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72.00 KB
  • 2021-06-07 发布

2019届高三一轮复习讲义文言文阅读之虚词

  • 22页
  • 当前文档由用户上传发布,收益归属用户
  1. 1、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淘文库整理发布,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请立即联系网站客服。
  3.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阅读内容确认后进行付费下载。
  4. 网站客服QQ:403074932
专题六 文言文阅读 考点二 考纲规定的18个文言虚词 ‎(对应学生用书第77页)‎ 理解常见文言虚词在文中的意义,主要考查常见文言虚词在具体语境中的意义。课标全国卷不直接命题考查,但放在翻译题中间接考查。‎ ‎“常见文言虚词”,即《考试说明》明确规定的18个文言虚词:而、何、乎、乃、其、且、若、所、为、焉、也、以、因、于、与、则、者、之。文言虚词的考查包括两方面的内容:其一,要求考生在阅读文言文时,应根据上下文,正确理解某个虚词的具体意义和用法;其二,主要指虚词在句中的意义与语法功能,如词性、语法作用等。‎ 文言虚词主要包括副词、介词、连词、助词、语气词,文言代词也归入文言虚词之中。在高考中出现频率最多的是连词、介词、副词、助词、代词的用法。‎ ‎  而 ‎(1)代词 通“尔”。用作第二人称代词,你,你的。如:必欲烹而翁,则幸分我一杯羹。(《项羽本纪》)‎ ‎(2)连词 ‎①表并列关系。不译或译为“又”。‎ 授之书而习其句读者,非吾所谓传其道解其惑者也。(《师说》)‎ ‎②表递进关系。并且,而且。‎ 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劝学》)‎ ‎③表承接关系。不译或译为“就”。‎ 醉则更相枕以卧,卧而梦。(《始得西山宴游记》)‎ ‎④表转折关系。但是,却。‎ 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劝学》)‎ ‎⑤表假设关系。如果,假如。‎ 死而有知,其几何离。(《祭十二郎文》)‎ ‎⑥表因果关系。因而。‎ 余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游褒禅山记》)‎ ‎⑦表修饰关系。连接状语和中心语,一般不译。‎ 填然鼓之,兵刃既接,弃甲曳兵而走。(《寡人之于国也》)‎ ‎(3)复音虚词 ‎①而已:放在句末,表示限止的语气助词,相当于“罢了”。‎ 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如是而已。(《师说》)‎ ‎②而况:即“何况”,用反问的语气表示更进一层的意思。‎ 虽在下愚,知其不可,而况于明哲乎!(《谏太宗十思疏》)‎ ‎③既而:不久,一会儿。‎ 既而以吴民之乱请于朝,按诛五人。(《五人墓碑记》)‎ ‎1. 写出各句中加点词语“而”的不同意义和用法。 ‎ ‎【导学号:35900040】‎ 兵者,诡道也,须戮力同心。蟹六跪而(1)二螯,非蛇鳝之穴无可寄托者也,而况(2)战乎?故冯婉贞曰:“诸君而(3)有意,瞻予马首可也。”婉贞,而(4)翁豪杰者,然青取之于蓝而(5)青于蓝。婉贞博学而(6)日参省乎己,非特效书生终日而(7)思也。众应之,既而(8),婉贞率诸少年结束而(9)出,果大捷。众皆叹:婉贞,小女子而已(10);其行,乃巾帼英杰而(11)。‎ ‎(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11)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连词,表并列。 (2)复音词,即“何况”,用反问语气表示更进一层的意思。 (3)连词,表假设。 (4)代词,通“尔”,你,你的。 (5)连词,表转折。 (6)连词,表递进。 (7)连词,表修饰。 (8)复音词“既而”,不久,一会儿。 (9)连词,表承接。 (10)复音词“而已”,放在句尾,表限止的语气助词,相当于“罢了”。 (11)语气助词,表肯定语气。‎ ‎  何 ‎(1)疑问代词 ‎①单独作谓语。表原因,后常带语气助词“哉”“也”,相当于“为什么”“何故”“什么原因”。‎ 齐人未尝赂秦,终继五国迁灭,何哉?(《六国论》)‎ ‎②作动词或介词的宾语。代处所和事物,什么。‎ 王曰:何以知之?(《廉颇蔺相如列传》)‎ ‎③作定语。什么,哪一个。‎ 其间旦暮闻何物?杜鹃啼血猿哀鸣。(《琵琶行并序》)‎ ‎ (2)副词 ‎①用在句首或动词前,表疑问、反问。为什么,怎么。‎ 何竟日默默在此,大类女郎也?(《项脊轩志》)‎ ‎②用在形容词前,表程度很深。多么。‎ 青泥何盘盘,百步九折萦岩峦。(《蜀道难》)‎ ‎(3)复音虚词 ‎①何如、奈何:表示疑问或反问,译为“怎么样”“怎么办”“为什么”。‎ 其辱人贱行,视五人之死,轻重固何如哉?(《五人墓碑记》)‎ 沛公大惊,曰:“为之奈何?”(《鸿门宴》)‎ ‎②何以:即“以何”,介宾短语,用于疑问句中作状语,根据“以”的不同用法,分别译作“拿什么”“凭什么”等。‎ 是社稷之臣也。何以伐为?(《季氏将伐颛臾》)‎ ‎③无何:译为“不久”“没多久”。‎ 居无何,匈奴入杀辽西太守。(《李将军列传》)‎ ‎④何乃:可译为“何况”。‎ 今将军尚不得夜行,何乃故也!(《李将军列传》)‎ ‎2.写出各句中“何”的不同意义和用法。‎ ‎“徐公何(1)能及君也?”本谬也,然其妻如此言者,何(2)也?其所据何(3)为?原其理,乃爱之深也。嗟乎,情之误,何(4)其大也!然何(5)人能忘情耶?何以(6)除此弊,望君教我以良策,何如(7)?‎ ‎(1)___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____________________  (4)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____________________ (6)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副词,用在动词前,表疑问,怎么。 (2)疑问代词,表原因,‎ 后面常带语气助词“哉”“也”,相当于“为什么”“什么原因”。 (3)代词,作宾语,什么。 (4)用在形容词前,表示程度深,相当于“多么”。 (5)代词,作定语,相当于“什么”。 (6)即“以何”,用在疑问句中作状语,相当于“拿什么”“凭什么”。 (7)即“如何”,表示疑问或反问,相当于“怎么样”。‎ ‎  乎 ‎(1)可作词尾,译为“……的样子”“……地”。如:‎ 飘飘乎如遗世独立,羽化而登仙。(《赤壁赋》)‎ ‎(2)助词 ‎①表疑问语气,相当于“吗”“呢”。‎ 儿寒乎?欲食乎?(《项脊轩志》)‎ ‎②表反问语气,相当于“吗”“呢”。‎ 臣以为布衣之交尚不相欺,况大国乎?(《廉颇蔺相如列传》)‎ ‎③表推测或商量语气,相当于“吧”。‎ 圣人之所以为圣,愚人之所以为愚,其皆出于此乎?(《师说》)‎ ‎④表感叹语气,相当于“啊”“呀”。‎ 危乎高哉!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蜀道难》)‎ ‎⑤用在句中,表示停顿。‎ 胡为乎遑遑欲何之?(《归去来兮辞并序》)‎ ‎(3)介词,相当于“于”‎ ‎①表示动作的对象。对,对于。‎ 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劝学》)‎ ‎②表示地点、时间、范围。在,在……时候,在……方面。‎ 臣之所好者道也,进乎技矣。(《庖丁解牛》)‎ ‎③表示比较。比。‎ 其闻道也亦先乎吾,吾从而师之。(《师说》)‎ ‎ ‎ ‎3.写出各句中“乎”的不同意义和用法。‎ 王之好乐甚,则齐国其庶几乎(1)。然吾曾见一人,其家世代捕蛇,多人死乎(2)是,而操此业不辍,问其故,曰:“可塞赋敛也。”嗟乎(3),赋敛之毒有甚是蛇者乎(4)!而王胡为乎(5)好乐甚?若王专于理事,必恢恢乎(6)而有余,则王之所为其胜乎(7)好乐者也。臣之驽钝,所言者谬,王能谅之乎(8)?‎ ‎(1)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句末语气助词,表揣测,相当于“吧”。 (2)介词,相当于“于”“在”。 (3)句末语气助词,表感叹,相当于“啊”“呀”。 (4)句末语气助词,表感叹,相当于“啊”“呀”。 (5)句中语气助词,表停顿。 (6)形容词词尾,相当于“……的样子”“……地”。 (7)介词,表比较,相当于“比”。 (8)句末语气助词,表疑问,相当于“吗”。‎ ‎  乃 ‎(1)代词 用作第二人称,常作定语,译为“你的”;也作主语,译为“你”,不能作宾语。如:‎ 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示儿》)‎ ‎(2)复音虚词 无乃:表猜测,译为“恐怕……吧”。如:‎ 求!无乃尔是过与?(《季氏将伐颛臾》)‎ ‎(3)副词 ‎①表承接。于是,就,便。‎ 项伯乃夜驰之沛公军。(《鸿门宴》)‎ ‎②表条件。才。‎ 度我至军中,公乃入。(《鸿门宴》)‎ ‎③表转折。竟然,却。‎ 今其智乃反不能及。(《师说》)‎ ‎④表限制范围、数量、程度。仅仅,只,才。‎ 至东城,乃有二十八骑。(《项羽本纪》)‎ ‎⑤表判断。为,是,就是。‎ 嬴乃夷门抱关者也。(《魏公子列传》)‎ ‎ ‎ ‎4.写出各句中“乃”的不同意义和用法。‎ 尝闻放翁志节,毕现《示儿》,乃(1)读之。至“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2)翁”一句,大为感佩,乃(3)忠贞之士也!然亦有人不齿,乃(4)曰:“此徒沽名耳。”众人质之以理,其辞穷,乃(5)不得已而谢。原其言,炒作乃尔(6),无乃(7)自高耳。‎ ‎(1)___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____________________ (4)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____________________ (6)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副词,表承接,于是。‎ ‎(2)代词,用作第二人称,“你”“你的”。‎ ‎(3)副词,表判断,相当于“为”“是”“就是”。‎ ‎(4)副词,表转折,相当于“竟然”“却”。‎ ‎(5)副词,表条件,相当于“才”。‎ ‎(6)复音虚词,相当于“如此”“就这样”。‎ ‎(7)复音虚词,表猜测,相当于“恐怕……吧”。‎ ‎  其 ‎(1)连词 表选择关系。还是,抑或,是……还是……。如:‎ 天之苍苍,其正色邪?其远而无所至极邪?(《逍遥游》)‎ ‎(2)助词 起调节音节的作用,可不译。如:‎ 路曼曼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离骚》)‎ ‎(3)代词 ‎①人称代词。他(她、它),他(她、它)们。‎ 操蛇之神闻之,惧其不已也。(《愚公移山》)‎ ‎②人称代词。表示领属关系:他(她、它)的,他(她、它)们的。‎ 燕赵之君,始有远略,能守其土。(《六国论》)‎ ‎③人称代词。我的,我,自己。‎ 失其所与,不知。(《烛之武退秦师》)‎ ‎④指示代词。表远指,那,那个,那些,那里。‎ 即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中庸集注》)‎ ‎⑤代词。其中的。‎ 高祖曰:“公知其一,未知其二。”(《高祖本纪》)‎ ‎(4)副词 ‎①加强揣测语气,相当于“恐怕”“‎ 圣人之所以为圣,愚人之所以为愚,其 或许”“大概”“可能”。‎ 皆出于此乎?(《师说》)‎ ‎②加强祈使语气,相当于“一定”“还是”等。‎ 攻之不克,围之不继,吾其还也。(《崤之战》)‎ ‎③加强反问语气,相当于“难道”“岂”。‎ 以残年余力,曾不能毁山之一毛,其如土石何?(《愚公移山》)‎ ‎ ‎ ‎5.写出各句中“其”的不同意义和用法。 ‎ ‎【导学号:35900041】‎ 狐谓狼曰:“羊肉其(1)鲜乎!君其(2)有意,叼其(3)一而啖之,得饱其(4)口福。”狼曰:“其(5)如猛犬何?”狐间于犬曰:“羊数詈言,其(6)言不堪入耳,君乃无所怒,其(7)无闻邪,其(8)畏主人邪?及其(9)嬉逐,愿为一雪其(10)耻。君其(11)许之!”犬笑曰:“欲加之罪,其(12)无辞乎?”犬乃悟狐之野心,知路曼曼其(13)修远矣,护羊愈谨。狐与狼遂去。‎ ‎(1)___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____________________ (4)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____________________  (6)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____________________  (8)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____________________  (10)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____________________  (12)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副词,表揣测语气,大概、或许。 (2)连词,表假设,如果。 (3)指示代词,其中的。 (4)第一人称代词,自己的。 (5)副词,加强反问语气。 (6)第三人称代词,它的。 (7)(8)连词,连用,表选择,是……还是……。 (9)第三人称代词,它们。 (10)指示代词,那种。 (11)副词,表希望或商量语气,相当于“一定”“还是”。 (12)副词,加强反问语气,难道、怎么。 (13)音节助词,起调节音节的作用,可不译。‎ ‎  且 ‎(1)连词 ‎①表示并列关系。又,又……又……,一面……一面……‎ 命如南山石,四体康且直。(《孔雀东南飞并序》)‎ 士死者过半……且引且战。(《李将军列传》)‎ ‎②表示递进关系。而且,并且。‎ 且壮士不死即已,死即举大名耳。(《陈涉世家》)‎ ‎③让步关系。尚且,还。‎ 臣死且不避,卮酒安足辞!(《鸿门宴》)‎ ‎(2)副词 ‎①暂且,姑且。‎ 故且从俗浮沉,与时俯仰,以通其狂惑。(《报任安书》)‎ ‎②将要,快要。‎ 若属皆且为所虏。(《鸿门宴》)‎ ‎(3)复音虚词 ‎①且夫:句首助词,表示下文是更进一步的议论。况且,再说。‎ 且夫天地之间,物各有主,苟非吾之所有,虽一毫而莫取。(《赤壁赋》)‎ ‎②且如:就像。‎ 且如今年冬,未休关西卒。(《兵车行》)‎ ‎6.写出各句中“且”的不同意义和用法。‎ ‎“存者且(1)偷生,死者长已矣”,此岂石壕一地,中晚唐王朝尽然耳。若此,帝尚每日笙歌,且(2)委政奸佞之人。则李唐且(3)亡,必矣。于斯世,河水清且(4)涟矣,尚可,朝中人若如此,则必危。纵有“死且(5)不避,卮酒安足辞”之豪气,无用武之地,亦有何用?‎ ‎(1)___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____________________  (4)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副词,暂且,姑且。 (2)连词,表递进,而且,并且。 (3)副词,将要。 (4)连词,表并列,并且。 (5)连词,表让步关系,尚且,还。‎ ‎  若 ‎(1)代词 表人称,相当于“你”“你们”;作定语时则译为“你的”。如:‎ 若入前为寿,寿毕,请以剑舞。(《鸿门宴》)‎ ‎(2)连词 表假设,相当于“如果”“假设”。如:‎ 若亡郑而有益于君。(《烛之武退秦师》)‎ ‎(3)复音虚词 若夫:用在一段或一层意思的开头,表示转换。可译为“再说,至于”。如:‎ 若夫乘天地之正,而御六气之辩,以游无穷者,彼且恶乎待哉!(《逍遥游》)‎ ‎(4)动词 ‎①像,好像。‎ 其险也若(如)此。(《蜀道难》)‎ ‎②比,比得上。‎ ‎“公之视廉将军孰与秦王?”曰:“不若也。”(《廉颇蔺相如列传》)‎ ‎ ‎ ‎7.写出各句中“若”的不同意义和用法。‎ ‎“若(1)为化得身千亿,散向峰头望故乡。”奇哉!若(2)人之思,若(3)天惊石破,花开铁树,非若(4)等凡人可及也,吾亦如此。恐吾辈但堪为其鱼之一鳞,若(5)龙之一爪也。‎ 若夫(6)常人思乡,常望月怀远,登高作赋,若(7)柳子厚则不然,以超人之思,抒难抑之情,绝矣。‎ ‎(1)___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____________________ (4)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____________________ (6)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连词,表假设,如果。 (2)指示代词,此,这个。 (3)副词,表推测,好像。 (4)第二人称代词,你,你们。 (5)连词,相当于“或”。 (6)和“夫”连用,构成复音虚词。句首语气词,用在一段或一层开头,表示转换,有“再说”“至于”的意思。 (7)连词,表示另提一件事,相当于“至”“至于”。‎ ‎  所 ‎(1)名词 处所,地方。如:‎ 若予者,将无往而不得死所矣。(《指南录后序》)‎ 某所,而母立于兹。(《项脊轩志》)‎ ‎(2)助词 ‎①放在动词前,同动词组成“所”字结构,表示 当其欣于所遇。‎ ‎“所……的人”“所……的事物”“所……的情况”等。‎ ‎(《兰亭集序》)‎ ‎②“所”和动词结合,后面再有名词性结构,则“所”字结构起定语的作用。‎ 和氏璧,天下所共传宝也。(《廉颇蔺相如列传》)‎ ‎③“为”和“所”连用,组成“为……所……”的格式,表示被动。‎ 而为秦人积威之所劫。(《六国论》)‎ ‎(3)与“以”构成复音虚词,所以。‎ ‎①表示行为所凭借的方式、方法或依据。相当于“用来……的”(方法、人等)。‎ 吾所以待侯生者备矣,天下莫不闻。(《魏公子列传》)‎ ‎②表示原因。相当于“……的原因(缘故)”。‎ 臣所以去亲戚而事君者,徒慕君之高义也。(《廉颇蔺相如列传》)‎ ‎ ‎ ‎8.写出各句中“所”的不同意义和用法。‎ ‎“吾所以(1)为此者,以先国家之急而后私仇也”,蔺相如此言,足使之为天下所(2)钦。以其所(3)居位,能如此,岂他人可及?察其言,观其行,知其非所以(4)沽名钓誉矣。与之相伯仲者,信陵君也,其于众人广坐之中,不宜有所(5)过之时,前访朱亥,其度岂常人哉?此二人皆所以(6)教人向上者也。‎ ‎(1)___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____________________ (4)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____________________ (6)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助词,与“以”构成固定复音虚词“所以”,表原因,相当于“……的原因(缘故)”。 (2)助词,与“为”构成固定结构“为……所”,表被动。 (3)(5)助词,“所+动词”构成名词性的所字结构,表示“……的人(事物、地方、情况)”等。 (4)(6)助词,与“以”构成固定复音虚词“所以”,可译为“用来……的方法(途径、手段)”。‎ ‎  为 ‎(1)句末语气词 表示疑问或反诘,译为“呢”。如:‎ 是社稷之臣也。何以伐为?(《季氏将伐颛臾》)‎ ‎(2)动词 ‎①有“做”“作为”“充当”“变成”“成为”等义,翻译比较灵活。‎ 圣人之所以为圣,愚人之所以为愚。(《师说》)‎ 耳得之而为声,目遇之而成色。(《赤壁赋》)‎ ‎②以为,认为。‎ 此亡秦之续耳。窃为大王不取也!(《鸿门宴》)‎ ‎③判断词,是。‎ 如今人方为刀俎,我为鱼肉。(《鸿门宴》)‎ ‎(3)介词 ‎①表被动,有时跟“所”结合,构成“为所”或“为……所”的结构,译为“被”。‎ 吾属今为之虏矣!(《鸿门宴》)‎ 不者,若属皆且为所虏!(《鸿门宴》)‎ ‎②介绍原因或目的。译为“为了,因为”。‎ 缇骑按剑而前,问:“谁为哀者?”(《五人墓碑记》)‎ ‎③介绍涉及的对象。译为“给,替”。‎ 为君翻作《琵琶行》。(《琵琶行并序》)‎ ‎④跟,同。‎ 然此可为智者道,难为俗人言也。(《报任安书》)‎ ‎9.写出各句中“为”的不同意义和用法。‎ ‎“天行有常,不为(1)尧存,不为(2)桀亡。”此为(3)至理,当为(4)世人言之,切勿使之为(5)巫所惑。巫者,以诡为(6)业,其所为(7)皆为(8)利也。故为(9)其来也,即斥之以此理,彰其用心。为(10)天下除残去秽,乃吾辈本分,何辞为(11)?‎ ‎(1)___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____________________ (4)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____________________ (6)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____________________ (8)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____________________ (10)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2)介词,表动作、行为的原因,相当于“因为”。 (3)动词,表判断,是。 (4)介词,表动作、行为的对象,相当于“对”。 (5)介词,与“所”构成固定结构“为……所……” ,表被动,相当于“被”。 (6)(7)动词,作为,做。 (8)介词,表动作、行为的原因,相当于“为了”。 (9)介词,表动作、行为的时间,相当于“当”“等到”。 (10)介词,介绍涉及的对象,相当于“给”“替”。‎ ‎(11)句末语气助词,表疑问或反诘,相当于“呢”。‎ ‎   焉 ‎(1)兼词 相当于“于之”“于此”“于彼”。如:‎ 置杯焉则胶,水浅而舟大也。(《逍遥游》)‎ ‎(2)词尾助词 相当于“然”,译为“……的样子”“……地”。如:‎ 瞻之在前,忽焉在后。(《论语·子罕》)‎ ‎(3)代词 ‎①相当于“之”。‎ 去今之墓而葬焉,其为时止十有一月尔。(《五人墓碑记》)‎ ‎②哪里,怎么。‎ 割鸡焉用牛刀?(《论语》)‎ ‎(4)语气词 ‎①用作句末语气词,可译为“了、啊、呢”。‎ 至丹以荆卿为计,始速祸焉。(《六国论》)‎ ‎②用作句中语气词,表示停顿,相当于“也”。‎ 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或师焉,或不焉,小学而大遗。(《师说》)‎ ‎ ‎ ‎10.写出各句中“焉”的不同意义和用法。‎ 秦军过崤山间,见峭峭焉(1),狭狭焉(2),未料有伏焉(3),将士虽全力以搏,无奈进退不能,少焉(4),死之殆尽,故致大败。于是余有叹焉(5),骄而轻敌若此,焉(6)能不败?万军于之何加焉(7)?但以其傲,斥焉(8),则必无颜世上矣。‎ ‎(1)___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____________________ (4)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____________________ (6)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____________________ (8)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2)形容词词尾,相当于“然”,译为“……的样子”。 (3)兼词,相当于“于彼”,在那里。 (4)句中语气助词,表示停顿。 (5)语气助词,不译。 (6)疑问代词,怎么,哪里。 (7)句末语气助词,相当于“呢”。 (8)代词,相当于“之”,他们。‎ ‎   也 ‎(1)语气助词 ‎①表示判断语气。‎ 廉颇者,赵之良将也。(《廉颇蔺相如列传》)‎ ‎②句末语气词,表示陈述或解释语气。‎ 严大国之威以修敬也。(《廉颇蔺相如列传》)‎ ‎③用在句中或句末,表示肯定、感叹的语气。‎ 一人之心,千万人之心也。(《阿房宫赋》)‎ ‎④用在句末,表示疑问或反诘语气。‎ 寡人之民不加多,何也?(《寡人之于国也》)‎ ‎⑤用在句末,表示祈使语气。‎ 吾其还也。(《烛之武退秦师》)‎ ‎⑥用在句中,表示语气的停顿。‎ 欲人之无惑也难矣!(《师说》)‎ ‎(2)复音虚词 ‎①也哉:语气助词连用,有加强语气的作用,多有感叹或反诘之意。‎ 又以悲夫古书之不存,后世之谬其传而莫能名者,何可胜道也哉!(《游褒禅山记》)‎ ‎②也欤:表感叹,相当于“啊”。‎ 今其智乃反不能及,其可怪也欤!(《师说》)‎ ‎ ‎ ‎11.写出各句中“也”的不同意义和用法。‎ ‎“师道之不传也(1)久矣,汝何以能复之也(2)?”“吾将劝勉督责以行之也(3)。”“汝之言,金玉也(4)。汝之心胸,吾辈何能及也哉(5)!”‎ ‎(1)___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____________________ (4)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句中语气助词,表停顿,舒缓语气,引起下文。 (2)句末语气助词,表疑问或反诘语气。 (3)句末语气助词,表肯定语气。 (4)句末语气助词,表判断语气。 (5)句末语气助词,与“哉”连用,表感叹语气。‎ ‎   以 ‎(1)助词 表示时间、方位和范围。如:‎ 指从此以往十五都予赵。(《廉颇蔺相如列传》)‎ ‎(2)动词 以为,认为。如:‎ 以相如功大,拜为上卿。(《廉颇蔺相如列传》)‎ ‎(3)通假 通“已”,已经。如:‎ 固以怪之矣。(《陈涉世家》)‎ ‎(4)介词 ‎①拿,用。‎ 愿以十五城请易璧。(《廉颇蔺相如列传》)‎ ‎②凭,靠。‎ 以勇气闻于诸侯。(《廉颇蔺相如列传》)‎ 意北亦尚可以口舌动也。(《指南录后序》)‎ ‎③把。‎ 木直中绳,以为轮。(《劝学》)‎ ‎④在,从。‎ 怀帝阍而不见,奉宣室以何年?‎ ‎(《滕王阁序》)‎ ‎⑤表示原因。可译为“因为,由于”。‎ 赵王岂以一璧之故欺秦邪?(《廉颇蔺相如列传》)‎ ‎⑥按照,依照,根据。‎ 物以类聚,人以群分。(《战国策》)‎ ‎⑦“以”字的宾语有时可以前置,有时可以省略。‎ 秋以为期。(《诗经·氓》)‎ ‎(5)连词 ‎①表示并列或递进关系。可译为“而”“又”“而且”“并且”等,或者直接省去。‎ 夫夷以近,则游者众。(《游褒禅山记》)‎ ‎②表示承接关系,前一动作行为往往是后一动作行为的手段或方式。可译为“而”或不译。‎ 余与四人拥火以入。(《游褒禅山记》)‎ ‎③表示目的,后一动作行为往往是前一动作行为的目的或结果。可译为“而”“来”“用来”“以致”等。‎ 则请立太子为王,以绝秦望。‎ ‎(《廉颇蔺相如列传》)‎ ‎④表示因果关系,常用在表原因的分句前,可译为“因为”。‎ 但以刘日薄西山。(《陈情表》)‎ ‎⑤表示修饰关系,连接状语和中心语,可译为“而”,或省去。‎ 予分当引决,然而隐忍以行。(《指南录后序》)‎ ‎(6)复音虚词 ‎①以是、是以:表原因,相当于“因此”。‎ 举世混浊而我独清,众人皆醉而我独醒,是以见放。(《屈原列传》)‎ ‎②以为:把……当作。‎ 乃分其骑以为四队,四向。(《项羽本纪》)‎ ‎③有以,无以:意思分别为“有用来……的办法”“没有用来……的办法”。‎ 故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劝学》)‎ ‎ ‎ ‎12.写出各句中“以”的不同意义和用法。‎ ‎“秉烛夜游,良有以(1)也。”若以(2)己美于潘安,则出无伤;否则,以(3)吾之容现于当衢,则恐惊人。故自当以(4)书卷为伴,弃险以(5)远则不敢至之怯,慕“拥火以(6)入深穴”之勇,醉“木欣欣以(7)向荣,泉涓涓而始流”之美……畅游书海以(8)极夫天地之乐,如此,以(9)帝位予我,亦弃之也,岂以(10)一冕之故而弃心神之逸?以(11)吾有如此之意,故方能长享逸乐。吾虽以(12)康熙六年至京师,然终未以(13)权贵交。以(14)上乃吾心之剖白,希汝能察之,故不必有“忠不必用,贤不必以(15)”之叹。‎ ‎(1)___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____________________ (4)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____________________ (6)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____________________ (8)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____________________ (10)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___________________ (12)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___________________ (14)______________________‎ ‎(15)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名词,原因。 (2)动词,认为。 (3)介词,动作行为所用或所凭借、依据的工具、方法及其他,凭借。 (4)介词,把。 (5)连词,相当于“而”,表并列。 (6)连词,相当于“而”,表承接关系。 (7)连词,相当于“而”,表修饰关系,连接状语和中心词。 (8)连词,表目的关系,可译为“来”。  (9)介词,引出对象,可译为“把”。 (10)介词,表示动作行为产生的原因,可译为“因”“因为”。 (11)连词,表原因,可译为“因为”。 (12)介词,‎ 引进动作、行为发生的处所或时间,可译为“在”。 (13)介词,表示引出动作、行为的对象,可译为“跟”“和”。 (14)助词,与“上”组合,表界限或范围。 (15)动词,可译为“用”。‎ ‎   因 ‎(1)副词 于是,就;因而。如:‎ 项王即日因留沛公与饮。(《鸿门宴》)‎ ‎(2)介词 ‎①依靠,凭借。‎ 因人之力而敝之,不仁。(《烛之武退秦师》)‎ ‎②趁,趁着,趁机。‎ 因击沛公于坐。(《鸿门宴》)‎ ‎③通过,经由。‎ 因宾客至蔺相如门谢罪。(《廉颇蔺相如列传》)‎ ‎④因为,由于。‎ 因坐法华西亭。(《始得西山宴游记》)‎ ‎⑤ 依照,根据。‎ 罔不因势象形。(《核舟记》)‎ ‎(3)动词 ‎①根据。‎ 故事因于世,而备适于事。(《五蠹》)‎ ‎②沿袭,继续。‎ 蒙故业,因遗策。(《过秦论》)‎ ‎13.写出各句中“因”的不同意义和用法。‎ 因(1)能授官,不以门第取人,且不因(2)旧制,此乃曹操成大业之因(3)。其常因(4)人不备,袭取之,如乌巢焚粮。此一役,动摇袁绍军心,因(5)乘势击破之,成官渡大捷。此亦因(6)许攸之力而得。途经绍墓,因(7)守冢至前拜祭。其量岂常人可比?因(8)此其得众人之心,以一天下。因(9)其有非常之量,故能就非凡之业。‎ ‎(1)___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____________________  (4)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____________________ (6)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____________________ (8)______________________ (9)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介词,根据,依靠,凭借。 (2)动词,沿袭。 (3)名词,原因。 (4)介词,趁着,趁此。 (5)副词,于是,就。 (6)介词,凭借。 (7)介词,经由,通过。 (8)介词,因为。 (9)连词,连接分句,‎ 用于因果关系复句的前一个分句,表示原因,可译为“因为”。‎ ‎   于 一般用作介词 ‎①在,从,到。‎ 乃设九宾礼于廷。 (《廉颇蔺相如列传》)‎ 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第一个“于”为此义)(《劝学》)‎ ‎②“ 在……方面”“在……中”。‎ 然侍卫之臣不懈于内。(《出师表》)‎ ‎③由于。‎ 业精于勤荒于嬉。(《进学解》)‎ ‎④ 向,对,‎ 对于。‎ 以其无礼于晋。(《烛之武退秦师》)‎ 爱其子,择师而教之;于其身也,则耻师焉。(《师说》)‎ ‎⑤ 被。‎ 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赤壁赋》)‎ ‎⑥ 比。‎ 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第二个“于”为此义)(《劝学》)‎ ‎⑦ 与,跟,同。‎ 故燕王欲结于君。(《廉颇蔺相如列传》)‎ ‎ ‎ ‎14.写出各句中“于”的不同意义和用法。‎ ‎“黄鸟于(1)飞,差池其羽”,何其美也。然于(2)吾等,则久别矣。自十年前偶见之,于(3)今已十载,未睹其姿。今造林还草,生态渐复,黄鸟复见,其鸣之美则倍于(4)昔,吾乡之美誉于(5)四方。于是(6)吾等畅饮抒怀,陶然醉于(7)是,不亦乐乎?‎ ‎(1)___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____________________ (4)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____________________ (6)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助词,不译。 (2)介词,引进动作行为的对象,对于。 (3)介词,引进与动作行为相关的时间,到。 (4)介词,引进比较的对象,比。 (5)介词,引进动作行为的主动者,表被动,被。 (6)与“是”构成复音虚词“于是”,相当于“对此”。 (7)介词,引进动作行为相关的处所,在。‎ ‎   与 ‎(1)介词 和,跟,同。如:‎ 相如闻,不肯与会。(《廉颇蔺相如列传》)‎ ‎(2)连词 ‎“与”作连词时,也可以翻译为“和,跟,同”。如:‎ 苏子与客泛舟游于赤壁之下。(《赤壁赋》)‎ ‎(3)通假 通“欤”。句末语气词,表示感叹或疑问。如:‎ 无乃尔是过与?(《季氏将伐颛臾》)‎ ‎(4)复音虚词 读yǔ。孰与:表示比较与选择,译为“跟……比较,哪一个……”。如:‎ 沛公曰:“孰与君少长?”(《鸿门宴》)‎ ‎(5)与“孰”组成文言固定结构,“与……孰……”,译为“与……相比,‎ 哪一个……”。如:‎ 公孙杵臼曰:“立孤与死孰难?”(《赵世家》)‎ ‎(6)用作动词 ‎①给予,授予。‎ 则与一生彘肩。(《鸿门宴》)‎ ‎②结交,亲附。‎ 失其所与,不知。(《烛之武退秦师》)‎ ‎③交往。  ‎ 不得中行而与之。(《论语·子路》)‎ ‎④赞许,同意。‎ 吾与点也。(《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 ‎ ‎ ‎15.写出各句中“与”的不同意义和用法。‎ 朝过夕改,君子与(1)之,吾亦赞同。然今人与(2)古人孰智,庙堂与(3)坊间之识,相去甚远。为国者,与(4)清廉之君子,离奸佞之小人,身体力行,事乃成。今恩足以及外夷,而功不至于彼百姓者,独何与(5)?吾等与(6)君建言,又恐君自与(7)吾复算耳。‎ ‎(1)___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____________________ (4)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____________________ (6)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动词,赞许。 (2)与“孰”组成文言固定结构“与……孰……”,相当于“跟……比较,哪一个……”。 (3)连词,表并列,和,跟,同。 (4)动词,亲近,亲附。 (5)通“欤”,句末语气助词,表疑问,呢。 (6)介词,表动作行为所涉及的对象,相当于“为”“替”“给”。 (7)介词,和,跟,同。‎ ‎   则 ‎(1)副词 用在判断句中,起强调和确认的作用,可译作“是”“就是”。如:‎ 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岳阳楼记》)‎ ‎(2)连词 ‎①表示承接关系。译为“就”“便”,或译为“原来是”“已经是”。‎ 金就砺则利。(《劝学》)‎ ‎②表示假设关系。译为“假使”“如果”“要是……就……”“那么”“就”“便”。‎ 使六国各爱其人,则足以拒秦。(《阿房宫赋》)‎ ‎③表示并列关系。可译为“就”,或不译。‎ 位卑则足羞,官盛则近谀。(《师说》)‎ ‎④ 表示转折、让步关系。表示转折时,用在后一分句,译为“可是”“却”;表示让步时,用在前一分句,译为“虽然”“尽管”。‎ 臣欲奉诏奔驰,则刘病日笃。(《陈情表》)‎ ‎⑤表示选择关系。常和“非”“不”连用,译为“就是”“不是……就是……”。‎ 非天资之卑,则心不若余之专耳。(《送东阳马生序》)‎ ‎ ‎ ‎16.写出各句中“则”的不同意义和用法。‎ ‎“此则(1)岳阳楼之大观也”,道出岳阳楼之美,然岳阳楼之闻名,非徒借此也;若如此,则(2)天下如岳阳楼者多矣,何独显其名?范希文若不应邀作赋,文播寰宇,则(3)岳阳楼能名扬天下与?当世之风,位卑则(4)足羞,官盛则(5)近谀,范氏则(6)不然,高唱“不以物喜,不以己悲”之调。友人被贬,未别离去,及至河边,则(7)已在舟中矣,足见其性情之笃。‎ ‎(1)___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____________________ (4)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____________________ (6)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副词,表肯定,起强调、确认作用,可译为“就是”“是”。 (2)连词,可译为“那么”。 (3)连词,表示条件、假设关系,用在后一句句首,表叙述的事、理中是一种假设或推断,可译为“那么”“那就”“就”。 (4)(5)连词,表并列,可译为“就”,或不译。 (6)连词,表转折,可译为“却”。 (7)副词,表对已然或发现的强调,译为“原来”“原来已经”。‎ ‎   者 ‎(1)代词 ‎①指人、物、事、时、地等。译为“……的(人、东西、事情)”。‎ 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劝学》)‎ 秦自缪公以来二十余君,未尝有坚明约束者也。(《廉颇蔺相如列传》)‎ ‎②用在数词后面,译为“……个方面”“……样东西”“……件事情”。‎ 或异二者之为,何哉?(《岳阳楼记》)‎ ‎③用作“若”“似”“如”等的宾语,译为“……的样子”。‎ 言之,貌若甚戚者。(《捕蛇者说》)‎ 然往来视之,觉无异能者。(《黔之驴》)‎ ‎(2)语气助词 ‎①放在后置的定语后面,相当于“的”。‎ 求人可使报秦者,未得。(《廉颇蔺相如列传》)‎ ‎②放在主语后面,引出判断,不必译出。‎ 亚父者,范增也。(《鸿门宴》)‎ ‎③放在分句的句末,引出原因。‎ 所以遣将守关者,备他盗之出入与非常也。(《鸿门宴》)‎ ‎④放在疑问句的句末,表示疑问语气。‎ 何者?严大国之威以修敬也。(《廉颇蔺相如列传》)‎ ‎⑤用在“今”“昔”等时间词后面,不必译出。‎ 今者有小人之言,令将军与臣有郤。(《鸿门宴》)‎ ‎ ‎ ‎17.写出各句中“者”的不同意义和用法。‎ 李白者(1),诗仙也。为当国者(2)所拒,遂游于此山。今者(3),‎ 山中与幽人对酌,乃一浇其心中块垒也。力士脱靴,国忠捧墨,诗讽杨妃,此数者(4)乃其得罪之源,亦其个性之抒扬,故虽仕途失意,仍不辍伟志,发之于诗,其诗传于后世者(5)不可胜计,遂就其万世英名。‎ ‎(1)___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____________________ (4)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助词,放在主语后面,引出判断,不译。 (2)代词,附在别的词或短语之后,组成名词性短语,指称上文所说的人、事、物等,译为“的人”“的事”“的东西”“的想法”“的做法”等。 (3)助词,放在时间词之后,起语气助词作用,不译。 (4)代词,放在数词之后,可译为“……个方面”“……样东西”。 (5)助词,定语后置标志。‎ ‎   之 ‎(1)动词 到……去。如:‎ 项伯乃夜驰之沛公军。(《鸿门宴》)‎ ‎(2)代词 ‎①第三人称代词,他、她、它(们)。有时灵活运用于第一人称或第二人称。‎ 作《师说》以贻之。(《师说》)‎ ‎②指示代词,译为“这,此”。‎ 之二虫又何知!(《逍遥游》)‎ ‎(3)助词 ‎①相当于现代汉语的“的”,放在定语和中心语之间。‎ 赂秦而力亏,破灭之道也。(《六国论》)‎ ‎②放在主语和谓语之间,取消句子的独立性。‎ 客之美我者,欲有求于我也。(《邹忌讽齐王纳谏》)‎ ‎③放在倒置的动宾短语之间,作为宾语前置的标志。‎ 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或师焉,或不焉。(《师说》)‎ ‎④ 放在倒置的定语与中心语之间,作为定语后置的标志。‎ 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劝学》)‎ ‎⑤ 用在时间词或动词(多为不及物动词)后面,凑足音节,没有实在意义。‎ 填然鼓之,兵刃既接,弃甲曳兵而走。(《寡人之于国也》)‎ ‎ ‎ ‎18.写出各句中“之”的不同意义和用法。‎ 一僧欲之(1)南海,询于唐僧,久之(2),唐僧不之(3)应。其独往,其待也与?均之(4)二策,僧以箪食瓢饮至南海,夸之(5)于唐僧:“此何难之(6)有?”唐僧曰:“汝之(7)百折不挠,实可钦佩。然汝之(8)言亦过矣,君将骄而笑之(9)乎?”‎ ‎(1)___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____________________ (4)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____________________ (6)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____________________ (8)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 ‎(9)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动词,可译为“到”“往”。 (2)助词,调节音节,用在时间词后,不译。 (3)代词,可译为“他”。 (4)指示代词,表近指,可译为“这”。 (5)代词,可译为“这件事”。 (6)助词,宾语前置标志,不译。 (7)助词,用在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不译。 (8)结构助词,可译为“的”。 (9)人称代词,表第一人称,可译为“我”。‎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