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3.64 KB
  • 2021-06-07 发布

2019届高三一轮复习讲义传记类的文言文阅读

  • 3页
  • 当前文档由用户上传发布,收益归属用户
  1. 1、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淘文库整理发布,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请立即联系网站客服。
  3.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阅读内容确认后进行付费下载。
  4. 网站客服QQ:403074932
‎2019届高三一轮复习讲义 ‎ 传记类文言的阅读方法 文言专项训练之六 传记体文言文的选文特点 ‎1.从体裁上说,选文均为史传作品。‎ ‎    主要以叙述为主,议论较少,篇幅短小,语言精练简洁。‎ ‎     选文主要出自《史记》《汉书》《后汉书》《新五代史》《新唐书》《晋书》《资治通鉴》《元史》《明史》等。   2.从内容上说,选文主人公多为正面形象。‎ ‎    选文主人公大多为有声名的文臣武将,主要围绕该人物展开记叙,叙述其生平简历和突出事迹。‎ ‎     文章思想性强,选文一般突出人物敬业奉公的品行和卓异的才能。‎ 传记类文本的四大读点 一是人物 传记人物为谁?哪一个朝代?还涉及哪些人?‎ 二是职官 此类文本的人物多是官员。要搞清楚他任何职?朝中官还是地方官?几度升黜?‎ 三是事件 要弄清楚文中写了什么事:孝义?勤学?清廉?爱民?抗上?等等,一共写了多少件事?‎ 四是品格 文本的主人公多为正派人物,而题目要求“筛选”和“提取”的信息,又往往是他们表现出来的良好品格。‎ 三次审读,完成解题 一、初读文章、明确梗概。‎ ‎1、弄清其人其事:勾画出文中出现的地名、人名、官名,弄清楚人物之间的关系,概括了解其人其事。‎ ‎2、疏通语句:添加出文段中部分句子省略的主语或宾语。‎ 二、再读文章、推断文意。‎ ‎1、方法:利用好文言的命题自身的题干,或正或错都是提示,有助于你对文意的推断。‎ ‎2、要素:弄清叙事脉络,即何人在何地做了何事,结果怎样,有何后果或影响,这些事能表现主人公怎样的品质或才能。‎ ‎3、语言:结合全篇推敲第一步中添加的省略部分是否合适。‎ 三、核对文章、完成答题。‎ ‎1、语言题:依照全文意思,确定字词的文中意,结合句型规律做好句子的翻译;‎ ‎2、信息题:多为人物性格概括题,或主要事件概括题。‎ 依照整体阅读的原则,找出相关语句的信息提示,根据题目要求进行填空答题。‎ 补充文言文中关于职务升降的词语 第一类:表示授予、提升的词语。‎ 征 、辟、荐、举 、拜、除、授、起、擢、拔 第二类:调动官职的词语。‎ 迁 、转、调、徙 、补 、改 第三类:兼职、代理的词语。‎ 兼、领、署、权 第四类:降职、罢免的词语。‎ 贬 、谪、出、左迁、罢、免、黜、废 第五类:其它。还有一些不表示职官的变动,但常常与职官结合在一起,可灵活翻译为执掌、主持的意思。‎ 知、行、主 补充常见职官的文言用词 武官:一般称呼为将军、尉、将、司马、节度使、掌书记、参谋、参军等。如:中郎将、屯骑校尉、祁连将军等。‎ 中央文官:一般称呼为大夫、侍从、郎中、员外郎、主事等。例如:谏议大夫、御史大夫、侍郎、秘书郎、翰林待诏(侍从)。‎ 地方文职:太守、刺史、长史、别驾、黜陡使、知州、知府、令等。‎ 还有一个常见词:‎ 掾(yuàn):古代官署属员的通称。有司 :有关的官员。‎ 古代常见官职名的职级例说(趣)‎ ‎1、守:战国称郡守,汉改太守,为一郡的行政最高长官。‎ ‎2、知府:地方行政长官,总管州、县事务。相当于省长。‎ ‎3、知州:地方行政长官,相当于省辖市市长。‎ ‎4、知县:地方行政长官,相当于县长。‎ ‎5、经历:部委所属机构主官,相当于司局级官员。‎ ‎6、行人:供差遣出使,相当于外交部工作人员。‎ ‎7、县丞:协助县令治理一县之事,相当于副县长。‎ ‎8、教授:专管训导考核学生,相当于省教育厅长。‎ ‎9、游击:掌管军队 防御,负责防御工作的师级军官。‎ ‎10、侍郎:中央机构中相当于现在的副部长。‎ ‎11、 主薄:掌钱粮、户籍,相当于粮食局长或户籍局长。‎ ‎12、 给事中:皇帝禁中寄禄官,相当于元首生活或政治秘书。‎ 解读示范一 白少傅居易,文章冠世,不跻大位。先是,刘禹锡大和中为宾客时,李太尉德裕同分司东都。禹锡谒于德裕曰:“近曾得白居易文集否?” 德裕曰:“‎ 累有相示,别令收贮,然未一披,今日为吾子览之。”及取看,盈其箱笥,没于尘坌。既启之而复卷之,谓禹锡曰:“吾于此人,不足久矣。其文章精绝,何必览焉。但恐回吾之心,所以不欲观览。”其见抑也如此。衣冠之士,并皆忌之,咸曰:“有学士才,非宰臣器。”识者于其答制中见经纶之用,为时所排,比贾谊在汉文之朝,不为卿相知。人皆惜之。‎ 分析理解:‎ ‎1、人物:白居易、刘禹锡、李德裕、贾谊 。‎ ‎2、正面:刘—李,白与贾作侧面处理 ‎3、事件:刘询问李是否读过白的文章,李说没有读也不想读 ‎4、事理:刘希望李能够重用白,李忌其才而排之。白的遭遇与贾相似。‎ 解读示范二 建中四年,项城为叛军困。县令李侃,不知所为。其妻杨氏日:“君,县令也。寇至当守;力不足,死焉,职也。君如逃,则人谁肯固矣!”侃日:“兵与财皆无,将若何”曰:“如不守,县为贼所得矣,仓廪皆其积也,府库皆其财也,百姓皆其战士也,国家何有?夺贼之财而食其食,重赏以令死士,其必济!”‎ 于是,召胥吏、百姓于庭,扬氏言曰:“县令,诚主也;虽然,岁满则罢去。非若吏人、百姓然。吏人、百姓,邑人也,坟墓存焉,宜相与致死以守其邑,忍失其身而为贼之人耶?”众皆泣。得数百人,侃率之以乘城。‎ 项城,小邑也,无长戟劲弩、高城深沟之固。贼气吞焉,将超城而下。有以弱弓射贼者,中其帅,坠马死。贼失势,遂散走,项城之人无伤焉。‎ 分析理解:‎ ‎1、人物:李侃(陪衬人物)、其妻杨氏(主角),胥吏、百姓(叙述所需);‎ 背景:项城为叛军困时,县令李侃不知所为;其妻杨氏挺身而出 。‎ 事件: 杨氏作为(1)劝阻丈夫怯退;(2)激励百姓奋起;‎ 结果:叛贼全 都 逃跑 ,项城的人没有伤亡 ‎2、杨氏说话艺术:杨氏的话,说得实在,入情入理。从百姓的角度思考,所以能够激发大家的斗志。‎ ‎3、人物个性:深明大义、有勇有谋、热爱国家。‎ 强    调 ‎1、以文言字词句的基础积累着手;‎ ‎2、懂得传记类文本的选文特点;‎ ‎3、根据阅读的要素进行解读:‎ ‎(1)人物(2)事件(3)品德 ‎ ‎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