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15.00 KB
  • 2021-06-07 发布

2021届高三语文一轮复习学案:精心打造赢在微点 Word版含解析

  • 34页
  • 当前文档由用户上传发布,收益归属用户
  1. 1、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淘文库整理发布,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请立即联系网站客服。
  3.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阅读内容确认后进行付费下载。
  4. 网站客服QQ:403074932
- 1 - 专题四|精心打造,赢在微点 | 专 题 导 读 | 一篇亮丽的作文,需要多方打磨,在细节上做文章,才能精彩纷呈。作文的 开头结尾是阅卷老师关注的焦点,因此,必须文采斐然,以吸引读者的眼球。拟 写一个活灵活现的标题,一定会为文章增彩。一篇文章,语惊四座,妙语连珠, 才更容易获得高分。议论文思维严密,环环相扣,必是文中精品。一个优美的完 全段,也会成为高分亮点。赢在细节,巧下功夫,必会使你的写作锦上添花。 一、打造考场作文的凤头、豹尾 俗话说:“万事开头难。”考生在考场这个特殊而紧张的氛围下要想写成一 篇让评卷老师“眼睛为之一亮”的佳作,就必须重视文章的开头和结尾。开头如 “爆竹”,结尾如“撞钟”,扮好“凤头”,饰好“豹尾”,首尾圆合,是考场 作文取得高分的亮点。 (一)雕饰凤头常见“8 法” 1.开门见山,直接入题 破题式开头是议论文最简捷、最鲜明,同时也是操作性最强的开头方式。或 者以哲理性语言旗帜鲜明地阐述自己的观点,给人以雄辩的力量和思想的震撼; 或者对标题和相关概念的意义加以解释和阐述,表明自己的观点。如: (示例一)生活是一部“作品”,我们每个人都是创造生活的“作家”,而那些 出现在我们生活中的人则是我们的“读者”。那么,应当怎样对待这些读者的呼 声呢?我认为,应当善则听之,恶则弃之。 ——2019 年浙江卷《善则听之,恶则弃之》 [点评] 开篇扣住“怎样对待这些读者的呼声”,引出“应当善则听之, 恶则弃之”的观点,开门见山,入题简洁,切中肯綮,干净利索。 (示例二)江山如画,美人垂泪;英雄末路,霸王别姬。 大伯的眼泪顺着眼角落下,他浑厚、沙哑的声音,随着眼泪的落下被咽入胸 腔。我们总爱问大伯:“每次都哭,怎么还唱?”他总回答:“京剧的语言太美 妙,我舍不得不唱。” ——2018 年江苏卷《京剧》 [点评] 开篇利用两组四字词引出生活中的语言之一——京剧。然后通过 - 2 - 神态、语言等细节描写刻画了大伯倾情演唱京剧的情景。一问一答的对话,点出 了文章的主题“京剧的语言太美妙”,生动而富有感染力。 2.名句开篇,彰显底蕴 将名言警句、经典诗文、俗语等,不是作为题记而是作为文章开头的一部分 内容,直接引用或化用,将其作为全文的中心论点或者以此引出论点。这样做既 可以增加文章的文化内涵,彰显作者的文学底蕴,又可以增强文章的抒情色彩, 从而起到先声夺人、文采飞扬的艺术效果。如: 苏轼在《琴诗》里写道:“若言琴上有琴声,放在匣中何不鸣?若言声在指 头上,何不于君指上听?”诗人是智慧的,他通过对琴声的追问,向我们形象地 提出了一个哲学命题:美美与共,成就辉煌。 ——2019 年浙江卷《美美与共,成就辉煌》 [点评] 开篇引用苏轼的名句,由诗人对琴声的追问,归纳出一个哲学命 题——“美美与共,成就辉煌”。这一命题恰恰是本文的中心论点。这样的开头 既有文采,又能水到渠成地展示观点。 3.起兴类比,引人入胜 兴者,先言他物以引起所咏之词也。这里所说的“他物”并非与要描写的“此 物”无关,相反,二者之间应该有着密切的逻辑关系。这类文章的开头,常常从 自然界中的万事万物写起,花鸟鱼虫、飞禽走兽,无所不包。化理为形,化虚为 实,用形象包蕴思想,同时又大于思想,读来使人口舌生香,回味无穷。如: 水加水还是水,淡而无味;盐加盐还是盐,咸极遭弃;若将盐加入水中,则 是一杯有味的盐水。物如是,普通话与方言之间的关系亦如是。 ——2019 年浙江卷《各美其美,美美与共》 [点评] 由水和盐的关系,联想到“普通话与方言之间的关系”,作者巧 妙地由生活现象入手,引出话题,为下文展开论述分析张本。 4.反弹琵琶,柳暗花明 考生要论证的观点与传统的、一般人的观点相对或相反,而那些观点从某个 角度来说又没有错。为了不引起读者的误解,作文开头先肯定那些观点,然后再 从“反向”提出自己的观点。这是一种“反弹琵琶”的开头方法,开场圆满,滴 水不漏。如: 孔子曰:“君子不器。”意思是君子不应该像器具那样,让自己的作用仅仅 - 3 - 限于某一方面。而我却说,君子当为器。君子当接受教育使自己进步完善,从璞 玉浑金成长为有用之器;君子当海纳百川成为有容之器;君子当砥砺前行成为国 之重器,怀抱为国为民、舍我其谁之志。 ——2018 年天津卷《君子当为器》 [点评] 先引用孔子名言“君子不器”,继而简洁凝练地提出相反的观点 “君子当为器”,开门见山,明快有力,同时照应题目。之后的三个“君子 当……”,以排比句式从三个方面阐释观点,为下文展开论述张本。 5.整句入题,先声夺人 开头以对偶句、排比句等形式来议论点题、抒发情感,既能凸显文章的文采, 同时又能增强文章凌厉的气势,达到先声夺人的效果。这已成为近几年高考高分 作文中的常见手法。如: 相揖于春风,我懂得鲜花盛开的美好;相恤于诗书,我珍视风乎舞雩的安乐; 相敬于先贤,我一遍遍吟咏——“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观看完“纪 念五四运动 100 周年大会”后,我澎湃的心情久久难以平复。 ——2019 年全国卷Ⅲ《飒爽青春生活气,不畏任重求弘毅》 [点评] 此开头围绕“纪念五四运动 100 周年大会”展开,一连三句,形 成强大的气势,而后点出“我澎湃的心情久久难以平复”,为下文展开论述张本。 6.巧设问句,发人深省 文章一开篇便提出疑问或设置悬念,点燃读者的阅读热情,造成一种新奇感, 一步步引导读者更深入地思考,给人一种欲罢不能之感。如: “国之重器”是什么? 支撑一个国家存在或变强的人或物,就是“国之重器”。前两天在报纸上读 到题为“国之重器,人才为要”的新闻,不由沉思看我泱泱中华,可称“国之重 器”者谁?想到了中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总设计师邓小平…… ——2018 年天津卷《“国之重器”赞》 [点评] 面对作文材料中的“器”字,作者开篇就提出了一个问题“‘国 之重器’是什么”;然后自问自答,阐释其内涵。但作者没有停留在空泛论述的 层次,而是进一步明确自己要讨论的问题,即泱泱中华,哪些人可以称为“国之 重器”,进而展开对自己心中伟人的论述。 7.比喻生辉,妙语成金 - 4 - 比喻,可以将抽象化为形象,将深奥化为浅显,将复杂化为简明……引发读 者的联想和想象,给人以鲜明深刻的印象,并使语言富有感染力。运用比喻的修 辞手法开头,先要明确文章需要表现本体的何种特点,然后根据这一特点展开联 想和想象,寻找一个和本体相似而又完全不同类的事物作为喻体,喻体最好是大 家比较熟悉的事物。如: 祖国是阳光,我是树苗。经过 18 个春秋,曾经的幼苗,如今已枝繁叶茂,成 为新时代的栋梁。在实现中国梦的新征程中,习近平总书记教育我们:“广大青 年既是追梦者,也是圆梦人。”我们新时代的青年,不仅应该在祖国的庇护下成 长,更应该通过自己的努力,为中国梦的实现添砖加瓦。在新时代的今天,新青 年在祖国的高速发展中得到成长。 ——2018 年北京卷《新时代新青年——谈在祖国发展中成长》 [点评] 文章以生动形象的比喻句开篇,把“祖国”比作阳光,把“我” 比作在阳光下成长的“树苗”,写了青年一代对国家和个人的认识,既彰显了文 采,又为下文的进一步论述做了很好的铺垫。接着写自己已经成为栋梁,并且点 明自己的成长跟祖国的发展是息息相关的,引起读者的阅读兴趣。 8.情景交融,感染读者 以景入情是写记叙文常用的开头技法。在文章的开头,运用景物描写,为文 中所写的人和事营造环境、渲染气氛、提供背景,能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景物 之中融入作者的主观感情,又能达到景中有情、以景显情、情景交融的艺术效果。 开头运用景物描写,要注意描写景物的文字不能过多,突出主要景物即可,并且 要与文中所写的人和事有密切的关联。如: 六月的天空格外蓝,教学楼安静地矗立着。教室里面,您正温和地说道:“你 们再看看书,我再看看你们。”听见您的话语,正低头看书的我,刹那间有了在 最美的年华遇见了您的感触,思绪一阵飘扬…… ——2019 年全国卷Ⅲ《在最美的年华遇见您》 [点评] 作者以景物描写开篇,通过渲染教室外面静谧、祥和的氛围,引 出“我”听到老师的话语后的深深感触,给人一种亲切之感。 (二)锻造豹尾常见“9 法” 1.画龙点睛法 这种结尾用凝练简洁的语句归纳总结全文,揭示中心,起到画龙点睛、卒章 - 5 - 显志的作用。如高考优秀作文《“范儿”的正反面》的结尾: 我们要摒弃反面的“范儿”,大力弘扬正面的“范儿”。 寥寥数语,就对全文进行了总结,点明了题旨,收尾自然而圆满。 2.引用作结式 以名言、警句、俗语、歌词、诗文结尾,收束有力,有余音绕梁之效,使文 章活泼而有文采。如高考优秀作文《积小流以成喷泉》的结尾: 《荀子·劝学》中说:“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正是这些看似微弱的力量, 汇聚成了一个时代的伟大的喷泉,就像那潜心从事科研的于敏,就像那苦心行善 的特蕾莎修女…… 以《荀子·劝学》中的名句结尾,阐发观点的内涵,拓展语意,语言雄辩而深 刻,耐人寻味。 3.问句作结式 问句有设问句、反问句和一般性的疑问句等,在文章结尾设置问句,能够增 强情感力度,启发读者思考,收到“言有尽而意无穷”的表达效果。如高考优秀 作文《老实与聪明》的结尾: 说到最后发现,聪明是智商,老实是情商。我们每一个人都可问自己一句: 要成为完整、健全的社会人,以上两者,缺一可否? 以反问语气照应文章的观点,彰显了主题,启发读者联想和探究。 4.抒情议论式 结尾抒情,表达作者的情感,表明观点、态度,拓宽意境,从而引起读者的 共鸣,增强文章的感染力。如高考优秀作文《尽赏自然,尽得清欢》的结尾: 春风飞扬,春意浩荡,又是一年春光明媚时,岁月在春色中苏醒。愿亲近大 自然,遍赏春光烂漫,生命芳香弥漫,清欢相伴。 该结尾真切地抒发了作者对自然的热爱之情,表达了拥抱自然、感悟自然的 观点。 5.首尾照应式 结尾照应文题或开头,前后呼应,使文章结构圆合。如高考优秀作文《常怀 感恩之心》便用了结尾照应开头的写法: 开头:草感地恩,方得其郁葱;花感雨恩,方得其艳丽;己感彼恩,方得其 壮大。因为感恩,才会有这个多彩的社会;因为感恩,才会有温暖的人间;因为 - 6 - 感恩,才让我们懂得了生命的真谛。 结尾:山感地恩,方成其高峻;海感溪恩,方成其博大;天感鸟恩,方成其 壮阔。感恩,使我们的社会更加和谐;感恩,使我们的生命更加灿烂。 文章开头和结尾都以“感恩”入句,中心突出,首尾呼应,且都使用排比句 式,形成结构上的对称美,显得整齐完整,给人以清晰深刻的印象。 6.比喻收尾式 以比喻结尾,既形象生动,蕴含哲理,又文采飞扬,赏心悦目,让人回味无 穷。如高考优秀作文《旧书》的结尾: 人在幽暗狭长的隧道里踽踽独行了数千年,善良是手中的火炬,它颤动的微 光数千年都未熄灭。 在这里,作者把“善良”比作火炬,形象生动,内涵深刻,而且观点具有启 发性。 7.排比收尾式 即用排比的句式表达情感,照应文题,揭示主旨,突出中心,其优点是结构 严密且语势强烈。如高考湖北卷优秀作文《“喷涌”总在“蓄积”后》的结尾: 正因为有了泉水默默无闻的不断聚集,才有了一股股清泉的喷涌;正因为有 了邓稼先无私奉献的精神、兢兢业业的工作态度,才有了中国原子弹的成功爆炸; 正因为有了爱迪生持之以恒的精神、不怕外人嘲讽的态度,才有了电灯带来的光 明。要相信喷涌总在蓄积后,积蓄最充沛的力量,活出一个大写的人,展现靓丽 的自我! 结尾段采用排比句的形式,展现出喷涌的气势,很好地收束全文并点题,思 维开阔,语意流畅,感情充沛。 8.委婉含蓄式 即把丰富的思想感情凝聚于含蓄深刻的语言中,不直言其事,给读者留下一 定的思考和想象的空间,使读者感到余味无穷。如高考优秀作文《用心感受,自 然近在咫尺》的结尾: 嗅一嗅花草的清香,感受清风的灵动,触摸水的温润,你便会莞尔一笑。 该结尾委婉含蓄,寓意深刻,耐人咀嚼,形象地写出了用心感受自然的心态 与审美感受,既充满诗意,又起到升华主题的效果。 9.号召呼告式 - 7 - 以呼告的方式结尾,对某人表达一种理想或愿望;或者在文章最后发出号召, 呼吁人们朝着某一个目标去努力。这种结尾,感情充沛,鼓动性强,极易引起读 者的共鸣,能起到鼓舞人心的作用。如高考优秀作文《不能承受之善》的结尾: 抛却媚俗吧,如果媚俗,不如不伸出手。而援助之手一旦伸出,就请不要缩 回。 愿人世间万物皆若此,善哉,善哉。 结尾一语中的,总结升华,号召有力,引人思考,让人受到鼓舞。 二、拟写亮丽标题 俗话说:“秧好一半谷,题好一半文。”高考作文要想脱颖而出,崭露头角, 考生就必须在文章中展露自己的才思、才情和才华,擦亮标题这一双文章的“眼 睛”,使其精练传神、清新脱俗,让其明眸善睐,顾盼生辉。拟写标题应该遵守 简明、新颖、准确三个原则,使文章标题耀眼夺目,富有文采。 (一)拟写标题的要求 1.符合文体要求 高考作文的题目首先要充分体现文章的文体特征,让人一读标题就可以感受 到所写文章的文体样式。写议论文,标题要深刻、鲜明;写记叙文,标题要形象、 生动;写散文或小说,标题要含蓄、有诗意。 2.体现关键词 考生在拟写标题时要尽可能地将话题或材料中的关键词明示或暗示出来,让 阅卷者了然于胸,增强好感的同时减小误判的可能性。 3.传达主旨立意 考生在拟写标题时,要表明自己的观点态度,让阅卷老师在看到标题的第一 时间确定所写作文是否符合题意。 (二)拟写实力型标题三种方法 方法一:亮明观点 此类标题以无招胜有招,有大道至简的底气,质朴无华,亮出的都是“干货”。 因洗尽铅华,故能让阅卷者一目了然;因有的放矢,故能让阅卷者了解主旨。考 生在标题中直接表明自己的态度,亮出自己的观点,提出自己的见解,旗帜鲜明, 先声夺人。如: - 8 - ①作别眼见为实(全国卷Ⅱ·辽宁考生) ②打破定式,走向创新(全国卷Ⅱ·重庆考生) ③不忘根本,放眼未来(浙江考生) 人们肉眼见到的往往是事物的表象,而非真相,为此,例①用“作别”二字 明确地表达了作者对“眼见为实”这一习惯认识的否定态度;例②破的是“定 式”,立的是“创新”,先破后立,观点鲜明;例③“不忘根本”是“继往”, “放眼未来”是“开来”,鲜明地表达了作者“要在传承中发展壮大”的深刻见 解。 方法二:亮出内容 考生在标题中直接亮出文章的叙述缘由、核心意象、主要素材等写作内容, 标题中的人、事、景、物,各异其趣。如: ①花袭人的暖心世界(江苏考生) ②钱塘潮涌奇,我自泛扁舟(浙江考生) ③水应深潜,酒应细尝(全国卷Ⅱ·重庆考生) 例①亮出的是叙述缘由,用《红楼梦》中的花袭人之言展开议论,她要求宝 玉答应的三件事既体贴,又理性,正是“情切切良宵花解语”,因而富有事趣; 例②亮出的是带有水乡特色的意象——钱塘潮、扁舟,抒发了作者勇做时代“弄 潮儿”的豪迈情怀,因而富有情趣;例③亮出的是水、酒两个事物,借对二者“深 潜”“细尝”的态度,表达了“浅显之知浮于表面,深处挖掘才获得真知”的主 旨,因而富有理趣。 方法三:亮出层次 考生提取写作提纲中的关键词,在标题中直接亮出文章的行文思路、结构层 次,使文章构思清晰、布局分明。如: ①立大志,成大器,担大任(天津考生) ②变时变识变实(全国卷Ⅲ·贵州考生) ③新路·心路·兴路(全国卷Ⅲ·贵州考生) 例①中的三个短语形成了严密的逻辑推理链,“立大志”是“成大器”的重 要前提,而“成大器”又是“担大任”的重要前提,逐层推进,展示出文章严谨 的论证思路;例②和例③均采用“一字立骨”的方法,选择三个音近而意丰的词 语,巧妙相连,缀而成题。在标题中,例②展示出文章从时间在变、认识在变到 - 9 - 精神在变的总体架构;例③展示出文章从除旧布新、凝心聚力到民族复兴的总体 架构。 (三)拟写新锐型标题三种方法 此类标题“新”在与时俱进,与时代的主旋律、时尚的新潮流同频共振; “锐”在别出机杼,独辟蹊径,带给阅卷者扑面而来的“新”气、“锐”气。 方法一:镶嵌热词 考生在标题中镶嵌一些年度热词、网络热词等,彰显其与祖国同呼吸、共命 运的担当意识和与时代同行、倾听时代声音的使命感。如: ①不忘初心,砥砺前行(全国卷Ⅰ·山东考生) ②走好长征路,领航新时代(全国卷Ⅲ·四川考生) ③丢弃“佛系”扬“儒系”(浙江考生) 例①中的“初心”和例②中的“新时代”取自国家语言资源监测与研究中 心、商务印书馆等联合主办的“汉语盘点”年度字词,这两个词语传递的是正能 量,洋溢的是家国情怀;例③中的“佛系”取自网络流行词,标题鞭策了“佛系” 不争不抢、不求输赢的消极的“出世”态度,倡导“儒系”自信昂扬、奋发进取 的积极的“入世”精神。 方法二:点击时事 考生在标题中点击一些政治、经济、文化等领域的时事,彰显其“家事、国 事、天下事,事事关心”的情怀和对时事的敏感度、认知度。如: ①雄安的绿色长征路(全国卷Ⅲ·云南考生) ②且看少年芳华,助力国之成长——一封“时光瓶”中的信(全国卷Ⅰ·湖南考 生) ③只问使命,无问西东——2035 年的一份成人礼(全国卷Ⅰ·湖北考生) 例①的拟题灵感来自中国政治、经济领域中的一件大事——设立雄安新区, 此举乃千年大计,举世瞩目;例②和例③的拟题灵感来自热映的两部国产影片—— 《芳华》和《无问西东》。这两部影片奏响了“青春注定历经磨难,青春必然风雨 兼程”的热血乐章,抒发了“青春无问西东,奋斗自成芳华”的筑梦豪情。 方法三:焕发新论 考生运用发散思维、逆向思维以及批判性思维,打破成见、定论,在标题中 阐发独到的见解、新论,彰显其辩证、发展的眼光和逻辑思辨的能力。如: - 10 - ①己所欲慎施于人(上海考生) ②浮云不遮慧眼,众议难掩明心(全国卷 Ⅱ·重庆考生) ③器,善用者赢(天津考生)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是孔子的名言,但作者却对其进行了反向思辨,“己 所不欲,勿施于人”的出发点是“利他”,“己所欲,施于人”的出发点则可能 是“为己”。“利他”与“为己”是划分“被需要”动机和效果的标准。例①为 此阐发“己所欲慎施于人”的新论。“浮云遮望眼”“众口铄金”观照的是“浮 云”“众口”等外因的作用,但作者却换一个角度进行了思辨,认为“眼”“心” 等内因不够强大也可能是一个重要的原因。例②为此阐发“浮云不遮慧眼,众议 难掩明心”的新论。“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是孔子的名言,但作者却对其 进行了延伸思辨,“利其器”只是前提,“用其器”才是关键,人们应该做“器” 的驾驭者,让“器”帮助自己成大器,而不能被“器”绑架,沦为“器”的奴隶。 例③为此阐发“器,善用者赢”的新论。 (四)拟写新奇类标题四种方法 新奇类标题“入乎其内,出乎其外”,考生将长期积淀的文学素养幻化为标 题中一抹极具文采的云霞,妙手偶得,溢彩流光,让阅卷者拍案叫绝。 方法一:留意押韵 此类标题句式整齐,尾字押韵,读起来朗朗上口,既得词句结构之美,更得 汉字音韵之美。如: ①以梦为马,不负韶华——写给 2035 年的你(全国卷Ⅰ·江西考生) ②以大国之泱泱,添天下之风光——给“十八岁的你们”的一封信(湖北考生) ③巍巍浙江,日月争光(浙江考生) 例①上下句的尾字“马”“华”押 a 韵,意深韵长;例②上下句的尾字 “泱”“光”和例③上下句的尾字“江”“光”均押 ang 韵,铿锵有力。 方法二:机智集句 此类标题看似集词、集句,实则集思、集智,出于原句而不拘于原句,既得 原句之妙,又融新意之胜。如: ①变通则久(全国卷Ⅲ·贵州考生) ②粗粝能甘,纷华不染——寄往 2035(全国卷Ⅰ·湖北考生) ③上善若水,烟雨平生——写给 2035 年的你(全国卷Ⅰ·湖北考生) - 11 - 例①从名句“穷则变,变则通,通则久”(《周易》)中集词而来;例②从警句 “粗粝能甘,必是有为之士;纷华不染,方称杰出之人”(《围炉夜话》)中集句而 来;例③上句集于“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老 子》),下句集于“一蓑烟雨任平生”(苏轼《定风波》)。这些集词、集句不着斧 痕,浑然天成。 方法三:妙用修辞 此类标题运用各种修辞手法来增强词句的表达效果,既扣文题之隐旨,更化 平淡为神奇。如: ①握崭新机遇,担永恒使命——致新时代青年(全国卷Ⅰ·湖北考生) ②多元思维,破解问题的利刃(全国卷Ⅱ·辽宁考生) ③三“味”浙江人(浙江考生) ④在时代的浪尖上舞蹈(浙江考生) 例①中,“机遇”“使命”扣题旨,“崭新”“永恒”显特色,“握”“担” 明态度,富有见地,对仗工整;例②运用比喻揭示多元思维在破解问题时的重要 作用,深入浅出,形象生动;例③既可以理解为三次“品味”浙江人,也可以理 解为浙江人身上的三种“味道”,一语双关,意蕴丰厚;例④以“舞蹈”喻成长、 发展,典雅而生动形象,富有诗的意境和韵味。 方法四:巧妙引用 值得一提的是,广大考生在拟题时对“引用”这一手法运用得出神入化。如: ①江山代有才人出(全国卷Ⅰ·河北考生) ②不畏浮云遮望眼(全国卷Ⅱ·吉林考生) ③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全国卷Ⅲ·四川考生) ④大“器”磅礴,唯我中华(天津考生) ⑤轻舟驶过万重山(全国卷Ⅰ·湖北考生) ⑥路漫漫,吾将备变而求进(全国卷Ⅲ·四川考生) ⑦“头疼医头,脚疼医脚”漫谈(全国卷Ⅱ·吉林考生) 此类“引用”源于与作文题目要求在意蕴上的契合,例①、例②和例③分别 成为 2018 年考生在拟写全国卷Ⅰ、全国卷Ⅱ和全国卷Ⅲ标题时引用较多的诗文。 言其“出神入化”,是因为广大考生在拟题时不仅能够直接引用,如例①、例② 和例③,而且还能够别出心裁地化用,如例④、例⑤和例⑥。其中,例④中的“大 - 12 - ‘器’磅礴”从成语“大气磅礴”化用而来;例⑤从李白的诗句“轻舟已过万重 山”化用而来,巧改“已”字,尽得风流;例⑥从屈原的诗句“路曼曼其修远兮, 吾将上下而求索”化用而来,旧瓶装新酒,境界全出;例⑦直接借用熟语,将抽 象的主题表达得通俗而含蓄,新颖别致。 三、考场语言高分“4 法” “言之无文,行而不远。”语言是思维的绿叶,衬托起万紫千红的绚丽;语 言是情感的河床,奔腾着百转千回的悲喜;语言是思想的翅膀,翱翔在万里蔚蓝 的晴空。装点你的语言,让作文的思想在朵朵语言的浪花中闪耀出璀璨的光芒。 (一)文采斐然法 著名作家秦牧曾说:“文采,同样产生艺术魅力和文笔情趣。丰富的词汇, 生动的口语,铿锵的音节,适当的偶句,色彩鲜明的描绘,精彩的叠句……这些 东西的配合,都会增加文笔的情感。”虽然现在有一些对追求文采的过激看法, 认为追求文采就是试图为苍白的思想感情涂脂抹粉,但是,一篇佳句迭出、文采 斐然的作品依然会引起读者的爱才惜才之心。因为在文章中挥洒出的是作者敏锐 的才思,勃郁的才情。如果说文章的内容是一个二维世界,那么文采就是让它转 变为三维画面的重要手段。绘声绘色的细腻描绘,准确精彩的修辞运用,能够让 简单的文字焕发出珠玉的光辉,让平淡无奇的表达变得饱满动人。 我们可以比较下面两段文字: 他刚毅,坚挺,永不屈服,但是别人会把他归为另类。有时我们不能太过固 执,拐弯,再走,才是前进的真实写照。 他刚毅,坚挺,永不屈服,像一座高耸入云的山峰挺立;像一枝傲菊勇斗寒 霜;像一只翱翔于天际的苍鹰盘旋;像一颗璀璨的金子闪闪发光。但是,高耸的 山峰会被冰雪封冻;倔强的秋菊只能孤军奋战;苍鹰往往是猎人的最爱;就是金 子,也会因其光芒四射而灼伤了别人的眼睛。如果是这样,不但自己郁郁不得志, 而且别人也会把他当作另类对待。有时候,我们不能固执地一路向北,毕竟,条 条大路通罗马。既然这样,我们不如拐个弯,再走。 第二段文字整体采用了欲抑先扬的手法,比喻、排比并用,以富丽的文辞写 出了作者对“坚持”与“拐弯”两者关系的思考,让第一段中干巴枯燥的说理变 得赏心悦目。 文采斐然要避免华而不实,要追求华而实的语言。因为只有建立在坚实的思 - 13 - 想感情之上的文采才会是锦上添花,否则就如朽木雕花,功夫再好,也终不成器。 |佳作赏评| 弘扬中国梦,创造新辉煌 一考生 各位 2035 年的弟弟妹妹: 你们好!今天,我——来自 2018 年的老青年,给你们演讲的题目是“弘扬中 国梦,创造新辉煌”! 2018 年,我们的国家开始走向辉煌、成功的原因之一便是创新古老智慧,创 造年轻新中华。 “姜还是老的辣,酒还是陈的香”,这是古老的智慧与历史的余香;“且将 新火试新茶”,这是年轻的生机与全新的魅力。旧与新是中国故事的原色,亦是 我们的旋律,让新旧交融,创造神奇新辉煌! “周虽旧邦,其命维新”,这便是我们如今的真实写照,五千年悠悠不灭的 传统,那是“旧”的传递!始皇驰道与赵州桥,张骞出塞与汉长城……那是“旧” 的智慧与陈香! 而今,2035 年的我们更要维新与创新,这是时代的旋律。中国路与中国车、 中国桥与中国梦……这是新时代的生机,是对“旧”的传承。 曾有人说过这样一句话:“这个时代必将产生一些新的,有时让人困惑的东 西,我们应该敞开胸怀,由此才能培育出更好的作品。”诚如此言。屠呦呦带领 团队从古医书中创新出抗疟特效药,创造出有利于人类的作品;“天眼之父”南 仁东奉献一生,致力于 FAST 工程,创造出令世界敬仰的作品。我们身为新时代青 年,承接过去,立足现实,拥抱未来,将新与旧融合,不也可以为中国故事书写 新篇章吗?不也可以为中国梦涂上新色彩吗? “桃李不言,下自成蹊”,没有国家历史的厚重和未来的寄托,怎会有如今 的辉煌之作? 漫漫丝绸路,悠悠中国情。当初丝绸之路的开通,让民族间的联系更加紧密, “葡萄美酒夜光杯”便是如此;如今“一带一路”已发起号召,命运共同体的齿 轮开始运转,孔子学院走向全球,“汉语热”成为时尚,中国高铁迈出国门…… 这难道不是中国古老智慧的新生机吗?这难道不是国家新发展的体现吗? 吾国正强大,吾辈当努力!五千年的历史厚重不仅仅源于史书典籍与大地华 - 14 - 美,更源于古老智慧的光芒。我们需要继承传统,推陈出新;我们需要立足实践, 博采众长。我们对中华文化的传承与创新是新时代最美的注脚! 弘扬中国梦,创造新中华,需创新旧智慧,让新旧交融。2035 年的青年,你 们走在新时代的征程上,社会主义现代化基本实现,小康社会和谐融融,希望你 们抓住新机遇,创造神奇的新辉煌! 谢谢大家,我的演讲完毕! [名师点评] 这篇文章的亮点在于,以对偶句拟题,文采斐然,人物素材 与故事素材相得益彰,名言理论与个人分析相结合,整句锤炼与散句议论形式不 拘,议论发声与抒情号召鲜明有力。 (二)感情真挚法 南北朝文论家刘勰说:“情者,文之经;辞者,理之纬;经正而后纬成,理 定而后辞畅,此主文之本源也。”自古以来,真情实感就是作家用来打动人心的 根本。作家梁晓声在一次关于高考作文的访谈中也格外强调中学生作文应该有真 性情。真性情来源于真感受、真思考、真表达。 俗话说,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如果没有来源于自己内心的真实感受、真实情 绪,那么即便掌握再多的文字技巧,创作出的也都是无病呻吟的苍白作品。但是 也不乏这样的情况:手中有好材料,心中脑中有真感情、真想法,可是却是茶壶 里煮饺子,有货倒不出。这样的情况下,我们就不妨求助于一些作文技巧,让它 们来帮助我们表达,让自己的真情实感获得读者的共鸣。 首先要有真实的细节。一花一世界,一树一菩提。细节是非常生动而有力量 的东西,它抓住的是最容易被忽视,却又最能够体现生活真实的东西。好的细节 刻画往往让人有如见其人、如闻其声、如临其境的真实感受。 其次要重视环境的烘托。自然世界,万物有灵,作品中所塑造的环境与作者 的情感、气质、思想紧密相连,是作者内心的含蓄表白,能够动人于无痕之中, 而且读来余味无穷。这一点不妨向沈从文学习,他的作品最善于使用湘西的风土 来表现人性、人情。 最后要重视句式的特点,巧妙利用句式来为表情达意服务。比如短句较为明 快,适于表现强烈的情绪。在《记念刘和珍君》一文中,鲁迅这样描写女学生们 牺牲的场景:“但是,我还有要说的话。我没有亲见;听说,她,刘和珍君,那 时是欣然前往的。自然,请愿而已,稍有人心者,谁也不会料到有这样的罗网。 - 15 - 但竟在执政府前中弹了,从背部入,斜穿心肺,已是致命的创伤,只是没有便死。 同去的张静淑君想扶起她,中了四弹,其一是手枪,立仆;同去的杨德群君又想 去扶起她,也被击,弹从左肩入,穿胸偏右出,也立仆。但她还能坐起来,一个 兵在她头部及胸部猛击两棍,于是死掉了。”语言极为简洁,几乎是一语一顿, 充分表现了作者对执政府的冷血、残暴的控诉与愤恨。长句较为严谨。整句的使 用既在语音上富于美感,又能够增强抒情、议论的力量。尤其是排比句的使用往 往为广大考生所喜爱。而整句和散句兼用,则能让抒情议论起到收放自如、潇洒 自然的效果。此外,适当使用第二人称的写法,也会拉近作者与读者的距离。 |佳作赏评| 追梦之光,代代传承 ——给新时代青年的一封信 一考生 致 18 岁的你: 展信佳!祝贺你来到美丽的 18 岁。2018 年,是我的十八岁,不禁感慨万千 ——我看见追梦之光在代代传承,中国亦一路前行,一路发展——谨以此信,抒 发己怀;同时愿追梦之光,因你们的传承,让祖国更精彩更动人! 十八年前,千禧之年,我们诞生在刚步入新世纪的中国,被称为“世纪宝宝”, 身体里流动着华夏民族“龙”的血液。八年后,也就是难忘的 2008 年。那一年, 我们在上小学二年级,空气中氤氲着北京奥运的喜悦氛围,突然,如同雷声撕破 天际,汶川大地震——家园瞬间被震碎,毁万千生灵于一旦,举国悲恸。然而, 我亦在此时看见中国人民不屈的民族精神:解放军不畏余震,只争朝夕,高举救 灾的大旗;幸存者克服悲伤与恐惧,眼里盛满笃定与坚强;孩子们怀抱感恩之心, 眼里依旧闪耀着希望……十年前的汶川,地震震碎一切,而仅仅十年后,这里又 神奇地诞生了一座新汶川!——这就是咱们中国人,灾难可以毁灭一切,但却永 远无法动摇我中华民族追求完满、追求幸福的中国梦想。愿今日的你,无论遇到 任何困境,都能怀追梦之光,不断前进! 顺着时间的轨道,让我们一起走近 2013 年。那年我成为了一名初中生,国家 发射了天宫一号,并且首次进行了太空授课;那时“公路村村通”基本完成,“精 准扶贫”开始推动。到了 2017 年,我来到高中,国家的发展更是日新月异——互 联网普及率超过全球平均水平!也因为那时的扶贫政策,今日我国恩格尔系数进 - 16 - 入了全球 0.2%~0.3%的富足区间——中国更好了,百姓更幸福了!——正是一代 代人怀揣的追梦之光,才得以照耀今日之中国,逐步圆梦。你看看我的时代,是 上海洋山自动化码头那些平均年龄不超过 22 岁的青年工匠之梦,是以宋玺为首的 90 后赴亚丁湾青年的维和之梦……正是这些青年的追梦之光,照耀九州,促祖国 发展。愿你怀揣追梦之心,以青年的热血与奋进之力,不断前行! 今日,我们长大了,手持前辈交付的历史的接力棒;明日,手上的接力棒将 交付给你们。今日,我们从未如此接近小康社会的全面建成,但困难与挑战依旧 存在,国家发展仍需我辈青年砥砺前行;明日,你们的 2035 年,国家将基本实现 社会主义现代化,挑战与竞争会更激烈,期待你们这一代青年,继续传承追梦之 光,护祖国一路前行! 追梦之光,今日将来到你们手中,愿新时代的你们代代传承!中国梦,是中 华民族伟大的复兴梦,愿我们青年以追梦之光照耀前路!正如青年时期的周恩来 先生所言:“愿相会于中华腾飞之时!” 18 岁的我 2018 年 6 月 7 日 [名师点评] 这篇文章紧紧结合自身的成长经历:由“小学、初中、高中” 三个自身的成长时期与同期的国家发展相结合,在谈自身“际遇与机缘”的同时, 也在谈与国家“共同发展”。该文文采斐然,将自己对国家、“我辈”对“下辈” 的真挚情感融于优美的语言中,如第二段写地震之后人们的表现、第三段中“我 的时代年轻人追梦”的举例、第四段写“今日”与“明日”的情形,或排比、或 对照、或比较,行文有气势且富有文采。 (三)理性点缀法 人是有思想的苇草,思想是人类唯一的尊严。人类思想的星空闪耀着不灭的 理性之光,如果我们能够运用富于哲理性的语言作文,表达自己对世界、人生的 严肃思考,那么就会提升文章的理性品位和思想深度,从而更贴合高考作文对于 立意深刻的要求。 哲理性的语言对中学生而言并不是海市蜃楼,不可触及,只要我们注意观察, 注意积累,学会提炼和概括,一样也可以写出精彩的富含哲理的文章。何况中学 生作文并不需要写成逻辑严密的哲学论文,所以在文章中可以借助形象而生动的 表达来传达哲理。我们在实际操作中不妨尝试以下的方法: - 17 - 适当积累名言警句,作文时灵活运用。如安徽卷高分作文《行到弯道处,笑 看云起时》中就化用了王维的诗句“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既表现了考生 的文学素养,也体现了考生的考场机智,更使得作品的主旨得到了形象深刻的表 达。 运用形象思维,将抽象的人生哲理用自己的语言表达出来,象征和比喻都是 不错的助手。如巴金在《〈激流〉总序》中这样写道:“这激流永远动荡着,并不 曾有一个时候停止过,而且它也不能够停止;没有什么东西可以阻止它。在它的 途中,它也曾发射出种种的水花,这里面有爱,有恨,有欢乐,也有痛苦。”作 者用激流的形象描绘了奔腾不息的真实的人生,表达了自己对人生的真诚理解与 思考。 运用富于哲理的语言写作一定要注意切不可脱离自身的认知水平一味求深、 求异,以免陷入文字游戏之中。要知道大海的深沉固然富于美感,但是有的时候 溪流的清浅之美也很可贵。 |佳作赏评| 愿为他人的星,不妄为他人的太阳 一考生 小时候,我甚是喜爱,乃至感谢窗前夜幕中那一片星空,因为它驱散了我眼 前的黑暗与心中的恐惧,映入我每一个甜甜的梦。后来略微长大些,我突然发觉 这些星星是多么无用,不似太阳,能滋养一方土地上的生命。再后来,我终于明 白,其实那伟大的太阳,从遥远宇宙的另一边来看,也不过是一颗闪烁的星。它 燃烧着自己,释放着自己的价值,同时也把光远远地映入孩子的梦乡。 当今社会,有许多渴望成为他人的星星,乃至成为他人太阳的人。他们渴望 “被需要”,以此证明自己的价值。近来,这种“被需要”的心态为何会成为一 种普遍存在的现象呢? 首先,毋庸置疑,能够满足他人的需要是体现自身价值的最佳方式。马克思 曾说过,人只有为自己同时代人的完善,为他们的幸福而工作,他才能达到自身 的完善。“达则兼济天下”所实现的人生价值远远超出了“穷则独善其身”。因 此,我们会出于根植于内心的这份善,牺牲自我,满足他人需求,实现他人愿望 以成就自我价值。 但是,满足他人的需求,与渴望被他人需求,显然是两码事。在这个人与人 - 18 - 的关系愈发疏远,科技与经济的发展几乎将人与人之间含情脉脉的面纱撕得粉碎 的时代,许多人渴望被需要,只是想通过他人的需要重新获得人与人之间的亲密 感与连接感:既然自己被需要着,那就说明自己尚未被遗忘。更有甚者,以一种 救世主的姿态面对他人的需要,以此作为手段获得居高临下怜悯他人的乐趣,或 是虚图一个助人为乐的名声。渐渐地,帮助他人的初心被功利与虚荣的目的冲垮。 当有些人愿成为天边那颗默默闪烁的星星时,却又有人如同救世主般,渴望 着成为多出来的一个太阳。星星尚能以其微弱之光,照亮迷途孩子的归路;而当 太阳烤焦万物,焚裂山河时,恐怕只能请后羿除之了!所以,满足他人的需要, 实现自己的价值固然高尚,但请只问奉献,只问善良,无问功利与虚荣。宁为他 人身边默默付出的星,不妄为功利而虚荣的又一个太阳。 看看这些年社会中渴望被需要的心态,带来多少不堪与悲剧。我们熟悉的支 教活动,本是志愿者满足山区孩子受教育的需要而组织的善意活动。但近些年, 越来越多的城市孩子蜂拥进山区支教,而其中多数人却是因为执教经历能使他们 在国外大学申请中获得便利。因此,许多山区的孩子在尚未系统接受义务教育时, 便今天来个哥哥教画画,明天来个姐姐教吉他,让原先的教育计划被参差不齐的 支教活动冲垮。这些可怜孩子的未来在澎湃的“善意”中被粉碎,绝非支教之善 意初心。 因此,我们在满足他人需要时,切忌以自我为中心,扰乱他人原本的生活。 同时,我们也要始终思考,需要者到底需要什么帮助?只有将自己的每份善意落 实到精确而有效的帮助中,才能使善意得到最大体现。我们只需像星星一样,静 立一旁,默默付出,而不去想满足他人需要究竟能实现什么价值,只是相信:未 来会慷慨地赋予我们的奉献最高尚的价值。愿为他人星,不做众生阳。 [名师点评] 这篇文章运用了“理性点缀法”,通过星星和太阳的比喻论 证,否定了“功利的”“虚荣的”“被需要”心态,确立了观点。考生把马克思 的人生观、价值观与中国古代儒家倡导的人生观、价值观结合起来,证明了“能 够满足他人的需要是体现自身价值的最佳方式”。值得注意的是,考生在表述中 理性思考,特意强调了这种价值是来自“根植于内心”的“善”,从而为后面的 质疑与批判做了精准区分。此外,考生冷静地把渴望“被需要”的心理重点放在 了现实社会的背景下辨析,由此洞见了较为普遍的支教活动其实也带有明显的功 利目的的实质。这样的论证角度,确保了自己的论证分析具有针对性和说服力。 - 19 - (四)文字朴素法 清代散文家刘大櫆说:“文到高处只是朴淡意多。譬如不事纷华,悠然于世 味之外,谓之高人。……要当于极真、极朴、极淡处求之。”繁华落尽,真淳显 现的境界才是真智慧、真性情的高境界。所以庄子会说:“素朴而天下莫能与之 争美。”在今天高考作文弥漫着华而不实的文风的时候,一篇文字朴素,然而淡 而有味,品而隽永的文章必然能够脱颖而出,让人顿感耳目一新。 文字讲究不事雕琢的朴素美,但又有别于纯粹自然的芜杂随意。就像化妆的 最高境界是既能掩饰每个人的缺点,凸显优点,又能让人感觉这种美源自自身而 非附加。在许多文章大家的作品里,我们都能够从朴素的文字中感受到一种更高 层次的美——朴素与优美的高度融合。就像朱自清的《背影》写父子情,描绘身 体微胖的父亲艰难跨过月台去买橘子的动作,写父子两人简洁到不能再简洁的对 话,完全是平淡无奇的日常语言,可是我们却能够从中感受到真挚深沉的父爱。 想要达到这种朴素之美,首先就要苦练内功。这内功既指个人内心的丰富感 受、思维深度,也指个人的审美趣味及语言修养。真情实感是朴素之美的根源。 生活中不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只有做生活的有心人,才能从重复冗 杂的真实生活中寻找到真切感人的材料。只有勇于思考,才能在纷繁复杂的事实 材料中找到最本质的东西。有了这些东西,文章就自然能够做到情感充实饱满, 展现思维之美,而不止停留于浮华的文字表面。 其次,要苦练语言功夫。朴素的语言不是简单的大白话和市井俚语,而是极 具表现力的语言,惟陈言、巧言之务去。不妨尝试“三少三多”的做法:“三少” 是指少用形容词,少用修辞,少用长句;“三多”是指多用细节描写,多用白描, 多用短句。 |佳作赏评| 姥 姥 一考生 夜里睡不着,我总会想起勤劳、善良、勤俭持家的姥姥。 今年是姥姥百年冥寿。姥姥一辈子经历了多个年代,岁月的沧桑在她的脸上 烙下印记,花白的头发记录了她这一辈子的操劳。她这一辈人过的是平凡的日子, 享受的是生活的平淡。 姥姥十六岁嫁给了姥爷,过门之后,裹着小脚的姥姥就下地干活儿,牵牲、 - 20 - 犁地、点种,什么活儿都不落下,回家还得做饭,忙得脚不沾地,最后才吃口剩 饭。太姥爷抗日死在了东三省,太姥姥自己艰难地拉扯三个半大的孩子。她脾气 暴躁,常对姥姥发脾气。姥姥偶尔争辩几句,太姥姥就数叨姥爷,姥爷又是极孝 顺之人,说姥姥一顿,打几下,姥姥也就不说啥了。姥爷的弟弟、弟妹们,也对 姥姥没啥好脸色,特别是二姥姥,她先进门,年岁比姥姥大,又生了长孙,鸡毛 蒜皮的小事都给姥姥脸色看。姥姥明白不争不抢少闲气的道理,也就不说啥,隐 忍着过了一天又一天,过了一年又一年。 农村有句话叫“半大小子,吃死老子”。计划经济时代,社会物资匮乏,粮 食、蔬菜等都是凭票定量供应的。姥姥有好几个儿子,地里出粮不多,一大家子 吃菜烙饼就成了问题。姥姥便养成了做菜多放盐、吃咸的习惯,腌咸菜也成了姥 姥家的主要菜肴。及至我长大成人去姥姥家,吃的菜还是很咸,姥姥也因吃得过 咸得了高血压。 姥姥的身体相当好,七十九岁的她还扬场,八麻袋的黄豆她一人全包,村里 没人不伸大拇指,几个重孙子也都是她看大的。姥姥做饭的手艺在家里是最好的, 火候的掌握几个舅妈谁也比不过。只不过,姥姥做菜还是咸,六十多年的习惯, 真的改不了了。孙辈们不太爱吃咸,刚想说几句,长辈的筷子就砸到了头上,一 句话“少吃”,表达了对姥姥的尊敬和爱。 去姥姥家是我最高兴的事,因为可以陪姥姥打牌。工作后的我总是故意输给 姥姥钱,因为平时给她钱她都不要,但是她玩牌赢钱就可高兴了,这也是我孝敬 长辈的一点小技巧吧。我工作忙了,姥姥总为我担心,为了让姥姥宽心,我就说 些快乐的事情,姥姥也说些她快乐的事情安慰工作忙碌的我,那时候真的很温馨。 姥姥因高血压引起脑出血,没过几天就去世了。用村里人的话说,这老太太 死前没受啥罪,是上辈子积德行善修来的,也是儿孙们的福分。姥姥的一生,平 凡而简单。适意、平凡、快乐、自然,这几个字在她这部书朴素的扉页上十分醒 目。 [名师点评] 这是一篇朴实无华而又饱含真情的散文。作者选取姥姥一生 中的几个关键事件与细节,真实典型地表现了姥姥的纯朴老实、勤劳俭朴、快乐 知足等特点,表达了对姥姥的深情怀念。作者对姥姥的“读”,主要体现在对姥 姥内心世界的精准揣摩与细腻理解上,而姥姥身上的适意、简单、平凡、快乐, 正是“我”走好以后生活之路的精神源泉。全篇叙述平实自然,娓娓道来,这没 - 21 - 有技巧的“技巧”实际上是散文写作的至高境界。 四、考场作文的选材用材 材,如建筑师手中的红砖绿瓦,巧妙搭配,便构筑成美轮美奂的亭台楼阁; 材,如绘画师手中的五彩颜料,匠心独运,便创作出内涵丰富的艺术佳作。选材 恰当丰富,如巧剪云霓做衣裳,能使你的文章彰显出思维的厚度,焕发出智慧的 光彩。 (一)引经据典法 引经据典,就是在写作中用已经为社会所普遍公认的道理、原则,或为社会 所普遍赞誉的诗句作为论据来论说自己观点的选材方法。它主要包括古今中外的 名人名言、哲理警句、古诗名句、流传久远的俗语、谚语等。这些论据,由于经 过时间的历练、实践的打磨,为无数事实所证明,能深刻反映事物的本质或规律。 所以,在作文中恰当地加以引用,可以增强论证的科学性、准确度、可信度和厚 重感,使文章说服力大大增强。引经据典也可以充分体现考生的文化底蕴。 引经据典法的使用要注意五个原则:一是引用的内容必须准确无误,与原文 内容符合,绝不能张冠李戴,闹出笑话;二是引用的内容必须少而精,决不能连 篇累牍,否则极容易使文章显得庞杂、繁冗,也淹没了自己的见解和观点;三是 引用的内容必须有权威性,是真正的“经”和“典”,决不能为了证明观点编造 名句或随意引用同学、父母、朋友说的话;四是对引用的内容必须有正确的理解, 决不可断章取义、牵强附会,否则会弄巧成拙;五是选择多种方式加以运用,既 可直接引用,也可以间接引用,要针对不同观点以及在文章中不同位置选择适当 的方式。 |佳作赏评| 以大国之泱泱,添天下之风光 ——给“十八岁的你们”的一封信 一考生 十八岁的你们: 展信佳。今天,十八岁的我正坐在高考考场上,而十七年以后的你们,也将 如此刻的我一样,长大成人,用一代人的青春使命,与新世纪的中国一同成长, 和新时代的中国一起追梦、圆梦。 - 22 - “节物风光不相待,桑田碧海须臾改”,回忆我十八年来所经历的“中国 事”,从“新纪年”到“北京奥运会”;从“汶川大地震”到“‘天宫一号’太 空授课”;从“精准扶贫”到“互联网普及”……一路走来,有欢笑,也有泪水。 中国在成长,而作为华夏儿女的我们,无论今时还是未来,都应当担负起这一代 人的使命与历史重任,以大国之泱泱,添天下之风光。 今天的盛世华章,由我们这一代人谱写,新世纪的中国,正勇立潮头。如大 国重器,从港珠澳大桥的建设到“复兴号”动车组的通行,从畅通的郑万铁路到 上海洋山港的自动化码头;如大国外交,从北京 APEC 到 G20 杭州峰会,从达沃 斯论坛到厦门金砖会议;如民生工程,从海岛医院的点赞墙到长寿之乡的养老小 院;如协调发展,从京津冀一体化到雄安新区的设立,从精准扶贫到“闽宁模式” 的东西跨越;如共享经济,从共享单车到各种打车软件,从共享生活用品到无人 便利店的风靡……这些举世瞩目的成果,正是新时代的中国所拥有的。而与之同 行的,是无数爱国儿女、仁人志士,他们为新时代挥洒着汗水、热血,如黄大年、 南仁东……正是有了一代代人的不懈拼搏,我们才能够在新世纪的中国且歌且行。 “莫言下岭便无难,赚得行人错喜欢。正入万山圈子里,一山放出一山拦”, 昨日辉煌,已是过往。一切过往,皆为序章。 未来的中国,将由十八岁的你们谱写华章。我想象着,未来的中国,应当已 经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并向着更远的目标探索;我想象着,未来将有更多 的名字,在历史长河中熠熠生辉…… “红日初升,其道大光。河出伏流,一泻汪洋。潜龙腾渊,鳞爪飞扬。乳虎 啸谷,百兽震惶”,这是百年前,梁公对少年中国的期许。而新时代中国的未来, 将由今日的我们与明日的你们这样的中国少年一同铸造。 宋儒张载曾言:“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 同是中华儿女,我们肩负的是民族的使命,愿你我不忘初心,砥砺前行。以大国 之泱泱,添天下之风光。 愿我少年中国,映天朝晖,磅礴东方。 ××× 6 月 7 日 [名师点评] 这是一篇出色的书信体文章,引经据典是其最大的特色和亮 点。作者以丰富的历史知识、文学底蕴和文化思考,思接千载,广涉中外,引用 - 23 - 了杨万里、梁启超、张载的诗句名言,深邃思考,充分说明自己的看法和观点。 文章语言准确严谨、富有情感,既能“服人”又能“感人”,在考场作文中实属 罕见。 (二)合理想象法 南北朝文论家刘勰在《文心雕龙·神思》中说:“故寂然凝虑,思接千载;悄 焉动容,视通万里。”形象地描述了人们沉浸于想象世界中的情景,并接着说这 样以后就可以“吟咏之间,吐纳珠玉之声;眉睫之前,卷舒风云之色。”可见, 作文离不开想象,就像鸟儿离不开双翼一样。作文选材时学会运用合理想象法, 是写作中的重要一点,它可以激活我们头脑中尘封的记忆、生活阅历中积淀下来 的素材、阅读中获得的思考和心得,并借助想象的翅膀,穿过它们,融合它们, 使之成为我们写作中取之不尽的资源。 合理想象法的运用首先要明确何为想象。想象,指在头脑中把已有的表象做 适当的加工和组合从而形成新形象的过程,是一种创造性的思维活动,它的内容 是无限的。想象的内容可以是对自己已有的生活进行的再造,也可以是不依赖现 有的材料而在头脑中形成的独立的创造。它可以跨越时空的阻隔,摆脱现实的束 缚,根据立意的需要,把事件缩小或放大,把相同、相近或相反的东西联结组合, 把古今中外的事物串联起来,从而表达思想,突出中心。 运用合理想象法时要注意:一是想象是紧扣文章所表达的主题展开的,应是 合理的。二是想象是围绕文章主题的自由发挥,是丰富的、个性化的。具体说来, 就是在对主题进行多层次、多角度分析的基础上,考生根据自己的生活积累或阅 读积累或文化积累情况,扬长避短地充分展开想象。具体说,有以下三种常见方 法:(1)联系现实法。即想象的人、事、物、观点等直接来自现实生活或与现实生 活中的内容暗合。(2)溯古法。即想象的内容来自古今中外名著、历史故事传说中 与之相关的人和事;或依据原著和故事传说,运用想象扩充、改编或续编。(3)比 较法。将古今中外与主题相关的人、事、物、观点、诗文联系到一处,加以类比 或对比想象,使之共同为文章主题服务。 |佳作赏评| 让心中燃起劳动之火 一考生 亲爱的同学们: - 24 - 大家好!古人云:“民生在勤,勤则不匮。”劳动,既是指引人们迈向幸福 的光亮灯塔,亦是延续中华民族历史的优秀传统。但揆诸当下,“劳动无用论” 却甚嚣尘上。因此,我希望借此次演讲,让同学们对劳动二字有更深刻的理解。 劳动究竟是什么?也许你我都难以精准概括。但请大家环视四周:那堆砌整 齐的一砖一瓦,是工人们的劳动;那干净整洁的一道一路,是清洁工的劳动;那 骄傲成长的一草一木,是园丁们的劳动……甚至连我们写下的一笔一划,也是各 自的劳动。你我都在以劳动丈量时间,用劳动编织生活,无需刻意找寻,在校园 里随手定格,你都可目见汗水,劳动的汗水在熠熠发光。劳动,它就在你我身边。 我们劳动,是为了向个人与国家的福祉更进一步。有人指责,何不交给人工 智能?斯言谬矣!人工智能仅是科技的红利,却非国家的专利,更何况这红利也 是多少代科技精英们劳动的结晶!而你我劳动,是为了对得起家中那温软可口的 饭菜,对得起家人那饱含期许的眼神,对得起心中那破土发芽的梦想;你我劳动, 是为了向世界发出中国的呐喊,是为了在贸易战中不被他人掐脖要挟,更是为了 身上肩负着的民族复兴的荣光。因此你我才会用劳动写就壮丽诗篇,用劳动谱成 华美乐章。你我都在劳动,尽管疲累,但却义无反顾,是因为我们都深知,松软 的沙滩上最容易留下脚印,却也最容易被潮水抹去存在的痕迹;你我更知道,所 有挥洒过的那些汗水,都有苦尽甘来的一天。 心中燃起劳动之火,谁说星星之火就不能燎原?同学们!劳动并非肮脏疲惫 的代名词,它更像是以汗水执笔而成的青春画卷。所以,在清扫教室时,请仔细 一些;在整理书籍时,请用心一些;在布置考场时,请积极一些;路遇环卫工人 清洁时,请不要捏着鼻子走开;看见工人修理机器时,请不要心生厌恶;遇到园 丁修剪花草时,请保持善意的微笑。唯有你我都增添一点对劳动的主动与尊重, 我们的明天才会更加碧波荡漾,晴空万里。 诚然,劳动需要你我的辛勤付出,但这并不意味着无头苍蝇式的庸碌,那样 只会陷入疲累而一无所得的深渊中。应将你劳动的汗水,铺成一步步通向梦想与 目标的道路。唯此,我们才会越发热爱劳动,收获成果那一刻的欢呼雀跃也会更 加甘甜! 我的演讲到此完毕。谢谢大家! [名师点评] 作者有很强的修辞意识,大量使用比喻、排比、反问等修辞 手法,行文流畅,颇具气势,适合演讲情境。但在加强文采的同时,并没有华而 - 25 - 不实,这是由于作者善于选择丰富而具体的素材,将其编排得当。这些素材有大 有小,关乎国家与个人,既显出视野开阔,必要时又能落到实处。文章思路明晰, 暗合是什么——为什么——怎么样的思考轨迹,但却不露痕迹。文章情理交融, 既有较强的感染力,又有个人较深刻的思考,如对人工智能的理解,既准确又独 到。 (三)移花接木法 “移花接木”本来是指把一种花木的枝条,嫁接在另一种花木上产生新品种 或改善老品种的方法。在作文选材中,我们也可以使用这种方法,就称为“移花 接木法”。 大家都知道,在高考作文中如果把自己读过的书报上的故事原文或他人的佳 作直接搬上考卷,往往有抄袭之嫌。如果我们能对自己熟悉的几个故事进行压缩, 然后将其巧妙地组合在一起表达某种新的思想;或者借鉴各种传媒中的新颖的艺 术形式来表达自己的思想,往往给读者一种耳目一新的感觉。它在旧内容、旧形 式中融入了作者的新思想,是一种巧妙的借鉴,也是一种创新。 “移花接木”主要有“移内容”和“移形式”两种。“移内容”,主要是借 鉴自己读过的文学作品、熟悉的经典文学人物或社会事件来重新组合,展开故事, 表达见解。如借助四大名著来展开故事——可以是新编历史,或以历史人物为依 托编写与现实密切相关的故事,引发思考;也可以是直接借用名著中原有的故事, 表达与题目相关的见解。还可以借中国以及世界文学名著长廊中的人物,来进行 “移花接木”,如把法国作家巴尔扎克所著的《欧也妮·葛朗台》中的守财奴葛朗 台和中国作家吴敬梓所著的《儒林外史》中的严监生放在一起写,演绎故事,表 达自己对名利的思考。“移形式”,主要是移借自己所了解的和较易把握的某种 有特色的艺术形式来进行写作,表达思考。如借助学过的课文进行独创——学生 在高考作文中仿照课文写了《六国新论》《新皇帝新装》等。又如借助日记、笔记、 书信、招标书、诊断书、征稿启事、会议纪要、试验报告、采访记、问答录等多 种多样的形式来进行写作,使文章富有新意。 当然还可以从畅销书、电视剧、电影中获得写作灵感,如有不少考生的作文 题目就是从中“移花接木”而来的——考生曾借用白岩松的书名《痛并快乐着》 为作文题写作并获得高分。当然,在其他如《千年一叹》《拿什么拯救你我们的经 典》《将忙进行到底》《我忙故我在》《生命不能承受之轻》等题目中,我们都不难 - 26 - 看出“移花接木法”的妙用。 |佳作赏评| 假如我与心中的英雄生活一天 一考生 我是一名抗联战士,在一次战斗中被日寇俘虏,现在和政委赵一曼被关在同 一间牢房里。 长夜漫漫,寒风萧萧,监牢里一片黑暗。我和政委望着漆黑的夜空。我回想 着我们在林海雪原中打日本鬼子的事情。那时一曼姐在冰天雪地中带领我们袭击 鬼子的车队,烧毁鬼子的仓库,让鬼子焦头烂额,气急败坏。一曼姐枪法精准, 弹无虚发,曾在一次战斗中击毙过三名鬼子。战斗之余,她给我们讲全中国抗战 的形势,我们都很爱听。此时她又像个城里的女性,有说不出的温柔。她就像大 姐姐一样照顾着我们这几个女战士。可惜被叛徒出卖,我们落入敌人之手。 我看着窗外,问:“一曼姐,敌人对你恨之入骨,你怕吗?”一曼姐声音低 低却很清晰地说:“吾死志已绝,何怕之有?日寇占我东北,烧杀抢掠,奸污我 妇女姐妹,犯下滔天罪行。敌人越凶残,说明他们离失败越近。为抗日而死,死 而无憾!”我抱紧了她,只感到心中一阵温暖。 天亮了,两个日本兵把一曼姐带走了,我知道,他们多次用酷刑想从一曼姐 口中得到他们想要的情报,但是每次都是徒劳。 下午,一曼姐被带了回来,倒在地上。她头发散乱,神志不清,嘴唇都咬出 了血。我知道日本鬼子又对她用了刑罚。我用一块破布擦干净她脸上的血污,喂 她几口水,等待她的醒来。入夜,她才缓缓睁开了眼睛,有气无力地说:“小梅, 他们一定不会放过我。你不要怕,你一定要活着出去。请你把这封信设法交给组 织,这张照片就算留给我孩子的纪念吧。就说他的母亲是为抗日而死,孩子长大 叫他一定要抗日,完成母亲的遗愿。”一曼姐停顿了一会儿,说:“小梅,我给 你念首诗吧—— 誓志为国不为家,跨江渡海走天涯。 男儿岂是全都好,女子缘何分外差? 一世忠贞兴故国,满腔热血沃中华。 白山黑水除敌寇,笑看旌旗红似花。” 我泣不成声,知道这是最后的诀别。窗外,是无比黑暗的黑夜,何时能迎来 - 27 - 光明…… 赵一曼,中华民族的英雄儿女,以柔弱的身躯抒写了抗日志士的浩然正气。 我没有经历过那段艰苦的岁月,但我以想象还原历史,谨以此文表达我对英雄的 敬意! [名师点评] 这篇作文明显在内容上移植了赵一曼的故事,用以表现内在 的主题,借以表达对英雄赵一曼的敬意,可谓构思独特。但更为可贵的是作者能 自然地借助其中为大家所熟悉的赵一曼的性格、故事进一步构筑情节,刻画形象, 表达主旨。最后,作者又自然地点明中心。 五、完全段的写作 文章由段落构成,议论文讲究布局结构严谨,逻辑思维严密,而严谨的结构 和严密的逻辑都与段落的构成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如果段落内部前后衔接不紧, 思维混乱,就会影响文章的表达;分析论证就会不到位,文章就会缺乏说服力。 如果段落内容结构紧凑、丝丝相扣,条理井然,就会让阅卷老师眼前一亮,不吝 高分。因此,掌握议论文构段的标准模式及常见变式是考场议论文制胜的又一法 宝。 (一)议论文完全段的标准模式 一个标准的议论文论证段应该有三层:起始层、展开层、总结层。 1.起始层:提出本段的论题或论点,称为“段首中心句”,一般是简洁明了 的一个句子或两个句子,又叫“分论点句”。 2.展开层:围绕起始部分的中心或话题,提供分析论证、事例论据或事理论 据,采用一定的展开方法或按一定的顺序展开,对论据进行分析,对论点进行论 证。事例可以是一个较具体的故事,也可以列举若干事实;事理可以是因果分析, 也可以假设论证。展开层一般由“简要说理”+“事例论据”+“意义分析”组 成。 ①简要说理,从说理的角度简要阐释段首中心句。也可引用名言名句,从理 论上对段首中心句进行论证。要注意,名言名句与段首中心句的语意要相关,如 不相关,则不能起到论证的作用。 ②事例论据,列举典型事例,古今中外的事例只要符合题意的均可。所举事 例要紧扣段首中心句,对事例要进行剪裁处理,抓住需要的信息,舍弃与段首中 - 28 - 心句无关的信息。有时还要根据段首中心句的需要,将事例中隐含的有关内容挖 掘出来,增补一些与段首中心句相关甚至相同的词句,使事例论据和段首中心句 相统一。叙写事例一定要简明精练,切忌过多叙述或描写。 ③意义分析,是围绕段首中心句从正面分析事例的意义和结果,以达到论证 段首中心句的目的。 3.总结层:由展开部分引出一个合乎逻辑的结论,是对起始部分论点或中心 的重申与深化,但用语不能和前面的雷同或重复,在衔接上可加上“因此”“可 见”“由此可知”等词语,以表示“总结”。 但是最主要的是:起始层的中心句或分论点,既要由中心论点或论题引出, 又要符合论点鲜明正确的要求。展开层的论据一定要与段首中心句一致,概述正 确。总结层的内容与表达语言都要指向中心论点。 |佳作赏评| ①利器助人成事,高妙非凡,乃成匠心之作。(起始层)②“工欲善其事,必先 利其器”,在喧嚣中,真正的匠人们凭借着手中的利器和一颗匠心,打造匠心之 作。“器欲尽其能,必先得其法”。[简要说理]③鲁班发明的钻、刨子、铲子、 曲尺等利器,帮助多少能工巧匠们成品成事。(事例 1)④而一把上好的建水紫陶的 诞生,需要使用数十种大小质地不一的器具,加上数十道复杂的成型工序,最终 制作出一件典雅上乘的精品。(事例 2)⑤传统如此,现代化社会更是如此。(过渡)⑥ 看工厂里,工程师们利用自卸车、起重机、风车、化工提取设备、数控机床等进 行运输、动力、能源、机械、制造,向我们呈现了一个我国工业制造业快速发展 的立体坐标系。(事例 3)[事例论据]⑦一件件利器,打造匠心之作,承载着我中 华民族的强国梦。[意义分析](展开层)⑧幸哉,我大中华,“器”度非凡!(总结 层) 重器肩负荣光,成就梦想,则为国之砥柱。(起始层)领袖指出,“创新是引领 发展的第一动力,是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战略支撑”。随着一批批国之重器的 出现,中国开始在世界闪光。[简要说理]天宫、蛟龙、天眼、悟空、墨子、大飞 机等重大科技成果相继问世,“可上九天揽月,可下五洋捉鳖”的梦想已成为现 实。(略例)中国高铁、中国桥梁等更像一条条巨龙般穿梭在中华大地上,让世界看 到我华夏儿女的智慧和荣光。(略例)[事例论据]一件件重器,展现大国荣耀,实 现中华儿女奔向幸福未来的梦想。[意义分析](展开层)壮哉,我大中华,大“器” - 29 - 磅礴!(总结层) (节选自天津卷优秀作文《大“器”磅礴,唯我中华》) [名师点评] 这两段文字,是经典的议论文完全段。起始层、展开层、总 结层,层次分明;展开层中简要说理、事例论据、意义分析,样样具备;事例之 间,前后相承,过渡照应,一应俱全。这两段文字是我们学习议论文完全段的绝 好例子。 (二)议论文完全段的五种常见变式 1.“观点+事例+分析”式 这种构段方式的思路是:先亮出自己的观点,然后叙例,最后分析事例。采 用的是一种“总—分—总”的构段思路。例如: 心中有德,是那舍生取义的精神。(观点)你站在驶向零丁洋的船头上,平静而 又无奈,平静是因为你视死如归,无奈是太多的无德者与元兵相勾结,自己满腔 的爱国热情却敌不过内外夹攻。张弘范多次来找你,他给你讲了那么多你看不到 的“美好前程”, 可你不但不接受,还对着张弘范破口大骂,骂得惊天动地,气壮山河。(事例)是的, 我知道,纵然你失去所有,可你还有一件东西永存心中,那就是德。你没有忘记 百姓,没有忘记国家,于是便有了零丁洋上的千古绝唱“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 丹心照汗青”。一刹那,远处的宋代为你永存。因为心中有德,心中那舍生取义 的精神,所以你永垂不朽。“文天祥”深深烙在人们的心上。(分析) |边悟边练| 1.请采用“观点+事例+分析”的方式,以“翻开历史画卷,从古至今凡是 有所作为的人,都是把自己的志向与国家、民族利益紧紧地连在一起的”为开头, 写一段 200 字左右的文字。 答案:(示例)翻开历史画卷,从古至今凡是有所作为的人,都是把自己的志向 与国家、民族利益紧紧地连在一起的。屈原“吾将上下而求索”,杜甫“大庇天 下寒士俱欢颜”,陆游“僵卧孤村不自哀,尚思为国戍轮台”,李清照“生当作 人杰,死亦为鬼雄”,顾炎武“天下兴亡,匹夫有责”,鲁迅“寄意寒星荃不察, 我以我血荐轩辕”,周恩来“面壁十年图破壁,难酬蹈海亦英雄”。这铿锵有力 的诗句都说明了一个问题,个人的志向只有根植于国家、民族的土壤中,才能成 长为参天大树,开出灿烂之花。 - 30 - 2.“引言+观点+事例+分析”式 这种构段方式的思路是:先引用名人名言;然后或结合观点对名言进行诠释, 或直接提出观点;中间叙述事例;最后进行分析。如: 逸仙先生曾言:“世界潮流,浩浩荡荡,顺之则昌,逆之则亡。”(引言)面对 日新月异的世界,坐在井底望天只会让你落后于时代。拥抱这个新时代吧,正如 《天堂电影院》中所说:“如果你不出去走走,你就会以为这就是全世界。”(观 点)虚拟现实呈现的虽是幻影,但它将为人类社会发展打开全新的“大门”!《三体》 中曾预言将出现虚拟现实的游戏,而不久前在日本举办的 Anime Japan 上,这一预 想成为现实。(事例)拥抱新世界是大势所趋,生命需要尝鲜来保持青春与活力。(分 析) |边悟边练| 2.请采用“引言+观点+事例+分析”的方式,以“人人应该关心国家大事, 积极参政议政,发挥主人翁的精神”为观点,写一段 200 字左右的文字。 答案:(示例)“国家兴亡,匹夫有责。”人人应该关心国家大事,积极参政议 政,发挥主人翁的精神。我们不能像春秋时代曹刿的那个同乡,面临国家遭受侵 犯的局面,却说什么“肉食者谋之,有何间焉”的话。如果抱着让少数人去“忧 天下”而自己“何必去参与”的思想,来对待当前的改革和开放,那就丢失了自 己作为国家主人翁的资格了。 3.“观点+诠释+事例+总结”式 这种构段方式的思路是:先提出自己的观点,然后对观点进行诠释,中间叙 述事例,最后进行总结点题。如: 匠心如磐,时光雕琢。(观点)经过时间打磨,方可抛弃俗世纷扰,心无旁骛。 (诠释)明朝才子杨慎,年少时为相国公子,状元及第,春风得意中迷失双眼,放任 自流,在官场中沉沦。“大仪礼”事件如同晴天霹雳,作为首犯的他被贬职琼州, 终身不得入京。大梦方醒,杨慎“已消沧海元龙气,只余沧浪涌夫心”。经过一 个甲子的积淀,他写下的“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的《临江仙》 词千古流传。(事例)可见,时间磨炼品性,打磨意志,让人在命运起伏中返璞归真, 醉心钻研,终有所成。(总结) |边悟边练| 3.请采用“观点+诠释+事例+总结”的方式,以“稳健的性格来自坚定的 - 31 - 志向”为开头,写一段 200 字左右的文字。 答案:(示例)稳健的性格来自坚定的志向。一个人若没有远大的志向,只沉迷 于现实的花花世界之中,自然无法拥有沉稳的性格。班超投笔从戎,志在报国, 在对匈奴一战中从容不迫,沉稳冷静,终弘扬国威,不教胡马度阴山。林则徐斩 钉截铁,志在禁烟,在与洋人交涉中不卑不亢,稳中含刚,终虎门销烟,让洋人 胆战心寒。有远大的志向,眼光便放得远,心胸会沉稳下来,故曰:非有志者不 能稳也。 4.“观点+引言+事例+分析”式 这种构段方式的思路是:先提出自己的观点,然后引用名言对观点进行阐述, 中间叙述事例,最后进行分析作结。如: 乐业敬业,才会心无旁骛。(观点)“两句三年得,一吟双泪流”。(引言)日复 一日、年复一年重复相同的技艺,造就了格物致知、豁然达观的品格。正因对职 业敬爱,屈原执着于“路曼曼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终生无悔;屠呦呦 隐姓埋名数十年不求功名利禄,发明青蒿素药物;中国核潜艇之父黄旭华三十余 年做好一件事,设计制造中国核潜艇,实现强国之梦……时光赠予洗尽铅华的淡 然,才拥有“槐花高树晚蝉声”的释然。(事例)因此,若能做好一件事,此生足矣。 倘失去甘于寂寞之情怀,人将一事无成。(分析) |边悟边练| 4.请采用“观点+引言+事例+分析”的方式,以“成功需要毅力”为开头, 写一段 200 字左右的文字。 答案:(示例)成功需要毅力。古语云:只要功夫深,铁杵磨成针。它告诉我们 恒心毅力是成就事业的保证。山再高,只要坚持不断地一步一步地向上走,总有 一天会登上顶峰;书再难,只要坚持不断地一页一页地去读,总有一天会全面读 懂。马克思的《资本论》写了 40 年,法布尔的《昆虫记》写了 20 年,达尔文的 《物种起源》写了 20 年,曹雪芹的《红楼梦》批阅了十载。锲而不舍,水滴石穿, 顽强的毅力使他们成功了。 5.“事例+分析+观点”式 这种构段方式的思路是:先叙述事例,然后对事例进行分析,最后在分析中 提出自己的观点。如: 初入仕途,他曾向神明递状子为百姓求雨,当看到甘霖普降,高兴地作《喜 - 32 - 雨亭记》。在杭州、广州,他兴办水利,建孤儿院、医院,严禁弃婴……他以一己 之力对抗着王安石新法留下的恶果遗患,关注着千里荒旱,流离饿殍。针对逃兵 变为盗匪的现状,他发现问题症结在于低级军士出差官家不发旅费的荒谬法令, 从源头上治理。(事例)有些小事,不是难做,而是没人去做。苏东坡纵使受人陷害, 宦海沉浮也坚持做对的事,他因王安石这个不切实际的理想主义者而获罪,却用 力奔波,使百姓免于新法的伤害。(分析)苏东坡用他的人生经历告诉我们,不论身 处怎样的境地,保持从容豁达,是大器的君子。(观点) (优秀作文《君子大器》节选) |边悟边练| 5.请采用“事例+分析+观点”的方式,以“可见,淡泊宁静是人们拒绝诱 惑取得成绩走向成功的一个重要条件”为结尾,写一段 200 字左右的文字。 答案:(示例)被誉为“文化昆仑”“学界泰斗”的钱钟书先生,淡泊宁静得令 人肃然。记者采访,他回避;为他录像,他谢绝;中央电视台《东方之子》的编 辑们曾想尽办法,但他坚决不同意上镜。至于这个会那个会的邀请,他也从不给 面子,把全部心血和精力都倾注在心爱的事业上。正是因为他们拥有着常人难及 的淡泊宁静的胸襟,才能在自己从事的学术领域内取得常人难以企及的骄人成绩。 可见,淡泊宁静是人们拒绝诱惑取得成绩走向成功的一个重要条件。 |考场押题| 1.阅读下面的材料,按照要求作文。 颜回是孔子的杰出弟子,他终生贫困,并不幸早逝。按照世俗的看法,颜回 的一生是不幸而凄惨的。但是我们看到的颜回却是“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 乐”,虽居陋巷,箪食瓢饮,内心世界却充盈着无比的快乐。 这就是历史上有名的“孔颜之乐”。留给后人的问题是,高度的精神修养是 否能够冲淡现实生活中的不幸?或者说,当人们面对简陋匮乏的现实生活时,内 心的幸福感究竟源自何处? 对此你一定有过自己的体验和思考,请结合上述材料,写一篇文章。 要求:角度自选,立意自定,题目自拟;明确文体,不得写成诗歌;不得少 于 800 字;不得抄袭、套作。 [写作提示] “孔颜之乐”是一个值得我们挖掘的文化话题,也是一个颇 有思辨性的哲学命题。作文题力图打破历史与现实之间的屏障,让同学们思考物 - 33 - 质匮乏的现实生活中人们内心幸福的源泉所在,注重传统文化,倡导思辨色彩。 这个材料可以从三个角度出发立意。 (1)探讨高度的精神修养是否能冲淡现实生活中的不幸,可以回答“是”,也 可以回答“否”,言之成理即可。 (2)思考“当人们面对简陋匮乏的现实生活时,内心的幸福感究竟源自何处”, 信念、理想、高度的精神修养等都可以成为内心幸福感的源泉。 (3)综合考虑以上两个问题,提出“高度的精神修养可以冲淡现实生活中的不 幸,成为身陷困厄之人的幸福源泉”等类似的观点。 写作时要紧扣“当人们面对简陋匮乏的现实生活时”这一前提,不能脱离这 个前提简单地讨论幸福的来源。 2.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 800 字的文章。 “我们现在有条件向各国学习,我们必须有正确的学习态度,既不迷信自己, 也不迷信外国。迷信自己和迷信外国,都是思想不解放的表现。” ——1979 年“五四”人民日报社论 《解放思想走自己的道路》 “历史经验告诉我们,青春只有同科学知识结合在一起,同爱国进步结合在 一起,同先进的思想理论结合在一起,同国家和人民的需要结合在一起,才能建 功立业,大有作为。” ——1999 年“五四”人民日报社论 《承前启后继往开来》 “到基层和人民中去建功立业,让青春之花绽放在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在实 现中国梦的伟大实践中书写别样精彩的人生。” ——2014 年“五四”人民日报社论 《为实现中国梦激发青春力量》 一代青年有一代青年的时代使命。今年的五四青年节是五四运动 100 周年纪 念日,作为即将成为新一代时代使命的“接力者”,你有怎样的感触和思考? 要求:围绕材料内容及含意,选好角度,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 不得抄袭。 [写作提示] 材料所给任务很明确,要求考生以新一代时代使命的“接力 者”的身份,提出自己的感触和思考。考生可以抓住材料中的一些关键词来立意, - 34 - 如“思想解放”“青春”“科学知识”“爱国进步”“先进的思想”“中国 梦”“实践”等。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