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06 MB
  • 2021-06-07 发布

2018届一轮复习人教版实用类文本阅读(一)新闻教案

  • 56页
  • 当前文档由用户上传发布,收益归属用户
  1. 1、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淘文库整理发布,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请立即联系网站客服。
  3.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阅读内容确认后进行付费下载。
  4. 网站客服QQ:403074932
专题入门 新闻的文体特点、高考考查点和读文关注点 ‎[把握文体特点]‎ 一、新闻的定义 新闻是对新近已经发生和正在发生,或者早已发生却是新近发现的有价值的事实的及时报道。‎ 二、新闻的分类 新闻有广义、狭义之分。广义的新闻包括消息、通讯、特写、电视新闻等体裁;狭义的新闻专指消息。高考一般选取一些具有时效性、实用性、生活性的新闻特写、消息通讯等,侧重于具有新闻价值和反映精神价值的文章。‎ 三、新闻的文体特点 ‎ ‎1.基本特点:迅速及时,内容真实,语言简明。‎ ‎2.最主要的特点:用事实说话。‎ ‎3.基本结构:标题、导语、主体、背景、结语。标题、导语、主体是新闻必不可少的,背景和结语有时则蕴含在主体里面,结语有时可省略。‎ ‎①标题:要求准确、凝练、新颖、醒目。形式有单行标题、多行标题。‎ 多行标题:‎ 引题(引标)——交代背景、烘托气氛、揭示意义、提出问题、说明原因(目的)、说明背景等;‎ 正题(主标)——对一则新闻内容的高度概括;‎ 副题(副标)——往往是重要事实、结果的提要,具有交代事情结果、补充次要事实、印证主体中的观点、解释主题等作用。‎ ‎②导语:一般是新闻的第一句话或第一段话,以凝练简明的语言,概述新闻的主要内容或事实,鲜明地揭示新闻的中心。常见的写法有叙述式、描写式、评论式、提问式、结论式等。‎ ‎③主体:对导语内容进行展开和补充,是新闻的躯干。按事情发生发展的先后顺序或事物之间的逻辑关系安排层次。‎ ‎④结语:新闻的最后一句话或一段话。有的新闻,事实说清楚了,就不需要结语。它可对全文内容做概括性小结,可用带有启发激励性的语言做结,可对发展趋势做预测,可提出值得深思的问题。‎ ‎4.六要素:时间、地点、人物,事件的起因、经过、结果。简记为“5W”+“1H”,即:“何时”(when)、“何地”(where)、“何人”(who)、“何事”(what)、“何故”(why)、“怎么发生的”(how)。‎ ‎5.基本写法:新闻写作常常按照“最重要材料(导语)——次重要材料——更次要材料——最次要材料”的“倒金字塔”结构。特殊写法也可采用金字塔式、悬念式、并列式等。在写作技巧上,标题的醒目、事件的倒装、细节的贴切、语言的精练等等,体现了更多的个性化特征。‎ ‎[明确高考考查点]‎ 纵观近几年高考试题,对新闻类文本的考查频率较低,截至2016年,新课标全国卷一直没有考查新闻类文本,但是,2017年高考《考试大纲》将原来的“了解传记、新闻、报告、科普文章的文体基本特征和主要表现手法”调整为“了解新闻、传记、报告、科普文章的文体基本特征和主要表现手法”,并且增加了“阅读实用类文本,应注重真实性和实用性”的表述,这一明显调整,一定程度上增加了高考考查“新闻类文本”的可能性。‎ 新闻类文本的考查有以下特点:‎ ‎(1)选材多样性。既可以是消息,也可以是人物访谈、报告文学、人物通讯等。从材料的呈现形式来看,既可以是单则材料的命题形式,也可以是多则材料相组合的命题形式(即非连续性文本阅读的形式)。‎ ‎(2)题型多样化。题型设置上客观选择与主观表述相结合。‎ ‎(3)考查内容方面,除注重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概括内容要点、个性化解读外,还要关注“理解文中重要概念的含义”“理解文中重要句子的含意”类题目。‎ ‎[锁定读文关注点]‎ 新闻阅读“3关注”‎ 关注点一:看标题,抓要素,整体把握新闻内容 新闻标题是新闻主要内容的提要,通过对标题的揣摩,能辨出文本是人物新闻还是事件新闻,是消息还是通讯,即通过标题能把握文本的对象和主要内容。‎ 关注点二:辨方式,理脉络,准确划分全文层次 ‎“辨方式”,即辨析文本主要采用的叙述方式,消息一般都是采用“倒金字塔”式,这跟一般的记叙文不同。而通讯的叙述方式就比较灵活多变,有顺叙、倒叙,中间或许还会有插叙、补叙等叙述方法,阅读时要特别注意。看清文章前后的联系,理清作者的行文思路,从而准确地划分全文的段落层次。‎ 关注点三:抓关键,寻背景句,深入挖掘中心主旨 抓住关键句、中心句、过渡句去把握文本的中心内容,标画显示背景的句子,研究文本的主旨,揣摩作者的写作动机和情感态度。‎ 题型突破(一) 新闻文体和结构类 4 大题型 新闻是一种文体特征鲜明的实用类文本,高考考查新闻时常在新闻文体特点和结构方面设题。因此,本部分只立足于新闻的文体特点和结构,根据高考在文体和结构方面常考查的4个题型来复习。‎ 题型一 分析新闻标题的艺术性 新闻标题具有划分与组织新闻内容、揭示新闻内容、评价新闻内容、吸引读者阅读等多方面的作用,是高考考查的重点。‎ ‎[常见设问方式]‎ ‎[解题方略]‎ 分析新闻标题艺术性的“4方面”‎ 先看新闻的标题是引标题、主标题还是副标题。标题不同,其作用也不同,所以,要弄清楚新闻标题的特点,然后据此分析其作用。‎ 第一,分析新闻标题的表达技巧及其作用 新闻标题的表达技巧,侧重于修辞手法,因此在解答时,先明确判断标题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然后说明这一手法的作用。‎ 第二,分析新闻标题对表达新闻主题的作用 新闻标题往往是对新闻主要内容的高度概括,对揭示新闻主题有着重要的作用,故可以根据标题了解新闻的主要内容,进而分析标题对新闻主题所起的作用。‎ 第三,分析新闻标题对表达记者观点和感情的作用 新闻标题的拟定,倾注着记者的心血,凝聚着其鲜明的观点态度,因此要明确新闻标题的艺术性,就需把握记者的观点和情感。‎ 第四,分析新闻标题对群众获取信息的作用和对吸引读者的作用 新闻标题涵盖新闻的主要内容,这是群众获取信息的第一印象,因此分析新闻标题艺术性时,需要考虑。同时,新颖别致的标题能够造成悬念,达到吸引读者的目的,这就需要分析标题是如何做到吸引读者的。‎ 当然,并不是所有的新闻标题都需要从这4方面进行分析,而是需要根据具体题目而定。‎ ‎[例一]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的题目。‎ ‎50小时虎口拔牙通管道 ‎——贵州“11·‎26”‎事故抢险救援 ‎11月26日‎22时许,在建的沪昆客运专线贵州段大猫坡特大桥12#桥墩的塔吊轰然倒塌,从高空坠落的塔吊配重石如炮弹般重重击向西南成品油管道,躁动的汽油从管道破损处喷涌而出,瞬间形成面积约2 000平方米的流淌渗油区。‎ ‎22时30分开始,武警、消防、公安和当地干部群众上千人的救援队伍陆续赶到现场。挥发的汽油蒸气刺激着每个人的鼻孔,油气在周边空气中的浓度达到了2%~7%,“只要一丁点火花就会发生闪燃爆炸”。‎ 泄漏点北边不足‎30米处,是我国西南铁路大动脉——沪昆铁路。消防战士张郭涛和战友们立即设置警戒线,禁绝一切火源。‎ ‎11月27日零时17分,沪昆铁路列车停止通行,接触网电力供给中断。‎ 抢险救援指挥部做出一系列部署:马上封锁交通,关闭管道阀门,断电,拉网式入户排查,疏散、安置方圆‎3公里范围的群众……‎ 贵州省委书记赵克志迅速做出安排,要求把人民群众生命安全放在首位,确保居民生命财产安全,确保现场排险作业安全,确保沪昆铁路客货运输安全,坚决杜绝爆炸、环境污染等次生灾害的发生。‎ 凌晨4时许,周边‎3公里范围内1 350名群众全部疏散完毕。‎ ‎12时30分,抢险官兵们利用铜锹、木棍开挖4条长‎110米、宽‎0.5米、深‎1.2米的截油沟,防止汽油继续渗透并收集渗油。‎ ‎21时许,4条截油沟开挖完成,并挖掘深‎2米、直径‎2米的探油洞26个,汽油渗透得到有效的控制,毗邻红枫湖水源的污染隐患完全排除。‎ 按照抢险指挥部“先封堵再焊接”的要求,22时10分,开始采用包耐油橡胶皮加压法实施第一次封堵,没有将泄漏点全部封住,不具备动火焊接条件。23时05分,第二次封堵,效果仍不理想。‎ ‎28日4时30分,采用聚四氟乙烯棒和内衬耐油胶布加压的封堵方案,漏油点顺利实现临时性封堵,出油量明显减少。6时许,指挥部决定对管道破损点进行焊接封堵抢修,从源头排除风险隐患。‎ 焊接任务看似很简单,却隐藏着巨大的风险。静电产生的火花都可能引燃四处弥漫的汽油蒸气,更何况用几千摄氏度的高温烈焰对泡在汽油中的管道进行焊接,难度之大,无异于虎口拔牙、刀尖跳舞。‎ ‎10时许,贵州省委常委、省委政法委书记、副省长秦如培等人坐镇消防现场指挥平台,指挥焊接封堵作业。100余名消防官兵进入漏油核心作业点利用高倍数灭火泡沫对焊接封堵现场周围‎10米范围进行覆盖。‎ ‎10时20分,焊接抢修队员方大勇等4名焊工被固定在吊车挂钩上开始第一次明火焊接堵漏作业;不到两分钟,火焰如怪物狰狞腾起,作业失败。‎ ‎13时16分,焊接封堵行动暂时停止。“主要是泡沫水量较大,造成周围土壤不断渗油,‎ 使焊接过程中多次着火。”安顺市消防支队警训科副科长彭小清时刻监视着作业动态。为对汽油和火焰实施隔离,救援人员用石棉和不渗透材料对管道底部进行铺垫,并在泄漏点两端和底部浇筑水泥隔断。‎ ‎17时41分,焊接堵漏作业重新开始。焊接产生的火花一次次被液氮冷却,“22次!”一旁双手抱着带压泡沫枪的张郭涛默默数着扑火次数,“给我的命令是一秒钟之内必须将泡沫喷射出来,手都麻了,但是精神高度紧张!”‎ ‎19时50分,管道漏油点焊接完成第一道焊接,彻底切断漏油来源,周边油气浓度检测为零。‎ ‎20点08分,指挥部下达铁路通车指令。20时24分,现场响起欢呼声,第一列货运列车顺利通过事发地点,沪昆大动脉恢复运营。‎ ‎11月29日零时,西南成品油管道贵阳—安顺段恢复正常输油,抢修工作完成。此时,张郭涛和其余13位战友已在一线坚守近50个小时……‎ ‎(选自《人民日报》,有删改)‎ 这篇新闻报道的标题采用了什么形式?有什么作用?‎ ‎[自主尝试]                                ‎ ‎                                   ‎ ‎[解题指导] 结合新闻多行标题的特点;从内容、主题、手法以及对读者的感染力等角度分析即可。‎ ‎[参考答案] 本篇报道的标题采用了正标题和副标题的形式。正标题“50小时虎口拔牙通管道”对新闻主要内容进行了高度概括,并用了形象的比喻来突出当时抢险的危险之大。副标题“贵州‘11·‎26’‎事故抢险救援”补充出重要新闻事实。这样安排显得醒目,能吸引读者的阅读兴趣。‎ 题型二 分析新闻导语的作用 新闻导语有两类:一类是直接性导语,抓住事情的核心,直接写出事实的核心的导语,多是陈述性地像速记一样地反映事实;一类是延缓性导语,目的是吸引读者看下去,通常用来设置一种现场或创造某种气氛,多是解释性、说明性的。‎ ‎[常见设问方式]‎ ‎(1)试结合文体特征和文章内容回答,本文开头一段有何作用。‎ ‎(2)请简要分析这则描述式新闻导语的作用。‎ ‎[解题方略]‎ 分析新闻导语作用的“3个角度”‎ 第一,从内容角度分析 分析导语属于哪类导语,概括出了什么事实,为全文奠定了什么基调等。‎ 第二,从结构角度分析 导语往往概括了新闻事实,是总写,引出下文对事实的展开。‎ 第三,从社会、读者角度分析 如导语突出了新闻价值、吸引读者等。‎ ‎[例二]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的题目。‎ 威武之师 和平之使 周景红 ‎5月9日‎,俄罗斯在莫斯科红场举行纪念卫国战争胜利70周年的阅兵。作为最大的外国方队,中国人民解放军三军仪仗队102位战士身着最新的14式礼宾服,手持95式突击步枪,伴着苏联经典歌曲《喀秋莎》的旋律,威武雄健地走过莫斯科红场。‎ 这次赴俄参加阅兵的人员平均身高达‎1.88米。有网友说:“中国军队真是威武之师,颜值爆表,没看够。”也有网友说:“整齐的步伐,挺起的胸膛,在彰显我国军事力量的同时,也体现出中国作为大国在国际社会中所承担的责任,为维护世界和平所做出的努力。”‎ ‎“网友自豪的不是我三军仪仗队队员的高和帅,而是他们身上肩负的和平使命、承载的国家意志。”三军仪仗队政委刘海明说。仪仗队正逐渐被赋予更多的军事外交任务,将国家形象生动展现在国际舞台上。‎ 自‎4月25日抵达莫斯科后,我仪仗兵参加了多次彩排。每次合练,中国军人都给俄军民留下了深刻印象。尤其是在我仪仗方队改变编排行进方式,将步速由每分钟114步调整为116步,将3名分队长调整为并排前行的情况下,依旧达到了帽线、头线、枪线、手线、胸线、腿线“六线合一”的标准。‎ ‎“仪仗兵的一点一滴都事关民族尊严、国家形象,容不得丝毫失误。”赴俄仪仗方队总教练韩捷说。为确保万无一失,出国前,大到执行任务用的国旗、旗杆和指挥刀,小到一个配饰、一条腰带,他们都做了精心准备。‎ 出国前,三军仪仗队专门派人赴俄勘察情况,并进行了针对性训练。根据阅兵场地和音乐节奏的不同要求,从单兵动作到排面协同,再到方队合练,一个步骤不减,一个环节不少,一个项目不缺,保证逐人逐排和整个方队达到最佳水平。‎ 中俄是二战时亚洲和欧洲的主战场,为战胜法西斯、开创世界和平做出了巨大的贡献。这次赴俄参加阅兵前,仪仗队还进行了战史学习,专门组织官兵了解世界反法西斯战争史,重点是俄罗斯卫国战争,增进官兵对任务的理解。他们还专门请来北大教授,教队员唱《喀秋莎》《莫斯科郊外的晚上》等二战时苏联的经典歌曲。‎ ‎“正当梨花开遍了天涯/河上飘着柔曼的轻纱/喀秋莎站在那峻峭的岸上/歌声好像明媚的春光……”‎ ‎4月29日‎,红场阅兵前的一次夜间彩排,我三军仪仗兵首次在行进中高唱二战时苏联经典歌曲《喀秋莎》,现场一片喝彩声。有的俄仪仗兵激动得眼噙泪花,加入合唱。‎ 我三军仪仗队和俄军仪仗队曾在墨西哥阅兵期间结下深厚友谊。那是在2013年,我三军仪仗队第二次赴墨西哥参加阅兵。那次阅兵前的一天下午,墨西哥下起了雨。室内训练时,中俄仪仗队这样排列队伍:一名中国仪仗队员,一名俄罗斯仪仗队员,一中一俄混合编组训练。我三军仪仗队大队长李本涛喊第一个口令“一”,俄罗斯队长马上用俄语喊第二个口令“二”。在两种语言口令的指挥下,混合方队的队员,踢起正步来竟很整齐。‎ ‎5月6日‎,俄国防部将特制的金色纪念勋章授予我三军仪仗队,这既体现了中俄两军的友好关系,也是俄方对我仪仗兵前期合练彩排的充分肯定。‎ 中国人民解放军陆海空三军仪仗队隶属北京卫戍部队,与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乐团、中国人民武装警察部队礼炮队等共同承担不同规格的国事活动和司礼任务,如迎送外国元首、政府首脑、军队高级将领等。‎ 平时训练,我三军仪仗队坚持的标准堪称世界一流。人的步幅有大有小,仪仗兵却要固定在‎75厘米,并且走百米距离不差分毫,走百步时间不差分秒;人正常的眨眼频率为5至10秒1次,他们却要保持40秒眼睛不眨,确保面对外宾时“神采奕奕”;‎1.65公斤重的指挥刀,要在8秒内连续完成拔刀至入鞘的7个动作,难度超乎想象……‎ 练军姿,他们腰中别木制T型架,贴着墙根练站立,对着镜子练仪表;练眼功,他们经常迎着阳光、盯着灯光、瞄着火光,练到双眼风吹不眨、沙打不迷、虫叮不闭,行注目礼3分钟不眨眼;练正步,他们绑着‎4公斤重的沙袋,一踢就是成百上千次,有人精确计算了一下,“仪仗兵每人每天所走的正步加起来,3年就是一个两万五千里长征”。‎ ‎“大国有威仪,和平有底气。”李本涛说,世界上许多民众对中国军队并不是十分了解,我仪仗兵走出国门参加阅兵,不仅成为世界民众近距离观察中国军队和中国军人的窗口,而且在一定程度上,也让世界民众感知中国军队维护和平的能力。‎ ‎(选自《中国青年报》,有删改)‎ 第一段在新闻中属于什么内容?有什么作用?‎ ‎[自主尝试]                                ‎ ‎                                   ‎ ‎[解题指导] 解答本题,要熟悉新闻的结构。新闻一般包括标题、导语、正文等几部分。第一段属于导语,其作用要从内容和结构两方面作答。内容上的作用就是介绍了我三军仪仗队出席俄罗斯阅兵的概况,结构上的作用就是为后文介绍我三军仪仗队的准备、训练情况做好了铺垫。‎ ‎[参考答案] 第一段属于新闻的导语部分,以极简洁的文字,使读者对我三军仪仗队出席俄罗斯阅兵的概况有一个大致的了解,吸引读者阅读。为后文介绍我三军仪仗队做了铺垫。‎ ‎[例三] (2007·山东高考)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的题目。‎ 梦碎雅典 杨明 马小林 奥蒂又输了,这次依然输给了“坏运气”。‎ 这位37岁的牙买加老将具备夺取世界女子百米冠军的实力已达17年之久,但好运却从未降临到她的头上。当奥蒂今晚闪着泪花走出第六届世界田径锦标赛赛场时,她追求了一生的梦想化作了一场噩梦。‎ 奥蒂已经赢得过20多枚世界大赛百米的银牌和铜牌,参加过5次世界锦标赛、4届奥运会,但还没有赢得过一次百米冠军。可以说,没有任何一个女子田径选手能在37岁“高龄”依然在世界赛场上奔跑;也没有任何一个世界名将比奥蒂遭遇到更多的莫名其妙的不幸。‎ 这次大赛前,她以10秒96的成绩排名今年世界第三。美国的奥运会冠军德弗斯和世界冠军托伦斯因故不能参加本届的百米赛,这给了奥蒂一次绝好、也是最后一次竞争世界“短跑女皇”的机会。‎ 经过三轮出色的表现,奥蒂最终站到了决赛起跑线前,观众送给她的激励掌声超过了所有其他选手。她太珍惜这次机会了,这将是她人生最关键的一次搏击,就像剑手要毕其功力于一击。‎ 奥蒂蹲下了,全场静默着。发令员举起手臂。反常的两声枪响表明有人抢跑。所有人跑出后都停下来,唯独奥蒂没有听出是犯规的枪声。这对于比赛经验最丰富的她来说,真是不可思议。‎ 起跑通常不好的奥蒂这次“启动”完美之极。她像旋风般掠过跑道,人们惊呆了。夜色中,孤独的奥蒂如黑色的闪电射向终点,转瞬之间,她已经跑过‎80米!‎ 在全场的惊呼声中奥蒂停下来,她意识到发生了“可怕”的事情。此时,全场再次静默得反常。在这片静默之中,奥蒂转身,面无表情地朝起点慢慢地一步一步走着……‎ 奥蒂,为什么总是不幸的奥蒂!人们想起在1993年的世界锦标赛百米决赛中,奥蒂和美国的德弗斯几乎同时撞线,成绩均为10秒82。但是,国际田联通过录像将金牌判给了对手。站在银牌领奖台上,奥蒂的那双泪眼给世界留下了难忘的印象。‎ 历史居然惊人地再一次重演!1996年奥运会百米决赛上,奥蒂又一次在同样的情形下输给了德弗斯,又一次成为无可奈何的“伴娘”,让世界唏嘘不已。‎ 去年底,奥蒂曾决定退役。捧着一大堆银牌和铜牌,心怀不甘的她宣布改当时装设计师。当时,世界上所有的体育爱好者都将深深的敬意,献给这位不是世界百米冠军的“女皇”。‎ 现在,奥蒂那两条修长的腿沉重地走着,分明是一步一个坎坷,一步一个艰辛,那条跑道浓缩了她20多年的运动生涯和一个未能如愿的梦。数万观众以静默表示着他们深深的同情。‎ 出乎所有人的意料,奥蒂没有沮丧,没有发脾气。她的脸上是坚毅的神情。‎ 起点前,奥蒂再一次蹲下,再一次使出毕生的气力去拼搏,‎ 但结局是大家可以预料的(仅获第七名)。‎ 奥蒂以永不向厄运低头的勇气证明了什么是奥林匹克精神。她的世界百米冠军梦虽然没有实现,但在世人心中,奥蒂何尝不英雄!‎ ‎(新华社雅典‎1997年8月3日电)‎ 文章开头两段属于新闻文体基本构成中的哪个部分?请结合本文分析其作用。‎ ‎[自主尝试]                                ‎ ‎                                   ‎ ‎[解题指导] 从文体特点上来看,开头两段属于新闻的导语部分,概括出了新闻的要点内容;从内容上来看,“输给”“坏运气”为全文奠定了感情基调,同时也激发了读者的阅读兴趣。‎ ‎[参考答案] 文章开头两段属于新闻文体的导语部分。主要作用有:概括本篇新闻的要点,为整篇文章定下感情基调,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 题型三 分析新闻背景的作用 新闻背景是指新闻事实发生发展的历史条件和环境条件。历史条件指事实自身的历史状况,环境条件指事实与周围事物的联系。介绍背景,有利于了解新闻发生发展的来龙去脉,加深对新闻的认识和理解,深化新闻的主题,并有丰富内容、增加知识性和趣味性的作用。‎ ‎ 新闻背景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上有三重含意:导致新闻事件发生发展的广阔的时代背景;与新闻人物和新闻事件发生发展过程直接有关的背景材料;向记者提供消息、介绍情况的人的背景情况。狭义上单指与新闻人物和事件形成有机联系的一定的环境和历史条件。 按照其作用可划分为:社会背景、历史背景、人物背景、事件背景、技术和专业背景、材料背景,等等。‎ ‎[常见设问方式]‎ ‎(1)新闻中为什么要插入×××材料?‎ ‎(2)新闻用较长篇幅介绍了×××事件(人物)的背景材料,这样写有什么作用?‎ ‎(3)上面这篇报道中的最后一段属于新闻背景的加入,能否删去?请说明理由。‎ ‎[解题方略]‎ 分析新闻背景作用的“5思考”‎ 第一,从背景与内容关系角度思考 说明或解释新闻主要内容或对新闻发生的原因进行诠释说明,令新闻通俗易懂。‎ 第二,从背景与主旨关系角度思考 分析运用背景材料揭示事物的意义,唤起社会关注,充分体现新闻价值,强化主题。‎ ‎ 第三,从手法角度思考 从背景和主要内容的关系方面,用背景对主要内容进行对比衬托,突出事物特点,‎ 显示变化程度等。‎ 第四,从作者观点角度思考 以背景语言加以暗示,表达某种不便明言的观点。‎ 第五,从丰富新闻内涵的角度思考 借背景为新闻注入知识性、趣味性内涵,使其更可读。‎ ‎[例四] (2007·山东高考)阅读《梦碎雅典》一文(文本见[例三]),完成后面的题目。‎ 文章用较长篇幅介绍了奥蒂参加比赛的背景材料,这样写有什么作用?‎ ‎[自主尝试]                                ‎ ‎                                   ‎ ‎[解题指导] 文章用较多的篇幅介绍了奥蒂的背景,让读者了解她的那种不屈服于命运的性格,那种锲而不舍的精神,同时深刻理解奥蒂渴望圆梦雅典的迫切心情。但付出与收获的不成比例,也让我们真正了解了这位老将的“坏运气”,正是扣住了题目中的“梦碎雅典”中的“碎”字,而增强了文章感染力。 ‎ ‎[参考答案] 文章这样写可以让读者全方位了解这位体坛老将的“坏运气”,更深刻理解奥蒂渴望圆梦雅典的迫切心情,突出奥蒂不屈服于命运的性格特征,增强文章的感染力。(意思对即可)‎ 题型四 分析新闻结构的合理性和独特性 新闻结构具有固定化特点,一般是“倒金字塔”和“金字塔”两种结构。在掌握新闻一般性结构的基础上把握所给文本的独特结构,然后分析它们在整体结构中所起的作用,在表现主题及新闻效果等方面的作用。‎ 新闻构思的独特性的外在表现就是新闻的结构,因此,很难把新闻结构的合理性和新闻构思的独特性绝对分开,合理之中有独特之处,独特之中又体现着合理。‎ 但在具体设置题目考查时,新闻结构的合理性侧重文本整体,新闻构思的独特性侧重局部。‎ ‎[常见设问方式]‎ ‎(1)这篇通讯没有在开头直接写明新闻的几个要素,而是去写××××××,请问这样写的目的是什么?‎ ‎(2)新闻,一般按事件发生的顺序安排结构,本文为什么提前告知事件的结果?‎ ‎(3)采用小标题形式结构新闻,有什么妙处?‎ ‎(4)请结合文本分析这则新闻结构的独特之处。‎ ‎[解题方略]‎ 结构合理需“3思”,构思独特用“3抓”‎ ‎1.分析新闻结构的合理性需“3思”‎ 第一,从能否表现出新闻内容和深化主题的角度思考。‎ 第二,从结构是否完整的角度思考。‎ 第三,从是否增加了新闻时效性、现场感的角度思考。‎ ‎2.分析新闻构思的独特性用“3抓”‎ 第一,抓对比点,分析相反内容的内在联系对表现新闻主旨、新闻文体特点、作者情感态度等方面的作用。‎ 第二,抓相似点,分析人或物之间的相似之处对表现新闻主旨、新闻文体特点、作者情感态度等方面的作用。‎ 第三,抓相关点,分析事物之间的内在联系对表现新闻主旨、新闻文体特点、作者情感态度等方面的作用。‎ ‎[例五] 阅读下面的新闻,完成后面的题目。‎ 栾城草农敢闹海 ‎——听栾城农民种草者说  站在栾城农民的草地上,就像站在绿茵场上,就像置身绿色的海洋。如果此时再吹来一阵清风,或者再冉冉升起一轮朝阳,最好是昨夜曾飘洒过一场毛毛细雨,你能闻到草香,你能看到草尖上的露珠,你能捕捉到忙碌着的农民心底的微笑和从黑红的脸膛上迸发的光芒。‎ ‎“刚种草时,一离开救生圈就呛水。”见到西董铺村村民李书贤的时候,他正在地头修路,他放学回家的儿子前来帮工,在绿油油的草地里开着修草机纵横驰骋。种草的第一年,李书贤地里家里寸步不离技术员,喷灌、灭虫等一招一式都虚心请教。毫不夸张地说,如果没有县草业公司的指导和县政府的优惠政策,他肯定不能坚持下来。由于悟性好,技术学得快,第二年他就把门市部和房产全部抵押上,承包下乡亲们118亩地。“那时候,谁相信种草能旱涝保收呀?如今西董铺村成为种草专业村,村里327户有200多户种草,种粮的收入显然干不过种草的。”‎ 凡是种草的都有过曲折,都走过麦城。德州一个客户拿着一万元的汇票给了李书贤,李书贤的家人把汇票当人民币锁进匣子里,等用钱时再取出来,汇票上的钱早不翼而飞了。‎ ‎“一个翻译的几句洋话就骗走草业公司33万元。”如今听着这些流着喜泪带着苦涩的诉说,不难想象当初草农闯市场的尴尬。‎ ‎“这是个朝阳产业。种赔的也有,但总是少数,我也有赔的年份,在我们这里挣少了就算赔。既要学会种草,更要学会卖草。有些单位和部门用了草以后迟迟不付款,逼着我学会了依法讨债,学会了诉讼打官司。”说完这些话后,老马就坐上小车陪客户吃饭去了,他给我们留下一个活脱脱的草皮大亨的背影。‎ 西董铺村李计身种70亩草,记者问他种的什么草。他说美国草,‎ 早熟禾系列橄榄球午夜2号;问他从哪里弄来的草籽,他说是从加拿大用编织袋背来的,一句话把在场的人逗笑了。“从加拿大到栾城走几天?”有人开始绊他的马腿出他的洋相。“这个你去交通局问张瑞海去,我不给你犯嚼舌。”李计身说的张瑞海是现任县交通局长,当年的草业公司总经理。栾城的第一袋草种就是他从加拿大背着飞到美国,又从美国飞日本,再从日本飞北京,同机请来的还有外国的师傅、翻译。‎ ‎“风里浪里长见识。”栾城镇农技站站长于学森的一句话道出了当地农民十年种草的肺腑之言。于学森1999年来到春源草业公司当技术员,2006年调回农技站。之所以离开春源,“当年的徒弟都出息成种草把式了。所以我也光荣下岗了”。‎ ‎“我现在光想往深水里游。”发这番感慨的是张还计,他是南柴村人,在五里铺投资租下110亩地。他的经验是,打猎就要打狮子,游泳就要下长江。草越往高级场所铺越金贵。你想想,上海虹桥机场和北京的鸟巢什么地价?但没有勾勾嘴吃不了飘飘食,同样种草不同样收入,有同行没同利,这就跟平常侍弄庄稼一样。现年55岁的张还计,现在正学着儿子退下来的课本。‎ 全县目前以种草为生和参与种草的农户达到2 238户,其中经营20亩草业以上的农户达到180户;全年围绕草业投入劳力四万五千人,农民草业年收益接近亿元。同时带动了苗木业、运输业和其他相关产业的崛起。这几年又兴起了专门做工程的绿化设计公司,有12支绿化专业队,施工技术也不断改进。有人研制起草机,有人试种彩色草、腐殖草,体现出农民的创造力。栾城草业发育成了真正的市场草、富民草。‎ 农民闯市场的风姿俨然与十年前不能同日而语了。当初去上海卖草时回程舍不得坐飞机,施工的农民搭货车周转了一星期才回来。现在出门做工程,该住宾馆住宾馆,该坐飞机坐飞机。栾城草农敢闹海,十年前见水就发怵,现在就嫌市场的海不宽、浪不高。‎ ‎[注] 本通讯曾获“第二十届中国新闻奖评选”一等奖。‎ 这篇通讯没有在开头直接写明新闻的几个要素,而是去描写草地风景和农民外貌,请问这样写的目的是什么?‎ ‎[自主尝试]                                ‎ ‎                                   ‎ ‎[解题指导] 解答本题可以从新闻结构的合理性和独特性方面思考。合理性:开头虽未直接写明新闻的几个要素,但已经间接交代了新闻的地点、人物和事件。独特性:本文描写草地风景和农民外貌,这和新闻的内容、主旨和作者的态度是相关的,内容主旨上对风景和人物细节的描写更能真实具体地表现种草给农民带来的实惠以及农民得到实惠后的喜悦心情;作者态度方面,这样写也能体现通讯的真实性、生动性,表达作者的喜悦心情。‎ ‎[参考答案] 描写草地风景和农民外貌就是交代了地点——栾城,人物——种草农民,事件——种草。‎ 对风景和人物细节的描写更能真实具体地表现种草给农民带来的实惠以及农民得到实惠后的喜悦心情,从而使通讯更加真实、生动,能够吸引读者探寻农民喜悦的原因。‎ ‎           ——“新闻文体和结构类题目”验收达标练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梦境沉入洪水的暂安一夜 ‎[美]丹·卢泽德  现在是星期日的子夜时分,发这份急电的时候,街道一片沉寂。但是在城市中心,人们的心碎了。‎ 家园沉入水里。汽车也被淹没,房子里黑漆漆的空无一人,而家具漂在水上。‎ 缓缓上涨的水在防护墙上发出阴险的响声。但是人已撤离的地区静悄悄的。一切都很平静。‎ 这是耳闻目睹到的场景。但是,当城市里运沙袋的英雄们躺下来休息时,1982年的这场洪水造成的难民们还处在混乱中。‎ 他们今夜睡在坑坑洼洼的陌生的小屋里,房间里的地板上铺着亚麻油毡。在教堂中心,当焦虑不安终于为疲倦所压倒,人们开始沉入睡眠,怀着感谢和平静。还有上百张或者更多的床铺放在搭得形形色色的房子里,以防备还有大雨的预言实现。‎ 此时此刻,据说有3 000人已被迫从他们的家里撤出来。大多数人是附近的老住户,位于这座城市的三条河的两岸。‎ 主要是在城市的这个地区,吸纳洪水而救出难民。疲倦的海军陆战队士兵、消防队员和志愿者们赶来照顾难民,帮助麻烦的、不情愿离开的人到小救生筏子上,一次又一次把这些人运到高地上,其他的交通工具在那儿等着。‎ 现在是午夜,城市中心人已撤离的部分沉入一片黑暗。断电、停气,正常的一切都不再存在。‎ 那些及时站出来的人——用沙袋和临时垒起来的土堤同洪水搏斗——仅仅是在等着河水涨到顶点。他们的家得以幸免。现在,他们的自信又恢复了。他们今晚睡在自己的床上。但是他们也担心,城市还能承受多少水?雨在夜空中潜伏着。‎ 在河西边,令人心碎的程度最深,损失最为严重。在莫米和圣乔,水逼近防洪堤顶部。居民们爬到防水墙上察看水的最高线,他们在寻找希望的迹象。看到防洪堤还牢固的地方,他们就觉得有了希望;哪里防洪堤出现了缺口,哪里的希望就像耗子一样淹没在水里。‎ 难民们今天晚上讲了上千件事,都是他们看到和听到的。‎ 有个人想起万布林大街上的一幢房子,那儿阳光春天般地暖暖地照在明亮的黄砖围墙上。一对上了年纪的夫妇在他们的小黄房子的前院里等待着。那位绅士坐在走道上的一把黄色椅子上,膝盖上横着一根拐杖。他的妻子黄色的头发已经斑白,站在那儿望着奇怪的人来来往往。他们是一幅岩画,一张发黄的照片,不合时宜。‎ 隔着一个街区的距离,水正沿着大街向他们逼近。这个女人只会说结结巴巴的英语,‎ 她的丈夫只是点头。糟透了的洪水,唉,糟透了的洪水。水有多高了?耸耸肩,他们将不得不离开吗?一个虚弱的、不安的微笑。谁知道呢?她说。谁知道呢?‎ 邻近防洪堤的莫米地区,河水在那儿最宽也最深,低吟的河水在黑暗中翻滚。几乎没有人站在街灯下的防洪堤上。现在没有这个必要。他们感到安全。‎ 在像口袋一样的湖边地区,两条河的拐弯处,水没有漫出河道。这里有一种乐观的信念。星期六夜里难以入睡的焦虑结束了。那里没有搭起的小屋子,也没有因洪水损害生活而感到的痛苦。他们暂时逃脱了洪水,但是洪水就在眼前。‎ 现在,午夜过后,城市沉入梦乡,3 000名难民安顿下来,得到了食物供给。仍有两个世界存在着。湿和干,高地和低地。两个世界被汹涌的河水和桥分开。两种运气。好运气和坏运气。‎ 明天有希望达到河水顶点。达到顶点,水就会退下去,无家可归的人会忘掉痛苦的记忆。然后将重新挖掘出这些记忆加以回想。‎ 但这都是明天的事了。今夜仍有不安的睡眠,陌生的床铺,这场战斗的奇怪的空虚感——一部分失掉了,一部分赢得了。今夜,在城市中间,仍然有破碎的心灵。但是最坏的事已经过去了。街道安静下来,一切都那么平静。‎ ‎(选自《韦恩堡新闻哨兵报》,‎1982年3月15日,李予阳译)‎ 新闻背景:‎ 在截稿时间的巨大压力下对重要事件的余波和未来发展做出展望,这是对新闻记者的一大挑战。如果这种事件是一起严重的自然灾害,这么做难度就更大了。美国印第安纳州《韦恩堡新闻哨兵报》的专栏作家丹·卢泽德却做到了这一点。‎ ‎1.下列对文章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这篇新闻稿既有对难民群体的描写,又有对万布林大街难民个体的描写,真实地反映出灾难面前难民的焦虑紧张心态。‎ B.文中对万布林大街上一对老年夫妇的两段描写既营造了洪水逼近时紧张的气氛,又表现了灾民在洪水面前的沉着和镇定。‎ C.文中“现在是星期日的子夜时分”“现在是午夜”“现在,午夜过后”等时间词语既写出了作者不同时段对灾情的观察,又增强了新闻的现场感和真实性。‎ D.本文用平实的语言记录了自己的所见所闻,但个别地方也不乏生动形象的描写,以突出洪灾的可怖。‎ 解析:选B B项,“表现了灾民在洪水面前的沉着和镇定”错,文章写老夫妇两段表现洪水到来前家园的美好,凸显洪水到来的紧张气氛,表现了灾民对洪水即将到来的担心和无能为力。‎ ‎2.下列对文章的理解和分析,最恰当的两项是(  )‎ A.全文以“市民暂时逃脱洪水和洪水就在眼前”为线索,‎ 中间穿插白天救援工作的背景材料,体现了“一方有难,八方支援”的主题。‎ B.文章一开始就切入现场,通过作者的观察提供给我们一个大环境:街道一片沉寂而洪水发出阴险的响声,人们将要睡去但内心十分担忧。‎ C.作者用人们休息时表面的平静衬托出与洪水搏斗一天后的暂时松弛与内在的紧张,体现了作者的乐观推想:洪水明天就会退下去。‎ D.这篇新闻报道了一场突如其来的洪灾过后的现场,从文中可以看出作者细致的观察力、敏锐的洞察力和高超的写作技巧等。‎ E.文章的开头和结尾都写了市民们破碎的心,这样使得文章首尾照应;同时行文中作者使用大量的渲染手法来表现灾区市民的危险处境等。‎ 解析:选BD A项,文章主要表现市民暂时逃脱洪水和洪水就在眼前时的情景以及焦虑担忧的精神状态,而不是表现“一方有难,八方支援”的主题。C项,“体现了作者的乐观推想”错,描写市民休息的内容主要表现了对市民的同情,且作者并没有推测明天洪水是否会退下去。E项,文章没有使用渲染的手法,都是通过客观的描写来表现灾区的情况的。‎ ‎3.(分析新闻标题的艺术性)本文的题目有版本翻译为“洪水毁家园,灾民夜难眠”。你认为两个题目哪个更好?请结合文本简要探析。‎ 答: ‎ ‎ ‎ ‎ ‎ ‎ ‎ ‎ ‎ ‎ ‎ 参考答案:(示例一)“梦境沉入洪水的暂安一夜”好。‎ ‎(1)概括了新闻的主要内容。这篇新闻主要描述了人们遭遇洪灾以及晚上入睡的情况,题目中“梦境”指灾民以及救灾人员在夜晚已经进入梦乡,而“沉入洪水”表明入睡的具体背景。‎ ‎(2)表现了灾民的精神状态。“暂安一夜”指灾民逃脱洪水后的暂时安定,虽然情况不容乐观,但最坏的事情已经过去了。‎ ‎(3)表现了对事件发展的预测。这是一起严重的自然灾害,因为天气的变幻无常,很难确定未来的情况,而题目中的“暂”字表现了对现实情况的推测,今晚是安定的,但明天如何不得而知,体现了作者对未来的忧虑。‎ ‎(4)表现了对灾民的同情。洪灾之后,作者希望灾民们能够暂时休息,并希望河水到达顶点后能退下去,大家都能安定地生活。‎ ‎(示例二)“洪水毁家园,灾民夜难眠”好。‎ ‎(1)涵盖了新闻的主要内容。这篇新闻报道了该地区灾民受灾的情况和灾民被安顿下来后的情况,这个题目比较全面地概括了这两个方面的内容。‎ ‎(2)形象地表现了灾民灾后的精神状态。洪水使灾民们失去了一切,他们虽然已经脱离危险,但毕竟情况不容乐观,仍担心明天河水到达顶点后是否能退下去等问题,所以即便睡着了,也是不安的睡眠。‎ ‎(3)表达对灾民的强烈关心。新闻不仅报道洪灾的相关情况,更主要的是表现了对灾民的关心。报道中灾民晚上休息的特定场景就体现出了这一点。‎ ‎(4)整齐,有文采。这个题目十分整齐,且“园”“眠”押韵,读起来朗朗上口,容易给读者留下深刻印象。‎ 题型突破(二) 新闻鉴赏和探究类 3大题型 新闻文本所运用的语言和技巧有其个性,并且自觉地以发掘新闻事件背后的社会价值为使命。因此,高考常从“分析新闻的语言”“分析新闻的艺术技巧”“探究新闻的社会价值”这三方面来命题。‎ 题型一 分析新闻的语言 ‎“让事实说话”是所有新闻工作者遵循的基本规则,所以新闻语言多客观叙述,极少主观评论,这就对新闻语言的准确性提出了极高的要求。但也有部分新闻在其客观叙述时,融入了个人情感,带有明显的情感性和倾向性,于是新闻的语言也就有了其丰富多彩的一面。‎ ‎[常见设问方式]‎ ‎(1)新闻语言要求真实准确,请结合文本简要分析。‎ ‎(2)所选文段语言具有怎样的特点?请结合文本简要分析。‎ ‎(3)新闻语言一般是客观平实的,而这篇报道却有所不同。请对文中画线部分作简要分析。‎ ‎[解题方略]‎ 解答新闻语言特色题“2步骤”‎ 第一步,明确所给文章的题材 在熟悉不同题材的文章语言所具有的特色的基础上对号入座,要明确赏析的是新闻语言的客观平实,还是语言的情感性。‎ 第二步,具体分析用语特点 总的原则是结合文本中具体的“词语”或典型的句子分析概括语言特点。‎ ‎(1)如是赏析平实客观的语言,要注意指出语言是怎样体现准确性、简明性和客观性的。‎ ‎(2)如是赏析主观色彩浓厚的语言,要注意分析关键词和句子中作者的感情倾向,尤其要关注那些运用了表达技巧(修辞、表达方式、表现手法等)的句子,由此总结分析语言的风格和特点。‎ ‎[例一] 阅读《50小时虎口拔牙通管道》一文(文本见题型突破(一)[例一]),完成后面的题目。‎ 这篇报道在语言上有什么特点?请结合文章进行分析。‎ ‎[自主尝试]                                ‎ ‎                                   ‎ ‎[解题指导] 通读全文可知,本文叙述整体上平实客观。由此结合文章的具体内容分析本文语言的准确性、简明性即可。‎ ‎[参考答案] ①用平实的语言客观地反映新闻现场,以此突出新闻的真实性、准确性。这篇报道全文没有第一人称、第二人称,没做主观评论,很客观地叙述了这次抢险救灾的全过程,突出了新闻客观性、准确性的特点。②语言简明严谨。文中的“开挖4条长‎110米、宽‎0.5米、深‎1.2米的截油沟”“挖掘深‎2米、直径‎2米的探油洞26个”等句突出了新闻语言严谨的特点。‎ ‎[例二] (2010·山东高考)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的题目。‎ ‎“她只能活七小时”[注]‎ ‎[美]保罗·舍恩斯坦 本市新闻编辑台上电话机的指示灯闪烁着微弱的白光,时间是下午3点40分。‎ 本市新闻主编接了电话,他听到这些内容:“我的小女儿在路德医院。医生说她只能活7小时,除非得到新药青霉素。这是她唯一的希望。医生已经使用了磺胺以及其他每一种药。我必须找到某个有足够能力的人帮她。你能帮我吗?”‎ 打电话的人通报了他的身份,他叫劳伦斯·马隆,职员,家住杰克逊海茨,第34大道第83号。濒于死亡的小孩是他的女儿,叫帕特丽夏,两岁,现就诊于路德医院,在曼哈顿,第144街和康文特大道交会处。‎ 找到青霉素并非易事。因为这个被医学界誉为“创造奇迹”的奇药是如此的稀少,以致几乎不能得到它。即使是军方,也只能得到他们所需的一小部分。‎ 然而,这位父亲恳求帮助两分钟之后,本市新闻编辑台决定开始投入这项援助工作。这是一场残酷的斗争。“只能活7小时,除非……”‎ 电话打到路德医院,证实了那个小孩几乎不能活了,她患的是一种罕见的血液病,即葡萄球菌引起的败血症,一种血液中毒。磺胺制剂已用过了,输了两次血,都无济于事。有人提出青霉素是唯一的希望。‎ 通过电话向华盛顿的美国公共卫生局局长托马斯·帕伦请示,并详细调查了纽约的药品公司后得知,施贵宝公司生产青霉素。‎ 打给帕伦博士的电话被A.N.理查兹博士听到了,他在华盛顿负责科学发展局的研究工作。“新泽西州新布伦瑞克的施贵宝实验室能提供青霉素。”理查兹博士说,“我将打电报,请他们立即定量发放。”‎ 与此同时,人们获悉斯特·基弗博士这位波士顿外科医生和战时生产委员会委员有权直接命令发放民用珍贵药物。他是由路德医院的外科医师丹特·柯利蒂大夫通过电话取得联系的。‎ ‎“你将得到青霉素。”基弗大夫向柯利蒂大夫许诺。那是下午4点钟。医生们对在红头文件的作用下找到青霉素的来源并被予以发放的速度感到惊异。‎ 现在,计划正在实施之中,由两个州的警察护送青霉素这个仁慈的东西从新布伦瑞克运到这个奄奄一息的女孩的床头。下午6点30分,柯利蒂大夫在霍兰隧道的入口处碰到了一群焦急的记者。当那辆仁慈之车停在施贵宝实验室前面时,时间是下午7点30分。‎ ‎3个卫兵等在那里。其中一个走向汽车:“是柯利蒂大夫吗?给你青霉素。”‎ 柯利蒂大夫接过那硬纸匣,由冰裹着的青霉素放在里面。“现在,”他说,“我们有了一个战斗的机会。”‎ 最后一段路程是从霍兰隧道到路德医院,只用了8分钟,这是创纪录的速度。行驶在西区高速公路时,车速器始终指向‎65英里/小时。汽车就要停在医院门口之前,柯利蒂大夫说:“今天,你们做了一件世界上所有的医生都做不了的事。”‎ ‎“也许是,”一个记者说,“但是从现在起,大夫,靠你了。”‎ 此后,记者们踮着脚尖走进四楼那个失去知觉的孩子的房间。她费力地呼吸着,但在蓬乱的丝一般的棕发下面的小脸上,并没有痛苦的表情。“她是个可爱的病孩子。”一个护士低声说。‎ 帕特丽夏·马隆的父母哭了。‎ ‎“谢天谢地。”凯瑟琳·马隆低语着,“至少,我的小丫头又有了一次机会。”‎ ‎ (选自《普利策新闻奖名篇快读》,有删改)‎ ‎[注] 这篇报道发表于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的1943年8月,获1944年普利策新闻奖。‎ 新闻语言一般是客观平实的,而这篇报道却有所不同。请对文中画线部分作简要分析。‎ ‎[自主尝试]                                ‎ ‎                                   ‎ ‎[解题指导] 题干要求已经明确了答题的方向,就是以画线部分为根据来证实本篇新闻的语言不是客观平实的,而是含有作者感情的。然后找出哪些词语可以看出作者的感情趋向,并加以分析即可。‎ ‎[参考答案] 画线部分运用了“仁慈”“奄奄一息”“焦急”等词语,具有浓烈的感情色彩,使报道具有较强的感染力和鲜明的倾向性(或“体现了对小女孩的关心和人道主义情怀”)。如将青霉素称为“仁慈的东西”,因为它能救小女孩的性命;将车称为“仁慈之车”,因为它快速运来了药物,体现了作者对小女孩即将得救的喜悦,对人们爱心的赞颂。‎ 题型二 分析新闻的艺术技巧 根据新闻的文本特征和高考设题角度,新闻的艺术技巧一般从以下方面设题:‎ ‎1.新闻真实性方面的技巧。即新闻的真实性是如何体现出来的。‎ ‎2.新闻技巧的巧妙性。既包含新闻的结构方式技巧的巧妙,也包含在构建这些结构方式时所运用的手法技巧的巧妙。‎ ‎3.新闻材料的详略技巧。即安排新闻的诸多事实时怎么处理的技巧。‎ 分析新闻的真实性 ‎[常见设问方式]‎ ‎(1)真实性是新闻的重要特征,也是新闻的生命和灵魂,本文是怎样表现新闻的真实性的?‎ ‎(2)新闻的特点就是真实,本文是从哪些方面体现这一特点的?‎ ‎[解题方略]‎ 分析新闻真实性的“5个角度”‎ ‎1.从再现采访过程的角度。‎ ‎2.从再现现场情形的角度。‎ ‎3.从叙述人称选择的角度。‎ ‎4.从细节描写作用的角度。‎ ‎5.从新闻数据运用的角度。‎ ‎[例三]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的题目。‎ 读5年“本科”换来假文凭 ‎——谁该为86名受骗学生负责 要上“军校”,先交中介费 ‎2004年,时年19岁的江西考生吴江涛(化名)高考落榜。经熟人介绍,他认识了一个自称可保证他上军校的人。此人自称手里有第四军医大学的入学指标。他告诉吴江涛:去读军校,穿的是军装,虽然没有军籍,但各种待遇和军校正规生没什么两样,最后发的毕业证、学生证也都是一样的,拿着证书去考研、考医师资格证都没问题。“只要交3万元,就能接到校方邮寄的预录通知书,到校报到时,可以换取正式的通知书。”‎ 听说能上军校,吴江涛很快放弃了去南昌读书的机会。几天后,他收到“陕西育才专修学院”寄来的预录通知书——你已被录为军医大学五年制本科临床医学专业学员……请持此通知书到陕西育才专修学院领取军医大学正式录取通知书并报到。‎ ‎“报到时,学校有好多接新生的人,全都穿着军装。”在学校给新生召开的会议上,吴江涛和一起来报到的同学们被告知,他们还需要和委培方——湖北省黄冈市、潜江市、孝感市人事局签订一份协议。‎ 当时大家都很纳闷,事先约定的是第四军医大学,但“选送委培学生协议书”上却显示,毕业后发的是第二军医大学南京医学院的毕业证。对此,校方解答:你们要先在宝鸡待一年,然后改签第四军医大学的协议,再回四医大读书。‎ ‎“当时,来育才报到的新生有200多人,一些人看到学校不满意就走了。”最终,2009届“本科”毕业学员共计86人,其中临床专业70人,护理专业16人。这些学生来自全国各地,都是通过中间人介绍过来的,为了上心目中的军校,他们分别为中介机构或中间人交纳了3~13万元不等的费用。‎ ‎5年“本科”换来假专科毕业证 ‎2009年7月,作为陕西育才专修学院唯一的一批“本科生”,这86人从该校毕业,‎ 却未能如期拿到当初录取通知书和委培协议中所承诺的第四军医大学的毕业证书。在学生和家长的多次催要下,2009年10月,一部分学生在向学校交纳3 800元后,拿到一张专科毕业证书,但发证单位却变成“湖南中医药大学”。‎ 读了5年“本科”。拿到的却是一份专科毕业证,这让学生很难接受。然而,后面的事更加让他们“崩溃”。‎ 广东籍学生陈姗姗(化名)好不容易找到份工作,“都上班了,可拿着这个证书时,人家却说是假的”。陈姗姗和同学们急忙登录毕业证上显示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学历证书查询网址”。发现他们领取的毕业证居然没有登记记录。和陈姗姗一样,她的许多同学都找到了愿意接收的用人单位,但由于没有毕业证而签不了合同。‎ ‎“当初,介绍我们上学的中间人都曾打包票,说如果上学出了问题,不管什么时候,他们会一直管这个事。”吴江涛无奈地说,现在再找那些中介人,有的已经过世,有的电话号码换了,还有的干脆躲了起来。‎ ‎ 声称“诚信办学”,5年后却承认不具备本科办学资质 和校方多次交涉无果后,学生们在网上发帖,讲述自己的遭遇。直到有媒体介入调查,校方才在‎1月13日发布一份通知:根据教学大纲及高校要求,所有学生毕业,必须有实习报告册1份,范例病历6份,毕业论文1份,以下学生目前资料欠缺,导致毕业证工作无法正常开展,请在‎2月6日前速将以上资料邮寄学院,逾期未办理者,责任自负……通知所附的名单显示,86名学生中资料交齐的有29人。“这显然又是学校的缓兵之计。”多次交涉仍看不到希望的学生,对校方已经失去了信任。‎ 发稿前,记者还获知一个重要信息:育才学院招生安置办主任向恒力向媒体表示,该校实际上并不具备开设5年本科办学的资质。打开育才学院网站上的“学校简介”,记者看到:“陕西育才专修学院于1995年诞生,是一所以医护专业为主的大专职业院校,学校把‘诚信办学、质量立校’的办学宗旨始终放在首位……”‎ 真实性是新闻的重要特征,也是新闻的生命和灵魂,本文是怎样表现新闻的真实性的?‎ ‎[自主尝试]                                ‎ ‎                                   ‎ ‎[解题指导] 新闻作品的真实性可从多个角度来衡量,一是采访过程是否充分、全面、客观,二是对现场情形的再现是否客观真实,三是数据运用的角度是否客观真实,四是从细节描写的角度来看是否形象有力地展示了事件的真实。‎ ‎[参考答案] 这篇新闻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表现真实性:‎ ‎①时间具体。从2004年86名学生入学到2009年这批学生毕业,事件的发生都有具体的时间。‎ ‎②有关对象和地点的名称具体。有86名学生就读的陕西育才专修学院,签委培协议的湖北省黄冈市、潜江市、孝感市人事局,以及相关的第四军医大学、第二军医大学、‎ 湖南中医药大学。‎ ‎③引用当事人的话。作者直接引用86名学生中的吴江涛和陈姗姗两位学生的原话和间接引用育才学院招生安置办主任向恒力的话陈述事件,真实可信。‎ ‎④对事情的原因、结果认真调查——包括对86名学生受骗经过和陕西育才专修学院的办学资质的调查。‎ 分析新闻技巧的巧妙性 ‎[常见设问方式]‎ ‎[解题方略]‎ 解答新闻技巧的巧妙性题目“2步骤”‎ 第一步,根据新闻内容和题干要求,明确文章采用的技巧 新闻的技巧的判定需要结合新闻的文体特点:标题的修辞技巧,导语中的悬念、引用、描绘等技巧,主体部分的对比、衬托、对话以及叙述人称变换等技巧,结尾的反问、引语、评论等技巧。‎ 第二步,“三分析”确定其巧妙性 ‎1.分析艺术技巧对表现人物特点、事件的连贯等方面的作用。‎ ‎2.分析艺术技巧对表现主题的作用。‎ ‎3.分析表达技巧对读者的影响。如:能否让读者如临新闻现场(生动形象),能否让读者体会出作者态度,能否让读者把握新闻主题,能否突现新闻的社会效应等。‎ ‎[例四] (2010·山东高考)阅读《“她只能活七小时”》(文本见[例二]),完成后面的题目。‎ 这篇报道以顺叙的方式写作,并特别突出时间,有什么好处?‎ ‎[自主尝试]                                ‎ ‎                                   ‎ ‎[解题指导] 题干问“以顺叙的方式写作,并特别突出时间”的好处,可以从两大方面考虑:新闻内容方面和新闻结构方面。内容上:突出时间,时间的背后是一个个连贯的救援事件,救援紧张,效率高。结构上:“顺叙”本身就是文章结构的一种方式,能使文章层次井然;又因为是新闻文体,再加以突出时间,使得事件相连而又有着紧张气氛。‎ ‎[参考答案] (1)以顺叙的方式写作,条理清晰,突出了新闻事件的连贯性。(2)突出时间,渲染了紧张的气氛,强调救援效率之高,现场感强,使新闻内容更真实。‎ ‎        分析新闻材料的详略性 ‎[常见设问方式]‎ ‎[解题方略]‎ 分析新闻材料详略性的“4个角度”‎ ‎1.从材料表现的不同层面(如正面与侧面,整体与局部)角度思考。‎ ‎2.从材料联系是否层进的角度思考。‎ ‎3.从能否开阔读者视野的角度思考。‎ ‎4.从能否更利于表现主题的角度思考。‎ ‎[例五]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的题目。‎ 悲情王皓微笑迎接三连亚 遗憾也未尝不是一种美 ‎ 新浪体育讯 在8年的时间里,王皓曾先后距离这枚奥运会男单金牌只有咫尺之远,但就是这样的一步之遥,王皓最终还是没能迈出那一步。奥运会男单三连亚,这个名词看起来有些刺眼,也让王皓的职业生涯显得有些悲情。但换一个角度想想,历史上还没有一个人能够在奥运会乒乓球比赛中连续三次闯入同一个项目的决赛,王皓纵然没有夺冠,但他却成为了历史第一人。赛后在与张继科的拥抱祝贺时,王皓露出了微笑,其实,有时,遗憾也未尝不是一种美。‎ 应该说,王皓的成长轨迹与队中众多的奥运会冠军有所不同。年少成名,并在21岁那年就参加了雅典奥运会。而首次奥运会之旅又给自己带来了许久难以忘怀的伤痛,那次在奥运会男单决赛中的落败也困扰了王皓整整两年。在2005年和2006年中,王皓虽然整体战绩较为稳定,但男单世界冠军的头衔却迟迟不愿与他相见。‎ 直到2007年男乒世界杯赛,王皓终于如愿以偿,获得了自己职业生涯首个男单世界冠军。但王皓的职业生涯并未从此一帆风顺。一年之后,王皓参加了北京奥运会,并第二次进入了奥运会男单决赛,但王皓最终还是没能将四年前的银牌变为金牌。不过,失之东隅,收之桑榆,王皓在2009年横滨世乒赛中获得了男单冠军,这也是他职业生涯首次获得世乒赛男单冠军,距离成为继刘国梁与孔令辉之后的第三个大满贯得主只差一步,而为了这一步,王皓必须还要等三年。‎ 三年的时间白驹过隙,期间,与王皓一起参加北京奥运会的王励勤与马琳先后无缘伦敦奥运会,而张继科与马龙两位“师弟”的成长也不断对王皓实现大满贯一度产生威胁。特别是年轻气盛的张继科。去年,王皓与张继科先后在鹿特丹世乒赛与男乒世界杯赛中会师男单决赛,但在那两次巅峰对决中,王皓都成为了失意者。‎ 此番伦敦奥运会,王皓一路顺风顺水,职业生涯第三次挺进奥运会男单决赛,而他面对的对手又是张继科。八年的时间里,王皓对奥运会男单决赛已经不会陌生,但对于在奥运会男单决赛中获胜的喜悦感,他未曾体验并极为期待。但命运弄人,‎ 王皓的这个期待不得不继续延续下去。本场奥运会男单决赛的结果与去年的两场世界大赛的男单决赛相同,张继科又一次获胜,又一次在激情万分之时做出了极富个性的庆祝动作,而王皓只是淡然地走到张继科身边,祝贺队友梦想成真。‎ 虽然王皓在本场比赛中只得到了一局比赛的胜利,但王皓的表现仍值得肯定。在第一局比赛以6比10落后时,王皓先后挽救了七个局点,但最终遗憾地以16比18落败。而第一局比赛的胜负也成了本场比赛的风向标,一局在手的张继科信心倍增,打得十分积极主动。面对状态极佳的“藏獒”张继科,王皓拼尽全力,但他在场上依旧陷入了被动局面。在连失三局后,王皓在第四局比赛中唯有背水一战,他在10平后顽强地连得两分,以12比10扳回一局。在第五局比赛中,王皓曾以4比0领先,但张继科在此后却将他“血性”的一面展现得淋漓尽致。‎ 最终,王皓只能接受以1比4落败的结果,只能接受再次在奥运会男单决赛中落败的结果,只能接受奥运会男单三连亚的悲情命运。‎ 奥运会三连亚,在8年的时间里,王皓迟迟等不到那枚奥运会男单金牌,这样的事实对于这位在8年的时间里一直保持着高水平状态的王皓来说未免有些“残忍”。但并不是每个人都能实现自己的梦想,从另一个角度来想,比起实现梦想,更重要的其实是追梦的过程。追梦无悔,遗憾也未尝不是一种美。‎ ‎(选自新浪网)‎ 文章第6段详叙王皓比赛情况有何用意?‎ ‎[自主尝试]                                ‎ ‎                                   ‎ ‎[解题指导] 比赛情况展现了王皓与张继科之间的交锋的具体过程,这是从不同层面表现人物。这种比赛情况也是读者要迫切了解的,而且比赛情况写得愈详,人物的精神风貌也愈见鲜明,表达的主题也会更加突出。‎ ‎[参考答案] 从正面表现王皓的强大夺冠实力和英勇顽强、敢打敢拼的精神;以张继科的血性表现,衬托出王皓强大的实力,表达了对王皓的惋惜和同情。‎ 题型三 探究新闻的社会价值(功用)‎ 新闻文本产生的社会价值和影响包括政治价值、历史价值、人生价值等方面。探究新闻的社会价值也就是看文章要传达的信息是否或者在多大程度上影响到了读者的观念,这种影响是正面的还是负面的。‎ ‎[常见设问方式]‎ ‎(1)这篇报道具有很高的社会价值。请结合文本和新闻背景谈谈你的理解。‎ ‎(2)这篇新闻报道发表后,在社会中产生了巨大反响,你怎样看待这种社会效应?‎ ‎(3)新闻报道的现象引起了社会各方面的关注,请探析各方面关注点是否相同?‎ ‎[解题方略]‎ 探究新闻社会价值的“两大角度”‎ 探究新闻的社会价值(功能)的思考角度还应回归到新闻创作的意图上来,具体来说,应从以下两大角度思考:‎ ‎1.从新闻创作的背景思考价值功能 新闻都是据“时”而作,故其价值功能也往往与“背景”紧密相联,下面[例六]就体现了这一点。‎ ‎2.从新闻创作的主题思考价值功能 聚焦新闻要素“人与事”,概述新闻主体内容,从中提炼出新闻所反映的“精神”“品质”“思想”“观点”“理念”等深层次的内容,这些深层次的内容,即是新闻创作的主题。正所谓新闻所宣扬传播的内容,也正是新闻所承载的价值和功能。‎ ‎[例六] (2010·山东高考)阅读《“她只能活七小时”》一文(文本见[例二]),完成后面的题目。‎ 这篇报道具有很高的社会价值。请结合文本和新闻背景谈谈你的理解。‎ ‎[自主尝试]                                ‎ ‎                                   ‎ ‎ ‎ ‎[解题指导] 解答此类题目,首先提取题干中的有效信息,即题干中的“社会价值”和“请结合文本和新闻背景”。“社会价值”能在文本中体现出来的就是本文的主旨:“对生命的尊重”“团结友爱”等。若结合注释“这篇报道发表于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的1943年8月”来看这篇新闻的“社会价值”,那就是这篇文章对美国的影响,“获1944年普利策新闻奖”,可见这篇新闻影响之大,作用之大。‎ ‎[参考答案] ①体现了对生命的尊重,弘扬了一种“不抛弃,不放弃”的人道主义精神。②歌颂了人与人之间友好互助、团结一致的精神。③增强了当时(二战时期)美国人民终将赢得战争胜利的信心。‎ ‎             ——“新闻鉴赏和探究类题目”验收达标练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记者被取消获普利策奖资格①‎ ‎[美]大卫·马纳尼斯 ‎[本报讯] 普利策奖评奖委员会昨天②宣布取消《华盛顿邮报》记者珍妮特·库克的获奖资格。这个决定,是在该记者承认她的获奖作品纯属捏造后宣布的。‎ 库克的报道《吉米的世界》,讲的是哥伦比亚特区一个八岁男孩吸食海洛因成了瘾。这篇报道据说是通过采访吉米本人、他母亲及其同伴写成的。现在库克承认,她从未采访过其中任何一个人,‎ 而是根据华盛顿社会工作者和其他来源提供的关于吸毒者的材料编造了这篇报道。‎ 在她承认编造假报道后,有人揭发她提交给普利策奖评奖委员会的自传也是编造的。库克曾说过她以优异的成绩毕业于瓦萨学院,并在托莱多大学获得了硕士学位。‎ 昨天,库克辞去了在《华盛顿邮报》的职务。‎ ‎“像珍妮特·库克这样一个前途无量的青年居然编造假报道,这实在是一幕悲剧,”《华盛顿邮报》主编本杰明·布莱德里说,“对报纸来说,信誉是最宝贵的,而报纸的信誉完全取决于记者的道德品质。记者的品行不端,会造成严重后果。目前情况下,唯一的办法是向读者交代清楚事实真相,向普利策奖评奖委员会道歉,并立即设法完成恢复报纸信誉这一极为艰巨的任务。”‎ 负责普利策奖评奖工作的哥伦比亚新闻学院院长奥斯卡·艾里奥特昨天下午说,委员会经电话投票决定撤销库克受奖的资格,由候补受奖人领奖。艾里奥特说:“我很伤心,这位优秀女记者的锦绣前程就这样毫无必要地给毁掉了。”‎ 二十六岁的库克昨天发表声明说:“这篇报道严重歪曲了事实,对此,我追悔莫及。我谨向我的报社、我的职业、普利策奖评奖委员会致歉。”‎ 库克的报道是‎1980年9月28日发表的。报道发表之前,库克对主编说,她得对吉米及其母亲负责,因为她曾答应不透露这母子俩的真实姓名。库克还说,吉米母亲的男朋友威胁说,假如有关方面或警察找到了吉米,他就要记者的命。库克的报道发表后,立刻就在该城引起了强烈反应。马里昂·巴里市长和警察局长B.杰弗逊立即组织了一个小组,设法找到吉米以便给他治疗。但这项工作毫无结果。巴里表示,有可能根本不存在一个叫“吉米”的孩子。‎ ‎《华盛顿邮报》还了解到,星期二③午后库克提交给普利策奖评奖委员的自传也有失实之处。原来,瓦萨学院的官员前来拜访布莱德里,指出库克只在那里上过一年级。同时,美联社也派人来反映:库克在托莱多大学只获得过学士学位。了解以上情况后,布莱德里、经营主编和都市版主编立即同库克进行了一系列谈话,她由矢口否认到后来终于逐项承认了自传中的编造。库克的交代,使主编们进而怀疑使她获得普利策奖的作品是否属实和吉米是否确有其人。‎ 后来,库克同城市版主编一道驱车前往华盛顿东南区某处,据库克说吉米就住在那里,但她却找不到他的住所。《华盛顿邮报》的几位编辑同时查阅了库克报道这件事时的采访笔记,并审听了几卷当时的采访录音带,随后确定,《吉米的世界》一文是库克仅仅根据她得到的某些真人真事拼凑起来的。‎ 星期三凌晨,库克承认吉米根本不存在,报道是她根据几个年轻吸毒者的真实故事编造的。‎ ‎《华盛顿邮报》发行人唐纳德·格拉汉姆昨天说:“本报同仁均认为,首要的义务是尽力查明我们为什么刊登了这篇假报道。”在谈到库克时,他说:“‎ 本报许多同仁一直同她的亲属保持联系,我们将尽一切力量帮助她。”‎ ‎(选自《新闻阅读与写作》,有删节)‎ ‎[注] ①《华盛顿邮报》‎1981年4月16日(星期四)。普利策奖:以美国著名报人J.普利策的遗赠为基金设立的奖金,新闻奖每年一次授予有优异成就的美国新闻工作者和新闻机构。②‎1981年4月15日。③‎1981年4月14日。‎ ‎1.下列对这篇报道有关内容的分析和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这则新闻的导语是第一自然段。导语部分用简明的语言叙述并突出了新闻的核心内容,涵盖了新闻六要素中的“人物”“时间”“经过”“原因”和“结果”的五个要素,能够吸引读者的注意力。‎ B.库克因编造报道《吉米的世界》和完全失实的自传,而被取消获普利策奖资格,并辞去了在《华盛顿邮报》的职务。‎ C.库克承认《吉米的世界》是纯属捏造的,并对自己的这一行为追悔莫及,说明她还没有完全丧失新闻工作者的良知。‎ D.库克编造虚假新闻,不仅违背了记者的用事实说话、凭良知报道的职业操守,败坏了《华盛顿邮报》的宝贵信誉,而且也毁掉了自己的锦绣前程。‎ 解析:选B B项,“完全失实的自传”错误,文中只是说“自传也有失实之处”。‎ ‎2.下列对这篇报道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  )‎ A.“昨天”这个词多次出现在这篇报道的文字中,这样做不仅突出了报道的时效性,也表明了发布本报道的急迫性。‎ B.文中先后引用了《华盛顿邮报》主编、普利策奖评奖工作负责人和库克本人的话,重在突出炮制假新闻的危害。‎ C.《华盛顿邮报》几位编辑查阅库克的采访笔记和审听其采访录音带后认为,库克的报道虽属拼凑但有一定真实性。‎ D.文中不厌其烦地列出了发现和处理库克造假丑闻的有关人物,表明了人们对待这一事件的严肃态度和重视程度。‎ E.从全文看,披露库克编造自传事件,不仅是要表明库克造假的错误,更在于表明对库克错误的深恶痛绝。‎ 解析:选BD A项,“表明了发布本报道的急迫性”解读错误;“昨天”体现不出所谓的“紧迫性”。C项,对“几位编辑”看法的表述属曲解原意。E项,“深恶痛绝”的说法与文意不完全吻合。披露库克编造事件,重要的目的在于强调新闻真实、生活真实的重要性和拥有诚实品格的重要意义。‎ ‎3.(分析新闻的艺术技巧)文中回顾了揭露珍妮特·库克炮制虚假报道的过程,请简要概括这样写的作用。‎ 答: ‎ ‎ ‎ ‎ ‎ 参考答案:展开了导语的有关内容,表现出《华盛顿邮报》对读者负责的态度和严谨的职业精神,表明了坚守新闻真实性和公开性原则的鲜明立场,体现了新闻媒介教育大众的功能。‎ 题型突破(三) 新闻特色题型——比较新闻材料的异同 比较新闻材料的异同这种题型只出现在对新闻调查报告的考查中。而这类新闻调查报告反映的都是当今社会热点问题,其内容往往由多则新闻材料构成。材料既各有侧重,又密切相联。把握住了新闻材料的这种关系,就能很好地把握新闻调查报告的主要内容和观点倾向。“比较新闻材料的异同”这种题型就很好地考查了这一点。‎ ‎[常见设问方式]‎ ‎(1)材料×和材料×关于××××的表述有哪些异同?请概括说明。‎ ‎(2)试比较材料×和材料×,简要说明二者的侧重点有什么不同。‎ ‎(3)材料×和材料×都主张××××,但理由各有不同,请说说它们各自的理由。‎ ‎[解题方略]‎ 比较新闻材料异同“4步骤”‎ ‎[典例] 阅读下列材料,完成后面问题。‎ 材料一 中国的生育政策从产生的那一天起始终在实践中不断调整和完善,一直处于动态调整的“进行时”。20世纪70年代,为控制人口过快增长,缓解人口与经济社会、资源环境的紧张关系,我国开始全面推行计划生育,提倡少生优生。1980年党中央发表《关于控制我国人口增长问题致全体共产党员、共青团员的公开信》,提倡“一对夫妇只生育一个孩子”‎ ‎;1982年在党的“十二大”上,计划生育被确定为基本国策,“一孩政策”被严格执行,违者将受到惩处。‎ 生育有计划,但计划并非一成不变。进入新世纪,我国人口发展呈现出重大转折性变化。尽管人口基数大的基本国情未根本改变,但生育率低、出生人口性别比例失调、人口老龄化、独生子女家庭数量增长等人口结构性问题也正日益成为影响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因素。“我国生育率已有20多年低于实现世代交替所需的更替水平,多年处于世界低生育水平国家行列。”中国人民大学人口与发展研究中心教授顾宝昌说。目前,我国劳动年龄人口已经开始减少,年轻劳动力出现急剧萎缩,同时养老负担加大。在此背景之下,2013年11月,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审议通过《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决定提出,坚持计划生育的基本国策,启动实施“单独二孩”政策,逐步调整完善生育政策,促进人口长期均衡发展。2015年10月,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又进一步提出,全面实施一对夫妇可生育两个孩子政策,该政策从‎2016年1月1日开始实施,我国计生政策进入全面二孩时代。‎ 材料二 ‎《第一财经日报》报道称,与“单独二孩”相比,“全面二孩”是一个进步,但还远远不够。根据中国的性别比和女婴存活率,每对夫妇需要生育至少2.2个孩子才能达到更替水平。全面放开二孩之后,即使全国所有夫妇都生育2个孩子,生育率也只有2.0,低于更替水平。况且,近年来的生育意愿调查结果显示,中国人的平均生育意愿只有大约1.8个孩子。再加上有些夫妇虽然想生孩子,但患了不孕不育症(中国人口协会发布的调查结果显示,中国不孕不育患者占育龄人口的12.5%)而不能生,因此,即使全面放开“二孩政策”,中国的实际生育率仍然会远远低于更替水平。‎ 媒体调查显示,全面放开二孩后,大家还是有很多担忧的。超过五成的被调查者最担心二孩的教育问题,21%的被调查者表示担心生育二孩后,现有的医疗卫生体制不能提供充分的保障,还有不少被调查者对现行的养老金体制和就业难问题表示了担心……‎ 但更值得注意的一个数据是,绝大部分被调查者(67%)认为一个完美的家庭中,“两个孩子”是不可或缺的重要因素。这说明,公众为不生二孩所选择的理由经过了“斤斤计较”的计算,但从人性和情感角度,他们大多数仍然认可二孩的价值;只是在现实面前,人性被迫让位于计算。因此,如何通过健全社会保障制度等改革,让“想生”变成“敢生”,“全面二孩”政策才有可能真正落地。‎ 另外,从欧洲各国及韩国、新加坡及台湾地区的生育政策来看,政府补贴鼓励生育也扭转不了人口数量减少的大趋势。因此,简单把人口当作一种国家资源来进行管理,效率确实不高。要使人口政策改革更有效率,需要转变思路,即不以计划经济的思维看待人口,不将人口作为一种资源来进行管理和干预,而是使生孩子成为“家庭”的自主权利。‎ 材料三 长期以来,社会上一些企业招收女员工,就有“已婚已育优先考虑”的潜规则。“‎ 放开二孩”政策后,更多女性要生育、抚育两个孩子,这将可能进一步加剧女性在职场中的相对弱势和待遇不公,造成女性就业中断和收入下降。因此,政府应出台相关政策,进一步延长生育假同时加大财政投入,保障生育保险可运行,并给予企业税费减免以补偿其因女职工产假而增加的成本,这样才能切实保障女性的生育权、就业权和休息权,防止个别企业可能出现的对生育二孩女职工的歧视和差别待遇。针对全面放开二孩后可生育二孩家庭生育意愿并没有得到明显扭转的状况,除加大对生育二孩的宣传力度之外,还应根据实际情况逐步、适时出台对新出生孩子家庭,特别是生育二孩家庭的奖励政策。生育政策调整后,无人看孩儿、入托入学难等也是二孩家庭很快面临的问题;因此,政府应提前做好幼儿园和小学的规划和配套工作,加大财政投入,将学前教育(3~6岁)纳入义务教育,同时大力兴办日托(0~2岁),让普通家庭能够享受便利、平价而优质的日托和学前教育服务,以缓解二孩家庭的压力。另外,抚育二孩所增加的家庭支出,对于中低收入家庭将是一笔沉重的负担,在对生育进行财政补贴、奖励之外,政府还应采取适当的措施,如实行税前扣除、按家庭人均可支配收入计税等办法,增加生育二孩家庭的收入。总之,全面放开二孩政策是一个系统工程,必须考虑做好相关配套工作,才能把好事办好。‎ 材料四 对全面放开二孩,也有一些学者持不同意见或表示担忧。中国社科院马克思主义研究院院长程恩富就固执地认为,中国应该推行更为严厉的“独生子女政策”,即“城乡一胎,特殊二胎,严禁三胎,奖励无胎”,并认为用放开二孩来解决老龄化问题不可取。中国人民大学社会与人口学院院长翟振武曾给出数据:我国现有独生子女家庭1.5亿多户,按照70%将生育两孩计算,未来有近1亿的孩子出生,且多数家庭会选择在四五年之内生二孩。这样的结果是,一年新增约2 500万人口,原来还有每年1 600万,这就是每年有4 000多万人口出生。“这比20世纪60年代出生率最高的时候每年出生2 900万还要多。这会导致人口到2030年后突破15亿,而我国的人口战略目标是不超过15亿。”从经济学的角度来说,全面放开二孩虽有可能带来人口红利,但也必然意味着国家要面对人口增长带来的诸多问题,我国的环境承受能力、财务支出、公共福利体系都将面临挑战。‎ 而且,人口不足也不一定是制约经济发展的主要原因。放眼发达国家,人口增长基本为负的不在少数,而靠人口去带动国家发展的情况屈指可数。因此,提高国民素质,提高社会生产力,完善社会服务和保障体系,真正实现“幼有所养,壮有所用,劳有所得,老有所依”,解除劳动力人群的后顾之忧,以激发个人和社会创造价值的积极性,提高劳动效益,可能是比增加人口更有效的途径。‎ ‎(以上材料均摘编自互联网)‎ 材料二、四对全面放开二孩政策的基本看法有何共同之处?两则材料中第一段使用数据的意图各是什么?‎ ‎[自主尝试]                                ‎ ‎                                   ‎ ‎[解题指导] 题干中“基本看法”“第一段”等字眼显示本题对应区间集中于每则材料中的第一自然节或导语部分。通过划分层次和比较二者数据可发现,对应区域都有对实行二孩政策的担忧,而数据则显示出二者担忧的意图不同:一是认为该政策解决不了低生育率问题,一是认为该政策会带来诸多问题。‎ ‎[参考答案] 共同之处:都对全面放开二孩政策持保留意见(或都认为全面二孩并不能解决人口问题)。意图:材料二的数据是为了说明“全面二孩”政策并不能解决人口实际出生率低的问题;材料四的数据是为了说明全面放开二孩可能导致人口激增,社会不堪承受。‎ ‎           ——“比较新闻材料的异同特色题目”验收达标练 ‎(《考试说明》样题)阅读下列材料,完成1~4题。‎ 材料一:‎ ‎[据新华社电] 由中国新闻出版研究院组织实施的第十一次全国国民阅读调查‎4月21日在京发布。‎ 调查显示,2013年我国国民人均纸质图书的阅读量为4.77本,比2012年增加0.38本,连续7年稳步提升;人均阅读电子书2.48本,比2012年增加0.13本。纸质图书、电子书的阅读量略有提升。‎ 在纸质图书和电子书阅读量上升的同时,报刊和期刊的阅读量依然保持下降趋势。据统计,2013年人均报纸阅读量较2012年的77.20期(份)下降了6.35期(份),期刊的人均阅读量也比2012年的6.56期(份)下降了1.05期(份)。‎ 受数字媒介迅猛发展的影响,2013年我国成年国民数字化阅读方式的接触率持续增长,首次超过半数,达到50.1%,较2012年上升了9.8个百分点。其中,网络在线阅读、手机阅读和电子阅读器阅读均有所上升。‎ 据统计,我国超九成有数字化阅读行为的国民是49周岁以下群体,中青年群体是数字化阅读的主力。其中人均每天手机阅读时长为21.70分钟,比2012年的16.52分钟增加了5.18分钟。‎ 据中国新闻研究院院长魏玉山介绍,“获取便利”是我国国民选择数字阅读的首要原因,其选择比例超过六成;“方便随时随地阅读”和“方便信息检索”,也成为国民选择数字阅读的重要原因。魏玉山表示,超九成的数字化阅读方式接触者表示阅读电子书后就不再购买其纸质版,这一数据连续4年持续上升,反映出数字出版对传统出版物的冲击作用不断加强。‎ 调查结果显示,有70.5%的国民认为当今社会阅读对于个人的生存和发展来说“非常重要”或“比较重要”,认为阅读不重要的比例仅为5.2%。‎ 新闻出版广电总局出版管理司司长吴尚之表示,国家将充分利用农家书屋、社区书屋等平台,面向基层、面向群众开展全民阅读活动,并将加强全民阅读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 继续推动全面阅读立法和规划工作,努力营造“书香中国”的浓厚氛围。‎ 材料二:‎ ‎[本报讯(记者韩晓东)] 由中国新闻出版研究院组织实施的第十一次全国国民阅读调查日前在京发布结果。调查显示,2013年我国成年国民图书阅读率为57.8%,较2012年上升了2.9个百分点;包括书报刊和数字出版物在内的各种媒介的综合阅读率为76.7%,较2012年上升了0.4个百分点。其中,报纸和期刊的阅读率分别较2012年下降超过5个百分点,而数字化阅读方式的接触率则上升了近10个百分点。中国新闻出版研究院院长魏玉山介绍,我国国民的图书阅读率从2007年至今已经连续七年稳步回升。‎ 从对国民各类出版物阅读量的考察看,2013年我国成年国民人均纸质图书的阅读量为4.77本,比2012年增加了0.38本。人均阅读报纸和期刊分别为70.85期(份)和5.51期(份),与2012年相比均有不同程度的下降。2013年我国成年国民人均阅读电子书2.48本,比2012年增加了0.13本。与2012年相比,传统纸质媒介中,2013年我国成年国民对图书、报纸和期刊的接触时长均有不同程度的减少;新兴媒介中,上网时长和手机阅读的接触时长呈增长趋势,其中通过手机上网的比例增幅明显,与2012年的29.2%相比,增长了13.5个百分点。‎ 对我国国民倾向的阅读形式的研究发现,66.0%的成年国民更倾向于“拿一本纸质图书阅读”,15.6%的国民倾向于“手机阅读”,超过更倾向于“网络在线阅读”的国民比例(15.0%)。‎ 从阅读者的年龄分布看,0~17周岁未成年人是纸质图书阅读的绝对主力,这一群体的图书阅读率为76.1%,人均图书阅读量为6.97本,较2012年提高了1.48本,其中14~17周岁未成年人课外图书的阅读量最大,为8.97本。另外,通过对亲子早期阅读行为的分析发现,2013年我国0~8周岁有阅读行为的儿童家庭中,平时有陪孩子读书习惯的家庭占86.5%,在这些家庭中,家长平均每天花费23.87分钟陪孩子读书。‎ 另据悉,为了更好地推动全民阅读活动的开展,满足国民多元化的阅读需求,由中国新闻出版研究院等机构共同发起的第二届“文明中国”全民阅读活动将于近期全面启动,届时将开展包括全民阅读送纸书、送数字阅读客户端、开展阅读创作征文活动在内的多种全民阅读活动。‎ ‎(《中华读书报》‎2014年4月23日01版)‎ 附图:‎ 材料三:‎ 天津社科院社会学研究所所长张宝义认为, 人们不是不阅读,而是阅读的方式在变。手机、互联网等新媒体的兴起,对传统阅读方式造成巨大冲击,习惯了网络浅阅读的民众,难有耐心阅读“大部头”,从阅读纸质书变成阅读电子书、微博、微信。但带来的问题是,只能获取大量碎片化的信息,要领略经典著作深刻的美,需要时间和耐心。‎ ‎(摘自央视网《中国人正面临“阅读危机”?》,‎2014年4月25日)‎ 材料四:‎ 今天是第19个“世界读书日”,也是伟大文豪莎士比亚诞辰450周年。每逢这个日子,有识之士便是一次集体焦虑,然后又痛心疾首,感叹中国人读书太少,并不乏数据证明,比如人均读书才四五本,远低于韩国的11本、法国的8.4本、日本的8.5本、美国的7本……更有论者对国人“恨铁不成钢”,呼吁国人千万别成为“屏奴”,要多读纸质图书。‎ 其实,完全不必过于焦虑。中国人的阅读率正在上升,比如去年我国成年人人均纸质书和电子书合计阅读量为7.25本,较2012年上升了0.51本。今天的阅读率一定超过古代,在遍地文盲的时代,特别是印刷技术落后的时代,阅读率怎么可能高?至于指责国人喜欢浅阅读,习惯用电子工具阅读,更是经不起推敲。时代在变,电子书也是书,不能因为读了纸质书就有了优越感。试想,那些喜欢龟壳书的人有理由嘲笑竹简书吗?而习惯于竹简书的读者又有理由嘲笑纸质书吗?载体变了,书犹在,喜欢阅读何必拘泥于载体的不同?‎ ‎(摘自‎2014年4月23日《北京青年报》)‎ ‎1.(比较异同题)阅读材料一和材料二,两家媒体对公布“第十一次全国国民阅读调查”一事都作了报道,概括说明它们各自传递的重要信息有哪些异同。‎ 答: ‎ ‎ ‎ ‎ ‎ 参考答案:同:①我国国民的图书阅读率从2007年至2013年连续七年稳步提升。‎ ‎②2013年与2012年相比,纸质图书阅读量上升,报刊和期刊的阅读量下降;数字化阅读量增加,接触时长增长。‎ 异:材料一介绍了国民选择数字阅读的具体原因以及数字出版对传统出版物的冲击不断加强,并点出了国民仍然认为阅读很重要。第⑤段指出49周岁以下中青年群体是数字化阅读的主力。‎ 材料二介绍了国民倾向的阅读形式,指出0~17周岁未成年人是纸质图书阅读的绝对主力。‎ ‎2.(比较异同题)比较材料一和材料二,简要说明新华社记者与《中华读书报》记者报道的侧重点有哪些不同。‎ 答:  ‎ ‎ ‎ ‎ ‎ 参考答案:材料一侧重点是我国成年国民数字化阅读方式接触率持续增长的情况及国民选择数字阅读的具体原因;材料二侧重点是介绍国民倾向的阅读形式及未成年人是纸质图书阅读的主力这一情况。‎ ‎3.根据材料三,谈谈作者认为“浅阅读”有哪些表现与危害。‎ 答:  ‎ ‎ ‎ ‎ ‎ 参考答案:“浅阅读”的表现:①心态上:习惯了网络浅阅读的民众,难有耐心阅读“大部头”。②方式上:从阅读纸质书变成阅读电子书、微博、微信。‎ ‎“浅阅读”的危害:只能获取大量碎片化的信息,无法领略经典著作深刻的美。‎ ‎4.(比较异同题)材料四对“指责浅阅读”一事提出异议,它与材料三在观点上的根本分歧是什么?你又是怎样看待浅阅读的?‎ 答:  ‎ ‎ ‎ ‎ ‎ 参考答案:根本分歧:‎ 两则材料的根本分歧在于该不该“抨击浅阅读”。‎ 材料三认为网络阅读是浅阅读,获取的信息都是碎片化的,习惯了浅阅读的人也难有耐心品味经典著作,不能领略经典著作深刻的美。‎ 材料四认为电子工具阅读是一种阅读方式,不必纠结于阅读的载体,读书才是最重要的。‎ 看法:浅阅读是在新媒体快速发展和信息大爆炸的社会背景下产生的,是目前十分普遍的一种阅读方式。[理解认识]‎ 它可以快速获得信息,扩大知识面。[优点]‎ 但是,浅阅读也有弊端,它容易使人们把读书当作一种休闲方式或者谋取某种利益的途径。[缺点]‎ 对于青少年来说,阅读是提高个人修养、完善知识结构以及塑造健康的人生观、价值观的有效途径,所以既要有浅阅读,更要重视对纸质图书的深阅读。[做法]‎ 其他看法:‎ ‎(示例1)我反对浅阅读。刷屏式的阅读形式,大量碎片式的信息,只能获取表面信息,满足我们娱乐、猎奇的心理需求,久而久之会养成我们懒于思考的陋习,而无法深入作品,领略作品深刻的美。‎ ‎(示例2)我赞成浅阅读。数字阅读有传统阅读所无法比拟的廉价、快捷、高效的优势,这样更容易获取海量信息。另外,现在的生活节奏加快,人们很难找到大块的时间用于阅读,利用碎片时间,进行碎片式阅读,不失为一个丰富知识的有效手段。浅总比没有强。‎ ‎(示例3)我认为阅读的深浅与媒介无关。传统阅读不一定就深,数字阅读也不一定就浅,这与阅读者的阅读习惯、阅读目的、阅读水平等内在的因素相关,与阅读形式关系不大。‎ 题型突破(四) 新闻文体的另一变体——访谈考查的3大题型 访谈虽说是新闻文体的一种,但又不同于一般的新闻文体,所以需要熟悉访谈文本特点并掌握一定的阅读方法,才能既准确又迅速地掌握访谈内容,为解答题目奠定基础。‎ 一、访谈的概念 访谈是就某个人、某件事、某个特定问题去访问专家或知情者,请他们对提出的问题进行解答,运用谈话纪实的方式进行报道的文章。访谈可以是对新闻人物或时尚人物的报道,可以是对某一新闻事件或者历史事件的采访和记录,也可以是对正在发生的或人们所普遍关心的某种社会问题的访谈。而在这几种类型中,最常见、报道得最多的是人物专访。‎ 二、访谈的要求 ‎1.抱着尊重、理解、学习的态度与访谈对象交谈。‎ ‎2.一组问题要围绕访谈主题有计划有步骤地展开。主题要体现人生价值和时代精神。‎ ‎3.每个问题明确单一。要始终围绕访问者(提问者)的思路(话题意识)展开。提问者提出的一些关键问题要尽力引导访谈对象回答,争取让访谈对象把问题讲透。‎ ‎4.不同问题采用不同语调和句式,用语要平实化、口语化。‎ ‎5.访问者在总结时,要注意有观点,有事实依据。要联系当时社会的政治经济状况、主流思想文化、各阶层的关注程度,实事求是地进行评价阐释(特别是负面的,要指出正确的方向)。‎ 三、访谈的提问技巧 ‎1.一般技巧 类型 技 巧 作 用 趣问 采用一些诙谐有趣、形象生动的话题或提问方式进行发问,以消除陌生感,拉近双方的距离 能消除陌生感,拉近双方的距离 直问 不拐弯不抹角,把想了解的问题直截了当地提出来 开门见山,干脆利落 推问 运用逻辑推理,提出问题 逻辑性强,有层次 旁问 有意岔开话题,先谈点别的事情,以此来制造轻松的气氛 能制造轻松的气氛 ‎2.特殊技巧 类型 技 巧 作 用 追问 对访谈对象陈述中的疑问或没有充分说明的地方进行追问 使访谈对象顺着自己的思路继续予以回答 延伸 对访谈对象没有涉及的领域进行引导 能拓宽领域,避免片面性 对比 有时候,访谈对象就某一问题在回答时的陈述不尽相同,如果发现这样的疑点可以进行对比提问 对比鲜明,便于访谈对象回答,也便于读者了解提问意图 四、访谈的阅读方法 根据访谈的文体特点,文章可以这样读:‎ 步骤一:浏览全文,把握话题 迅速通读全文,把握访问者和访谈对象所讨论的话题。‎ 步骤二:区分对象,把握问题 将有关访问者和访谈对象的文字分开,先读提问者(访问者)的问题,把握有哪些主要问题;再阅读有关访谈对象的文字,大致把握其阐述分析。‎ 步骤三:掌握提问技巧,品味回答语言 访问者的提问是有一定的提问技巧的,如直问、追问、推问等。访谈对象的回答更是一门语言艺术,需要细细品味,方能领悟其中内涵。‎ 步骤四:把握关键,深入内核 重点精读提问者提出的关键问题和访谈对象的关键回答,深入研究其核心内容:整合文中的信息,把握访谈内容,把握访谈主题。‎ 在掌握了访谈的文体特点和阅读技巧后,本部分针对访谈的3个特殊题型“把握访谈内容”“把握或评价访谈观点”和“赏析访谈技巧”进行讲解。‎ 题型一 把握访谈内容 访谈最主要的形式是访谈者向访谈对象提出问题。所以访谈内容包括访谈者所提出的所有问题和访谈对象回答的内容。‎ ‎[常见设问方式]‎ ‎(1)概述罗哲文先生研究汉长城的过程和结论。(2014·广东高考)‎ ‎(2)围绕“寂寞出学问”,秦绍德从哪三个方面作了倡导?(2012·广东高考)‎ ‎(3)这篇访谈涉及几个方面的内容?请简要概括。‎ ‎(4)围绕×××,文章从哪几个方面做了倡导?‎ ‎[解题方略]‎ 解答把握访谈内容“4步走”‎ 基本思路与前面“访谈的阅读方法”大致相同:‎ ‎[例一] (2014·广东高考)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的题目。‎ 罗哲文(1924—2012),中国古建筑学家。下面是中央电视台《大家》栏目在罗哲文先生生前对他的访谈节选。‎ 主持人:在您选择职业的年代,建筑学可算是一种不入流的行当,您为什么选择了学习建筑学?‎ 罗哲文:从我当年进入营造学社学习建筑到现在,按一般老百姓的话,可以说我和建筑学有缘分,或者说这是一个从偶然到必然的过程。说偶然,是因为抗战时期,营造学社迁到了我的老家四川宜宾,要是迁到别的地方去了,我这辈子可能就不会做这个工作了。说必然,是因为我从小就喜欢做手工,我还很喜欢工艺、画画什么的。‎ 主持人:著名的建筑学家梁思成先生是您的老师,您现在所从事的古建筑保护研究,有哪些观念是梁先生带给您的?‎ 罗哲文:他有一个观点,中国的新建筑要“中而新”,就是说既要中国式又要有新创造。他这个观点给我留下的印象很深,所以我现在也在宣传,新建筑一定要中国式,要体现中国古建筑的优秀传统,同时也一定要有创新。梁思成先生临终前嘱托我“文物保护的事情,你一定要做好”,这个重托我一直记在心里,永远也不敢忘掉。‎ 主持人:2003年,您在80岁高龄的时候穿越了罗布泊。很多人都说,您是穿越罗布泊年龄最大的人。您为什么要在这样的高龄做这样的事?‎ 罗哲文:我们的主要目的是去考察和寻访汉长城。几十年前,我刚接触到长城的时候,看到一些关于长城的书,其中一本写了从玉门关到库尔勒的这段长城,并说这段长城跟玉门关以东的长城不一样。从那时起我就想亲自来看一看到底是怎么回事。‎ 主持人:考察这段长城有什么特别的意义吗?‎ 罗哲文:这段长城对研究整个长城来说太重要了,绝对不能缺了这一块儿。过去曾经有个错误的说法,认为长城是防御扰掠的,目的在于封闭,但我认为长城是中国最早的对外开放的见证。汉武帝的时候,打通了丝绸之路,那时的长城就是为了保护丝绸之路的畅通,所以到了新疆库尔勒以西,城墙就没有了,修建了一个一个烽火台。当时丝绸之路上荒无人烟,来往的商旅不可能带够整个行程的粮食。此外还有马匹的问题,到了烽火台,商旅可以补充粮食,更换交通工具。‎ 主持人:到目前为止,您跟长城打交道有多少年了?一共去过长城多少次?‎ 罗哲文:我跟长城打交道快60年了。像八达岭、山海关,去的次数都记不清了,‎ 可能有一百次以上了。‎ 主持人:实地考察中,您有没有遇到过危险?‎ 罗哲文:遇到的太多了。差不多十多年前我去考察长城,那儿有个地方非常危险,人很难攀上去,我上去的时候还背着相机,结果脚下一滑,差一点摔下去没命了。‎ 主持人:现在很多人都称您是中国古建筑方面的一代大师了。‎ 罗哲文:这个我不敢当,不能说是古建筑大师,我没有什么了不起的。我觉得自己就是沧海一粟,是大海里面的一滴水。‎ 主持人:对于年轻一代从事古建筑保护的人,您觉得他们最需要学习的是什么?‎ 罗哲文:我觉得基本技术一定要学到。搞建筑首先你要画出图来,所以画图功夫一定得有。写文章介绍建筑的结构,你得有基本勘察文献的能力。当时我们做研究,从哪一本书上看到可以引下来的资料,都必须要查原书,不能不经考证就用。像这种基本功年轻人要学,不能偷巧。必须认真,首先要把基本技能、基本理论学好。‎ 主持人:在古建筑保护中,您最担心、最忧虑的事情是什么?‎ 罗哲文:最担心的就是技术的传承,特别是工艺的传承。我认为工匠特别重要,没有工匠不行。另外就是材料,可是现在很多人忽略了这一块儿,很多工艺失传了。‎ 主持人:您搞了一辈子古建筑研究,在您看来,建筑是什么?‎ 罗哲文:建筑是凝固的音乐,外国人管它叫石头的史书,我说是木石的史书。中国建筑跟外国的还不一样,外国的建筑主要是石头,我们中国主要是木建的,所以是木石的史书,是一个综合的艺术,是历史的见证。历史有两个历史,一个是文字的历史,还有一个是实物的历史。缺少了实物,就没有东西验证文字的历史了。所以文物的价值就在于它是历史的见证。‎ ‎(选自《大家》,商务印书馆,有删改)‎ 概述罗哲文先生研究汉长城的过程和结论。‎ ‎[自主尝试]                                ‎ ‎                                   ‎ ‎[解题指导] 做此题先要通读全文,根据题干要求“概述”“研究汉长城的过程和结论”确定答题区间;然后仔细体会罗哲文先生回答记者的多个问题,其中第三至第六个问题的回答涉及研究汉长城的过程和结论,更须精研;最后根据题干筛选出合乎要求的信息并加以概括。‎ ‎[参考答案] (1)过程:①几十年前,看到书中的有关记载,想亲自去实地考察;②80岁高龄穿越罗布泊,寻访汉长城;③60年间去过长城很多次,历经艰险。‎ ‎(2)结论:汉长城是为了保护丝绸之路的畅通而修建的,是中国最早的对外开放的见证。‎ 题型二 把握或评价访谈观点 访谈观点包括访谈者的观点和访谈对象的观点,这些观点有时在访谈的语句中明显显现,有时隐含在相应的材料或语句中。‎ ‎[常见设问方式]‎ ‎(1)怎样评价×××的这一观点?‎ ‎(2)怎样理解×××的这句话?‎ ‎(3)秦绍德认为,学者“被媒体过分关注恰恰做不出学问”,根据文意,怎样理解这一观点?(2012·广东高考)‎ ‎[解题方略]‎ 把握或评价访谈观点“3步骤”‎ ‎[例二] (2012·广东高考)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的题目。‎ 寂寞出学问 ‎——《解放周末》对话复旦大学党委书记秦绍德教授 昨天是第25个教师节。复旦大学向全体教师发出致谢和倡议,感谢在学术领域中默默耕耘多年的教师们,并倡导一种甘坐“冷板凳”的治学精神。‎ 这种倡导,关乎复旦,又不止于复旦;关乎教师,也不止于教师。‎ 下面是记者对复旦大学党委书记秦绍德教授的专访。‎ 记者:在教师节这一天,复旦大学为何向全体教师发出这样的致谢?‎ 秦:我们向辛勤工作一年的教师致敬,不仅尊重教师的一般性劳动,还特别强调一个重点:不能遗忘在学术领域耕耘多年、默默无闻的教师们。这些教师没有受到媒体的过分关注——被媒体过分关注恰恰做不出学问——因此,容易被遗忘。在这一时刻表达对他们的由衷感谢和深深敬意,是非常必要的。‎ 记者:钱穆先生说过,做好学问,要“潜心十年”。‎ 秦:是的,类似的说法不少。20世纪50年代,南京大学韩儒林先生就把范文澜先生的治学精神概括为两句话:“板凳需坐十年冷,文章不写半句空。”这种甘坐“冷板凳”的精神,就是坚守学术的精神——无论外面发生了如何翻天覆地的变化,在攀登学术高峰的路途中,一定要坚守学术。在这个方面,我颇为自豪,因为在复旦大学的历史上,不乏甘坐“冷板凳”、做出卓越成就的学者,他们的精神,是复旦重要的精神遗产之一。‎ 记者:这种精神的确是宝贵的,但是,是否非得寂寞才能出学问?不甘寂寞就不能出学问吗?‎ 秦:这个疑问可能来自于现在一种有目共睹的现象:学术考核时,不少教师拿出了一大摞成果,十几篇论文、好几部大书,都是在有限的几年内写成的。但是,真正在学术界的人都知道,即使是一篇有真知灼见的论文,恐怕也不是一年半载就可以完成的。“著作等身”只有在个别天才身上才能发生。我认为,在现行的考评体制下出现了那么多的“硕果累累”“著作等身”是不符合学术规律的。‎ 记者:也就是说,做学问来不得半点浮躁,必须静心求实。其实,“寂寞出学问”也是中国学界长期以来形成的优秀传统。那么,您认为怎样才能真正耐得住寂寞?‎ 秦:在这方面,很多学者都有经验和教诲。做学问,首要的是要有兴趣,要有对学问的热爱。比如,陈尚君教授用了20年的功夫做了《全唐文补编》、《全唐诗补编》,他做的工作大部分是辑录、校勘、订正,是非常细致认真的学问。当年陈先生住房不宽裕,在出版社借了‎20平方米的房间,夏天没有空调,但他又不敢开电风扇,怕吹乱纸页,只能打着赤膊,挥汗如雨地工作,多少年如一日地坚持下来。很多人说,这多苦啊,我才不吃这个苦呢。实际上陈先生是苦中有乐,这种乐趣,是别人难以体会的。真正热爱学问的人,即使是在艰苦和寂寞的环境中,内心也并不孤单,相反,很充实,很幸福。‎ 记者:您倡导学者要甘坐“冷板凳”,显然与当前浮躁的学术环境和文化氛围有关,不少人认为,这不仅仅是学术问题,而且是整个文化和社会的问题。在这其中,媒体似乎也起了不少的作用。那么,您认为,在当今的时代,学者和媒体之间应形成一种什么样的关系?‎ 秦:应形成良性关系。媒体要着重宣传学者的学术精神,恰当宣传他们取得的学术成果,而不要去追逐学者的私人生活,不要过度把学者放置在社会热点中。媒体的过度关注会损害学者。‎ 记者:有不少学者甘心埋首做学问,也有学者以走出象牙塔、主动参与公共空间为己任。‎ 秦:确实有好多真正做学问的学者是不发言的。我们的态度是,鼓励学者利用自己的研究成果和学识在媒体上讲点话,关键是要有真知灼见。知识分子提出一些意见,对守住社会的良心、主张社会公正,绝对是有好处的。但是,学者在和媒体互动中,要守住学术界限。学者可以通过媒体适当传播学术成果,但一定不要把名利和传播挂起钩来,不要使自己成为“媒体学者”。学者不要以为通过在媒体上的频频亮相,自己就可以变成无所不知、无所不能、对任何事情都能发表看法的“全才”。这实际上是在降低学术的影响,‎ 也是在暴露自身的不足。‎ ‎(原载《解放日报》‎2009年9月11日第17、18版,有删改)‎ 秦绍德认为,学者“被媒体过分关注恰恰做不出学问”,根据文意,怎样理解这一观点?‎ ‎[自主尝试]                                ‎ ‎                                   ‎ ‎[解题指导] 此题设问比较直接,考生鉴赏评价的对象是“学者‘被媒体过分关注恰恰做不出学问’”。这道题实际上是要求考生结合题干中的引文,分析“媒体”与“学者”应该建立一种怎样的关系,而在文中,访谈对象秦绍德已经对这种关系做了比较清晰的阐述。‎ 解题时,第一步是审清题干要求。第二步,根据题干要求,回到原文,在相关段落中圈点出重要语句、关键词等,如原文倒数第三段中秦绍德的话“媒体要……媒体的过度关注会损害学者”,主要从媒体的角度阐述了媒体与学者之间的关系;倒数第一段中的“学者在和媒体互动中,要守住学术界限……降低学术的影响,也是在暴露自身的不足”,则从学者的角度阐述了媒体与学者之间的关系。第三步,从“媒体”“学者”两个角度,对圈点内容进行整合,形成答案。‎ ‎[参考答案] ①媒体追逐学者的私人生活,过度把学者放置在社会热点中,会影响学者专心治学。②在传播学术成果时,一些学者将名利和传播挂钩,成为“媒体学者”,失去学术界限,降低学术影响,暴露自身不足。‎ 题型三 赏析访谈技巧 访谈文本的文体基本特征从形式上看就是由一问一答一直连环下去组成一篇文章。但其问答有互动的因素,并且依靠一问一答推动访谈的进行。这其中,双方要充分配合。提问者要善于引导,随机应变;访谈对象要积极回应,言之有物。如果遇到不和谐、浅层次徘徊、进行不下去的情形,提问者必须运用恰当的调控手段。这就涉及访谈技巧,包含提问技巧以及回答问题时所采用的表现技巧等。而高考常考查的是提问问题的技巧。‎ ‎[常见设问方式]‎ ‎(1)这篇访谈,记者在提问时有什么特点和作用?请简要分析。‎ ‎(2)请简要分析这篇访谈提问上的技巧。‎ ‎(3)记者的发问方式有什么特点?这样发问的目的是什么?‎ ‎[解题方略]‎ 赏析访谈技巧“2步走”‎ 第一步,根据所掌握的提问方法(具体可见前面中“访谈的提问技巧”),结合文本界定访谈提问的技巧。‎ 第二步,掌握常用答题模板:明确技巧+作用(这种技巧本身作用+对主旨情感的作用)。‎ ‎[例三]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的题目。‎ 传承联大精神,找寻回归之路 记者(以下简称“记”):《西南联大启示录》从采访摄制到播出历时3年时间,这又是您持续8年对西南联大关注的提炼,你眼中的西南联大是什么样的?‎ 张曼菱(以下简称“张”):当年为了“绝徼移栽桢干质”,清华、北大、南开等校南迁,西南联大应运而生。它是一部历史,是到现在为止还发现得不够、张扬得不够,大家认识得也不够的一部历史;它是大学史,是一部学校史、教育史、人文史。应该让它浮出水面,进入大众的视野,让它所蕴藏的财富,成为社会的财富和大众的精神食粮。‎ 记:应该以一种什么样的视角去研究西南联大呢?‎ 张:我希望知识分子用自己的良知和热爱研究西南联大。社会进入到开放的世态,我们可以用广阔而不是狭隘的眼光来看待历史。我不希望谁以一种窥视隐私的投机方式,来进入这一部对于我们民族,对于我们中国知识分子至关重要的辉煌历史。西南联大人是集体的苏武,联大是一种光明,一种骄傲,一笔财富。‎ 记:你在《访谈录》中提到,在当代挖掘和发扬“重建西南联大的历史价值观”事关重要。你所理解的“西南联大的历史价值观”是什么?‎ 张:体制,大学的管理,教授参与管理学校(也就是教授治校),以及全面的人文精神,这些都是历史的价值观。同时,学风比知识重要。让学生保持自由的活泼的个性,使学生们的思维活跃,激发他们的创造性。这才是一个充满个性、人文的大学。这样的大学,才能成为人才的输出地。‎ 文化不是一本书,它是一条河,是一直变化的、有生命力的,那个时代的人们穿着长衫讲着现代文明,创造了新的文化阶段。这种文化从“五四”以来开始延续,虽被战争所迫而颠沛流离,万幸的是,以西南联大为代表的大师们,让5 000年来的文化命脉得以延续。他们在此演绎和升华了中华民族古老的“气节”传统,显示出一种“中国文化人”的价值标准,即:知识分子不仅仅意味着拥有知识,而且也应该是国家道德和精神价值的体现。中华民族要实现全面复兴,必须要重拾这种文化精神。‎ 记: ‎ 张:人生识字孤独始,人读书识字就是为了提升自己,这是一种成长。求同总是发现异,人的成长就是不断验证这种孤独,你可以掩饰,但是不能拒绝。世界还是这个世界,你如何解决这种距离感?就是回报。回报是我们这个民族最优秀的传统,这也是最后的出路,回报,让你感受到的,也是最深情的东西。我是一个既草根又有高台运作的幸运者,我从云南走出去,如果总是说云南太落后了,那何处是归宿呢?当你追求个人价值到了一个极高点,一定要回报,这也是熊秉明先生给我的启示,他说过:远行与回归,否则就是没有灵魂。关注西南联大,收存西南联大的史料,我最大的收获就是得到了回归,做这件事,‎ 让我感觉与故土非常的近、非常的亲。‎ 次之,就是个人得到了很大提升。我现在已不是一般意义的作家,做这件事,影响着我的人生,对生命和价值观的思考、取舍。我珍惜与这些泰斗级大师们的情缘,不能让他们失望。与这些才华横溢、经历过西南联大洗礼的老人相处越多,越让我提高了对自己的要求。‎ 再者,做这件事的过程,增强了民族自信心,我们民族优秀的传统要传承下去。我在中科院给学生们讲课,一个博士生说他只想看杨振宁、李政道、朱光亚的经历,我当着很多人批评他狭隘,没有人文基础,就成不了大师。过后他专门来找我签名,孺子可教!中国的年轻人是充满希望的,他们渴望全面、渴望“通才”,但没有人教他们。今后我会更多地给年轻人开一些讲座,把更多的回报给予他们,把大师们的衣钵、苦心传承下去。‎ 根据张曼菱的回答,请推测横线处记者的提问是什么。综合文中记者的提问,概括其特点并简析其作用。‎ ‎[自主尝试]                                ‎ ‎                                   ‎ ‎ [解题指导] 本题两问,第一问,推测横线处记者的提问内容,需要根据下文张曼菱的回答内容来确定;第二问“概括其特点并简析其作用”中的“其”就是记者提问的方式,需要掌握文体知识中的“访谈提问技巧”,然后再加以判断,并结合文本内容、主旨等分析其作用。‎ ‎[参考答案] 第一问:关注西南联大多年,你个人的主要收获是什么?第二问:综观全文,本文记者的提问采取追问(层进)的方式,首先问西南联大是什么样的,接着问应该怎样研究,再问研究什么,最后问得到什么收获——层层递进,将谈话不断引向深入,同时增加了访谈的内涵。‎ ‎                 ——“访谈阅读”验收达标练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穿越无言 成为自己 ‎——专访于丹 一盈 春节于丹再次亮相《百家讲坛》,于是关于她的争议再度响起。下面是《读者》(原创版)对于丹进行的访问。‎ ‎《读者》(原创版):春节,我们又在《百家讲坛》中看到了你。在不绝于耳的争议声中,为何还要触碰这个敏感地带?‎ 于丹:其实我所有的言行都只想做一件事:完成生命态度的传递。就是说在一个喧嚣的、同化力量很强大的人间穿过,‎ 我们怎样才可以更坦率更真诚更快乐地做到自我?我坚信每个人在世界上,终其一生的成功不是成为偶像、楷模,而是——最终成为自己。每个人都有与生俱来的生命热情,但我觉得多数人完成的是一种生存,一种默然存在,一种物理现象,不在状态。‎ ‎《读者》(原创版):何为“状态”?‎ 于丹:孔子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这是三种不同境界。“好之”已经很高了,但我认为它尽管崇高,却未免沉重。我更喜欢第三种,“乐之”,即“enjoy”,不仅可以承担重任,还能够举重若轻,有一种生命的欢欣与轻盈。我们不可能成为超人,但可以完成自身的开发,让自己达到一种最饱满的状态。‎ ‎《读者》(原创版):你曾经说,昆曲是种生活方式,李白也是种生活方式。这让我们看到一种对立甚至矛盾的人生状态。‎ 于丹:这种矛盾就是我本质的存在。老话说:我们不能决定生命的长度,但可以决定生命的宽度。宽度一直都是我所追求的。我从小是独生女,很孤僻,很小便体会到生命的瘠薄、脆弱、有限。如何才能令它阔大、舒朗、坚强?就是要靠文化的力量,靠心智去建立生命的格局。所以我喜欢的东西,后来会形成矛盾,我在矛盾中去构筑生命的两岸,因为两岸意味着宽度。你只有让河床越来越宽,你生命中的水流量才会越来越大。‎ 我喜欢很多种壮气豪迈。比如李白的“人生飘忽百年内,且须酣畅万古情”;比如苏东坡“一点浩然气,千里快哉风”;就连杜甫如此沉静,亦会说“飘飘何所似?天地一沙鸥”。这是何等的胸襟与豪迈啊!古人是以天地为坐标,心是飞翔的,我喜欢那种生命飞扬的感觉。‎ ‎《读者》(原创版):那飞扬过后的细腻婉转呢?‎ 于丹:的确,我身上其实有不可救药的感伤,这与我不可救药的快乐是一样的东西。是不是又很矛盾?很多人奇怪,我的语言开放明亮,但文字却细致感伤。‎ 有这样一个故事:一位国王在林中散步,遇到并爱上一位美好的女子,决定娶她为后。女子也爱国王,但提出一个要求:“请在王宫旁给我搭一个简朴的小屋子,我每天会在里面待一个小时,不许偷看。”国王答应了,于是两人结合了,生活和美、安详、幸福。皇后每天都会到小屋子里待一个小时,无人能知其中乾坤。二十多年过去了,皇后越来越年轻,越来越漂亮。国王渐渐起了疑心,她难道是女巫吗?一天,国王终于忍不住好奇,偷偷跟踪皇后。然而,他惊奇地发现,妻子未施任何法术,她只是坐在圆木凳子上,摘下皇冠,褪下首饰,脱去皇袍,沉静地坐着,脸上是一种宁静的光彩。‎ 有时候我想,我们是不是都该有这么一间“小屋”呢?它可能只占你一天时间的1/24,但当你卸下种种委屈、怨气、虚荣、奢望去梳理心情时,你会很接近内心的真实,会爱自己。‎ ‎《读者》(原创版):除了内心的小屋,你也非常强调生活的仪式,认为生活中的某些仪式是一定要从容消费的。‎ 于丹:对。以前我会有五花八门的玩法,但现在生活的仪式朴素了很多。有时候晚上,我坐在餐桌旁,面对摊开的一本书,看着客厅里我2岁的女儿与我80多岁的妈妈互相扔球,‎ 我老公坐在沙发里抱着笔记本电脑,电视放着有一搭无一搭的节目……我的视线会不知不觉穿越层层景观——老人、孩子、先生、电视……这个时刻,我会感动得热泪盈眶。这就是你所拥有的最好的生活:你的孩子正在成长,你的老人身体无恙,你的爱人在你触手可及的地方……‎ 其实这就是烦琐的日子啊。不见得说仪式感就是要坐飞机到马尔代夫,和小资朋友躲到天边。中国人说:“小隐隐于野,大隐隐于市。”红尘有爱啊!‎ ‎《读者》(原创版):有没有感觉到,你非常喜欢用一个词:穿越?‎ 于丹:我很感激你能抓住真正解读我的某些密码。我觉得人一生会有一个一个驿站,但哪里都不是你最终的停留。对我来讲,就是一生的穿越。我可能会在不同的地方去穿越,一步一步,不停留。关键看一个人能够有多少种生命形态去转换,并挑战那些未知。‎ ‎(选自《读者》原创版,有删改)‎ ‎1.下列对原文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于丹在这篇访谈中围绕着“成为自己”这一话题,阐述了生命的状态、生活的仪式、一生的穿越等方面的问题。‎ B.“除了内心的小屋,你也非常强调生活的仪式,认为生活中的某些仪式是一定要从容消费的”一句以陈述的语气提出话题,平和而又肯定,引人思索又令人信服。‎ C.对于“人生状态”的探讨,由“何为状态”到“状态的矛盾对立”到“状态的细腻婉转”都扣住“状态”这一核心。访问者抓住关键,层层追问,引人深思。‎ D.于丹认为生活的仪式应该是朴素平常“油盐酱醋”的烦琐日子,而不是“坐飞机到马尔代夫”的小资生活。‎ 解析:选D D项,原文中于丹只是说“现在的生活仪式朴素了很多”,并不等于完全排除“小资生活”,她只不过是更欣赏“红尘有爱”。‎ ‎2.下列对文章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  )‎ A.“在一个喧嚣的、同化力量很强大的人间穿过,我们怎样才可以更坦率更真诚更快乐地做到自我?”这句话道出了于丹对于社会上那些关于自己的争议的迷惘之情。‎ B.“多数人完成的是一种生存,一种默然存在,一种物理现象,不在状态”是说我们很多人的生命长期缺乏运动、缺乏相互交流而趋于静止状态。‎ C.“昆曲”、“李白”在此处是借代,指细腻婉转和壮气豪迈两种生活状态,而这两种生活状态都是于丹所喜欢的。‎ D.于丹讲王后的故事是想告诉我们:我们也该有一间小屋来卸下种种委屈、怨气、虚荣、奢望去梳理心情,这样更易接近内心的真实。‎ E.这篇访谈话题集中,问题设问清晰,回答深入浅出,形象深刻,阐明了于丹对于人生积极而又相对通脱的看法。‎ 解析:选CE A项,“迷惘之情”错,这句话言外之意是人要有自己的生存状态。B 项,“我们很多人的生命长期缺乏运动、缺乏相互交流而趋于静止状态”错,这句话是说每个人最终没有成为自己。多数人缺少与生俱来的生命热情。D项,讲王后的故事告诉的就是“我们也应该抽时间去梳理心情,这样更易接近内心的真实”,而非“该有一间小屋……去梳理心情”。‎ ‎3.(把握或评价访谈观点)于丹认为人的一生就是一个“穿越”的过程,那么,一个人怎样做才能更好地完成这样的一场穿越?请结合文本、联系实际谈谈你感受最深的一点。‎ 答: ‎ ‎ ‎ ‎ ‎ 参考答案:①一个人要想更好地完成生命的穿越,应该“成为自己”。②按照文中于丹的说法就是享受自己的生命:开发自身,既承担重任又能举重若轻,积极转换生命形态,挑战未知领域。③这样就让自己达到一种最饱满的状态,有一种生命的欢欣与轻盈。④现实生活中,我们常常受环境、他人或自身的束缚,而迷失自己,这样就难以在生命中自由穿越。只有坚守本心,掌控自我,成为自己,生命才更有意义。‎ ‎                 ——“新闻阅读”综合提能练 ‎“新闻阅读”综合提能练(一)‎ 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互联网反腐热情如何纳入法律程序之中 范传贵 ‎①针对网帖爆料的广东深圳龙岗街道办南联社区干部周伟思“坐拥20亿资产”一事,‎11月27日,龙岗区监察局牵头区相关部门成立了联合调查组,就此事展开调查,并暂停了周伟思的职务。‎ ‎②在“坐拥20亿资产”的网帖被广泛关注后,当事人周伟思向媒体大吐苦水,自称遭人污蔑。他表示自己早已知道发帖人是谁,因为之前的一次拆迁工作,一些人和开发商发生了矛盾,转而针对他发起网络攻击。而对于自己名下的大量房产,他表示自己在到社区工作前,是开发公司做生意的,房子大部分都是上世纪八九十年代所建的。‎ ‎③对于周伟思的辩解,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教授乔新生认为,不能完全否认其可能性。“‘网络反腐’要是没有利用好,很可能就会沦为打击报复、党同伐异的工具,这样的事情已经在很多地方发生过;也有人认为,互联网反腐倡廉具有广场效应,它可能会在一定程度上放大中国的腐败现象。”‎ ‎④“而出路就在于将其内化为一种体制内的反腐制度。”乔新生说,“互联网在反腐败的过程中充其量只能扮演‘线索提供者’的角色,而无法从根本上打击腐败分子。正确的做法是,把互联网络使用者高涨的反腐败热情纳入法律程序之中,‎ 让他们积极主动地向反腐败机构反映问题,然后通过正式立案调查程序,发现并且解决问题。”‎ ‎⑤他向记者举了香港廉政公署的例子:“香港几乎没有‘网络反腐’这个概念,有两个原因,首先是市民更多地能够通过正常举报程序来反映问题,如果反映了24小时内没收到回复,可以投诉;另外,如果在网上发表的信息稍有不实,市民将受到法律的追究。”‎ ‎⑥乔新生说:“只有把互联网反腐的热情逐渐地纳入到法律程序之中,才可以确保我国反腐倡廉有序推行。”‎ ‎⑦“反腐倡廉走向制度化、法制化是一个必然的趋势,包括网络反腐,我们也正在向这个方向努力和进步。”北京大学廉政建设研究中心主任李成言在接受《法制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只有将“网络反腐”纳入制度程序,才能进一步地去完善相关法律,对它进行规范。‎ ‎⑧国家行政学院教授汪玉凯也曾对此发表过看法,他认为针对网络举报,纪检监察部门应该建立相关的机制:“什么样的问题,给出什么样的机制来组织调查研究,应该把它制度化;如果是诬陷,他应该承担什么责任?两方面都给予规范,既保护监督人的权益,也对监督人本身发帖行为进行规范。”‎ ‎⑨事实上,近年来,我国在纪检监察领域已经建立起了一些针对互联网举报的反应机制。比如在处理雷政富案件中,重庆市纪检监察部门之所以能够快速反应,是因为近些年来中纪委要求全国各地的纪检监察机关建立专门的互联网络信息搜集反馈系统,正是这套系统让重庆市纪委搜集到网络信息后,可以迅速启动有关反腐败的预警机制,并且将调查和处理的结果公之于众。‎ ‎⑩“但仍有需要完善之处。”乔新生认为,最好的方式就是将现有的举报系统与互联网的举报模式相结合,“一方面进一步将互联网举报纳入制度体系,另一方面,现有的举报系统也应借鉴‘网络反腐’经验,充分重视举报信息的特殊性,为当事人匿名举报建立更加快捷的通道和反应机制。”‎ ‎(选自《法制日报》,有删改)‎ ‎1.下列对原文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针对“坐拥20亿资产”的网帖爆料,周伟思认为是因为拆迁工作引发矛盾而遭到开发商的打击报复,是开发商对他进行了网络攻击。‎ B.我国目前在网络反腐方面的最大弊端是:对于举报不实或诬陷的现象,目前还缺乏相应的监督机制和追责措施。‎ C.汪玉凯认为纪检监察部门应该建立相关的网络举报机制,对于被举报人和举报人的情况都要规范,既保护监督人的权益,也对监督人本身发帖行为进行规范。‎ D.虽然我国的网络反腐存在一些弊端,但近年来网络反腐也建立了一些有效机制,并为纪检监察机关反腐败活动起到了一定的作用。‎ 解析:选B B项,“最大弊端”表述夸大其词,这只是我国目前在网络反腐方面的弊端之一。‎ ‎2.下列对本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  )‎ A.乔新生认为,不能否认周伟思的辩解,要利用好“网络反腐”这一途径,避免将其沦为打击报复、党同伐异的工具。‎ B.乔新生认为“网络反腐”只能提供线索,无法从根本上打击腐败分子,应该将其内化为一种体制内的反腐制度。‎ C.反腐需要一定的法律程序,即反腐机构首先要正式立案,调动“网络反腐”热情,激发他们积极主动反映发现的问题,并去解决。‎ D.本文并未否定“网络反腐”,而是要将其纳入制度体系,也希望现有举报系统借鉴“网络反腐”经验,建立更快捷的反应机制。‎ E.乔新生向记者举香港廉政公署的例子,意在说明香港不允许“网络反腐”,否则追责;必须通过正常举报程序来反映问题。‎ 解析:选BD A项,以偏概全,原文是说“不能完全否认”;C项,混淆时态,应该是调动网络反腐热情,激发他们积极主动向反腐机构反映问题,然后反腐机构进入正式立案调查程序,由反腐机构进行处理,发现并且解决问题;E项,“意在说明香港不允许‘网络反腐’,否则追责”错误,原文举香港廉政公署的例子,意在说明“只有把互联网反腐的热情逐渐地纳入到法律程序之中,才可以确保我国反腐倡廉有序推行”。‎ ‎3.你认为当前在我国提倡合理利用网络反腐,有哪些积极意义?‎ 答: ‎ ‎ ‎ ‎ ‎ 参考答案:①网络反腐具有快捷性和直接性的特点,有利于政府快速及时地发现腐败现象,并对其进行有效打击。②网络反腐,可以调动和保护广大群众参与反腐倡廉的积极性,可以有效加强政府对腐败现象的监察力度。③网络反腐,有利于政府机关和领导干部了解到真实民意,提升党的执政能力和执政水平。‎ 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4~6题。‎ 刘醒龙:坚守的底线才是你真正的高度 都市时报:你很久以前就获得过“人民文学新人奖”,时隔20年,你再一次获得“人民文学奖”,感受有何不同?‎ 刘醒龙:虽然已经无法回到从前,但感觉又被“励志”了一回,觉得自己与那些虎头虎脑的小伙子还有得一拼。‎ 都市时报:《人民文学》的颁奖词说:“《蟠虺》可谓刘醒龙近年创作的巅峰之作。”你也曾说过:“30年的创作生涯,一直是在寻找文学的高度。”你认为这个高度是什么,你找到了它吗?‎ 刘醒龙:既然来到这个世界,就没想过活着回去!人生真的都是“蛮拼的”,‎ 当作家的也是一样,好作品是拼出来的,算不上好作品的作品也是要“蛮拼的”才写得出来。拼了多少年,以为站上一定高度了,定下神来一看,才发现自己所坚守的底线在哪里,那才是真正的高度。从这个意义上讲,我觉得自己达到了心想达到的高度。正如比萨斜塔,相比高度,其基础的底线才是举世无双的理由。‎ 都市时报:你一向被视为中国当代“乡土文学”的领军人物,《蟠虺》的故事发生地却是在武汉这座大都市里,因此很多人将它称为你的“转型之作”。是这样吗?‎ 刘醒龙:我在20年前就写过:城市是乡村的梦想,乡村是城市的故乡!在我这里,从来就没有所谓的“转型”概念。一个人骨子里的东西是不会变的,就是想变也变不了。脱胎换骨是神仙才有的本事,写作中的人最重要的反而是努力守住内心极度的秘密,与自己一辈子相伴相生。‎ 都市时报:在你的长篇小说新作《蟠虺》中你创作了两首别致的赋,你曾说:“它在小说中的出现另有特别的理由。”能不能说一说这特别的理由是什么?‎ 刘醒龙:以往的小说,往往会借助人物或别的什么,来一段长篇大论的议论,用以抒发那些特别的情怀。《蟠虺》中赋的运用,可以看作是这方面新的创意。比如“20载清流,怎洗涤血污心垢断肠?”“佳人做贼,丑墨污香。”“纵然上下其手,难抵董狐一笔。”“苍黄翻覆,霜天过耳,且与时光歃血会盟!”这些句子的力量与深意,可以成为小说的点睛之笔。还有一点,在现代化进程处于超高速的当下,对经典文体的重新实验,有助于我们放慢心律,品味人生的抒情性,消减让我们越来越觉得难以负重的占有欲。‎ 都市时报:你的很多作品都搬上了大银幕,在你看来“文学作品”与“影视剧”两者传播方式有何不同?《蟠虺》有没有可能搬上大荧幕?‎ 刘醒龙:小说能否改编成影视作品,我一向持随缘态度。《蟠虺》从问世到现在,影视界的人一直没断过联系,有些甚至谈得很深入,不过,直到今天还没有定盘。不确定的原因有很多,主要还是缘分不到。从文学的理由来看,好小说不一定非要改编成影视剧。也就是说,影视剧离不开文学,文学则可以与影视剧相隔八千里。‎ 都市时报:你曾在接受采访时说:“我从不写大人物,只写小人物。”为何总对小人物充满敬畏?‎ 刘醒龙:我本来就是小人物,也只了解小人物,所以除了小人物,我写不了其他人物。话说回来,活在这个世界里的人其实都是免不了要吃喝拉撒的小人物,是男人的,见到美丽女子都会觉得赏心悦目,是女人的,见到鲜花宝马都会顾盼流连。‎ 都市时报:都说现在网络和读图时代已经到来,你会经常在这些新媒体上阅读吗,你认为它们是否会取代传统阅读?‎ 刘醒龙:我肯定不如此认为!人类将自己与动物区别开来的最伟大的发明便是文字。动物们不认识字,但动物没有不认识图像的。再美的图像也是图像,再现代化的图像也是图像。回到读图时代,就等于让人类回到与动物相差不大的原始社会。‎ 都市时报:看了你的微博和博客,其中有不少你的书法作品,甚好!很好奇,你平时休闲的兴趣爱好是什么呢?‎ 刘醒龙:书法是我近两年才拿出手的,写和不写,写得好与不好,我只考虑自己的心境,以往写作是唯一能使我放下身外之物的方式,现在的书法能不能做到这一点还很难说,目前阶段,写书法时已经能使我身心变得轻松。‎ ‎4.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刘醒龙认为好作品是拼出来的,算不上好作品的作品也是要“蛮拼的”才写得出来。‎ B.一向被视为中国当代“乡土文学”领军人物的刘醒龙,因为《蟠虺》的故事发生地是在武汉这座大都市里,因此把它称为自己的“转型之作”。‎ C.刘醒龙认为从文学的理由来看,好小说不一定非要改编成影视剧,文学可以与影视剧相隔甚远。‎ D.这篇访谈包含了四个方面的内容:作品获奖与写作转型,经典文学实验的缘由,文学作品与影视剧的异同,传统经典与网络读图。‎ 解析:选B 文中说“城市是乡村的梦想,乡村是城市的故乡!在我这里,从来就没有所谓的‘转型’概念”。是“很多人”将《蟠虺》称为刘醒龙的“转型之作”,而不是他自己。‎ ‎5.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  )‎ A.刘醒龙因作品《蟠虺》而第二次获得“人民文学奖”,这可谓他30年来创作的顶峰,也是他一直在寻找文学高度的见证。‎ B.小说《蟠虺》写法新颖,用两首别致的古体赋,还用了大量的非常用汉字,表明他坚持在作品中对经典文体的实验,及他对中华传统文化的推崇。‎ C.《蟠虺》到现在还没有改编成影视作品。原因很多,主要是作者的认识问题,他认为好小说不一定非要改成影视剧,他想让人们慢慢品味纸质小说。‎ D.刘醒龙是当今为数不多的能坚守底线创作的作家之一,他喜欢写现实小人物,也只写小人物,对小人物充满敬畏,其作品只反映如今生活,接地气。‎ E.刘醒龙认为读图文学不能取代文字阅读,再美、再现代的图像也只是图像,无法与文字阅读相比。否则,社会就无法发展,还可能退回到原始时代。‎ 解析:选AE B项,“及他对中华传统文化的推崇”犯了无中生有的错误,两赋的用意在于为小说点睛和舒缓心情;C项,原文表述是“主要还是缘分不到”,“从文学的理由来看,好小说不一定非要改编成影视剧”,意即遵守创作的随缘性,不刻意强求,选项曲解文意,另外,选项中“他想让人们慢慢品味纸质小说”无中生有;D项,原文表述是“所以除了小人物,我写不了其他人物”,选项中“他喜欢写现实小人物”犯了以偏概全的错误。‎ ‎6.请概括刘醒龙创作坚守的底线有哪些?结合现实谈谈你对人生底线的看法。‎ 答: ‎ ‎ ‎ ‎ ‎ 参考答案:底线:①坚守文学创作规律,追求文学高度;②坚守职业道德,抒写健康的反映现实的文学;③坚守阅读、创作经典作品与文字;④坚持创作随缘随性。看法:任何人做任何事都要有底线意识。坚守基本的道德,遵守法律法规,真诚坦荡做人,认真踏实做事,努力创新,多一份奉献与爱心。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发展。(能自圆其说即可)‎ ‎“新闻阅读”综合提能练(二)‎ 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高考成绩“走出去”很重要 日前,教育部国际合作与交流司副司长于继海在2015中国教育国际化研讨会上透露,教育部正在推动我国高考成绩得到国外认可。‎ 据记者了解,我国已同俄罗斯、美国、欧盟等建立起高层人文交流机制,教育部希望通过这些平台进一步推进教育交流合作。‎ 高考成绩在留学中的作用初具效力 ‎“我们最想做且开始启动的就是,推动我们的高考成绩让国外认可。”于继海在该论坛上说,这方面的工作已在进行中,但距离目标尚有较长的一段距离。‎ 这一动态旋即引起公众高度关注,因为高考成绩“走出去”,就意味着会对高中毕业生留学产生较大影响。记者为此第一时间联系教育部国际司,希望就目前中国高考成绩获国外认可程度及教育部后续举措进行深入采访,但截至发稿,采访申请未获回应。‎ 不过,据记者粗略统计,目前中国高考成绩在留学中的作用早已初具效力。‎ ‎5月初,美国旧金山大学校长菲茨杰拉德在北京宣布,中国高中生从2015年起可以凭高考成绩直接申请入学,无须再花时间准备托福、雅思等考试。‎ 更早前的2012年,澳大利亚名校悉尼大学宣布认可中国高考成绩,并公布了面向我国各省市学生的分数线,基本与各地本科一批次录取线持平。过线学生不需要再读预科,当然,除了高考成绩,学生还要具备语言成绩以及经济等其他条件。此外,中国高考成绩在申请许多国家的高校时都有用。‎ ‎“这是国外高校对我国中等教育水平的认可”‎ ‎“外国高校认可高考成绩,应该说这是国外高校对我国中等教育水平的认可和对高考可信度的认可。”北京交通大学国际教育交流中心主任刘彦青说。‎ 事实上,全球各国之间互认高考成绩的情况并不多,因为教育体制不同,有的国家甚至没有统一高考。刘彦青介绍,我国高校招收留学生也不要求学生在本国的高考成绩,通常只是要求提供在本国高中的学习成绩,然后通过入学考试或者试读等方式选拔。目前清华、北大等高校采用入学考试制度,北交大采取试读制度,试读一年修不够学分的学生会被劝退。‎ 刘彦青说:“不要求国际学生的高考成绩,主要是因为我们不了解他们的高考体系,也不了解他们的成绩后面说明的东西。比如我们招收60个学生,可能来自30个国家,‎ 没办法了解30个国家的高考。”‎ ‎“来我国留学的生源目前还没法和美国等国家相比,我们出去留学的生源相对来讲非常庞大,比如澳洲,留学市场在其GDP中占很大比重,它要吸引更多中国留学生,同时要保证生源质量,所以参考我们的高考是很好的选择。”刘彦青说。‎ 让更多海外高校“认识”高考 中国高教学会高等教育学专业委员会副理事长、厦门大学教授刘海峰认为,推动高考成绩“走出去”很重要。‎ ‎“实际上我国的高考非常严格,难度很大。成绩基本对应着每个学生的实际水平。但是国外对我国高考的了解不多。我国的学生留学主要去往西方发达国家,他们多数依据托福、雅思、SAT等语言考试来选拔学生。”‎ ‎“现在,国外高校越来越多地知道中国高考,他们对我们这种严格组织的、上千万人同时参加的大规模考试很惊讶,让他们无法忽视高考的水平和效果。高考对数理化等学科的考查水平完全不亚于外国大学的入学考试,这是语言考试没有的。”刘海峰说。‎ 菲茨杰拉德也说:“对于中国学生而言,高考能测试出学生是否精通一个指定的整体知识体系,以及他们是否具备刻苦学习并坚持到底的品质。”这意味着高考的质量评价正在得到国外高校的认可。‎ 但也有人指出,需要理性、正确地看待这种认可。因为和我国以高考成绩作为唯一录取依据不同,国外高校普遍实行自主招生,入学评价的依据各不相同。即使认可高考成绩,也不会直接按照高考成绩录取,但是不可否认,这对中国高考的健康发展有所裨益。‎ ‎“早前我们重视国外对我国高等教育学历的认可,所做的推动也比较多,也就是我们高等教育的出口处推动比较多,现在相当多的国家认可我们的本科、研究生学历,中国的本科生可以直接申请读国外学校的研究生。但是高等教育的入口处推动工作做得不够,加强这一方面很有必要。高考一个巨大的功能是,以考促学,国外高校越来越认可高考成绩,意味着对我国基础教育乃至高等教育的质量越来越认可。”刘海峰说。‎ ‎(选自《光明日报》‎2015年5月29日,有删改)‎ ‎1.下列对原文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我国教育部推动我国的高考成绩“走出去”,将会对我国高中毕业生留学产生较大影响,因此这一动态引起公众高度关注。‎ B.如果国外的大学宣布认可中国高考成绩,那么他们在录取我国的学生时,将与各地本科一批次录取线持平,过线学生也不需要再读预科。‎ C.因为各国的教育体制不同,我国一些高校招收留学生时也不要求学生在本国的高考成绩,但要求提供在本国高中的学习成绩,然后通过入学考试或者试读等方式选拔。‎ D.国外高校普遍实行自主招生,他们即使认可高考成绩,也不会直接按照高考成绩录取,但是这认可仍会对中国高考的健康发展有所裨益。‎ 解析:选B B项,原文说的是“澳大利亚名校悉尼大学宣布认可中国高考成绩,并公布了面向我国各省市学生的分数线,基本与各地本科一批次录取线持平。过线学生不需要再读预科”,并非所有国外高校都这样录取。 ‎ ‎2.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  )‎ A.教育部国际合作与交流司副司长于继海在2015中国教育国际化研讨会上透露,我国已同俄罗斯、美国、欧盟等建立起高层人文交流机制。‎ B.目前,中国高考成绩在留学中的作用初具效力,如澳大利亚名校悉尼大学宣布认可中国高考成绩,美国旧金山大学校长宣布可凭高考成绩直接申请入学。‎ C.刘彦青认为,不要求国际学生的高考成绩,主要是因为我们不了解他们的高考体系;而我国出去留学的生源相对来讲非常庞大,比如澳洲,留学市场在其GDP中占很大比重,所以参考我们的高考是很好的选择。‎ D.刘海峰认为,我国的高考非常严格,难度很大;国外高校越来越多地知道我们这种严格组织的、上千万人同时参加的大规模考试,并了解高考的水平和效果。‎ E.这篇新闻报道了中国高考在世界教育上的巨大作用,赞扬了中国高考对世界教育所做的巨大贡献。‎ 解析:选BD A项,不合文意,选项中的后半句系“据记者了解到的内容”。C项,范围缩小,原文中“主要是……高考体系”之后还有“也不了解他们的成绩后面说明的东西”这一内容。E项,概括错误,这篇新闻报道了教育部正在推动我国高考成绩得到国外认可,希望中国教育“走出去”。‎ ‎3.我国高考成绩“走出去”意义重大,结合文本,谈谈你是怎样看待“推动我国高考成绩得到国外认可”的。‎ 答:  ‎ ‎ ‎ ‎ ‎ 解析:本题难度大,考查探究文本中的某些问题,提出自己的见解的能力,能力层级为F级。答题时,可从推动我国高考成绩得到国外认可的意义、作用等方面分析,既要立足文本,也要有自己的见解。‎ 答案:[示例]一方面,推动我国高考成绩得到国外认可,使我国高考成绩“走出去”很重要,既可以使我国基础教育和高等教育进一步走向国际化,又可以与海外国家进行更多的教育交流合作;另一方面,推动我国高考成绩得到国外认可,让世界了解我国高考的质量评价,有助于我国高考的健康发展,有助于推动海外国家对我国基础教育乃至高等教育的质量认可。‎ 二、阅读下面的新闻材料,完成4~6题。‎ 材料一:一所学校、一位老师、一间教室,这是传统教育;一张网、一个移动终端,‎ 几百万学生,学校任你挑、老师由你选,这就是“互联网+教育”;微课、慕课、翻转课堂、手机课堂,这就是“互联网+教育”的结果。‎ 去年从西北一所知名大学毕业的王航,现在在甘肃省天水市武山县某乡镇中学担任语文教师。‎ 在学校一些中老年教师眼中,年轻、有活力的王航是见多识广的,在大城市接触到的新鲜教学方式也是较多的。‎ 然而,当这位年轻的教师被问及是否接触过微课、慕课以及翻转课堂时,他摇着头表示,“只是听说过”。‎ ‎“对学校老师来说,互联网的最大用处就是下载课件。”王航解释说,所谓的下载课件,就是去网上寻找相关科目的课件,下载后适当做一些修改,上课的时候拿来用。‎ ‎“这可能是互联网跟教育联系最紧密的地方了吧。”王航笑着说。‎ 记者从王航所在的学校了解到,该校严禁学生携带手机进校园,如果学校发现有学生携带手机,会当场没收,并通知家长带学生回家反省,有些家长甚至会当着老师的面把孩子的手机摔碎。‎ ‎“所以,像微课、慕课这样的教学方式,对我们来说,目前还仅仅停留在听说过的层面上,不知道什么时候才能具体推行。”王航说,“我倒是希望那一天早点到来,毕竟孩子们需要了解外面的世界,需要接触到优质的教育资源。”‎ 记者在采访的过程中还发现,不单是西北偏远学校跟不上互联网时代的潮流,中东部地区基层的学校情况也不容乐观。很多学校即使具备了利用网络开展教学活动的客观条件,但由于种种原因,一些设施设备仅仅被当作摆设,没有真正利用起来。‎ 河北省邢台县某中学教师李琼告诉记者,她所在的学校,多个教室里的多媒体设备用得久了开始出现质量问题,投影到白板上的字,讲台下的学生很难看清楚。“用于投影的白板,不得不用来写板书。”‎ ‎“由于是寄宿制学校,又不准学生带手机,电脑就更不用说了,所以学生通过互联网接触外面世界的渠道受到很大的限制。”李琼认为,相对于大城市能随时接触到互联网的学生而言,从某种程度上来说,自己的学生已经被甩开了一大截。‎ ‎“我现在最担心的就是教育差距在这个互联网时代被拉得更大了。”李琼说,“不能让寒门出贵子变得越来越难。”‎ 在李琼看来,“互联网+教育”真正推广到基层,还有很漫长的路要走。“像慕课、翻转课堂这样的教学模式,在基层教育中推广还面临着诸多的困难,比如教学设备的问题、教师的观念问题以及学生接受能力的问题等。”‎ ‎(摘自 ‎2015年5月4日《中国教育报》)‎ 材料二:“互联网+”会给教育带来什么样的改变?‎ ‎“互联网+”打破了权威对知识的垄断,让教育从封闭走向开放,人人能够创造知识,‎ 人人能够共享知识,人人也都能够获取和使用知识。在开放的大背景下,全球性的知识库正在加速形成,优质教育资源正得到极大程度的充实和丰富,这些资源通过互联网连接在一起,使得人们随时、随事、随地都可以获取他们想要的学习资源。知识获取的效率大幅提高,获取成本大幅降低,这也为终身学习的学习型社会建设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在传统的教育生态中,教师、教材是知识的权威来源,学生是知识的接受者,教师因其拥有知识量的优势而获得课堂控制权。可在“校校通、班班通、人人通”的“互联网+”时代,学生获取知识已变得非常快捷,师生间知识量的天平并不必然偏向教师。此时,教师必须调整自身定位,让自己和学生成为学习的伙伴和引导者。另外,社会教育机构的灵活性正对学校教育机构发起强有力的冲击。育人单位和用人单位也不再分工明确,而是逐渐组成教育共同体,共同促进教育协同进步。‎ 从实质上看,“互联网+”对教育的影响主要体现在教育资源的重新配置和整合上。一方面,互联网极大地放大了优质教育资源的作用和价值,从传统一个优秀老师只能服务几十个学生扩大到能服务几千个甚至数万个学生。另一方面,互联网联通一切的特性让跨区域、跨行业、跨时间的合作研究成为可能,这也在很大程度上规避了低水平的重复,加速了研究水平的提升。在“互联网+”的冲击下,传统的因地域、时间和师资力量导致的教育鸿沟将逐步被缩小甚至被填平。‎ ‎(摘自 ‎2015年6月9日《光明日报》)‎ 材料三:传统的教育中,教师面对面将知识传授给学生,在此过程中,教育工作者会将德、智、体、美的育人工作融入其中,给孩子以美德、艺术等层面的熏陶感染。然而,在互联网时代的教育中,师生之间更多是知识和信息层面的交互,教育的育人功能被弱化。学习者,尤其是低龄学习者,他们还没有足够的道德判断能力,若在没有教育工作者的引导和熏陶下独自面对开放的鱼龙混杂的互联网信息,如何保证培养学生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良好的道德品质和正确的思想方法?“外事问百度,内事也问百度”,如此一来,学习者几乎可以在网络上找到任何他们需要的学习资源。然而,长此以往,凡事一“搜”了事,真的有利于学习者对知识的加工和学习者本身的智力发展吗?长期运用各种互联网设备辅助学习,网络游戏逐渐替代了日常的线下游戏,对学习者身体健康的影响也不言而喻,如何增强体质、强健体魄、培养意志力?“足不出户遍知天下事”的互联网时代,学习者的学习方便快捷,但是他们与学习伙伴日渐疏远,与大自然渐行渐远,真正用多种感官去接触世界的机会越来越少,那么学习者的艺术教育何来灵感呢?‎ 互联网降低了人们学习的门槛,学习的广度大大增加,人们可以涉猎学习自己熟悉的、不熟悉的各领域知识。然而,学习时间、学习内容却严重碎片化,学习者会利用乘坐公交车、课间休息、睡前十分钟等等的零碎时间,学习了解一些零碎知识。学习时间的碎片化会导致学习者养成懒于思考和知识加工的坏习惯,对于唾手可得的大量碎片化知识和信息一目十行而不加以思考;学习内容的碎片化会使得知识与知识之间的关联难以建立,‎ 从而使学习者学习到的都是很多零散的点,而难以加工成为有意义的知识网络。如此,学习者的学习深度很难保证。‎ 互联网下的教育与各行各业的知识在不断融合,知识不断更新拓展,知识的复杂度加强,信息以指数式增长,可用的资源虽丰富却也鱼龙混杂。在这样的情况下,如何快速学习大量新知识?如何应对指数式增长的信息?如何选择自己需求的资源?这对传统学习环境下成长学习能力和信息加工与处理能力不足的学习者而言,将是一个巨大的挑战。‎ ‎(摘自 ‎2015年6月9日《光明日报》)‎ ‎4.下列对原文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由于很多学校禁止学生携带手机、电脑,学生通过互联网接触外面世界的渠道就受到很大的限制,这在相当程度上阻碍了“互联网+教育”的真正的基层推广。‎ B.在“互联网+”时代,学生依靠互联网获取知识已变得非常快捷,教师必须调整自身定位,让自己成为学生学习的伙伴和引导者,积极营建新的教育生态。‎ C.低龄学习者还没有足够的道德判断能力,应该在教育工作者的引导和熏陶下面对开放的互联网信息,以保证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思想方法。‎ D.互联网降低了人们学习的门槛,人们可以涉猎各领域的知识,但学习时间、学习内容的碎片化会导致学习者养成懒于思考和知识加工的坏习惯。‎ 解析:选D 原文是说“学习时间的碎片化会导致学习者养成懒于思考和知识加工的坏习惯”,没有“学习内容的碎片化”。‎ ‎5.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  )‎ A.在西北偏远学校和中东部地区的基层学校,互联网的作用就是帮助教师寻找相关科目的课件,以便提高教学效率。‎ B.材料一从记者的视角,通过语言描写,让读者真切地感受到“互联网+教育”在现实中面临的困境,增强了新闻报道的真实感和可信度。‎ C.“互联网+教育”的影响不可低估,它能摧毁传统的教育生态,重塑一个开放创新的教育生态,传统的学校将不断减少、萎缩。‎ D.“互联网+”能极大地放大优质教育资源的作用和价值,让人们有可能跨区域、跨行业、跨时间地合作研究,加速研究水平的提升。‎ E.在互联网时代的教育中,由于师生之间的交互在知识和信息层面,教育的育人功能被弱化,这应引起教育工作者的高度重视。‎ 解析:选BD A项,以偏概全,原文说的只是说话者自己所在学校的情况,选项扩大了范围;C项,“传统的学校将不断减少、萎缩”推断错误,无中生有;E项,“师生之间的交互在知识和信息层面”说法绝对,原文只是说师生“更多”“知识和信息层面的交互”。‎ ‎6.面对“互联网+教育”时代,我们应该采取怎样的态度与应对策略?请结合材料谈谈你的看法。‎ 答: ‎ ‎ ‎ ‎ ‎ 参考答案:①“互联网+教育”将影响、改变学校教育,抓住机遇,顺应潮流是必然选择;②面临“互联网+教育”带来的挑战,我们要扬长避短,让互联网更好地为教育所用;③要跟上时代潮流,努力提高自身能力,提升综合素质;④互联网只是工具和手段,我们应保持冷静和理性,化不利因素为有利因素。‎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