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54.50 KB
  • 2021-06-07 发布

2020届一轮复习人教版 现代文阅读 作业 (7)

  • 15页
  • 当前文档由用户上传发布,收益归属用户
  1. 1、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淘文库整理发布,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请立即联系网站客服。
  3.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阅读内容确认后进行付费下载。
  4. 网站客服QQ:403074932
‎2020届一轮复习人教版 现代文阅读 作业 一、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后面题目。‎ 诗意的横峰 徐可 ‎“水是眼波横,山是眉峰聚。”宋人王观的这两句诗简直是为横峰而写。苏东坡的诗句也触及横峰:“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 横峰本名“兴安”,后因本地名山横峰而改为现名。但我固执地认为,横峰就是从古人的诗句中走出来的。‎ 横峰是江西省东北部的一个小县,地处闽、浙、皖、赣四省要冲。踏进横峰,我就疑心自己踏进了一个古老的时代。亭子上,梧桐畈,莲荷乡,上畈村,新篁乡,龙门畈,葛源村,枫林坞,月光洲……古色古香的地名,哪一个不带着唐诗宋词的意境?当人们为传统地名急剧消失而痛心的时候,横峰的这些地名却带着历史的温度,承载着厚重的文化,挟着古典诗词的韵律,穿越千百年的时光,鲜灵灵地存活在生动的现实当中。‎ 横峰的诗意,写在每一寸土地上。‎ 亭子上。一座小村庄。清一色的粉墙黛瓦,明朗素雅,大红的剪纸透着喜气。田野里一片绿油油的麦子,像绿色的地毯一样。一畦畦蔬菜鲜翠欲滴,体态丰满的鸡妈妈带着一群小鸡在菜地里觅食,高傲的大白鹅优雅地踱着方步,小黄狗在温煦的阳光下眯着眼睛慵懒地打盹。清澈的河水潺潺地流着,几只鸭子浮游水中,不时扎到水中去觅食,水面泛起一圈圈气泡。两岸都是茂密的树木,树木吮吸着大地的乳汁,郁郁葱葱,枝叶扶疏。竹林边,成群的笋争先恐后地从土里探出头来。秋千架,老水车,悠然亭,古驿站……几近消失的田园风光,如同被时光遗忘的世外桃源。岁月静好,现世安稳,村民的生活像村边的河水一样悠悠地流淌。‎ 莲荷乡,莲荷的家乡。莲叶并不罕见,奇的是这千亩荷园,真实呈现“接天莲叶无穷碧”的壮观。沿着木质步道走进荷塘深处,极目四望,视线所及尽是亭亭玉立的莲叶。晶莹的水珠在莲叶上滚动,小鱼小虾在莲叶间嬉戏,黑天鹅在池塘里悠闲地游弋。荷塘边建起了一排排灰黄色小木屋,那是为外来的游客们准备的栖息之所。古人吟咏莲荷的诗文多矣,我最爱的是两首出自无名诗人之手的民歌,一首是汉乐府《江南》:“江南可采莲,莲叶何田田。鱼戏莲叶间,鱼戏莲叶东,鱼戏莲叶西,鱼戏莲叶南,鱼戏莲叶北。”还有南朝《西洲曲》:“采莲南塘秋,莲花过人头。低头弄莲子,莲子清如水。”还有辛稼轩的“最喜小儿无赖,溪头卧剥莲蓬”。这些诗句都鲜活灵动,清新可喜,充满生活情趣。虽然还没到莲子成熟的季节,但我仿佛看到了采莲时节鱼虾嬉戏、男欢女爱的动人场景。‎ 走近葛源村,村口的那棵老树令我为之一震。那是一棵樟树,树干粗大需数人方可合抱,树身黝黑铁青峥嵘沧桑。这棵树太老了,也许几百岁,也许上千岁,主干已经从中间裂开一分为二,一支歪倒触地,而另一支依然挺立,依然枝繁叶茂,依然浓荫覆地。一棵树站在那里,就站成了一部历史,即使倒下了,仍然顽强地活着。据说,此地民间习俗,女儿一出生就种一棵樟树,到出嫁时伐木制箱盛嫁妆,因此到处可见樟树的身影。‎ 樟树下,一位年轻女子坐在长条石凳上看书。只见她双手捧书,头颈微垂,看得入迷,一袭红色长裙格外醒目。自然披落的秀发遮住了她的面庞,然而她的侧影仍然显出婀娜的身姿,远远看去,宛如一幅美丽的剪影。年轻与古老,鲜红与翠绿,对比如此强烈,相处又如此和谐。时光仿佛在这里静止。一瞬间,我竟有了莫名的感动。‎ 徜徉在横峰大地上,仿佛在一幅水墨画中行走。月光洲,梦一样的名字,梦一样的小岛,轻轻地泊在信江上,绿树成荫,水禽翔集。石桥村,大片的紫云英正在盛放,层层的梯田像翻卷的大海,乡间绿道曲径通幽……横峰人爱美,他们致力于建设秀美乡村。秀美者,秀丽而美好。有内涵有品质的美才是真正的美。聪明的横峰人,在“秀美”二字上做足了文章。亭子上的传统民俗剪纸,莲荷乡的千亩荷园,石桥村的高山梯田,都已成为当地重要的旅游资源和经济来源。横峰在走向富庶,而山水依旧美丽如诗。‎ ‎“水是眼波横,山是眉峰聚。”我还是固执地认为,古人的诗句就是为今天的横峰而写的。‎ ‎(选自2017年11月13日《人民日报》,略有删改)‎ Ⅰ 检验读懂 判断下列说法的正误。‎ ‎1.文章将横峰传统地名的存留与其他地方传统地名的急剧消失作鲜明对比,表达的是对不珍惜传统文化遗产的做法的强烈不满。(  )‎ 答案 ×‎ 解析 从文章第三段中“横峰的这些地名却带着历史的温度,承载着厚重的文化,挟着古典诗词的韵律,穿越千百年的时光,鲜灵灵地存活在生动的现实当中”来看,作者将横峰的地名与其他地方作比较是为了讴歌横峰的深厚文化底蕴。‎ ‎2.“横峰的诗意,写在每一寸土地上”一句,独立成段,强调了横峰处处有诗意的意思,同时它是对下面几个段落内容的概括。(  )‎ 答案 √‎ ‎3.文章多次引用古人的诗词名句,一方面是照应题目中的“诗”字,另一方面是以诗词的意境表现横峰之美,使之更鲜明生动。(  )‎ 答案 √‎ ‎4.文章主要写了亭子上、莲荷乡、葛源村,它们是整个横峰的代表,写好了它们,基本上就表现了整个横峰,这是以点代面的写法。(  )‎ 答案 √‎ Ⅱ 解答题目 ‎1.下列对作品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横峰有着世外桃源般的田园风光,引得宋代诗人王观、苏轼对她情有独钟,留下千古名句大加赞赏。‎ B.横峰的地名都带着历史的温度,承载着厚重的文化,挟着古典诗词的韵律,鲜活在生动的现实当中。‎ C.葛源村是横峰最有文化品味的村落,那樟树下石凳上聚精会神地看书的年轻女子令作者莫名地感动。‎ D.本文采用游记笔法,移步换景,点面结合,饱含情愫,浓墨重彩地描绘了横峰美丽如诗的乡村风光。‎ 答案 D 解析 ‎ A项,曲解文意,宋代诗人王观、苏轼所写诗句根本不是吟咏江西横峰的,文中只是作者的主观猜想而已。B项,以偏概全,横峰的地名并非“都带着历史的温度,承载着厚重的文化,挟着古典诗词的韵律”。C项,无中生有,“葛源村是横峰最有文化品味的村落”的说法于文无据。‎ ‎2.作者为什么固执地认为,“横峰就是从古人的诗句中走出来的”?请结合作品内容简要归纳理由。(6分)‎ 答: ‎ 答案 ①亭子上,梧桐畈,莲荷乡,枫林坞,月光洲……横峰每个古色古香的地名都带着唐诗宋词的意境;②横峰的诗意,写在每一寸土地上,徜徉在横峰大地上,仿佛行走在一幅幅水墨画中;③横峰人致力于建设秀美乡村,走向富庶的同时,山水依旧美丽如诗。‎ 解析 解答本题,应根据对文意的理解,从文本中筛选出描述横峰的有关信息片断,然后运用文中词语概括作答。作者固执地认为“横峰就是从古人的诗句中走出来的”的原因,要抓住以下句子:“亭子上,梧桐畈,莲荷乡,上畈村,新篁乡,龙门畈,葛源村,枫林坞,月光洲……古色古香的地名,哪一个不带着唐诗宋词的意境”“横峰的诗意,写在每一寸土地上”“徜徉在横峰大地上,仿佛在一幅水墨画中行走”“横峰人爱美,他们致力于建设秀美乡村……横峰在走向富庶,而山水依旧美丽如诗”,据此进行概括归纳。‎ ‎3.“金山银山,不如绿水青山。”请结合作品内容,谈谈你对这句话的理解。(6分)‎ 答:  ‎ 答案 ①横峰着力打造秀美乡村,保护和修缮古村落,真正做到了“看得到青山,望得见绿水,留得住乡愁”。②在横峰,不仅许多地名古色古香,环境优美,而且民风淳朴,现世安稳,村民的生活像村边的河水一样宁静美好。③横峰充分依托本地资源发家致富,不以牺牲绿水青山为代价,千亩荷园、高山梯田等已成为当地重要的旅游资源和经济来源。‎ 解析 解答本题,应抓住文中的关键句来理解,如“横峰人爱美,他们致力于建设秀美乡村”“古色古香的地名,哪一个不带着唐诗宋词的意境”“岁月静好,现世安稳,村民的生活像村边的河水一样悠悠地流淌”“亭子上的传统民俗剪纸,莲荷乡的千亩荷园,石桥村的高山梯田,都已成为当地重要的旅游资源和经济来源”,然后再结合作者的思想感情、写作目的进行把握。‎ Ⅲ 读写结合 不负“青山”,方得“金山”‎ ‎“横峰的诗意,写在每一寸土地上。”这份诗意,源于美丽的风景,更源于当地人们的勤劳。‎ 金黄如坻的沙滩,秀美青葱的山峦,辽远无际的草原,清新的村野溪畔……大自然是神奇美丽的;草原上厮杀着的雄狮猎豹,草丛里疾驰奔跑的野兔,天空中自由翱翔的雄鹰,森林中悠闲荡着藤条的猴……大自然是生气蓬勃的。我们可以攀上山顶看日出日落,可以闲游海边拣拾贝壳小蟹,可以漫步林间聆听蝉鸣鸟啼……这些都是大自然母亲赐予我们人类的无穷乐趣,无尽财富。‎ 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我们有敬畏自然的文化基因。“要像保护眼睛一样保护生态环境,像对待生命一样对待生态环境”,不负“青山”,方得“金山”,方有未来。‎ 二、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后面题目。‎ 翠湖心影 汪曾祺 ‎①昆明和翠湖分不开,很多城市都有湖。杭州西湖、济南大明湖、扬州瘦西湖。然而这些湖和城的关系都还不是那样密切。似乎把这些湖挪开,城市也还是城市。翠湖可不能挪开。没有翠湖,昆明就不成其为昆明了。翠湖在城里,而且几乎就挨着市中心。城中有湖,这在中国,在世界上,都是不多的。说某某湖是某某城的眼睛,这是一个俗得不能再俗的比喻了。然而说到翠湖,这个比喻还是躲不开。只能说:翠湖是昆明的眼睛。有什么办法呢,因为它非常贴切。‎ ‎②翠湖是一片湖,同时也是一条路。湖之中,有一条很整齐的贯通南北的大路。昆明人特意来游翠湖的也有,不多。多数人只是从这里穿过。翠湖中游人少而行人多。但是行人到了翠湖,也就成了游人了。从喧嚣扰攘的闹市和刻板枯燥的机关里,匆匆忙忙地走过来,一进了翠湖,即刻就会觉得浑身轻松下来;生活的重压、柴米油盐、委屈烦恼,就会冲淡一些。人们不知不觉地放慢了脚步,甚至可以停下来,在路边的石凳上坐一坐,抽一支烟,四边看看。即使仍在匆忙地赶路,人在湖光树影中,精神也很不一样了。翠湖每天每日,给了昆明人多少浮世的安慰和精神的疗养啊。因此,昆明人——包括外来的游子,对翠湖充满感激。翠湖这个名字起得好!湖不大,也不小,正合适。小了,不够一游;太大了,游起来怪累。湖的周围和湖中都有堤。堤边密密地栽着树。树都很高大。主要的是垂柳。“秋尽江南草未凋”,昆明的树好像到了冬天也还是绿的。湖水极清,常年盈满。我在昆明住了七年,没有看见过翠湖干得见了底。翠湖的水不深。浅处没膝,深处也不过齐腰。翠湖不种荷花,但是有许多水浮莲。肥厚碧绿的猪耳状的叶子,开着一望无际的粉紫色的蝶形的花,很热闹。我是在翠湖才认识这种水生植物的。我以后也再没看到过这样大片大片的水浮莲。湖中多红鱼,很大,都有一尺多长。这些鱼已经习惯于人声脚步,见人不惊,整天只是安安静静地,悠然地浮沉游动着。有时夜晚从湖中大路上过,会忽然拔刺一声,从湖心跃起一条极大的大鱼,吓你一跳。湖水、柳树、粉紫色的水浮莲、红鱼,共同组成一个印象:翠。‎ ‎③一九三九年的夏天,我到昆明来考大学,寄住在同济中学的宿舍里,几乎每天都要到翠湖。学校已经发了榜,还没有开学,我们除了骑马到黑龙潭、金殿,坐船到大观楼,就是到翠湖图书馆去看书。这是我这一生去过次数最多的一个图书馆,也是印象极佳的一个图书馆。图书馆不大,形制有一点像一个道观。非常安静整洁……我们没有一定要看完的书,到这里来只是享受一点安静。我们的看书,是没有目的的,从《南诏国志》到福尔摩斯,逮着什么看什么。‎ ‎④路东伸进湖水,有一个半岛。半岛上有一个两层的楼阁。阁上是个茶馆。茶馆的地势很好,四面有窗,入目都是湖水。夏天,在阁子上喝茶,很凉快。茶馆卖盖碗茶,还卖炒葵花子、南瓜子、花生米,都装在一个白铁敲成的方碟子里,昆明的茶馆计账的方法有点特别:瓜子、花生,都是一个价钱,按碟算。喝完了茶,“收茶钱!”堂倌走过来,数一数碟子,就报出个钱数。我们的同学有时临窗饮茶,嗑完一碟瓜子,随手把铁皮碟往外一扔,“pia——”,碟子就落进了水里。堂倌算账,还是照碟算。这些堂倌们晚上清点时,自然会发现碟子少了,并且也一定会知道这些碟子上哪里去了。但是从来没有一次收茶钱时因此和顾客吵起来过;并且在提着大铜壶用“凤凰三点头”手法为客人续水时也从不拿眼睛“贼”着客人。把瓜子碟扔进水里,自然是不大道德。不过堂倌不那么斤斤计较的风度却是很可佩服的。‎ ‎⑤除了到昆明图书馆看书,喝茶,我们更多的时候是到翠湖去“穷遛”。这“穷遛”有两层意思,一是不名一钱地遛,一是无穷无尽地遛。“园日涉以成趣”,我们遛翠湖没有个够的时候。尤其是晚上,踏着斑驳的月光树影,可以在湖里一遛遛好几圈。一面走,一面海阔天空,高谈阔论。我们那时都是二十岁上下的人,似乎有很多话要说,可说,我们都说了些什么呢?我现在一句都记不得了!‎ ‎⑥我是一九四六年离开昆明的。一别翠湖,已经三十八年了,时间过得真快!‎ ‎⑦我是很想念翠湖的。‎ ‎⑧前几年,听说因为搞什么“建设”,挖断了水脉,翠湖没有水了。我听了,觉得怅然,而且,愤怒了。这是怎么搞的!谁搞的?翠湖会成了什么样子呢?那些树呢?那些水浮莲呢?那些鱼呢?‎ ‎⑨最近听说,翠湖又有水了,我高兴!我当然会想到这是三中全会带来的好处。这是拨乱反正。‎ ‎⑩但是我又听说,翠湖现在很热闹,经常举办“蛇展”什么的,我又有点担心。这又会成了什么样子呢?我不反对翠湖游人多,甚至可以有游艇,甚至可以设立摊篷卖破酥包子、焖鸡米线、冰激凌、雪糕,但是最好不要搞“蛇展”。我希望还我一个明爽安静的翠湖。我想这也是很多昆明人的希望。‎ ‎(有删改)‎ Ⅰ 检验读懂 判断下列说法的正误。‎ ‎1.“翠湖是昆明的眼睛”,翠湖和昆明城密不可分,几乎就挨着城市的中心,像眼睛与身体一样赋予城市以灵气。(  )‎ 答案 √‎ ‎2.第②段写翠湖的鱼之多、鱼之美、鱼之自由,对夜晚鱼儿跃出水面的描写,以静衬动,以声写静,突出了环境的幽静和人与环境的和谐。(  )‎ 答案 ×‎ 解析 “以静衬动”错,应该是“以动衬静”。‎ ‎3.作者对翠湖边举办迎合猎奇心理的、庸俗的、与翠湖的气质相冲突的“蛇展”表示出忧虑,担心翠湖失去宁静与和谐,对这种短视与浅薄的行为,提出委婉的批评。(  )‎ 答案 √‎ ‎4.作者并不拒绝与市民生活、当地风俗紧密联系,与翠湖的气质相得益彰的热闹,希望翠湖能恢复以往的明爽安静,继续为昆明人民服务。(  )‎ 答案 √‎ Ⅱ 解答题目 ‎1.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第①段作者认为用“昆明的眼睛”来比喻翠湖是非常贴切的,根本原因是翠湖处在昆明城的中心,与昆明城的关系密不可分。‎ B.本文记叙了翠湖在作者心中留下的诸多美好回忆,这就是作者的“心影”,抒发了作者对翠湖的怀念与留恋之情。‎ C.第②段画线句子,运用拟人手法,以鱼儿的“习惯”“安安静静”“悠然”‎ 形象地体现出人与环境的和谐以及作者宁静悠闲的心境。‎ D.文末提到近几年听说翠湖的许多变化,从侧面表达出作者对翠湖的牵挂与怀念,与上文对翠湖的回忆相互映衬。‎ 答案 A 解析 “根本原因是翠湖处在昆明城的中心,与昆明城的关系密不可分”系曲解文意。“根本原因”是作者在下文着力表现的翠湖之美。‎ ‎2.如何理解第⑤段“不名一钱”和“无穷无尽”在文中的含义?(6分)‎ 答:  ‎ 答案 ①“不名一钱”是说遛翠湖无须有钱,不需要任何花费。‎ ‎②“无穷无尽”是说翠湖风光秀美,可以逛很久,逛很多次,让人赏玩不够。‎ 解析 “不名一钱”的本意是一个钱也没有,而这里是说遛翠湖不花钱,自然也就无须有钱,贫穷如当年的作者,也能尽赏翠湖之美。“无穷无尽”形容没有尽头,文章主要描写的是翠湖的美景,运用此词意指翠湖风光秀美,赏玩的人可以游逛许久也不觉厌烦。‎ ‎3.作者说:“我是很想念翠湖的。”请结合文意说说是什么让他如此“想念翠湖”?(6分)‎ 答:  ‎ 答案 ①翠湖美丽宁静的环境使人心境闲适,让作者想念。②翠湖独特自然、淳朴大度的民风让作者想念。③在翠湖经历的美好时光以及关于青春和友情的回忆让作者想念。‎ 解析 回答本题要整体把握文章内容,首先从翠湖本身风景美这个角度考虑,再考虑作者与翠湖有关的经历和回忆。文章第②段尽写翠湖的美景和给人带来的感受,“翠湖每天每日,给了昆明人多少浮世的安慰和精神的疗养啊”“湖水、柳树、粉紫色的水浮莲、红鱼,共同组成一个印象:翠”等句,表明翠湖的美丽宁静使人心境闲适,这是让作者想念的原因之一。文章第④段写了翠湖周围茶馆的风情,“但是从来没有一次收茶钱时因此和顾客吵起来过”“为客人续水时也从不拿眼睛‘贼’着客人。把瓜子碟扔进水里,自然是不大道德。不过堂倌不那么斤斤计较的风度却是很可佩服的”等句,表明当地民风淳朴自然、宽容大度,这也是让作者想念的原因之一。当年作者正是20岁左右的青年,来到昆明上大学,所谓“恰同学少年,风华正茂”,经常去游赏的地方就是翠湖,那里承载着作者青春和友情的记忆,自然是值得想念的。‎ Ⅲ 读写结合 心境与环境 翠湖美丽宁静的环境使人心境闲适,心生愉悦。人,总要在一定的环境下工作、生活。环境对人的心境,往往影响很大。但再大,也难以大过心境对环境的作用。人们的工作环境,有清浊之别。清,自然好。浊,但只要心清、心未浊,就好办。冷眼看世界,人冷心也冷;累眼看世界,人累心也累;笑颜看世界,人笑心也笑。一切由心生,一切由心灭,情由境生,心由境造。心境比环境更重要,调节自己比改变世界更有效。佛说:“物随心转,境由心造,烦恼皆心生。”心主神明,冷静清醒,一切好办。心境,就是始终保持“边界意识”,心有所畏、言有所戒、行有所止,凡事明明白白、清清爽爽。心一乱,方寸全乱。所以,我们要出声色而不动,入功利而不迷,方能收获内心的宁静平和,抵达“从心所欲不逾矩”的境界。‎ 三、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后面题目。‎ 草木深 晓寒 在我的认知里,村庄是存在于一种秩序中的,山和水,土地和房屋,各安其间,井然有序。村庄里的草木,同样遵从于一种秩序,沿着时间之足穿过风,穿过雨水,从来不知道偷懒,也不会有所偏倚,一生都在通向一条春荣秋谢的路。它们以不同的姿势贴近村庄,把村庄覆盖,假使一个陌生人像翻书一样把它们轻轻地揭开,村庄的秘密便会毫无缓冲地暴露在眼前:黛色的屋顶,炊烟,牛羊,一垄一垄的稻子,弯着腰劳作的农人。‎ 我是在草木里长大的,我从来不怀疑草木的忠诚,它们不会让一个外来者轻易地窥探,习惯了用自己的枝枝叶叶,守护着村庄的秘密。‎ 进入城市以后,我经常会在无眠的夜里找寻最初的记忆,希望以此来安慰我内心的怀想,但在一番搜肠刮肚之后,发觉小时候的事情早已忘得一干二净。我只记得端午节时插在大门边的蕲艾,菖蒲,还有缠绕的葛藤,它们看着我进进出出,有时候像恶作剧一样,借助穿堂风把泥土的气息塞进我的呼吸,令我猝不及防。有些事情,连我自己都觉得不可信,纵使生活困窘,我的童年也应该有意想不到的斑斓,几种平常的草木,怎么就这样轻松地收买了我那一段记忆?‎ 草木毫不费力地占领了我记忆的一端,但我那时不喜欢草木。有很长一段时间,我觉得村庄的草木是一种不必要的存在。我厌倦它们,它们长在路边,打湿早行人的裤脚,把枝丫伸向屋顶,吞噬阳光,堵塞瓦楞的沟壑,让雨水漏进屋来,潜入稻田和菜地,挖空心思抢庄稼的风头。我拿着刀去砍它们,背着锄头去铲,用手使劲拔,连根拔掉,我大概还想过,要是能像赶牛羊一样,把村庄里的草木赶得一根不剩,只留下纯粹的庄稼,一条条光溜溜的泥巴路,天与地之间坦荡如砥,这样,村庄里的人便能省去大把的汗水。‎ 就在我开始构思这个宏大理想的时候,我的喉咙突然痛了起来,没有任何征兆,痛得连喝水都要小心翼翼。祖父见了说,没事,是上火了。他从山上挖来一种树根熬成水端到我面前,笑着说赶紧喝了吧,喝了就好了。当时我并不相信这种土办法能瓦解我的疼痛,我切一段稻草当吸管,一点点吸进去,苦,涩,酸,好像所有人类难以接受的味道都集中在这水里,弄得我头晕目眩,只是没想到几天后,竟奇迹般地好了。‎ 从那时起,我感到了草木的神秘,我觉得它们的身上蕴藏着一股强大的力量。我开始审视周围的草木,村庄里到底有多少草木呢?到处都是,从一座山头扑向另一座山头。我想它们大约是被风吹来的,一阵大风,从山那边吹过来,它们落户以后,忙着开疆拓土,攻占所有的空隙,连一条石头缝都不放过。它们带着露水,披着烟霭,把村庄揽在怀里。村庄累了,困了,就躺在它们的怀抱之中,草木歌唱,歌声把村庄带进沉沉的梦乡。‎ 母亲会在一家人闲着的时候,突然从屋角搬出一坛浸熟的野柿子,或者一大把板栗,或一袋子酸枣糕。餐桌上也经常变换花样,一碗香喷喷的蘑菇,橡子豆腐,一盆子艾叶粑粑。日子困顿,母亲以一个母亲的力量为一家人驱逐着贫穷的阴影。霜降时节,父亲照旧从对面的山上挑回来一筐筐木炭,木炭乌黑,每一根都闪着光泽,还保留着树干的雏形,一根根木炭在寒冬里复活,变成亮堂堂的炉火,变成腊肉的香,最终以一种笑容的形式停留在我们的脸上。‎ 草木赐予了我们一种不可复制的生活,成为我们获取快乐的源头,离开了草木,我们只能接受生活的种种苦难,即使愿意倾我所有,也难以抵御接踵而来的黯淡和荒芜。‎ 时间固执地改变着一切,草木长高,村庄变矮,我在草木之下劳作,歇息,枕着泥土仰望草木,我看到阳光从它们身上流过,镶上一层绿油油的底色,我看到雨在上面冒出白烟,我看到不断改变的色彩,如同一万只蝴蝶的跌落,那是大地之上的一场蝴蝶雨。我再一次感到秩序的可爱,村庄属于草木,草木也属于村庄,我们把自己交给草木,在草木的深处皈依。‎ ‎(有删改)‎ Ⅰ 检验读懂 判断下列说法的正误。‎ ‎1.第一段写村庄里的草木春荣秋谢,在村庄里到处生长,覆盖了村庄的秘密,揭示了草木和村庄的密切关系。(  )‎ 答案 √‎ ‎2.进入城市以后,“我”就把草木忘得一干二净,“我”不再喜欢那些童年记忆中的带着泥土气息的草木。(  )‎ 答案 ×‎ 解析 “我就把草木忘得一干二净”错误,原文是“发觉小时候的事情早已忘得一干二净。我只记得端午节时插在大门边的蕲艾,菖蒲,还有缠绕的葛藤”。‎ ‎3.在村庄的时候,“我”曾经很不喜欢草木,觉得它们是不必要的存在,想把它们统统连根拔掉,彻底赶出村庄。(  )‎ 答案 √‎ ‎4.草木有着旺盛的生命力,赐予我们不可复制的生活,使我们得以避免生活中的许多苦难,成为“我”快乐的源头。(  )‎ 答案 √‎ Ⅱ 解答题目 ‎1.下列对这篇散文思想内容与艺术特色的分析和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首段运用比拟修辞手法描写村庄里草木遵从秩序、不知偷懒、不偏倚等特点,意在歌颂草木般勤劳、质朴的农人。‎ B.文章倒数第四段运用连续的动词刻画对象,如“开疆拓土”“攻占”“带”“披”等,具体生动地展示了草木走进村庄的过程。‎ C.结尾写到“我再一次感到秩序的可爱”,呼应开篇中有关村庄、草木皆服从于秩序的议论,首尾圆合,突出了主旨。‎ D.本文运用描写、议论、抒情等多种表达方式,写出了草木与村庄、草木与人之间的密切关系,语言质朴而真挚。‎ 答案 A 解析 “意在歌颂草木般勤劳、质朴的农人”这一表述不当,本文开头写草木特点,并非托物言志,赞美农人,而是赞美草木。‎ ‎2.文中写母亲、父亲与“草木”的关系,文章为什么要写这些内容?请简要分析。(6分)‎ 答:  ‎ 答案 ‎ 表面上写父母对自然草木的利用,深层上写草木所具有的强大力量,它们给予人类以恩赐,帮助人们抵御生活中的黯淡与荒芜,是人类获取快乐的源头之一,进一步抒发了我对草木的赞美之情。‎ 解析 本题的答案主要集中在所写“父母”的段落,即倒数第二、三段,注意从表层和深层以及文章主旨的角度加以区分。这两段内容表面上写父母对自然草木的利用;深层上写草木所具有的强大力量,给予人类以恩赐,帮助人们抵御生活中的黯淡与荒芜,人类从中获取快乐。从抒情的角度看,进一步抒发了“我”对草木的赞美之情。‎ ‎3.文章中“我”对“草木”的情感有怎样的变化?详写“我”对草木情感的变化有什么用意?请通读全文,作简要分析。(6分)‎ 答:  ‎ 答案 (1)变化:对草木曾经是忽视、嫌厌(或“讨厌”)的,以为它们的存在是不必要的;后来因草药治愈“我”喉咙痛而觉得草木“神秘”,认为它们身上蕴藏着强大的力量;再到后来体验到草木是获取快乐的源头,是战胜生活苦难的力量;最后产生皈依草木深处的心愿。‎ ‎(2)用意:详写“我”对草木情感的变化的用意,从内容看,是为了落实“草木深”的题意内涵,突出草木与村庄、人们之间亲密、深厚的关系,使文与题对应;从结构看,是为了明示行文线索,使文章脉络清晰。‎ 解析 作答本题,首先根据文中的表情达意的重点词语分析情感的变化,然后分析这样写对主旨、结构的影响。(1)根据文中的重点句子“有很长一段时间,我觉得村庄的草木是一种不必要的存在。我厌倦它们”“我的喉咙突然痛了起来,没有任何征兆,痛得连喝水都要小心翼翼。祖父见了说,没事,是上火了。他从山上挖来一种树根熬成水端到我面前”“从那时起,我感到了草木的神秘,我觉得它们的身上蕴藏着一股强大的力量”“草木赐予了我们一种不可复制的生活,成为我们获取快乐的源头,离开了草木,我们只能接受生活的种种苦难,即使愿意倾我所有,也难以抵御接踵而来的黯淡和荒芜”“我再一次感到秩序的可爱,村庄属于草木,草木也属于村庄,我们把自己交给草木,在草木的深处皈依”概括情感的变化。(2)分析详写情感变化的用意,从内容看,落实“草木深”的题意内涵,突出草木与村庄、人们之间亲密、深厚的关系,使文与题对应;从结构看,明示行文线索,使文章脉络清晰。‎ Ⅲ 读写结合 草的赞歌 那山川里、草原上,那丘陵里、沙海边,那岛礁上、田野里,那道路边、田畔上,那树林里、禾苗间,那屋檐上、楼房上,那石缝里、沙粒间,那江湖上、水道边,到处有它的足迹、它的地盘,绿茸茸、绿灿灿、汹涌葳蕤,势不可当。它像一位机智勇敢的英雄,该消隐就消隐,该露头就露头,该出击就出击,该躲闪就躲闪。它是那么坚强,那么执着,那么美丽;能进能退,能上能下,受得侮辱,受得赞扬;刀锋上滚过,烈火上烤过,牛羊践踏过;诗人歌颂过,画家赞美过。它何曾气馁,何曾伤心,何曾一蹶不振;它何曾骄傲,何曾沾沾自喜,何曾被胜利冲昏了头脑。它是谦逊的王,它是开拓的君,它是拳头上立得让人、胳膊上走得马的英雄好汉。它的身上具有英雄的一切优秀品质,具有帝王一般博大的胸襟。‎ 四、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题目。‎ 绣朵花儿当补丁 ‎ 张金凤 ‎“补丁”是个旧词,已逐渐遥远,也许有一天会从词典中走失。打补丁在女红冷落的年代几乎成了行为艺术。但拿不起针线的女子,老一辈人是鄙视的。我有幸学会针线活,这得益于母亲的教导。‎ 我有一个精巧的针线笸箩,是陪嫁的物品。针线笸箩是母亲亲手糊制的。纸糊的针线笸箩像个圆形的小箱笼,顶上还带着盖子,内里朴实的笸箩外层用彩色蜡花纸装饰,这就像母亲的生活哲理,内里是朴素的,却经常想办法给生活添点花色。针线笸箩里有母亲精心准备的嫁妆:一把锋利的剪刀,一捆花花绿绿的彩线,大小不同的银针、顶针、针锥,小巧的粉布袋,还有一些花花绿绿的崭新布片儿。母亲说,现在很少动手做衣裳,但居家过日子,你用得着这个。‎ 陪嫁针线笸箩是我家乡的风俗,针线笸箩代表了女红,裁裁剪剪,缝缝补补。可是商品时代,改个裤脚儿都有专门作坊,针线笸箩似乎只是母亲传承风俗的心意而已。‎ 结婚初期,我把针线笸箩作为古董收藏,不久,诚心实意地把它从衣柜深处请出来。先生的衣服纽扣松了,急忙找出针线笸箩,将那松动的和未松动的扣子,逐一牢牢固定;过了不久,我有件衬衣的纽扣“不辞而别”,幸亏及时发现遗落在地上的它,于是赶紧拿针线“规劝”一番。‎ 此后的日子里,我就端着针线笸箩开始一个家庭妇女缝缝补补的生活。结婚时的床单是喜庆的凤凰牡丹图,洗出破洞后我也不愿意丢弃,于是寻找花色和质地相近的布片,用细密的针脚给它疲惫的腰身加上武装带。带补丁的床单,就像我们的婚姻一样,不可能持续新婚的新鲜甜蜜,难免在柴米油盐和烟熏火燎中生出磕磕绊绊,出现一个个隐约的窟窿。但怎么能轻言放弃呢?我们需要以无比虔诚的心穿针引线,用细密的情感和针脚,缝补它的裂痕和伤口。‎ 结婚已经二十多年,母亲已离世十余年,但是针线笸箩一直陪伴着我,我越来越珍惜它。‎ 小小的针线笸箩里面蕴含着生活真谛和母亲的祝福。那一小布袋大小不同的扣子是生活的备胎,有些东西,丢了是找不回来的,你必须另外挑选哪怕逊色一点的及时补上去,就算花色不相同,也可弥补残缺。人生哪有那么完美,残缺了,生活就风侵雨蚀,一颗纽扣及时地守住你的内心,安抚你的困窘。那些小小的布片儿,就是生活的补丁,用剪刀来挑选、裁剪,用它们来填补生活的漏洞。缝补,自然不是原装,不会完全符合原初的梦想,但缝补就是不放弃,就是让抛锚的车继续旅程。生活是粗粝的,随着岁月的打磨,伤痕会很多,我们需要这种缝缝补补的精神。‎ 那顶针是一个小的圆环铁箍,银白色的戴在手上,像戒指一样好看,乡下的妇人和老婆婆,经常手戴着顶针,那是实用,也是美,更是生活的智慧。顶针的表面有许多小小的凹孔,来迎接针的尾部,一根细小水滑的银针,需要扎透厚厚的衣裳和布壳子。那些坚硬的生活块垒,一根滑溜溜的细针难以顺利穿透,顶针恰恰给它一种依靠和力量。生活中有些坚硬尖锐的关口,是很难顺利通过的,所以需要内心打磨一个顶针,对着那些磐石一样的坚硬处,迅速地推进你的针,到达你的目的地。针锥有粗大的针尖,还有倒钩,手握的部分是一块沉甸甸的铁柄,这是更坚硬的精神支撑,在遇到巨大障碍的时候,用它先去打头阵,将一切阻碍洞穿后让我们的针——生活的理想——从容通过。粉布袋是一个沉默的荷包,内有一包粉末和一根来回拉伸的线,缝被子、棉衣的时候,需要针线长途跋涉,一根粉线引导着针线走得不偏不倚,走出一条漂亮的直线。‎ 一个小小的针线笸箩里,承载着宏大的人生和无边的智慧。使用针线笸箩的过程中,我慢慢明白,母亲的一生为什么过得从容而不乏辉煌,她就是用一种缝补的精神去裁剪人生,那些苦难、裂痕,一地鸡毛的琐碎和冗杂,都被母亲果断地剪下丢弃,用一块新的心气儿去打补丁,将生活的粗粝和残损给遮盖过去。所以,母亲的人生虽然坎坷多难,但也有锦上添花、风生水起之时。可见,学会给生活打补丁是多么重要,有一个用来缝缝补补裁裁剪剪的针线笸箩是多么重要!‎ 粉布袋、剪刀、顶针、五彩的线,绣朵花儿当补丁,这就是母亲的人生。缝缝补补,破洞也可以开出花朵。‎ ‎ (选自《人民日报》,有删改)‎ Ⅰ 检验读懂 判断下列说法的正误。‎ ‎1.文章由“补丁”一词的逐渐遥远引出做针线活的话题,接着叙写“我”的嫁妆“针线笸箩”,讲述“我”做针线活的经历,娓娓而谈,饶有生活情趣。(  )‎ 答案 √ ‎ ‎2.“我”把当作古董收藏的针线笸箩从衣柜深处请出来,开始钉纽扣、补床单,这既是因为“我”生活角色的转变,又因为“我”对缝缝补补产生了新的认识。(  )‎ 答案 ×‎ 解析 从文章内容上看,并非“对缝缝补补产生了新的认识”才请出“针线笸箩”,而是真正需要使用“针线”。‎ ‎3.文章语言生动活泼,文采斐然,如“衬衣的纽扣‘不辞而别’”巧用拟人手法,生动形象;“拿针线‘规劝’一番”,“规劝”一词新颖别致又幽默风趣,发人深思。(  )‎ 答案 √‎ ‎4.文章构思巧妙,哲理深沉:通过叙写“打补丁”这类生活琐事,从中发掘生活哲理,以小见大,富有启示意义。文章夹叙夹议,事、理、情有机融合,浑然一体。(  )‎ 答案 √‎ Ⅱ 解答题目 ‎1.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 A.文章中的“小小的针线笸箩”在行文结构上起到穿针引线的作用,能自然巧妙地将文章的有关材料连缀起来,使文章井然有序。‎ B.“我有件衬衣的纽扣‘不辞而别’……于是也赶紧拿针线‘规劝’一番”“粉布袋是一个沉默的荷包”运用了比拟的修辞,增强了文章的形象性和感染力。‎ C.文章中“小小的针线笸箩里面蕴含着多少生活真谛和母亲的祝福”,是“我”在使用针线笸箩的过程中才慢慢懂得的,也道出了我越来越珍惜它的原因。‎ D.文章叙述真实,说明清楚,感悟自然,取材富有生活气息,运用的语言朴实无华,虽然没有什么文采,但字里行间流露出作者对母亲深深的感激与怀念之情。‎ 答案 D 解析 “没有什么文采”错,文中描写细腻,并多处运用比喻、拟人等修辞,都增添了文章的文采。‎ ‎2.文章中说“一个小小的针线笸箩里,承载着宏大的人生和无边的智慧”‎ ‎,请结合作品简要分析。(6分)‎ 答:  ‎ 答案 ①人生的内里有时是朴素的,但会带来丰富多彩的人生。②人生(生活)不要轻言放弃,需要用心用情来对待人生(生活)的困境。③人生不完美,生活有残缺,需要守住内心,需要缝缝补补的精神。④人生遇到难关时需要一种精神来支撑,需要强大的内心、不懈的奋斗,以从容走好人生的每一步。⑤生活的苦难、繁琐、裂痕,需要乐观对待,才能活出精彩。 ‎ 解析 选择关键词进行概括。根据这个思路,可以在文中找到这些句子:“这就像母亲的生活哲理,内里是朴素的,却经常想办法给生活添点花色”“但怎么能轻言放弃呢?我们需要以无比虔诚的心穿针引线,用细密的情感和针脚,缝补它的裂痕和伤口”“人生哪有那么完美,残缺了,生活就风侵雨蚀,一颗纽扣及时地守住你的内心,安抚你的困窘”“随着岁月的打磨,伤痕会很多,我们需要这种缝缝补补的精神”“生活中有些坚硬尖锐的关口,是很难顺利通过的,所以需要内心打磨一个顶针,对着那些磐石一样的坚硬处,迅速地推进你的针,到达你的目的地”。将这些句子进行整合,组织答案即可。‎ ‎3.文章中有实写和虚写,虚实结合。这种写法有哪些好处?请结合作品作简要分析。(6分)‎ 答:  ‎ 答案 ①围绕“小小针线笸箩”来实写,使作品富有生活气息,富有感染力。②在实写基础上虚写,阐述生活哲理,引人深思,给人教益,丰富作品内容。③虚实的巧妙结合,既能表现“小小针线笸箩”是作者生活的陪伴,作者对它的珍惜之情,又能表现出“小小针线笸箩”蕴含的生活真谛,使作品更具艺术魅力,使主旨内蕴更深刻。‎ 解析 本题考查“虚实结合”这一手法的运用的能力。首先明确虚实结合的含义,“实”就是实写,即对人、事、景、物的直接描写;而“虚”就是虚写,即被表现的事物没有直接出场,而是借助其他事物来烘托渲染。虚实结合,虚实相生,使主题表达更丰富。本文围绕“小小针线笸箩”来写,这是实写,使作品富有生活气息;阐述生活哲理是虚写,给人教益,丰富作品内容。然后结合文本分析虚实结合的效果,虚实结合,既能表现作者对“针线笸箩”的珍惜之情,又能表现它蕴含的生活真谛,使主旨更深刻,文章更具艺术魅力。‎ Ⅲ 读写结合 缝补生活的缺口 衣服有了伤口,我们可以缝缝补补;如果我们的心灵受到了伤害,难道我们就可以置之不理吗?‎ 假如你的心灵受到了伤害,你也应直面那最惨淡的现场而保持镇定,你应该细致而镇定的给伤口消毒,缝上伤口,消炎处理。虽然每一次的缝补,都有穿刺的痛,但时间会来抚平伤疤。‎ 生活的细微处“珍藏”着缺口,我们能做的就是,一根处世的针外加一丝生活的勇气,缝补我们心灵的创伤,不紧不慢地“绣”出一朵盛开的花。愿我们有一天可以像缝补衣服一样,修补自己的心灵。‎ 五、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题目。‎ 觅渡,觅渡,渡何处? ‎ 梁衡 ‎①常州城里那座不大的瞿秋白纪念馆我已经去过三次。从第一次看到那个黑旧的房舍,我就想写篇文章。但是六个年头过去了,还是没有写出。瞿秋白实在是一个谜,他太博大太深邃,让你看不清摸不透,无从写起但又放不下笔。‎ ‎②我第一次到纪念馆是1990年。纪念馆本是一间瞿家的旧祠堂,祠堂前原有一条河,河上有一座桥,叫觅渡桥。一听这名字我就心中一惊,觅渡,觅渡,渡在何处?瞿秋白是以职业革命家自许的,但从这个渡口出发并没有让他走出一条路。‎ ‎③如果秋白是一个如李逵式的人物,大喊一声:“你朝爷爷砍吧!20年后又是一条好汉。”也许人们早已把他忘掉。他是一个书生啊,一个典型的中国知识分子,你看他的照片,一副多么秀气但又有几分苍白的面容。他一开始就不是舞枪弄刀的人。他在黄埔军校讲课,在上海大学讲课,他的才华熠熠闪光,听课的人挤满礼堂,爬上窗台,甚至连学校的老师也挤进来听。后来成为大作家的丁玲,这时也在台下瞪着一双稚气的大眼睛。瞿秋白的文才曾是怎样折服了一代人!秋白与鲁迅、茅盾、郑振铎这些现代文化史上的高峰,也是齐肩至顶的啊,他应该知道自己身躯内所含的文化价值,应该到书斋里去实现这个价值。但是他没有,他目睹人民沉浮于水火,目睹党濒于灭顶,他振臂一呼,跃向黑暗。只要能为社会的前进照亮一步之路,他就毅然举全身而自燃。‎ ‎④如果秋白的骨头像他的身体一样的柔弱,他一被捕就招供认罪,那么历史也早就忘了他。蒋介石听说抓到了瞿秋白,急电宋希濂去处理此事。宋在黄埔时听过他的课,执学生礼,想以师生之情劝其归降,并派军医为之治病。他死意已决,说:“减轻一点痛苦是可以的,要治好病就大可不必了。”当一个人从道理上明白了生死大义之后,他就获得了最大的坚强和最大的从容。这是靠肉体的耐力和感情的倾注所无法达到的,理性的力量就像轨道的延伸一样坚定。刑前,秋白唱《国际歌》,唱红军歌曲,泰然自行至刑场,高呼“中国共产党万岁”,盘腿席地而坐,让敌人开枪。从被捕到就义,这里没有一点死的畏惧。‎ ‎⑤如果秋白就这样高呼口号为革命献身,人们也许还不会这样长久地怀念他研究他。他偏偏在临死前又抢着写了一篇《多余的话》。我们看他短短的一生斗争何等坚决,他在国共合作中对国民党右派的批驳、在党内对陈独秀右倾路线的批判何等犀利;他主持“八七会议”,决定武装斗争,永远功彪史册;他在监狱中从容斗敌,最后英勇就义,泣天地动鬼神。这是一个多么完整的句号。但是他不肯,他觉得自己实在渺小,实在愧对党的领袖这个称号,于是用解剖刀,将自己的灵魂仔仔细细地剖析了一遍。别人看到的他是一个光明的结论,他在这里却非要说一说这光明之前的暗淡,或者光明后面的阴影。世上有多少人都在涂脂抹粉,挖空心思地打扮自己的历史,极力隐恶扬善,而他却不肯。当我们只看他的事业,看他从容赴死时,他是一座平原上的高山,令人崇敬;当我们再看他对自己的解剖时,他更是一座下临深谷的高峰,风鸣林吼,奇绝险峻,给人更多的思考。他是一个内心既纵横交错又坦荡如一张白纸的人。‎ ‎⑥我在这间旧祠堂里,一年年地来去,一次次地徘徊,我想象着当年门前的小河,河上来往觅渡的小舟。他出门登舟之时一定想到“野渡无人舟自横”,想到“轻解罗裳,独上兰舟”‎ ‎。那是一种多么悠闲的生活,多么美的诗句,是一个多么宁静的港湾。他在《多余的话》里一再表达他对文学的热爱。他多么想靠上那个码头。但他没有,直到临死的前一刻他还在探究生命的归宿。他一生都在觅渡,可是到最后也没有傍到一个好的码头,这实在是一个悲剧。但正是这悲剧的遗憾,人们才这样以其生命的一倍、两倍、十倍的岁月去纪念他。一个人无才也就罢了,或者有一分才干成了一件事也罢了。最可惜的是他有十分才只干成了一件事,甚而一件也没有干成,这才叫后人惋惜。瞿秋白以文人为政,又因政事之败而返观人生。如果他只是慷慨就义再不说什么,也许他早已注入历史的年轮。但是他又说了一些看似多余的话,他觉得探索比到达更可贵。当年项羽兵败,虽前有渡船,却拒不渡河。项羽如果为刘邦所杀,或者他失败后再渡乌江,都不如临江自刺这样留给历史永远的回味。项羽面对生的希望却举起了一把自刎的剑,秋白在将要英名流芳时却举起了一把解剖刀,他们都把行将定格的生命的价值又推上了一层。哲人者,宁肯舍其事而成其心。‎ ‎⑦秋白不朽。‎ Ⅰ 检验读懂 判断下列说法的正误。‎ ‎1.支撑着瞿秋白慷慨赴死的理性力量是他对生死大义的明了,所以才能视死如归,不恤以死去殉自己的理想。(  )‎ 答案 √‎ ‎2.文章③至⑤段借助段首的排比,从三个方面对瞿秋白展开评述,既赞美他的文学成就与临难的从容,更赞美他解剖自身弱点的坦荡,这就在记叙其行迹的基础上突出了他伟大的人格魅力。 (  )‎ 答案 √‎ ‎3.本文结构缜密,具有较强思辨色彩,而比喻、对比、引用等多种修辞手段的运用又增强了文章的表现力。 (  )‎ 答案 √‎ ‎4.“觅渡,觅渡,渡何处?”以反问句的形式寄寓作者对瞿秋白的崇敬,也引发读者思索,加浓了文章的文学韵味。 (  )‎ 答案 ×‎ 解析 “反问句的形式”错,应是疑问句。‎ Ⅱ 解答题目 ‎1.下面对文章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 A.“觅渡”是瞿家祠堂前一座桥的名字,文章以“觅渡,觅渡,渡何处?”为标题,既以问句形式引发读者思索,又加浓了文章的文学韵味。‎ B.同样是死,瞿秋白与李逵的区别是:前者是理性的,对生命意义的理解是积极的,后者对生与死的理解更多的是鲁莽和冲动。‎ C.作者认为瞿秋白的悲剧在于他以文人为政,又因政事之败而返观人生,有“十分才”却只干成了一件事。‎ D.作者将灵动的笔触、畅晓的行文、哲理的思索与瞿秋白的命运的悲剧意义有机结合,赋予了文章不同寻常的厚度和分量。‎ 答案 C 解析 作者认为瞿秋白的悲剧在于“他一生都在觅渡,可是到最后也没有傍到一个好的码头”。‎ ‎2.“秋白不朽”,请结合作品简要分析作者这样评价的理由。(6分)‎ 答:  ‎ 答案 因为瞿秋白其人虽已离世,但其精神永存人间。其精神具体表现为:①心忧天下:文弱秀气,才华出众,本可以远离乱世只做纯文学之事,而他却为救国救民而英勇献身。②视死如归:从被捕到就义,他没有一点死的畏惧。③坦荡真实:他看淡虚名,敢于自我解剖,追求真实的自我和独立的人格。‎ 解析 答题区域在文章第③④⑤段,仔细阅读这三个自然段,可以从文中筛选出“他目睹人民沉浮于水火,目睹党濒于灭顶,他振臂一呼,跃向黑暗。只要能为社会的前进照亮一步之路,他就毅然举全身而自燃”“当一个人从道理上明白了生死大义之后,他就获得了最大的坚强和最大的从容”“世上有多少人都在涂脂抹粉,挖空心思地打扮自己的历史,极力隐恶扬善,而他却不肯”“当我们再看他对自己的解剖时,他更是一座下临深谷的高峰,风鸣林吼,奇绝险峻,给人更多的思考。他是一个内心既纵横交错又坦荡如一张白纸的人”等信息,根据这些信息归纳分析作者评价瞿秋白“不朽”的理由。‎ ‎3.作者撰文缅怀瞿秋白,在文中将其与项羽进行比照,试探究二者之异同。(6分)‎ 答:  ‎ 答案 同:二人都在生命的最后时刻,为了自己内心的追求,做出了异乎常情的选择,将生命的价值向上推了一层。‎ 异:①项羽放弃的是生的希望(有渡船却拒渡),以自刎维护了自我最后的尊严,留给了历史永远的回味。②瞿秋白放弃的是自我英名流芳的完美形象,用《多余的话》剖析个人的“渺小”和“愧对党的领袖”之称,剖析在政治责任和文学爱好之间的自相矛盾,探究生命的归宿,给人更多的思考。‎ 解析 仔细阅读文章,根据文中“直到临死的前一刻他还在探究生命的归宿”“瞿秋白以文人为政,又因政事之败而返观人生。如果他只是慷慨就义再不说什么,也许他早已注入历史的年轮。但是他又说了一些看似多余的话,他觉得探索比到达更可贵”“当年项羽兵败,虽前有渡船,却拒不渡河。项羽如果为刘邦所杀,或者他失败后再渡乌江,都不如临江自刺这样留给历史永远的回味”“项羽面对生的希望却举起了一把自刎的剑,秋白在将要英名流芳时却举起了一把解剖刀,他们都把行将定格的生命的价值又推上了一层”,即可探究出瞿秋白与项羽二者之异同。‎ Ⅲ 读写结合 放大生命的价值 对每个人来说,生命只有一次。如何才能像瞿秋白那样放大生命的价值?大千世界,有的人可能生如夏花,有的人可能命如小草,有的人或许享有万千宠溺,有的人或许一路被放逐。我们无法选择起跑线,但是可以在奔跑的时候选择奔跑的姿势,掌握加速的时机,激发冲刺的力量。‎ 正如李白《上李邕》中的诗句:“大鹏一日同风起,扶摇直上九万里。”在世界的每一个角落,每一种生命都在默默无闻的,努力的去实现自己的价值。无名花不会因为别人在意与否,就不敢拨开初艳的花蕊;蒲公英也不会因为历程的艰险,就不离开那安全的母体,去走进飘浮的流浪生活……‎ 这个世界上唯一能够理解你的人,只有你自己,理解了自己,你会理解整个世界,生命的价值在于你自己。‎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