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02.50 KB
  • 2021-06-07 发布

高考语文高频考点热身试题:考点 17 散文

  • 33页
  • 当前文档由用户上传发布,收益归属用户
  1. 1、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淘文库整理发布,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请立即联系网站客服。
  3.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阅读内容确认后进行付费下载。
  4. 网站客服QQ:403074932
只有比别人更早、更勤奋地努力,才能尝到成功的滋味。 - 1 - 高考语文高频考点热身试题:考点 17 散文 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 被时间决定的讲述 张锐锋 ①我来到一个古老的村庄,帝舜耕作过的地方。从早上开始,我亲眼目睹了村民们一天的 生活。 ②鸡叫声是一天生活的起点。不到早上六点钟,鸡鸣响起,几千年来,这样的永不毁坏的大 自然的钟表,精确无比。它总是将人的生活正点代入一个不朽的方程式,只是得出的答案日日 常新。林一家人开始起床,林的老父亲年过古稀,照常起来做第一件事情:劈柴。锋利的斧头, 在暗淡的天光里发出黑蓝的光。一个还未来得及被完全照亮的人的轮廓,用有点笨拙的姿势, 预备一天的炊火之薪。斧头上下挥动,从高过头顶的地方,借取了这一高度上的自然能量,猛烈 地越过空间。这一动作,这一被压缩了的短暂时间,以及啪的一声闷响,劈木开裂,舜的以前或 舜的以后,从未改变。 ③林的妻子早晨的第一件事就是打开鸡栅,一群鸡涌到院子里。她撒一把米,鸡们怀着感 激之情扑动翅膀,争夺地上的米粒。然后她开始拿起扫帚打扫庭院,就像每天洗脸一样,对生活 的敬畏含于其中。村庄的独特声息渐渐大了起来,那种类似于琴瑟的音乐之声,优雅,古老,节 奏鲜明。这与城市庞大、庞杂的噪音能量不同,它代表着清淡、恬淡、恬静的基本秩序。林和 大儿子一起,到院外的柿树上采摘柿子。邻居们做各自的事情,狭窄街道旁边的一块空地上,古 老的笨重石磨转动起来,金黄的玉米被缓缓磨成面粉。一切劳动几乎没有语言的参与,似乎没 有什么事情值得交谈。然而,这一点儿也没有损害劳作中的默契,仿佛一出戏剧的出演,已经经 过了预先的排练。 ④秋天就要过去,天气仍很暖和。地里的活儿已经做完,再有一场雨,就可以把冬小麦种好, 那时的庄稼人就可以享受一年中最安逸的季节了。林这些天的习惯性动作,就是仰望天空,蓝, 蓝,白云停留一会儿,就又很快散尽,剩下的,仍然是蓝。趁着这样的间隙,邻居开始盖房,林和 妻儿前去帮工。他的老父亲则挑着柿子到河边的石头上晾晒,顺手用小刀将柿子皮削掉,以利 于它的水分很快蒸发,以便在冬天贮存。河边的大石头献出了自己的平面,供老人坐下。他眯 起眼睛发呆地望着远方,他在想什么?我们谁也不可能猜到。也许他所想的仅仅是眼前的一片 蓝,天边的蓝。 ⑤天很快就黑了下来。一天的光阴就像几千年的光阴,简单而迅忽。林的一家人陆续回到 只有比别人更早、更勤奋地努力,才能尝到成功的滋味。 - 2 - 家中,林对着墙壁上挂着的日历,沉思了好久,好像想起了什么,又好像忘掉了什么,总之,他犹 豫了一会儿,然后用老茧坚硬的大手,粗暴地撕下了一页。用大大的黑体字标着阿拉伯数字的 日历,和造币厂刚刚印制的崭新纸币一样,挺括,坚韧,在黑夜到来前的最后时刻闪着光,它用 每一个唯一的日子作为自己的防伪标志,一个日子根本不会与另一个日子混淆,只是在撕下它 的一瞬,发出嗤的一声,尖锐,迅疾,刺激,不容置疑。一天的终结,多少年的终结,嗤的一声撕 裂。 ⑥晚饭后才开了灯,一盏 15 瓦的灯泡,将并不明亮的光射向每一个角落,人们的脸庞现出 明暗的分界,夸张的塑像都坐在小板凳上,一台 14 英寸的黑白电视机屏幕,在一片雪花斑点里 推出了清晰度很差的人影,繁忙喧嚣的城市场景,豪华汽车和别墅,高架公路和人行天桥…… 奢华的生活只露出冰山一角,已经足够让人震惊。对于林一家人来说,电视剧中讲述的不过是 一个传说,一个神话,和远去的舜的故事几无区别,甚至他们更相信后者。 ⑦这个古老村落里的人们,几千年来恪守自己的寂静生活,按部就班,连步履也是那样从 容、谨慎、不慌不忙,完全符合自然的悠悠节奏。但是其中仍然藏着神奇,平凡比非凡可能更 有价值,或者说,平凡乃是非凡的极限。 (节选自《被时间决定的讲述》,有删改) (1)本文采用了什么叙述方式?有何好处? 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本题考查作品的体裁特征和表现手法。从叙述的角度看,文章以时间为线索,描写了 林家平凡而又忙碌的生活,采用了顺叙的叙述方式,真实而有序地记录了古村人们按部就班的 生活;从结构上看,文章采用顺叙的叙述方式与文章的标题“被时间决定”吻合,与题目相呼应。 答案:顺叙(以时间为线索)。与标题相呼应,使文章条理更加清晰(或“能更好地展现农村一 天的生活场景”),暗示了千百年来农村的生活节奏。 (2)如何理解文中画线部分的含意? 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本题考查理解文中重要句子的含意的能力。化句为词,“这一动作”指“斧头上下挥 动”,“这一被压缩了的短暂时间”代指“舜的以前或舜的以后”。文章通过描摹这一自古以 来不变的砍柴动作,揭示了古村平凡而又神秘的生活。 答案:从劈柴的细节可以看出,农村劳动简单自然、平凡却具有震撼人心的力量,这种生活千 只有比别人更早、更勤奋地努力,才能尝到成功的滋味。 - 3 - 百年来一直不变。 (3)以③④段为例,简要分析本文语言的两个主要特点。 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题指南】 做好本题,可从以下几点切入: 1.词语。多从准确简洁、清新明快、生动形象、浅显质朴等方面思考。 2.句子。多从修辞角度思考,或对文章的语句的作用和意义进行鉴赏。 3.风格。有幽默、辛辣、自然、含蓄、深刻等。 【解析】本题考查文学作品的语言。从用词上看,作者大量地运用了“涌到”“撒”“扑动”等 词语,真实生动而又凝练地描摹出了古村平凡的生活;从修辞上看,作者大量地运用了修辞,生 动而又含蓄地描摹出了古村平凡生活中的情趣和诗意;从文体上看,文章淡化了故事情节,句 式灵活,运用了大量的修辞和意象,使文章具有“散文化”的特点,抒情的意味较强。 答案:①形象生动。如“她撒一把米,鸡们怀着感激之情扑动翅膀,争夺地上的米粒”,在精致 的细节描写中使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语言鲜明生动。 ②优美抒情。如“古老的笨重石磨转动起来,金黄的玉米被缓缓磨成面粉”,运用多个抒情性 意象,给人诗情画意之感。 ③含蓄蕴藉。如“这一点儿也没有损害劳作中的默契,仿佛一出戏剧的出演,已经经过了预先 的排练”,语言含意丰富,从而具有了多重思想情感。 ④简洁而细腻。如“蓝,蓝,白云停留一会儿,就又很快散尽,剩下的,仍然是蓝”,语言简洁凝 练,描写细腻。 (4)你认为本文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请结合文本作简要分析。 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本题考查对文章内容的探究能力。抓住文中的关键信息“甚至他们更相信后者”,可 知作者对城市生活的批判与厌恶;抓住文中的关键信息“完全符合自然的悠悠节奏”,可知作 者对古村按部就班生活的向往;抓住文中的关键信息“已经足够让人震惊”,可知作者对农村 贫穷落后的同情与忧虑。 答案:①对生生不息的乡土文明和从容恬淡的劳作生活的敬重(或“赞叹”)。 ②对奢华、喧嚣的城市文明的排斥与反感。 只有比别人更早、更勤奋地努力,才能尝到成功的滋味。 - 4 - ③对城市文明冲击乡村生活的现状深表担忧。 ④对贫困落后的农村生活的同情。 2.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荷 叶 韩开春 ①那年我去宏村,正是深秋季节,顺着黄山的皱褶一路前行,层林尽染,草黄枫红,间杂粉 墙黛瓦,古徽州果然气派非凡。到了村前,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一泓碧水,一条小道笔直穿过湖心, 上面有座弯月般的石砌小桥名叫画桥。据说,当年李安在此拍摄《卧虎藏龙》,男主人公李慕 白就是从这座小桥上牵着他的白马走过的。 ②但是,我的目光却被湖中那一大片枯萎的残荷吸引,脑海中瞬间浮现的竟是《红楼梦》 里林黛玉拔除破荷叶的理由:“我最不喜欢李义山的诗,只喜欢他这一句‘留得残荷听雨声’。” 恍惚间,我似乎看到了林妹妹那双对着残荷发痴的忧郁的眼睛。在那一刻,我居然有了长留宏 村的想法,要是能有机缘在湖边的书院住下,在有雨的夜晚,或是撑着一把油纸伞,顺着石砌的 湖堤漫行,或是隔着石雕的窗棂,卧听雨打残荷,该是多么惬意的享受啊。 ③其实,我有许多亲耳聆听雨打残荷的机会。我读初中的时候,学生宿舍的后面就有一大 片荷塘,每年莲藕起出之后,就再也没人去管它,任由满塘的荷叶自生自灭。然而我终究只是个 俗人,比不得林妹妹那样冰雪聪明,所以听雨打残荷的次数虽然不少,却从未听出过什么诗意。 ④与枯萎破败的残荷相比,我更加喜欢夏日的新荷,光鲜洁净,绿意盎然,看上去就很赏心 悦目,勃发着无穷的生机。中午或是傍晚,会有一些或红或绿的蜻蜓、豆娘前来参观,它们或许 是被这荷塘满目的绿迷住了,绕着圈不停地飞,迟迟不肯离去,飞累了,就在新冒出的小荷尖上 歇歇脚;身上穿着黑黄条纹套衫的小青蛙,也从水里冒出头来,双脚一蹬,用它那著名的蛙跳, 一下子便跃上了荷叶的表面,随之溅起的一串水滴,滴溜溜地汇聚到荷叶的中心,凝成一颗又 圆又亮的大水珠,映着太阳的光辉,像是一颗耀眼的明珠,它们或许是把这一张荷叶当成了运 动场,鼓着大腮帮咕呱咕呱不停地叫,呼朋引类;还有一些黑脊背的鱼,在荷叶撑起的太阳伞下 悠闲自在地游来游去,间或举起大尾巴,在平静的水面上使劲一击,发出“泼剌剌”的一声响, 溅起一朵大水花,旋即一头扎进水底,再也不见了。 ⑤这样的季节,最快乐的自然还是孩子。从第一朵荷花在水面上升、绽开它美丽的笑脸时 起,就会不断有孩子顺着塘埂悄悄滑下水去,学着在水面上那群嬉戏的鸭仔的样子,把鼻子一 捏,头往下一低,便潜入水底,浮上来的时候,手里总会多出一截细嫩甜香的花香藕,临了上岸, 还不会忘记摘一片荷叶顶在头顶。有时候也玩打水仗游戏,学着电影里白洋淀民兵打鬼子的模 只有比别人更早、更勤奋地努力,才能尝到成功的滋味。 - 5 - 样,顶着一片荷叶,手里端根树枝,一只眼闭着,煞有介事地一瞄,手指一勾,嘴里同时发出“叭” 的一声。 ⑥少年的记忆,除了玩耍,大多数还是和味蕾紧密联系在一起,关于荷叶,也是如此。说到 小吃,必须提一下荷叶粥,这是我母亲夏天常做的,把新鲜的荷叶洗净,切成细丝,放点冰糖,和 粳米一同煮,做出来的粥青白相间,颜色好看,味道也好,清香扑鼻,有清热解暑之功效。荷叶还 可以包裹食物。我祖父有个习惯,赶集的时候带上一张荷叶,或干或鲜,随季节改变而有所不同, 回来的时候,总会变戏法般从怀里掏出一只荷叶包来,里面包着的有时是几片卤猪头肉,有时 是两根油条。他用筷子夹起肉丢进我的嘴里,果然是跟往常吃到的不同,肉香中夹杂着荷叶的 清香。长大后读明清小说,见到许多关于市井场景的描写,我才知道,原来这用荷叶包熟食的举 动并不是我祖父的首创。 (选自《2010 散文》,人民文学出版社,有删改) (1)文章开头描写宏村秋景有什么作用? 【解析】本题考查对环境描写作用的分析能力。文章开头描写宏村秋景属于自然环境描写(本 题需要结合段落在文中的作用),鉴赏环境描写要注意分析环境对主题思想的暗示,对写作形 象的烘托,对文章氛围的创造以及对推动行文这四个方面的作用。 【答案】开头点明季节,描写了优美的风景,营造了古雅的意境;引出下文,为写荷叶作铺 垫,同时映衬了残荷之美。 意思答对即可。只要言之有理,均可酌情给分。 (2)结合文意,分析“我”为什么喜欢夏日的新荷。 【解析】本题考查考生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的能力。做题时需要从总体上把握文章 内容,梳理结构,再寻找目标语段,圈定筛选范围,最后提取要点组织语言表述。 【答案】 ①夏日的新荷光鲜洁净,绿意盎然,生机勃勃,与水中的生物相映成趣。②夏日的荷叶为孩 童在水中的玩耍增添了无限的乐趣。③夏日的荷叶既能食用,又能包裹食物,具有实用价值。 (3)在第②段和第③段中,“我”都见到了残荷,感受有什么不同?你认为造成不同感受的原 因是什么?请结合文意进行分析。 【解析】本题考查考生对作品进行个性化阅读和有创意的解读的能力。作答本题首先要结合 课文第②段和第③段说出见到残荷的两次不同感受,再次确定二者为何会感受不同。分析作 者的两次不同感受要结合他的生活和成长经历,最后分点表述。 【答案】 第②段中成年的“我”被残荷吸引,联想到“雨打残荷”的诗意美,产生留恋之意。 第③段中初中的“我”没有留意残荷,也没从“雨打残荷”中听出诗意。 示例:在少年时代“我”的眼里,新荷光鲜洁净,又能用于游戏,所以“我”喜欢新荷;而 只有比别人更早、更勤奋地努力,才能尝到成功的滋味。 - 6 - 枯萎的残荷,单从外表来看,不能吸引“我”。后来经过文学作品的熏陶,特别是《红楼梦》 中对残荷诗意的描写,加上人生经历更加丰富,“我”逐渐拥有了审美的眼光,因此能够欣赏 雨打残荷的诗意美。 3.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 往事(二)① 冰 心 是除夜的酒后,在父亲的书室里。父亲看书,我也坐近书几,已是久久的沉默—— 我站起,双手支颐,半倚在几上,我唤:“爹爹!”父亲抬起头来。“我想看守灯塔去。” 父亲笑了一笑,说:“也好,整年整月的守着海——只是太冷寂一些。”说完仍看他的书。 我又说:“我不怕冷寂,真的,爹爹!” 父亲放下书说:“真的便怎样?” 这时我反无从说起了!我耸一耸肩,我说:“看灯塔是一种最伟大,最高尚,而又最有诗意的 生活……” 父亲点头说:“这个自然!”他往后靠着椅背,是预备长谈的姿势。这时我们都感着兴味了。 我仍旧站着,我说:“只要是一样的为人群服务,不是独善其身;我们固然不必避世,而因着 性之相近,我们也不必避‘避世’!” 父亲笑着点头。 我接着:“避世而出家,是我所不屑做的,奈何以青年有为之身,受十方供养?” 父亲只笑着。 我勇敢地说:“灯台守的别名,便是‘光明的使者’。他抛离田里,牺牲了家人骨肉的团聚, 一切种种世上耳目纷华的娱乐,来整年整月地对着渺茫无际的海天。除却海上的飞鸥片帆,天 上的云涌风起,不能有新的接触。除了骀荡的海风,和岛上崖旁转青的小草,他不知春至。我抛 却‘乐群’,只知‘敬业’……” 父亲说:“和人群大陆隔绝,是怎样的一种牺牲,这情绪,我们航海人真是透彻中边②的了!” 言次,他微叹。 我连忙说:“否,这在我并不是牺牲!我晚上举着火炬,登上天梯,我觉得有无上的倨傲与光 荣。几多好男子,轻侮别离,弄潮破浪,狎习了海上的腥风,驱使着如意的桅帆,自以为不可一世, 而在狂飙浓雾,海水山立之顷,他们却蹙眉低首,捧盘屏息,凝注着这一点高悬闪烁的光明!这 一点是警觉,是慰安,是导引,然而这一点是由我燃着!” 父亲沉静的眼光中,似乎忽忽地起了回忆。 只有比别人更早、更勤奋地努力,才能尝到成功的滋味。 - 7 - “晴明之日,海不扬波,我抱膝沙上,悠然看潮落星生。风雨之日,我倚窗观涛,听浪花怒撼 崖石。我闭门读书,以海洋为师,以星月为友,这一切都是不变与永久。 “三五日一来的小艇上,我不断地得着世外的消息,和家人朋友的书函;似暂离又似永别 的景况,使我们永驻在‘的的如水’的情谊之中。我可读一切的新书籍,我可写作,在文化上, 我并不曾与世界隔绝。” 父亲笑说:“灯塔生活,固然极其超脱,而你的幻象,也未免过于美丽。倘若病起来,海水拍 天之间,你可怎么办?” 我也笑道:“这个容易——一时虑不到这些!” 父亲道:“病只关你一身,误了燃灯,却是关于众生的光明……” 我连忙说:“所以我说这生活是伟大的!” 父亲看我一笑,笑我词支,说:“我知道你会登梯燃灯;但倘若有大风浓雾,触石沉舟的事, 你须鸣枪,你须放艇……” 我郑重地说:“这一切,尤其是我所深爱的。为着自己,为着众生,我都愿学!” 父亲无言,久久,笑道:“你若是男儿,是我的好儿子!” 我走近一步,说:“假如我要得这种位置,东南沿海一带,爹爹总可为力?” 父亲看着我说:“或者……但你为何说得这般的郑重?” 我肃然道: “我处心积虑已经三年了!” 父亲敛容,沉思地抚着书角,半天,说:“我无有不赞成,我无有不为力。为着去国离家,吸 受海上腥风的航海者,我忍心舍遣我唯一的弱女,到岛山上点起光明。但是,唯一的条件,灯台 守不要女孩子!” 我木然勉强一笑,退坐了下去。 又是久久的沉默—— 父亲站起来,慰安我似的:“清静伟大,照射光明的生活,原不止灯台守,人生宽广得很!” 我不言语。坐了一会,便掀开帘子出去。 弟弟们站在院子的四隅,燃着了小爆竹。彼此抛掷,欢呼声中,偶然有一两支掷到我身上来, 我只笑避——实在没有同他们追逐的心绪。 回到卧室,黑沉沉地歪在床上。除夕的梦纵使不灵验,万一能梦见,也是慰情聊胜无。我一 念至诚地要入梦,幻想中画出环境,暗灰色的波涛,岿然的白塔…… 一夜寂然——奈何连个梦都不能做! 这是两年前的事了,我自此后,禁绝思虑;又十年不见灯塔,我心不乱。 只有比别人更早、更勤奋地努力,才能尝到成功的滋味。 - 8 - 这半个月来,海上瞥见了六七次,过眼时只悄然微叹。失望的心情,不愿它再兴起。而今夜 浓雾中的独立,我竟极奋迅地起了悲哀! 丝雨蒙蒙里,我走上最高层,倚着船阑,忽然见天幕下,四塞的雾点之中,夹岸两嶂淡墨画 成似的岛山上,各有一点星光闪烁—— 船身微微地左右欹斜,这两点星光,也徐徐地在两旁隐约起伏。光线穿过雾层,莹然,灿然, 直射到我的心上来,如招呼,如接引,我无言,久——久,悲哀的心弦,开始策策③而动! 有多少无情有恨之泪,趁今夜都向这两点星光挥洒!凭吟啸的海风,带这两年前已死的密 愿,直到塔前的光下—— 从兹了结!拈得起,放得下,愿不再为灯塔动心,也永不作灯塔的梦。无希望的永古不失望, 不希冀那不可希冀的,永古无悲哀! 愿上帝祝福这两个塔中的燃灯者!——愿上帝祝福有海水处,无数塔中的燃灯者!愿海水 向他长绿,愿海山向他长青!愿他们知道自己是这一隅岛国上无冠的帝王,只对他们,我愿致无 上的颂扬与羡慕! 一九二三年八月二十八日,太平洋舟中。 (选自《冰心散文》,有改动) 【注】①本文是冰心《往事(二)》中的第八篇。②中边:内外,表里。③策策:悲戚的样子。 (1)“我”认为看守灯塔是“最有诗意的生活”,其理由有哪些? 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本题考查筛选信息、概括要点的能力。从文章第 16、17 段中,可看出“我”对灯塔 生活的热爱及其理由。从这些段落中把有关理由的词句筛选出来,分条加以概括即可。 参考答案:①可以欣赏海上美景,感悟自然的不变与永久。②可以与暂离的亲友书函沟通,更 能感受彼此的深切情谊。③可以静静地读书写作,享受文化上与世界相通的乐趣。 (2)文章前一部分是回忆往事,请用简明的语言梳理这段往事中“我”的感情发展脉络。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我”回忆往事,是在同“父亲”对话中抒发对人生理想的热爱与追求。在父女的对 话过程中,“我想看守灯塔去”“所以我说这生活是伟大的”“我木然勉强一笑,退坐了下去” 这些句子很明显地表露出了“我”的感情变化。解答时,选用适当的词语进行概括即可。 参考答案:紧张、期待 兴奋憧憬、坚定执著 失望无奈 只有比别人更早、更勤奋地努力,才能尝到成功的滋味。 - 9 - (3)“清静伟大,照射光明的生活,原不止灯台守,人生宽广得很!”父亲的这句话在文中有什 么作用?请作简要分析。 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本题考查理解重要语句在文中的作用的能力。这句话是在父女对话结束时,父亲针对 女儿狂热于理想的状态而说的,而后文是“我”对人生理想的再度冷静思考与感悟,所以这句 话在文中表现了父亲的理性特点。同时,这句话承上启下,对“我”思想的转变起了很大作用。 参考答案:①深化文意。强调青年人需要理性对待理想。②为后文作铺垫。启发“我”的思 考,是后文写“我”的情感变化的铺垫。③凸显父亲形象。显示出父亲的理性、睿智与慈爱。 (4)结合作品,对下面两个问题进行探究。 ①文章后一部分,作者写“我”在海上望见灯塔,其用意是什么? 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文章结尾部分写“我”决心“从兹了结!拈得起,放得下,愿不再为灯塔动心,也永不作灯塔 的梦”,“我”是否“放得下”?请谈谈你的理解。 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本题考查探究作者写作意图和观点的能力。文章由回忆到现实,写“我”十几年后有 关理想的感悟。第(1)小题,分析作者写“我”在海上望见灯塔的用意,可以从故事与情感的发 展历程,以及对文章主旨升华的角度来思考。第(2)小题,具有较强的探究性,无论是否“放得 下”,都要以文章中“我”感情与思想的发展变化为依据进行分析,理由充足,能自圆其说即可。 参考答案:①交代“我”回忆往事的缘由。将往事与现实贯穿起来,展现“我”的成长过程。 引发“我”对灯台守的颂扬与羡慕之情,进而表达“我”对“为着众生”的奉献者的赞美。 ②示例一:“我”放得下。“我”与父亲谈话后,对当灯台守的理想已“禁绝思虑”;海上望见 灯塔后,决定不再执著于无法实现的理想。这说明“我”已与往日当灯台守的理想彻底告别。 示例二:“我”放不下。海上望见灯塔后,“我”回忆往事,心中产生了理想没有实现的悲哀; 文末“我”对灯台守致以无上的颂扬与羡慕。这都说明“我”内心其实放不下当灯台守的理 想。 示例三:“我”理智上放得下,情感上却放不下。“我”认识到当灯台守的理想是不现实的;但 在海上望见灯塔后,“我”为理想未能实现感到悲哀,这表明年轻时的理想在“我”心中留下 只有比别人更早、更勤奋地努力,才能尝到成功的滋味。 - 10 - 了深深的印记。 示例四:“我”会慢慢放下。随着年龄的增长,阅历的丰富,“我”会更深刻地理解父亲的教导, 对理想的认识会逐渐成熟、理性,在今后宽广的人生道路上,用其他方式继续追寻心中“清静 伟大,照射光明的生活”的理想。 4.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 母亲的中药铺 甘典江 那时候,我最喜欢去的地方,除了新华书店,就是母亲的中药铺,因为我喜欢嗅闻那些中药 的味道,特别是爱咀嚼几片苦甜苦甜的甘草。 母亲当过赤脚医生。八十年代初,母亲参加医疗培训后,进入了城关镇合作医疗站。 医疗站在我读书的中学附近,临街两间旧木房,一间开处方和打针,另一间是药铺。和母亲 一起在守药铺的,有三个阿姨。一天到晚,她们就做三件事:抓药,打针,织毛衣。除此之外,便 是无休无止地聊天。我注意到,她们抓药非常麻利,瞟一眼处方,就可以找到相应的抽屉。仅凭 手抓,就基本准确,最后还是放进小秤称一称,添点或减点。然后,把药倒入毛造纸或废报纸,包 好扎紧,写几个字交待几句,递给别人。 只要一走进药铺,我就被一股浓重的药香包裹得严严实实,有点喘不过气来。我望着那些 神秘莫测的抽屉,瞅着那些贴着标签的药名,兴奋不已:什么“半夏、黄精”,什么“益母草、 白芨”,都是名字曼妙的植物。当然,也有的是矿物和其他异类,比如“朱砂、雄黄、海马”, 不由得使我产生了相关的联想:这朱砂,肯定就是国画中传统的红色颜料吧?李可染曾用顶级 朱砂绘过四张毛主席诗意图《万山红遍》,已成画史上的经典。至于雄黄,不就是许仙曾意气 用事的东西吗?所谓的海马,只是相当于一条小鱼而已。 其中,我最喜欢的药草,是甘草。首先,是因为它的名字,甘草,望文生义,就是“甘甜之草”。 昔时,神农氏遍尝百草,解毒靠的就是这宝贝。再加上,我自己就姓“甘”,与这甘草,是家门, 五百劫前,应是同根而生之族。最早,是母亲教我嚼的甘草,一是因为它的药理,二是可以变相 地替代水果糖,八十年代,任何甜味都是奢侈品。就这样,我嚼着甘草成长着,自以为嚼出了甘 草的本真之味,破解了甘草的一切密码。 母亲还爱用党参来炖乌骨鸡和猪肚,补血。她营养不足,严重贫血。人参太贵,吃不起。还 有金银花和枸杞,母亲用来泡茶喝。自然,我也跟着全部享受到了。 在自家的院子墙角,母亲还栽了几株三七。蔓延的藤叶牵上墙,覆盖成了一面翠绿的毯子, 像青绿山水画的设色,极其养眼。可惜,后来拆迁,毁于一旦,使我失去了这一片翠绿。母亲只 只有比别人更早、更勤奋地努力,才能尝到成功的滋味。 - 11 - 好把三七块茎挖出,收藏好。她说,三七可以治妇科恶疾,以及跌打损伤。 九十年代的某一天,这个合作医疗站被撤销了。回到家,母亲专职做她的家庭主妇。赚钱 的任务,彻底由父亲负责。那个中药铺,被别人买去,改作了服装店。从此,街上流行的药店,大 多是连锁的西药店。在我的印象中,传统的中药是文化,望闻问切的中医大夫,近似于诗人。相 反,我害怕西药,因为这些东西是实验室配制合成出来的,至少没有一个在阳光之下生长的过 程,没有温度、湿度,更无个性与灵魂。我实在难以想象,“阿莫西林”比母亲的“金银花”会 更让我亲近与依赖。甚至,当我感冒受寒,母亲亲手煎熬的一罐红糖姜开水,也会比昂贵的感冒 药更能帮我发汗,助我痊愈,让我心暖。 现在,父亲走了,去了天国。母亲一个人守着我们,在空旷的屋顶上栽花种菜。母亲身子瘦 弱,时有病痛,我很是担忧,同时,我又安慰自己:生病不正常吗?不正证明了人生活着?何况这 世上,还有那么多栩栩如生的药在陪护呢。一根草是药,一撇叶是药,一线阳光,一滴水,也都是, 甚至,一个人可以是另一个人的灵芝。母亲多年与草木为伴,沉浸于无边无际的药香之中。于 我而言,母亲就是我人生一味无价的中药,为我清热解毒,为我抵御这世间的种种伤害。 (本文有删改) (1)简析第三段中的“抓药”细节。 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本题考查对文章的分析赏析能力。整个“抓药”的细节只用了几个传神的动作就刻 画出三个阿姨娴熟的抓药技艺和细致、耐心的工作态度。 答案:①用白描手法,通过“瞟”、“抓”、“称”、“添”、“减”、“包”、“扎”等一系列动作,表 现了她们娴熟的抓药技艺与细致、耐心的工作态度。 ②用质朴的语言真实地再现人物及相关场景。 (2)第四段中作者写由药名引发的联想,有何用意? 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本题考查对文章的分析赏析能力。解答此题可从内容、主旨、结构和表达等方面思 考。文章写中药是自然的、艺术的、诗化的、神秘的,也就是说,中医是人文的、符合人性的, 让人感到亲切。 答案:①点明药名与传统文化的联系。②表现“我”对中药的好奇心与亲近感。③丰富文章 只有比别人更早、更勤奋地努力,才能尝到成功的滋味。 - 12 - 的内容。 (3)文中为什么用较多的笔墨写“甘草”?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本题考查对作品表现出的价值判断和审美取向作出评价的能力。解答本题要注意作 者的写作意图,多从上下文的联系以及作品的主题来考虑。 答案:①“我”的姓氏关联着甘草,与甘草有渊源。②“我”嚼着甘草长大,对甘草有特殊的 感情。③甘草具有“甜味”,是处于那个年代的“我”充实、幸福的写照。④甘草使“我”悟 出了人生的真谛。 (4)赏析文中画线的句子。 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题指南】解答本题要从以下几个角度考虑:①修辞手法的运用及其表达效果;②常见表达 技巧的作用;③句子多重内涵的探讨;④画线句子与上下文的关联。 【解析】本题考查对文中重要语句的理解鉴赏能力。这是一个哲理化的句子,作者试图阐明— —能医治疾患的并不仅仅是草木们,整个自然界的一切,都自有其不可替代的价值;同时也隐 喻人的病不仅仅体现在肉体上,更多的是在情感和心理上,人的健康,应该是肉与灵的双重和 谐。所以,人不仅需要草木的护理,也离不开整个自然的庇护,更离不开各种人伦关系有秩序地 运转。总之,人应该对自然敬畏,相互取暖。 答案:①运用排比、比喻手法,增强了艺术感染力。②世间万物皆可入药,丰富了“中药”的 含义。③点明万物皆有其性、各具其用的哲理。④用“灵芝”设喻,把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升华 为不可或缺的依存关系。 (5)作者在文末说“母亲就是我人生一味无价的中药”,联系全文谈谈你对这句话的理解。 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本题考查赏析作品内涵,领悟作品艺术魅力的能力。解答本题要结合文章的主旨和结 构上的作用思考。中药是草木用自己的身体奉献的,以血肉来沟通理解,这种不求回报的奉献 精神和母亲对我的爱是一致的,都是博大、宽容、慈爱的。母爱和中药,也就被视为一体了,能 医治肉体和精神的双重疾病。 只有比别人更早、更勤奋地努力,才能尝到成功的滋味。 - 13 - 答案:①母亲这味“中药”,为“我”抵御世间的伤害。②如同中药的药理,母亲的爱与美德, 慰藉“我”的心灵,成为“我”无价的精神财富。③形象地表达“我”对母亲的真挚情感。④ 呼应标题,深化题旨。 5.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1)~(4)题。 忆韦素园君 鲁迅 现在有几个朋友要记念韦素园君,我也须说几句话。是的,我是有这义务的。 怕是十多年之前了罢,我在北京大学做讲师,有一天,在教师豫备室里遇见了一个头发和 胡子统统长得要命的青年,这就是李霁野。我的认识素园,大约就是霁野绍介的罢,然而我忘记 了那时的情景。现在留在记忆里的,是他已经坐在客店的一间小房子里计画出版了。 这一间小房子,就是未名社。 未名社的同人,实在并没有什么雄心和大志,但是,愿意切切实实的,点点滴滴的做下去的 意志,却是大家一致的。而其中的骨干就是素园。 于是他坐在一间破小屋子,就是未名社里办事了,不过小半好像也因为他生着病,不能上 学校去读书,因此便天然的轮着他守寨。 我最初的记忆是在这破寨里看见了素园,一个瘦小,精明,正经的青年,窗前的几排破旧外 国书,在证明他穷着也还是钉住着文学。然而,我同时又有了一种坏印象,觉得和他是很难交往 的,因为他笑影少。“笑影少”原是未名社同人的一种特色,不过素园显得最分明,一下子就能 够令人感得。但到后来,我知道我的判断是错误了,和他也并不难于交往。他的不很笑,大约是 因为年龄的不同,对我的一种特别态度罢,可惜我不能化为青年,使大家忘掉彼我,得到确证 了。这真相,我想,霁野他们是知道的。 但待到我明白了我的误解之后,却同时又发见了一个他的致命伤:他太认真;虽然似乎沉 静,然而他激烈。认真会是人的致命伤的么?至少,在那时以至现在,可以是的。一认真,便容易 趋于激烈,发扬则送掉自己的命,沉静着,又啮碎了自己的心。 我到广州,是第二年——一九二七年的秋初,仍旧陆续的接到他几封信,是在西山病院里, 伏在枕头上写就的,因为医生不允许他起坐。他措辞更明显,思想也更清楚,更广大了,但也更 使我担心他的病。有一天,我忽然接到一本书,是布面装订的素园翻译的《外套》。我一看明白, 就打了一个寒噤:这明明是他送给我的一个纪念品,莫非他已经自觉了生命的期限了么? 我不忍再翻阅这一本书,然而我没有法。 我因此记起,素园的一个好朋友也咯过血,一天竟对着素园咯起来,他慌张失措,用了爱和 只有比别人更早、更勤奋地努力,才能尝到成功的滋味。 - 14 - 忧急的声音命令道:“你不许再吐了!”我那时却记起了伊孛生的《勃兰特》。他不是命令过去 的人,从新起来,却并无这神力,只将自己埋在崩雪下面的么?…… 我在空中看见了勃兰特和素园,但是我没有话。 一九二九年五月末........,我最以为侥幸的是自己到西山病院去,和素园谈了天。他为了日光浴, 皮肤被晒得很黑了,精神却并不萎顿。我们和几个朋友都很高兴。但我在高兴中,又时时夹着 悲哀:忽而想到他的爱人,已由他同意之后,和别人订了婚;忽而想到他竟连绍介外国文学给中 国的一点志愿,也怕难于达到;忽而想到他在这里静卧着,不知道他自以为是在等候全愈,还是 等候灭亡;忽而想到他为什么要寄给我一本精装的《外套》?…… 一九三二年八月一日晨五时半,素园终于病殁在北平同仁医院里了,一切计画,一切希望, 也同归于尽。我所抱憾的是因为避祸,烧去了他的信札,我只能将一本《外套》当作唯一的记 念,永远放在自己的身边。 自素园病殁之后,转眼已是两年了,这其间,对于他,文坛上并没有人开口。这也不能算是 希罕的,他既非天才,也非豪杰,活的时候,既不过在默默中生存,死了之后,当然也只好在默默 中泯没。但对于我们,却是值得记念的青年,因为他在默默中支持了未名社。 未名社现在是几乎消灭了,那存在期,也并不长久。然而自素园经营以来,绍介了果戈理, 陀思妥也夫斯基,安特列夫,绍介了望·蔼覃,绍介了爱伦堡的《烟袋》和拉夫列涅夫的《四十 一》。还印行了《未名新集》,其中有丛芜的《君山》,静农的《地之子》和《建塔者》,我的 《朝华夕拾》,在那时候,也都还算是相当可看的作品。 是的,但素园却并非天才,也非豪杰,当然更不是高楼的尖顶,或名园的美花,然而他是楼 下的一块石材,园中的一撮泥土,在中国第一要他多。他不入于观赏者的眼中,只有建筑者和栽 植者,决不会将他置之度外。 我不知道以后是否还有记念的时候,倘止于这一次,那么,素园,从此别了! (选自《鲁迅全集》,有删节) (1)谈谈你对文中“沉静着,又啮碎了自己的心”这句话的理解。 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此题考查对文中重要语句理解的能力。回答此类题目,可遵循以下步骤: 抓词语 (关键词语反复揣摩)→重勾连 (上下文语境结合分析)→看全文 只有比别人更早、更勤奋地努力,才能尝到成功的滋味。 - 15 - (结合全篇情感主旨把握) 在这句话中,“沉静”是指韦素园的外在,“啮碎”是他的内在体现,而造成这种境况的原 因是否该追溯呢?同时,这句话中体现了鲁迅先生对韦素园深沉的感情,要结合上下文及阅读 全文把握。 答案:①韦素园这样的人面对当时的社会,如果保持沉默的话,内心就会十分痛苦;②表现了鲁 迅对韦素园认真、激烈性格的透彻了解,及对他这种性格严重影响健康的痛惜与无奈。 (2)简析“一九二九年五月末”这一自然段情感表达的特点。 答 :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此题考查对文章情感及其特点的把握。回答此题要从内容与手法两个方面入手。内 容方面,即情感上,作者的情感经历了起伏,从文中“我们和几个朋友都很高兴。但我在高兴中, 又时时夹着悲哀:忽而想……”可看出。手法方面,作者所思所想过程中连续运用了四个“忽 而”的排比句式,增强了情感的表达效果。 答案:①该段先写见到韦素园的高兴,后写高兴中的悲哀,由喜至悲,情感跌宕起伏;②运用排 比句式,描写了作者一连串的心理活动,充分表达了对韦素园处境和命运的关切与忧虑。 (3)综观全文,分析鲁迅笔下韦素园形象的特点。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题指南】对于人物形象分析类题目,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分析:(1)认真分析作者对人 物的描写——外貌、语言、行动、心理、细节等等,进而发掘出人物善恶、美丑的精神世界。 如本文中对韦素园的外貌、语言、心理等描绘,展现出了其性格特点。(2)从对比中剖析人物 性格形成的原因。如本文中有些地方运用对比的手法来塑造人物形象,我们要思考为何这样对 比。(3)结合时代背景和作者对人物的褒贬态度来体验人物的情感。本文情感因素浓重,不能 不作为分析人物形象的重要因素。 【解析】此题考查人物形象分析的能力。抓取韦素园的形象特点,可从三方面入手,一是其外 表,二是其事迹,三是其性格。 答案:①韦素园是一个“瘦小,精明,正经”的进步的文学青年;②他有一种踏实苦干的精神, 虽然穷困但仍“钉住着文学”,支持、经营未名社;③他性格认真而激烈,关爱别人胜过关心自 己。 只有比别人更早、更勤奋地努力,才能尝到成功的滋味。 - 16 - (4)文章的结尾部分鲁迅说“在中国第一要他多”,联系现实,谈谈你的认识。 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题指南】 把握文章的主旨内涵与作者的情感倾向类题目要注意两点:(1)在文“内”充分挖潜。通 过把握主旨句,深抓主人公的思想品质,体会作者的情感倾向。 (2)在文“外”大胆引联。通过整体透视法,把握作者的写作意图,体会“弦外之音”。 **答题模板** 文章通过×××等中心句(主旨句),再现了其×××等方面的性格特点与高尚情操,抒发 了作者对传主×××的情感态度,号召我们要向主人公学习,……(结合文本,现身说法) 【解析】此题表面上考查对文中重点句的理解能力,实则考查对文章主旨内涵与作者情感倾向 的理解把握。“在中国第一要他多”这句话,言简意丰,言深旨远,既包含着对韦素园的高度评 价,又隐含着浓浓的期冀,要注意挖掘其中的弦外之音。 答案:①鲁迅把韦素园比喻为“楼下的一块石材”“园中的一撮泥土”,赞赏了他认真踏实的 精神;并希望中国有更多的像韦素园这样的人。②当今中国需要大力弘扬这种认真踏实的精神, 一方面,我们要像韦素园一样,做一个甘于奉献,脚踏实地干实事的人;另一方面,我们不要忽 视干实事的人,要看到他们对社会发展、进步的作用和贡献。 附《忆韦素园君》文本赏析: 《忆韦素园君》是鲁迅的一篇回忆性散文。作者通过记叙与韦素园君相识、交往的若干 情景,展现了韦素园认真而激烈的个性以及对朋友的关怀与友爱,并肯定他“在默默中支持了 未名社”的努力与功绩,从而赞美韦素园宁愿作为无名的基石,无名的泥土,“切切实实的,点 点滴滴的做下去”的实干精神。 文章中有关韦素园的文字,基本上都与未名社的活动相联系,作者在肯定未名社的立场上 肯定韦素园对于未名社所起的作用,自始至终将韦素园泛在未名社的工作中加以考察,也就是 在整个新文学背景中来评价韦素园这一文学青年,而绝非以个人的好恶论功过,也绝不就人论 人、孤立地褒扬一个人,这就使这一人物回忆篇章有了更深广的内涵。以具体事例,形象地、 实事求是地描述人物是这篇散文的又一特点。陆续特别用了韦素园改名“漱园”、处理未名社 内冲突等“小例子”,来揭示这一人物的性格品质,而毫无夸饰、抽象的议论。并且在这些事 例的记叙中,鲁迅又有意用了对比手法,文章中既可见韦素园与未名社中有的人在光景艰难时 只有比别人更早、更勤奋地努力,才能尝到成功的滋味。 - 17 - 却起来捣乱的行为对比,又有韦素园对于自己患病与对待朋友咯血的不同态度的对比,在比较 中,这一人物的性格便愈加鲜明动人。作者采用片段式章法,看似“零落”地“记忆”已故之 人,其实却逻辑地展示了自己与韦素园相识到永别的过程:从初写韦素园的外貌、给人的表面 印象到深入这一人物的内心;从回忆韦素园对未名社的努力支持,到确认未名社最终取得的成 果和影响,由表及里,由浅入深地刻画韦素园的性格,肯定他的功绩,使文章结构凝练,层次清 晰。作者还在叙述中糅入议论与抒情,配之以凝重、诚挚的笔调,突出地显示了鲁迅对韦素园 的爱重与怀念。 6.阅读下面的作品,完成(1)~(4)题。 心灵的篝火 张海迪 我写这部长篇时很多次都在想,人们最好在下个千年翻看这部小说。我不是什么预言者, 但我坚信,我在这本书里所描述的关于攀登雪山峰顶的一些艰险,到那时也许就不存在了,人 们很容易就能登上珠穆朗玛峰——海拔 8 848 米的山顶上已有了我们的研究站点,如同在南极 建立的长城站,珠峰上的站点最好也叫长城站。不过我也在想,假如 8 848 米不再是不可逾越 的障碍,世界上还有什么高峰要攀登呢?只要地壳不变动,8 848 米将是有限的数字和高度,而人 类的探索精神是无限的。 人类总是想超越极限,却又被无数的障碍阻挠,劈开了层峦叠嶂,人也就跨越了千山万水。 打算写这部书时,我总感到有一种无形的束缚,它始终不让我的想象展开翅膀到无边无际的天 地里翱翔,可我说不清那紧紧束缚自己的是什么。我常常被这种困惑搅扰,同时也为超越困惑、 获得心灵的解放而不懈地寻找飞往更大空间的方向。我为此等待了很多年。有一天,我终于看 见了梅里雪山!接下来的很多个夜晚,我都是在网上度过的,我被迷住了。那里有成百上千条关 于梅里雪山的文字介绍,还有很多绮丽的风光图片,于是我看见我的一个主人公回头对我笑了, 在此之前,我一直让他在一个不知名的空旷地带徘徊,在本书里他是梅里雪山的攀登者。 梅里雪山主峰卡瓦格博海拔只有 6 740 米,可它的地理环境却很复杂,山上终年积雪,陡峭 的山体,风化的岩石,还有瞬息万变的气候,会让攀登者突然陷入绝境。卡瓦格博至今还是一座 人类未及山顶的处女峰。只要人们达不到顶峰,它就永远是一个神秘的向往,一个难以超越的 存在。 人们可能还记得 1991 年中日联合登山队攀登梅里雪山的惨剧,十七个登山勇士无一人生 还。为什么鲜活的生命要去荒无人烟的地方,在那里经受暴风雪的袭击,面临雪崩随时发生的 危险,陷入人生的绝境?天光黯淡,无边的黑夜,厚厚的积雪,看不见一线星光,周围也没有篝火, 只有比别人更早、更勤奋地努力,才能尝到成功的滋味。 - 18 - 不灭的只是心灵的篝火,最后那火也覆盖在冰雪中…… 当太阳重新照耀时,冰盖上又多了几座新的冰雕,他们的面容都十分安详,好像还在酣睡, 却再也醒不过来了……也许在多少年之后,地球进一步演化,它变暖了,冰川坍塌,雪山融化, 十七个勇士还会获得新生。他们会站起来,抖掉身上的积雪,掏出揣在胸前的旗帜,迎风抖开, 一簇火红猎猎地飘舞着,发出哗啦啦的脆响。他们看见远处美丽的城市,一座高大建筑物的计 时牌上清晰地显示着:3000 年某月某日…… 我想这丝毫无损他们千年之前攀登高峰的意义。物质是坚实的,如同大地,而精神则如同 天空或宇宙,有限与无限都在其中,无穷尽地开拓成为人类永生永世的寄托。西西弗斯整日推 着一块大石头上山的希腊神话,其实也可以看作是一个哲学寓言,隐含着时间与空间的规则— —周而复始,永无止境。 我写这部长篇也是一种攀登,如同真正的登山者,一次次向高峰冲击,又一次次撤退,回到 大本营,回到平淡无奇的生活中。这种攀登让我的体力和精力消耗很大,在经历了四十年的病 痛之后,身体瘫痪部位的肌肉萎缩了,我越来越难以支撑自己,总有一种明天就会因疲惫而死 去的感觉。其实,我对长篇小说的创作已经力不从心了,激情常被肉体的麻木疼痛和精神的忧 郁绝望掩埋…… 我想这将是我最后的一部长篇小说了。 精神攀登的路途异常艰苦,我有时也畏惧,害怕路途遥不可知,但冥冥之中又仿佛看见我 的主人公在远处等待,等待我给他们一个结局。我有时急于接近他们,有时又小心翼翼地避开, 我怕我笔下的主人公会在途中遭遇不测,也怕有的人会因为我给他们的结局而失望。其实我是 清楚的——生命永远不会完结,我们的攀登也是如此。 (取材于张海迪长篇小说《绝顶》的前言,有删改) 【注】张海迪,当代作家。1955 年生于济南,五岁时因患脊髓血管瘤导致高位截瘫,胸部以 下失去知觉。 (1)下列对文章的理解,不正确的两项是 ( ) A.作者坚信当下个千年到来,珠穆朗玛峰的山顶上已建立起“长城”研究站点的时候,人类将 无高峰可攀。 B.第四段以黯淡的天光、无边的黑夜烘托“心灵的篝火”;“覆盖在冰雪中”则暗指十七勇士 生命的终结。 C.时至 3000 年,地球变暖,冰雪融化,勇士重生:作者在一个想象的情境中,寄寓了自己美好的 愿望。 只有比别人更早、更勤奋地努力,才能尝到成功的滋味。 - 19 - D.最后一段作者流露出对笔下人物有时想接近,有时欲避开的复杂心态,在“怕”的背后是对 人物的挚爱。 E.本文可以看作是关于《绝顶》的创作谈,交代了小说主人公的生平背景,同时也折射出作者 的心路历程。 【解析】选 AE。本题考查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的能力。A 项,原文中作者说坚信千 年后攀登雪山已不再艰难,并没有说人类将无高山可攀;E 项,文中并无对小说主人公生平背景 的详细交代。 (2)梅里雪山在作者的小说创作中具有重要的作用,根据文意,谈谈这些作用表现在哪些方 面。 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题指南】现代文阅读中,考查对物象的分析,宜从文章结构形式到内容主旨再到思想感情 多角度思考。(1)对文章结构具体的思考角度:结构,开头结尾的策划;详略主次的安排;行文线 索的贯穿;过渡照应的勾连;伏笔悬念的设置。(2)内容上结合文章具体分析。思考角度,勾连 上下文的线索作用;对内容的充实作用;主旨的深化升华作用;寄托作者的思想感情。 【解析】本题考查考生对文章中重要词语含义的理解能力。回答时,必须要带着一种意识去思 考,即多角度意识。对某一个词语的考查,应大体分为字面意思和深层含义两个方面。在解释 词语的字面意思时,只需要客观表述出来即可,不需要涉及作者感情和作品内容方面;而在解 释词语的深层含义时,应重点结合作品的各个方面和作者的主观情感去分析。 答案:触发了作者的创作灵感,帮助作者超越困惑,获得心灵的解放。启发了作者为小说主人 公赋予梅里雪山登山者的身份。提供了小说主人公活动的严酷环境,烘托了登山者的探索精 神。凸显了小说的探索永无止境的主题。有助于理解小说名字的由来。(答对其中三点即可得 分。意思对即可) (3)作者为自己的小说取名“绝顶”。结合这篇前言,说说作者所理解的“绝顶”包含了哪 几层内涵。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本题应该算是内容概括和理解重要词语含义两个题型的融合。从本题分值来看,可能 是答两点,也可能是答三点,从本文来看,答三点较为稳妥。第三层意思可能比较难以发掘,作 者在最后三段的说法可以为我们提供佐证。 答案:登山者所攀登的雪山峰顶;人类所追求的精神巅峰;作者所冲击的文学创作的高峰。(意 只有比别人更早、更勤奋地努力,才能尝到成功的滋味。 - 20 - 思对即可) (4)中国古代神话中有“夸父追日”的故事:“夸父与日逐走……道渴而死。充其杖,化为邓 林(树林)。”有人认为,文中殉难的登山者有如追日不得的夸父,是当代社会中的悲剧英雄。 结合原文并联系现实,谈谈你自己的看法。(不少于 200 字)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题指南】探究题的解答技巧:(1)对文本的思想观点、社会价值等要能够多角度深入地理 解,发掘其丰富的意蕴;(2)对文本的个性化阅读和创新理解,不能脱离文本;(3)探究的问题多 着眼于文本的难点、疑点,考查思辨能力,需要考生独具慧眼,有创新;(4)探究题考查发现能力 和创新思维,目前尚属新题型,没有形成稳定的解题套路。但如果我们结合鉴赏评价等题型的 答题经验用心揣摩,也多少可以发现一些规律。探究题在阅读中出现,一般 5 至 8 分,按点给分。 那么,在认真审题的前提下作答,一般要有 3 至 4 个层次。要有明确的观点,针对问题,表明认 识;要有理论的或事实的依据,并从不同方面作具体的分析;还要有规范的表达,有要点意识, 层次清晰,语句通畅。 【解析】本题考查探讨作品蕴涵的人文精神的能力。解题的思路如下: 联系原文谈感受⇨ 联系现实谈理解⇨ 对照二者得结论 根据文章的内容,作者在自己的小说前言里面提到殉难登山者,是想和自己作一个类比,表明 自己也想像登山者一样,不管冒着怎样的危险,都不会放弃精神上的追求。在现实中,人们受着 各种条件的制约和限制,虽然有很多的梦想,但要实现却总是很难,也不免有悲剧的色彩。题干 中的“有人认为”只是一种观点,考生可以选择支持也可以选择反对,只要通过上文的二者比 较能够言之成理地得到自己的答案即可。 答案:略。 7.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1)~(4)题。 耳边杜鹃啼 罗 琅 午夜梦回,睡不着觉时,我通常起身看书或写稿,醒的时间无定时。近来醒来常听见悲切鸟 啼,像贺铸词《忆秦娥》句: 三更月,中庭恰照梨花雪。梨花雪,不胜凄断,杜鹃啼血。 杜鹃鸟通常在二月份起就开始夜啼,唐诗中有“杜鹃枝上月三更”,年年二月起,它的凄厉 悲切的啼声,时近时远。我住的地方附近,有一片树林。那一片树林,晨昏可听到各种鸟鸣,自 然每年也少不了杜鹃的“不如归去”的鸣叫,夜半鹃啼大概也发自那里。 只有比别人更早、更勤奋地努力,才能尝到成功的滋味。 - 21 - 据说杜鹃啼到吐血而死,三月份姹紫嫣红的“山踯躅”,有人叫“映山红”,更多人则叫它 为杜鹃花,传说是因杜鹃啼叫吐血亡后,这花便是它的血化成的。杜鹃鸟开始啼叫,正是杜鹃花 开得最灿烂的时候,像现在已四月立夏,我在浅水湾头,耳边还有它悲悲啼啼的声音,传自山 边。看来花虽已谢而鸟未亡,可见啼血化花只是美丽的附会。 杜鹃这种鸟在动物学上,是不值得恭维的。据说它不自己营巢,产卵在地上,等到其它鸟类 出去觅食,剩下空巢,它就把卵偷偷放进别人巢中,等别的鸟代它孵育。这自然不是一位好母亲 所为。想来小鸟孵出来后,可能还要别人代它喂养到毛翼丰满,能自行觅食为止。这鸟比起乌 鸦燕子的母性,显得不负责任,好在它能整天悲悲切切却引人同情,所以有说它是杜宇望帝的 化身,使“蜀人悲子鹃鸟鸣”哩! 据说逆旅中的游子,听到这种啼声,常常动起思家归心,唐代无名氏《杂诗》云: 早是有家归未得,杜鹃休向耳边啼。 有家归不得时,整天却听到“不如归去,不如归去”,心中的烦躁牵挂之情可以想象。杜鹃 啼声凄厉悲切,古今公认,但它的声音大概在不同地方有不同的附会。有人听出它是“姑姑,姑 姑”,也有人听出是“姑乎,姑乎”,而潮州人则听出是“姑虎,姑虎”,且凭这啼声,编织成一 个动人的故事叫做《姑嫂鸟》,潮州家喻户晓,还在舞台演出。 潮州旧历四月盛产杨梅,到了端午便过时,杨梅开花在初春,也正是杜鹃启啼之时。传说有 姑嫂两人善于绣花,工艺精湛,能亲见之花均被绣尽,唯独未见杨梅花的样貌,而杨梅开花在夜 间,开完便谢,同时杨梅多种于山林,封建时代的妇女三步不出闺门,她们两人深以未能亲见杨 梅开花为憾,于是相议于月明之夜,结伴离家到杨梅林中观赏杨梅花开的形状,准备把它绣出 来。当她们到杨梅林时,遇见一只老虎,嫂子惊得昏了过去,及醒来,不见小姑。于是一路呼唤 “姑姑,姑姑”,后来叫得精疲力竭,发现小姑的鞋子,知为虎所噬,于是啼叫“姑姑”变成“姑 虎”,“姑虎”,因怕回去婆家责骂,叫至吐血而死,死后化成鸟,在每年杨梅开花时即开始呼叫, 一直要叫到端午杨梅过后为止。 潮州人叫这种鸟为“姑嫂鸟”,而不说它是与杜宇有关。一种鸟有这样那样的传说,自然 是各地有不同人创造的故事。文学作品是人创造出来的,故事同环境、时间相结合,可以编成 动人的作品。即使像杜鹃这样不值得恭维的鸟,一样可以附会成凄婉哀伤的故事。当我们听到 这些故事,甚至读到前人写的诗词时,我们同情其故事,就自然忘记了这种鸟的恶行止,可见文 学手段可以化腐朽为神奇。人们也喜欢把一些耳闻眼见的事物,与美好的传说结合在一起。杜 鹃这种鸟就这样被美化了几千年,而且还会继续下去。 (1)下列对文章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两项是 ( ) 只有比别人更早、更勤奋地努力,才能尝到成功的滋味。 - 22 - A.文章开头部分引用贺铸的词句,烘托了杜鹃鸟的凄美形象,引发了人们对杜鹃鸟的同情,也 增强了文章的抒情意味和文学性。 B.关于杜鹃鸟啼血化花的传说,作者对其事实依据不以为然,对其文化内涵和文学意蕴也并不 认同。 C.作者介绍动物学上的杜鹃鸟,其目的不过是把真实的、行为恶劣的杜鹃鸟客观地介绍给读者, 以便读者对杜鹃鸟有更为全面的认识。 D.文章中间引用唐代无名氏的《杂诗》诗句,渲染了杜鹃鸟啼叫声的凄厉悲切,进一步加深了 游子“有家归未得”的思想愁绪。 E.文章融叙事、抒情、议论为一体,让个人情思和哲理意蕴相互映衬,形象鲜明,内涵丰富,可 读性强。 【解析】选 B、C。本题考查考生对文章的分析概括的能力。文章引用诗词和传说,赋予杜鹃鸟 美好的外形和高尚的品格,美化了杜鹃鸟,显示了文学的力量。所以,B 项中“对其文化内涵和 文学意蕴也并不认同”以及 C 项中“其目的不过是把真实的、行为恶劣的杜鹃鸟客观地介绍 给读者,以便读者对杜鹃鸟有更为全面的认识”理解错误。 (2)文章用了较大的篇幅叙述“姑嫂鸟”的故事,请谈谈作者这样写的用意。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本题考查探究作者创作意图和筛选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写作意图可从铺垫、伏笔、 点题、扣题、扬抑、过渡等方面考虑。解题提示:“用意”可从三方面考虑:内容上,为表达某 种意思;结构上,为铺垫照应、推动行文发展;艺术手法上,为更加强烈突出,富于表现力。首先 要抓住“潮州人叫这种鸟为‘姑嫂鸟’……”这一有效信息区间,抓住该段中“可见文学手段 可以化腐朽为神奇。人们也喜欢把一些耳闻眼见的事物,与美好的传说结合在一起。杜鹃这种 鸟就这样被美化了几千年,而且还会继续下去”这一重要语句,加以理解就可以组织答案。 答案:①相对诗词、传说的片段引用,“姑嫂鸟”这一民间故事则为完整叙述,丰富了文章内 容,增添了杜鹃鸟传说的美好意义。②“姑嫂鸟”的故事为下文的议论作铺垫。 (3)联系全文,简要分析“杜鹃啼”在文章谋篇布局中的作用。 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本题重在考查考生分析文章结构的能力。“谋篇布局”类题目,要求考生学会分析文 章每一部分之间的逻辑关系,并能加以归纳整理。根据题干要求,本题重在考查考生对文章线 只有比别人更早、更勤奋地努力,才能尝到成功的滋味。 - 23 - 索的把握。联系全篇,“杜鹃啼”很明显是贯穿全文的线索。根据分值的设定,要注意分条作 答。 杜鹃啼 答案:①文章以“杜鹃啼”为线索,将杜鹃啼叫的时间,杜鹃啼叫的悲切状况,以及杜鹃鸟啼叫 声的附会情况结合起来。②文章以“杜鹃啼”统帅文章引用的诗词和传说故事,将其融为一个 有机的整体。 (4)选取一个角度,结合文章对“杜鹃这种鸟就这样被美化了几千年”的原因加以探究。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题指南】这道题意在要求考生探究“杜鹃”这一传统文学形象所蕴涵的民族心理和人文 精神。民族心理是指一个民族的整个的精神风貌。具体包括民族能力、民族气质和民族心理 倾向性。它受历史时代、科技水平以及文化背景等条件的制约。其主要内涵是富于凝聚力;爱 好自然,追求光明;主静,爱好和平等。人文精神的重要内涵则包括人的价值、人性的内涵及道 德修养、人的理想等。结合文本,本题对“杜鹃鸟”形象的探讨,可以从其产生的历史背景以 及包含的人文精神方面进行。作者在文中指出,人们之所以赋予它美好的形象,除了没有真正 了解其作为鸟的本质属性外,更为重要的是由于人们所具有的对人文理想及精神的追求与向 往。对这一点作者也是予以肯定的。 【解析】本题考查鉴赏评价以及探究的能力。此类题目虽然有一定的开放性,但答案必须以文 本为依据,即不论从何角度探究,归根结底是基于对文本的准确理解,从文本中提炼观点,切不 可空发议论。思路是:首先明确提出观点(观点要鲜明,不能模棱两可)。然后结合文本内容分 层思考,分条作答。最后要注意选取社会主流观点,不可一味求新求异。如,可根据文本最后一 段提炼出“文学手段可以化腐朽为神奇”的观点,再将文本中关于杜鹃鸟的动物属性,以及文 学作品中对于它的美化,赋予它的高尚品格加以整合即可。 答案:示例一:文学可以化腐朽为神奇。 杜鹃这种鸟在动物学上,是不值得恭维的凡鸟,但在文学中却发生了变化。文章引用贺铸 词《忆秦娥》句“梨花雪,不胜凄断,杜鹃啼血”和唐人诗句“杜鹃枝上月三更”,烘托了杜鹃 鸟的凄美。“啼血化花”的传说,用杜鹃花的美丽衬托了杜鹃鸟的美好。“杜宇望帝”和“姑嫂 鸟”的传说,则赋予杜鹃鸟道德和情感意义。上述诗词和传说,赋予了杜鹃鸟美好外形和高尚 品格,美化了杜鹃鸟,把不无恶名的凡鸟提升为具有美好色彩的文学形象,显示了文学的力量。 示例二:杜鹃鸟已成为中国文学中表达思归之情的符号。 杜鹃鸟的文学形象总是或隐或显地与“不如归去”的啼叫声联系在一起。古往今来,大量 只有比别人更早、更勤奋地努力,才能尝到成功的滋味。 - 24 - 的文学作品经常用杜鹃鸟啼来表达思归之情,比如本文引用的唐人诗句“早是有家归未得,杜 鹃休向耳边啼”,就鲜明地表现了这一特点。即使在作者看来,杜鹃鸟的叫声也表达了思归之 情。可见,杜鹃鸟作为文学形象,已经成为中国人表达思归之情的文学符号。 示例三:契合了中国人独特的民族文化心理。 杜鹃鸟这一文学形象蕴涵丰富:“杜宇望帝”的传说表达了爱国思想;“姑嫂鸟”的故事 表现了求美求真的思想;唐人诗句“早是有家归未得,杜鹃休向耳边啼”,表达了思乡之情。这 些丰富意蕴,寄托着中国人对高尚的道德情操的追求和对美好情感的向往,契合了中国人独特 的民族文化心理。 8.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 听 朗 诵 孙 犁 一九八五年,九月十五日晚间,收音机里,一位教师正在朗诵《为了忘却的记念》。 这篇散文,是我青年时最喜爱的。每次阅读,都忍不住热泪盈眶。在战争年代,我还屡次抄 录、油印,给学生讲解,自己也能背诵如流。 现在,在这空旷寂静的房间里,在昏暗孤独的灯光下,我坐下来,虔诚地、默默地听着。我 的心情变得很复杂,很不安定,眼里也没有泪水。 五十年过去了。现实和文学,都有很大的变化。我自己,经历各种创伤,感情也迟钝了。五 位青年作家的事迹,已成历史;鲁迅的这篇文章,也很久没有读,只是偶然听到。 革命的青年作家群,奔走街头,振臂高呼,最终为革命文学而牺牲。这些情景,这些声音,对 当前的文坛来说,是过去了很久,也很远了。 是的,任何历史,即使是血写的历史,经过时间的冲刷,在记忆中,也会渐渐褪色,失去光 泽。作为文物陈列的,古代的宗教信徒,用血写的经卷,就是这样。关于仁人志士的记载,或仁 人志士的遗言,在当时和以后,对人们心灵的感动,其深浅程度,总会有不同吧!他们的呼声,在 当时,是一个时代的呼声,他们心的跳动,紧紧连接着时代的脉搏。他们的言行,在当时,就是群 众的瞩望,他们的不幸,会引起全体人民的悲痛。时过境迁,情随事变,就很难要求后来的人,也 有同样的感情。 时间无情,时间淘洗。时间沉淀,时间反复。历史不断变化,作家的爱好,作家的追求,也在 不断变化。抚今思昔,登临凭吊的人,虽络绎不绝,究竟是少数。有些纪念文章,也是偶然的感 喟,一时之兴怀。 世事虽然多变,人类并不因此就废弃文学,历史仍赖文字以传递。三皇五帝之迹,先秦两汉 只有比别人更早、更勤奋地努力,才能尝到成功的滋味。 - 25 - 之事,均赖历史家、文学家记录,才得永久流传。如果没有文字,只凭口碑,多么重大的事件,不 上百年,也就记忆不清了。文字所利用的工具也奇怪,竹木纸帛,遇上好条件,竟能千年不坏,比 金石寿命还长。 能不能流传,不只看写的是谁,还要看是谁来写。秦汉之际,楚汉之争,写这个题材的人,当 时不下百家。一到司马迁笔下,那些人和事,才活了起来,脍炙人口,永远流传。别家的书,却逐 渐失落,亡佚。 白莽柔石,在当时,并无赫赫之名,事迹亦不彰著。鲁迅也只是记了私人的交往,朋友之间 的道义,都是细节,都是琐事。对他们的革命事迹,或避而未谈,或谈得很简略。然而这篇充满 血泪的文字,将使这几位青年作家,长期跃然纸上。他们的形象,鲁迅对他们的真诚而博大的感 情,将永远鲜明地印在凭吊者的心中。 想到这里,我的心又平静了下来,清澈了下来。 文章与道义共存。文字可泯,道义不泯。而只要道义存在,鲁迅的文章,就会不朽。 1985 年 9 月 21 日晨改抄讫 (有删改) (1)作者听朗诵时,“心情变得很复杂,很不安定,眼里也没有泪水”。这是为什么?请简要分 析。 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本题考查筛选并整合信息。抓住文中的关键信息“是我青年时最喜爱的”“感情也迟 钝了”“对当前的文坛来说,是过去了很久,也很远了”,可知作者内心复杂和不安定是由于内 因和外因的变化,面对自己年轻时最喜欢的作品时,作者激情不再的无奈。 答案:①作者青年时代对鲁迅的散文充满了喜爱之情;②时过境迁,如今知音难觅,令人感慨; ③作者经历了各种创伤,感情迟钝,对激情的失去深感无奈。 (2)解释下列两句话在文中的含意。 ①这些情景,这些声音,对当前的文坛来说,是过去了很久,也很远了。 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本题考查理解文中重要句子的含意。化句为词,抓住文中的关键信息“五十年过去了”, 可知“很久”的含义;抓住文中的关键信息“渐渐褪色”等,可知“很远”的含义。结合自己 的理解,整合答案即可。 答案:①青年作家为革命献身的时代离现在已经很久远了;②他们的革命精神因世事变化似乎 只有比别人更早、更勤奋地努力,才能尝到成功的滋味。 - 26 - 已被当前文坛淡忘了。 ②想到这里,我的心又平静了下来,清澈了下来。 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本题考查理解文中重要句子的含意。抓住文中的关键信息“经过时间的冲刷,在记忆 中,也会渐渐褪色,失去光泽”“时过境迁,情随事变”“时间无情,时间淘洗”“将永远鲜明地印 在凭吊者的心中”等,可见作者的心情归于平静是由于认识到了时间的消磨和精神永恒两个方 面的因素。 答案:①时间消磨了人的激情,情随事变是正常的;②鲁迅以其真挚的感情和不朽的文笔,使青 年作家们青史留名,道义永存。 (3)在作者看来,影响历史与世事流传的主要因素有哪些?请简要说明。 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题指南】做好本题,需要做好以下四个方面: (1)确定区间:本题考查作者的观点和态度,题目的阅读区间为文章的第六至九段。 (2)筛选信息:提取文中的关键信息“如果没有文字,只凭口碑,多么重大的事件,不上百年, 也就记忆不清了。文字所利用的工具也奇怪,竹木纸帛,遇上好条件,竟能千年不坏,比金石寿 命还长”“能不能流传,不只看写的是谁,还要看是谁来写”。 (3)整合信息:提取“口碑”“竹木纸帛”等信息,可整合出“传播方式和载体”的因素;摘 取关键词“写的是谁”,可整合出“被写者”的因素;摘取关键词“谁来写”,可整合出“作者” 的因素。 (4)组织答案:结合自己的理解,组织答案即可。 【解析】本题考查分析作者的观点和态度。抓住文中的关键词“不只看写的是谁,还要看是谁 来写”“如果没有文字,只凭口碑”“竹木纸帛,遇上好条件,竟能千年不坏”,可知作者认为主 要的因素为“作者”“被写者”“传播的方式和载体”三个方面。 答案:①被书写的对象在历史上的重要性;②书写历史的作者,如历史家和文学家的表现能力; ③口碑、文字、金石、竹木纸帛等传播方式和载体。 (4)这篇文章是怎样构思的?请简要分析。 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只有比别人更早、更勤奋地努力,才能尝到成功的滋味。 - 27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本题考查把握文章的结构。据义断层,文章前五段列举现象,引出话题;中间四段,以 历史为依据,对影响“流传”的因素进行思索和探究;最后三段点明文章的主旨。结合自己的 理解,组织答案即可。 答案:①以收听朗诵开头,迅速切入主题,看似随意,实则精心;②以历史事实为依据,论述影响 历史与世事流传的原因,紧扣主题,层层深入;③以明确鲁迅文章与道义共存的主旨收尾,前后 照应,顺理成章。 9.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 柴 禾 刘亮程 ①我们搬家时,那垛烧剩下一半的梭梭[注]柴,也几乎一根不留地装上车,拉到了元兴宫村。 元兴宫离煤矿很近,取暖做饭都烧煤,那些柴禾因此留下来。 ②柴垛是家力的象征。有一大垛柴禾的人家,必定有一头壮牲口、一辆好车,当然,还有几 个能干的人。这些好东西碰巧凑在一起了就能成大事、出大景象。可是,这些好东西又很难全 凑在一起。有的人家有一头壮牛,车却破破烂烂,经常坏在远路上。有的人家置了辆新车,能装 几千斤东西,牛却体弱得不行。还有的人家,车、马都配地道了,人却不行——死了,或者老得 干不动活。 ③我们刚到父亲的住处时,家里的牛、车还算齐备,只是牛稍老了些。柴垛虽然不高,柴禾 底子却很厚大排场。不像一般人家的柴禾,小小气气的一堆,都不敢叫柴垛。父亲带我们进沙 漠拉柴,接着大哥单独赶车进沙漠拉柴,接着是我、三弟,等到四弟能单独进沙漠拉柴时,我们 已另买了头黑母牛,车轱辘也换成新的,柴垛更是没有哪家可比,全是梭梭柴,大棵的,码得跟 房一样高,劈一根柴就能烧半天。 ④现在,我们再不会烧这些柴禾了。我们把它们当没用的东西乱扔在院子,却又舍不得送 人或扔掉。我们想,或许哪一天没有煤了,没有暖气了,还要靠它烧饭取暖。只是到了那时我们 已不懂得怎样烧它。劈柴的那把斧头几经搬家已扔得不见,家里已没有可以烧柴禾的炉子。即 便这样我们也没扔掉那些柴禾,再搬一次家还会带上它们。它们是家的一部分。那个墙根就应 该码着柴禾,那个院角垛着草,中间停着车,柱子上拴着牛和驴。在我们心中一个完整的家院就 应该是这样的。许多个冬天,那些柴禾埋在深雪里,尽管从没人去动它们,但我们知道那堆雪中 埋着柴禾,我们在心里需要它们,它让我们放心度过一个个寒冬。 只有比别人更早、更勤奋地努力,才能尝到成功的滋味。 - 28 - ⑤那堆梭梭柴就这样在院墙根呆了二十年,没有谁去管过它们。有一年扩菜地,往墙角移 过一次,比以前轻多了,扔过去便断成几截,颜色也由原来的铁青变成灰黑。另一年一棵葫芦秧 爬到柴堆上,肥大的叶子几乎把柴禾全遮盖住,那该是它们最凉爽的一个夏季了。秋天我们为 摘一颗大葫芦走到这个墙角,葫芦卡在横七竖八的柴堆中,搬移柴禾时我又一次感觉到它们腐 朽的程度,除此之外似乎再没有人动过。在那个墙角里它们独自过了许多年,静悄悄自己朽掉 了。 ⑥最后,它们变成一堆灰时,我可以说,我们没有烧它,它自己变成这样的。我们一直看着 它变成了这样。从第一滴雨落到它们身上、第一层青皮在风中开裂我们看见了。它根部的茬 头朽掉,像土一样脱落在地时我们看见了。深处的木质开始发黑时我们看见了,全都看见了。 ⑦当我死的时候,人们一样可以坦然地说,他是自己死掉的。墙说,我们只为他挡风御寒, 从没堵他的路。坑说,我没有陷害他,每次他都绕过去。风说,他的背不是我刮弯的,他的脸不 是我吹旧的,眼睛不是我吹瞎的。雨说,我只淋湿他的头发和衣服,他的心是干燥的,雨下不到 他心里。土说,我们埋不住这个人,梦中他飞得比所有尘土都高。 ⑧可是,我不会说。没谁听见一个死掉的人怎么说。 ⑨我一样没听见一堆成灰的梭梭柴,最后说了什么。 【注】梭梭:一种灌木或小乔木。 (1)根据全文概括“柴禾”在文中的含义。 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本题考查理解文中重要词语的含义与归纳内容要点的能力。第 1 段指出了“柴禾” 的最基本含义是用来取暖做饭的生活物资,第 2、3 段则表明“柴禾”的多少能够象征家力的 强弱,第 4 段说柴禾“是家的一部分”。这些都是“柴禾”的表层含义,它还有着深刻的内涵: “我们在心里需要它们。”文章的主旨是说传统的生活方式在消逝,作者深有感触,自己已经把 “柴禾”看成了一种象征,它是自己的精神寄托。 答案:生活物资,家力象征,家的一部分,传统生活方式,精神寄托。 (2)第 3 自然段主要叙述了什么内容?这些内容在全文结构中的作用是什么? 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只有比别人更早、更勤奋地努力,才能尝到成功的滋味。 - 29 - 【解析】本题考查概括语段中心意思和分析文章结构的能力。语段讲了作者自家柴垛的积累 过程。语段既不是文章的首段,也不是尾段,这样的位置决定了它的承上启下的作用。 答案:内容:主要叙述了我家柴垛的积累过程。 作用:通过叙述父子兄弟辛勤积累柴垛的过程,赋予柴垛物质以外的意义,既承接上文“柴垛是 家力的象征”,又与后文“我们在心里需要它们”呼应,并为柴禾在今后生活中的巨大变化作 铺垫。 (3)第 6 自然段的画线句子运用了反复的修辞手法。请结合文章内容赏析其表达效果。 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本题考查鉴赏文学作品的表达技巧的能力。反复手法的作用有强调,增强语气或语势; 反复咏叹,表达强烈情感;使诗文的格式整齐有序,而又回环起伏,充满语言美。回答该题,要从 原文中寻找论据,这是出发点;从情感和意义上寻找指向,这是落脚点。“我们看见了”在语段 中反复出现,是指分别看见了“第一层青皮在风中开裂”“根部的茬头朽掉,像土一样脱落”“深 处的木质开始发黑”,这三处层层深入,表明了作者曾经旁观,如今自责与无奈。 答案:运用反复的修辞手法逐层再现柴禾被冷落忽视、逐渐朽去过程中的三个细节,层层渲染, 画面生动,富有感染力;四个“看见了”突出柴禾朽去过程中我们始终在场又始终旁观的态度, 传达出深深的自责和无奈情绪。 (4)这篇文章有人认为重在写柴禾,有人认为重在写人,你赞成哪种看法?请说明理由。 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本题考查评价文章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的能力。该题属于开放类试题,言之 成理是答题关键。答题时首先要表明自己的看法,然后结合文本谈自己的理由。如认为重在写 柴禾,可从柴禾贯穿全文来谈;如认为重在写人,则可从由物及人、托物言志的角度来谈。 答案:重在写柴禾。因为柴禾是贯穿全文的线索,柴禾在今昔生活中的巨大变化是文章的主要 内容,通过柴禾的描写表达了对传统生活方式的留恋,对细微生命的关注。 重在写人。虽然写人的篇幅不多,但写柴禾的目的是为了写人,对柴禾的生命过程的关注 就是对人的生命意义的关注。文章由物及人,卒章显志,凸显了对人的生命的感悟。 只有比别人更早、更勤奋地努力,才能尝到成功的滋味。 - 30 - 10.阅读下文,完成第(1)~(4)题。 太 阳 梦 晓 浩 朋友老刘说起他做的一个梦,激动得满脸通红。他梦见自己驾着一叶小舟,划行在太阳里。 那境界好动人啊。 太阳大得无边无沿,透明的浆液,把世界漫溢成一片红色,岸,在哪里?船桨轻轻一拨,溅起 一串火红的水珠,落下时,它们忽然凝结成一座座山,千姿百态。 老刘是个画家,那时候,画山画得正苦。 听了老刘的话,我放眼望去,但见群山在我周围有节奏地起伏着,群山之上是蓝天,一轮硕 日,漂泊在蓝天上,永恒地照耀着。 记得刚到拉萨的时候,我被惊呆了,一片明晃晃的阳光,铺天盖地而来,拼命地往身体里渗 透,我觉得身后的影子都透着亮儿。 是不是在梦里? 我走向那些经幡。五颜六色的经幡,在阳光下舞蹈着,似乎一头连着天,一头接着地,天地 之间一派和谐宁静。一幢幢别致的藏式楼房和现代建筑,从绿树鲜花中冒出来,寺庙的金顶间 杂其中,香火缭绕,放生羊和野狗昂着哲人般的头颅,在大街上踱步。 向生活深处走去,我知道这不是梦。 远方的亲朋好友非说这就是梦,神秘,朦胧,可想而不可及。一位女友,曾在拉萨生活数月, 后移居加拿大,她来信说:“想到拉萨我就想大哭一场,那真是一个梦,温暖而又明亮,它在我睡 着的时候来了,醒来,它却飞走了。” 对于我来说,拉萨的一切都是那么真实,在我那间常摇曳着烛光的小屋里,我认识了一群 又一群的寻梦人。你见过一步一叩,跋涉千里而来的朝佛者吗?从某种意义上说,寻梦者的精神 更为感人,他们为了追寻一个美丽的梦,翻越了无数精神意义上的大山,微笑着,走向太阳,尽 管,他们的身心遍体鳞伤。 一位年轻的战士,常年驻守在某个四季冰封雪锁的哨卡上,一天,下哨归来,迈过一个半米 多的土坎,他跌倒了,再没爬起来,过度缺氧导致了他的牺牲。一位大学生,为了抢救别人,被汹 涌的泥石流吞没。一次,在我出去采访的途中,车翻出十五六米,车棚碎了,我安然无恙……还 有啊还有,无数恶魔张开大嘴,要吞没我们这些寻梦者。 我常常仰望太阳,流着无法抑制的泪水,感情的大堤在瞬间决口了。想到夸父,他没追赶上 太阳,却不是也为后人称颂么?幸福在于追寻这种过程本身。 只有比别人更早、更勤奋地努力,才能尝到成功的滋味。 - 31 - 朋友老刘实现了自己的梦。他独创了一种画派,叫西藏山水画,得到国内外普遍承认,台湾 三原色艺术中心还专门为他搞了个人画展。 我不止一次地为他的画所感动。画面上,塞满了山,绝少人间气息,那山汹涌呼啸,奔腾流 动着,下降,再升腾,势不可挡。他的画里没画过一个太阳,然而,每幅画都能让人感到众山之上, 那轮太阳充满理性的跳跃。 最近,我又见到了老刘。只见他熊腰虎背,一摇一晃,整个一座山在晃动。他说他又陷入了 苦闷期。他想在艺术上再上一个高峰。 是啊。太阳只有一个,梦,是无数的。 (1)怎样理解“他的画里没画过一个太阳,然而,每幅画都能让人感到众山之上,那轮太阳充 满理性的跳跃”这句话的含义? 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题指南】一、从关键词语入手理解句子的含意 一个句子中总有对表情达意起关键作用的词语,即牵一发而动全身的词语。所以,体会句 子的含意一定要把握句中的关键词语,找到它们,也就意味着把对句子的理解转化成了对主要 词语的理解。如本题中对“太阳”的理解。 二、从分析修辞手法入手理解句子的含意 为了使语言表达更加生动形象,精辟有力,作者常常运用修辞手法。作答的关键是将使用 修辞手法的句子还原成没有使用修辞手法的意思明白的句子,还原出作者原本想表达的意思 即可。像本题“每幅画都能让人感到众山之上,那轮太阳充满理性的跳跃”,是比喻朋友老刘 每幅画中都蕴含着他对理想的追求。 三、从特殊位置入手理解句子的含意 像本题中的这句话出现在“朋友老刘实现了自己的梦”之后。出现在文章要结束的时候, 它对文章的主旨就有总结与升华的作用。 【解析】本题考查体会重要语句的丰富含意的能力。句子有表层意义与深层意义。“每幅画都 能让人感到众山之上,那轮太阳充满理性的跳跃”,说的是老刘的画以太阳照耀为背景,这是句 子的表层意义。“太阳”是贯穿这篇文章的线索,联系文中写了众多的寻梦者,提到了夸父逐日, 又说“幸福在于追寻这种过程本身”,“太阳”代表的应是理想,老刘的画每幅都让人感到众 山之上,那轮太阳充满理性的照耀,等于说每幅画都蕴含着他理想的追求。这正是这句话的深 层意义。 只有比别人更早、更勤奋地努力,才能尝到成功的滋味。 - 32 - 答案:①老刘的画中没画太阳,却是以太阳照耀为背景。②画中蕴含着他对理想境界——“太 阳梦”的追求。 (2)文章主要写了画家老刘的“太阳梦”,请就此梳理作者的写作思路。 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本题考查分析作品结构、把握文章思路的能力。解答此题,先要在文中画出写老刘与 梦的相关句子,像“朋友老刘说起他做的一个梦”“朋友老刘实现了自己的梦”“他想在艺术上 再上一个高峰”“太阳只有一个,梦,是无数的”,根据这些句子,就可梳理出作者的写作思路。 答案:①艰辛寻“梦”——画山画得苦。 ②“梦”的实现——从太阳梦中获得灵感,独创“西藏山水画派”。 ③再寻新“梦”——陷入苦闷期,想再上一个艺术高峰。 (3)文章写老刘作画,又写了朝佛者、战士、大学生和“我”的事情,这样写的作用是什么? 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本题考查赏析作品的内涵,领悟作品的艺术魅力的能力。文章是表现作家对社会、对 人生的感悟与体会的,而这感悟与体会来自于作家对诸多生活现象的独到的观察与深度的思 考,惟其如此,文章对读者才能有普遍的指导意义。本文就是如此。若只写老刘一个人,文章就 会显得单薄,也缺乏深度与意蕴。 答案:①以更多寻梦者不同方式的寻梦,表现了不同人生的共同追求。②以更多美丽感人的梦 想,丰富了“太阳梦”的内涵。③表现寻“梦”过程的艰辛,表达了对寻“梦”精神的赞美。 (4)现实与梦的交织是本文突出的特点,请指出其具体表现。它们蕴含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情 感? 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本题考查对作者的观点态度的分析评价能力。本题有两问。第一问,思考文章是怎样 写梦幻又是怎样写现实的,举出一点说明即可。第二问,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要品味文章中饱 含作者思想感情的句子,从中加以归纳。 只有比别人更早、更勤奋地努力,才能尝到成功的滋味。 - 33 - 答案:①拉萨的美景,既是现实,又是人们心中的美好梦想;人们寻梦的过程又是对人生美好理 想的追求(如:老刘作画是现实,老刘的理想是梦)。②对拉萨的热爱,对寻梦者的崇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