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47.00 KB
- 2021-06-07 发布
- 1、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淘文库整理发布,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请立即联系网站客服。
-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阅读内容确认后进行付费下载。
- 网站客服QQ:403074932
- 1 -
蚌埠二中 2019-2020 学年第二学期期中考试
高二语文试题
注意:所有选择题的答案必须用 2B 铅笔涂在答题卡中相应的位置,否则,该题不计分。
一、现代文阅读(36 分)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 3 小题,9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中国诗歌一个最大的特色就是重视“兴”的作用。所谓“兴”的作用,在中国诗歌传统
上可分两个方面来看。
从作者方面而言就是“见物起兴”。《诗经》上说:“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
君子好逑。”雎鸠鸟“关关”的叫声,引发君子求得配偶的情意,就是“兴”的作用。但宇
宙间不只草木鸟兽等种种物象能引发我们的感动,人世间种种事象也能引起我们的感动。《诗
经》“靡室靡家,猃狁之故。不遑启居,猃狁之故”,是写对时代动荡不安的感慨,这也是
引起人感动的一种重要的因素。
“兴”的作用,不但作者有之,读者亦有之。只要你在读李白、杜甫的诗歌时也能产生
与他们同样的感动,那么你也就有了与李白、杜甫同样的诗心。不过,诗在使人感动方面有
很多不同的层次。第一层次是一对一的感动,就是闻一知一,不产生更多的联想。陆放翁和
他的妻子分离之后又在沈园相遇,他写了一首《钗头凤》,千百年之后,我们仍然为陆放翁的
悲剧和他的感情所感动,这就是一对一的感动。
可孔子说“诗可以兴”的感动则不仅是一对一的感动,更是一生二、二生三、三生无穷
的感动。有一次,子贡问孔子:“贫而无谄,富而无骄,何如?”孔子回答:“未若贫而乐,
富而好礼者也。”于是子贡就说:“《诗》云:‘如切如磋,如琢如磨’,其斯之谓与?”《诗
经》里所说的是璞玉的切磋琢磨,与做人本不相干,可子贡却从中悟到做人的道理,这正是
“诗可以兴”的感发。由此可见,诗的作用不仅是使作者有一颗不死的心,而且也使读者有
一颗不死的心;不仅有一对一的感动,而且有一生二、二生三、三生无穷的“兴”的感发。
同样,西方文学理论中也有类似“兴”的说法。接受美学一个很重要的理论就是“读者
反应论”,认为读者的兴发感动是十分重要的。他们认为读者可分成不同的层次,第一个层
次是普通的读者:读明月就是明月,读清风就是清风,只从字面去理解。第二个层次是能深
入一步的读者:他们能够从艺术的表达、文字的组织、形象的使用等各方面去欣赏作品。第
三个层次是“背离作者原意”的读者:他们对作品的解释可以不必是作者本来的意思,而是
一生二、二生三、三生无穷的引发。只有这第三个层次的读者,才是最能感悟生命的读者。
- 2 -
南唐中主的词“菡萏香销翠叶残,西风愁起绿波间”,王国维从中看到了什么?看到一种
“众芳芜秽,美人迟暮”的悲哀和感慨。晏殊的词“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
路”(《蝶恋花》)写的是相思爱情,王国维说这是成大事业大学问的第一种境界!王国维的这
种感发正是中国诗歌中让人心不死的“兴”的作用。
(摘编自叶嘉莹《什么是好诗》)
1. 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
A. 孔子的“诗可以兴”不是说诗仅仅能够感动一位读者,而是能感动无数读者。
B. 陆游的《钗头凤》和晏殊的《蝶恋花》,这都是能够使读者产生感动的好词。
C. 对作品的理解越背离作者本来的意思,就越能体现读者具有生命感悟能力。
D. 读明月即懂明月,读清风即懂清风,从字面理解作品,都是第一层次的读者。
2. 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就读者方面而言,“兴”的作用表现在读者对作者及其诗歌作品产生感动。
B. 就作者方面而言,“兴”的作用既包括见物起兴又涵盖因事象而引起感动。
C. 王国维“为学”境界的读诗感发,证明了中国诗歌中的“兴”的重要作用。
D. 子贡从切磋琢磨句中悟出做人的道理,无疑当在最能感悟生命的读者之列。
3. 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文章段与段之间衔接十分紧密,如中间四段的段首句都既承接上文又引出下文。
B. 文章通过对东西方文学理论的对比论证,突出了阅读中读者兴发感动的重要性。
C. 文章论述“兴”的作用,主要从作者和读者两个方面展开,并且重点论述后者。
D. 文章既援引古代经典中的言论,又以《诗经》及唐宋诗词为例,论证方式灵活。
【答案】1. B 2. A 3. B
【解析】
【1 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对文本内容的筛选和分析概括能力。解答此类题,首先应浏览选项的内容,然
后到文中找到相关的句子,最后进行对比辨析,判断正误。
A 项,“不是说诗仅仅能够感动一位读者,而是能感动无数读者”表述错误。结合文本内容
“《诗经》所说的是璞玉的切磋琢磨……而且有一生二、二生三、三生无穷的‘兴’的感发”
分析可知,孔子说的“诗可以兴”,是说从诗歌所表达的本意中读出其他的含意,而不是感
动的读者众多;
C 项,“越背离……越能体现……”的表述错误。结合文本内容“第三个层次是‘背离作者原
- 3 -
意’的读者:他们对作品的解释可以不必是作者本来的意思,而是一生二、二生三、三生无
穷的引发。只有这第三个层次的读者才是最能感受生命的读者”分析可知,题干曲解文意,
表述错误;
D 项,“都是第一层次的读者”中“都”表述错误。结合文本内容“他们认为读者可分成不同
的层次,第一个层次是普通的读者:读明月就是明月,读清风就是清风,只从表面去理解……
才是最能感悟生命的读者”分析可知,第二,第三层次的读者也能够做到这一点。
故选 B。
【2 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认真审题,明确题干的
要求,如“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要求选出“不正确的一项”,
然后浏览选项,到材料中圈出相关的内容,进行比对,做出判断。本题中,
A 项,“就读者方面而言,‘兴’的作用表现在读者对作者及其诗歌作品产生感动”范围扩大,
表述错误。本文所论述的是“诗”的“兴”,不是关于作者的“兴”。结合文本内容“第二
个层次是能深入一步的读者……他们对作品的解释可以不必是作者本来的意思,而是一生二、
二生三、三生无穷的引发”分析可知,读者对于作者的感动应是从作品中来的,不是源于作
者本身。
故选 A。
【3 题详解】
本题考核分析论点、论据和论证方法的能力。答题时注意分析文章的思路,中心论点和分论
点的关系,论点和论据之间的关系,论证方法的类型,重点考核为论点是否正确,论据证明
的是什么观点和论证的方法,同时关注选项叙述与文章内容表达的细微差别。
B 项,“对比论证”表述错误。结合文本内容“从作者方面而言就是‘见物起兴’,‘兴’的
作用,不但作者有之,读者亦有之”,“可孔子说‘诗可以兴’的感动,则不仅是一对一的
感动,更是一生二、二生三、三生无穷的感动”,“同样,西方文学理论中也有类似‘兴’
的说法。接受美学一个很重要的理论就是‘读者反应论’,认为读者的兴发感动是十分重要
的”分析可知,东西方文学理论是并列关系,没有形成对比。
故选 B。
【点睛】做选择题,基本方法是排除法。但还要用好“比对法”。就是把选项内容与原文有
关内容认真、仔细地比较、对照,不符合原文意思的,就是错误项,反之则为正确项。那么,
要比对哪些内容呢?比对词语,命题者在设置选项时对原句作了改装、重组,即主要采取了
- 4 -
“删”(删除原文的状语、定语、补语,改变原意)、“漏”(只强调问题的一个方面,有意漏
掉重要信息,断章取义)、“改”(改换词语,曲解文意)、“凑”(胡乱拼凑、东拉西扯、无
中生有、随意组合信息)等方式设误。要看看选项在对原句改造过程中,删去了哪些词,改了
哪些词,添了哪些词,它们是否与原文意思一致。一般而言,选项中的下面这些词语最值得
我们优先比对:指代词(如“它”“其”等),比对它是否有偷换概念之嫌;范围词(如
“都”“所有”“人人”等),看它是否有任意扩大或缩小外延现象;程度词、时间词(如“或
许”“大概”“必定”“可能”“似乎”“已经”“将来”等),看它是否混淆偶然与必然、
已然与未然,说法绝对等。比对关系,(句间、分句间的逻辑关系),看这种关系是否符合原
文意思,是否合理。比对句间关系,则要求考生不只是单纯地筛选信息,更应在筛选的基础
上关注信息间的联系。因此,比对分句间的逻辑关系是比对的重点内容。比对关系分两步:
第一步,逐项审查每一个选项有几个分句(包括句子),分句与分句之间是什么关系(重点抓关
联词),一般的有因果、条件、假设、目的等关系,但以因果关系居多。第二步,比对每一分
句的意义在原文是否有依据,分句与分句之间的逻辑关系在原文中是否有依据。尤其看因果
关系,是否有强加、倒置不当。比对依据和结论,看推断是否成立。推断题选项的表述,有
的是完整的推断形式,原因结果或条件结论同时出现;有的只是一个判断句。对完整推断形
式的表述,一看所述原因或条件文中是否有依据,二看所述结果(结论)文中是否有依据,三
看原因或条件与结果或结论之间是否有合理的逻辑关系。对只是一个判断句的表述,一看文
中是否提供了现成的结论,二看结论(既然是推断想象,“这个结论”文中往往没有提供)是
否符合客观事实与逻辑事理。
(二)、实用类文本阅读(本题共 3 小题,12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材料一:
日前揭晓的 2018 年和 2019 年诺贝尔文学奖,再次引起各行各业的人对文学的关注和讨
论。
在诺贝尔文学奖的历史长河中,众多获奖作家贡献了自己独特的创作特征:马里奥·巴
尔加斯·略萨(2010 年)对结构现实主义的创造,托马斯·特朗斯特罗姆(2011 年)对象征
主义与超现实主义的娴熟,莫言(2012 年)对现代主义与传统民族文化的转化……即便是饱
受争议的 2016 年诺奖得主鲍勃·迪伦,在评论家何同彬看来,作为音乐家,其语言有着丰富
的表现力,彰显了文学语言对包括摇滚在内的各行各业的渗透,“仍是将文学标准放在了第
一位”。
- 5 -
2018 年和 2019 年的诺贝尔文学奖分别颁给了波兰作家奥尔加·托卡尔丘克和奥地利作家
彼得·汉德克,国内专家均认可这个结果。著名文学翻译家高兴表示,托卡尔丘克的作品有
鲜明的质地,“她的文学魅力在于能够对人的内心进行非凡的刻画,把人们心中最微妙、最
复杂、最细腻的东西呈现出来。”“她深入人内心的能力很强。”在他看来,这是一个文学
高手所需要的特质。
彼得·汉德克除了诗歌和剧作,在电影、美术评论上都有很高的修养。汉德克曾在 2016
年来中国进行文学交流活动,国内读者对其并不陌生。据作家鲁敏介绍,她几年前就读过汉
德克的《形同陌路的时刻》和《骂观众》,“后者是那种以形式创新、形式冒犯、台词出位来
表达立场的剧作。”在作家周公度看来,两位作家能获奖,正体现了诺奖评委更关注那种个
人性更强的文本。
(节选自《南京日报》2019 年 10 月 18 日)
材料二:
对很多作家来说,写一部重量级的作品并不难,更大的困难在于,在漫长的文学马拉松
长跑中,如何保持旺盛持久的创造力。作为一个有着自己评奖准则的文学奖项,诺奖评委们
更倾向于综合考虑作家的终身成就,他们更青睐写作黄金期到来较早、高产且长寿的作家。
这无疑就筛选掉一批才华昙花一现的作家。作家叶兆言对此曾戏言,一个作家必须不停地写,
不管写得怎么样,只有写出来了才是自己的,不写出来,什么可能都没有。
2012 年,中国作家莫言获得诺奖,万众瞩目之下,很多人都不会想到,这离他 1981 年发
表小说处女作的时间,已经过去了整整 31 年。正是在那寂寞而漫长的写作长跑中,莫言凭借
耐力和创造力为世人贡献了一部部颇有分量的作品。除此之外,托马斯·特朗斯特罗姆 1954
年出版了第一本诗集《诗十七首》,2014 年的诺奖得主帕特里克·莫迪亚诺在 1968 年就发表
了处女作《星形广场》,英国小说家多丽丝·莱辛 50 岁前就完成全部重要作品,可她获奖时
已经 88 岁。
(节选自澎湃新闻网 2019 年 10 月 20 日)
材料三:
一年一度的诺贝尔文学奖颁奖总是舆论和公众关注的中心,也会引发人们热烈的讨论。
2017 年石黑一雄得奖,在和纯文学相关的人们中间都不以为奇,他的作品已较长时期地被翻
译成多种语言进行传播,拥有一定的读者和评论群体。获诺贝尔文学奖也是实至名归的肯定。
这个英国作家,虽然是日本裔,但所写作品却是非常英国风的,没有一点文化冲突的痕
迹,不像其他外国裔作家经常涉及文化上难于融入,跨文化生存的矛盾和痛苦等。他写得非
- 6 -
常像老派的英国人,但又有微妙复杂的心理表现,他的作品很多,也能够持续写作,一直保
持创作力到现在。他的主要作品其实都已经有中文的译本了。其小说有相对具体写实的框架,
也有复杂的心理描写和人性观念,现代主义的技巧用得很自然,所以一直有相当高的声誉。
他的代表作自然是得了布克奖的《长日留痕》,那部书把老英国人的那种生活形态及其衰落表
现得格外深沉。《别让我走》则在英国式的风格中加入了让人吃惊的科幻元素。虽然看起来还
是他一贯的风格,却加入了让人惊悚的元素。把克隆人的悲欢和他的一贯的写法融汇,让人
印象深刻。
诺贝尔文学奖就是一个全球性纯文学的奖项,要有些条件需要满足,一是作家在作品中
运用的技巧要比较复杂,让作品经得起复杂的解读。二是对人性的表现要深入。三是在纯文
学圈中有名已久,写作持续稳定,保持水准。石黑一雄这三者都具备,得奖也是必然。
(节选自《社会科学报》 作者 张颐武)
4. 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 奥尔加·托卡尔丘克的文学魅力在于能够对人的内心进行非凡的刻画,在著名文学翻译家
高兴看来,这是一个文学高手所需要的特质。
B. 作为一个有着自己评奖准则的文学奖项,诺奖评委们更青睐写作黄金期到来较早、高产且
长寿的作家。
C. 石黑一雄的小说有相对具体写实的框架,现代主义的技巧用得很自然,又有复杂的心理描
写和人性观念,所以一直有相当高的声誉。
D. 在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作家中,鲍勃·迪伦之所以饱受争议,主要是因为其语言有着丰富
的表现力,彰显了文学语言对包括摇滚在内的各行各业的渗透。
5. 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莫言对现代主义与传统民族文化的转化,略萨对结构现实主义的创造,石黑一雄涉及跨文
化生存的矛盾和痛苦,都彰显出自己与众不同的创作特征。
B. 对很多作家来说,即使写出了一部重量级的作品,如果不能保持持久的创造力,也最终会
被诺贝尔文学奖的评奖准则筛选掉。
C. 诺贝尔文学奖既授予小说作者、戏剧作者及诗歌作者,也会突爆冷门授予音乐家,它从另
一角度诠释了诺奖的多样性和包容性。
D. 在作品中运用了比较复杂的写作技巧,对人性有深入的表现,在纯文学圈中久负盛名,在
张颐武先生看来,满足了这三者,石黑一雄获奖也是必然。
6. 作为一个能够持续百余年而屹立不倒的奖项,诺贝尔文学奖青睐什么样的作家?请结合材
- 7 -
料简要分析。
【答案】4. D 5. A
6. ①能创作出具有鲜明质地和个性特征作品的作家。②具有旺盛持久的创造力,并保持较高
水准的作家。③作品已较长时期地被翻译成多种语言进行传播,拥有一定的读者和评论群体
的作家。
【解析】
【4 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对文本有关内容的分析和理解能力。解答此类试题,既要对文章进行整体的把
握,又要对文章的局部进行恰当的分析。在理解每一个选项时,要仔细分析选项中赏析的每
一个重点,对文章的内容、主题、结构思路、观点态度、句段含义、创作意图等进行分析概
括。
D 项,鲍勃·迪伦之所以饱受争议的原因是“其语言有着丰富的表现力,彰显了文学语言对包
括摇滚在内的各行各业的渗透”,而不是引起争议的原因。
故选 D。
【5 题详解】
本题主要考查理解并概括文本信息的能力。解答此题时,基本方法是排除法和比对法,就是
将选项信息与原文语句内容仔细地进行对应比较。选项信息的语言与原文语句内容在表述上
有一定区别,命题者常通过改变叙述的方式来设置一些干扰项,解答时要认真核对,找出符
合题干要求的选项。
A 项,“石黑一雄涉及跨文化生存的矛盾和痛苦”错误,材料三说,石黑一雄“不像其他外国
裔作家经常涉及文化上难于融入,跨文化生存的矛盾和痛苦等”。
故选 A。
【6 题详解】
主要考查对文章定向信息的整合和对定向内容的理解和概括能力。解答此类题,要仔细阅读
题干,明确题目要求,然后要通读文章,整体把握文章内容大意,根据问题从文中找相关信
息,并将需要的信息进行筛选整合概括,有针对性地作答。根据“2018 年和 2019 年的诺贝尔
文学奖分别颁给了波兰作家奥尔加·托卡尔丘克和奥地利作家彼得·汉德克,国内专家均认
可这个结果。著名文学翻译家高兴表示,托卡尔丘克的作品有鲜明的质地”“在作家周公度
看来,两位作家能获奖,正体现了诺奖评委更关注那种个人性更强的文本。”可得出诺贝尔
文学奖青睐能创作出具有鲜明质地和个性特征作品的作家;根据“对很多作家来说,写一部
- 8 -
重量级的作品并不难,更大的困难在于,在漫长的文学马拉松长跑中,如何保持旺盛持久的
创造力。”可得出诺贝尔文学奖青睐具有旺盛持久的创造力,并保持较高水准的作家;根据
“2017 年石黑一雄得奖,在和纯文学相关的人们中间都不以为奇,他的作品已较长时期地被
翻译成多种语言进行传播,拥有一定的读者和评论群体。”可得出诺贝尔文学奖青睐作品已
较长时期地被翻译成多种语言进行传播,拥有一定的读者和评论群体的作家。
【点睛】新闻调查提建议、谈看法的题目一般是对文章的内容的概括,不是针对此现象信马
由缰,海阔天空,甚至提出和文章内容不相关或相悖的观点,而是对文中相关的专家的观点
的概括和总结。同时注意介绍的一些成功的案例会存在的问题,成功的地方坚持,存在的问
题要避免。
(三)文学类文本阅读(本题共 3 小题,15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往事
沈从文
这事说来又是十多年了。
算来我是六岁。因为第二次我见到四叔时,他那条有趣的辫子就不见了。
那是夏天秋天之间。妈怕我到外面乱吃东西,每天都要我靠到她身边坐着,除了拿五个
小钱到道门口去买士元的凉粉外,剩下便都不准出去了!至于为甚又能吃凉粉?那大概是妈
知道士元凉粉是玫瑰糖,不至吃后生病吧。本来那时的时疫也真凶,听隔壁瑞龙妈说,杨老
六一家四口人,从十五得病,不到三天便都死了!
爹好像到乡下江家坪老屋去了好久了,有天忽然要四叔来接我们,大概也就是闻到城里
时疫的事情吧。妈也不说什么,她知道大姐二姐都在乡里,我自然有她们料理。只嘱咐了四
叔不准大哥到乡下溪里去洗澡。
因大哥前几天回来略晚,妈摸他小辫子还湿漉漉的,知他必是同几个同学到大河里洗过
澡了,还重重地打了他一顿呢。四叔是一个长子,人又不大肥,但很精壮。妈常说这是会走
路的人。铜仁到我凤凰是一百二十里蛮路,他能扛六十斤担子一早动身,不摸黑就到了,这
怎么不算狠!他到了家时,便忙自去厨房烧水洗脚。那夜我们吃的夜饭菜是南瓜炒牛肉。
妈捡菜劝他时,他又选出无辣子的牛肉放到我碗里。真是好四叔呵!
那时人真小,我同大哥还是各人坐在一只箩筐里被四叔担去的!大哥虽大我五六岁,但
在四叔肩上似乎并不怎么不匀称。乡下隔城有四十多里,妈怕太阳把我们晒出病来,所以我
们天刚一发白就动身,到行有一半的唐峒山时,太阳才红红的。到了山顶,四叔把我们抱出
- 9 -
来各人放了一泡尿,我们便都坐在一株大刺栎树下歇憩。那树的杈桠上搁了无数小石头,树
左边又有一个石头堆成的小屋子。四叔为我们解说,小屋子是山神土地,为赶山打野猪人设
的;树上石头是寄倦的:凡是走长路的人,只要放一个石头到树上,便不倦了。但大哥问他
为什么不也放一个石子时,他却不作声。
他那条辫子细而长正同他身子一样,我伸出手扯着他辫子只是拽,“芸儿,莫闹!扯着
我不好走!”他总是和和气气这样说。
“四满①,到了?”大哥很着急地这么问。
“快了,快了,快了!芸弟都不急,你怎么这样慌?你看我跑!”他略略把脚步放快一
点,大哥便又嚷摇得头痛了。
他一路笑大哥不济。
到时,爹正同姨婆五叔四婶他们在院中土坪上各坐在一条小凳上说话。姨婆有两年不见
我了,抱了我亲了又亲。爹又问我们饿了不曾,其实我们到路上吃甜酒、米豆腐已吃胀了。
上灯时,方见大姐二姐大姑满姑②各人手上提了一捆地萝卜进来。
我夜里便同大姐等到姨婆房里睡。
乡里有趣多了!既不什么很热,夜里蚊子也很少。大姐到久一点,似乎各样事情都熟习,
第二天一早便引我去羊栏边看睡着比猫还小的白羊,牛栏里正歪起颈项在吃奶的牛儿。
我们又到竹园中去看竹子。那时觉得竹子实在是一种很奇怪的东西。本来城里的竹子,
通常大到屠桌边卖肉做钱筒的已算出奇了!但后园里那些南竹,大姐教我去试抱一下时,两
手竟不能相掺。满姑又为我们偷偷地到园坎上摘了十多个桃子。接着我们便跑到大门外溪沟
边上拾得一衣兜花蚌壳。
事事都感到新奇:譬如五叔喂的那十多只白鸭子,它们会一翅从塘坎上飞过溪沟。夜里
四叔他们到溪里去照鱼时,却不用什么网,单拿个火把,拿把镰刀。姨婆喂有七八只野鸡,
能飞上屋,也能上树,却不飞去;并且,只要你拿一捧苞谷米在手,口中略略一逗,它们便
争先恐后地到你身边来了。什么事情都有味。我们白天便跑到附近村子里去玩,晚上总是同
坐在院中听姨婆学打野猪打獾子的故事。姨婆真好,我们上床时,她还每每为从大油坛里取
出炒米、栗子同脆酥酥的豆子给我们吃!
后园坎上那桃子已透熟了,满姑一天总为我们去偷几次。
爹又不大出来,四叔五叔又从不说话,间或碰到姨婆见了时,也不过笑笑地说:“小娥,
你又忘记嚷肚子痛了!真不听讲——芸儿,莫听你满姑的话,吃多了要坏肚子!拿把我,不
然晚上又吃不得鸡膊腿了!”
- 10 -
乡里去有场集的地方似乎并不很近,而小小村中除每五天逢一六赶场外通常都无肉卖。
因此,我们几乎天天吃鸡,唯我一人年小,鸡的大腿便时时归我。
(有删改)
【注】①四满:四叔,湖南乡人呼叔叔为满满。②满姑:湖南乡人对最小的姑母的称呼。
7. 下列对作品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文章第四段写及城里闹“时疫”,既交代了“我”和大哥下乡的缘由,也衬托出下文乡村
生活的美好。
B. 文章两次写到满姑到后院坎上偷桃子,既突出了满姑的调皮淘气,又反衬了“我”的天真
无邪。
C. “我”到的乡下自然环境优美,物产丰富,人与人、人与自然关系和谐,可谓“乡村温柔
的诗性记忆”。
D. 文中画线句运用白描和拟人的写法,形象地突出鸡不怕人的特点;用第二人称“你”,拉
近了与读者的距离。
8. 文章开头提及四叔的“辫子”,文中写四叔担“我”去乡下的途中又两次提及“辫子”,
请分析这样写的作用。
9. 文章叙述的角度和语言都很有特色,请简要赏析。
【答案】7. B 8. 示例:①结构上,前有伏笔,后有照应,使文章的结构严谨;②暗示了
故事的社会背景:清朝末年,民国初年;③人物上,表现了“我”的淘气和“四叔”的温和;
④主题上,歌颂了美好的人情关系,表现了“我”对往事的怀念之情。
9. ①文章采用有限视角,以“我”的所见所闻和下乡经历为叙述线索叙述故事,增强了故事
的真实性。②叙述语言有浓郁的地方色彩,如称四叔为“四满”、称小姑为“满姑”,其他
的如“一百二十里蛮路”“他一路笑大哥不济”“拿把我”等都是凤凰的地域性方言,增加
了文章的乡土气息。③自然质朴的叙述风格。文章语言不矫不饰,娓娓道来,一如作者家乡
的山山水水、风土人情,一一向读者自然展现,具有冲淡闲远的韵味。
【解析】
【7 题详解】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分析和概括文章的内容要点的能力。此类试题解答时,要先通读全
文,了解和把握全文的内容和主旨,在此基础上,联系上下文,结合文本内容对文章某一内
容要点进行分析和概括。解答此题,可将各选项文字同文本相关内容进行比较,以确定正误。
B 项,“又反衬了‘我’的天真无邪”曲解文意,满姑偷桃子主要突出的是满姑对“我”的疼
- 11 -
爱,不能理解为反衬了“我”的天真无邪。故选 B。
【8 题详解】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分析文本中物象的作用。解答此类试题,准确把握物象作用的答题
角度:从人物塑造方面思考,物象衬托了人物品格,突出了人物形象。从情节安排方面思考。
物象往往是组织和推动情节发展的线索物件。物象反复出现,串起相关情节,从而成为全文
的线索,兼有使结构更加严谨的作用。从环境方面思考。指的是它对时代特色氛围作了怎样
的揭示或暗示以及对人物活动的具体环境的作用。从主题方面思考,“物象”往往具有衬托
或象征意义,有揭示和深化主题的作用。题干问的是“文章开头提及四叔的‘辫子’,文中
写四叔担‘我’去乡下的途中又两次提及‘辫子’,请分析这样写的作用”,结合“算来我
是六岁。因为第二次我见到四叔时,他那条有趣的辫子就不见了”分析,四叔剪去了辫子,
暗示了故事的社会背景。结合“我伸出手扯着他辫子只是拽,‘芸儿,莫闹!扯着我不好走!’
他总是和和气气这样说”分析可知,表现人物形象,写出了我的“淘气”和四叔的和和气气。
结合全文内容分析,文章开头提及四叔的“辫子”,文中写四叔担“我”去乡下的途中又两
次提及“辫子”,前后呼应,形成对照,体现小说的整体性。表达“我”对美好往事的怀念,
歌颂了美好的人情关系,为下文写满姑偷桃、四叔照鱼,姨婆亲“我”,鸡大腿归“我”等
表现淳朴的人情关系的事情做铺垫。
【9 题详解】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分析文本叙述角度及鉴赏作品语言,品味精彩的语言表达艺术的能
力。解答此类试题,既涉及到文章的内容,又要拓展。叙述的角度,指讲述故事的视角和立
足点。主要有全知视角、有限视角、外视角、内视角等。探究本文的语言特色,结合文本内
容分析。赏析语言特色可分三步走:概括内容、分析语言形式、用形容词表达。分析语言形
式方面的具体特点,语言本身的特点。主要体现在整散句、长短句、修辞格、叠音词的运用
上。掌握语言特色的词语、通过比较、选择予以定性,积累常见的语言特色的词语。如平实
质朴、含蓄隽永、豪放刚健、黯淡凄婉、清新自然、生动形象、幽默讽刺、富丽清新(清新、
华丽)、淡雅肃静等。结合具体内容,通过比较,使抽象的语言特色词语与具体内容吻合一致。
有限视角一般指小说叙述角度的一种,相对于全知式视角而存在,在作品中,以第一人称出
现。小说以“我”的所见所闻和下乡经历为叙述线索叙述故事,如“我”见识可满姑偷桃、,
姨婆亲“我”,鸡大腿归“我”等事情,采用有限视角,增强了故事的真实性。小说中大量
运用方言,如“为甚”“摸黑”“四满”等,富有浓郁的地方色彩,增加了文章的乡土气息。
以儿童的视角来叙事,增加了故事的趣味性。自然质朴的叙述风格。叙写众人之善,更能渲
- 12 -
染出一种普遍存在的和谐温馨的环境氛围,使文章在叙述语言上有散文化倾向,带有一种恬
淡闲远的韵味。
【点睛】小说阅读客观题的综合性比较强,既涉及到了对文中字词句段的理解,也涉及到了
对文章主旨的探究,还涉及到了对文章结构、手法的把握。解答这类题的方法是:(1)快速
通读全篇,抓住中心句关键句理清全文结构。(2)认真品读重要段落,抓住关键段把握全文
情感主旨。(3)吟咏精读主体段落,抓住表现形式鉴赏评价语言与情旨。(4)细致咀嚼重要
语句,抓住关键词句揣摩挖掘作者情感内蕴。(5)对照选项一一排除得出答案。考生可以按
照上述方法逐一分析即可得出答案。
二、古诗文阅读(35 分)
(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 4 小题,19 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神功元年冬,闰十月,以幽州都督狄仁杰为鸾台侍郎..。仁杰上疏以为:“天生四夷,皆
在先王封略之外,故东拒沧海,西阻流沙,北横大漠,南阻五岭,此天所以限夷狄而隔中外
也。自典籍所纪,声教所及,三代不能至者,国家尽兼之矣。窃谓宜立阿史那斛瑟罗为可汗,
委之四镇,继高氏绝国,使守安东。省军费于远方并甲兵于塞上使夷狄无侵侮之患则可矣何
必穷其窟穴与蝼蚁校长短哉”事虽不行,识者是之。
久视二年夏,四月,戊申..,(武则天)太后幸三阳宫避暑,有胡僧邀车驾观葬舍利,太后
许之。狄仁杰跪于马前曰:“佛者戎狄之神,不足以屈天下之主。彼胡僧诡谲,直欲邀致万
乘,以惑远近之人耳。山路险狭,不容侍卫,非万乘所宜临也。”太后中道而还,曰:“以
成吾直臣之气。”
太后信重仁杰,群臣莫及,常谓之国老而不名。仁杰好面引廷争,太后每屈意从之。仁
杰屡以老疾乞骸骨...,太后不许。入见,常止其拜,曰:“每见公拜,朕亦身痛。”乃免其宿.
直.,戒其同僚曰:“自非军国大事,勿以烦公。”太后尝问仁杰:“朕欲得一佳士用之,谁
可者?”仁杰曰:“未审陛下欲何所用之?”太后曰:“欲用为将相。”仁杰对曰:“文学缊
藉,则苏味道、李峤固其选矣;必欲取卓荦奇才,则有荆州长史张柬之。其人虽老,宰相才
也。”太后擢柬之为洛州司马。数日,又问仁杰,对曰:“前荐柬之,尚未用也。”太后曰:
“已迁矣。”对曰:“臣所荐者可为宰相,非司马也。”乃迁秋官侍郎;久之,卒用为相。
仁杰又尝荐夏官侍郎姚元崇等数十人,率为名臣。或谓仁杰曰:“天下桃李,悉在公门矣。”
仁杰曰:“荐贤为国,非为私也。”初,仁杰为魏州刺史,有惠政,百姓为之立生祠。后其
子景晖为魏州司功参军,贪暴为人患,人遂毁其像焉。
- 13 -
(节选自《资治通鉴·唐纪》,有删改)
10. 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 省军费于远方并甲兵∕于塞上使夷狄无侵侮之患∕则可矣何∕必穷其窟穴∕与蝼蚁校长
短哉∕
B. 省军费于远方并甲兵∕于塞上使夷狄无侵侮之患则可矣∕何必穷其窟穴∕与蝼蚁校长短
哉∕
C. 省军费于远方∕并甲兵于塞上∕使夷狄无侵侮之患∕则可矣何∕必穷其窟穴∕与蝼蚁校
长短哉∕
D. 省军费于远方∕并甲兵于塞上∕使夷狄无侵侮之患则可矣∕何必穷其窟穴∕与蝼蚁校长
短哉∕
11. 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乞骸骨,古代官吏因年老自请退职,常称“乞骸骨”,意谓使骸骨得归葬故乡。
B. 宿直,又称“寓直”,唐代有文官宿直制度,即官员夜间值守官舍,其含义与今日部分公
务员“值夜班”大抵相当。
C. 侍郎,官名。汉代郎官的一种,本为宫廷的近侍。自唐以后,三省所属各部均以侍郎为长
官之副,官位渐高。
D. 戊申为干支之一,顺序为第 4 个。中国传统历法中有干支纪年、干支纪月、干支纪日,文
中的“久视二年夏,四月,戊申”的“戊申”属于干支纪日。
12. 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狄仁杰为国选贤举能。选才认真,所选人才大多成了名臣;用才较真,他坚持荐举张柬之
为相,武则天最终采纳了他的意见。
B. 狄仁杰性情耿介,有直臣之气。他经常在朝堂上直言谏诤,武则天对他所提的建议意见大
多采纳,有时甚至改变了自己的本意而依从他。
C. 狄仁杰很有政治谋略。在任鸾台侍郎时,就提出要因地制宜,利用少数民族的力量来安定
边境。大家都很赞同并被采纳实行。
D. 狄仁杰一生清正忠贞,深受老百姓的爱戴;但却被贪婪残暴的儿子拖累了名声。
13. 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太后信重仁杰,群臣莫及,常谓之国老而不名。
(2)或谓仁杰曰:“天下桃李,悉在公门矣。”仁杰曰:“荐贤为国,非为私也。”
【答案】10. D 11. D 12. C
- 14 -
13. (1)太后信任倚重狄仁杰,(在这方面)大臣们没有人能比得上(他),(太后)常叫他“国
老”而不称呼名字。
(2)有人对仁杰说道:“天下贤才,都出在您的门下了。”仁杰说:“我举荐贤才是为了国
家,不是为了自己。”
【解析】
【10 题详解】
本题考查文言文断句能力。解答时抓住句子中的重要名词和虚词,根据其在句子中充当的成
分和在句子中所起到的作用,可以判断出断句的正确划分。断句的时候要注意关键词和句式,
并结合句子结构和句意来分析,运用排除法作答。本句,
AB 项,“于塞上”是“并甲兵”的后置定语,意思是“在边塞上集中兵力”,中间不能断开,
排除 AB 两项;
C 项,“何必”是一个固定短语,中间不能开,排除 C 项。
再结合句子大概意思“我们可以节省戍守远方的军费,在边塞上集中兵力,让夷狄没有越境
侵侮的祸患就可以了,何必穷追他们藏身的巢穴,与蝼蚁之辈较量长短呢”,句子可以断开
为“省军费于远方∕并甲兵于塞上∕使夷狄无侵侮之患则可矣∕何必穷其窟穴∕与蝼蚁校长
短哉∕”
故选 D。
【11 题详解】
此题考核理解古代文化常识的能力,文化常识的考核主要集中在古代的一些称谓、官职的变
迁、建筑的名称、年号、谥号、庙号、一些文书的名称、官场的一些礼节、朝廷的一些机构、
典章制度、行政区划、还有一些避讳的说法等。平时注意积累,尤其是课本的注释的相关内
容,答题时还要注意结合语境的含义作答。
D 项,“戊申为干支之一,顺序为第 4 个”说法错误,戊为第五位。应为第 45 个。甲、乙、
丙、丁、戊、己、庚、辛、壬、癸被称为“十天干”,子、丑、寅、卯、辰、巳、午、未、
申、酉、戌、亥叫作“十二地支”。十干和十二地支依次相配,组成六十个基本单位,两者
按固定的顺序互相配合,组成了干支纪法。
故选 D。
【12 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对文言文有关内容要点的概括和分析能力。此类题答题时,注意对读选项和原
文,寻找时间、地点、人物、时间、手法以及重点词句的翻译上的错误。本题要求选出“对
- 15 -
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
C 项,“大家都很赞同并被采纳实行”说法错误,一段末“事虽不行,识者是之”意为这事虽
然没有实行,但有识之士都认为他的意见正确,说明不是所有人赞同,且事情并未被采纳实
行。
故选 C。
【13 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文言文翻译能力。文言翻译是文言文的必考内容,翻译以直译为主,意译为辅,
把句子中的每一个字都要落到实处,不能翻译的助词等删掉,省略的内容根据上下文补充,
这样才能做到不丢分。平时训练时注意自己确定句子的赋分点,翻译时保证赋分点的落实,
如第(1)句中,注意“信重”,信任倚重;“及”,比得上;“名”,称呼名字。第(2)
句中,注意“或”,有人;“桃李”,指贤才;“悉”,都;“贤”,名词,贤才;“荐贤
为国,非为私也”,判断句,我举荐贤才是为了国家,不是为了自己。
【点睛】文言文语句翻译,首先要找出专有名词,即人名、地名、官职等;然后再看有否特
殊句式,最后再确定关键字进行翻译,一般为直译。文言文的翻译,最基本的方法就是替换、
组词、保留、省略。对古今异义的词语要“替换”;对古今词义大体一致的词语则“组词”;
对特殊的地名、人名等要“保留”;对古汉语中的同义反复的词语可以“省略”其中一个,
有些虚词不必要或难于恰当翻译出来的也可以“省略”。
参考译文:
神功元年冬季,闰十月,朝廷任命幽州都督狄仁杰为鸾台侍郎。狄仁杰上疏认为:“天
生四夷,都在先王疆界之外,所以东边抵达沧海,西边阻隔流沙,北边横着大沙漠,南边阻
隔着五岭,这是上天用以限制夷狄而隔开中原和外夷的险阻。从典籍记载看,声威教化所至,
三代不能到的地方,国家都已经全部兼并了。我以为应该立阿史那斛瑟罗为可汗,委托给他
四镇,恢复已灭亡的高丽国,让它的国王高氏镇守安东。我们可以节省戍守远方的军费,集
中兵力于边塞上,让夷狄没有越境侵侮的祸患就可以了,何必穷追他们藏身的巢穴,与蝼蚁
之辈较量长短呢!”这事虽然没有实行,但有识之士都认为他的意见正确。
久视二年夏,四月,戊申(二十九日),太后前往三阳宫避暑,有胡僧邀请太后参观埋葬
佛舍利,太后答应了。出发时狄仁杰跪在太后的马头前说:“佛是戎狄的神,不值得让天下
的君主屈尊驾临。那胡僧诡计多端,是想要邀请到万乘之尊,借以迷惑远近百姓。同时沿途
山路艰险狭窄,容纳不下侍卫,也不是万乘之尊所应当驾临的地方。”太后中途返回,说:
- 16 -
“这是为了成全我们的正直之臣的正气。”
太后信任倚重狄仁杰,(在这方面)大臣们没有人能比得上(他),(太后)常叫他国老而不
称呼名字。仁杰喜欢当面揭发奸伏,在朝廷上争辩是非,太后常改变主意依从他的主张。仁
杰因为年老有病多次请求退休,(可)太后并不准许。仁杰入宫谒见太后,太后常常劝止他行
跪拜礼,说:“每次见到狄公跪拜,我也觉得身子骨疼痛。”太后就免除了他夜间值班的差
事,并且告诫他的同僚说:“如果不是军国大事,就不要再来烦劳狄公。”太后曾经询问仁
杰:“我想找一个德才兼优的士人任用,谁可以提拔?”仁杰问道:“(我)不明白陛下要让他
担任什么职务?”太后说:“要用他作将相。”仁杰答道:“如果您要的是文采风流又含蓄宽
容的人才,那么苏味道、李峤本来就是合适的人选。如果您一定要选拔卓越出众的奇才,那
么就有荆州长史张柬之了。那人虽然年纪大,却是宰相之才。”太后就提拔柬之当洛州司马。
过了几天,太后又对仁杰问起选才的事,仁杰回答说:“先前我举荐张柬之,您还没有起用
他。”太后说:“他已经升调了。”仁杰回答说:“我举荐的人是可以当宰相的,不是用来
作司马的。”太后于是就提拔柬之任秋官侍郎;过了很久,终于任用他当宰相。仁杰又曾经
举荐夏官侍郎姚元崇等几十人,(后来)这些人都成为名臣。有人对仁杰说道:“天下贤才,
都出在您的门下了。”仁杰说:“我举荐贤才是为了国家,不是为了自己。”早年,仁杰担
任魏州刺史,因为他施政仁爱宽厚,当地百姓就为他建了生祠。后来他的儿子景晖担任魏州
司功参军,贪婪残暴,成了百姓的祸害,于是老百姓就毁坏了他(仁杰)的塑像。
(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 2 小题,9 分)
阅读下面诗歌,完成下面小题。
芙蓉楼送辛渐
王昌龄
寒雨连江夜入吴,平明送客楚山孤。
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
送严士元①
刘长卿
春风倚棹阖闾城②,水国春寒阴复晴。
细雨湿衣看不见,闲花落地听无声。
日斜江上孤帆影,草绿湖南万里情。
君去若逢相识问,青袍③今已误儒生。
注:刘长卿:中唐诗人,官至监察御史,屡次遭贬。刘长卿与好友严士元在苏州相逢,短暂相
- 17 -
聚后又送严士元去湖南。①严士元,吴(今江苏苏州)人,曾官员外郎。②阖闾城,苏州城。
③青袍,贞观四年规定,八品九品官员的官服是青色的。
14. 对刘长卿《送严士元》一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首联“倚”字,把春天拟人化,表现朋友相见的喜悦心情。“寒”字写出春寒料峭,为诗
人与朋友相别营造了氛围。
B. 颔联分别从视觉和听觉方面描写景物,“细”得看不见,“落”得听不到。诗中景物之柔
美,给人以惬意心情。
C. “日斜江上孤帆影”一句描写落日去帆的景象;暗含作者与友人盘桓到薄暮时分恋恋不舍
之事;还寄托了与友人相遇又别离的复杂情思。
D. “草绿湖南万里情”属于远景描写,既点出了朋友所去之地是遥远的湖南,又蕴含了朋友
之间的依依惜别之情。
15. 试比较王诗的“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与刘诗的尾联“君去若逢相识问,
青袍今已误儒生”,分析两首诗的主人公在个人经历和情感上的异同点。
【答案】14. D 15. 相同点:都遭贬谪;都是与好友短暂相聚又将别离;都有依依不舍之
情。不同点:①王诗借“冰心在玉壶”来隐喻自己的志行高洁,和虽遭贬谪却不改其高洁情
操的决心。同时也表现出诗人不肯屈从于恶势力的顽强斗争精神。②刘诗用“青袍误儒生”
这句牢骚话,直接抒发自己怀才不遇和怨天尤人的失意情感。
【解析】
【14 题详解】
本题主要考查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与评价作者的观点态度、思想感情的能
力。此类试题解答时,首先要认真研读诗歌内容,然后仔细辨识选项中是否有对诗歌的解读
的错误。诗歌鉴赏的选择题对整个诗歌的综合理解和分析,即考核诗句的含义、诗句的手法
还考核诗歌的情感,注意结合诗歌的内容进行分析。
D 项,“‘草绿湖南万里情’属于远景描写”错误,“草绿湖南万里情”,湖南无边的碧绿春
草,充满了我的惜别深情。补充点出严士元所去之地,景物不在眼前了,是在诗人想象之中,
但也掺杂着游子远行和朋友惜别的特殊感情。应该是虚景,意中之景。
故选 D。
【15 题详解】
本题考查了鉴赏诗歌内容和思想情感的能力。解答本题时,应结合诗歌注释了解作者,进而
理解诗歌内容,准确把握作者的思想情感。“君去若逢相识问,青袍今已误儒生”,你就这
- 18 -
样地告诉他们,我官职卑微误了前程。友人的远去,自然地激起了诗人心底的无限愁绪;因
而他的临别赠言,听起来是那样令人心酸:严士元这次回去湖南,如果有相识的人问起诗人
的消息,就这样回答他“青袍今已误儒生”。这是一句牢骚话。他认为自己当这一员小官,
是很失意的,简直是耽误自己的前程了。抒发自己怀才不遇和怨天尤人的失意情感。
王诗的“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古人用“清如玉壶冰”比喻一个人光明磊落
的心性,以冰雪的晶莹比喻心志的坚贞、品格的高尚。“冰心”即高洁的心性。诗人在这以
晶莹透明的冰心玉壶自喻,正是基于他与洛阳诗友亲朋之间的真正了解和信任,这决不是洗
刷谗名的表白,而是蔑视谤议的自誉。因此诗人从清澈无瑕、澄空见底的玉壶中捧出一颗晶
亮纯洁的冰心以告慰友人,这就比任何相思的言辞都更能表达他对洛阳亲友的深情。由注释
“中唐诗人,官至监察御史,屡次遭贬。刘长卿与好友严士元在苏州相逢,短暂相聚后又送
严士元去湖南”和王昌龄的个人经历分析可知,两首诗的主人公都遭贬谪;都是与好友短暂
相聚又将别离;都有依依不舍之情。
(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 1 小题,7 分)
16.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王勃在《滕王阁序》中用___,___两句描绘了水清山紫的秋色,着力表现水光山色的变
幻,在色彩的浓淡对比中,突出深秋景物的特征。被后人誉为“写尽九月之景”。
(2)在《归去来兮辞》中,陶渊明表达归去后享受自酌自乐的诗句是 _____,___。
(3)李密在《陈情表》中述说自己孤苦无依___,……并用成语“形影相吊”强化这种孤独之
感。
(4)庄子《逍遥游》中引用汤问棘的话,用____,___描述了鹏迁徙时雄奇的气势,展翅飞
翔的高度。
【答案】 (1). 潦水尽而寒潭清 (2). 烟光凝而暮山紫 (3). 引壶觞以自酌
(4). 眄庭柯以怡颜 (5). 茕茕孑立 (6). 抟扶摇羊角而上者九万里 (7). 绝云气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默写名句名篇的能力,解题时必须注意语意的提醒,从理解内容方面入手,
不要死记硬背。名句默写分为两大类,一是给出语境的理解性默写,二是给出上句出下句的
直接默写。此类试题解答时,默写要注意字形,而字形和字义分不开,学生应借助字义来识
别字形。
(1)“水清山紫的秋色,着力表现水光山色的变幻”是提示,注意“潦”“凝”的书写;
(2)“归去后享受自酌自乐”是提示,注意“觞”“眄”的书写;
- 19 -
(3)“并用成语形影相吊强化这种孤独之感”是提示,注意 “茕”的书写;
(4)“引用汤问棘的话”是提示,注意“抟”的书写;
【点睛】考生默写名句名篇时,容易出现三个方面的问题;一是一时回忆不起来(背诵不出);
二是顺序错乱,张冠李戴;三是书写错漏。因此,答题时要沉着认真,要善于借助出处和引
导句去回忆,万一一时记不起来,可以先放一放,不要急躁,做完其他题后可能又会突然记
起来。答完题一定要反复默念,包括引导句在内,进行“全程回放”,这样,语序不当和书
写错漏的问题一般都可以被发现并纠正。
三、语言文字运用(19 分)
阅读下列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鸿蒙,语出《庄子·在宥》篇:“云将东游,过扶摇之枝,而适遭鸿蒙。”这里的鸿蒙,
是庄子虚拟出的人物,用来回答提问人“云将”的问题,并在一问一答中揭示鸿蒙的意义。
鸿蒙即元气也。因此,后人把鸿蒙当作元气未分、混沌初开之时的朴素境界,这与老子“返
本复初”的概念 _________。
近日,华为自主______的操作系统“鸿蒙”正式落地。这个带有浓浓“国风”味的名字,
具有重要文化含义的鸿蒙之境的构成是由中国传统文化和世界观组成。华为公司在给科技成
果命名的时候,用上了一本《山海经》:饕餮服务器、凌霄路由器、鲲鹏处理器芯片……用传
统文化元素命名科技创新成果,我国科研工作者借此展示了自己的浪漫。其实,如此浪漫情
怀在我国科研领城_______。首次登陆月球背面的登陆器名唤“嫦娥”,为其提供信号的中继
服务器名曰“鹊桥”,着陆点周围三个环形坑分别叫做“织女”“河鼓”和“天津”。
今天,我们仰望着古人曾经仰望过的星河时,( )。激动,_______它们拥有具有浪
漫主义气息的名字,_________过去一百年那段沉重的历史。前两次工业革命发生之时,我们
尚处于蒙昧当中。如今,中国有了鸿蒙系统,也可以举重若轻般将卫星命名为“悟空”,正
是得益于几代人的努力。
17. 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词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 ( )
A. 见仁见智 研发 比比皆是 不仅是 而且是
B. 不谋而合 研究 俯拾即是 不仅因为 更因为
C. 见仁见智 研究 俯拾即是 不仅是 而且是
D. 不谋而合 研发 比比皆是 不仅因为 更因为
18. 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 )
A. 构成了中国传统文化和世界观的,是由这个有浓浓“国风”味的名字和重要的文化含义鸿
- 20 -
蒙之境组成。
B. 这个带有浓浓“国风”味的名字,具有重要文化含义的鸿蒙之境是由中国传统文化和世界
观构成的。
C. 这个具有重要的文化含义,带有浓浓“国风”味的鸿蒙之境构成了中国传统文化和世界观
的组成部分。
D. 中国传统文化和世界观的构成,是由具有浓浓“国风”味的名字和重要的文化含义的鸿蒙
之境组成的。
19. 下列填入文中括号内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
A. 除了用词汇摹写出星空的激动外,再没有“今月曾经照古人”的感慨
B. 除了感慨“今月曾经照古人”之外,再也无法用词汇来摹写这份激动
C. 除了“今月曾经照古人”的感慨之外,很少有词汇能摹写出这份激动
D. 除了能用词汇摹写出这份激动外,就只有“今月曾经照古人”的感慨
【答案】17. D 18. B 19. C
【解析】
【17 题详解】
本题考查考生正确辨析和使用成语(词语、熟语)的能力。做此类题要从三个方面综合考虑
分析词语的基本义、感情色彩和语境。需要注意色彩不明,断词取义,对象误用,谦敬错位,
功能混乱,不合语境,望文生义等错误使用类型。本题要求选择“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词
语,全都恰当的一项”。
第一组:“不谋而合”:意思是指事先没有商量过,意见或行动却完全一致。“见仁见智”:
指对于同一个问题各人有各人的见解。结合“这与老子‘返本复初’的概念”分析可知,此
处应该是“与……一致”的意思,显然“不谋而合”更合语境,从而排除 AC。
第二组:“研究”:探求事物的真相、性质、规律等。“研发”:研究与开发。因操作系统
是一个全新的产品,所以应为“研发”,从而排除 B。
第三组,“比比皆是”:意思是到处都是,形容极其常见。“俯拾即是”:指低下头来随便
捡一捡就到处都是,形容十分多,又十分容易得到。语境主要讲“如此浪漫情怀在我国科研
领城”是常见的,选用“比比皆是”。后两空的虚词选择,从语境推知:两个分句都是“激
动”的原因且有递进关系。“不仅因为……更因为”更为顺畅。
故选 D。
【18 题详解】
- 21 -
本题考查辨析并修改病句能力。要做好这类题,应该熟记病句六大类型:语序不当、搭配不
当、成分残缺或赘余、不合逻辑、结构混乱、表意不明。同时,要掌握一些常见病句类型的
特殊标志。修改病句的时候,善于从语言层面、语法层面、逻辑层面去思考。本题要求选择
对“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
原句的语病是:结构混乱中的句式杂糅。修改时,可删去“……的构成”,也可将“构成是
由中国传统文化世界观的组成的”改为“构成了中国传统文化和世界观”。
A 项,结构混乱,句式杂糅,去掉“由……构成的”;还改变了句子所表达的原意。
C 项,句式杂糅的语病并没有消除,改为“构成了中国传统文化和世界观”。
D 项,虽然消除了句式杂糅的语病,但偷换了主语,改变了语意。
故选 B。
【19 题详解】
本题考查衔接能力。做语言连贯题,既要注意行文内容前后一致,也要注意语意表达的前后
勾连,还要注意结构的前后照应,辨别文段的整体语脉和内在思想的连贯性。做到话题统一,
句序合理,衔接和呼应自然。本题要求选择“下列填入文中括号内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
项”。
回答本题要注意前后文的照应,以及语意上的暗示。上文是“我们仰望着古人曾经仰望过的
星河”,后文是“激动,不仅仅……”,因此,所填句子的结尾词语以“激动”为佳。这样
可排除 AB 两项。D 项,“再也无法用词汇来摹写这份激动”说法过于绝对。
故选 C。
【点睛】语病主要分为两大类:结构性语病和语义性语病。对于结构性病句,考生应多从语
法角度分析,先压缩,再看搭配。要认真细致审读每个选项,重点注意分析并列短语作句子
成分与其他成分的搭配,可以将并列短语拆开逐一与其他成分搭配,验证其当否。对于结构
混乱句式杂糅的句子,先凭语感判定其不协调,再分别造成句子,再放回原文中,验证其当
否。对于语序不当的句子,先也要凭语感检测,再将不协调的词语或句子调换位置,看是否
通畅自然。对因不明词义而造成前后矛盾的语句,应尽力推敲出这个关键词语的含义,推敲
方法是拆字组词。
20.古人的名与字意义上往往有联系,或同义,或反义,或相关,或由此及彼,于联想中识雅
趣。比如周瑜,字公瑾,瑜与瑾都是美玉,“公瑾”象征了美好的外貌与品德。请从下面人
名中任选两个,并简要说明其名与字的意义关联。(全选的,按前两个分)
韩愈,字______________。说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22 -
苏轼,字______________。说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岳飞,字______________。说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 退之 (2). “愈”为“进”之意,和“退”相反,寓意人生要懂得进
退之道 (3). 子瞻 (4). “轼”指古代车前的横木。子瞻即“登轼而望之”,有高瞻远
瞩之意 (5). 鹏举 (6). “鹏举”是大鹏展翅高飞的意思。表现其志向远人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考生语言表达的能力。解答此类试题,应先明确题干要求“古人的名与字
意义上往往有联系,或同义,或反义,或相关,或由此及彼,于联想中识雅趣。比如周瑜,
字公瑾瑜与瑾都是美玉,‘公瑾’象征了美好的外貌与品德。请从下面人名中任选两个,并
简要说明其名与字的意义关联”,然后根据例句的提示,进行相关的释义。本题中,考生要
明确一些文学常识,如韩愈,字退之,苏轼,字子瞻,岳飞,字鹏举,然后根据这些人物的
字,写出其相关寓意,如:“愈”为“进”之意,和“退”相反,寓意人生要懂得进退之道
等等,注意括号内的要求“请从下面人名中任选两个,并简要说明其名与字的意义关联,全
选的,按前两个分”。
21.仿照画横线的句子,从下列作品中选择两个人物,另外续写两句话,构成一组排比句。要
求符合名著内容,符合语境,句式基本一致,每部作品只能选择一个人物。
《水浒传》《装在套子里的人》《边城》《三国演义》
在古今中外的经典文学作品中,文学大师们刻画了许多性格复杂的人物形象。他们或可笑,
或可爱;或可鄙,或可悲;或可叹,或可怜;或可惜,或可敬。正如堂吉诃德,不合时宜的
冒险让人觉得可笑,而不畏艰难的勇气又让人觉得可爱;……
(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 (1)正如别里科夫,辖制全城的行为让人觉得可鄙,而僵化刻板的人生
又让人觉得可悲; (2). (2)正如翠翠,兄死弟走的结局让人觉得可叹,而孤独等待的
结局又让人觉得可怜;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仿写句式以及名著阅读的能力。解答仿写类题目,要从形式和内容两方面
入手,同时考虑内在主旨与句间逻辑关系以及题目中对修辞手法的要求。考查名著阅读,要
求对名著基本内容有所了解,对名著中的人物有一定的认识。
- 23 -
本题要求从给出的文学作品中选择一个人物仿写,这就限定了仿写的内容。分析例句,句式
为“正如……而……”,“而”前后内容可形成递进或转折。同时把握结构,着眼特征,品
味语言,把握风格,抓住作品里的主要人物性格特点即可。
【点睛】句式仿写方法归纳 1.研究示例,把握中心。明确要求,就是认真阅读题干,明确题
目要求,在此基础上,认真研究示例。如果所给例句是一段话或一节诗,就要找出它的中心;
如果是一组有联系但相互独立的句子,就要把握它们各自的主旨或整体所围绕的话题。
2.对应已知,把握结构。仿用句式的结构要求往往寓于已知条件即例句或上下文中,作答时
必须明确要求仿用的是复句还是单句,句子的结构类型如何。如果是对联,还应弄清句子中
的短语类型、词性等。3.着眼特征,把握修辞。考纲指出了考生应掌握的比喻、比拟、借代、
夸张、排比、对偶、反复、设问、反问 9 种修辞格,仿用句式往往与修辞综合考查,考生要
抓住例句特征,认真辨析,弄清其修辞格。4.品味语言,把握风格。不同的语境往往需要不
同的语言风格。考生只有认真品味题中给出的语句,分析其风格特征,才能够仿写出与例句
语言风格一致的句子。
四、写作(60 分)
22.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某作家应邀到一所中学演讲,演讲之后让学生写纸条提问题。一张纸条上写着: 我很生
气,这个世界是不平等的,比如,我的爸爸为什么是一个农民?为什么我上学要走那么远的路,
我的同桌却坐着小汽车?为什么我只有一支笔,他却有那么大的一个铅笔盒?
这位作家看到这个纸条,马上想到了小说《简爱》中简爱的一句话:“你以为因为我穷,
低微,不美,矮小,我就没有灵魂没有心吗?站在上帝面前,我们是平等的。”
假如你是这位作家,你将如何同答那位同学的问题呢?请写一篇文章表明你的态度,阐述你
的看法。要求综合材料内容及含意,选好角度,确定立意,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 800 字。
【答案】例文:
说平等与不平等
一只稚嫩的手,一张呐喊的纸条。我要感谢这个同学对我的信任,能真诚地说出自己的
心里话。他说,这个世界是不平等的,我家为何是农民?我家为何没有小汽车?我为何没有
大大的铅笔盒?
我要说,这个同学是善于思考的,他提出了一个十分深刻的问题。但我要告诉你——平
等永远是相对的,我们在物质层面上永远是不平等的,但我们每个人在精神、人格上是永远
- 24 -
平等的。
为何我生于贫寒之家?为何同学坐小汽车上学?这些都是物质上的不平等。你无法选择
家庭,你无法选择父母,你也无法选择贫富。但这并不意味着你的人生没有前途,没有追求
幸福的自由,没有与别人平等的权利,简爱不也和你同样的遭遇吗?她穷,她矮,她丑,但
是她却说:“站在上帝面前,我们是平等的。”这个平等,就是精神、人格、灵魂上的平等。
周国平说:“一个心灵美好的女人可能其貌不扬,一个灵魂高贵的男人可能终身残疾。”
荷马是瞎子,贝多芬是聋子,拜伦是跛子,史铁生瘫痪,霍金只有眼睛在动,你说上帝对他
们平等吗?但丁被流放,索尔仁尼琴被驱逐,苏轼再三被贬,莎士比亚就是一个剧团的打杂
工,杰克•伦敦就是一个落魄的淘金者,你说上帝对他们平等吗?不平等呀。但是他们自己并
没有觉得与别人不平等啊。他们消沉了吗?颓废了吗?没有,他们恰恰是由此而愤发了,努
力了。他们正因为觉得自己在精神上与别人平等,所以才站到了人格高贵的灵魂高地。
我要问问这个同学,我们每个人的出身、家庭都是平等的吗?你是黄种人,他是黑种人;
你出生在亚洲,他出生在非洲;你是男孩,她是女孩;你的父亲是农民,他的父亲是富翁。
我们尽管有很多不平等,但我们与所有人却都是平等的,那就是人格与精神。
古语言:自古英雄多磨难,纨绔子弟少伟男。难道命运的不平等,就阻碍我们前行吗?
我想到了很多名人的际遇。那是贫寒而不屈的林肯;那是贫寒而得到歌德资助的诗人席勒;
那是贫寒的马克思,连自己的小女儿病死都无钱掩埋;那是“一箪食,一瓢饮,居陋巷”的颜
回不改其乐;那是“潦倒新停浊酒杯”的杜甫;那是夜晚抄书冻僵双手而不悔的宋濂。我要
说,正是因为这物质的、先天条件的不公平,恰恰为他们后来的成功打下了牢牢的顽强基石。
当然,社会的平等永远在前行。我国的精准扶贫,义务教育城乡全部免费,粮食补贴,
农村老人的养老金发放,职业教育的学业补助,大病就医的国家资助,哪一项不是惠民平等
的政策?完全物质的平等,在什么时代都是相对的。人类追求的平等是法律面前的人人平等,
生存权、发展权的平等,更是精神的平等。
岁月如花,柳线莺鸣;流年如梭,精神丰厚。我不知回答这位同学的问题当否?但请大
家记住林肯的话吧:“所有的人,生来都是平等的。”在物质上是存在不平等的,但在精神
与人格上却永远是平等的。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写作文的能力。
审题:本题是一道任务驱动型材料作文题,要求考生对材料所述事件发表看法。试题分析:
要想写好材料作文,就必须认真审视材料,设法找出材料中有关立意的点滴“标识”,反复
- 25 -
揣摩命题人既定的写作“走向”,尽量做到“顺竿子往上爬”,把握最佳立意角度。本则作
文应抓住这位同学这几句话思考立意,“这个世界是不平等的,比如,我的爸爸为什么是一
个农民?为什么我上学要走那么远的路,我的同桌却坐着小汽车?为什么我只有一支笔,他却
有那么大的一个铅笔盒”,从他所列举的情况来看,都是物质上的“不平等”,而人在精神
和人格上却是平等的。材料中能体现观点的核心句子是“你以为因为我穷,低微,不美,矮
小,我就没有灵魂没有心吗?站在上帝面前,我们是平等的”,这里面提到了几个角度,一
是关于“平等”的,这世界是人人平等的世界,高低贵贱只是人类为自己贴上的标签;二是,
善于发现生活中的美,自己的美;三是对生活的态度,要微笑以对,不要一味的报怨;四是
尘埃中的高贵,生活在尘埃中的人也必须有一颗高贵的灵魂。
立意:
这世界是人人平等的世界
微笑面对生活
每个人都有一颗高贵的灵魂
素材:
1 英国大作家萧伯纳,有一次在写作间歇时和邻居小女孩一起玩耍。萧伯纳对小女孩说:“回
家告诉你的妈妈,今天和你在一起玩的是萧伯纳。”小女孩也回应:“回家告诉你的妈妈,
就说和你一起玩的是克里佩斯莱娅。”萧伯纳感慨地说:“一个人不论有多大的成就,他在
人格上与任何人都是平等的。”
2 杜鲁门新当选美国总统,有人向他母亲祝贺:“你有这样的儿子,一定十分自豪。”杜鲁门
的母亲回答:“是的。我还有一个儿子同样让我骄傲。他现在正在地里挖土豆。”
3 平等是人类长期追求的美好理想。因此,当我们与他人相处时,无论他们的来历和地位如何,
我们都应以真诚、尊重、仁慈和礼貌对待彼此。我们应该深刻认识到歧视的错误和弊端,让
我们共同努力消除人与人之间的一切歧视,建立平等、真诚和和谐的人际关系和社会氛围。
平等待人,就从你、我做起!让我们努力建设更美好的明天,让我们努力创造一个美丽的世
界,使之成为每个人都享有平等权力的仙境!
4 一次,托尔斯泰在长途跋涉中,到一个小火车站的三等车厢的候车室歇息,忽然听见有人招
呼他:“老头儿!老头儿!”一位太太在车上探身车窗外喊他,“快去女洗手间把我的手提包拿
来,我忘在那儿了……”托尔斯泰急忙赶到那里,幸好,手提包还在。“多谢你了!”那太
太说,“给,这是给你的赏钱。”于是递给他一枚五个戈比的大铜钱。托尔斯泰不慌不忙地
装进了口袋。“您知道您把钱给谁了吗?”一位同行的旅客问这位太太。他认出了这个风尘
- 26 -
仆仆的赶路人就是大名鼎鼎的《战争与和平》的作者。“他就是列夫·尼古拉耶维奇·托尔
斯泰!”这位太太一听惊叫道:“天啊!我干的什么呀!列夫·尼古拉耶维奇,列夫·尼古拉耶
维奇!看在上帝的份上,原谅我吧,请把那枚铜钱还给我吧!把它给您,真不好意思。”“您
不用感到不安。”托尔斯泰回答说,“您没有做错什么,这五个戈比是我挣来的,所以我收
下了。”火车开动了,托尔斯泰微笑着,目送着渐行渐远的火车把那位不安的太太带走了。
层次结构:
文章首先从材料的问题入手来回答,开门见山提出自己的观点,那就是平等永远是相对的,
我们在物质层面上永远是不平等的,但我们每个人在精神、人格上是永远平等的。然后使用
引证法和例证法来论证观点,引用周国平的话和荷马,贝多芬,拜伦,史铁生,霍金,但丁,
索尔仁尼琴,苏轼,莎士比亚等被上天咬过的苹果,来论证他们自己并没有觉得与别人不平
等,他们没有消沉颓废,他们恰恰是由此而奋发了,努力了,所以才站到了人格高贵的灵魂
高地。可以说非常的具有说服力,这也恰恰是这篇文章的亮点。最后引用林肯的话收束全篇,
重申观点。做到了有理有据,观点鲜明。
【点睛】材料作文的审题:第一步,读懂材料,抓住主旨。首先要注意材料的特点:单则材
料要从整体上把握其主旨;多则材料应弄清它们的异同,从而把握中心;比喻性材料要理解
其比喻意义;含哲理性寓言材料,要把握其寓意。所谓抓住主旨(即材料的意向倾向和感情
倾向)。第二步,选择角度,准确立意主旨单一的材料据材料立意即可。蕴涵丰富的材料,可
从多角度立意,即发散思维多向立意。一般说来,一则材料至少可从肯定与否定两个角度审
视:“一事多人”的材料,有几个“人”往往就有几个审视角度;“一事多因”的材料,有
几个“因”往往就有几个审视角度。一个事件,针对其背景、写作目的的不同,就产生了几
个不同的审视角度。
- 27 -
相关文档
- 【语文】浙江省绍兴市诸暨中学20192021-06-0713页
- 【语文】四川省攀枝花市第十五中学2021-06-0715页
- 广西玉林市第十一中学2019-2020学2021-06-0719页
- 【语文】广东省佛山市顺德区容山中2021-06-0726页
- 江苏省泰州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2021-06-0716页
- 【语文】广西梧州市岑溪市2019-2022021-06-0719页
- 吉林省长春市实验中学2019-2020学2021-06-0726页
- 【语文】山东省济南市章丘区2019-22021-06-0712页
- 【语文】安徽省六安中学2019-20202021-06-0716页
- 山西省朔州市应县第一中学校2019-22021-06-071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