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6.00 KB
  • 2021-06-07 发布

2020届一轮复习人教版现代文阅读作业(53)

  • 5页
  • 当前文档由用户上传发布,收益归属用户
  1. 1、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淘文库整理发布,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请立即联系网站客服。
  3.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阅读内容确认后进行付费下载。
  4. 网站客服QQ:403074932
‎2020届一轮复习人教版现代文阅读 作业 一、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后面题目。‎ 藏青色西服 季明 工地离住处有很长一段路程,老磨他们需要坐公交车回去。‎ 傍晚,收工之后,累了一天,满身都是泥灰和臭汗,老磨他们一屁股瘫坐在地上,喝喝水抽抽烟。没有立马动身回去,一方面是喘息片刻,另一方面呢,老磨他们是在等大傻。‎ 大傻,真名叫于大厦,喊来喊去,老磨他们就给他起了个绰号:于大傻。大傻跟老磨他们不一样,每次收了工,立即跑到水龙头前,脱掉工作服,将浑身上下仔细地冲洗干净,然后从带来的包里,取出一套西服,换上,再把脏工作服,裹上塑料袋,塞进那个包里。‎ 那西服,是藏青色的,大傻来到这个城市打工,刚领到第一个月工资,就上街买了这套西服。有时候,老磨他们在旁边,冷眼看着大傻在那里瞎折腾,就觉得这大傻,真是个大傻,浪包,穷烧!‎ 等大傻换洗完毕,老磨他们才站起来,一块儿往回走。这景象有些独特,一群脏了吧唧的民工队伍里,走着一位身穿干净而笔挺西服的人,很是不协调,同时,也让大傻显得很另类,很不合群。‎ 回去的时候,正碰到下班晚高峰,公交车上异常拥挤,但只要老磨他们一上来,人群立马闪开条道,让他们过去,毕竟谁也不愿意让自己的衣服,与泥灰和汗水亲密接触。这个时候,车上绝对没有空座位,但老磨自有办法,他来到一个座位旁,站住,随着车的晃动,身体与坐着的乘客,始终保持着若即若离的距离。在泥灰和汗味的骚扰下,终于,那位皱着眉头、捂着鼻子的乘客,忍无可忍,狠狠瞪了老磨一眼,起身离开,老磨赶紧一屁股拍到座位上去。‎ 这一招,老磨屡试不爽。有时,他刚坐下,身边的乘客也被熏跑了,老磨立马兴奋起来,大声招呼同伴,来来……这里有空位。‎ 这时候,一身西服的大傻,则静静地融合在人群中,用不屑的目光看着老磨。他最讨厌的,就是老磨这个拙劣的表演。‎ 对这套西服,大傻很爱惜,不穿的时候,就仔细地熨烫好,挂在自己的铺位上。因此,这套藏青色的西服,总是保持着笔挺而整洁的状态。‎ 节假日不干活时,老磨他们喜欢逛逛街,穿着也很随意,有的干脆就穿着皱巴巴的工作服。大傻则不同,必须换上西服,才出门。这样一来,大傻就很醒目,在一行人中,很有些众星捧月的样子,似乎他是红花,老磨他们是绿叶,或者说,他是鹤,而老磨他们则是鸡群。 ‎ 这令老磨他们非常不舒服,就与大傻拉开了距离。 ‎ 一次,老磨斜着眼睛,说,大傻,穷烧个啥哩?瞧把你能的,穿上西服你还是农民工,变不成城里人! ‎ 大傻不服气,说,穿干净点不好吗?农民工就应该是脏兮兮、臭烘烘的形象吗?那是犯贱! ‎ 大傻又说,挤公交时,你看人家那厌烦的目光,我都替你脸红。 ‎ 这话,噎得老磨直翻白眼,一愣一愣的。于是,老磨他们就决定,必须收拾一下大傻。 ‎ 这天,收了工,冲洗完毕,大傻却发现那个装着西服的包不见了。大傻急了,遍地翻找,可横竖找不到。 ‎ 老磨他们坐在地上,喝水抽烟,冷眼看着大傻忙活,偷偷地笑。 ‎ 过了许久,满头大汗的大傻,仍然四处寻找那个包。 ‎ 老磨喊,大傻,别找了,再不回天就黑啦。 ‎ 又有人喊,大傻,你那西服,长翅膀飞啦。 ‎ 大傻不听,光着膀子依然在工地上乱跑,执着地寻找。老磨他们说,真是个大傻熊!就撇下大傻,先走了。 ‎ 当老磨他们得到消息,赶到医院时,大傻已躺在了手术台上。在寻找西服时,楼顶一截钢筋松动,倏地掉下来,从大傻的左肩膀插进去,从腰部穿透出来…… ‎ 老磨他们怔怔地守在手术室外,彻底傻了。 ‎ 过了很久,大傻才被推出来,仍处在昏迷之中。老磨哭了,冲上前去,喊,大傻,不穿那西服,你他娘的能死啊?! ‎ 第二天,老磨他们来到工地,从一堆水泥里,挖出那个装着西服的包。它,已经变成了个水泥疙瘩,半晌,他们都没说话。 ‎ 许多天,老磨他们都像丢了魂儿,蔫着脸,闷头干活,那件藏青色的西服,总是在眼前晃动、晃动…… ‎ 一个月后,大傻出院了,但需要回家继续休养。那天,老磨他们专程上街,精心挑选,给大傻买了套藏青色的西服,送了过去。 ‎ 大傻走后,老磨他们每人也都买了套西服,藏青色的,像大傻一样,收工后,冲洗干净,换上西服,再去挤公交车。这时候,他们才发现,乘客们的目光,很平和,丝毫没有了厌恶、敌意和距离,能同这个城市的人们亲密地挤在一起,坐一程车,这感觉,真不赖! ‎ 于是,老磨就给大傻打电话,他说,于大厦,现在咋样? ‎ 老磨说,于大厦,养好了赶紧回来吧,我们等着你。‎ ‎(选自《小说月刊》2017年1期,有删改)‎ ‎1.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恰当的一项是(  )‎ A.小说在细微处善用多种描写刻画人物,如对于大厦这个人物就运用了神态、语言、动作等细节描写,展现了他注重形象的个性。‎ B.小说写于大厦在工地上遍地翻找西服的情景及后来因此受伤的遭遇,是呼应前文“必须收拾一下大傻”,说明老磨他们的计划得逞。‎ C.作品在情节叙述的详略上颇有讲究,比如,于大厦在工地上受伤的情景并未具体描写——这是由作品所要表现的主旨决定的。‎ D.强烈鲜明的对比是这篇小说突出的特色,在老磨和于大厦的鲜明对比中,可以看出农民工希望得到城里人的尊敬,期待融入城市生活。‎ 答案 B 解析 “计划得逞”错,老磨他们只藏了包想捉弄大厦,于大厦的“受伤”不是他们的计划和本意。‎ ‎2.在对比中写人可以凸显人物的性格特点。请结合本文,对此加以分析。‎ 答:                            ‎ ‎                              ‎ 答案 (1)脏了吧唧的老磨和工友与身穿干净而笔挺西服的于大厦形成对比,凸显了于大厦自尊和尊重他人的个性。(2)坐公交车时,老磨用泥灰和汗味抢占座位,而于大厦静静地融合在人群中,从这一鲜明对比中,可以看出两者截然不同的素养和精神风貌。(3)于大厦受伤前后老磨的态度和行为形成对比。于大厦受伤前,老磨斥责于大厦穷烧;于大厦受伤后,老磨被深深触动,真正理解了大厦的行为是一种文明的体现。‎ 解析 审题时,注意题干中的“对比”和“性格特点”两个重点词,这道题实质是分析文章是如何用对比手法表现人物性格特点的。阅读文章,可以明显看出于大厦与老磨等人的鲜明区别,老磨等人“脏了吧唧”,于大厦却特别爱干净,这表现了于大厦强烈的自尊心。坐公交时,老磨恃脏抢座,于大厦静静地融合在人群中,对其行为很鄙视。这表现出两者截然不同的素养和精神风貌。此外,于大厦受伤前后老磨的态度和行为也形成了鲜明对比。于大厦受伤前,老磨斥责于大厦“穷烧”;于大厦受伤后,老磨被深深触动,真正理解了大厦的行为是一种文明的体现。‎ ‎3.小说以“藏青色的西服”为中心叙事写人,这样处理有什么好处?请加以探究。‎ 答:                            ‎ ‎                              ‎ 答案 ①藏青色的西服是行文的线索,可以使故事的情节更加集中紧凑。②藏青色的西服是于大厦理想的寄托,与老磨肮脏的外形形成巨大反差,于大厦穿着它能赢得城里人的尊敬。③藏青色的西服是城市文明的象征,老磨和工友穿上藏青色西服登上公交车,换来乘客平和的目光,深化了主题。‎ 解析 要注意题目要求回答的是“以‘藏青色的西服’为中心叙事写人”的“好处”,因此回答时既要扣紧“好处”作答,又不能忽视必须限制在“叙事写人”这两方面,如藏青色的西服是城市文明的象征,这样可以赢得城里人的尊敬,同时也深化了主题等。‎ 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文后题目。‎ 塔 余光中 一放暑假,一千八百个男孩和女孩,像一蓬金发妙鬘的蒲公英,一吹,就散了。于是这座黝青色的四层铁塔,完全属他一人所有。永远,它矗立在此,等待他每天一度的临幸,等待他攀登绝顶,阅览这不能算小的王国。日落时分,他立在塔顶,端端在寂天寞地的圆心。一时暮色匍匐,万籁在下,塔无语,王亦无语,唯钢铁的纪律贯透虚空。太阳的火球,向马里兰的地平下降。黄昏是一只薄弱的耳朵,频震于乌鸦的不谐和音。鸦声在西,在琥珀的火堆里裂开。华盛顿在南,白而直的是南下的州道。同一条公路,北驶三英里,便是盖德斯堡[注]的市区了。这一切,这一圈连环不解的王国,完全属他一人所有。‎ 盖德斯堡啊,盖德斯堡。他的目光抚玩着小城的轮廓。来这里半年,他已经熟悉每一条街,每一座有历史的建筑。就在这里,他度过寥落又忙碌的半年,读书,写诗,写长长的航空信,翻译公元前的古典文学,给学生朗吟缠绵的《湘夫人》、壮烈的《国殇》。‎ 塔下碧草萋萋。这是深邃的暑假,他走过神学院走过蜡像馆走过郁金香泣血的方场,但大半的时间,他走在梦里走在国内走在记忆的街上。这种完整而纯粹的寂寞,是享受,还是忍受,他无法分辨。立在塔顶——立在钢铁架构的空中,前无古人,后无来者,时人亦冷漠而疏远。寂寞是国,我是王,自嘲兼自慰,他想。‎ 此刻,天上地下,只剩下他一人。鸦已栖定。落日已灭亡。剩下他,孤悬于回忆和期待之间。剩下他,血液闲着,泪腺汗腺闲着,愤怒的呐喊闲着。他很久没有享受过这样深邃安详如一座寺院的暑假。暑假是时间的奢侈品,属于看云做梦的少年。他用单筒的记忆,回顾小时候的那些暑假,那些椰阴下的,槐阴下的,黄桷树阴下的暑假。读童话,读神话,读天方夜谭的暑假。那时,母亲可靠如一株树,他是树上唯一的果子。那时,他有许多“重要”的同学,上课同桌,睡觉同床,诅咒时,以彼此的母亲为对象。那些暑假呢?那些母亲呢?那些重要的伙伴呢?‎ 第二次大战后,他和母亲乘汽船,顺长江东下。船泊安庆。母与子同登佛寺的高塔,俯瞰江面的密樯和城中的万户灰甍。塔高风烈。迷蒙晕眩的空间在脚下,令他感觉塔尖晃动如巨桅,而他是一只鹰,一展翅一切云都得让路。十九岁的男孩,厌倦古国的破落与苍老。外国地理是他最喜欢的一门课。暑假的下午,黄桷树阴下,他会对着诱人的地图出神,怔怔望不厌意大利在地中海濯足,多龙的北欧欲噬丹麦,望不厌象牙海岸,尼罗河口,江湖满地的加拿大,岛屿满海的澳洲。从一本日历上,他看到一张风景照片,一列火车,盘旋而上庞伟的落基山,袅袅的黑烟曳在空中。他幻想自己坐在这车上,向芝加哥,向纽约,一路阅览雪峰和连嶂。去异国,去遥远的异国,永远离开平凡的中国。‎ 安庆到盖德斯堡,两座塔隔了二十年。立在这座钢筋的瞭望塔上,立在二十年的这一边,他抚摸二十年前的自己,自己的头发,自己的幼稚,带着同情与责备。世界上最可爱最神秘最伟大的土地,是中国。踏不到的泥土是最香的泥土。远望岂能当归?就如此刻,青山之处是平原,平原之外是青山。半世纪来,多少异乡人曾如此眺望?‎ 天边的北极星,冷静地亮着,不失自己的方向,且为其他的光,守住一个定点。夜色部署得很快,顷刻间,从鼠灰到黝青到墨黑。但黑暗只有加强星的光芒。星的阵图部署得更快,在夜之上,在万籁之上,各种姓名的光,从殉道的红到先知的皎白透青,一一宣布自己的方位。他仰面向北,发现大熊和小熊开阔而灿明,如一面光之大纛。抓住冻手的栏杆,他幻觉自己与塔合为一体。一刹间,他欲引吭长啸。‎ ‎1965年6月17日于盖德斯堡 ‎(有删改)‎ 注 盖德斯堡是美国宾夕法尼亚州南部的一个自治村镇,也译作葛底斯堡。1965年余光中在那里的一所学院讲学。‎ ‎1.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本文别出心裁,采用第三人称叙事抒情,叙事灵活自如,不受时空限制,抒发的情感深沉而不失激烈,撼人心魄。‎ B.作者用两个拟人化的“等待”来写铁塔,不仅为内心的情感确立了形象的支撑点,还为引出心中的另一座“塔”设伏。‎ C.身居海外讲学,又逢暑假,作者独自登上铁塔,内心充满孤独思念之情,最后“欲引吭长啸”来排遣这难以承受的寂寞。‎ D.开头写夕阳西下,结尾写繁星满天,比喻形象贴切,描写具体细致,声色光影,纵横交织在读者的眼前,画面感极强。‎ 答案 C 解析 “难以承受的寂寞”错,从原文第三段“这种完整而纯粹的寂寞,是享受,还是忍受,他无法分辨”“寂寞是国,我是王”及最后一段可看出这种寂寞并非难以承受。‎ ‎2.结合全文,说明“塔”的含意。‎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①“塔”既指盖德斯堡的四层铁塔,也指安庆的佛寺高塔;②铁塔是作者瞭望过去和故土的立足点,是作者孤寂乡愁的具象和载体;③佛寺高塔是作者心中之塔,是故乡祖国的象征,寄寓着作者深厚的思乡之情和热烈的爱国情怀。‎ ‎3.和二十年前的自己相比,作者的内心发生了怎样的变化?请结合文章进行分析。‎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①二十年前,厌倦中国的破落、苍老、平凡,现在认为中国是世界上最可爱、神秘、伟大的国度;②二十年前对异国充满向往之情,现在远眺故土,内心充溢着强烈的思乡之情;③二十年前单纯幼稚、爱好幻想,现在深邃安详、冷静坚定。‎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