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63.50 KB
- 2021-06-07 发布
- 1、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淘文库整理发布,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请立即联系网站客服。
-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阅读内容确认后进行付费下载。
- 网站客服QQ:403074932
内蒙古包头市包钢一中2019-2020学年高一上学期10月
月考语文试题
一、现代文阅读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当年,科学技术的巨大进步推动了人工智能的迅猛发展,人工智能成了全球产业界、学术界的高频词。有研究者将人工智能定义为:对一种通过计算机实现人脑思维结果,能从环境中获取感知并执行行动的智能体的描述和构建。
人工智能并不是新鲜事物。20世纪中叶,“机器思维”就已出现在这个世界上。1936年,英国数学家阿兰•麦席森•图灵从模拟人类思考和证明的过程入手,提出利用机器执行逻辑代码来模拟人类的各种计算和逻辑思维过程的设想。1950年,他发表了《计算机器与智能》一文,提出了判断机器是否具有智能的标准,即“图灵测试”。“图灵测试”是指一台机器如果能在5分钟内回答由人类测试者提出的一系列问题,且超过30%的回答让测试者误认为是人类所答,那么就可以认为这机器具有智能。
20世纪80年代,美国哲学家约翰• 希尔勒教授用“中文房间”的思维实验,表达了对“智能”的不同思考。一个不懂中文只会说英语的人被关在一个封闭的房间里,他只有铅笔、纸张和一大本指导手册,不时会有画着陌生符号的纸张被递进来。被测试者只能通过阅读指导手册找寻对应指令来分析这些符号。之后,他向屋外的人交出一份同样写满符号的答卷。被测试者全程都不知道,其实这些纸上用来记录问题和答案的符号是中文。他完全不懂中文,但他的回答是完全正确的。上述过程中,被测试者代表计算机,他所经历的也正是计算机的工作内容,即遵循规则,操控符号。“中文房间”实验说明,看起来完全智能的计算机程序其实根本不理解自身处理的各种信息。希尔勒认为,如果机器有“智能”,就意味着它具有理解能力。既然机器没有理解能力,那么所谓的“让机器拥有人类智能”的说法就是无稽之谈了。
在人工智能研究领域中,不同学派的科学家对“何为智能”的理解不尽相同。符号主义学派认为“智能”的实质就是具体问题的求解能力,他们会为所设想的智能机器规划好不同的问题求解路径,运用形式推理和数理逻辑的方法,让计算机模仿人类思维进行决策和推理。联结主义学派认为“智能”的实质就是非智能部件相互作为的产物,在他们眼里人类也是一种机器,其智能来源于许多非智能但半自主的组成大脑的物质间的相互作用。他们研究大脑的结构,让计算机去模仿人类的大脑,并且用某种教学模型去重建一个简化的神经元网络。行为主义学派认为“智能”的实质是机器和人类的行为相似,研究人工智能应该研究人类感知和行动的本能,而不是高级的逻辑推理,不解决基本问题就无法实现复杂的思维模拟。因而他们让计算机模仿人的行为,建立人工智能系统。
时至今日,研究者们对“智能”的理解仍未形成共识。但是,正是对“何为智能”这个核心问题的不断思考和解答,推动了人工智能技术在不同层面的发展。
(取材于谭营等人的文章)
1.第一段“人工智能”定义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
A.人工智能是对一种智能体的描述和构建。
B.人工智能是能感知行动的智能体。
C.人工智能是计算机对环境的描述和构建。
D.人工智能是对计算机思维的实现。
2.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
A.数学家图灵提出了用机器来模拟人类行为的设想。
B.“图灵测试”提出了机器是否具有智能的判断标准。
C.“中文房间”实验为了证明计算机无法理解中文。
D.图灵和希尔勒全都认为计算机是可以拥有智能的。
3.下列理解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
A.符号主义学派认为“智能”表现为解决具体问题的思维能力。
B.联结主义学派和符号主义学派都认为应研究人类大脑的结构。
C.行为主义学派主张应把人类感知和行动的本能作为研究的内容。
D.三个学派对“智能”的理解不同,因而他们的研究思路也不同。
【答案】1.A 2.B 3.B
【1题详解】
本题考查理解分析和概括文中重要概念的能力。本题题干是“第一段‘人工智能’定义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首先到材料一中找到关于“人工智能”的定义,然后对比分析。材料一的第一节说“人工智能”是“对一种通过计算机实现人脑思维结果,能从环境中获取感知并执行行动的智能体的描述和构建”。
B项,张冠李戴。创造“是智能体”,正确的是“人工智能是一种……的描述和构建”。曲解概念。
C项,错在“对环境的描述和构建”,应该是对“智能体”的描述;
D项,张冠李戴。错在“对计算机思维的实现”,实现的是“人脑思维”。
故选A。
【2题详解】
本题考查理解和分析文中重要内容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应先明确题干的提问方式,如本题,题干是“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然后浏览选项,到文中圈出相关的句子,再进行比对,设题的误区如下:因果关系不当、于文无据、以偏概全、说法过于绝对化、变未然为已然。
A项,错在“模拟人类行为”,应为“人类的各种计算和逻辑思维过程”;
C项,曲解文意。错在“证明计算机无法理解中文”,根据原文的表述,证明的是“计算机没有理解能力”;
D项,无中生有。错在“都认为计算机可以拥有智能”原文说的是“然计算机具有人类智能的说法是无稽之谈”。
故选B。
【3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并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应先审题,明确题干的要求,如“下列理解不符合文意的一项”,然后浏览选项,辨明检索区间,确定对应语句;联系上下文体会,要死抠字眼;对词语的解说要抓住本质,将解释的含意放在被解释的词语处,看上下文是否连贯、恰当;寻求称代词与称代内容的联系,将称代的内容代入原文理解,联系全文的倾向性,检查该解释是否与全文保持一致。
B项,无中生有。“都认为应该研究人的大脑”文中无据。
故选B。
(二)文学类文本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别难过,妈妈
【加拿大】莫•卡拉汉
下班时间就要到了,杂货铺就要关门了,阿尔弗雷多•希金斯穿上外套正准备回家,刚出门就撞上了老板卡尔先生。卡尔先生上下打量了阿尔弗雷多几眼,用极低的声调说:“等等,阿尔弗雷多……”
他说得那么小声,反倒让阿尔弗雷多不知所措了。“怎么了,卡尔先生?”“我想你最好还是把兜里的东西留下再走。”卡尔先生说。阿尔弗雷多开始有一丝慌乱,但随即很惊讶地说:“东西?!……什么东西?我不明白您说什么。”“一个粉盒,一支口红,还有至少两支牙膏,还要我说得更清楚些吗?”“我真不明白您是什么意思。”阿尔弗雷多的脸腾的一下子红了。在卡尔先生冷峻的目光注视下,他根本不敢正视老板,又过了一会儿,他把手伸进口袋交出了东西。
“好吧,小伙子,现在告诉我,你干这种勾当有多久了?”卡尔先生说话了,“头一回,我发誓,以前真没从店里拿过任何东西……”卡尔先生没等他说完,就插话:“还想撒谎,嗯?难道我看上去就那么傻吗?难道我连自己店里的事都糊里糊涂吗?我知道你这样干已经很久了。”卡尔先生脸上的笑容古怪极了。“我不喜欢警察,但我要叫警察。”他说,“不过在此之前我想打电话给你的父亲,告诉他我要把他的宝贝儿子交给警察。”“我爸爸不在家。他是印刷工,晚上上班。”“那么谁在家?”卡尔先生问。“我妈妈在家。”卡尔先生向电话走去。
阿尔弗雷多越害怕,嗓门就越高,像是显示着无所畏惧似的,可尽管他在大声说话,但他的声音却完全憋在喉咙里:“请等一会儿,卡尔先生。这事跟别人没关系……”阿尔弗雷多声音小的可怜。卡尔先生已经在跟他母亲通话了。阿尔弗雷多想象待会儿的情景:妈妈迫不及待地闯进门来,怒气冲冲,眼里噙着泪花。他想上前解释,可她一把推开了他。噢,那太难堪了!尽管如此,阿尔弗雷多还是盼着妈妈快来,好在卡尔先生叫警察之前把他接回去。屋里两个人相互看着,一句话也不说。
终于有人敲门了,卡尔先生开了门。“请进,您是希金斯太太吧?”他脸上毫无表情。“我是希金斯太太,阿尔弗雷多的母亲。”她大大方方地做着自我介绍,笑容可掬地和卡尔先生握手。卡尔先生怔住了,他没想到她会那样从容不迫,落落大方。“阿尔弗雷多遇到麻烦了,是吗?”“是的,太太。您儿子从我店里偷东西。不过,都是些牙膏、口红之类的小玩意儿。”“是这样吗,阿尔弗雷多?”她以略带伤感的口吻问儿子,并平静地看着他。“是的,妈妈……”“你干吗要干这种事?”“妈妈……”希金斯太太要说什么,却突然又停住了,把头转到了一边,“您打算怎么处理这件事呢,卡尔先生?”希金斯太太转过身来,笑容可掬地望着卡尔先生。“我?我本应该叫警察,那才是我该做的。”“叫警察?”她反问道。“是的,是应该这样的,希金斯太太。”“我本来无权过问您如何处理这件事,不过,我总觉得对于一个男孩来说,有时候给他点忠告比惩罚更有必要。他看上去个头倒不小,像他这么大的孩子有头脑的没几个。”在阿尔弗雷多眼里,今晚妈妈完全像个陌生人。瞧,她笑得那么自然,和蔼可亲。卡尔先生原以为阿尔弗雷多的母亲会被吓得六神无主,然而事实却完全相反。她的沉着反倒使他感到内疚,心里暗暗佩服起这个女人。“我不知道您是否介意让我把孩子带回去?”“当然可以,”他想了一会儿说:“我不想太不近情理。现在我告诉您我的决定:告诉您儿子别再上这儿来了,至于今晚的事嘛,就让它过去吧。”“那真是谢谢您了,我不会忘记您是个好人的……”离开时卡尔先生握着希金斯太太的手说:“认识您很高兴,非常遗憾我们只能以这种方式见面,请相信我这么做都是为了阿尔弗雷多好。”他们的手紧紧握在一起,就像交情深厚的老朋友一样。
阿尔弗雷多和母亲出了杂货铺,沿着大街走着,母亲迈着大步,两人谁也不开口说话。阿尔弗雷多终于忍不住了:“感谢上帝,结果是这样!”“求你安静一会儿,别说话。阿尔弗雷多。”到了家,希金斯太太脱了外套,看也不看儿子一眼,“阿尔弗雷多,还愣着干什么?睡去吧。你为什么总是没玩没了地闯祸呢?听着,今晚的事别告诉你爸爸。”说完她进了厨房。
“妈妈太伟大了!”阿尔弗雷多躺在床上,自言自语道。他觉得应该立即去对她说她有多么了不起。
他起身走向厨房,妈妈正喝茶。那情景让他大吃一惊。妈妈失魂落魄地坐在那儿,神态糟糕透了,根本不是杂货铺里那个沉着冷静的妈妈。她颤抖地端起茶杯,茶溅到了桌上,嘴唇紧张地抿着,似乎一下子老了许多。
阿尔弗雷多站在那里默默地看着,他突然想哭……从那双颤巍巍的手上,那一条条刻在她脸上的皱纹里,他仿佛看到了妈妈内心所有的痛苦。他忽然意识到自己长大了。
今晚,阿尔弗雷多第一次认识了妈妈。
(有删改)
4.简要概括卡尔先生见到希金斯太太后的心理变化过程。
5.联系文中相关内容分析希金斯太太是怎样的一位母亲。
6.你认为文中对阿尔弗雷多偷窃行为的处理方式是否妥当,为什么?
【答案】4.冷漠、惊讶、惭愧(内疚)、敬重(佩服)
5.①遇事沉着冷静,大方从容。得知阿尔弗雷多闯祸后,没有被吓得六神无主,泪流满面,而是大方地自我介绍,笑容可掬地与卡尔先生握手、交谈。②保护孩子的尊严,教育孩子有方。在阿尔弗雷多闯祸后,不是怒气冲冲地当着卡尔先生的面训斥他,而是平静地询问,轻轻地拍着他的肩膀,给恐惧中的孩子以安慰,维护孩子的自尊。③敢于担当,坚强。为闯祸的儿子解围,独自承担伤感和恐惧。
6.
合适。①这样教育可以让孩子自觉向善。正如希金斯太太所言“对于一个孩子,给他点忠告比惩罚更有必要”。维护孩子的自尊的同时,能让孩子自觉向善,这才是教育的目的。②这样处理可以让他理解妈妈的艰辛。从回家后的情节可以看出,阿尔弗雷多他有悔过之心,慢慢长大了。这样处理,他不仅认识到了偷窃的错误,更加理解了妈妈。
【4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梳理小说情节,概括人物心理变化的能力。解答此类试题,考生需要先梳理文本,然后找到设题的区域,如本题题干要求简要概括卡尔先生见到希金斯太太后的心理变化过程,首先要到文中找到卡尔先生见到希金斯太太的情节,然后分析心理变化。最开始见到妈妈的时候,卡尔脸上毫无表情,体现了他的冷漠;妈妈说话以后,卡尔先生怔了一下,体现了他的惊讶;卡尔先生原以为希金斯太太会被吓得六神无主,一边流着泪,一边为她儿子求情,然而,事实却与此完全相反。她的沉着反倒使他自己感到很内疚;他们的手紧紧握在一起,就像交情深厚的老朋友一样,体现了卡尔先生对妈妈的敬重。
【5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分析人物形象的能力。该题型的答题思路可以按总分(分总)来回答。先用一句话从整体上对该人物作出一个定性分析,然后再从几个方面作定量分析;也可以先从几个方面作定量分析,然后再用一句话作定性式的总括。例如得知阿尔弗雷多闯祸后,没有被吓得六神无主,流泪求情,而是大方地自我介绍,笑容可掬地与卡尔先生握手、交谈。体现了妈妈遇事沉着冷静,大方从容。对闯祸的儿子,她平时冲动易怒,当儿子因偷窃将被送人警察局,她从容冷静地化解了冲突,从褥了失主谅解,使儿子受到教育,是一位有智慈的毋亲。独自一人默默承担了所有的痛苦,是一位对家人充满了爱的母亲。
【6题详解】
本题考查对作品进行个性化阅读和有创意的解读。题干要求探究“你认为文中对阿尔弗雷多偷窃行为的处理方式是否妥当,为什么?”,解答本题需要抓住 “阿尔弗雷多偷窃行为的处理方式”关键点,梳理内容,找到有关的情节,了解“处理方式”的具体叙述,表达自己的意见。首先要表明态度:赞同或者不赞同,再说明理由。此文写出了一位母亲富有智慧的处理儿子在超市偷窃的事件,体现了母亲是一位富有智慧的人,同时也对儿子进行了一次灵魂的教育和反省,反应了母爱的伟大。所以从妥当角度分析较符合文章主旨,主要从是否对孩子进行了相关的教育为切入点分析理由。如赞成妥当,可从因为对于一个孩子,在犯了错误时给予忠告比严厉的惩罚更有价值;在孩子认识到错误后给予谅解并使之产生感激和反省比警察的管教更能拯救孩子的心灵等角度分析即可。如果认为不妥,只要逻辑合理即可。
(三)实用类文本阅读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小题。
1982年,一位美国教授在校园BBS上建议用字符“:-)”来表示笑话,这个由ASCII(美国标准信息交换代码)元素组成的笑脸大大激发了人们的想象力和生产力,此后各种各样的表情符号被源源不断地创造出来,因此它被称为“改变历史的一张笑脸”。颜文字是它的升级版,其显著特点是用键盘符、标点或者两者的结合体模拟出人的面部和某种身体姿态,用来方便快捷地表达和传递情绪。以QQ表情中的基础默认表情“小黄脸”为代表的表情符号,被称作绘文字,呲牙“”、偷笑“”、笑哭“”等惟妙惟肖的符号简洁而又形象,极大丰富了聊天时的选择和乐趣。以90后、00后为代表的年轻群体成为网络主力军后,一些真人表情在网络上竞相出彩,GIF动画表情的传播也如火如荼,标志着网络表情符号进入自定义创作发展阶段。学科@网
在网络社交中,网络表情符号比文字有着先天的优势。从接受者方面说,解读文字容易对信息发送者的语气、态度产生理解偏差,而图文搭配的表情图像,会让信息的准确度和可接受度更加凸显,使传播效果事半功倍。表情符还使人们在交流时打破了时间和空间上的限制,建立欢快轻松的“在场”语境,可以加强交流的互动性。其实人的社会互动也是一场关于“自我呈现”的表演。长期处于表情符号丰富的交流语境中,通过独特的表情符号进行自我表达,展现个性,会不知不觉地将“我”塑造为社交所需要的形象。
(节选自胡远珍《网络社交中表情符号的表达与象征意义分析》,有删改)
7.网络表情符号经历了哪几个发展阶段?
8.请简要概括网络表情符号的特点。
9.根据材料,概括网络表情符号流行的原因。
【答案】7.ASCII元素组成的表情符号;颜文字;绘文字;自定义表情符号。
8.直观形象;方便快捷;简洁;时尚;娱乐性强。
9.信息传播具有更高的准确度和可接受度;建立“在场”语境,加强交流的互动性;有助于个体的自我表达。
【7题详解】
题干问的是“网络表情符号经历了哪几个发展阶段”,这是考查学生筛选概括信息的能力。“发展阶段”说明筛选的内容应该有一个时间过程的变化,如一开始“这个由ASCII(美国标准信息交换代码)元素组成的笑脸大大激发了人们的想象力和生产力,此后各种各样的表情符号被源源不断地创造出来”,这就提示考生,这是一开始的网络表情符号,即ASCII
元素组成的表情符号;接着“颜文字是它的升级版”,这是第二个阶段,即:颜文字;如“以QQ表情中的基础默认表情‘小黄脸’为代表的表情符号,被称作绘文字,……”,这是第三阶段,即:绘文字;如“以90后、00后为代表的年轻群体成为网络主力军后,一些真人表情在网络上竞相出彩,GIF动画表情的传播也如火如荼,标志着网络表情符号进入自定义创作发展阶段”,这是第四阶段,即自定义表情符号。本题难度不大,只要能找到设题区域,即可筛选出答案。
【8题详解】
题干要求“请简要概括网络表情符号的特点”,这是考查学生筛选概括文本信息的能力。本题的设题区域主要在第一段,如“这个由ASCII((美国标准信息交换代码)元素组成的笑脸大大激发了人们的想象力和生产力”,这说明网络表情符号非常直观形象;“其显著特点是用键盘符、标点或者两者的结合体模拟出人的面部和某种身体姿态,用来方便快捷地表达和传递情绪”,这说明网络表情符号非常方便快捷;“惟妙惟肖的符号简洁而又形象,极大丰富了聊天时的选择和乐趣”,这说明这些符号非常简洁而又形象,而且娱乐性很强;“一些真人表情在网络上竞相出彩,GIF动画表情的传播也如火如荼……标志着网络表情符号进入自定义创作发展阶段”,这说明这些符号很时尚。考生根据这些内容进行概括即可。
【9题详解】
题干要求“根据材料,概括网络表情符号流行的原因”,这是考查学生的筛选概括能力。作为原因题,答案一般都在文中,网络表情符号的流行肯定与它自身的特点有关,设题的区域主要针对第二段,如“在网络社交中,网络表情符号比文字有着先天的优势。从接受者方面说,解读文宇容易对信息发送者的语气、态度产生理解偏差,而图文搭配的表情图像,会让信息的准确度和可接受度更加凸显,使传播效果事半功倍”,这说明网络表情符号在信息传播上具有更高的准确度和可接受度;如“表情符还使人们在交流时打破了时间和空间上的限制,建立欢快轻松的‘在场’语境,可以加强交流的互动性”,这说明网络表情符号可以建立“在场”语境,加强交流的互动性;如“长期处于表情符号丰富的交流语境中,通过独特的表情符号进行自我表达,展现个性,会不知不觉地将‘我’塑造为社交所需要的形象”,这说明网络表情符号有助于个体的自我表达。
二、文言文阅读
(一)文言文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沛公兵遂先诸侯至霸上。与父老约,法三章耳:杀人者死,伤人及盗抵罪。余悉除去秦法。诸吏人皆案堵如故。曰:“吾所以还军霸上,待诸侯至而定约束耳。”秦人大喜,争持牛羊酒食献飨军士。沛公又让不受,曰:“仓粟多,非乏,不欲费人。人又益喜,唯恐沛公不为秦王。
——节选自《史记·高祖本纪》
信再拜贺曰:“然臣尝事之,请言项王之为人也。项王喑恶叱咤,千人皆废,然不能任属贤将,此特匹夫之勇耳。项王见人恭敬慈爱,言语呕呕,人有疾病涕泣分食饮至使人有功当封爵者印刓敝忍不能予此所谓妇人之仁也。大王之入武关,秋毫无所害,除秦苛法,与秦民约法三章耳,秦民无不欲得大王王秦者。于诸侯之约,大王当王关中,关中民咸知之。大王失职入汉中,秦民无不恨者。今大王举而东,三秦可传檄而定也。”
——节选自《史记·淮阴侯列传》
项羽救巨鹿,乃悉引兵渡河,皆沉船,破釜甑,烧庐舍,持三日粮。当是时,诸将皆作壁上观。楚战士无不一以当十。楚兵呼声动天,诸侯军无不人人惴恐。于是已破秦军,项羽召见诸侯将,入辕门,无不膝行而前,莫敢仰视。到新安,于是楚军夜击坑秦卒二十余万人新安城南。行略定秦地。居数日,项羽引兵西屠咸阳,杀秦降王子婴,烧秦宫室,火三月不灭,收其货宝妇女而东。
项王乃与范增急围荥阳。汉王患之,乃用陈平计间项王。项王使者来,为太牢具,举欲进之。见使者,详惊愕曰:“吾以为亚父使者,乃反项王使者。”更持去,以恶食食项王使者。使者归报项王,项王乃疑范增与汉有私,稍夺之权。范增大怒,曰:“天下事大定矣,君王自为之。愿赐骸骨归卒伍。”项王许之。行未至彭城,疽发背而死。
——节选自《史记·项羽本纪》
10.下列对原文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人有疾病涕泣/分食饮/至使人有功/当封爵者印刓敝/忍不能予/此所谓妇人之仁也
B.人有疾病/涕泣分食饮/至使人有功当封爵者/印刓敝/忍不能予/此所谓妇人之仁也
C.人有疾病涕泣/分食饮/至使人有功当封爵者/印刓敝/忍不能予/此所谓妇人之仁也
D.人有疾病/涕泣分食饮/至使人有功/当封爵者印刓敝/忍不能予/此所谓妇人之仁也
11.解释下列加点的字解释不正确一项是( )
A.争持牛羊酒食献飨军士 飨:犒赏
B.然臣尝事之 事:侍奉
C.秦民无不恨者 恨:感到遗憾
D.乃反项王使者 反:通“返”,返回
12.对原文的理解,下列选项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项羽在巨鹿艰苦奋战,刘邦却先于项羽攻入函谷关,但他并不扰民,而与百姓约法三章,杀人的人判处死罪,伤人的人抵罪,盗窃者也要判罪。并和秦地父老解释说,他还军霸上的原因,是想等待其他诸侯们到来,一起商定盟约。
B.韩信对项羽的评价明褒实贬,他认为项羽虽说战斗力强大,实则残暴,与《项羽本纪》中的他坑杀降卒、焚烧阿房宫相呼应;项羽虽说与将士同甘共苦,可是却不忍给手下分权,这与后文他疏远范增相呼应。
C.巨鹿之战中,项羽破釜沉舟,以示必死决心,最终取得了决定性的胜利。诸侯们却各怀心思,没有参与战斗。等到战斗结束后,诸侯们一方面深受震撼,另一方面也自觉羞惭,所以伏地跪行,不敢抬头面对项羽。
D.项羽为人刚愎自用,中了陈平的反间计,于是对范增心存猜忌,日渐疏远。范增非常气愤,主动请辞,项羽竟然答应了范增的请求。这更加使范增失望生气,最终他还没有到达彭城,就背发疽疮,被项羽活活气死了。
13.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白话文。
(1)沛公又让不受,曰:“仓粟多,非乏,不欲费人。”
(2)更持去,以恶食食项王使者。
(3)因人之力而敝之,不仁;失其所与,不知。
【答案】10.B 11.D 12.B
13.(1)沛公又推让不接受(牛羊酒食的犒赏),说:“粮仓里有很多粮食,并不是很匮乏,我不想让大家(百姓)破费。”
(2)(招待的人)更换撤下丰盛的宴席,用相当差的伙食给项羽的使者吃。
(3)我们凭借(秦穆公)的力量(才有今天的成就),却反过来损害人家,这是不道义的;失去我们的同盟者,这是不明智的。
【10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文言断句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应先把句子代入原文,结合语境理解句子的大概意思,然后要注意一些常见的句尾、句首标志性的词语,句子结构的对称,文中词语充当的成分,句子成分的省略,叙事内容的变化等。如本题中,“有”作“人”的谓语,后面要跟宾语,句子结构才完整,而“疾病”是名词,符合宾语的要求,而“涕泣”是动词,不能跟在谓语后面,可排除AC。根据句意,“人有功当封爵者”中“人有……者”是定语后置句,中间不能分开,排除D。
故选B。
【11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对文言实词意思和用法的把握。题干要求选出“不正确的一项”。考生应把选项中的句子代入文中,结合上下文的语境推测意思和用法的正误。
D项,“乃反项王使者”,结合前文的句子“见使者,详惊愕曰:‘吾以为亚父使者,乃反项王使者。’”意思是“一见使者又装作惊愕的样子说道:‘我们以为是亚父的使者,没想到却是项王的使者’”,所以“反”是表示惊讶的,出乎意料的意思,可翻译为“反而”。
故选D。
【12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对文本内容的理解和辨析。解答此类题目,考生应先明确题干的要求,即选出“正确”还是“错误”的一项,然后依据人名、地名、官名、时间等提示性信息快速找出选项对应的语句,再与选项进行比较分析。
B项,“明褒实贬”分析错误,韩信对项羽的评价是有褒有贬。
故选B。
【13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内容,翻译文言句子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拿到句子之后,应先回归文本,然后分析句子中是否存在特殊句式和固定句式、短语,再按照不同的句式进行调、换、删,再采取对译法,逐字进行翻译。本题中第一句重点字词有:“让”推让;“仓粟”代指粮食;“乏”匮乏;“费”让……破费。第二句重点字词:“更”更换;“以”介词,用;“恶食”差的伙食;第一个“食”是名词,第二个“食”是动词,吃。第三句重点字词:“因”凭借;“敝”损害;“与”动词,交往,结交;“知”同“智”,明智。
参考译文:
(1)沛公的军队在各路诸侯中最先到达霸上。现在我和父老们约定,法律只有三条:杀人者处死刑,伤人者和抢劫者依法治罪。其余凡是秦朝的法律全部废除。所有官吏和百姓都象往常一样,安居乐业。再说,我所以把军队撤回霸上,是想等着各路诸侯到来,共同制定一个规约。秦地的百姓都非常喜悦,争着送来牛羊酒食,慰劳士兵。沛公推让不肯接受,说:“仓库里的粮食不少,并不缺乏,不想让大家破费。”人们更加高兴,唯恐沛公不在关中做秦王。
(2)韩信拜了两拜,贺曰:“然而我曾侍奉过项王,请让我谈谈项王的为人。项王作战非常勇猛,上千人都会被他吓倒,但是他不能任用有能力的将领,这只不过是一介匹夫的勇猛而已。项王对人恭敬慈爱,言语和悦;人有疾病,流着泪分给人吃的喝的,等到有立功当封爵之人,官印被摩弄坏了,不忍给人,这是所说的妇人之仁。大王进入武关,一点也没有损害,废除了秦苛刻的法令,跟秦民约定三条法令,秦民无不想大王统治秦地。依据诸侯约定,大王您应当称王关中,关中之民都知道这点。大王失去应得的封地和爵位进入汉中,秦民没有不感到遗憾的。如今大王发兵东进,三秦之地可以(不用武力)传下一道文书就能收服平定了。”
(3)项羽援救钜鹿,就率领全部军队渡过漳河,把船只全部弄沉,把锅碗全部砸破,把军营全部烧毁,只带上三天的干粮。到楚军攻击秦军时,他们都只在营垒中观望。楚军战士无不一以当十,士兵们杀声震天,诸侯军人人战慄胆寒。项羽在打败秦军以后,召见诸侯将领,当他们进入军门时,一个个都跪着用膝盖向前走,没有谁敢抬头仰视。部队到了新安,于是楚军趁夜把秦军二十余万人击杀坑埋在新安城南。项羽带兵西行,要去夺取平定秦地。过了几天,项羽率兵西进,屠戮咸阳城,杀了秦降王子婴,烧了秦朝的宫室,大火三个月都不熄灭;劫掠了秦朝的财宝、妇女,往东走了。
(4)项王和范增立即包围了荥阳。汉王很担心,就用陈平的计策离间项王。项王的使者来了,汉王让人准备了特别丰盛的酒筵,端过来刚要进献,一见使者又装作惊愕的样子说道:“我们以为是亚父的使者,没想到却是项王的使者。”把酒筵重又撤回,拿来粗劣的饭食给项王使者吃。使者回去向项王报告,项王竟真的怀疑范增和汉王有私情,渐渐地把他的权力剥夺了。范增非常气愤,说:“天下事大局已定,君王您自己看着办吧。希望您把这把老骨头赐还给我,让我回乡为民吧。”项王答应了他的请求。范增启程走了,还没走到彭城,由于背上毒疮发作而身亡。
(二)诗歌阅读
阅读下面这首现代诗,完成下列小题。
海 臧克家
从碧澄澄的天空,
看到了你的颜色;
从一阵阵的清风,
嗅到了你的气息;
摸着潮湿的衣角,
触到了你的体温;
深夜醒来,
耳边传来了你有力的呼吸。
14.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
A.诗人用平实的语言,分别从视觉、嗅觉、触觉、听觉四个方面写出了他对大海的感受。
B.由远而近,从白天到夜晚,大海给诗人的感觉不尽相同,这些形成了全诗的发展层次。
C.诗人将自己的感觉加以升华,使大海人格化、生命化,向我们展示出大海的整体形象。
D.这首诗反映了诗人对大自然壮观之景的惊喜,也反映了他的人生哲学,表现了一定的人生哲理。
【答案】D
【解析】本题考查对原诗内容的理解和分析能力。这是一道综合考核诗歌的形象、语言、表达技巧和思想情感的题目,每个选项一个考点,几乎涵盖诗歌的所有内容,注意结合全诗进行分析,主要的错误是意象的含义不对,手法不准确,手法的解说和艺术效果的分析不对,语言方面主要是风格不正确,内容一般为曲解诗意,答题时注意仔细辨析。
D项,“也反映了他的人生哲学,表现了一定的人生哲理”错。这是一首风景诗,诗中没有透露出诗人的人生哲学和人生哲理,全诗表达了诗人对大海的一种发自内心的向往与膜拜之情。故选D。
【点睛】诗歌鉴赏的选择题考查范围很广,既有形象的鉴赏,如人物、景物、事物,也有语言的赏析,如炼字、炼句、诗眼、语言风格,还有表达技巧的鉴赏,如表达方式、表现手法、修辞手法,也有诗歌内容的理解,如背景、题材、作者等。常见的设题误区主要有一下几个:意象意境分析不当,基础知识运用错误,词句解说曲解原意,主题情感分析不当,手法分析张冠李戴等等。解答此类题目,读懂诗歌是关键,要关注标题、作者、注释以及关键词等;审清题目要求,细读选项划出要点,即切分关键信息,最后正选排除巧妙用。
15.阅读下面这两首唐诗,完成下列小题。
望洞庭 刘禹锡 题君山① 雍陶
湖光秋月两相和,潭面无风镜未磨。 烟波不动影沉沉,碧色全无翠色深。
遥望洞庭山水色,白银盘里一青螺。 疑是水仙②梳洗处,一螺青黛镜中心。
【注】①君山:在湖南省洞庭湖中。②即娥皇和女英。她们是古代传说中尧的女儿、舜的妃子,死后化作湘水神,遨游于洞庭之上。
15.对这两首诗的字句的解说,不恰当的一项是 ( )
A.刘诗中“两相和”的“和”用字工稳,形象地勾画出秋夜中洞庭湖水和明月清光辉映成趣、水天一色的融和画面。
B.刘诗中“潭面无风”句和雍诗中“烟波不动”句,都贴切地描绘了月光下湖面风平浪静、山影凝重、朦胧而又静谧的景象。
C.雍诗中“碧”是湖色,“翠”是山色,因为是凝视君山映在湖中的倒影,所以给人感觉湖水的颜色没有君山倒影的颜色浓重。
D.雍诗后两句由实转虚,通过丰富的想象、巧妙的比喻和拟人,赋予洞庭君山以浪漫色彩。
16.关于这两首诗,分析不恰当的一项 ( )
A.刘诗选择了月夜遥望的角度,通过极富想象力的描写,将洞庭的湖光山色别出心裁地再现于纸上。
B.雍诗从君山的倒影起笔,点出了湖山的色彩,继之又将神话传说融于景物描写之中,使山的秀美形神两谐地呈现在我们眼前。
C.两首诗都巧妙地以“螺”作比,但一首诗皓月银辉下的山比成银盘中的青螺,一首将倒映湖中的山比成仙山青黛色的螺髻。
D.两首诗都将洞庭的山水景物描写得高旷超俗,使人读后油然生出范仲淹《岳阳楼记》中那种“心旷神怡,宠辱偕忘”的感觉。
【答案】15.B 16.D
【15题详解】
本题属于综合考查题,考查学生对诗句的理解能力,同时考查对诗句内容、技巧以及情感的把握能力,采用了客观选择题的形式,各选项内容涉及了对诗歌的手法、形象、主题的鉴赏。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审题,即明确题干的要求,如本题的题干要求选出“对这两首诗的字句的解说,不恰当的一项是”,然后要注意了解诗歌的创作背景,逐句翻译诗句,接着把握诗歌的意象,分析诗歌营造了什么样的意境,领悟作者表达了怎么样的思想情感,再对照选项一一确认,得出答案。
B项,“都贴切地”和“山影凝重、朦胧”理解错误。两首诗里“潭面无风”“烟波不动”,主要描绘的是湖面风平浪静,其中没有“山影凝重”“朦胧”的景象。再说,刘诗首句“湖光秋月两相和”,告诉读者描写的是秋天月夜洞庭湖所见,“和”字再现了洞庭湖山色交相辉映的胜景。而雍诗中湖色的“碧”和山色的“翠”不可能是月夜所见,因此,b中认为“都”贴切描绘了“月光下湖面风平浪静”是不准确的。
故选B。
【16题详解】
本题考查对原诗内容的理解和分析能力。这是一道综合考核诗歌的形象、语言、表达技巧和思想情感的题目,每个选项一个考点,几乎涵盖诗歌的所有内容,注意结合全诗进行分析,主要的错误是意象的含义不对,手法不准确,手法的解说和艺术效果的分析不对,语言方面主要是风格不正确,内容一般为曲解诗意,答题时注意仔细辨析。
D项,“使人读后油然生出范仲淹《岳阳楼记》中那种‘心旷神怡,宠辱偕忘’的感觉”分析错误。范文侧重于托物言志:由虚拟的景物来渲染主观感受,表达了自己“先天下之忧而忧”的思想。而刘、雍两首诗只侧重于山水景物描写,描绘了一个宁静、秀美、和谐的境界,表现了诗人的审美情趣。两者的创作意图不同,作品立意不同,读者的感受当然也就不同。因此说“宠辱偕忘”的分析是不恰当的。
故选D。
(三)名篇名句默写
17.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沁园春·长沙》中旧地重游,引发对往昔生活的回忆的两句是_______,____。
(2)《再别康桥》写到作者在星光下泛舟,把全诗情感推到高潮的两句是______,_______。
(3)《醉翁亭记》中,凝练传神地写出了山中阴晴变化,其中写晨景的语句是_______。
(4)《出师表》中最能代表诸葛亮有赏有罚、客观公正的执政理念的四字是______。
(5)《渔家傲 (塞下秋来风景异)》 中“______,________”两句写戍边将士满怀思乡愁苦,但未获胜利仍然不得返乡
【答案】(1)携来百侣曾游 (2)忆往昔峥嵘岁月稠 (3)满载一船星辉 (4)在星辉斑斓里放歌 (5)(若夫)日出而林霏开 (6)陟罚臧否 (7)浊酒一杯家万里
(8)燕然未勒归无计
【解析】本题考查名句的默写能力。高考所选择的名句大多出自课内所学篇目,只有少数来自课外,字不一定有多复杂,但一定很有迷惑性,默写要注意字形,而字形与字义分不开,学生应借助字义来识记字形。注意重点字的写法,如“携”“峥嵘”“斑斓”“霏”“陟”等,要理解字义去记忆。学生记忆的时候应该结合诗句的意思。
三、语言文字运用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中国传统音乐包括民间音乐、宗教音乐、文人音乐、宫廷音乐等类别,其中文人音乐的代表主要就是古琴艺术。但随着传统文人阶层在中国的消失,古琴艺术逐渐
,甚至被社会遗忘。直到2003年,中国的古琴艺术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人类口头和非物质遗产代表作名录”,这种过去对文化有着深刻影响的艺术形式,才重新 了生机。( ),但我认为这恰恰是它的一个特点。正因为古琴音量小,使得它是直接和你的心进行交流的乐器,是最个人化的乐器。我国古代就有“琴者,心也”“琴者,禁也”的说法。“琴者,心也”即弹琴是为了和自己的心灵对话,与大自然交流,与三五“知音”互相欣赏;“琴者,禁也”即弹琴是为了 自己,也说明在古人心目中,琴不仅是一件乐器,也是 的工具。
18.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词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 )
A.边缘化 获得 制约 放松身心
B.私人化 获得 制约 修身养性
C.私人化 焕发 约束 放松身心
D.边缘化 焕发 约束 修身养性
19.下列填入文中括号内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
A.古琴的缺点是音量小,这是很多人的看法
B.音量小作为古琴的一个缺点,被很多人所批评
C.音量小是古琴的一个缺点,很多人都是这么认为的
D.古琴音量小,很多人认为这是它的一个缺点
20.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 )
A.正因为古琴音量小,所以使得它是直接和你的心进行交流的最个人化的乐器。
B.正是古琴音量小,使得它是直接和你的心进行交流的乐器,是最个人化的乐器。
C.正是音量小,使得古琴成为直接和你的心进行交流的乐器,是最个人化的乐器。
D.正因为音量小,使得古琴成为直接和你的心进行交流的最个人化的乐器。
【答案】18.D 19.D 20.C
【18题详解】
此题考查学生掌握近义词语的能力。近义词涉及的范围很广、数量较大,要准确的辨析近义词,就需要结合具体语境,从词语的含义、使用对象与范围、情感色彩、语体风格、固定搭配,语法功能等方面入手。备考中可根据资料把近义词归类整理,做一些有针对性的训练。被社会遗忘,只能对应“边缘化”;“生机”搭配“焕发”;由“琴者,禁也”可知后一空为“约束”,由此推知为“修身养性”的工具。故选D。
【19题详解】
此题考查语言表达的连贯准确的能力。此类型题首先要通读语段,了解句意,然后注意句与句的排列组合,注意上下句的衔接、呼应,做到话题统一,句序合理,衔接和呼应自然。要加强对语境的分析与体会。有些题应注意排序句的逻辑顺序和句中关联词语的运用。补写的部分在语境中是因果关系的结果的部分。就内容来说,作者不认为古琴音量小是缺点,只有D选项符合这一点,而且D项内容和后文衔接恰当。故选D。
【20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辨析病句的能力。解答本题,先要熟悉常见的病句类型及其特点,要特别注意成分残缺、搭配不当、语序不当、结构混乱的语病;然后采用语感审读、句子紧缩、逻辑分析等方法找到病句的病因;最后“对症下药”,根据语病修改病句,注意不能改变句子的原意。原句 “使得它是”有误。“使得”句缺主语,“使得”和“是”搭配不当。C项对应修改正确。故选C。
21.下列对于中国古代文化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史记》——纪传体 《左传》——国别体 《战国策》——编年体
B.网——象形 寸——指事 休——会意 草——形声
C.山东——崤山以东 河南——黄河以南 关中——函谷关以西
D.五爵——公侯伯子男 五音——宫商角徵羽 长幼排序——伯仲叔季
【答案】B
【解析】本题考查理解古代文化常识的能力,此类文化常识题的考核主要集中在古代的一些称谓、官职的变迁、建筑的名称、年号、谥号、庙号、一些文书的名称、官场的一些礼节、朝廷的一些机构、典章制度、行政区划、还有一些避讳的说法等。平时注意积累,尤其是课本的注释的相关内容,答题时还要注意集合语境的含义作答。
B项,“寸——指事”错,“寸”的造字法是象形。
故选B。
22.下列各句中,表达得体的一句是( )
A.我刚在姑姑家坐下来,她就有事失陪了,我只好无聊地翻翻闲书,看看电视。
B.这么珍贵的书您都毫不犹豫地借给我,太感谢了,我会尽快璧还,请您放心。
C.这种壁纸是最近才研制出来的,环保又美观,贴在您家里会让寒舍增色不少。
D.我们夫妇好不容易才得了这个千金,的确放任了些,以后一定对她严格要求。
【答案】B
【解析】A项,“失陪”一词应是自己不能陪别人时的客套语。C项,“寒舍”是称自己家的谦辞,不能用于别人家。D项,“千金”用于称对方的女儿,不能用于自己的孩子。
四、写作
23.阅读下面文字,根据要求写一篇文章。
往往有这样的情况:经历过的一些事情,淡忘了,而某个细节,如一句话、一个动作甚至一个眼神却记得很清楚;读过的一些文学作品,记不清了,而作品中的某个细节,或语言、或动作、或某个人物的肖像却记得很清楚。
请以“令人难忘的细节”为题,写一篇不少于 800 字的记叙文。
【答案】令人难忘的细节
淡忘了,记忆里的深刻;模糊了,画面里的清晰;消散了,泥土里的芬芳。夏雨的汹涌冲刷这红泥土的山头,响彻的惊雷震动着,闪烁着。噢!那是一个晴天!时间呀,时间,竟如此不留情,往日的深情在时间里如此惨淡,年轮的旋转帅去了哪些至为重要的记忆。
那个夏天,那是个晴空,那是个新生的早晨,鸟语花香,袅袅炊烟,乡间的清晨如此的祥和,天空的行云来去匆匆,乡村的天气千变万化。一切还是原来的样子,一切没有变化,记忆里的细节如此的深刻。
爷爷起床了,伴随着咳嗽声与浓浓的旱烟味,起床了。爷爷依旧烧起了炉火,依旧坐在火炉旁静静的烧着茶水,烤着馒头。火焰的声音,水沸的声音,干柴噼啪之声叫醒了那时还在酣睡的我。在一切完毕后,我跨上了书包,步行在崎岖的上学之路上,夏天的早晨确实很温暖,阳光若隐若现,此刻乡村的天气开始变化了。
脚下的步子越走越快,渐渐的出国留学网学校已近在眼前。一切确实来得很突然,校园里的几棵柏树的叶子已开始奏乐,屋檐下的乐师也毫不逊色。雨,突如其来,雨,倾盆而下,雨,滂沱也不见停止,校园外干涸的小溪此时也在沸腾。眼见正午已到,雨愈下愈大,没有停止的意思。早晨出门并未准备好相关器具,正午的回家只能是落汤鸡了,泥泞的路面很不好走,再加上大多修在山沟边沿,危险性就更高了。
那个深深的记忆在那时便永久的深埋在我的心里,那个难忘的细节在那时被定格。
雨还在下着,正午的放学铃声响了,比起晴天的铃声,此时更让人厌恶。烟雨蒙蒙,那个熟悉的声音透过雨幕钻进了我的耳里。那个每日清晨叫我起床的咳嗽的声音。在烟雨里,那个熟悉的黑色背影,那把比我年龄还大的黑色帆布伞,沮丧的心暂时得以平复,爷爷来来了,来接我了。透过层层雨帘,终于我走到了爷爷面前,在此刻我有点心酸,在爷爷的脸上,水珠在滴答着,辛劳的皱纹变得更加厉害了,两鬓的灰发此时增了不少白。我钻进了伞里,像往常一样寒暄。三里弥漫着旱烟的芬芳。不知为何,在回忆里,那片烟味是香的,是甜的。那天中午,我们爷孙二人相互挽着,步履到了梦寐的家中。那天下午,爷爷一直躺在炕上,一直抽着旱烟,一直在被子下暖着,咳嗽的声音大了许多,频率也快了不少。
或许是那时的我不懂事,不解人情吧!现在每当下雨的那几天里,在那个时刻的记忆总会浮现,那种感觉比不淋雨的喜悦更加深情,比爷爷的咳嗽更叫人纠结。
雨的淅沥,勾起那个那忘的记忆,在天气多变的村子里,有个抽着旱烟,爱喝茶的老爷爷。雨的汹涌,勾起那个难忘的细节。在那个深深的细节里,有个难忘的画面——爷爷在雨幕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