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7.51 KB
- 2021-06-07 发布
- 1、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淘文库整理发布,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请立即联系网站客服。
-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阅读内容确认后进行付费下载。
- 网站客服QQ:403074932
微案三 文化常识
理解古代文化知识类实词在文中的含义,是 2015 年全国卷出现的新题型。这类实词,
在文言文阅读中经常出现,含义比较固定,涉及面较广。具体来看,高考考查的古代文化知
识主要有以下几类:称谓姓名、官职科举、地理常识、宗法常识、礼俗常识、服饰器物、历
法刑罚、古代音乐等。
古代文化知识的备考别无他法,唯有积累。对史传文中出现频率较高的和中学语文教材
中出现的古代文化知识精准高效记忆,是破解古代文化知识题的关键。
(一)官职职掌类
示例 释义
①直说太守..家,有此令郎君。(《孔雀东南飞》)
“太守”,古代对郡守的尊称,为一郡的最
高行政长官。
②太子..闻之,驰往,伏尸而哭,极哀。(《荆
轲刺秦王》)
“太子”,帝王的儿子中已经被确定继承帝
位或王位的儿子。
续表
示例 释义
③沛公左司马..曹无伤使人言于项羽曰。(《鸿门宴》) “司马”,古代武职官职名。
④晋侯.、秦伯.围郑,以其无礼于晋,且贰于楚也。(《烛
之武退秦师》)
“侯”“伯”,春秋时期的爵位
名。
(二)文化科举类
示例 释义
①六艺..经传皆通习之,不拘于时,学于余。
(《师说》)
“六艺”,指《诗》《书》《礼》《易》《乐》《春
秋》六部儒家经典。
②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寡人之
于国也》)
“庠序”,古代的学校名。殷商时代叫
“序”,周代叫“庠”。
续表
示例 释义
③后刺史臣荣举臣秀才..。(《陈情表》) “秀才”,此处指优秀的人才。隋代始行科
举制,设秀才科。唐初沿置此科,及第者称
秀才。
④有司业、博士..为之师。(《送东阳马生序》)
“博士”,秦汉时是掌管书籍文典、通晓史
事的官职,后成为学术上专通一经或精通一
艺、从事教授生徒的官职。
⑤因入京师,观太学..。(《张衡传》)
“太学”,古代设在京城的全国最高学府之
一。
(三)礼仪称谓类
示例 释义
①设九宾..于廷,臣乃敢上璧。(《廉颇蔺相如
列传》)
“九宾”,我国古代外交上最为隆重的礼节,
有九个迎宾赞礼的官员司仪施礼,并延引上
殿。
②以一少牢..告庙,请其矢。(《伶官传序》)
“少牢”,古代帝王祭祀社稷时,用羊、猪
各一头。(牛、羊、猪三牲全备,叫“太牢”。)
③总角..之宴,言笑晏晏。(《诗经·氓》) “总角”,八九岁至十三四岁的少年。
④玉斗一双,再拜奉大将军足下..。(《鸿门宴》) “足下”,古代下称上或同辈相称的敬辞。
⑤余自束发..读书轩中。(《项脊轩志》)
“束发”,十五岁时,男子要把原先的总角
解散,扎成一束。
⑥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曹刿论
战》)
“牺牲”古代为祭祀而宰杀的牲畜,色纯为
“牺”,体全为“牲”。
(四)天文、地理、历法类
示例 释义
①永和..九年,岁在癸丑..。(《兰亭集序》)
“永和”,年号纪年,东晋穆帝年号;“癸
丑”,干支纪年,指永和九年,即公元 353
年。
②六王毕,四海..一,蜀山兀,阿房出。(《阿
房宫赋》)
“四海”,代指天下、全国。
③便利此月内,六合..正相应。(《孔雀东南飞》)
“六合”,出生年月日的干支合起来共六个
字,都相适合。
④壬戌之秋,七月既望..。(《赤壁赋》)
“既望”,指望日的次日,通常指农历的每
月十六日。
例题 (2016·全国卷Ⅰ)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
A.首相指宰相中居于首位的人,与当今某些国家内阁或政府首脑的含义并不相同。
B.建储义为确定储君,也即确定皇位的继承人,我国古代通常采用嫡长子继承制。
C.古代朝廷中分职设官,各有专司,所以可用“有司”来指称朝廷中的各级官员。
D.契丹是古国名,后来改国号为辽,先后与五代和北宋并立,与中原常发生争端。
剖析 解答此类题目,需要在平时注意积累常见的古代文化知识,尤其是在课文和课文
注释中出现的有关知识,然后结合文本中该词的含义进行认证分析,来确定正误。“有司”
在文中指有具体职务、做具体工作的官吏,而不是指朝廷中的各级官员。
答案 C
技法透视
方法 示例
分类串记常见的文
化常识
高考对古代文化知识的考查多涉及思想文化(诸子百家的代表人物或著
作)、古典文学(文学流派、作家、作品)、姓名称谓(姓名字号、亲属称
谓等)、礼制官制、天文历法(天文学名词、历法)、地理交通(地理名词、
交通工具)、建筑(住宅布局及名称)和科举制度等。这就要求我们在平
时的学习中关注中国古代文化知识,通过查找资料等方法,分类积累并
串记相关的古代文化知识。
运用联想记忆触类
旁通
识记古代文化知识要进行相关的联想,或相似联想,或相反联想。如记
忆官职变动:
任、拜、除、征 ―→ 迁、擢、拔 ―→ 调、出、徙 ―→
罢、贬、左迁
授官职→提升官职→调动官职→免除官职
这样举一而反三,触一而发十,便能较系统地记住许多文化常识。
掌握常见的设误方
式
①扩大范围。(如解说“太子”,扩大范围说“有时也可指其他儿子”)
②跳脱背景。(如解说“嗣位”,本来是嫡长子继位,却说成“最年长
的儿子”继位,忽略嫡庶)
③张冠李戴。(如将对“庙号”的解说弄成对“谥号”的解说)
④以今释古。(如将“中国”的今义说成“中国”的古义)
比较法排除筛选错
误项
反复分析比较各选项的解说,用已知的文化常识对各选项进行筛选排
除,缩小确定范围,推断出解说错误的一项。
针对练习
判断对错。错误的,说出错误原因。
类型一:人的称谓(含名、字、号)、年龄
1.古代男子有名有字,名是出生后不久父亲起的,字是二十岁举行冠礼后才起的。
( )
答案 √
2.字,又称“表字”,往往是名的解释和补充,不管男女,只有到了成年才取名定字。
( )
答案 ×
解析 字是成年时才取的,名不是。
3.古代男子有名有字,称自己往往称字,称别人往往称名。( )
答案 ×
解析 称自己往往称名,称别人往往称字。
4.“朕”就是“我”的意思,早先没有特殊的含义,无论王公贵族,还是市井小民,
都可以自称朕。从秦始皇开始,成为皇帝专用的自称。( )
答案 √
5.冠,即帽子。免冠,就是脱帽。冠礼是古代成年男子满 18 岁举行的象征独立和成熟
的仪式,备受重视。笄礼是年满 16 岁的少女所举行的象征可以婚配的仪式,在冠礼、笄礼
之后男子就可以冠发、女子可以梳髻。( )
答案 ×
解析 “冠礼”为 20 岁,“笄礼”为 15 岁。
6.“臣”早期是古人表示谦卑的自称,百姓也可自称为“臣”,后来用作臣下对君的
自称。( )
答案 √
7.“自号”,旧时给自己取的号,大都是士大夫和文人墨客,因均属通晓翰墨之人,
无不别具匠心,各有所爱所好。( )
答案 √
8.“甫冠”指刚刚 20 岁。古代男子 20 岁行成年礼,束发戴冠,表示已成年。古代表
示年龄的词语还有“总角”“豆蔻”“耄耋”等。( )
答案 √
类型二:古代官职(含官职的任免升降)、部门
1.兵部是古代“六部”之一,掌管全国武官选用和兵籍、军械、军令等事宜。( )
答案 √
2.掾,原为佐助的意思,后为副官佐或官署属员的通称。根据分管事务的不同,有不
同的掾史,如户曹掾史、水曹掾史、比曹掾史、仓曹掾史等。( )
答案 √
3.比部,三国魏始设,为尚书列曹之一,尚书、门下、内史三省是隋唐时的中枢权力
机构。( )
答案 √
4.国子监,我国封建时代最高的教育管理机关,在有的朝代兼为最高学府。( )
答案 √
5.“六部”中吏部主管的事有官吏的任免、考核、升降及科举取士。( )
答案 ×
解析 礼部主管“科举取士”。
6.知贡举,主试者称为“知贡举”,就是“特命主掌贡举考试”的意思。( )
答案 √
7.循吏,正史中记述的那些重农宣教、奉公守法、爱民富民的地方官。( )
答案 √
8.户部,中国古代官署名,为掌管户籍财经的机关,六部之一,长官为户部尚书。
( )
答案 √
9.“大学士”又称内阁大学士、殿阁大学士等,为辅助皇帝的高级秘书官。( )
答案 √
10.谏议大夫,秦代置谏议大夫之官,专掌议论。隋唐仍置谏议大夫,分属门下省与中
书省,另设补阙和拾遗。唐代的谏官有权力驳回明显不合理的诏书。( )
答案 √
11.礼部,中国古代官署,掌管国家的典章制度、祭祀、贡举、户籍等事项。( )
答案 ×
解析 “户籍”应由户部掌管。
12.古代表示任命,授予官职的词语有“拜、除、授、赏、封”等等。“除”是去旧职
授新职。( )
答案 √
13.补,指官员由候补而正式上任;出,指京官外任;除,指授予官职。( )
答案 √
14.擢,一般表示升官,“左迁”是降职的委婉说法,“徙”则表示一般的调职。( )
答案 √
类型三:天文历法
1.天干和地支循环相配得 60 组,古代既可用来纪年,也可用来纪日。( )
答案 √
2.古代“朔”指农历初一,“望”指农历十五,“晦”指农历三十。( )
答案 ×
解析 “晦”是月末的那一天。
3.丁卯、己巳、戊申,为古时天干地支纪时的术语,可以用来纪日、纪月和纪年,古
人常将之与五行结合预测人的运命。( )
答案 √
4.古代“辰时”相当于现在的上午 6 点前后,“午时”相当于现在的中午 12 点前后。
( )
答案 ×
解析 “辰时”指上午 7 点到 9 点。
类型四:古代地理
1.燕,周朝诸侯国国名,在今河北北部和辽宁南部。燕王,中国古代王爵之一。( )
答案 √
2.关,在不同的时期有不同的意义,秦汉乃至隋朝,多指函谷关,如“先破秦入关者”
中的“关”就是指此关。( )
答案 √
3.“河北”在古代指的是黄河以北,这是一个古今异义词,与现代汉语中的行政区划
是不同的。( )
答案 √
4.古代“国”常用来指都城,同时也指诸侯被分封的领地。( )
答案 √
5.项羽灭秦后将秦国本土关中地区分封给秦军三位降将,封章邯为雍王,辖咸阳以西
及甘肃东部地区;封司马欣为塞王,辖咸阳以东;封董翳为翟王,辖陕北。合称“三秦”。
咸阳成了三秦的分界点。( )
答案 √
6.战国、秦、汉时代,通称崤山或华山以东为山东。山东,有时也泛指战国时秦国以
外的六国领土。今天的山东省指的是太行山以东。( )
答案 √
7.京兆:地名,古代的二级行政单位,在唐代所管辖范围大致相当于陕西西安及其附
近所属地区。( )
答案 √
8.黄河在古代被称为“河”或“河汉”,习惯上人们把注入外海外洋的称为“河”,
把注入内湖或内海的称为“江”。( )
答案 ×
解析 “河汉”指的是“银河”,人们把注入外海外洋的河流称为“江”,把注入内湖
内海的河流称为“河”。
类型五:科举制度
1.进士,中国古代科举制度中,通过最后一级中央政府朝廷考试者,称为进士。是古
代科举殿试及第者之称,意为可以进授爵位之人。( )
答案 √
2.庠序,指的是古代的地方学校,后也泛称学校或教育事业。《孟子》中有:“谨庠序
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 )
答案 √
3.诸生:明、清两代称考取秀才入学的生员为诸生。( )
答案 √
4.乡试:明清两代在省城举行每年一次的考试,考中的称举人。( )
答案 ×
解析 “乡试”三年举行一次。
5.“进士及第”指科举时代经考试合格后录取成为进士,科举殿试时的一甲三名,赐
“进士及第”的称号,即状元、榜眼、探花。( )
答案 √
6.太学,是中国古代的国立学校。太学博士是学校里学位最高、学问最渊博的人。
( )
答案 ×
解析 古代太学博士是学校的主持和讲授者,不是一种学位。
7.魏明帝太和年间始置进士科目。唐亦设此科,凡应试者谓之举进士,中试者皆称进
士。( )
答案 ×
解析 科举考试从隋朝开始,“魏明帝太和年间始”错误,应为“隋炀帝大业年间”。
8.殿试,是科举制度中最高一级的考试,在宫廷举行,由皇帝亲自主持,只考策问一
场。( )
答案 √
类型六:风俗礼仪
1.古时以“泰山”喻岳父,以“泰水”喻岳母,以“伉俪”喻夫妇。( )
答案 √
2.“姬”姓,中华上古八大姓之一,姬姓始祖为华夏民族的人文初祖——黄帝,黄帝
因长居姬水,以姬为姓。( )
答案 √
3.封建社会,不同阶层的人死亡有不同的称谓,称皇帝死为“崩”,诸侯或大官死为
“薨”。( )
答案 √
4.赐姓:古代天子据某人祖先所生之地或其功绩而赐予姓氏。多指以国姓赐与功臣,
以示褒宠。( )
答案 √
5.“昆弟”指兄弟。成语“义结金兰”“琴瑟和鸣”就特指兄弟情深。( )
答案 ×
解析 “琴瑟和鸣”特指夫妻感情。
6.请老,告老,指官吏因身体等原因主动请求退休,也称“乞骸骨”,官员正常退休
称“致仕”“致政”“休政”等。( )
答案 √
7.“立生祠”是古代一种民俗,即老百姓自发地为活人修建祠堂并加以奉祀。其对象
都是深得民心的官员。( )
答案 ×
解析 “自发地”“其对象都是深得民心的官员”的说法不正确。有的朝代,也可能谄
媚者或慑于其势者所为;奉祀的对象也不一定是“深得民心的官员”。
8.陛,是宫殿。古代臣子不敢直达皇上,就告诉在陛下的人,请他们转达,所以用陛
下代称皇上。殿下,也是对皇上的尊称。( )
答案 ×
解析 陛,是宫殿的台阶;殿下,是对太子的称呼。
类型七:年号、庙号、谥号等
1.庙号是皇帝死后,在太庙立室奉祀时特起的名号,如高祖、太宗、钦宗。( )
答案 √
2.《杜工部集》(杜甫)以官爵命名,《范文正公集》(范仲淹)以谥号命名,《贾长沙集》
(贾谊)以居官地或居住地命名。( )
答案 √
3.世祖章皇帝:“世祖”是皇帝的庙号,“章”是谥号。( )
答案 √
4.年号是中国古代帝王用来纪年的名号,是皇帝当政的时代标志,如河清、天和等。
( )
答案 √
5.谥号是古代帝王、大臣等死后,据其生平事迹评定的称号,如武帝、哀帝、炀帝。( )
答案 √
相关文档
- 2020年高三高考语文二轮复习:语言文2021-06-074页
- 山东省2020高考语文二轮复习第1部2021-06-0744页
- 2019版高考语文二轮提分复习专题62021-06-077页
- 2018年高考语文一轮复习核心梳理固2021-06-072页
- 备战2018高考语文考点一遍过专题252021-06-0722页
- 2019高考语文二轮复习优选习题增分2021-06-073页
- 2018年高考语文二轮复习专题11古代2021-06-0716页
- 高考语文晨读系列第二十季坚守原则2021-06-073页
- 高考语文二轮复习与策略高考第3大2021-06-077页
- 2018高考语文作文热点素材兴安杜鹃2021-06-07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