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91 MB
- 2021-06-07 发布
- 1、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淘文库整理发布,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请立即联系网站客服。
-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阅读内容确认后进行付费下载。
- 网站客服QQ:403074932
先秦诸子中,有一个人,很有神秘感,传说他母亲怀了八十一年的身孕,才从腋下产出他。他一生下来就是白眉毛白胡子,所以被称为老子。老子在周王室担任过守藏室史(管理藏书的官员),后来看到周王朝越来越衰败,就离开故土,准备出函谷关去四处云游,骑青牛过函谷关时,在函谷府衙为府尹留下洋洋五千言
《
道德经
》
,我们今天学习的内容便出自此书。
《
老子
》
四章
学习目标:
一、落实文言基础知识,疏通文意,学习“以喻说理”的写法。
二、理解选文的思想内容,思考其现实意义。
三、了解老子及其作品《道德经》。
老子,姓李名耳,字聃,一字伯阳,春秋末期人。
中国古代思想家、哲学家、文学家和史学家,道家学派创始人和主要代表人物,与庄子并称“老庄”。
后被道教尊为始祖,称“太上老君”。曾被列为
世界文化名人,世界百位历史名人之一。
存世有
《
道德经
》
(又称
《
老子
》
)
,其作品的精华是朴
素的辨证法,主张无为而治,其学说对中国哲学发展具有深刻影响。 史载,老子曾任周王室史官,他博学多才,孔子周游列国时曾到洛阳向老子问礼。晚年见周王室日趋没落,便骑青牛而去,回故乡楚国过着隐居生活。
《
道德经
》
,春秋时期老子的哲学作品,又称
《
道德真经
》
、
《
老子
》
、
《
五千言
》
、
《
老子五千文
》
,是中国古代先秦诸子分家前的一部著作,是道家哲学思想的重要来源。道德经分上下两篇,原
文上篇
《
德经
》
、下篇
《
道经
》
,不分章,后改为
《
道经
》37
章在前,第
38
章之后为
《
德经
》
,并分为
81
章。
《
道德经
》
文本以哲学意义之“道德”为纲宗,
论述修身、治国、用兵、养生之道
,而多以政治为旨归,乃所谓“内圣外王”之学,文意深奥,包涵广博,被誉为万经之王。
《
道德经
》
是中国历史上最伟大的名著之一,对传统哲学、科学、政治、宗教等产生了深刻影响
。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统计,
《
道德经
》
是除了
《
圣经
》
以外被译成外国文字发布量最多的文化名著。
学习和研究
《
老子
》
的意义
老子的
《
道德经
》
(
《
老子
》
),是我国传统文化的重要源头,是中国思想史上一座名垂千古的丰碑,是源远流长的中华民族之民族精神的重要组成部分。二千多年来,它深刻地影响着一代又一代中华儿女的思想和社会生活。
全面地把握这一光辉著作的思想内涵,是深刻理解中华文化源流和民族精神的关键之一
。站在时代的高度,以宏观视野和战略眼光重新反思和研究考证
《
道德经
》
及老子的哲学思想,
对于全面正确地把握它的思想内涵,对于在全球化条件下重建中华文化,显扬其本真主义和价值,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春秋时期,一些诸侯国经过长期休养生息发展了起来,而王室的力量却逐步衰微,渐渐丧失控制诸侯的能力。强大了的诸侯,不再对周王室唯命是从了,他们有的蚕食周的土地,有的攻伐别的诸侯国。
据史书记载,春秋
242
年间,有
36
名君主被杀,
52
个诸侯国被灭,有大小战事
480
多起,诸侯的盟会
450
余次。
背景简介
天下大乱,诸侯混战,统治者贪求无厌,无德无能却好大喜功,强作妄为。使百姓饥寒交迫,疲于奔命,造成人民的灾难。在这种情况下,老子针对统治者的治国方略,提出“无为而治”的思想,呼吁统治者要“无为”,不要过多干涉百姓生活。
老子的“无为”不是“不为”而是含有“不妄为”“不乱为”,要顺应客观态势,尊重自然规律的意思。
数千年来,老子的“无为”思想对中华民族的性格行为和人生观产生了深刻的影响。
三十辐共一毂,当其无,有车
之
用
。埏埴
以为
器,当其无,有器之用。凿户牖以为室,当其无,有室之用。故有之以为利,无之以为用。
之:结构助词,的 以为:动词,把
··
作为
三十根辐条穿在车轮,中间必须留出空处,才能装上车轴,使车轮有转动的作用。揉打泥土做陶器,器皿中间。必须留出空处,器皿才能发挥盛放物品的作用。建造房屋,有了门窗四壁中空的地方,房屋才能有居住的作用。所以,“有”给人便利,“无”发挥了它的作用。
【
解析
】
在本章老子举了三个十分生动的例子,车毂、埏埴与凿室,形象地说明了无的作用。老子反复讲述有与无的关系,就是为了让人们明白“
有无相生”、“有之以为利,无之以为用
”的道理。在现实社会生活中,一般人只注意实有的东西及其作用,而忽略了虚空的东西及其作用,被眼前能看到的真相所迷糊,而忽略了真正事实。真正的智者并非只注重所谓的“实在的”东西,他们知道在那些实在的东西背后有很多真正重要,却未能显示出来的事物。
“有”与“无”
对立而统一,相互依存,相互作用
,“有之以为利,无之以为用”,“有”作为实体,“无”作为利用,犹如有了车毂中间的空间,才有车轮平稳的转动;有了器皿中间的空间,才能盛水,盛食物;有了门窗四壁的空间,才具备房屋的作用。因此,“
天下万物生于有,有生于无
”。
第十一章运用比喻说明“有之以为利”,实际上是“无之以为用”,其中蕴含着
“有”和“无”
怎样的关系?
企者不立;跨者不行;自见者不明;自是者不彰;自伐者无功;自矜者不长。其在道也,曰余食赘行。物或恶之,故有道者不处。
不行:走不远
道:道德
自见者不
明
:形容词作动词,明察
自是者不
彰
:
形容词作动词,
明辨是非
行:同
“
形
”
从反面运用排比、比喻的手法列举并剖析了四种人生态度及其后果。
踮起脚跟用脚尖站立,是站不牢的。脚步跨得太大,是走不了太远的。自逞己见的,反而不能明察。自以为是的,反而不能明辨是非。自我夸耀的,反而建立不了功勋。自高自大的,反而不可能长久。能从“道”的角度衡量,以上这些急躁炫耀的行为,可以说都是剩饭赘瘤,惹人厌恶。所以懂得道的规律的人是不会这样做的。
【解析】
这一章主要讲“
自然
”的道理。
自然是顺道而行,不自己妄为
。自己妄为不仅多余,而且会起反效果:“
企者不立,跨者不行”说明
欲速则不达,生活是需要耐心的,成功是一个自然的过程,伟大是由耐心积累而成的。
自见者不明,自是者不彰”是说偏执己见的人反而不能明察,自以为是的人反而不能明辨是非。因为“自见”“自是”都是认为自己是对的,别人是错的,
他们只关注自我,只依赖自我,所以就会局限于自己狭隘的小范围和狭隘的主观意识,导致他们不能明白真相,常被假象蒙蔽,使真相得不到彰明。
在本章中,老子列举出了几种不懂道的突出表现。实际上,这种列举还可以无限延伸,因为不站在道的立场来看待和处理事物都是不懂道的表现。这里,老子用了拟人的手法,他说,对于不懂道的行为,“物”是不会喜欢的。
这是因为物一直都是遵循着道的规律运行,因此根本不会出现不依循道的规律运行的物。
如果要让物违反道的规律运行,这是无论如何也做不到的,这就是篇中“物或恶之”的意思。
凡是明白、理解道的,绝对不会去做违反道的事情。
老子还以极其精练的语言向我们阐释了人的主观意志和客观规律之间存在的矛盾,进而举出自己的看法:
人们只有遵循自然大道,依照客观规律行事,才能取得好的收益,才能避免自己的行为和结果过于对立。
知人者智,自知者明。胜人者有力,
自胜者强
。知足者富,强行者有志。不失其所者久,死而不亡者寿。
自胜者强:宾语前置,胜自者强
能够了解、认识别人的是智慧的,能够了解、认识自己的才是高明的。能够战胜别人的人是有力的,能够克服自身弱点的人才是刚强的。知道满足的人是富有的,努力不懈的人是有志气的。始终不离根基的人就能够长久,肉体死了但精神永存的人才是长寿的
。
【
解析
】
老子认为,
个人品行修养,重在修身
。对外的“知人”“胜人”固然可贵,对内的“自知”“自胜”更为重要,更符合大道。
“
知人者智,自知者明
”是让我们不但要向外探求,了解他人,更要多和自己对话,了解自己。了解自己内心真正的需求与热爱,人生才有方向;
看清自己的优点和缺点,才能给人生以合理定位
。
“
胜人者有力,自胜者强
”是说一个人最难战胜的是自己。
一个能够战胜自己、超越自我的人,才是真正的强者。
“
知足者富
”是说财富没有边界,一味地追逐财富,永不知足”,就永远不会满足,
懂得“知足”,才是一种真正的富足
。
“
强行者有志
”讲的是,唯有
心怀大志者,方能坚持不懈
。一个人的志向越远大,越强烈,就越能够坚持下去。反之,志向越弱,行动越不能持久。
清末民初的著名思想家梁启超曾说,人的肉体寿命不过区区数十载,
人不可能长生不老,但人的精神则可以永垂不朽,因为他的肉体虽然消失了,但他的学说、思想及精神却能够长期影响当代及后代的人们。从这个意义上说,人完全可以做到“死而不亡”。
梁启超的这种观点,主要就是受了老子思想的影响。
其安易持,其未
兆
易谋。其脆易泮,其微易散。
为之于未有,治之于未乱
。合抱之木,
生于毫末
;九层之台,
起于累土
;千里之行,
始于足下
。为者败之,执者失之。
泮:同
“
判
”
,分离
兆:名词作动词,显露迹象
为之于未有,治之于未乱
状语后置 于未有为之,与未乱治之
生于毫末
起于累土
始于足下
状语后置 于毫末生
状语后置 于累土起
状语后置 于足下始
当局面安定时容易把持,当事情还未显露迹象时容易谋划。当事物脆弱时容易分开,当事物细微时容易消散。做事情要在它尚未发生时就处理妥当,处理事情要在祸乱产生以前就早做准备。合抱的大树,生长于细小的根芽;九层的高台,筑起于每一堆泥土;千里的远行,是从脚下举步开始走出来的。主观妄为的将会招致失败,强行把持的一定会失去。
是以圣人无为,故无败,无执故无失。民之从事,常于几成而
败
之。
慎
终如始,则无败事。是以圣人
欲
不欲,不
贵
难得之货;
学
不学,复众人之所过,以辅万物之自然而不敢为。
欲:以
···
为欲
贵
:以
···
为贵 意动用法
学
:以
···
为学
慎:慎重对待
败:使
···
失败,使动用法
因此有道的人无所作为也不会招致失败,无所执着也不会遭受损失。人们做事情,总是在快要成功时让它失败了,所以当事情快要完成的时候,也要像开始时那样慎重,就没有办不成的事。因此,有道的圣人追求别人所不追求的,不稀罕难以得到的财货,学习别人所不学习的,补救众人经常犯的过错。这样遵循万物的自然本性而不妄加干预。
【
解析
】
本章重点提出了物理与人理相结合的理论,这一理论不但蕴含着丰富的哲理,还包含着富有实际意义的行动技巧和生活智慧,这些后来都成为中国人修身行事的标准
。老子
的提示对于人类具有深刻的启发意义,
首先
连用“其安”“其未”“其脆”“其微”四句
,形成排比,
强调事物处于萌芽状态时容易解决问题。
再以“为之于未有治之于未乱”
作总结
,
强调防患于未然的重要性
。
老子强调了
一切灾难和祸患都因有所作为和心理偏执而起,
他认为:
①圣人无为、无执,虽有欲望但并不渴求,因此对难得的东西自然就不会特别强求。
②圣人要慎始慎终,坚持始终如一。
③圣人以不言之教来教化民众,但他从不教育人们必须执行哪些教条。
④圣人只是默默地补救众人所犯的过错,他以实际行动来使人们幡然醒悟,并得以悔过自新。
《老子》第六十四章中提到“合抱之木,生于毫未;九层之台,起于累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荀子《劝学》中有“积土成山”“积水成渊”“故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
两者有什么不同?
结论不同。
荀子说“锲而不舍,金石可镂”,人要像蚯蚓那样“用心一也”,虽然“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也要“上食埃土,下饮黄泉”,
提出了积极进取的主张
。
老子则主张“无为”“无执”,实际上是
让人们依照自然规律办事,树立必胜的信心和坚强的毅力,耐心地一点一滴去完成
,稍有松懈,常会造成前功尽弃、功亏一篑的结局。
分析《老子》在论述上的风格特点
①
善于通过观察自然现象和社会现象,从具体事物中概括抽象的哲理。
善用辩证对立的双方来说理。如课文节选部分,作者连举生活中的三个例子,用车毂、陶器和房屋说明世间万物无不存在“有”和“无”的对立统一。“有”与“无”相互依存相互作用。
分析《老子》在论述上的风格特点
②
善用逆向思维,具有意想不到的开创性
。这一特点是指善于从常人思维的反面提出问题从而达到正面领悟的效果。如老子所说的“千里之行,始于足下”,就是其逆向思维的体现。
分析《老子》在论述上的风格特点
③
行文简洁凝练,句句精警,如歌如诗,显出独特的魅力
。如“知人者智,自知者明”“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累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等,寥寥数语,即从平凡的现象中反映出深刻的哲理。
传说老子骑青牛过函谷关时,遇见一年逾百岁、鹤发童颜的老翁
, 老翁对老子略略施了个
礼说:听说先生博学多才,老朽愿向您讨教个明白。 他得意地说:我今年已经一百零六岁了,说实在话,我从年少时直到现在,一直是游手好闲地轻松度日。与我同龄的人都纷纷作古,他们开垦百亩沃田却没有一席之地,修了万里长城而未享辚辚华盖,建了四舍屋宇却落身于荒野郊外的孤坟。而我呢,虽一生不稼不穑,却还吃着五谷;虽没置过片砖只瓦,却仍然居住在避风挡雨的房舍中。先生,是不是我现在可以嘲笑他们忙忙碌碌劳作一生,只是给自己换来一个早逝呢? 老子听了,微然一笑,吩咐府尹说:请找一块砖头和一块石头来。
作者逸事
老子将砖头和石头放在老翁面前说:如果只能择其一,仙翁您是要砖头还是愿取石头?
老翁将砖头取来放在自己的面前说:我当然择取砖头。
老子抚须笑着问老翁:为什么呢? 老翁指着石头说:这石头没楞没角,取它何用?而砖头却用得着呢。
老子又招呼围观的众人问:大家要石头还是要砖头? 众人都说要砖头而不要石头。
老子又回过头来问老翁:是石头寿命长呢,还是砖头寿命长? 老翁说:当然石头了。老子释然而笑说:石头寿命长人们却不择它,砖头寿命短,人们却择它,不过是有用和没用罢了。天地万物莫不如此。寿虽短,于人于天有益,天人皆择之,皆念之,短亦不短;寿虽长,于人于天无用,天人皆摒弃,倏忽忘之,长亦是短啊。
老翁顿然大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