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5.50 KB
- 2021-06-07 发布
- 1、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淘文库整理发布,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请立即联系网站客服。
-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阅读内容确认后进行付费下载。
- 网站客服QQ:403074932
2018届一轮复习 作文 训练(全国)
1.阅读下面的材料,按照要求作文。
广西壮族自治区党委书记彭清华谈到发展旅游,讲述了他母亲和姐姐的一次旅游经历。两人慕名自费去广西西北山区的巴马瑶族自治县甲篆乡平安村旅游。这是一个偏僻却又令人神往的地方。村民自古清心寡欲,与世无争,“无论魏晋,不知有汉”,有长寿村之誉。山村一经出名,游人蜂拥而至。一些百岁老人,已经很会利用自身优势生钱,每天和游人照相,每次10元。彭书记的母亲付过10元钱后,和一位百岁老太照了相。他的姐姐刚要去照,老人转身拒绝,要求再付10元。
要求:①角度自选;②立意自定;③题目自拟;④除诗歌外,文体自选;⑤不少于800字。
【答案】
华山的隐士去哪儿了
彭书记讲这个故事,是为了提醒人们,要保持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过度开发对于环境的破坏并不亚于工业污染,尤其是对民间文化的伤害会更大、更彻底。环境可以花钱修复,而民间文化环境一经破坏,便不会再生,即便补救,也会失去原真性,形成一种伪文化。当一位百岁老人变着花样挣钱时,再谈什么心静如水,那是矫情。
旅游进而民间文化退的现象如今并不鲜见。云南丽江,曾经是多么令宣科先生这样的文化卫士自豪。而今,似乎很少听到宣科的声音,听得更多的是发生在丽江的旅游纠纷。泸沽湖的走婚仪式不再那么纯粹,更多地已成为游客嬉戏、调侃、玩弄这种纯洁家庭组织形态的闹剧,而泸沽湖村民在不知不觉间充当了闹剧中的演员。旅游者的大量涌入已经对传统的民俗风情文化形成强大的夹击之势,不少原本十分纯朴无邪的地方已经失守。
美国汉学家比尔波特2009年出过一本关于中国隐士的着作《空谷幽兰》。书中,他和隐居在华山四十五年的薛道长有一段对话。“问:这儿是个修行的好地方吗?”“薛:不,不再是了。不是在华山上。住在这儿的道士们不得不去照顾游客。我们不能专心致力于修行。这样谁也成不了什么事儿。想修行的人不得不搬到山的更深处。”“如果你想找个地方修行,你就必须到山里去。但是如果你进山了,衣食又成了问题。”“但是在山里有办法解决这个问题。他们辟谷,也不穿衣服。也许披几片破布。他们练习气功,这样他们就不会觉得饿或者冷了。不过大多数人是不能住山的。这个不容易。”华山是中国着名的隐士隐居地,旅游的快速发展,彻底挤压了隐士们的生活空间,世俗化的物质生活又诱引一些隐士想着还俗,真正的隐士不得不退居山的更深处,延续着有限的隐士文化。
现代生活方式时常会对几百上千年所形成的独特民间文化有种摧枯拉朽式的消融作用,人们出于对这种文化的好奇,而不是尊重,随意地去调侃和冒犯,直至消失。大量旅游者的涌入,使消失的速度加快。也许不出数年,再难看到那些大山深处的民俗风情。记得富兰克林德拉诺罗斯福说过,我们没有权利使我们的后代看不到我们现在所能看到的风景(大意)。而一些地方在发展民俗文化旅游时如同盗墓者,四处寻觅地处江湖之远的活态文化,不计后果地将这些特有的文明形态匆忙推向市场,吸引游人,赚取钞票。至于这些宝藏是否会遭到毁坏,已经全然顾不得了。生活化的文化遗产极其脆弱,稍有不慎,就会消亡。也许有一天,我们的子孙后代就看不到我们今天还有的民风民俗了。果真如此,世界是多么的无趣、乏味!
“松下问童子,言师采药去。只在此山中,云深不知处。”这是唐朝诗人贾岛笔下的隐士生活,呈现出的是一种自在和潇洒。而华山现在的“道士们不得不去照顾游客”,则是一种无奈和投降。至于那些原本心如止水般的偏远文化部落人群,他们本就是一群草根隐士。游客的到来,让他们无处可逃,无力抵御,只能眼睁睁地被蚕食。新西兰着名的旅游地,毛利人聚集地鲁特路瓦是一块净土,毛利文化至今受到政府的高度保护。在旅游开发热度不减的当下,我们能否对这些濒临消亡的民间文化作一次周密的普查,并出台一些严格的法规加以保护呢?
【试题分析】要想写好材料作文,就必须认真审视材料,设法找出材料中有关立意的点滴“标识”,反复揣摩命题人既定的写作“走向”,尽量做到“顺竿子往上爬”,把握最佳立意角度。这是一道材料作文题。要求学生依据材料来立意、构思,材料所反映的中心就是文章中心的来源,不能脱离材料所揭示的中心来写作,故材料作文又叫“命意作文”,即出题者已经把作文的“基本中心”提供给考生了,审题时要抓住关键语句重点思考。该材料指出了旅游进而民间文化退的现象。要保持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过度开发对于环境的破坏并不亚于工业污染,尤其是对民间文化的伤害会更大、更彻底。环境
【考点定位】能写论述类、实用类和文学类文章。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 E。
【技巧点拨】
一、抓关键句法。关键句常常有暗示材料中心的作用。所以,有些材料作文材料中的关键性语句可以作为选择立意角度的突破口。在材料作文的材料中,关键句常常是命题者或材料中的人物的评议性语句。二、明确褒贬法。有些材料作文,材料中的语句常常蕴含着命题者的褒贬情感,审题时学生必须充分捕捉这些语言信息,细致体会命题者的感情色彩,这样才能根据命题者的感情倾向确立最佳的立意角度。比如本题,对于老人的做法,命题者应是否定的。三、由果溯因法。事物都是互相联系的。写材料作文,审题时如果能由材料中列举的现象或结果推究出造成所列现象或结果的本质原因,往往能找到最佳的立意。四、找对象法,即从文中不同的对象入手进行立意。比如本题,可以从发展旅游、游客、山村村民以及民间文化等角度立意。
2.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作文。
某著名大学硕士新生郝同学,在微信朋友圈中对几位国内知名的史学教授出言不逊,用“垃圾”等词形容这些学者的学识和人品。他的导师孙教授看到之后,提醒郝同学为人治学要谦虚,谈人论事切忌污言秽语。但不久后郝同学又发布了类似言论,孙教授极度震怒,立即发表公开信宣布与之断绝师生关系。接着,郝同学对孙教授的公开信进行反驳,他认为微信和微博是不同的,微博是公开的,任何人都可以看,微信却只有加着的好友可以看,他对学界前辈的评论都发布在自己的微信圈,属于内部空间、私人空间,在私人空间里说话自然随便一点,这些是可以理解的,何况自己也有言论自由。
这一事件由孙教授对郝同学的提醒教育发展到与之断绝关系,你对此怎么看?
请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议论文表明你的态度,阐述你的看法。
【答案】
适度
“适度”,是奥林匹克之父顾拜旦提出的诤言,我想“适度”不仅体现在奥林匹克运动会上,更体现在我们的生活中。
但是,这个词似乎与我们现在这个高速运转的社会有一些不相符。现实往往逼迫我们去突破自我的极限,换取更多的鲜花和掌声。但是,鲜花和掌声的前提是一个又一个漫长而孤独的黑夜;我们放弃了阳光,放弃青春,就连辛弃疾也感慨到;“赢得身前生后名,可怜白发生。”
所以,我认为有时候适度的放弃,会让你生活的更加美好。这一点李白做的就不错。生为翰林院学士的他,却不谙官场黑暗,即便郁郁不得志,尤令高力士磨墨脱靴,不羁的诗仙毅然离开了官场,青风为伴,明月为友。如此,诗仙才成为正真的诗仙。
不仅是李白懂得这一点,21世纪的中国人也懂得,刘翔就是一为代表。作为08年北京奥运会上最耀眼的一颗星,肩负着13亿中国人的期望的他,在预赛时由于脚伤疼痛难忍,他没有拿自己的健康来开玩笑,而是转生—他选择了放弃。他的放弃正是一种“适度”的体现,俗话说“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如过健康没了,那么,什么都没了。就像拉弹簧一样,如果拉力超过了弹簧的承受极限,弹簧就会失去弹性。
当然,我所说的“适度”决不是放纵自己,毫无约束,为所欲为,那样只会使你一事无成,甚至被社会唾弃。我所说的“适度”是一个复杂的学习过程,只有在经历了许多历练后,你才会明白什么要“适度”,什么要严格要求自己。
一件事,让你感到筋疲力尽,或者让你觉得这样做付出的太大,可能会伤害到很多人时,你可以“适度”的放松一下自己,将此事暂且放在一边。但是如果你所面临的是大是大非之事,与国家、民族利益密切相关的,那就丝毫不能松懈,要集中精力的去解决。
波澜在懂得“适度“后,才有了“星随平野阔,月涌大江流”的雄浑;干旱在懂得“适度“后,才有了“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的塞外奇景。
总之,“适度‘在我生活中扮演着一个不可或缺的角色,拥有了它,就像红花有了绿叶的衬托,花尽显其娇艳,叶更显其生机;把握好它,你就会感觉生活就如同琴弦一样,当松时就要送,当紧时一定不要放手,只有在这种交叉的变换中才会弹奏出动听的音乐,记住,只有再这种交叉中生活才会变的丰富多彩,你的人生也会因此变的闪闪发光的。
【解析】
试题分析:这是一篇取材于现实的新材料作文。材料叙述的事实分为五个阶段:郝同学出言不逊;孙教授看到后提醒;郝同学又发布了类似言论;孙教授宣布与之断绝师生关系;学校评估“断绝”的合理性。综合起来看,材料的中心内容是:孙教授宣布与郝同学断绝师生关系。只要不脱离这个中心立意,都可视为符合题意。从孙教授的角度看,可以支持其宣布与郝同学断绝师生关系,赞扬其坚守尊师重教
【考点定位】能写论述类、实用类和文学类文章。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 E。
【技巧点拨】新材料作文,和以往的材料作文有所区别,提供的材料将更为广阔,便于考生多角度立意,也留给他们更大的发挥空间。2006年全国高考卷的作文题就是新材料作文题。能看出考生的理解能力、表达能力和单位时间内的写作能力,属于较好的作文形式。旧材料作文特别强调审题,审题不当,全文皆输。当年扣审题特别严格,而出题人也在这方面下足了功夫,似乎成心和学生过不去。而新材料作文是在总结了前者和后来兴起的话题作文优劣的基础上,新近产生的一种作文命题形式,审题虽有一定难度,但大多平和,不再过于严格,题意也尽可能让学生能懂,其重点在于考查学生从不同角度审题和立意的能力。
3.阅读下面的材料,按要求写作。
(一)为了让2岁的女儿体验世界,走进生活,感受亲情,父亲朱春燮做出决定:卖掉价值一二百万元的房子和公司股份,买了一辆价值30万元左右的房车,用5年时间带女儿环游世界
(二)为了老母亲一句“想去更多的地方看看”,四川66岁的陈录雪与60岁的妻子卖了房子,改造了辆房车,一路打工,带着101岁的母亲周游世界。并且表示只要母亲愿意,就要一直走下去。
上述材料引发了你怎样的思考?请自选角度,自定立意,自拟标题,自选文体,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答案】
孝心主题班会
在背景音乐《烛光里的妈妈》中,学校的“孝心主题大队会”开始了。同学们满怀深情地齐诵:
“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然后,各中队都派代表以家庭为单位上台讲自己家的“孝心故事”。
担任主持的大队辅导员注意到,台下有一家四口认真聆听着演讲,每人手里都有个笔记本在记录着,还时不时地小声地互相讨论着,其情融融,便举起话筒说:“在其他家庭发言时,我发现有个四口之家听得特别认真,我想他们家庭中也一定会有感人的孝心故事,现在我们欢迎这个家庭也给我们谈谈他们家的故事,好吗?”
大家都把目光投了过来,全场响起了热烈的掌声。
出乎所有人的意料,这家四口人面面相觑,都一言不发,似有难言之隐。大家以为他们谦虚或者怯场,更加热烈地拍手为他们鼓劲了。爸爸、妈妈显得有点不知所措。突然,姐姐站了起来,大步朝台上走去,爸爸、妈妈和弟弟都惊得目瞪口呆。
“老师,同学们。”姐姐刚一开口,便哽咽了:“我从小到大,从来没有对父母尽过孝心。在我最初记忆中,只有恐——惧。”
姐姐泪如雨下,她用两只衣袖不停地擦着:“我爸爸是个暴躁的人。在我很小的时候,他就把妈妈给打跑了。我读一年级的时候,爸爸又因为斗殴伤人坐牢了。现在的刘爸就是当年办我爸爸案子的警察。爸爸被带走时跪在了刘爸的面前说,孩子就拜托给你了。从此,刘爸就把我带回了家,虽然刘爸一家待我比亲闺女还亲,好吃的先给我吃,新衣服给我买的最多;可是我却没法对他们尽一点点孝心。我特羡慕他们对弟弟的严格要求,我特希望我能够像弟弟一样吃差一点,穿朴素一点,多干一点家务。可是刘爸刘妈总是说我是女孩子,不能像男孩子一样随便。我不敢和弟弟吵架,因为每次吵架挨罚的总是弟弟而不会是我。每当弟弟犯错误妈妈打他屁股时,我就会偷偷地在房间里哭。我不是心疼弟弟而是嫉妒弟弟。我为我从来没有弟弟那样挨打的待遇而伤心。我觉得他们始终把我当客人而不是当孩子。我现在已经六年级了,可我爸爸还有六年才能回来,那时我高中都毕业了。我多想做个孝心的孩子啊,可是我却没处孝心……”姐姐泣不成声了。
爸爸、妈妈和弟弟都跑上台来,一家四口紧紧地拥抱在了一起。
【考点定位】能写论述类、实用类和文学类文章。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 E。
【技巧点拨】材料作文审题立意的几种方法:1.从抓关键句入手。有的材料为突出中心,有时会在材料中设置关键句(开头句、结尾句、反复出现的句子),抓住这些关键句,就能把握材料主旨,准确理解材料,正确立意。比如材料中“2岁的女儿”“ 101岁的母亲”有利于考生把握住亲情的主题。2.从分析原因入手。任何事物的产生、变化和发展,都有其内在或外在的原因。因此,阅读分析材料的因果联系,从原因切入立意,是行之有效的方法。3.从材料情感倾向入手。有的材料在叙述、说明或评论某个事物时,明显地流露出作者的情感倾向,这样我们可从材料的情感倾向入手来审题立意。 4.从辨明关系入手。任何事物是相互联系的。事物间的关系主要有依存关系(如学与问)、主次关系(如奉献与索取)、取舍关系(如自卑与自强)和条件关系(如继承与创新)等。辨明这些关系,有利于立意构思作文。比如材料中人物践行爱的方式,是否支持,就是考生立意的出发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