样的触动?
题目是解读诗歌的钥匙,古诗词的特点是抒情性,诗人常常由偶然事件激发感情,借某一场景表现诗人的所见所感。从创作动机上讲,题目就是引发作者情思的端点,展开诗歌内容的引子
诗歌的题目往往点明了诗的内容,定下了感情基调。
二、注意作者身世及所处的朝代。
要真正读懂一首诗,必须知人论世。同样的景物,因诗人遭遇、心境的不同,会寓含截然不同的情感。霜叶红了,有人赞美红于二月花,有人却伤心地觉得总是离人泪。因此,读诗时,必须注意诗人的遭遇如何、境况如何,注意诗人所处朝代的国势如何,朝政如何。联系这些背景,才能准确把握诗歌的思想感情。这方面的信息有的诗歌考题会提供相关的注释,有的属于名家名篇的则不再加注,需要从平时积累的知识中回忆提取。
三、从诗歌题材入手。
韦应物的《闻雁》,弄清了诗歌类别鉴赏便轻而一举。从文中归 思一词和雁这一意象,便知是一首思乡诗。一般来讲,诗歌类别有一定情感主旨指向,此诗如
果确定是思乡诗,便可知道诗的主旨- 对家乡、亲人的思念。简单地说,诗歌题材与主题大致呈如下关系:
1)思乡诗- 对家乡、亲人思念;
2)送别诗- 别时的依依不舍或别后思念。如:李白的《劳劳亭》:
( 3)怀古诗 -凭吊古人古事,具体说来,对人-缅怀之情;对事 - 表达昔盛今衰的感叹。
4)边塞诗 - 英勇作战,保家卫国;但大多写对战争的厌恶。在文本内容上,大多描写边塞生活与民族矛盾。边塞诗形成于盛唐,最高成就为高适、岑参、王昌龄、王之涣。
5)闺怨诗- 对丈夫的思念和对战争的厌恶;
6)羁旅诗- 对家乡亲人思念,离情别绪,忧愁伤感;
7)田园诗- 对喧嚣尘世(污浊官场)的厌弃,对乡村、田园的热爱
8)咏物诗 - 咏物诗:主要特点是托物言志。
四、抓住关键词(句)
诗歌中那些透露作者思想感情的词句。
五、注意诗中的意象。
意象就是诗中描绘的艺术形象。诗歌借助意象来表情达意。诗人登山则情满于山,观海则意溢于海,解读诗歌就要用心去把握蕴含于山水中的情意。在古典诗歌中,有一些意象在不同时代不同诗人的笔下反复出现,其涵义也具有了稳定性。对这些常见意象应作为读诗常识把握好。
常见意象一般具有的约定性的涵义。但这些常见意象有时在诗人笔下还会有非约定性的涵义,同时,诗中更多的是诗人即兴描绘的意象,其涵义也不具有约定性,这些都需要从具体作品中去感受把握。
1.柳 柳、留谐音,古人在送别之时,往往折柳相送,以表达依依惜别的深情。李白《忆秦娥》:箫声咽,秦蛾梦断秦楼月。秦楼月,年年柳色,灞陵伤别。
2.月亮 一般说来,古诗中的月亮是思乡的代名词。李白《静夜思》: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3.菊花 坚贞、高洁品格的象征。陶渊明采菊东蓠下,悠然见南山
4.梅花 冰清玉洁、不愿同流合污的品质。王安石《梅花》: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
5.松 坚贞、高洁的品质。李白《赠书侍御黄裳》:愿君学长松,慎勿作桃李。
6.莲 由于莲与怜音同,所以古诗中有不少写莲的诗句,借以表达爱情。南朝乐府《西洲曲》:采莲南塘秋,莲花过人头;低头弄莲子,莲子青如水。
7.梧桐 梧桐则是凄凉悲伤的象征。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李清照《声声慢》)。
8.乌鸦 在中国古典诗词中常与衰败荒凉的事物联系在一起,如秦观《满庭芳》:斜阳外,寒鸦万点,流水绕孤村。马致远小令《天净沙?秋思》:枯藤,老树,昏鸦。
9.猿啼 出现在诗歌中常常象征着一种悲伤的感情,如杜甫《登高》:风急天高猿啸哀。
10.羌笛 凄切之感,如范仲淹《渔家傲》: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羌管悠悠霜满地。羌笛发出的凄切之音,常让征夫怆然泪下。
11.水 在中国古代诗歌里和绵绵的愁丝连在一起。李煜词云: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秦观《踏莎行》:离愁渐远渐无穷,迢迢不断如春水。
……
六、注意诗的最后两句。
卒章显志,是诗文常见的写法。
七、注意诗的语言特点。
诗歌的语言与散文的语言不同。
诗歌的语言是最凝练的,同样一件事用散文的语言来写,会是很长的一句话,或者是几句话,而诗歌却只用几个字
任务驱动型作文,要求我们准确的审题立意,大致也会分为几种类型,翻阅一下给其他同学回答的关于作文的问题。祝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