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8.32 KB
  • 2021-06-07 发布

2020届一轮复习人教版现代文阅读作业(14)

  • 5页
  • 当前文档由用户上传发布,收益归属用户
  1. 1、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淘文库整理发布,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请立即联系网站客服。
  3.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阅读内容确认后进行付费下载。
  4. 网站客服QQ:403074932
‎2020届一轮复习人教版现代文阅读 作业 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文后题目。‎ ‎“君子”一词具备了多重道德内涵,常与高尚的品德、良好的修养、端正的言行等含义直接相关。而事实上,“君子”最初只用以指代人物的社会地位,并不具备道德素养的要求。其道德内涵的确立,始于春秋战国时期的诸子著述。‎ ‎《说文》释“君”为“尊”,意味着崇高的社会地位。“子”是先秦对男性的称呼。因此,“君子”原指地位尊贵的男子。甲骨文中未见关于“君子”的记载,西周时期的《尚书》中首次提到“君子”,指具有一定政治地位的人。《易经》中“君子”一词共出现20处,皆用来指称奴隶主。“君子”的使用频率在《诗经》里明显增多,共183例,除了少量作为女子对丈夫或情人的称谓外,主要用以指代奴隶主贵族。‎ 然而,因为“君子”往往指身居高位者,所以常与一定的道德素质要求相联系,例如《尚书·无逸》要求君子“无逸”,不能贪图安逸。《诗经·淇奥》用“如切如磋,如琢如磨”来描述君子的才能与品质。当然,这种联系是比较松散、不固定的,所以《诗经》中也有不少诗句用“君子”来指称品行恶劣的奴隶主贵族。‎ 总体而言,西周时期的“君子”通常是身份地位的标志,尚未发展出系统的道德内涵。‎ 春秋战国时期,“君子”不再单纯作为社会地位的象征,更是德行的体现与表达。当然,仍有部分“君子”的使用沿袭了先前的用法,指具有一定政治地位的人。例如《道德经》26章“君子终日行不离辎重”,31章“君子居则贵左,用兵则贵右”,这两处提到的“君子”,应指在军队中担任一定职位的官员。而道家另一部重要典籍《庄子》中有36处对“君子”的论述,其中与社会地位直接相关的只有《庄子·在宥》“故君子不得已而临莅天下”一句。墨家典籍《墨子》中“君子”共出现115处,仅四分之一的“君子”具有社会地位内涵。儒家代表作《论语》中,仅10余处含有“君子”的论述明确用以指代社会地位。‎ 如前所述,尽管“君子”仍用以指代男子的社会地位,但这一用法已逐渐为道德内涵所取代。需要注意的是,各家学说对“君子”的道德标准要求并不一致,其构建的“君子”形象也存在较大的差别。‎ ‎《论语》中包含了大量对“君子”的描述,分别从仁、义、礼三个方面勾勒出一个体系相对完整的“君子”道德范式。相较于《论语》,《墨子》里“君子”的道德标准更近似于零散的“点”的要求,包含行义、兼爱、无斗等多个方面。庄子认为儒家学说中对“君子”的道德要求违背了人的本性,所以即使像曾参等人那样精通仁义,也“非吾所谓臧也”,不是庄子心中的理想人格。《在宥》一文里描述了庄子对“君子”的设想:“‎ 从容无为而万物炊累焉。”希望君子能够不显露才华与智慧,行事合乎天理,对待外物如同烟尘一般自由自在。‎ 整体而言,西周时期的“君子”主要用以指称男子的身份地位,而具备一定社会地位的人往往承担相应的社会职责,因此人们对其道德品质会有所要求。这种地位和品行之间松散的联系,在诸子著述中逐步变得紧密。尽管不同学派对“君子”的认知不尽一致,甚至相互矛盾,但正是因为诸子学说的关注、讨论与阐释,“君子”一词的道德内涵才得以构建完善并最终确立起来。(选自2017年10月23日《光明日报》,有删改)‎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根据《说文》的观点,“君子”一词的本义是指地位尊贵的男子。‎ B.西周时期,“君子”指的皆是身居高位者,所以又常与一定的道德要求相联系。‎ C.到了春秋战国时期,“君子”不再是社会地位的象征,而是德行的体现与表达。‎ D.儒家分别从仁、义、礼三个方面勾勒出一个体系相对完整的“君子”道德范式。‎ 答案 A 解析 B项“‘君子’指的皆是身居高位者”错。原文第三段“‘君子’往往指身居高位者”,原文的范围是“往往”,且原文第二段也说《诗经》中的“君子”一词“少量作为女子对丈夫或情人的称谓”。选项扩大了范围。C项原文第五段开头“春秋战国时期,‘君子’不再单纯作为社会地位的象征,更是德行的体现与表达”,原文为递进关系,选项变成了选择关系。D项原文为“《论语》中包含了大量对‘君子’的描述,分别从仁、义、礼三个方面勾勒出一个体系相对完整的‘君子’道德范式”,主语应是“《论语》”而不是“儒家”,偷换概念。‎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本文以《诗经》《尚书》《说文》以及诸子学说为佐证论述了“君子”一词从指称身份地位到具备道德内涵的过程。‎ B.“君子”一词与一定的道德素质要求之间的联系经历了由松散、不固定到逐步变得紧密的过程。‎ C.《尚书》中有对君子“无逸”的要求,《诗经》中也曾描述君子的才能与品质,可见,“君子”道德内涵的确立始于西周时期。‎ D.按照庄子对“君子”的道德标准要求,即使是像曾参那样精通仁义的人也不是庄子心中的理想人格。‎ 答案 C 解析 “始于西周时期”错,原文第一段说“其道德内涵的确立,始于春秋战国时期的诸子著述”,并且根据原文第三段,西周时期,身份地位、道德品质之间的“联系是比较松散、不固定的”。‎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君子”一词并非一出现就具备多重道德内涵,因此《诗经》中有不少诗句用“君子”来指称品行恶劣的奴隶主贵族也就不足为奇了。‎ B.“君子”一词从最初指称身份地位到最终确立起了一定的道德内涵,说明随着时间的推移,社会对地位高者的道德素质要求越来越高。‎ C.春秋战国时期,“君子”的身份地位内涵并未完全消解,《道德经》《庄子》《墨子》《论语》中部分“君子”的使用仍沿袭了先前的用法即是例证。‎ D.虽然春秋战国时期诸子学派对“君子”的认知不尽一致甚至相互矛盾,但这并未妨碍“君子”一词的道德内涵得以构建完善并最终确立起来。‎ 答案 B 解析 “说明随着时间的推移,社会对地位高者的道德素质要求越来越高”于文无据。‎ 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中华文化根源于中原文化,中原文化实际上是以商周文化为主体的。从文献和出土文物看,商周时期已经有了相当发达的农业,远超同时期其他地区。基于农耕生产和生活所产生的文化,当然要比狩猎采集时代的文化发达,也更为精细,更有感染力和吸引力;再加上农业社会有超过日常需要的粮食和其他物品,社会分工也更为细密合理,因而在当时经常发生的部落或部族战争中容易获胜。这样,中原文化靠着文和武两种手段慢慢地向外扩散,在扩散的过程中,并不是单向地输出,而是随时吸取当地部落部族的文化,边扩散边演变壮大。如果我们放眼历史,中华文化的这一趋势至今也未中止,以后也不会终结。‎ 商周活动的地域在今河南、陕西一带,这里土地肥沃,适于耕种;但同时自然灾害频仍,接近北边和西边的游牧部落。中华文化的根基大致就是由这一自然和社会状况的刺激而形成的。农业生产需要社会的稳定和氏族、家族与家庭的延续。农业的耕种和收获是以年计算的,只有稳定,才能春种秋收,才能不断提高耕作技术、提高产量,生活也才能逐渐富裕起来;只有延续,土地、工具的占有才能长久 ‎,技术的传承和提高才有保障。要稳定,就要人与人之间的和谐合作;要延续,就要重视血缘的纯正,要分清正支与旁支,要保持以辈分为基础的等级制。既然时时可能发生自然灾害和外来兵灾,就要与水旱风雹、虫兽疾疫搏斗,要和入侵劫掠者拼杀,灾后还要艰苦奋斗以恢复家园。在应对种种自然界和人的挑战过程中,不但磨炼了人们自强自立的意志和能力,同时也使得对自然界的观察越来越细密,天文、历法、地理、动植物学、医学等都有了发展的需要和可能,因而高度发达。这样,中华文化就种下了吃苦耐劳、聪明睿智、自立自强、知难而进、崇和反战、宽容豁达、重视伦理、忠孝仁义等基因。‎ 中华文化形成之后,表层、中层和底层形成了一个庞大而严密的体系。这是中华文化历久不衰的内在原因。任何文化,表层是最易发生变化的。因为它与人们的日常生活、与社会的物质条件关系十分密切。生产力和生产方式一经变革,人们的衣食住行就要跟着变化。中层变化的速度仅次于表层,随着时代的变迁,随着中华文化与异质文化交融的加深,礼仪、风俗、艺术、宗教、法律、制度等也必须相应地演变。表层与中层文化的每一次演变,也就向前推进了一步。惟有底层文化,经过了数以千年计的表层和中层的反作用而不断地“修订”、加强,已经深深根植于民族的血液中,极难改变。但是,既然表层和中层对于底层有着反作用,那么表层和中层变得久了,也就要动摇底层文化。‎ ‎(选自许嘉璐《中华文化的前途和使命》,有删改)‎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中原文化基于农耕生活产生,远远优越于其他文化,因而成为了中华文化的渊源。‎ B.商周活动的地域特点磨炼了人们的意志和能力,形成了中华文化复杂的基因特点。‎ C.中原文化在扩散的过程中不对外输出,同时还吸取各种不同文化,最终演变壮大。‎ D.随着时代变迁,中华文化与异质文化交融逐步加深,中华文化必将发生根本改变。‎ 解析:选B。A项,“优越”表述不当,“发达”不等于“优越”。C项,“不对外输出”理解不当,原文是“不是单向地输出”。D项,“必将发生根本改变”无中生有。‎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文章认为中华文化根源于以商周文化为主体的中原文化,这是全文立论分析的前提。‎ B.对商周文化产生所受的自然和社会状况的影响,文章从稳定和延续两方面进行了分析。‎ C.文章先分析了中华文化的渊源,接着从地域特点分析了其特征,最后表明其稳定性。‎ D.文章站在历史发展的高度,对中华文化的过去和未来提出了独到见解,很有说服力。‎ 解析:选C。C项,“表明其稳定性”分析不当,文章最后谈到了中华文化不断变化的特点和极强的适应性。‎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如果不是商周时期中原地区农业发展远超同时期其他地区,中华文化未必起源于此。‎ B.如果表层和中层不断发生演变,底层文化也会动摇,可见表层和中层对底层有反作用。‎ C.中华文化重视伦理,提倡忠孝仁义,可见其强调血缘纯正和以辈分为基础的等级制。‎ D.如果一个地区社会稳定,氏族、家族与家庭延续正常,那么文化就会得到飞速发展。‎ 解析:选D。D项,“文化就会得到飞速发展”理解不当,从原文来看,这是农业发展的有利条件,并不一定促进文化飞速发展。‎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