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547.50 KB
  • 2021-06-07 发布

浙江省名校协作体2020届高三下学期联考语文试题 Word版含解析

  • 28页
  • 当前文档由用户上传发布,收益归属用户
  1. 1、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淘文库整理发布,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请立即联系网站客服。
  3.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阅读内容确认后进行付费下载。
  4. 网站客服QQ:403074932
- 1 - 2019-2020 学年度第二学期浙江省名校协作体联考 高三年级语文学科试题 考生须知: 1.本卷满分 150 分,考试时间 150 分钟; 2.答题前,在答题卷指定区域填写学校、班级、姓名、试场号、座位号及准考证号; 3.所有答案必须写在答题卷上,写在试卷上无效; 4.考试结束后,只需上交答题卷。 一、语言文字运用 1. 下列各句中,没有错别字且加点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 A. 不论怎样,都不能让灵魂发出惨淡苍白的声音,哪怕是孤独轻影茕茕孑.(jié)立,在沉寂 的音乐中,也要播一曲梵.(fán)音,把浑浊驱散,在心间开出一朵莲。 B. 原来,两全齐美可纯然由“感觉”制造:烟斗.(dǒu) 在嘴上叼着,吸不吸烟,随心所欲; 面对别样的山川胜.(shèng)景,“思” 与“不思”,悉听尊便。 C. 在全世界齐心协力共同战“疫”的关键时刻,谎话无法弥.(mí )补失去的时间,谣言无法 挽回逝去的生命,“甩锅” 与毁谤.(bàng)只能消解团结的力量。 D. 制茶师傅清洗篾.(miè) 匾,擦拭机械,检修线路……虽然只有“杀青、揉捻、烘焙.(bèi)、 炒制”四步,但每道工序都是重头,决定茶的品质和卖像,马虎不得。 【答案】C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学生正确识记汉字字音、字形的能力。要做到正确读写词语,首先应注意 从汉字的音、形、义三方面入手,读准字音,辨明字形,弄清字义。其次要适当拓宽阅读面, 多积累词语,丰富自己的词汇量。并且在积累的过程中,要做到准确无误,这样在读写的过 程中就可以避免读错写错了。 A 项,“梵音”的“梵”读音改为“fàn”; B 项,“两全齐美”改为“两全其美”; D 项,“卖像”改为“卖相”; 故选 C。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汪曾祺是二十世纪中国文坛难得的多面手,这在新近出版的 12 卷本全集中表现得很充分。 [甲]全集中散文(包括单独成卷的“谈艺”类篇什)最多,小说次之,再次是戏剧,再次是诗 - 2 - 歌,另外有杂著一卷。其中杂著又有对联、民间文学整理、古诗今译、带广告性质的书封引 介、骈散结合而富有特点的征稿启事,乃至..铭文、碑文、书画题……可谓应接不暇....,为多数 同侪..作家文集所不具备。 而散文卷中的《地灵人杰话淮安》,是全集中绝无仅有....的一篇电视片解说词,[乙] 汪曾 祺在 4300 字的篇幅内,主要写了淮安史地、河下镇地方风物、历史名人三个方面,结构紧凑、 言简意丰。在适应整部片子总体风格的同时,个人面貌也隐约其间,很多因素有着突出的汪 氏标志。[丙] 如介绍南阁楼时,引用了他的大学老师兼扬州同乡朱自清先生说过的一个笑话: 淮安人“到了南阁楼。就要修家书”。 2. 文段中的加点词语,运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乃至 B. 应接不暇 C. 同侪 D. 绝无仅有 3. 文段中画线的甲、乙、丙句,标点有误的一项是( ) A. 甲 B. 乙 C. 丙 【答案】2. B 3. B 【解析】 【2 题详解】 本题考查正确使用成语(词语)的能力。考查形式有判断成语(词语)使用的正误和根据语 境选择恰当的成语等。掌握常见的成语错误类型:望文生义、重复、褒贬不当、用错对象、 矛盾。成语(词语)使用的正误需要正确理解词语的意义,辨明感情色彩,弄清使用对象以 及使用的特殊要求,避免因成语造成病句等;根据语境选择恰当的成语(词语)填空需要仔 细分析语境,理解成语(词语)的意义,同时还要辨明意义相近的词语的细微差别。 A 项,乃至:甚至;以至于。 B 项,应接不暇:原指美景繁多,看不过来。后形容来人或事情太多,接待应付不过来。琳琅 满目:满眼都是珍贵的东西。形容美好的事物很多。此处形容汪曾祺的著作多,应用“琳琅 满目”。 C 项,同侪:同辈;同类。侪(chái)。 D 项,绝无仅有:只有一个,再没有别的。形容非常少有。 故选 B。 【3 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正确使用标点符号的能力。要正确使用标点符号,必须掌握各种标点符号的基 本用法。另外,标点符号运用起来也有很大灵活性,必须与语段的思路层次结合起来考虑, - 3 - 才能用得准确。 B 项,“结构紧凑、言简意丰”错误,“结构紧凑”“言简意丰”之间用逗号,因为一个是结 构方面,一个是语言方面,不是一类,所以逗号隔开。 故选 B。 【点睛】成语主要有语意内涵不明、褒贬误用、对象错配、似是而非四种误用方式,成语只 能分类记忆,没有什么捷径,如果不知道意思一切方法都失灵,所以要注意平时的积累。 4.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 一场突如其来的疫情使一节节网课变成了居家学习的主要阵地,一时间,网课似乎给被 “逼疯” 的家长们带来了场不小的考验。 B. 青春期的叛逆源于对独立的渴望,如果对孩子打压一通, 省心是省心一些,但从长远看, 不仅难有大的成长,而且有“啃老”的风险。 C. 小说《高老庄》讲述了一位大学教授回到高老庄后与故人之间发生的错综复杂的情感故事, 体现了由封闭守旧的环境所导致的人的退化。 D. 老舍的文学语言俗白精致,朴实幽默,清浅中有韵味,表现出作家独具的个性色彩,自然 而然地,形成了老舍作品复杂的文学思想。 【答案】C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病句的辨析和修改。解答此题考生需明确高考病句六大题型,即:搭配不 当、语序不当、成分残缺或赘余、结构混乱、语意不明、不合逻辑。做这类题的方法有:1. 语感审读法,看有没有明显不顺畅的、值得怀疑推敲的地方。2.标志判断法,巧抓特征词, 快速辨析病句。特征词有并列短语、数量短语、介词短语、否定词、关联词、两面词、代词、 长宾语等。3.紧缩主干法,划分句子成分,先看主谓宾是否搭配,再看定状补是否与中心词 搭配。 A 项,“网课”与“阵地”搭配不当,可以把“阵地”改为“方式”,故 A 错误; B 项,偷换主语,“如果对孩子打压一通”默认主语为“家长”,而“不仅难有大的成长”的 主语应是“孩子”,可以改成“这样的孩子不仅难有大的成长”,故 B 错误; D 项,不合逻辑,强加因果,前面是语言风格,与后面“复杂的文学思想”不能构成因果关系, 故 D 错误。 故选 C。 5. 在下面一段文字的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 - 4 - 密,每处不超过 12 个字。 由中晚唐到北宋,中国文化并未产生特别深刻的变化,但也因为社会组织结构中平民阶级的 兴起、社会生活中经贸活动因素的增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其中主要的有两个, 一个是士大夫文化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前者趋“雅”,后者趋“俗”,似乎是 双轨的,这种情况延续于宋代以后。当然“阳春白雪”同“下里巴人”并非完全隔绝,有时, ______________________,譬如理学家朱熹等人的文字加入了许多白话、俗语的成分;同时 民间文化也受“雅”的影响,如工艺器物讲究精致和素雅的风格等。 【答案】 (1). ①逐渐形成不同的文化圈 (2). ②一个是平民文化圈 (3). ③士大 夫也受 “俗”的影响 【解析】 【详解】此题考查补写句子的能力。首先认真阅读文段,了解大意;然后可以根据空句的位 置来判断,还可以根据上下文语境的提示来分析需要补写的内容。要求语意连贯,逻辑严密, 还要注意字数的限制。语段介绍了由中晚唐到北宋中国文化的相关知识。第一处根据“因为 社会组织结构中平民阶级的兴起、社会生活中经贸活动因素的增加”“其中主要的有两个, 一个是士大夫文化圈……”推断,填入结果,即“逐渐形成不同的文化圈”;第二处根据“一 个是士大夫文化圈”“前者趋‘雅’,后者趋‘俗’”推断,填入另一个对应的圈,即“一 个是平民文化圈”;第三处根据“当然‘阳春白雪’同‘下里巴人’并非完全隔绝”“譬如 理学家朱熹等人的文字加入了许多白话、俗语的成分……”推断,填入收的影响,即“士大 夫也受‘俗’的影响”。注意字数限制。 【点睛】做这类题目要认真阅读语段,明确语段讨论的话题,然后认真推敲每一处空白处与 上下文的关系,做到填写每一处空白处,既要做到前瞻又要后顾,这样即可根据上下文的内 容填写上恰当的语句,使上下文连贯通顺,另外一定要认真阅读题干中的隐性要求,按要求 作答。 6. 下面是一封自荐信,请找出两处用词不准确的地方,并续写一个结尾。注意:结尾要表达 自己的求学意愿,语言准确、得体,不超过 100 字。 尊敬的 XX 大学领导: 您好!我是 XX 中学高三学生 XX。我希望通过自主招生来实现我在贵校就读的梦想,感谢 您在百忙之中抽出时间斧正我的申请材料。 我从小就热爱科学。…… 我还热爱文学。我很小就跟随父母在《论语》《世说新语》《红楼梦》等书中感受中国文 - 5 - 化的博大精深;长大后,又广泛阅读《巴黎圣母院》《复活》《简爱》等外国文学名著,可谓 学贯中西。 我兴趣广泛。…… 结尾: 此致 敬礼! XX 中学 XXX X 年 X 月 X 日 【答案】(1)①第一段“斧正”是一个敬辞,用于请人改文章,此处应为“审阅”。②第三段 “学贯中西”,夸大其词,显得不真实、不得体。 (2) [示例]恳请领导接受我的申请,给我一个机会来证明我的实力,张扬我的个性,实现我 的价值和理想。我选择贵校,就是选择我的人生,我倚仗的是内心深处对贵校的神往,对人 文的热爱,对梦想的追求。我相信贵校能助我在追寻理想的道路上走得更高更远。 【解析】 【详解】(1)此题考查学生语言表达得体的能力。语言得体一般有两种,一是文体得体,即 文章或话语要符合文体的要求,主要表现为要符合文体的特殊格式和语言要求,比如口语中 一般不要用文言词语等。一是语体得体注意说话人的身份、场合,主要表现为用语的褒贬、 谦敬词语运用的的当等。第一段“斧正”,意思是请别人修改文章的敬词,所以如果是自己 给别人修改文章,或是自己给自己修改文章,都不能用这个词语,此处应为“审阅”。②第 三段“学贯中西”, 意思是形容学问贯通了中国和西方的种种知识,比如钱钟书、辜鸿铭、 王国维等等大师。此处夸大其词,显得不真实、不得体,可改为“中外名著都略知一二”。 (2)本题考查学生续写应用文结尾的能力。续写结尾,可以从以下方面进行:①善于捕捉暗 示性信息,联系实际,展开大胆而合理的想象。②要弄懂原文的特点。③注意内容和语言风 格的一致。根据题干要求,能表达自己入校求学意愿,语言自然流畅,表达准确得体即可, 注意字数限制。比如希望自己的自荐信能够得到高度认可、重视,就需要表达强烈的想读这 所学校的意愿,“恳请领导接受我的申请,给我一个机会来证明我的实力,张扬我的个性, 实现我的价值和理想”;如果读了这所学校,对自己的影响和作用,“我选择贵校,就是选 择我的人生,我倚仗的是内心深处对贵校的神往,对人文的热爱,对梦想的追求”;给对方 以能够通过审核的暗示,“我相信贵校能助我在追寻理想的道路上走得更高更远”。 【点睛】语言表达应注意: - 6 - ①文明得体。应根据特定的情景采用文明得体的用语。 ②有内容。要摒除不合实际的空话、套话或含糊不清的语言,力求清楚、明白。 ③说话有合理的顺序。要注意事物内在的联系及因果关系,力求意明句畅。 ④语言简明。要满足试题的要求,简明作答,字数适中,标点恰当。 二、现代文阅读 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近期,我国法定数字货币研发的进展引起了社会普遍关注。据报道,数字人民币将先行 在深圳、苏州、雄安新区、成都及未来的冬奥场景进行内部封闭试点测试。苏州市相城区各 区级机关和企事业单位,工资通过工农中建四大国有银行代发的工作人员,将在 4 月底前完 成央行数字货币(DC/EP)数字钱包的安装工作。5 月开始,工资中交通补贴的 50%将以数字货 币的形式发放。 央行数字货币是数字化的人民币,是法定货币,任何机构和个人都不能拒绝使用。而微 信支付和支付宝只是一种支付方式,它们的效力不同。具体来说,机构或个人不接受支付宝 或微信付款,在法律上没有问题。但拒绝用户使用现金或数字货币付款就是违法的。另外, 法定货币的背后是国家信用,银行卡支付的背后是商业银行信用,支付宝和微信支付背后则 是互联网企业信用,这三者属于不同的层次。相比非银行支付方式,央行数字货币安全性更 高、使用范围更广,而且不用绑定银行账户。 从体验上看,央行数字货币和第三方支付的使用方式是相似的,都需要移动终端设备。 但老百姓个人在支付宝和微信上的资产其实是一个记账,并且这两个支付工具都是基于商业 银行结算。第三方支付工具如支付宝和微信之间无法进行转账,而央行数字货币却可以打破 支付行业的壁垒,在所支持的银行和支付工具间实现流通。同时微信和支付宝都是实名支付 的,而央行数字货币能满足老百姓一定程度的匿名支付的需求。 (摘编自《科技日报》2020 年 4 月 28 日第 7 版) 材料二 央行数字货币以“一币两库三中心”为核心要素的体系架构 - 7 - 材料三 央行数字货币的出现一方面满足了公众对安全性的需求;另-一方面 Libra(Facebook 推 出的虚拟加密货币)等私人数字货币的出现,无疑为国家货币主权敲响了警钟,Libra 作为支 付工具发展得好,可能进一步脱离储备资产,变成一个信用货币,进而发展成一个世界级的 超主权货币,进而对一国的货币政策和主权产生巨大影响。此外,目前我国跨境清算依然高 度依赖美国的环球同业银行金融电讯协会(SWIFT)和纽约清算所银行同业支付系统(CHIPS), 央行发行数字货币有望摆脱对现有 SWIFT 和 CHIPS 支付体系的依赖,为人民币的流通和国际 化带来便利。 作为整个金融活动的基础,数字货币支付方式更加方便快捷,有利于降低交易成本,提 高金融运行效率。此外,数字货币系统有助于追溯交易动态和资金流向,有利于防范洗钱等 违法交易行为。 (摘编自张夏、陈刚《数字货币系列报告》) 材料四 将来,随着央行数字货币落地应用,用户的支付选择将更加丰富,也更加方便快捷。央 行数字货币的发行及落地,将会更进一步推动中国“无现金社会”的发展进程。对民众来说, 日常生活中使用“电子现金”的场景会进一步增多。并且交易双方只要手机里都有数字钱包, 且手机有电,无需网络,手机一触碰,就可以完成交易,不需要绑定任何银行卡,类似于我 掏出自己口袋里的纸币放进你的口袋。而偏远地区的百姓将会更加深刻地体会到央行数字货 币的好处,比如政府或者机构向个人发放现金补助,过去可能存在一些人没有银行账户的情 况,有了央行数字货币后,只要每个人下载并注册一个央行数字货币钱包,就可以直接收到 - 8 - 以数字货币形式发放的补贴,能够有效避免专项资金被违规挪用的现象。 数字货币时代的到来会在一定程度上改变现有社会结构和机构功能,显而易见的是,未 来可能会出现印钞厂的关闭以及银行从业人员特别是普通柜员、ATM 机进一步减少的情况。此 外,数字货币也会成为不法分子诈骗的新手段和幌子,目前市面上已经出现了打着央行数字 货币旗号进行诈骗的骗局,央行也多次发布了风险提示。这些都是未来需要面对的新问题。 (摘编自《科技日报》2020 年 4 月 28 日第 7 版) 7. 下列对材料中“央行数字货币”的相关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A. 央行数字货币是法定的数字化的人民币,能满足一定程度的匿名支付需求,它的发行及落 地,将会开启中国“无现金社会”的发展进程。 B. 央行数字货币和第三方支付的使用方式相类似,这两者都需要移动终端设备,并且还需要 下载并注册一个央行数字货币钱包才可以使用。 C. 央行数字货币体系架构的核心要素是“一币两库三中心”,其中的“两库”分别指人民银 行和商业银行用于存放央行数字货币的数据库。 D. 央行数字货币支付方式有利于降低交易成本,提高金融运行效率,有助于追溯交易动态和 资金流向,有利于防范洗钱等违法交易行为。 8. 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央行数字货币的设计是要构建由央行、商业银行、第三方机构、消费者参与的完整的均衡 有序的数字货币生态体系,保证数字货币从产生到消亡全过程闭环可控。 B. 私人数字货币发展得好可能进一步脱离储备资产,变成一个信用货币,进而发展成一一个 世界级的超主权货币,对一国的货币政策和主权产生巨大影响。 C. 将来偏远地区的百姓要想直接收到政府或者机构向个人以数字货币形式发放的补贴,必须 要有银行账户,并且要在手机中准备好央行数字货币钱包。 D. 数字货币也会成为不法分子诈骗的新手段和幌子,目前市面上已经出现了打着央行数字货 币旗号进行诈骗的骗局,央行也多次发布了风险提示。 9. 央行数字货币比其他支付方式“更加方便快捷"体现在哪里,请结合材料简要说明。 【答案】7. C 8. C 9. ①交易时,无需网络。②无需绑定银行账户(银行卡)。③打破支付行业的壁垒。在所支持 的银行和支付工具间实现流通。④直接收支,无其他中间环节。 【解析】 【7 题详解】 - 9 - 此题考查理解文中概念的含义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一定要研读文本,①要找出概念的本 质属性和特征;②要放在具体语境中去理解;③要把握与其他相关概念之间的联系;④要依 据题干和选项找到信息所在的文本位置,抓住概念的本质特征,分析概念的内涵和外延,不 可张冠李戴,不可无中生有,不可曲解原意等,在此基础上判断正误。 A 项,“将会开启中国‘无现金社会’的发展进程”错误,“将来,随着央行数字货币落地应 用,用户的支付选择将更加丰富,也更加方便快捷。央行数字货币的发行及落地,将会更进 一步推动中国‘无现金社会’的发展进程”,可知应是“更进一步推动中国‘无现金社会’ 的发展进程”。 B 项,“并且还需要下载并注册一个央行数字货币钱包才可以使用”错误,材料一“从体验上 看,央行数字货币和第三方支付的使用方式是相似的,都需要移动终端设备”,可知第三方 支付方式不需要下载并注册一个央行数字货币钱包。 D 项,“央行数字货币支付方式……有助于追溯交易动态和资金流向,有利于防范洗钱等违法 交易行为”错误,“有助于追溯交易动态和资金流向,有利于防范洗钱等违法交易行为”的 是“数字货币系统”。 故选 C。 【8 题详解】 本题综合考查对文章内容的理解能力。解答此题既要对文章进行整体的把握,又要对文章的 局部进行恰当的分析。在理解每一个选项时,要仔细分析选项中赏析的每一个重点,对文章 的内容、观点、结构思路等进行分析概括,注意结合语境。 C 项,“必须要有银行账户”错误,材料四“并且交易双方只要手机里都有数字钱包,且手机 有电,无需网络,手机一触碰,就可以完成交易,不需要绑定任何银行卡,类似于我掏出自 己口袋里的纸币放进你的口袋”,可知无需绑定银行账户。 故选 C。 【9 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把握文章内容要点,筛选文本重要信息的基本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通 读文章,整体把握文章大意,在此基础上,仔细阅读题干,明确题目要求,然后回归文本, 仔细阅读,从中筛选出符合题目要求的信息进行整合。重点关注各段的段首和段尾句,分条 作答。“并且交易双方只要手机里都有数字钱包,且手机有电,无需网络,手机一触碰,就 可以完成交易,不需要绑定任何银行卡,类似于我掏出自己口袋里的纸币放进你的口袋”, 即交易时,无需网络;“相比非银行支付方式,央行数字货币安全性更高、使用范围更广, - 10 - 而且不用绑定银行账户”,即无需绑定银行账户(银行卡);“但老百姓个人在支付宝和微信 上的资产其实是一个记账,并且这两个支付工具都是基于商业银行结算。第三方支付工具如 支付宝和微信之间无法进行转账,而央行数字货币却可以打破支付行业的壁垒,在所支持的 银行和支付工具间实现流通”,即打破支付行业的壁垒,在所支持的银行和支付工具间实现 流通;“而偏远地区的百姓将会更加深刻地体会到央行数字货币的好处,比如政府或者机构 向个人发放现金补助,过去可能存在一些人没有银行账户的情况,有了央行数字货币后,只 要每个人下载并注册一个央行数字货币钱包,就可以直接收到以数字货币形式发放的补贴, 能够有效避免专项资金被违规挪用的现象”,即直接收支,无其他中间环节。 【点睛】非连续性文本阅读方法: 1.寻找所需信息。发现文本关键信息是核心,善于抓住文中负载关键信息的词句,剔除与阅 读目的无关的多余信息,从字面看出表达的言外之意,以快速锁定要寻找的目标。 2.整合得出结论。对于非连续性文本的阅读,在没有详细且明确的陈述言语的情况下,需要 将文本中有关联的信息通过比较、归纳、综合进行加工处理,判断出题人的真实意图,从而 整合得出有效的结论。 3.构建文本意义。对于多种材料组合的较为复杂的非连续性文本,要注意识别文本材料的主 题,联系实际需求,找出文本的写作目的,为材料信息内容排序,联系文本中的不同资料, 结合自己的知识、想法和经验,提出独特见解,自主构建文本的意义。 (二)现代文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乡村夜气 舒飞廉 ①我特别喜欢在这条乡村公路上开车。水泥柏油的两车道油光水滑,像鲇鱼的肚皮,白 杨密密匝匝,在路两边排队,树冠朝上交织在一起, 向前簇拥成幽深绵长的树洞。下雨的时 候,树叶会将白雨挡在外面,里面只剩下势头微弱的线雨,晴天可以由树影里看到点点星光, 月亮有时候也会由树影间跳闪出来。当然,最好是刮风的晚上,每一棵白杨都是管风琴转世, 成千上万的白杨树被三四级以上的风摇响,那样的声势,就是万物以息相吹的天籁,这时候, 我一定会将林忆莲王菲许巍郑钧他们的歌都批灭。深山里,松涛如同龙吟;平原上,荒草何 茫茫,白杨亦萧萧。 ②过小澴河桥,再向前三四百米,会离开白杨树巷,左拐进入我们村的单行村道。好几 次,我将车头在灰白狭窄的土路上摆正,就看见新月如钩,挂在前面乡湾的村树上,又堂皇, - 11 - 又寂寥, 掩映着群星,好像在等我回来。萧萧白杨之外,其实并非茫茫荒草,路边的稻田里, 二季稻萌蘖扬花,稻秧间青蛙打鼓、蟋蟀奏琴、小龙虾肥泥鳅啪啪弹水,村树中嘶嘶鸣蝉, 好像村庄中的男女老少、鸡鸣狗吠消停下去之后,星月下草木长、鱼虫鸣,一个幽微的世界 浮现出来,又神秘, 又静谧,又熟悉, 又陌生。 有时候,我会在这幽微的声色里,关掉车 灯,发呆很久。小澴河在我身后流淌,堤下挨挨挤挤的坟地里,祖先长眠,宝成路上的杨树, 是我考上大学那一年栽的,而今生长具足,已有近三十年的树龄。我由武汉到孝感,由城市 到乡村,兜兜转转,一路奔驰,现在终于停车在寂静与黑暗里,停车在泥土、星斗、流水与 荒野中,停车在我生命的原点上。 ③这样的黑暗与寂静,是晚霞沉寂后,由宇宙与星辰运转,由田野与河水吞吐,由植物 与动物分泌出来的。一户乡民家的灯亮了,一颗星辰变暗了,一点萤火消失了,黑暗会不增 不减。一只蝉加入合唱,土狗在村口吠叫,青蛙与蟋蟀憋着声音,寂静也会不增不减。这是 让孩子产生恐怖与畏惧的黑夜,出产鬼故事、狐仙,相信地狱与轮回;这是动植物生长的黑 夜,捕食、交配、产卵,分解出汁液,张开子宫与花房;这大概也是令爹爹婆婆们逝去的黑 夜:“虽然智慧者临终时懂得黑暗的正确,因为他们的话已迸不出闪电来映照。不要温柔地 走进那段良夜。”狄兰·托马斯悲叹生命的逝去,认为老年人应在“落暮时分燃烧咆哮”, 我并不这样想,“死去何所道,托体同山阿”,与家乡黄泉中的黑暗与寂静达成和解,“温 柔地走进良夜”,幽室一已闭,千年不复朝,陶渊明要比狄兰·托马斯高明不少。 ④我想起之前友人在“阳明说”里谈到的“夜气”。王阳明说人在深夜里静思默想,产 生出来良知善念,一点点良知会聚起来,会成就澄明无私的自我。阳明的说法,是由《孟子》 里引申出来的,孟子讲有一些人, 他们晚上生息养气,不敌白天俗世的消磨折损,人情日失, 因此“夜气不足以存,则其违禽兽不远矣”,只有“良知在夜气发”,才能够“苟得其养, 无物不长”。两位圣人谈良心与良知,夜气只是隐喻。良知是心灵在静默中的反省自觉。夜 气呢?它来自日月星辰、山川河流、生物神灵在黑暗与寂静中的反照吧。乡村的茫然黑夜, 是有夜气的,生活在乡村里,也会有在良夜反省自觉的机会? ⑤想到文艺,梵高的画是有夜气的,肖邦的夜曲有,阿炳的二泉映月也有。小说里面, 沈从文的《边城》有的,翠翠梦见虎耳草的那个夜晚,这是她甜蜜而苦楚的爱情之夜。我最 近特别爱看汪曾祺《羊舍的夜晚》,觉得是一本特别有“夜气”的集子。小吕背着铁锹坐在小 石桥边糖械树上看水,“一村子里的人现在都睡了。露水降下来了,到处都是滋润的,浓郁 的青草气味,庄稼气味,夜气真凉爽。小吕在心里想:‘我在看水……过了一会,不知为什 么,又在心里想:‘真好!’而且说出声来了。”是的,真好。我看着汪曾祺的句子,黄永玉 - 12 - 的插画,心里也想,嘴里也说。 ⑥我重新点火,将车开过小学校,村口的塘陂,小心翼翼地拐进村巷里,路边荆条、益 母草、艾蒿、野雏菊与构树枝拂过车身,邻家的狗由门廊里冲出来,颇负责任地狂吠了两声, 转身回去继续睡。停车在我家门前,掏出钥匙,借着手机的微光打开门。铺床,汲井,烧水, 洗澡,心里又安定又愉快。关上手机,将头放回在荞麦枕头上,外面是历历星月下的黑夜, 真实不虚。本村最后一位入睡的居民,我知道会有一个黑甜的梦乡在前面等着我,之后,会 是鸡鸣如阵,鸟叫如沸,玫瑰红的曙色印上窗户。我会黎明即起,洒扫庭除,阳明先生又讲: “一日便是一元,人平旦时起坐,未与物接,此心清明景象,便如在伏羲时游一般。”对, 回村,默存,夜气生,则羲皇上人出。 10. 第 3 段中写陶渊明与狄兰·托马斯对死亡的不同态度有什么作用? 11. 文中画线部分笔触细腻,具体体现在哪些方面? 12. “羲皇上人”意为伏羲氏之前的人,通常用来指无忧无虑生活闲适的人,文章以“对, 回村,默存,夜气生,则羲皇上人出”作结有什么用意? 13. 本文由现实中的“夜气”写到神话传说文艺作品中的“夜气”,虚实结合,说说这样写 的好处。 【答案】10. ①运用对比,借肯定陶渊明的观点,表达作者对黑夜的看法:黑暗与寂静带来 恐怖与畏惧,也伴着生命与生长。 ②承上启下,承接上文对“黑暗与寂静”的描写,引出下文关于“夜气”的联想。 11. ①选择乡村中常见而微小的事物,聚焦具有生命活力的瞬间。②运用拟人,形象展示生 物的活力。③用细致入微的描写,突出乡村世界的幽微与神秘。④表达细腻复杂的内心感受。 12. ①独词成句,动作连贯,意在表明作者“安定又愉快”的内心世界;②照应标题与前文 回家的路途,更具生活气息,真实动人。③点明题旨:乡村夜气让人静默自省,没有外界琐 事干扰,会成就澄明(清明)无私的自我。 13. ①对现实中的“夜气”的描写具体真切,能迅速带领读者进入情境;②提及神话传说和 文艺作品中的“夜气”,丰富并深化了“夜气”内涵;③由实入虚,跨越时空,使文章由浅 入深,主题层层深入,引发读者的遐思。 【解析】 【10 题详解】 此题考查把握段落作用的能力。分析语段的作用,首先明确语段的内容,然后从结构和内容 的角度分析,结构上注意伏笔、照应、铺垫等,内容注意主旨的体现,和其它语段的关系。 - 13 - 还要注意语段所处的位置,如开头注意铺垫、引起下文、统领全文、奠定情感基调、引起阅 读兴趣等,中间注意承上启下,结尾注意点明深化主旨等。狄兰·托马斯悲叹生命的逝去, “虽然智慧者临终时懂得黑暗的正确,因为他们的话已迸不出闪电来映照。不要温柔地走进 那段良夜”,作者不认可,陶渊明说“死去何所道,托体同山阿”,意思是死去还有何话讲, 寄托此身在山冈。运用对比,借肯定陶渊明的观点,表达作者对黑夜的看法,“与家乡黄泉 中的黑暗与寂静达成和解”,即黑暗与寂静带来恐怖与畏惧,也伴着生命与生长;“这样的 黑暗与寂静,是晚霞沉寂后,由宇宙与星辰运转,由田野与河水吞吐,由植物与动物分泌出 来的”,可知承上启下,承接上文对“黑暗与寂静”的描写;第四段“我想起之前友人在‘阳 明说’里谈到的‘夜气’。王阳明说人在深夜里静思默想,产生出来良知善念,一点点良知 会聚起来,会成就澄明无私的自我”,可知引出第四段关于“夜气”的联想。 【11 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对语句的赏析能力。语句赏析的角度一定要知道,有修辞(比喻、拟人、夸张、 反问、设问、排比等)、词语(动词、形容词、副词、叠词等)、描写方法(语言、动作、心 理、神态)句式、手法、内容、情感等。不管从哪个角度,都要会结合语境作正确的赏析。 “萧萧白杨之外,其实并非茫茫荒草,路边的稻田里,二季稻萌蘖扬花,稻秧间青蛙打 鼓……”,田野、白杨、蟋蟀等等,选择乡村中常见而微小的事物,聚焦具有生命活力的瞬 间;“稻秧间青蛙打鼓、蟋蟀奏琴、小龙虾肥泥鳅啪啪弹水,村树中嘶嘶鸣蝉,好像村庄中 的男女老少”,“青蛙”“蟋蟀”“小龙虾肥泥鳅”拟人化,不仅个体拟人化,整个田野也 是拟人化,比作“村庄中的男女老少”,形象展示生物的活力;“鸡鸣狗吠消停下去之后, 星月下草木长、鱼虫鸣,一个幽微的世界浮现出来,又神秘, 又静谧,又熟悉, 又陌生”, 可知用细致入微的描写,突出乡村世界的幽微与神秘;表达此时自己在外奔波之后回到故土 细腻复杂的内心感受。 【12 题详解】 此题考查把握重要段落作用的能力。通读文章,理解文意,从内容和结构分析作用。一般文 章首段作用有交代故事的开端,交代人物活动的社会环境,为后面的情节发展作铺垫。中间 段落作用是承上启下。结尾段落点明主旨。结尾“阳明先生又讲:‘一日便是一元,人平旦 时起坐,未与物接,此心清明景象,便如在伏羲时游一般。’对,回村,默存,夜气生,则 羲皇上人出”,语言上,独词成句,动作连贯,意在表明作者“安定又愉快”的内心世界; 照应标题“乡村夜气”,照应与前文回家的路途,“这样的黑暗与寂静,是晚霞沉寂后,由 宇宙与星辰运转,由田野与河水吞吐,由植物与动物分泌出来的”“这是动植物生长的黑夜, - 14 - 捕食、交配、产卵,分解出汁液,张开子宫与花房”,可知更具生活气息,真实动人;“停 车在我家门前,掏出钥匙,借着手机的微光打开门。铺床,汲井,烧水,洗澡,心里又安定 又愉快。关上手机,将头放回在荞麦枕头上,外面是历历星月下的黑夜,真实不虚。本村最 后一位入睡的居民,我知道会有一个黑甜的梦乡在前面等着我,之后,会是鸡鸣如阵,鸟叫 如沸,玫瑰红的曙色印上窗户。我会黎明即起,洒扫庭除”,可知点明题旨,乡村夜气让人 静默自省,没有外界琐事干扰,会成就澄明无私的自我。 【13 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把握手法作用的能力。解答此类题,一般组织答案的步骤:第一步,指明运用 了哪一种手法。第二步,结合具体内容分析这种手法在文句中是如何体现的。第三步,明确 有何效果或作用。现实的“夜气”,“萧萧白杨之外,其实并非茫茫荒草,路边的稻田里, 二季稻萌蘖扬花,稻秧间青蛙打鼓、蟋蟀奏琴、小龙虾肥泥鳅啪啪弹水,村树中嘶嘶鸣蝉, 好像村庄中的男女老少、鸡鸣狗吠消停下去之后,星月下草木长、鱼虫鸣,一个幽微的世界 浮现出来,又神秘, 又静谧,又熟悉, 又陌生”,可知对现实中的“夜气”的描写具体真 切,能迅速带领读者进入情境;神话传说文艺作品中的“夜气”,“这是让孩子产生恐怖与 畏惧的黑夜,出产鬼故事、狐仙,相信地狱与轮回;这是动植物生长的黑夜,捕食、交配、 产卵,分解出汁液,张开子宫与花房;这大概也是令爹爹婆婆们逝去的黑夜”,可知提及神 话传说和文艺作品中的“夜气”,丰富并深化了“夜气”内涵;作用上由实写到虚,由现实 到神话传说到文艺作品,跨越时空,使文章由浅入深,主题层层深入,引发读者的无限遐思。 【点睛】散文是一种重要的文学体裁,散文取材十分广泛自由,不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表 现手法不拘一格:可以叙述事件的发展,可以描写人物形象,可以托物抒情,可以发表议论, 而且作者可以根据内容需要自由调整、随意变化。“神不散”主要是从散文的立意方面说的, 即散文所要表达的主题必须明确而集中,无论散文的内容多么广泛,表现手法多么灵活,无 不为更好的表达主题服务。阅读这类文本一定要掌握答题方法,并且结合具体的语境进行分 析,提高自己的阅读能力。 三、古代诗文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答王深甫书(其二) 宋·王安石 某学未成而仕,仕又不能俯仰..以赴时事之会:居非其好,任非其事,又不能远引以避小 - 15 - 人之谤谗。此其所以为不肖而得罪于君子者,而足下之所知也。往者,足下遽不弃绝,手书 勤勤,尚告以其.所不及,幸甚,幸甚。顾私心尚有欲言,未知可否,试尝言之。 某尝以谓古者至治之世,然后备.礼而致刑。不备礼之世,非无礼也,有所不备耳;不致 刑之.世,非无刑也,有所不致耳。故某于江东①,得吏之大罪有所不治,而.治其小罪。不知者 以谓好伺人之小过以为明,知者又以为不果于除恶,而使恶者反资此以为言。某乃异于此, 以为方今之理势,未可以致刑。致刑则刑重矣,而所治者少,不致刑则刑轻矣,而所治者多, 理势固然也。一路数千里之间,吏方苟简自然,狃于养交取容之俗,而吾之治者五人,小者 罚金,大者才绌一官,而岂足以为多乎?工尹商阳②非嗜杀人者,犹杀三人而止,以为不如是 不足以反命。某之事不幸而类此若夫为此纷纷而无与于道之废兴则既亦知之矣抑所谓君子之 仕行其义者窃有意焉足下以为如何? 自江东日得毁于流俗之士,顾吾心未尝为之变,则吾之所存,固无以媚斯世,而不能合 乎流俗也。及吾朋友亦以为言,然后怵然..自疑,且有自悔之心。徐自反念,古者一道德以同 天下之俗,士之有为于世也,人无异论。今家异道,人殊德,又以.爱憎喜怒变事实而传之, 则吾友庸讵非得于人之异论、变事实之传,而后疑我之言乎?况足下知我深,爱我厚,吾之 所以日夜向往而不忘者, 安得不尝试言之所自为,以算足下之察我乎?使吾自为如此,而可 以无罪,固大善,即足下尚有以告我,使释然知其所以为罪,虽吾往者已不及,尚可以为来 者之戒。幸留意以报.我,无忽。 [注] ①此处指王安石在江东任即提点开狱司。②工尹商阳:仇记记载工尹商阳在道赶吴国军 队时奉命杀敌,射杀三人而止。 14. 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俯仰..以赴时事之会 俯仰:短暂的时间 B. 然后备.礼而致刑 备:使……完备 C. 然后怵然..自疑 怵然:害怕的样子 D. 幸留意以报.我 报:答复,回复 15. 、下列各组向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 A. 尚告以其.所不及 春与秋其.代序 B. 不致刑之.世 余之.及于死者,不知其几矣 C. 而.治其小罪 故不战而.强弱胜负己判矣 D. 又以.爱憎喜怒变事实而传之 以.父母之遗体行殆 16.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与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 16 - A. 作者从目前处境谈起,谈及因个人原因及小人谗言引发社会对他的非议,希望友人王深甫 能一如既往,给自己提出真诚的意见和建议。 B. 在这封给友人的信中,王安石表明自己对刑罚的看法,因当时北宋还未达到“大治”之世, 礼仪不够完备,应从重执行刑罚。 C. 王安石在江东任上的某些做法遭到世俗之人的诋毁,但这并不能改变他的主张,然而当朋 友也质疑他的做法时,引发了他的反思。 D. 全文以议论为主,阐发作者基于社会事实形成的对“致刑”的看法:引用典故及名句,表 达自己在处罚五人事件中忠于职守的想法。 17. 用“/”给文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断句。; 某之事不幸而类此若夫为此纷纷而无与于道之废兴则既亦知之矣抑所谓君子之仕行其义者窃 有意焉足下以为如何 18. 把文中画线的句子译成现代汉语。 (1)知者又以为不果于除恶,而使恶者反资此以为言。 (2)徐自反念古者一道德以同天下之俗,士之有为于世也,人无异论。 【答案】14. A 15. C 16. B 17. 某之事/不幸而类此/若夫为此纷纷/而无与于道之废兴/则既亦知之矣/抑所谓君子之仕 行其义者/窃有意焉/足下以为如何 18. (1)了解的人又认为我对除恶不够果断,使坏人反而凭借这个作为说辞。 (2)慢慢地自我反思,古代统一道德标准来使天下习俗相同,读书人在社会上有所作为,人们 也没有不同意见。 【解析】 【14 题详解】 此题考查文言实词的理解、辨析能力,涉及课本中的重点实词、古今异义词、通假字、词类 活用、一词多义等。平时学习中,要注意牢记课本中出现的重点实词,对活用、通假、古今 异义等特殊词语要多加复习。阅读文言文中,不要死记硬背,要做到字不离句,通过培养语 感以加深理解记忆。 A 项,句意为:从容应付迎合世俗的要求。俯仰:动词,周旋。 故选 A。 【15 题详解】 此题考查理解文言虚词的基本能力。根据句意和对文言文常用词的掌握来判断字词义,解释 - 17 - 时要注意辨析词义和用法的变化,要根据语境判断在选项中的含义。 A 项,其:代词,我/助词,无义。 B 项,之:结构助词,的/助词,取消句子独立性。 C 项,而:连词,表转折。 D 项,以:介词,因为/介词,拿,用。 故选 C。 【16 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把握文章内容要点、筛选文本重要信息、作者观点、主旨、手法的基本能力。 解答此类题目需要学生准确翻译理解文言内容,特别是侧重于对文章要点的具体把握,这是 解答本段文字的关键所在,在解答的时候要突出这一点内容。 B 项,“应从重执行刑罚”错误,作者认为当下不是大治之世,如果“致刑”的话,刑罚过重, 能治理的人就太少了,所以该项“从重执行刑罚”有误。 故选 B。 【17 题详解】 本题考查文言文断句的能力。断句是解读文言文的重要环节,常见的断句方法有名词断句、 修辞断句、对称结构断句、虚词断句等。文言断句的前提是粗通大意,然后利用句中的人名、 地名、官职名、文言虚词、句子结构以及语段中动词的宾语或补语等断句。 本题中划线句的意思是“我(处罚五人)的事,不幸和他是一样的。至于做这些琐碎的事,对 于道的兴盛没有帮助,我也是知道的。或者说是君子出仕为官是为了实践大义,我私底下是 这么想的。您觉得怎样呢?” “某之事”指“我的事”,句意完整,单独成句,之后断开; “而无与于道之废兴”中,“而”表转折,之前断开; “若夫”“则”一类的连词都放在句首,在其前停顿; “者”“焉”两个句末语气词,之后停顿。 即“某之事/不幸而类此/若夫为此纷纷/而无与于道之废兴/则既亦知之矣/抑所谓君子之仕 行其义者/窃有意焉/足下以为如何”。 【18 题详解】 此题考查学生翻译文言文的能力。翻译句子,第一:理解文句大意,将所要翻译的句子放入 原文中,前贯后连,把握大意;第二:确定考查重点,命题者在命题时从文段中选择的句子 往往含有某些文言知识点,如词类活用、特殊句式、重点实虚词等,要通过审题抓住命题意 - 18 - 图,确定考查点;第三:连缀词义成句,直译求“字字落实”(留、删、换),意译求“文从 字顺”(调、补、变);第四:认真审读检查,书写规范清楚。在确定文言句子中的语法现象 全部落实到位后,做到书写规范清晰。本题,(1)中“果”,果断;“资”,凭借;后一个 “以为”,作为。(2)中“徐”,慢慢地;“一”,统一;“同”,使动用法,使……相同。 【点睛】掌握正确的阅读文言文的方法——遵循三个步骤: 在考试过程中,不少的同学在读完一遍文言文后就开始作答,这种做法是很不正确的。解答 文言文题目,应遵循三个步骤: 第一步:初读全文,整体感知,把握大意。要求集中心思,稳住神,快速地浏览一遍。初步 明确“什么时间、什么人、什么事、前因后果、谁说了什么话”等等,读懂个大概即可,因 为高考作为选拔性的考试,要一遍把他全部读懂,很少人能够办到; 第二步:细读题目,认真研读字、词、句,在这一步阅读中,要根据题干得要求,结合各选 项的具体内容,一一落实,理解要求作答的字、词、句、段在文段的位置,运用课内所学的 知识(实词、虚词、活用、句式等),解决完成较为容易的题目; 第三步:再读全文,加深理解。这一步是要解决较难的题目,加深对文意的理解,又纠正前 两步中出现的偏差,是一步深入和复核的过程。 参考译文: 我学问尚未有成,就入朝为官,做官之后又不能从容应付迎合世俗的要求。无论是所任 的官职还是所做的事,都不是自己喜欢的,又不能远离官场,离开小人的诽谤之言。这是我 做了所谓的不贤之事得罪诸位君子的原因,您了解这些情况的。从前,您不嫌弃我,常常给 我写信,还把我做得不够的地方告诉我,我觉得很幸运。但我心里还有话想说,不知是否可 以,我试着说说吧。 我曾经认为(只有)古代最太平的盛世,才能礼仪完备并施刑到位。礼仪不完备的时代, 不是没有礼仪,只是有不完备之处。施刑不到位的时代,并不是没有刑罚,只是存在刑罚的 力量未达到之处。先前,我任职江东提点刑狱司,遇到有的官吏犯了大错不惩治,却惩治他 们的小过错。不了解的人认为学我喜欢探察别人的小过错,拿这个来彰显自己明察秋毫;了 解的人又认为我对除恶不够果断,使坏人反而凭借这个作为说辞。我却和他们的看法不同, 认为按照当下的情势,还不能将刑罚施行到位。如果将刑罚施行到位,就强调对重罪施刑, 能治理的人就少;反之,就连较轻的罪刑也施刑,能治理的人就多,按照事理发展的趋势本 来就是这样的。方圆几千里的区域,官员们都苟且草率行事,被结交朋党、讨好别人的习俗 所束缚。我所惩治的五个人,轻则罚款,重的仅仅是罢黜官职,难道这样的处罚算多吗?楚 - 19 - 国的工尹商阳不是一个嗜杀的人,在追逐吴国军队的过程中还是奉命杀了三个人才停下,他 认为不这样不足以交差。我(处罚五人)的事,不幸和他是一样的。至于做这些琐碎的事,对 于道的兴盛没有帮助,我也是知道的。或者说是君子出仕为官,是为了实践大义,我私底下 是这么想的。您觉得怎样呢? 我自从在江东任上每天被世俗之人诋毁,但我的心意不曾因为这些有变化,我立世的原 则本来就不是为了谄媚世人,因而不能合乎世俗人的要求。等到我的朋友也拿这些作为说辞, 这以后我才感到害怕,产生自我怀疑,并且有了悔意。慢慢地自我反思,(才明白),古代统 一道德标准来使天下习俗相同,读书人在社会上有所作为,人们也没有不同意见。现在各家 追求的道不同,人们的道德标准也不同,又因为各自的爱恨喜怒改变事实本身而传开。那么, 我的朋友们怎么不是听到别人不同的言论、有违事实的流言,然后怀疑我的言论呢?况且您 既了解我又爱护我,(这是)我日夜向往、始终不忘的原因,怎么能不试着说我的所作所为, 来希望您能明白我呢?假如我这样做了,可以无罪,当然是最好了;如果您能告诉我,让我 清楚地知道自己错的原因,虽然以往的错难以挽回,还可以在未来引以为戒。希望您能认真 回复我,不要忘了。 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下列小题。 古风 唐·李白 大雅久不作,吾衰竟谁陈?王风委蔓草,战国多荆榛。 龙虎相啖食,兵戈逮狂秦。正声何微茫,哀怨起骚人。 扬马激颓波,开流荡无垠。废兴虽万变,宪章亦已沦。 自从建安来,绮丽不足珍。圣代复元古,垂衣贵清真。 群才属休明,乘运共跃鳞。文质相炳焕,众星罗秋旻。 我志在删述,垂辉映千春。希圣如有立,绝笔于获麟。 19. 李白在诗中历数了各个时代的文学代表人物,其中“扬马”指的是汉代的 和 两位辞赋家。 20. 沈熙乾认为这首诗“主意在复振大雅之声”,请问诗歌是如何表现这一志向的?试作赏 析。 【答案】19. 19. 扬雄 司马相如 20. ①反问开篇,直陈作者对“大雅久不作”的社会现实的忧虑,以及自己的抱负;②使用 铺叙,诗人从先秦到秦,再到两汉、魏晋,直到唐代,一路铺陈,点评了历代诗歌的特点, - 20 - 以表达自己的态度;③运用对比,诗人以战国、狂秦为例,说明大雅之风已经萎靡,与唐代 “复原古”的诗风进行对比,来表现自己对崇尚清真自然的唐代诗风的赞同,进一步表明自 己的复兴“大雅”的态度;④用典,结尾使用孔子的典故,来表达自己愿意尽有生之年,努 力在文学上有所建树的愿望。 【解析】 【19 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识记文学常识的能力。 文学常识重在平时的积累和整理归纳。在识记的过程中, 要特别关注作者所处的朝代,可按作者所处朝代的先后顺序对作者排列识记。另外应特别注 意文学常识中的专有术语和并称,弄清楚其内容。 扬马是西汉辞赋家扬雄和司马相如的并称。二人都是蜀郡人,所作辞赋多为歌颂汉朝声威和 帝王功德,长于铺排,辞藻华丽。 扬雄(前 53 年~18 年),字子云,蜀郡人。汉朝时期辞赋家、思想家,庐江太守扬季五世孙, 名士严君平弟子。少年好学,博览群书,长于辞赋。游历长安,担任大司马王音门下史。汉 成帝时,得到同乡杨庄推荐,入奏《甘泉》、《河东》等赋。授给事黄门侍郎,修书于天禄阁, 结交王莽。 天凤五年(18 年),死去,时年七十一岁。著有《法言》《太玄》等,将源于老子 之道的“玄”作为最高范畴,并在构筑宇宙生成图式、探索事物发展规律时,是汉朝道家思 想的继承和发展者,对后世意义可谓重大。 司马相如(约前 179 年—前 118 年),字长卿,汉族,蜀郡,西汉辞赋家,中国文化史文学史 上杰出的代表。有明显的道家思想与神仙色彩。景帝时为武骑常侍,因病免。工辞赋,其代 表作品为《子虚赋》。作品词藻富丽,结构宏大,使他成为汉赋的代表作家,后人称之为赋圣 和“辞宗”。他与卓文君的爱情故事也广为流传。鲁迅的《汉文学史纲要》中还把二人放在 一个专节里加以评述,指出:“武帝时文人,赋莫若司马相如,文莫若司马迁。” 【20 题详解】 此题考查鉴赏诗歌表达技巧的能力。鉴赏诗歌的表达技巧的答题模式:第一步:指出何种手 法;第二步:结合诗歌内容分析;第三步:指出这种手法的表达效果。翻译:大雅那样具有 规讽意义的诗歌不见已久,如今我也已衰老,此意向谁陈说呢?想当初,春秋战国的年代, 斯文扫地,文明弃于荆榛与蔓草之中。诸侯互相吞并,直到强秦统一六国之时,龙争虎斗, 血雨腥风。雅正之声微弱,只有屈原行吟洞庭湖边,形影憔悴,悲愤欲焚。汉朝的扬雄与司 马相如虽然文章中兴,开荡诗文的源流。然而政治体制已然改变,政风已经沦落,难有好的 诗风。特别是汉末建安时代以来,诗歌已经走上了绮丽浮华的套路,不足为珍贵了。如今圣 - 21 - 上要恢复圣古时期尧舜所提倡的清净无为而治,真是天下之大幸福啊。众多才华之士人现在 遇到了清明的君主,正是风云际会,大展宏图之时。他们正直的品格与粲然的才华交相辉映, 就像天上的星星烁烁闪亮。我的志向就是要如孔子一样,用春秋笔法,除邪扶正,让正义辉 映千秋。希望能像前代圣贤一样完成这一使命,不到获麟那样不合适的时候决不停笔。《古风· 大雅久不作》是唐代伟大诗人李白创作五言古诗。此诗表现了李白政治上的功业欲望和文学 上的复古精神。开首二句“大雅久不作,吾衰竟谁陈”,是全诗的纲领,第一句统摄“王风 委蔓草”到“绮丽不足珍”,第二句统摄“圣代复元古”到最后“绝笔于获麟”,反问开篇, 直陈作者对“大雅久不作”的社会现实的忧虑,以及自己的抱负;“圣代复元古,垂衣贵清 真,群才属休明,乘运共跃鳞,文质相炳焕,众星罗秋旻”,这六句铺叙唐代的文运,诗人 从先秦到秦,再到两汉、魏晋,直到唐代,一路铺陈,点评了历代诗歌的特点,以表达自己 的态度;运用对比,重在论述自己的文学理想与诗歌创作主张,针对“大雅久不作”,明确 表示以恢复“正声”为己任,在历叙战国后“王风”沦丧、骚人哀怨、扬马颓波直至建安以 后诗坛“绮丽不足珍”的基础上,颂扬唐代已出现的“复元古”、“贵清真”的文学思潮与 倾向,并直接说明自身“希圣”理想;用典,结尾使用孔子的典故,孔子不是仅仅删述而已, 赞周易、删诗书、定礼乐之外,最后还是作了流传千载的《春秋》,直到哀公十四年猎获麒麟 时才绝笔。诗人的抱负,亦正是如此,作者来表达自己愿意尽有生之年,努力在文学上有所 建树的愿望。 【点睛】诗歌的技巧主要包括表现手法、抒情手法、描写手法以及修辞手法。描写手法包括: (1)衬托,分正衬和反衬。反衬又有动静衬、声寂衬、乐景衬哀情、哀景衬乐情;(2)联想 和想像 (又叫虚实结合);(3)对比;(4)白描。修辞手法包括:比喻、拟人、夸张、双关、 用典,此外还有设问、反问、借代、对偶等。表现手法主要有渲染、烘托等。抒情手法主要 有直抒胸臆、借景抒情、托物言志等。答题步骤:准确指出用了何种手法,结合诗句阐释为 什么是用了这种手法,此手法有效传达出诗人怎样的感情。 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下列小题。 夫子怃然曰:“鸟兽不可与同群,吾非斯人之徒与而谁与?天下有道,丘不与易也。”(《论 语·微子》) 子曰:“笃信好学, 守死善道。危邦不入,乱邦不居。天下有道则见,无道则隐。邦有 道,贫且贱焉,耻也;邦无道,富且贵焉,耻也。”(《论语·泰伯》) 仪封人请见,曰:“君子之至于斯也,吾未尝不得见也。”从者见之。出曰:“二三子 何患于丧乎?天下之无道也久矣,天将以夫子为木铎。”( 《论语·八佾》) - 22 - [注]木铎:木舌的铜铃。古时施政时摇木铎。 21. “丘不与易也”的“易”的意思是_________。 由“天将以夫子为木铎”一句可知,孔 子周游列国是为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2. 孔子说“无道则隐”,又说“天下有道,丘不与易也”,是否矛盾?请结合上述材料, 说说你的看法。 【答案】21. (1). 改变(改革) (2). 宣扬政教 22. 矛盾。这体现了孔子理想中的处世原则,与在社会现实的冲撞之下做出的选择之间的矛 盾。孔子认为,读书人应该天下政治清明就出仕,政治昏乱就隐居。可是,当他真正发现世 事已经到了不可为的境地,也始终不愿归隐山林。这体现了孔子强烈的文化责任感和历史责 任感。 不矛盾。这是孔子对士与对已的不同要求。当孔子的政治理想与“无道”的现实发生冲突时, 孔子选择“知其不可而为之”,他认为个体生命存在的价值毕竟只能在社会、人群中得以实 现。他意识到自己身上的使命,但并不要求别人也要有这种使命感。 【解析】 【21 题详解】 本题考查正确理解文言实词和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第一空文言实词的意思考生要结 合平时所学以及上下文推断词义。第二空要正确理解语句的意思,同时要结合孔子的生平以 及他的政治主张。 第一空,“易”,在古汉语中常见的意思有:换,交换;改变,更改;替代,改变等,这里 根据语境,孔子认为如果天下太平就不会从事改革了。“改革”是从“改变”的意思引申而 来。 第二空,“木铎”(duó):木舌的铜铃。古代天子发布政令时摇它以召集听众。仪这个地方 的长官认为上天将以孔夫子为圣人来号令天下。孔子在他所处的那个时代,已经是十分有影 响的人,尤其是在礼制方面,信服孔子的人很多,仪封人便是其中之一。他在见孔子之后, 就认为上天将以孔夫子为圣人号令天下,可见对孔子治理天下的主张(也就是他的政教观) 佩服至极。所以孔子周游列国是为了宣扬政教。 【22 题详解】 本题考查评价文章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本题是开放性试题,考生要明确答题模式 为观点+理由,其中理由是最重要的。考生觉得哪一种观点理由充分就选哪一种。 如果认为矛盾,可以从两句观点相对立的角度来阐述。“天下有道则见,无道则隐”的意思是 - 23 - 士人在天下有道时就入仕,在天下无道时就隐居。这是孔子理想中的处事原则。“天下有道, 丘不与易也”,这是孔子沉痛的疾呼,当天下真正无道时,孔子却不愿隐居,反而认为在天 下无道时,应积极入仕,改变现状。这种矛盾是理想与现实的矛盾,也体现了孔子的责任与担 当。 如果认为不矛盾,可以从理解《论语》要把握一以贯之的原则,同时要知道这句话是在什么 情况下说的,指的是什么具体情况的角度来阐述。“无道则隐”是针对“士人”说的,在天 下无道时就隐居。“天下有道,丘不与易也”是针对自己说的。孔子追求道的实现,“天下 有道,丘不与易也”指的是他在现实的努力,也就是孔子周游列国所做的。这是对人对己的 要求不同。孔子选择承担自己的使命。 参考译文: 孔子很失望地说:“人是不能与飞禽走兽合群共处的,如果不同世上的人群打交道还与 谁打交道呢?如果天下太平,我就不会与你们一道来从事改革了。” 孔子说:“坚定信念并努力学习,誓死守卫并完善治国与为人的大道。不进入政局不稳 的国家,不居住在动乱的国家。天下有道就出来做官;天下无道就隐居不出。国家有道而自 己贫贱,是耻辱;国家无道而自己富贵,也是耻辱。” 仪这个地方的长官请求见孔子,他说:“凡是君子到这里来,我从没有见不到的。”孔 子的随从学生引他去见了孔子。他出来后(对孔子的学生们)说:“你们几位何必为没有官 位而发愁呢?天下无道已经很久了,上天将以孔夫子为圣人来号令天下。” (四)古诗文默写。 23. 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的空缺部分。 (1)谨库序之教,__________ ,_________。(孟子《寡人之于国也》) (2)歌台暖响,______________。舞殿冷袖,_____________。(杜牧《阿房宫赋》) (3)曲终收拨当心画,__________________。东船西舫悄无言,_____________。(白居易《琵 琶行》) (4)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便纵有千种风情,更与何人说! (柳永 《雨霖铃》) (5)山围故国周遭在,潮打空城寂寞回。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刘禹锡《石头 城》) 【答案】 (1). (1)申之以孝悌之义 (2). 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 (3). (2)春光融 融 (4). 风雨凄凄 (5). (3)四弦一声如裂帛 (6). 唯见江心秋月白 (7). (4) - 24 - 此去经年 (8). 应是良辰好景虚设 (9). (5)淮水东边旧时月 (10). 夜深还过女墙 来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能力。解答本题要求考生在理解的基础上背诵并能运 用,考生要注重平时的积累,注意难写的字、易混的字还有通假字,注意不要错漏添虚词、 颠倒词序。注意从题干中寻找提示性的信息。另外,书写必须工整仔细。注意容易写错的字: “悌”、“颁”。 四、作文 24. 阅读下面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美国剧作家阿瑟·米勒说过,你要尽其所能把你的家庭打造成一个生活中心,在这里面, 一切美好的事物会被抚育培养起来。 2020 年春天,突如其来的疫情让家人们近在咫尺。可在长时间的相处中,不和谐的声音 日渐增多,甚至爆发激烈冲突。 对个人而言,家庭如此重要,可是家庭中往往存在着大大小小的矛盾,我们该如何理性看待 这些矛盾?请写一篇论述文,阐明你的看法。 [注意]角度自选,立意自定,题目自拟;明确文体,不得写成诗歌;不得少于 800 字;不得 抄袭套作。 【答案】【范文】 各尽其职,家庭和谐 意大利近日出现一波“报复性离婚潮”。而离婚的重要原因之一是疫情居家隔离期间私 人空间的压缩,导致家庭矛盾的放大。家庭矛盾一直是导致家庭破裂的罪魁祸首之一。其实 面对家庭矛盾,我们一定要有一个理性的态度:接受其出现的必然性同时明确其可协调性。 俗语有言:家和万事兴。家庭的和谐是千千万万中国家庭孜孜以求的东西。但是不同的 家庭总有不同的矛盾,一个家庭在不同的时刻也会产生不同的矛盾。因此矛盾不是家庭和谐 路上真正的拦路虎,甚至可以是润滑剂。真正阻碍家庭和谐的是家庭成员之间沟通不足、沟 通方式不恰当、信任的缺失、地位的不平等、 一方的强势……甚至是不把对方当成是一个独 立的人。 中国的许多孩子走向死亡深渊的原因之一是父母与孩子之间沟通方式的不恰当;中国离 婚率居高不下的重要原因之一正是夫妻之间信任的缺失;大多数中国的婆媳关系一直处于水 深火热之中的重要原因之一正是一方的过分强势……当然,家庭成员的复杂性导致家庭矛盾 - 25 - 产生原因的多样性,家庭矛盾产生原因的多样性,导致调节家庭矛盾方法的多样性。但是要 实现家庭和谐,根本原则无外乎家庭成员之间的“各司其职”。当每一个人都能各司其职, 作为一个系统的家庭自然能正常运转。 当父母做好孩子的引导者,孩子承担起作为学生的责任;当妻子做好丈夫的倾听者,丈 夫做好妻子的理解者;当婆婆承担起榜样的责任,当媳妇适时收起对婆婆的怨言……或许很 多的矛盾就迎刃而言了。 阿瑟•米勒说:“你要尽其所能把你的家庭打造成一个生活中心,在这里面,一切美好的 事物会被抚育培养起来。”其实“打造成一个生活中心”的方法就是对家庭用心经营,而用 心经营的根本原则就是家庭成员之间“各司其职”,做好规划与分工。如此即使是突如其来 的疫情,让家人们近在咫尺,压缩了彼此的私人空间,我们也能拥有属于自己的节奏,属于 自己的空间。 正如王尔德曾说:“每个人都会伤害他所爱的事物……。”而家就是我们的最爱,但我 们就是经常在无意间、不自觉地伤害我们的最爱,控制不住的暴脾气、控制不住的奔溃都有 可能成为压垮一个家庭最后的那根稻草。 因此,为了家和而万事兴,为了减少“报复性离婚潮”,让我们一起扮演好自己的角色, 各司其职,让我们珍视的家幸福美满! 【解析】 【详解】本题通过材料考查学生的分析、整合、写作能力。材料作文一方面要求学生整体感 知材料,从材料中提炼出主旨;另一方面要求学生根据主旨,自选角度进行写作,切不可偏 题。提炼观点的原则有两个,一是要做到准确,并力求新颖,离材料中心最近的是最佳观点; 二是力争所选观点要有话可说、有例可证、有理可议。 【审题】本题引导学生关注一个容易被忽略的议题——家庭,更准确一点,是家庭矛盾。从 常理上说,有家庭矛盾应该是正常的,人们常说“牙齿与舌头都会打架。但是对正处在青春 期的学生来说,他往往不能正视这一点,他会对家里的绊嘴、吵架、冷战更加敏感,甚至会 有误解,以致会有极端的行为一逃离出现。学生在写作时,应该思考以下问题:家庭成员之 间为什么会产生矛盾?能不能避免?这些矛盾是可以化解的吗?如何有效化解?如果不能, 我们应该如何面对?根据材料解读,同学们可以从分析家庭矛盾产生的原因、化解家庭矛盾 的方法、面对家庭矛盾的态度等角度切入。家庭矛盾产生的可能原因:沟通不足、沟通方式 不对、子女之间有代沟、家庭成员之间性格不同、工作学习生活压力太大、信任的缺失、地 位的不平等、父母的强势……化解矛盾的方法:找准时机好好沟通、家庭各方努力学会换位 - 26 - 思考、寻求第三方帮助、找到合理宣泄的途径、勇于表达自己的真实感受(爱、生气等)、学 会倾听、学会理解、尊重对方是一个独立的人……面对家庭矛盾的态度:接受矛盾产生的必 然性,努力减少矛盾的产生,用心经营家庭,努力为家庭做贡献…… 【立意】各尽其职,家庭和谐;多一点信任,少一点猜忌;爱就大声说出来;过猛的力,伤 人伤己;尊重对方是一个独立的人;新时代家庭需要爱与智慧同行。 【结构】本文选用递进式,以意大利疫情引入家庭矛盾的话题。接着分析家庭矛盾产生的可 能原因,以及应对家庭矛盾方法的多样性。全文观点鲜明,认为缓和家庭矛盾的根本原则是 家庭成员之间的各司其职,的确有自己的思考。更重要的是,本文作者视野宽广,落脚点不 仅仅是中国家庭中的父母与孩子问题,而是落脚于家庭矛盾的多方面:亲子关系、夫妻关系、 婆媳关系。 这些都是中国式家庭普遍存在的问题。总之,本文小作者视野高、格局大,为难 得的佳作! 【素材】1.丧偶式的家庭中,都有个“老黄牛”一样的女人:曾经闹的沸沸扬扬的何洁离婚 事件上了热搜,那个一度快乐纯真的何洁在经历了一场失败的婚姻后,沮丧地说:“不再相 信爱情!”究其原因就是在第一段婚姻里,她满怀希望的一脚踏进去,可接下来要面对的却 是手忙脚乱。何洁生了孩子后得了严重的产后抑郁,尽管如此,照顾孩子的事情上她仍然得 亲力亲为,其中滋味相信生育过的妈妈们必深有体会。然而在连生两个宝宝后,她赶紧复出 拼命努力工作兼带孩子,老公简直是摆设。她曾在一次采访中很黯然的说:“我老公可能现 在都不知道,孩子是如何长大的。为什么每天回来都会有热腾腾的饭菜,地为什么永远都一 尘不染。他只会怪我不修边幅,不懂打板。一天到晚总是抱怨。” 2.人与人的相处:爱商很重要。王尔德曾说:“每个人都会伤害他所爱的事物……。”我们 都知道有智商、情商,其实越是这样朝夕相处的时候,“爱商”也显得尤为重要。但在当前 大家纷纷宅在家“抗疫”的时期,却发现自己好像难以控制自己的情绪每日纷争不断。其实 关于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情况并不难理解——相处时间增长,又不能外出参加娱乐活动,大 眼瞪小眼,一点一滴的生活习惯都暴露在彼此的视野中,难免一不小心就会有哪一点踩中对 方的雷区。长时间的相处更印证了一句话——爱情只是一瞬间的礼物,若你想把这一瞬间换 成一生的陪伴,你需要的不仅仅是一点点运气和很深很深的爱,还有勇气、包容、无私、妥 协、天真。 3.新冠肺炎不只重创全球经济、社会,还正酝酿一波新的婚姻危机。即便扛过了七年之痒, 一场疫情也足以让一对困在家里的夫妻“相看两相厌”。据媒体报道,因为居家隔离期间私 人空间压缩,家庭矛盾放大,外加封城对人心理和经济增加的负担,意大利近日出现一波“报 - 27 - 复性离婚潮”,成为新的社会问题。 【点睛】作文写作方法:(1)抓题眼,把握表意重心。文章表意的重心就是最能体现文章中 心的关键性词语,只有抓住了关键性词语,才能体现文章的特色,写出更好的作文。一般来 说,偏正短语结构重在修饰语部分。(2)明限制,确定选材范围。限制的内容大致有时间、 地点、对象、内容、数量等,审题时要弄清楚,作文时则不能越“雷池”半步。没有限制的 内容,题目上没写,需要自己去想。因为只有想到没有限制的内容,才能找到选材的广阔天 地,扩大选材的范围。(3)展联想,深入挖掘主旨。充分发挥想象和联想,以题目为载体, 向深层次挖掘,使自己的作文有深度,这也是得高分的重要一环。(4)巧构思,化抽象为具 体。(5)炼语言,注重个性化表达。语言是作文最外在最鲜活的东西,无论是平实朴素的, 还是充满文学韵味的,锤炼语言,使表情达意确切、形象、简约而意韵丰富,应是不懈的追 求。 - 2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