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94.50 KB
- 2021-06-07 发布
- 1、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淘文库整理发布,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请立即联系网站客服。
-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阅读内容确认后进行付费下载。
- 网站客服QQ:403074932
2019届一轮复习 小说阅读 教案(全国)
情节的三种考法
情节是小说中用以表现主题或人物性格的一系列有组织的生活事件。阅读小说,既要紧紧抓住某个事件,同时,也要注意事件的曲折跌宕。把握好故事情节,是欣赏小说的基础,也是整体感知文章的起点。命题者在为小说命题时,也必定以情节为出发点,从整体上设置理解文章内容的试题。有三种常见考法:情节梳理型、情节手法型、情节作用型。
考法一 梳理情节
[知能构建]
小说的情节是构成小说的三要素之一,是指小说中因人物之间的相互关系和人与环境间的矛盾冲突而产生的一系列生活事件发生、发展直至解决的整个过程。
“小说情节的构成”详见本专题第一节“明确小说三要素”。
常见设问
(2016·江苏卷)第④段中会明为什么逢人就问何时开火?请简要概括。
(2015·安徽卷)请用简洁的文字写出小说中小格对达子的态度的变化过程。
(2014·江苏卷)本文前五段写出了安娜的绝望,请简析其具体内容。
方法指导
“四抓”概括情节
抓线索
线索贯串小说的情节发展,它可以是某人、某物、某种情感、某个事件,还可以是时间、空间。阅读小说,抓住线索是把握小说故事发展的关键。如小说《项链》中的线索是项链,女主人公“借项链—丢项链—赔项链—还债务—发现项链是赝品”,都与“项链”有关。
抓过程
事件的发展过程一般分为开端、发展、高潮、结局这几部分,把握事件的这些关键点即可梳理情节。同时还要注意在具体作品中,出于作者的艺术构思,有时不一定按照现实中事件发生、发展的自然顺序来写,有时可以省略某一部分,有时可颠倒或交错。
抓人物
在事件发展的不同阶段,人物的心理情感会有所变化,把握人物心理描写的相关信息,按照人物情感变化即可梳理出情节脉络。
抓空间
小说的故事,是在一定的时间和空间内发生的,不同的场所会有不同的情节。抓住场所的变换,也可概括出情节。如《林教头风雪山神庙》就可按照林冲活动的地点概括情节:酒店遇故交、市场买刀寻敌、看管草料场、风雪夜山神庙复仇。
答题模板
模板一:主人公在……时候,……地点,做了……事情。
模板二:小说先写了……,接着写了……,又写了……,最后写了……。
模板三:小说的主要情节有:①……②……③……④……。
[真题示法]
(2013·重庆卷)阅读下文,完成后面的问题。
枪口下的人格
徐树建
①这是1944年的8月,德国人占领下的巴黎。在一家咖啡馆里,一名叫霍夫曼的德国少校脑后忽然被顶上一件冰凉的东西,随即有人大声命令道:“霍夫曼少校,举起你的手来。”
②霍夫曼大吃一惊,只得举起双手,一任挎在腰间的手枪被抽走,等转头一看顿时又气又羞,原来,刚才顶着自己的并不是枪,仅仅是一柄铲子,而俘虏他的人竟是贝尔蒂——他的房东。
③德国军队占领巴黎后,霍夫曼就住在贝尔蒂家。他对贝尔蒂一家还算客气,不过,那更是一种骨子里的轻蔑。此刻,望着霍夫曼疑惑不解的样子,贝尔蒂自豪地说:“我们起义了,全城都解放了,现在,我要把你押送到战俘营里。”
④于是霍夫曼不得不在前面走。这时贝尔蒂的邻居迈尔迎面过来,冲上前对着霍夫曼就是一口黏痰。霍夫曼不动声色地擦掉脸上的黏痰,然后傲慢地说:“先生,你太没有风度了。作为一名有尊严的帝国军人,我鄙视你。”迈尔听了暴跳如雷,挥舞着拳头要上前揍他,更有几个围观的人大叫起来:“扒了他的衣裳,用石块砸死这个德国佬。”
⑤贝尔蒂死命拉住迈尔,又对众人说:“他是一个俘虏,理应得到应有的尊重,还是让法律来审判他吧。”霍夫曼听了,对贝尔蒂微微弯腰,说:“谢谢。”
⑥贝尔蒂呵斥道:“收起你那一套吧。你一个双手沾满无辜者鲜血的刽子手,有何风度、尊严可言?”
⑦霍夫曼被关进了战俘营。谁知刚过去几个小时,这座城市又被德军重新占领,然后,大伙像猪羊一样全被赶到广场上。
⑧霍夫曼和其他俘虏自然得到了解救,他们趾高气扬地走到大伙面前,挨个指认几个小时前俘虏他们的人。
⑨只要他们一指认出谁,那人就会被粗暴地强拉出来当众杀死。
⑩一会儿轮到霍夫曼指认了,他一双狼似的眼睛从一张张惊慌失措的脸上扫过。没有人能忍受他的目光,大家不得不低下头,只有一双眼睛避也不避,那人正是贝尔蒂。
⑪只见霍夫曼盯着贝尔蒂,轻声说:“你维护了我的尊严,现在,该是我回报的时候了。”说着,径直走过贝尔蒂的面前。
⑫贝尔蒂得救了。虽然他不怕死,但活着毕竟是一件令人高兴的事,他从心底里暗暗感谢霍夫曼。
⑬就在这时,听到霍夫曼锐声叫了起来:“俘虏我的人就是他,给我毙了他。”随着一声惊恐的叫声,早有两个如狼似虎的德国军人冲过去,揪出迈尔。
⑭德国人的手指不由分说地搭上了扳机,迈尔早就吓瘫了,面无人色,连裤子都湿了一大片。
⑮就在这千钧一发之际,有人大叫起来:“霍夫曼,你认错人了,俘虏你的人不是他,而是我。”所有人全惊呆了,霍夫曼更是大吃一惊,大叫的人是贝尔蒂。
⑯霍夫曼一下子语无伦次起来:“贝尔蒂先生,你这是怎么了?你头昏了吗?”
⑰贝尔蒂从队列中笔直地走出来,一脸平静地说:“霍夫曼先生,你怎么可以泄私愤呢?你所谓的风度呢?”
⑱霍夫曼大脑里一片糨糊,摇着头呻吟着说:“贝尔蒂先生,你这是开玩笑吧?明明是这个可恶的人俘虏我的嘛……”
⑲贝尔蒂口齿分外清晰、分外响亮地说:“霍夫曼先生,请以你一向引以为豪的尊严起誓,俘虏你的人到底是谁?”
⑳霍夫曼一下子脸如死灰,无力地问道:“为什么?你这是为什么?”贝尔蒂微笑着说:“在我们心目中,尊严和风度的重量绝不比你们轻,甚至比生命还要重。”
枪响了,贝尔蒂倒了下去。对着这个伟大的灵魂,霍夫曼缓缓地把腰弯了下去。
(有删改)
请围绕主人公贝尔蒂梳理文章的基本情节。(5分)
[尝试解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题思维】 第一步:审题干,明题型。题干已明确本题属于“情节梳理题”,并且还明确了围绕“主人公贝尔蒂”梳理。
第二步:定角度,找对应。小说很明显是按照“开端、发展、高潮、结局”的结构形式行文的,所以要先依据这个思路划分段落、切分层次,不难得出答案。
思考角度
文中对应的答案要点
开端(①~③段)
贝尔蒂俘敌_
发展(④~⑥段)
贝尔蒂护俘
发展(⑦~⑧段)
贝尔蒂被俘
高潮(⑨~⑫段)
贝尔蒂脱险
结局(⑬~段)
贝尔蒂赴死
【答案】 基本情节:(贝尔蒂)俘敌——护俘——被俘——脱险——赴死。(每点1分)
考法二 分析情节手法
[知能构建]
情节手法是指为使小说情节连贯、脉络清晰、结构紧凑而运用的各种艺术技巧,具体包含情节叙述手法和情节结构手法。情节叙述手法是指作者如何叙述故事的技巧,包含叙述手法和叙述人称;情节结构手法指作者在安排开端、发展、高潮、结局过程中运用的悬念设置、伏笔照应等技巧。
一、情节叙述手法
1.叙述人称和叙述视角
类别
表达效果(作用)
第一人称
(有限视角)
第一人称只能局限于叙述人的所见所闻,与“有限视角”一样会受到一定的叙述限制,但它能使小说显得真实亲切,能够拉近与读者的距离,同时便于抒发感情。
第二人称
严格来说,第二人称算不上一种叙述视角。第二人称拉近了叙述者与人物之间的距离,增强了文章的抒情性和亲切感,便于感情交流 。
第三人称
(全知视角)
第三人称不受叙述者的见闻和感受的约束,相对自由。它可以深入人物内心,将人物的心理活动告诉读者;还可以展示不同人物在不同地点同时发生的事情;使事件显得客观。
2.叙述方式
类别
表达效果(作用)
顺叙
情节发展脉络分明,层次清晰。
倒叙
制造悬念,引人入胜。
插叙
对主要情节或中心事件做必要的铺垫、照应、补充、说明,使情节更完整,结构更严密,内容更充实。插叙的内容是基本事件之外的,去掉它,不影响故事的完整性。
补叙
对上文的内容做补充交代,有助于更好地表达主题,使文章结构完整,行文跌宕起伏,收到出人意料的效果。若无补叙,就会影响故事的完整性。
平叙
常称为“花开两朵,各表一枝”,条理清楚,便于了解事情的来龙去脉。
二、情节安排技巧
手法
概念分析及作用阐释
悬念
指作者为了激活读者的“紧张与期待的心情”,在艺术处理上采取的一种积极手段。通俗地说,它是指在小说的叙述中先设置一个谜面,藏起谜底,在适当的时候再予以点破,使读者的期待心理得到满足。悬念的主要作用是吸引读者,引人入胜。
抑扬
指对写作对象或欲扬先抑或欲抑先扬,然后陡然一转,出乎读者所料,从而使文势曲折多变,使文章产生峰回路转、跌宕起伏的效果,增强作品的可读性。
照应
又叫呼应,是篇章间的伏笔照应。照应能使情节连贯,脉络清晰,结构紧凑。
伏笔
指作者对将要在作品中出现的人物或事件,预先做的提示或暗示。伏笔用得好,可使全文前后呼应,结构更严谨,情节发展更合理,前因后果更分明。
对比
把两种对立的事物或者同一事物的两个不同方面,放在一起相互比较。对比的作用一般是渲染气氛、表现人物或突出主题。
衬托
指描绘某一事物来表现另一事物的艺术手法,它分为正衬和反衬两种。衬托可以使文章更生动,人物、事物形象更突出,主题更鲜明。
铺垫
也称铺叙衬垫,它是为了衬托主要人物或事物而铺叙另外的人物或事物以做衬垫。运用铺垫写法是为了蓄积气势,突出文章主旨。
突转
在小说结尾部分,作者常常采用突转的方法形成情节的某种“巧合”,
某种意料之外的反转,或者是形成人物性格的“急剧改变”。这种突转常收到意料之外、情理之中的效果,对表现小说主旨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
常见设问
(2017·全国卷Ⅰ)小说以“渴”为中心谋篇布局,这有什么好处?请简要说明。
(2017·浙江卷)小说设置了一个意外的结尾,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2015·全国卷Ⅰ)小说有明暗两条线索,分别是什么?这样处理有什么好处?请简要分析。
方法指导
赏析情节手法的“3步骤”
第一步,审视文本,点出某种或多种情节手法、技巧;
第二步,密切结合文本情节的具体内容分析其具体表现;
第三步,联系小说的三要素分析手法、技巧的艺术效果,有时要分析读者效果。
答题模板
情节结构技巧+结合文本具体分析+技巧效果(对塑造人物形象和表达主题的作用)
[真题示法]
(2017·浙江卷)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的题目。
一种美味
巩高峰
他清晰地记得,六岁那年夏天的那个傍晚,当他把一条巴掌大的草鱼捧到母亲面前时,母亲眼里第一次出现了一种陌生的光。他甚至觉得,他在母亲眼里一定是突然有了地位的,这种感觉在随后下地干活回来的父亲和两位哥哥眼里也得到了证实。
他有些受宠若惊。此前,他的生活就是满村子蹿,上树掏鸟窝,扒房檐摘桃偷瓜。因此,每天的饭都没准时过,啥时肚子饿了回家吃饭,都要先挨上父亲或母亲的一顿打才能挨着饭碗的边儿。
那天不一样,母亲把双手在围裙上擦了又擦。母亲终于接过那条鱼时,他忽然有一点点失望,那条本来大得超出他意料的鱼,在母亲的双手之间动弹时,竟然显得那么瘦小。
准确地说,在那之前他没吃过鱼,唇齿间也回荡不起勾涎引馋的味道。他相信两个哥哥应该也极少尝过这东西。在母亲的招呼下,他们手忙脚乱地争抢母亲递过的准备装豆腐的瓷碗。豆腐,是跟年联系在一起的东西了。天!为了那条鱼,母亲要舀一瓷碗的黄豆种子去换半瓷碗的豆腐来搭配。隐隐约约地,他有了美味的概念,还有慢慢浓起来的期待。
父亲坐在灶前一边看着火苗舔着锅底,一边简单地埋怨了几句,似乎是嫌母亲把鱼洗得太干净了,没了鱼腥味。这已经是难得的意外了,平日里,父亲一个礼拜可能也就说这么一句话。父亲埋怨时,母亲正在把那条鱼放进锅里,她轻手轻脚,似乎开了膛破了肚的草鱼还会有被烫痛的感觉。父亲笑了笑,带着点儿嘲意。母亲嗔怪着说,你笑什么笑!鱼真的还没死,还在锅里游呢。说着,母亲还掀了锅盖让父亲看。父亲保持着笑意,不愿起身。
母亲拿着装了葱段蒜末的碗,就那么站着等水烧开。
他则坐在桌前,
看这一切时他是不是双手托着腮?他忘了。反正所有的记忆都是那条鱼和围绕着那条鱼而产生的梦一般陌生的气息。那天什么活都不用他干,他是这顿美味的缔造者,可以游手好闲。父母的举动让他觉得他有这个资格。
在豆腐到来时,母亲甚至都没来得及埋怨一下一贯喜欢缺斤短两的豆腐贩子,因为豆腐马上就被切成块下了锅。美味,让他带着很多的迫不及待,还有一点点的张皇。张皇什么呢?鱼都在锅里了,它还能游回村头那条沟里去?不过这种张皇让他有点儿熟悉,在沟里捉到鱼时他也这么心慌来着,因为连他自己都不相信,那条沟里竟然会有鱼。
来不及细细回味了,豆腐一下锅,屋子里顿时鲜香扑鼻。他是第一次知道,鱼的味道原来是这样的,新鲜得让人稍稍发晕。在鱼汤从锅里到上桌之间,他拼命地翕动鼻翼,贪婪地往肺里装这些味道。他相信装得越多,回味的时间就越长。
至于那锅鱼汤具体是什么滋味,他倒完全不记得哪怕一点儿细节。因为全家吃饭喝鱼汤的状态都有些鲁莽,只有嘴唇和汤接触的呼呼声,一碗接一碗时勺子与锅碰撞的叮当声,还有一口与另一口之间换气时隐约的急促。
那天饭桌上的气氛也不一样,一家人习惯的默不作声完全没了踪影,父亲开口谈天气了,两个哥哥则说了今年可能的收成。而母亲,只是嘴含笑意,一遍又一遍地给大家盛汤。
最后,父亲说了一句有点儿没头没脑的话,父亲说,三子该上学了。
他就叫三子。如今回想起来,对鱼汤食不知味的原因应该就是这句话。两个哥哥没进过一天学校的大门。现在到了他三子,父亲说他该上学了。该,就是要,快要的意思。他忘了两个哥哥投过来的眼神的内容,他忘了鱼汤是什么味道,他忘了那个晚上的一切细节。
美味?美味是什么味呢?当他终于能背着书包从村头墙角中出来,忸怩地走进学校的大门,他离美味的书面意思越来越近。但是,他知道美味的真正意思并不是之后的上学,仍然是有鱼的那天晚上——
两个哥哥忽然就饱了,先后离开桌子回屋睡觉,可是鱼汤每个人起码还可以盛两碗。他们没解释为什么,也不用解释,地里的活要起早贪黑,否则这种鱼加豆腐的美味只能还是好多年享受一次。父亲愣了愣,恢复了以往不苟言笑的表情。母亲端着碗,出神,她似乎用眼神示意过父亲别口不择言,但是现在她卸去了笑容,朝着屋外黑糊糊的夜空,一直出神。
可是羊要进圈,牛要喂草,猪还要吃食。都这么愣着不能解决一点儿问题。他起身去做,也只有他还有心情做。
坐在灶前添柴火煮猪食时,已经是最后一件事了。把火点着,添第二把柴火的时候,他就抓着了一个黏黏软软的东西,凑到灶前的火光里一看,是那条鱼!从锅里蹦到地面,它显然已经超越了极限。现在,它早已死了,只是眼里还闪着一丝诡异的光。
(本文有删改)
小说设置了一个意外的结尾,这样写有什么好处?(6分)
[尝试解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题思维】 第一步,审视文本,点出某种或多种情节手法、技巧。这篇小说“意外的结尾”,呈现出“欧·亨利式”的特点,既在意料之外,又在情理之中。
第二步,结合文本情节的具体内容分析其具体表现。小说前文中多次描写母亲炖鱼的细节和自己的感受,如“掀锅盖”“忘了味道”等,给人一种鱼在锅中的错觉,而鱼在锅外的结尾完全出人意料,从而使结尾呈现出一种魔幻的“诡异”色彩。
第三步:联系小说的三要素分析手法、技巧的艺术效果,有时要分析读者效果。鱼未入汤,家人却依然觉得美味,从而引发读者对“美味”的深度思考。
【答案】 ①情节在结尾处突然逆转,在出人意料的戏剧性效果上,与“欧·亨利式”的结尾有暗合相通之处。②因前文设置的伏笔若有若无(“掀锅盖”“不记得细节”“忘了味道”等),让结尾呈现出某种魔幻色彩。③结尾情节安排表明“鱼未入汤”,诡异之处有深意,引发读者对美味意蕴作深度的思考与探究。④结尾提示了“美味”的含义有表里两层,与标题“一种美味”构成呼应。(每点2分,答出三点即可)
作品是怎样叙述“一种美味”这一故事的?这样写有什么好处?请简要分析。(6分)
[尝试解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①以第三人称的视角来叙事,使事件显得客观;②通过“他”的所见所闻,引入吃鱼的故事,推动故事情节的发展;③通过故事的叙述,刻画了人物形象,揭示了文章主旨。(每点2分,答出三点得6分)
考法三 分析情节作用
[知能构建]
小说的情节主要有两方面的作用:一是内容上为塑造人物、表现主题服务,为情节发展服务;二是结构上呼应标题、设置悬念、照应文段、埋下伏笔、为后面的情节做铺垫、推动情节发展等。因某一情节在文中所处位置的不同,一般可从以下几个方面考虑其作用。
1.开头的类型及作用
2.中间情节的作用
3.小说结尾的常见类型及其作用
方 式
作 用
出人意料
的结局
①从结构安排上看,它使平淡的故事情节陡然生出波澜,猛烈撞击读者的心灵,产生震撼人心的力量;②从表现手法上看,与前文的伏笔相照应,使人觉得在情理之中;③突出人物形象;④突出文章主旨。
令人感伤
的结局
①从主题上看,能更好地深化主题;②从表现人物性格上看,能更好地塑造人物性格;③这种结局令人感动,令人回味,引人思考。
令人欢喜
的结局
①从表达效果上看,小说的喜剧结局能够给读者留下广阔的想象空间,耐人寻味;②从阅读者的情感体验上看,符合人们阅读的心理预期,容易引起读者的共鸣,给人以欣慰、愉悦之感;③从主题上看,这样的结局凸显的美好人性,符合大众对审美的追求。
留下空白
的结局
小说结尾戛然而止,留下了“空白”让读者想象,进行艺术再创造。
常见设问
(2017·全国卷Ⅰ)小说以一个没有谜底的“美好的谜”结尾,这样处理有怎样的艺术效果?请结合作品进行分析。
(2016·山东卷)小说写吴秋明讲述“绒布妈妈”实验,有什么作用?
(2015·全国卷Ⅰ)小说三次写马兰花流泪,每次流泪的表现都不同,心情也不一样。请结合小说内容进行具体分析,并说明这样写有什么效果。
方法指导
解答情节作用类题目2大角度
结构角度
照应前文;承上启下;线索,贯串全文;设置悬念,埋下伏笔;为后面情节做铺垫,推动情节发展,使情节曲折生动等。(关键术语:照应、悬念、伏笔、铺垫)
内容角度
对环境的作用
突出/交代人物活动的环境,使环境更具典型性等。
对人物的作用
塑造了……的人物形象,表现了人物……的性格或精神,刻画了人物……的心理,使人物形象更加丰满等。
对主题的作用
揭示/表达/寄托/暗示了……的主题,深化主题,突出主题,丰富主题等。
对读者感受的作用
设置悬念,吸引读者注意力,引起读者的阅读兴趣,引发读者思考等。
特别提示:
“‘四考虑’+‘一感受’”模式
小说作用类题目(包含情节作用、人物作用、环境作用)都可以从情节、环境、人物、主题这四方面考虑,另外还可以加入读者的感受。也就是这三类作用类题,除了考虑对本身的作用外,还要考虑其他三方面,还有读者的感受,这就是“‘四考虑’+‘一感受’”模式。
[真题示法]
(2016·山东卷)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的题目。
天气晴朗,蓝天白云的,一眼望去很惬意。你眼中的世界实际是你心理的投射,吴秋明如果在旁边肯定会这样说的。马骁驭不禁微微一笑。
到达小区,门口的保安照例拦住了马骁驭的车,他报了门牌号码和户主姓名,栏杆抬了起来。他忽然感觉自己心里的那根栏杆,也是这样抬起来的,只是从栏杆下通过的,应该是吴秋明。
马骁驭从后视镜里看了眼自己,感觉自己依然算得上英俊,就算减去百分之三十的夸大,也还不错。
吴秋明快速走来,难得地穿了件蓝色小碎花的薄棉衣,看上去是旧的。马骁驭心里打了一个闪,想起了母亲。也许是注意到了马骁驭的眼光,吴秋明上车后主动解释说,这件衣服会让孩子们感到亲切。
马骁驭说,你真有心。
吴秋明说,你知道那个著名的“绒布妈妈”实验吧?
马骁驭说,不知道。
吴秋明说,是上个世纪一个叫哈利·哈洛的心理学家做的实验,他把刚刚出生的小猴子和妈妈分开,关在笼子里用奶瓶喂养。他发现这样喂养的小猴子虽然更强壮一些,但却总是吮手指头,发呆,神情漠然。他分析是缺少母爱的缘故,于是给小猴子做了两个假妈妈,一个是有奶的“铁皮妈妈”,一个是没有奶的“绒布妈妈”。结果哈洛惊奇地发现,小猴子只会在饿了时才去“铁皮妈妈”那里吃奶,绝大多数时间,它们都依偎在“绒布妈妈”的怀里。这个实验说明,母亲并不仅仅意味着有食物,还要有温暖的怀抱。温暖的怀抱对小猴子来说非常重要。
马骁驭说,不愧是心理学博士,太有意思了。
吴秋明笑道,所以我每次去儿童村,都要一个个挨着去拥抱那些孩子。尤其是两三岁的孩子,我会多抱他们一会儿。我给不了他们一个完整的家,但至少给他们一个温暖的怀抱。我知道那对他们来说有多重要,也许他们自己都意识不到。何况我不仅仅是“绒布妈妈”,我还有温暖,有心跳,有笑容。我真心爱他们。
马骁驭忽然有了一种拥抱吴秋明的冲动。
他暗想,也许吴秋明没有意识到,这拥抱其实是彼此需要的。她作为一个女人,肯定有做母亲的天性,每周和孩子们一起待一天,彼此都有益处。何况,一个长期单身的女人,也是需要拥抱的。
到了西郊,停好车,他们一起走入一条小巷。
吴秋明虽然个子矮小,步子却很大。马骁驭感觉和她走在一起速度蛮接近。进入一条小巷,
眼前出现了一个旧木门。马骁驭一眼看到了门旁边挂的牌子——某某市第一儿童村。
吴秋明熟门熟路地进入,正在院子里玩耍的孩子们围上来叫吴妈妈。吴秋明左揽右抱,踉跄地往里走,和迎上来的老师们一一握手,并把身后的马骁驭介绍给他们。
后院停着一辆卡车,几个老师在搬运卸下来的纸箱,大一点儿的孩子也在帮忙搬。马骁驭也连忙过去帮忙,但被老师们阻止了,她们热情地把他拉进办公室,要他喝茶。马骁驭咨询了老师们很多关于孩子的问题。这些孩子大多是被遗弃的,和正常家庭长大的孩子相比,在心理上有许多不同。马骁驭边听边产生了做课题研究的冲动。
马骁驭从办公室出来,一眼看到院子里一个场景——吴秋明挽着袖子在给几个女孩子洗头。初秋的阳光洒在院子里,让这普通的场景呈现出非同一般的美丽。一个已经洗好头的女孩儿,披着湿漉漉的头发在一旁递毛巾,吴秋明舀起一瓢水,缓慢地淋到水池边另一个女孩子的头上。阳光穿透水柱,发出宝石的光芒。
马骁驭定定地站在那里。这样的场景他在哪里见过?他仿佛见到了自己的灵魂,随时都在,却无法捕捉。他一动不敢动,害怕惊动它,打碎它。
那一刻,他动心了,再次动心了。一个人对一个人的动心,肯定是一次又一次。尤其是在他们这个年龄,需要无数次的小动心,才能汇合成冲破樊篱的勇气。
他看到吴秋明拧干毛巾,给孩子擦头发,很认真,很仔细,脸上洋溢着一种光芒,这光芒让马骁驭忽然有了一种把吴秋明拥入怀中的冲动。
他走过去,帮吴秋明把用过的毛巾搓干净,一一晾在铁丝上;转过身时,看见一个头发湿漉漉的女孩子正趴在吴秋明的怀里,左右摇晃,半个脸埋在她怀里,半个脸沐浴在阳光下。另一个小男孩儿跑过来说,还有我,还有我,吴妈妈!吴秋明伸出另一只胳膊搂住了他。
马骁驭拿出手机,拍下了这个画面。
而后他走到她身边,以从未有过的语调说,以后我每次都和你一起来!
(节选自裘山山《琴声何来》,有删改)
1.小说写吴秋明讲述“绒布妈妈”实验,有什么作用?(4分)
[尝试解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题思维】 第一步:审题干,明题型。“吴秋明讲述‘绒布妈妈’实验”属于小说中的一个情节,题干中又有“作用”,本题就属于“情节作用”题,应在脑海中检索“情节作用”题目的答题角度。
第二步:定角度,找对应。
思考角度
文中对应的答案要点
结
构
角
与全文情节的关系
“绒布妈妈”实验写在文章的第6至第8段,属于文章的中间部分,有承上启下的作用,而引出这个话题的正是上文所写的吴秋明穿了件蓝色小碎花的薄棉衣,这为下文写吴秋明去儿童村与孩子们互动做了铺垫
度
。当然,“马骁驭”也是通过听这个实验对吴秋明有了新的认识,推动着情节继续发展。
与人物的关系
“绒布妈妈”实验是对猴子进行实验,而讲述者吴秋明能讲述这样的实验,暗示了人物心理学博士的身份。
与环境的关系
实验中的猴子与妈妈分开了,缺少母爱;“第一儿童村”的孩子“大多是被遗弃的”,也缺少母爱,他们所处的环境是相似的,这个实验已经暗示了孩子们的生长环境,所以小说写吴秋明讲述“绒布妈妈”实验,又有暗示环境的作用。(此点较深刻,可不答。)
内
容
角
度
与主旨的关系
“绒布妈妈”实验通过对猴子进行实验而验证了一个道理,就是孩子不仅需要物质上的资助,更需要感情上的关爱。文本中有直接点出主旨的词语“温暖”。
与读者的关系
“吴秋明上车后主动解释说,这件衣服会让孩子们感到亲切”已经设置悬念,文章没有接着解释悬念,却反而宕开一笔讲“绒布妈妈”实验,通过实验揭示穿衣原因,吸引读者的阅读兴趣。(这一点是小说共有的特点,亦可不答。)
【答案】 ①突出了吴秋明心理学博士的身份(从情节与人物的关系),说明她懂得“温暖的怀抱”对孩子的重要性(从情节与主旨的关系);②交代吴秋明穿碎花薄棉衣去儿童村的原因(从情节与全文情节的关系);③引出下文,马骁驭对吴秋明产生了新认识(从情节与全文情节的关系);④为下文吴秋明在儿童村与孩子们的亲密互动做铺垫(从情节与全文情节的关系)。(每点2分,答出两点即可)
2.文中为什么要写到马骁驭的三次心理冲动?结合全文,谈谈你的认识。(4分)
[尝试解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①(从情节与全文情节的关系看:)三次心理冲动将马骁驭对吴秋明的了解认识逐层展开,使小说脉络更加清晰;②(从情节与人物的关系看:)三次心理冲动写出了马骁驭不同的思想感情,从侧面塑造了吴秋明形象;③(从情节与主旨的关系看:)三次心理冲动都源于吴秋明对孤儿的独特关爱所呈现的善心与爱意,吴秋明付出爱的同时也获得了爱,深化了主题。(每点2分,答出两点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