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42 MB
- 2021-06-07 发布
- 1、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淘文库整理发布,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请立即联系网站客服。
-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阅读内容确认后进行付费下载。
- 网站客服QQ:403074932
专题十九 学会深入说理
第六章 写作训练
高考阅卷专家余岱宗曾说:议论文
(
论述文
)
不是论点文,也不是论据文,而是论证文;议论文要深刻。然而,考生写论述文,大都是论点+例证,说理都在同一平面上滑行,缺少深入说理的层面,极少能上升到理性的高度。这其中,固然有考生的思维水平问题,但也有不懂如何深入说理的方法、路径问题。该专题试图给你一点办法和路径。
Ⅰ
品读佳作 体悟出彩理由
作文题呈现:
(2017·
全国
Ⅱ
)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①
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
(
《周易》
)
②
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
(
杜甫
)
③
何须浅碧深红色,自是花中第一流。
(
李清照
)
④
受光于庭户见一堂,受光于天下照四方。
(
魏源
)
⑤
必须敢于正视,这才可望敢想,敢说,敢作,敢当。
(
鲁迅
)
⑥
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
(
毛泽东
)
中国文化博大精深,无数名句化育后世。读了上面六句,你有怎样的感触与思考?请以其中两三句为基础确定立意,并合理引用,写一篇文章。要求自选角度,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少于
800
字。
考场佳作
担当起华夏一片天
宁夏一考生
现在的人们自我意识似乎越来越强烈,而责任意识却越来越淡薄,担当精神越来越成为稀缺之物。星期天补课,教室没人打扫,背上书包安然离去,
“
总有人会打扫的
”
;路上突然遇到有人摔倒,听着痛苦的呻吟扬长而去,
“
总有人会扶他的
”
;广场上有人大打出手,不劝阻,不报警,
“
总有人会处理的
”
。
“
总有人会
”
已经成为人们推卸责任的口头禅。
开头列举生活中存在的种种
“
无责任意识、无担当精神
”
的现象,为下文的分析提供依据。
鲁迅说过:
“
必须敢于正视,这才可望敢想,敢说,敢作,敢当。
”
所谓正视,就是承认客观存在或已经发生了的事实。不回避,不逃避,勇敢地担起自己的责任。
家境贫寒的中学生陈奕帆寒假期间到外卖店打工,不小心撞坏了别人的宝马车,随后留下一封道歉信以及打工挣得的
311
元钱。他的行为感动了车主,车主不但不要他赔偿,反而一定要资助他读书。正视已经发生的事实,不逃逸,不找借口,尽力赔偿,陈奕帆表现出来的就是一种责任意识和担当精神,他的高度诚信行为,正是建立在高度的责任意识和担当精神的基础之上的。
引用鲁迅的名言,提出自己的观点。引用陈奕帆一例,证明人要有责任意识和担当精神。
有没有责任意识,有没有担当精神,这是英雄和懦夫的分界线。
坦然承担责任,坦然担当重任,有这样的信念,你就是一个大写的人。君子自强不息,小人
“
自息不强
”
。在责任面前,许多人经不起考验,逃匿了。逃匿的人千夫所指,而那些经得起考验的人,他会永远屹立在世人的心里。
分论点一。正反对比,论证有力。
有无责任意识和担当精神,事关个人品德,更是有无家国情怀的体现。
武则天顶着骂名,主动担起振兴天下的重任,励精图治,为开元盛世的出现奠定了雄厚的基础;孙中山冒着被封建势力绞杀的危险,用他的睿智,
“
挽狂澜于既倒,扶大厦之将倾
”
,引领国人翻开了新的历史书卷。
正是因为有这样一批批勇于承担重任的人撑起中华民族的脊梁,中国才历经千年沧桑而不倒。
分论点二。注意
“
更
”
字,表现了说理的递进与深入:不只是对于人生,更有家国、民族的高度。在前面两例的基础上,运用一个因果句总结。
也许有人会说,担责任太劳累,讲责任太麻烦。
其实,生活在社会中,人不可能脱离责任而生存。
你不扛枪我不扛枪,谁来保卫家乡?你不担责我不担责,谁来推动社会进步?
有收获必有付出,有享受必有奉献,这是生活的法则。勇敢地担负起自己的责任,人生才会充实,生活才有意义,这样的人生才是真正的
“
潇洒走一回
”
。
这段主动设疑释疑,批判
“
担责任太劳累,讲责任太麻烦
”
的错误思想。这种质疑问难的方法,使说理更加深入。这或许是本文最大的亮点。
朋友,去掉小家子气,少一点
“
总有人会
”
的避让和推卸,多一点责任意识,多一点担当精神,撑起做人的脊梁,担当起华夏一片天。
总结上文,照应标题。
亮点点评
本文最大的亮点在于说理层层深入。首先体现为在说理结构上使用了层递式结构。本论部分先引用名言阐述,紧扣
“
正视
”“
担当
”
和
“
责任
”
三者的关系,接着阐述担当精神对于人生的意义,然后从民族生存的角度阐明担当精神的意义,最后主动设疑释疑,批判那种怕担责任的错误思想,论证充分,层层深入。其次,是说理深入之法用得好。倒数第二段以
“
也许有人会说
”
,引出责难问题,然后自己反驳释疑,这种质疑论证法运用得十分娴熟。
Ⅱ
指点技巧 找到提升门径
一、掌握深入说理之法
论述文中,论证方法很多,如常用的例证法、引证法等,每种论证方法都有自己的优点、缺点。长处在深入说理的论证方法主要有:
1.
因果论证。
因果论证,是指在论述文体中,根据客观事物之间都具有这种普遍的和必然的因果联系的规律性,通过提示原因来论证结果的一种论证方法。运用因果关系进行分析的过程,实质上就是不断发现和创造新的思维、角度的过程。因果论证实际上是一种内在的思维方式。使用这种方法,并不是必然会使说理深入。因为现实存在的因果关系总
是复杂的,一种现象的产生往往有多种不同的原因。如内部原因和外部原因、主要原因与次要原因、直接原因与间接原因、导因与根本原因。如果把只是在现象层面上将构成结果的某一要素或原因看成是形成结果的唯一因素,不加以展开,不多问几个
“
为什么
”
,那就容易导致看问题片面或肤浅,分析比较平面化和单向化,缺少深度和广度。要想深入和深刻,就要仔细探求引起结果的根本原因、内在原因。请看下面《进退之道》一文的片段:
进之道
……
我们拼尽全力去追求,废寝忘食去追求,始终不愿意停下追求的脚步,是啊,怎能停下呢?正因为不懈的努力追求,居里夫人克服重重困难,终获诺贝尔奖;正因为执着的努力追求,莫言扎根文学沃土,让世人瞩目中国文学之花的绚烂;正因为勇往直前,努力追求,李娜斩获一枚枚世界大赛的金牌
……
退之道
人何尝不是如此呢?只知执着追求,不懂得适时放弃,也许会招致灾祸。秦二世的追求享乐,大兴土木,使秦朝的统治摇摇欲坠,最终被压迫的人民忍无可忍,奋起反抗,秦朝很快覆亡。
因果分析:秦二世身死国灭的原因,居里夫人、莫言获得诺贝尔奖的原因不止一种,是一果多因。比如秦灭亡的原因,还有小人当道、忠贤被斥退、没有实施仁政、没有正确的国策等,秦灭亡的结果是由多种原因引起的,论证者只选择其中的一个原因,作为对该结果产生原因的解释。同样,居里夫人、莫言获得诺贝尔奖的原因,不仅是一直追求,天赋也是关键原因,如果不是这样,世界上不懈追求的科学家、文学家很多,为什么只有他俩获得奖项呢?这不正是自己的才能起到决定作用吗?本论证犯
“
因果解释过度简化谬误
”
。
修改:
“
居里夫人和莫言的不懈努力追求,是他们获得诺贝尔奖的重要原因。秦二世的追求享乐、大兴土木和秦朝的灭亡不无关系。
”
学会利用这些词语去分析因果关系:是
……
重要原因、和
……
不无关系、是
……
导致的、与
……
有关、与
……
有联系、有
……
的效果等。
2.
对比论证。
对比论证,是把正反两方面的论点和论据加以剖析对照,达到否定错误观点、树立正确论点的目的的一种论证方法。事实上,有比较才有鉴别,考生有意识地将好与坏、真与假、善与恶、美与丑、喜与悲、刚
与柔、阴与阳、实与虚等对照来写,可以鲜明地揭示论证对象的外在特
征或内在本质,从而更突出、更深刻地表现文章的主题。古希腊哲学家赫拉克利特曾说:
“
互相排斥的东西结合在一起,不同的音调造成最美的和谐。
”
对比论证的优点正在于此。考生若能有效地运用对比论证,可以在一定程度上破解其说理平面化的难题。但是考生在使用对比论证时要注意两点:一是对比必须鲜明、强烈,通过对照,突出事物的特征;二是要在字里行间渗透作者的褒贬、爱憎之情。如此行文,考生的意图就能得到直露显豁的表达,进而给阅卷者留下深刻的印象,为获得发展等级的分数提供可能。例如
2016
年浙江卷高考满分作文《殊途同归》片段:
“
诗歌只与诗人有关的想法是反诗歌的。
”
马尔克斯如是说。尤其到了革命时,艺术的种子似乎满战场撒播。犹记得铿锵的《马赛曲》响彻巴黎,《自由引导人民》的画作擎起战旗,然而法国国歌作曲作词者鲁热,不过是个上尉,甚至在战争的后程抵触革命,像个懦夫一样度完余生;画家德拉克洛瓦倒是
“
法国革命的种子
”
,自信勇敢,连素描的笔触都不愿收敛,作品的格调趣味惊人地一致,可性情人品却是云泥之别,可见艺术,从不是人品忠实的镜子。
这是一个横向对比论证的文段。考生先引用魔幻现实主义作家马尔克斯的名言来作为自己立论的依据,并强调在
“
革命
”
的特殊时期,
“
作品的格调趣味与人品未必一致
”
的看法。之后,考生例举了创作高格调歌曲《马赛曲》的艺术家鲁热在现实中却是个
“
抵触革命
”
的
“
懦夫
”
,作为
“
法国革命的种子
”
的画家德拉克洛瓦
“
作品的格调趣味惊人地一致
”
两个人物事例,从正反两个方面构成对比,有力地论证了考生
“
艺术,从不是人品忠实的镜子
”
的观点,显得辩证客观,颇具说服力。客观而言,对比论证是一种求异的思维方式,它侧重于
从事物的相反或相异的属性的比较中来揭示需要论证的论点的本质。考生若能从正反两个方面去阐述道理,可以让自身观点在事例的对比中得到很好的彰显。
3.
质疑论证。
现代教育家夏丏尊、刘薰宇说:
“
说明文比较地偏于客观的,所以有时因各人的见解不同,不能人人一致,也有敌论者,但作者并不预计的。议论文恰恰相反,实际上虽未必就有人反对,作者心目中概假定有敌论者立在前面。
”
此概定的敌论者,在某种意义上说,也就是
“
读者
”
。
论述文的写作,一旦观点提出之后,我们不能一厢情愿地只顾寻找论据
“
证明
”
观点,那些只想着证明自己观点的作者,只是呈现单向度与单一思维,会导致说理平面化。夏丏尊、刘薰宇告诉我们,在写作论述文时,要将自己作为虚拟的读者,作为质疑者、批判者,对自己的观点作最严厉的挑剔、质疑,然后自己再去剖析、论证,直至对立面消解,从而使论证在原有的基础上更趋于严谨、可信。这一步步的质疑、辨析与求证,就显现出论证的层次性与深入性。
这种质疑论证与其说是一种论证方式,不如说是一种论证思路或策略。最常用的表达方式是:有人说
……
我认为
……
,类似于先树靶子,再批驳的方式。上面考场佳作倒数第二段就是这种方式的典型运用。
二、掌握深入说理之体
(
结构
)
考生在作文开头提出论点后,接下来是展开分析。展开分析大致有两种方向,一横一纵。横向展开大都采用并列式结构,它给人以视角多元、拓展充分之感,如今年课标卷考生,尤其是
Ⅰ
卷考生,大都是横向展开,采用分论点并列形式。
这种展开及结构,难免会给人说
理肤浅、太平面化之感。应该学会纵向分析挖掘,力求使论述文呈现深度之美,而纵向展开最佳的结构莫过于使用层递式结构了。层递式结构就是后面的论证是在前面论证的基础上进行的,前后之间是逐层推进、逐步深入的关系。层递式结构中,多个层次、段落之间的前后顺序有内在的紧密联系,不能随意变动,这种布局的好处是能反映出考生严密的逻辑思维能力,可谓深入说理的结构表现形式。而这种结构形式对于用惯了并列式、对照式结构的考生来说最容易忽视,殊不知这也许是论证最有效的武器。上面考场佳作本论部分就是使用了这种层递式结构。
层递式结构主要有两种形式:一是按照
“
是什么
”“
为什么
”“
怎么办
”
的思路结构,即围绕中心论点要回答上面的三个问题,二是针对某些不好的现象,分析其危害,挖掘其产生的根源,指出解决问题的办法,即
“
摆现象
—
析危害
—
挖根源
—
提办法
”
的格式。当然,如把中心论点分解为几个分论点,这些分论点看似并列,实际上有由浅入深、由简单到复杂的关系,也是层递式结构。
Ⅲ
实战演练 练出训练实效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①
表面服从,偷偷反抗。
②
我丑,但我妈喜欢。
③
老子不但有车,还是自行的。
④
光鲜的外表,稀烂的人生。
⑤
太强很累,其实不强更累。
⑥
辉煌肯定有,就看怎么走。
网上流行语不但通俗易懂,而且含意丰富,对读者有启发作用。读了上面六句流行语,你有怎样的感触与思考?请以其中两三句为基础确定立意,并合理引用,写一篇文章。要求自选角度,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少于
800
字。
写作指导
写作指导
考生写作,要根据试题任务指令
“
请以其中两三句为基础确定立意
”
,找到流行语之间的联系,表达出自己的感受和思考,并合理引用。
(1)
坚守自我,做好自己。外面的世界很精彩,浮躁的年头容易迷失自我,可结合
“
我丑,但我妈喜欢
”“
老子不但有车,还是自行的
”“
光鲜的外表,稀烂的人生
”
等句,批评
“
追星
”“
跟风
”
等行为,阐述坚守自我的重要意义,表达做好自己的主题。
(2)
知己知彼,自强奋发。苦和甜来自外界,坚强则来自内心,来自一个人的自我努力。人应当像海伦
·
凯勒那样,无论处于什么环境,都要不断努力,把活着的每一天看作生命的最后一天。可结合
“
太强很累,其实不强更累
”“
辉煌肯定有,就看怎么走
”
等句,从
“
自强不息,走向成功
”
的角度立意作文。
(3)
挥霍青春,自我毁灭。青春宝贵却又短暂,这就要求我们利用好这短暂而美好的时光,不要让这仅有的时光在后悔的泪水中滑掉。可结合
“
表面服从,偷偷反抗
”“
光鲜的外表,稀烂的人生
”
阐述青春应在追求理想的过程中度过与腾飞的道理,批判挥霍青春、游戏人生的态度。