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7.21 KB
  • 2021-06-07 发布

2018届高三一轮复习文言文阅读学案23

  • 6页
  • 当前文档由用户上传发布,收益归属用户
  1. 1、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淘文库整理发布,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请立即联系网站客服。
  3.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阅读内容确认后进行付费下载。
  4. 网站客服QQ:403074932
课 题 文言文人物传记阅读(二十)‎ 课 型 新授课 课时 ‎ 第二十课时 学习目标 ‎1、掌握文言文人物传记的基本写法 ‎2、积累“楚元王交 ”语段的文言知识。‎ ‎3、提高阅读文言文的答题能力。‎ 重点难点 ‎1、识记“ 楚元王交 ”语段的文言知识。‎ ‎2、增加积累,提高阅读文言文的答题能力。‎ 方 法 ‎ 阅读讨论法 探 知 部 分(学生独立完成)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一、积累文言传记常见文化常识: 饮食器用 ‎【五谷】古代所指的五种谷物。“五谷”,古代有多种不同说法,最主要的有两种:一种指稻、黍、稷、麦、菽;另一种指麻、黍、稷、麦、菽。两者的区别是:前者有稻无麻,后者有麻无稻。古代经济文化中心在黄河流域,稻的主要产地在南方,而北方种稻有限,所以“五谷”中最初无稻。‎ ‎【五牲】五种动物,具体所指说法不一:一种指牛、羊、猪、犬、鸡;一种指麋、鹿、磨、狼、兔;还有一种指磨、鹿、熊、狼、野猪。第一种说法流传较广。‎ ‎【五味】指酸、咸、甜(甘)、苦、辣(辛)五种味道。烹调上讲究“五味调和”。‎ ‎【六畜】指六种家畜:马、牛、羊、猪、狗、鸡。‎ ‎【八珍】指古代八种珍贵的食品。其具体所指随时代和地域而不同。陶宗仪《南村辍耕录》卷九云:“所谓八珍,则醍醐、麝沆、野驼蹄、鹿唇、驼乳麋、天鹅炙、紫玉浆、玄玉浆也。”后世以龙肝、凤髓、豹胎、鲤尾、鴞炙、猩唇、熊掌、酥酪蝉为八珍。‎ ‎【古代食器】古代食器种类很多,主要的有:簋(gui),形似大碗,人们从甗(yan)中盛出食物放在簋中再食用。簠(fu),是一种长方形的盛装食物的器具,用途与簋相同,故有“簠簋对举”的说法。豆,像高脚盘,本用来盛黍稷,供祭祀用,后渐渐用来盛肉酱与肉羹了。皿,盛饭食的用具,两边有耳。盂,盛饮之器,敞口,深腹,有耳,下有圆形之足。盆盂,均为盛物之器。案,又称食案,是进食用的托盘,形体不大,有四足或三足,足很矮,古人进食时常“举案齐眉”,以示敬意。古人食肉常用匕把鼎中肉取出,置于俎上,然后用刀割着吃。匕,是长柄汤匙;俎,是长方形砧板,两端有足支地。古人常以刀匕、刀俎并举,并以“俎上肉”比喻受人欺凌、任人宰割的境遇。《鸿门宴》中有这么一句:“人为刀俎,我为鱼肉,何辞为?”说的就是这种境遇。箸,夹食的用具,与“住”谐音,含有停步之意,因避讳故取反义为“快”,又因以竹制成,故加个“竹”字头为“筷”,沿用至今。以上食器的质料均可选用竹、木、陶、青铜等。一般百姓大多用竹、木、陶制成,贵族的食器则以青铜居多。古代统治者所用的筷子,有的用金、银或象牙制成。‎ ‎【古代炊具】我国古代炊具有鼎、镬(huo)、甑(zeng)、甗(yan)、鬲(li)等。鼎,最早是陶制的,殷周以后开始用青铜制作。鼎腹一般呈圆形,下有三足,故有“三足鼎立”之说;鼎的上沿有两耳,可穿进棍棒抬举。可在鼎腹下面烧烤。鼎的大小因用途不同而差别较大。古代常将整个动物放在鼎中烹煮,可见其容积较大。夏禹时的九鼎,经殷代传至周朝,象征国家最高权力,只有得到九鼎才能成为天子,可见它是传国之宝。镬是无足的鼎,与现在的大锅相仿,主要用来烹煮鱼肉之类的食物;后来它又发展成对犯人施行酷刑的工具,即将人投入镬中活活煮死。甑,是蒸饭的用具,与今之蒸笼、笼屉相似,最早用陶制成,后用青铜制作,其形直口立耳,底部有许多孔眼,置于鬲或釜上,甑里装上要蒸的食物,水煮开后,蒸气透过孔眼将食物蒸熟。鬲 学 生 笔 记 与鼎相近,但足空,且与腹相通,这是为了更大范围地接受传热,使食物尽快烂熟。鬲与甑合成一套使用称为“甗”。鬲只用作炊具,故体积比鼎小。炊具可分为陶制、青铜制两大类。一般百姓多用陶制,青铜炊具为贵族所用。‎ ‎【古代酒器】尊,是古代酒器的通称,作为专名是一种盛酒器,敞口,高颈,圈足。尊上常饰有动物形象。壶,是一种长颈、大腹、圆足的盛酒器,不仅装酒,还能装水,故后代用“箪食壶浆”指犒劳军旅。彝、卣(you)、纍(lei)、缶(fou),都是形状不一的盛酒器。爵,古代饮酒器的总称,作为专名是用来温酒的,下有三足,可升火温酒。角,口呈两尖角形的饮酒器。觥(gong),是一种盛酒、饮酒兼用的器具,像一只横放的牛角,长方圈足,有盖,多作兽形,觥常被用作罚酒,欧阳修《醉翁亭记》中有这样的描述:“射者中,奕者胜,觥筹交错,起坐而喧哗者,众宾欢也。”杯,椭圆形,是用来盛羹汤、酒、水的器物。杯的质料有玉、铜、银、瓷器,小杯为盏、盅。卮,也是一种盛酒器,《鸿门宴》中有“卮酒安足辞”之句。‎ ‎【羹】即肉汁。有两种:一种是纯肉汁,供食饮;另一种是肉羹,制成五味调和的浓肉汤,后泛指煮或蒸成的汁状、糊状、冻状的食品。在古代,肉是“肉食者”才能吃到的,贫苦百姓只能用白水煮菜为羹,这就是所谓的菜羹。‎ ‎【脍炙】脍,切细的鱼、肉;炙,烤肉。古代鲜肉一般用火炙,就像今天的烤羊肉串;干肉则用火烤。“食不厌精,脍不厌细”,可见古代脍食需要很高的刀工技法。脍炙,是人们所共同喜好的,后来把诗文为人所称颂叫做“脍炙人口”。‎ ‎【古代家具】我国古代家具主要有席、床、屏风、镜台、桌、椅、柜等。席子,是最古老、最原始的家具,最早由树叶编织而成,后来大都由芦苇、竹篾编成。古人常“席地而坐”,足见席子的应用是很广泛的。床,是席子以后最早出现的家具。一开始,床极矮,古人读书、写字、饮食、睡觉几乎都在床上进行。《孔雀东南飞》:“阿母得闻之,槌床便大怒。”诗中的“床”指的是坐具。和这种矮床配合用的家具有几、案、屏风等。还有一种矮榻常与床并用,故有“床榻”之称。魏晋南北朝以后,床的高度与今天的床差不多,成为专供睡觉的家具。唐宋以来,高型家具广泛普及,有床、桌、椅、凳、高几、长案、柜、衣架、巾架、屏风、盆架、镜台等,种类繁多,品种齐全。各个朝代的家具,都讲究工艺手法,力求图案丰富、雕刻精美,表现出浓厚的中国传统气派,成了我国传统文化的一个组成部分。其独特风格与样式,对世界不少国家产生过深远影响。‎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研 究 部 分(独立完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题。‎ 楚元王交,字游,高祖同父少弟也,好书,多材艺。少时尝与鲁穆生、白生、申公俱受诗于浮丘伯。汉六年,立交为楚王。既至楚,以穆、白、申为中大夫。高后时,浮丘伯在长安,元王遣子郢客与申公俱卒业。元王好诗,诸子皆读诗。文帝时,申公始为诗传,元王亦次之诗传。元王薨,郢客嗣,是为夷王。薨,子戊嗣。景帝即位,封元王宠子富为休侯。‎ 初,元王敬礼申公等,穆生不耆酒,常为设醴。及戊即位,常设,后忘设焉。穆生退日: “可以逝矣!”称疾卧。申、白强起之日:“独不忿先王之德与?今王一旦失小礼,何足至此!”穆生曰:易称机者动之微吉凶之先见者也先王之所以礼吾三人者为道之存故也今而忽之是忘道也岂为区区之礼哉遂谢病去。申、白独留。‎ 王戊稍淫暴,为薄太后服私奸,削东海、薛郡,乃与吴通谋。二人谏,不听;‎ 胥靡之,衣之赭衣,使杵臼雅舂于市。休侯使人谏,王曰:“季父不吾与,我起,先取季父矣。”惧,乃与母太夫人奔京。景帝三年,戊起兵应吴反。汉绝吴楚粮道,吴王走,戊自杀。‎ 既平吴楚,富等皆坐免侯,后闻其数谏,乃更封为红侯。富子辟疆,亦好读诗,清静少欲。辟疆子德,修黄老术:有智略。昭帝时,杂案上官氏、盖主事。德常持老子知足之计。妻死,大将军光欲以女妻之,德不敢取,畏盛满也。盖长公主孙谭遮德自言,德数责以公主起居无状。侍御史以为光望不受女,承指劾德诽谤诏狱,免为庶人。光闻而恨之,复白召德。岁余,与立宣帝。‎ 宣帝五凤元年,德子向坐铸伪黄金,当伏法,德上书讼罪。会薨,大鸿胪奏德失大臣体,不宜赐谥置嗣。制日:“赐谥缪侯,为置嗣。"‎ ‎ (节选自《汉书•楚元王传》)‎ ‎15.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易称机者/动之微吉/凶之先见者也/先王之所/以礼吾三人者/为道之存故也/今而忽之/是忘道也/岂为区区之礼哉/‎ B.易称机者/动之微吉/’凶之先见者也/先王之所以礼吾三人者/为道之存/故也今而忽之/是忘道也/岂为区区之礼哉/‎ C.易称/机者动之微/吉凶之先见者也/先王之所/以礼吾三人者/为道之存/故也今而忽之/是忘道也/岂为区区之礼哉/‎ D.易称/机者动之微/吉凶之先见者也/先王之所以礼吾三人者/为道之存故也/今而忽之/是忘道也/岂为区区之礼哉/‎ ‎16.下列对文中加横线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字,是古代的中国人在名字之外,为自己取的与本名意义相关的别名,如岳飞字鹏举,王绩字无功;古代对人称字,表尊重。‎ B.薨,称诸侯或有爵位的大官去世;中国古代等级森严,阶层不同,死的说法各异:天子死日崩,诸侯日薨,大夫曰卒,士曰不禄,庶人曰死。‎ C.黄老,黄帝和老子,传说为黄老之学的创始人;黄老之学是以儒家思想为基础,吸取各家观点,融汇而成的学说体系,又称黄老思想。‎ D.制,是圣旨的一种,内容与当朝典章制度有关;圣旨因不同的内容而采用不同的名称,主要有“诏曰、制曰、敕曰”三种。‎ ‎17.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楚元王不仅本人“好书”,学《诗》并为之作注,还注重文化传家;送儿子刘郢客去自己老师那里完成《诗》的学习,其后代有很多读书人。‎ B.刘富受父亲影响,也学习《诗》;楚元王宠爱他,估计也与此有关。他的后代受老子思想影响较大,清静少欲,知足畏满,但刘向是例外。‎ C.刘德曾与其他官员共同掌管盖长公主一案,公主的孙子在路上拦住刘德,为自己的祖母申辩,刘德则反复责备公主,说她生活起居不成体统。‎ D.穆生是楚元王的同学,曾作楚中大夫,他受到元王和刘戊的优待,后来刘戊取消了这一优待,穆生接受不了,先称病不出,后来干脆离开。‎ ‎18.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 ‎ (1)休侯使人谏,王曰:“季父不吾与,我起,先取季父矣。” ‎ ‎ (2)德妻死,大将军光欲以女妻之,德不敢取,畏盛满也。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应 用 部 分(独立完成、小组合作)‎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小组合作疏通全文。做好批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巩 固 部 分(学生独立完成、教师批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自己出题,小组成员互做、批阅。‎ ‎ 15.D ‎16.C ‎17.C ‎18.‎ ‎(1)休侯刘富派人去劝谏,刘戊说:“叔父不帮助我,我起兵以后,就先杀了叔父。‎ ‎(2)刘德的妻子死后,大将军霍光想要把女儿嫁给刘德,刘德不敢迎娶,害怕自己盛极而衰,圆满而亏。 【解析】‎ ‎15.‎ 试题分析:“易称‘机者动之微,吉凶之先见者也。’先王之所以礼吾三人者,为道之存故也;今而忽之,是忘道也!岂为区区之礼哉?”。‎ 考点:理解与现代汉语不同的句式和用法。能力层级为理解B。‎ ‎16.‎ 试题分析:C“儒家思想”错,应为“道家思想”。‎ 考点:理解常见古文常识。能力层级为理解B。‎ ‎17.‎ 试题分析:C“反复责备”不合文意,“数”是“一一列举罪状”的意思。‎ 考点: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 ‎18.‎ 试题分析:此类题目在翻译时首先要找出关键字或句式进行翻译,一般为直译,除一些带有比喻性的词语然后再整体翻译,并按现代汉语的规范,达到词达句顺。‎ 翻译文言文时,应注意以下几点:(1)学会语法分析推断。梳理主干,划分成分,落实语法功能。将句子主干梳理好,可以帮助我们理清句子成分,从而判断词性、词类活用和特殊句式等现象,以达到准确翻译的目的。(2)组词造句推断词义。文言文中很多单音节实词的含义在现代汉语中由一个双音词来表示。在由单音节向双音节转换的过程中,又多以同义合并或反义合并或反义并列为构词特征。据此,我们可使用组词方式猜读难懂词义。 (3)相似语言结构推断。古汉语讲究语言的工整对仗。文言文中整句较多,骈偶常见。在相似的语言结构中,出于对应位置上的词语,往往具有相同、相近、相对的特点,据其一可推知其他。(4)语境分析推断。翻译既要联系句子本身的语言环境,又要联系整段文字、整篇文章的大语境。‎ 考点:理解并翻译文中的句子。能力层级为理解B ‎【参考译文】‎ 楚元王刘交,字游,高祖刘邦的同父异母的弟弟。刘交喜欢读书,多才多艺,年轻的时候曾经和鲁穆生、白生、申公一起向浮丘伯学习《诗》。汉六年,刘交被封为楚王。刘交到自己的封国楚之后,任命鲁穆生、白生、申公三人为中大夫。吕后时期,浮丘伯在长安,楚元王让儿子刘郢客和申公一起到长安见浮丘伯,完成学业。楚元王喜欢《诗》,他的儿子们也都研读《诗》。汉文帝的时候,申公开始为《诗》作注释,楚元王也为《诗》作传并编辑成册。楚元王死后,刘郢客继承王位,就是后世所称的楚夷王。楚夷王死后,他的儿子刘戊继承了王位。汉景帝即皇帝位,封楚元王最宠爱的儿子刘富为休侯。‎ 当初,楚元王很尊敬申公等人,穆生不喜欢喝酒,楚元王就常常在饮酒的时候单独为他准备甜酒。等到刘戊做楚王时,最初也常常在宴饮时专门为申公准备甜酒,后来有一次就忘记准备了。穆生就退席归家,说:“可以离开了。”便对外宣传自己生病,不再参与刘戊的事情。申公、白生勉强申公,希望申公继续参与刘戊的事情,劝他说:“难道你忘记了楚元王的恩德了吗?眼下楚王戊不过是一次忘了礼数,哪里用得着这样呢!”穆生说:“《易》里面讲,‘征兆是事物变化最初最细微的部分,事情的好与坏从那里就可以看出来’,楚元王尊重我们三人的原因是“道”存在的缘故,如今楚王戊没有准备甜酒,是忘记了“道”,我离开楚王戊是因为这个原因,哪里是为了区区一杯甜酒的礼数呢?”穆生最终以生病为借口,离开了楚王戊,只剩下申公、白生两人留下来。‎ 楚王戊逐渐变得淫乱、暴虐,在为薄太后服丧期间不遵守礼制,被夺去东海和薛郡,于是与吴国共同谋划准备作乱。申公和白生劝谏楚王戊不要作乱,楚王戊没有接受,还把申公和白生抓起来,强迫他们去服劳役,穿上囚犯才穿的红衣服到市集上去干舂米一类的事。休侯刘富派人去劝谏楚王戊不要作乱,楚王戊却说:“叔父不帮助我作乱,我起事的时候就先杀了叔父。”休侯听了很害怕,就与母亲一起逃到京城。汉景帝三年,刘戊起兵策应吴国作乱。后来朝廷截断了吴楚运粮的道路,吴王逃跑,刘戊自杀。‎ 平定吴楚之乱后,刘富等都因此事而被免去了侯的爵位,后来朝廷听说楚王戊作乱的时候刘富多次劝过刘戊,于是改封为红侯。刘富的儿子辟彊,也喜欢读《诗》,并且为人清心寡欲。刘辟彊的儿子刘德,研习道家的学问,很有智慧和谋略。汉昭帝的时候,与其他官员一起主持上官氏、盖主的案子。刘德一直按照老子“知足不辱”的思想办事。刘德的妻子去世后,大将军霍光想把自己的女儿嫁给他,刘德不敢娶霍光的女儿,害怕自己盛极而衰,圆满而亏。盖长公主的孙子谭曾拦住刘德的车驾为盖长公主的喊冤,刘德却数落责备盖长公主日常生活没有礼貌。侍御史以为霍光怨恨刘德不娶霍光的女儿,揣度霍光的心意弹劾刘德诽谤诏狱,刘德因此被免去爵位,成为平民。霍光知道后非常遗憾,又向皇帝说情召回刘德做官。过了一年多时间,刘德参与了拥立汉宣帝的事情。‎ 汉宣帝五凤元年,刘德的儿子刘向因铸造假 黄金犯罪,按照法律应该被杀,刘德上书皇帝揭发儿子刘向的罪状。就在这个时候,刘德去世。大鸿胪上书说刘德失掉了大臣应有的风度,不应该赐予谥号、安排继承人。皇帝还是下诏,赐予了“缪侯”的谥号,并为刘德安排了继承人 ‎ ‎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