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66.50 KB
  • 2021-06-07 发布

2018届一轮复习文言文阅读训练(全国)(十二)

  • 10页
  • 当前文档由用户上传发布,收益归属用户
  1. 1、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淘文库整理发布,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请立即联系网站客服。
  3.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阅读内容确认后进行付费下载。
  4. 网站客服QQ:403074932
‎2018届一轮复习 文言文阅读 训练(全国)‎ ‎ ‎ ‎ 1、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19分)‎ ‎ 王景崇,邢州人也。为人明敏巧辩,善事人。唐明宗镇邢州,以为牙将①,其后尝从明宗,隶麾下。后事晋,累拜左金吾卫大将军,常怏怏人主不能用其材。汉高祖起太原,景崇取库金奔迎高祖。高祖至京师,拜景崇右卫大将军,未之奇也。高祖攻邺,景崇不得从,乃求留守起居表,诣行在见高祖,愿留军中效用,为高祖画攻战之策,甚有辩,高祖乃奇其材。‎ 是时,汉方新造,凤翔侯益、永兴赵赞皆尝受命契丹,高祖立,益等内顾自疑,乃阴召蜀人为助,高祖患之。及已破邺,益等惧,皆请入朝。会回鹘入贡,言为党项所隔不得通,愿得汉兵为援,高祖遣景崇以兵迎回鹘。景崇将行高祖已疾召入卧内戒之曰益等已来善矣若犹迟疑则以便宜图之。高祖乃诏景崇兼凤翔巡检使。‎ 景崇至凤翔,侯益未有行意,而高祖崩,或劝景崇可速诛益,景崇念独受命先帝而少主莫知,犹豫未决。益乃亡去,景崇大悔失不杀之。益至京师,隐帝新立,史弘肇、杨邠等用事,益乃厚赂邠等,阴以事中景崇。已而益拜开封尹,景崇心不自安,讽凤翔将吏求己领府事。朝廷患之,拜景崇邠州留后,以赵晖为凤翔节度使。景崇乃叛,尽杀侯益家属,与赵思绾共推李守贞为秦王,隐帝即以赵晖讨之。晖攻凤翔,堑而围之,数以精兵挑战,景崇不出。‎ 明年,守贞、思绾相次皆败,景崇客周璨谓景崇曰:“公能守此者,以有河中、京兆也。今皆败矣,何所恃乎?不如降也。”景崇曰:“诚累君等,然事急矣,吾欲为万有一得之计可乎?吾闻赵晖精兵皆在城北,今使公孙辇等烧城东门伪降,吾以牙兵击其城北兵,脱使不成而死,犹胜于束手也。”璨等皆然之。迟明,辇烧东门将降,而府中火起,景崇自焚矣,辇乃降晖。‎ ‎(节选自《新五代史》,有删改)‎ ‎【注】①牙将,唐朝节度使是独镇一方的将帅,他们出镇,赐双旌双节,行则建节,树六纛。援古例称官署为牙,称所亲之将为牙将。‎ ‎(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景崇将行/高祖已/疾召入卧内/戒之曰/益等已来/善矣/若犹迟疑/则以便宜图之/‎ B.景崇将行/高祖已疾/召入/卧内戒之曰/益等已/来善矣/若犹迟疑则以/便宜图之/‎ C.景崇将行/高祖已疾/召入卧内/戒之曰/益等已来/善矣/若犹迟疑/则以便宜图之/‎ D.景崇将行/高祖已/疾召入卧内/戒之曰/益等已/来善矣/若犹迟疑则以/便宜图之/‎ ‎【答案】C ‎【解析】“已疾”“卧内”“已来”是一个词语,做前句的宾语,“以便宜”是介宾短语,中间不要断开。‎ 点睛:文言断句的题目,注意一些常见的标志性的虚词,注意结构的对称,这是基础,一般考核较少,大多集中在人称的转换和在句中充当的成分,还要注意一个事件不要强行断开,不然句子就会支离破碎,相反两个事件句子再短,也要断开。选择题答题时注意选项的对比,然后结合文意进行分析。此题“已疾”“卧内”“已来”是一个词语,做前句的宾语,“以便宜”是介宾短语,中间不要断开。‎ ‎(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高祖,是古代帝王的庙号,庙号是皇帝在太庙立室奉祀时特起的名号。开国皇帝一般称为“太祖”“高祖”。本文中的汉高祖指五代十国时期后汉开国皇帝刘知远。‎ B.拜,指“三省六部”制出现以后用一定的礼仪授予某种官职或名位。古代表示授官的词语还有“除”“授”“辟”“征”“陟”“擢”等。‎ C.行在,即“行在所”。是皇帝所在的地方,本指京都。后泛指皇帝所到之处。‎ D.牙兵,即亲兵或卫兵,是唐末和五代时期节度使的私兵。节度使所树之旗为牙旗,所居之城为牙城,亲兵则称牙兵。‎ ‎【答案】B ‎【解析】“陟”“擢”是晋升官职。‎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王景崇精明善辩,善于侍奉主人。他曾担任后唐明宗的亲兵将领,在后晋时多次升官做到了左金吾卫大将军,还曾取出库中金银献给后汉高祖。‎ B.王景崇曾怀才不遇,但最终受到赏识。在后晋时常为不受重用怏怏不乐,后汉高祖起初也没有发现他的奇异之处,直到他自陈方略之后才得到认可。‎ C.王景崇做事有时犹豫不决,以致错失良机。他到凤翔后,有人劝说他赶快杀死侯益,他因顾及少主而优柔寡断,结果侯益逃回京师。‎ D.王景崇爱意气用事,逞一时之怒。他气愤朝廷不授予凤翔节度使,一怒之下造反并杀死侯益全家,兵败之际手下将要投降,他被逼无奈自焚。‎ ‎【答案】D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益至京师,隐帝新立,史弘肇、杨邠等用事,益乃厚赂邠等,阴以事中景崇。‎ ‎(2)诚累君等,然事急矣,吾欲为万有一得之计可乎?‎ ‎【答案】‎ ‎(1)侯益到京城时,隐帝刚刚即位,史弘肇、杨邠等人执政,(侯)益用厚礼贿赂杨邠等人,暗中用一些事中伤景崇。(“新立”“用事”“阴”“中”)(2)真是连累了各位,但事情已经危急了,我想使用有万分之一成功可能的计策,可以吗?(“诚”“累”“为”“万有一得”)‎ ‎(4)【解析】注意文中重点词语“新立”“用事”“阴”“中”“诚”“累”“为”“万有一得”的翻译。‎ 参考译文:‎ 王景崇,邢州人。他为人敏捷精明,善于巧妙的答辩,会侍奉主人。唐明宗镇守邢州时任命他当亲军将领,他后来常常跟随明宗,隶属于明宗麾下。后来又为晋作事,多次升官为左金吾卫大将军,他经常因为皇帝不能重用他的才能而怏怏不乐。汉高祖在太原起兵后,景崇取出库中金银跑去献给高祖,高祖到京城后,任命景崇为右卫大将军,没有发现他的奇异才能。高祖攻打邺城,景崇不能跟从,就请求留守去送问候平安的奏表,到达高祖率兵驻扎的地方,表示愿意在军队中效劳发挥作用,帮助高祖策划攻伐作战的方略,很有明察辨别的能力,高祖才觉得他有不寻常的才能。‎ 这时,汉的政权刚刚建立,凤翔的侯益、永兴的赵赞都曾经接受过契丹的合作,汉高祖登上皇帝位,侯益等人害怕朝廷怀疑自己,就在暗地里招呼蜀军作为外援,高祖对此表示忧虑。到了攻占邺城之后,侯益等人都害怕了,请求入京朝见皇帝。刚好遇上回鹘人进贡,告诉朝廷说被党项族阻隔了交通,希望得到汉的军队帮助打开通道,高祖派王景崇率兵迎接回鹘人。景崇准备出发时,高祖已经生病了,招他进入卧室内告诉他说:“如侯益等人已经来朝,那就好了;如果还是犹豫迟疑,就抓住机会解决他们。”高祖就颁布诏命让景崇兼任凤翔巡检使。‎ 景崇到凤翔后,侯益还没有要入朝的意思,正巧高祖逝世,有人劝说景崇可以赶快杀死侯益,景崇心里想自己只得到先前皇帝的授命,而刚即位的年轻皇帝还不了解情况,犹豫不决。侯益就乘机逃走了,景崇对失去杀死他的机会非常后悔。侯益到京城时,隐帝刚刚即位,史弘肇、杨等人执政,益用厚礼贿赂杨等人,暗中用一些事中伤景崇。不久,益被任命为开封尹,景崇自己心里很不安,暗示凤翔的将领官吏向朝廷请求让他兼管凤翔府事。朝廷很忧虑此事,任命景崇为州留后,派赵晖担任凤翔节度使。景崇因此就反叛了,将侯益的家属全部杀死,与赵思绾一起推举李守贞当秦王,隐帝就派赵晖去讨伐他。赵晖攻打凤翔,挖掘壕沟围住城,几次派精锐部队挑战,景崇不出城 第二年,守贞、思绾相继都失败了,景崇门下的食客周璨对景崇说:“你能守着这座城,是因为有河中、京兆二城相为掎角。现在他们都败了,还有什么可以凭借呢?不如投降朝廷。”景崇说:“真是连累了各位,但事情已经危急了,我想使用有万分之一成功可能的计策,可以吗?我听说赵晖的精锐部队都在城北,现在派公孙辇等人烧着城东门假装投降,我率领亲兵攻击他们城北的部队,如果此计不成功而战死,仍然比束手就擒好一些。”周璨等人都觉得可以,第二天天快亮时,公孙辇焚烧城东门准备投降,可是府中又燃起大火,景崇投火自焚死了,公孙辇就投降了赵晖。‎ ‎2、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19分)‎ 谢眺字玄晖,陈郡阳夏人也。祖述,吴兴太守。父纬,散骑侍郎。朓少好学,有美名,文章清丽。解褐豫章王太尉行参军,历随王东中郎府,转王俭卫军东阁祭酒。子隆①在荆州,好辞赋,数集僚友,朓以文才,尤被赏爱,流连晤对,不舍日夕。长史王秀之以朓年少相动,密以启闻。世祖敕曰:“朓可还都。”寻以本官兼尚书殿中郎。隆昌初,敕朓接北使,朓自以口讷,启让不当,不见许。高宗辅政以朓为骠骑谘议领记室又掌中书诏诰除秘书丞未拜仍转中书郎出为宣城太守以选复为中书郎。建武四年,出为晋安王镇北谘议、南东海太守,行南徐州事。启王敬则反谋,上甚嘉赏之。迁尚书吏部郎。朓上表三让,中书疑朓官未及让,以问祭酒沈约。约曰:“撝让之美,本出人情,若大官必让,便与诣阙章表不异。”朓又启让,上优答不许。朓善隶草,长五言诗,沈约常云:“二百年来无此诗也。”敬皇后迁祔山陵,朓撰哀策文,齐世莫有及者。东昏②失德,江柘欲立江夏王宝玄,末更回惑,与弟祀密谓朓曰:“江夏年少轻脱,不堪负荷神器,不可复行废立。始安③年长入纂,不乖物望。非以此要富贵,政是求安国家耳。”遥光又遣亲人刘沨密致意于朓,欲以为肺腑。朓自以受恩高宗,非沨所言,不肯答。少日,遥光以朓兼知卫尉事,朓惧见引,即以柘等谋告左兴盛,兴盛不敢发言。柘闻,以告遥光,遥光大怒,乃称赦召眺,仍回车付廷尉,与徐孝嗣、柘、暄等连名启诛朓曰:“谢朓资性险薄,大彰远近。王敬则往构凶逆,微有诚效,自尔升擢,超越伦伍。而溪壑无厌,著于触事。比遂扇动内外,处处奸说,妄贬乘舆,窃论宫禁,间谤亲贤,轻议朝宰,丑言异计,非可具闻。无君之心既著,共弃之诛宜及。臣等参议,宜下北里,肃正刑书。”诏令收付廷尉,肃明国典。又使御史中丞范岫奏收朓,下狱死。时年三十六。‎ ‎(选自《南齐书》,有删改)‎ ‎【注】①子隆:即随郡王萧子隆。②东昏:即东昏侯萧宝卷,齐明帝萧鸾死后,萧宝卷即位,因失德被封为东昏侯。③始安:即始安王萧遥光。‎ ‎(1)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高宗辅政/以朓为骠骑/谘议领记室/又掌中书诏诰/除秘书丞/未拜/仍转中书郎/出为宣城太守/以选复为中书郎 B.高宗辅政/以朓为骠骑谘议/领记室/又掌中书诏诰/除秘书丞/未拜/仍转中书郎/出为宣城太守/以选复为中书郎 C.高宗辅政/以朓为骠骑谘议/领记室/又掌中书/诏诰除秘书丞/未拜/仍转中书郎/出为宣城太守/以选复为中书郎 D.高宗辅政/以朓为骠骑谘议/领记室/又掌中书诏诰/除秘书丞/未拜/仍转中书郎/出为宣城太守以选/复为中书郎 ‎【答案】B ‎(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解褐,即脱去粗布衣服,喻入仕为官。古代普通人不到规定年龄只能穿粗布衣服,故布衣代指平民。‎ B.廷尉,古代官名,秦时设置,九卿之一。秦汉至南北齐时,是主管司法的官吏,掌管天下刑狱。‎ C.哀策,亦作“哀册”,古代颂扬帝王、后妃生前功德的韵文,行葬礼时由太史令读后埋于陵中。‎ D.神器,即宝鼎,是国家最高权力的象征,例如楚庄王“问鼎中原”就意味着想要谋取周王室权位。‎ ‎【答案】D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谢朓出生于官宦家庭,从小就爱好学习,在当时很出名,步入仕途后,先在豫章王、随王处任职,后转任王俭卫军东阁祭酒。‎ B.谢朓才华横溢,深受随王萧子隆的赏识和厚爱,与之过从甚密,却受到长史王秀之的猜忌,被密告到朝廷,最终被皇帝调回京城。‎ C.谢朓由于奏报王敬则反叛的阴谋,受到高宗的嘉奖,被提升为尚书吏部郎,他再三上表辞让,仍没有获得齐高宗的准许。‎ D.谢朓感念齐高宗的厚恩,不愿意参与江柘、江祀兄弟篡夺皇位的阴谋,后因恐惧就把他们的阴谋暴露了出去,因此被陷害致死。‎ ‎【答案】D ‎【解析】D项,“后因恐惧就把他们的阴谋暴露了出去”说法错误。原文是“朓惧见引,即以柘等谋告左兴盛”,指谢眺害怕被拉下水,便把江祏等人的阴谋报告给左兴盛。‎ 点睛:解答此类题目的方法是:准确地把握题干所提的要求,看清是选对的还是选错的,是概括内容还是分析观点。然后将各个选项放回原文,查对正误。特别是在时间、地点、官职,人物的行为、实效方面,应仔细查对原文的词句,全面理解,综合分析,两者间的差别正是把握全文的关键所在。对似是而非处,要有借题解文的意识。比如本题,原文是“朓惧见引,即以柘等谋告左兴盛”,指谢眺害怕被拉下水,而非“后因恐惧就把他们的阴谋暴露了出去”。‎ ‎(4)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0分)‎ ‎(1)遥光又遣亲人刘沨密致意于朓,欲以为肺腑。‎ ‎(2)王敬则往构凶逆,微有诚效,自尔升擢,超越伦伍。‎ ‎【答案】‎ ‎(1)始安王萧遥光又派亲信刘沨暗中向谢眺表达心意,想让他做自己的心腹。(2)从前王敬则图谋叛乱时,他立下微小的功劳,自此以后得到提升,官职超过了同僚。 ‎ 参考译文:‎ 谢眺字玄晖,是陈郡阳夏人。祖父谢述是吴兴太守。父亲谢纬任散骑侍郎。谢跳从小爱好学习,有美好的名声,文章写得清新华丽。初任豫章王太尉行参军,又任职随王东中郎府,调任王俭卫军东阁祭酒,太子舍人、随王镇西功曹,转为文学侍从。随王萧子隆任荆州刺史时,爱好辞赋,多次招集幕僚朋友相聚会。谢姚由于很有文学才华,特别受到萧子隆的赏识厚爱,日夜交谈,不忍分离。长史王秀之认爲谢姚年轻,会有什么不良的举动,因此秘密地报告朝廷。齐世祖敕书説:“谢眺可以回到京都来。”不久,谢眺以本官兼任尚书殿中郎。隆昌初年,皇帝下令命谢眺接待北魏使臣,谢眺借口自己言辞笨拙,上奏推辞,他的请求被批准了。高宗萧鸾辅佐朝政时,以谢眺为骠骑谘议,领记室,掌管霸府的文书。又执管中书省草拟诏诰的事务,任秘书丞,但没有正式拜授,便转调爲中书郎。后出任宣城太守,又通过选拔再任中书郎。齐高宗建武四年,谢眺出任晋安王镇北谘议、南东海太守,代理南徐州事务。由于奏报王敬则反叛的阴谋,高宗很是嘉奖他,提升他爲尚书吏部郎。谢眺上表再三辞让,中书怀疑谢姚的官职还达不到辞让的地位,因此便去问国子祭酒沈约。沈约説:“谦让这种美德,本出于人们的情感。如果凡是大官必须辞让,便与到殿阙前上奏章表没有区别。按照惯例都是这样去做,自然不必去怀疑是否与之相符。”谢姚又一次上奏辞让,齐高宗优诏答复不准许他的请求。谢眺善写草书隶书,特别擅长写五言诗,沈约常常説:“二百年来都没有他这样的好诗。”敬皇后迁到皇陵与帝合葬,谢眺撰写了哀策文,齐朝没有谁能比得上他。东昏侯丧失了做皇帝应有的德性。于是江祏便想拥立江夏王萧宝玄爲帝,后来又反悔,与弟弟江祀一道秘密对谢眺説:“江夏王年轻,性格轻浮,难以担负起继承祖宗帝业的重任,不可拥立他爲帝。始安王年纪比较大,如进宫继承皇位,才不会辜负大家的期望。我们并不想以此求取富贵,只是爲了求得国家安定罢了。”始安王萧遥光又派亲信刘沨暗中向谢眺表达心意,想让他做自己的心腹。谢眺认爲自己受到齐高宗的厚恩,废立大事不是刘沨这种人能谈论的,所以不肯答应。过了几天,萧遥光又让谢姚兼管卫尉事务,谢眺害怕被他拉下水,便把江祏等人的阴谋报告给左兴盛,左兴盛不敢説什么。江祏得知这一消息,便告诉了萧遥光,萧遥光大怒,于是假借皇帝的名义敕命召回谢姚,等他一到便把他交给廷尉管制。萧遥光与徐孝嗣、江祏、刘暄等人联名上奏,要诛杀谢跳,奏章説:“谢眺品行阴险轻薄,远近都知道。从前王敬则叛乱时,他立下微小的功劳,自此以后越级提升,超过了同僚。但他的欲望像沟壑一样不得满足,这从他的行事中就看得很明显。比如他处处用奸邪的言论去煽动朝廷内外的官员,狂妄地贬低皇上,私下议论皇宫中的事情,诽谤皇亲贤王,轻率地议论朝廷宰臣,恶言诡计,不能一一奏闻。非毁君主的用心既然已经很明显,那么应当得到人人共诛的杀身之罪。臣等共同商议,认爲应当关进北寺监狱,按刑律受到严厉的惩处。”同时,还让御史中丞范岫上奏收捕谢姚。谢眺被关进监狱,最后死在狱中,时年叁十六岁。‎ ‎3、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 19分)‎ 彭越列传 彭越者,昌邑人也,字仲。常渔钜野泽中,为群盗。陈胜、项梁之起,少年或谓越曰:“诸豪杰相立畔秦,仲可以来,亦效之。”彭越曰:“两龙方斗,且待之。”   ‎ 居岁余,泽间少年相聚百余人,往从彭越,曰:“请仲为长。”越谢曰:“臣不愿与诸君。”少年强请,乃许。与期旦日日出会,后期者斩。旦日日出,十余人后,后者至日中。于是越谢曰:“臣老,诸君强以为长。今期而多后,不可尽诛,诛最后者一人。”令校长斩之。皆笑曰:“何至是?请后不敢。”于是越乃引一人斩之,设坛祭,乃令徒属。徒属皆大惊,畏越,莫敢仰视。乃行略地,收诸侯散卒,得千余人。‎ 汉元年秋,齐王田荣畔项王,乃使人赐彭越将军印,使下济阴以击楚。楚命萧公角将其南越,越大破楚军。汉王二年春,与魏王的及诸侯东南楚,彭越将其兵三万余人归汉于外黄。汉王曰:“彭将军收魏地得十余城,欲急立魏后,今魏王豹亦魏王咎从弟也,真魏后。”乃拜彭越为魏相国,擅将其兵,略定梁地。‎ 汉王追楚,为项籍所败固陵。乃谓留侯曰:“诸侯兵不从,为之奈何?”留侯曰:“彭越本定梁地,功多,始君王以魏豹故,拜彭越为魏相国。今豹死毋后,且越亦欲王,而君王不蚤定,与之约;即胜楚,睢阳以北至谷城,皆以王彭相国。君王能出捐此地许之,可致之;即不能,事未可知也。”于是汉王乃发使使彭越,如留侯策。使者至,彭越乃悉引兵会垓下,遂破楚。项籍已死。春,立彭越为梁王,都定陶。‎ 十年秋,陈豨反代地,高祖自往击,至邯郸,征兵梁王。梁王称病,使将将兵诣邯郸。高祖怒,使人让梁王。梁王恐,欲自往谢。其将扈辄曰:“王始不往,见让而往,往则为禽矣。不如遂发兵反。”梁王不听,称病。梁王怒其太仆,欲斩之。太仆亡 走汉,告梁王与扈辄谋反。于是上使使掩梁王,梁王不觉,捕梁王,囚之洛阳。有司治反形已具,请论如法。上赦以为庶人,传处蜀青衣。西至郑,逢吕后从长安来,欲之洛阳,道见彭王。彭王为吕后泣涕,自言无罪,愿处故昌邑。吕后许诺,与俱东至洛阳。吕后白上曰:彭王壮士,今徙之蜀,此自遣患,不如遂诛之,妾谨与俱来。”于是吕后乃令其舍人告彭越复谋反。廷尉王恬开奏请族之。上乃可,遂夷越宗族,国除。‎ ‎(节选自《史记·魏豹彭越列传》)‎ ‎(1)对下列句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乃行略地,收诸侯散卒 略:掠夺 B.使将将兵诣邯郸 诣:拜访 C.太仆亡走汉 亡:逃亡 D.遂夷越宗族,国除 除:废除 ‎【答案】B ‎【解析】B项“诣”应是“到……去”的意思。‎ ‎(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日中”是纪时法。中国古时把一天划分为十二个时辰,每个时辰相当于现在的两小时。日中是十二时之一,又名日正、中午等。‎ B.“汉元年”不是年号纪年法。中国从汉武帝起开始有年号,如《游褒禅山记》中的“至和元年”、《琵琶行》中的“元和十年”都是年号纪年法。‎ C.“高祖”是庙号,是皇帝在宗庙中被供奉时称呼的名号。有的君主死后,会有多个庙号,这是追尊、改谥等原因造成的。‎ D.“太仆”是中国古代官职名,秦汉时主管皇帝车辆、马匹。它和丞相、太师、尚书、门下省、中书省等都是官职名称。‎ ‎【答案】D ‎【解析】D项“门下省、中书省”不是官职名,而是古代的行政机构。‎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与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在泽中的一百多个年轻人聚焦在一起,前去追随彭越,并且请求彭越做他们的首领,彭越开始拒绝了他们,还说不愿和他们一起干。‎ B.第二天最后一个人直到中午才来。大家都觉得是个小事情,可是彭越命令校长杀掉了这个人,并设置土坛,用其人头祭祀。‎ C.汉王在固陵被项籍打败。彭越率领着全部人马在垓下和汉王的军队会师,最终大败楚军。最后汉王封彭越为梁王,建都定陶。‎ D.彭越对着吕后哭泣,亲自分辩没有罪行,希望回到故乡。吕后却让彭越的门客告他再次阴谋造反。皇上诛杀了彭越并灭其家族。‎ ‎【答案】B ‎【解析】B项“彭越命令校长杀掉了这个人”错误,彭越命令校长,但校长没有杀掉那个人,最后是彭越直接拉过那个人亲自杀掉了他。‎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0分)‎ ‎(1)汉王追楚,为项籍所败固陵。乃谓留侯曰:“诸侯兵不从,为之奈何?”‎ ‎(2)其将扈辄曰:“王始不往,见让而往,往则为禽矣。不如遂发兵反。”‎ ‎【答案】‎ ‎(1)汉王(举兵)追击楚军,却被项籍在固陵打败。便对留侯说 :“诸侯的军队不跟着来参战,这可怎么办呢 ?” ‎ ‎(2)他的部将扈辄说 :“大王当初不去,被他责备了才去,去了就会被捕。还不如就此出兵 造反。”‎ 点睛:文言文翻译关键字的判断尤为重要,主要抓住其中的重点实词、词类活用、特殊句式等方面考虑,还要注意与所学课文内容联系,做到知识迁移。‎ 参考译文:‎ 彭越,是昌邑人,表字仲。常在钜野湖泽中打鱼,伙同一帮人做强盗。陈胜、项梁揭竿起义,有的年轻人就对彭越说: : “很多豪杰都争相树起旗号,背叛秦朝,你可以站出来,咱们也效仿他们那样干。”彭越说 :" 现在两条龙刚刚搏斗,还是等一等吧。"‎ 过了一年多,泽中年轻人聚集了一百多人,前去追随彭越,说 :" 请你做我们的首领。" 彭越拒绝说 :" 我不愿和你们一起干" 。年轻人都执意请求,彭越才答应了他们。跟他们约好明天太阳出来集合,迟到的人杀头。第二天太阳出来的时候,迟到的有十多人,最后一个人直到中午才来。当时,彭越很抱歉地说 :" 我老了,你们执意要我当首领。现在,约定好时间而有很多人迟到,不能都杀头,只杀最后来的一个人。 " 命令校长杀掉他。大家都笑着说 :" 何必这样呢,今后不敢再迟到就是了。" 于是彭越就拉过最后到的那个人杀了。设置土坛,用人头祭祀,号令所属众人。 所属众人都大为震惊,害怕彭越,没有谁敢抬头看他。于是就带领大家出发夺取土地,收集诸侯逃散的士兵,有一千多人。‎ 汉代元年秋天,齐 王田荣背叛项王,就派人赐给彭越将军印玺,让他带领军队渡过淮阴河攻打楚军。楚军命 令萧公角率兵迎击彭越,却被彭越打得大败。汉王二年春天,汉王和魏王豹以及各路诸侯向东攻打楚国,彭越率领他的部队三万多人在外黄归附汉王。汉王说 :" 彭将军收复魏地十几座城池,急于拥立魏王的后代。如今,魏王豹是魏王咎的堂弟,是真正魏王的后代。" 就任命彭越做魏国国相,独揽兵权,平定梁地。‎ 汉王举兵追击楚军,却被项 籍在固陵打败。便对留侯说 :" 诸侯的军队不跟着来参战,可怎么办呢 ?" 留侯说 :" 彭越本来平定了梁地,立下了累累战功,当初您因为魏豹的缘由,只任命彭越做魏国的国相。如今,魏豹死后又没有留下后代,何况彭越也打算称王,而您却没有提早作出决断,您和他约定: :‎ ‎ 假如战胜楚国,睢阳以北到各城的土地,都(分封给彭相国)并让他为王。您能拿出这些土地答应分给彭越,您很快就可以招来他,即使不能招来,事情发展也不致完全绝望。" 于是汉王派出使者到彭越那里,按照留侯的策划行事。使者一到,彭越就率领着全部人马在垓下和汉王的军队会师,于是大败楚 军。项籍已死。那年春天,封彭越为梁王,建都定陶。‎ 汉十年秋天,陈豨在代地造反,汉高祖亲自率领部队前去讨伐,到达邯郸,向梁王征兵。梁王说自己有病,派出将领带着军队到邯郸。高祖很生气,派人去责备梁王。梁王很害怕,打算亲自前往谢罪。他的部将扈辄说 :" 大王当初不去,被他责备了才去,去了就会被捕。不如就。 此出兵造反。 " 梁王不听从他的意见,向外假称自己有病。梁王对他的太仆很生气,打算杀掉他。太仆慌忙逃到汉高祖那儿,控告梁王和扈辄阴谋反叛。于是皇上派使臣出其不意地袭击梁王,梁王不曾察觉,逮捕了梁王,把他囚禁在洛阳。经主 管官吏审理,认为他谋反的罪证具备,请求皇上依法判处。皇上赦免了他,废为平民百姓,流放到蜀地青衣县。向西走到郑县,正赶上吕后从长安来,打算前往洛阳,路上遇见彭越,彭越对着吕后哭泣,亲自分辩没有罪行,希望回到故乡昌邑。吕后答应下来,和他一块向东去洛阳。吕后向皇上陈述说 :" 彭王是豪壮而勇敢的人,如今把他流放蜀地,这是给自己留下祸患,不如杀掉他。所以,我带着他一 起回来了。"于是,吕后就让彭越的门客告他再次阴谋造反。廷尉王恬开呈报请求诛灭彭越家族,皇上就批准,于是诛杀了彭越,灭其家族,封国被废除。‎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