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1.58 KB
- 2021-06-07 发布
- 1、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淘文库整理发布,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请立即联系网站客服。
-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阅读内容确认后进行付费下载。
- 网站客服QQ:403074932
2020届一轮复习人教版 文言文阅读 作业
一、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小题。
滕中正,字普光,青州北海人,曾祖瑶,高邮令。祖煦,即墨令。父保裔,兴平令。中正弱冠,举进士不第。周显德中,滑帅向拱奏辟为掌书记。拱移镇彭门,会中正丁外艰,复表夺情[注],仍署旧职,加朝散大夫。拱镇襄阳,以中正为襄、均、房、复观察判官。及留守西洛,又奏署河南府判官、检校户部员外郎。
乾德五年,度支员外郎侯陟表中正有材干,入为殿中侍御史。两川平,选知兴元府,判西京留台,俄通判河南府留守司事。太祖雩祀西洛,以祗事之勤,转仓部员外郎。
太宗即位,迁考功员外郎,授四川东路转运使。太平兴国五年,召为膳部郎中兼侍御史知杂事。六年,命与中书舍人郭贽、户部郎中雷德骧同知京朝官考课。中正尝荐举监察御史张白知蔡州,假贷官钱二百贯籴粟麦以射利,坐弃市。中正降为本曹员外郎,依旧知杂。未几,又擢拜右谏议大夫,权御史中丞。
雍熙元年春,大宴,上欢甚,以虚盏示群臣。宰相言饮酒过度,恐有失仪之责。上顾谓中正曰:“今君臣相遇,有失者勿弹劾也。”因是伶官盛言宴会之乐。上曰:“朕乐在时平民安。”是冬乾明节,群臣上寿酒,既三行,上目中正曰:“三爵之饮,实惟常礼,朕欲与群臣更举一卮,可乎?”中正曰:“陛下圣恩甚厚,臣敢不奉诏。”殿上皆称万岁。
二年,以年老辞,出知河南府。未几,被病罢,分司西京。淳化初,判留司御史台,命其子元锡权河南司录以便养。二年,卒,年八十四。
中正性峻刻连鞫大狱时议以为深文权中丞日振举纲宪人以称职许之二子并举进士,元锡至刑部郎中,元晏后名世宁,至工部郎中。
(选自《宋史•滕中正传》,有删减)
【注】夺情:古时宫员遭父母丧,须去职在家守制。但朝廷对大臣要员,可命其不去职,以素服办公,不参加吉礼。称夺情。
1. 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 中正性峻刻/连鞫大狱时/议以为深文/权中丞日/振举纲宪/人以称职许之/二子并举进士
B. 中正性峻刻/连鞫大狱/时议以为深文/权中丞日/振举纲宪/人以称职许之/二子并举进士
C. 中正性峻刻/连鞫大狱时/议以为深文/权中丞日/振举纲宪/人以称职/许之二子并举进士
D. 中正性峻刻/连鞫大狱/时议以为深文/权中丞日/振举纲宪/人以称职/许之二子并举进士
2. 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弱冠:古代男子十八岁行冠礼,以示成人,因体犹未壮,故称“弱冠”。
B. 考课:文中指按一定的标准对官吏的政绩进行考核,以决定其升降赏罚,
C. 伶官:古时称演戏的人为伶人,在宫廷中授有官职的伶人叫伶官。
D. 出:文中指出官。指由京官调任地方官。如《琵琶行》中“子出官二年”。
3. 下列对原文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滕中正出身官家,受到重用。他的曾祖父、祖父、父亲都做过县令,而滕中正得到滑帅向拱的举荐,受到重用,官职不断变迁。
B. 滕中正侍奉尽力,备受恩宠。太祖在两洛雩祀时,滕中正侍奉尽力,得到太祖赏识,改任他为仓部员外郎;皇帝喝酒都征询他的意见。
C. 滕中正错荐人才,受到牵连。滕中正曾向朝廷荐举监察御史张白任蔡州知州。但张白借官钱谋求私利,因此滕中正也受到牵连。
D. 滕中正受到称赞,长期为官,度支员外郎候陟上表,称赞滕中正有才干;膝中正曾经官至右谏议大夫,代理御史中丞、刑部郎中。
4. 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大宴,上欢甚,以虚盏示群臣。宰相言饮酒过度,恐有失仪之责。
②上目中正曰:“三爵之饮,实惟常礼,朕欲与群臣更举一卮,可乎?”
【答案】1. B 2. A 3. D
4. (1)举行大宴,皇上非常高兴,喝完酒拿着空杯给群臣看,宰相说饮酒超过限度,担心有失礼的责罚。
(2)皇上看着滕中正说:“饮酒三爵,实在是常礼,我想与群臣再饮一杯,可以吗?”
【解析】
1. “时”是当时的人意思;“许”是赞许的意思。
2. A项,“十八岁”错,应是二十岁。后世泛指男子二十左右的年纪,不能用于女子。
3. D,担任刑部郎中的不是滕中正,而是他的儿子滕元锡。
4.(1)“欢”译为高兴,“盏”译为酒杯,“恐”译为担心。(2)“目”译为看,“更”译为再、又,“卮”译为盛酒的器皿(酒杯)。
译文:
滕中正,字普光,是青州北海人。他的曾祖滕瑶,任高邮令。祖父滕煦,即任墨令。父亲滕保裔,任兴平令。滕中正加冕成人,考进士未考中。后周显德年间,滑帅向拱上奏征召(滕中正)任掌书记。向拱转任镇守彭门,正值滕中正的父亲去世,又上表夺情起用,仍暂任旧职,加封朝散大夫。向拱镇守襄阳。人名滕中正未襄、均、房、富观察判官。等到留任驻守西洛。又上奏书任滕中正未河南府判官、检校户部员外郎。
乾德五年,度支员外郎侯陟上表说滕中正有才干,(推荐他)入朝任殿中侍御史。两川平定,选任他为兴元府知府。判西京留台,接着通盘河南府留守司事。太祖在西洛祭祀祈雨,滕中正因侍奉尽力,改任仓部员外郎。
太宗即位。滕中正升迁考功员外郎,授任四川东路转运使。太平兴国五年,召(滕中正)任膳部郎中兼侍御史知杂事。流年,命令他与中书舍人郭贽、户部郎中雷德洛一同主持京都朝官考核。滕中正曾经向朝廷荐举监察御史张白任蔡州知州,张白借官钱二百贯买入粟麦谋取私利,犯罪处死。滕中正将为本曹员外郎,依旧任知杂御史。不就擢升为右谏议大夫,代理御史中丞。
雍熙元年春,举行大宴,皇上非常高兴,喝完酒拿着空杯给群臣看,宰相说饮酒超过限度,担心有失礼的责罚。皇上回头对滕中正说:“今天君臣相遇,有失礼的人不要弹劾。”因此伶官极力诉说宴会的快乐。皇上说“我乐在年代太平,百姓安居。”当年冬天发的乾明节,群臣向皇上敬酒,举酒三回后,皇上看着滕中正说:“饮酒三爵,实在是常礼,我想与群臣再饮一杯,可以吗?”滕中正说:“陛下圣恩非常深厚,臣子们怎敢不接受诏令。”宫殿上都高呼万岁。
雍熙二年,滕中正因年老辞官,出朝任河南知府。不就,因病罢官,分司西京。淳化初年,判留司御史台,任命他的儿子滕元锡执掌河南司录以便凤阳。雍熙二年,(滕中正)去世,享年八十四岁。
滕中正性格严厉苛刻,接连审讯大的按键,当时议论认为他严峻苛刻。暂代中丞时,整顿法纪。任命赞许他称职。他的两个儿子一同考中进士,滕元锡官至刑部郎中,滕元晏后来改名为滕世宁,官至工部郎中。
二、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的题目。
宇文绍节,字挺臣,成都广都人。祖虚中,签书枢密院事。父师瑗显谟阁待制父子皆以使北死无子孝宗愍之命其族子绍节为之后补官仕州县九年,第进士。累迁宝谟阁待制、知庐州。时侂胄方议用兵,绍节至庐州,乃修筑古城,创造砦栅,专为固圉计。淮西转运判官邓友龙谮于侂胄,谓绍节但为城守,徒耗财力,无益于事。侂胄以书让绍节,绍节复书谓:“公有复仇之志,而无复仇之略;有开边之害,而无开边之利。不量国力,浪为进取计,非所敢知。”侂胄得书不乐,乃以李爽代绍节,召还,为兵部侍郎兼中书舍人。吴曦据蜀反,趣绍节赴阙,任以西讨之事。绍节至,谓大臣曰:“今进攻,则瞿唐一关,彼必固守;若驻军荆南,徒损威望。闻随军转运安丙者素怀忠义,若授以密旨,必能讨贼成功。”大臣用其言,遣丙所亲以帛书达上意,丙卒诛曦。权兵部尚书,未几,除华文阁学士、知江陵府。统制官高悦在戍所,肆为杀掠,远近苦之。绍节召置帐前,收其部曲。俄有诉悦纵所部为寇者,绍节杖杀之,兵民皆欢。升吏部尚书,寻除端明殿学士。安丙宣抚四川,或言丙有异志,语闻,廷臣欲易丙。绍节曰:“方诛曦初,安丙一摇足,全蜀非国家有,顾不以此时为利,今乃有他耶?绍节愿以百口保丙。”丙卒不易。朝廷于蜀事多所咨访,绍节审而后言,皆周悉事情。嘉定六年正月甲午卒,讣闻,上嗟悼,为改日朝享。进资政殿学士致仕,又赠七官为少师,非常典也。谥曰忠惠。
(节选自《宋史·宇文绍节传》)
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D )
A.父师瑷/显谟阁待制/父子皆以使北/死无子/孝宗愍之/命其族子绍节为之后/补官仕州县/
B.父师瑗/显谟阁待制/父子皆以使北/死无子/孝宗愍之命/其族子绍节为之后/补官仕州县/
C.父师瑷/显谟阁待制/父子皆以使北死/无子/孝宗愍之命/其族子绍节为之后/补官仕州县/
D.父师瑗/显谟阁待制/父子皆以使北死/无子/孝宗愍之/命其族子绍节为之后/补官仕州县/
解析 “以使北死”意为“因为出使北方金国而死”,中间不应断开,排除A、B两项。“愍之”和“命其族子绍节为之后”的主语均为“孝宗”,中间应该断开,排除C项。故选择D项。
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C )
A.第进士,指考中进士。“进士”是科举时代对殿试考取之人的称谓。
B.兵部,掌管武官选用及兵籍、兵械、军令等的机构;尚书为主官,侍郎为次官。
C.甲午,甲是地支之一,午是天干之一,文中用的是天干地支记日法。
D.赠,文中指追赠,指在人死后授予某种官职、称号等,此处指授予官职。
解析 “甲”是天干之一,“午”是地支之一。
3.下列对原文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B )
A.宇文绍节敢于直言,反对随意用兵。任庐州知州时,和准备用兵的韩侂胄意见相左,致力于防御,为此受到韩侂胄的指责,但他不为所动,仍然坚持己见。
B.宇文绍节知人善任,竭力举荐安丙。他向用事者举荐安丙,认为安丙必能平定吴曦叛乱,安丙果然不负众望;后又举荐安丙宣抚四川,并担保其不会谋反。
C.宇文绍节处事果断,大胆为民除害。他先是把肆意杀戮、抢劫的高悦召置帐前,后又接受人们的控告,杖杀放纵部下为盗的高悦,此举深受军民欢迎。
D.宇文绍节深受器重,死后备极哀荣。步入仕途后,多次升迁,曾任宝谟阁待制、庐州知州、吏部尚书、端明殿学士等官职;死时皇上为之改变朝会宴享的日期,并赠褒谥。
解析 “又举荐安丙宣抚四川”错,原文只是说“安丙宣抚四川”,并没有说是谁举荐的。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大臣用其言,遣丙所亲以帛书达上意,丙卒诛曦。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朝廷于蜀事多所咨访,绍节审而后言,皆周悉事情。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大臣采纳他的建议,派遣安丙所亲近的人用帛书写信传达皇帝旨意,安丙最终诛杀了吴曦。
(2)朝廷对蜀地之事大多咨询他,宇文绍节考虑清楚后再回答,所有事情都通晓知悉。
参考译文
宇文绍节,字挺臣,是成都广都人。祖父宇文虚中,曾担任签书枢密院事。父亲宇文师瑗,曾担任显谟阁待制。父子俩都因为出使北方金国而死,没有儿子,孝宗悲悯他们,让他们的族子宇文绍节作为他们的后代,补任官职,在州县做官。九年,考中进士。多次升迁担任宝谟阁待制、庐州知州。当时韩侂胄正商议用兵北伐,宇文绍节到了庐州,却修筑古城,建造竹木栅栏,专门为防御考虑。淮西转运判官邓友龙在韩侂胄面前中伤宇文绍节,说宇文绍节只为守城,白白耗费财力,对事情没有帮助。韩侂胄写信责备宇文绍节,宇文绍节回信说:“您有复仇的志向,但没有复仇的方略;有开拓边疆的害处,却没有开拓边疆的好处。不考量国力,轻率谋划北伐,不是我敢于知道的。”韩侂胄得信后很不高兴,于是任命李爽取代宇文绍节,召回宇文绍节,让他担任兵部侍郎兼中书舍人。吴曦占据蜀地谋反,朝廷急忙催促宇文绍节回京,把西讨吴曦之事委任给他。宇文绍节到后,对大臣说:“如果进攻,那么瞿唐一关,叛军一定固守;如果驻军荆南,又白白损害声威名望。听说随军转运使安丙向来心怀忠义,如果交给他密旨,一定能够讨贼成功。”大臣采纳他的建议,派遣安丙所亲近的人用帛书写信传达皇帝旨意,安丙最终诛杀了吴曦。代理兵部尚书,不久,担任华文阁学士、江陵知府。统制官高悦在驻防地,肆意杀戮抢劫,远近之人以他为苦。宇文绍节把他召来安排在帐前任职,收留他的部下。不久有人控告高悦放纵部下做盗贼,宇文绍节用杖打死了他,士兵、百姓都很高兴。升任吏部尚书,不久担任端明殿学士。安丙任四川宣抚使,有人说安丙有谋反的意图,传闻报知朝廷,朝廷大臣想撤换掉安丙。宇文绍节说:“当初诛杀吴曦时,安丙一跺脚,全部蜀地就非国家所有,他不趁那时谋反获利,现在反而会有谋反之心?我宇文绍节愿意以百口家人的性命担保安丙。”安丙最终没有被撤换。朝廷对蜀地之事大多咨询他,宇文绍节考虑清楚后再回答,所有事情都通晓知悉。嘉定六年正月甲午宇文绍节去世,讣告报知,皇帝感叹哀悼,为这件事而改变朝会宴享的日期。追赠他资政殿学士的职位退休,又追赠七级官为少师,这都不是一般的恩典。谥号为忠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