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47.50 KB
  • 2021-06-07 发布

河南省平顶山市一中2019-2020学年高二下学期开学检测语文试题 Word版含解析

  • 27页
  • 当前文档由用户上传发布,收益归属用户
  1. 1、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淘文库整理发布,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请立即联系网站客服。
  3.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阅读内容确认后进行付费下载。
  4. 网站客服QQ:403074932
www.ks5u.com ‎2019-2020学年下学期高二年级第四次质量测试语文试卷 一、现代文阅读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中国古代文人以诗书入画,于山水、花鸟等自然物象中寄兴托志、抒情达意,自王维,经苏轼、赵孟頫、董其昌诸先贤,成文人画一脉,传至当代,不断开创写意新境。文人画讲究笔墨情趣和诗书画印综合修养的传统、画格简淡的境界追求,以及崇尚和谐仁爱的审美理想,在当下依然具有积极的现实意义。‎ 赵孟頫的“作画贵有古意”,和韩愈的散文中“文以载道”的复古理论其实是一个目的,就是为了弘扬中国传统文化。应该说,赵孟頫是南宋院体向元代文人画过渡的一个桥梁,这也是他在中国美术史上的重要性之所在。赵孟頫为什么提出画要有“古意”?他说,画无古意,百病丛生。画无古意,虽工无益,这一切的根源其实是中国传统文化尚朴的理念。‎ 尚朴即主张俭朴,是不拘泥于外象的一种文化追求。中国传统文化认为,凡所有象皆是虚妄——眼睛所看到的象,都是会时刻变化的幻象,因此要追逐内在的真实,追逐宇宙真理,追逐人的真性情。说到底,就是追逐“大道”。“道”是中国哲学的重要范畴。失道则病,得道则圣。政冶、社会、经济、文化乃至绘画莫不如此。‎ 绘画必须尊重大自然的规律,也就是尊道而行。所以,赵孟頫提出“书画同源”,这里的“同源”就是同一道源,书画都是从大道而来,这就是文人画的文化内涵。可以说,找到事物本源的大道,便占有了整个宇宙。这就是中国的哲学。世界上的一切都在变化中,让我们从弘扬传统文化的角度,找到它最积极的力量。‎ 要从文化的本源看待文化精神和审美。审美的根源是什么?是文化。文化的根源是什么?是众生的根本利益。凡是符合众生根本利益的文化,就是正确的文化,就有正能量。利益有眼前利益、长远利益和根本利益之分。所以从这个角度而言,我们应该找到符合众生、符合全人类根本利益的文化,而从这样的文化生发出来的才是真正的审美。‎ - 27 -‎ ‎《淮南子》有记载,东方有君子之国,《山海经》亦云其人好让不争。这就是中国传统文化,是我们建立和谐世界、世界大同的一颗种子,一颗文化种子、尚朴的种子。我们不是不重视经济,但我们不追求奢华;我们不是没有竞争,我们的竞争是争之以理的君子之争。《淮南子》的“君子之国”比《老子》“小国寡民,老死不相往来”的境界还要高。老子的理念是独善其身,是出世的,《淮南子》讲的好让不争的君子之国,却可以适用于整个世界。就像习总书记所说,无论发展到哪一步,中国永远不称霸、永远不搞扩张。中国走的是和平发展、合作共赢之路。国与国之间携手共商未来,这样还会有战争吗?这岂不是人民的福祉?我们对经济发展的态度,也是在道的基础上,合理地利用大自然,而不是无限制地追求。这就是东方人的适可而止、中庸之道。‎ 中国文人画的特点恰恰就在于此,核心就在于此。传统文化精神是中华民族的灵魂所系,我们要尊重、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国家乃至为世界创建和谐社会做出贡献。‎ ‎(选自《文人画的现实意义》,有删减)‎ ‎1. 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 赵孟頫认为,画无古意,百病丛生,画无古意,虽工无益。故凡作画者,都应有古意,都应将传统文化融入画中。‎ B. 中国传统文化认为,凡所有象皆是虚妄,因此要追逐事物内在之真,包括真理、真性、真情。‎ C. 作者认为,《淮南子》比《老子》要高明些,因为其好让不争的思想比独善其身的思想要高明。‎ D. “中国文人画的特点恰恰就在于此,核心就在于此。”一句中的“此”指的是传统文化精神中的尚朴理念。‎ ‎2. 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作者举例论证中国文人画的发展,认为中国文人画自王维,经苏轼、赵孟頫、董其昌等大家们的发展,成为中国文人画之一脉。‎ B. 作者在论证文人画的现实意义时,先表明观点,指出文人画具有现实意义,然后举例论述文人画的传统文化的特点,再联系现实从宏观的角度谈其现实意义。‎ C. 文中将画家赵孟頫与文学家韩愈放在一起.实是以赵孟頫“作画贵有古意”来论证韩愈的“文以载道”的思想,这里赵孟頫的“古意”与韩愈的“道”是相通的。‎ D. 作者举赵孟頫为例,阐述他的文人画的创作观点,即“作画贵有古意”,目的是为了证明中国文人画的一个“文人”特点就是为了弘扬中国传统文化。‎ ‎3. 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 中国古代文人画画中有诗,画中有书,于山水花鸟等自然物象中寄兴托志、抒情达意,经诸先贤,成文人画一脉,千年来不断开创写意新境。‎ B. 要从文化的本源看待文化精神和审美。意思就是从众生的根本利益来看待文化精神与审美。凡是符合众生根本利益的文化,就是正确的文化,就有正能量。‎ C.‎ - 27 -‎ ‎ 赵孟頫是南宋院体向元代文人画过渡的一个桥梁,是因为他提出“作画贵有古意”的观点,这也是他在中国美术史上的重要性之所在。‎ D. 习总书记说,无论发展到哪一步,中国永远不称霸、永远不搞扩张。中国走的是和平发展、合作共赢之路。这既符合中国人的根本利益,也符合世界人民的根本利益。‎ ‎【答案】1. B 2. C 3. C ‎【解析】‎ ‎【1题详解】‎ 本题考查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应对此类试题,首先要读懂所给的材料,其次浏览选项,然后在文中找到与选项相关的语句进行比较、辨析。重点注意选项的表述(整合或转述)和文中内容的差别,看看有没有偷换概念、范围缩小或扩大、逻辑错误、强加因果、因果颠倒、篡改原文、无中生有等问题。‎ A项,曲解文意,“赵孟頫认为,画无古意,百病丛生,画无古意,虽工无益”说法不当,依据文中第二段“他说,画无古意,百病丛生。画无古意,虽工无益,这一切的根源其实是画无古意,虽工无益”可知,“画无古意,虽工无益”并不是他的观点,是作者指出的一种创作现象,用来论证“中国传统文化尚朴的理念”。‎ B项,正确 C项,曲解文意,“《淮南子》比《老子》要高明些”说法不当,依据文中“《淮南子》的“君子之国”比《老子》“小国寡民,老死不相往来”的境界还要高。老子的理念是独善其身,是出世的,《淮南子》……却可以适用于整个世界”可知,文本只是说《淮南子》比《老子》的某些观点境界高,适用范围广,并不是比它高明。‎ D项,指代不准,“‘此’指的是传统文化精神中的尚朴理念”理解错误。依据原文最后一段“中国文人画的特点恰恰就在于此,核心就在于此”可知,“此”的指代应该是就前指代,前面文段的内容是“这就是东方人的适可而止、中庸之道。”所以“此”指代的应该是“适可而止、中庸之道”。‎ 故选B。‎ ‎【2题详解】‎ 本题考查分析论点、论据和论证方法的能力。此类题重点考查论点是否正确,论据证明的是什么观点和论证的方法。答题时要注意分析文章的结构、中心论点和分论点的关系、论点和论据之间的关系、论证方法的类型。‎ - 27 -‎ C项,曲解文意,“以赵孟頫“作画贵有古意”来论证韩愈的“文以载道”的思想”说法错误,依据原文“赵孟頫的‘作画贵有古意’,和韩愈的散文中‘文以载道’的复古理论其实是一个目的,就是为了弘扬中国传统文化”可知,文本是阐述赵孟頫文人画的创作理念,所以举例韩愈的“文以载道”的思想是用来论证赵孟頫“作画贵有古意”的,选项恰好说反。‎ 故选C。‎ ‎【3题详解】‎ 本题考查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的能力。解答此类题时要整体理解文章的内容,侧重根据文意进行推断。一般分三步:首先要通读全文,明确论述话题;其次是概括每一段的观点;最后将选项信息归位,与原文比对理解,筛选出正确答案。‎ C项,偷换概念,依据原文“赵孟頫是南宋院体向元代文人画过渡的一个桥梁,这也是他在中国美术史上的重要性之所在”可知,赵孟頫是过渡的一个桥梁才是他重要性所在,而选项中的“这”指代的是上一句“作画贵有古意”的观点,将重要性原因说成是提出了这种观点,是错误的。‎ 故选C。‎ ‎【点睛】在做一般论述类文本阅读题时,我们不仅要读懂所给材料,而且要明白命题者的命题意图,辨析题目的陷阱类型,这样有助于我们识破陷阱,选出符合题目要求的答案。命题者设置陷阱的方法主要有以下几种类型:‎ 一、曲解文意。曲解文意指选项对词句的理解与原文意思发生了偏离,曲解了作者所要阐述的观点或所要表达的意思。‎ 二、篡改原文。错项故意更换、添加、删除个别关键词导致因一字或一词之差而背离原文的意思。‎ 三、张冠李戴。将原文中甲的观点说成乙的观点,或将甲的属性说成语的属性,偷梁换柱,混淆对象。‎ 四、无中生有。即原文无此信息,干扰项的内容在原文根本找不到依据,或原文中并无某种意思而凭空捏造出此意,纯属命题者故意用来迷惑考生。‎ 五、范围不清。范围不清指选项对原文论述内容的范围进行随意扩大或缩小。‎ 六、因果混乱。因果混乱一般有三种情况:一是因果颠倒,二是强加因果,三是原因不全。 ‎ 七、说法绝对。指原文的说法在范围程度上有所保留,而选项夸大其词,把相对的情况说成绝对的情况。‎ 八、答非所问。指题干问了一个问题,而选项回答的是另一个问题。‎ 九、混淆时态。指命题者故意把原文中的“已然”与“未然”混淆。‎ - 27 -‎ ‎(二)实用类文本阅读 阅读下而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材料一 咨询机构IDC最新发布的报告预测,2019年,大数据与商业分析解决方案全球市场的整体收益将达到1896.6亿美元(约舍人民币13495.l亿元),这一数字相比2018年增长12.lo%。在2019年-2023年的预测期内,全球大数据市场相关收益将实现13.1%的复合年均增长率,并预计总收益于2023年达到3126.7亿美元。‎ 未来五年,由于政策支持以及多方技术融合,中国大数据市场将保持稳定增长。该机构预测,2019年中国大数据市场总体收益将达到96亿美元,2019年-2023年预测期内的复合年均增长率为23.5%,增速高于全球平均水平。到2023年,市场规模则将增长至224.9亿美元,从技术上看,大数据相关硬件在2019年中国整体大数据市场中占比最高,达到45.2%;大数据相关服务支出和软件收益的占比则分别为32.20%和22.6%。而到2023年,随着技术的成熟与融合以及数据应用和更多场景的落地,软件规模占比将逐渐增加,服务相关收益占比保持平稳发展的趋势,而硬件规模在整体的占比中则逐渐减小。硬件、服务、软件三者的比例将更为相似,逐渐趋近于各占三分之一的权重。‎ ‎(摘自2019年09月18日《人民邮电报》谢静的《中国大数据市场保持稳定增长》)‎ 材料二 根据机构预测,到2020年,全球IP流量将达到2.3万亿GB,全球数据总量将达到44万亿GB,其中我国的数据量将占比l8%,人类已经迎来了大数据时代。在海量的信息洪流中,数据安全的重要性自然不言而喻。‎ ‎“重要数据”是国家数据安全管理政策中的核心概念,影响国家安全,影响公共利益。”中国信息安全研究院副院长左晓栋表示。安恒信息首席科学家刘博也指出,大数据已经成为国家的基础战略性资源,全面实施大数据发展行动,加快推动数据共享,助力产业升级与社会治理创新,已成为国家战略。‎ ‎“随着海量数据的进一步集中和信息技术的进一步发展,信息安全正成为大数据快速发展的瓶颈;”中国工程院沈昌祥院士在题为《数字经济时代的机遇与网络安全》的报告中表示,大数据信息安全主要集中体现在网络安全、系统安全、个人设备、供应链安全、数据安全等方面。杀病毒、防火墙、入侵检测的传统“老三样”难以应对人为攻击,且容易被攻击者利用;找漏洞、打补丁的传统思路不利于整体安全。‎ - 27 -‎ ‎“要主动为网络信息系统培育免疫能力,实施主动免疫可信计算,在计算运算的同时进行安全防护,以密码为基因实施身份识别、状态度量、保密存储等功能,及时识别‘自己’和‘非己’成分,从而破坏与排斥进入机体的有害物质,”沈昌祥院士表示。‎ 今年5月28日,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发布了《数据安全管理办法(征求意见稿)》(简称《办法》),对公众关注的个人敏感信息收集方式、广告精准推送、APP过度索权、账户注销难等问题进行了直接回应。论坛上,中央网信办网络安全协调局处长陈吉学对《办法》中涉及网络运营者收集使用个人信息、建立共享转让重要数据的风险评估制度、建立数据安全管理认证制度、网络运营者数据安全管理责任四大方面进行了介绍。‎ ‎(摘自2019年09月19日中国经济网《业内畅谈大数据安全:事关国家安全亟待出台标准规范》)‎ 材料三 ‎2017年以来,贵州省贵阳市人大常委会率先在全国设区的市一级层面制定出台3部大数据地方性法规,将大数据立法与大数据发展中的难点痛点、民生热点紧密结合,用创制性地方立法的方式为大数据发展保驾护航。‎ ‎“大数据地方立法在全国范围内没有先例可循,如何让大数据立法立得住、行得通、接地气、有实效,是不小的难题。”贵阳市人大常委会法工委主任陈寿宇说,在大数据立法工作中,他们准确把握地方性法规的实施性、补充性、探索性功能定位,恪守“不抵触、有特色、可操作”的地方立法原则。‎ ‎“3部《条例》的出台实施,已初步构建起贵阳大数据立法领域的体系性框架。”李忠表示,未来贵阳市人大常委会将立足贵阳大数据发展应用的实践,加强调查研究,加快经验做法的总结提炼,及时推进立法权限内的相关立法,让贵阳的大数据立法领域有一个更加完善、科学的体系性框架,为贵阳大数据发展提供更为坚实有力的法治保障。‎ ‎(摘自2019年08月29日《人民日报》《立法护航大数据发展》)‎ ‎4. 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足( )‎ A. 咨询机构IDC发布的报告预测,2019年大数据与商业分析解决方案全球市场的整体收益将达到1896.6亿美元,比上一年增长12.1%。‎ B. 咨询机构IDC预测,中国大数据市场将保持稳定增长,2019年大数据市场总体收益将达到96亿美元,增速高于全球平均水平。‎ C. 咨询机构IDC预测,中国大数据市场到2023年,市场规模则将增长224.9亿美元。其中大数据相关硬件在整体大数据市场中占比最高。‎ D.‎ - 27 -‎ ‎ 咨询机构IDC预测,到2020年人类已经迎来了大数据时代,全球数据总量将达44万亿GB,中国的数据量将占全球数据总量的18%。‎ ‎5. 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足( )‎ A. 到2023年,由于技术的成熟与融合以及数据应用和更多场景的落地,人们会更加重视软件,轻视硬件,导致硬件、服务、软件三者的比例将更为一样。‎ B. 大数据是国家的基础战略性资源,信息安全愈来愈重要。信息安全正成为大数据快速发展的瓶颈,传统的找漏洞、打补丁思路难以确保大数据信息安全。‎ C. 如果能主动培育网络信息免疫能力,实施主动免疫可信计算,在进行计算的同时采取安全防护等措施,就可能有效地保障大数据信息安全。‎ D. 贵州3部《条例》的出台实施,不仅为贵州大数据发展提供了坚实有力的法治保障,也为其它地方和国家层面的立法提供了较好的参考。‎ ‎6. 如何强化大数据安全,提升全社会的“安全感”7结合材料简要概括。‎ ‎【答案】4. C 5. A ‎ ‎6. ①强化数据安全保护工作,切实保障个人信息和重要数据安全。②加强数据安全国家标准体系研究和重点标准的研制工作;做好国家标准与国际标准的衔接配套。③加快大数据立法,为大数据发展提供更为坚实有力的法治保障。‎ ‎【解析】‎ ‎【4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认真审题,明确题干的要求然后浏览选项,到材料中圈出相关的内容,进行比对,做出判断。‎ C项,“其中大数据相关硬件在整体大数据市场中占比最高”扩大范围,根据原文“从技术上看,大数据相关硬件在2019年中国整体大数据市场中占比最高”可知,占比最高是在2019年。‎ 故选C。‎ ‎【5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筛选整合文本信息,概括中心意思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明确题干的要求,即选择“正确”或“错误”“一项”或“两项”的要求,然后浏览选项的内容,到文章中圈出相关的句子,再一一进行比对。‎ - 27 -‎ A项,“人们会更加重视软件,轻视硬件”无中生有,根据文章“而到2023年,随着技术的成熟与融合以及数据应用和更多场景的落地,软件规模占比将逐渐增加,服务相关收益占比保持平稳发展的趋势,而硬件规模在整体的占比中则逐渐减小”可知,人们重视软件,轻视硬件表述错误。‎ 故选A。‎ ‎【6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筛选概括文中信息,探究文本中的某些问题,提出自己的见解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明确题干的要求,然后到材料中圈出说明该如何做的内容,还可以圈出在大数据安全方面的问题,根据这些问题给出措施。‎ 根据材料二“随着海量数据的进一步集中和信息技术的进一步发展,信息安全正成为大数据快速发展的瓶颈”,根据这些问题可以得出“强化数据安全保护工作,切实保障个人信息和重要数据安全”。‎ 根据材料三贵州省贵阳市的例子,再结合出处标题《立法护航大数据发展》,可以得出,“加快大数据立法,为大数据发展提供更为坚实有力的法治保障”。‎ ‎“收集使用个人信息、建立共享转让重要数据的风险评估制度、建立数据安全管理认证制度、网络运营者数据安全管理责任四大方面进行了介绍”以及全球化的背景,可以得出“加强数据安全国家标准体系研究和重点标准的研制工作;做好国家标准与国际标准的衔接配套”。‎ ‎(三)文学类文本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遗言 杨蕾 村长突然倒地,躺在饭桌底下一阵抽搐,紧抓女人的手,嘴里喊了两声:纲!纲!便永远闭上了双眼。‎ 陶瓦村的人们听说了这事,老榕树下站着黑压压的一片人,人人为之唏嘘。人们帮村长的儿子纲把村长隆重安葬了,就埋在陶瓦河边。‎ 陶瓦河边多了一座坟茔,陶瓦村的人们也多了一份心事。大伙聚在一起,目光齐刷刷地拉远,望着那座坟茔一眼,再慢慢收回,投影一样放大到各自的脸,好像要在人的脸上找到什么答案,都想开口说什么或问什么,最终没人吭声。看着看着,就散了。‎ 三天前,温州香料商开着几部加长车来到陶瓦村收购八角,价钱可喜。大伙手上有了钱,有人提议把建桥的集资款交了,村长负责收款文书负责记账。村长办事喜欢趁热打铁,因此也就爽快地同意了。‎ - 27 -‎ 村长站在大榕树下的石桌上,兴奋地宣布:“今天收到集资款总共二十三万七千七百元。村会计去成都参加儿子的婚礼,明天回到了我马上把钱款交给他,由他拿到银行存进村委对公账号。有了这笔钱,再加上地方财政的扶持项目,大家放心,明年我们一定能告别渡船过河的历史!”大伙听了个个眉开眼笑。陶瓦村的田地大部分都在陶瓦河对年,一艘机动船是主要交通工具,那种劳作的艰辛,只有陶瓦人自己知道。‎ 可是,村会计没有按时回村,打个电话说难得出远门一趟,想逗留一段时日,去看看汶川地震遗址。‎ 二十多万的建桥集资款还在村长的手里,不,是在村长家里!陶瓦村的人心照不宣。‎ 村长的儿子纲在南宁开出租车,喜赌,欠债几十万。陶瓦村的人也心照不宣。‎ 陶瓦村的人静默了几天,终于着急了。如果不抓紧时间弄清这笔款项现在搁在哪里,他们再也吃不下饭睡不着觉了。他们自发集合商议,最后决定委派村文书、村妇女主任代表村民上村长家询问款项的去向。‎ 一个上午过去,两个代表回来了,一无所获。据说村长的女人当着他们的面,翻箱倒柜,摸枕头捏被角,连放在床角落的尿壶也不放过了。文书考虑到村长平时的细心,为了安全起见,有可能已经先把款项存进自家的账号里了,便派陶瓦村小学校长拿着村长家的银行卡到镇上银行查帐,回复说没有任何进账的记录。‎ 二十多万元的人民币,用农大牌饲料十斤装的袋子来装也装不完的,又不是一个芋头或一个红薯那么容易藏匿……村长的女人该不是有所隐瞒吧?有些人比比划划,胡乱猜疑着。‎ ‎“前两天,纲一直在赌场,还抽好烟!”有人喊出这句话,就像一颗炸弹扔进人群里,炸开了。他们好像看到,纲烧的不是烟,而是他们的钱。几个汉子按捺不住了,吵吵嚷嚷、气势汹汹地向村长家奔去。文书急忙伸手拦住:“大伙冷静点,村长尸骨未寒呢!‎ ‎“等他尸骨寒了,我的血汗钱可打水漂了!”有人蛮横地推了文书一把,愤愤地说。村长的老母亲,手拄拐杖,站在家门口,微仰头颅,花白的头发被风扬起,神情透出一丝大义凛然之气。面带愠色的汉子和不断跟随蜂拥而来的村民被镇住了,倏地停住了脚步。老太看着跟前一张张震慑的面孔,顿了顿嗓音,说:“本来,我想等会计回来再说,看来等不及了。我儿子怎样我老太婆心里清楚,我会给大伙一个交代的!”‎ ‎“媳妇,你告诉大伙,他临走前都说了什么?”老太太的身子微微抖索着,但很快镇定了。“他没说什么,只喊纲……”村长女人的眼泪像断线的珠子,扑啦啦地滚落。‎ - 27 -‎ ‎“文书,你到我屋里搬出床底下的那口缸,给大伙看看吧!”老太太淡定地吩咐。当文书抱着沉甸甸的一口瓦缸来到大伙的跟前,打开,满满的一缸人民币红灿灿地,映得大伙的脸一阵阵潮热,原本还在七嘴八舌交头接耳的村民都静了下来,一下子鸦雀无声。老太太抑制不住了,老泪纵横,哽噎着说:“收了大伙的钱,我儿子没再离开家半步。晚上来我屋里坐到天明,嘴上说守着妈,实是守着这口缸。临走了,挂念的还是这口缸啊!”‎ 那几条汉子“扑通”一声,双膝跪下,给老太磕了几个响头。人群里,一片啜泣声 ‎(选自《小小说选刊》)‎ ‎7. 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 小说采用插叙的方式,先写小说的村长的去世,接着插叙村长收建桥集资款,再叙述村长死后人们对集资款的追查,情节波澜起伏,摇曳生资。‎ B. “陶瓦村的人心照不宜”表现了村民对建桥集资款的担忧,而“陶瓦村的人也心照不宜”暗示了村长的儿子有可能用这些集资款去赌或还赌债。‎ C. “他没说什么,只喊……这里的“纲”与“缸”谐音,村长的女人理解为村长临死在喊自己的儿子的名字,而老太太理解为盛着村民建桥集资款的缸。‎ D. 小说中所写的村民,与鲁迅笔下所写的“看客”非常类似,他们仅关心自己的那点蝇头小利,而对于一心为公、为大众做出牺牲的英雄人物却不依不饶。‎ ‎8. 在真相大白前,小说的许多情节写了村民对集资款的担忧,请简要概述。‎ ‎9. 有人说,小说中,村长虽然正面出场不多,却是小说的主人公。请结合作品简要分析。‎ ‎【答案】7. D 8. ①村长去世后,人们“多了一份心事”,但此时都没有表现出来。②静默几天后,村民自发集合商议,决定委派村文书、村妇女主任代表村民上村长家询问款项的去向,后来文书又派陶瓦村小学校长拿着村长家的银行卡到镇上银行查帐。③人们胡乱犹疑后,几个村民直接到村长家去质问。 ‎ ‎9. ①从主题的角度看,村长是全心全意为村民办事的干部,他积极筹款,为村民修桥;他怕集资款丢失,藏得非常隐蔽;他临死一直在念叨着盛集资款的缸。②从情节的角度看,小说一直围绕村长筹款建桥、保护村民集资款、村长去世等情节展开。③从创作意图的角度看,小说塑造村长这一形象,是为了赞颂基层干部一心为公的品质。‎ ‎【解析】‎ ‎【7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的综合赏析能力。此类题考查的角度较多,有内容的理解,主旨的概括,形象(包括人物形象、物象和景物特点)分析,思想情感赏析,表现手法的分析等。解答这类题目,首先要题干的选择要求,如本题“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然后浏览每个选项,再逐一进行分析。‎ D项,“为大众做出牺牲的英雄人物”错误,文章并未显示村长的死是为大众做出了牺牲,文中主要是突出村长一心为公的品质。‎ - 27 -‎ 故选D。‎ ‎【8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梳理概括小说情节的能力。解答此类试题,首先要审清楚题干的要求,如本题“在真相大白前,小说的许多情节写了村民对集资款的担忧,请简要概述”,然后梳理小说情节,找到“真相大白前”“村民担忧集资款”的内容,根据这些内容进行概括。‎ 首先梳理小说情节,小说先写村长去世留下“纲”的遗言,接着插叙村长收建桥集资款,再叙述村长死后人们对集资款的追查,最后写真相大白,这就确定了设题的区域。‎ 然后到确定的区域中找到村民对集资款担忧的表现,如村长刚去世的时候,“陶瓦村的人们也多了一份心事。……都想开口说什么或问什么,最终没人吭声。看着看着,就散了”,此时人们虽有心事却没有表现出来,随着时间的流逝人们“自发集合商议,最后决定委派村文书、村妇女主任代表村民上村长家询问款项的去向……派陶瓦村小学校长拿着村长家的银行卡到镇上银行查帐,回复说没有任何进账的记录”,人们找代表询问并查账,最后“几个汉子按捺不住了,吵吵嚷嚷、气势汹汹地向村长家奔去”,上门质询。考生可以根据这些内容概括。‎ ‎【9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分析人物形象,对作品进行个性化阅读和有创意解读的能力。解答此类试题,首先要审清楚题干的要求,如本题“有人说,小说中,村长虽然正面出场不多,却是小说的主人公。请结合作品简要分析”,然后分析村长的形象,接着分析作品的情节、主旨等,并分析村长这一人物与小说情节、主旨等之间的关联。‎ 首先分析村长的形象,从文中来看,村长所做的事情如下:“温州香料商开着几部加长车来到陶瓦村收购八角,价钱可喜。大伙手上有了钱,有人提议把建桥的集资款交了,村长负责收款文书负责记账。村长办事喜欢趁热打铁,因此也就爽快地同意了”“村长站在大榕树下的石桌上,兴奋地宣布:‘今天收到集资款总共二十三万七千七百元。村会计去成都参加儿子的婚礼,明天回到了我马上把钱款交给他,由他拿到银行存进村委对公账号。有了这笔钱,再加上地方财政的扶持项目,大家放心,明年我们一定能告别渡船过河的历史’”,这是积极筹款为村民修桥;“收了大伙的钱,我儿子没再离开家半步。晚上来我屋里坐到天明,嘴上说守着妈,实是守着这口缸。临走了,挂念的还是这口缸啊”,这里交代了有关村长的两件事,一是守护集资款,二是临死的时候还牵挂集资款,从这些内容可以看出,村长是一个全心全意为村民办事、一心为公的基层干部。‎ - 27 -‎ 然后分析小说的情节,小说开头写村长去世留下“纲……”的遗言,中间插入村长筹款修桥一事,结尾通过村长母亲之口交代村长守护集资款的事情,以及临死口中“纲”的真实含义,所以小说的情节都与“村长”有关;‎ 接着分析小说的主旨以及作者创作的意图,从文中来看,小说通过村长的遗言以及村长所做的事情,如筹集修桥款,守护修桥款,临死惦记修桥款,展现出村长全心全意为村民办事的特点,通过这一形象赞颂了基层干部一心为公的品质,所以“村长”应为小说的主人公。‎ 二、古代诗文阅读 ‎(一)文言文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 郝质,字景纯,汾州介休人。少从军,挽强为第一。充殿前行门,换供奉官,为府州驻泊都监,主管麟府军马。与田朏将兵护军须馈麟州,道遇西夏数千骑寇钞,质先驱力战,斩首、获马数百。又与朏行边,至柏谷,敌堑道以阻官军,质御之于寒岭下,转斗逐北,遂修复宁远诸栅,以扼贼冲。宣抚使杜衍、安抚使明镐连荐之,且条上前后功状,超迁内殿承制、并代路都监。大名贾昌朝又荐为路钤辖。‎ 使讨贝州,文彦博至,命部城西。河上有亭甚壮彦博虑为贼焚遣小校蔺千守而质使千往他营度战具千辞质曰亭焚吾任其责千去而亭焚。彦博将斩千,质趋至帐下曰:“千之去,质实使之,罪乃在质,愿代千死。”彦博壮其义,两释之。质自此益知名。‎ 贼平,迁六宅使,历高阳关、定州、并代钤辖,驻泊副都部署,龙神卫、捧日天武都指挥使,马军殿前都虞候,加领贺州刺史、英州团练、眉州防御使。奉诏城丰州,进步军副都指挥使、宿州观察使。召还宿卫,改马军。英宗立,迁武昌军节度观察留后,加安德军节度使,为殿前副指挥使。神宗立,易节安武军,为都指挥使。元丰元年,卒,帝亲临其丧,赠侍中,谥曰武庄。‎ 质御军有纪律,犯者不贷,而享犒丰渥,公钱不足,出己奉助之。平居自奉简俭,食不重肉,笃于信义。田朏不振而死,为表揭前功,官其一孙。在并州,与朝士董熙善,约为婚姻。熙死,家贫无依,质已为节度使,竟以女归董氏。自为官,不上伐阅,从微至贵,皆以功次迁云。‎ ‎(选自《宋史·郝质传》,有删改)‎ ‎10. 下列对文中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 回河上有亭甚壮/彦博虑/为贼焚遣/小校蔺千守/而质使千往他营度战具/千辞质/曰亭焚/吾任其责/千去而亭焚 B.‎ - 27 -‎ ‎ 回河上有亭甚壮/彦博虑为贼焚/遣小校蔺千守/而质使千往他营度战具/千辞/质曰/亭焚/吾任其责/千去而亭焚 C. 回河上有亭甚壮/彦博虑为贼焚/遣小校蔺千守/而质使千往他营度战具/千辞质/曰/亭焚/吾任其责/千去而亭焚 D. 回河上有亭甚壮/彦博虑/为贼焚遣/小校蔺千守/而质使千往他营度战具/千辞/质曰/亭焚/吾任其责/千去而亭焚 ‎11. 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 西夏是党项人在西北地区建立的少数民族政权,宋朝称为夏国,因为在中国西部,故又被称为西夏。‎ B. 路是宋元时行政区域名。宋代的路是直辖于中央的最高行政区域,高于府、州等,相当于明清时期的省。‎ C. 留后,汉代节度使缺位时设置的代理职称。大臣遥领节度使,节度使出征或入朝,也常设留后作为代理。‎ D. 婚姻,意为儿女亲家,女方的父亲为婚,男方的父亲为姻,在《鸿门宴》里刘邦和项伯就曾约为婚姻。‎ ‎12.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郝质作战英勇,屡立战功。护送军需物资时与西夏几千骑兵力战,他身先士卒,斩杀几百人,缴获几百匹马;后又在巡边时,在柏谷大败敌军。‎ B. 郝质言而有信,重情重义。回河上的亭子被烧之后,他到文彦博帐下主动承担责任,曾经与董熙约为婚姻,董熙死后,家贫无依,他依然履行婚约。‎ C. 郝质治军严明,生活节俭。对触犯军纪的人,严惩不贷,但对部下的犒赏也很丰厚,甚至还拿出自己的俸禄补贴,而他自己吃饭却从不吃两样菜。‎ D. 郝质历仕多君,均受重用。曾被破格提拔为内殿承制;英宗时,被授予殿前副指挥使等职;神宗时为都指挥使;死后,皇帝还亲临其丧。‎ ‎13. 把文中划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敌堑道以阻官军,质御之于寒岭下,转斗逐北,遂修复宁远诸栅,以扼贼冲。‎ ‎(2)质趋至帐下曰:“千之去,质实使之,罪乃在质,愿代千死。”彦博壮其义,两释之。‎ ‎【答案】10. B 11. C 12. C ‎ ‎13. (1)敌人在路上挖沟来阻止官军,郝质在寒岭下抵御他们,辗转作战并追赶败北的敌兵,于是修复了宁远各栅,来阻塞敌人的交通要道。‎ - 27 -‎ ‎(2)郝质跑到(文彦博)帐下说:“蔺千离开,实际上是我派他去的,罪过是在我这里,希望(让我)代替蔺千受死。”文彦博钦佩他的正义,释放了他们两个。‎ ‎【解析】‎ ‎【10题详解】‎ 本题考查文言断句的能力。解答此类题要求学生正确理解相关语句,在语意把握的基础上,充分利用标志,如作主语、宾语的名词、代词,句首发语词,句末语气词,句间连词以及并列、排比结构等。并且能通过选项的比对,排除错项,选定正确项。‎ 画线句子中,“彦博虑”的后面应该有“虑”的宾语,故应从“为贼焚”的后面断开,可排除A、D两项;再比较B、C两项,“千辞”和“质曰”分别是两个不同的人物,分做两句话的主语,所以应在“质”前断句。排除C项。‎ 译文:回河上有一个亭子很壮观,文彦博担心被贼人焚毁,派小校蔺千看守,而郝质派蔺千到其他营地考察作战武器,蔺千推辞,郝质曰:“(如果)亭子被焚毁了,我承担这个责任。”蔺千(就)离开了,而亭子被烧了。‎ 故选B。‎ ‎【11题详解】‎ 本题考查古代文化常识。古代文化常识的考查主要集中在古代的一些称谓、官职的变迁、建筑的名称、年号、谥号、庙号、一些文书的名称、官场的一些礼节、朝廷的一些机构、典章制度、行政区划、还有一些避讳的说法等。平时注意积累,尤其是课本的注释的相关内容,答题时还要注意结合语境的含义作答。‎ C项,“留后,汉代节度使缺位时设置的代理职称”说法错误,“留后”是唐代节度使、观察使缺位时设置的代理职称,以后成为惯例,五代仍沿唐制。‎ 故选C。‎ ‎【12题详解】‎ 本题考查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要了解文言文的大意,然后根据选项,在文中找到相关语句,分析选项是否概括全面,翻译是否正确。本类题型设陷方式一般有故意拔高、信息错位、语句翻译错误、手法错误等。做题时要回归语境,理解翻译选项涉及的相关句子,然后将原文内容和选项加以对比,即能发现问题。‎ C项,曲解文意,“他自己吃饭却从不吃两样菜”与原文不符,从原文“平居自奉简俭,食不重肉”可知,他吃饭时不吃两种以上的肉食,而不是两样菜。‎ 故选C。‎ ‎【13题详解】‎ - 27 -‎ 此题考查理解并翻译文中句子的能力。翻译时以直译为主,意译为辅,把句子中的每一个字都要落到实处,注意重点实词、虚词、词类活用和特殊句子的翻译,不能翻译的助词等删掉,省略的内容根据上下文补充,平时训练时注意自己确定句子的赋分点,翻译时保证赋分点的落实。赋分点:‎ ‎(1)“堑”,挖掘;“北”,败逃的士兵;“冲”,交通要道。‎ ‎(2)“趋”,快走;“去”,离开;“壮”,钦佩;“两释之”,释放了他们两个。‎ ‎【点睛】课外文言文的阅读理解题目四步骤:‎ 第一步:快速浏览题目。课外文言文阅读试题有个特点:有的题目选项出示了文中某些关键字词的意思,有的题目则提示了文言文的主要内容。浏览题目有助于同学们初步了解文言文的大致意思。所以,接到课外文言文阅读文段,首先应该快速浏览文段后的题目。‎ 第二步:仔细分析标题。一般而言,课外文言文阅读文段都会给出标题。留意并仔细分析文段的标题。因为大部分标题本身就概括了文言文的主要内容。‎ 第三步:结合注释速读全文。课外文言文阅读文段,对于一些难懂的文言字词一般都会给出注释。这些注释有助于同学们准确理解文言文的主要内容。所以,千万别忽略这些注释,而应结合注释速读全文。另外需要注意的是,在阅读全文的过程中,碰到“拦路虎”千万别停下来苦苦思索,而应继续阅读。总之,速读全文,不求完全第四步:“对症下药”解答问题不同的题型有不同的解题方法。答题时需要根据具体的题型选择对应的答题方法,这样才能事半功倍。‎ 译文:‎ 郝质,字景纯,是汾州介休人。年轻的时候参军,拉硬弓是第一名。担任殿前行门,换任供奉官,担任府州驻泊都监,主管麟府军马,与田朏率军护送军需物资到麟州,在道中遇到数千西夏骑兵劫夺,郝质在前开路,奋力作战,斩杀数百人、获得数百匹马。又与田朏巡视边疆,到了柏谷,敌人在路上挖沟来阻止官军,郝质在寒岭下抵御他们,转战并追赶败北的士兵,于是修复了宁远的各个营寨,来控制敌人的交通要道。宣抚使杜衍、安抚使明镐联名推荐他,并且上奏章分条陈述他前后立功的情况,皇帝破格提拔他为内殿承制、并代路都监。大名贾昌朝又推荐他为路钤辖。‎ 皇帝派他征讨贝州,文彦博到了,命令他统帅城西的部队。回河上有一个亭子很壮观,文彦博担心被贼人焚毁,派小校蔺千看守,而郝质派蔺千到其他营地考察作战武器,蔺千推辞,郝质曰:“(如果)亭子被焚毁了,我承担这个责任。”蔺千(就)离开了,而亭子被烧了。文彦博将要斩杀蔺千,郝质跑到帐下说:"‎ - 27 -‎ 蔺千离开,实际上是我派他走的,罪过是在我这里,愿意代替蔺千受死。"彦博钦佩他的节义,(最后)释放了他们两个。郝质从此更加出名。‎ 贼人被平定,郝质升迁为六宅使,历任高阳关、定州、并代路钤辖,驻泊副都部署,龙神卫、捧日天武都指挥使,马军殿前都虞候等职,还兼任贺州刺史、英州团练、眉州防御使。郝质奉诏在丰州修筑城墙,晋升为步军副都指挥使、宿州观察使。皇帝召他回京负责宫中警卫。后来又改任去统领马军。英宗即位,他被调任为武昌军节度观察留后,加封为安德军节度使,担任殿前副指挥使。神宗即位,改任安武军节度使,担任都指挥使。元丰元年,去世,帝亲临他的丧礼,追赠为侍中,谥号武庄。‎ 郝质治理军队有纪律,违反纪律的人不宽恕,同时,犒赏也很丰厚,公家的钱不够,就拿出自己的俸禄来帮助。平时自己遵循节俭的原则,吃饭时不吃两种以上的肉食,很讲信义。田朏因没法挽救而死去,郝质写奏章说明他以前的功劳,(朝廷)让他的一个孙子做了官。在并州,他与朝士董熙交好,约为儿女亲家。董熙死后,董家贫困没有依靠,郝质已经是节度使了,最终还把女儿嫁给了董氏。他自从做官,不看重自己的功劳和资历,他的地位从低微到显贵,都凭功劳的大小逐次升迁。‎ ‎(二)古代诗歌阅读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列小题。‎ 临安春雨初霁①‎ 陆游 世味年来薄似纱,谁令骑马客京华?‎ 小楼一夜听春雨,深巷明朝卖杏花。‎ 矮纸斜行闲作草,晴窗细乳戏分茶。‎ 素衣莫起风尘叹②,犹及清明可到家。‎ ‎[注]①淳熙十三年,诗人在家乡赋闲五年后重被起用为严州知府,赴任前在临安等待皇帝召见时写下此诗。②“素衣”句:陆机《为顾彦先赠妇》诗云,“京洛多风尘,素衣化为缁”,陆游这里反用其意。‎ ‎14. 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A. 本诗与《书愤》同年创作,语言风格相同,用明艳恬静闲适的语言表达深沉的思想。‎ B. 颔联描绘一幅明媚生动的春光图。诗人静听楼外春雨淅沥,小巷传来的卖杏花声音。‎ C. “矮纸”是短纸,“草”就是草书。陆游擅长行草,他的行草疏朗有致,风韵潇洒。‎ D. 诗人巧用修辞。“薄似纱”运用比喻,生动形象;“风尘”,一语双关,寓意深刻。‎ - 27 -‎ ‎15. 本诗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情感?请结合全诗简要分析。‎ ‎【答案】14. A 15. ①表达诗人客居京华的郁闷和惆怅。首联“世味”“薄”表现了诗人对世态炎凉的无奈和感叹。②表达诗人壮志难酬的焦虑和悲愤。颈联表面上写优雅闲适,实际上正值国家多事之秋,诗人却作书品茶消磨时光,无法放下自己建功报国的大志,内心抑郁而且惆怅。③表达诗人羁旅风霜的苦闷和对官场生活的厌倦。尾联写不愿在京城堕落于风尘,闲居无聊,志不得伸,渴望归家的自我安慰。‎ ‎【解析】‎ ‎【14题详解】‎ 本题考查对这首词的赏析能力。涉及内容有:考查学生把握重要诗句在诗中的作用的基本能力,要从内容、结构、表现手法的角度分析其作用;考查学生把握诗歌表现手法的基本能力,需要学生准确细致把握诗歌的主要内容,结合诗歌表现手法进行具体细致分析,重点把握诗歌的核心内涵。‎ A项,与《书愤》相比,两首诗歌“语言风格相同,用明艳恬静闲适的语言表达深沉的思想”说法错误。《书愤》一诗前四句概括了自己青壮年时期的豪情壮志和战斗生活情景,气势雄放豪迈。后四句抒发壮心未遂、时光虚掷、功业难成的悲愤之气,整首诗歌,可见句句是愤,字字是愤。而本诗是陆游诗中少见的明艳生动、清新隽永风格。所以两首诗风格特点不同。‎ 故选A 。‎ ‎【15题详解】‎ 本题考查评价诗歌的思想内容和情感的能力。题干中关键词“作者情感”,答题时注意结合诗句、手法,具体分析情感。从以下几个角度入手,看标题、看作者、看注释,抓诗眼(或词眼)、抓主旨、抓意象特征。组织答案时,要用能够准确表现作者情感特点和情感基调的词语来概括作者的思想感情。平时要积累一些常见的诗歌情感规范用语。‎ - 27 -‎ 首联开口就言“世味”之“薄”,并惊问“谁令骑马客京华”,感叹世态人情薄得就象半透明的纱,结合对作者的了解以及注释,可知这是这位命途坎坷的老人发出的悲叹,说出对世态炎凉的内心感受,表达诗人客居京华的郁闷和惆怅。诗歌的颔联看似一幅清新明艳生动的春光图,但应抓住“一夜”两字深入挖掘,它正暗示了诗人一夜未曾入睡,国事家愁,伴着这雨声而涌上了眉间心头。陆游这里写得更为含蓄深蕴,他虽然用了比较明快的字眼,但用意还是要表达自己的郁闷与惆怅,而且正是用明媚的春光作为背景,才与自己落寞情怀构成了鲜明的对照。颈联在这明艳的春光中,诗人只能做的是“矮纸斜行闲作草”,闲极无聊,所以以草书消遣,小雨初霁,品茶、玩茶道。无事而作草书,晴窗下品着清茗,表面上看,是极闲适恬静的境界,然而在这背后,正藏着诗人无限的感慨与牢骚。国家正是多事之秋,而诗人却在以作书品茶消磨时光,真是无聊而可悲。所以颔联和颈联深入挖掘可知,作者含蓄表达的是表达壮志难酬的焦虑和悲愤。诗歌尾联,诗人声称清明不远,应早日回家,而不愿在所谓“人间天堂”的江南临安久留。这是诗人闲居无聊,志不得伸,渴望归家只能是一种自我安慰。‎ ‎【点睛】分析诗歌表达的思想感情,首先要看提示,定基调。诗歌的标题、作者、注释等,常常为我们理解诗词的情感指明方向。其次抓意象,挖内涵。意象是情感的载体,意象所体现出来的色调是情感的反映。优美闲适、色彩明丽的意象往往表达的是喜悦之情,冷清凄迷、色彩暗淡的意象往往表达的是忧伤之情。然后,品词句,悟感情。作者在诗词中常常会有情感的流露,这些自然流露的情感往往体现在只言片语上,要善于把握这样的词句,借此领悟情感。‎ 三、名篇名句默写 ‎16.名句名篇默写。‎ ‎⑴《归去来兮辞》中,“_______,________”一语双关地表达了作者原本就无心于官场的心志。‎ ‎⑵李密在《陈情表》中用“_______,_______”两句向晋武帝说明自己在前朝任职的目的,从而打消了晋武帝的疑虑。‎ ‎⑶《梦游天姥吟留别》中“_______”和“________”描写了云中仙人出场时的穿着与出行工具。‎ ‎【答案】 (1). 云无心以出岫 (2). 鸟倦飞而知还 (3). 本图宦达 (4). 不矜名节 (5). 霓为衣兮风为马 (6). 虎鼓瑟兮鸾回车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默写名句名篇的能力,解题时必须注意语意的提醒,从理解内容方面入手,不要死记硬背。名句默写分为两大类,一是给出语境的理解性默写,二是给出上句出下句的直接默写。此类试题解答时,默写要注意字形,而字形和字义分不开,学生应借助字义来识别字形。‎ ‎(1)“一语双关”“无心于官场”是提示,同时注意“岫”的书写;(2)“前朝任职的目的”是提示,同时注意“矜”的书写;(3)“仙人出场时的穿着”“出行工具”是提示,注意语句的对应,同时注意“霓”“鸾”的书写。‎ - 27 -‎ ‎【点睛】考生默写名句名篇时,容易出现三个方面的问题;一是一时回忆不起来(背诵不出);二是顺序错乱,张冠李戴;三是书写错漏。因此,答题时要沉着认真,要善于借助出处和引导句去回忆,万一一时记不起来,可以先放一放,不要急躁,做完其他题后可能又会突然记起来。答完题一定要反复默念,包括引导句在内,进行“全程回放”,这样,语序不当和书写错漏的问题一般都可以被发现并纠正。‎ 四、语言文字运用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3月已至,疫情未除。按照国家教育部“停课不停学”的相关要求,为使我市中小学生共享国家级专业媒体的优质教学资源,市文旅广电局积极协调促进中国教育电视台CETV-4频道在锦州的落地工作。目前,( )。‎ 按照“尽量减少中小时间,保护学生视力,防止同时上网出现网络‘拥堵’”的要求,国家级专业媒体中国教育电视台CETV-4频道集结北京市和全国部分省市区的特级教师、学科骨干教师,在延期开学期间特别开设《同上一堂课·直播课堂》节目,服务于全国小学至高中学生。为保障广大中小学生在疫情期间的学习,市文旅广电局按照疫情防控工作部署和国家广电总局统一要求,积极与中国教育电视台CETV-4频道协调,促进其在锦州的落地工作,市县广电网络单位克服缺少设备等难题,积极想办法,免费面向数字电视“CETV-4”开通频道。‎ ‎17. 下列填入文中括号内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A. 市内及县区相关用户已可免费收看收听该频道 B. 该频道已面向县区及市内相关用户免费开放 C. 该频道已面向市内及县区相关用户免费开放 D. 县区及市内相关用户已可免费收看收听该频道 ‎18. 下列各句中的书名号和文中《同上一堂课·直播课堂》的书名号,作用相同的一项是 A. 体育频道每天早上六点,《健身动起来》陪您迎接美好的新一天。‎ B. 《红高粱》是一部以抗战时期为时代背景的经典优秀影片。‎ C. 《柳叶刀》是1823年爱思唯尔(EIsevier)出版公司出版的杂志。‎ D. 1958年2月11日,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批准颁布《汉语拼音方案》。‎ ‎19. 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 A. 市县广电网络单位攻克缺少设备等难题,积极想办法,免费面向数字电视用户开通“CETV-4”频道。‎ B.‎ - 27 -‎ ‎ 市县广电网络单位克服缺少设备等困难,积极想办法,面向数字电视免费开通“CETV-4”频道。‎ C. 市县广电网络单位克服缺少设备等难题,积极想办法,面向数字电视用户免费开通“CETV-4”频道。‎ D. 市县广电网络单位克服缺少设备等困难,积极想办法,面向数字电视用户免费开通“CETV-4”频道。‎ ‎【答案】17. C 18. A 19. D ‎【解析】‎ ‎【17题详解】‎ 本题考查语言表达连贯、逻辑意脉一致的能力,答题时注意前后文的照应,以及语意的提示。本题命题者在题干所给的文段中挖掉一句话,然后设计四个内容差不多、但句式各异的句子,要求选出“填入文中括号内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选项都有一定干扰性,难度适中。‎ 从语境来看,括号前的句子提到了“CETV-4频道”,因此括号中的句子以“该频道”开头才与上文联系紧密,排除A、D两项;‎ 从选项内容的顺序来看,应先说“市内”,再说“县区”,排除B、D两项。‎ 故选C。‎ ‎【18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把握标点符号用法的能力。解答此类试题,首先要审清楚题干的要求,如本题“下列各句中的书名号和文中《同上一堂课•直播课堂》的书名号,作用相同的一项”,然后分析文中《同上一堂课•直播课堂》的书名号的内容,接着分析每个选项,选出作用一致的一项。‎ 文中《同上一堂课•直播课堂》的书名号表示电视台栏目和板块名;‎ A项和例句均属于电视台栏目与板块名;‎ B项,属于文化产品名;‎ C项,属于杂志名;‎ D项,属于文件名。‎ 故选A。‎ ‎【19题详解】‎ - 27 -‎ 本题考查学生病句辨析与修改能力。病句原因很多,主要有搭配不当、成分残缺、语序不当、结构混乱、不合逻辑、表意不明等。判断病句,必须对汉语的语言规范有所了解,首先要仔细阅读句子,第一步凭借语感感知句子有无毛病,再用所学知识(病句类型)作分析。可用压缩句子抓主要成分由整体到局部地判断。本题,题干明确指出“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此题将病句放入文段中,本身降低了辨析、修改的难度,但方法是不变的。‎ ‎“市县广电网络单位克服缺少设备等难题,积极想办法,免费面向数字电视“CETV-4”开通频道”,第一个问题是搭配不当,即“克服……难题”不搭配;第二个问题是语序不当,“免费”是修饰“开通”,所以应放在“开通”前面;第三个问题是成分残缺,“面向”的对象应是“用户”。‎ A项,“免费面向数字电视用户开通”语序不当,“免费”应放到“开通”前;‎ B项,“面向数字电视”成分残缺,缺少与“面向”搭配的宾语中心语“用户”;‎ C项,“克服缺少设备等难题”搭配不当,“难题”应改为“困难”。‎ 故选D。‎ ‎【点睛】语病主要分为六种类型:语序不当、搭配不当、成分残缺和赘余、结构混乱、语意不明、不合逻辑;而这六种类型又可归纳为两大类,即结构性语病和语义性语病。对于结构性病句,考生应多从语法角度分析,先压缩,再看搭配。要认真细致审读每个选项,重点注意分析并列短语作句子成分与其他成分的搭配,可以将并列短语拆开逐一与其他成分搭配,验证其当否。对于句式杂糅的句子,先凭语感判定其不协调,再分别造成句子,再放回原文中,验证其当否。对于语序不当的句子,先也要凭语感检测,再将不协调的词语或句子调换位置,看是否通畅自然。对因不明词义而造成前后矛盾的语句,应尽力推敲出这个关键词语的含义,推敲方法是拆字组词。‎ ‎20.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2个字。‎ 俗话说“一年之计在于春”,正值阳春三月,也_________。如果春季养生做得好,对我们一年的身体健康都是很有好处的。“春三月,此谓发陈”,这一句告诉我们,立春之后,我们主要要养的,就是“阳气的升发”,本来阳气应该让人“生机勃勃”,可是过冬之后,一些人有时会出现压抑或者过于安静的状态,这时,_________也就是常说的“春困”。所以需要我们好好地维护,这时候的“养”,有蛰伏,则唤醒其运动起来。但春季气候多变,冷暖不均,阳气还没有充分升浮,故不宜__________以和缓的运动为主。‎ ‎【答案】 (1). ①正是养生的好时机 (2). ②人体就会出现倦怠嗜睡 (3). ③进行剧烈的运动 ‎【解析】‎ - 27 -‎ ‎【详解】本题考查学生补写句子能力。解答此类试题,首先要浏览语段,把握语段的主要内容,然后分析横线前后句子,结合前后句子的句式和内容进行拟写。‎ 第一处,结合后面“如果春季养生做得好,对我们一年的身体健康都是很有好处的……”可知,横线处的内容应是说阳春三月是养生的好时机。‎ 第二处,“这时”是指前面“可是过冬之后,一些人有时会出现压抑或者过于安静的状态”的时候,横线处应是说此时人体呈现出的状态,再结合后面“也就是常说的‘春困’”可知,横线处的状态应与“倦怠”“嗜睡”有关。‎ 第三处,结合前面“春季气候多变,冷暖不均,阳气还没有充分升浮”和后面“以和缓的运动为主”可知,横线处应是说不适宜的运动,且这一运动应与后面“和缓”相反,故为“剧烈运动”。‎ ‎21.请结合当前我国抗“疫”壮举,根据下面这句话拟写出下联。‎ 雷神山、火神山、钟南山三山齐聚镇瘟疫 ‎【答案】示例:医者心、仁者心、中国心百心同志祛病魔。武汉人、湖北人、华夏人万人一心克难关。‎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学生拟写对联的能力。解答此类试题,首先要审清楚题干的要求,如本题“结合当前我国抗‘疫’壮举,根据下面这句话拟写出下联”,然后回顾对联的要求,再分析当前国内的一系列抗疫的事件,最后结合上联进行拟写。‎ 首先把握对联的特点,即字数相等,断句一致,内容相关,上下衔接,词性相对,位置相同,仄起平收,音调和谐。‎ 然后回顾我国当前抗击疫情的一系列举措以及抗击疫情中的一些典型事件,如各地医疗工作人员聚集武汉共同抗击疫情,如志愿者主动参与到抗击疫情的队伍中,如李兰娟,如钟南山,等等。‎ 接着分析上联的结构,“雷神山、火神山、钟南山三山齐聚镇瘟疫”,“雷神山”“火神山”“钟南山”,这是三个名词性短语,且三个短语的最后一个字都是“山”,“三山”是对前面三者的总括,“三山齐聚”是主谓短语,“镇瘟疫”是动宾短语。‎ 最后对应上联进行拟写,如“医者心”“仁者心”“中国心”,如“武汉人”“湖北人”“华夏人”等,后面跟事件即可。拟写的时候要注意形式上是对偶,内容要与抗疫相关。‎ 五、写作 ‎22.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 27 -‎ 儒家和道家是中国古代两个重要的思想流派。儒家宣扬“知其不可为而为之”,这一精神激发了无数爱国志士为国家民族而前赴后继,挽狂澜于既倒,扶大厦之将倾。道家主张“圣人处无为之事”,不仅对我国古代思想文化的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而且对我国2000多年来的思想文化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你如何看待“知其不可为而为之”与“圣人处无为之事”?联系实际,谈谈你的看法。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答案】范文:‎ 处无为之事,而后有为 人生常遇坎坷,唯有保持一颗处变不惊之心,于无声处沉淀磨练自己,对逆境安之若命,方能在无为后有所作为。‎ 老子主张“圣人处无为之事”,提倡无为而治。这是一种超脱豁达的人生态度。行随心动,心由境转,坦然面对人生风雨,不暗自嗟悼、自怨自艾。正如苏东坡与黄州绵绵阴雨中吟唱“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正如钱钟书蹲于牛棚之中仍安然读书,甚至完成了皇皇巨著《管锥编》。古语有言“先穷后工”,这不仅适用于文学创作者,更适用于我们每一个人。故当我们自觉身处生活深谷之中,无力有所作为的时候,不妨心平气和地先做好身旁小事,而不是自暴自弃,妄自菲薄,正如庄子所云“知其不可奈何而安之若命,德之至也”。‎ 但安之若命,就真的是无所作为吗?对任何一位有志之士,都断然不是如此。尼采有言:“谁终将声震人间,必长久深自缄默,谁终将点燃闪电,必长久如云漂泊”。看似无为者,实际正在蓄积力量,为的是将来的一鸣惊人。‎ ‎《论语》云“知其不可为而为之”。仁人志士在困境之中保持着道家所说的平静之心,以看似无为之心默默坚守正道。或如梅兰芳抗战期间蓄须而不为日伪演出,无为于艺术,有为于人格;或如董作宾在如火如荼抗战之际,在偏远李村中完成巨著《殷历考》,无为于战斗,有为于文化;或如中国核潜艇之父黄旭华隐姓埋名30年,在深远寂静之中为国铸剑,无为于个人,有为于国家……故曰无为实为有为,若要有宏伟的成就,就必须有所舍弃,有所作为。‎ 道家所言之安之若命的状态,往往意味着一种智慧的沉潜。而到了应有所作为之时,这力量当如“河出伏流,一泻汪洋”。经历了改革开放的我们正立于时代的风口浪尖,强盛的国力使我们自感应有所作为。领袖的话,铿锵有力——“社会主义是干出来的,美好生活是干出来的”,从辽宁舰到蛟龙号,从高速铁路到神舟飞船、墨子号,中国已在国际舞台上大有所为。‎ - 27 -‎ 而新时代的中学生更应抓住机遇,以有为之心积极入世,为国家繁荣昌盛贡献一份力量。‎ 心如止水,厚积薄发,方能有为于天下。‎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学生材料作文的写作能力,这类题目要求学生首先要读懂材料,然后进行立意分析,列立意,确立好题目,结合材料及自身积累,选择适合自己写作的最佳角度进行写作。这是一则任务驱动型材料作文,考生在审题时要注意全面把握所给材料,概括出材料的主旨,根据所给材料主旨和所给任务,确定自己作文的立意在再进行写作。‎ 审题:‎ 分析材料发现,材料提供了儒家和道家有代表性的重要思想,儒家宣扬“知其不可为而为之”,而道家主张“圣人处无为之事”。材料还给出了“这一精神激励了无数爱国志士为国家民族前赴后继,力挽狂澜于既倒,扶大厦之将倾”,“这一思想无论对中华民族性格的铸成,还是对政治的统一与稳定,都起着不可估量的作用”,这样明确的带有感情倾向性的阐释,即分别挖掘儒、道两家思想中的积极意义。据此,考生可以做如下解读:在立身处世方面,儒家提倡要积极寻求能为是为世所用,得到机会,表现出一种进取精神;道家认为,应顺应自然规律做事,不强行制定违背自然规律的指令,提倡“无为而治”。两者存在明显差异,但这两种差异并非截然对立,两家都表现出对社会的关注,只是他们关注的问题角度不同,提出的解决方案不同而已。这种差异的存在,也使得他们有可能也有必要各取所长,融会贯通。据此,考生可以写面对竞争,我们就用儒家积极进取的态度去对待每个过程,执着前行,锐意进取,有担当精神,不轻言放;可以写用道家超逸无为的思想,调节紧张心态,做到淡泊名利,洁身自好,遭遇失败更要超然通达;还可以将两家思想结合,写在充满竞争的当今社会,“儒道互补”,无疑也具有积极的现实意义。建议考生从“儒道互补”的角度立意,更具辨证性。‎ 参考立意:‎ ‎1.迎难而上,奋发有为 ‎2.超然面对,沉淀性情 ‎3.儒道互补,人生最高境界 可用素材:‎ - 27 -‎ ‎1.儒家文化是入世的文化,要求人们努力学习,报效国家,“进则兼济天下,退则独善其身”,要坚持正义,敢于为民请命,“当官不为民做主,不如回家卖红薯”,要有“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的社会责任感。其实哪个时代都有忠诚之士,有为了坚持“真理”不惜被掏心挖肝的,有为了民族气节慷慨赴难的,有为了“为民请命”弃官挂印的,有为了理想清贫一生的。当然他们坚持的“真理”及所作所为,和我们今天要求的可能有差距,但我们并不能由此否认他们身上的那种浩然正气,那些封建士大夫身上的许多东西恰好是我们今天许多人所缺少的。‎ ‎2.儒家思想对现代社会有积极的意义。仁、礼、中庸,都有促进和谐的意味,适应了时代和社会的变化。当我们真正的认识到儒家文化时,都会为中华民族儒文化之璀璨所叹服,而把儒家的思想精髓传承下去,使之广泛的运用到自己的工作、生活实践中去,则可以在反复的经验总结中不断受益。在这个过程中,最为重要的就是我们能不断地从思想、品格、知识、政治、文化等等方面给自己充电,从不断的感悟中迅速提升自己的素养。如果我们每一个人都能够坚持不懈的去努力学习和实践儒家文化的精髓后,取其精华,剔其糟粕,使儒家文化不断地得到创新和发展,完全展现其超时代的价值,使我们的人生会过得更有意义的。‎ ‎3.一些古老的优秀的文化都在历史的长河中消失了,作为人类历史上影响最深远,体系最庞大,统治时间最长、影响面最广的思想文化体系,我们不能让儒学在我们这个时代也消失了,作为一种开放的、积极入世的、符合人类文明发展需要的文化思想体系,我们有必要把它发扬光大,更好的服务于人类社会,这也是我们这代人的责任和义务。‎ ‎4.儒家中的进取思想、修身思想、礼治思想,道家中的自然无为的思想、守静尚柔的思想、顺应天命的思想,在现代社会都有其合理性,但并不完全适用于现代社会。要秉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传统思想加以重新审视和有效转化,才能为世所用,为我所用。‎ ‎5.就每一个个体而言,也应该吸纳一切优秀的文明成果,建构自身的文化体系,形成知性稳定的心理结构,从而达至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身体、人与心灵的和谐。在这方面,古人为我们作出了表率。比如李白,儒道墨三家齐备,才有豪气干云洒脱如风的优美人格。比如苏轼,儒释道三家齐备,才有圆融通脱、无往不利的人生境界。比如王阳明,儒释道兵四家齐备,才有为官为帅为学的不朽功业。比如曾国藩,儒学使他平步青云,锋芒毕露,也使他树敌众多,身心俱疲,后来研习《道德经》,掌握了处下贵柔谦退的处世技巧,才能在官场如鱼得水,游刃有余。正是儒道兵三家齐备,才有了立德立功立业的完美人生。‎ ‎6.判断儒家还是道家适合现代社会要根据自己的状况和需要。得意时会选择儒家,并不排斥道家。失意时会选道家,可能会排斥儒家。道理自己体会一下。客观上,儒家对于社会的价值观念、道德观念、目标理想表达得更具体明确。事实上无论儒家还是道家,并不代表落后腐朽的东西,也不代表超越时代的先进的东西。它是一种根本的、初级的、科学的哲学理论,是我们文化的根基。也具有局限性,需要我们不断的补充发展,以满足时代的要求。‎ - 27 -‎ 结构层次:‎ 本文首先拟一个观点式标题“处无为之事,而后有为”,明确态度,符合任务驱动型材料作文的写作要求。开篇点题、亮明观点,“人生在坎坷时能处变不惊、磨练自己,才能在无为后有所作为。”然后分析老子的主张“圣人处无为之事”,实质是一种超脱豁达的人生态度。并通过苏东坡、钱钟书的例子表明人随处坎坷逆境,也应坦然面对人生风雨,不暗自嗟悼、自怨自艾,并由此引发到我们每一个人,身处生活深谷之中,不妨心平气和地先做好身旁小事,“知其不可奈何而安之若命,德之至也”。然后引用尼采的名言论证这些“看似无为的情形,实际正在蓄积力量,为的是将来的一鸣惊人。”顺势引出下文对儒家“出世、有为”的阐述。并例举“梅兰芳无为于艺术,有为于人格;董作宾无为于战斗,有为于文化;黄旭无为于个人,有为于国家……”,辩证分析儒道影响下的无为和有为。最后得出作者观点,无为往往意味着一种智慧的沉潜,而到了应有所作为之时,就应当喷薄而出、无畏而前。‎ 整篇文章按照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做的思路写作,符合认知逻辑,层次清晰,结构严谨。多角度多侧面辨证分析问题,全面深刻、并具有现实意义。‎ ‎【点睛】高考作文技巧点拨:把握五个层面,即把握时代、社会、生活、人文、哲理五个层面。高考作文命题,始终体现着时代性、社会性、生活性、人文性和哲理性。虽然命题本身不一定体现高考当年的热点,但作文肯定要体现出生活年代的特征,所以高考作文即使不考热点问题,仍然要考查学生对生活中常发生的一些事件的看法,考查学生对社会上一些现象的看法,这些都是和学生的所学、所思、所想分不开的。高考既然提倡学生说真话、抒真情,那就离不开学生的实际,同时也离不开时代生活和时代精神。另外,人文关怀和哲理思辨是文章走向深刻的标志,也是高分佳作的亮点所在,考生在备考时应予以高度重视。‎ - 27 -‎ - 2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