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59.00 KB
- 2021-06-07 发布
- 1、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淘文库整理发布,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请立即联系网站客服。
-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阅读内容确认后进行付费下载。
- 网站客服QQ:403074932
课时作业 34 非连续性文本阅读创新题
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5 题。
材料一:
《流浪地球》的票房奇迹,加上此前《三体》的热销,刘慈欣的
作品影响巨大,但社会各界的评价却颇有两极分化之势。
刘慈欣的大多数作品都没有精巧的剧情或百转千回的人物感情,
更多是直接甩出一个个宏大震撼的设定,靠设定本身为读者带来审美
快感。在他笔下,主人公与他人的情感联结不过是宇宙规律中很小的
部分,和人类命运、宇宙洪荒相比,根本不值一提。刘慈欣自称是“一
个疯狂的技术主义者”,他坦承自己“喜欢文学因素较少、科幻因素
较多的科幻作品,一直认为,透视现实和剖析人性不是科幻小说的任
务,更不是它的优势”,甚至有过“把科幻从文学剥离出来”的激进
想法。在写作的过程中,刘慈欣却逐渐意识到需要保持“科学性与文
学性的平衡、思想性与可读性的平衡、作为文学的科幻与作为商品的
科幻的平衡”,他后来的作品“正是这些平衡的结果”,这“或多或
少地背叛了自己的科幻理念”。
刘慈欣对文笔的优劣也并不是没有自觉。他评价阿西莫夫的文
笔,“平直、单色调、刚硬、呆板……几乎所有这类文学上的负面词
都可以用来形容他的文笔”,却又话锋一转,表示“这种笔调无论如
何是不适合文学的,但却很适合科幻,也使他的小说风靡世界”。刘
慈欣对于他敬仰的阿西莫夫的描述,显然也适用于他自己的文风。
(摘编自冰村《刘慈欣:黄金年代的守望者》)
材料二:
为什么有人认为科幻小说欠缺文学性?
科幻小说描绘幻想世界,我们当然能够发现幻想世界与现实世界
的某些相似性,但是在细节设置和整体结构方面,幻想世界是超出我
们现在的社会结构和人的行为心理的。一般的小说在进行情节描绘的
时候,存在一种天然的便利性,作者不用浪费笔墨在整个世界的构想
上,细节的描绘和推陈出新就成了这些小说的长处。作家也不必为新
的人际关系、社会行为、世界结构负责,只需直接去描绘既有世界下
细微的情感波澜和社会反应即可。相比而言,每一部科幻小说都是在
创造一个新世界,每个细节都牵涉新世界的结构,要为人物的行动设
计好相应情境,因此他们必须不断插入结构因素的解释。作家一旦将
笔墨只集中在这些大的框架上,作品整体的文风就不免显得疏阔。读
者依据传统的阅读体验去衡量,往往就会觉得科幻小说过于粗陋,即
便是《三体》,在人物设置和情感描写上也显得新异有余,细致不足。
从题材来说,科幻小说关注探索与发现,在某种程度上,这对细
致的形式也产生排斥,从客观上导致了科幻小说文学性的欠缺。探索
的乐趣在于惊奇,要达到惊奇,必须在情节设计上出乎意料。遥远星
系、微观世界、新奇未来、不断穿越……在这些或恢宏或奇诡的题材
的映衬下,科幻小说对形式的探索并不用力,因为形式探索无法与新
奇世界的探索形成同等的阅读快感。
可见,科幻小说的特性导致了它的努力方向不会是传统的文学
性,而集中于新世界的探索以及新世界人性结构的深度开掘,其实这
些方面自有其文学魅力。那么,我们为什么不能够反过来看待科幻小
说呢?文学理论家卡勒提出,文学性其实就像杂草。没有任何一种草
天生就是杂草,杂草是根据人们的目的来划分的。如果希望庭院里种
的是鲜花,那么任意生长起来的蕨类植物就是杂草;如果希望种植野
菜,那么偶尔生长的鲜花就是杂草。文学史中的文学性已经形成惯性,
但是这并不表明所有的文学性都是如此。如果缺乏变革意识,那么我
们就陷入将文学性纯粹化、永恒化的误区,而这种态度忽视了文学性
形成的机制。
文学性重要吗?重要。一种文学范式稳定之后,各种文学规则才
得以确立。但当新的文学样式崛起,挑战既有文学范式的时候,我们
会发现原有的文学性不足以涵盖新的文学样式,这时文学性本身也要
改造。在科幻作品面前,假如不顾时代的要求,把文学性固化,那么
科幻小说会沿着自己的方向掘进,而将基于文学史树立起来的文学性
抛在脑后。
(摘编自王峰《科幻小说何须在意“文学性”?》)
材料三:
科幻小说是姓“科”还是姓“文”,一直有争论。就如武侠小说
是武侠题材的小说,不等于武术和侠行;侦探小说是侦探题材的小说,
不等于刑侦侦破;科幻小说是科学幻想题材的小说,不等于科学技术。
科幻小说当然姓“文”,是将科学想象寄予文学思维的一种文学文
类。以刘慈欣、王晋康和韩松这“三剑客”的作品为代表的当代中国
科幻小说的文学思维有了明显变化:一是因果关系的时间叙事结构已
被打破,现实和虚拟交织的时空组织造就了结构的精美;二是类型小
说的通俗化和现代主义的意念化成为小说情节模式的重要形态。
《三体》的第一部《地球往事》基本上还是时间叙事;第二部《黑
暗森林》时间叙事渐渐弱化,空间叙事上升为叙事主体;到了第三部
《死神永生》中,地球文明和三体文明结合在一起,小说叙事由空间
对抗变成融合循环,形成一个精美的轮回式的叙事结构。类型小说的
情节模式在刘慈欣和王晋康的小说中相当明显,而韩松的叙事有着鲜
明的现代主义的变异风格。
(摘编自汤哲声《论中国当代科幻小说的思维和边界》)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D )
A.科幻小说注重对幻想世界的描绘,要集中于创造新的世界框
架,无暇对具体情节和人物情感做细致描绘。
B.科幻小说关注探索与发现,更看重题材的新奇,而不是形式
的讲究,所以在文体形式的探索上较为随意。
C.材料二可以从学理上解释材料一中的现象,并指出被传统的
文学所排斥的刻板的文风恰是科幻文学需要的。
D.材料三认为当下中国科幻小说的“文学思维”有变化,这里
“文学思维”的含义不同于材料二论及的科幻小说的“文学性”。
解析:A 项,原文有“即便是《三体》,在人物设置和情感描写
上也显得新异有余,细致不足……探索的乐趣在于惊奇,要达到惊奇,
必须在情节设计上出乎意料”,可见科幻小说对具体情节会进行细致
描绘,而对人物设置和情感描写显得不足。而且这种不足是客观性的,
并非“无暇”。B 项,“所以在文体形式的探索上较为随意”错。原
文为“科幻小说对形式的探索并不用力”。C 项,材料二并未谈及
“被传统的文学所排斥的刻板的文风”,只是谈到了科幻文学“对细
致的形式也产生排斥”。
2.根据材料一和材料二,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C )
A.刘慈欣看重科学设定的宏大和新奇,在具体的写作实践中,
他对传统意义上的文学性也有借鉴和吸收。
B.《三体》被一些读者评价为“细致不足”,是因为这些读者
还是以阅读传统的文学作品形成的审美习惯来看待它。
C.科幻作品激发的阅读快感通常是一种令人倍感惊奇的体验,
也是比传统的文学的细腻表达更有力的一种体验。
D.“文学性”这个概念应该与时俱进,避免固化,保持边界的
开放,以更公允地评价科幻文学等文学样式。
解析:文章并未将“传统的文学的细腻表达”与“科幻作品激发
的阅读快感”进行比较,也未得出哪一种更有力的结论。
3.下列说法中,可以作为论据来支撑材料二观点的一项是
( B )
A.“科幻小说定义的困难性,主要在于科幻小说是一种跨门类
的、延展广阔的文学。”
B.“科幻文学的最大优势就是其丰富的故事资源,这种资源由
科技的进步源源不断地提供着。”
C.“只要不违反基本的科学原理,作家完全有权利在作品中加
进自己的天才臆测。”
D.“现代科幻文学对科学最新进展的表现很有限,大量故事的
核心仍基于古典科学。”
解析:材料二的观点是“科幻小说……集中于新世界的探索以及
新世界人性结构的深度开掘,其实这些方面自有其文学魅力”。B 项
谈到了科幻文学的最大优势是科技的进步源源不断地提供着丰富的
故事资源,“科技的进步”即对新世界的探索,“新世界人性结构”
即科技进步带来的丰富的故事,能够支持材料二的观点。A 项涉及的
是对科幻小说定义的问题, C 项涉及的是作家对自己作品的建构权
利,D 项的论据内容正好与材料二的观点相反,均不能支撑材料二观
点。
4.材料二在论证上有哪些特点?请简要说明。
答:①以设问开篇,引发关注;②采用辩驳的论证结构,先立再
驳;③论证中综合运用了多种论证方法,如例证法、引证法、对比法
等。
5.用传统意义上的文学性来评价科幻小说是否合理?请结合材
料谈谈你的看法。
答:观点一:不合理。①传统意义上的文学性是基于文学史建构
起来的,已经形成一种相对封闭的审美惯性,不适用于评价科幻小说
这种文类;②科幻小说依托科技发展,构建幻想的新世界,给读者提
供一种惊奇的审美体验,这是一种新的“文学性”。
观点二:有一定的合理性。①科幻小说毕竟还是一种文学体裁,
是将科学想象寄予文学思维的一种文类;②科幻小说可以借鉴传统意
义上的文学性,在细节描写、叙事形式探索和情节模式等方面取长补
短。
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6~10 题。
材料一:
我们生活在不同语言、文化、种族、宗教和不同社会制度所组成
的世界里,形成了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命运共同体。语言是促进人
类发展、对话、和解、包容与和平的重要前提之一。
人类需要通过语言与他人沟通,并且通过语言将知识、观念、信
仰和传统代代相传,这对于人类的生存、自尊、幸福、发展以及和平
共处必不可少。我们认识到,在代代相传的历程中,儿童时期的语言
学习效果最佳。
同时,语言还是文化的基本特征之一,是记录并传承一个族群、
一个地区乃至世界独特文化的主要载体,它有助于人们通过共享的行
为模式、互动方式、认知结构和理解方式来交流并构建人类命运共同
体。语言记录了人类千百年来积累的传统知识和实践经验。这一知识
宝库促进人类发展,见证了人类改造自然和适应环境的能力。
(摘编自《岳麓宣言》)
材料二:
《岳麓宣言》(以下简称《宣言》)是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首个以“保
护语言多样性”为主题的宣言,是重要的永久性文件,也是联合国
“2019 国际本土语言年”的重要基础性文件。《宣言》向全世界发出
倡议,号召国际社会、各国、各地区、政府和非政府组织等就保护和
促进世界语言多样性达成共识。《宣言》体现了加强语言交流互鉴,
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理念,凝练了当前世界语言资源和语言多
样性保护的核心理念和指导思想,倡导各国制定行动纲领和实施方
案,同时汇聚了语言资源保护的做法,提供了可资借鉴的经验、模式
和路线图,体现了中国经验和中国方案。《宣言》在制定和征求意见
过程中受到各方高度评价,认为是一项具有里程碑意义的历史性成
果。将对指导世界各国和地区保护语言资源和语言多样性工作发挥重
要作用。
(摘编自《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正式公布保护语言多样性
〈岳麓宣言〉》,中国教育新闻网,2019 年 1 月 22 日)
材料三:
人工智能会成为濒危语言的救命稻草吗?某种程度上讲,的确可
以。如果使用到位,至少能避免重演“一个人带走一种语言”的尴尬。
不过,它依然不能有效地解决语言使用热情问题。实际上,在语言政
策趋于开明的现代社会,濒危语言更难以摆脱的威胁,是在社会变迁
中跟上时代的压力。鼓励更多人使用濒危的母语,还需要通过合适的
政策和资源支持,缓解社会结构性和趋势性变化带来的冲击。有语言
学家研究了墨西哥的原住民社区发现,为濒危语言提供社区支持至关
重要。有了相应的社区图书馆、社区组织等,不但人们更有凝聚力,
他们的语言也有了生存土壤。从这个意义上讲,人工智能和技术手段
再发达,都要以人为归宿。否则,它只能为濒危语言搭一个留待后人
进行再发现的中转站或庇护所而已。
(摘编自刘天亮《给濒危语言更广阔的世界》,
《人民日报》2019 年 2 月 22 日)
材料四: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驻华代表处专家罗素表示,在今天存世的 7
000 多种语言中,不到 3%的人口说着占比 96%的语言,鼓励语言多
样性和尊重母语教育并重意味着从孩童的早期阶段开始多语言的培
养,为各语言提供沟通和交流的空间。“要让古老而独特的文化代代
相传,就必须为所有语言的使用者提供平等教育机会、加强社会融
入。”他说。
语言是文化的载体,语言的多样性保证了文化的多样性。尊重世
界文明多样性,以文明交流超越文明隔阂、文明互鉴超越文明冲突、
文明共存超越文明优越,在语言文化交流增信释疑、沟通情感、缔结
友谊的道路上,中国正承载着建设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大国担当。
(摘编自刘博超《语言多样性为何如此
重要》,《光明日报》2019 年 2 月 22 日)
6.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C )
A.语言是人们通过共享的行为模式、互动方式、认知结构和理
解方式来交流并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重要因素之一。
B.“保护语言多样性”这一《岳麓宣言》的主题,体现了加强
语言交流互鉴,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理念。
C.人工智能和技术手段必须要以人为归宿才能为濒危语言搭建
一个留待后人进行再发现的中转站或庇护所。
D.专家指出,从孩童的早期阶段开始多语言的培养,鼓励语言
多样性和尊重母语教育并重,可以有效切实地为语言发展提供生存的
土壤。
解析:“才能为濒危语言搭建一个留待后人进行再发现的中转站
或庇护所”理解错误。由原文“人工智能和技术手段……否则,它只
能为濒危语言搭一个留待后人进行再发现的中转站或庇护所而已”
可知,人工智能和技术手段必须要以人为归宿,是“否则”,如果不
这样做,它只能为濒危语言搭建一个留待后人进行再发现的中转站或
庇护所,如果这样做了,就不会成为一个留待后人进行再发现的中转
站或庇护所。
7.下列关于“语言的作用和意义”的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C )
A.语言是促进人类发展、对话、和解、包容与和平的重要前提
之一。
B.通过语言将知识、观念、信仰和传统代代相传,对于人类的
生存、自尊、幸福、发展以及和平共处是不可或缺的。
C.语言是文化的基本特征之一,记录并传承一个族群、一个地
区乃至世界独特文化的载体就是语言。
D.语言的多样性保证了文化的多样性,语言文化交流有助于增
信释疑、沟通情感、缔结友谊。
解析:“记录并传承一个族群、一个地区乃至世界独特文化的载
体就是语言”理解错误。由原文“语言……是记录并传承一个族群、
一个地区乃至世界独特文化的主要载体”可知,语言是“主要”载
体,还有其他的“载体”,不能说“载体就是语言”。
8.下列说法中,不能作为论据来支撑材料三观点的一项是
( B )
A.“在新西兰,有人开发出帮助爱好者练习毛利语的人工智能
程序,不仅能用英语和毛利语回复信息,还能过滤语法错误。”
B. “伊犁部分满族仍在传承着满语,国家为了不让满语消失,
特意办了一些满语学校,也鼓励满族人说本民族语言。”
C. “未来学家托马斯·弗雷把不同的语言以视频、音频和书面文
件的方式存档。目前,他已联合世界各地的学者收集了 3 400 多种语
言的数据,其中许多是濒危语种。”
D.“澳大利亚的语言学家与谷歌合作开发的人工智能平台,通
过人工智能模型转录原住民语言,已存储超过 4 万小时的录音,为语
言学家节省了数百万小时的时间。”
解析:材料三的观点是“人工智能和技术手段再发达,都要以人
为归宿”,A、C、D 三项都是强调的“人工智能和技术手段”,只
有 B 项可以成为“要以人为归宿”的论据。
9.材料三在论证上有哪些特点?请简要说明。
答:①以设问开篇,引发关注;②采用分总式的论证结构;③论
证中运用了例证法,以“墨西哥的原住民社区”为例,论证了挽救濒
危语言,要以人为归宿的观点。
10.中国有五十多个少数民族,他们大多有自己的民族语言。请
结合上述材料,提出三条保护语言多样性的措施。
答:①少数民族儿童在学习普通话的同时也要学习本民族语言;
②扶植少数民族语言作品的出版、发行,建设少数民族语言作品的图
书馆及使用少数民族语言的社区;③给使用少数民族语言的人员创造
更多的就业机会;④利用人工智能技术,翻译少数民族语言,使少数
民族语言走向世界。
三、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1~15 题。
材料一:
夏曾佑以猫论虎之说其实与金圣叹想象小说家“解衣踞地”作
扑、掀、剪一样,都无法解决打虎的知识性难题。从小说家的角度来
看,正因为这是读者无法印证的知识,所以才使他获得了发挥的空间。
《水浒传》“武松打虎”这个脍炙人口的精彩片段,所谓一扑、一掀、
一剪的三段式打斗过程,与鲁智深拳打镇关西的三拳是异曲同工的,
后者用油酱铺、彩帛铺、全堂水陆道场的生活知识唤起读者的真实感,
武松打虎则用人虎相搏同样“事不过三”的过程感营造出一种匪夷
所思的真实感,并成就了《水浒传》写极骇人之事却尽用极近人之笔
的艺术魅力。
《西游记》也善于运用日常知识进行戏谑性描写,以达到绝佳的
娱乐效果。如第三十九回写太上老君很不情愿地递与孙悟空一粒金丹
去救活乌鸡国国王,孙悟空接了金丹,就往口里丢,慌得老君揪住孙
悟空,揝着拳头。作者写道:“原来那猴子颏下有嗉袋儿。他把那金
丹噙在嗉袋里。”点出了孙悟空戏弄老君的生理特点亦即这一描写的
知识点。又如第六十八、六十九回在朱紫国的描写,将中医诊脉、医
药知识真假参半地糅合在一起,娱乐效果也极强。
当然,为了不影响小说的娱乐效果,一些小说家在纳入知识性内
容时,还会根据情节展开的需要进行适当的安排。也就是说,娱乐化
的知识要素,不一定都是准确无误的知识。关键是,知识性不应成为
娱乐性的障碍。而在一些小说中,我们也确实看到,知识的生硬或过
度阑入,也可能会降低小说的“易读性”和“可读性”,进而降低小
说的娱乐性。
(节选自刘勇强《小说知识学:
古代小说研究的一个维度》)
材料二:
赛珍珠以亲身感受准确、贴切地阐明了这样一种事实:“中国小
说主要是为了让平民高兴而写的。我用高兴一词并不是只是指让他们
发笑,虽然那也是中国小说的目的之一。我指的是吸引和占有整个思
想注意力。我指的是通过生活的画面和那种生活的意义来启发人们的
思想。我指的是鼓舞人们的志气,但不是凭经验谈论艺术,而是通过
关于每个时代的人的故事,使人们觉得是在谈他们自己。”与说教、
解忧和劝谏都不同,在民间,小说是人自然性情的流露和外化,能给
人以快感,在认识、娱乐、教育、交际、陶冶、启迪、审美等方面都
有很大的功效。她进一步从本质上提示了民间小说与圣贤哲人著述的
相异点:“中国学者的态度终究未能压制住故事在民间的‘生长发
育’……文学这一样式的发展焕发出勃勃生机,它是那么生机勃勃,
贴近生活,着实让人吃惊。中国人生哲学经典著作中的人物均是中国
人自己所希望成为的模样,换言之,那是理想的境界,而在故事和小
说中,人们发现的才是真实的中国人。”这与黑格尔所谓欣赏者“按
照自己的信仰、情感和思想在艺术作品里重新发现他自己,而且能和
所表现的对象起共鸣”的理论表述有一定的相通之处。
(节选自刘澍芃《赛珍珠论中国传统小说的社会功能》)
材料三:
可以说,娱乐性是中国小说与生俱来的美学特征,娱乐性并不能
使小说思想更深刻、具有更高的审美价值与境界,但可以使小说更好
看,更具可读性,构成小说更丰富的内涵。即使在小说更多元发展的
今天,娱乐性仍是一部优秀的小说所不可或缺的要素。
然而,近百年来,中国的小说给人的整体感受是太沉重,作家背
负的精神压力太大,完全忘记了小说的娱乐精神。要么在急于批判现
实中迷失自我,要么被世俗利益牵制,被低俗趣味蒙蔽。近些年,又
呈现出小资化的写作倾向,缺乏对来自土地、来自于生活一线的、来
自底层的鲜活生辣的生命状态的书写,而这恰恰是娱乐精神最重要的
组成部分。这导致了现在很多小说,无论作者如何吹嘘自己小说创作
的高妙,尽管理论家如何去阐释它的社会价值和美学意义,但普通老
百姓并不买账,这个事实,即便在我们著名作家中也并不少见。譬如
莫言,获得诺奖,按理应该是一时洛阳纸贵,然而市场销售并不好。
我想,或许文学的娱乐精神的缺失,没真正唤起底层的阅读者的阅读
兴趣,是其中最重要的原因吧。
(节选自周明全《中国小说中的娱乐精神》)
1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B )
A.娱乐性在中国传统小说中表现为善于运用日常知识进行戏谑
性描写,达到绝佳的娱乐效果。
B.一些小说娱乐性降低可能是由于知识的生硬或过度阑入导致
的“易读性”“可读性”降低。
C.娱乐性是中国小说固有的美学特征和不可或缺的要素,并使
小说具有更高的审美价值。
D.文学娱乐精神缺失,不能唤起底层阅读者的阅读兴趣,从而
导致作品在市场上销售不佳。
解析:A 项,以偏概全,原文指《西游记》。C 项,与原文矛盾,
原文为“娱乐性并不能使小说思想更深刻、具有更高的审美价值与境
界”。D 项,文中是“或许”,表推测,不是事实。
12.根据三则材料,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D )
A.从创作角度看,作者利用读者无法印证的知识获得了发挥的
空间,比如《西游记》中朱紫国寻医诊脉的描写。
B.赛珍珠认为,中国小说的主要社会功能是通过生活的画面和
那种生活的意义来启发人们的思想,鼓舞人们的志气。
C.引述黑格尔所谓欣赏者在艺术作品里重新发现自己的理论佐
证了赛珍珠“贴近生活”,描写真实的人的文学创作观点。
D.在急于批判现实和被低俗趣味蒙蔽中,中国的小说给人的整
体感受是太沉重,作家背负的精神压力太大。
解析:文中指“近百年来”,不是中国小说全部。
13.下列说法中,不能作为论据来支撑材料三观点的一项是
( C )
A.“《神异经》中的《东荒经》中,东王公与仙女的投壶比赛,
不仅是小说中最早写到游戏的,整则小说读下来也让人忍俊不禁。”
B.“干宝辑录、编纂《搜神记》时,干宝很明确地提出了小说
要游心寓目——让读者得到阅读快感,也明确指出小说是给好事之士
看的。”
C.“莫里哀在《悭吝人》中塑造了守财奴阿巴贡的形象,作家
通过对他的讥讽、嘲弄,否定了他的丑恶行为,衬托出生活中美好的
东西。”
D.“韩愈的《毛颖传》,写的本是毛笔,但韩愈却以游戏的态
度,拟人化的笔法,把毛笔当人来写,详细考证了毛笔的祖籍、籍贯、
身世。”
解析:材料三的观点是“娱乐性是中国小说与生俱来的美学特
征”,《悭吝人》是法国戏剧,而非中国小说,另外 C 项强调的是文
学的审美功能,而非“娱乐性”。
14.材料一在论证上有什么特点?请简要说明。
答:①举例论证。举《水浒传》中“武松打虎”“鲁智深拳打镇
关西”,《西游记》中“孙悟空戏太上老君”“朱紫国寻医诊脉”等
例子,论证小说家利用读者无法印证的知识,获得了发挥的空间。②
对比论证。以“知识的生硬或过度阑入”的一些小说与《水浒传》《西
游记》相对比,论证了小说要注重娱乐性,小说家在纳入知识性内容
时,要根据情节展开的需要进行适当的安排。
15.结合选文,请对当今时代恢复小说的娱乐精神提几点建议。
答:①(从小说传统看)借鉴传统小说娱乐性经验,知识要素也可
以娱乐化。②(从创作内容看)小说要娱乐群众,贴近生活,书写鲜活
的生命状态。③(从创作理念看)避免创作功利化(“不要在急于批判现
实中迷失自我,被世俗利益牵制,被低俗趣味蒙蔽”)。④(从读者意
识看)关注民众的阅读兴趣,不要让知识和教化束缚想象的手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