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57.01 KB
  • 2021-06-07 发布

2018版高中语文第4单元文言文2单元检测卷粤教版必修

  • 17页
  • 当前文档由用户上传发布,收益归属用户
  1. 1、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淘文库整理发布,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请立即联系网站客服。
  3.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阅读内容确认后进行付费下载。
  4. 网站客服QQ:403074932
单元检测卷(四) (时间:150 分钟 满分:150 分) 第Ⅰ卷(阅读题,共 70 分) 一、现代文阅读(35 分)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9 分,每小题 3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3 题。 守住传统文化的精气神 人们说,老物件儿是有灵气的。因为手艺人把双手的温度、沉淀的时间、行事的规矩, 统统给了它们。然而,现在不少“手工艺品”,经过流水线加工、规模化生产、简单性复制, 看起来东西还是那个东西,作用还是那个作用,却很难承载起“很家乡”“很传统”“很中 国”的那股子精气神了。 前不久在湖北仙桃举办的“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剪纸交流研讨会上,剪纸艺人、专 家学者表达了自己的担忧:“一把刻刀十年功”的技艺正被机器扰乱节奏;对生活的琢磨正 在被投机取巧的速成法挑战;对好材料的坚守正在被新工艺猛烈冲击;“北方重浑厚、粗犷, 南方尚灵秀、精美”的异彩纷呈也正在被渐渐同化。 诚然,文化产品既然走入了市场经济大潮,就必然逃不开市场规律的制约,生产效率、 材料革命是大势所趋。但是,工业化和商业化并不意味着粗制滥造,更不意味着放弃对艺术 品质的坚守。 今年 91 岁的工艺美术师陈由明,曾创作了驰名中外的沔阳雕花剪纸《八仙图》,60 多 年来,他一直创作不息、佳作频出。谈到创作诀窍,陈老说:“我要搞出一个作品,就是吃 饭也在想,睡觉也在思考。现在的好多东西,功夫不到,火候差得远呐。只想着赚钱,没有 心心念念、反复推敲,哪里出得来好作品呢?” 的确,一味追求生产速度和经济效益,必然伤害到以传统手工艺为代表的非物质文化遗 产及传统文化样式的传承和发展。试想,如若数千年文明沉淀下来的传统审美和文化追求遭 到蚕食,历史将会何等唏嘘嗟叹? 话说回来,坚守古法、传承古意并不意味着泥古不化,而是在保留传统底色、坚持文化 特色的同时,顺应历史规律、结合新的生活方式,对传统文化进行创造性的转化和创新性发 展,从而将经济效益和文化价值统一起来。比如,20 世纪 50 年代,陈由明整理创作的剪纸 《八仙图》风靡欧洲,出口近 5 万套。而现在非遗传承人的作品,愈发成为市场上的香饽饽。 又比如,从天津泥人张彩色泥塑、杨柳青年画、河北蔚县剪纸等传统文化中获取创作灵感和 素材,赋予了“中国梦·梦系列”公益广告更强的生命力和吸引力。再比如,北京国际设计 周、北京创客盛会,都将目光瞄准非遗来挖掘素材和灵感,为“科技+”在传统文化中寻找 创新源泉。 祛除浮躁、回归本原的传承和创新需多措并举。应当加大宣传普及,让生活于其中的人 了解、体验、欣赏自己的文化,养成文化自觉、文化自信;在此基础上,鼓励基于本土文化 的创意,让更多的人知晓它的价值。同时,还应合理融入时代元素,不割裂传统与现代的精 神纽带,让传统文化焕发现代光芒,以文化品质赢得市场青睐。 (选自《人民日报》2015 年 11 月 05 日 17 版,有删改) 1.下列关于“老物件儿的灵气”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面对市场经济大潮,老物件儿的精气神来自对工业化和商业化的粗制滥造的摒弃,也 来自对艺术品质的坚守。 B.一代代天津泥人张对生活的琢磨、对好材料的坚守所创作出的异彩纷呈的泥塑作品就 是老物件儿的生命力的展示。 C.手艺人靠双手的温度、沉淀的时间、行事的规矩才能打造出老物件儿那北方的浑厚、 粗犷和南方的灵秀、精美。 D.天津杨柳青年画的“很家乡”“很传统”“很中国”的那些画面中蕴含着的那股子精 气神就是老物件儿的灵气。 答案 A 解析 “老物件儿的精气神来自对工业化和商业化的粗制滥造的摒弃,也来自对艺术品 质的坚守”错,老物件儿的精气神与后者没有直接关系,原文是“工业化和商业化并不意味 着粗制滥造,更不意味着放弃对艺术品质的坚守”。 2.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追求生产速度和经济效益,必然伤害到以传统手工艺为代表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及传统 文化样式的传承和发展,因此,必须摆正传承与发展的关系。 B.想要数千年文明沉淀下来的传统审美和文化追求不被蚕食,就必须将传承和创新紧密 结合,否则将会很可悲。 C.坚守古法、传承古意既要保留传统底色、坚持文化特色,又要对传统文化进行创造性 的转化和创新性发展,从而将经济效益和文化价值统一起来。 D.经过流水线加工、规模化生产、简单性复制的东西,虽然作用还是和过去一样,却很 难承载起老物件儿那股子精气神,所以,也就不能称为真正意义上的手工艺品。 答案 A 解析 “追求生产速度和经济效益”以偏概全,原文是“一味追求生产速度和经济效 益”。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中国梦·梦系列”公益广告的成功范例说明坚守古法、传承古意并不意味着泥古不 化,传承与发展是可以并进的。 B.事实证明,如果没有天津泥人张彩色泥塑就没有“中国梦·梦系列”公益广告更强的 生命力和吸引力。可见,传承既不能泥古不化,也不能割裂传统。 C.文中举驰名中外的沔阳雕花剪纸《八仙图》是为了证明作者的观点,即工业化和商业 化并不意味着粗制滥造,更不意味着放弃对艺术品质的坚守。 D.祛除浮躁、回归本原的传承和创新需多措并举,这样才能让传统文化焕发现代光芒, 以文化品质赢得市场青睐。 答案 B 解析 原文是“从天津泥人张彩色泥塑、杨柳青年画、河北蔚县剪纸等传统文化中获取 创作灵感和素材”,“天津泥人张彩色泥塑”只是其中灵感之一。 (二)文学类文本阅读(14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4~6 题。 三棵树 李德霞 丫头的大嫂过门没半年,就吵着闹着要分家。树大分杈,儿大分家,分就分吧,寡妇娘 也没辙。米缸、面缸、抬了去,掉了几块漆的红木柜搬了去,圈里的三只羊,一鞭子吆了去。 大嫂请来伐木人,要放倒院里的三棵树。三棵树是丫头的爷爷栽下的,两抱粗,上面结了几 个喜鹊窝。娘“扑通”跪在地上:“家里没啥东西了,这三棵树,就留给丫头吧……” 那时,丫头十六岁,在城里读高中,是村里唯一把书读到城里的女孩子。 星期天,丫头从学校回来,看着空空的土屋和一下予苍老了的娘,丫头抱着树干号啕大 哭。 娘说:“丫头,别上学了,回家跟娘种地吧。种地饿不死人。” 丫头倔,丫头一抹眼泪说:“偏不,我还要考大学,我丫头说到做到!” 娘说:“上大学不要钱?” 丫头说:“我有三棵树,三棵树就是我的钱。” 丫头真的考上了大学。那时候,家家日子还不宽裕,但乡亲们厚道,你三十他三十地把 钱送来。丫头不接,一一挡了回去,丫头说:“大叔大婶的情我领了,我不能欠乡亲们太多……” 娘说:“你不上学了?” 丫头说:“你甭管,我自有办法。” 开学前几天,丫头去了村里的德叔家。德叔在农机站当站长,家里开着小卖部,日子过 得比一般人家殷实得多。更重要的是,爹在世时,跟德叔是最要好的弟兄。其实,在丫头收 到大学录取通知书的时候,德叔就给丫头准备了一千块钱。德叔笑眯眯地说:“钱我可以借 给你,但你啥时还我呀?” 丫头说:“不是借,是贷,就按银行的利息算。等我大学毕业参加工作后,我连本带利 一块儿还。” 德叔还想逗逗丫头,德叔说:“银行贷款还讲个财产抵押呢,你拿啥给我做抵押?” 丫头拉着德叔的手出了屋,用手一指她家院里的三棵树说:“我有三棵树,我就拿三棵 树做抵押。”说完,丫头掏出早就准备好的纸和笔,哗哗哗,写了抵押单,交给德叔。 德叔笑了,笑得满眼都是泪。 丫头上了大学。上了大学的丫头从来不敢回家。除了舍不得那几块钱的路费,丫头还得 自己挣学费,挣生活费。丫头到图书馆帮过工,到饭店洗过碗,啥来钱干啥。有同学问:“你 家里没钱供你?”丫头说:“有,我有三棵树……” 丫头大三时,不得不回家一趟。大哥在一家煤矿挖煤,死于矿难,矿上只给了很少的一 点钱,少得离谱。丫头找到矿长,拍着桌子和矿长讲道理。矿长熊了,按规定赔了款。 拿回赔偿金,大嫂取出两千块,要给丫头。大嫂说:“以前都是我不好,我对不起丫头 妹妹。钱你拿着,你是大学生,就不要那么辛苦了。” 丫头把钱挡回去。丫头说:“我还年轻,吃点苦受点罪是好事。这钱是我大哥拿命换来 的,就留着给侄儿上学用……” 转眼,丫头大学毕业了。那时候,大学生很抢手,是香饽饽,丫头就被分配到市政府上 班。领到第一笔工资,丫头回了村。丫头找到德叔,要赎回当年的抵押单。德叔说:“啥抵 押单?我早扔了。”丫头吃惊地说:“那……我的三棵树?” 像当年丫头拉着德叔一样,德叔拉着丫头的手出了门,用手一指丫头家的那三棵树说: “三棵树,本来就是你的。” 丫头要接娘进城。临走时,邻居说:“你娘这一走,恐怕再也不会回来了。土屋和三棵 树不如卖了的好……” 丫头看着土屋,抚着树干说:“土屋是我的家,三棵树是我的根……我怎么舍得卖啊? 留着吧。” 一晃,几十年过去。土屋已日渐斑驳,倒是那三棵树长得枝繁叶茂,绿荫如盖,成了村 里的一景。 前年,有人相中了那三棵树,愿出大价钱要下来。那人打电话给丫头,问丫头愿不愿意 卖,被丫头断然拒绝。 如今,已是副市长的丫头,无论工作多忙,每年都要抽空回村一趟,看看父老乡亲,看 看她的三棵树…… (节选自《小说月刊》) 4.下列对这篇小说思想内容与艺术特色的分析和鉴赏,最恰当的一项是( )(3 分) A.小说开头写大嫂闹着分家,将米缸、面缸、红木柜搬走,三只羊赶走,甚至还要放倒 三棵树的情节,既表现了家里的贫穷,又暗示了娘的软弱。 B.“德叔笑了,笑得满眼都是泪”,德叔原本只想试探丫头,孰料丫头早有主意,德叔 因而“笑”;面对苦难,丫头表现出的人生态度令德叔动容,因而“满眼都是泪”。 C.小说设计大哥遭遇矿难,大嫂成为寡妇,只得到很少的一点钱,最后是丫头拿回了赔 偿金等情节,意在表明善恶有报,规劝人们要孝亲友爱。 D.写三棵树长得枝繁叶茂,有人愿出大价钱买,丫头却断然拒绝,是因为以前生活艰难 时都不曾卖掉,现在头做了副市长,自然不会因为钱而卖掉三棵树。 答案 B 解析 A 项,“既表现了家里的贫穷,又暗示了娘的软弱”表述不准确,应该是与下文 嫂子给丫头 2 000 块钱,丫头拒绝的情节形成对比,突出丫头的形象;C 项,“意在表明善 恶有报,规劝人们要孝亲友爱”不准确,为了突出丫头不计前嫌的形象;D 项,“自然不会 因为钱而卖掉三棵树”推断错误,不卖是因为“土屋是我的家,三棵树是我的根”。 5.小说以“三棵树”为题,有什么好处?请简要分析。(5 分) 答: 答案 ①以“三棵树”为题,让读者看了题目会产生遐想,激发阅读兴趣。②“三棵树” 作为小说的线索,贯穿文章,始终和小说主人公的命运紧密相连,使行文更加紧凑。③以“三 棵树”为题,突出小说的主旨,“三棵树”是丫头人生之根的象征,表现了丫头不忘根本, 不忘家乡的品质。 6.这篇小说有什么现实意义?请结合文本谈谈你的看法。(6 分) 答: 答案 ①对父母长辈要心存孝心。大嫂,起先不知孝道,分家时将家里像样点的东西全 都拿走,使原本贫困的家雪上加霜,大哥死于矿难之后,才认识到自己的不对;丫头在家里 最困难的时候,积极乐观,安慰娘,后来把娘接到城里尽孝。②做人应心存感恩,别人有难 时应当伸出援助之手。在丫头考上大学之后,乡亲们二十、三十地送来钱;德叔在丫头交学 费的事上,全力帮助,对于这一切,丫头都深深记在心里,一直心存感恩。③在贫困和苦难 面前,应具有自强和不懈努力的精神。面对贫穷和苦难,丫头没有悲观绝望,没有意志消沉, 而是以一种不懈的努力和自强精神,战胜了生活中的一切苦难,最终带着母亲过上了幸福的 生活。④显达不忘本,根扎得越深,人生之路走得越远。丫头由一个农村小姑娘走进城里读 高中,后来考上大学,毕业后到市政府上班。到最后当上了副市长,一路走来,她没有忘记 三棵树、忘记乡亲、忘记娘的恩情。 (三)实用类文本阅读(12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7~9 题。 高考成绩“走出去”很重要 日前,教育部国际合作与交流司副司长于继海在“2015 中国教育国际化研讨会”上透 露,教育部正在推动我国高考成绩得到国外认可。 据记者了解,我国已同俄罗斯、美国、欧盟等建立起高层人文交流机制,教育部希望通 过这些平台进一步推进教育交流合作。 高考成绩在留学中的作用初具效力 “我们最想做的,也开始启动的就是,推动我们高考成绩让国外认可。”于继海在该论 坛上说,这方面的工作已在进行中,但距离目标尚有较长的一段距离。 这一动态旋即引起公众高度关注,因为高考成绩“走出去”,就意味着会对高中毕业生 留学产生较大影响。记者为此第一时间联系教育部国际司,希望就目前中国高考成绩获国外 认可程度及教育部后续举措进行深入采访,但截至发稿,采访申请未获回应。 不过,据记者粗略统计,目前中国高考成绩在留学中的作用早已初具效力。 5 月初,美国旧金山大学校长菲茨杰拉德在北京宣布,中国高中生从 2015 年起可以凭高 考成绩直接申请入学,无须再花时间准备托福、雅思等考试。 更早前的 2012 年,澳大利亚名校悉尼大学宣布认可中国高考成绩,并公布了面向我国各 省市学生的分数线,基本与各地本科一批次录取线持平。过线学生不需要再读预科,当然, 除了高考成绩,学生还要具备语言成绩以及经济等其他条件。此外,中国高考成绩在申请许 多国家的高校时都有用。 “这是国外高校对我国中等教育水平的认可” “外国高校认可高考成绩,应该说这是国外高校对我国中等教育水平的认可和对高考可 信度的认可。”北京交通大学国际教育交流中心主任刘彦青说。 事实上,全球各国之间互认高考成绩的情况并不多,因为教育体制不同,有的国家甚至 没有统一高考。刘彦青介绍,我国高校招收留学生也不要求学生在本国的高考成绩,通常只 是要求提供在本国高中的学习成绩,然后通过入学考试或者试读等方式选拔。目前清华、北 大等高校采用入学考试制度,北交大采取试读制度,试读一年修不够学分的学生会被劝退。 刘彦青说:“不要求国际学生的高考成绩,主要是我们不了解他们的高考体系,也不了 解他们的成绩后面说明的东西。比如我们招收 60 个学生,可能来自 30 个国家,没办法了解 30 个国家的高考。” “来我国留学的生源目前还没法和美国等国家相比,我们出去留学的生源相对来讲非常 庞大,比如澳洲,留学市场在其 GDP 中占很大比重,它要吸引更多中国留学生,同时要保证 生源质量,所以参考我们的高考是很好的选择。”刘彦青说。 让更多海外高校“认识”高考 中国高教学会高等教育学专业委员会副理事长、厦门大学教授刘海峰认为,推动高考成 绩“走出去”很重要。 “实际上,我国的高考非常严格,难度很大。成绩基本对应着每个学生的实际水平。但 是国外对我国高考的了解不多。我国的学生留学主要去往西方发达国家,他们多数依据托福、 雅思、SAT 等语言考试来选拔学生。” “现在,国外高校越来越多地知道中国高考,我们这种严格组织的、上千万人同时参加 的大规模考试让他们很惊讶,无法忽视高考的水平和效果。高考对数理化等学科的考查水平 完全不亚于外国大学的入学考试,这是语言考试没有的。”刘海峰说。 菲茨杰拉德也说:“对于中国学生而言,高考能测试出学生是否精通一个指定的整体知 识体系,以及他们是否具备刻苦学习并坚持到底的品质。”这意味着高考的质量评价正在得 到国外高校的认可。 但也有人指出,需要理性、正确地看待这种认可。因为和我国以高考成绩为唯一录取依 据不同,国外高校普遍实行自主招生,入学评价的依据各不相同。即使认可高考成绩,也不 会直接按照高考成绩录取。但是不可否认,这有助于中国高考健康发展。 “早前我们重视国外对我国高等教育学历的认可,所做的推动也比较多,也就是我们高 等教育的出口处推动比较多,现在相当多的国家认可我们的本科、研究生学历,中国的本科 生可以直接申请读国外学校的研究生。但是高等教育的入口处推动工作做得不够,加强这一 方面很有必要。高考的一个巨大功能是,以考促学,国外高校越来越认可高考成绩,意味着 对我国基础教育乃至高等教育的质量越来越认可。”刘海峰说。 (选自《光明日报》,有删改) 7.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3 分) A.教育部国际合作与交流司副司长于继海在“2015 中国教育国际化研讨会”上透露, 我国已同俄罗斯、美国、欧盟等建立起高层人文交流机制。 B.目前,中国高考成绩在留学中的作用初具效力,如澳大利亚名校悉尼大学宣布认可中 国高考成绩,美国旧金山大学校长宣布可凭高考成绩直接申请入学。 C.刘彦青认为,不要求国际学生的高考成绩,主要是因为我们不了解他们的高考体系。 也不了解他们的成绩后面说明的东西;而我国出去留学的生源相对来讲非常庞大。 D.刘海峰认为,我国的高考非常严格,难度很大;国外高校越来越多地知道我们这种严 格组织的、上千万人同时参加的大规模考试,并了解高考的水平和效果。 答案 A 解析 A 项,张冠李戴,由原文可知,“我国已同俄罗斯、美国、欧盟等建立起高层人 文交流机制”是“记者了解”的内容,并非于继海透露的。 8.我国高考成绩与海外国家对接还存在哪些问题?请结合文本简要分析。(4 分) 答: 答案 ①国外高校普遍实行自主招生,入学评价的依据各不相同,与中国以高考成绩为 唯一录取依据不同。②不能代替诸如托福、雅思、SAT 等语言考试。 9.我国高考成绩“走出去”意义重大,结合文本,谈谈你是怎样看待“推动我国高考成 绩得到国外认可”的。(5 分) 答: 答案 一方面,推动我国高考成绩得到国外认可,使我国高考成绩“走出去”很重要, 既可以使我国基础教育和高等教育进一步走向国际化,又可以与海外国家进行更多的教育交 流合作;另一方面,推动我国高考成绩得到国外认可,让世界了解我国高考质量评价,有助 于我国高考健康发展,有助于推动海外国家对我国基础教育乃至高等教育的质量认可。 二、古代诗文阅读(35 分) (一)文言文阅读(19 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 10~13 题。 刘基,字伯温,青田人。基幼颖异,其师郑复初谓其父曰:“君祖德厚,此子必大君之 门矣。”元至顺..间,举进士,除高安丞,有廉直声。行省辟.之,谢去。西蜀赵天泽论江左人 物,首称基,以为诸葛孔明俦也。 及太祖下金华,定括苍,闻基名,以币聘,基未应。总制孙炎再致书固邀之,基始出。 既至,陈时务十八策,太祖大喜。会陈友谅陷太平,谋东下,势张甚,诸将或议降,或议奔 据钟山,基张目不言。太祖召入内,基奋曰:“主降及奔者,可斩也。”太祖曰:“先生计 安出?”基曰:“贼骄矣,待其深入,伏兵邀取之,易耳。”太祖用其策,诱友谅至,大破 之,以克敌赏赏基,基辞。其龙兴守胡美遣子通款请勿散其部曲太祖有难色基从后踏胡床太 祖悟许之美降江西诸郡皆下友谅兵复陷安庆,太祖欲自将讨之,以问基。基力赞,遂出师攻 安庆。 基请立法定制,以止滥杀。太祖方欲刑人,基请其故,太祖语之以梦。基曰:“此得土 得众之象,宜停刑以待。”后三日,海宁降。太祖喜,悉以囚付基纵之。寻拜御史中丞兼太 史令。太祖即皇帝位,累欲进基爵,基固辞不受。 初,太祖以事责丞相李善长,基言:“善长勋旧,能调和诸将。”太祖曰:“是数欲害 君,君乃为之地耶?吾行相君矣。”基顿首..曰:“是如易柱,须得大木。若束小木为之,且 立覆。”及善长罢,帝欲相杨宪。宪素善基,基力言不可,曰:“宪有相才无相器。夫宰相 者,持心如水,以义理为权衡,而己无与者也,宪则不然。”帝问汪广洋,曰:“此褊浅殆 甚于宪。”又问胡惟庸,曰:“譬之驾,惧其偾辕也。”后宪、广洋、惟庸皆败。 三年授弘文馆学士,封诚意伯。明年赐归老于乡。基佐定天下,料事如神。至是还隐山 中,惟饮酒弈棋,口不言功。八年,疾笃,居一月而卒.,年六十五。 (节选自《明史·刘基传》) 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3 分) A.其龙兴守胡美遣子通款/请勿散其部曲/太祖有难色/基从后踏胡床/太祖悟/许之/美降 /江西诸郡皆下/ B.其龙兴守胡美遣子通款/请勿散其部/曲太祖有难色/基从后踏胡床/太祖悟/许之/美降 /江西诸郡皆下/ C.其龙兴守胡美遣子通/款请勿散其部曲/太祖有难色/基从后踏胡床/太祖悟/许之/美降 江西/诸郡皆下/ D.其龙兴守胡美遣子通/款请勿散其部/曲太祖有难色/基从后踏胡床/太祖悟/许之/美降 江西/诸郡皆下/ 答案 A 解析 断句前首先要把文章通读几遍,以便对全文内容有整体的感知,把能断开的先断 开,然后逐步缩小范围,再集中精力分析难断句,凭借和语境(上下文)的关系,作出相应调 整,然后再注意常见的句末语气词“者、也、矣、乎、欤”和句首语气词“故、夫、盖、惟”, 同时还需注意陈述主语的变化和事件的切分。例如,本题中的人名或官职名做主语的“太祖”、 “江西诸郡”等。 11.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3 分) A.至顺:元宁宗的年号。帝王年号纪年法是中国古代常用的纪年法,国君改用新的年号 称为“改元”。 B.辟:中国古代的选官制度,和前文中的“除”意义相同,均为“举荐”的意思。 C.顿首:叩头,头叩地而拜,古代的九种礼拜形式之一。此处刘基为辞受丞相一职而拜。 D.卒:古代社会不同地位的人的死有不同的称谓,大夫死曰“卒”。刘基属于大夫阶层。 答案 B 解析 除:任命,授职。辟:征召。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 分) A.刘基自幼就很聪明,他的老师郑复初对他赞赏有加,认为他将来一定会光耀刘家门庭; 后来又有西蜀的赵天泽十分推崇他,把他看成是诸葛亮一类的人。 B.刘基具有卓越的军事才能,深受太祖倚重。强敌陈友谅图谋向东进发,气焰非常嚣张。 将领们建议投降或退守,刘基力排众议劝太祖采用了诱敌计策,结果大败陈友谅。 C.刘基善于识人,正直敢言,多次替曾要陷害他的丞相李善长说情。明太祖打算让杨宪 做丞相,刘基却认为好友杨宪不能胜任,认为他没有丞相的器量。 D.刘基淡泊名利,大败陈友谅后,太祖要奖赏刘基,刘基推辞了。后来还多次拒绝皇帝 给他提高爵位。告老还乡后,过着闲适的隐居山林的生活,从不提自己的功劳。 答案 C 解析 误解原文意思,应为“曾替多次要陷害他的丞相李善长说情”。 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 分) (1)太祖方欲刑人,基请其故,太祖语之以梦。(5 分) 译文: (2)夫宰相者,持心如水,以义理为权衡,而己无与者也,宪则不然。(5 分) 译文: 答案 (1)太祖正要对人施用刑罚,刘基问为什么,太祖把自己梦中的情景告诉他。 (2)做宰相的人,处事须心平如水,把义理作为行使权力的标准,而自己的私见不参与其 中,杨宪却不是这样。 【参考译文】 刘基,字伯温,是青田人。刘基小的时候很聪明,他的老师郑复初对刘基的父亲说:“您 祖上德行深厚,这个孩子必定会光大您家门庭。”元朝至顺年间,刘基考中进士,被任命为 高安县县丞,有清廉正直的名声。行省征召他,他推辞拒绝。西蜀人赵天泽评论江东人物, 第一个就推崇刘基,认为他是诸葛孔明一类的人。 等到明太祖攻下金华,平定了括苍,听说刘基的名气,拿礼物来聘用他,刘基没有答应。 总制孙炎又写信坚持邀请他,刘基才出山。到任后,献上了“时务十八策”,明太祖非常高 兴。恰逢陈友谅攻陷了太平镇,图谋向东进发,局势非常紧张,将领们有的建议投降,有的 建议逃到钟山据守,刘基瞪大眼睛不说话。明太祖召他入内,刘基愤激地说:“主张投降和 逃跑的人,都应该斩首。”明太祖说:“先生有什么计策?”刘基说:“敌人骄横,等到他 们深入我地,埋伏兵马拦击他们,很容易。”明太祖采用了他的计策,引诱陈友谅到来,把 他打得大败。太祖把打败敌人的奖赏赏给刘基,刘基推辞了。驻守龙兴的大将胡美派他的儿 子表达诚心归顺的意愿,请求不要遣散他的部属。太祖感到为难。刘基从后踢太祖床榻,太 祖突然明白过来,答应了他的请求。胡美投降后,江西诸郡县随后全部攻下。陈友谅的部队 又攻陷了安庆,明太祖打算亲自去征讨,拿它询问刘基。刘基极力赞成,于是出师攻打安庆。 刘基请求定立法制,来阻止滥杀无辜。太祖正要对人施用刑罚,刘基问为什么,太祖把 自己梦中的情景告诉他。刘基说:“这是得到土地和人民的征兆,应该停止刑罚来等待。” 过了三天,海宁投降了。太祖高兴,把囚犯全交给刘基放了。不久刘基被任命为御史中丞兼 太史令。太祖登上皇帝位,接连几次想要给刘基提高爵位,刘基坚决推辞不接受。 起初,太祖因为某事责怪丞相李善长,刘基说:“李善长是有功勋的老臣,能够协调诸 将的关系。”太祖说:“他多次要陷害你,你却替他说话?我要让你做丞相。”刘基叩首说: “换丞相就比如换柱子,必须用大木头才行。如果捆束小木头做柱子,房子马上就会倾覆的。” 等到李善长被罢免,太祖打算让杨宪做丞相。杨宪一向和刘基交好,刘基却极力说不行,他 说:“杨宪有丞相的才能却没有丞相的器量。做宰相的人,处事须心平如水,把义理作为行 使权力的标准,而自己的私见不参与其中,杨宪却不是这样。”皇帝又问汪广洋如何,刘基 说:“这个人大概比杨宪还要器量狭小浅薄。”皇帝又问胡惟庸如何,刘基回答说:“就譬 如驾车,我担心他会把车辕给毁坏。”后来杨宪、汪广洋、胡惟庸都出事被杀。 洪武三年任命刘基为弘文馆学士,封爵为诚意伯。第二年赐他告老还乡。刘基辅佐朱元 璋平定天下,料事如神。到此时回到山林隐居,只是喝酒下棋,从不提自己的功劳。八年, 刘基病重,过了一个月就去世了,享年六十五岁。 (二)古代诗歌阅读(11 分) 阅读下面的唐诗,完成 14~15 题。 九月九日 崔善为 九日重阳节,三秋季月残。 菊花催晚气,萸房辟早寒。 霜浓鹰击远,雾重雁飞难。 谁忆龙山外,萧条边兴阑。 14.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不正确的两项是( )(5 分) A.诗题“九月九日”指农历九月初九,中国传统的重阳节,人们用登高、赏菊花、插茱 萸等活动表示庆祝。 B.传统上秋季分为孟秋、仲秋、季秋,分别对应农历七、八、九这三个月,九月已是季 秋之月,百花已经凋残。 C.颔联“菊花催晚气,萸房辟早寒”,写晚秋的寒气催落菊花凋零,只能到茱萸的子房 去躲避早晨的寒意。 D.古诗写重阳节,多表达欢庆之意,而这首诗的尾联,想到自己身处萧条冷落的龙山边 关,全无喜庆之意。 E.“菊花”是古代诗词中常见意象。“江城菊花发,满道香氛氲。”句中“菊花”与颔 联“菊花催晚气,萸房辟早寒”句所表达的意境相同。 答案 CE 解析 C 项“只能到茱萸的子房去躲避早晨的寒意”错。E 项“意境相同”错。 15.有人说,《九月九日》这首诗“韵含悲难”。本诗的韵脚是如何体现悲难的?请结 合全诗简要赏析。(6 分) 答: 答案 “韵含悲难”是说这首诗的韵脚所用的字都表达悲苦艰难的情感。首联写景,以 一“残”字写出百花凋残,万木零落的深秋景象。颔联写秋意萧索,“寒”字使人心生寒意。 颈联借景抒情,“难”字写出诗人欲建功立业施展抱负而不得的痛苦心境。尾联写诗人远在 龙山边关,“阑”字表达了在这萧索的深秋之际,即使重阳佳节,也意兴阑珊,毫无喜庆的 兴致。 (三)名句名篇默写(5 分) 16.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 (1)李白《蜀道难》中,“其险也如此,__________________”一句,以感叹的方式收束 对蜀道凶险的描写,转入后文对人事的关注。 (2)《泊秦淮》中,表现诗人担心国家安危,借古讽今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 (3)韩愈在《师说》中,用简洁生动的语言,凝练地概括出“士大夫之族”不愿从师的荒 谬心态的两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嗟尔远道之人胡为乎来哉 (2)商女不知亡国恨 隔江犹唱后庭花 (3)位卑 则足羞 官盛则近谀 第Ⅱ卷(表达题,共 80 分) 三、语言文字运用(20 分) 17.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的使用不恰当的两项是( )(3 分) A.互联网时代,社会快速发展,创客倍出,越是在这种时候,我们越要登高自卑....,脚踏 实地。 B.他对中国贫困农民的记录是如此具体而微....,具体到每一个家庭,再拆取出每一个人物 的一天、一年、一生,不惜笔墨,肌理寸寸分明。 C.只听得一声哨响,枕戈待旦....的战士们,个个龙腾虎跃地奔向集合地点,只几分钟,数 万人就集合完毕,朝目的地坚定进发。 D.虽有中共体多国部队及南非和中非政府军的“阻击”,中非反政府武装依然势成骑...虎., 节节胜利,反映出其领导人卓越的领导能力。 E.媒体普遍认为,中俄关系已经进入成熟发展期,不会因为国际社会某些人、某些事而 发生任何改变,两国人民的友谊是牢不可破....的。 答案 BD 解析 A 项登高自卑:指登山要从低处开始。比喻做事情要循序渐进,由浅入深。B 项具 体而微:具体,各部分已大体具备;微:微小。指事物的各个组成部分大体都有了,不过形 状和规模比较小些。C 项枕戈待旦:戈,古代的一种兵器;旦:早晨。意思是立志杀敌,枕 着武器睡觉等天亮。形容时刻准备作战。D 项势成骑虎:骑在老虎背上,要下来而下不来。 比喻事情中途遇到困难,但迫于形势,想停止也停止不了。本句应用“势如破竹”。E 项牢 不可破:异常坚固,不可摧毁,多用于抽象事物。 18.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3 分) A.微信是一种更快速的即时通讯工具,具有零资费、跨平台沟通、显示实时输入状态, 与传统的短信沟通方式相比,更灵活、智能,且节省资费。 B.许多人认为中国人口很多,而且还在不断地增加,人口负增长可能永远不会出现,即 使出现也应该在很遥远的将来——这实际上是一个错误的看法。 C.教育改革必须是有利于学生的终身发展,有利于基础教育,有利于大学发展的系统改 革。因此,高考改革定会借助更多专家的力量,在认真研究的基础上才出台。 D.在政府有关部门对于疫苗从接种到生产、流通等一系列环节的监管必须加强的同时, 公众要理性看待疫苗接种,不能因噎废食拒绝接种疫苗。 答案 B 解析 A 项成分残缺,“具有”一词缺少宾语,应在“显示实时输入状态”后加“的功 能”。C 项搭配不当,“高考改革……出台”搭配不当,应在“高考改革”后加“方案”。D 项语序不当,不合逻辑,“从接种到生产、流通”应改为“从生产、流通到接种”。 19.下面是四种实用文的部分摘录。请根据实用文体的语言特点,找出得体的一项是 ( )(3 分) A.校团委会决定 5 月 10 日下午在学校体育馆举办首届体育节活动。欢迎各位同学光临 惠顾,积极参加。(校团委会通知) B.我将永远铭记您的教导,上大学后认真读书,立志将来回母校就教,做一名像您一样 博学的老师。(学生写给老师的信) C.热烈欢迎各位文友踊跃投稿。对大家的大作,我们将聘请知名作家认真评选,择优发 表。(征文启事) D.有位同学于 5 月 7 日上午拾得钱包一个,内有人民币 165 元、饭票、手机充值卡等, 望失主前往学校教导处找李老师认领。(招领启事) 答案 C 解析 A 项,“光临惠顾”改为“踊跃报名”,或改为其他得体的词语,“光临惠顾” 一般用于商业场合。B 项,“就教”改为“任教”或“执教”,“就教”的意思是接受教育。 D 项,将“165 元”改为“若干元”,招领启事中的钱数是不应说明的。 20.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 辑严密。每处不超过 15 个字。(5 分) “扇子有风,拿在手中”一语,客观地陈述了扇子的日常功能。其实,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还是一种供人玩赏的工艺品。不过,扇子的用途最初不是 扇风,而是为帝王遮风挡尘的“仗仪扇”。西汉以后,用以纳凉消暑在民间渐成风尚。伴随 着扇子的普遍使用,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唐宋文人就开始在扇面题诗作 画,为扇子添一种雅韵。而至宋代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陆游曾写过这样的 诗句“吴中近事君知否,团扇家家画放翁”。当时画扇之盛行可见一斑。 答案 ①扇子不仅是纳凉用品 ②扇子文化也逐渐形成(扇子也逐渐艺术化) ③扇面上 作画盛况空前 21.下面文段有三处表述存在问题,请参考①的方式,说明另外两处问题。(6 分) 消费领域从来没有小事。一方面,消费直接关系到社会最敏感的神经,可现实中老百姓 却难以感受到交易公平,也难以感知社会的公平与公正;经济利益的事情处理不好,必然会 演变为对周遭环境的不满。另一方面,消费也是宏大经济图景的重要组成部分,缺乏了公平 公正,就无法拉动内需。 ①老百姓却难以感受到交易公平说得过于绝对化。 ② 。 ③ 。 答案 ②难以感知社会的公平与公正更为绝对化 ③缺乏了公平公正就无法拉动内需也显得绝对 解析 本题考查语言表达准确、严密的能力。“消费直接关系到社会最敏感的神经”, 老百姓往往是经由公平交易来感知社会的公平与公正,说“现实中老百姓却难以感受到交易 公平,也难以感知社会的公平与公正”都属于绝对化片面化表述。“缺乏公平公正”会对内 需产生影响,但说“缺乏了公平公正就无法拉动内需”表达不够准确严密,是绝对化表述。 四、写作(60 分) 22.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 800 字的文章。 诗人鲁文·达里奥曾讲过一个寓言: 有一天,魔鬼对伊甸园里那株最美丽的玫瑰讲:“玫瑰,你美丽又幸福,但是你毫无用 处。你看看为生灵提供食物的大树,玫瑰啊,只有美丽是不够的……” 于是花中的公主玫瑰很想让自己变得有用,她去请求上帝:“你能把我变得有用吗?” 上帝回答道:“如你所愿,我的孩子。” 就这样,世界上有了第一棵卷心菜。 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作 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写作提示】 材料是一则寓言故事。寓言的整体意思是玫瑰花听了魔鬼的建议,为了让自己变得更有 价值,变成了一棵卷心菜。具体构思时,我们可有如下立意角度: (一)肯定玫瑰的改变:仅仅有美丽的外表还不够,要想活得更有意义,就要更有用,例 如做一棵卷心菜,可以为他人、社会提供实用的蔬菜,有实用价值。换言之,应该改进自己, 以便活得更有用(即有意义、有价值);人活着贵在有用,为他人、集体、社会所用,这也正 是人生的价值、活着的意义。 (二)否定玫瑰的改变:玫瑰改变了自己,自然令其有了意义或新的价值,然而不改变自 身就“没有用”吗?应该认识到,外表美丽也是一种价值,美丽的玫瑰可以用艳丽的花朵装 点生活,可以用高雅的馨香美化环境,可以用火红的激情传递忠贞,无论是物质层面还是精 神层面,只要有用,人生就有价值。因此,坚守本真也可以活出自己的价值。 (三)综合以上两种意见,不管是改变自我还是坚守本真,只要活得有意义、有价值,就 是最美的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