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5.49 KB
  • 2021-06-07 发布

2019届高三一轮复习语言表达简明连贯得体׼ȷ鲜明生动学案

  • 6页
  • 当前文档由用户上传发布,收益归属用户
  1. 1、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淘文库整理发布,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请立即联系网站客服。
  3.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阅读内容确认后进行付费下载。
  4. 网站客服QQ:403074932
‎2019届高三一轮复习 语言表达简明 连贯 得体 准确 鲜明 生动 学案 ‎2017年三套全国卷均在第21题设题考查了“语言表达准确”这个考点。此题是从逻辑推理的角度设计的,要求对题中给出的各种结论(推断)进行评判,看是否符合客观实际,有无判断错误、推理偏颇以及说法绝对等逻辑问题。现从2018年考点、2017年考题与应考方法等角度对这一题型作全面剖析。 ‎ 一、考点展示与分析 ‎《2018年高考语文考试大纲》第三部分语言文字应用 :正确、熟练、有效地使用语言文字。‎ ‎1.识记 A⑴ 识记现代汉语普通话常用字的字音⑵ 识记并正确书写现代常用规范汉字 ‎2.表达应用 E ⑴ 正确使用词语(包括熟语)‎ ‎⑵ 辨析并修改病句病句类型:语序不当、搭配不当、成分残缺或赘余、结构混乱、表意不明、不合逻辑。‎ ‎⑶ 选用、仿用、变换句式,扩展语句,压缩语段 ‎⑷ 正确使用常见的修辞手法常见修辞手法:比喻、比拟、借代、夸张、对偶、排比、反复、设问、反问。‎ ‎⑸ 语言表达简明、连贯、得体,准确、鲜明、生动 ‎⑹ 正确使用标点符号 此题是对病句的不合逻辑与表达的得体、准确的综合考查,是从逻辑推理的角度设计的,要求对题中给出的各种结论推断进行评判,看是否符合客观实际,有无判断错误、推理偏颇以及说法绝对等逻辑问题。‎ 二、经典考题的回顾 ‎1、2017全国1卷21.下面文段有三处推断存在问题,请参照①的方式。说明另外两处问题。(5分)‎ 高考之后,我们将面临大学专业的选择问题,如果有机会,我们要选择工科方面的专业,因为只有学了工科才能激发强烈的好奇心,培养探索未知事物的兴趣,而有了浓厚的兴趣,必将取得好成绩,毕业后也就一定能很好地适应社会需要。‎ ‎①不是只有学了工科才能激发好奇心。‎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2017全国2卷21.下面文段有三处推断存在问题,请参考①的方式,说明另外两处问题。(5分)‎ 云南的“思茅市”改成“普洱市”,四川的南坪县更名为九寨沟县后,城市的知名度都有了很大的提高,经济有了较快发展,可见,更名必然带来城市的发展。我市的名字不够响亮,这严重影响了我们的经济发展。如果更名,就一定会带来我市的经济腾飞,因此,更名的事要尽快提到日程上来。‎ ‎①更名并不一定能带来城市的发展。‎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2017全国3卷21、下面文字有三处推断存在问题,请参照①的方式,说明另外两出问题。(5分)‎ ‎“爆竹声声除旧岁”,说的是欢度春节时的传统习俗,春节燃放烟花爆竹虽然喜庆,但是会带来空气、噪音等环境污染问题,还可能引起火灾,一旦引起火灾,势必造成人身伤亡和财产损失,现在很多城市已经限制燃放,这样就可以避免发生火灾,而且只要限制燃放,就能避免环境污染,让空气新鲜、环境优美。‎ ‎①火灾不一定会造成人身伤亡。‎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寻找规律,掌握方法:‎ ‎2017年三套全国卷均在第21题设题考查了“语言表达准确”这个考点。此题是从逻辑推理的角度设计的,要求对题中给出的各种结论(推断)进行评判,看是否符合客观实际,有无判断错误、推理偏颇以及说法绝对等逻辑问题。很多考生被这个新题型唬住了,其实这只是一只“纸老虎”,只需两步就可搞定这个拦路虎。‎ ‎(一)、熟悉概念——推理是什么 推理是由一个或几个已知判断推出一个新判断的思维形式。‎ 有以下三种常见的形式:‎ ‎1.归纳推理 即从多个具体的现象中总结出一个一般的规律,是从个别到一般。它包括简单枚举法(不完全归纳法)和完全归纳法两种。简单枚举法往往会犯以下逻辑错误:有些推断的前提本身是虚假或谬误的,有的遗漏了所涉其他对象而导致结论片面或偏颇,有的则是前提与结论之间存在强加因果或颠倒因果的问题;等等。例如:“现在很多城市已经限制燃放烟花爆竹,这样就可以避免发生火灾,而且只要限制燃放,就能避免环境污染,让空气新鲜、环境优美。”‎ 这句话含有以下推理:①限制燃放就一定能避免发生火灾;②只要限制燃放,就能避免环境污染,让空气新鲜、环境优美。仔细分析,不难发现其推断的错误:①发生火灾的原因有很多,燃放烟花爆竹是诱因之一,并不是唯一的原因;还有其他情况也会引发火灾,比如天干物燥、吸烟、气温过高导致汽车自燃,等等。②环境污染的原因也很多,不光是燃放烟花爆竹,工厂“三废”排放、汽车尾气排放等,也会造成环境污染。可见,在遗漏条件信息的情况下,所得结论很可能出现说法绝对的错误。‎ ‎2.演绎推理 即从一个一般的规律到个别的具体现象的推理,是从一般到个别。常用的演绎推理形式是“三段论”,由大前提、小前提和结论组成。例如:金属是导体(大前提),铁是金属(小前提),所以铁会导电(结论)。演绎推理容易犯的错误有:偷换概念、前提错误、判断矛盾等。‎ ‎3.类比推理 即根据两个或两类对象有部分属性相同,从而推出它们的其他属性也相同的推理。简称类推、类比。‎ 例如:杂志对于( )相当于( )对于农民。‎ A.报纸 果农 B.传媒 农业 C.书刊 农村 D.编辑 菠菜 我们难以直接从题目中断定两词之间的关系,只能逐项代入,然后类比两词之间的关系,进而作出判断。通过代入发现“杂志对于编辑相当于菠菜对于农民”,两者间都是“产品和生产者”之间的关系,因此答案是D。‎ 类比推理的常见错误有:前提错误、属性错误等。‎ ‎(二)、明确关系——常考哪些复句关系 从2017年三套全国卷的第21题来看,逻辑推理题所选材料一般都比较容易理解,且比较贴合实际,设题时往往涉及以下复句关系。‎ ‎1.条件关系 分句之间的关系是条件和结果的关系,偏句提出一种真实或假设的条件,正句说明在这种条件下所产生的结果。常见的形式有三种:充分条件、必要条件、充要条件。条件关系复句常犯的错误有:三种条件关系混淆;条件与结果之间没有必然的联系;等等。‎ ‎2.因果关系 一种事物或一些条件的存在导致另一种事物的产生,其中前者是因,后者为果。因果关系常犯的错误有:原因和结果之间没有必然的联系等。高考中在考查复句关系时往往有非常明显的标志词,如说法比较绝对的词语。大家要多多留心。‎ 四、2018年应考对策 ‎1. 全面分析材料具体内容 这则材料可以分为三部分:①通过对普洱市、九寨沟县等改名后知名度获得提高、经济发展较快的实例得出结论“更名必然带来城市经济的发展”;②介绍“我市”因为“名字不响亮”严重影响了经济发展的情况;③材料认为只要“我市”更名就能够促进经济腾飞。‎ ‎2. 重点把握句间逻辑关系 材料的第一部分从逻辑推理的角度分析,是采用了归纳推理中的简单枚举法(不完全归纳法)得出的结论。因为“城市的知名度都有了很大提高,经济有了较快发展”的具体原因不止城市改名这一个,所以结论是武断的。第二部分“(我市的)名字不够响亮,这严重影响了经济发展”这个推断是强加了因果关系,因为影响经济发展的具体原因不只名字不够响亮一个。‎ 第三部分“(更名)就一定会带来我市的经济腾飞”,句子虽含有条件关系,但“更名”这个条件未必能够得出“经济腾飞”的结论。‎ ‎3. 仿照例句精准拟写答案 根据题目对第一部分推论错误的解析,我们可以从分析材料逻辑关系的角度确定后面两个推断的错误。答案分别为“城市名字不够响亮并不一定会严重影响经济发展”“更名并不一定会带来经济腾飞”‎ 孙犁在《好的语言和坏的语言》中指出:“从事写作的人,应当像追求真理一样去追求语言……应当经常把你的语言放在纸上,放在你的心里,用纸的砧、心的锤来锤炼它们。”是的,锤炼语言是个技术活,需要我们长期的积累和不断的实践。因此,无论是应对高考,还是提高语文素养,我们在日常学习中都必须有意识地加强语言准确能力的训练,着力培养自己严谨的思维能力。‎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