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2.71 KB
- 2021-06-07 发布
- 1、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淘文库整理发布,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请立即联系网站客服。
-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阅读内容确认后进行付费下载。
- 网站客服QQ:403074932
- 1 -
语文试卷
试题 150 分 考试时间 150 分钟
一、 现代文阅读(36.0 分)
(一) 论述类文本阅读(3 小题,共 9 分)
由于自然灾害以及伴生的社会动荡、国内战争、外敌入侵,世界上很多辉煌一时的伟大
文明就此覆灭。恩格斯在《自然辩证法》一书中就提出,两河文明、希腊文明与罗马文明的
衰落,与自然灾害的频仍直接相关。而后来的历史研究,也证明古埃及文明、两河领域的古
阿卡德帝国、古印度的哈拉帕文明衰亡的主要原因都是气候波动和生态崩溃;瘟疫的暴发,
也直接导致了罗马帝国“黄金时代”的结束以及阿兹台克帝国、印加帝国的迅速瓦解。但是,
让灾难史研究者很感兴趣的一个问题是何以同样遭受周期性、大规模自然灾害的中华民族,
却每每能够在灾难中迅速恢复,并持续发展?
这一问题,有很多答案。其中不容忽视的是,自古以来资源的短缺、灾难的频仍,让中
国人产生了一种独特的民族心理,并积淀为一种深层的社会意识,我们可以称作“韧”的精
神。这种“韧”的精神,蕴有强大的自我恢复和更新能力,呈现出变通的智慧和顽强的活力,
从而使得中华民族安然渡过历史长河中各种各样的困境,生生不息,绵延不绝,历经一次又
一次的灾难和变革而延续至今。
“韧”的精神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一个表现是外向的儒家思想和内向的道家思想的配
合。在大一统国家出现的前夜,春秋战国时期的诸子百家,针对不同的社会情境各抒己见,
提出为人处世、治国安邦的种种方案,形成了数千年来民族智慧的“百宝箱”。其中两个相
辅相成的代表思潮,就是儒家和道家。如果说儒家思想代表了中华文明积极进取、勇于担当
的阳刚一面,那么道家思想则反映出谨慎内敛、谦虚忍让的阴柔一面。两者一刚一柔,一张
一弛,共同铸就了中华民族的“韧”性特质。
儒学是讲求“入世”的进取型思想,它以“修齐治平”为己任,追求人在社会中的自我
实现。这种思想恰可与现代社会的竞争环境相配合:现代社会崇尚进取,鼓励竞争;儒家思
想重视群体,鼓励奉献,这些都是社会前进的动力。所以,儒家思想能够在现代化进程中焕
发巨大的潜能,东亚“儒学文化圈”在近代的成就也有目共睹。但是,如同《庄子》所谓“行
尽如驰,而莫之能止”,当今时代是一个“翻天覆地”的时代,也是一个不断加速、高度紧
- 2 -
张的时代。在高速的社会发展中,进取型的思想也会暴露其局限,那就是太过重视“成就”
而忽视人与自然的协调,过于重视“功名”而忽视人与内心的平衡。由此而言,这次疫情的
暴发,使我们能够在高速发展的社会生活中重新回顾中华文明中沉静内敛的另一面。
实际上,瘟疫原本就是一种“社会病”,一种“文明病”,它在历史上就是随着人类进
入农耕社会开始大规模地聚居而发生,并随着人群的移动而传播。而近三百年间开始的现代
化进程,是人类历史上最剧烈、最深远的社会变迁过程之一,也是对自然的征服、资源的掠
夺、生态环境的破坏最严重的时期。长期以来,人类都习惯于认为人是世界的中心,自然为
人的利益而存在,只有工具的价值,人为了自己的利益可以完全不顾自然的利益,这就是典
型的人类中心主义。中国道家思想的最深刻之处,就在于它在人类文明发展的早期就揭示和
反思了文明发展的这种缺陷。在道家看来,自然界中的一切存在都是平等的,“物无贵
贱”“万物一齐,孰短孰长?”人与自然万物在生态系统中是相互依存的有机整体,不要把人
凌驾于自然万物之上,人的社会秩序要去适应物的自然秩序。要摒弃对自然过度的强力扭曲、
干扰和破坏,使万物能够“自化”“自均”“自定”“自正”,自然而然地达到包括人类社
会在内的存在与发展的最佳状态,这就是“道法自然”。“天之道,损有余而补不足”,只
有遵循自然,顺应自然,才能达到与自然的协调统一。这种整体主义的生态自然观,能够纠
正“生态扩张主义”的偏失。
(摘编自王学典《从战疫看中华文明的“韧”性特质》)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 作为中国人特有的民族心理和社会意识,“韧”的精神能战胜资源短缺、灾难频仍。
B. 中华民族之所以能够在灾难中迅速恢复,并持续发展,只是因为有“韧”的精神。
C. 在“韧”的精神中,儒家思想为外向进取型的;而道家思想属内向保守型的。
D. 随着人类进入农耕社会开始大规模聚居,瘟疫就发生了,并随着人群移动而传播。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文章由自然灾害及其伴生的灾祸引发诸多文明覆灭说起,提出问题,再揭示答案。
B. 文章不仅指出“韧”的精神对于中华民族的意义,还分析了“韧”性特质的成因。
C. 文章辩证看问题:既肯定儒家思想崇尚进取的积极作用,也批评其在战疫中的局限性。
D. 文章综合运用了引证、例证和对比论证等多种论证方法,大大增强了说理的力量。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 3 -
A. 如果没有这种“韧”的精神,中华民族就难有强大的自我恢复和更新能力,因而也就
难以安然渡过各种困境,延续至今。
B. 儒家思想与现代社会的竞争环境相契合,推动了社会前进,但忽视了人与自然的协调、
人与内心的平衡,瘟疫就易发生。
C. 人类中心主义认为人是世界的中心,自然为人的利益而存在,这与中国道家“物无贵
贱”“万物一齐”的观点截然不同。
D. 在当今时代,要想纠正“生态扩张主义”的偏失,达到包括人类社会在内的存在与发
展的最佳状态,可以借鉴道家思想。
(二) 实用类文本阅读(3 小题,共 12 分)
材料一
近年来,随着外卖市场日益火爆,大量的餐饮包装垃圾也随之产生。塑料或发
泡饕盒、塑料袋、一次性筷子等,构成了外卖垃圾的主要部分。
北京一家互联网公司的白领对记者表示,带饭的时间成本太高,去外面餐馆吃又太
贵;现在外卖商家有很多优惠,一般都比去餐馆吃便宜,在这样的情况下,即使是
知道叫外卖会造成一些白色污染”,但也难以抵抗外卖便宜、方便、快捷的诱惑。
大量的外卖垃圾让保洁员们叫苦不迭。每天午餐过后垃圾桶里差不多都堆满了
餐盒、塑料袋、一次性筷子等外卖垃圾,要处理这些垃圾,着实令人头疼。而这些
外卖垃圾,基本没有人回收,只能当生活垃圾处理掉。
“ 现在人们生活节奏很快,订外卖就是为了图方便,但是可能很少人意识到
外卖垃圾问题。”某送餐员对记者表示,有的顾客即使在家可以用家里的筷子,也
会因为外卖里没有配筷子而进行投诉。
各家外卖平台的订单量正在快速增长,而这意味着外卖垃圾也在不断増加。对
于外卖垃圾的数量,虽然目前并没有权威统计数据,但可从外卖平台的订单量窥一
斑而知全豹。根据美团外卖、饿了么、百度外卖等公布的数据,这三家外卖平台的
日订单量大概在 700 万单左右,粗略计算,按照每单外卖用 1 个塑料袋,每个塑料
袋 0.06 平方米计算,每天所用的塑料袋可覆盖 42 万平方米,大约相当于 59 个足球
场,大约 15 天即可覆盖一个西湖。
(摘编自《一顿外卖付岀多少环境成本?外卖垃圾
问题亟待重视》,中国新闻网)
- 4 -
材料二
要想减轻外卖对环境的影响,中囯循环经济协会循环经济科技成果转化促进中
心副主任曲睿晶认为,可以从减量化--从源头减量,资源化--回收再循环,以及无害
化垃圾处理三方面入手。
源头减量最容易但践行不足。除了保温防漏,不少外卖的包装过于严实甚至很
“华丽”。“饿了么”设计部总监张怿对此的理解是:“以前消费者可以通过店内
装潢、风格等对餐饮品牌有形象认知。到了外卖时代,餐厅依然希望建立品牌和消
费者之间的桥梁,因此选择以华丽的包装和富有个性的 LOGO 体现。”
回收再循环也面临一定困难。一位废塑料收购从业人员对记者说,近期废塑料
的回收价格一路走低,尽管外卖产生的餐具数量庞大,但对他们来说,把充满油污
的餐盒从一堆垃圾里拎出来、再清洗的过程,耗费了大量人力,“回收外卖餐具更
是赔本买卖”。
而外卖行业内人士一致认为当前还不能用更加环保的材质替代塑料。成本太
高,实用性差,且不一定环保是很主要的原因。在看似可行的替代方案中,纸质餐
盒和聚乳酸的成本都是聚丙烯的 2 倍,生物基餐盒成本也很高,价格并无优势。清
华大学环境学院教授刘建囯说,传统外卖餐盒多采用聚丙烯、聚苯乙烯等材料,其
强度、耐热性、稳定性高,且成本低廉,因此受到商家青睐。纸质餐具除了易沾染
油渍外,最关键是无法密封,运输中容易洒岀来。然而最好的生物基材料餐盒和纸
质餐盒也都含有一定的塑料成分,在生物基餐盒中,虽然 40%左右的秸秆等物质可
以直接降解,但另外 60%的塑料则仍然存在同样问题。
(摘编自《外卖垃圾围城大讨论:
毁了下一代,还是在背锅》)
材料三
外卖平台 美团外卖
环保方案 青山计划
推出时间 2017 年 8 月 31 日
具体措施
客户端增加“不需要次性餐具”选项;设立“首席环保官”职位,成立专门团队负责推动“青山计划”的规划和落
地
- 5 -
(《2017-2022 年中国在线外卖行业深度解析报告:竞争,模式与投资
策略》)
4.下列关于大量的餐饮包装垃圾产生原因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快节奏的生活提高了人们做饭的时间成本。
B.外卖企业提供的服务方便、快捷,性价比高。
C.生活垃圾清运的速度赶不上垃圾产生的速度。
D.很多消费者只图自己方便,环保意识不够强。
5.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分析和评价,正确的一项是( )
A.材料一揭示外卖垃圾大量产生的现状,分析了外卖垃圾产生的原因。
B.材料二分析并提出了减少外卖垃圾对环境造成不利影响的有效策略。
C.材料三揭示了所有外卖平台应对外卖垃圾污染问题而采取的有效措施。
D.目前解决外卖垃圾污染问题仍有困难,但只要全社会动员起来,就能很快解决。
6.材料三列出的“青山计划”“蓝色星球”和“EP 行动”这三个方案有什么共同点?它
们又各自有什么特点?请结合材料简要概括。
(三) 文学类文本阅读(3 小题,共 15 分)
平凡的世界(节选)
路遥
孙少平把他外出谋生的一切方面都想好以后,决定先和父亲谈这件事。
这天吃过午饭,父子俩到山上一块坡地种玉米。两个人都赤脚片,一前一后,来来
回回,也顾不得说话。
父亲挖坑就像母亲纳鞋底,行行道道,疏密有致,远看如同工艺美术家精心设计的
图案。少平耐着性子,尽量把籽种不偏不露点在土坑中间,再补一个不轻不重的脚印。
终于休息了。父亲蹲在地上抽烟,少平就凑到他跟前,也学着他哥的样,卷了一支旱烟
棒。
他用父亲的打火机点着烟抽了几口,然后才鼓起勇气,和父亲谈起了他走黄原的打
算。孙玉厚老汉惊得目瞪口呆。
他“吱吱”地用劲吸着烟锅。思谋了好一阵,才说:“你还小哩!出那么远的门,
人生地不熟,我和你妈怎能放心?你怎猛然想起要出门哩?”
少平一时难以给父亲说清楚自己的心思。
“我待在家里不痛快,想出去跑一跑。”
- 6 -
父亲低倾下头,手指头抠着脚指头,说:“我能想来哩。你从学校回来劳了动,心
里难过。没办法啊!世事就是这样。爸爸看见你一天灰土满面的,心里也难过……不过,
而今政策宽了,劳动虽说熬苦一些,但吃饭不要再受熬煎。你刚开始出山,爸爸晓得你
不习惯。过上一两年,也就习惯了。外面的世界不是咱们的,你出去,还不是要受苦?
再说,有个什么事,也没有人帮扶你。”
“爸爸,这你不要操心。我二十几的人了,自个儿能管得了自个儿,你就让我出上几
天门!你年轻时不是也吆牲灵跑过山西吗。我不到外面闯荡一回,一辈子心里平不下来,
你就让我走吧!咱们家现在有你和我哥,这点土地你们能耕务过来。我出去,也不是去
瞎逛!我也长两只手,兴许还能给家里赚几个活钱,爸爸,你放心……”
孙少平几乎要哭了。
父亲看出儿子为他的行动经过了长时间的准备,显然很难再说服他放弃这种冒险念
头,他只好犹豫地说:“那这事你要和你哥商量哩!唉,我老了,世事要看你们闹。不
过,爸爸生怕你们有个闪失……”
少平严肃而感动地对父亲点了点头。
父子俩回家后,离吃晚饭还有很长一段时间。于是他们又收拾了一下,赶到后村头
烧砖窑那里给少安两口子帮忙。
天黑以后,少安让家里人回去吃饭。等父亲嫂子先后走了以后,少平却磨蹭着没有
急忙回家。他一边在和哥哥添炭,一边呑呑吐吐对哥哥说出了他的心事。
少安惊讶得都有点反应不过来了。他生气地对弟弟说:“你胡想啥哩!家里现在这么忙,
人手缺得要命,你怎么能跑到外面逛去呢?”
这个“逛”字刺伤了少平的心。他也有点生硬地对哥哥说:“我不是去逛!我是要
出去干点事!”
“干什么事?无非是去揽工!你又不是匠人,当个小工,一天挣一两块钱,连自己的
嘴都糊不住!你何必要受这罪呢?你在家里,咱们父子三人,加上你嫂,一边种地,一
边经营咱们的烧砖窑,这不好好的嘛!”
“我已经二十几的人了,我自己也可以干点什么事!“
少安一时不能理解弟弟是什么意思,难道你现在没事可干吗?
但少安猛然感到,弟弟已经长大成人了!他已经不能再像过去一样在他面前以老大
自居了!是啊,弟弟大了本来他应该为此而高兴,可是此刻心里却有一丝说不出的伤感。
他早已看出来,弟弟是一个和他想法不太一样的人
- 7 -
现在,少安已经明白,尽管他不情愿弟弟出走,但看来已经很难劝阻他了。
兄弟俩圪蹴在土场边上沉默了一会,孙少安已不再和弟弟争辩。他伤感地对少平说:
“那你看着办吧,你已经长大成人了,我……”他感到语塞,竟不知说什么了。
这时候,孙少平的心情也沉重起来了。他对哥哥说:“我走了,你和爸爸的负担就更重
了……”
少安轻轻叹了一口气,说:“既然你一心要出去,也就不要牵挂家里,你自己一个
人在外面,无依无靠,倒要好好操心哩!家里的事你放心,有我哩。”
黑暗中,两团泪水涌满了少平的双眼……几天以后,少平就决定走黄原了。
临走的前一天晚上,他和衣躺在土炕上,一直半睡半醒。明天他就要走了,走向
一个前途未卜的世界,他现在才感到了一片令人心悸的渺茫,由不得手心里捏出两把汗
水。睡梦中,他感觉有人轻轻地摩学他的头发,他知道这是父亲的手。他一直等汹涌的
泪水通过鼻孔管流进肚子里,才睁开眼睛。
第二天早晨,从米家镇开往黄原的第一辆长途汽车过来后,少平就立刻提起那卷破
烂行李挤了上去。他尽量笑着挥手向亲人们告别,而并不知道两颗泪珠早已从他的脸颊
上滑落下来……(有删改)
7.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孙少平向父亲提出外出闯荡后,孙玉厚表达了对儿子的理解和关心,描述了在外生活
的艰辛,想以此留住儿子。
B.孙少平出门是为了“闯荡”,这一想法却被哥哥孙少安说成是为了去“逛”,表明孙
少安和孙少平之间存有误会。
C.孙少安是一个新型的农民,他有自己的事业--砖窑,希望和弟弟一起开创新生活,但
太过满足于现状。
D.小说节选部分主要通过语言描写、细节描写和心理描写来塑造人物形象,小说的语言
质朴无华,有地域特色。
8.请结合选文,分析概括孙少平的形象特点。
9.文中孙少平的形象代表了无数成长过程中的年轻人,他的心理反映了年轻人的“成长
之痛”。这种“成长之痛”指的是什么?请结合小说相关内容概括分析。
二、 古代诗文阅读阅读(28.0 分)
(一) 课外文言文阅读(4 小题,共 19 分)
御史梁皙次先生传
- 8 -
[清]王世槙
姓梁氏,讳熙,字曰缉,皙次其别号也。先生生世族,幼不喜纨绔之习,读书好古,视
声利蔑如也。于诗嗜陶渊明,少得句云:“明月生东隅,清辉照北床。”长老惊异。十三岁
补诸生第一,尖名籍甚。
举顺治三年乡试,又十年成进士。出知西安之咸宁,誓于神,不以一钱自污。视民如子,
治行冠三辅。官咸宁半载,入为云南道监察御史。是时,世祖章皇帝方重言路,台省官皆矫
尾厉角,务毛挚搏击为名高。先生独淡泊宁静,下直辄焚香扫地,晏坐终日,如退院僧。暇
即与其友汪婉、刘体仁、董文骥、王世禛辈出游丰台、草桥诸胜地,或会食浮屠、老子之宫。
诸子酒酣耳热,辩难蜂起,各负气不肯相下。先生默坐,或微笑不发一语。偶出一语,则人
人自失,觉我言为烦。先生孤耽内典,于三藏十二部之书无不研究,而于《楞严》尤了悟初
因证果大旨。每过其居邸,绳床药灶外,惟经纶数卷而已。
先生巡视茶马于秦,不名一钱。或以为言,则笑曰:“吾筹之熟矣。居官而谋利为子孙
计耳子孙不肖而居厚实三蠢将至曰盗贼曰博徒曰倡优吾惧夫三蠢之为子孙忧也故不敢也”
在京师,日怀归田之思,属长洲文点画《江村读书图》以见志,字辈皆为赋诗。去几,
谢病归。淄川高侍郎念董诗云:“燕台奚被亲相送,一个嵩丘行脚僧”。盖纪实云。归田后,
尤孤介自持,不接当事,同年王中丞巡抚河南馈问亟至,一无所受。
答书曰:“生有癖性,酷爱古贴,亦昔人玩龙团,饮廷珪墨之意也。温宋仲温书《兰亭
十三跋》摹于松江府亭,赵子昂书《铁佛岙钟铭》在鹤沙报恩忏院,倘各损惠一通敬拜赐矣。”
其雅揉如此。先生于古文不多作,其有作,必合古人矩度,而于禅悦文字尤善。
先生生明天启壬戌,卒康熙壬申,年七十一。
(选自钱仲联主编《广请碑传集》,有删
节)
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______
A.居官而谋利/为子孙计/耳子孙不肖而居厚实/三蠢将至/曰盗贼/曰博徒/曰倡优/吾惧夫三蠢之
为子孙忧也/故不敢也
B.居官而谋利/为子孙计耳/子孙不肖而居厚实/三蠢将至/曰盗贼/曰博徒/曰倡优/吾惧夫三蠢之
为子孙忧也/故不敢也
C.居官而谋利/为子孙计/耳子孙不肖而居/厚实三蠢将至/曰盗贼/曰博徒/曰倡优/吾惧夫三蠢之
为子孙忧也/故不敢也
- 9 -
D.居官而谋利/为子孙计耳/子孙不肖而居/厚实三蠢将至曰/盗贼/曰博徒/曰倡优/吾惧夫三蠢之
为子孙忧也/故不敢也
11.下列对文中加横线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______
A.乡试在唐宋时称“乡贡”、“解试”。由各地州、府主持考试本地人,一般在八月举行,
故又称“秋闱”。明、清两代定为每三年一次,在各省省城举行,中试者称为“举人”。
B.浮屠,亦作浮图,休屠,是佛陀之异译。佛教为佛所创。古人因称佛教徒为浮屠。佛教为
浮屠道。后并称佛塔为浮屠。
C.侍郎,官名。汉代郎官的一种,本为宫廷的近侍。东汉以后,尚书的属官,初任称郎中,
满一年称尚书郎,三年称侍郎。自唐以后,中书、门下二省及尚书省所属各部均以侍郎为长
官之副,官位渐高。
D.“天启”属于年号,年号是我国从秦始皇帝开始使用封建王朝用来纪年的一种名号。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______
A.梁煕年少时本性纯净,才思过人。他出身世家而无富贵习气,把名利看得很轻;读书好古,
能诗善文,很早就有诗才和文名。
B.梁煕任职时清正爱民,行事低调。他在任期间能够廉洁自守,视民如子,政绩斐然;因不
愿突出自己而没有得到皇帝的赏识。
C.梁煕恬淡好静,不恋官场。他在朋友聚谈时经常默坐其间,含笑不语,在京做官时总想辞
去官职,去享受清静的读书生活。
D.梁煕深研佛典,志愿清雅,对某些佛经要义体悟得特别透彻;酷爱古帖,还对一些书法名
作的情况颇为熟悉。
13.把原文划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出知西安之咸宁,誓于神,不以一钱自污。
②诸子酒酣耳熟,辨难蜂起,各负气不肯相下。
(二) 课内文言文阅读(3 题,共 9 分)
臣密言:臣以险衅,夙遭闵凶。生孩六月,慈父见背;行年四岁,舅夺母志。祖母刘悯
臣孤弱,躬亲抚养。臣少多疾病,九岁不行,零丁孤苦,至于成立。既无伯叔,终鲜兄弟,
门衰祚薄,晚有儿息。外无期功强近之亲,内无应门五尺之僮,茕茕孑立,形影相吊。而刘
夙婴疾病,常在床蓐,臣侍汤药,未曾废离。
逮奉圣朝,沐浴清化。前太守臣逵察臣孝廉;后刺史臣荣举臣秀才。臣以供养无主,辞
不赴命。诏书特下,拜臣郎中,寻蒙国恩,除臣洗马。猥以微贱,当侍东宫,非臣陨首所能
- 10 -
上报。臣具以表闻,辞不就职。诏书切峻,责臣逋慢;郡县逼迫,催臣上道;州司临门,急
于星火。臣欲奉诏奔驰,则刘病日笃,欲苟顺私情,则告诉不许。臣之进退,实为狼狈。
14.下列各句中加横线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 门衰祚薄 祚:福分
B. 而刘夙婴疾病 婴:缠绕
C. 当侍东宫 当:应当
D. 则刘病日笃 笃:(病)重
15.下列各组句子中,加横线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A. 形影相吊 会不相从许
B. 臣以供养无主 臣具以表闻
C. 臣之进退,实为狼狈 且夫水之积也不厚
D. 慈父见背 渐见愁煎迫
16.下列各句与例句句式不相同...的一项是()
例句:州司临门,急于星火
A. 师不必贤于弟子 B. 申之以孝悌之义
C. 苏子与客泛舟,游于赤壁之下 D. 臣诚恐见欺于王而负赵
(三) 诗歌鉴赏(2 小题,共 9.0 分)
燕子来舟中作
杜甫
湖南为客动经春,燕子衔泥两度新。旧入故园尝识主,如今社日远看人。
可怜处处巢居室,何异飘飘托此身。暂语船樯还起去,穿花贴水益沾巾。
17.下列对本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诗题交代了作诗的起因,结合全诗内容可看出,诗人此时以船为屋、寄身水上。
B.首联以“动经春”表明时光飞逝,借春燕“两度”衔泥表现诗人羁留时间之长。
C.颔联说旧时相识的燕子如今在远处看着别人,含蓄地表达了对世态炎凉的批评。
D.尾联写燕子在桅杆上呢喃数语后“穿花贴水”而去,这让诗人感到寂寥和悲伤。
18.杜甫的诗歌体现了“民胞物与”的思想,即所有的人都是我的同胞,所有的物都是我
的朋友。请结合本诗和下面诗句加以分析。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风
- 11 -
雨不动安如山!呜呼!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杜甫《茅屋为秋
风所破歌》)
四、默写(本大题共 1 小题,共 8.0 分)
19.《逍遥游》中写大鹏起飞的广度和高度的两句是:______ ,______ 。
赏读经典的诗文,不仅可以观赏自然景观的雄奇与秀丽,更能让灵魂得到感悟与启
迪。如
果我们和王勃同登滕王阁,就可以品味“______,彩彻区明”的清爽明媚;欣赏“______,
秋水共长天一色”的明丽浩淼;感受“潦水尽而寒潭清,______”的清寒悄怆。和陶渊明
隐居田园,过着理想中的“______,临清流而赋诗”的田园生活之时,很自然地坚定了
“______,鸟倦飞而知还”的决心,但有时也会发出“善万物之得时,______”的感叹。
人,作为“一根能思想的苇草”,不断被经典的力量影响、感召。
三、 语言表达(本大题共 1 小题,共 9.0 分)
“大洋一号”是中国第一艘现代化的综合性远洋科学考察船。自 1995 年以来,这艘船
经历了大洋矿产资源研究开发专项的多个远洋调查航次和大陆架勘查多个航次的任务。今
年,它又完成了历时 45 天、航程 6208 海里的综合海试任务。对不熟悉的人而言,( )
在这里,重力和 ADCP 实验室、磁力实验室、地震实验室、综合电子实验室、地质实验室、
生物基因实验室、深拖和超短基线实验室等各种实验室,分布在第三、四层船舱。由于船上
配备了很多先进设备,人不用下水就能进行海底勘探。比如,深海可视采样系统可以将海底
微地形地貌图象传到科学考察船上,犹如有了千里眼,海底世界可以,并可根据需要地抓取
矿物样品和采集海底水样;深海浅层岩芯取样钻机可以在深海底比较坚硬的岩石上钻取岩
芯。
“大洋一号”的远航活动,与郑和下西洋相呼应。600 年前,伟大的航海家郑和七下西
洋,在世界航海史上留下了光辉的一页。600 年后,“大洋一号”不断进步,,在《联合国
海洋法公约》的法律框架下,探索海洋奥秘,开发海洋资源,以实际行动为人类和平利用海
洋作出了中国人民的贡献。
20.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______ 。
A.这艘船经历了大洋矿产资源研究开发专项的多个远洋调查航次和大陆架勘查多个航次的调
查
B.这艘船执行了大洋矿产资源研究开发专项的多个远洋调查航次和多个大陆架勘查航次的任
务
- 12 -
C.这艘船经历了大洋矿产资源研究开发专项的多个远洋调查航次,完成了多个航次大陆架勘
查任务
D.这艘船执行了大洋矿产资源研究开发专项的多个远洋调查航次,完成了多个大陆架勘查航
次的任务
21.下列在文中括号内补写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______ 。
A.“大洋一号”的实验室很多,就像迷宫一样
B.“大洋一号”有十几个像迷宫一样的实验室
C.走进“大洋一号”,犹如进入了一座迷宫
D.进入迷宫一样的“大洋一号”,会分辨不出方向
22.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成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______ 。
A.一应俱全一览无余易如反掌东山再起
B.应有尽有一览无余轻而易举再接再厉
C.一应俱全一目了然轻而易举东山再起
D.应有尽有一目了然易如反掌再接再厉
四、作文(共 60.0 分)
23.①评改试卷时,常常会听到任教数理化等科目的老师向语文老师抱怨:“学生连题目都读
不懂!审题不会‘咬文嚼字’怎么会做题?”
②新冠肺炎疫情防控的中流砥柱钟南山院士近日与大家分享学习体会:“学好语文最关键,
学好语文才能对事情进行分析,进行综合和总结。”
③最近,由武汉发布的 32 张抗疫感恩海报获得了无数点赞。“下个烟花三月,一同登楼望春
风”“八闽来助,江城有福”……32 处美景,配上 32 句各具特色的美言,让人觉得美好又充
满希望。
④外交部发言人耿爽回应美方诋毁中方的抗疫努力:“行有不得,反求诸己。”此话为孟子
所言,意为做事不成功,就要从自身找原因。大批网友纷纷赞其“驳得好”的同时也感慨:
“不学一点国学知识,中国话你都听不懂!”
学生小陈经常在班上宣扬语文学习无用论,作为小陈的同学,读了上述材料,你对语文
学习有何感想?请你写一篇驳论文来反驳小陈。
要求:结合材料,自选角度,确定立意,自拟标题;切合身份,贴合情境;符合文体特
征;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 800 字。
- 13 -
答案
一、 现代文阅读(本大题共 3 小题,共 36.
(一)论述类文本
【答案】【小题 1】D【小题 2】C【小题 3】B
【解析】
1. 【分析】
此题考查学生把握文章内容要点和筛选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此类题一般的答题模式为:第
一步,找出题干中的关键词语,确定筛选对象;第二步,在文中找到题干信息对应的语句或
段落;第三步,逐项和原文对照,确定答案。
【解答】A“‘韧’的精神能战胜资源短缺、灾难频仍”错误,文章第二段说的是“自古以来
资源的短缺、灾难的频仍,让中国人产生了……韧’的精神”,文中是说“资源短缺、灾难
频仍”让中国人产生韧的精神,并非是韧的精神能够战胜资源短缺、灾难频仍,且“战胜”
一词也夸大事实。故 A 错误。
B“只是因为有‘韧’的精神”过于绝对,原文说“这一问题,有很多答案”,“韧”的精神
只是原因之一。故 B 错误。
C“道家思想属……保守型的”错误,文中说的是“谨慎内敛、谦虚忍让”,并非“保守”。
故 C 错误。
D 正确。
故选 D。
2. 【分析】
本题考核分析论点、论据和论证方法的能力。答题时注意分析文章的思路,中心论点和分论
- 14 -
点的关系,论点和论据之间的关系,论证方法的类型,重点考核为论点是否正确,论据证明
的是什么观点和论证的方法,同时关注选项叙述与文章内容表达的细微差别。
C 项,“批评其在战疫中的局限性”错误,不合文意,文章倒数第二段说的是“在高速的社会
发展中,进取型的思想也会暴露其局限,那就是太过重视‘成就’而忽视人与自然的协调,
过于重视‘功名’而忽视人与内心的平衡。由此而言,这次疫情的暴发,使我们能够在高速
发展的社会生活中重新回顾中华文明中沉静内敛的另一面”,这里是说在高速社会发展中的
局限性,不是在战疫发展中的局限性。故 C 错误。
ABD 正确。
故选 C。
3. 【分析】
本题考查学生筛选整合信息,分析归纳内容要点,并把握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的能力。浏
览选项,辨明检索区间,确定对应语句;联系上下文体会,要死抠字眼;对词语的解说要抓
住本质,将解释的含意放在被解释的词语处,看上下文是否连贯、恰当;寻求称代词与称代
内容的联系,将称代的内容代入原文理解,联系全文的倾向性,检查该解释是否与全文保持
一致。
B“瘟疫就易发生”于文无据,文章倒数第二段只是说“这种思想恰可与现代社会的竞争环境
相配合”“在高速的社会发展中,进取型的思想也会暴露其局限,那就是太过重视‘成就’
而忽视人与自然的协调,过于重视‘功名’而忽视人与内心的平衡”,但没有说这样“瘟疫
就易发生”。故 B 错误。
ACD 正确。
故选 B。
(二)实用类文本
【答案】【小题 1】C【小题 2】A【小题 3】
【解析】(1)C.“赶不上垃圾产生的速度”无中生有。
(2)B.结合“而外卖行业内人士一致认为当前还不能用更加环保的材质替代塑料。成本太
高,实用性差,且不一定环保是很主要的原因”可知材料二阐述的所提出解决办法并不可行。
C.“所有外卖平台”有误,只有三个大的平台。D.“但只要全社会动员起来,就能很快解
决”表述过于绝对化,且无中生有。
(3)三个方案有什么共同点可以结合“客户端增加‘不需要一次性餐具”选项”“客户端增
加‘无需餐具’选项”“客户端增加‘不使用餐具选项’”归纳得出。
- 15 -
各自有什么特点可以结合“成立专门团队负责推动‘青山计划’的规划和落地”“并为选择
该项的用户提供积分奖励”“对使用环保餐具的优秀企业进行重点扶持;引入环保餐具供应
商,通过规模化采购,降低环保餐具成本”概括得出。(3)共同点:在客户端增加“不需要
餐具”的选项。
特点:“青山计划”,成立专门团队,专人负责。“蓝色星球”,鼓励消费者参与环保。“EP
行动”,通过降低环保成本,激励外卖产品提供商参与环保。
(1)本题考查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和分析的能力。解答此题,既要对文章进行整体的把握,又
要对文章的局部进行恰当的分析。在理解每一个选项时,要仔细分析选项中赏析的每一个重
点,对文章的内容、观点等进行分析概括,注意结合语境。
(2)本题考查学生筛选、概括文中信息能力。解答此类题,要求学生通读文章,整体把握文
章内容大意,在此基础上回归文章,划定答题区域,仔细阅读,从中筛选出符合题目要求的
信息,进行整合概括回答问题。选项信息的语言与原文语句内容在表述上有一定区别,命题
者常通过改变叙述的方式来设置一些干扰项,解答时要认真核对,找出符合题干的选项。
(3)本题考查学生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解答此类题,要通读文章,整体把握文章内
容大意,在此基础上,仔细阅读题干,明确题目要求,然后回归文本,仔细阅读,从中筛选
出符合题目要求的信息,进行整合概括回答问题。对文章进行段落的划分,筛选文中的重要
语句,整合后作答。重点关注各段的段首和段尾句,分条作答。
非连续性文本阅读方法:
1.寻找所需信息。发现文本关键信息是核心,善于抓住文中负载关键信息的词句,剔除与阅
读目的无关的多余信息,从字面看出表达的言外之意,以快速锁定要寻找的目标。
2.整合得出结论。对于非连续性文本的阅读,在没有详细且明确的陈述言语的情况下,需要
将文本中有关联的信息通过比较、归纳、综合进行加工处理,判断出题人的真实意图,从而
整合得出有效的结论。
3.构建文本意义。对于多种材料组合的较为复杂的非连续性文本,要注意识别文本材料的主
题,联系实际需求,找出文本的写作目的,为材料信息内容排序,联系文本中的不同资料,
结合自己的知识、想法和经验,提出独特见解,自主构建文本的意义。
(三)文学类文本
【答案】【小题 1】C【小题 2】【小题 3】
【解析】(1)C.“太过满足于现状”无中生有,从选文中看不出这一点。
(2)孙少平是路遥作品《平凡的世界》中的中心人物,也是主人公之一。他积极向上,敢于
- 16 -
拼搏,精神丰富,拥有梦想,他是那个时代诸多年轻人的缩影。他有年轻而敏感的自尊心,
不甘于在穷乡僻壤里度过自己的一生,他渴望外面的世界。他对亲人和家庭怀有很深的感情,
想为苦难的家庭出一份力。
(3)解答此题,要从“成长之痛”入手,概括出能反映这个方面的矛盾、冲突或认识,同时
要联系选文中主人公孙少平和“成长之痛”有关的情节进行说明。孙少平迫于生活的艰苦,
在高中毕业之后,不得不回到双水村那个狭隘的天地里,而这种环境基本上很难让他实现改
变父辈命运的理想,因此他萌发了去远方的想法,即使有父兄的阻挠、未知的困难也不能让
他改变心志。
答案:
(1)C。
(2)①渴望自立,有自己的理想。不顾父亲和哥哥的阻拦,不顺从父亲和哥哥替他安排好的
生活方式,坚决请求自己外出谋生。②克制、坚强,有强烈的自尊心。不让父亲看到自己流
泪,尽量笑着与亲人告别;哥哥说他“跑到外面逛去”时,他极力辩解。③看重亲情,有家
庭责任感。虽然渴望离开家庭,但依然牵挂父亲和哥哥;希望通过自己的劳动帮助家庭。
(3)①“成长之痛”反映了年轻人的理想与长辈传统意识之间的矛盾。孙少平的理想并没有
得到父亲与哥哥的支持,他们都极力阻挠他独自外出闯世界。②“成长之痛”反映了年轻人
理想和现实的冲突。孙少平高中毕业后回乡务农,靠读书来改变命运的想法目前还未能实现。
③“成长之痛”反映了年轻人成长过程中对自己理想追求的不太成熟的认识。孙少平对自己
外出之后到底可以做什么事并没有清晰的认识,并不能和父亲、哥哥说清楚自己的心思。
(1)本题考查小说内容及艺术特色分析鉴赏。主要是文意、主旨、情感、人物的心理表述不
当。赏析一般为手法和特色概括不当。错误选项一般都是不会引起争议的硬伤。
(2)本题考查鉴赏小说人物形象的能力。把握小说人物形象特征要从两点入手:一是重视小
说中人物的身份、地位、经历、教养和气质等,因为它们直接决定着人物的言行,影响着人
物的性格。二是结合小说对人物语言、外貌、行动和心理的直接描写,以及对环境、与他人
的关系等的间接描写来把握人物的思想感情和性格特征。
(3)本题考查从不同角度和层面发掘作品的艺术效果及探究思维的能力。解答此类试题,既
需要结合文本内容分析,也需要拓展延伸。
人物形象分析类做法即通读全文,把握与人物相关的重要事实,了解人物的生活经历或人生
轨迹;把握人物的性格特征或人生追求、思想个性;把握人物的历史地位和作用;把握作者
对人物的态度与评价;把握人物的自我认识和评价等。筛选归纳人物的主要性格特征(特质、
- 17 -
与众不同之处等)。要概括与主要情节和主旨相关的人物的主要性格特征,注意各点之间不
要重合、不要相互包含,答题时要先概括然后结合文章,列举出能表现该种性格的事例。
二、文言文阅读(本大题共 2 小题,共 28.0 分)
课外文言文。
【答案】【小题 1】B【小题 2】D【小题 3】B
【小题 4】
【解析】(1)“耳”是上一句是语气词,罢了,归于上句在其后断开,排除 AC;
“居厚实”意思是占有丰厚的家产,中间不应断开,排除 CD;
译文:做官而谋利,是替子孙谋划罢了。子孙平行不好而家里积蓄丰厚,三蠢将至,盗贼,
博徒,倡优。我担心这三蠢会成为子孙后代的祸患,所以不敢啊;
故选:B;
(2)D.“年号是我国从秦始皇帝开始使用封建王朝用来纪年的一种名号”错误;年号是我
国从汉武帝开始使用封建王朝用来纪年的一种名号。
(3)B.“因不愿突出自己而没有得到皇帝的赏识”说法不准确,原文“又十年成进士。出
知先之咸宁,不以一钱自污。视民如子,治行冠三辅。官咸宁半载,入为云南道监察御史。”
并无“不愿突出自己”的行为;
(4)①知:到……任知县;誓于神:状语后置;污:使……玷污,使动用法;
译文:从西安到咸宁出任知县,在神像面前发誓,不会因为一文钱而使自己玷污。
②酣:兴致正好,高兴;蜂:像蜜蜂一样,名词作状语;负气:凭恃义气;
译文:各位先生喝酒喝的高兴的时候,辩驳的问题像蜜蜂一样层出不穷,他们各自都凭恃义
气,都不肯屈居别人之下。
先生姓梁,名讳为熙,字为缉,皙次是他的别号。先生生于世族之家,年少就不喜欢学那
些纨绔之习,喜欢读古书,把声名利益看得没有什么了不起。特别喜欢陶渊明的诗歌,年少
的时候写诗句:“明月生东隅,清辉照北床”。族里长者感到很惊异。十三岁时考取秀才第
一名,文学才能与名声更加出众。
顺治三年参加乡试科举,又过十年成为进士。(梁熙)出任西安府咸宁知县,向神灵发誓,
不会因一文钱而玷污了自己。爱民如子,政绩高于三辅。在咸宁任职半年,升迁为云南道监
察御史。这时,世祖章皇帝当时比较看重言官,政府官衙的官员都逞强好胜、趾高气扬,为
声名高下而致力于严酷凶悍。只有先生淡泊宁静,下班后就只焚香扫地,一整天平静地坐着,
就像退院僧。闲暇就与朋友汪婉、刘体仁、董文骥、王世禛等人出游丰台、草桥等胜地,有
- 18 -
时在浮屠、老子之宫相聚进食。众人酒兴正浓时,辩驳问题纷然并起,人人凭恃义气不肯服
输。先生静坐,或者微笑不说一句话。偶而说一句话,则使人人空虚、不足而内心若有所失,
感觉自己言语繁冗。先生孤耽内典,对于三藏十二部之书没有不研究,对于《楞严》尤其了
悟初因证果宏大旨意。每次拜访他的居处,除了绳床药灶外,只有经纶数卷而已。
先生在秦地巡视茶马,没占有一文钱。有人拿这事来说,则笑答:“我考虑的很深了。做
官而谋利,是替子孙谋划罢了。子孙平行不好而家里积蓄丰厚,三蠢将至,盗贼,博徒,倡
优。我担心这三蠢会成为子孙后代的祸患,所以不敢啊。
在京师,每日怀归田之思,属长洲文点画《江村读书图》来表现志向,字辈皆为赋诗。不
久,因病辞官。淄川高侍郎念董诗说:“燕台奚被亲相送,一个嵩丘行脚僧”。大概说的就
是实际情况吧。归田后,更加孤傲耿介,不结交权要,同一年王中丞在河南巡抚时很快送来
馈赠,他什么都没有接受。
回信说:“生有癖性,酷爱古贴,就像前人斗玩龙团茶,饮廷珪墨之意啊。听说宋仲温在
松江府亭摹临写下《兰亭十三跋》,赵子昂在鹤沙报恩忏院写下《铁佛岙钟铭》,倘若您真
的要屈尊送礼,就拜托予以观瞻一下吧。”先生雅授如此。先生在古文方面没有多的作品,
只要有文章,必定符合先前圣贤的规矩法度,而在禅悦文字方面更是出众。
先生生于明天启壬戌年,卒于康熙壬申,终年七十一岁。
(1)本题考查文言断句的能力。此类试题解答时,是先疏通大意,然后利用句中的人名、地
名、官职名、文言虚词、句子结构以及语段中动词的宾语或补语等断句;
(2)本题考查识记古代文化常识,答题的关键在于平时的积累与识记。
(3)本题考查概括和分析文章内容的能力。此类试题解答时,抓住题干,读全读准。对题干
中的所有要求要一个不漏、原原本本地分析,准确地把握题干所提的要求,看清是选对的还
是选错的,是概括内容还是分析观点。
(4)本题主要考查文言语句翻译。此类试题解答时,首先要找出专有名词,即人名、地名、
官职等;然后再看有否特殊句式,最后再确定关键字进行翻译,一般为直译。
准确翻译文言句子的方法:①要在语境中理解句子。无论何种句子,都不能脱离语境去理解,
要注意作者的基本观点和感情倾向。要做到“字不离词,词不离句,句不离篇”。②要注意
词类活用、通假字这些文言现象,对这些文言现象的正确理解和把握,是翻译好文言文语句
的前提。③对句子中难懂的地方,不能采取忽略或笼统翻译的办法去逃避,而应该前后推导,
认真理解。④要善于调动已学知识进行比较,辨析异同。特别是对一词多义、古代文化知识
- 19 -
的积累,有助于我们把握文言词语在句子中的具体用法和含义。
(二)课内文言文
【答案】【小题 1】C【小题 2】C【小题 3】D
【解析】
(三)、诗歌鉴赏(本大题共 1 小题,共 9.0 分)
【答案】【小题 1】C
【小题 2】《燕子来舟中作》:燕子居无定所,不停地在人家的屋檐下筑巢,这与诗人漂泊无
依的生活非常相似。杜甫推己及物,对弱小的燕子寄予了关心、同情和怜悯,表现了万物皆
可亲近、皆是朋友的思想。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在艰难处境中,杜甫想的是“安得广厦千万间”,
使天下寒士“俱欢颜”,为此宁可独自承受苦难与不幸,表现了他舍己为人的大爱情怀。
【解析】
1. 【分析】
本题考查鉴赏诗歌的能力。这类题要在理解全诗意思的基础上,对诗歌的主题思想、意象及
意境、表现手法、语言以及作者的情感等方面加以综合考虑。
【解答】
C“含蓄地表达了对世态炎凉的批评”曲解诗意。颔联的意思是,以前你入我故园中曾经认识
了我这主人,如今春社之日你却远远地看我为陌生人“远看人”既画出了燕子对诗人的同情
与疑问,也流露出诗人的无限感慨。在这烟水渺渺之处,前途茫茫之际,诗人无依无靠,独
有燕来相就,倍感身世的凄凉。没有对世态炎凉批评之意。
故选 C。
2. 【分析】
本题考查把握对比手法及其表达效果的能力。对比,是把具有明显差异、矛盾和对立的双方
安排在一起,进行对照比较的表现手法。运用这种手法,有利于充分显示事物的矛盾,突出
被表现事物的本质特征,加强诗歌的艺术效果和感染力。
【解答】
A“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这句话的意思经历过无比深广的沧海的人,别处的
水再难以吸引他;除了云蒸霞蔚的巫山之云,别处的云都黯然失色。并没有明显的对比双方,
作者只是表达自己对沧海之水、巫山之云情有独衷。这一句没有使用对比的手法。
故选 A。
- 20 -
3. 本题考查把握诗歌的主旨和情感态度的能力。答题前先要基本读懂诗歌,然后分析诗歌营
造的意境,还要结合诗题和注释进行分析。从而把握诗歌表达的情感。在诗歌中找到依据,
或者是否能根据诗歌内容合理地推断出来或者是否正确。本题要求结合本诗和《茅屋为秋风
所破歌》中的诗句分析其“民胞物与”的思想。答题时首先要理解”民胞物与“的思想的内
涵题干中有阐述。然后整体理解本诗的内容以及《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中提供的诗句,结合
具体内容来分析。《燕子来舟中作》即所有的人都是我的同胞,所有的物都是我的朋友。诗
歌颈联“可怜处处巢居室,何异飘飘托此身”有对弱小的燕子的关心和怜悯,燕子居无定所
这与诗人漂泊无依的生活非常相似。能表现对万物是朋友的思想。《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杜甫本身处境艰难,不自悲自怜,反想到如何让“天下寒士“得广厦千万间”“俱欢颜”,
他心忧他人,能体现所有的人都是我的同胞的思想。
(四)、默写(本大题共 2 小题,共 8.0 分)
【答案】水击三干里,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
【解析】故答案为:
(1)云销雨霁 (重点字:销)
(2)落霞与孤鹜齐飞 (重点字:鹜)
(3)烟光凝而暮山紫 (重点字:暮)
(4)登东皋以舒啸(重点字:舒)
(5)云无心以出岫 (重点字:岫)
(6)感吾生之行休(重点字:休)
三、语言表达(本大题共 1 小题,共 9.0 分)
【答案】【小题 1】B【小题 2】C【小题 3】B
【解析】(1)此句的主干是“这艘船经历任务”,显然“经历”和“任务”搭配不当,应该
是“执行……任务”,而“多个远洋调查航次和大陆架勘查多个航次”是并列短语,作“任
务”的定语,排除 CD;“多个远洋调查”对应的是“多个大陆架勘查”,“多个”应该放在
“大陆架”前修饰“大陆架”,排除 A,所以 B 项是完全正确的。故选 B。
(2)上文“对不熟悉的人而言”,陈述的对象是“不熟悉的人”,A 项和 B 项的主语是“大
洋一号”,和上文的陈述对象不一致,排除 A 项和 B 项。C 项,“迷宫”和下文的“在这里”
相呼应,排除 D 项。故选 C。
(3)第一空,一应俱全:一切齐全。应有尽有:应该有的全都有了,表示一切齐备。横线前
有“各种实验室”,其中“各种”和“一应”语义重复。在这里应选用“应有尽有”;
- 21 -
第二空,一览无余:一眼看去,所有的景物全看见了,形容视野广阔,没有阻碍,把事情或
景象都看在眼里,没有遗漏;也指事物简单,看得十分清楚;或建筑物的结构没有曲折变化;
或诗文内容平淡,没有回味,不用说就可以明白;或形容道理很明显。一目了然:一眼就能
看清楚。语境强调对海底世界的观察没有遗漏,应选用“一览无余”;
第三空,易如反掌:像翻一下手掌都那样容易,形容事情极容易办。轻而易举:形容事情很
容易做。语境是说矿物样品和海底水样很容易能得到,用“轻而易举”更恰当;
第四空,东山再起:指失势之后重新恢复地位。再接再厉:一次又一次地继续努力。这里没
有“失势”的意思,应选用“再接再厉”。故选 B。(1)本题考查辨析语病的能力。要结合
常见病句类型来分析语句。常见的病句类型有语序不当、搭配不当、成分残缺或赘余、结构
混乱、表意不明、不合逻辑。如果遇到难以辨别错误类型的句子,可以按病句类型一一衡量,
也可以通过划分句子结构来辨明错误类型,同时结合语感以及一些常见语病的特征进行判断。
(2)本题考查句子归位,理解句子的深刻含义。要注意结合语境进行探究,注意表述的先后
对应与叙述对象的一致性。
(3)本题考查理解和辨析近义成语的能力。要注意区分近义词中不同语素的含义,做题时根
据语境分析看是否使用合适。
语段综合考查立足于段,主要关注语文基础知识的综合性考查。一是通过一段文字考查包括
拼音、汉字、词语、句子等在内的各项基础知识;二是不仅考查语文知识,还考查其他学科
的相关知识。试题主要涉及这几个方面:
①在语段内根据拼音写出汉字或给汉字注音或改正句子中的错别字;
②理解和运用语段内的词语、成语和熟语;
③判断标点符号使用是否正确;
④在语段中调整句子顺序或把从语段中抽出的句子归位;
⑤改正语段中的病句;
⑥分析语段的基本内容归纳语段主旨。考查考生在一个语段中掌握基础知识的状况,试题材
料可以来自于考生所学教材,也可来自于课外生活。
六、作文(本大题共 1 小题,共 60.0 分)
【答案】语文,应该是最美的风景
很多同学对语文的第一印象就是枯燥乏味,认为他不甚重要。觉得大家语文水平都差不多,
语文成绩的好坏拉不了什么分,不学也罢。或者有些考生和家长都对高考语文的重要性很明
- 22 -
白、很了解了,可问题在于怎么学成绩也上不去,与其白往里边搭工夫,还不如把时间和精
力用在更有效率的地方,语文就听天由命吧!所以有一种“语文无用论”弥漫在众多的学生
和家长之间。
我认为,这种想法是非常不正确的。
语文的价值在于,她是通向人类精神文化的宝库。书籍是全人类的营养品,是人类进步的
阶梯,这里的“书籍”当然不是指任何一本书。一个人不应该长期满足于阅读通俗读物,爱
因斯坦说,我们应该读读优秀的古典作品。古典作品是一个民族心路历程的折射,由于没有
或较少受到商业文明的渐染,而保留了较多清明而深邃的思想,体现了对人类命运的终极关
怀,这些作品对于患有“近视症”“多动症”“麻木症”“妄想症”的现代人无疑是一副难
得的清醒剂和镇静剂。
古人讲:“一日不读书,则语言无味,面目可憎。”又说:“正其义不谋其利,明其道不
计其功。”可见,读书并非为了眼前的功利目的,而是自我发展、自我完善的需要。学习语
文的过程正是思想意识、道德情操、人格精神、人文素养的不断培育和提升的过程。读书人
之于文盲,不仅在于他们认得字,能读书,更在于他们能通过读书而知道越来越多的道理,
增长越来越多的智慧,培养起真正属人的性情。达尔文称良知为“人类一切本能中之最高贵
者”,这种本能比它种本能更足以使人类区别于别种动物。而良知,是语文告诉我们的。
我们不能死学语文,语文是比数学还难的一门学科,它在于日积月累,所以在上课时,我
们必须听讲,因为稍不留神,就与下文无法串联,课堂应该是学生的,学生要自主挖掘书中
真谛,参考书,资料书,能不要就不要,因为它们只会干扰我们的思维,我们要跳出大脑里
的束缚,敢于提出自己的疑问,语文博大精深,不同的人理解就有不同的认知,所以课堂就
应该学生互相交流,互相质疑。
生活中处处都是语文,我们要善于发现。你会瞧见:水滴石穿是语文,时间流逝是语文,
团结拼搏是语文,到处都不缺乏语文。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我们要努力的学习,认真
刻苦,这样才有美好的未来。而这一切都建立在语文之上,学不懂语文,你读题肯定读不懂,
学不好学问,你做题肯定不理解,每门学科都离不开语文,语文永远都是佼佼者。
语文,应该是最重要的,是最美的风景。
【解析】第一则材料讲述的是其他科目的老师评改试卷时向语文老师抱怨学生连题目都读不
懂。
材料二是钟南山院士近日与大家分享学习体会,他认为学好语文最关键。
材料三是武汉发布的 32 张抗疫感恩海报配上 32 句各具特色的美言,让人觉得美好又充满希
- 23 -
望。
材料四是外交部发言人耿爽用回应美方诋毁中方的抗疫努力干净利索,体现其丰厚的国学知
识。
这四则材料都是在讲语文的重要性。
接着提示性语言“学生小陈经常在班上宣扬语文学习无用论,作为小陈的同学,读了上述材
料,你对语文学习有何感想?请你写一篇驳论文来反驳小陈”,这一段提示性语言告知考生
写作的内容是反驳小陈宣扬的语文学习无用论,审题上没有难度。对于文体的选择,要求写
驳论文。驳论文这种文体一般是先指出对方错误的实质,或直接批驳(驳论点),或间接批
驳(驳论据、驳论证);继而,针锋相对地提出自己的观点并加以论证。驳论是跟立论紧密
联系着的,因为反驳对方的错误论点,往往要针锋相对地提出自己的正确论点,以便彻底驳
倒错误论点。
立意:语文是各学科的基础;学习语文的重要性;大美语文;时代变迁,语文不可丢。
材料作文的审题很重要:第一步,读懂材料,抓住主旨。首先要注意材料的特点:单则材料
要从整体上把握其主旨;多则材料应弄清它们的异同,从而把握中心;比喻性材料要理解其
比喻意义;含哲理性寓言材料,要把握其寓意。所谓抓住主旨(即材料的意向倾向和感情倾
向)。第二步,选择角度,准确立意。主旨单一的材料据材料立意即可。蕴涵丰富的材料,
可从多角度立意,即发散思维多向立意。一般说来,一则材料至少可从肯定与否定两个角度
审视:“一事多人”的材料,有几个“人”往往就有几个审视角度;“一事多因”的材料,
有几个“因”就有几个审视角度。
- 2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