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6.90 KB
  • 2021-06-07 发布

【语文】广东省揭阳市第三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二次月考试题(解析版)

  • 22页
  • 当前文档由用户上传发布,收益归属用户
  1. 1、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淘文库整理发布,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请立即联系网站客服。
  3.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阅读内容确认后进行付费下载。
  4. 网站客服QQ:403074932
广东省揭阳市第三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二次 月考语文试题 一、现代文阅读(36分)‎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东西方“武侠之父”相继离开,需要英雄的世界一直会在 宋金波 当地时间11月12日,美国漫画界元老级人物斯坦·李(Stan Lee)辞世。因为与金庸老爷子的私人丧礼几乎是在同一天发生,人们很自然地把他们联系在了一起。斯坦·李联合创造了八成以上的漫威知名角色,被称为漫威的灵魂人物,而金庸作为中国最负盛名的武侠小说作者,创造了无数武侠人物形象。“东西方两位武侠世界的创造者”相继离世,巧合得不同寻常。‎ 巧合也因为漫威漫画中的超级英雄和金庸作品中的侠客,有着共通之处。“侠以武犯禁”,漫威超级英雄们也是凭借超能力大打出手。这两个世界中的英雄或者侠客们都有除暴安良、主持正义的传统,对毁灭世界或破坏江湖道义、秩序的反派都斗争到底。所以也不难理解,一些漫威电影到中国,翻译都是直接取“侠”这个定义,如蝙蝠侠、钢铁侠……而且,与梁羽生主要从中国传统“侠”形象中汲取营养不同,金庸学贯中西,他的小说不少地方借鉴了西方电影剧本的技巧。‎ 金庸的武侠世界和斯坦·李的漫威宇宙,都有很大的受众群体,而且持续时间达半个世纪以上。英雄主义在人类历史上由来已久,实际上已经成为一种能够反映东西方的文化现象。东西方文化中共同的对英雄的需求,支撑了两个世界的稳定存在。如约瑟夫·坎贝尔在《千面英雄》中所言,“每个人都拥有他自己蕴藏强大能量的梦中的万神殿”。这梦想在某种意义上跨越了文化界限。在东方,侠客传统可以上溯至春秋战国甚至更早,向下而至传奇小说、《三侠五义》。在西方,也起码可以从古希腊神话中追根溯源,后面也有侠盗罗宾汉。‎ 但金庸武侠世界与斯坦·李的漫威宇宙,无疑又有相当明显的差异。这种差异,很大程度上也来自于东西方文化本身对一些价值的理解不同。‎ 比如说,漫威宇宙的超级英雄,通常都会面对能力与责任的矛盾,不把这样的问题想清楚,就不足以成为一个成熟的英雄形象。而对金庸武侠里的主角来说,除了极少数如郭靖,出于一种模糊的自省,有了自己的“超能力”价值的终极追问,大部分情况下,对于“超能力”——或者高深武功的追求,是不言自明的。‎ 再比如,漫威宇宙中的超级英雄在主持正义时,通常会考虑到法律这个限制因素。某种意义上,他就是为了维护法律而行动。但在金庸的武侠世界,大部分武林人物不入世,经常不在意破坏既有法律。‎ 这可能是因为现实中,人们在观念上正义与法律是相分离的。金庸先生曾说,东西方对侠的理解不同,同样是大孩子打小孩子,德国人看到不会管,而中国人会管。他写武侠小说是写给中国人看的,中国需要侠义精神。但这句话可能不应该做字面理解,或者说,他可能认为由于在传统社会缺少足够的法律正义,必须有犯禁的侠客出面解决。‎ 漫威电影虽然在英雄超能力上比武侠世界更脑洞大开,超人可以撼动星球,而最大胆的侠客想象也无非可以用动车速度赶路,但除此之外,漫威宇宙是趋近现实的。相反,武侠世界对现实更像是逃避。‎ 也就不难理解,斯坦·李可以不断在漫威电影中客串,给出一个个彩蛋,而金庸老爷子绝不可能去扮演平一指或西山一窟鬼中的角色。论艺术成就,两个世界也许很难有高下比较,但从社会学角度来看,漫威宇宙无疑更开放、更面向未来。对当代中国人而言,比金庸武侠人物更具有现实感的英雄形象,还在未来的某个空间静静等待。‎ ‎(光明网·时评频道)‎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美国漫画界元老级人物斯坦·李与金庸老爷子同时辞世巧合得不同寻常,让人们很自然地把他们联系在了一起。‎ B.金庸是中国最负盛名的武侠小说作者,而斯坦·李创造了八成以上的漫威知名角色,被称为漫威的灵魂人物,作者称他们为东西方“武侠之父”。‎ C.金庸学贯中西,其小说不少地方借鉴了西方电影剧本的技巧,与主要从中国传统“侠”形象中汲取营养的梁羽生的作品大相径庭。‎ D.东西方文化中共同的对英雄的需求,在某种意义上跨越了文化界限,东西方表现英雄主义的作品均有悠久历史。‎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文章从“东西方两位武侠世界的创造者”离世的巧合说起,阐释了东西方武侠文化的异同,2、3段先讲共同点,第4段转折过渡到讲差异。‎ B.本文综合使用了对比、举例、引用等论证方法,论证东西方文化的异同在中国武侠作品、美国漫威宇宙中的一些表现。‎ C.文章引用约瑟夫·坎贝尔在《千面英雄》中所言“每个人都拥有他自己蕴藏强大能量的梦中的万神殿”,说明这梦想在某种意义上跨越了文化界限。‎ D.东西方文化本身对一些价值的理解不同,很大程度上决定了金庸武侠世界与斯坦·李的漫威宇宙存在相当明显的差异。‎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漫威宇宙中的超级英雄在主持正义时,通常会考虑到法律这个限制因素,而金庸笔下大部分武林人物都不入世,一般没有为维护法律而行动的意识。‎ B.漫威超级英雄总是凭借超能力除暴安良,主持正义,斗争到底,中国人常翻译成“侠”,‎ 如蝙蝠侠、钢铁侠……说明在中国人心目中,他们和侠客极为相似。‎ C.金庸武侠里的主角如果不考虑自己的能力与责任,就不足以成为一个成熟的英雄,只知一味追求高深的武功,很难成长为像郭靖那样的以保卫大宋为己任的大侠。‎ D.文章标题中“需要英雄的世界一直会在”和末段内容,说明对当代中国人而言,比金庸武侠人物更具有现实感的英雄形象,还有待未来作家们去创造。‎ ‎【答案】1.D 2.C 3.C ‎【解析】‎ ‎【1题详解】‎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考生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和归纳概括内容要点的能力。此类试题解答时,一般先浏览选项,然后到文中找到与选项相关的语句,进行比较、辨析。解答理解和分析题要辨明检索区间,确定对应语句;联系上下文体会,要死抠字眼。A项,“同时辞世”错误。不是“同时辞世”——金庸10月30日,斯坦•李11月13日,而是“私人丧礼几乎在同一天发生”。B项,“而斯坦•李创造了八成以上的漫威知名角色”错误。结合“斯坦•李联合创造了八成以上的漫威知名角色,被称为漫威的灵魂人物”分析,“创造了八成以上”前少了“联合”一词,不准确。C项,“大相径庭”错误。结合“所以也不难理解,一些漫威电影到中国,翻译都是直接取‘侠’这个定义,如蝙蝠侠、钢铁侠……而且,与梁羽生主要从中国传统‘侠’形象中汲取营养不同,金庸学贯中西,他的小说不少地方借鉴了西方电影剧本的技巧”分析,“与主要从中国传统‘侠’形象中汲取营养的梁羽生的作品大相径庭”过于绝对。故选D。‎ 点睛:解答此类题的步骤是:第一步,把握全文主要内容。“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涉及的内容一般范围比较大,所以把握全文主要内容是筛选和整合的基础。具体来说,要探究文章的观点,把握作者在文中体现的态度,筛选出文中使用的论据等。对文章的主要内容有个整体把握,筛选和整合信息时才会心中有数。第二步,把握题干,确定答题区间。第三步,将选项信息与原文语句内容进行对应比较。选项信息的语言与原文语句内容在表述上有一定区别,命题者常通过改变叙述的方式来设置一些干扰项,解答时要认真核对,找出符合题干的选项。‎ ‎【2题详解】‎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考生分析文章的论点、论据和论证方法的能力。此类试题解答时,第一步,逐项审查每一个选项有几个分句,分句与分句之间是什么关系,一般的有因果、条件、假设、目的等关系。第二步,比对每一分句的意义在原文是否有依据,分句与分句之间的逻辑关系在原文中是否有依据。C项,“说明这梦想在某种意义上跨越了文化界限”错误。结合“东西方文化中共同的对英雄的需求,支撑了两个世界的稳定存在。如约瑟夫•坎贝尔在《千面英雄》中所言,‘每个人都拥有他自己蕴藏强大能量的梦中的万神殿’”分析,说明“东西方文化中共同的对英雄的需求,支撑了两个世界的稳定存在”。故选C。‎ ‎【3题详解】‎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和分析的能力。此类试题解答时,命题的手段为改变文章的表述和概括文章的内容,此题主要从概念的内涵的方面考核,概括文章的内容较难,答题时首先阅读题干,在文中找到题干对应的区位,然后仔细分析。C项,“金庸武侠里的主角如果……以保卫大宋为己任的大侠”错误。结合“漫威宇宙的超级英雄,通常都会面对能力与责任的矛盾,不把这样的问题想清楚,就不足以成为一个成熟的英雄形象。而对金庸武侠里的主角来说,除了极少数如郭靖,出于一种模糊的自省,有了自己的‘超能力’价值的终极追问,大部分情况下,对于‘超能力’——或者高深武功的追求,是不言自明的”分析,是漫威宇宙英雄观,选项内容张冠李戴。故选C。‎ ‎(二)实用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2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为了庆祝第35个教师节,教育部近日印发了《关于做好庆祝2019年教师节有关工作的通知》。‎ 笔者对照了最近几年教育部庆祝教师节的通知,发现今年的通知跟以往有五处不同的地方。‎ 一、落实教师待遇。今年的提法是“健全中小学教师工资长效联动机制,确保中小学教师平均工资收入水平不低于或高于当地公务员平均工资收入水平”。‎ 二、依法维护教师权益。最近党中央国务院出台了《关于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全面提高义务教育质量的意见》,文中从立法的角度保障教师的权益。‎ 三、减轻教师负担。让老师安安静静教书,做好教书育人主业,才是教育的正道。‎ 四、关心教师健康。教师工作既是脑力劳动,也是体力劳动,强度很大。除了业务工作外,学生管理更是要很多精力。还有很多份外工作,更是让老师身心疲惫。‎ 五、因地制宜依法安排教师休养,必须保证教师寒暑假的休假权。‎ ‎(中国教育网)‎ 材料二:教育部公布的《2018年全国教育经费统计快报》显示,2018年全国教育经费总投入为46135亿元,比上年增长8.39%。‎ 数据显示,2018年全国国内生产总值超90万亿元,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占比约为并已连续7年保持在4%以上。‎ ‎(中国教育在线)‎ 材料三:今年教师节,教育部将推出八大重点活动:‎ ‎(1)教育系统先进集体和先进个人表彰活动:表彰全国模范教师720名、全国教育系统先进工作者80名、全国教育系统先进集体600个,以及全国优秀教师1440名、全国优秀教育工作者160名。‎ ‎(2)国教书育人楷模推选活动。今年产生的10位全国教书育人楷模涵盖高教、职教、基教、幼教、特教等各级各类教育,其中男教师4人、女教师6人,年龄最大69岁、最小33岁,乡村教师2人、少数民族3人。‎ ‎(3)找最美教师大型公益活动。‎ ‎(4)代教师形象在线宣传。‎ ‎(5)村特岗教师巡回报告活动,带动吸引高校毕业生和广大教师投身发展农村义务教育。‎ ‎(6)题材优秀影片展播活动。‎ ‎(7)代教师好故事征集活动。以庆祝新中国成立70周年为主题,向全社会征集反映教师高尚师德和教书育人的好故事。‎ ‎(8)教师志愿服务品牌活动。‎ ‎(新浪网2019.9.7)‎ 材料四:9月9日,湖北省庆祝第35个教师节大会召开。省委书记蒋超良出席并讲话,省委副书记、省长王晓东主持大会,省政协主席徐立全等领导出席了大会。‎ 会上宣读了楚天园丁奖、湖北省农村先进教师和先进教育工作者表彰决定并颁奖。蒋超良代表省委省政府向受表彰的教师和教育工作者表示祝贺,向全省76万多名扎根基层一线的教师和教育工作者致以节日问候和崇高敬意。‎ 蒋超良在会上指出,从政治和全局高度抓好学习领会和贯彻落实工作,确保党中央关于教育工作的决策部署落实落地。同时他强调,各级党委政府要健全和完善优先发展教育事业的体制机制,在组织领导、发展规划、资源保障上体现教育优先原则,要在全社会营造尊师重教的浓厚氛围,不断提高教师的政治、社会、职业地位。‎ 会上,湖北省优秀教师代表韩伟、吴又存、何成才、刘经南作了发言。‎ ‎(2019.10.10荆楚网,有删节)‎ ‎4.下列对原文内容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 )‎ A.教育部印发的《关于做好庆祝2019年教师节有关工作的通知》,有五处跟以往不同的地方, 都是对教师的权益保障。‎ B.材料二中的两幅图显示,我国教育经费总投入数和教育经费在国内生产总之中的比例逐年上升,2018年分别46135亿元、4.11%。‎ C.教育部在2019年教师节推出的八大重点活动,类型众多、覆盖面广,以全面展现模范优秀教师形象为主题,值得称颂。‎ D.湖北省委书记蒋超良强调要始终把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体现了教育对湖北地区发展起主要作用。‎ ‎5.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教育部《关于做好庆祝2019年教师节有关工作的通知》中“因地制宜依法安排教师休养”的提法体现了一种实事求是的灵活性。‎ B.“健全中小学教师工资长效联动机制”的提法,体现了教师待遇落实工作的艰巨性和长期性,需要建立有效机制进行督促。‎ C.蒋超良在湖北庆祝第35个教师节大会上的讲话,强调政府对教育的优先原则,体现了湖北省政府对教育的重视。‎ D.选文四则材料分别从政策、资金、具体举措等方面列述教育部为教育保驾护航的做法,利国利民。‎ ‎6.请结合材料,归纳我国重视教育的具体做法,并根据你的理解,提出合理化建议。‎ ‎【答案】4.C 5.D ‎ ‎6.做法:①领导重视②政府政策支持③相关立法保障;2、建议:①争取社会资源支持②营造尊师重教的社会氛围③教师自身知识和素养的提升,形成良性社会影响力。‎ ‎【解析】‎ ‎【4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的能力。这类题目首先要速读题干,明确对象及要求,解答时要整体理解文章的内容,尤其是对选文中心句的理解,要将题目材料信息带入选文比对理解,还要辨明检索区间,确定对应语句,联系上下文体会。本题要求选出对原文内容的理解,正确的一项。‎ A项,“教育部印发的《关于做好庆祝2019年教师节有关工作的通知》,有五处跟以往不同的地方,都是对教师的权益保障。”错误。根据原文“教育部近日印发了《关于做好庆祝2019年教师节有关工作的通知》 。笔者对照了最近几年教育部庆祝教师节的通知,发现今年的通知跟以往有五处不同的地方。”,没有“都是对教师的权益保障”的语句,属于无中生有。A错误。‎ B项,“材料二中的两幅图显示,我国教育经费总投入数和教育经费在国内生产总之中的比 例逐年上升”错误。根据材料二中“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占国内生产总值比例趋势”图可以看出,教育经费并不是逐年上升的,其中1995年—1997年、2003年—2006年、2013年—2014年、2015年—2018年,这几个时间段是有所下降的。B错误。‎ D项,“湖北省委书记蒋超良强调要始终把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体现了教育对湖北地区发展起主要作用。”错误,应该是“体现了湖北地区对教育的重视”。D错误。‎ 故选C。‎ ‎【5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筛选、辨析和概括信息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考生应先明确题干所问,如本题问的是“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然后再到文中找到选项的内容,进行比对。‎ D项,“选文四则材料分别从政策、资金、具体举措等方面列述教育部为教育保驾护航的做法,利国利民。”错误。其中前三则材料是教育部的做法,第四则材料是说“湖北省庆祝第35个教师节大会召开……”是湖北省的做法。D错误。‎ 故选D。‎ ‎【6题详解】‎ 本题考查探究某一问题,提出自己个性化见解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要返回文本找到关于这一问题的相关语句,分析作者的观点态度,再联系实际进行思考,提出自己的见解。切忌脱离文本,自己发挥。通读材料,我们可以分类解读,其中材料一:党中央国务院出台了《关于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全面提高义务教育质量的意见》,从立法的角度保障教师的权益;“健全中小学教师工资长效联动机制,确保中小学教师平均工资收入水平不低于或高于当地公务员平均工资收入水平”是从政策上保证教师待遇;材料三“9月9日,湖北省庆祝第35个教师节大会召开。省委书记蒋超良出席并讲话,省委副书记、省长王晓东主持大会,省政协主席徐立全等领导出席了大会。”体现了领导重视。三个角度体现出我国重视教育的具体做法。整理一下就可以出答案。提建议这类题,也应该结合文本,不能自顾自说。材料四中,省委书记将超良在会上指出的内容就是从社会的角度上讲的,这是外因;教师自身是内因,综合考虑可以概括出:从教师的角度说,提高自身的素质,提升自身知识水平;从社会的角度说,社会上要有尊师重教的良好风气;国家增加教育经费,争取社会资源等。‎ ‎【点睛】非连续性文本的阅读第一步:通读全文,整体感知。要把握文本基本事实,确定不同文本陈述的角度,分析主体对象与基本事实之间的关系。第二步:通读材料,关注细节。整体感知是略读(或粗读)就能完成的任务,而挖掘文本的细节需要精读(细读)。第三步:明确主旨,辨清关系。由于非连续性文本的内在逻辑关系不是很紧密,在阅读的过程中要有意识地确定文本的主旨,分辨材料与材料之间的逻辑关系。‎ ‎(三)文学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5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医 者 周国华 读高二那年,我妈病了,痛得满床打滚。我背着她到赤脚医生那里。医生为她打了针止痛剂,手一摊:“怕是大病,赶紧送县医院。”‎ 我借了辆三轮车,把我妈拉到县医院。医生诊断后,把我叫到一边:“你妈得的是癌症,晚期了,花再多钱也没用,你自己决定吧。”‎ 癌症?我眼前一阵发黑。我爸走得早,这些年来,我妈就靠种那点承包田供我上学,如今……‎ 不能这么放弃!我刚想办住院手续,我妈含笑进来说:“医生,给我开点药吧,止疼的就行,我命硬,能挺过去。”‎ 拗了半天,我还是按我妈的意思做了。我知道,我妈一旦决定了的事,没人能改过来。回家的路上,我拼命憋着,不让眼泪掉下来。兜里只有三百块钱,那是全家仅剩的那么一点点。‎ 或许天不绝人,我去村里小店买东西,无意中听到有人说,邻乡有个老中医挺神的,治好过一些大医院都没法治的怪病。我立马找了过去。‎ 老中医家里坐着很多病人,得什么病的都有。老中医话不多,而且声音很轻,只是在搭脉后简单地问上几句,就摇头晃脑开起了方子,完了,又叮嘱几句,也看不出有啥高明之处。最后一个轮到我,老中医瞅了我一眼:“病人呢?”‎ 我拿出医院的诊断书,讲了我妈的病情和家里的情况。我说来得急,我妈也下不了地,先来问问。说到最后,我的眼泪扑簌簌往下掉。‎ 老中医瞪了我一眼:“这么大了还哭,没出息。走,带我去看看。”‎ 老中医给我妈搭完脉,捋着花白的山羊胡子在屋里踱来踱去。我垂手,惶惑地盯着他。老中医让我把三轮车上那个蛇皮袋子拿进来。一打开,里面全是草药。老中医告诉我把这几把药分均匀,半年服完,应该就可以了,不行的话,再去找他。‎ 我连连点头,掏出三百块钱:“只有这些了,别嫌少。”‎ 老中医没接钱,双手把玩着桌上的青花瓷瓶,左看右看,还不住地点头:“不用了,你留着做学费吧,这个东西卖给我吧。”‎ 我妈连忙摇手:“不,这是我的嫁妆,几块钱买来的,乡下人没闲心插花,我常说,还不如碗勺来得实用呢。”‎ 老中医晃头捻须,说:“实用不实用我不管,家里有一个,正好配个对。”‎ 送走老中医,我和我妈还真不敢相信天下竟有这种好事,诊费、药费没付不说,还白白拿了一千块钱!‎ 半年后,我陪着我妈去了医院,诊断结果让我欣喜若狂,我妈竟痊愈了!‎ 我拿着锦旗去谢老中医,老中医一笑:“有钱了,就把瓶子赎回去,价钱嘛,翻倍。”‎ 我点头。‎ 我如愿考上了医学院。用那些钱,我撑过了第一个学期。之后,我勤工俭学,再没用过家里一分钱。毕业后,我凭着优异的成绩,被省城一家大医院聘用。我接我妈进城,贷款买房,娶妻生子,进修深造……‎ 二十多年后的一天,我偶然观看《鉴宝》节目,里面一个青花瓷瓶引起了我的注意,那个瓶子,看上去跟我家的一模一样。专家几百万的估价让我又吃惊又愤怒,原来老中医早就知道瓶子的价值。我想起了老中医眯着眼的神情,哼,狡诈,虚伪!‎ 我憋着满肚子怨气去找老中医。老中医已去世,他儿子接过我的字条,一笑:“家父说你会成为医生,果然没错。”‎ 我突然想起,那天我对老中医说,我想放弃学业,赚钱养活我妈。我有点发蒙,是不是自己太小人了?‎ 里屋的橱柜上,摆放着两个青花瓷瓶,花纹一样,成色迥异。老中医的儿子取过那个釉色发暗的瓶子:“民国的,不过也值几千块钱。”‎ 我脸红了。瓶子的内壁上,依稀还能看到我儿时调皮的涂鸦,是我家的那个!我疑惑地望着另一个青翠欲滴的花瓶。‎ ‎“这个是我祖上为一官宦人家诊病时,那家主人给的。”‎ 我掏出一万块钱,老中医的儿子执意只收下两千:“家父嘱咐,不敢有违。”‎ 对着老中医的遗像,我郑重地磕了三个头。泪眼婆娑中,我又看到了那双似笑非笑的眼睛,温馨,深邃。‎ 一块匾额悬在墙上,上面的两个字熠熠生辉——“医者”。‎ ‎7.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文章开头“读高二那年”暗示妈生病“不是时候”和“我”需要治好妈的病的迫切,也为后面突出老中医的医术医德做铺垫。‎ B.老中医要青花瓷瓶并给一千块钱瓶钱是想帮助“我”,使“我”能治好妈的病并完成学业,这体现了老中医高尚的医德。‎ C.虽然文章很短,内容也是平常生活之事,但仍写得跌宕起伏而非平铺直叙,很有可读性。‎ D.“我”去送锦旗的时候,老中医说赎瓶子价钱要翻倍,这体现了老中医也爱财,这样就写出了老中医性格的复杂和真实。‎ ‎8.老中医医术高超,文章是怎样写出老中医的高超医术的?‎ ‎9.小说最后以对老中医家中题有“医者”二字的匾额的描写作为结尾,这样处理有什么好处?请简要分析。‎ ‎【答案】7.D 8.①正面描写。老中医从容自信交代将那些药半年服完,应该就可以了,不行再去找他,而母亲真的痊愈了。②侧面描写。文中写我去村里小店买东西听到有人说老中医挺神,治好了一些大医院都没法治的怪病;老中医家里坐着许多病人,得什么病的都有;‎ 老中医从容诊断,毫不忙乱。③对比手法。将我妈“痛得满床打滚”与老中医轻松将病治好进行对比;将赤脚医生、县医院治不好妈的病与老中医药到病除进行对比,都突出老中医医术之高。 ‎ ‎9.①结构方面,照应了标题,暗示了作品的主旨,给读者留下回味的空间;②人物形象方面,通过富有深意的描写,强化了他以“医者”身份自居,秉持职业操守的人格魅力;③思想内容方面,进一步深化主题,表达了“我”对老中医高尚品德的称颂和感激。‎ ‎【解析】‎ ‎【7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对小说的综合赏析能力。此类题考查的角度较多,有内容的理解,主旨的概括,人物形象分析,思想情感赏析,表现手法的分析等。解答这类题目,首先要题干的选择要求,如本题“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要求选出“不正确的”“一项”,立足考查“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然后浏览每个选项,再逐一进行分析。本题,D项,“这体现了老中医也爱财,这样就写出了老中医性格的复杂和真实”说法错误,要表现老中医想不动声色地帮助人家,不想让人家知道真相而博得感激,文章这样写仍是表现其医德之高。故选D。‎ ‎【8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分析作品主要表现手法能力。题目是“老中医医术高超。文章是怎样写出老中医的医术高超的”,这是考查学生分析塑造刻画人物形象技巧能力。答题时,通读文章,在文章圈出有关人物塑造的内容,然后指出运用手法技巧,然后结合具体内容进行分析,最后指出运用该手法技巧有什么表达效果。比如本题,塑造老中医医术高超时,先写我妈“痛得满床打滚”,“我”先把妈妈背到村里赤脚医生那,赤脚医生给打了止痛针,让“我”赶快把妈妈送到县医院。到县医院。医生诊断后,把“我”叫到一边说“我”妈得的是癌症,晚期了,花再多钱也没用。老中医给诊过脉之后,让“我”把三轮车上那个蛇皮袋子拿进来,告诉“我”把这几把药分均匀,半年服完,应该就可以了。半年后我陪着我妈去了医院,“诊断结果让我欣喜若狂,我妈竟痊愈了”,这是运用对比手法,将我妈痛得满床打滚病之重与老中医轻松将病治好进行对比;将赤脚医生、县医院治不好妈妈的病与老中医药到病除进行对比,都突出老中医医术之高。文中写“我”去村里小店买东西听到有人说老中医挺神,治好了一些大医院都没法治的怪病,这是侧面描写,或者说间接描写。还有我到老中医家,看到老中医家里坐着许多病人,得什么病的都有;而老中医从容诊断,毫不忙乱。“我把老中医接到家里,老中医给我妈”看病。老中医诊过脉后就用了“几把草药”,还说“半年服完,应该就可以了,不行的话,再去找他”。半年过后,“我”妈病果然痊愈。这是直接描写,或者说是正面描写。‎ ‎【9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分析小说结尾作用能力。小说结尾作用,考生要结合文本从人物的塑造、情节的安排、主旨的设置以及结构角度组织答案。在各地高考真题中,“结尾作用”是小说阅读 的重要命题点之一。明确小说结尾的类型:1.出乎意料;2.戛然而止;3.悲剧结尾4.喜剧结尾。作用:1.突生波澜,震撼人心;照应前文。2.留下空白给读者想象空间,让读者进行艺术再创造;3.深化主题;4.耐人寻味;给人以喜悦欣慰之感;反映美好愿望。本题要求简要分析小说最后以对老中医家中题有“医者”二字的匾额的描写作为结尾,这样处理有什么好处。答题是要注意结合文章内容分析,本题结尾“一块匾额悬在壁上,上面的两个字熠熠生辉——医者。”“医者”,从人物形象分析:强化了他以“医者”身份自居,“两个字熠熠生辉”,医术高明,医德高尚,秉持职业操守的人格魅力。从主题的表达方面看,“匾额”表达了“我”对老中医高超的医术、高尚的品德的赞颂和感激之情。这起到了深化主题,引起读者思考的作用。最后分析在结构方面的作用:“上面的两个字熠熠生辉——医者”照应了标题“医者”,暗示了作品的主旨,给读者留下回味的空间。综上,本题从人物形象的塑造、情节的安排、主旨的设置和结构方面来回答。‎ ‎【点睛】文学类文本阅读的选择题,主要集中对文意、文章的主旨、文章的结构、人物形象的塑造等内容的考核,考核的方式基本有两种,一种是根据文章的内容进行分析,概括,另一种是对文章特色和手法的赏析,分析文意要读懂文章,主要是文意、主旨、情感、人物的心理表述不当,赏析一般为手法和特色概括不当,手法集中的小说的三要素上,主要考核人物塑造、情节安排、环境描写、标题的作用、结尾的特征等。选择题时往往错误的选项命制都是明显的不会引起争议的错误,即所谓的“硬伤”,在答题时注意寻找这些硬伤。‎ 二、古代诗文阅读(36分)‎ ‎(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4小题,19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绍圣初,御史论轼掌内外制日,所作词命,以为讥斥先朝。遂以本官知英州,寻降一官,未至,贬宁远军节度副使,惠州安置。居三年,泊然无所蒂芥,人无贤愚,皆得其欢心。又贬琼州别驾,居昌化。昌化,故儋耳地,非人所居,药饵皆无有。初僦官屋以居,有司犹谓不可,轼遂买地筑室,儋人运甓畚土以助之。独与幼子过处,著书以为乐,时时从其父老游,若将终身。徽宗立,移廉州,改舒州团练副使,徙永州。更三大赦,遂提举玉局观,复朝奉郎。轼自元佑以来,未尝以岁课乞迁,故官止于此。建中靖国元年,卒于常州,年六十六。自为举子至出入侍从必以爱君为本忠规谠论挺挺大节群臣无出其右但为小人忌恶挤排不使安于朝廷之上 高宗即位,赠资政殿学士,以其孙符为礼部尚书。又以其文置左右,读之终日忘倦,谓为文章之宗,亲制集赞,赐其曾孙峤。遂崇赠太师,谥文忠。论曰:苏轼自为童子时,士有传石介《庆历圣德诗》至蜀中者,轼历举诗中所言韩、富、杜、范诸贤以问其师。师怪而语之,则曰:“正欲识是诸人耳。”盖已有颉颃①当世贤哲之意。弱冠,父子兄弟至京师,一日而声名赫然,动于四方。既而登上第,擢词科,入掌书命,出典方州。仁宗初读轼、辙制策,退而喜曰:“朕今日为子孙得两宰相矣。”神宗尤爱其文,宫中读之,膳进忘食,称为天下奇才。二君皆有以知轼,而轼卒不得大用。一欧阳修先识之,其名遂与之齐,‎ 岂非轼之所长不可掩抑者,天下之至公也,相不相有命焉。呜呼!轼不得相,又岂非幸欤?或谓:“轼稍自韬戢②,虽不获柄用,亦当免祸。”虽然,假令轼以是而易其所为,尚得为轼哉!‎ ‎(节选自《宋史·苏轼传》)‎ ‎【注】①颉颃(xiéháng):原指鸟上下翻飞,泛指不相上下,互相抗衡,引申为不相上下。②韬戢(tāojí):收藏;敛藏。‎ ‎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自举子/至出入/侍从必以爱君为本/忠规谠论/挺挺大节群臣/无出其右/但为小人/忌恶挤排不使安于朝廷之上/‎ B.自为举子至出入侍从/必以爱君/为本忠规谠论/挺挺大节/群臣无出其右/但为小人忌恶挤排/不使安于朝廷之上/‎ C.自为举子/至出入/侍从必以爱君/为本忠规谠论/挺挺大节群臣/无出其右/但为小人/忌恶挤排不使安于朝廷之上/‎ D.自为举子至出入侍从/必以爱君为本/忠规谠论/挺挺大节/群臣无出其右/但为小人忌恶挤排/不使安于朝廷之上/‎ ‎11.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御史”是古代官名,商周时为史官,自秦开始,为监察性质的官职,一直延续到清朝。‎ B.“太师”自西周始置,为辅弼国君之臣,后来大多是重臣的加衔,既示恩宠,又予实权。‎ C.“文忠”是古代官方封给大臣的,被认为是仅次于“文正”的谥号,欧阳修也获此谥号。‎ D.“词科”为科举名目之一,主要选拔学问渊博、文辞清丽、能草拟朝廷日常文稿的人才。‎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苏轼淡泊名利,心系百姓。他被贬后,在儋耳三年期间,能淡然处之毫不计较,并且热心对待百姓,和他们交往非常密切,也得到了他们的爱戴。‎ B.苏轼才气不凡,文采过人。神宗、高宗都非常喜欢他的文章,神宗读起来常常忘了吃饭,高宗常把他的文章放在身边,读起来经常就忘了疲倦。‎ C.苏轼少有大志,追求不俗。童子时读了《庆历圣德诗》后,就拿诗中所说的韩琦、范仲淹等贤人去问老师,这时他就有和当代贤人相并列的想法。‎ D.苏轼才高难酬,仕途坎坷。神宗、高宗两位皇帝都能够了解他的品行,喜欢、欣赏他的才能,可是苏轼却多次被贬黜,终究没能被重用为宰相。‎ ‎13.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虽然,假令轼以是而易其所为,尚得为轼哉?‎ ‎(2)士生于世,使其中不自得,将何往而非病?使其中坦 然,不以物伤性,将何适而非快?‎ ‎【答案】10.D 11.B 12.A ‎ ‎13.(1)虽然这样,假使让苏轼因此而改变他的所作所为,还能算是苏轼吗?(2)士人活 在世上,假使他的心中不舒畅,那么到了什么地方不忧愁呢?假如心中舒坦,不因外界事物而伤害(自己的)本性,那么到什么地方(会感到)不痛快呢?‎ ‎【解析】‎ ‎【10题详解】‎ 本题考查文言文断句的能力。解答此类题,考生不仅需要具备一定的文言阅读的语感和断句技巧,而且还应具备一定的文化素养。文言断句有很多的标志,比如:四字短语、排偶句式、顶真修辞等等。还可以利用句中的人名、地名、官职名、文言虚词、句子结构以及语段中动词的宾语或补语等断句。‎ 本题要求给画线句“自举子至出入侍从必以爱君为本忠规谠论挺挺大节群臣无出其右但为小人忌恶挤排不使安于朝廷之上”断句。句中“自……至……” 单独成句,翻译为“自从……直到”的句式,不可断开,排除AC;“以……为本”是固定句式,不可断开,“必以爱君为本”意为“必定以忠于君主作为根本”,排除B。句子翻译:自从应考直到出入侍从皇帝,必定以忠于君主作为根本,忠心的规劝卓识的议论,正直而有大节,群臣没有超出他的。但被小人所忌恨排挤,不让他安心处于朝廷之中。‎ 故选D。‎ ‎【11题详解】‎ 本题考核理解古代文化常识的能力。文化常识的考核主要集中在古代的一些称谓、官职的变迁、建筑的名称、年号、谥号、庙号、一些文书的名称、官场的一些礼节、朝廷的一些机构、典章制度、行政区划还有一些避讳的说法等。平时注意积累,尤其是课本的注释的相关内容,答题时还要注意结合语境的含义作答。‎ B项,“‘太师’自西周始置,为辅弼国君之臣,后来大多是重臣的加衔,既示恩宠,又予实权”中“既示恩宠,又予实权”错,“太师”大多作为最高荣典以示恩宠,并无实职。‎ 故选B。‎ ‎【12题详解】‎ 本题考查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的能力。解答理解文言文内容的题型,要基本了解文言文的大意,然后根据选项,在文中找到相关语句,分析选项是否概括全面,翻译是否正确。本类题型设陷方式一般有故意拔高、信息错位、语句翻译错误等。做题时要回归语境,理解翻译选项涉及的相关句子,然后将原文内容和选项加以对比,即能发现问题。‎ A项,“苏轼淡泊名利,心系百姓。他被贬后,在儋耳三年期间,能淡然处之毫不计较,并且热心对待百姓,和他们交往非常密切,也得到了他们的爱戴”张冠李戴,据原文“未至,贬宁远军节度副使,惠州安置。居三年,泊然无所蒂芥”意为“还未到任,又贬为宁远军节度副使,安置在惠州。住了三年,他淡然处之毫不计较,对人不论贤才或是平常人,都能得到他们的欢心”可知,应该是惠州,不是儋耳。‎ 故选A。‎ ‎【13题详解】‎ 本题考查理解并翻译文中句子的能力。翻译时以直译为主,意译为辅,把句子中的每一个字都要落到实处,注意重点实词、虚词、词类活用和特殊句子的翻译,不能翻译的助词等删掉,省略的内容根据上下文补充,平时训练时注意自己确定句子的赋分点,翻译时保证赋分点的落实。重点词语和句式:‎ ‎(1)虽然:古今异义,虽然这样;假:假使、假如;以是:固定句式,因此;易:改变;尚得……哉:固定句式,还能……吗?‎ ‎(2)于:介词,在;使:假使;其中:古今异义,他的心中;使其中不自得:宾语前置句,正常语序“使其中不得自”, 假使他的心中不舒畅;将何往而非病?以:因为;物:外界事物;适:到;快:痛快;将何适而非快:宾语前置句,正常语序“将适何而非快”,那么到什么地方(会感到)不痛快呢?‎ ‎【点睛】文言文内容的概括和分析,多以选择题的形式呈现。‎ 解题小技巧:‎ ‎(1)读文知义(人物、时间、地点、职位、事件、情理志、品质)‎ ‎(2)审题知文(借助试题,更好地理解文章内容)‎ ‎(3)题文比对(试题和原文比对看,注重细节,不可凭模糊的记忆和感觉去答题)‎ 参考译文:‎ ‎ 绍圣初年,御史论奏苏轼掌管起草内外诏令的时候,所作的文辞命令,认为是讥讽斥责先朝。因此以本官任英州知州,不久降一官级,还未到任,又贬为宁远军节度副使,安置在惠州。住了三年,他淡然处之毫不计较,对人不论贤才或是平常人,都能得到他们的欢心。又被贬为琼州别驾,住在昌化。昌化,是以前的儋耳,不是人所能住的,药品都没有。苏轼起初租官房居住,有关官员还认为不可以,苏轼就买地筑屋,儋耳人就搬砖运土来帮助他。他独自和小儿子苏过一起住,把写书来当作乐趣,时常跟当地父老交往,好像要在这里终老。徽宗即位,(苏轼)移居廉州,改任舒州团练副使,又移迁至永州。又经过三次大赦,就掌管了玉局观,恢复朝奉郎职务。苏轼从元佑以来,从未因每年考绩要求升迁,所以官职就止于此。建中靖国元年,在常州去世,享年六十六岁。自从应考直到出入侍从皇帝,必定以忠于君主作为根本,忠心的规劝卓识的议论,正直而有大节,群臣没有超出他的。但被小人所忌恨排挤,不让他安心处于朝廷之中。高宗即位,追赠资政殿学士,用他的孙子苏符任礼部尚书。又把他的文章放在身边,一读起来就是一整天都忘了疲倦,说这是文章的最高境界,亲自写了集赞,赏赐给他曾孙苏峤。追崇苏轼又赠太师,谥号文忠。评论说:苏轼在儿童时代,士人中有流传石介 的《庆历圣德诗》到蜀地的,苏轼一一列举诗中所说韩琦、富弼、杜衍、范仲淹等贤人去问他的老师。老师觉得奇怪而对他解释,他就说:“正想认识这几个人。”这是因为他已有和当代贤人相并列的意思。二十岁左右,苏轼父子兄弟到了京城,一天而声名显赫,震动四方。不久登上进士高等,通过殿试,入朝掌管书函诏令,出任州县官员。仁宗刚读到苏轼、苏辙的制策,退朝后高兴地说:“朕今天给子孙找到两个宰相了。”神宗尤其喜爱他的文章,在宫中阅读,(入迷到)御膳送来竟忘了吃,称他为天下奇才。两个皇帝都能够了解苏轼,而苏轼终究不能被重用。欧阳修先赏识他,他的名气后来就和欧阳修相等,岂不是苏轼的天才是不可被掩盖的,这是天下最公平的事,做不做宰相那是命。唉!苏轼不能做宰相,又难道不是他的幸运吗?有人说:“苏轼稍有隐晦,即使不被重用,也应免去了灾祸。”虽然如此,假使让苏轼因此而改变他的所作所为,还能算是苏轼吗?‎ ‎(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 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小题。‎ 踏莎行•山居 张抡 秋入云山,物情潇洒,百般景物堪图画。丹枫万叶碧云边,黄花千点幽岩下。‎ 已喜佳辰,更怜清夜,一轮明月林梢挂。松醪[注]常与野人期,忘形共说清闲话。‎ ‎【注】“松醪”:是松膏酿制的酒。‎ ‎14.下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首句“秋入云山”,语言简明形象,“入”字写出了深山秋意飒然而至的景象。‎ B.词人以“潇洒”形容“物情”,赋予山中万物以情志风神,秀逸灵动,意蕴无穷。‎ C.下片写月圆之夜,诗人身处良辰佳景,独对冷清的秋夜,难免心生孤寂悲切之情。‎ D.上片写了斑斓如画的秋山景象,下片写了清朗闲雅的山居之景,诗中有画,情景交融。‎ ‎15.词人的山居生活有什么特点?词中是怎样表现的?‎ ‎【答案】14.C 15.特点:山居生活惬意自在、闲适清闲。一是以优美旷远,清幽自然的环境来映衬;二是,写与山村田野老相伴对酒共话的日常生活来反映;三是写作者淡泊的心境,怡然自得的心境来表现。‎ 一是环境特点,二是生活状态,三是作者心境①生活环境优美如画(旷远、优美、安宁的生活环境;风景如画,置身于如画的自然之中),山中清幽的月色;②有乡村田野之人相伴对酒共话(生活惬意、闲适、清闲)“松醪长与野人期,忘形共说清闲话”,词人常与山野之人相约饮酒,不拘形迹地在月光下谈天说地;野人清闲的谈吐③作者山居生活闲适惬意、怡然自得不拘形骸,心境淡泊。‎ ‎【解析】‎ ‎【14题详解】‎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词句内容分析及手法赏析。C项,“独对冷清的秋夜,难免心生孤寂悲切之情”理解不正确。通过“物情潇洒”“已喜佳辰”“忘形共说清闲话”等可以看出本诗的基调是快乐闲适的。故选C。‎ ‎【15题详解】‎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对诗歌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能力,以及赏析诗歌手法的能力。本题先 回答其特点,在分析其表现。回答要点:从词的结尾一句可以看出山居生活的特点,是惬意闲适的。关于“怎样表现”可以从词的内容和手法两个角度入手分析:从内容上看,写了自己与山村野老月下共饮;从手法上看,是写景抒情。据此分析即可。读懂该诗:张抡这首《踏莎行》上片写秋天山景,下片写仲秋赏月。上片可说是以画入诗,诗中有画。山中秋景胜绝,无处不美,目不暇接,要有一番选择,用最典型的景物写出秋山之美,于是词人以生花妙笔写出丹枫、黄花两景。下片最后两句写词人常与山野之人相约饮酒,情投意合,不拘形迹地在月光下谈天说地,淡泊的心境与清幽的月色交融在一起,表现出闲适惬意、怡然自得的山居乐趣。‎ ‎(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1小题,6分)‎ ‎16.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杜牧在《阿房宫赋》中说秦始皇独夫之心,一天天骄横顽固,其结果是阿房宫被“______________”,化为了焦土,最后作者敲响了警钟,写后人哀叹却不以之为鉴,结果将是“________________”。‎ ‎(2)《离骚》中屈原通过整理自己的帽子和佩带表明要使自己品格更加高洁的两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3)《爱莲说》中,周敦颐写出了莲花身处污泥之中,却纤尘不染,不随世俗,洁身自爱和天真自然不显媚态的可贵精神,如此气韵来源于其形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楚人一炬 亦使后人而复哀后人也 (2)高余冠之岌岌兮 长余佩之陆离 (3)中通外直 不蔓不枝 ‎【解析】此题考核识记名篇名句的能力,此类题目一般有理解性默写和根据上下文填空两种类型。答题时注意不要出现错别字,理解性默写还要注意给出的提示,填准句子。此题属于理解性默写,注意选准句子,不要写错别字。重点注意:炬、岌、佩、蔓。注意不要漏掉虚词“而”“也”“ 兮”。‎ ‎【点睛】答好识记类题,要注意平时的积累,要在真正理解原文语意和表达技巧的基础上完成背诵,书写时还要注意字体正确。‎ 三、语言文字运用(20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动画电影《哪吒之魔童降世》(下称《哪吒》)炒热了冷寂的暑期档,成为了全网吹爆的“国漫之光”。《哪吒》的成功,除了精良的制作,关键还是胜在“新瓶装旧酒”。它将________的传统神话故事进行了创造性改编,让观众喜欢上了这个画着“烟熏妆”的丑哪吒。‎ 中国神话传说,一直是国产动漫取之不尽的巨大素材库。那些神话故事,历经千年而流传不衰,是超越时空、经得起考验的经典,而动漫,是最适合表现神话故事的艺术形式,可以使它直观地体现鲜活灵动的人物形象和奇幻瑰丽的场景。从这个角度看,或许不是动漫选 择了神话,而是神话需要动漫。‎ 源于道教神仙谱系、“封神榜”传说的《哪吒》的成功,让人看到了另一种可能:中国动漫或许不需要________,而是在千百年一次次讲述的基础上,打造具有中国文化内核的“封神宇宙”。当然,构建一个“封神宇宙”,必将是一个艰难的过程,因为(   )。这不但要有对原著的情怀式“守护”,而且要有________的创新性“再造”。但唯其艰难,才更显出其意义和价值。‎ ‎“不信命是哪吒的命”,也是中国动漫人的命。中国动漫能否以中国的故事改变世界的文化生产版图?让我们________。‎ ‎17.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成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 A.耳熟能详  另起炉灶  孜孜不倦  拭目以待 B.耳熟能详  另辟蹊径  谆谆不倦  拭目以待 C.耳濡目染  另起炉灶  谆谆不倦  翘足而待 D.耳濡目染  另辟蹊径  孜孜不倦  翘足而待 ‎18.文中画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 A.是最适合表现神话故事的艺术形式,可以直观地体现鲜活灵动的人物形象和奇幻瑰丽的场景。‎ B.是最适合表现神话故事的艺术形式,可以使它直观地展现鲜活灵动的人物形象和奇幻瑰丽的场景。‎ C.可以使它直观地体现鲜活灵动的人物形象和奇幻瑰丽的场景,是最适合表现神话故事的艺术形式。‎ D.可以直观地展现鲜活灵动的人物形象和奇幻瑰丽的场景,是最适合表现神话故事的艺术形式。‎ ‎19.下列填入文中括号内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A.它不只是需要臻于至善的美术与技术,更是需要对人物和故事再挖掘 B.它不光是免费“拿来”,还是一种创造性转化 C.它既需要臻于至善的美术与技术,还需要对人物和故事再挖掘 D.它不是免费“拿来”,而是一种创造性转化 ‎【答案】17.A 18.D 19.B ‎【解析】‎ ‎【17题详解】‎ 本题考查正确使用成语的能力。此类题要在理解句意的基础上,结合具体语境及词语的意思从三个方面综合考虑分析,即成语的基本义、感情色彩和语境。需要注意色彩不明、断词取义、对象误用、谦敬错位、功能混乱、不合语境、望文生义等错误使用类型。‎ 第一空:耳熟能详,听的次数多了,熟悉得能详尽地说出来;耳濡目染,形容听得多见得多 了之后,无形之中受到影响。根据前文的“旧酒”和后文的“传统神话故事”语境,可知此处重在强调“熟悉”,而不是强调“受影响”,故用“耳熟能详”。‎ 第二空:另起炉灶,比喻重新做起,或比喻另立门户或另搞一套;另辟蹊径,另外开辟一条路,比喻另创一种新风格或另找一个新途径、新方法。根据前文的“新瓶装旧酒”和后文的“在千百年一次次讲述的基础上,打造具有中国文化内核的‘封神宇宙’”,可知中国动漫不需要“另起炉灶”,而只需要“另辟蹊径”。因本句语境是“不需要”,故用“另起炉灶”。‎ 第三空:孜孜不倦,勤奋努力,不知疲倦;谆谆不倦,恳切耐心地教诲,不知疲倦。此处并不是强调“创新性‘再造’”要恳切、有耐心,而重在“勤奋不知疲倦”,故用“孜孜不倦”。‎ 第四空:拭目以待,擦亮眼睛等待着,形容殷切期望或密切关注事态的动向及结果;翘足而待,一抬脚的短时间内即可等到,指很快就会实现。此处是说我们对“中国动漫改变世界的文化生产版图”充满了期待,而不是说很快就能实现,故用“拭目以待”。‎ 故选A。‎ ‎【18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辨析病句的能力。解答本题,先要熟悉常见的病句类型及其特点,要特别注意成分残缺、搭配不当、语序不当、结构混乱的语病;然后采用语感审读、句子紧缩、逻辑分析等方法找到病句的病因;最后“对症下药”,根据语病修改病句,注意不能改变句子的原意。‎ 原句有三处语病:①“体现”与“人物形象”“场景”搭配不当。排除AC两项。②“可以使它”表意不明,因“它”的所指不确定而致“谁可以使谁”的语义不明。排除BC两项。③根据事理逻辑,先说展现人物和场景,再总说它是最适合的形式。排除AB两项。‎ 故选D。‎ ‎【19题详解】‎ 此题考查语言表达的连贯准确的能力。此类型题首先要通读语段,了解句意,然后注意句与句的排列组合,注意上下句的衔接、呼应,做到话题统一,句序合理,衔接和呼应自然。要加强对语境的分析与体会。有些题应注意排序句的逻辑顺序和句中关联词语的运用。‎ 根据后文的“这”字,指代出上文需要填写与“情怀式守护”和“创新性再造”相关的内容,而“臻于至善的美术与技术”并不是“对原著的情怀式守护”,排除AC两项;‎ 根据上文“神话传说是国漫取之不尽的素材库”,根据下文“要有对原著的情怀式守护”可知,动漫是可以将神话“免费拿来”的,只是不能光“拿来”而不“创新”,故排除D项。‎ 故选B。‎ ‎【点睛】正确运用成语,要弄清楚几种类型的错误:一、看成语含义与前后文的修饰限制成分是否协调;二、看成语意思与所处的语境是否吻合,是否造成大词小用或小词大用;三、看成语的褒贬感情色彩是否适合所在的语境;四、看成语适用的对象、范围和场合是否造成张冠李戴;五、看成语运用是否因望文生义而误用;六、看成语是否因画蛇添足而造成前后 内容重复。‎ ‎20.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2个字。‎ ‎“日啖荔枝三百颗,不辞长作岭南人。”苏轼为荔枝写下的名句,表达了对这种水果的特别喜爱。然而,如果真的像诗中所写的那样,每天吃下数百颗荔枝,恐怕是会患上“荔枝病”的。也许你会奇怪,荔枝那么甜,____,怎么会让人患上低血糖呢?实际上,荔枝所含的糖是果糖,必须经由人体转化为葡萄糖后,才能被吸收利用。如果过量食入荔枝,人体内的转化酶就会供不应求,多余的果糖,____,还会刺激胰岛细胞释放大量胰岛素,引发低血糖反应。此外,荔枝中含有的a—次甲基环丙基甘氨酸,也有降低血糖的效果。吃“糖”不补“糖”,还让人缺“糖”,这仿佛是一个隐喻。吃,是一种外在的表象;补,____。如果只把注意力放在吃上,就容易被表象所迷惑,想当然地以为消化了、吸收了,并且于已有补。而实际上,可能非但不是如此,还有截然相反的效果。‎ ‎【答案】 ①含糖量一定很高 ②不仅无法转换成葡萄糖 ③则是一种内在的效果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语言连贯能力。这是一道补写题,属于语言表达能力中的衔接考查。此类试题一般根据上下文的语境,填上与前文或后文相照应的语句即可。语句补写题是新课标卷最具特色、出现频率很高的一种语言表达题型。所谓“语句补写题”,就是指给出一个语段,空出两至三个句子进行补写,补写后的句子与语段内容贴切,语意连贯,逻辑严密,语句通顺。本段文字围绕着“荔枝甜却使人患上低血糖”内容来写。第一空,荔枝甜,自然含糖量就高, 所以填写“含糖量一定很高”。第二空,根据前文内容“荔枝所含的糖是果糖,必须经由人体转化为葡萄糖后,才能被吸收利用”,如果过量食入荔枝,转化酶不够,多余的糖果就转换不了葡萄糖,就会出现一系列问题。所以第二空内容应该是“无法转化成葡萄糖”,又因为下文是“还会……”,所以应该用关联词语“不仅”,归纳起来就是“不仅无法转换成葡萄糖”。第三空,要填的内容和前一句形成对比,“吃,是一种外在的”,所以“补,是一种内在的”,联系前文“荔枝有降低血糖的效果”,因此本空应填“内在的效果”。‎ 总之,做补写句子类的题目应该 “瞻前顾后”。‎ ‎【点睛】语句补写题,一般要求“根据材料内容”补写句子,要求补写的句子内容贴切语意连贯、逻辑严密,并且不能照抄材料,同时有字数限制。补写的语句的内容来源于文本:具体来说,所补写的语句的内容、语言要从上下文的有关材料中去提和概括,离开文本不可能补写正确。所补写的语句与上下文的关系为:或引领下文,或总结上文,或与上下文衔接连贯。‎ ‎21.请对下面这段新闻报道的文字进行压缩。要求保留关键信息,句子简洁流畅,不超过60个字。‎ 北京青年报记者从中国科学院大学获悉,6月14日,2019年度“阿尔伯特·爱因斯坦 世界科学奖”揭晓,中国科学院北京纳米能源与系统研究所首席科学家王中林斩获这一世界性的大奖,成为首位获此殊荣的华人科学家。据了解,爱因斯坦世界科学奖以科学家阿尔伯特·爱因斯坦的名字命名,象征着国际科学界的崇高荣誉。世界科学奖评选委员会对王中林的科学成就给予高度评价,认为他在纳米发电机和自供能系统研究方面做出了影响深远的开创性贡献,使人类从环境和生物系统中获取能量这一全新的技术成为现实,并认为这一技术“有望在不久的将来改变世界”。‎ ‎【答案】关键信息:①2019年6月14日;②“阿尔伯特•爱因斯坦世界科学奖”揭晓;③王中林成为首位获奖的华人科学家;④评委会对他的研究成果予以充分肯定。‎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压缩语段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要在把握文段主旨的基础上筛选出文段主要信息,并将其按照要求概括表达出来。具体表现为三点:①对材料的理解;②对材料相关信息的筛选;③语言表达简洁流畅。本题要求用简明的文字对新闻报道的内容进行压缩。根据新闻报道中的主要信息,如时间、地点、事件、结果(意义)等进行压缩,注意保留以下关键信息。本题新闻材料共包含两个段落,第一段为新闻导语,介绍了新闻的主要内容,时间:2019年6月14日;事件:“阿尔伯特.爱因斯坦世界科学奖揭晓;王中林成为首位获奖的华人科学家;第二段共包含四句话,分别介绍了奖项意义、设置规则、获奖理由和对其科学成就的评价。这里的关键句是评价意义的第四句。考生可将意义影响归纳为:评委会对他的研究成果予以充分肯定。考生依此分析作答,简洁流畅即可。‎ 四、写作(60分)‎ ‎22.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不知从何时起,微信群内投票评比变得司空见惯,每个人时不时的要为同学、朋友、同事,甚至陌生人投票拉票。随着“朋友圈”的广泛使用,诸如此类的投票评比活动也越来越多,甚至产生了有组织有规模的“专业投票拉票群”,此风盛行让人眼花缭乱、应接不暇,每个人在使用微信时都遇到过。有人觉得举手之劳,成人之美,何乐而不为?有人觉得碍于情面,不得已而为之。有人置之不理,无视它,甚至退群……‎ 微信“朋友圈”拉票之风盛行,你对此有何感触和思考?请联系现实生活,表明你的态度,阐述你的看法。‎ 要求:自选角度,自定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少于800字。‎ ‎【答案】理性投票有意义 近日,微信群投票广泛兴起,一打开朋友圈,各式各样的投票链接霸屏。我们每个人每天都面对这种情景。有人认为,举手之劳,何乐而不为?有人觉得碍于情面不得不投,也有人置之不理。而我认为应理性投票,使投票变得有意义。‎ 微信群投票的设计初衷是让大众发表看法,是另一种意义上的竞赛。其投票内容由发起者自拟,参与者也无门槛可言。这在一定程度上可收集、统计大众的意见和看法。但在群投票的兴起中,一些无聊的投票内容的出现,使人们迫于亲朋好友的情面为之投票,实在是有违群投票的意义,也浪费自己的时间和精力。但如果对此置之不理,也会伤害自己的人际圈。 ‎ 所以,我认为我们应理性投票。首先,我们可在朋友圈表明自己的观点,投有意义的票。对于那些拉票的微信群,有选择的退出,不参与无聊的投票活动,把自己的时间用在有意义的事情上。只保留比较正规的投票圈,并按自己的意愿投出自己宝贵的一票。‎ 其次,我们也应劝诫身边的亲朋好友,尽量不要参加无意义的投票活动,也不让无聊的投票肆意扩散,以免影响自己正常的生活。‎ 随着科技发展,信息化的进步,其开发端研发的小程序都是为了方便人们的生活,群投票也是如此。因此我们每个人都有责任维护其健康发展,遵守群投票的规则,合理的发起投票活动,使每一次的群投票都有其存在的价值和意义。大力打击无意义的群投票活动,让其消失在我们的朋友圈。合理地投出自己的一票,发挥自己这一小举动的作用,从而达到开发端的研发初衷。‎ 理性投票有意义,通过投票,不仅能使真正有特长、有能力的人被发现,使埋在沙中的金子闪闪发光,还能让我们每个人都参与其中,都能表达自己的意愿,这对社会的健康发展,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和谐亲密大有意义。所以面对各式各样的群投票时,我们应做到合理投票,不盲目,不忽视,让每次投票都得到准确的数据,让无意义的投票消失在朋友圈,使群投票功能发挥其积极作用。‎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的写作能力。‎ 审题:本题属于任务驱动型作文,任务驱动型作文的写作要求关键在于识别并完成任务,在任务的驱动下发表对材料的看法。第一步是审题,即审读题干要求和审读材料内容。本则材料中心内容是“微信朋友圈拉票”之事,对于此事,有三种表现:有人觉得举手之劳,成人之美,何乐而不为?有人觉得碍于情面,不得已而为之。有人置之不理,无视它,甚至退群……你怎么看?对以这三种表现,不管怎么选择,只要有理有据,分析充分即可。在分析写作过程中,要紧扣材料发表看法,忌写成话题作文。‎ 参考立意:‎ ‎(1)群投票,举手之劳,成人之美。‎ ‎(2)群投票的积极意义。‎ ‎(3)群投票的消极意义。‎ ‎(4)理性投票,不能让群投票绑架你。‎ 结构层次:本文开篇简引材料,提出观点“我认为应合理投票,使投票变得有意义”。接着指出投票和不投票的两难处境,再次强调“我们应合理投票”。怎么做才能合理投票?用首先、其次这样的表述陈述具体做法。最后联系实际,呼吁让群投票功能发挥积极作用。‎ 素材:‎ ‎(1)微信投票,这早已成为生活中各类比赛竞技评判环节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披着征民意扬民主的外套,实则是一种毫无责任考虑的“一指定生死。”笔者认为,这种在大赛中的微信投票环节,本质上是一种伪民主,不足以成为评判选手水平的客观、切实标准。‎ ‎(2)微信投票的产生,是对原有单一权威标准的完善和校准,也是对民众抒发己见的一种满足,其存在和普及有一定合理性,但是盲目适用却适得其反,如同事件中的小林,以这种方式赢得比赛,是对小傅的不公,对公平准则的违背,因为这其中少了技术考量,只是单纯的拼人脉、拼关系。但评分过程中真的就不需要微信投票环节了吗?当然不是,我们可以适当减少微信投票的占分比重,防止伪民意改变选手命运,让选手得分更合理更客观。‎ ‎(3)在国内的各种大赛中也有许多促进公平的评比方式可供借鉴,如《中国好声音》的蒙眼转椅。本次大赛使用微信评比并非不可,而且值得提倡,但在把参赛者作品呈现给大众时,若能采用匿名作品的方式也许更好。其实无论用何种方法,评比总不是令所有人满意,一方得意,必有一方失意,公平性也不可保证。虽然俗语言:真金不怕火炼,但我依旧期待有更好的方法促使真金从重重烈火中炼出,散发光芒;期待更为公平的方式鼓励创新人才涌流,创新事业蓬勃发展。‎ ‎(4)前几天看过一则报道;各大电商纷纷打击水军。亚马逊通过检测不正常的评价,并给消费者标识出可疑的商家。国内有些网站屏蔽了部分评论,只有购买后才能评价……然而,这些方式真的能阻击水军进击的脚步?不可能的,当评价和推荐这种模式存在时,水军就是必然的产物。试想,如果线下可以通过雇人来提高店铺的声名时,难道会有店主不这样做吗?然而无奈于现实中得不偿失,几乎无人会选用这样的宣传方式。但当画面转到网上时,在如今这个连账号批量注册都有软件的时代,水军其实成为了最好的选择。‎ ‎【点睛】任务驱动型材料作文的审题方法很多,立意方向也呈现多样化特点。但是有一点必须加以重视,只有那些抓住核心立意及重要立意方向的作文才能得一类分。由于“矛盾性”,更由于作文材料的多则,材料本身没有做价值的判断,材料意义的容涵性与开放性强,那么考生必须权衡,只有衡量、考虑、斟酌之后,才能做出恰当、准确的选择,才能有自己真切的认识与思考、冷静的分析、逻辑性的表达。在行文中,辨析关键概念、辨析是非、辨析因果、辨析本质。试题是否具有思辨性,能否引导学生进行思辨。这就牵涉作文题设置的题型功能和题型考查目标的问题。作文主要考查的是学生的写作能力,其中包括思想内容、情感态度、布局谋篇,以及对这些加以整合的逻辑思维能力。思辨应该是一个文章写作的切入点。任务驱动型材料作文更能贴近社会生活,注重材料的启发和引导作用,更能体现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在角度、立意、文体和标题等方面,给考生留出更大的自主选择空间。‎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